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绵城市的定义

海绵城市的定义

时间:2023-07-24 17:07: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绵城市的定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绵城市的定义

第1篇

观规划角度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海绵城市的研究与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生态优先;雨水利用

1、海绵城市的提出背景

城市化的不断加深则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生态危机尤为突出。城市面临的水生态问题远不止洪涝灾害,还有水资源短缺和水安全问题与之并存。反观我国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在应对内涝洪灾和水安全问题的能力却存在明显不足。

因此,在我国水生态环境恶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有效途径,被专业领域学者提出和推广,并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城市雨洪综合管理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2、海绵城市概念及意义

我国《指南》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该简单概念背后隐含的深层内涵,可以具体分解为:一是,海绵城市面对洪涝或者干旱时能灵活应对和适应各种水环境危机的韧力,体现了弹性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思想;二是,海绵城市要求基本保持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不变;三是,海绵城市要求保护水生态环境,将雨水作为资源合理储存起来,以解城市不时缺水之需。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海绵城市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内涝频繁发生、水生态恶化等突出问题,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重要保障[1-2]。

3、海绵城市发展历程

3.1国外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国外文献研究发现,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被澳大利亚研究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近年来,多有学者运用该概念来形象比喻城市吐纳雨水的能力。Ignacio F. Bunster-Ossa用海绵城市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处理雨洪自然事件问题的弹性能力,并以三个案例说明了从规划到设计不同尺度的具体雨洪管理设计方法,包含雨洪滞留和过滤等景观手法的应用。2015年 1 月,美国《晨报》(Morning Edition)也展_了建设海绵城市的讨论 。国际上关于“海绵城市”的相关理念与政策很多,尽管这些理念的名称不同,但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基本涵盖:透水铺砖、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植草沟等雨水渗透、滞留设施,以及生物滞留池、湿地等雨水贮存设施。

3.2国内研究发展历程

通过研究国内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关于海绵城市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北京大学俞孔坚和李迪华教授共同出版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最早将“海绵”的概念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

在我国海绵城市概念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概念名称叫法,主要有绿色海绵、海绵体城市、生态海绵城市等,这些概念在改变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自然蓄水排水的能力、运用生态途径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等方面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探讨研究,与海绵城市有着异曲同工的紧密联系,最终在国家政策层面确定了海绵城市概念的统一和完善[1-2]。

4、海绵城市构建途径与措施

主要分为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和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其中,水生态系统功能主体保护与修复主要包括:识别水资源保护生态斑块、保护水系网络及生态系统、修复已破坏的水生态斑块及网络、源头管理与控制技术(区域低影响开发)等。根据城市降雨过程,区域低影响开发技术主要分为截留技术、促渗技术和调蓄技术3种。其中,截留技术是通过材料或者结构,将降雨过程中雨水形成径流的速度减缓,通过增加雨水汇集的面积来达到延缓径流目的的技术,如绿色屋顶及植物群落冠层截留等 [1-2]。

5、研究进展现状概述(共识与争议)

5.1三点共识

海绵城市理论产生至今,学术界达成了以下三点共识:

(1)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内涝和水体黑臭等一系列问题虽然最终表现在水体上,但是其产生原因涉及人类活动特别是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能“就水论水”。解决问题必须在统一规划的引领下完成,不是单一部门。(3)国外经验是值得借鉴和总结的,但同时要注意的是,国内外城市规模、密度、居住习惯和发展水平不同导致的差异值得重点关注。

5.2七点争议

2014年10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颁布,使海绵城市圈形成了“灰色”“绿色”“灰-绿结合”三派鼎立的局面。争议焦点大致总结为以下七点:(1)城市海绵概念可行性(2)绿地用来调节径流的可行性(3)绿地承担滞洪作用的可行性(4)城市保存雨水和充实地下水的方式(5)海绵城市解决水质污染问题的可行性。(6)建设海绵城市是否更省钱。(7)海绵概念是否可发展。

积极利用绿色海绵体保护和储留雨水是一项积极善意的发展,但前提条件是城市拥有充足的绿地,雨水没有被污染。城市海绵体对治理洪涝能起多大作用,需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分析。我们不能把海绵城市当做是解决城市洪涝问题必须且唯一的灵丹妙药,应该打破僵化的思维方式,站在更高的层面、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来观察雨洪管理的问题

结束语

雨水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将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生态平衡纳入设计理念中,建立海绵城市是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当前所面临的资源

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进一步表明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因此,只有更好的将海绵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设计结合起来,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地表水存储问题,减少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现象,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仇保兴.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途径与展望 [J]. 给水排水,2015,41(3):1-7.

第2篇

关键词:低冲击开发;海绵城市;雨水利用;排水管理;综合利用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3-0109-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3.05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尤其是近年来施行的“城镇化”战略布局,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基础建设的发展,但是相应的城市洪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城市排水污染、水资源面源污染以及水资源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市生态和谐发展提出极大的挑战。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城市排水管理与水资源匮乏问题,有效提高雨水利用率,节约城市水资源,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妥善管理与改善,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发展理论,从而通过充分利用雨水资源,解决城市水资源污染与匮乏难题。本文结合城市排水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生态和谐规划和建设中的实践应用。

1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理论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又称为低影响开发雨水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西雅图、波特兰市等城市共同提出的一种城市水资源保护与改善方案。低冲击开发雨水原理是通过设计小规模的、分散的水资源源头控制,从而对城市强降雨所产生的径流、面源污染进行有效处理,并且使开发区实现开发前与开发后的水文环境和循环状态基本相似。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是一种以城市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城市发展与建设为依托,实现雨水径流控制与雨水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

低冲击开发水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下三点:(1)以城市生态环境为根基,实现城市发展与自然共生;(2)以雨水尤其是暴雨径流源头管理为主,实现雨水资源再利用;(3)充分尊重和利用本地区的地貌特征、水文环境、气候类型等自然特性,尽量减少对本地区的环境扰动与破坏。城市建设是一项源于自然、依赖自然,但又不断改变着自然,对自然进行重新设计的工程。为了保证城市的健康发展,必须实现城市建设与自然发展动态平衡,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就是尽可能减少城市原有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雨水资源有效控制与利用。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城市暴雨径流的30%~80%,延迟暴雨径流峰值约5~30分钟,从而对城市抗洪防涝,减轻城市排水网络压力,均起到重要作用。相比传统的雨水控制与开发模式,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更加侧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更适合科学发展观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为我国城市生态和谐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2 “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理论源于行业内惯用“海绵”来比喻城市排水及雨水吸附能力,随后采用“海绵”描述城市或土地调整雨水积蓄的能力,因此“海绵城市”概念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应用。尽管对“海绵城市”的定义并不一致,但是“海绵城市”理论的核心思想都是旨在城市的洪涝调节能力。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海绵城市”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探索,先后在2014年和2015年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建设指南》等官方文件,大力推动了我国海绵城市的探索与实践。“海绵城市”理论是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水敏感性城市规划等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性城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理论,为城市雨水管理、生态规划与建设、自然发展等提供重要支撑。“海绵城市”理论将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作为根基,重点研究基于水环境和水生态的跨地域、跨尺度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等系统性问题。城市水问题的根本在于水生态环境整体功能的失调,例如大量的雨水没有进入预定的排水网,而是形成城市内涝;水体面源污染问题严重等。因此,“海绵城市”理论不单单关注水资源本身,而是综合考量水资源环境、水生态系统、水资源基础设施、城市排水网络等,并结合多种具体技术指导城市建设。

传统城市建设中雨水处理侧重于雨水单向管理,即雨水过多时通过城市排水系统将城市内涝积水排到周边管渠,甚至直接排放到农村简易沟渠,以牺牲周边地区为代价达到雨水管理目的。雨水过低甚至干旱时,综合利用周边水资源引入、人工降雨等缓解城市水资源匮乏。因此,传统城市雨水管理模式浪费了大量雨水资源,而解决洪涝或干旱问题时,通过周边沟渠的排出与引入,又会增加城市水资源面源污染风险。“海绵城市”在应对城市洪涝和干旱等环境变化时,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利用各种自然环境的优势,抵消自然环境的劣势。城市雨水过多时海绵城市能将多余的雨水资源吸收、过滤、净化,存储,实现雨水资源再利用;城市干旱时可通过释放存储的雨水资源缓解城市干旱,同时降低城市对周边地区水资源的依赖程度。所以“海绵城市”在处理城市雨水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自然途径和人工基础设施干预,可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涝抗旱的能力,对城市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在“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中的实践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与“海绵城市”理论在处理雨水资源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海绵城市”许多实现的途径必须依靠低冲击开发雨水技术,因此二者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自从低冲击开发雨水理论和“海绵城市”理论提出后,我国已经开展了相关技术试点工程,如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黑龙江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天津桥园湿地系统、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城市海绵系统等,通过试点工程的建设与实施,进一步验证了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和“海绵城市”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小节将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和建设实际情况,探索基于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在构建“海绵城市”中的应用。

3.1 城市道路规划

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大动脉”,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城市道路规划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道路越来越宽阔,一旦遭遇暴雨,道路面水流量较大,道路及周边垃圾等污染物随雨水流动,极易造成面污染,对城市雨水资源产生影响。另外,暴雨导致城市内涝,道路积水严重,会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尤其是在恶劣天气下将会对城市居民带来不便。因此,城市道路规划是关乎城市生态健康发展的关键。

利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在保证城市道路畅通和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要加强道路两侧及周边绿化建设,通过建设道路绿地、透水路面、低冲击开发雨水树池等,减少道路雨水流量,增强道路吸收雨水能力。利用道路周边绿化带建设下凹的海绵系统,促进雨水径流进入海绵系统,并对雨水进行过滤、净化和存储。绿地的应用,有效控制了道路雨水污染,从而提高了城市雨水环境和质量。

构建新型透水路面,可提高暴雨径流渗入城市道路海绵系统的能力。透水路面要优先考虑应用在人行道,同时配合使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树池,这样可保证暴雨后人行道雨水径流能在较短时间内彻底排干,方便行人雨后行走。在城市道路污染严重的地段,要慎重考虑透水路面的使用,道路海绵系统要强化雨水过滤和净化功能,提高道路污染下雨水的水质。

3.2 城市水系统规划

城市天然雨水常用的净化场地主要有湿地、河塘、湖水等,利用天然水系净化雨水不仅净化效果显著,而且不需要过多人工建筑设施的干预,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节约成本。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城市水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建设。利用城市现有的湿地、河塘、湖水等水系统作为雨水净化场,将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成具有一定城市雨水存储和过滤功能的雨水滞纳场地,形成完善的城市水系统。

为实现城市水系统的作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严禁居民或相关单位私自填埋城市低洼河沟和小型池塘,防止因河塘填埋造成城市防洪抗旱功能下降。对于已经填埋的池塘或河沟,应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的需求,并结合城市生态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填埋恢复及生态重建;(2)突破传统城市规划理念,开放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等设施的建设,尽量将这些设施与城市水系统构建联系,提高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的雨水吸纳与排水能力,形成城市水系统的重要辅助支撑;(3)充分考虑城市水系统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的融合,将城市空间布局、地域环境、雨水管理等因素纳入城市水系统构建条件,在充分利用城市生态环境下推广水系统的构建与利用。

3.3 城市雨水管理规划

从微观角度来看,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在城市雨水管理中主要是依赖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城市河塘来说,要实现雨水管理,首先要将城市雨水径流引入城市河塘,形成城市雨水的汇集区。此外,为保证河塘的蓄水能力,还要确保具有良好的排洪渠道,而且排洪时并不会牺牲周边或农村排水系统。城市河塘还要具备雨水净化能力,这样就形成了雨水吸纳雨水存储雨水净化雨水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在雨水管理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城市各个地形的优势,达到因地制宜的雨水管理效果。在利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良性科学地利用自然,注重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双重保护,实现城市的生态和谐发展。

4 结语

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和海绵城市理论是城市现代化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进步,在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利用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和海绵城市理论,构建完善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城市雨水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生态和谐健康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分析低冲击开发雨水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了海绵城市建设,为推动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邹韵.基于低冲击开发理念的城市雨水利用策略研究 [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2] 裴古中.低冲击开发技术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市 政技术,2014,32(5).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城市湿地生态文化生态环境资源保护

湿地是地球上三大重要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物种库”,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城市湿地作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功能,在城市的环境调节、资源供应、灾害防治,以及人居环境美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人口的剧增,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并且呈现出严重破碎化和生态急剧退化的趋势,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生态、人文和人居环境。从生态文化的视角科学认识湿地,合理开发和保护湿地资源体系,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 城市湿地的概念及其特点

由于湿地性质的复杂性、种类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科学界对此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际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湿地公约》中关于湿地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这是一个以管理为目的的广义的湿地定义。从定义可以看出,湿地是一类既不同于水体、又不同于陆地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伸扩展的重叠的生态交错带,最突出的特征是由水因素主导的生态系统。

城市湿地是一个新的概念,诞生也就十来年,它是城市化进程中针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提出来的。对于城市湿地的内涵有多种理解,但其共同的观点是:城市湿地是分布于城市(镇),受城市影响,在生态学属性、景观格局和功能服务等方面已明显不同于自然湿地的人工、半人工或城市建设中残留的自然湿地。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城市湿地包括了城市区域之内的海岸与河口、河岸、浅水湖沼、水源保护区、自然和人工池塘,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具有水陆过渡性质的生态系统。

城市湿地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乡村或荒野的“自然湿地”相比,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物质生产功能弱化,非物质生产功能相对增强。二是安全防护地位突出。由于城市人口聚集、经济发达,城市湿地在环境调节和自然灾害防控方面的意义更为突出。三是文化教育优势体现。提供体闲娱乐和环境教育方面服务。因此,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或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保障和城市文明的象征。城市湿地保护与恢复不仅影响到城市的水安全和生态安全,而且可以充分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二 城市湿地体现的生态文化价值

城市湿地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与其他城市系统不同,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殊功能,从生态文化方面总结,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观赏游憩和文化科学等价值。

1.生态保护价值

湿地和绿化系统共同构成城市之“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在控制防洪和净化水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降水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避免洪涝灾害发生,保证城市生产和生活水源的稳定供给。

对于整个城市来说,湿地的蒸发可调节区域小气候,减少城市的“热岛”和“干岛”效应。据观测,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多,导致湿地区域气温越低。强烈蒸发还可导致近地层空气湿度增加,从而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同时,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降低噪声。利用湿地的水净化功能建立与污水处理相配套的湿地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净化污水,同时还可利用污水中的水肥资源促进水生植物的增产,节约资源,使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或资源化,达到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

2.观赏游憩价值

城市湿地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水体、坡岸和陆地相结合的水陆镶嵌格局,使城市具有显著的景观特异性,体现出城市的景观多样性,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让人感觉舒适怡然,满足人们的亲水心理。城市湿地一般来说是城市中自然环境受人干预最轻的区域,是城市居民和旅游者回归自然的良好场所。无论是在湿地公园中散步、骑车、划船和其他健身活动一般都能得到比城市其他空间更佳的健身效果。

城市湿地景观中的水体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成为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要素,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它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中的文化景观。通过对湿地特有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更新,能够很好地保护城市的文化生态。以城市河流水系为景观构架,建造和发展湿地斑块为镶嵌,能够充分展现水系交融、绿色辉映的生态网络。利用湿地建设的滨水景观能给人以强烈视觉效应的滨水景象。通过节点的对位、景观通道的引导,形成有韵律的空间序列,使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相呼应。

3.文化科学价值

第4篇

【关键词】城市湿地;功能;问题;保护措施

前言

城市湿地是宝贵的城市资源之一,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构建者,也是城市生态环境重要的调节者。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加大了城市环境的生态承载压力,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频繁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大,城市湿地遭到破坏。有的地块垦为农田、牧地;有的成为垃圾堆放地;同时城市湿地也存在商业性过分开发的现象。在城市湿地周边大量建筑人工景观的同时,干扰了动植物习性,导致种群的数量和类型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的发育与稳定。城市湿地出现了污染严重,湿地面积逐渐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保护城市湿地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保护、恢复及重建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1 湿地的定义

不同的学科对湿地有不同的定义,《湿地公约》中给湿地的定义是:不论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还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位于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水体。按此定义,城市内绝大多数的河流和湖泊、池塘等均属于湿地范畴。

2 城市湿地的功能

城市湿地之所以宝贵,最重要是它具备了城市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众多生态服务功能,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决定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 蓄水防洪,净化水质。湿地在控制防洪、净化水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在降水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的情况下,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过多的雨水,避免城市发生洪水灾害,保证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稳定水源。

2.2 保持生物和遗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在城市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湿地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好。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护野生生物种群的生存、筛选和改良均具有重要意义。

2.3 调节区域气候,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湿地可影响小气候,湿地的蒸发作用可保持城市的湿度和降雨量,使区域条件稳定,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在有城市森林的湿地中,大量的降雨通过树木的蒸腾和蒸发,返回到大气中,然后又以降雨的形式降到城市森林周围地区,如果湿地被破坏,区域的降雨量就会减少,城市的空气就会感到干燥。湿地可以降解污染物,达到净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如湿地植物香蒲、芦苇都被成功地用来处理污水。

2.4 涵养城市水源,提供城市用水。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城市的湿地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的效益。

2.5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息、娱乐和教育场所。湿地具有自然观光和旅游等方面的功能,不少湿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杭州西湖是著名的风景区,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合肥的逍遥津和包河、芜湖的镜湖、安庆的菱湖,在美化环境和调节小气候、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城市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湿地在城市生态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城市湿地还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污染加剧、面积减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农药和化肥等排入城市湿地,使湿地遭受污染,面积逐渐萎缩,景观呈现破碎化。中国湿地种类最丰富,但遭破坏严重。现国家已经制订了天然湿地的“零损失”制度,旨在保护湿地资源,防止天然湿地面积的进一步缩小。

3.2 生物入侵、原种消失

城市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和可视性是城市湿地休闲旅游功能的基础。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城市湿地景观多样性的要求,大量的外来物种被盲目引进,致使一些乡土植物在竞争不过的情况下大量死亡甚至灭绝。大量外来物种的入侵,也使湿地原有的食物链遭到破坏,使湿地生态系统抗逆境干扰能力下降,不仅使湿地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使湿地的天然物种库永远失去了这些宝贵的基因。如:北京汉石桥湿地,葎草和野大豆的大量入侵其盖度一度达到95%,使得本地植物芦苇的生长受到限制,甚至死亡。严重地破坏了原有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

3.3 过度挖掘、湖泊淤积

由于城市湿地承担着一个城市生态兼人文旅游景点的特殊性,就要求在湿地内修建许多人文及民俗景点和公共服务设施。这些地点的修建必然要占据一定的土地。在没有足够土地的情况下,人们只好围湖造地,过度的挖掘就可能导致湿地沼泽化程度加剧,水面萎缩,水量减少,湖泊淤积,致使种群竞争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还有一些是因为人们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湿地面积的萎缩。

3.4 人为破坏、功能降低

城市湿地是城市的生态屏障,并具有很高的休闲旅游价值。但遗憾的是,在开发利用以及观光旅游的过程中,人为破坏现象很严重,如许多城市边缘的河岸与海岸被堆砌成高高的水泥墙,人为地束缚了江水、河水与海水,影响了河滩、海滩的发育,景观可视性下降,同时不利于防洪、防风暴;另一方面,许多工程(如沿海景观大道)直逼沙滩、海岸,在破坏景观的同时,还干扰了滩涂发育及水鸟的栖息和觅食。此外,在一些城市边缘湿地自然保护区,至今仍有不少违法活动,如炸山采石、围捕鸟禽,导致鸟类种群数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城市湿地休闲旅游功能的实现。

4 城市湿地的保护措施

4.1 加强立法。制定出与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相关的专项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在湿地的开发利用、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使城市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日常使用有法可依,有利于城市湿地的管理和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4.2 合理规划。城市的建设规划中,应对现有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系统的研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防止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4.3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起城市湿地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对城市湿地的生态波动和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的监测和控制,维护城市湿地的生态稳定,使城市湿地的保护从被动的恢复重建状态转变到积极调控、积极协调的状态。

4.4 生态文明的宣教。广泛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城市居民对湿地的认识,增强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和自觉性,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的活动。

4.5 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城市水资源是城市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城市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纳入城市水系的系统规划和管理体系中,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加强对城市湿地水资源的污染控制和防治,合理配置水资源,调整城市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确保城市湿地的水面积。

5.结语

城市湿地是最宝贵的城市资源之一,它是城市绿地最重要的构建者,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环境最重要的调节者。但当前,城市湿地还存在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污染严重,湿地在逐渐退化。保护湿地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还需要在湿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多下功夫,建立严格的法律法规并加大宣传。众多湿地公园成功建立的实践已向我们表明:充分认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采取实际行动,将会使城市湿地建设成为非常优美的生态场所,使之成为众多水乡城镇最靓丽的风景区和旅游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中国湿地保护行为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景观;绿色景观材料

1.绿色景观材料

目前,“材料”二字被普遍认为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更常见的两种分类方法则是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

笔者试图拓展“绿色景观材料”这一概念。广义的来说,即实现和组成某种物品或者某种精神存在的媒介,其包括精神与物质两个层面的含义,而应用材料的过程即是一种设计的过程。从这个理解角度来看,在景观设计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不光木材、钢材与玻璃是材料,土壤、水与植物动物等自然存在物更是材料,因为这些都是构成景观的元素,都是景观的结构或者功能材料。由此,笔者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即“自然存在即材料”,该命题的成立在景观及相关学科方面,而并非是无限制的语义扩大。从某些程度来看,自然存在物作为一种更为环保低碳、天然的“材料”,对景观的组成及功能构成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2.广义绿色景观材料的探索

《牛津园艺指南》中写道:“景观是将天然和人工元素设计并统一的艺术和科学,运用天然的和人工的材料―泥土、水、植物、组合材料―景观建筑师创造各种用途和条件的空间①。”

此处探讨的材料仅限于建筑和景观建设中用到的材料。此处笔者将之定义为:在人类建造建筑以及景观、园林、甚或其它设施、土工等时进行了人为加工,以使其服务于人类目的的相对均质的物质实体。这里需要强调几点,以确定本研究的范围,而不至于使之无限制扩大而失去意义:一是材料的人为操控性:没有受到人类影响的,自然存在或虽受到人类影响,但并非有意识影响的东西,此处也不将其称为材料。比方自然生长的树木、矿产、光线,以至于没有受到人主观加工的能量(风、阳光)②。

由上述论述可见,上文中所述“自然存在即材料”、“广义景观材料”并非空穴来风,虽然由于种种原因限制,论证较少,但这确实是基于前人研究的实事科学依据的一种大胆、有根据的推理。

3.基本广义绿色景观材料

3.1土壤

广义绿色景观材料基本分布在人类肉眼可见的范围之类,由自然存在不经人类加工的物质组成,其不光微观的指某一株植物,更囊括包括景观项目区域范围内整体的土壤、水和大气等物质。本文甄选两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论述案例,也由此可见广义绿色景观材料在生态景观项目中占有决定性的重要地位,该概念也更多的用于生态景观项目实践。

近年来,城市涝灾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害,并危及生命。城市雨洪公园的诞生,为解决城市涝灾指明了一条出路,一条通过生态和景观设计来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更有效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首个雨水公园在哈尔滨群力新区出现了。

场地原为湿地,但由于周边的道路建设和高密度城市的发展,导致该湿地面临水源枯竭,湿地退化,并将消失的危险。土人的策略是将该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一方面解决新区雨洪的排放和滞留,使城市免受涝灾威胁,同时,利用城市雨洪,恢复湿地系统,营造出具有多种生态服务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实践证明,设计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设计的意图。其设计策略是保留场地中部的大部分区域作为自然演替区,沿四周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地不一的土丘,成为一条蓝-绿项链,形成自然与城市之间的一层过滤膜和体验界面。沿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经过水泡系统经沉淀和过滤后进入核心区的自然湿地山丘上密植白桦林,水泡中为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高架栈桥连接山丘,布道网络穿越于丘林。水泡中设临水平台,丘林上有观光亭塔之类。创造丰富多样的体验空间。建成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为新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同时,昔日的湿地得到了回复和改善,并已晋升为国家城市湿地。该项目成为一个城市生态设计,城市雨洪管理和景观城市主义设计的优秀典范。

笔者认为,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的“海绵理论”极大的减少了市政管道的压力,以土壤与自然根系减缓雨水渗透速度、自然储水,全面剔除硬质铺地对城市内涝的负面影响,是一次理想的“零添加“的尝试。然而,其理念的基础是以土壤作为实现该项目的最大构成元素,以土壤的天然固有属性――孔隙结构作为“海绵”的结构基础,这便是将土壤作为了该项目的最大的绿色景观材料,革新了绿色景观材料的性质与定义。

3.2 水

水是支撑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基础,是生态环境的核心要素,水生态系统不仅提供了维持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基础产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还起到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

在论述以水作为广义绿色景观材料来使用时,湿地公园类别的景观设计项目就是最佳的实例。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③。

由上组图2可见,项目在湖面景观布置、沿岸旅游景点的开发设计、水路交通路线及水上交通工具的设计等方面均做足“水”文章,着力为杭州西溪湿地④项目营造出江南水乡的主题基础特色。将项目设计得景色旖旎、特色鲜明,有别于其他生态公园,为喧嚣城市里来此的游客带来了宁静优美的游览感受。

在杭州西溪湿地的景观项目中,我们可以发现设计者将“水”作为景观的主体,植物、动物、人类依水而生,以水为底构成一幅幅美景。在此项目中,水已然成为最大的绿色景观材料,从而成就了这个闻名学术与社会各界的景观项目。(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约翰・O・西蒙兹,俞孔坚等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何新闻著.环境景观设计―材料结构与运用[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注解:

① 牛津园艺指南. 罗宾・莱恩・福克斯,

② 吴家钦的植物作为景观视觉的特性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4,

第6篇

关键词:雨水花园;生态效应;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频繁遭遇前所未有的水资源危机,城市内涝严重,下垫面过度硬化,自然绿地已经成为稀缺资源。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有一半以上的国土地处干旱、半干旱以及季节性干旱的半湿润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导致结构性缺乏更加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人口和产业集中在江河湖沿岸地区,甚至处于泛洪区内,加之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等特点,使大多数城乡地区不可避免地遭受洪涝灾害威胁。水资源短缺与水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因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工程措施改造水环境、解决水问题,取得很大成就。

在当前水资源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将雨水进行再利用,弥补先天水源不足,缓解城市水问题。我国雨水花园技术尚处于发展初期,收效微弱,利用率低。人们一直视雨水为废弃物,长期以来“一排至之”的做法,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城市水系统的循环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急需建立一套“渗、滞、蓄、净、用、排”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应对水危机,助力海绵城市建设进程。

1 雨水花园的理论基础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于人类对于未来社会的担忧,最早应用于林业生产方面。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将其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不危及下一代人的生存,又使下一代人的需要和生活得到保证。

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雨水利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首先,城市水资源日益短缺,地下水的开采过度以及雨水的初级污染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季风性气候影响,许多城市内涝严重,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损失针对水资源短缺与城市雨洪灾害两大主要矛盾,实现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再利用,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1.2 生态设计理论

18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迈进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城市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美国建筑师麦克・哈格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标志着生态设计时代的到来。与传统设计相比,生态设计将重点放在城市环境方面,旨在构建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的人居环境。

在生态规划设计理论的倡导下,要求规划设计充分尊重自然原有肌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充分实现自然资源的再利用与再循环。雨水花园技术依据生态设计理念,结合规划地的自然禀赋,使用乡土植物,达到截留污染物、净化雨水的作用,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1.3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绿色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灰色基础设施”,是保护环境、生态、资源的有效途径。

美国环境保护局将其定义为,为提高整体环境质量而设置的自然系统或仿自然人工设施,并将这一概念拓展到雨水径流管理方面,通过自然系统或模拟自然系统的工程措施对径流污染进行控制。

在城市传统发展模式的作用下,城市雨水难以下渗,造成初级雨水径流污染,形成较高的短时雨水径流总量和径流速度,致使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与传统工程设施相比,雨水花园技术不仅前期投资、后期维护成本低廉,而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实现美学、生态等多种功能。

2 雨水花园的类型与结构

2.1 雨水花园的类型

根据实施目标不同,雨水花园可以分为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两种类型。

第一,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主要功能为处理污染较严重的初期雨水,一般适用于径流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空间,例如停车场、城市广场、城市道路等,结构比较复杂,需设计专门的底部排水沟渠。第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的雨水花园,主要功能为减少区域内的雨水径流总量,一般适用于处理雨水水质相对较好、汇流面积较小的城市空间,例如建筑屋面、附属庭院、中小学校、居住小区等,构造相对简单,造价低廉,无须设计专门的底部排水沟渠。

2.2 雨水花园的结构

雨水花园通过植物的截留与土壤的渗透蓄滞作用,达到净化初期雨水污染、降低短时雨水径流量以及收集地面汇流雨水的效果。一般其结构主要分为蓄水层、覆盖层、植被与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砾石层等五部分。

第一,蓄水层主要为滞留和过滤雨水,同时将雨中的沉淀物留在该层。第二,覆盖层主要为提高土壤渗透作用和净化雨水,防止水土流失。第三,植被与种植土层主要为过滤与净化雨水,选择多年生植物,可短时间耐水涝。第四,人工填料层主要为渗水,其厚度应根据规划地的降雨特性、服务面积确定,多为0.5~1.2m。第五,砾石层主要为排除多余的雨水,由穿孔管排入城市管道中。

3 雨水花园的规划要点

3.1 雨水花园的选址

第一,规划建设前必须对场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分析。在选址前,应对土壤采样,进行性质分析实验,避免将雨水花园建设于土壤渗透性差、土质松软、保水量低的场地上,以免发生长时间的积水,对城市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第二,规划场地应具有适宜的汇水面积,能容纳短时骤增的雨水量。开工建设前,根据该地区相关室外排水技术规范计算场地内的雨水径流量,在城市低洼地带、易积水区设置雨水花园。例如,城市道路、广场等空间,以便于发挥对雨水的控制与利用作用。第三,不能对场地建筑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损害。在开工建设前,应实地踏勘场地基础条件、周边环境特点,减少对基础设施的影响。例如,在居住区雨水利用系统建设中,选址要求距离主体建筑物至少3m,避免浸泡建筑基础。第四,规划场地应保留一定面积的地上或地下空间。依据场地内的雨水径流系数分析,确定雨水花园的建设规模。不同现状条件的项目,所需的雨水花园建设规模不同,留有足够面积的地上或地下空间,便于规划建设。第五,雨水花园的选址与后期维护对环境存在一定要求。例如,雨水花园的选址尽量设置于南向,远离高大乔木根系;场地高差系数小,减少人为施加土方量;控制周边污染源,保障雨水水质中等,降低对雨水花园内种植物的影响。

3.2 雨水花园的规模

在确定雨水花园建设要求后,应采用量化分析法对雨水花园规模进行测算。依据水量平衡分析法,对规划场地的地面雨水径流量、汇流量、蓄水量、下渗量等运用数学科学算法,推演出所需雨水花园的表面积。依据多次流量模拟测试实验,确定雨水花园的积蓄和下渗能力,以及应对暴雨强度测评系数,保证该规划地水文条件各要素值动态平衡,指导雨水花园规划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4 结语

作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零散分布的雨水花园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当代设计师需要建设更多优秀的雨水案例,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增强普及性(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与应用性。雨水花园的建设需要推广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发挥各自特定的作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对水灾害,适应水环境,平衡水生态,以小见大,为现代海绵城市建设添瓦助力。

参考文献:

[1] 车伍,马震,李俊奇.城镇雨洪控制利用与水景观设计[J].建设科技,2009(23):58-60.

[2] 向璐璐,李俊奇,邝诺,车伍,李艺,刘旭东.雨水花园设计方法探析[J].给水排水,2008(6):47-51.

[3] 王淑芬,杨乐,白伟岚.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雨水花园建造探析[J].中国园林,2009(6):54-57.

[4] 孙静.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城区一期工程雨洪利用与生态设计[J].城市环境设计,2007(3):(下转第页)(上接第页)93-96.

[5] Megregor Partners.环境保护类规划的旗舰――绿色广场[J].潘岳,译.景观设计,2009(3):74-76.

[6] C .飞利浦,G.斯莫林伯格.哈斯廷公园[J].张文英,译.中国园林,2006(11):37-40.

第7篇

关键词:逆城绿化;绿地景观设计

1 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城市发展的新现象[1]。其定义为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乡镇逆城市化现象有以下几种典型特点,乡镇人口密度增大,从国外已有逆城市化现象和国内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逆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现,城市人口非转农或迁移到郊区去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在人口转移后,其就业、生活方式、价值观仍是城市型,对原有乡镇居民有一定同化作用。同时原有居民逐渐改变就业方式,由单一农作向服务业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逆城市化现象将城市、农村、乡镇结合到一起,逐渐磨平原有明显的鸿沟,即所谓新型城镇化;购买力提高促使乡村经济上的繁荣;促进教育、服务设施的健全,乡镇人口教育文化水平、审美能力的提高;乡镇原有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增大。

2 逆城市化洪流中乡镇国道道路环境的转变

2.1 大气污染愈加严重

随着逆城市化的日益推进,乡镇机动车数量增多,尾气排放量也日渐上升。2015年,柴静推出雾霾调查纪录片《苍穹之下》,强调危害人类健康的空气最重要污染源PM10~PM2.5,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道路扬尘,道路景观环境污染比城市的平均水平更加严重,严重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

2.2 道路环境温度升高、湿度降低

由砂石、沥青或水泥铺成的路面与机动车轮胎的摩擦力使得道路迅速产热成为一个“热浪带”,呈现出干热的小气候特征。同时机动车辆的快速穿行周边空气流通速度较大,地面干热空气可以迅速影响周边环境及周边景观的设置。

2.3 声光污染加剧

由于城市快速路主要为机动车通行,噪声污染难以避免,如快速路与城市结合的部位以及高架桥、交通环岛等车流量较大的地方。

2.4 土壤环境恶化

重金属阳离子含量较高,道路周边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铅污染和汞污染是道路周边土壤的2大要害,由汽车尾气微粒沉降积累而形成,严重影响绿色植物以及人类健康。除此之外,汽车橡胶轮胎与地面迅速摩擦产生的扬尘中Cd、Cr、Ni的含量也很高,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化石燃料的泄露,运输货物的泄露等在地面留下污迹经过雨水的冲刷渗入到周边的土壤中引起重金属离子的积累。

透水性低,多数基土较实,加上周边扬尘的累积覆盖,土壤孔隙通透性较差,透水能力相对较差。由于近些年海绵城市的推进,部分道路绿地透水性改良比较成功,但由于经济与技术的局限性,乡镇国道周边的绿地尚未进行改造,不保水的情况比较严重。

养分含量低,土壤养分含量主要是由研究区域土壤类型决定,其次是降水等因素,我国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3种类型。正常情况下,砂土透水性好,保水性差,养分含量低;粘质土养分高,保水能力强,排水透气性差,不适合植物生长,同时对构筑物的基础也有一定影响;壤土是介于前2者之间,比较适合营造绿色空间。

2.5 植被特征

国道周边植被比较单一,除行道树外多以抗性较强的乔木防护林带为主,少数部分将周边自然景观纳入其中。在快速路的节点位置、交叉口、城区段等位置适当增加色彩丰富的群落。

2.6 周边用地性质的变化

由于乡镇国道承担乡镇之间的快速运输,链接不同城区之间,区间较长,逆城市化现象导致部分小城镇繁荣,物流能力加强,经济发展较快。周边用地类型由原有单一农业用地到如今日趋多样化,如农田用地、水系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

3 策略

3.1 道路绿地缓解大气污染问题

乡镇道路绿地中植物是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吸滞颗粒污染物及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和改善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樱花、重阳木、侧柏、紫叶李、银杏单位面积滞尘量比较大,适宜种植在快速道路绿地中。当然,乡镇国道周边一般人口密度不是特别大,尾气影响问题尚可以用植物来缓解。对于道路内部的影响比较大,如果道路两侧及分隔带种植其乔木冠幅较大或接冠,道路内部尾气及扬尘不易扩散到外部,对国道内部交通影响较大,所以在选用抗尾气烟尘树种的同时,尽量避免上空接冠,下层植物也应选择抗逆性较强品种。

3.2 对声光污染问题的隔离设计

噪声和炫光等因素都影响着道路绿地的设计,注意噪音防护,最大化减少噪音干扰,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适当布置防护隔离带(图1),兼顾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对于乡镇国道眩光的隔离,多数采用道路分隔带绿篱种植隔离设置景观隔离板的形式。

3.3 基于现状土壤选择植物景观设计

重金属阳离子污染严重的土壤色调发黑而且影响其生长植物根系的发展以及叶绿素的形成,因此道路绿地种植设计时,要以根系萌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为主。如道路环境土壤中汞离子含量较高,应选择抗汞污染能力较强的刺槐、槐、毛白场、垂柳、桂香柳、紫藤、木槿、欧洲绣球、榆叶梅、山楂、接骨木、金银花、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海州常山、美国凌霄、常春藤、地锦、五叶地锦、含羞草等。对于保水能力差、养分贫瘠的区域可选用绿肥做地被绿化,如紫云英、豌豆、豇豆、金光菊等以提高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为改善植物生境留用路基表土,提高土壤孔隙度,可留用表土(图2)。

3.4 场地人性化设计

无障碍设计最能体现道理人性化设计特征。无障碍设计包括盲道设计、公共区建筑无障碍出口以及坡道形式和缘石等,都体现出道路设计者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标准段内设置的一些场地节点,供路人休憩。其设计同街旁绿地一样需要设置无障碍通道及设施,做到场地使用的公平性。

人行道人性化设计首先是平整度和紧密度。安全性舒适性也尤为重要,人行道的铺装材料必须以防滑砖为主,充分考虑坡度以及与周边环境的联系。

3.5 提升景观视觉舒适度

视觉景观舒适感主要体现在色彩控制、节奏控制、尺度感控制中。

色彩控制要充分考虑动态与静态的视觉需求。在乡村以及城乡结合部的中段人流量少,车流量大且车速较高的地段,尽量以冷静的灰绿蓝绿为基调,一定距离之内适当增加高纯度、高明度色彩意向,国道两侧以单种植物行道树简单种植,干净整洁,减轻视觉压力。城乡结合部色彩选择增加一些明度,尽量简约,种植设计可配置一排行道树加一排简单彩色花灌木,点缀场景同时又不影响视觉,预示即将进入城区。特殊风貌地段色彩选择强调结合周边环境色,选择色调跟环境邻近色或对比色,以达到控制视线的目的。郊野风景区路段考虑人少及风景区的形象,多以偏暖调,其中偶有穿插有色树种,与远山的冷形成对比,原则上不过于分散驾驶员视线。节奏和尺度感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标准段的设计中,标准段的长度及图案的大小以及变化关系直接影响动态视觉感受。

3.6 安全性营造

高级别安全理念,考虑实现三角,在交叉口以及路线转折的位置要采取通透性配置;在道路转弯处、丁字路口、十字路口等处, 驾驶员在视力范围内会看不清前方道路的走向时, 可以通过植物种植的方式, 判断计算视距以外的道路方向,起到线型预示的作用以免驾驶员对道路线形的变化反应不及时而发生事故。冲撞防护。密集而富有弹性的乔灌木枝条, 柔软致密的地被植物, 对于交通事故中冲出边坡的车辆, 可起到一定的防护和缓冲作用, 减轻交通事故后果。同时,合理的植物配置还可以起到遮光防眩的作用。

3.7 文化微渗透

一个地区的文化丰富多彩,但是作为一条乡镇国道道路景观,不可能承载地区的所有文化。应结合道路所在的区位、周边用地、未来规划发展综合考虑文化的承载度,适度表现地方文化。

3.8 生态微循环理念

逆城市化现象给乡镇环境带来一定的生态压力,内外流通性大、交通承载力强的国道也承载着巨大的生态压力。在国道绿地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性是首要内容。笔者针对道路景观的线性特点提出道路景观生态微循环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种植方面,近远期相结合,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合理搭配,尊重自然生态循环演化,提倡物种多样性与景观丰富性打造经济可行的新型乡镇快速路。

雨水方面,提倡自然生态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实现自然水净化处理,减少地表冲蚀,稳定地基。①考滤适度收集利用雨水,每300m设雨水收集池,如设置“雨水花园”,缓滞雨水。②运用透水铺装材料,涵养水源。③缓坡草垫渗透,旱溪、渗透沟渠疏导径流,降雨微循环。④复合地被三级过滤,在乡村段设置生物滞留池、草洼等。⑤采用低地基,加宽隔离带,疏导隔离带雨水(见图3)。结合理水堆坡处理,尽量平衡土方。分割汇水面,避免形成过大径流。自然边坡考虑动物的保护与穿行,(见图4)。

4 总结

城市化背景下,乡镇国道景观设计需充分考虑时代背景和环境转变因素,道路绿地景观与当下环境、使用人群相匹配。缓解环境压力、提升声光隔离、生态微循环、文化微渗透、人性化设计、提升视觉舒适度等对提升乡镇国道绿地景观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第8篇

植物工厂是用高科技打造的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系统。在这个生产系统中,采用立体栽培技术进行周年生产,植物产量是传统农业产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产出的植物品质达到绿色甚至有机品质。目前世界上仅有日本、美国和荷兰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这项技术,其中日本科技企业建设有大量植物工厂。我国植物工厂发展时间尚短,还处于科研、试验、示范阶段。但植物工厂作为一种新兴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开始在花卉、蔬菜等品种的栽培中使用并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未来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环境的变化、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植物工厂应用成本进一步降低,植物工厂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从《火星救援》到植物工厂

电影《火星救援》中有这样一幕:宇航员马克是一名植物学专家,当他被独自遗留火星后,为了克服生存威胁,开始在没有合适的土壤和空气的情况下,一步步手动盖起一座马铃薯生产工厂,用自己的排泄物和人造水浇灌土豆成长。最终孤身留在火星上的宇航员马克在火星荒漠上种出了土豆,并靠种土豆、吃土豆生存500天。

看完《火星救援》后,很多人都开始想象如何在贫瘠的荒漠上依赖科学智慧养活自己。宇航员马克在火星基地的室内铺好火星土壤,生产出了宝贵的土豆。而在实际生活中,亦有人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中国城市里建起了植物工厂。

台湾人萧俊丞从2013年起开始在北京CBD创建“植物工场”。这片位于东三环高档写字楼地下空间的“菜地”约50平方米,狭长的空间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四层高的货架,通过直流冷光LED照明和流动的营养液来培养蔬菜,每月可收获新鲜蔬菜一千斤。由于采用无尘车间生产,摆脱了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和空气污染,保证了蔬菜的品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门寻求合作。由于需求量大,萧俊丞又在北京丰台郭公庄建设了另外一座“植物工场”, 以满足越来越多企业、写字楼、餐厅及家庭的要求。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有广阔的土地,可以栽培大量的果蔬产品,好像植物种植与科技的距离还比较遥远。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比较复杂。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大田露地农业生产系统虽然面积较大,但是其产能和稳定性却一直较低。其中原因包括从农业生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上看,土地、水肥、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另外,由于农业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频发、季节干扰大。大田农业受季节干扰很大,中国北方在冬季根本无法进行大田农业生产,还有就是即使使用温室栽培,但是人为干预能力差。比如去年12月下旬,受雾霾天气影响,北京市昌平区温室大棚光照普遍不足,草莓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上市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半个月左右。

基于上述原因,设施农业虽然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但这种低端的设施农业,包括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其产能和稳定性一直比较差,增产和稳产的潜力有限,那么如何才能人为控制光照、水分、养料、温度等条件来提高果蔬产量和质量呢?

结合目前人类已有的技术,解决办法只能是发展“植物工厂”。 “植物工厂”的定义就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来实现作物周年连续生产的系统,这个系统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是一种高效农业生产方式。总理2015年提出,要“通过升级创新农业生产系统,提升农业装备的级别,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就是这个意思。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才能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空间生产更多的粮食和食物。

4月20日,第十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寿光开幕。其中十号展馆的“植物工厂”就是一项样板工程。该植物工厂是利用物联网系统对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使设施内植物生育不受或很少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其智能精准采集系统可以实时无线采集温度、湿度、土壤酸碱度、肥力指标、农残等数据,智能节水节肥控制系统可根据土壤肥力指标、酸碱度等数据控制智能管控水阀。另外,该工厂还将光伏太阳能发电应用到植物工厂中,除可作LED植物补光系统外,还可应用到营养液循环系统、生物杀虫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等,有效降低植物工厂的成本。

日本科技企业大量建设植物工厂

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兴农业生产模式,可广泛用于花卉、蔬菜、药材和食用菌种植栽培,目前这种技术主要被荷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掌握,其特点是在高科技支撑下,作物栽培可以不受或者很少受外界自然条件制约。

据了解,植物工厂可以大幅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经济效益。由于自动化程度高,所以其还具有生产计划性,使农产品安全无污染,生产操作省力。

植物工厂可以在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进行生产,有利于农业摆脱资源与环境的限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植物工厂被认为是21世纪解决世界资源人口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高科技工程(如航天工程、海洋探索过程)中实现食物自给的重要途径。

在日本,由于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植物工厂在日本获得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日本科技界建设了大量的植物工厂,东芝、富士通、松下、夏普等电子行业巨头纷纷将闲置的工厂改装为高科技温室大棚,种植无菌蔬菜,很多电子工程师也随之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农夫”。

日本国民自古有吃生菜的习惯,而生菜等叶菜又特别适合在植物工厂内种植,一些有实力的公司便纷纷介入开发(比如三菱、松下等),每年都有新技术推出。以横须贺东芝无尘室农场(Toshiba Clean Room Farm Yokosuka)为例,该农场位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由原来的软盘工厂内的四层建筑改建而成,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培育的绿叶蔬菜有散叶生菜、玻璃生菜、直立生菜、瑞士甜菜、雪菜、菠菜、芝麻菜等。该植物工厂从播种到栽培,工人会根据菜苗的成长阶段,细心地为每株菜苗更换栽培棚。在播种阶段,工人会将种子种在小盒子的海绵上,然后放在托盘的孔中。而在栽培阶段,随着植物的生长,小盒子会被换到孔间隔更大的托盘上。根据植物大小而改变栽培密度并更换到高度不同的栽培棚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间。

另外,富士电机、松下、富士通等电子厂还努力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制造技术运用在植物工厂,大幅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运用节能技术也成了中小企业进军植物工厂的推动力,并计划推展至新兴国家,帮助其先进农业发展。

比如富士通同Aeon子公司AeonAgriCreate和日本国际合作机构(JICA),自2016年1月起在越南推动实验植物农场,由富士通建构测量系统,设置数十个传感器,实时测量天气、土壤和成长状况。AeonAgriCreate从中分析数据,透过网络从日本远程指导越南农民。

松下则在新加坡启动了该国政府批准的首座室内蔬菜工厂。生产品种为红叶生菜等10种蔬菜,年产量为3.6吨。该公司将与日本餐饮连锁店“大户屋”合作,向新加坡的店铺供应该工厂生产的蔬菜。夏普在迪拜建设了栽培草莓的植物工厂实验楼,并已开始进行实验。

如今在发达国家,植物工厂已进入产业化阶段,相关市场形成了制造和供应的产业链,企业可以方便地从零售渠道获得种子、营养液、栽培用具和各种耗材进行种植。因全世界对“安全放心食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日本等很多高科技公司还打算将植物工厂培育成新的出口产业,并在海外新建大型植物工厂,同时销售植物工厂使用的设备及系统。植物工厂对于日本制造业来也成为近年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植物工厂正在大力推广

不需土壤,无需阳光,蔬菜照样生长,而且质量和产量都更好,因此植物工厂被称为设施农业的最高级阶段。在我国,植物工厂的兴起和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大多数植物工厂还处于科研、试验、示范阶段。据悉,植物工厂一般分为5级,它们按照发展流程如下:芽菜植物工厂菌菇、药用菌植物工厂叶菜植物工厂浆果、花卉植物工厂中药植物工厂。而我国的植物工厂一般处于第三级和第四级。目前,在我国的北京、山东、江苏、福建等地都有“植物工厂”在进行生产研发,种植品种包括生菜、西红柿、油菜、葡萄、黄秋葵、辣椒等品种,以及一些高档花卉种苗。

由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和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的京鹏植物工厂是我国第一座规模化的植物工厂。该植物工厂占地近1300平方米,内部分为四大区域:组培播种区、育(炼)苗区、生产收获区和包装贮藏区,配有人工光利用型、太阳光利用型、太阳光和人工光并用型等三种不同模式的植物工厂生产车间。京鹏植物工厂的档次与水平目前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技术的原创性和集成性特别高,如精准育苗生产线、移栽机器人、组培技术、采摘收获机器人等。

2015年,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立体式标准化植物工厂――农众物联植物工厂在北京市平谷区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北京市平谷马坊工业园区,单体总面积2.6万平方米的农众物联植物工厂共分三层,一层栽培高端食用菌,二层种植山野菜,三层主要种植茄果类蔬菜,同时兼有物联网现代化农业应用成果展示,预计年产蔬菜瓜果约700万公斤。

德州市首个植物工厂在齐河县美东农业科技公司建成运营。该植物工厂采用水肥一体化设施,蔬菜生长在立体式栽培架上或塑料泡沫板里,完全浸泡在营养液中,植物生长期可缩短为30%-40%。

在宁波市杭州湾跨海大桥南翼,由宁波供销集团投资千万元打造的“植物梦工厂”正式建成投产,该植物工厂引进日本先进的太阳光利用型植物工厂系统,一年可以收割15-18次蔬菜,亩产量1.6万公斤,按照目前40元/公斤的价格,每亩产值可达64万元。

昆明立深新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云上蔬”植物工厂。目前,云上蔬植物工厂已经完成了66个品种筛选,每个月在以十几个品种的速度在增长,从种源上保证蔬菜的口感。目前,植物工厂引进的品种包括生菜、芥菜、小松菜、京水菜、芝麻菜、菠菜、冰菜等,当地的品种包括豌豆尖、茼蒿、本地芹菜、荠菜、苋菜、红油香椿等,此外还将开发益母草、板蓝根、叶用三七、蒲公英、莱菔(叶用萝卜)等药用蔬菜。

2016年初,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国内LED龙头企业――福建三安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LED植物工厂项目在安溪奠基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0亿元,总部年纳税超过2亿元;2016年投资10亿元,2017年投资20亿元,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80亿元(蔬菜类20亿元、自动化装备30亿元、深加工30亿元),并将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上市。三安集团旗下核心企业三安光电掌握了成熟的植物生长照明技术,可全面应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中草药及生物医药原料的生产。

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环境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人口增加,蔬菜供应增大,而土地资源却不断减少;传统的农业生产引发的环境负担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植物工厂每年增长规模30-40家。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植物工厂达120多家。据日本株式会社专家预计,中国植物工厂未来有望达到日本植物工厂10倍以上的规模。

投入比较高,成本问题亟待解决

植物工厂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植物工厂技术的突破将会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甚至可以实现在荒漠、戈壁、海岛、水面等非可耕地,以及在城市的摩天大楼里进行正常生产,被认为是21世纪解决粮食安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航天工程、月球和其他星球探索过程中实现食物自给的重要手段。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照、水分、养料、适宜的温度等。作为植物生长的车间,植物工厂本质上是对这些要素的集成控制。国外植物工厂发展相对成熟一些,但由于国外消费水平较高,所以其高投入也可以通过高消费来快速收回成本。但就国内的植物工厂来说,很多企业都反映植物工厂目前的投入成本太高,不利于推广。

笔者了解发现,植物工厂成本比较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投入成本比较高。植物工厂是设施农业,需要通过人工光源、营养液设备和智能监控系统等外在硬件,以及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的智能调控管理,而这些设施成本比较高。第二是维护成本也同样较高。一个一般规模的植物工厂建成需要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投入,维护成本每个月需要几万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影响了它的推广。比如取代“太阳”的光照系统的LED补光系统,不仅前期投入较大,后期的能源消费也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