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区别。教育目标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正确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掌握自我调节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生命教育的目标侧重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是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教育内容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是认识生命的本质,全面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态度的教育、生命情感的教育、生命价值的教育。教育途径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心理咨询中心个别辅导服务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宣传和体验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两者是互相包涵,相辅相成的,都是高校学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措施,都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生命教育使学生的人生观、生命价值观进一步得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都要培养学生保持身心平衡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其智力发展与顺利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现实呼唤大学生生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对感官刺激的盲目崇拜,使大学生对生活享受的关注大于了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他们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才更有意义”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一旦遭遇挫折或失败,就失去了生命的承受力。
(二)大学生现状亟需加强生命教育。首先,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漠视生命,他杀和暴力现象普遍。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大学生暴力杀人事件表明大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第三,虚度生命,游戏人生。生命教育的忽视,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缺乏正确的理解,在人生的追求中,片面追求感官的快乐,消极颓废,游戏人生。这些现象都亟需我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缺陷与不足有待生命教育弥补。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不容置疑,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生命、回归生命本体方面存在的不足很明显,急需通过生命教育来弥补。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1)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目标相统合。要明确相统合两者的目标,在顶层设计大学生健康教育,使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不悖,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立体交叉、科学有效的教育合力,实现其教育的一体化。(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相互补。很多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或视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或等同于心理咨询,甚至当做心理疾病的治疗等,这其实就是一种偏差与误区。如前所述,生命教育之所以在高校兴起与开展,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的补充和遭遇困境的突破与拓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与推进。当然生命教育也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两方面的教育内容互补,才能形成更为完整深入、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方法相互鉴。生命教育法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各有特长与优势,可以互鉴,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互促效果。(4)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资源相兼容。第一,建立必要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融合与渗透的教育管理机制,做到有机构设置、目标要求、规章制度、人员编制、设施配备、经费投入等,把两者教育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教育体系中。第二,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这就需要在统一管理下,实现教育资料、信息、设备等资源的互通与共享,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价值与教育效果。第三,教育人员互兼。从事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要能够相互熟悉相关的学科知识、理论、信息以及方法等,做到相互能够兼任一定的教学教育任务,以其人员的相互兼任,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的一体化。
作者:周兰 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一、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就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要澄清两种认识误区与偏差:其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仅将其作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设置的浮动项目;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
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应在“宁缺毋滥”的总原则基础上,将硬性要求(如专业、学历、科研成果等)与弹性要求(如综合素质、从事心理工作年限等)结合起来,选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并将之纳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不仅要在岗前进行,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常态化、定期化,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教师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此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预防性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等内容。其中,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与扩展。
四、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
(一)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首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全体学生开设规定学分和课时的统一的或有本校本地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这是课程建设中最有效的途径,它具有系统、干预面广的优势。其次,还应开设依据年级采取“分层目标”的选修课,不同年级各有侧重点。此外,每所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历史传承、招生群体都有很大差异,这些特色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
(二)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讲授课、活动体验课、网络教学课和热点讲座相结合
在教学中需将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课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性的活动课程,如人际交往中的“盲行”,使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体验“用心”交流,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其次、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师生、生生间互动平台,进行广泛的立体化教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开展参与式的特色活动、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小组讨论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课程的参与、体验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或热门影视剧中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阐述和讨论,注重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通过心理游戏、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行为训练,如在时间管理中创设“拒绝他人”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说“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自我;鼓励学生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使学生更具有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心理剧、案例再现等活动,使其形成正确认知,塑造正确行为。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实施的意义
《礼记·大学》云: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为被寄予无限希望的祖国骄子的大学生,同样被赋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但面对马加爵事件、留日学生捅伤母亲、药家鑫事件等,都无法让人联想到这些居然是一心读圣贤书的大学生所为。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他们是否清楚?“突遇一点挫折、打击,青少年就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方式,除了青少年心理的脆弱外,还跟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青少年缺乏生命教育有关”②,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郑宁老师如是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各个方面都没有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成熟,精力旺盛,容易冲动,责任意识淡薄,生命意识模糊,忧患意识缺乏,难以判断何为对何为错,不知读书为何,不知生存价值在哪,这些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剑拔弩张。
生命教育不只是教会他们珍爱生命,更要启发他们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只是告诉他们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他们明白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生命教育的根本是对博爱的追求,对大同世界的渴望,是人性光辉的张扬,体现的是人物共存、天人合一的境界,寻求的是和平、和谐,是对今日竞争、破坏的平衡和纠正,更是对人类终极目标的追寻。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思考
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且浩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参与。其中,学校对学生生命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应致力于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个人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应达到尊重生命、体验生命和超越生命这三个目标,对学生进行和谐人格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③所以,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是纵深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如今高校普遍都能对本科大学生普及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三下乡、见习为主要形式,还有一些零散的自行社会实践活动。很明显,某些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性认识有较大的帮助,但以深化生命教育的角度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能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生存感受,培养生命情感,达到震撼心灵和人格陶冶的目的,才能真正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如今,某些高校只将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如作业般布置给学生完成,并无实际性意义。还有如高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接触社会各个阶层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更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一种良好途径,以有生命力的方式让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增强忧患意识及和谐意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提升自我价值。如若只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定格为高校评比的一个项目,而不注重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生命感受,那生命教育就无从谈起。因为,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
二是加强课堂教育,深化学生的生命价值理念。生命教育的实施更好的是在各学科全方位地渗透,落实到日常教学当中,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都应为己任。教书育人是统一的,是一体的,但在当代教育中,往往会出现“教书”与“育人”脱离的现象,认为“教书”是教师唯一的任务,而“育人”则是行政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责任,其实不然。因此,教师,特别是从事生命教育的教师,要能够敏感地洞察自己及学生的状态,有效地捕捉教育机会,要善于赋予教育活动以生命活力,活化教材,引导富有生命活力的教育对话,强化学生的生命价值意识。
其实,教师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对生命存在和生命价值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生命的态度和看法。对于思想意识还不够完善的大学生而言,在课堂上的教师是他们绝对信任的对象。部分高校教师认为育人是“两课”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的责任,而只注重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生命价值理念的渗透,忽视了学生的成长。因此,若增加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生命知识的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实施生命教育,加强课堂教育,相信对大学生是有好处的。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辐射全人教育。在当今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情感困惑、学业压力、家庭矛盾、负担过重等问题,以及他们面对这些问题时采取的逃避、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发展到精神分裂等情况,可能导致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都能呈现出他们的心理状态。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很有必要。
我国较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设立心理教师一职,在大学建立心理咨询中心,这已是很大的进步。但这并不能阻止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也许是和这些职位如同虚设有关系。因此,高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开设课程、宣传知识、优化环境、科学咨询和深入实践等形式,让大学生心理畅通,思维开阔,受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全人教育。当然,若我国投入较为充足的资源支撑,从小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就会更好。
三、引导大学生建构生命的终极关怀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④他这句话深刻地阐释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作为以人文关怀为精神内核的生命教育,应着力于完整地建构人的精神世界,构筑人的精神家园。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异常珍贵的,生命教育就是要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珍贵,教育人们靠自己的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美好的人生,不断升华自己的生命价值。教育者更要引导大学生建构生命的终极关怀,提升自我生命价值。
注释:
①http:///view/950173.htm百度引擎搜索“生命教育”.
②袁卫星.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内蒙古教育,2005(7):4.
③黄建春.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04).
④王琪,刘春芸.生命是教育之本.人民教育,2003(8).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青少年——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2].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王晓虹.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2005.
[4]陈斯拉.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广州:高教探索,2007(6).
从理论角度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属于心理认知偏差,且若受到某些特殊诱因的影响,此类心理认知偏差定会引起个人行为失范或做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例如,2013年,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事件便很大程度上由林森浩的心理问题及诱导因素所致。可见,若大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且未得到及时的纠正,定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起系列不良的行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具体表现为:
(1)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即某些学生的个人心理较为阴暗,一遇到事情便往坏处想,且生活及学习中也不善与人交往;某些学生性格孤僻且自闭,对待问题的心态较为消极,如此情况皆会引起心理健康问题。
(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
(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
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
(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
(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
3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
即强化当代大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使之了解生命的本质及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当今社会环境充斥着更多的压力及竞争,因此高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兼顾到对学生生命与心灵的教育,由此让当代大学生了解生命的价值及培养更强的自信心与责任感。
4整合资源及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 边缘群体; 生命价值认知;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100-0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在物质文明建设获得高速发展的今天,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国各高校也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然而,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等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大学生接受了多年系统教育,应该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本应积极向上的群体,为何用自杀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或对其他生命如此残酷?他们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待生命的方式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综观有关这些以极端方式对待生命的天之骄子的介绍,可以发现“贫困”、“性格孤僻”、“内向”、“没有好朋友”、“参加集体活动较少”等描述,而这些正是当下高校“边缘群体”的典型写照。
一、大学生“边缘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
1.大学生“边缘群体”的界定
边缘化是一个相对于中心而言的社会学概念,即远离中心地带。“边缘”相对于“中心”。大学生给人们的印象是积极、活跃、热情,除了课堂学习外,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校园内各种社团活动,如听讲座、演讲、辩论、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让人不由感叹大学生活的美好。这是高校“主流群体”的大学生活。而我们称为“边缘群体”的大学生们与主流学生相比处于劣势而远离中心地带,往往容易被人遗忘。[1-2]他们除了去课堂听课,没有机会或者不愿意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没有担任学生干部,没有入党追求进步的机会,没有评优获奖,甚至可能连参加各类座谈会的机会都没有他们的份儿,没有表现的机会,没有话语权,孤独地躲在校园的一角,或是冷眼观望,或是静静等待,仿佛这校园的一切与他们都无关,他们成为大学生群体中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埋怨社会的不公,不能深刻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心理敏感脆弱,人际关系紧张,因此这个群体更需要被积极的关注。
2.大学生“边缘群体”对生命价值认识的骤变
即使是高校扩招的今天,考上大学仍然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大部分是学校的佼佼者,受到学校和家庭的高度关注,他们对自身的能力持肯定态度,对未来发展寄予了积极的期待,对人生充满憧憬,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通常抱以积极、上进的认知。即使是在高中时期家境贫寒、遭受挫折、经历磨练的学生,也期望大学生涯能改变自身与家庭的不佳状况,得以彰显生命价值。然而,上大学之后,他们不再是佼佼者,甚至备受冷落,在学校几乎没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在信息、资源等方面处于劣势,在班上和宿舍里他们人微言轻,既不积极参与,也无外显反抗行为。他们在大学里存在不存在似乎并不受人关注,因此,慢慢地远离了大学主流文化或生活方式,成为高校的“边缘人”。
在高校“边缘群体”中,既有家境殷实的,也有家境一般的,但其主体是来自家境贫困的大学生。正如马加爵一样,许多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是学习的佼佼者,也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憧憬。入学后,他们迫切希望知道如何才能获得成功、自信和快乐。然而因为贫穷,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与社会进行接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视野相对狭隘,与那些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学生相比,他们发现自己不只是衣着落后、饮食不佳、生活习惯与其他同学有一定差异,而且在社会实践、业余活动、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不如他人。强烈的反差对比,促发他们对生命价值认知的骤变。他们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内向孤独、不知如何评价自己,产生敏感、自卑、焦虑、攀比、嫉妒,甚至抑郁、内向和自我封闭的心理[3]。在正面、积极表现得不到关注时,个体内心受尊重等高级需要就可能转变为以负面、消极的形式来表达了。而诸多经济资助的背后,也衍生出贫困学生群体人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性问题。家庭和自身成长中的劣势、资助体系的不完善、社会舆论的标签和炒作、精神和文化关怀的缺失等,无形地把高校内普遍存在的这一群体逐渐孤立化、特殊化和边缘化[4]。边缘化使得这部分大学生感受不到学校、班级、社团所给予的归属感,降低了成就动机。他们逐渐对人生和生命产生疑问,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其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体系逐渐被解构,却代之以对人生持消极、悲观、无奈的价值认识,采取过激的应对方式。
许多轻生的“边缘人”情绪不稳定或容易失调,存在一定的人格障碍,经常感到抑郁、悲观和自卑;对挫折存在认知偏差且承受力脆弱;性格孤僻内向,人际关系一般比较紧张;人生目标模糊,对生命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偏差[5]。我们发现,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杀、忽视生命价值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感受到生命积极存在的意义,未能形成正确且积极全面的生命价值认知体系。
二、大学生“边缘群体”生命价值理念的提升途径
有的放矢地开展生命教育,营造宽容、接纳、富有支持力的校园生活环境,充分发挥每一位大学生聪明才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大学生特别是“边缘群体”的人生价值理念,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规避漠视和游戏生命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6]。生命教育主要涵盖三方面内容:第一,生命意识教育。它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引导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终极意义,探索生命的皈依。第二,生命历程教育。就是教育人在面对挫折和磨难时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命。第三,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即生命质量提升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层次。生命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使个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接纳自我,从而最终能够自我实现。[7]
大学生生命观的形成,受到自身、家庭、社会和学校四个方面的影响。大学生身在校园,学校教育可以更直接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观。[8]通过生命教育,帮助和引导“边缘群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习并掌握生存的技能,体认、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人文关怀的情操,陶冶健全的人格,激活并生成对自身、对他人和对其他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拓展与提升受教育者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实现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2.创造多维的“去边缘化”展示平台
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9]。每个人也都有被尊重、被肯定、被表扬的需要。因此,高校也必须创造更多可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所有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组织活动中,如在校、院、系组织的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中,不论个体项目还是团体项目,可以考虑让更多的普通学生参与进来;设置或扩大单项评优、评奖项目,使大部分学生有机会获得肯定和表扬;对各学生社团投入更多的经费,鼓励每一个学生至少参与一个以上社团活动。此外,丰富的社团活动扩大了大学生的支持力来源,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支持。当压力事件突如其来时,他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被理解和支持的满足感能降低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10]。借助这些活动,使“边缘群体”正面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积极思考生命价值和意义,从“边缘化”逐渐“去边缘化”,从而降低大学生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
3.营造富有支持力的校园人际环境
社会支持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11]。大学生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体验到的支持越强烈,就越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为边缘群体大学生提供充足社会支持的有效方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外来文化和亚文化纷纷涌入校园。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却也对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理念产生了挑战,加之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又悄悄侵蚀学生的心灵,消磨学生的意志,使本来心理素质较差、可塑性较强、承受能力较低、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主动加强对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整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净化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学术、文化、体育、娱乐等各类活动。要多为弱势群体学生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活动,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帮助他们克服孤僻离群的性格和自卑感,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意志得到磨练,情感得到升华,不致于因外部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内部心理矛盾的冲突而在迷茫中彷徨、挫折中沉沦。
生命情感是建构个体人生的基础性素质,是个体对自我生命的体认和肯定,这是一个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因此,生命教育理应营造理性的富有支持力的生命情感氛围,激发人振奋、达观、向上,从而促进温馨、融洽、相互支持的校园人际氛围的形成。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和构建心理健康的良好环境,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置合理的心理辅导机构,建立专业化的心理辅导队伍,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热线电话或网络咨询、心理健康讲座等途径,以及通过校园广播、报纸、宣传橱窗等媒介,排除心理隔阂、偏狭、猜疑、孤独等障碍,减轻内心矛盾冲突,排解心中忧郁,向他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在心理辅导上,教师应该遵循情感、心理的发展规律,注意对他们顺情入理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克服消极情感,引导他们建立健康、高尚的情感理念。管理心理学认为,人有可能受到某种激励而要求上进,努力实现某一目标或理想,也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内心空虚、情绪低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从这一突破口出发,利用有效途径,点拨和激发“弱势群体”内心深处积极向上的欲望,消除他们不思进取的态度,唤醒消沉的精神状态,同时也让他们产生适当的危机感,使他们从“无所事事”的状态下解脱出来,让他们获得强烈的求知“饥饿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地让“弱势群体”学生在高校大环境里得到和谐发展。
完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体系,应构建好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网络体系[12],即学校首先应在现有的心理咨询机构上加以完善并成立相关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小组,从而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调查;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员,专门负责本学院的心理危机与干预工作;班级选配心理委员,形成班级健康教育工作中心;宿舍设立以寝室长为主的,同宿舍学生干部在内的学生心理情况信息员。通过从学校到宿舍,从上到下,层层负责,分工明确,这有利于尽早发现心理危机并及时疏通,从而将危机发生消除在萌芽状态。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的扩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力量短期内无法与之适应,且生源质量因扩招而受到影响,处于边缘群体的学生也有可能呈上升趋势。不论如何,要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才,维护高校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就需要给予高校“边缘群体”特殊关心和关怀,在帮助他们摆脱物质贫乏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精神帮扶”,了解他们的“双重困境”,帮助他们确立积极的生命认知体系,提升生命价值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以健全的人格从“边缘”走向“中心”,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也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根本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盛红勇.论高校边缘群体的和谐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4):24-26.
[2] 金武州.高校学生弱势群体边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3):98-101.
[3][4] 辛其兴,曾雅丽,彭金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立化、特殊化、边缘化问题成因分析及应对[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08-210.
[5] 王 燕,刘 奎.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及预防与干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25-128.
[6] 张红明,牛凤霞.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容忽视的课题[J].中国建设教育,2008(4):22-25.
[7] 姜微微.高校非正常死亡现象引发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1):92-93.
[8] 潘明芸,吴新平.大学生生命观调查及对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129-133.
[9] 董泽芳.以生为本是大学办学的第一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30-31.
关键词:大学生;朋辈教育;生命教育
“朋辈教育”是指具有相同背景或是由于某种原因使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朋辈教育制度是充分发挥学生伙伴的作用,尽自己所能给对方精神上的鼓励和学习上的帮助,及时进行生活、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让彼此充分体验身边伙伴的关爱,能够更加勤奋地学习,快乐地生活,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学生交往方式。朋辈教育最初起源于英国,主要解决师资力量的紧缺问题,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培训后,由学生教学生,后在发达国家被广泛地运用于预防艾滋病、安全教育领域及心理互助领域,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朋辈教育”的教育质量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特别是教学内容的易理解性、教学态度的亲切性和生动性、教学对象的榜样性等方面。
1朋辈教育的特有价值
在高等教育不断扩招、师生比例失调、学生个性更加凸显、学生管理工作受到更大挑战的大背景下,认识到朋辈教育的特有价值,在高等教育中充分运用朋辈教育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方法。
1.1挖掘高价值资源,帮助高校解决实际困难
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师生比例下降,我国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为1:200或1:150,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与最亲密的朋友,辅导员要同时面对至少100多位学生开展工作,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高校扩招后,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和不同文化相互撞击的情况下,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我国近年来虽然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的配置比例仅能达到1:3000,很难满足学生的强大需求。随着国家助学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可以走进校园接受高等教育,但城市生活的冲击、生活方式的改变、同龄人之间的比较、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存在等对贫困学生而言是很大的挑战。因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对青少年生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是不重视的,但是近年来多种文化冲击的结果,婚前、未婚先孕、未婚妈妈等现象层出不穷,而且由于无知,发生更大的风险可能性不断增加,如何以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也是高校必需思考的问题。
要处理以上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完全依赖教师是不现实的,高校需要挖掘其他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成为了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信息技术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技术、有资源,大学生本身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他们可以作为教师队伍的有益补充。
1.2减少阻抗作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90后大学生张扬个陛、无视权威的特点对当前高等教育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怎样在不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的基础上,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每个学生工作者都在思考的命题。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可知,个体在幼年时期重视来自父母的评价,童年时期重视来自教师的评价,而在青春期之后更重视来自朋友的评价,他们更加认同朋友的做法,更愿意与同辈达成一致,根据这一规律,同辈教育者更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认同,而且朋辈教育者与教师相比较,具有“身教”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他们本身的榜样示范作用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1.3助人自助,提升能力、升华精神
因高校扩招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压力更加严峻,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社会实践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必要步骤,通过朋辈教育的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机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获得宝贵的历练,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样的爱心传递过程,培养学生奉献他人、回馈社会的精神,培养他们对于所在群体的归属感,这种精神层面的收获是整个社会良性发展所必需的,也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缺乏的。
2我国高校朋辈教育的工作机制分析
朋辈教育工作机制就是一整套关于朋辈教育者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其中包括朋辈教育者的人员选拔机制、成员培训机制、项目运行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等工作机制。通过这些工作机制的实施,不断加强对朋辈教育者的管理、考核与激励,使得他们既能较为正确、规范地服务于他人,同时又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2.1人员选拔机制
朋辈教育者队伍建设是发展朋辈教育的基础,选拔合适的人员担任朋辈教育者,能够在最优化的原则下产生最大化的效益,并且因为其榜样作用,可以尽量减少负性效应的产生,人员选拔机包括了人T选拔原则、宣传动员、组织建设等制度,旨在规范管理工作,确保队伍建设的良好质量,建立高校朋辈教育者队伍并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朋辈教育者因工作内容的不同,选拔的具体原则也有很大差异,如朋辈咨询者主要选择有爱心,有助人精神,并且愿意深入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同学担任;朋辈辅导员主要选择高年级优秀学生,在学生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能够协助辅导员做好新生的管理、教育引导工作;朋辈健康教育者要选拔有奉献精神,表现能力强、讲解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朋辈伴学的前提是学习能力强,学有余力且乐于分享;朋辈助困最好也是贫困生,并且在学习、人际交往、个人成长方面均比较优秀的学生。朋辈教育者作为教师的助手,其他学生的榜样,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良好的选拔人员机制,是做好朋辈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
2.2成员培训机制
朋辈教育工作引入培训机制是做好此项工作的业务保障。成员培训机制涵盖了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过程等内容,通过业务学习和实践交流,不仅使学生完成学生到教育者的角色转换,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增强工作技巧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更可以提高朋辈教育者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我国高校中朋辈教育的培训采用短期的岗前培训与长期的素质培训双线结合的培训模式,在培训的形式上以短期培训居多,长期的常规培训偏少,上岗培训之后,对朋辈教育者重使用,轻培养,造成朋辈教育者后劲不足,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培训的内容以技能技术培训为主,而对于社会公众责任心、组织归属感等精神层次培养是比较缺乏的,而这也正是朋辈教育更深层的内涵所在。
2.3项目运行机制
项目运作机制是指,朋辈教育从开始阶段到活动结束这一过程所需进行的策划、评估、指挥、协调、实施、运行、控制、调节和评价的全过程,以实现朋辈教育工作目标,达到活动效果。项目运作机制需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项目设置:要根据朋辈教育工作的特点来制定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适宜的活动项目,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比如对如何做好高校朋辈心理咨询工作的项目设置;②项目管理:为保证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在项目管理中需要建立完整的文档,反映工作进展的全过程,并为以后提供参考资料;③项目评价:建立可行的评价体系,选好评价结合点,进行考核,及时通报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制定实施方案。
项目运行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得工作的效果评估变得可操作,我国高校朋辈教育中项目的管理与评价仍比较随意,评价主要依据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建设尚不完善,而且大家普遍认为朋辈教育者能够为其他同学提供服务,进行帮助,已经是献爱心了,已经很好了,从道德的角度认可其工作,而非从工作质量的角度进行科学评价,在评价与管理过程中,对朋辈教育者自身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评价不多,仍以结果评判为主。
2.4评价激励机制
为体现活动效果和价值,必须对朋辈教育工作进行评估与奖励,从而激发朋辈教育者的热情,以促进朋辈教育工作的长久开展和达成预订的目标。评价激励机制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为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效果如何、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朋辈教育者的收获;②评价体系:建立朋辈教育评估体系,定期开展评优活动,根据工作的实施情况,全面考评朋辈教育的过程与取得的效果;③激励内容:以解决被帮助学生的实际问题、促进被帮助者和朋辈教育者者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考虑个人经历、工作态度、工作业绩、服务时间次数等方面因素,提高朋辈教育者的自主意识,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④奖励办法: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朋辈教育者,应该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并及时进行认可与表彰。
为了做好朋辈教育工作,各高校也充分认识到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如有的学校出台了《十佳心理委员评选办法》《优秀朋辈辅导员评选办法》,定期评选“助人之星”“健康大使”等,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在目前的激钪贫戎腥源嬖诒碚梅段Ч窄,缺乏平时监督、奖优不罚劣的情况。
2.5活动保障机制
发展朋辈教育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建设来保障朋辈教育工作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不断发展。活动保障机制包括:①学校重视: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朋辈教育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积极进行宣传和鼓励,并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解决被帮助学生的困扰、提高朋辈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②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是朋辈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培训、项目运作、管理与激励等所有的环节均需要资金的注入,学校在重视朋辈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专项拨款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当然也可以通过社会赞助,与企业联合,争取政府拨款与慈善支持,还可开展社会募捐、公益义卖等形式筹集资金。
我国高校的朋辈教育工作基本都挂靠在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商业化操作的可能性较小,这就使得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狭窄,影响到队伍的发展,而各高校一般将朋辈教育定位为常规工作的补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非常必要的平台,经费支持力度较小,甚至没有相关经费。
3大学生朋辈教育在高校生命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概念,在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大陆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生命教育”的理念,关于“生命教育”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体而言,学者的主要观点集中在“侧重于建构生命教育体系;侧重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侧重于将生命教育认为是一种价值追求”等三大方面。综合关于生命教育的不同阐述,本文认为生命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成为充满活力,具有健全人格,掌握创造智慧的活动。生命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人们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尊重生命、升华生命。
上海海关学院自2013年开始开展生命教育,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此项工作,设立了学生组织“青青草朋辈互助联盟”,依托学生骨干,开展朋辈生命教育,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将课堂教学、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和法制教育等活动整合在一起,采取专题活动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的多元形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学生珍视生命存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
3.1加强情境教育,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唤醒生命意识,珍视生命存在
心理健康教育既然要以人的生命为基础,直面人的生命,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更高的追求就应当是唤醒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存在,上海海关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意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加强情景教育,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体会生命的美好与不易,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3.1.1“脚步丈量梦想,实践拓展生命”――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大力支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创设机会让学生去体会生命的可贵与不易,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实践项目,学生分别赴敬老院、贫困山区、希望小学、陪伴白血病儿童、福利院、上海地区小学、大学、医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助人达到自我完善与成长。
3.1.2“用心看世界,舞台绎人生”――心理剧表演体验人生百味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年举行心理剧表演大赛和心理剧剧本大赛,截止目前共举行四届,除舞台表演方式之外,选择大学生的常见困扰,每月拍摄校园情景剧通过学院媒体中心在食堂滚动播出,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
3.1.3“运动健身,合作健心,齐心协力,智勇通关”―举办各类体验式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如定向拓展比赛、心理运动会和各类团队拓展活动等,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在竞争中学习合作,在合作中体验团队的力量,在体验中进行自我觉察,在自我觉察中促进个人的发展与进步;
3.1.4“观光影世界,品百态人生”――生命教育电影展映
定期举行生命教育电影展映,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励志的影片如《一公升的眼泪》《阿甘正传》《幸福终点站》《楚门的世界》《心灵捕手》《当幸福来敲门》《美丽心灵》等,使学生在观看他人的人生中,体悟到生命的神奇和不易,人生会有各种挑战与挫折,但只要坚持,只要心存希望,加倍的珍惜,生命必不负你。
3.2推进心理素质教育,重视心理能力提升,尊重生命,发挥生命的创造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实现的过程,更多的是自我选择和自我创新,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人的生命成长的角度去开发人的创造性,激发生命的冲动,实现生命的优化与超越。心理素质教育正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开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的教育方式。
3.2.1开展贯穿大学四年的心理素质提升计划
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放在适应新环境上,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确立合适的自我概念及发展目标,正确规划大学生涯;大二、大三的学生要以帮助他们初步掌握心理调适技能以及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重点;对大四学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3.2.2因人因时开展专题讲座
对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较为集中的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教育,有针对性的提供教育与支持,如“敢问路在何方――大学新生入校适应讲座”“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心理”“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情绪的调节与控制”“爱情让我欢喜让我忧”等专题讲座和报告会。
3.2.3提供不同主题的成长性团体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成长性团体辅导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一种素质提升方式,“新生成长训练营”“自信训练营”“人际交往训练营”等在新生班级团队建设、学生自我能力提升和人际交往技能提升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3.2.4为大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计了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供大学生选择,如5月是心理健康宣传月、截止目前共举行了十一届,10月是新生适应周,截止目前共举行九届,11月是生命教育宣髟拢截止目前举行了三届,在宣传月或健康周里,设计内容丰富的活动,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或生命教育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生命意识,如开展展板设计比赛、主题班会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或者涂鸦活动、三行诗创作、团队拓展活动等。
3.2.5多种途径宣传教育提供知识来源和智力保障
伴随录取通知书,寄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致新生的一封信”;在新生入校之初,为新生发放《我是新生――大学心理适应手册》;在宣传月或健康周期问,为同学们发放制作精良的宣传手册、书签、折页等宣传材料,在食堂滚动播放活动视频;建设“上海海关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网”,提供网络信息支持;定期制作电子杂志《E心球》,截止目前共有21期;建设了“上海海关学院大学生心理发展协会”微博、微信公众号“青青草朋辈互助联盟”,定期编辑心理健康或生命教育知识,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种活动宣传。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智力支持。
3.3开设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是一门直接介入学生心灵世界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有直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生命教育形态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观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重视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赖以生存的环境,消除来自生存环境的心理困扰,学会应对困难和挫折,形成对自我或他人生命的尊重和具有责任感,拥有生命的智慧和健全的人格。我院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大学生交往心理学》《大学生情感心理解读》等,无论哪门课程都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课程目标着眼于开发学生生命潜能的理念,课程内容着眼于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课程实施着眼于师生的交往互动,课程评价着眼于学生的生命发展。
3.4打造一支既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又有生命教育意识的队伍
3.4.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生命教育意识培养
针对当代大学生日趋严重的心理困顿和生命困顿问题,我们既要从心理的角度去解决,更要从生命的角度去探讨,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既有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又有生命教育意识的教师队伍,使他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时候,给予大学生极大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关照。我院在有意识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在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外,下发生命教育专项课题,督促专兼职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研究。
3.4.2青青小草,平凡坚强――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学生骨干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西安工程大学采取多项举措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2012年3月该校修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五结合”的工作原则,即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这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下,该校学生工作部(处)、思政部、校团委、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统筹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检查督促相关工作的开展,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二是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该校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该校教务处、思政部等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力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中学生管理部门开展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该校团委等部门积极扶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既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又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增强了大学生心理耐挫能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该校每年在五月至六月份结合整体工作安排,组织和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月活动。2012年5月22日,该校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在临潼举行,拉开了该校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师生作主题报告,开阔学生视野,普及健康知识。2012年特别邀请了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陈青萍教授作了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热点问题·辅导策略》的主题报告会。还邀请了西安石油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心理咨询主任、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生导师郑林科教授,作了题为《积极心理学——完美幸福人生》的主题报告。在全校学生中组织了以“健康从心开始,生命因我绽放”为主题的演讲和征文比赛,并对优秀作品给予表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组织和开展了以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为主题的知识讲座和团体辅导。各学院心理辅导兼职教师配合学校组织开展了《国王演讲》、《听见天堂》等影视赏析活动。
同时,学生心理协会社团组织开展了主题社团活动。学院各班级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这些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同时,该校还在学生中组织了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团体辅导、影视赏析、知识讲座、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来源:西安工程大学
2.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目前对未来取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年龄和性别。对年龄段为10~30岁样本的研究发现,16岁以上的个体比年少的个体有更强的未来取向,且其未来取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继续发展。性别方面,男性的未来取向一般更关注工作领域,而女性往往更关注婚姻家庭领域。
(2)人格。低自我认同感、高拖延个性的人,未来取向程度往往较低。
(3)情绪。死亡焦虑与未来取向呈负相关;孤独的青少年的未来取向得分相对较低。
(4)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青少年学生的未来教育取向,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未来有更强烈、更坚定的教育渴求。
(5)同伴因素。同伴关系会影响青少年的未来取向,积极方面,同伴在其中可起榜样、辅助、建议的作用;消极方面,不良的同伴关系往往会导致物质滥用、反社会行为、逃学和低学业成就等问题,从而使青少年未来取向程度降低。
(6)家庭因素。消极的家庭环境会导致青少年对未来更悲观,更少有职业规划。与值得信赖的、关心人的、有能力的成年人的交往,父母的积极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积极未来取向的发展。某些环境 (如充满暴力的、贫穷的环境)可能会限制青少年对未来的思考能力,从而抑制 对未来的希望的发展,导致失望感的产生。有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 (如与孩子讨论资金问题)和取向 (责任感、未来取向)会影响孩子经济行为的未来取向。
(7)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如个体生活环境下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和其他规范及期待,会影响个体未来憧憬的内容;个体的未来取向往往也反映了个体所处文化对其的定位和塑造。此外,社区因素、邻居因素、父母工作环境、个体所处的社会阶层 (经济地位)、所遭遇的生活事件、 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体验等也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取向。
二、如何在未来取向视野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恰当开展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理想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生活理想是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最基本的理想;职业理想是对个人未来职业的期盼;道德理想是对完善人格的设想和追求;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预见、向往和追求。理想作为奋斗目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引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故应恰当开展理想教育。鼓励学生要有理想,在树立、追求理想过程中,既要有志存高远的胸怀,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理想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注意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结合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避免过于抽象的、空洞的理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中通过多感官信息输入渠道接受理想教育,从而在深刻体验中更有效地树立起积极的理想信念。此外,理想教育可灵活、充分借鉴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2.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了解并引导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大学生未来取向如何,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职业规划状况,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需要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为了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能保持较高的未来取向水平,建议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涯始终,而不能仅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或仅在毕业生面临职业选择时进行。同时笔者认为,大一阶段是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时期,让大学生在大一时就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规划,能有效地促进其学习生涯规划,如该重点学习哪方面内容,该选修什么课,该参加哪些实践活动等。此外,可通过个体心理咨询途径协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通过与学生、任课教师的交流,观察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心理测验 (如职业倾向测验)等途径了解其未来取向,引导其树立并坚持正确的未来取向。对于低未来取向的学生,教师应多与其交流,并加以引导,使其更好地了解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适时调整未来的目标,但经过深思熟虑确定未来目标以后,最好不要轻易改变,摇摆不定的状态往往会使学生内心充满矛盾,难以安心学习。要充分发挥未来取向的积极作用,需重视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使学生乐观地看待未来;重视学生务实精神的培育,使学生能脚踏实地把握现在。
3.增强大学生的积极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预防或干预大学生的拖延个性具有积极自我认同的大学生不仅有积极的未来取向,也能在现实生活中寻求支持和帮助。增强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同感除了需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环境(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与同伴关系)外,也需从以下方面着手:尊重、关爱学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如感恩)、自信、移情能力和交往能力;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鼓励学生尝试应对挑战,使其在尝试中不断认识自我。大学生积极自我认同感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此外,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目标;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学生寻找恰当的榜样供学习借鉴与自我激励;适当表扬和奖励学生;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为人处世之道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等也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效能感。由于高拖延个性的人往往有较低的未来取向水平,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水平,可以拖延个性为切入点,进行大学生拖延个性的预防或干预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及时考虑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问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是自我时间管理能力和自我情绪调控能力;预防或干预大学生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给予大学生足够的社会支持,使其有积极的情绪体验;培育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适当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
4.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从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研究可知,影响个体未来取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外因往往需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除了尽量减少外在因素的不良影响外,还可从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着手,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性,减少其依赖性、脆弱性和受暗示性,使其能真正坚持走自己想走的路,而不是迷失自我、随波逐流。大学生自立人格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开设自立人格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5.重视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意义感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时有研究显示, 对生命本身意义的体验能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未来取向。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未来取向程度及其未来取向质量,有必要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可包括: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方面的教育,如生存知识、危机应对方法、逃生的本领等;生命价值方面的教育,如 人的生命价值,自己活着的意义何在;挫折教育,使学生明白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人际交往教育,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接纳他人,欣赏他人,尊重和珍爱他人的生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形式可多样化,如开设生命教育选修课或讲座;举办生命教育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名人故居等;组织学生参观戒毒所、看守所、医院、殡仪馆等及相关知识展览;利用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心理咨询中渗透生命教育。
6.注意同伴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学生 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意识,建议学生多和积极向上、职业规划较明确的人交往,减少或不要和社会上那些 不良青年交往,从而使自己能着眼未来,积极向上;建议学生营造积极的寝室氛围和班级氛围,为自身心理成长营造积极的人际环境。构建积极、融洽的人际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故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得到重视并持之以恒。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般由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小组成员和寝室心理信息员等构成。朋辈心理辅导员由于身处学生中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也更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对同伴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此,应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 (尤其是实务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 (含恋爱关系)、学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方面,不同年级的培训内容应有系统性和渐进性。可适当安排朋辈心理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跟随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咨询实践学习,以增强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践能力。此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邀请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能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有助于其学以致用、提升素质。
7.重视社会、文化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职业取向等会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受挫伤,对未来可能悲观、迷茫。女性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往往也使女生自我控制感缺失,降低其未来取向。因此,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考虑并积极应对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文化因素对学生未来取向的无形影响,充分发挥积极文化的作用,减少消极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着力预防消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家庭因素会影响个体的未来取向,因此,应重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学校辅导员可与学生家长沟通,让其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父母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树立起积极的榜样,父母对于未来是悲观失望还是积极向上,往往会影响孩子对未来的态度是忧虑还是乐观;父母不能包办孩子的未来,应尊重孩子的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婚恋选择等。
8.重视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史的学生,应鼓励其树立梦想,积极期待未来,努力把握现在;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遇到困惑时,学会求助他人。对于有行为问题 (如欺负行为、网瘾、酗酒等)的学生,应引导其多思考问题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灵活运用内观疗法,让其就内观疗法的三大主题 他人为我做的;我给他人的回报;我给他人带来的麻烦进行反复思考并记下所思所想,使其产生积极的内疚感,实现积极的改变。对于特困生,要让其克服自卑、自弃、自我封闭心理,树立起奋发图强的决心。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的学生,要帮助其克服对未来高枕无忧的乐观偏差,打消其 啃老想法,挖掘其潜能,培养其自强自立。对于学习动机缺乏的学生,可通过提高其未来取向水平来激发其学习动机。
三、未来取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1.高校应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足够支持,着力提高学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学校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设提供足够的硬件支持和经费支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活动 (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有效开展。如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体心理辅导的课时和场地;为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途径之一,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度还不够,寻求心理咨询的意愿较低。要提升大学生的未来取向,有必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借助心理咨询提高大学生 (尤其是那些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的未来取向。而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实效性,需要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咨询常识,需要心理咨询师提升自身职业胜任力,需要为实施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创设条件,如优化心理咨询中心的设置 (含场地设置和设备、人员配备)等。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行为示范作用幽默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不仅能使教师自身保持乐观,促进自身人际关系和情绪健康,减少职业倦怠,也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温馨愉悦的心理咨询氛围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还能为大学生幽默感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幽默感的提升途径有:多看幽默影视;博览群书;丰富阅历;和幽默的人交往;多发现和积累日常生活中的幽默素材;了解并尝试运用幽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在行为示范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至少应在两方面起榜样作用:一是积极心态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注意培育自己的积极心态,举手投足间体现自身的良好示范作用;二是人生规划的示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有明晰的人生规划,以更好地开展生涯规划辅导。
3.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明显成效,需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需重视日常生活中与大学生的灵活沟通,对大学生加以积极引导。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辅导员来开展,这就需要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既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和有机互动,也要注意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校园活动等创设条件,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将会增强学生的体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当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教师创设多样情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4.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高校应重视在校园网中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园地(包括刊登心理文章、介绍或在线播放心理影视、设置留言版块进行互动),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方法提供良好的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大学生将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期计划和心理咨询热线、面询安排,从而有针对性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途径开展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通过网络 (如电子邮箱)定期内部发行电子心理刊物等。网络不仅能有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同时能为师生沟通提供平台,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渠道,也能为提升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提供有效途径。总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能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也能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5.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师资力量难以胜任,需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这些师资力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方向背景的其他院系教师及辅导员。某种程度上,有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多优势,如可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教师遇到工作困惑 (如难处理的心理咨询个案)时也可和心理学系教师进行交流。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是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之一。
6.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化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如何,与大学生自身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品质及其所处环境有关。未来取向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强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育其积极心理品质 (如自立、自信、乐观、感恩、希望感、心理韧性),为大学生创设积极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为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途径等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 积极色彩。
1.1 课程形式不统一
各个高校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必修课、选修课、心理讲座、网络视频课等不同形式的心理课程。在开设心理必修课的学校一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为8个学时,仅仅普及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选修课一般是随机组班,每位学生四年内只能学习一学期,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各个专业,其知识背景和认识水平各不相同。任课教师选择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满足各年龄层次的学生需求的课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影响课堂效果。心理专题讲座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开设的场次可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缺乏连续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网络课程缺少现实课堂的互动和心理体验。
1.2 教学教材滞后
心理健康课程是知识传授与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的综合课堂,目前教材内容多是理论概念学习,忽视互动实践环节。同时课程教材内容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不足,某些教材内容固定化,不能及时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虽然目前众多学者依据实际应用编制新教材,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1.3 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某些由具有心理咨询师三级证的辅导员或教师担任,由于未受过专业心理训练,在运用心理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在运用心理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沟通方面,在觉察学生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心理案例分析、心理体验等课堂互动融入到知识教学中等方面不是很熟练,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1.4 课堂设计缺乏实践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侧重在心理知识普及,忽略了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等心理技能培训。同时在教学方法多的选择方面,多媒体教学,单向知识传输,缺乏互动。
1.5 课程效果评价单一
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传统考试时发现,难以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心理健康课程的独特性,将其改为考查课,但是由于考查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学生心理是变化性,发展性的,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亟需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
2 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建议
2.1 设置合理的课程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要求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2.2 选编优质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在听取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各高校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师,依据实践教学经验编著合理的具有实性的教材,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 提高师资素质
组成授课团队,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学习,定期进行培训,学期结束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培训和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实践活动的拓展。
2.4 设计合理的课堂内容
近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课程内容主要由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 大学生心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阅历的增多,所遇到的心理困惑也会不断变化。课程的内容依据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有所侧重。例如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侧重学习和掌握在人际交往技巧,情绪管理方法,学习思路的转变等技巧。大二和大三学生关注情感问题、生活琐事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大四个人发展的思考和就业压力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
2.5 改进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在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授内容设置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自我,将教师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执行助人自助的理念。适合心理学专业授课特色的讲课方式有课程讲授、心理测试、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体验活动、情景表演、团体训练角色扮演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主体,在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是通过课堂讲授,运用案例导入法,通过现实案例,使学生直观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第二步通过科学测评法,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将班级进行分组,小组讨论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设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模拟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在模拟仿真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学会预防心理危机,珍爱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也可以邀请专家讲座,举办各类心理活动作为补充教学形式。
2.6 有效的课程效果评价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普及知识、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依据课程目标制定适合学生的考核方式是授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将学生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可选择考虑平时表现加最终考核的方式。在日常的课堂授课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可以将学生课堂出勤、参与的程度、课堂提问情况纳入平时考核。最终考核内容更倾向于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身边同学中普遍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给出自己的有效建议等。与此同时,对于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加分。
【关键词】大学生 性健康教育 意义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力求将大学生培养成知识全面,精神风貌良好的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必然。我国文化底蕴厚重,然而,在性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却远远不够。大学生一般为18至22岁,从其心理而言,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大学生于情于理都应该对性有正确的认识,而不是谈性色变,或走入对性的理解误区。
一、在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
“食色性也”,性是人类生生不息得以繁衍的自然现象。性与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是人的正常欲求,也是婚姻中重要的一部分,婚姻中性是否和谐对整个家庭的和谐稳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于经历过青春期,身体各组织器官已趋发育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对性的渴望和时常产生性方面的冲动甚至幻想都是正常的。然而,在大学阶段,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影响“谈性色变”,部分学生对性可谓又好奇又害怕,当谈到性话题时,刻意回避,但又极其渴望自己内心的问题和困惑得到正确解答。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开放的媒介,不乏一些不良媒体充斥着一些不健康的性信息,或一些商家为了促销以性作为噱头炒作。使青年学生无所适从,要么陷入性罪错的困境,要么陷入性自由、性开放、性泛滥的泥潭。那么,处在学业最后一站,距婚姻已可谓是“零距离”的大学生,怎么能不懂性,不知性?故而,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二、大学生性教育缺失的原因
1. 社会原因
目前,虽然一些媒体不乏性信息,但社会对性的态度仍然是很闭塞隐晦的,仍然处在“害羞”状态,认为性是决不可“拿到桌面上来讨论”,不然便有辱斯文,思想不正当。长期处于对性认识有偏见或对性持扭曲态度的社会,会导致青年学生难以对性摆正态度。虽然“无性则无人”毋庸置疑,但改变一个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极其不容易的。如今我国已经意识到在大学生中开展性健康教育是大势所趋,然而社会对性的态度却无法紧跟这一形势,更改于朝夕之间。
2. 学校原因
社会教育对学生是一种间接式的耳濡目染,学校才是大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有的学校对性教育是忽视回避的,并且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曲解,认为学校主要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性教育是旁门左道。还有的认为,性是一种本能,婚后自然要经历,何必多此一举。有的学校对性教育存在畏惧心理,不敢贸然引入课堂,生怕给学生讲解性方面的知识会让学生的兴趣()骤然燃起,助长学生偷尝禁果。除大学外,中学对性教育也十分畏惧,部分学校甚至出台一些极端规定,如女教师不可穿着丝袜上课等。这些因素导致学生性知识严重缺乏。
3. 家庭原因
一些家长观念滞后,忌讳谈论性,认为在孩子面前谈性很荒唐,甚至认为会引起孩子的邪念,从而不好好读书。孩子在性方面有困惑和不解时,父母会不知所措地搪塞或斥责,怪孩子“思想不健康”。别说是大学生,纵使是幼儿园的孩子,当他们向父母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换来的答案往往是“捡来的、抱来的”。家庭教育的不到位也导致了大学生性教育缺失。
三、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意义
1. 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能够使大学生科学正确地认识性,端正自己的性态度,纠正性偏见或性的随意性,能够安之若素地享受自我的,并能将控制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范围内。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还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积极的恋爱观,使他们在与异往时把握好尺度,做到“发乎情、止乎礼”,尊重异性,尊重生命。
2. 有利于大学生生殖健康,免遭性疾病的侵扰
对大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能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性生物学知识,避免意外妊娠,免遭害,促进生殖健康。在大学开展性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性病、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使他们学会调节性冲动,遵守性道德规范,避免草率陷入危险的性活动,免遭性病、艾滋病的侵袭。
3. 避免受到外来良莠不齐的性信息干扰
目前资讯十分发达,一些不良的性信息充斥着媒体,学生如果不能从学校途径获得科学正确的性知识,很难去判断媒介性知识的良莠。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学生掌握了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树立起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就能够辨明是非,抵御不良的性影响、性诱惑。
4. 有助于社会稳定
虽然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却不是个人的事情。它涉及当事人双方以及国民健康、社会道德。倘若大学生缺乏性知识或性责任感缺失,就可能导致意外怀孕、堕胎、性病、艾滋病传播等问题的产生,不仅给他们的身体心理造成伤害,还会败坏社会道德风气,造成社会混乱。故而,在大学生中开展性教育普及性知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其知道“一人乱则会乱社会”,这样才有助于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45-02
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贯穿始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 教学目标要分层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可以表述为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心理危机、适应现实环境、促进自我发展和成长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表述为基础性目标、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
1.基础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预防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危机,纠正一般偏差行为,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自我评估,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2.中级目标
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与适应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通过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使大学生通过自我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科学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设定与自己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大学生活计划和目标,避免好高骛远。
3.最高目标
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和谐个性的发展,提升其价值感与心理力量,提升积极生活理念与幸福感,促进内在潜质、潜能的开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努力,最大程度地接近这一目标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追求。
二、 教学内容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知识的传授,不能只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与学习。目前,不少公修课的教材内容偏重知识性的陈述,更多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理论的发展沿革,沿袭了心理学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与体验,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和实际生活逻辑,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不匹配,以致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1]。
目前,由于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各院校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随意,教学内容因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主观经验和知识取向而不同。笔者所在高校,开设的心理类公选课程包括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生涯规划学”、“生命健康教育”、“管理心理学”共七门课程。不少大学生本来喜欢学习心理学课程,选课时抱着“一定要选修一门心理学”的期待,结果因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期望不相协调,不少学生感到失望,也导致教师缺少对该课程教学的满足感与价值感。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学生需要为导向,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基础,从而适应上述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
1.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基础性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目标与定位应当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为实现基础性教学目标,在学习内容上应着重安排以下内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观念的认知;了解心理异常的一般心理与行为表现;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能够初步评估自我状态,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心理咨询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2.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合中级教学目标
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与适应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课程内容也应服务和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置。大学生自我意识与探索、自我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以及大学生学习心理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
3.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教学最高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课程内容设置应安排以下内容: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大学生幸福感培养与提升。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确立在大学期间自我发展的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和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进行时间管理,建设性地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获得自我提升与成长。
三、 教学方法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方法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基本处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阶段,“粉笔+黑板+PPT”是主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多以灌输方式讲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体现,其参与性较低。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体验达到“领悟”,进而能够“自省”,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自助”。
1.把团体心理活动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团体心理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团体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分享其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使每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成长的目的。首先,团体中的每位大学生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有着或者有过相似的烦恼和困惑,团体能够为成员提供理解和支持的团体氛围,可以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同龄人之间也更容易习得新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团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感知、领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增进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达到调整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的教学目的。
2.把心理拓展训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拓展训练也是一种参与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在特定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体验与领悟,帮助参与者在拓展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悦纳自我的目的,达到理解、互助、支援和形成团队精神的目的,以打破旧的、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心理拓展训练不同于强调体能的素质拓展训练,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场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安排到室外场地即可进行,既增强心理健康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自己的心理变化,认识自身心理潜能,增强自信,更好地达到预期的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3.心理咨询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强调让大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即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具体描述,再现当事人经历的事件与情境,引导学生对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及纠结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心理调整思路,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供的案例必须有现实性,案例事件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联系,以学生生活现实为基础,以增强学生兴趣。其次,案例当事人不能为目前的在校生,也不能通过嫁接事件进行讨论,而应当对人物和空间都进行加工,即人物和地点都不能透露真实信息,以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第三,案例讨论要注重对学生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引导。当前大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倾向是多元的、多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避免案例可能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
4.把心理测验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验是心理量表测试。专业的心理量表科学性强,信度和效度高,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深入地了解自己。使用心理量表测验要配合当时的教学内容,比如讲人际关系章节时,进行人际关系的测试,使学生在了解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教学中过多使用心理测验,导致课堂气氛冷淡;还要注意量表的选择,要选择专业的、信度和效度可靠的量表;测试结束,要给学生以科学客观的解释,有常模的要给出常模以便比较。
四、 教学理念要以解决问题为依归
受大众化观念的影响,有些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学生个人观念中的心理健康即为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即为解决和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冲突的层面,忽略了个体和谐发展的潜在心理能量和精神力量的开发和提升。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具有明显的问题化和疾理化倾向,与促进个体和谐发展、促进潜能开发、提升个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积极心理学理念有显著差异。
首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重培养和提升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心态来看待每一个人。对于个体而言,积极品质的提升也同时预示着相对应的消极品质的下降和消失,如当一个人自信上升时,自卑感自然就降低或消失了。
其次,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倡导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学生成长观、教学成效观,主张通过教师的积极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软环境,唤起和引导学生的积极学习、积极参与行为,鼓励、启发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其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机。同时,积极心理学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自主判断、学会选择,学习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些锻炼,促使学生提升能力,提升自信,促使其和谐发展,从而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面对大学生漠视生命、伤害生命甚至否定生命的现象,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如此不尊重和珍惜崇高而伟大的生命?答案也许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缺乏对生命及其价值的科学思考,也就是说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一、生命价值观的基本定义
根据马克思关于价值的理论,生命价值是作为生命主体的人对自身和社会的积极效用,它由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构成,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辨证统一,人要认识到生命存在的唯一性、不可替代性、不可逆性和基础性,把保持生命的存在作为人类活动的第一原则;另一方面,又要认识到生命的存在只是人的存在的基础,而决非是人的存在的最终目的,生命的存在除了应该珍惜、维护好生命本身的价值,还应该创造性地去成就生命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1)多数大学生有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第一,能较好的认识生命并珍惜生命。大学生平时是比较关注生命,认同有关生命的格言“天生我材必有用”、“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等。第二,对于自杀、杀人等现象持基本否定的态度。 对于杀人或者自杀的问题,大学生都认为自杀是对生命的轻视是不可取的,是对家人的极端不负责任。关键是大学生要能通过死亡这一客观存在的必然的认识,既要加倍珍惜现有的生命,明白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努力学习知识技能以便更好的实现生命的价值。第三,对生命的价值的评价标准观点多样但主流积极。
(2)少数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处于消极层面
第一,就是漠视生命。马家爵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四名同学,在狱中,当记者问他“4个年轻同窗的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消失了,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马家爵(茫然)说:“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可见,漠视生命的人,也必然会带来造成人格的扭曲和人性的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发展到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否定生命。第二,就是否定生命,大学生因为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而导致了对生命的否定。我们必须明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其现实的存在是人的一切可能性的基础。第三个就是游戏生命,很多大学生把时间都浪费在网吧,沉醉于爱情的美梦之中,整天无所事事,东游西荡,正是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表现。
四、大学生正确生命价值观缺失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但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富有,于是,不知什么时候“一切向前看”被演绎为“一切向钱看”,“有钱就有一切”的观点占据了大部分人的头脑。如果我们的大学生仅仅将上大学的目的定位在赚取更多的金钱,而不注重价值观的修养,终有一天,会因为自己行为的不正当而被法律剥夺追求幸福的步伐甚至是生命的权力。
(2)教育原因
现行的教育中,更多的是注重人们的知识培养和技能培训,将个体的价值等同于他将要取得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最终,将受教育者塑造成或政治或经济的工具,而很少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命的关爱,对生命意识的培养。当我们的教育真正培养起学生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时候,弥漫在我们周围的挫折感和无助感就一定不会这么深,自杀率就一定不会这么高。
(3)家庭原因
由于家长总盼望儿成龙女成凤,只知道一个标准,那就是学习成绩。在这种心理下,这必然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有些学生自杀的原因就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害怕受到父母责骂而自杀的。对于家庭来说,家庭成员之间应主意经常的沟通与交流。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生活和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孩子健康的心理,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五、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措施
(1)树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本身,在我们致力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时,还应注重于提高社会对人本身的认识。人不是物质和科技的奴隶而是其主人。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是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的社会,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给人的生命实现其价值留有广阔发展空间的社会。在社会中广泛进行有关生命意识教育,营造一个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打下社会基础。
(2)增设生命价值观相关课程并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
在大学,进行生命意识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开设有关生命意识方面的课程。根据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一是可以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有关生命意识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的方式把生命意识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大学生。二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生命意识方面的专门课程,让大学生接受系统的生命意识教育。三是在其他相关课程(哲学课等)中适当渗透生命意识的内容。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