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建议

经济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7-24 17:07: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1篇

一、龙港经济发展概况

⒈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龙港依托先发的市场机制优势和快速的技术进步,十九年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印刷、礼品、纺织、塑编等为特色产业的块状经济。××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美元,工业总产值亿元,人均收入元,民间资金雄厚,至××年年底,全镇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目前全镇共有股份合作企业家、私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家,年产值万以上的企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家,超千万元的企业家。

⒉产业特色明显。我镇印刷、礼品、塑编等特色产业已形成规模,特别是印刷业已形成了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协作的生产服务体系,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去年被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授予“中国印刷城”称号。全镇共有印刷企业多家,年,实现产值亿元,占全省印刷业总产值近。同时,近年来,我镇礼品业依托温州礼品城这一平台得到了迅猛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目前,我镇正在积极申报“中国礼品之都”。

⒊经济发展的配套设施日益完善。近年来,我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龙金大道、温州礼品城、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等一批与促进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工程相继建成。随着高速公路、温福铁路、世纪大道、瓯南大桥等建设的加快,我镇对外大交通框架正在形成,区位优势将大大增强。目前,全镇共有个省级农业园区、个工业园区、多个专业市场,供水、供电、交通运输等服务功能齐全。

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当前,国内大中城市的产业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为龙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龙港的城市发展定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温州市“十五”规划已明确把龙港定位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去年以来,我镇投资信心明显增强,房地产逐步升温,资金出现了回流现象,新一轮投资热正在形成,个投资超亿元的工业项目的启动建设,促进了我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为我镇今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龙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现有体制阻碍经济的发展。虽然我镇在年被国家十一个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及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探索。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城镇规模的扩大,出现了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不协调,现有的城镇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陷入了“小马拉大车”的困境。二是经济发展不快,产业集聚度不够。投资环境不尽人意,企业外流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三是用地指标严重不足。龙港是工业大镇、经济强镇,按照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要建设大型公共设施、工业园区等。由于受用地指标的限制,使一些项目无法安排或时效性不强。四是财政运行困难。建设项目和可用资金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一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今后的经济发展思路

龙港发展总体上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农民城”,第二阶段由“农民城”向产业城发展,第三阶段最终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我镇已基本完成第一、二阶段,正在实施第三阶段发展战略。今后几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抓住国家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和国内大中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城镇建设,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尽快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必备的经济内涵和城市空间,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发展成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

(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是实现我镇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只有产业的快速发展,才能带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跨越。同时,产业支撑是城市化的基石,没有比较发达的产业,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今后几年,我镇要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

⒈建平台。抓好产业布局规划,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示范印刷工业园区、 城东工业园区、塑编工业园区建设,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特别要抓好金田集团、瑞田钢业不锈钢生产线等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的落实和服务工作,帮助它们早日建成投产,在龙金大道规划建设平方公里的印刷、礼品产业基地。抓好专业市场建设,启动温州礼品城二期、家居装饰材料市场、劳务市场等建设,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使龙港大道两侧尽快形成商贸区。建立水产养殖和大棚蔬菜基地,完善农业科技、资金、信息服务体系,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⒉重招商。龙港的经济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在激发内力的同时,大力吸引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重点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好主动承接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的文章,通过加强对龙港的投资环境的宣传,经常性地到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千方百计地做好接收产业转移工作。要加强对在外苍南人、龙港人和周边地区的招商,将在外苍南人经济转化为龙港经济。积极探索工业园区业主制成片开发的机制,有选择性地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带动与之配套企业的引进,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效果。

⒊打品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开拓市场,拓展产品领域,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保持龙港印刷业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组团参加国内外各类有影响力的印刷会展和产品交易会,建立“中国印刷城”商务网站,办好中国(龙港)印刷文化节,进一步扩大龙港印刷业的影响力,全力打造“中国印刷城”区域品牌。充分利用温州礼品城的优势,建设礼品加工园,促进礼品城由单一的市场销售转变为产、销、研并举的格局,实现产业和市场的联动,办好每一年一届中国轻博会礼品展,积极争取“中国礼品之都”落户龙港,进一步打响龙港礼品业的区域品牌。

⒋求创新。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和技术改造。积极引导企业从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企业新产品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引导企业实行管理和体制创新,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⒌优环境。积极做好吸引企业投资的各项前期工作,进一步明确“企业在哪里建设”、“什么用地价格”、“什么时候能动工”等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对入园区的企业实行“一条龙”跟踪服务,简化各种审批手续,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适当降低企业进入园区的门槛,全面整顿搬运装卸业,进一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二)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载体

城市化不是人口的简单集聚,重要的是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有效整合。城市化构筑产业化的发展空间,有利于促进产业化的发展。加快龙港城市化进程,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不是简单的谋求行政体制上的突破,而是为了解决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制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⒈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尽快构筑城市框架

一要高起点搞好规划。规划是城市的灵魂。要站在鳌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抓好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继续抓好城市中心区详规和工业园区规划、龙港商贸区规划、夜景规划等,完成通讯、绿化等专项规划。二要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龙港要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必须搞好道路网络建设,构筑城市框架。因为,道路网络是整个城市的骨架,是城市建设中见效最快的建设工程。它可以规范城市的用地性质与布局,促进土地增值,就位城市的各种管线,带动整个市容市貌、交通状况的改善。我们要构筑的城市框架是“一心”(城市中心区),“二轴”(世纪大道和中央大道),“六纵六横”(六纵:东海大通道、彩虹大道、龙翔路、人民路、中央大道、龙金大道,六横:龙港大道、西城路、白河路、站港路、海港路、世纪大道)。城市框架拉开后,城区面积将由原来的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今后几年,要加快高速公路、温福铁路、瓯南大桥、世纪大道、康居工程、白河输变电工程、电力调度中心、龙八中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为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提供一个良好的载体。三要加强城市管理。进一步强化城市交通、卫生等管理,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品位,强化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四要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全过程,对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重组和经营:⒈土地资源市场化。采用政府垄断、市场运作的方法,对规划区内除工业用地和公建项目用地外一律实行公开招投标。⒉投资主体多元化。把专业市场、宾馆等公共配套设施推向社会,吸引民间投资,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⒊基础设施效益化。将广告经营权、停车场(点)、公交线路营运权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推向市场,实现收益型项目效益最大化,支出型项目节约化。⒋政府投入产出最大化。把政府的资金重点用于规划、道路、广场、绿化等能使城市资产整体升值的建设项目,使政府投入成为带动社会投入的导向者,成为激发再投入的源投入,实现城市建设的有效扩展。

⒉深化改革,创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龙港于年被国家部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在行政管理、财政管理、工业管理、计划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龙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人口、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的不断膨胀,龙港面临着政府管理职能滞后、财政运行困难、企业融资渠道少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小城镇综合改革,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深化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龙港集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按照市场机制和国际惯例的要求,推进观念、体制等创新,大胆突破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新的设市标准将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

三、关于加快鳌江流域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⒈要加快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和实力的强弱,与其内部的中心城市的实力和辐射力直接相关。鳌江是温州市三大水系之一,其流域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瓯江和飞云江两大流域,而且距离正 在不断拉大。鳌江流域苍南、平阳、文成、泰顺等个县总人口近万,占全市近,而财政收入仅为全市的。其中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鳌江流域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一些小城镇缺乏对自身的合理定位,盲目地争夺区域的制高点,相互之间存在“功能重复”的浪费性损耗,一直以来缺乏一个足够号召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缺乏龙头带动。而无论从区位优势或城镇规模和经济总量以及城市的总体布局来看,龙港、鳌江在鳌江流域的龙头地位是不可置疑的。温州市“十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市政府工作报告两次提出加快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但到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举措。因此,市委、市政府应尽快成立组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专门机构,开展各项实质性的工作。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中国是个具有八亿多农民的人口大国,虽然近些年中国在向工业化国家发展,但是农业与农民是则是中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平均水平是否能够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基本水平。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业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难。各级政府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围绕优化市场环境、搞好服务指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科技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建议

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同样是一个牵扯面广泛的庞大工程。这方面的发展之所以难以取得重大突破,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政策更多的是依靠农民来实现。1979年农村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是这是在小规模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依托农民来实现具有现实可行性。当前新农村经济建设要实现产业化,主要依靠农民群众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产业化经营都是依托企业运作方式来实现的,需要的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能力。但是广大的农村,缺乏的恰恰是这种精神和能力。因此吸引广大企业家加入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去,充分发挥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才干,领导和组织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才有望快速繁荣农村经济,以比较高的效率实现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

2.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

新农村建设理念一个突出的内容是建设和谐新农村,强调农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改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根本当然是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生活质量改进不仅仅是收入的提高,还有文化、教育、居住环境等关切生活质量因素的全面提升。中国城乡的巨大差别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基础性差异,这个差异是历史的形成的。如果仍然按照现有格局发展下去,缩短这个差距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较短的时期消除长期形成的城乡差异?

我的建议是,逐步将农村人员迁移到城市周边,将农村的宅基地退出来,然后将农村土地进行连片经营。这样,农民逐步变成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土地连片经营,方便进行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居住城市的农民不仅享有以土地使用权投资农业企业以获得投资收益的权利,同时享有参加农业企业工作的权利。这样一来,可谓一举多得:宅基地的退出使农业土地面积扩大,同时便利农户小块土地的集中;农民向城市周边聚集,可以利用城市自然的辐射能力以较低成本改善农民的居住与生活环境;较好的解决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立足“品牌”战略,发展农业经济

3.1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找准战略定位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

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如一提到蔬菜,消费者自然就会提到这个品牌的其他属性,如品种、价格、质量、安全、营养等[2]。

3.2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

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如“公司+农场(基地)+农业工人”的生产模式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模式,让农民进入农场(基地),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这种模式是建立品牌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

农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农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最终体现,其决定于农产品的结构构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卫生水平等因素。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优质的原材料生产作为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先决条件,而这一前提条件的要素包括:通过组织实施农作物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和水产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而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养业良好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扶持科研单位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构建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4]。

5.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 [科]

【参考文献】

[1]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研究(2007)[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农村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国家计委培训中心.中国计划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林区经济;发展;建议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一、林下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情况

1.1 对林下资源底数认识不清,资源破坏严重。由于缺乏统一的林下资源开发规划,没有进行详细的资源清查,对经济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储虽部不甚清楚。缺乏对林下资源的科学认识,没有认识到林下资源和森林资源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保护、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可持续经营。由于缺乏保护和经营利用意识,一些地方出现了哄抢资源、雇人强摘、乱采滥挖、掠青采摘、私收滥购、无序经营等问题,部分采摘区产量下降,资源得不到应有的休养生息。

1.2 加工企业还没有形成规模,企业经营效益差。目前,大多数林下资源仍处在低层次的初级开发阶段,林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还停留在“三低一一少” 的较原始阶段,一般只是出售原果等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资源利用率低、精细加工水平低、名牌产品少,难以形成产业链,造成经济效益低。目前开发利用的林下资源品种中,只占整体资源的很小一部分,对大多数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特别足药用植物资源利用少,在芳香油植物资源开发利

用 至今还是空白。在开发利用J-各地都是各自为战, 难以形成大的规模。

1.3 缺乏统一管理与科学技术指导,没有建立规范健全的交易市场。目前,林下资源开发利用还处在较原始的阶段,一股只是简单的采集、出售初级产品。这无形中造成盲目采集, 一哄而上的情况。再加上没有统一管理,没有科学技术指导,从而导致掠夺式采集,使植物资源得不到休养生息,部分资源趋向枯竭。各地缺乏对经营市场的监管,还没有建立规范集中交易场所,收购企业或个人不按规定到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没有工商营业执照或不办理工商、税务登记。收购环节的混乱秩序,势必导致了竟相压价,职工利益受损,也为非法采摘者提供了销赃场所。

1.4 不能有效落实林下资源保护利用主体和经营利用丰体。虽然日前看林下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升展的比较顺利,但仍 容乐观,在各地区域界限不清、以包代管、条款过粗、采集议的保护不力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经营权有偿转让工作仍有许多细节工作要做,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和艰巨。

二、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1 做好资源清查、科学规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各地要在全区林下经济植物资源储量调查的基础上,对林下资源进行清查,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资源到底分布在哪里,蓄积有多少,质量如何。设立资源储量监测标准地,组织专业部门每年开展一 次监测调查,用于预测年度产量、允采量,建立林下资源数据库。根据林下资源现状,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近期利用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从而实现林下资源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利用。只有在搞清资源底数的基础上,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择优开发。

2.2 加强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各地必须切实加强对林下资源保护管理,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措施,要加强对采集、销售、加工等环节的管理,通过规范采集行为和经营市场,打击一切乱挖滥采、折枝掠青、私收滥购、盗抢他人资源等违法行为。在开发林下资源时,必须考虑对所利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出现森林资源的破坏和耗竭,以及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发展林区产业项目,应以资源能白行恢复为原则,植物资源开发应以叶、花、果为丰,避免灭绝性开发。要在严格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开发程度应控制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2.3 与森林资源管护承包经营有效结合

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是有效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解决林区长期存在的资源消长失衡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岗人员分流等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为林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环境,要充分利用管护经营提供的良好契机,结合立地条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往管护经营上,要进一步规范管护经营责任制,确保承包区责任制的落实,做到经营与管护协调一致。在实施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同时,鼓励经营承包者利用林间空地通过种植、养殖、采集加工等产业发展林下经济。

2.4 合理规划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

根据大兴安岭林区比较偏僻,地广人稀,加之远离城市和工矿区,受工业和现代农业影响较小,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环境质量好,具有发展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牛态环境条件。发展绿色食品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子。合理布局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基地,形成各种种植专业林场、养殖专业林场等,同时形成生产基地,依托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实行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改变“原”字号的商品为深加工商品,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加工深度。蘑点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对全局有牵动力的种植、养殖、采集、加工项目,以及有前途、有潜力、起带动作用的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骨干项目,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5 建立规模发展的林下经济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原果不出区的奋斗目标

在林下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建设方面,必须打破县、区、林业局的区域格局,要根据资源分布特点,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积极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建立原料基地,加工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承包野生林下资源或开腱人工栽培等方式建立原料生产基地,提高原料资源的储备。从根本上实现对野生资源的有效保护,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引种驯化和人工栽培,深入研究林下经济植物资源抚育经营技术,改善野生林下经济植物的生长环境,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增加,逐渐实现原果不出区,延伸产业链条,增加职上收入和地方财税收入。

2.6 创名牌产品开拓市场

第4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结构调整

在广东陆地空间基本耗尽的背景下,海洋为广东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广大的空间。理论上,在海洋强省的战略下,海洋经济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海洋GDP应占到GDP总量的30%~40%。2013年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仅占广东生产总值的18%,尽管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发展空间较大,可是广东海洋经济却呈现出增长乏力、结构调整困难以及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本文梳理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并从发展基础、发展空间、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横向比较了广东与其他省(区、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提出政策建议。

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一)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自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稳步上升,2012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2013年约达1.13万亿元。然而,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经济REFORMATION&STRATEGY2017.4增长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广东经济发展速度度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二)广东海洋就业人口数量、万吨级泊位数量逐年增加2008—2013年,广东海洋就业人口增加了70多万,每年吸引新增就业人口10万多人,这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奠定了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广东沿海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08—2013年新增万吨级港口泊位数60个,平均每年增长10个,万吨级港口泊位数为第二和第三产业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广东未开发海洋领域比例较高,2008—2013年广东海洋养殖面积仅占可养殖面积的20%多,未来海洋新生物品种养殖具有很大空间。单位海岸线海洋GDP呈现增长态势,海洋经济发展潜力较大。2008年以来,广东单位海岸线GDP已由2008年的1.41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742亿元。但2011年起,广东单位海岸线GDP的增长速度放缓。

二、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省(区、市)的比较

(一)海洋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比较1.海洋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发生分离。我国11个沿海省(区、市)中,广东海洋经济总量稳居首位,这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广东海洋经济规模与其经济规模存在高度相关性。速度方面,2013年广东海洋经济增长速度仅有7.40%,低于广东GDP的增长速度,在11个沿海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五,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排名前三名,天津、广西和海南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海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意味着广东海洋经济与广东外向型经济的高度相关性,世界经济冲击影响了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2.广东海洋经济结构相对合理,海洋经济占GDP比重及海洋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与个别沿海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产业结构方面,广东海洋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基本呈现出第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均衡发展格局。但广东海洋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式还比较传统、粗放,海洋经济占GDP比重及海洋经济中第三产业占比与个别沿海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天津、上海、海南和福建的海洋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要高于广东,其中,2013年天津达到31.7%,上海接近30%,而广东还不足2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广东经济规模大,另一方面是天津、上海属于直辖市,而海南和福建本身经济体量小。此外,广东海洋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占比低于上海和海南,上海海洋经济第三产业主要体现在港口现代服务业,海南主要体现在旅游业,这说明广东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还很大。3.海洋经济提质增效的空间较大。2013年广东单位海岸线GDP排在11个沿海省(区、市)的倒数第五位,且2008年以来一直是第五位。关键问题是与天津、上海比较差距太大,天津和上海单位海岸线的海洋GDP接近每公里30亿元,是广东的15倍左右。不仅如此,相对河北、江苏和山东,广东也还有较大差距,它们是广东的1倍。广东海洋经济规模、结构具有先发优势,速度呈现出中等态势,但相对于天津和上海,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效益弱势较为突出。因此,未来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更要注重质量,提高单位海洋资源的使用效率。(二)海洋经济发展的产业空间比较1.广东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空间相对充足,海洋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广东海洋养殖面积和可养殖面积比仅为20%多,而河北、辽宁、江苏和山东养殖面积超过可养殖面积,这表明广东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空间还很大。2.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过小,而且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沿海区域平均增长水平,广东海洋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海洋生物品种培养还有很大空间。广东海洋原油产量逐年增加,产量位居天津之后,2013年达到1345.3亿吨。广东天然气产量位居沿海省(区、市)第一位,海洋化工产品产量低于天津、江苏、山东,特别是山东,已经超过1000万吨,而广东还不到100万吨。广东风力发电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未来发展空间较大。3.广东港口平台较多,航运物流发展潜力较大。广东万吨级港口泊位数居全国首位,2013年达到270个,远多于上海156个、浙江196个。然而,广东港口货运量小于上海、浙江,货物周转运输量不仅低于上海、浙江,还低于江苏,江苏万吨港口泊位数仅为44个,这说明广东发展航运物流的潜力较大,未来海洋经济增长的空间也较大。4.船舶制造业还处于落后位置,海洋第二产业不强。2008—2013年,广东船舶工业处于全国第七的位置,明显落后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广东第二产业基数较大更多是原油产出量,近年来原油保持1400多亿吨,处于第二位,位于天津之后。(三)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比较1.科技力量仅处在全国沿海11个省(区、市)中等水平,而且与上海、山东等海洋科技力量领先的区域相比差距较大,科研投入亟待增加。广东海洋经费收入相对于其他沿海省(区、市),还是存在研究经费收入不高的问题,2013年上海和山东的海洋研究经费收入分别超过30亿元,而广东不足20亿元。研究经费收入增长速度方面,2008年江苏几乎是广东的50%,2013年江苏研究经费收入超过广东,且突破20亿元。广东海洋研究经费内部支出与经费收入呈现相似特征,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支出小于上海、山东和江苏,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存在较大差距。2.广东海洋专利拥有总量小于上海、山东和辽宁,海洋科技研发能力较弱,海洋科技成果、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过长。广东的科技产业多元化投资和风险投资机制亟待完善,海洋经济人才层次太低,科技兴海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2013年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仅为527项,只是上海的四分之一。不仅如此,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也远远少于辽宁省。2008—2013年广东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省份,如江苏由2008年的46项增加到2013年的201项。根据前面分析可知,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特点之一是海域确权工作的力度较大,这可能与海洋发明专利拥有量有关,因为辽宁海洋研究的政府投入明显不足。与全国相比,广东海洋创新能力处于前列,大部分指标排在第三名,核心问题是广东与前两名的差距较大,而与排在后面的差距较小。因此,总体而言,海洋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海洋经济创新能力与广东经济以及海洋经济规模不相匹配。(四)海洋经济发展的管理能力比较1.广东海域确权工作要滞后于江苏、辽宁和山东。2013年辽宁和山东每年海域确权面积分别达到14万公顷和12万公顷,江苏也达到5万多公顷,而广东仅有6000多公顷。关键问题是,2008—2013年辽宁、山东和江苏海域确权不是增长,就是基本保持稳定,而2008年、2013年广东的海域确权面积明显减少。2.广东海洋保护力度不及辽宁、山东和海南。广东海洋开发与保护矛盾日益突出,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压力增大。2008—2013年广东海洋保护区数量减少14个,保护区面积减少近2000公顷,而辽宁省海洋保护区面积依然保持9860公顷,山东海洋保护区面积一度下降后,自2009年保持上升态势。海洋经济开发和海洋保护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保护并不是平行推进的,且落后于经济次发达地区,这说明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陆地经济发展以及海洋保护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加大海洋保护力度、提高海洋治理能力是广东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三、新常态视角下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困境

(一)海洋经济结构调整较为缓慢1.海洋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不断降低,调整速度缓慢。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第一产业的比重由3.8%下降到2013年的1.7%。广东海洋第二产业稳中有升,2013年海洋第二产业比重比2008年提高0.7%。2008年广东海洋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的49.5%,2013年该比值为50.9%。2.海洋经济第二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出现增长乏力困境。以造船业为例,2008年广东修船完工量是112艘,造船完工数量是39艘,2011年修船和造船数量达到最大共512艘,此后该数量开始下降。2013年造船和修船完工数量仅有353艘。此外,石油开采原油产量每年约1400万吨,占广东海洋GDP的比重较大。2009年广东海洋第三产业达到52.5%,高于2013年水平。3.广东海洋新兴产业和高端临海产业依然处于落后状态。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路径是新兴产业或高端临海产业。尽管广东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海洋医药与生物制品产业集群,以及以粤东、粤西海洋生物育种和海水健康养殖产业集群,但广东还没有反映海洋生物医药专门的经济统计数据,这说明广东海洋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新能源方面,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风力发电虽然得到快速发展,2013年风力发电仅有180万千瓦,规模偏小。(二)海洋研究投入需要增大,海洋创新能力亟须提升1.海洋研究经费投入不足。2008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还不到10亿元,2009年则更少,不到5亿元,2013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还是不到20亿元。在研究支出少于收入的背景下,2008—2013年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仅占海洋生产总值的1.6%~1.8%,达不到创新驱动研究经费投入的标准。需要说明的是,广东海洋研究经费收入就是研究经费的支出。如果按照人均来计算,广东海洋研究人均经费更少。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广东海洋科研人员数量是逐年增加的,2008年广东海洋研究机构有2253名研究人员,到2013年有3250名研究人员,6年增加近1000人。2008年人均研究经费为40多万元,2013年增加到60万元,扣除劳务费用后,真正用于科研的费用更少。2.拥有海洋发明专利总量不足。2013年广东拥有海洋发明专利的总数为527项,比2008年增加160项。总体而言,发明专利拥有总量与广东作为海洋经济大省不匹配,与海洋经济强省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发明专利,海洋研究专利拥有量明显不足。(三)海洋管理和保护的效果不明显,海洋保护任重道远增长与保护均衡协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粗放式经济增长使得广东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如果长此以往,海洋经济不仅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还可能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源头。1.海洋生态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2008年以来,广东海洋生态监控区基本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海洋监控区的生态多样性较差,需要保护的物种达20多种。2008年广东海洋保护区有64个,2013年减少到50个,海洋保护区的面积也由2008年的5701公顷,减少到2013年的3820公顷。2.广东海洋确权面积逐年减少。海洋确权是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保护的重要条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是,大量海洋资源被闲置,海洋资源产权不清,对海洋资源管理能力下降,上述因素极大地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发展。3.海洋污染治理能力和海洋管理能力制约海洋经济发展潜力的发挥。海洋保护和管理不足是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问题,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思路已经影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未来必须加大海洋保护力度和提高海洋管理能力。

四、广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议

第5篇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钢铁行业困局短期难以改观,钢铁企业经营困难的局面仍在持续。2013年1~2月粗钢产量1.25亿吨,日均产量达212.6万吨,同比增长10.6%,增速比2012年全年上升7.5个百分点。虽然1~2月钢材出口增长加快,但钢材净出口仅占粗钢产量的5.7%,对我国钢铁需求拉动有限,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的任务十分紧迫。船舶行业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拖累,陷入深度调整周期。自2012年以来,波罗的海指数持续处在1000以下。2013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9亿元,同比下降4.9%,是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全国造船完工56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9%;手持船舶订单量1.06亿载重吨,同比下降27.4%,比2012年底下降了 0.6%;承接新船订单50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由于出口船舶在中国船舶业中的分量较大,船舶业具有周期较长的特征,此次航运市场低迷将导致我国船舶工业陷入较长的调整时期。部分行业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相对于整体工业增速的回落,汽车行业出现恢复性增长态势。2013年1~2月份,汽车制造业增速大幅提升,对工业和消费增长都形成了一定的支撑。1~2月份,规模以上汽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增速比2012年全年上升2.8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汽车总体保有量依然不高,二三线城市将为汽车销量增长提供较大的空间;但伴随着许多城市开始出现交通拥堵、停车难的问题,一些城市已经出台了汽车限购的政策,未来汽车产业增长也很难回到20%以上的高速增长水平。有色金属增速在2012年下降的基础上有所回升。2013年1~2月份,10种有色金属产量621.7万吨,同比增长13.5%,增速比2012年全年上升4.2个百分点。随着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尤其是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加速,对有色金属尤其是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在主要发达国家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价格可能会比2012年有所提升,企业经营困难状况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一、工业运行中的主要问题

(一)短期工业投资与产出增长出现背离

从2012年11月到2013年1~2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工业增加值增速走势连续出现方向上的背离,2012年末表现为工业投资增速下降,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升,2013年初则表现为工业投资增速上升,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这主要是受到上游企业库存调整的扰动。从2012年四季起,上游企业对投资增长的预期较为乐观,与基建、地产投资相关的工业品生产明显提速。然而,受全国南北多地区极端气候的影响,实际投资增速却在去年末出现了回落,投资对工业品需求的拉动未能达到企业此前的预期,从而造成上游企业的中间环节库存量较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2013年初的工业生产。虽然年初投资增速回升,但对工业产出的拉动作用减弱。3月份以来,随着气候的转暖,全国各地投资即将进入旺季,通常将拉动钢材等工业品产量出现明显回升。然而,由于企业在2012年末至2013年初的生产淡季已经提前进行了部分备产活动,预计今年二季度投资季节性回暖对工业产出的带动将较为温和。此外,此轮工业经济复苏的驱动力仍较单一,除建筑及相关行业外,其他行业景气度不高,如年初化工和有色金属冶炼等重工业设备开工率依低于近两年同期。因此,下一步,工业经济弱势复苏的可能性较大。

(二)长期结构性因素对工业发展的抑制作用不断显现

当前,多年积累的结构性因素对工业增长的抑制作用正在不断显现。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劳动成本上升的趋势逐步形成,推动工业发展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同时,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成本将不断提高。2013年初,我国许多地区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北京空气质量多次出现“重度污染”。未来5年,我国可能处于环境公害的集中爆发期,工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效应正在受到空前的重视。从工业表象来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历史高点,面临着趋势性效益下降风险。我国资本边际报酬率在金融危机后骤降,前期低效投资造成的负债恶化难以得到利润回升的有效修复,制造业投资面临低效扩张后的“去产能化”任务。内外部结构性因素开始不断抑制工业投资增长。尽管基建和房产投资增速有所加快,采矿业投资从去年二季度进入加速下行的通道,制造业投资的降幅从去年三季度开始也不断加剧,2013年1~2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却同比下滑5个百分点至17%。如果外需改善幅度有限,未来工业投资增速继续加速下滑的风险,应引起关注。

二、上半年工业形势展望

(一)工业品出口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很大

与2012年相比,外需形势有所改善会推动出口的增长,但欧美经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复苏之路依然十分坎坷。在美联储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美国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有所修复,带动私人部门经济的恢复,但政府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却在不断恶化,财政支出削减已极大地制约了美国经济增长。2012年四季度,美国财政支出拖累GDP增长1.38个百分点。目前,“财政悬崖”中的债务上限和自动支出削减仍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会给2013 年的美国经济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虽然已经明显缓和,但目前仍停留在金融市场的稳定上,各国对债务的削减必然会对经济形成负面冲击。截至 2012年四季度,欧元区已经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德国经济也意外地出现了0.6%的环比负增长,今年欧元区经济即使恢复至正增长也会相对较弱。欧债危机还存在反复的可能,如今年2月的意大利大选和3月中的塞浦路斯事件对欧洲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上升,一些传统工业品出口竞争优势下降;近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不断上升,也会对出口构成不利的影响。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3.72,连续5个月创历史新高。因此,外需形势也存在反复变化的可能性,未来工业出口再恢复到20%以上高增速,难度较大。

(二)内需市场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外需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内需对工业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今年1~2月份,消费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成为导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3%,增速比2012年12月下降了2.9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消费增长只有 8.4%,增速比2012年全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粮油烟酒消费类商品增长也只有12.1%,增速下降了5.8个百分点。各级政府落实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神,餐饮、粮油烟酒消费将继续面临下滑压力。“新国五条”房地产政策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压与房产相关的工业品消费。201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自上年底温和上涨的态势。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1.6%,增速比2012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但投资的回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刺激政策的支持。其中,基建投资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快速增长,1~2月份增长22.9%;房地产投资也有所反弹,同比增长 22.8%,比2012年全年上升6.6个百分点,2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从2012年12月的-7.3%上升至14.7%。而由于过去一两年,工业企业盈利状况较差,对制造业投资形成一定制约,弱化了工业增长动能。今年1~2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速比2012年全年下降5个百分点。从外因推动工业企稳回升到内生恢复增长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未来制造业投资恢复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此外,当前工业领域还处于通缩状态,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已经连续12个月负增长。这对工业企业盈利和工业的恢复形成了较大制约。综合判断,工业发展有望延续恢复增长态势,恢复的基础依然不牢固,预计今年二季度工业增长会略微加快,有望达到10.5%左右。

三、政策建议

(一)积极调整财政税收政策,引导工业结构优化调整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政策力度,扩大企业受惠面,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减轻高科技企业负担;择机扩大资源税改革试点,提高一些矿产品资源税税率。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目标,积极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防止因增收压力而加大企业负担。落实研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加速企业折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探索利用财税政策引导和推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产业升级,构建区域产业发展新优势和新格局。

(二)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有效化解产能过剩

建立和完善生态环保补偿责任机制,引导各类投资者和企业主动调整产品和技术结构,提升节能环保水平。完善产能过剩产业的退出援助制度,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需要淘汰的产能建立鼓励性退出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制度,转变地方政府直接参与项目策划的不当职能,减少地方政府盲目的投资冲动。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投资、经营决策方面的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合理引导企业投资方向。

第6篇

1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1.1基础设施薄弱

落后的农业基础设备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很多设备已经老化不能运行,再加上单一的生产模式,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生产设施上的投入并不算少,甚至是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却仍受到阻碍,解决不了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1.2技术水平低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就现在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来看,现阶段的农业科学技术满足不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水平的推广不受重视、科技培训网偏瘫、新的科技成果到不了农民的手中、知识老旧等等都是农业科学技术落后的表现。

1.3农民素质相对较低

农民是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农民的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农民大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知识能力有限,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而且还不愿接受新的科技知识,他们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素质无疑成为科学技术推广发展的阻碍。

1.4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自1978年推行以来,逐渐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主角。,调动了农民们的积极性,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土地分散在农民手中,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就无法满足,农产品的结构面临相对单一的局面,同时也使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土地难以流转,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些建议

2.1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过分分散,政府应该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财务支出的主要项目。除了改善农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政府还应该优化调整财务支出的结构,使得财务支出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科学技术的开发、使用和推广等方面资金的投入,逐步建立起一个支持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的支持体系。

2.2提高农业技术发展水平

将科学技术放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首要地位,提高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经济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加大财政在科学技术推广这一方面的支出,同时要将研究的重点转向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在开展科学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深入田间了解具体的农产品品种以及它的生长条件。实现新的科学研究以后,应该让科研人员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帮助农民了解新的科研成果,并在联系和交流中实现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推广。其次,要重视科研体制的改革,转变传统的以简单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模式,将深加工产品作为农产品加工的重点,将科研的重点转向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最后,农技所的科研投入也应该有所加大,培养一些技术水平过硬的科研人员,深入到田地中去指导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3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我国发展农业经济需要积极的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把自然环境与农业经济有效结合的措施,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科学转型的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因此发展农业经济,就要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农业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来抓,要坚持集约开发,资源保护,污染防治以及循环利用的原则,同时需要投入减量以及生产清洁并举,加快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需要大力的推动农村清洁工程的示范建设工作,进而推进农村环境的治理,最终改善农村人的居住环境。探讨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建设与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机制体系等问题,需要不断的开展与实现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交流与创新。

2.4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民的素质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推广的一个很大的阻力。提高农民的素质对发展农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该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展开科学技术的培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建立一个多层次、多种方式的农民技能培训系统。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加大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和新技能推广,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利用力度。

2.5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土地的资源利用率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土地使用权的利用对于升值土地资源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加大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的流转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保持原有的的基础上实行土地的出租、转让和转包,实现土地的流转、优化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政策,让土地的流转有律可循,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手续,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整体格局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依旧受到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技术水平、农民的素质以及现有土地制度的限制,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作者:余丽萍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三溪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姜岩.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之研究[J].大众文艺,2011(13).

[2]郝鹏飞,刘冬蕾.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及建议[J].经济导刊,2011(07).

第7篇

关键词:沧州渤海新区,环境制约,对策建议

Abstract: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 is low, resource constraint obviously, cangzhou wa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bohai district important factors. How to deal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ity, is worth the new city builder and economic researchers and reflection on major issues.

Keywords: cangzhou new bohai district, environment condi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为:NO.201245

作者简介:张春平(1975.1――),女,河北黄骅人,法学硕士,讲师。

沧州渤海新区于2007年7月20日正式揭牌成立,核心由“一市三园”构成,即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加快建设环渤海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沧州渤海新区作为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和河北省“东出西联”发展战略重要出海口,其所独有的“两环”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腹地优势等,使其在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然而,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既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也要准确分析和正确对待各种不足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才能制定正确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新区的快速健康发展。

环境承载力较低,资源约束明显,就是制约渤海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新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广大新区建设者和经济学者们关注和深思的重大问题。

一、环境制约

环渤海地区的环境形势一向比较严峻。从自然状况而言,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型内海。海域内径大出口窄,仅靠渤海海峡与外海相通,海水交换持续时间长。渤海的这种自然状况决定了它的环境特点——纳污能力差,自净能力更差,环境容量低,具有明显的敏感性和脆弱性。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环渤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生态环境承受着异常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随着沧州渤海新区大规模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致而言,渤海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岸海域污染日趋严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全国的石化工业正在向环渤海地区集聚,石化工业又是渤海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遍地开花、星罗棋布的石化企业既是城市的火药桶,又是陆地和近岸海域最主要的污染源。大量未达标排放、甚至根本不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气废渣,不仅破坏了陆地的生态环境,而且沿地表或随大小河流源源不断地涌入渤海,严重污染了渤海近岸海域。《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渤海年收纳的污水高达28亿吨,占全国排污水总量的32%,年收纳的污染物则超过70多万吨,占全国每年入海污染物的48%。渤海成了实际上的垃圾处理场。中国海洋检测专家发出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止污染,渤海将变成一片“死海”。[1]

第二,赤潮频发,渔业资源衰退。这是渤海水质恶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虾索饵洄游产卵区,是世界著名的黄金渔场之一,故有“聚宝盆”之称。由于污染严重使渤海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水产资源明显减少。以渤海大对虾为例,上世纪70年代渤海生产对虾近4万吨,现在只有几百吨上千吨了。经济鱼虾严重衰退,形不成群体,有些优良品种不但退化,而且已经消失绝迹。海域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引发赤潮。 近年来, 渤海几乎所有近岸海域都发生过赤潮,造成鱼、虾、贝类大量死亡,经济损失惨重。

第三,自然岸线和滩涂湿地急剧减少,大地之“肺”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与陆源排污对渤海生态环境的破坏相比,围填海更快、更直接也更彻底地让自然岸线和滩涂湿地大量消失。渤海新区各项建设事业的全力推进,使人地冲突日趋紧张,“向海洋要地”的欲望变得强烈而急切。大面积地围填海有效缓解了新区建设用地的紧张状况,带来了巨额经济效益,然而,围海造地必然造成水面缩小,影响纳潮量,大量污染物不能被退潮及时带出,进一步加重了纳污和自净能力都很差的渤海所要承受的污染压力。黄骅港初期建设由于违背了海洋水动力和泥沙运动规律,建成后风暴潮带来大量泥沙淤积,每年清理航道的费用已几乎与所挣利润相抵。更重要的是,湿地是生态环境的“肺”, 湿地遭到破坏,其生态功能就会变得低下,甚至永久丧失,直接影响渤海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渤海近岸污染加剧,渔业资源减少和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问题,均与湿地面积萎缩锐减存在一定联系。

二、对策建议

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利于沧州渤海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建设生态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把新区打造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滨海绿色宜居城市。[2]

第8篇

一、额尔古纳市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

1、非公企业数量不断增长

非公企业数量不断增长。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74401万元,比2011年同期现价增长30.7%(2011年为56916万元)。非公企业数量显著增长。截止2012年末,全市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累计209户,较2011年同比增长16.8%。全市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累计4.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7%(2011年为30959万元)。非公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

2、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全市非公经济投资在原有的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外贸、矿业、建筑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外,逐步向旅游、金融、保险、文化等多个领域拓展。截止2012年末,从事第三产业的私营企业132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7.9%(2011年为112户)。从事第一产业私营企业13户,比上年同期增长44.4%(2011年为9户);从事第二产业私营企业64户,比上年增长10.3%(2011年为58户)。三大产业保持平稳的发展水平。总体上看,三大产业发展结构日趋优化。

3、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在政治环境上,额尔古纳市发挥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协调机构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合力。在经济环境上,按照政府组建、市场运作的模式建立了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加强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支持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在社会文化环境上,利用多种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相关方针政策,增强了人们对招商引资和发展非公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通过非公经济表彰大会等活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了一个尊重爱护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良好社会氛围。

4、非公经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不断提升

税收贡献不断加大。2012年非公有制企业实现税收17541万元,占其中:国税收入591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地税收入1162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非公有制经济贡献明显增强,有力地支持了全市经济建设和发展。在扩大社会就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实体共安排就业人员1.05万人,比2011年同比增长8.6%。非公企业成为安置就业的主要渠道。

二、我市非公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非公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非公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从非公经济自身发展现状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发展规模较小,生产经营粗放

从发展轨迹看,我市非公经济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再加上所在区域分散,资金、人才、市场和技术支撑后续乏力,客观上造成了其规模较小、组织离散度大、产品技术含量低等发展现状。全市大多数非公企业处于小规模粗放发展阶段,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

2、发展领域狭窄,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市非公经济投资领域不宽,在第一产业中,非公经济投资农业、进军农村、改善农业投入不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作用还比较弱,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形势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形成了恶性竞争,现代服务业所占份额较低,有待加快发展;工业产业发展不足,许多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很多是小作坊式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3、企业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模式落后

一是多数企业仍然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愿聘请专家、能人管理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缺资缺智,也影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成长壮大。二是经营管理层素质不高。一些非公企业经营管理层,缺乏现代管理知识,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相对滞后,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是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二)从非公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策环境欠优化

当前的市场准入政策欠公平,一些歧视性政策限制了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在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越位、错位和缺位现象。比如,在定价过程中,要么是政府部门过多介入竞争性产品价格决定,忽视了它只能拥有价格监督和维护价格秩序的职能,要么是在进行公共事业价格决策时,忽视消费者的参与。

2、服务环境待改善

有些部门的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的现象还偶有发生。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咨询服务、信息服务、技术培训、法律帮助等中介服务组织尚未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创业难、经营难、融资难、发展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3、融资环境待提升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但多年来,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根据对全市18户非公重点企业调查统计,目前有14户企业存在着资金紧缺问题,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8%。一些私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困扰,生产形不成规模,产品上不了档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三、几点建议

(一)积极营造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

要健全监督考核和问责体系。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科学的监督和考核体系。形成人大依法监督、纪委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非公企业、新闻媒体和群众共同参与监督的格局;发挥纪检监察部门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职能,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制和举报投诉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对干扰破坏软环境的不良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真正做到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查实必处。

2、优化服务环境。各级政府部门要搭建为非公企业服务的平台。一是要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效率。二是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全市非公经济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三是要积极开展面向非公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鼓励非公企业家参加有针对性的理论培训、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

3、优化金融环境

充足的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积极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创造良好条件。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民营担保机构,不断扩大担保范围,提高担保能力。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设立和发展。同时必须加强中介组织建设,要组建一系列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经纪人公司、咨询公司等。

(二)努力提升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发展水平

1、努力提升非公企业自身素质

提高我市非公企业自身素质可谓任重而道远,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来逐步实现非公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首先要做好非公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走技术创新道路,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其次要完善非公企业的组织制度,通过职业经理人规范企业运作,避免企业在经营决策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9篇

近年来,汶上县委、县政府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胆地创新思路、解放思想、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积极的推进了全县的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从农户间的自发流转向政府引导的组织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积极推进了我县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的繁荣稳定。

1基本情况

2015年我县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3162亩,总面积达到345192亩,总体来讲全县的土地流转表现以下特点:一是流转价格。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为每亩每年800-1400元,平均价格为950元。我县以兖梁公路为界,兖梁公路以南土地流转价格要高兖梁公路以北每亩每年约200元的土地流转费用,汶上县城周边的土地流转价格要高于远离县城的乡镇,原因是兖梁公路以南的乡镇以及城中村、城郊村经济较发达、水利条件好、交通便利,便于生产和运输。二是流转用途。今年流转的土地中,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2793亩,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2386亩,用于农业旅游项目的357亩,用于“非农”项目的834亩,占比分别为43.85%,37.45%、5.6%、18.7%。如义桥镇吸引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大力发展高档苗木、精品苗木和乡土苗木,该乡镇流转新增土地,多数用于苗木种植,三是流转期限。1至10月份流转的土地中,流转期限在2年以内的为1564亩,占比为24.55%,去年同期流转的农地中期限在2年内的2486亩,占比为15.9%。如康驿镇今年同期流转土地面积为462亩,流转期限在2年以内的为117亩,占比为25.32%,去年同期流转土地面积为968亩,流转期限在2年以内的223亩,占比为23%。原因是:土地种植成本增加过快,部分土地转入方存有短期获取最大利益的想法,土地转出方则希望土地流转价格能够逐年提高,因此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的年限有所缩短,流转期限在2年以内的土地流转面积有所增加。

2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土地流转的环境不够宽松。一个表现是,部分乡村干部对农村土地流转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往往对土地流转缺乏必要的干预和引导,让其放任自流的去发展威者是在工作中定位不当,行政干预过了头,出现“缺位”、“错位”和“越位”:另一个表现则是由于我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对滞后,农村土地转出户的就业环境仍然不够宽松,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依然很有限。

二是农民的旧习惯仍然根深蒂固,土地转入方流转土地比较困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县每年都有近30万的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在这些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仍有少数农民的恋土情节还很深,宁愿将土地交由自己的亲戚、朋友无偿代种,或者为了不撂荒土地以每亩每年200-300元的价格让邻居代种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这就使得一些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难以成片流转农民的土地,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种植和经营。

三是监督管理措施力度不够、相关政策不具体。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都要求要合理的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但是制定的相关政策比较原则,不够具体。而且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在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序、手段、纠纷调处和档案管理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规定,都没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来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意见和建议

一是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加强政策宣传,解决农民的思想顾虑。我县受各种历史条件以及社会环境的制约,农民的依赖思想和恋土情节由来已久,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来说都不是说放下就能够放的下的,社会保障措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农民外出就业机会的减少和不稳定、以及农民的种种担心都是非常现实的。所以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让农民能够充分地了解政策,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让农民能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一人多地少,必须要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粮食的产量,保障全国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认识到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必须要通过土地流转来进一步实现现代农业的科技化、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等。

二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地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作用,确保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序、合同和行为都要规范。首先是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流转土地的申请必须要有农户自己自愿提出和签订书面流转合同,流转的价格和期限由农户和转入方协商,并报村委会审核同意,最后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登记备案和鉴证:其次是规范土地流转合同。要求流转双方使用2008年汶上县农业局统一印制的《汶上县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积极向农民提供汶上县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书,并向农民详细解释每项土地流转合同条款,切实保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第三是要规范土地流转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流转双方都必须要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是否流转、流转方式、流转期限和流转价格都由农民自主来决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禁止阻碍或强迫农民流转土地。

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土地流转的各项激励机制。(1)县委县政府出台相关文件,实行农村土地流转的奖励政策,鼓励流转土地,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双方的积极性。国为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创造条件,要拓宽全县的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圆建立健全农村的各项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义务教育、农民工保护和留守儿童保护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让农民能够放心乐意地走出去,为农村土地的健康快速流转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第10篇

一、古浪县经济金融发展概况

1.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段,为古丝绸之路要冲,总面积5103平方公里,辖10乡9镇251个行政村,总人口39.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58万人,属国扶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四五四”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多方招商引资搭建发展平台,宏观经济呈现出增速加快、效益提升、生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以“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为主导的农业支柱产业,以水泥、电石、卫生纸、石灰氮、双氢胺、面粉加工为主导的工业支柱产业。至2014年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76亿元,增长8.2%;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1.8亿元,增长5.3%;实现工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14.2%;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4.18亿元,增长8.2%;实现大口径财政性收入3.16亿元,增长18.2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58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589元,分别增长14.4%和9.3%。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逐步增强。

2.银行业服务县域经济作用明显。古浪县现有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邮储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5类银行机构,其中农业发展银行网点1个,工商银行网点1个,建设银行网点1个,农业银行网点4个,邮储银行网点8个,甘肃银行网点1个,农村信用社网点22个,银行网点遍布全县各乡镇。可见,从银行机构种类和网点数量上看,该县属于银行组织体系较为健全的县域,业务基本覆盖全县各乡镇和行政村。近年来,按照“政府主导、金融参与、企业配合、多方联动、合力共建”的工作思路,古浪县各银行机构积极配合政府安排,在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和组织创新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积极探索。截止2014年12月末,全县银行机构存款总额达71.32亿元,同比增长24.91%,贷款总额达到47.34亿元,增长30.70%。全县金融机构中,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占主导地位,各项存、贷款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的80.05%和83.62%。

二、银行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经济环境滞后,银行支持的动力不足。一是农业方面:古浪县农业是一个脆弱产业,境内水资源严重缺乏,多沙漠和山地,山区人口占全县1/3,川区人口通过推进“下山入川”工程逐年增加。农业灌溉主要依靠黄河提灌工程,农业成本高于其他同类地区。加之农田开发期短,土地贫瘠产出较低,辖区80%的农户还停留在传统的种养业等弱势产业上,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占比较低。全县农户贫困面大,有近20万贫困人口,贫困程度深。二是工业方面:县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地方属地优势企业很少,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模式。2014年规模以上企业18家,工业产值27.45亿元,主要经营水泥、电石、石灰氮、双氢胺等生产项目。规模以下企业1117家,年产值12.79亿元,平均114万元,主要生产麦芽、卫生纸、面粉加工、酿造等轻工项目。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的10.72%,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规模偏小、结构雷同、投入不足,经济基础薄弱,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总体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的深度贫困县。因此,对于以商业化经营,利润为目标的现行银行体制,县域经济实体对银行信贷的吸引力不强。

2.银行业受体制机制制约,有效信贷投入不足。2012-2014年,古浪县金融机构存贷比例分别为37.61%、55.94%和66.37%,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农业银行贷款份额虽大,但绝大部分投向了县域外的公路建设等项目,信贷业务对小企业覆盖率过低。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随着实力的壮大,信贷投放能力增强,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加大。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受其结算手段、信用工具及其市场定位的制约,信贷投向仍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结构单一,经营管理水平很难适应县域经济多元化发展的资金需求,“一社支三农”不堪重负。作为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古浪县农村信用联社几乎包揽了全部农户的建档评级工作,以占全县银行机构42.64%的存款额,提供了全县47.50%的贷款,但存贷比例仅为66.37%,存差仍达23亿元。银行业系统内资金的“效率”配置,致使县域机构的资金“外流”现象十分突出。

3.融资中介服务及相关配套体系发展滞后。县域经济主要以中小企业和“三农”为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经济基础薄弱,贷款风险很大,由于缺乏利益风险补偿机制,银行为了规避风险,容易将之排除在门外。如同大部分欠发达县域,该县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估、中介体系,相对县域经济发展融资需求,融资中介发展明显滞后。一是担保公司规模偏小,担保能力不足,银行与担保公司开展合作不积极。二是缺乏土地、林权等相关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三是抵押贷款评估存在登记环节多,收费高等问题,增加贷款成本,而且手续烦琐,效率不高。调查中发现,抵押担保不足成为制约信贷投入的主要因素,大部分银行认为贷款未获审批的原因是抵押不足,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将抵押担保作为未获贷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银行业支持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1.挖掘存量潜力,统筹发挥各类银行机构的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县域金融体系的主力,要厘清银行机构职责,按照业务侧重,挖掘潜力,做强基础,划定区域,发挥银行业合力作用。继续巩固农信社的支农主力地位;鼓励大型银行充分发挥资金实力和管控能力强的优势,重点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县域重点项目等的发展;引导邮储银行积极促进资金回流县域,并在与农信社的竞争上有所作为;充分发挥农发行政策性业务具有的量大、成本低等优势,抓住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带来的机遇,加大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力度。

2.不断创新,开发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产品。各银行机构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积极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结合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村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在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绿色农业、特色农业等方面加强创新。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推出一批适合小微企业特点和适应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创新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结算、汇兑、代收代付、融资辅导等金融服务,以及市场动态、行业发展、政策法规、利率、汇率等多种信息咨询服务。

3.大力推进城镇化、村镇化建设,夯实普惠金融服务的基础。偏远农村地区,山大沟深,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机构设立网点、布放自助机具投入多、产出少,发挥作用也不明显。一些偏远地区除极少数居民形成规模很小的村落外,大多居住分散,户与户相隔数里、甚至上十里的非常普遍。无论是设立物理网点还是布防自助机具都不现实,促进偏远地区农户城镇化、村镇化才是解决普惠金融发展的根本思路。基于此,建议当地政府要紧紧抓住“下山入川”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契机,加大偏远山区农民移民搬迁,建立移民新村和移民搬迁点,改善居住条件,促进城镇化、村镇化建设。只有这样,银行机构才能适时配置金融服务设施,有效解决普惠金融不足的矛盾。

第11篇

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综合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环境与经济的变化无疑会直接影响低碳经济情况;技术发展可促进生产力改革及对“碳污染”的治理,进而影响低碳经济情况;社会变化则间接影响着低碳经济情况。依据整体性与层次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可操作性原则,进确立吉林省低碳经济情况综合评价体系指标。首先利用多层次因子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分别对环境、技术、经济、社会四方面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贡献率加权法为各指标赋权,得到因子得分。基于吉林省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各指标数值,可得到因子得分。借助功效系数法将因子得分调整为百分制得分以求直观体现因子分析结果。

二、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灰色预测概述

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对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信息或不确定信息的系统进行预测,就是在一定方位内变化的、与时间有关的灰色过程进行的预测。尽管这一过程中所显示的现象是随机的,但毕竟是有序的,因此这一数据集合具有潜在的规律性。

(二)吉林省低碳经济情况预测分析

基于前文多层次因子分析所得到的吉林省2001-2012年低碳经济得分情况,可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预测。根据预测模型公式,对未来五年低碳经济进行预测,得到具体值依次为:89.037分, 91.747分, 94.540分,97.419分,100分。同理可对环境发展、技术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指标建立模型,求解并检验。利用检验合格后的模型对未来五年环境发展、技术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指标得分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在预测的五年中,低碳经济整体情况良好。但仍可看出一些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方面,且最先达到满分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体的发展起着正向制动的作用。社会发展中发展速度逐年减缓,将成为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若能持续此发展趋势,吉林省将于2015年达到安全状态,但在预测中我们很难考虑周全,未来吉林省低碳经济会遇到什么样的阻碍更是不可预知的,发展越到瓶颈越是困难,建议相关部门坚持一贯作风,坚持经济与环境的均衡关系,适当加大力度建设吉林省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结论建议

根据灰色预测结果显示若能持续过去发展趋势,吉林省将于2015年达到安全状态,但发展越到瓶颈越是困难,如何改进经济与环境的均衡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值得我们探索。针对前文结论,提出建议如下。

(一)化石能源低碳化,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上述分析中看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过多是低碳经济的第一杀手,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要开发并有效利用新能源,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的现状,开发利用核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二)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

一方面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平衡产业结构,逐渐降低高碳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从而使产业结构符合低碳经济的标准。另一方面要将高碳产业低碳化,全面开发低碳技术,并将低碳技术引入高碳产业,利用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推进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进程。

(三)提高公民低碳意识,鼓励公民践行低碳理念

第12篇

摘 要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内蒙古必须寻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内蒙古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 “新常态”下内蒙古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提高认识、强化服务、健全机制 实现内蒙古非公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内蒙古财政收入高增长的动力机制分析 影响内蒙古电子商务扩展的动力机制因素分析 新常态下内蒙古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内蒙古民生发展的新思路 团结动员各族妇女为新常态下的内蒙古发展建功立业 新常态下内蒙古能源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内蒙古旅游经济发展研究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及模式选择 社会环境因素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内蒙古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的政府扶持研究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把内蒙古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5]66号,2015-11-19.

[4] 内蒙古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区GDP的63.6%[N].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2015-06-14.

[5] 孟超,胡健,陈希敏.转向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驱动[N].光明网-光明日报,2015-05-17.

[6] 周振华,等.走向新常态的战略布局:新增L 新结构 新动力[M].格致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