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

时间:2023-07-24 17:0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学成果总结

第1篇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因为喜欢,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因为热爱,始终怀着美丽的教育梦想,一路执著前行,永不放弃。在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携手相伴的日子里,我与《教师论坛》及其前身《小学语文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不仅是我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的好老师,也成为我带领教师团队专业化发展的好帮手。尤其是在开展“体验教学”专题研究的十多年里,《教师论坛》是一位默默的支持者和积极的宣传者,伴随着我一路前行。

初次相遇是2001年秋季,正值太仓市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之际,当我偶然看到《小学语文研究》这本杂志时,立刻被其全新的理念、朴实的文字、深厚的底蕴吸引住了。杂志以“为课改实验服务,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服务”的宗旨,为一线教师学习新“课标”,研究新教材,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开展教研活动,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不知不觉中我爱上了这本杂志。在与《小学语文研究》相伴的日子里,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不断实践着,以课堂案例、随笔等形式记录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一次,我在《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上,读到张庆老师撰写的《强化自我体验,促进学生发展》一文,张老师结合李平老师《三袋麦子》的教学,对课堂中落实新课改理念的做法进行深入剖析,对新“课标”中“体验”一词做了形象化的解读。读着文章,我不由想到,什么是“体验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推进“体验性学习”?我找来多期《小学语文研究》杂志,对“标准专栏”中的文章细细品读,认真思考,发现了其中巨大的研究价值。2003年暑假,我把思考写成了“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成功地被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可以说,是《小学语文研究》杂志,把我引入了科研的天地。

为了将课题研究做深,我带领着朱棣文小学课题组二十多位教师投入到再学习之中。《小学语文研究》更是我们精读的刊物,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萌发了从识字写字、阅读、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四大板块来做“大体验”课题的想法。在三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会、《小学语文研究》编辑部很多专家的支持和指导。课题组先后在《小学语文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加强角色体验,促进读书感悟》《知情并重,以情促知的尝试——体验教学》《体验中感悟,感悟中创造》等十多篇科研论文和教学案例。2007年1月,《小学语文研究》杂志还开辟专栏介绍了我们的课题成果,促进了体验教学成果在更大区域推广。

2008年初,体验教学课题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我想把多年来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结集,以专著形式出版。这个想法得到了《小学语文研究》杂志副主编钱锡铭先生的支持。他细致阅读了我们所有的成果材料,对专著的整体思路进行了耐心的指导,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还一章章地帮助审核。4月份,《体验教学实践研究》正式出版了,得到了许多赞誉。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项研究成果还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我想,这与多年来《小学语文研究》杂志的支持和引领是分不开的。

2009年元月,《小学语文研究》杂志扩版更名为《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为了帮助更多的教师尽快进入科研天地,杂志的“课题研究”栏目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课题实验的培训”系列活动,特意约请我撰写一期培训文章——《课题研究,为教师成长注入“生命活水”》。我以前几年撰写的研究报告《课题研究,伴我走过一路阳光》为基础,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切身体会,具体谈了如何引领教师走进课题研究的园地,如何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常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活水”。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老师们,只要热爱教育、投身科研,与《七彩语文·教师论坛》为伴,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成果。

去年8月,我调入太仓市明德小学工作。当我为如何发挥校内骨干教师优势,引领这所全市“航母”学校的诸多教师走上良好的专业发展之路而发愁时,我又读到了杂志的专访《名师工作室——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启发。我想:我们学校数十位语文教师,一定能够在规范、科学、有效推进课题研究过程中,习得方法和理念,提升教师和学生整体水平和素养。说干就干,“语文体验教学研究工作室”成立了!我作为导师,和二十多位学员一起开始了新一轮的体验教学研究,在忙碌而充实的日子里,我们享受着语文教学浓浓的快乐和幸福!杂志的一个专访,给了我灵感,在我面前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视野、全新的工作方式,我真的感谢她!

多年来,《教师论坛》像一位无声的老师关怀、指导着我,给予我春风化雨般的帮助,又像一位朋友,与我分享成长的快乐。《教师论坛》,我永远的良师益友!

(作者单位:太仓市明德小学)

第2篇

实践:虚心留劲节,风雨不知寒

张卫其老师认为,“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的过程”。为培养儿童的阅读思考力,他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全身心投身课程改革实验,先后进行了两轮课改实验。

教学实验第一阶段,也就是1995~2002年开展的“如何使语言文字训练到位”的研究阶段。期间,张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一课获湖州市首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在浙江省录像课评比中获得二等奖;撰写的论文《用比较法教学〈猫〉》等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课题成果获市一等奖;多次开设市级公开课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于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教坛新秀。在教学实验的第二阶段,即2003~2009年开展“小学语文‘自探共研,适时训练,随机反馈’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他发现在语言文字的过度的形式训练中,造成了语文教学中人的个性、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的缺失,对此,他开展了研究。为建构有效模式,他潜心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并虚心向同事、导师请教。期间,他还参加了浙江省小学语文高端培训班、湖州市第一层次名教师培养学习班,到“王崧舟名师名校长工作室”脱产学习,得到了沈大安老师、汪潮教授、王崧舟老师等一大批教授、专家的指导,简约灵动的语文教学风格和“自探共研,适时训练,随机反馈”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在他的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得到了张扬,学生的思维能力、言语能力得到了切实的发展。许多老师觉得他的课堂充满着“思性语文”的魅力。他执教的《草船借箭》一课在浙江省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中获一等奖。当时,评委老师都这样评价:张老师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学生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变“教师一言堂”“教师、学生的单向交流”为“教师、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的多向立体化交流”;他着力打造教学目标简明、内容简要、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的简约生态课堂,从而摒弃一切浮华和花架子,让语文真正姓“语”名“文”。

2010年,张老师调入安吉县教科研中心工作,积极实践“儿童本位”研究课题,倡导教研要为教师服务,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研活动按照“问题切入、主题引领、课题深化、培训跟进、活动反馈”的“五环式”教研体系开展。他提出的“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阅读要从单篇走向一本,从一本走向多本,从课内走向课外”的鲜明主张,指向儿童阅读思考力的培养。为了推动儿童阅读,让农村小学的孩子有书读,好读书,读好书,多年来,他和老师们共同开展了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研究,倡导“在共读共写中发现语言密码”。记得他调到县教科研中心组织的第一个县级活动就是“班级读书会”,邀请我们杭州上城区的蒋军晶等老师进行示范、讲座。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课外阅读、班级读书会目前已经走进了乡村学校,在安吉县小学遍地开花。据我所知,晓墅小学、递铺三小、实验小学、杭垓小学等一大批学校都把“读书节”作为每学期的“固定项目”,并成功实践和开发了晨诵课、绘本课、导读课、方法交流课、主题探讨课等各种童书共读课型,一大批学校开发了具有个性化的“儿童阅读”校本课程,使童书阅读成为了学校常规性的活动。

以变革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发展。张老师曾说过:“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在新的评价方法探索上,他一方面鼓励学校改革传统的纸笔测试评价,将活动评价、绿色评价引入学校;另一方面,他尝试将PISA阅读测试理念、非连续性文本考查引进试卷,变监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检测是否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期间,他在首届浙派名师培养工程中开设“个人专场”展示教学成果,获得了汪潮教授的赞誉。他撰写的论文《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获浙江省小学语文论文评比一等奖,近30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其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策略》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全文收录,《花的勇气》一课的教学在浙江教研网“天天公开课”栏目播出。他还代表浙江省参加了“第四届江浙沪教学观摩活动”“华东六省一市教学观摩活动”,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首批课改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教研之路上,他虚心实践,阔步前行。

传播:刚直凌云志,虚怀不私偏

2010年,张老师从一线教师转而成为安吉县教科研中心的语文教研员,他与学科团队一起着手尝试推进“学为中心”的“学导课堂”。也是从这一年起,他的教学主张“教师的教,不在给予,而在基于学情的相机引导”使安吉县的小学语文教学面貌发生了改变。他说:“改变多年的教学习惯,从‘教为中心’转向‘学为中心’,总要允许老师们有一个磨合过渡期。”作为教研员,他思考更多的是全县学科教师队伍的个性体验和职业情感,为了帮老师们顺利过渡到“学为中心”时代,他平均每学期开设两节示范课、听课100节以上,经常对县里的小学进行专项的教学调研,通过听课、查备课笔记和作业本、举办教研活动等,及时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反思总结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学习单的编制和使用》到《学习单的优化策略》,再到《学导课堂的误区和操作策略》,他的每一次讲座都见证了把思考和实践推向深入的渐进步伐。

他关注课堂,更关注课程建设。“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课程执行”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三大核心问题。但一般教师的课程观非常淡薄,要树立青年教师的课程观,首先得身体力行。他集合自己的研究思考,利用每学期教师培训的机会,引导青年教师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整体思考小学语文教学,引导青年骨干教师先行实践与思考。比如,自然形成的小班如何借用课程理念进行课程整合,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如何实现有效连接,根据地方特色如何建设学生喜爱的拓展性课程等。有关注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收获。在他和老师们的努力下,“绿动课程”“驿站课程”等一大批富有校本特色的语文拓展性精品课程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

课程意识观照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活力和张力。目前,安吉县的小学语文课堂正努力体现着有效的语言学习及和谐的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区域五所课改基地学校先后接待了温州洞头实验小学、建德市校长代表团、上虞金近小学、浦江县校长考察团、庆元县江滨小学、江苏启东和合镇教育集团、义乌廿三里小学等100多所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在近两年里,参观总人数就达4000多人次。张老师开设的讲座,在省内外各地交流示范,取得了良好反响,扩大了“安吉小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他也被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推荐为长三角基础教育学科专家库专家。

创新:迎风更潇洒,亮节益韧坚

要抓好学科建设,关键在教师;要抓好教师队伍,首先得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张老师通过“培养制度与指导平台的建设”,引领青年教师走合作发展之路。在合作中引领,在分享中进步,使教研团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教科研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对全县教师产生了较强的辐射作用。

他以学科特色教研组建设为抓手,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培养、指导教师对象上,点面结合,内外兼顾。一方面重视教师的个体分层指导,另一方面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并强化培训。我多次参加安吉县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张老师的“分层培训法”给我印象颇深。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对课堂教学还缺乏了解的青年教师,他开展了“让每位新教师有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体验”活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改变了以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调研方式,对新教师采取跟踪式调研。要求新教师就同一教学内容反复上,让他们亲历上一堂好课的磨砺过程,并在第一学年学期末上一堂“亮相课”,让他们逐步获得“只要我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把课上好”的成功感。对于已经逐步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他通过结对的方式进行指导,在结对活动中通过上示范课、作讲座、现场教学指导等形式加强培训。同时,他还要求结对教师在本校教研组中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并制订了《结对教师考核办法》,要求结对教师所在学校的教研组活动次数与内容数量要相结合,并纳入考核范围。这样,就将指导面从结对教师辐射到了其所在教研组与学校。对于日趋成熟、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他通过全县层面的选拔,建立了“县小学语文学科指导组”,除了个别指导,更要求研修小组成员在校内教研组开展体现校本教研特色的各类教研活动,将骨干教师的研修与全体教师的整体提升紧密结合,发挥了指导组的最大功效。其间,结对教师成绩颇丰,省教坛新秀、市教学明星、市教学能手、市教坛新秀不断涌现。

他改变传统教研模式,以网络教研为平台,促进全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安吉县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实情和网络教研的优点,他通过对骨干教师的选拔和管理,组建了安吉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研修小组”,并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网络教研促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经过实践,建成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安吉县小学语文以教研网为主、QQ群为辅),探索了两种基于网络研修平台的教研模式: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教学研讨模式和以互动交流为形式的主题讨论模式。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使偏远的农村教师能同步享受优质的教研服务,有效促进了区域教师的均衡发展。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 语文教学 创新意识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形象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有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照。现如今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对各个教育工作者的迫切要求。因此,只有用心地去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全国推广素质教育的实施之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的观念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即便如此,仍有学生受到“老师安排学生照做”这一思想的禁锢,自身的创新意识薄弱,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仅教师转变自身的教育模式,也要求教师同时更新学生的思维观念,起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只有在学生意识到“我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思考和学习,并且老师会因此而对我进行鼓励和表扬”这一点时,才能使得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中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最大化,从而激发出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转变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

若要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就不能够采取强迫性的手段,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习惯入手,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体会到由求知过程中获得的真正乐趣。如在对小学生进行生字章节的教育时,教师目前采取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为学生安排读写的任务,学生也往往机械而生硬地进行生字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对这一情况进行改观,通过对字的拆分等方式,使学生采取理解的手段进行记忆。如:“器”字是一个小狗蹲在一家四口之间,太阳能够产生“星星”等。借助这样有趣的方式,使学习生字成为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培养起学生的创新习惯,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拓展思维空间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和体裁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从教材的内容上来看,不仅有歌颂古代英雄的文章,也有与当代杰出人物有关的课文;不仅有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也有描述社会现象的课文;不仅有介绍学习方法的文章,也有揭示人生哲理的课文。这样的内容安排能够保证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教育。从教材的体裁上看,不仅有浅显易懂的记叙文,也有情节曲折的童话、抑扬顿挫的诗歌和科学严谨的说明文等。这样的体裁安排,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起学生对阅读和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均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教师要培养起民主而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身说教,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既让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也在实际生活中对课文中诠释的道理进行深入的思考,充分拓展思维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改变被动学习的模式,创造力也就得以应兴而生。

四、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如今,随着信息科学和电子技术的进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起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可积极借助现代化教育设备,积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来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进行多样而灵活的思考。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途径:

其一,进行录像播放,下面以《钱被风刮跑之后》这篇课文为例。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学生对课文了解还不够深入,这时可以播放这样一段录像:街道上车水马龙,一位老人家正站在街道边,数着手中的钞票。这时,旁边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小伙子经过,不小心将老人家手中的钱撞得满天飞扬。这时教师可以暂停录像的播放,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之后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因为此时教师尚未展开对课文的解析,学生没有形成思维的定势,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到什么场景就大胆进行描述,从而培养起自己的创新思维。

其二,进行网上查询,下面以《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为例。在学习之前,通常小学生对雷达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不知道雷达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工作机制是什么,学生很难对此展开想象。此时,就可以借助相关的搜索引擎进行网上查询,从而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现阶段,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课文教授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但这种繁琐的内容分析往往会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弱,思维被禁锢,好奇心和探索的乐趣也大大折扣。实际上,语文学习本应该是趣味横生、充满活力的,因此如果能够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恰到好处的利用,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加深对语文思想内容和内涵情感的理解和体会。通常可以采用的方式有:如果课堂上需要传授的教材内容是画面感比较强的课文,如《荷花》,则让学生进行阅读和绘画,从而加深了解;如果课堂上需要传授的教材内容是童话或者情节比较曲折的课文,如《将相和》,则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按照课文来编写剧本,进行阅读和表演;如果课堂上需要传授的教材内容是说明事物的课文,如《新型玻璃》,则可以帮助学生设置情境,使其作为事物本身,以自述的方式对其进行介绍,从而避免了课文内容的枯燥感,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创新是无所不在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平时做个有心人,能够在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对语文学科特点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面的读、写、听、说等活动,注重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若要培养起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首要的手段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创新习惯和良好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玲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读与写(上,下旬),2013,(15):92-92.

[2]祝恒勇.创新能力培养应从娃娃抓起--小学语文课改新思路漫谈[J].科学导报,2014,(16):18-18.

第4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改进作业设计。运用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实践作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34-02

1 前言

小学语文采用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教师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充分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加深理解及应用。网络电子互动下的小学语文作业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教师需多借助多媒体及多种交互式网络平台的优势,提高作业设计的灵活性和先进性,使学生积累情感素材,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

2 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利用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培养其主动搜集信息的习惯,并提高其文学素养、激感。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布置在网络上搜集即将学习的文章的作者及背景资料、内容简要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与图片等学习任务。由于网络电子互动作业式的小学作业教学具有强大的开放性、资源信息的共享性及表达的自由性,给小学语文作业及相关方面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想象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网络媒体与小学语文作业教学相结合取得更好的效果。

3 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的设计

作业设计注重运用多元化、趣味性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作业时需注重多元化、趣味性,提高作业的生活实践性,由此增强学生对语文生活化的体验。此外,在作业形式方面,教师可设计多种多样方式,以此来全面拓展学生视野,调动起作业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良好素材,培养学生动手作业的实践能力。学习与积累方法,将会直接影响知识的积累、语文作业成绩的高低。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作业方面学习方法与生活常识的积累学习,积累良好的生活经验,体验更多语文在生活中的乐趣,进而有更强大的动力完成语文作业。

在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作业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尤其注重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及方法的运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教育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必将愈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对学生来说,多培养网上搜集信息的能力,是学习好语文的关键。把网络搜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了解更多的常识,从而培养有兴趣、爱学习、勤于完成作业并善于与教师进行交流的语文学习习惯。

如教师可利用开展分享生活实践的主题班会、网上辩论、话剧表演、读书报告会等多元化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其充分感到学习的乐趣,并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独立自主的作业、学习,从而为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安排作业时需注重运用多元化、趣味性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绩,促进学生语文及文学素质的提升。同时,教师所采用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是引导及教育学生运用开放性思维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师可通过创设网络课堂模拟情境,以此布置语文作业,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因此,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对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产生很大影响,语文作业模式也迎来新的变化。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将会有力地推动小学语文作业全新的发展进程。

作业沟通,注重分层和评价性方式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要指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目前的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如采用微信留作业等方式,其后大家均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进行沟通及评比。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语文积累素养不同,因此,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可运用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以此展示学生不同的魅力及文学素养、知识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评比性方式。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需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与知识储备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在此过程中不断对所讲授的方式进行评价,或使学生对教学方式发表意见,以共同促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尤其是对教学成果与成效的评估,其也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与方式及程度上的改进与平衡。因此,小学语文评价中,教师应注重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意识,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以此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与对策。此外,还应加强师生间的知识流,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表达观点,提升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在与学生沟通作业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让其体验更多语文在生活中的乐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性、实践性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业反馈,注重及时性和交流互动 对学生的语文作业,教师要及时进行批阅,并注重反馈的及时性。如果作业反馈时间比较长,学生会逐渐淡忘,教学效果也会减弱。因此,教师要将批阅作业的结果告知学生,并且进行答案的纠正,让学生能够了解作业中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要想让作业反馈的时间尽量缩短,可以借助网络交流平台来实现,结合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互动交流,在作业反馈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收获更多。教师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为主,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比如,教师在进行批阅评价的时候,可以将反馈的信息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及时给学生,利用微信或者QQ将作业情况发送过去,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起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查看作业情况,并且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向教师提出疑问。另外,教师除了逐个反馈信息外,还应该建立群组班级的作业反馈,让学生能够互相了解,并且对别人的作业反馈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进行作业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互动交流过程中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接受来自学生的意见或是建议,认真总结学生提出的批阅需求。另外,教师也可以将一些作业完成情况优秀的学生作业展示给大家看,让其他学生能够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交流互动,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网络交流互动的形式,让语文教学更加方便顺利地开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践设计、丰富内涵等方面均有待拓展。通过安排作业,注重多元化、趣味性,加强沟通,注重分层和评比性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及探索,充分利用好作业互动环节,利用网络平台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激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程理念的激励和召唤下,学校教育中的各类课程教改创新如火如荼,并竞相显现出百花齐放的丰硕成果,加之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强烈支撑,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特征的快速普及与资源共享。俗话说:“教无常形、教无定法,但贵在得法”。在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在获得资源共享的同时,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行之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学创新活动,为课程教改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元素,从而在提升课程教学质效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教学相长。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尝试对此作一些简要阐述。

一、链接生活感知,有效设置悬念,破题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过去教材是学生的全部学习生活,而现在社会生活则是学生的学习教材。在信息化社会时代,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他们通过信息资源能够掌握一定的社会生活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教学为例。上课之前,笔者直接发问:“你们有没有看见过真实的海洋?或者是海洋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海洋吗?”对于这一话题,学生们表现得十分感兴趣,他们纷纷回答:大海像蔚蓝色的天空一样广阔无垠,看上去非常美。大海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翻汹涌。真正的大海从没有平静过,因为它是“有风三尺浪,无风浪滔天”。大海里游着许许多多的海洋生物呢。各种说法不尽相同。时机成熟后,笔者总结道:“刚才同学们对大海的描述都是正确的。不过,为什么有人认为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海洋之谜吧。”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向新的学习内容。

二、抢先感受精彩,紧扣学生心扉,合理设计教学

语文教学就像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或者小说一样,其中不乏有经典和的内容。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心境,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把其中的经典和部分予以提前呈现,让学生从“精彩剧情抢先看”之中迅即掀起内心的波澜,有效地发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作用。以《大江保卫战》教学为例。有教师首先安排一定的预习时间,接着引导学生阅读其中经典和内容,然后问他们是否想亲身感受一下文中的“惊心动魄”场面。出于好奇心理,小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大喊“想”。于是,执教者通过多媒体把“奔腾不息的长江像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的画面,把“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的气壮山河直观演示出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深切地感受到洪水带来的“万分危急”,亲眼目睹人民子弟兵的“铮铮铁汉”本色。最后总结:像黄晓文一样的千万子弟兵,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生动演绎的爱国爱民精神,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这种场景和声势足以使得学生们热血沸腾,从而帮助他们增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三、开展双边教学,促进合作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其中的核心元素。积极开展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双边教学活动,既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渠道,也是开展因材施教、推促学生整体发展、帮助增强成功信念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积极有效地开展双边教学活动,从而帮助不同层面的学生逐步实现自我培养、自我发展、自我促进、自我提高的进取目标。以《天火之谜》教学为例。笔者在导入新课之后,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探究题:为什么闪电在古老中西方人们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详细说出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原因及其过程,这一实验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细细咀嚼、理解题意;然后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适当启发学生抓住“风筝实验”的主要材料及其性能来联系理解;最后每小组推选代表参与交流发言。课堂结束之前,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分析与总结,以有效提炼双边教学成果。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开放性;有效策略

在小学的教学之中,语文是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均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往小学的语文教学之中,教师仅仅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性教学,并未意识到学生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较低,学习的效率也相对较低,应用开放性的教学理念能够十分理想地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动手与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应用开放性教学理念的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应用开放性的教学思想能够十分明显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与掌握的能力,小学是每一名学生对于学习能力进行提高的最为理想的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十分刻板与封闭,这也对学生的创造能力造成了极大的限制,降低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久之就会导致学生养成一种在学习中完全地依赖课本与教师的不良学习习惯,在日后的学习之中无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严重地缺乏自主能动性,而开放式的教学理念证实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管理的培养,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并充分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并且,应用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也能够对师生间的关系进行改善,促进二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进一步地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能力进行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开放性教学的主要内容

1.教学理念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教学理念主要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的主体地位,以往以教师作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打破,在这一教学的模式之下,教师应充当一名知识的引导与传递者,引导学生来获取并掌握知识,在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在学习之中能够发挥出主观能动性,根据自身的需求与爱好来对所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选择,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难与问题时,教师首先不应直接告知其答案,而是应充分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只有学生是在解答不出问题,教师才能够根据问题设定的思路一步步地将答案解开,提高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能力能够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十分坚实的基础。

2.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在对教学的内容进行设定时,教师应极力地避免对课本与课程之中的条框进行依赖,而是应根据学生在实际中学习的兴趣与需求来对教学的主题与内容进行设定,将小学的语文教材作为教学基础,并以此适当地将一些课外的知识进行结合与拓展,不断地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对知识点进行相关知识的串联,提高学生的课外知识与联想能力,提高其学习的效率与成绩。

3.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在教学的方式方面,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方式,同学生之间做好应有的互动,这一方面能够对课堂的氛围起到活跃的效果,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一种新的、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开放性教学的主要策略

1.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能够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激发的效果,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想要保证学生能够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环境的优良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应刻意地营造出一种轻松地、具有着较强学习气氛的课堂环境,使得学生能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对知识进行获取与学习,提高其课堂学习的效率。

2.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开放性教学的理念之下,教师应根据每一名学生不同的爱好与兴趣来对其进行教学,而不是一视同仁,对所有的学生均应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应首先对每一名学生做到足够的了解,并根据每一名学生不同的兴趣与个性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并且,在开放性课堂的教学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德育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3.应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设备的教学方法能够十分明显地提高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媒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与形象的教学资源,在必要时,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同课程存在着联系的图片与PPT等,加深学生对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的了解。

四、总结

小学教育是教学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造力是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目标。应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十分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应用丰富的教学设备与资源,使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其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与能力的目标。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中采用应用开放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庞光辉、秦锡纯.识读结合识写一体――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影子》教学述评[J].黑龙江教育.2000(09).

[2]彭松.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思考田.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175.

[3]黄忠.把笼中之鸟放吃天空―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田.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0):77.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反馈 有效性

课堂的有效性是课程的核心。何为有效?就是达到预期的目的。预期的目的不仅指完成教学目标,还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解决相应问题,在课堂上真正学习到知识。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多少有用的知识?怎样才能让教学更有效?这些都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着重谈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一、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展现老师的语言魅力

小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搞小动作的现象,老师应当抓住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喜好,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由讨论和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互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例如,讲解《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先让同学们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学生认为最令人感动和自豪的句子,并让同学们思考:“如果你此刻就在天安门广场,你就是三十万群众中的一员,你有什么感受呢?要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如果你见到了,你会对他说什么?”思考后再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老师对同学们的言论都多加鼓励,并适当开拓他们的思维、总结他们的言论。这样的预设从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出发,把学生的思维开拓到了更远的发展空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提高备课和批改作业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准备的重要阶段。备课强调的是独立钻研,不少老师把网络上的课件复制下来,不经过修改就直接使用,这种做法很不科学。教师应该深入研读课本,把握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堂质量也有不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预习方法,如背诵生字词、熟读课文等。学生提前熟悉了课文,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教学效果也会随之而提升。另外,批改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步骤,是教师与学生交流学习成果的另一种形式。教师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应该注意几点:第一,批改过程要严谨规范,不要出现误判对错的现象;第二,批改后适当加一些鼓励性语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他们努力学习;第三,每次作业要标注好日期,注重细节,让学生感觉到信任;第四,批改完作业要及时发给学生,批改的过程注意字迹工整,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反馈的有效性

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要把课程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结构是高质量课堂的必要保证。其次,教师要有良好的专业修养和人文素养。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反映在学生身上,只有高水平的老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对于接受基础教育的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最后,科学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愉快高效地进行,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良好的教学策略,课堂反馈也是教学的重要过程,能够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加教学的时效性。收集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还能帮助老师对教案进行调整,掌握教学内容,查缺补漏,帮助学生完善学习知识。及时的反馈可以保障学生的积极性和严谨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注重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有人曾经说过,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五年的教学反思就很可能成为名师。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过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吾日三省吾身”,只有反思才能促进教学的不断改进。反思能记录教学中的失误,总结教学的成功之处,作为以后教学的宝贵素材和案例,使日后的教学更加轻松、更加完善。除了记录教学的精彩和不足之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迸发的灵感和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也值得记录,独到的见解、语言、行为都是十分可贵的,若能记下来,既可以用于教学,又能激励学生,使教学过程新鲜有趣。除了独立记录,教师也应该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互相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的进步。通过一系列不同方式的教学反思,老师可以巩固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五、总结

不管是小学语文还是其他学科,只有有效性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备课和批改作业试卷的严谨性,课后总结课堂上的优缺点,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只有脚踏实地地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总结改进,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升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8篇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至高的职业道德,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积累浓厚的知识文化。小学是孩子教育的起步,小学语文教师更是新时代教育的指导者,因此在新时代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全面的教育。然而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提升学习能力以及现代教学技能,加强注重提高文学素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人格;知识;能力

21世纪的到来,驱使着我们面对新世纪的教育将不断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曾有位教师这样说过:“如果他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他就没有资格去发展和培育别人。”新时代对教育的期望越高,就意味着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更高,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先提高自身的素质,那么在新时代的我们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具备什么样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推进新时代需要创新的课堂呢?针对此问题此论文只要从几下几点展开论述:

1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格素质

小学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人,是培养人才的启蒙老师,所以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是语文老师的基本素质,为人师表才能教育学生,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

1.1人格素养的形成因素:

人格就是个人特质,性格和个人气质等。形成人格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其遗传的因素给予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更重要的环境因素,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我们的人格发展是先由家庭因素所影响,家庭教育正确有方我们的人格就会完善,相反就会成为不完善的人格,所以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人格的塑造。其次便是学校的教育,好的学校也就是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要比差的学校教育的人的人格素质高的多。再次便是社会了,社会是绚丽多彩的,同时也拥有各种的诱惑,只有完善自己的人格素质,才能给自己找到正确的方向。

1.2人格素质的重要性:

作为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格素质主要表现在热爱学生,在教育中学生和教师是重要的参与者,师生关系良好才会使得教学成果事半功倍。有位教师说过:“一位教师只爱教育,那么他也只是一位好老师;如果一位即热爱学生又热衷于教育事业,那么他将是一位出色完整的教师。”想必《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在我们的脑海中,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都是身为教师应该所具有的职业道德和人格素质,热爱学生的责任心,关系学生安全的爱心,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这些都体现出人格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1.3人格素养对学生的影响:

小学语文老师的人格素养对于学生有着重要作用。俗话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如果教师对待学生没有同情心,那么孩子们也会变的没有同情心;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去对待,教孩子该怎样培养友情,学生都极其会模仿,学生会注视教师的一言一行,也就是所谓的为人师表。同时学生还会有向师性,就是学生希望老师引导自己学习,也希望老师能够重视自己,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我们要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来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栋梁。

2新时代小学语文老师的知识素养

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是以创新性为主导,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先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基础。为了给学生打好基础,教师就必须了解足够多基础知识,并且融会贯通,不能是模棱两可,是是而非。首先我们要掌握所有的基础知识完整体系,精通所有的专业知识系统理论,能够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再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会有很多问题出现,我们要用创新性的思维去解决。为了更好的站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为了能够在课堂上不断的创新,我们也必须时刻给自己补充知识积累经验。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记忆,夯实基础是最重要的一步,认真的钻研教材,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用课件的形式给同学展现出来,把难题简单化,把教学轻松化。总之,个人认为新时代小学语文奇偶暗示的基础素养就是知识,就像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没有打好不用地震房子就会倒塌,这基础知识就是盖楼的地基。只有提高自身的教育知识才能培养出出色的国家人才。

3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能力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全部的能力,不仅仅是部分的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等。在新时代的课堂上对教师的各个方面年代能力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如下能力:

3.1教学的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职业素质中最根本的。因为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学活动是最基本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主体,那么教与学就是最基本的师生关系,要想事半功倍的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先提高教学的各部分能力。首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课;其次是上课,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根据课程的标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活动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也启到一个劳逸结合的效果。新时代社会需要各种人才,因而学校教育必须努力组织好活动课教学。

3.2创新的能力:

新时代教育需要创新,更需要小学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塑造一个具有创新能力课堂,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灵活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该如何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创新能力呢?围绕教学内容,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创新,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着灵活的思维方式,对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创新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老师必须具备的。在教学上不仅要创新教学方式也要教学相长,改进教学的方式,培养创新精神。还要进行开放式自主性学习方式,结合学生的思维和个人素质,培养和鼓励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能力素质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把原本复杂枯燥的题目重新加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

4总结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是全面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主要以培养学生为目标,全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个人素质、创新能力等,我们一定要随着新时代的社会需要,全方面提高个人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栽培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张晓强 单位:四平市第一实验小学校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07-01

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以贯之的重要部分,教师如果能够以正确的教学策略展开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水平及人文素养。那么,笔者将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且好奇心强,对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比较空洞,纯属于兴趣阶段。当他们对某一件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非常兴奋,思维也会活跃起来,注意力能够集中,也就会富有想象和创造性。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能够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出发,用多角度、多层次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热爱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就说《山村》这首诗吧,因为小诗简单易记,在20个字的五言诗里,就出现了一至十的数字,孩子们的兴趣就会调动起来,会跟着吟诵。还可以加上童稚的各种动作进行表演,课堂气氛自然而然的比较活跃,就像是一种课间休息。教材中的诗歌都是比较质朴、活泼、纯真、清新、朗朗上口,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在活泼有趣的同时,节奏明快,韵律感强,具有独特的魅力,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充盈他们诗化的心灵。

二、创设课堂情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在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表达的感情也最为丰富。也这是这一点,体现出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探索意境,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和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很重要标准。尤其是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特别注重营造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作家的主观情思和所描写的富于特征性的客观景物浑融契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氛围。创设情景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首先,基于诗歌偏重于抒情言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可以从阅读欣赏诗歌的感情着眼,从分析诗歌的语言人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切感情。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在阅读诗歌时将自己作为“意中人”的习惯,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年龄段,这种代入式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成长,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美好和愉悦。其次,教师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将诗歌的内容通过分析,判断来教述给学生。小学生本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这就要求教师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同时达到学生领悟到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获得美的享受。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因为诗歌毕竟是一种古代语言,短小精悍,语浅情深,又因为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的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根据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作品。我所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有两方面特别优势。一方面是多媒体的画面,因为教材上的图画比较简单,不够生动形象,激发不出学生的感情,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欣赏更多的图片,这些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诗意、诗境。诗是抒发诗人的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如果教师能把诗歌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多媒体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将诗歌中的形象化为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诗歌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是多媒体的音乐。许多诗歌都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读来琅琅上口,扣人心弦。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最关键环节,抓住了课堂,也就保证了教学的成功。

四、拓展延伸

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学生要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拓展的渠道有以下:一、课前收集。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因此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课后延伸。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40分钟的规格,课堂是向两头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续。从而提高小学诗歌教学的效率。

总结:优秀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让我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吧!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议题。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研究。本文就影视对小学语文的影响谈了以下几点,其最终目的是积极地组织、开发、利用现有的影视资源,结合现代的教学设计思想,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并发挥语文课程多方面的教学作用,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影视

一、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将影视资源引进课堂,作为主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化抽象的知识为具体的印象,想借此达到拓展学生的视野,积淀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教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三打白骨精》时,我让学生通过观看优秀影视作品《水浒传》、《西游记》的相关片段,进行形象学习,以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继而,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拜读名著,做读书笔记、进行《我最喜欢的人物》交流会,以《我心中的孙悟空》为题进行短文写作。通过一些列有主题、有目的的听、说、读、写、画的有机训练,让学生在影视课程资源的带领下去品味,去感受语文的魅力;去掌握去构建语文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充实他们的世界,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和效果。

二、运用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影视片断这种光与影的世界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在课前导入中运用影视片断,能刺激学生的眼球,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为之后的教学做好铺垫。在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前,我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景视频给学生观看。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里,西沙群岛那纯净的海水、堪蓝的天空、奇异的海底世界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啧啧称奇,随着影片的结束,大多数学生都发出了想再看下去的愿望。接着,我把学生的这种高涨的好奇心巧妙地引到课文内容的学习中,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在教授《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时,我通过上网下载有关的flas。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了解狐狸是怎样假借老虎的威风耍手段的,然后再播放动画给他们看,随着一声虎陳,学生们全神贯注地欣赏着这个故事,有的还在座位上比划着。当到他们表演时,就把“狡猜的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动作描写演绎得活灵活现,学习兴致空前高涨。

三、影视资源可以改变教学模式

如果在交互式学习环境下,整体的教学过程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教师在整合教学的过程中,在也不是简单的引导者和控制者的角色了,而是教学任务的布置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教学成果的评价和总结者。在校园网络和多媒体的环境下,教师提供的仅仅是与教学的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源或者是寻找这些资源的途径、确定主题,而不是具体的某些教学的影视资源片段。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源学习,也可以在网络的环境下而自己根锯自身的情况进行搜索,整理,加工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例如: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讨论,合作性学习,自主性的学习,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和接触的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次教学之后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活动。

四、引入影视资源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课本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通过备课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如何解读文本,思考分析问题,从而达到积累知识、体验情感、发展思维的目的。把影视资源引进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从而有效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把观看影视资源的教学环节安排在课文内容教学之中,作为一个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手段。例如在教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时,当读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千古名句时,我播放《中华古诗词》中的与这首诗相关的视频,把学习的镜头切换到西湖那无边无际的莲叶与荷花中,这一红一绿强烈的视觉效果,宏大的气势,极具丰富的空间造型感,给学生心灵的冲击。学生看诗人所看,感诗人所感,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相隔八百年的距离,体会到诗人在驻足西湖边上送别友人林子方那依依惜别,深情眷恋的情形。在影视镜头的帮助下,阅读的深层空间便被层层揭示出来了。随着视频播放的继续,学生在深层解读中还学习到了比兴、互文等修辞手法,从诗中体会宋代美学的风范,提高文学鉴赏与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在教授完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促进学生对文本的形象解读,加深对思想感情的掌握。例如在教完《沉香救母(一)》、《沉香救母(二)》时,我在土豆网上下载了动画片《宝莲灯》让学生们观赏,使得课本里的神话人物走进学生眼里,让平面的书本知识立体化。在观赏电影的过程中,学生对沉香的勇敢与刻苦习武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样既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与掌握,又达到了体验情感的目的。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多媒体教学形式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许多语文教师都顺应时代的发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影视资源的应用,使教学资源更直观形象、更多姿多彩。结合影视资源的特点,根据学生对其兴趣的浓厚,我组织本班学生继续开展课外活动,组建了影视文学鉴赏社团,在继续挖掘、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影视文学,提高鉴赏能力于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华.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J].2004(0518).

第11篇

一、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包括教材中的部分专项训练

出现得多的是一些未紧扣学生生活的命题作文,学生对它不熟悉,兴趣不高,或者重复多次没兴趣。学生往往是皱着眉头完成任务了事,文章写出了当然枯燥无味,没有新意。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因为学生生活经验的不丰富,缺乏细致的观察、思考、体验与表现生活的能力,加上老师总以自己的感觉评判学生的成绩,或者以教师的写作理解来给学生划定内容和形式,无形中拔高了对学生的真实判断,造成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打击。如何让学生的创意得到充分的表达,能够创新思维,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这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语文教学成果的集中表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积极倡导“写真事、抒真情”。学生平时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无话可说,提起笔来抓耳搔腮,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究其原因,有几点:①没有可写的内容;②没有灵感即写作的欲望;③写作的材料太难组织等等。因此,我认为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下:

(1)选择大部分学生都熟知的材料,比如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根据学生生活的环境来确定写作的内容。不要写学生陌生的不熟悉的内容,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见闻完全不一样。因此,感悟也不一样,写出来的东西也大不相同。做老师的应根据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来确定作文的内容,要让学生心中有物,胸有成竹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标题淡化了,也就是给学生在写作上松了绑,给学生独立思考,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2)淡化写作目标,是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有效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能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的文章主题得积极,思想得深刻,围绕教师的意图转,否则便对作文加与否定。如果写《我最尊敬的人》,就只能写做老师、家里的老人,我们要求学生作文反映生活、写真话,又怎么能够做到呢?各类报刊上即使学生类的刊物什么内容都可以写,唯独学生写就不行,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创作能力。我们应该从作文的主题上给学生松绑,留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写作空间和思维空间,学生会写出更多的以情动人的好文章来。一次我以《我的母亲》为题作文时,很多同学都仿照《回忆我的母亲》,写自己母亲的平凡与伟大。唯有一位同学写的是母亲如何在父亲去世以后,弃子离家,不顾亲情,虐待自己,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对母亲的不满。我给这篇作文判了优,并作为范文进行了讲评。当我将这篇文章在班上读给同学们听时,大家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3)淡化写作技巧,要求多读多练笔多修改,我们在作文教学和写作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如果一味追求写作技巧,认为掌握一些技巧就可以写出好文章来,则会把学生引入写作误区。任何一个作家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只有多读,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从中吸取更多的“营养”,化为自身的积累;多写,不断地练笔,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任何作家不是生来即能写作,而是从自己写作的磨励脱颖而出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修改出来的,只有反复的修改反复的提炼才是好文章,勤写苦练才成为名作家,而后又去学习写作理论的。我们的学生更应该淡化写作技巧,多读多写多修改,才能写出优美的好文章来。

二、多积累写作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好作文,积累语言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到哪里去积累呢?我们要告诉学生要善于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那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要积累。语文课本后又是有一些有趣味的小知识等,这些东西都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寓言、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会学生摘录下来,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多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

三、多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农村学生来说,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乡村有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淳朴善良的劳动人民。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素材,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既是很好的利用者的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情景教学引进作文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不在大小,在于事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的生活,小学生没有虚构的能力。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实事、叙真情就是作文。

四、多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考能力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 作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114-0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过程,也是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的难点内容。

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主要将精力用于传授作文知识,讲析作文技巧,研究教材的具体写作方法,然后照本宣科地指导学生进行布局谋篇,作文教学收效甚微,学生认为写作苦不堪言。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作文教学也应如此,学生应是写作的主体。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敢于写作,让学生善于写作,让学生乐于写作呢?我在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偶有小得,特总结如下:

一、联系实际,科学命题,让"写"有感可发

作文命题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作文的成败。我认为一个好的命题应新颖独特,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记忆的间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从而使他们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教学作文的对象是小学生,所以命题还必须面向小学生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符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

由此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留意学生校园情景镜头抓住学生的心理即兴命题,还可以让学生写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无题作文等,在作文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放下心灵的束缚,放飞想象的翅膀!

二、创设情境,紧贴课堂,让"写"打破僵局

要打破以往作文课中写作的僵死状态,必须重视学生情感,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广泛应用幻灯片、自制教具等,提高学生观察兴趣;可以利用课本上有许多生动、明快的插图,根据小学生爱看图、爱讲故事的特点,让学生观察后练习讲故事;可以抓住课文片段让学生拓展延伸,或是对某一问题展开集体辩论,或是换个角度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加强阅读,厚积薄发,让"写"文思飞扬

古人云:"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它离不开大量语言文字的积累,离不开阅读训练:在阅读中学习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学生可以学会构思和布局;在阅读中赏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学生可以学会描写和叙述;在阅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可以学会表达和抒情,在阅读中品读美文佳作,学生可以学会遣词及造句……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作文教学和阅读训练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适合小学生年龄和社会阅历的书籍,无论是文学名著,还是科普读物,无论是连环故事,还是报刊杂志,当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与日俱增,学生对作文再也不会"望而却步"了,名人名言信手掂来,诗词歌赋随手妙化,"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感慨也就油然而生!

四、融入生活,沉淀升华,让"写"活如泉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须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找"作文的泉源,在生活中筛选凝练写作的素材,沉淀升华由生活体验出来的真情实感,学生也就会认识到作文就在身边,让生活和作文结交为伴,饱含着生活气息的作文自然而然会跃然纸上,"活"在笔下!

五、学以致用,多多练笔,让"写"熟能生巧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单单只是口上谈兵,更是大量写作训练的积累。如此,作文教学还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坚持每次作文训练都必须有一定的目的、动机和实际应用相联系,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因为需要而学习表达"的观念,使他们逐步意识到作文是有用的,有实用价值的,并开展各种各样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训练形式,如日记、书信、应用文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锻炼写作能力。

六、以生为本,激励评价,让"写"充满阳光

作文评价既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成果的主要渠道。作为作文教学中的压轴大戏,作文评价对增强学生写作信心,维持长久的写作热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以生为本"、"关注人文"等思想主张启示我们:教师在作文评价中切忌以以成人、以教师的作文水平去拔高要求评价学生作文,而是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精神世界,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改革评分制度,采取激励评价。充满阳光的作文评价,会让学生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会让学生对写作充满热爱,会让作文教学的前景一片明亮!

总的说来,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作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唯有上下而求索,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中获得创造的快乐,让"写"在学生的笔下绽开生动的花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