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界经济发展周期

世界经济发展周期

时间:2023-07-24 17:07: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经济发展周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世界经济发展周期

第1篇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这使美国率先走出西方自八十年代即陷于的经济衰退,并进入了罕见的持续近十年的低通胀高速增长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产业结构对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影响可见一斑。

20世纪后半叶以来,核能、计算机、生物、空间及纳米材料等核心技术的进展与突破引发了全球的技术革命,专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等无形资产逐渐取代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新世纪之初,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知识与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导型产业,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三个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必将形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以产业结构软化为特征的知识型服务经济。自九十年代初,学术界针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现象提出过多种产业结构软化的概念,一般可概括为,围绕知识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等无形生产要素的投入相对于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增加,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取代了简单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传统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但笔者认为它的基本含义应全面概括为:在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下,社会分工不断细化和广化,社会各主体之间相互服务的依赖性增强和随之而来相互协调所需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知识存量扩大以至于发挥巨大的规模效应,在社会生产中逐渐取代物质资源而占据主导地位;以信息、知识和技术等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无形产业结构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产业构成向非物质的无形化即软化方向发展。

产业结构软化既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形式。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产业结构软化首先有利于经济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有机结合,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协调发展,这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稳定而和谐的社会环境。投入结构软化意味着世界在教育与培训等智力方面投入增多,人们将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文化知识素质,挖掘自身潜能,同时,投入结构软化也意味着社会将提供更多的需要知识技能的工作岗位,这对发挥人们自身更大的智力潜能既是压力又是动力;产出结构软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精神和心理方面可消费的软产品,较全面地满足了人们潜在的无形精神需求,极其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了世界的福利水平。在“硬产业结构”经济社会里,经济成果的取得是以人们的体能和精力方面的消耗为代价而换取的,但在软产业结构经济社会,经济成果的取得虽然消耗人们的精力,但在相当意义上可以说,人们在此种消耗中不断使自己进步和提高,经济与人协调发展。

2.产业结构软化降低了世界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经济发展对环境和物质资源等自然因素的依赖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经济素质,促进了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使生产和管理趋于自动化,一则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二则提高了对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人类对自身和物质资源的消耗速度,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的外延增长转变为集约型的内涵增长,更着眼于经济效率和质量方面的提高,加上环保技术本身进步,环境方面的压力已有所缓解,促进了可持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远程遥控管理成为现实,推动着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球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技术创新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迅速提高:20世纪初20%左右,50~60年代为40~50%,70~80年代为60~70%,随着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这一比例将达到90%。产业结构软化从变革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两个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世界经济素质。

3.产业结构软化使各国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可控制性增强,大大熨平了经济周期性波动。技术知识存量达到一定程度将发挥巨大的规模效应,大多数高新技术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发展的产物,再加上其中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渗透力增强,科学技术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大大缩短了经济波动的持续时间;无形的技术知识本身就成为一种资产,世界市场已经包括技术知识市场,高新技术本身已经成长为一种产业,该产业的产出能够不断满足人们各方面新的需求,而且永远不会出现象物质产出迟早必然要面临的市场饱和困境,当技术产业占据经济构成一定比例,自然就减少了传统的以“硬产业”为主的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结构软化所包括的服务业也几乎不受“硬产业”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大多数的服务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同一过程的相对于供需双方而言不同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是“即产即销”的,不会因为供过于求造成巨大的社会浪费而损害经济发展。二战后至今已半个多世纪,经济周期仍然存在,但其波动幅度和持续时间已大大减少,世界各国经济从未出现象三十年代美国那样剧烈而持久的经济周期性波动,这不能不说是产业结构软化在其中发挥了一方面的积极作用。

但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软化所带来的金融服务业膨胀使世界经济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脆弱性。随着金融市场交易工具的不断创新,发达国家出现了逐渐脱离了实体经济而自我发展的所谓“虚拟经济”,这加速了经济泡沫的形成,是国内经济波动的因素;同时,世界金融市场逐渐替代了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而成为一国经济波动很快传染其他国家经济的主要途径,使各国经济对外界环境变化更为敏感。

4.产业结构软化所固有的内在自我促进机制,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类技术知识的积累,加速世界经济优化发展。产业结构软化必然带来的就业结构软化,就业结构软化使世界上从事农业和制造业人数所占比重越来越少,而从事管理、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咨询、信息与服务等方面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人类技术知识的生产和积累增加,技术知识这一生产要素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规模效应,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反过来又推动着产业结构软化。

5.产业结构软化将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相对贫困更趋严重,这种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最终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隐患。产业结构软化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均衡的,发达国家远比发展中国家程度高,这种不均衡性虽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第一、二产业发展,解决他们的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将更趋于严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软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相对“硬化”的基础上,发达国家凭着自己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积累了巨大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使得他们有条件将增值率较低的简单劳动密集型或物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自己的产业结构则逐渐转变为以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金融、保险、旅游、咨询、及信息服务等非物质性无形产业为主,即产业结构的软化,这将极大地有利于其技术进步;而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则只能主要从事在发达国家技术锁定下的简单劳动密集型或物质投入密集型产业,几乎相当于发达国家公司的原材料和制造车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被忽视和阻碍。这样的一正一反,无疑将扩大世界技术水平本已存在的巨大差距,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相对贫困更趋严重。但为了改善生存条件和获得必要的发展,这又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做出的次优选择。不过,随着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的发展和加强,主要由发达国家所控制的跨国公司也逐渐将一部分核心以外层次的技术研究和发展(即R&&D)产业链转移到国外,其中也包括部分具有一定智力资源储量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韩国、印度等,这一新变化对世界贫富差距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单位:湘潭大学商学院)

第2篇

美国金融市场已相对稳定,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也将相对减弱,相对于2012年,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在增多。但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仍将面临一些不利因素,

发达国家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将持续存在,

贸易摩擦也仍将持续。因此,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

将快于2012年,但仍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同2012年相比,债务危机的影响将有所减弱

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欧洲债务危机,该地区的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但在9月6日,这一局面出现标志性的转机,欧洲央行宣布将在二级市场无上限购买重债国短期国债,虽然这一救助计划附有严格的约束条件,但债务问题继续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性将因此大大减低,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解决债务危机的思路,从而增强了各经济主体的信心,降低了不确定性。

2.美国金融市场稳定,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除

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银行业盈利改善,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除。贷款损失准备金下降、贷款及其他资产增长是美国银行业盈利改善的主要因素。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的最新季度报告显示,2012年全美7246家银行及储蓄机构二季度共计实现利润3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7%,至此美国银行业已连续12个季度实现盈利同比增长;同时,二季度62%的银行盈利实现同比增长,仅有10.9%的银行未实现盈利。与此同时,二季度美国“问题银行”数量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下降。截至6月底该公司统计的“问题银行”数量从3月底的772家进一步降至732家,为2009年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问题银行”总资产规模从2920亿美元下降至2820亿美元。

3.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

再工业化不仅是奥巴马政府口号而且也是其重要的政策基点,即使政府的计划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美国去工业化趋势已经停止。从现实条件来看,美国也具备再工业化的可能。一方面,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发展中国家工资上涨的情况下一些商品在美国制造业已经或将具备一定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美国还具有大量剩余产能,2012年10月美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8%,低于1972-2010年美工业设备80.4%的平均开工率,这意味着在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情况下仍可提高工业产出。

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从政策方面看,新兴市场国家尚有较大的放松空间。首先,当前印度和巴西等国的基准利率仍保持8%及以上的水平,还有一定的下调余地。其次,新兴市场国家财政赤字水平较低,财政政策还有放松的空间。最后,经济体制的改革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从实体经济方面看,当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资本积累快速增长的周期,在技术上又可发挥后发优势,人口众多且年轻,消费意愿和能力在不断增强,这也是新兴市场国家历经全球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仍然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上述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或减弱,并将继续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处于转型时期,均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也带动了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因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5.供给改善减轻通胀压力

首先,2012年美国干旱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这必将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农业投入,从而提高2013年粮食供给,在此情景下食品价格将不会大幅上涨。其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结构调整和供给管理,从而抑制物价上涨。比如,印度政府在“十二五”(2012-2017年)经济发展规划中,强调发展重点放在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方面,意在防范通胀的同时满足未来五至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俄罗斯和巴西也采取了类似措施。最后,各国对页岩气开发和利用也将增加能源供给,抑制国际石油价格进一步上涨。

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欧洲和日本经济仍将低迷

欧洲债务危机虽现曙光,但现在的政策依然是治标不治本,多年累积的矛盾,如财政赤字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化解。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的低迷和僵化的用工制度将继续影响欧洲国家的就业水平。由于人口老化等问题,日本经济内生动力匮乏,中日经济关系降温也将继续影响日本经济,预计2013年日本经济将会负增长,继续低迷状态。

2.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短期难以实现

一方面,从全球范围看,仍然缺乏能够引领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新技术革命出现,导致发达国家不可能出现技术推动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从国际合作来看,发达国家不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技术设备,资金缺乏导致对外援助下降,贸易壁垒却在不断加强,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也在降低。在此情景下,世界经济将继续低速增长。

3.贸易保护影响经济增长

受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贸易保护的领域由传统的战略型产业向金融、高新技术和新能源等行业延伸,贸易保护措施变的更加隐蔽、复杂且难以量化。经济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贸易保护不仅不能解决增长和就业问题,反而是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绊脚石。

4.流动性泛滥导致通胀压力长期存在

第3篇

新经济周期中世界经济管理的变革

经济周期又可以称为商业周期,主要是指在整个世界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扩张、收缩相互交替、循环的一种周期性现象。从微观角度分析某个国家的经济周期主要是指该国家的总体收入、总体支出以及总体就业情况的循环往复。一般包括四个环节:经济扩张、经济发展巅峰、经济衰退以及经济发展跌入谷底。从经济周期的视角看这是一个市场变化动荡起伏的过程。

在新经济周期世界经济管理变革中,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的需求,经济管理发生了重大变革。第一,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政府之间的共同协调管理市场的作用加强。从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开始以更强的力度干预金融资本市场,与此同时也开始注重加强和世界其它国家的政府联合应对经济危机,以加强合作协同性。如召开20 国集团会议、成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这些作为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开始发挥积极作用,以有效控制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孙晓娟,2012)。第二,预期经济管理系统更加严密、更加具有实用价值。在总结以往应对经济危机的经验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更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遵照经济周期的规律,构建了预期经济管理平台,突出政府和市场中各经济主体的管理分工和协调。加强对重要的微观因素的预警管理,加大对难以预测的非周期性因素进行深入理性分析,建立了应对非周期性经济波动的政府反应模型,从而大大增强了政府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第三,跨国公司开始发挥超越国界限制的管理作用,成为世界经济管理变革的主要推动力。

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

我国第一次经济周期发生变动是在1977-1981 年期间,历时5 年,其中经济增长率呈现扩张上升时间为2 年,经济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回落时间为3 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8.1%,这个经济波动周期适逢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整体经济保持中位运行,经济平稳发展,波动较缓和(陈思,2012)。第二个经济周期在1982-1986 年期间,历时5年,其中经济增长率呈现扩张上升时间为3 年,经济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回落时间为2年,经济高位运行,经济发展顶峰较高,经济发展谷底较浅,经济整体波动不大。第三个经济周期在1987-1990年期间,历时4年,其中经济增长率呈现扩张上升时间为 1 年,经济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回落时间为3年,经济波动幅度很大,经济增长质量很低。第四个经济周期在1991-1999 年期间,历时9 年,其中经济增长率呈现扩张上升时间为2 年,经济增长率呈现周期性回落时间为7 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较高,经济扩张能力较强,整体经济运行平稳(郑新立,2010)。第五个经济周期在2000-2008 年期间,这次经济周期至今还未结束,但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经济综合增长率较高、经济运行很稳定。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分析

(一)我国经济波动周期时间延长、波动系数降低

在20 世纪90 年代之前,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平均时间为4.6年,呈现周期性经济上升时间约为 2 年,周期性经济回落时间约为2.6年,上升时间略短于回落时间,具有明显的短暂回落的形态,说明我国经济持续性、稳定性较差。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出现的两次经济周期持续时间增长,并且最末一次的经济周期仍旧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经济周期的波动系数大幅度降低。这表明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而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逐步增强,但是直接干预经济的影响能力变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强,要求经济管理方式进行相应的变革。

(二)我国经济周期变化和世界经济周期变化关联性增强

1977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此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第一次经济危机中,但是当20 世纪80 年代世界经济呈现平稳的增长发展趋势时,我国的经济却呈现出大起大落的发展特点。进入20 世纪90 年代,我国经济周期变化逐渐和实际经济发展周期的关联性增强,很明显的一点就是1997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危机降低了全球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同样也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变化,直至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回落到第四个经济周期中的谷底数值。从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看,我国将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影响。比如最近美国的金融危机直接导致我国的GDP 增长率从2007 年的11.4% 下降到8.4%。

我国经济管理抉择的思考

如果根据波峰年的经济增长率计算,我国从1978 年以后经历了三个经济周期,从2008年开始进入第四个经济周期。这个经济周期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和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密切相关,这说明我国经济管理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而现阶段世界经济处于第五次下降时期,这个时期预计到2035年结束,随之在新技术革命的诱导下进入第六次上升时期,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中,也将迎来我国经济管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我国经济管理作为世界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经济周期中的世界各个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经济管理变革,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世界经济管理结构的变革对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信号是:在越来越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必须转变经济管理方式,重新构建我国经济管理体系。

(一)重新构建政府经济管理体系

政府进行宏观的经济管理的主要作用不是取代中观行业管理、更不是对市场上各个企业“无微不至”的管理,而是对行业和企业的宏观管理。所谓的宏观管理和传统的政府层面的宏观经济管理有所不同,而是在全球经济环境中统观经济社会大景象,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制定出明确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从国家主权利益出发,努力在国际重大的经济问题中赢得合理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增强国家应对突发的国际经济管理事件、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对反经济周期的风险管理能力;进而在主动参与世界经济竞争中提升全球性的经济管理效率、与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相协调。

(二)提高中观行业管理协调能力

中观行业进行经济管理的基础是市场中的大型企业,主要是一些重要的行业协会。而要想让行业协会演变成真正的行业协会,必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行业协会职能。要尽最大限度发挥我国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功能,改善中介组织参与经济管理比较弱的情况,完善产业的动态调控管理机制,提高中观行业对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导入功能以及对金融行业的综合监督管理作用。挖掘出全球化经济环境下中观行业的跨行业经济协调管理功能。

(三)重视维护国家利益

要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站在国土安全的角度上思考如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投资审查、管理。同时,要积极鼓励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巧妙运用东道国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我国企业在跨国界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护企业的合作权益,取得东道国国家的认可与支持。革新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促使企业加强对社会责任以及公共利益的管理,并使之和企业的社会性、社会责任管理相符合。此外,还用重视保护激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国营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步发展,形成各种不同性质的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增强网络防范与安全规制管理

第4篇

对很多人来说,十年前在亚洲爆发的那场金融危机已经远去,即使在很多经济学家的眼里,也充满了对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美好憧憬。当然,谁都乐意看到这样的前景,但仔细推敲,一种强烈的担心又挥之不去。回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前几年,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亚洲经济的展望是多么乐观,美国的克鲁格曼对亚洲经济的隐忧发表了意见,迅即遭到中国一些学者的批评。今天的情景不能与那时简单类比,但是在我们的经济分析中似乎一直存在一种惰性,那就是过多运用线性分析而难以深入到国家内部及国际体系的经济结构中进行必要的结构性探索。

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发展中国家在总体上保持了高于西方国家近一倍的增长速度,其中东亚经济更是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由此,过于乐观的情绪大范围扩展开来,可能的风险逐渐被人淡忘。然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既不平衡,也不稳定。拉美国家经济起伏较大,1994年末到1995年初,墨西哥比索崩溃,使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受到冲击。而非洲一些国家依然陷于饥饿和战乱的威胁,不见起色。原本快速发展的东亚经济,从1997年开始也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波,迅速抵达拉美、非洲和东欧一些国家。几年后东亚经济才逐渐复苏。有的国家如印尼,金融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形成典型的连锁反应,至今尚未完全走出困境。泰国去年也发生了军人和严重的暴力事件。

考察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金融动荡对世界经济的威胁程度逐渐加大了,而其中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危机的主要受害者。从上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开始,世界经济大的震荡基本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我称之为“边缘震荡”的新现象。追踪以往,从1857年爆发第一次大规模经济危机,直到20世纪80年代,全球共发生了16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危机都起源于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然而,原有的模式到今天则发生了改变,金融危机一般始于发展中国家,并会迅速波及开来。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经济在度过80年代前期的“滞胀”困境后,总体保持了平稳的态势,即使发生像9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起伏也不剧烈,危害程度大为降低。

“边缘震荡”伴随着全球化进程而出现并逐步得到强化,已经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突出地表现这些国家经济安全的脆弱性。只要摆脱不了经济剧烈震荡的困扰,发展中国家未来的经济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其中一些国家甚至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周期性调节的减震阀。

英国的苏珊・斯特兰奇在《疯狂的金钱:当市场超过了政府的控制》一中书,对金融市场表现出巨大的担心。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比十年前也许更加疯狂。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金融资本迅速扩张,金融部门利润占整个商业利润的比例已从1980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45%。以通用电器公司为例,其在1980有92%的利润来自制造业,而到了2003年,则有一半的利润来自信贷部门。金融资本强化了资本的积聚效应,正是以金融资本扩张为基础,美国的霸权才得以巩固,以至于发展成一种金融霸权。然而,金融霸权缓解不了发达与发展、富裕与贫困、利益垄断与分散需求的对立和冲突。金融霸权已经成为国际秩序的一个突出特征,甚至有西方学者看到:“金融体系及其自由化仅使那些享有特权并且主宰世界经济的国家受益,代价却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由它们中最穷的国家承担。”

不能简单断言危机已经远离亚洲,失去警觉就可能遭遇凶险。应该认识到,世界范围落后国家的发展空间确实比一般想像要狭小得多。而发展空间越是狭小,寻找对自身发展积极有效的经济模式就越显得重要,否则就很有可能在融入全球化过程中失去应有的立足点和发展潜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已经发出了一些危险的信号。在全球范围,股市、汇市一直动荡不已,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并多有起伏,多种不确定因素混合在一起使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并不那么明朗。如果有一天严重的全球性经济调整真的到来,发展中国家将如何应对?提出这样的问题恐怕不会是危言耸听。而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也要避免简单的线性思维,要考虑到诸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以求立于不败之地。

第5篇

【关键词】现代通信技术发展

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自那以来,短短30余年,世界主要国家已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航天产业,迄今已有22个国家组织发射了航天器;有58个国家投资发展航天技术,总投资高达近万亿美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航天技术成果。航天遥感的出现,给人类观测地球提供了最有效的场合。它的迅速发展使得在资源勘探、海洋开发、农林管理、气象预报、环境灾害监测、地貌测绘等应用领域中,发生着革命性变化。美欧日等24国发起了一项规模极为庞大的“行星一地球计划”,计划10年内发射24个地球遥感卫星,耗资150亿―300亿美元,目的是监测地球环境的变化。在空间已经采用的信息获取新技术是各类星载遥感仪器,如照相机、电视摄像机、红外及多光谱扫描仪、电荷耦合固态推扫式摄像器、微波辐射仪、合成孔径雷达等。目前的发展以信息传输型的遥感仪器为主流,而不是从空间回收拍摄的胶片。其中利用卫星红外传感器获得目标已取得显著进展,可以从空中对1/2地球表面进行实时监视,如帧频(每秒钟传送图像的次数)为每秒2次,每个像点用一个10位数码描述,每位数需硬运算10次,卫星上需要一个100亿次的计算机,而发展这样的计算机需要近10年时间。第三次或第四次产业革命相并列看待,而认为在第一次“革命”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看法是有其道理的。人

们震惊于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产生大量新的经济现象,为确定现阶段新技术革命的历史地位,才继二次、三次革命说之后进而提出四次产业革命的论点。一些描述强调目前发生的变化的重要性,借以唤醒那些仍沿着传统思路看问题,以第一次产业革命基础为发展战略出发点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国策决定者。如托夫勒的浪潮论,奈斯比特的趋势论,以及许多关于大国兴衰史的讨论等,这些震聋发馈的疾呼确实起到了唤起人们以新的眼光看世界、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催化剂作用。

“信息革命”就信息技术本身的变化看,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环境条件;就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看,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出现,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课题。

(一)“信息革命”与世界经济的形成

迄今为止,信息革命问题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信息、信息技术、信息革命以及信息科学知识,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里出现的频率是比较低的。这并不表明信息及信息技术现在才变得重要起来,而是在世界经济形成过程中,它始终起着重大作用:首先,信息经济本身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信息传输、处理等技术条件,在世界经济整体性方面起着粘合作用;最后,每次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整体形成的粘合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或整体性增强的自然物质条件。关于建立世界经济科学体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人们并没有关注到,信息的传输与获取技术的整体水平和不平衡发展,仍是各国经济交流与国际性体现的障碍。当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探险家去发现“新大陆”时,人们所关注的是由此所带来的商业革命和市场开拓,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信息沟通方式的革命性进展。只是到了电子计算机网络使人们有可能通过全球数字通信网,全天候了解世界任一地区经济情况变化时,才意识到信息及信息传输、处理技术对世界经济整体化的作用。实际上,它存在于世界经济整体化发展的全过程之中。自然科学、哲学对时空的研究获得重大进展,时空现实变化对世界经济整体化发展的极其重大的意义,在社会科学那里却因其显而易见被忽视了。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不重视信息及信息技术作用的线索,是不全面的。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些基于过去情况得出的某些结论,需要有新的发展。

1.产业结构步人调整,新兴产业代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产业或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产业发展迅速,传统产业在衰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衰退中的传统产业曾一直是世界经济研究的主要经济资料。它们的规模、速度、关系等是主要的结论依据,如从钢铁、汽车、煤炭等传统工业看,它们的盛衰过去常常是经济增长的标志性因素。现在,在传统产业衰退的同时,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却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随着信息产业以及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确定,它自身的经济特征以及所特有的变化规律,将成为整个经济增长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科学、技术、生产、市场一体化发展,经济周期波动趋于平缓

科学成果应用于技术发明,使技术发明进入产品生产的周期愈来愈短。一种产品的生命最短的只有两年、三年,甚至一年多。适应此种情况,制造业采取“柔性制造技术”,一改过去那样大批量生产同一品种的生产线为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线。市场需要什么,能够做出及时的反映。固定资本更新作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基础不那么明显了,“柔性制造技术”使大批更新设备的现象平缓化。需要更新、改进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将是软件,而不是硬件设备。“软件”是一种知识产品,受资源约束小,对整个物质产业关系链的连锁影响,相对于硬件设备的更新要小得多,引起的震荡也小得多。此外,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贯通,将使国际协调的物质技术条件进一步具备,国际间信息技术差距导致信息资源利用的不平衡等新现象,也应密切注视。

信息革命是正在进行中的革命,对经济、政治、社会的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不重视这些影响,就不能正确解释世界,对实际经济活动也就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二)信息技术发展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延长,是科学研究的极好条件:(1)办公自动化设备,可使科学工作者从繁杂的文字、资料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快科研成果的完成。(2)信息获取手段高技术化,使传统的信息资料查找方式大为简化。计算机数据库可提供全面、新颖、准确程度高的数据资料。

第6篇

摘 要 2010年全球经济已经从灾难的边缘逐渐被拉回,全球船舶市场已经渐渐度过了恐慌期。本文将详细阐述船舶市场中新船价格的波动情况以及世界经济对船价的影响,并且对2011年新造船市场进行回顾与评析。

关键词 新造船市场 价格 波动 世界经济

一、新船价格的波动

世界航运市场是海运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相互作用决定交易海运服务数量及价格的机制,世界航运市场具有需求派生性、国际性、不稳定性、不规则性和周期性波动的特点。

从图1中可以看出,新船价格从1980年到2011年间,呈现出下跌、上涨、下跌又上涨再下跌的W型周期。这个过程清楚地表明新船价格的几次重大波动,且价格走势仍处在高位徘徊的状态。虽然这三十年来的周期波动中存在着共同点(每年新船需求能力的增长率均低于船厂建造能力的增长率),但由于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显著,船舶价格在W型周期中依然存在很大不同。图1中所显示的是历年的新船价格。

由图可知,新船价格的变化大致经过了五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两次大规模的石油危机之后,世界新船需求量有所上升,致使80年代初期需求量大幅下降。欧亚两洲数以百计的船厂倒闭使海运活动进入“冰冻阶段”,因此大多数船厂为了订单开始降低船价,使全球新船价格下跌。

截至1991年,船舶市场开始进入“慢热阶段”。因粮食和铁矿石的大量运输使得市场上对散货船的需求日益提高,这促使船东积极订购此种船舶。但80年代初的消极影响制约了船厂造船水平的发展,造成了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船价的上升。

1992年到1999年,世界船舶市场进入了一个繁忙而又奇怪的阶段:需求增加却引起了船价的大幅下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韩国船厂利用韩元贬值来解决外汇短缺以及生产过剩的问题,私自降低船价,使国际船价推向新低。

2000年到2009年船舶市场呈现出历史中少有的繁荣景象。自2000年起,世界三大造船强国韩国、中国以及日本货币对美元汇率逐渐回升。船厂的造船能力虽有所增长,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还是无法满足船东的大量需求,接近十年的供不应求市场局面使新船价格明显上涨。

二、世界经济对船价的影响

根据航运市场的派生性,航运市场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而世界经济的波动本身就存在着不规则性。因为技术革命的间隔时间不断缩短,所以波长不断变化,最终导致周期的不规则性。

纵观世界经济对船舶市场的影响,总体来说,全球造船市场主要受世界经济、世界贸易、船舶市场供需状况、造船成本、国家税收、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产品建造水平等因素所影响。

经济发展的水平控制着新船价格的涨跌。一方面,从原材料方面看,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形式下,物价会会上涨,各国工人工资以及工时费将出现大幅度的增长,造船成本增加,进而导致新船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从对船东影响来看,世界经济发展对船东购船欲望起到增进作用。世界贸易带动世界海运的增加,随之提高了新船需求量和新船价格。

此时假设全球船舶市场是世界经济的函数,建立新船价格和世界经济增长指数之间的回归方程,可得出相关系数R=0.15。由此可得,两者的直接联系相对薄弱,因此新船价格主要通过间接方式被世界经济所影响。

三、2011年新造船市场回顾

全球新造船市场在2010年成交量远远超出年初预计,船价随之出现了难得的上涨。中、日、韩三大造船国均有不俗的表现:中国船厂承接了525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日本船厂承接了72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8%;韩国船厂承接了42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0%。

2011年6月至11月,新造船合约成交量仅为565艘(累计33.5m dwt),与前半年成交量(874艘)相比减少了35.7%。就船舶数量而言,油船和干散货船的订购量各自减少了52%和65.2%,这两种船舶订购量的减少成为了全球新造船订购数量锐减的最直接原因。值得欣慰的是,在过去的六个月中,集装箱船订货单数量同比增长了13.7%,可燃气运输船造船合约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出乎意料的拥有了50艘的预定量,足足增长了78.6个百分点。

同时,新造船市场成交量的变化已经形成了投资商对造船行业的“投资区域化”。越来越多的人更热衷于把资金和技术投入到集装箱船和可燃气运输船的建造中。这种“投资区域化”将会使LNG船舶和超过8,000TEU集装箱船的快速普及成为现实。

2011年6月到11月,英国克拉克森公司统计的新造船价格指数仅仅下降了0.9%。在这种局势下,中国的一些造船厂为了鼓励和吸引更多的船东建造干散货船舶,并且力争与这个订单成交量连年上涨的韩国进行竞争,已经开始实行针对性降低此种船舶船价的政策。

四、结束语

2011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阶段,加之造船产能和运力过剩的两把“利剑”高悬于顶,让今年的造船市场更加扑朔迷离。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让对船舶市场前景起决定作用的积极因素继续主宰着2011年,使得市场继续朝着复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成熟的电子工业将与GDP共沉浮。根据Gartner Dataquest日前发表的数据,2007年世界电子设备产值将与2006年持平,仅增4.9%,大约是GDP增长率的一倍,尚称合理。同期世界半导体市场的增长率将从10%放缓到高位个位数,也就是8%左右吧。但也有公司持比较乐观的态度,iSuppli公司预测,世界电子设备产值的增长率将从2006年的6.6%微增至6.7%,达1.47万亿美元。以后仍保持增长态势,预期2010年可达1.69万亿美元。公司并认为,2007年世界半导体产值将于本增长周期内登顶,成长10.6%,达2858亿美元。随后,2008年下降到8.7%,2009年更滑落到3.9%,2010年再回升到7.4%。这与WSTS和SIA的预测相径庭。后两者认为硅周期高峰年应在2008年,SIA认为,2009年将出现向下拐点,或许这更接近实际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2008年是奥林匹克年,一向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年份,不会导致市场下滑另一方面,2007年世界经济走缓,而半导体反而加速增长,在今日经济条件下,很值得质疑。

预计到2010年前,有力推动世界电子工业前进的将是三大主力电子产品,即PC、平板电视和移动电视,正好分属数据处理,消费电子和通信三个门类。2007年的世界PC市场企业用PC将减少,但个人应用将继续扩大,特别是“金砖四国”的低端笔记本电脑增长势头甚猛。iSuppli公司预测,2007年世界PC销量将增长10.2%,达2.6亿台。当然,双核处理器的推广甚至四核的采用,以及Microsoft的Vista新操作系统的普及,将推进高端PC的增长。

世界移动电话使用者已超过20亿人,但发展空间仍大,预计2008年使用者可达30亿人,特别是50美元机的普及,更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先进国家移动电话普及率已相当高,欧盟超过85%,美日达70%,但中国还只有30%,印度更不过8%。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市场仍有待开发。3G业务正在顺利发展,世界已有60个国家提供服务。2006年上半年用户已突破1亿。专家预测,2007年世界移动电话销量将增长18%,销售值增长11%。

平板电视正在加速发展。2006年世界1.6亿台电视中,平板电视不过3500万台,还仅占22%,发展余地还大得很。据韩国Display6ank公司预测,世界电视市场将从2006年的1.92亿台增长到2010年的2.2亿台,年均增长率3.8%。同期LCD TV从4020万台增长到9280万台,年均增长率35%;PDP TV从930万台增长到3080万台,年均增长率41%;主流电视CRT TV则从1.38亿台萎缩到9330万台。其间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将从28.2%提高到近60%,主要牵引力是30~40英寸的LCDTV和50英寸以上的PDPTV。LCD和PDP之争还会继续下去,2005年美国消费电子展上有102英寸的PDP TV,今年该展览会上就出现了108英寸的LCDTV。

无论美欧日等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经济大国,平板电视都将迅速发展,2010年,美国将销平板电视4000万台,欧洲2600万台,日本1230万台,中国1100万台。平板电视成为电子工业中的重要支柱,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

IPTV为人们带来新的功能,包括互动以及话语和数据通信的一体化等,2007年将快速窜起,世界用户将达1450万,比上年的490万提高2倍之多,预计2010年用户可达6300万。Sony的新一代游戏机Playstation3和任天堂Wii游戏机将较劲市场,促使2007年游戏机激增20.6%,达3500万台。

综观近年世界电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①消费个人化。原先电子产品如大型计算机、小型机甚至台式PC都以企业应用为主,但是1995年前后,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游戏机、数字电视、MP3等都是针对个人消费的产品。电子产品的驱动力从企业变为个人。这两大消费群体的要求是不相同的,前者注重性能,后者则重视价格,电子工业进入了大量生产/低廉成本时代。

②人口老龄化。经济发达国家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超过65岁的老人已占总人口的25%。一方面这些国家的电子普及率已很高,另一方面,老人对医疗保健、家庭服务(如机器人)等电子产品有迫切的需求。

③大国的崛起。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经济发展大国所谓“金砖四国”(BRICs)的崛起,将对世界电子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富裕阶层的扩大,他们需要各种高端电子产品,但普及品无疑是更广泛的需求,需求的两极化应引起业界的注意。

④普及加速化。传统上电子产品的普及是有层次地缓慢进行的。先是经济发达国家高收入/企业层,再向中等收入层、发展中国家等逐渐推广。PC、电视、录像机等都经历这样一个较长的普及过程。而移动电话、MP3、数码相机、DVD等新电子产品则完全不同,几乎在世界各地同时推开,致使产品不能长久保持高价格定位。产品很快降价,走向低价竞争,这有利于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大量生产的厂商。同时,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值发生背离,增产未必增收。

第8篇

关键词:理财环境;财务管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5.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32-02

财务管理环境,或称理财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因素的总称。理财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等,构成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知识经济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企业理财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理财环境的新变化

1.资本概念有了新的内涵

资本是指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一个通过一系列要素合约而将各种稀缺性资源组合在一起进行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因此,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资本就应该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传统的财务管理只重视实物资本,而为企业创造价值日渐凸显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却被忽视。显然,企业的理财活动和财务决策如果还是建立在原有资本概念下,必然会给企业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2.财务关系日趋复杂化

企业的财务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与企业的财务关系占主导,转变为除股东以外,还有政府、管理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供应商和顾客、消费者、政府和社区居民等多元化财务主体共同主导的新型财务关系,使得财务关系日趋复杂化。财务关系的变化,实质上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

3.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使用,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

4.知识经济的广泛兴起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知识经济广泛兴起,科技知识已上升到绝对的优势位置。掌握知识越多的人,获得的工资报酬也越多;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机遇也越大;拥有更多知识和信息的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也越快。总之,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成功致富的最重要资源。对企业财务管理来说,知识经济的广泛兴起改变了企业资源配置结构,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

5.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电子商务是由美国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的,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两者结合的成果。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也演化到网络财务时代。网络财务的最显著特点是实时报告(real―time reporting),企业可以进行在线管理。网络财务的前景是诱人的,但它引起的安全问题同样让人担心。

6.企业并购的步伐日益加快

企业并购的外部因素是来自全球企业间激烈竞争的压力以及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内部原因则是为了增强其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战略调整。企业重购对企业本身,甚至对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7.财务风险日益加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加严峻。存在着各种难以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对财务管理有着直接影响的是金融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讲,未来不是信息时代而是金融时代,金融全球化对企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但从2007年的金融风暴可以看出,在金融全球化的背后,是极大的风险。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今天,如何寻求机遇,规避风险,是财务管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二、新理财环境下财务管理的新发展

理财环境的变化是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及发展的动力。新理财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观念、目标、内容及方法等方面。

1.理财观念不断更新

理财环境的变化,使得理财观念不断更新,以人为本、知识理财、重视资本经营、风险理财、信息理财、宏观理财等各种新的理财观念便脱颖而出。由于知识经济改变了企业要素结构,使知识、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起来,所以融知比融资更重要;经济全球化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也加大了财务管理的风险,因此树立风险理财观念也更加重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财务管理更加现代化,但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具有现代化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大

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这里所指的资金运动是指实物商品资金运动,企业财务管理也仅仅是对实物商品资金运动进行管理,并处理好由此而引起的企业同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随着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会促使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不断扩展。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企业持有证券的比例呈直线上升趋势,企业资产证券化日趋明显,金融投资收益占企业全部收益的比例在不断扩大。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企业起关键作用的资本不再是可以自由买卖的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对企业理财目标的贡献将大于物质资本的贡献。因此,如何组织和控制金融商品资金运动,如何对知识资本进行组织和控制,将成为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研究的焦点。

3.股东(出资者)至上的财务管理主体地位将发生动摇

以前,财务管理主体理论中,无论是独资、合伙还是公司制的组织形式,股东(出资者或所有者)都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包括所有权、经营权、重大财务事项决策权、财产处置权等。在现代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中,虽然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但是股东及代表股东权力的董事会,仍然是企业重大财务事项的最高决策者。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是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最高目标。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促进企业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的创新,即传统的以资本为中心,资本雇佣劳动,股东占有企业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以知识为中心,知识统帅资本,股东和知识员工共同拥有企业的模式。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投入将获得企业的股权,使知识劳动者成为企业的真正所有者,知识资本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已成必然。因此,传统的物质资本拥有者(股东或出资者)的财务主体地位将受到知识资本拥有者的冲击,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财务管理主体将出现出资者和知识资本拥有者并存的双重主体或多元主体现象,相应地,财务管理目标也不再是单纯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是追求多元主体利益最大化。

4.风险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

工业时代,企业面临的是相对稳定、变化平缓的理财环境,因此,企业只要周密计划,高效理财,一般都能达到预定的理财目标,财务风险相对较小,因而,财务风险管理也相对薄弱。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面临的理财环境是:商品价值、市场利率和汇率剧烈变动,反复无常;市场竞争日趋个性化,产品寿命周期大大缩短;金融市场变幻莫测、金融危机风起云涌;高科技投资成功率极低,风险极大;一个企业可以在瞬间成立,也可以在瞬间解散。所有这些都表明,新时期企业无论是筹资、投资还是收益分配等一切理财活动都无不处在巨大的风险之中,财务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理财最重要、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在未来财务管理中如何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理财的各环节中如何计量、预测、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必将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

5.传统的财务预测和决策理论将受到严峻挑战

传统财务预测和决策理论形成于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其产生的背景是经济周期较长,金融市场不发达,影响企业理财的各项指标如价格、利率、汇率的变动相对缓慢,因此,财务预测大多能借助历史资料通过一定的预测模型来预测未来趋势,并根据预测资料,进行财务决策。这些预测、决策理论曾经风靡全球。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经济周期大大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大大加快,金融创新全面爆发,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面对全球范围内顷刻之间的巨额交易,面对危机四伏的经营风险、金融风险和财务风险,面对知识经济的非线性、突变性和爆炸性的特征,传统财务预测和决策理论显得束手无策,软弱无力。因此,财务预测、决策系统适应新时期理财环境的变化,建立新的高效快速的预测决策体系,就成为财务理论研究的当务之急。

6.传统财务指标体系将作相应变化

由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它以智力投资作为投资价值取向,知识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超过物质资本,因此,对财务状况的评价应从传统狭隘的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转变;从重在计算即期利益向重在计算长远利益,进而向社会效益转变;从重在对物化劳动消耗与财务成果的比较向重在对知识资本投入与财务成果的比较转变。此外,由于高科技投资及融资市场的风险日益增大,如何建立评价财务风险的指标体系成为财务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7.企业财务管理内容需要不断扩展

传统的财务管理强调对企业有形资产准确确认、

记录、计量、报告和评价。在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从传统财务资本向人力资本扩展,财务管理的内容也须发生一些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市场竞争的发展,企业经营从以规模取胜发展到以速度取胜。尤其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全球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以无形资产为中心地位的资本结构的形成,改变了企业资产的结构,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在企业的总资产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收益的决定因素,财务管理理应从传统的财务资本管理转向对人力资本的管理。

8.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需要不断完善

理财环境的转变,使得企业资本的范围得到扩展,资本结构发生改变,物质资本的比重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比重相对上升,这一重大变化改变了企业要素所有者的地位,从而决定了企业在现阶段不再是仅归属于股东,而是归属于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等相关利益主体。多层次财务管理主体的形成,使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受到冲击。在制定企业财务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财务利益主体的需求,制定出符合需要的多元化的企业财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财务目标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黄锦亮,白帆.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J].财会研究,2004,(6):35-39.

[2]邓学衷.知识经济与企业财务管理创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67-71.

第9篇

  一、美、欧、日的经济实力地位

  (一)多极之首的美国经济

10年前的人们对三极实力地位的概括是:崛起的日本,复兴的欧洲,衰落的美国。然而90年代后的情况表明,美国遏止了实力地位相对衰落的态势,显示了其不仅是世界经济多极之一,更是实力之首的实力。其经济自1991年3月美国经济走出低谷至2001年3月,已连续增长10年,10年中年增长率达3.5%,创造了世界上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周期的记录。而且不仅仅是经济持续增长,还出现了“一高两低”并存的所谓新经济现象,主要动因在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为期10年比较良好的经济发展使得美国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24.2%提高到28.6%。

  (二)泡沫破裂的日本经济

90年代后的世界经济三极中,日本的经济发展势头、状态与美国产生此消彼长的位置互换。50年代至80年代的每一个10年,日本经济发展速度都是既快于西欧、更快于美国的,从而使日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由50年代初的日本约相当于美国的6%上升为90年代初的66%,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正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达到高峰的同时,其经济泡沫也达到了顶点。1989年末,日本的资产价格(股票、土地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日本的国土面积仅为美国的4%,而其市场价值是美国的5倍多,仅东京房地产的市价总额就可以购买美国两次。但是泡沫是不可能长期膨胀的。1990年,以当时发生的经济周期性危机为契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并使日本经济在90年代以低于美国经济增长率两个多百分点的劣势陷入经济停滞,这是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在这样一个经济不景气状况中,又遇上了1997年东亚经济危机的发生,这对日本经济是再糟糕不过的事情了。这场金融风波既充分显露了日本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对世界经济的消极影响,反过来又对不振的日本经济雪上加霜。1997年日本出现0.7%的负增长,1998年进一步恶化为2.8%的负增长,1999年勉强出现0.6%的经济微弱正增长,2000年,由于国际经济比上年加快(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7%),也由于日本近年来以国债为支撑扩张的财政政策逐渐显效,日本经济开始有所好转,但也仅仅是1.5%的增长率。用经济合作组织的话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挣扎了几年的日本经济已经开始出现适度的复苏。

过去的10年是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受泡沫经济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双重打击的日本经济目前依然困难重重,但是日本的经济实力犹存。可以说,日本的经济实力、影响力只是相对于美国而减弱或相对于泡沫经济高涨时而收缩,而并非基础经济大倒退。日本目前的国民生产总值约相当于排在世界第三、四、五位的西欧三大国德国、法国、英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之和。未来10年,日本将以接近2%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日本经济仍是多极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一极。

  (三)一体化的欧盟经济

西欧的经济发展态势在美欧日三者中始终处于中间的位置。80年代及其以前,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如日本,但快于美国;进入90年代后,西欧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日本,但落后于美国。以一个国家集团的实力计,欧盟的一些主要实力指标不仅大大高于日本,甚至超过美国。比如国内生产总值,欧盟占世界的29%,美国占28%,日本占13%。但不能简单地据此认为欧盟的实力地位世界第一。欧盟是一个国家集团,15个国家的集合,尽管其一体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一个实体与美、日并立,但毕竟不像美、日那样作为单一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之一极。这要求欧盟既要加强经济一体化,又要加快经济发展,即通过“集中”和“积聚”两个方面的努力,以巩固和增强自己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地位。

如何在较低通胀率和较低失业率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是欧盟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相比于美国近年来已出现“一高两低”的新经济现象,欧洲要逊色一些。

  二、美、欧、日经济“软着陆”状况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软着陆”是指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一高两低”的良好态势,即经济高增长率、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并存。

  (一)经济增长率

1997年以来,美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以上。欧盟的经济增长状况是,1997年为2.7%;1998年为2.8%;1999年为2.3%;2000年经济增长率第一次突破3%,达到3.4%,为1989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但仍低于美国;2001年,据经合组织等预计,欧盟的经济增长率仍会保持在3%以上,从而将9年来第一次超过美国。从更长期的发展看,自现在起到2010年每年的经济增长率为3%,已是欧盟确定的发展目标。

  (二)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是与经济增长率密切相联的。按照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其在2.5%至3%的情况下是合适的,这既会使就业增加,又不会使通货膨胀率过于上扬。欧盟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率三个指标上,只有在低通胀率方面可以与美国相媲美,甚至比美国还低。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欧盟通胀率1998年为1.4%,1999年为1.3%。然而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美国是在经济增长率突破了传统的界限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率。欧盟则面临着既要经济增长率突破3%,并把高失业率降下来,同时又不至于使通胀率有大的上扬的艰难任务。事实上,自1999年下半年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来,欧盟的通胀率也呈小幅攀升态势。欧洲央行行长杜伊森贝赫2000年7月在欧洲议会发表讲话时说,“我们绝不反对经济增长率高于3%,我们所不希望的是通货膨胀达到这一水平”,因此,欧洲央行对影响欧元区物价稳定的因素保持警惕,将继续实行“把通货膨胀压力消灭在萌芽状态”的长期战略。从现在的发展态势看,欧盟2001年、2002年的通胀率将回落到2%和1.8%。

  (三)失业率

高失业率一直是多年来困扰欧洲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与美国近年来失业率压低到4%的情况相比,欧盟的失业率高达10%左右。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是密切相联的两个指标。一方面,高失业率是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压力。据欧洲的统计,欧洲每年用于失业、贫困人口救济和社会福利保障的开支高达1万亿到2万亿欧元,占各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2%到20%。如此巨大的开支拖累了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长率是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趋强,欧盟的失业人数在减少——从1996年及其之前的约2000万人减少到1997年3月的1,800万人、1998年5月的1,700万人、1999年的1,600万人和2000年1月的1,230万人;欧盟的失业率也在降低——从1996年的10.8%降至1997年的10.6%、1998年的10.0%、1999年的9.1%和2000年的8.4%,预计今明两年将继续降至7.8%和7.3%。

此外,汇率情况也能说明问题。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这既使欧洲经济一体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欧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条件,也会在动荡不已、危机迭起的世界经济领域,为欧洲货币地位的提高增加一个新的筹码。作为美国、欧盟、日本三极世界经济格局,随着欧元的问世,从长远态势看必将发生新的变化。欧元比之原本地位最弱的日元,其地位会进一步增强;就是比之世界第一货币美元,从长远看也会构成挑战。但欧元诞生两年多,其表现特别是汇率表现,并不如原来预想的那样好。1999年1月1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为1:1.19,而到2000年10月26日,1欧元只能兑换到0.823美元,欧元跌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比诞生之初大约贬值了30%。

第10篇

企业设计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是在中国现实条件下,运用新知识、新科学和新方式解决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全新模式,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的管理革命。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混合型经济模式中,中国企业家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模式的片面和单一已经显而易见。由于相当多的企业家不能找到自己正确的定位,使得企业经营行为处于原始的摸索状态,更多的是处于主观冒进状态,缺乏应有的科技理性。

企业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地认识处于改革大潮中经济、文化等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特点和规律,找到自己的坐标和设计的基准线。企业的生存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都取决于企业质量,企业设计的基础任务首先是提高企业质量。企业危机的出现,是由于企业的结构性缺陷所导致的。企业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企业内部的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整,将企业的感性管理上升到理性管理的高度,使企业具有健康的身体。

从企业的内部看,健康企业是由科研、工业、贸易和金融四大支柱支撑的,如果出现某一方面的偏差,企业根基就会出现动摇;从企业的外部看,企业的产业结构、资本组合结构更需要建立科学的体系;从企业管理方面看,产权的明晰化、资本的人格化、企业的现代化、市场的全球化等都十分重要。企业结构的设计就是要对内外诸多因素进行明晰的定位,建立科学的结构。

科技力设计

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国策。对于企业来讲,将科技作为企业的驱动力也成必然趋势,企业的发展战略要变纯粹的市场驱动为科技驱动,即知识驱动。

海尔集团早已实施了“科技驱动”的发展战略,他们建立了一个新的结构式:变以往的生产与市场的单一结构式为现在的科研、生产和市场的结构式,使科技成为市场的动力。

海尔集团的科研机构按照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张力来确定产品的生命周期,引导着产品市场的发展,同时用新技术自行淘汰产品,在产品尚未完全进入衰落期时,已经在生产线上取消了该产品的生产。

为此,海尔集团建立了能够追踪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并保持同步发展的机构和体制。集团以批准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为龙头,发展成大型综合性科研开发机构,从仅仅开发新产品转变为既开发新产品又研究应用技术,进一步开展核心技术的研究,同时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获取世界最新科技信息,保持在家电领域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同时,海尔利用外国先进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人才的合作,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保持同国外大公司新产品开发同步。

科技已成为海尔集团真正的发展动力,成为企业结构的坚实基础。

第11篇

《经济信息绿皮书: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14)》由国家信息中心组织专家队伍编撰,对2014年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热点、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进行了系统分析预测,内容涵盖了10大宏观经济领域、5大重点行业、6大经济地区、4大世界经济体,并对国际贸易、国际货币、国际金融、国际大宗商品、国际油价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其主要观点如下:

(一)“稳增长”政策逐步见效,2013年可以完成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绿皮书指出,适应世界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和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十后,我国更加重视结构调整和增长质量,提高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从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科学确定经济运行合理区间,保证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只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就要尽量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和下放了2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同时,扩大了“营改增”试点范围,积极推动利率市场化、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领域改革。着力调整优化结构,积极培育信息消费,增加节能环保、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铁路建设等方面的投资,促进养老、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发展。这些稳中有为的配套政策措施,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信心,保证了经济平稳运行。特别是2013年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出现企稳回升态势。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分别增长7.7%、7.5%和7.8%,累计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9.6%,工业企业效益出现恢复性增长,前8个月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2.8%。预计全年GDP将增长7.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上涨2.7%,均可完成全年预期调控目标。

(二)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以稳为主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认为,2013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发达国家经济改变前两年的低迷状态,复苏速度有所加快,新兴经济体增长态势则继续减弱。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国内需求扩大和供给改善潜力巨大,但也不能不看到经济中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因此,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以稳为主,重在加快改革、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仍将是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都将加大,增长质量将明显提高。综合各种因素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5%,投资增速略有放慢,消费增速平稳,净出口增速将有较大上升。

(三)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抑制居民消费提升

绿皮书指出,2013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企业效益不佳,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本市场低迷,农产品价格低速增长,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增长均受到影响。尽管城乡居民收入依然保持较快增长,但相比于2012年同期回落明显,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速再度低于GDP实际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8%,回落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9.6%,回落2.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是决定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收入增速下滑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2014年的消费增长。

(四)2014年物价涨幅将继续走高,预计2014年CPI上涨3.2%左右

绿皮书指出,利用物价景气指标组,通过合成指数方法计算物价的一致和先行合成指数,物价先行合成指数的谷底出现在2012年6月,其后步入上升周期,除了在2013年2月出现了小幅回调外,至今已连续14个月上升。

2014年,防止通货膨胀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国内经济稳中略降、产能过剩、输入性通胀压力较轻和粮食丰收等将抑制物价涨幅,但通胀预期增强、蔬菜和猪肉价格回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环境稳中偏松和翘尾因素增加将推高物价涨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预计2014年物价涨幅比2013年有所扩大,对鲜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预计2014年CPI上涨3.2%左右,PPI下降0.5%左右。

(五)2014年“八项规定”对餐饮、娱乐等消费边际影响逐步减弱

绿皮书指出,中央下达“八项规定”与“六条禁令”,倡导厉行节约,严格管理“三公”经费等政策效果在2013年集中释放,政策的强力影响将逐步有所缓解,而且部分餐饮、娱乐企业正在转型求变、创新经营模式,加上2013年低基数的影响,预计2014年餐饮、娱乐、烟酒、化妆品等行业消费将进入正常增长,对消费的下拉作用减弱。另外,社会部分消费能力转向其他领域,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微调,其对居民消费整体增速的影响不明显。

餐饮、娱乐等在2013年显著下拉消费增长的行业,2014年销售情况有望好转;信息消费得到国家大力推动与居民普遍追捧,2014年将取得长足发展,消费增速保持在20%以上,并带动相关产业投资增长;黄金等贵金属消费伴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将趋于平稳;因多数城市将出台限购政策,汽车消费增长将会有所放缓;健康、养老消费属于长期性消费,其消费增长具有循序渐进特点,在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增速将稳步上升。

(六)2014年上半年的房价指数可能会在8%以上

国家信息中心预计,明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将保持小幅增长,预计全年房价的涨幅在5%左右,考虑到2013年的翘尾因素,2014年上半年的房价指数可能会在8%以上。同时,也不排除出现由于地方债务处理不当导致资金短缺,进而引起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价格快速下滑的可能性。

第12篇

关键词:产业调整振兴 新兴产业培育 经济增长

一、产业调整振兴是稳定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陆续制订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些规划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

首先,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有利于稳定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钢铁、汽车、机械装备、石化、造船、有色金属等行业是上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而在其产业结构调整没有完成之前,新的经济增长驱动又没有出现的背景下,原有的经济驱动力不能被弱化。通过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上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驱动作用进行强化,将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平稳过渡。同时十大产业调整规划的出台还有利于拉动内需和提振信心。为减缓国外需求萎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几乎都包含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内容。如上万公里的高速客运铁路建设,核电、常规电力、钢铁和炼油行业的建设项目将为装备制造业带来可观的商机。而为扩大居民消费,我国出台一系列税费减免、补贴等措施。仅补贴农民购买家用电器和农用汽车等产品就可望拉动上万亿元产品的消费。在提振信心方面,以纺织业为例,前几年的政策似乎给人以纺织业不受重视的印象,这甚至影响了金融部门对该行业的评判,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但随着纺织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或许会让行业“扬眉吐气”,信心倍增,也有助于提高外界对该行业的认识。

其次,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既有由于金融危机引起的国际环境不断恶化的因素,同时也有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引发的原因。不少产业大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为此,计划实施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大都把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如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产业振兴规划着重提出了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行业重组。汽车业振兴规划细则明确提出,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企业减少到10家以内。同时,为鼓励自主创新,帮助企业解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力不强、过分依赖外需、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国家决定:除在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1,000亿元投入发放专项研发资金外,在融资方面也将给予倾斜。

最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有助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上述十个行业中,有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举足轻重。其中九个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约占我国税收收入的40%,直接从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30%。与此同时,在这些产业里,比如像汽车、装备工业、石化产业、电子,大多都是体现着技术进步方向、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链也很长的产业。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实际上起到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的作用。过去我国的这些产业常处在世界分工底端的水平和地位上,通过这次的调整振兴规划,目的就是使这些行业能够跳出加工厂的地位,拥有自主的发展能力,而且在国际市场有很高的竞争能力。通过提高产业发展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素质。

二、新兴产业培育是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保证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稳定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增强发展后劲意义重大。但是,要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在下一轮世界经济发展周期中仍将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我们还应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

新兴产业是承担新的社会生产分工职能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的产业。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

在新兴产业兴起并成长为主导产业过程中,有的国家抓住产业更替的机遇后来居上,而有的国家却因丧失机遇而衰落。在16、17世纪,荷兰在造船、金融及贸易等领域远比英国具有优势,但是由于满足已有地位,由于金融扩张造成实体产业的空壳化,荷兰对当时属于新技术的棉纺机技术毫无兴趣。当时处于落后地位的英国却全力投入这一新技术领域,并凭借在这一新技术所导致的新兴产业棉纺业中的突破而登上了全球霸主的地位,第一次被称为“世界工厂”。再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扶持新兴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最终促成了美国经济又一个繁荣的历史时期――新经济时代的出现。

可以说,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否在新兴产业更替过程中抓住机遇,并由新兴产业迅速成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关键。

从增长潜力、带动性、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分析,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培育工作应围绕新能源产业进行开展。

随着全球石化能源的日近枯竭及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把未来能源战略瞄准了新能源。新能源是指相对于煤炭、石油等传统常规能源而言,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开发利用的能源,具体指太阳能、风能、生

物质能、氢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环保、安全、清洁等优点。当前,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世界能源产业发展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将新能源由补充能源上升为替代能源,并出台了鼓励新能源及其产业发展的法律、政策和具体措施。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的《全球增长面临风险》报告,2007年全球清洁能源产业的投资总额达到1,400亿美元,而2002年这一数字仅为330亿美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也显示:2007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比2006年增加60%,超过1,480亿美元,预计2012年将达到4,500亿美元,2020年将超过6,000亿美元。新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在10年内停止依赖中东的石油供应,投资1,500亿美元发展可再生能源,以及协助美国车厂制造节能汽车。

对清洁能源投资的不断增加,充分显示出各国对能源安全的关注,也显示出各国发展可持续经济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的具体举措。而美国次贷危机风暴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导致全球投资机构重新定位资金流方向,各国把以往用于投资金融的资金抽出来投资实体高科技产业,而素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新能源产业无疑成为其首选的对象,预计在未来陆续将有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投资到该领域。这些举措无疑都为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产业必将在看得见的未来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大跨越。

对于我国来说,发展新能源产业还具有另外的意义。那就是,发展新能源还是充分利用我国资源优势,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我国拥有发展新能源的丰富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而且新能源产业作为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大产业,涉及材料、电子、机械、电力等多个行业,产业链长,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吸纳就业潜力大。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在当前发展形势下,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新兴产业培育的对策与措施

要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现阶段,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从历史经验和国外情况看,政府的扶持,是新兴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和原始推动力。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扶持可以从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应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高度来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政策,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其次,新能源产业是绿色产业,应通过鼓励新能源消费来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比如,推行国家采购,建议政府带头采购新能源产品,同时通过财政补贴、放宽用电限额等优惠政策,以及发放绿色消费证书等荣誉,鼓励企业、家庭积极认购绿色新能源。再次,新能源产业是新兴产业,有关部门应通过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税收政策扶植和增强新能源产业的产业竞争力。新能源产业在实现商业化进程中,需要有关部门在融资,税收、价格、科研投入、资金引进和发电优先上网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此来对新能源生产和消费加以激励和扶持。最后,新能源产业是高技术产业,应大力加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由技术障碍导致的成本高、市场小是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十分必要。比如,可以考虑在科技经费方面重点支持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动员产学研各方的力量组织攻关;积极为新能源企业在国内外上市融资创造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