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

时间:2023-07-24 17:07: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分享

第1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问题;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参与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1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共同问题。课堂提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提问的把握并不尽如人意,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与探索。例如,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没有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以正确了解和准确把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虽然经常进行课堂提问,但是仍然流于形式,并未涉及到教学中的实质内容。通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热烈讨论,积极参与,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然而,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实际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并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没有起到引导作用。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能照顾到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课堂提问虽然能调动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参与,但是积极回应语文教师课堂提问的大多都是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小学生,对于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而言,教师给予的关注较少,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并不能保证这部分学生有效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

2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设问: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阅历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班级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问。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么过于简单,缺乏创新,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起不到引导作用;要么就是问题的设置过于复杂,小学生难以理解,加大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难度,同时也会严重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产生畏难心理。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问应当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前既要深入学习研究课文内容,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符合小学生理解水平的问题。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S版教材中《滥竽充数》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置如“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你认为滥竽充数的意思是什么”“你想对滥竽充数的这个人说些什么”,通过难易适中的设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小学生的思维,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2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开放性设问:

开放性设问的问题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只要求小学生可以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就可以。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进行开放性设问,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语文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学语文的教学并不仅仅是对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入门学习,也是对小学生文学素养沉淀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开放性设问,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减少问题范围与条件的设置,使每位小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得出各自不同的答案,并要求小学生在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思考的答案写在纸上,保证每位同学都能真正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在小学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邯郸学步》一课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从这篇课文中学习到了什么?对你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启示?”“如果是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呢?”,通过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答,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小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3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与启发者。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深入研究学习关于小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同时,在课后,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及时反思课堂提问的效果,在自我反思以及与其他语文教师的交流沟通中发现自身在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修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总结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着重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提问中去迎合小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叶莎莎.个性化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浅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

[2]张惠英.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Z1).

第2篇

关键词:小学;古文教学;有效方法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教育方式。在小学阶段,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总结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强化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阶段古文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

(一)小学阶段古文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古文,需要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为之后初中以及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慢慢适应古文学习的节奏,小学阶段语文课本中的古文一般来说篇幅较小,简单易懂,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比如说《两小儿辩日》《杨氏之子》等,都是叙述性的古文。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文章内容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进行小学古文的教学工作。

(二)小学阶段古文的教学目标面向小学生进行古文教学时,并不能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否则学生难以完成就有可能会对古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文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于古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丰富而灿烂的中华文化,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古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是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古文与白话文的不同之处,了解古文所具备的特点。最后,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熟记古文殊字词的意思,并对文章熟读成诵。

二、小学阶段教学古文的必要性

从文化传承方面来说,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突出体现,小学生作为未来祖国发展的接班人和民族的希望,必须要对文言文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从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来说,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精简,读起来更具有节奏美和音律美,因此语文科目内容中势必少不了文言文。除此之外,上文中已经提到,初中、高中学生将会学习篇幅更长、内容更加复杂的文言文,所以小学阶段的古文是作为基础性内容出现的,否则学生到了初中第一次接触古文时就要学习复杂的写景文章,不仅会给教师教学增加难度,学生的学习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三、目前小学语文古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语文教师对于古文教学认知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小学阶段古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给予古文内容足够的重视。从客观上来讲,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很多古文都属于节选内容,这些内容在初中或者高中之后往往会重复出现,这就导致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生之后会进行更加详尽的学习,因此只注重让学生对古文内容进行背诵,并不重视学生对于文章中重点字词以及整体意思的理解,这样不仅会让学生难以体会到古文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古文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还会降低小学语文课堂古文教学的质量,难以达到原本的教学目标。此外,这种教学方式也不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小学古文教学方式较为传统、缺乏新意从目前小学语文古文的教学情况来看,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文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与古诗词的教学模式基本一致,就是教师给学生进行全文意思的大致翻译之后,就指导学生进行全文内容的背诵和默写,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和接受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基本以自身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也没有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这种模式无论是对于古文教学还是其他内容的教学都是不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这种传统的、缺乏新意的古文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

(三)教学内容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兴趣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文教学的过程中,将课本上的内容作为全部的教学内容,并不会对知识进行拓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会有很大程度的降低。具体来讲,许多教师教学时就是按照生字词、文章翻译、文章背诵的流程来进行的,所有的环节完成之后,这篇文章的教学也就完毕了,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思维会被限制,学生学习到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避免出现这种问题,一定要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增添古文教学课堂上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强化小学语文古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正确认识小学古文教学的目的和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自身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古文教学的目的和价值,才可以为小学古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讲,语文教师肩负着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伟大职责,因此要深刻理解古文教学在学生未来发展以及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在古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进行备课,尽可能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古文教学的课堂内容,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眼界。在课堂上,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来安排教学流程,尽可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古文的魅力。一些较为年轻的语文教师如果对古文教学经验较少,那么就要积极地向其他优秀教师学习,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努力提高语文科目古文教学的质量。

(二)提升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会让学生逐渐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长此以往会导致语文科目教学质量降低。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这样才能够使古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具体来讲,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文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古文的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与古文内容有关的动画,这样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古文内容进行学习。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升华文章主旨时,要尽可能避免对文章主旨进行干巴巴地朗读,教师可以搜集与文章表达主旨相同的小故事,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对文章主旨进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总结能力,还可以加快学生对于古文内容主旨的理解,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转变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特别是古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如小组式教学以及“翻转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古文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形式。比如对某一句话进行翻译时,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内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再将不同小组学生的翻译结果进行对比,对于翻译较为准确的小组,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而对于表现欠佳的小组,教师也要进行鼓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之后的教学是十分有利的。再如,当教学的古文内容较为简单、易于理解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前一天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预习,并自行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将查到的资料以及自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行分享,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还可以使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进行古文教学时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使学生充分理解古文内容和主旨,从而实现学生各方面水平的提高。

(四)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文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充分掌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还要适当地丰富课堂内容,增加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自行选择将额外的知识拓展放到正式讲课之前或者正式讲课结束之后,这需要结合实际的古文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逍遥游》(节选)这一课的教学时,在正式的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鲸和老鹰的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分别以鲸和老鹰为原型对鲲和鹏进行想象,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课外知识,还可以加快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背诵文章的难度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再如,在进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一节课为学生播放关于作者杜甫的生平事迹,并详细介绍杜甫创作本篇文章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遭遇,学生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在完成文章主旨的教学之后,还可以再次进行升华,为学生讲解更多的关于拥有家国情怀的爱国诗人的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实现小学语文科目的教学目标。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新课改中提到,为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新教材更是强调了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方向。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迫切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摈弃传统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的独占局面,让学生充分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要改变教学理念,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教师要理解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建立民主的生物课堂,实施合作教学。创造互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调动学生的情趣,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提出书本上的疑点,根据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这也体现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努力的互动过程,既然是“互动”,那就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发现学生在学习语文上面的个体差异,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也可以找到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和同学们分享学习语文的方法。学习方法对学生学习语文非常重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好像航船找到了方向,可以轻而易举在知识的海洋中进行翱翔。客服思维定势,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以提高自身提高素质教育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设立特定阅读课

语文课外阅读非常重要,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不但可以实现词汇积累、还可以提高语文素养。因此,语文课外阅读可以恰当的比喻为语文学习的泉眼。加大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陶冶情操。语文课上教学覆盖面较窄,学生认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阅读体验有限,那就要求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加强对在外界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

作为语文课,要想要学生在课下拿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为学生制定特定的阅读课,来让学生充分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可以拿出每个周五的两节语文作文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有了固定的时间来吸收课外阅读的精髓,就保证了一定的课外阅读量,日积月累对学生阅读的提高会实现一定的突破。

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专门为学生推荐一定的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来看,同龄人的作品可能比成人的作品更能引起共鸣,文中的观点看法也更容易被接受。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来读相似的刊物,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阅读的快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勾选出易于理解,有鲜明的善恶曲直之分的文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多媒体教学 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堂上,若条件允许我们可以把多部电影与语文中某一内容相关联的镜头剪切下来,整合成同一情景但不同镜头的电影资源包,作为语文教学创景激情的资源,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接受课本里的知识。而且电影借助形、声、光、色于一体的优势,可以将大量的内容呈现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也拓展了语文课程的范围。

在网络的时代教师应该如何处理网络文本与教材文本之间的主次关系呢?这是我们作为老师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还是应该以教材为主体,网络文本为辅,因为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广度,更要强调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应该围绕教材文本,按照教材的模块有选择的选用网络资源,选取那些对学生学习产生正迁移的材料进行学习。学生应该首先是一个具有主动学习愿望的学习者,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切实参与阅读教学的整个流程,能够以更为积极的学习状态进入各个环节,而这恰恰是新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但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能力有限,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我们老师积极正确的引导他们。我们应该时常给他们讲学习的重要性,要他们意识到这一点。

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好小学语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写作的帮助和推进,小学作文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首先应该通过阅读与鉴赏,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写作技巧,整理、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发展写作能力。我们应该怎样教学生写好作文,作文也好,其他知识的学习也好,学做人做事也好,如果老师缺少读书,缺少学习,想教好孩子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教好学生。把“情感体悟”作为生活实践,让学生在于他人的心灵碰撞中感悟和体验美好的情感、情愫和情意,如:我们可以把周末作业改为“记下为妈妈做事的真实感想,与妈妈做一次心灵交流”,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培养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学生 语文教学 小妙招 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85

“竞争”是一个现代人十分熟悉的名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竞争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培育人才的学校,自然也受到深刻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培养出更多有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的人才,要求教师将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本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深深感受到将有效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打造趣味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语文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教师在对小学生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将多种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元素渗透到教学中去,进而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想象生活中见到的小蝌蚪的形象、青蛙的形象、大黄牛及壁虎的形象,这样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避免了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当然,教师如果能够制作一些模型供学生观赏,对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很大帮助。有趣的课堂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锁定于课堂教学之中,自然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升教学语言艺术性――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虽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时感觉压力并不大,但是想要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需要教师在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的艺术性,其中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就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本人发现,想要提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能够通过语言将学生带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引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教师在讲《掩耳盗铃》这一寓言故事时,就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故事情节的描述,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不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故事的内容,而且对学生的实际行动也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提升并非朝夕可就之事,需要教师对知识、能力、实践等多方面引起重视,在及时深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以一种更具艺术性的形式将文章内容展示给学生。

三、巧妙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现在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正好与学生的思维形式相适应。当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更好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知识点呈现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吻合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课件制作引起重视,其中课件知识点的呈现并不是任意的,应该与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吻合,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借助于多媒体,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二)课件内容丰富多彩

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往往不够丰富,课件仅仅容纳了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知识点,而没有融入一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结果课件的辅助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教师应该实现课件内容的丰富化,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小学生喜欢的音乐穿插到课件中去,在学生出现大脑疲劳或者学习兴趣不浓厚时,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使学生的疲劳或者厌学情绪得到缓解,进而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归纳总结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经验。

四、师生互动――将学生纳入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有效进行互动,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要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在课堂上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影响学生有效进行知识点的获得。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就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很多教师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往往结合教学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作答,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如果一味的设置问题,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心理,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与学生有效进行互动,本人通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为了更好的发挥师生互动对提升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应该开发更多有助于师生互动的方法。

五、采用多种多样教学方法――更好实现知识点呈现

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性;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修改更加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高。新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小学教师要在新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注重方法革新,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提升的工作。

一、灵活运用教材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规范下,合理选择教材。合适的教材,正确的教材内容对于提高课堂趣味大有裨益。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来看,教材的灵活运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提升课堂趣味的方法。汉语拼音是低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然而枯燥的字符使得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会对此缺乏兴趣。其实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教材,并且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也可以让本应该枯燥乏味的东西充满新奇和乐趣,使孩子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并且喜欢学习。例如在韵母“a o e”的学习过程中,小学老师就不能单纯的教学生发音,而是结合教材中相应的的插图,让学生通过图片更加生动形象的掌握汉语拼音。学生看图说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初升的太阳意味着全新的一天的来临,一个小妹妹张着嘴巴,开始练习“aa a”。除了图片帮助记忆外,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编儿歌,用音乐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太阳升起红通通,张大嘴巴a a a;红红小脸扎小辨,嘟起小嘴o o o。”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汉语拼音的学习充满乐趣,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字母的记忆更加深刻,从而很好的提高了课堂的趣味。

二、恰当引入故事

孩子往往对于新生事物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对于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应该基于孩子的特点,引入合适的故事,利用这种教学方式,使孩子在课堂上保持长时间集中的精力。孩子对于未知的探寻欲望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互动。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教师如何实践,可以分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第一,课堂实践中故事的引入,要考虑与教学是否相关。小学课程教授的内容大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情况下,小学语文的课文就是一则故事。这种故事的设置,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习到为人处世的基本常识和准则。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合理的引入与教授内容相关的故事,同时引入故事的环节,可以是教师教授的形式,也可以是学生分享的形式。通过这种互动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接触到课本之外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增强了语文的魅力,使课堂充满了趣味。

第二,学生能够叙述课文,是掌握课本知识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让小学生以第一身份,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将故事讲述出来,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单纯的教授达到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使课堂更加有活力。让孩子自己讲述课文故事,锻炼了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使学生在把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意图。学生通过讲述课文的课堂活动,能够从中获得成就,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三、合理安排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乏味的,因此增强课后作业的趣味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堂内容丰富的同时,也要将精力用在课后作业的合理分配中。一次比较好的课后作业的设计,不仅不会让孩子将课后作业当成一种负担。相反,这种结合孩子爱玩的天性的作业布置,能够使孩子能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那么究竟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笔者主要谈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课后作业是为了使学生巩固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同时也是为了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明确课后作业的作用和目的是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课堂趣味的必要条件。

第二,教师在优化课后作业设计时,要课外注重课后作业的内容的选择,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他们喜闻乐见且能够接受的形式,使他们能够积极接受并完成课后作业。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也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从而促使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提高。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中,要清楚教学趣味性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对于课堂质量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结合孩子自身的特征,不断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策略,优化课后作业的设计,探寻出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趣味性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元顺;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J];考试周刊;2010年29期

第6篇

关键词:阅读 小学语文 新课标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8B-0059-01

一、激发学生热情,培养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阅读来说也不例外。他们年龄小,阅历少,对于事物的认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不是难事,进而激发深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语文阅读教学要想找到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是比较容易的。

第一,要了解学生对阅读素材的喜好程度,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偏好确定语文阅读教学计划。第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是小学生提高识字、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自觉地阅读,如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和名家的成才之道,使之符合小学生的口味,让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根据调查,甄选推荐学生阅读的书单,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

二、将阅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语文教学无外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结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可以穿阅读延伸的内容,因此小学阅读课程的设置可以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课本内容出发,进行延伸阅读,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重视,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前预习是学生了解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是锻炼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需要提前备课,抓取学生的兴趣点,布置课外阅读,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授课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模式,所以教师可以用口述教学的方式将需要学生掌握的课堂延伸阅读内容传授给学生。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课本内容时可以将课外知识分享给学生,还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把知识内容以动态的方式展现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要选取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要点进行讲解,同时把阅读延伸的参考读物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在课下进行阅读和学习。课后阅读主要是结合教师上课时延伸的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同时要对学生的阅读行为给予肯定,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积极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

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生的阅读也不应该局限于语文教学内容,因此,学生的阅读可以延伸到更广的范围。独具特色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拓展学生阅读空间、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积极性一种很好的方式。学校可以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阅读活动中来,将阅读时间延伸到学生课余生活,让家长担任一种“监督者”的角色,将需要学生阅读的书单、参考资料等推荐给家长,在增进学生与家长交流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家长参与阅读教学的优点就是能够提供给学生轻松的氛围,学生对于阅读也会有更大的自主性。

另外还可以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读书交流大会”活动,让学生们将阅读的书籍与他人交流和分享,产生学生阅读的共同话题,引发学生阅读的浪潮,从而营造一种全校阅读的良好氛围。同时学生自主交流和推荐图书能够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他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还可以邀请专家、知名作者等进行阅读教育的讲座,实现读者与作者的零距离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反馈给作者从而得到一种新的认识,便于实现学生以作者为中心的延伸阅读,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四、不断完善合作教学机制

把合作教学正式列为一种教学模式,在多种课程都加以运用,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使学生从心理上认可合作教学。学校要提供空间环境,让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自觉地感受语文,自由地创造语文。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启发,适当给予激励,让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语文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自由地思考学习,发挥特长,学习结果的呈现形式更是丰富多样。因此,评价不可以像考试成绩一样,采用单一标准,而是要根据学生小组的讨论结果充分考量,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对结果的贡献程度加以考虑,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体谅基础差的学生,他们发挥最好的水平就应该给高分,不能与基础好的学生比较。

小学阅读课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阅读的重视,也能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改进作业设计。运用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实践作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思维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34-02

1 前言

小学语文采用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教师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充分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加深理解及应用。网络电子互动下的小学语文作业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教师需多借助多媒体及多种交互式网络平台的优势,提高作业设计的灵活性和先进性,使学生积累情感素材,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

2 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利用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培养其主动搜集信息的习惯,并提高其文学素养、激感。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布置在网络上搜集即将学习的文章的作者及背景资料、内容简要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与图片等学习任务。由于网络电子互动作业式的小学作业教学具有强大的开放性、资源信息的共享性及表达的自由性,给小学语文作业及相关方面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想象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网络媒体与小学语文作业教学相结合取得更好的效果。

3 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的设计

作业设计注重运用多元化、趣味性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在安排作业时需注重多元化、趣味性,提高作业的生活实践性,由此增强学生对语文生活化的体验。此外,在作业形式方面,教师可设计多种多样方式,以此来全面拓展学生视野,调动起作业兴趣,进而引导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良好素材,培养学生动手作业的实践能力。学习与积累方法,将会直接影响知识的积累、语文作业成绩的高低。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作业方面学习方法与生活常识的积累学习,积累良好的生活经验,体验更多语文在生活中的乐趣,进而有更强大的动力完成语文作业。

在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作业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尤其注重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及方法的运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教育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必将愈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对学生来说,多培养网上搜集信息的能力,是学习好语文的关键。把网络搜集与实践体验相结合,了解更多的常识,从而培养有兴趣、爱学习、勤于完成作业并善于与教师进行交流的语文学习习惯。

如教师可利用开展分享生活实践的主题班会、网上辩论、话剧表演、读书报告会等多元化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使其充分感到学习的乐趣,并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独立自主的作业、学习,从而为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安排作业时需注重运用多元化、趣味性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成绩,促进学生语文及文学素质的提升。同时,教师所采用的多元化作业设计,是引导及教育学生运用开放性思维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师可通过创设网络课堂模拟情境,以此布置语文作业,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因此,网络电子互动作业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对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将产生很大影响,语文作业模式也迎来新的变化。与网络电子信息技术的结合,将会有力地推动小学语文作业全新的发展进程。

作业沟通,注重分层和评价性方式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要指导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目前的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如采用微信留作业等方式,其后大家均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进行沟通及评比。由于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语文积累素养不同,因此,教师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可运用分层次布置作业的方式,以此展示学生不同的魅力及文学素养、知识能力。另外,教师还要注重评比性方式。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需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与知识储备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在此过程中不断对所讲授的方式进行评价,或使学生对教学方式发表意见,以共同促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尤其是对教学成果与成效的评估,其也是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与方式及程度上的改进与平衡。因此,小学语文评价中,教师应注重运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意识,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以此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与对策。此外,还应加强师生间的知识流,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表达观点,提升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在与学生沟通作业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让其体验更多语文在生活中的乐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性、实践性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业反馈,注重及时性和交流互动 对学生的语文作业,教师要及时进行批阅,并注重反馈的及时性。如果作业反馈时间比较长,学生会逐渐淡忘,教学效果也会减弱。因此,教师要将批阅作业的结果告知学生,并且进行答案的纠正,让学生能够了解作业中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要想让作业反馈的时间尽量缩短,可以借助网络交流平台来实现,结合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互动交流,在作业反馈评价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收获更多。教师以鼓励式的教学评价为主,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比如,教师在进行批阅评价的时候,可以将反馈的信息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及时给学生,利用微信或者QQ将作业情况发送过去,将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起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随时查看作业情况,并且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向教师提出疑问。另外,教师除了逐个反馈信息外,还应该建立群组班级的作业反馈,让学生能够互相了解,并且对别人的作业反馈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进行作业评价,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互动交流过程中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接受来自学生的意见或是建议,认真总结学生提出的批阅需求。另外,教师也可以将一些作业完成情况优秀的学生作业展示给大家看,让其他学生能够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且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交流互动,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网络交流互动的形式,让语文教学更加方便顺利地开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网络电子互动作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实践设计、丰富内涵等方面均有待拓展。通过安排作业,注重多元化、趣味性,加强沟通,注重分层和评比性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及探索,充分利用好作业互动环节,利用网络平台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8篇

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思维与个性都是不同的,正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差异,才使得我们的世界显得如此多姿多彩。当然,每一个人的个性差异既会受先天遗传性因素的影响,也会与其后天的成长环境紧密相关。其中,课堂教学活动作为学生成长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的个性培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开展困境。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应当从教学观念的转变出发,逐步加强对学生个性培养工作的意识融入与实践落实。

一、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

环境对学生的创造力影响是最为明显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民主是激发创造力的关键性元素。”在某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学生与我就中国女排取得里约奥运冠军这一事件进行了探讨,学生们的表达欲十分强烈,神情也是非常的激动,导致上课铃响之后,学生依旧处于讨论状态之中。这个时候,我没有第一时间提醒学生,而是保持微笑地耐心等待。直到学生反应过来,满怀歉意的时候,我才开始组织教学工作,并且问学生:“大家能够有着强烈的爱国意识这是非常好的,那作为学生,我们应当怎样去实践爱国行为啊?”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道:“好好学习。”在那堂课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更强了,由此可见创新教学活动的细节化运用,将会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做出了更多的创新性改进:

1.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教师本身能够从学生角度去思考问题,成为学生的知心好友,才能让教学工作的开展得以达到更好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去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吸取学生提出的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更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得以在学习活动中保持高昂的参与兴趣。

2.课堂互动教学的落实到位

在新课改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应当主动地将教学成效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目标,确保课堂互动教学得以落实到位,使得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开展。

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问

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质疑。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处于质疑状态的时候,思维的活跃度最高,且更加容易开展深入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地引导学生开展质疑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困惑,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当学生对问题的答案存在质疑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讨论的形式来选择解决途径。当学生发表了具有价值的见解时,教师应当对其予以及时的肯定,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参与的兴趣。同时,如果学生的见解与想法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也要懂得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确保学生可以真正意义上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畅所欲言”,进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

想象是学生开展W习活动的有效手段。知识本身是有限的,但是想象能够让有限的知识变成无限的财富。所以,学生想象能力培养工作需要从发散思维出发,注重于创新性。小学生本身就有着极强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也就要求了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对教学情境进行优化设计来引导学生可以做到大胆想象。

四、定式的打破与思维的多向性培养

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加强对思维定式的认识,发挥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一方面,发挥出思维定式的积极性,使得其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懂得更多;另一方面,因每个人的思维定式存在差异化,所以,不同学生的思维活动本身也就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消极影响因素,学生如果不能打破已有的惯性思维,也就无法实现对思维的多向性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做到:首先,对同一学习任务或者学习内容的多样化理解,以此来实现对求异思维的学习;其次,是对同一内容的差异化表达,体现出创造思维的影响来,让学生可以在互相分享的过程中,懂得差异化的存在,正确认识差异化;再者,选择一些不具备统一答案的习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发散性思维。当然,针对学生思维定式的打破,如果仅仅依靠语文教学课堂活动还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可以借助于语文的课堂学习,形成正确的思维活动开展方式,确保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将发散性思维的开展原理运用起来。

第9篇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总结,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总结一转眼,一个学期快过去了。在这个学年中,我和平时一样都是认认真真教学、踏踏实实工作,我很乐意跟大家说一说在这一年中我的工作情况。

一、思想认识。

这一学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学年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团员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一学年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年的教学任务很重。我争取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年主要担任一个班的语文、思想品德、科技、社会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培优扶差是这学年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 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一段时间下来,学生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还常给班干部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部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

四、出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从不斤斤计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五、主要成绩。

在这一学年里,我班学生在校刊上发表作文10篇,讲故事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校运动会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上学期期末调研中语文 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88%,本学期期中调研中语文 合格率为100﹪,优秀率为96.2%。

总之,我在工作上发扬了任劳任怨的精神,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以校为家,以教为本;对待同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学生则爱护有加,但决不放松严格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考核个人总结本学期,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始终做到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工作上,始终贯彻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注重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本人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教学相长”,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一、师德方面:

本人一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教师职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中,能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能够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不断加强修养,积极参加学校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并记下了三万多字的政治笔记。平日的工作里,能够尊重领导,服从分配,团结同志;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辱人民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而伟大的称号。

二、工作纪律:

工作中,我从不迟到早退,并能坚持早到校上班。我能够按时参加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有课时能坚持“候堂”制度。作为班主任,我能够做到学生集会时坚持跟班;有晚自习时,常常督促学生洗漱、就寝并安定下来后,才签字离开。工作上坚持有病有事先请假。我热爱自己的事业,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实肯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

三、业务能力: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每节课前,我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课程标准、基本思想,哪怕是每句话、每个字我都要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等。还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储备,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课堂上,我注重搞好组织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还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要特别注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等等。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时时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别是和差生交谈时,应该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工作绩效:

本学期,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执教的低段识字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受到了校内同行的一致好评。我撰写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让学生动起来》,被选送到省级教研部门去参评。

小学语文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本学期,我坚决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自身素质的提高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参加学校、组内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虚心请教

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向同组老师学习。开学一段时间,坚持每天听年级组长周老师的课,以便尽快掌握一年级的新的教育教学的方法,把握好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自己遇到不够明白的地方虚心向组内老师请教。平时作业的布置都向组内老师请教,得到了组内老师的好评。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上好每一节课:

充分利用资源,为自己上课作好准备。同时,我经常上网寻找有关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实录、教学经验论文等,与年级老师共享,从而不断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电”。

二、具体教学工作

(一)打好汉语拼音知识的基础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与年级里、科组里的老师经常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通过学儿歌、“摘苹果”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动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如和孩子用卡片做读拼音的练习。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孩子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抓好写字训练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趣味性;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的时候,他们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能力和积极性也会随之增强。具体表现在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知识有足够的学习动力并能持之以恒。学生带着浓厚的求知兴趣就可以长期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观察、记忆、思考和想象,培养他们提出、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探索。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情趣呢?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新课标中很多地方使用了“兴趣”“喜欢”“乐于”等语句,这就需要学生以积极快乐、自愿主动的心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所以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学生心里抵触语文课,他们怎么会学好呢?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营造这种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从多种渠道积累教学资源,如,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名人轶事,学生感兴趣的各种事物,时尚的娱乐节目等。丰富有趣的资源加上教师的智慧,就会避免课堂出现沉闷的局面,反而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喜欢上语文课和语文教师。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帮忙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他们逐渐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能力。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活力

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技巧,培养正确健康的价值观。这是语文学科赋予广大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的目标。而语文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地,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一方面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组织,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热情饱满、积极主动地参与,两者心灵相通,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孔子曾指出:“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我认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课文内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课文《和田的维吾尔》之前,我先给学生播放了赞美新疆好地方的民族歌曲,然后又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了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美好情景。学生一下子变得趣味盎然,在明快、富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音乐中,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美丽、富饶,体会到了这里的人民发自内心的幸福和快乐。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学习课文,我趁热打铁又给他们观赏了一些图片,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我还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其他民族的风俗,鼓励他们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介绍给家人朋友,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祖国各族人民的风俗人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三、巧妙设置教学悬疑,激发学生的未知欲

学生天生好奇心就比较强,对于新事物、新问题的求知欲也比较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巧设悬疑,可以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探索问题答案,从中获取学习乐趣。例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可以这样设疑:“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刘备和孙权为何能凭借三万军队战胜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呢?”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意识,促使他们主动投入文章内容中,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拓展思维能力。

四、与多媒体整合教学,打造趣味盎然的课堂

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形兼备,它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各种方式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将抽象、干涩的文字演变为形象、直观、具体、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和多模式。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词识字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如果单纯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识,就显得单调和乏味,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高涨。例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这篇文章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大量的动物图片,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为学生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就被调动了起来,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兴趣教学要求教师充分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识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考虑每个教学环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这样才可以入情入境,开启思维,畅游文学的海洋。此外,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去探索新知。可以拓展那些学习效果好的学生的知识面,调动那些学习效果一般的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加深那些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能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实和提升,增强教学效果。

五、贴近生活实施教学,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言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加强现实生活和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贴近生活实施教学,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时光,与小女孩的生活进行对比,在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怜的身世处境的同时,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童年的幸福。每一个小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值得回忆的童年,他们往往对这样的话题比较感兴趣,愿意将自己的童年趣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因此,通过生活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利用积极的鼓励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对于学生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可见,成功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和成功,并给予激励。特别注意不要让任何学生感觉自己是个“失败者”,也不要一个劲给他们“敲警钟”,相反,要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这些闪光点在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下发展壮大。有时,当学生在某些方面获得特别满意的进步时,教师还要给予特殊的奖励,像:加分、奖励小礼物、升职为班干部等,同时也要给予激励性语言,如“你真棒!”“太好了!”“真不错!”“很精彩!”“真为你骄傲!”等。这样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没有顾忌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实践证明,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兴趣之上,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趣促思,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深入开展。因此,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究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崔素芹.浅谈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2012(03).

[2]姚琴娟.倡导自由,把语文学习的乐趣还给学生[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9).

[3]曹莉.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教育:教学,2011(06).

[4]郑计修.小学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J].学周刊,2012(11).

第11篇

 

一种教学策略的提出,实际上是对现实教学理想的重塑。这种重塑既表现在它所引领的教学行为在一个时期具有先进性,更科学、更富有教育性等,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它所引领的教学行为的结果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诉求,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1.诵读文本,积累语言

 

1.1圈画摘记法。在学习文章之前,先请学生阅读文本,把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语或短句圈画下来。每篇文章最多画三个词语,或短句,并把它们摘抄在好词佳句的记录本上。上课之前,请两三个学生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并请这位学生带领大家朗读找到的词语或佳句。

 

1.2录音法。在学生学习任务完成近半时,让学生把教材中读得最好的三篇文章录在“mp3”或磁带上,利用晨读时间每天播放三四个学生的作品,全班学生都是评判者,评出最佳朗诵者。

 

学生为了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现在老师与同学面前,录音之前就要反复朗读,甚至在录音过程中还要不断修正。在这一过程中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诵读效果,积累语言。

 

2.作文教学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丰富精神生活

 

冯友兰说过,欲望是人类一切行动的动力源泉。欲望满足时,自然会伴随喜悦和满足,当欲望无法满足时,人就会伴随着痛苦、沮丧、失落的情绪和情感。人作为社会中的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人分享。情感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三种方式传达,前两种更具随意性和通俗性,通过书面语言,是经过大脑对现实生活的见闻和体验的过滤与沉思之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书面语言是人思想情感的最充分的载体。

 

提高小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自然会关注内心世界的情绪体验,一旦有情绪反应,他就想通过语言释放出来以排解心绪;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自然会变得“多愁善感”起来,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点点小事也可能激起他内心的“波澜”,大自然中变幻莫测的景观可以随意吸引他的眼球,唤起他的情绪情感体验,社会生活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会牵动他的神经末梢,引发他的内心涌动;学校里学习上成败得失会时刻牵引,家庭中生活起居中衣食住行也随时感同身受。习作的源泉源于生活,终于表情达意。对习作有较浓厚兴趣的学生,更关注生活,留心生活,其内心思想更丰富。

 

3.语文教师要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断提高文学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教师必须首先提高文学修养。在注重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注重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呢?一是多读。要博览群书,各方面的书籍都应当有所涉猎;要广泛地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在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领悟“以儿童发展文本”的教育内涵。二是多记。记诵一定数量的优秀古诗词增加文化积淀。三是多写。教师要养成写作的习惯,写作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有利于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

 

4.利用多媒体识字,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的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识字教学中的重要的部分——形声字识字。如教“青、请、清、情、晴、睛”时,为了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这组字的相同处和不同处,以及怎样才能既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忆的方法:先记住基本字,根据偏旁(学生已掌握了常用偏旁的属性)记忆其他字。逐渐地学生了解、理解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识字。

 

5.培养小学生“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勤于思考的精神。科学精神鼓励理性质疑,思考是“质疑”精神深层次的体现。古往今来有多少伟大的构想、突出的成就源于“质疑”精神?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天上呢?”由此开始“万有引力定律”的研究。

 

作为一名创感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首先我们就应当是善于思考的教师。就像《我最好的老师》课文中怀特森老师说的那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在科学课堂上,怀特森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喜欢让学生接受他的挑战,让学生明白“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的道理。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也应该像怀特森老师那样,故意制造一些“事端”,时不时地出一些错题、读错字音、写错别字、写病句等,让学生接受我们的挑战。挑战学生的眼力、听力、思维等,让学生意识到老师也有错误的时候,也不能完全相信老师说的话,在不经意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6.课后要反思,追求发展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谁在努力分析自己的课的优秀和缺点,分析自己跟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问题,那他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对于每一位教师,当他上完一节课后对这节课后的感受,肯定会比课前备课的感受更深刻,从中体会该课教学的“得与失”、“成与败”。因此,教师课后反思自己的备课与课堂教学,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再备课),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课后反思过程中要体现开放性原则。教师反思在内容上和方式上是开放的,不应把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局限在某些方面,只在有利于个人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是应该提倡的。其次,要体现出自主性原则。强调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主要靠教师的主观努力,发挥主动性思维。再次,要体现出实践性原则。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源于教学实践,通过对专业自我、教学过程的反思,积累好的经验,促进专业化的发展。

第12篇

一、重构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平等是课堂上和谐氛围产生的前提,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保障,是老师转变观念的一个标志。开展“对话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构良好的师生关系,强调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对方、接纳对方,而不是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任意践踏。在“对话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情感需要、态度变化等,体会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要把学生看成是年少不懂事的孩子,而被迫让学生服从教师的教学主张,接受自身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对话式”小学语文阅读更加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地位,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独特性格特点的、期望受到尊重的主体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对话。

二、建立课堂对话常规

阅读教学课堂对话出现了盲目对话、低效对话的情况,如何避免呢?提高课堂对话的效率。首先要学会倾听,让每一个学生认真倾听是一个重要环节。认真倾听的主体,既包括学生,还包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认真听,仔细想。同学发言时,不做其他事,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思考同学的意见。二是能发现别人的错误,并思考别人错在哪里。三是要确立“先评后说”的对话规则。即:围绕一个主题对话交流时,后面同学发言时要先对前面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然后再补充自己的意见。评价可从意见是否正确、完整的角度进行,还可从思考问题的方法、结构是否正确合理的角度进行。

三、丰富课堂对话的形式

1.在品读交流中对话,促进多元感悟

在课堂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置身课文情景,同作者一起去观察、体会、想象、思考,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这就需要师生在课上短短的40分钟内以读为本,以读悟语言、悟情感、悟写法,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形”,读出语言文字的“味”。而建立在品读基础上的课堂对话,更能促进学生进行多元感悟。

2.在质疑探究中对话,启发学生思维

叶老指出:“教师为之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每一堂课,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寻找拨动学生心弦的诱发点,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语文教师是否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好“自己的问题”才能上课?答案是“非也”。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诉说疑惑,充分交流心得,教师以随机点拨作为学生读解活动的“助推器”,这种“诱导”对话,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解决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且加深了学生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在课堂生成中及时捕捉话题

课堂生成具有即时性、动态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关注课堂生成的话题,是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需要。但教师必须意识到,不是所有的生成话题都是有利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不少生成是无效的,对教学起阻滞作用。教师的智慧恰恰在于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及时进行教学诊断,及时捕捉课堂中的有效话题,并灵活地对话题进行转化、提炼、加工,使之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五、设计开放的交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