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质量经济发展内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党的十报告中,不再用“平稳较快发展”,代之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再用“又好又快”的提法,代之以“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寓意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这是继续推进我国经济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前进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紧迫感、使命感,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主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支撑作用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升。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经过十年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质量和效益上仍然远远地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虽然我们年年讲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讲又好又快发展,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特征仍比较明显,发展效率总体不高,发展代价过高过大,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十分突出,质量和效益不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形成。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密切联系,特定的发展环境必须用相应的发展方式与之相对应,发展环境发生变化,发展方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从国际看,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受到巨大冲击,出现了以总需求增长放缓和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为主要特征的新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多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发展方式的竞争。欧美国家为了摆脱经济衰退和债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进口收缩,我国出口遇到极大的困难。要在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趋利避害,在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必须加快构建更具活力更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方式。从国内看,经济发展内生条件发生新的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生产要素供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能源资源约束更趋强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城乡区域结构失衡问题日益突出,中等收入阶段风险凸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的现状,必然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经济工作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务必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一、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看广西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1.经济快速发展同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广西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国家(部委)直接举办的高等学校,进入全国大学排名前100名的仅1所学校,靠近200名末位的有1所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有3所(另有培育阶段3所)。现有高等学校多数是师范类院校,或是近10年内由师范类学校改名而来的学院,为经济发展提供直接支持的理工和财经类本科院校明显不足。显然,广西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中央财政给予了广西部分高校专项支持,但这种支持的力度和惠及面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经费投入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广西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直接的结果就是高校科技成果总量少、转化能力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2.地方高校课程设置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方式调结构的深入推进,产生了大量新兴职业,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但另一方面,大学里一些专业的设置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没有及时跟上“转方式,调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速,广西涌现出了许多新兴产业,如钦州、北海的石化工业和柳州五菱的新能源汽车等,这为广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因此,地方高校要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然而,当前区内许多普通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定位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可行性,盲目追求“高、大、全”,没有去思考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的定位问题,导致这些学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突出,在社会竞争中出现“有业不能就”的状况。
二、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角度剖析广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路径
1.在发展模式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筑新课程体系,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课程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高端就业。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内涵式发展之路,认清当前形势,综合分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扬长避短。在专业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理性地设置学校的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来打造特色专业,即专业的设置与地方支柱产业和优势资源相匹配。因此,就业市场与所学专业的符合度、就业岗位与所学课程的符合度,应成为大学课程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方向,从而使培养的毕业生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校大力搞好就业和创业教育,如可以通过鲜活的案例和邀请典型人物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就业、创业教育的吸引力、感染性和实效性,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2.在发展路径上,现阶段广西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上下功夫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与高等教育关系十分密切。根据广西201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水平,到2020年广西要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GDP年增速要维持在12%,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仅为7.4%。这对广西来说,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发展对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这既对广西高等教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又为广西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广阔空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3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出台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振兴广西高等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到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100万人。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在未来10年内,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和外延协调发展之路。在当前高考录取率逐年提高和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趋势下,高校现在不讲质量,将来必为质量所困。因此,坚持高校内涵式发展,要始终立足地方,特色办学。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国家把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确立为提高质量的重要努力方向,树立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质量观,这为我们改变办学思路和方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坚持市场需要的策略,寻找重点大学人才培养的空白点,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地方大学必须服务地方、依靠地方,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地方特色之路,才能谋求更大的发展。根据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颁布的广西五大经济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要求,广西将在桂南经济区、桂中经济区、桂北经济区、桂东经济区和桂西经济区分别发展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因此,位于相应区位的广西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不同层次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在纵横交错的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贪大求全的办学模式不可取。广西地处北部湾,毗邻东南亚,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中国对接东盟的“桥梁”和经济合作新高地。广西高等教育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增设新专业、改造旧专业、培育特色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形成若干具有区域特色的本科优势专业,提高专业规模效益与社会适应性。内涵建设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原则,把握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作者:张学亮吕星星单位:广西科技大学
[关键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共生共存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向好发展。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各类型高职院校1423所,高职专科专业1046个。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壮大。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优化办学方向,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做到“三个”精准对接,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实施技能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倒逼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保障,也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机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投资总量。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2月25日,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人社厅发〔2020〕17号),确定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明显体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崛起的应然反应,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依循。这必然倒逼职业院校紧随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困局
(一)两者互动发展的适切性不足
办学定位偏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味追求办学规模,但是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岗位需求,优势特色缺乏,实力不强或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更新就显得越来越滞后,不能做到切合时展和技术进步的及时更新,导致高职院校最终人才培养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不够契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人才输出的有效性。
(二)两者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优势凸显,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动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助机制尚不完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备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往往表现出“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校热企不热”的合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三)两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后起之秀”,不少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底蕴不深,相对稳定性的发展战略尚未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尚不能呈现可持续良性循环状态,人才培养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尚显乏力,对所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市场需求等缺乏贴合度和适应性。
三、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瓶颈
(一)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配机制的尚待完善,社会大众观念中对高管人才、“白领”“金领”等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追求意识凸显,但在重视技艺方面,观念日益淡化,推崇普通高等教育,轻视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广大家长和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招生困难,发展不畅,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极大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下一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心。
(二)教育质量尚待提高
截至2019年3月,河南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7所,但在教育部批复的“双高校”建设名单仅有6席,这说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数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尚需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师资、专业结构、课程建设等软实力的提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从而影响办学质量和学生社会岗位适应力。
(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短板
在内部治理上,存在办学理念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一味参照本科院校谋发展,领导班子协作决策能力较弱,忽略长期规划,注重短期效应,跟风设置专业,缺乏办学特色,教学硬实力不“硬”,内涵建设乏力。二是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校级管理过死,二级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学院发展的各要素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经济转型升级下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路径
(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
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职业道德与素质高,能胜任紧贴企业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高职院校必须与区域的相关企业合作,坚持“学用一体、供需对接,人才共育”的办学机制,在区域内寻求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深入融合,以专业布局、教学管理、实习实训以及企业岗位标准等为切入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格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构建校企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二)推进与区域内行业、企业互联互通、产学结合
1.产学结合,实质上是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各自优势充分融合,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形成体现综合优势的先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推动校企共同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产学结合是最佳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与区域行业、企业做最好的邻居,“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够很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形成“生态链”。真正做到企业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场所,学生既是技术的学习者,也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者,实现产学“真”结合,工学“真”交替。2.“产”“学”紧密对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主动向区域经济发展靠拢,主动向区域主打企业“借力”。教育教学方面,积极贴合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建顶岗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讲授一线岗位实际工作技能;师资投入方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知识更新,建设一批“双师双能型”队伍;发展理念方面,定期做好走访调研,听取市场和企业意见,切合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实用性更强、岗位切合度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三)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主体,高职教育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下,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方案,注重教育内涵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重点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而不是只关注招生规模,重点提升技能培训和教育成果,而不是只关注面积硬件拓展,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侧重到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上。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要充分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机构,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专业,对接行业岗位要求办专业,适时增减、及时优化,做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3.人才培养与区域市场用人标准相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较为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特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着重培养适应其要求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特色服务(文化)产业等各类人才。转变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订单培养”,鼓励院校一线教师(实训指导师)、课程研究者、行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积极参与相关专业课程开发,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开发机制,为企业培养出完全“适销对路”、岗位转换适应能够“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燕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J].河南科技,2012(24):86-87.
[2]赵晓妮.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8):12-13.
在开展农村经济建设过程,要重视转变发展方式,科学地构建完善的绿色经济发展机制,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实践分析过程中,应结合农村产业调整,规范农村治理,科学地发展生态农业,从而进一步迎合时展,全面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1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化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设置,这会对提升农业发展质量起到更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产业机构进行调整可结合市场发展走向,依据具体的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的结构,促使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方面实现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实现优化革新,需结合市场的具体发展需求,也要同时满足市场不断拓展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革新的目标为优化农业发展的质量,全面提升农业发展的内涵。首先需结合市场具体发展方向来推动市场的拓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但需迎合农产品的需求,同时还需准确把握市场的发展走向。其次需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和顺应自然,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来调整格局。最后需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通过发挥技术优势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业转型能够直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更高的关联性,更可推动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需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在市场的引导下结合地方的实际条件来整体提升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
2加强乡村规范治理,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不但包括生态方面的环境条件,同时还指积极的人文环境。较高质量的人文环境不但能够体现出生态文明的追求目标,同时还能为人们带来福祉。提升对乡村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促进人居环境的优化改善,可作为乡村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新时期,需先对乡村治理的理念进行革新,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通过实施更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行管理,改善人居环境,让生态文明有效地渗透到乡村发展的各阶段。提升生态文明的建设效果,便需在实施乡村治理期间更为重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形成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人居环境,这也是形成乡村绿色发展新趋势的体现。在提升乡村经济期间,需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坚决落实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发展原则,不能将资源的破坏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此外还需形成长效的机制和策略,提升发展策略的严肃性和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形成乡村理想的风尚也是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在提升乡村治理工作效果的同时,还需形成积极的氛围,从内外两个层面来实现乡村建设工作,不但将乡村作为维护生态环境的示范基地,同时还能够综合汇聚更多的自然风光。
3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发展
第一,需提升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频率,推动农业经营的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打造更为完善的生产模式。第二,需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侧重使用行业先进、实用的设备,全面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第三,需进一步提升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侧重应用绿色生产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安全应用化肥等,以此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坚持使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侧重推广标准化程度更高的生产流程,提升养殖工作的科学性,保护山区环境不受破坏。第四,需重视引进高质量的品种,注意保护和挖掘地方的优质品种。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倡导引进和培植良种,形成具有示范性的良种种植中心。第五,需提升民间资本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参与力度。侧重引进外资民资等参与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农林产业的投资和经营主体类型。
4结束语
总之,有效地发展农村绿色经济是推进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实践研究过程,要结合农村实际,树立正确的绿色发展观念,科学地制定更加完善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促进农村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
四川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现代化建设,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支撑科技经济发展,教育是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川、人才强省战略,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口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但同时,教育的发展水平没有跟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民工子女上学难、城市孩子入托贵等诸多具体问题让群众烦恼颇多。
未来十年,是我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四川跨越发展、爬坡上坎,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迎接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挑战,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建成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等,都对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在现代化建设整体格局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省教育是否已经很好地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呢?答案让人不尽满意。我省与全国许多地方一样,素质教育推进还相当困难,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教育投入不足,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也还有待加强。
“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建成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发表重要讲话。
刘奇葆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四川教育描绘了美好的未来:
――围绕建成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的目标,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律,突出着力重点,显著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大力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提高高等教育力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完善助学制度,切实解决特殊群体孩子上学问题,着力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全面推进现代学校管理,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以优先投入保障优先发展。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承载着四川发展的希望,承载着全省人民的期盼。
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要进一步提高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当前正处于全面快速发展时期,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正在发挥其不可估量的作用。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着为甘肃和西北地区培养林业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为此,学院要始终坚持服务西部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建设,走产学结合之路,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促进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政策引导、理念向导和具体指导,示范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切入点,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努力增强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强校正在逐步建成,有力地带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
目前,学院要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几年的后示范校建设,学院的办学思路要更加清晰,办学定位要更加准确,教学基础设施要更加完善,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素质要明显提高,“双师”结构要更加合理,结合专业特点创新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要显著提高。
(二)为社会经济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
要按照甘肃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瞄准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林业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等行业办学规模,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输送优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要带动示范校以外的其他院校围绕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面向社会开展在职职工培训,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农民工技能培训,为加快甘肃省产业化发展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把甘肃省的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甘肃省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建设的需要,做出积极努力。
(三)办学思路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整办学思路,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各环节良性运行的关键。学院要从专业方向、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四个方面积极适应经济、市场的发展需求,创新办学机制,使办学目标更具针对性、可行性和前瞻性。
1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学院的办学涵盖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两部分,要切实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转岗教育相互沟通、协调有序的发展之路,并积极提供各种类型的劳动保障、就业项目培训。
2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
学院要积极适应市场变化需求,包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劳务输出需求,主动找市场,开拓市场,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明确,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大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3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
学院按照“适需而调、效益整合”的原则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根据这一原则,学院努力适应甘肃区域经济发展,紧紧围绕西部支柱产业的发展需求,开设具有市场前景的新专业,对相关专业进行方向调整,同时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形成高效运行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体系。
4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
学院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在新增职业素质、基础能力、求职创业、职业发展等课程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就业从“统一安排”、“双向选择”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转型。
(四)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学院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认证、林农及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等,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1大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认证
从原有的只为在校学生、天水市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扩展到省内外地区,为其他学校学生、社会从业人员、行业、企业职工提供服务,拓展服务范围,增加鉴定工种,加大服务力度。
2大力开展林农企业员工培训
与行业企业合作,结合学院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逐步完善林业生态建设类、规划类、测绘工程类、管理类4大培训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开发新的培训项目。
3大力开展技术服务
学院始终把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林业行业(企业)作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针对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果、花卉种苗、森林生态旅游等地方产业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学院师资优势,强化科技服务手段,积极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4大力实践“项目代训”
近年来,学院先后参与完成了“兰州中川林场地形图测绘”、“徽县石佛地形图测绘”、“小陇山林区二类资源清查”、“天宝高速公路绿化工程”、“陇南市礼县选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天水市罗峪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项目”等30多个项目,利用项目建设锻炼了师生,促进了就业,体现了示范高职的社会服务职能。
二示范和辐射作用要进一步彰显
(一)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不仅仅是一种理想诉求,也是一种责任担当和机制创新,更是一种理念传播和经验推广。其核心意义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富有开创性的工作,产生特色鲜明、独树一帜、影响深远的示范和辐射成效。为此,学院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等的要求,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体制、机制、体系和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国林业类高职院校和全省同类院校中达到了领先水平。
(三)推广示范校建设成果
要通过重点专业建设成果的推广示范,不断带动学院其它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整体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学院的办学思路要更加清晰,办学定位要更加准确,教学基础设施要更加完善,专业教学团队“双师”素质要进一步提高,“双师”结构要更加合理,结合专业特点不断创新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带动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高职教育更加适应甘肃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学院成为甘肃高职教育名副其实的又一面旗帜。
(三)为全国林业高职教育做出榜样
甘肃缺林少水,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极其严酷。面对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实际,甘肃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相继启动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和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为主的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通过全省生态环境建设者共同努力,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成效显著。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林业类高职院校,示范建设以来,学院依托甘肃实施林业四大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构建了林业技术、水土保持、环境监测与治理等4个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紧贴甘肃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及目标,创新了符合行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校站、校局、校场等“四合作”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职业岗位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在今后的发展中,学院要继续立足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实际,充分发扬“学林爱林、献身林业”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甘肃生态环境实际及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林业行业,面向甘肃林业行业、环保行业、水土保持等行业培养输送高端技能型人才,使学院成为甘肃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本省林业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全国林业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典范,为全国林业高职教育做出榜样。
参考文献
[1]贺建伟.中国林业职业教育概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马尚英.甘肃林情与科学发展[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苏惠民.高等林业职业教育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4]王敏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对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6):75-76.
王烽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而新常态决不仅仅是指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更意味着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无独有偶,我国教育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时期: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在人民群众“有学上”的问题解决、“上好学”的要求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教育也面临着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显然,教育同样进入了一个新常态。这个新常态就是,教育发展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基本解决,进入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进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选择性需求的新阶段。
适应和引领教育新常态,需要涵养教育生态。过去一个时期,教育发展更注重指标的增长,如规模、普及率、办学条件;教育改革更从属于外部规律,如把市场机制引入学校内部,又把学校推向市场获取资源。这种外延式发展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迅速普及,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和机会短缺的问题。然而,在表层指标、外在规律推动教育发展的同时,教育体系却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开放性,学校与社会、社区、家庭脱节,成为闭门应试的工厂。新常态下的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品质和内涵,更加注重遵循教育规律,需要回归社会、回归自然。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根植于社会、根植于生活,教育才是人性化的、多样的、鲜活的,这才是正常的教育生态。培育和涵养这种教育生态,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特别需要强调:
一是要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观念层出不穷,让学校、教师应接不暇。然而,不管教育理念如何变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最朴素、也最重要;不管教育方法和技巧如何更新,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原则。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拿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在小学阶段,要特别注意学生心智成熟进度不一样、学前教育的基础不一样;在中学阶段,则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兴趣特长的差异。避免过早把孩子置于残酷的竞争中,提前造成一批失败者。天真烂漫的孩子就像一粒粒种子,教育者要“陪伴成长、等待花开”。
二是要让学校回归社区、教育回归生活。“教育即生活”,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是违背人性的教育。长期以来,学校、教师、学生都被绑在应试战车上一路前行,教育失去了本应有的从容。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个宗旨,就是吹散弥漫在学校上空的应试雾霾,恢复健康的教育生态。社区、家庭是生活要素的源泉,教育回归生活的前提是学校回归社区并与家庭教育整合。随着中小学招生改革效果逐步显现,学校回归社区、家庭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建立社会和社区支持学校教育的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应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在教育实现这种回归的过程中,各地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教育模式。
三是需要教育的良政善治。在需要提高质量、提供多样化教育的新常态下,如果仍然沿用外延式发展思维和方式,大包大揽、大开大阖,运动式提高质量,就可能伤害教育生态。教育品质是校长带领教师团队,经过专业劳动创造出来的。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这个劳动过程的自主性、连贯性,给学校以休养生息的时间空间。为此,政府需要做的是提供资源、选好校长、善用督导。同时,把关注的焦点由“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转移到“重点扶持薄弱学校”,对它们注入更多的支持和动力,让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理事,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摘自《中国教育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国际经验和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完全靠政府包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样,都是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渴求和高等教育事业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都将有明显增长。然而,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伟大的“中国梦”注入新活力是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紧迫而重大的命题。笔者认为,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民办高校的实践经验,在继续逐步扩大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内涵建设的立足点和着力点。
一、为什么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全面提高教学教育质量是响应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号召的具体体现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近10年又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年毛入学率达到26.9%,普通本专科生招生人数达681万。可是数量的多寡并不代表质量的优劣,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拥有3100多万学生的2700多所大学中,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高校并不多。综观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纲要》也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确定为重要方针。为把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纲要》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具体政策和举措,教育部制订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突显提高质量这条主线,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高校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提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30条具体措施,给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提供了基本路径。
同时,国内外许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规范办学,育人在先,把办学质量放在首位,学校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平台。只有规范办学,规范管理,自主与自律并举,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才能赢得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保证。因此,解决高等教育自身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迫切要求加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静下心来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摒弃功利主义的质量观来谈质量,把注意力聚焦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也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方针的具体体现。
(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办学规模和在校生数量快速扩张,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社会声誉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民办高校数量达到34所,占河南省高校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中,民办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已达15所。由于我省是人口大省,高等教育资源还未趋于饱和,但竞争形势日趋彰显。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来看,民办高校在整个高教市场的竞争中仍将处于弱势。办学资金紧缺,办学层次相对较低,条件相对较差,收费高于公办高校2~3倍,这些都是竞争中难以避免的不利因素。从实际情况来看,除少数学校外,整体而言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在一段时期内还很难与公办高校竞争。与此同时,民办高校也存在着发展竞争,优胜劣汰,从2012年开始专科二批的招生形势已出现了拐点。
对高校来说,校区大楼、设备等都是外延性的。抓外延,主要是依靠投入,见效会很快,近十年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质量问题却不同,它是内涵性的,涉及面宽,周期性长,需要全面部署,长期坚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民办高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做文章。然而,由于历史和办学体制的制约,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一般是教学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衡量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而言,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前提和具体体现。因此,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总之,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存在着现实问题,唯有不断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把学校工作重心放到教学工作上,把教师队伍建设的效用发挥到教学质量提升上,走重教学质量、塑教学特色的教学为本之路,就一定能在民办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取得主动权。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自身塑造形象,创立特色,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
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办学者已经认识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特色已经成为办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自身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要通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塑造学院的形象。同时,要彰显办学特色,赢得竞争的有利位置,采取特色办学的策略,形成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避免与公办高校的正面竞争,在竞争中发挥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特色取胜。
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为例,该院是豫籍台湾教育家王广亚博士创办的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当初,学院是创办人集60余年的办学经验与在大陆办学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建设的独立学院。学院抓住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有利机遇,经过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于2012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经过9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办学规模明显扩大,综合实力逐步加强,专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近年先后荣获河南省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我省高等教育界崭露头角,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但是,学院清醒地认识到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矛盾和困惑。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办学实力需进一步加强。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为此,学院制定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勾画了学院未来六大重点工程,重点强调质量立校的理念和质量强校的必要性,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抢抓机遇,顺势有为,塑造形象,强化特色,保证学院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二、如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把提高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认识前提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质量是立校之本、办学之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一个学校就很难生存和发展。”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更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能为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提供高水平的人才保证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加深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的理解,不断结合学校的实际推动工作,特别是教学工作,用教学工作的实际成果来支撑民办高校的持续快速发展。
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方方面面。所有教职工必须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识大体、顾大局,增强大局意识,局部服从整体、部门服从学校,全校上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做好教学工作,就要加强民办高校教学环境的建设,创造一切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良好氛围。领导精力、师资办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教学,为了教学的一切”。所有领导干部要当好服务员,带头做好服务工作;所有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都要为教学一线服务好,为一线教师服务好,为学生服务好;所有一线教师都要教好书、育好人。办学水平要想走在民办高校前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逐渐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自我育人”的工作体系和“部门齐抓共管、教师全员参与、学生主动有为”的良好局面,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二)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师德为首、教育为要、科研为基”的要求,力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要加大投入、健全机制、博采众长,着力打造民办高校人才高地,力求以师资队伍的高素质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高水平,以师资队伍的比较优势构筑学校发展的长远优势。
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根本要求。教师教育学生,一是知识,二是方法,三是品行,其中品行是最高层次。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教师跟学生的交往实际是两个生命个体之间的交往,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体验”。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师德教育和引领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重视教学和科研,加强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通过有效途径和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要搭建教师沟通、交流、帮扶、发展平台,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咨询,推动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其教学能力。要培养中青年教师养成探究的习惯,不断加强科研,促进学术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断提高和优化,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转变观念,加强培养,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学院师资的途径有引进和培育两种基本方式,基本思路是对的。首先对特殊人才,急需人才,高学历、高职称适用人才要不拘一格、博采众长、广纳贤才。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不惜代价,加大投入,加快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使之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生力军。
四是不遗余力,加大投入,增强学院吸引力和教师归属感。民办高校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不断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政策和情感投入,坚持以较高的经费投入建立竞争性的薪酬体系,以更好的政策环境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以亲切友善的情感关怀营造有向心力的工作氛围,吸引优秀师资,稳定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归属感。
当前,正确深入地理解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涵,着力打造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不断创新内涵式发展的策略,是保证高职院校
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有效途径,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马仁听(1971-),男,浙江台州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示建办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510430)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25-02
2010年
7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实现
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规模是基础,质量
是关键,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关于全
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同时指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确
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育部的这些精神,正是对高职教育
内涵建设的最权威描述。截至
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
校达
1215所,招生达
31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
639万人的
49%,在校生有
965万人,高职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
专门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但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仅是在外
延建设上得到发展,高职的办学特色仍不够鲜明、定位不够明
确、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内部管理粗放、人治色彩较浓等滞后问
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
更加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以内涵保规模,以规模促内涵,
坚持人才培养质量优先,是高职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
路。在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和大众化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
内涵发展策略应当从办学理念、课程优化、师资建设、人才培养、
制度建设及校企文化融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探
索,从而走出一条富有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特色之路。
一、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涵解读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指高职院校通过
内部管理和教育教学改革,首要是明确办学定位,并合理设置专
业,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文化
底蕴,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办出特色,形成品牌,提升学校
“软实力”,以质量、水平、效率、效益以及办学传统、管理文化等
内核的改进,实现“质”的飞跃。归纳起来,内涵式发展即是以质
量提高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其主要呈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
内涵式发展是以追求高职院校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发展,
追求的是学校整体效益的提高。通过准确确定办学定位、合理
设置课程专业、提升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有效整
合校企资源、融会贯通企业文化,扬长避短,兼收并蓄,实践内涵
式建设,促使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整体效益价值最大
化。另一方面,内涵式发展是当前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与普
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更为关切,始终面
临着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从此种意义上说,高职院校比普通
高校更像企业,必须对其进行不间断的合理化“经营”。因此,高
职教育只有实现内涵式发展,才能真正发挥出高职教育的运作
效率。
二、打造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
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往往是依托行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以
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的
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以科学定位为着力点,明确内涵式发展的方向。高职院
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展现自身特色,发挥自身优势,
全方位地规划未来。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坚持正确的指导
思想。高职院校的办学首先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优
势,以育人为本位,以质量筑强校,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观念,致
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树立起社会满意、企业认
同、家长欣慰、学生幸福的办学思想。二要坚持科学准确的办学
定位。高职院校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不求大,不求全,
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状况,围绕行业产业发展办出精
品、形成特色。三要坚持明确的培养目标定位。当今社会对高
级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和素养等方面,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突出强调学生高超的实践技能与良好
的职业素养共发展,做到知识求新,技能求精,素养求高。
2.以服务经济为着力点,培养高质量的特色人才。高职院
校不仅要有明确的办学定位,还要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
确定服务对象时,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然后向外拓展。在此过程
中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不可避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专门
人才要高质量、有特色。因此,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
一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其历史使
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着力解决好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二要尊重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课程内容、选
择教师、教学方式等的愿望和要求,充分发挥好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终身
学习理念,使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主动
学习;四要充分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高职教育各项活
动的每个实践环节里,让所有学生的个性、特长、潜能得到最大
限度的发挥,进而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
3.以市场需求为着力点,强化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专业
是组成高职院校的基本单元,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专业的水
准直接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水平。因此,任何高职院校都应当面
向市场,在更广的范围内寻求高职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构建专
业培育的大平台。比如,应分析当前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需求,
预测专业发展前景,对现有专业进行结构优化。对“夕阳”专业
应坚决调整,要限制、制止其发展,甚至淘汰它,对“朝阳”专业,
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加快其发展。还可以建立一些跨校、跨专
业、跨行业、跨领域的研究中心和基地,促进专业互融,发挥好专
业的综合优势,使这个专业大平台办出特色、办出品牌,提升高
职院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样,在课程建设上,高职院校要选
择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体现职业能力诉求的课程结构,形成行
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为中心的教学
体系,侧重培养具有高超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与市场
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职业者。
三、创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项举措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
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
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应当
从内部管理与教育教学改革入手,持续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式
建设。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质量观。高
职院校应立足行业企业,面向社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
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服务。客观上讲,由
于高职院校长期形成的重理论、轻实践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要彻
底转变这种陈旧的思想观念绝非易事。但现实发展的迫切要
求,亟须对目前这种情况进行根本转变。高职院校要多组织教
职工,特别是教学骨干开展思想大讨论,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进
行学校内涵式发展重要性的宣传,以使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内涵
建设的迫切性、教育教学改革的严峻性,突出高素质高级技能型
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重构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
和质量观标准,尤其是侧重对教育部下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水平评估、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等相关文件精神的学
习和研究,并认真领会其精神内核,引导全体教职工树立对高职
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质量观的新认识,并将人才质量考评
等相关内容纳入高职教育内涵式建设范畴。
2.优化课程内容,体现内涵式发展的教学要求。内涵式发
展体现高职院校建设的方方面面,但在内部管理与教育教学内
容上体现得尤为明显。高职院校要针对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不
同需求,定期安排专业教师赴行业企业开展专题调研,针对企业
的生产流程、组织管理、员工培训、企业文化等方面收集资料、实
证研究、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开设企业
所需课程,构建起能够体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课程体
系。对一些专业课程,尤其是随着当今经济、产业发展,已不能
适应教学内容的课程要进行大幅度改革。此外,还要进行模块
化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组织模式,开
发出一些模块式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制定高级技能培养模块及
其实施步骤,并以此为基础,积极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开发校企
课程,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最终形成校企共建、共
享、共授的课程建设机制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课程改革
格局,以适应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需要。
3.构筑师资队伍,夯实内涵式发展的教育基础。提高高职
院校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是提升教学效果和人
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课题。
要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落实:一要加强(实践)教学基本功
训练,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带头开展说课、实践技能大比武等;二
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职称、学历结构,调动专业教师搞科研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申报更高级别职称,同时鼓励教师攻读在职硕士研
究生、博士研究生;三要每学期都坚持开展教育教学评优、评先
活动,为广大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树典型、立榜样;四要加强对新
专业教师的培养,让新任教师尽快进入职教角色,高职院校要指
定专人担任指导教师,以老带新;五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科技知
识和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家讲座、学术沙龙、研讨会等活动,使
教师方便、快捷地了解前沿高职教育理念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
方法;六要不断加强“双师结构”教师培养,促使教师一专多能
化。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专业教师上思想政治理论
等基础课程,专业教师不仅能从核心课程、实践技能上教授学
生,还要能从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层面教育学生,做一个能够
授予学生“做人做事”知识与理论的全能教师,将高职教育的师
资队伍打牢、筑实。
4.加大校企合作,构建内涵式发展的育人模式。德国的“双
元制”模式是将传统的见习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
的一种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
在企业以见习身份、在职业院校以学生身份接受完整、正规的职
业教育,可以有效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
养首先就要面向行业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
生跟踪调研,及时跟踪人才市场的变化,把握市场脉搏。这就要
求高职院校建立以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骨干教师为构成主体的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会,通过构建以实践技能
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紧密结
合生产实际的特色校本教材等方式,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要
多采取利于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养成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
式,构建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逐步转向以企业
实践技能和高素质“职业者”考核为主的职业能力的考评体系,
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的有机结合。此
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
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
精神、质量意识和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等。
5.强化制度建设,搭建内涵式发展的规范平台。制度建设
是高职院校各项建设的保证。高职院校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
过程中,首先要秉承现代大学制度理念,积极推动制度创新、体
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教学、科研和专业发展、有利于
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有利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
高职院校各项事业长远发展的现代大学制度,从而为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体制、机制保障。事实上,高
职院校制度创新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包括学校专业结构布局、
课程体系设置、校企实训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体制与
机制、后勤社会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而高职院校制度创新
过程本身亦是确保内涵式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全面的制度创
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优化结构,配置资源,在学校内部逐渐
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切实保障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6.依托企业文化,完善内涵式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在我
国,由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影响,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
系统,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
为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整合全校的教育资源,尤其是硬件资源,对
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具体而言,
文化氛围的营建应当首先着眼于教职工,教职工的修养、素质与
气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次是校园文化的各项载体建设
和文化环境建设,不断加强高职院校整体风格中的文化沉淀和
文化底蕴的积累,将高尚的文化品位融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内
涵。作为一所更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其文化建设中
还必须恰如其分地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因为高职教育与企业
的“零距离”接触要求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以企业的
竞争意识、创业精神为着力点,从关注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出
发,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方式等各种行为入手,不仅要着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应当努力造就学生的职业素养,尤其是
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创业精神、诚实守信、安全环保意识等核心
素养。同时,引企业文化氛围入校园,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校园的
空间布置企业的文化,还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的日常行为素
养,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效益最大化意识,唤
醒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王保国.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EB/OL].,2011-06-15.
[2]滕勇.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2).
[3]毕素梅.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着力点[J].机械职业教育,2008(10).
[4]陈升.新建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
(12).
[5]李荣华.新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策略[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16-02
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基础上,了解新建本科院校依然存在实践教学上应用本科教育办学定位,教学课程内涵系统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经验和技能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控体系,以及应用实践教学科学管理建设等问题。在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中,需要确定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严格定位。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质量教学必经之路,其对院校科学研究也起着积极作用,为社会服务提供了重要途径。
一、概述河北省新建本科应用型学科设置
河北省教育部在2012年9月份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有共11门学科,现又增添艺术学科。根据分类标准:河北省15所现新建本科院校,包括11所院校已设置艺术专业,共涉及4种艺术学门类,下设17种专业课程。目前,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大量数据体现在文科学科。
1.超过50%专业开设率统计分析。①专业设置缺乏竞争力,特色不突出。专业开设率50%以上专业,文科中英语专业占主要地位,工科中计算机专业与技术为首,并且二者是社会人才过剩最严重的专业。具体分析文科中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两大专业,与普通本科院校老牌专业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别,特色不突出,缺少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竞争实力。其可能跟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专升本前身属于师范类院校有关,教育师资、人力等投入较低,文科专业开设成本低有直接关系,导致这类专业需重新设置可能性高,存在严重竞争问题。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协调。15所院校中有11所院校设置工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但是其他工科专业较为分散。其作为新兴专业,是大多数的院校强力推荐的专业之一。由于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生需求量明显下降,导致院校人才输送和市场需求间存在结构矛盾性,这种矛盾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更加突出。河北省经济结构发展需要新能源、生物医师、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环保型专业,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专业却很少。这就使得河北省经济结构和院校专业设置不相协调,追逐热门专业,更加关注短期经济效益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为了提高经济发展和专业设置适宜程度,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教育重点。
2.设置个性专业院校分析。15所院校中有12所院校开设了个性化专业课程,其专业设置具体分两种情况:一是设置个性化专业是各院校定位,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对新建本科院校竞争力与办学活动有指导意义。二是个性化专业“个性”不突出,仍然存在“热门追逐”遗留问题。从整体上分析,河北省个性化专业设置体现出学校定位,突出表现了专业特色。
二、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与实践
根据调查数据,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生数量和规模均有一定发展,专业学科分布面也明显广阔。调查截止到2011年为止,学科门类有5个以上,8所院校本科专业20个以上。总体分析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其增长率较为迅速,根据院校自身办学特点、办学条件与基础,并且结合社会人才需求方向,新设本科专业成为教育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学校也应相应地调整,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而设置专业。专业设置趋势: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特别是应用型文科类专业;第二产业所需求的工学专业,需求发展较快,尤其是高新技术和新型产品,师范类专业稳定发展,但是需求量有所下降。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亟需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地方性和应用型特色不明显,与当地社会经济结构联系不够紧密;第二,是专业设置办学成本较低成为教学发展趋势,理科与文科专业比例较高,专业设置同化倾向问题较为严重。但是近几十年,河北省各地区产业结构有所调整,在本科专业设置上需要充分发挥出“适应社会需求”特点,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提高专业结构和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结构契合度。但是,大多数院校由于条件限制,发展滞后性较为明显。导致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调整专业结构工作相对困难,针对以上教育现状,做出如下策略:
1.明确目标,清晰定位。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需要在特色办学理念引导下,走健康发展之路。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是应用复合型、教学型高等院校,其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批应用型本科人才,从专业建设内容与结构方面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所以,在教学体制改革上,需要打破传统单一教学观念、学术型人才观和质量观,深化改革培养模式,解决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为一体应用型本科人才现场实用性问题,在专业基础理论基础教学上,提高学生科学转化能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目标突出体现在: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河北省在新建本科院校改革过程中,还要充分了解到学生定位是长期文化建设性问题。科学定位往往体现在高等院校办学理念与长期实践中,学校和外部也紧密联系。人才培养体现在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的建设内涵、人才培养特色化与个性化、高质量等方面,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观。
2.对比分析,差异性培养。①对比技能型职业技术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技能型职业技术高职院校教学相比较,其差异性表现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之间的差异性。高职专科是以职业岗位作为本位要求,要求基础理论满足“学以致用”,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作为基本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行业需求作为本位要求,更加注重知识复合性与系统性,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灵活运用性、解决问题实际能力。②与研究学术型本科院校教育差异。除上述一点外,还需要明确研究学术型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差异,将精英化教学转化成社会大众化需求教育。研究学术型院校定向培养高文化素养与科学创新型研究人才,特点为学科教育,重点突出理论教学、系统理论,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思维能力与科研能力,从而能独立完成学科领域前沿性问题创新与研究。
3.结构调整,提高社会经济与学科专业间契合度。根据河北省“十一五”规划,提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任务:做强一产,将大力发展河北省现代化农业;做好二产,仍然坚持走新型化工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发展,使用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改变现有装备制造、钢铁和石化产业,战略性发展为侧重点;做大第三产业,优先搞好第三产业,提高服务生活性业务和高端服务商业发展,并扩展到农村与社区。河北省产业化结构会影响高校教育结构,高校应在专业结构设置上趋向适应性、灵活性方向发展,建设完整的市场需求机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
三、结论
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放眼未来、合理设置专业结构,打好实践教育基础,高质量进行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传承技术文化,在传统与变革中谋求自身与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英,李亚平,李会松.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现状与研究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2013,(09).
关键词:质量生态学;高职教育;质量竞争;协同进化
作者简介:王全旺(1975-),男,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赵兵川(1974-),女,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主体功能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劳动力市场适切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A880103)主持人: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8-0024-03
提高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的、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这也是高职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之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诉求。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职责和使命。然而教育质量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涉及层面甚广,无论考虑哪几个因素都难免顾此失彼。在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市场对高职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时跟踪各类市场主体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如何在以质量为内涵的教育竞争中获得优势是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质量生态学可为科学衡量职业教育质量,全面系统地探究高职教育质量提供独特的视角。
一、质量生态学的内涵及意义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的、非线性、不稳定的系统,质量系统也逐渐演化为复杂网络,不仅呈现出复杂的非线性、而且在市场环境中失去了稳定演化的条件。基于生态学与质量系统研究对象的相似性,质量生态学主要以生态系统演化的视角来看待和研究质量系统,并把质量生态系统作为质量系统的最好描述,进而对其内部结构和功能属性的形成、演变与质量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对由质量生态位所表达的质量系统在质量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质量群落中质量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质量群落中相互关联或相互竞争、共生以及协同进化规律等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1]
藉此,以质量生态学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质量的可行之处在于:
1.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对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的高职教育质量系统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一种为持续改进教育质量所进行的全面、科学的思考模式,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产品(高职院校毕业生)和服务(高职教育服务)的质量,改进组织内的所有运作过程,以满足高职教育的消费者——学生、家长和劳动力市场的现实与未来需求。
2.高职教育质量的改进与提升是一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具有典型的需求驱动特征,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十分明显。高职教育的诸多教育教学活动和过程无法实现在短期内满足学生、家长以及企业的需求和期望。质量生态学所关注的质量生态系统的演化同样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3.质量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单元是质量生
态系统。从系统的视角出发,该对象单元又可看作是由其子系统构成。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与协作过程。质量生态系统中某一子系统相对于其他子系统在竞争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优势用质量生态位表示。如果把高等教育系统看作是由高职教育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两个构成要素的话,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内部”竞争,如高职院校之间为获得共同利用的有限资源而开展的竞争;同时也存在着“外部”竞争,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在生源、经费等方面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高职教育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系统内某一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可用质量生态位来描述。
二、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构成
质量的话语最先来自于企业,然后迅速扩展到社会系统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系统虽然有别于企业,但二者之间也并非没有共同之处。伴随高职教育规模“半壁江山”地位的相对稳定,而其在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形下,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在“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下,高职教育系统必须跨越系统的界限,在质量建设的道路上摒弃教育与企业的“异”,学会借鉴与分享企业质量科学的最新成果,逐渐创立并完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有鉴于此,将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研究置于系统演化的时间轴上,借鉴质量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从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探讨其质量个体间的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对于多元化时代的高职教育沿着质量文化的逻辑推行改革,保持生存和发展的旺盛动力具有积极意义。
任何系统都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作是由影响和调节高职教育质量的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构成。
宏观系统指从宏观层面对高职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和发挥调节作用的环境要素,主要涉及:(1)社会-文化环境。高职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各种因素及其发展规律的制约与影响。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质量对其而言是一种实质性的潜结构。[2]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职业院校师生和管理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以及质量标准。(2)政治-法律环境。在我国政府行政命令推动,也即通过政治权力与权威对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施加影响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诸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针对职业教育的相关立法,均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基础性质量保障作用。(3)人口-经济环境。毋容置疑,人口中高职教育适龄人口的素质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不仅如此,人口中高职教育适龄人口数量在作为影响高职教育规模的重要因素的同时还影响着科学的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形成。另外,职业教育体系的产生本身就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发展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结构变化。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结构的优化本身就是质量提升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环境表面上影响和改变了高职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实质上实实在在的对高职教育质量起着决定性调节作用。(4)技术-自然环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变革有着密切联系。科技革命和进步需要高质量的高职教育为其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保证。就自然环境而言,高职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均与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按照美国学者鲍恩的观点,高等教育生产过程的起始点是高等教育系统环境的资源输入,学生及其社会关系的变化是高等教育生产过程的主要结果,其社会意义就在于通过这种变化使自然环境得以改造。[3]与之相似,随着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
微观系统指从微观层面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直接作用的各利益相关主体,主要包括:(1)政府。政府主要通过制定高职教育相关政策、经费划拨、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手段对高职教育质量产生影响。(2)学生及家长。学生与家长通过对高职教育消费的选择权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迫使质量不高的高职教育机构努力进行质量改进。(3)高职教育机构。作为高职教育的组织和实施机构,高职教育机构的师资、教育教学过程、以及管理者所秉承的质量管理理念均显著影响着高职教育的质量。(4)劳动力市场。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就业成为高职教育的根本导向。在劳动力市场适切性以及产业结构匹配性的质量新标准下,高职教育作为“教育”,其固有的内部质量观,面对市场的强制性要求,不得不转向外部质量观{1}。(5)行业企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并建立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机制是高职教育质量提升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三、质量竞争与协同进化: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
高职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高职教育的规模大增。然而,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在市场原则成为社会活动的首要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高职教育作为一类服务活动,各教育机构之间为了获得有限的教育资源,必将以竞争和提高效率作为基本的生存法则。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中高职教育的生态圈有别于计划经济。高职教育机构必须面对顾客可以进行开放性选择的教育市场的形成与随之而来的高度市场竞争。[4]
从质量系统的一般构成角度看,质量生态系统是由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员工、股东以及社会五大利益相关方组成的价值交换和利益相关的复杂系统。[5]从质量生态系统的构成看,可以把影响高职教育质量的主客观因素概括为顾客(学生及家长)、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高职教育生源供给机构、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业企业)、员工(教职员工)、股东(高职教育出资方)以及社会五大利益相关方。这些利益相关方构成的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一)质量竞争: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永恒话题
任何复杂系统内都包含着各子系统的独立运行。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可看作是由各子系统构成的质量群体。同处于一个质量群体中的各高职教育质量子系统对于质量环境的依赖程度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影响着这些质量子系统在质量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影响到各质量子系统内部结构特征和系统功能属性。高职教育系统提供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服务活动,这一活动本质上也是一个质量过程。一种质量过程可由不同的服务活动实现,而为了达到同一内涵的质量,不同服务活动个体在质量群体中所展现的质量过程特性又有所不同。所以围绕同一质量过程,不同类型的服务之间在质量集合中必然存在着质量竞争。高职教育质量过程以增进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知识为根本目的,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为内涵。因此,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群体中的各质量子系统必然会为获得有限的稀缺高职教育资源而展开质量竞争。
对于高职教育系统这样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质量过程实际上需要满足整个质量生态系统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要求,并且在相互的认可过程中形成相对固定的既得利益。系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为了保持和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并使其最大化,某一种质量的含义就会被坚持,某一种判别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有存在的合理性。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的各利益相关者是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质量个体。质量个体在质量群体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是该质量个体在质量竞争及与质量环境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确立的。质量竞争是一个博弈过程,质量个体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因此,各高职教育个体要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以及在质量群体的地位,选择合适的发展规划,并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做出动态的调整,选择最优的竞争策略,以期获得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的较高质量生态位。
(二)协同进化: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
尽管各质量个体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的处于主要地位,有的处于次要地位,但作为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彼此之间在竞争的过程中也不乏相互协作。协同进化是质量系统一种重要的演化方式。质量协同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协同系统的整体竞争实力和生存能力。质量本身具有一种整体性的特质,质量是某种产品或服务所呈现的整体属性,并强调服务过程。
怀特德的过程哲学认为,作为有机体的组织是处于不断进化过程之中的。主要表现在组织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进化以及组织本身内在的创生环境的过程。高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以及有限资源的竞争可能导致协调效应。质量协同系统的稳定性与质量协同个体在质量群体中的质量生态位以及质量协同环境有关。就高职教育机构这一特定质量个体而言,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其本身在质量群体中都有自身的质量生态位。当个体之间的质量生态位属于结构性互补时,就是形成质量协同体的最佳时机,互补性越强所形成的质量协同体稳定性就越强。因此,高职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要结合市场实际需求、自身办学条件与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在尽量确保质量生态位结构性互补的前提下,通过协同进化不断提升自己的质量生态位。
协同进化实质上体现了一种哲学思维过程,即对事物的分析不能孤立地进行。在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尽管质量个体之间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竞争,但不能由于存在竞争,就忽略对系统的整体性把握。作为一种有机体组织,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会不断自我生成、自我进化。在质量生成过程中,各质量个体及相关利益组织为了组织的质量战略必须相互配合,并形成协作共同体。当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影响,整体运动占主导地位时,系统才会呈现出有规律的有序运动状态。[6]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高职教育生态圈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其要给高职教育的质量下一个定义,还不如真正地审视不同利益相关者用来判别质量的标准。假使质量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受益者的偏好与各种不同的质量概念被识别和得到尊重,或许也就寻找出复杂的高职教育质量生态系统中高职教育质量实践改善和提升的哲学解答。高职教育才有成功渡过质量危机的可能。
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质量提升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按照质量就是适合目标的推理,高职教育质量就是高等教育目标的达成度,然而这不是一个对高职教育质量的科学定义,因为目标未必与质量有关。[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高职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涉及诸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与权利,使得高职教育质量的含义变得十分复杂。换言之,高职教育生存的生态圈发生了变化,因此,高职教育质量的提升应从质量生态系统的视域出发,通过质量个体间在质量竞争过程中的质量博弈,在动态的质量演化过程中,实现质量的协同进化。
注释:
{1}此处“内部质量观”与“外部质量观”中“内”、“外”的客体均是高职教育。作为教育,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单从教育而言,其“教与育”的质量标准称为“内部质量观”; 而劳动力市场适切性以及产业结构匹配性的质量标准称为“外部质量观”。
参考文献:
[1][5]韩福荣.质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王建华.从复制到分享: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方向[J].复旦教育论坛,2010(02):67-72.
[3]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2.
[4]温正胞.市场与学术的对话:高等教育导入ISO9000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3.
关键词:生猪;健康养殖;畜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53
1 健康养殖的内涵
从广义层面来看,健康养殖就是保护动物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做到无害畜牧业生产,其以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核心,内涵是发展安全、高效、优质、无公害的畜牧养殖业,逐步从数量为主的传统养殖模式过度到数量、质量、生态效益3项并重的现代养殖模式[1]。从狭义层面来看,健康养殖指的是专业的养殖人员在良好的养殖环境中,应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将优良健康的畜禽变成安全的、高质量的畜禽产品。
2 生猪健康养殖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作用
2.1 能够满足国内国际形势发展需求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猪肉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是猪肉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猪健康养殖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点研究课题。然而,当前我国养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畜牧养殖业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家畜养殖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据调查,猪肉安全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有些生猪养殖场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超量使用抗生素、防腐剂、类激素、矿物质等产品,不仅使畜产品出口受到限制,而且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影响。在世界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给予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并且世贸各成员制定了动物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开始竞相研究健康养殖技术,然而中国却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健康养殖推行较晚,所以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健康养殖方面的工作。
2.2 能够为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较多的问题,健康养殖管理制度、产品检测技术仍然讯在较多的缺陷,许多地区的生猪都是无标生产,无牌销售,虽然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申报品牌,而且农业部还批准了较多的无公害品牌,但是生猪产品的质量却得不到保障。而且,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抗生素、瘦肉精等导致动物产品残留超标事件还频繁出现,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许多大企业已经意识到生猪健康养殖的重要意义,开始正式进行试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2.3 能够推进现代畜牧业的进程
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市场发展方面,已经逐步推向国际市场,而且世界范围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基本上达到一致,国际检测标准也在不断提升,而消费者不会因为生产技术落后就降低质量要求,所以在推行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同时,必须要利用现有条件抓住关键环节,在保证畜产品的基础上推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2.4 能够满足从业者的利益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养殖模式大都采用的是庭院式养殖,养殖主体大都是农民。但是,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不断推进,导致原有的生态养殖模式被打破,养猪业的利润不断降低。部分农民开始转向经营式和规模化养殖,然而在市场、病控等因素的影响下,进一步增加了养殖难度。生猪健康养殖强调的是数量、质量和效益3项并重,在该理念的引导下,农民的养殖技术得到提升,生猪产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升。
3 常用的生猪健康养殖模式
3.1 六方合作养殖模式
六方合作具体包括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协会农户、种畜场、饲料企业、肉食品加工企业,其中农民组织的养殖协会为主要单位,村兽医站是养殖载体,2者将其他主体串联起来,达到政府引导、金融支持、标准生产的要求[2]。该模式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政府针对种畜场和饲料企业,向其下达相关的饲料粮储备计划,金融机构为储备粮贷款放低利息,农业担保公司为带宽提供信用担保,饲料企业滚动轮换储备粮,加工饲料后以最低的价格,采用赊销的方式直接向协会农户配送,种畜场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仔猪,协会农户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饲养仔猪,养大的生猪直接由肉食品加工企业收购,此外风险企业为农户养殖提供相应的保险,为自然风险提供保障。
3.2 八项统一发展模式
在该模式中,主要的参与单位有:政府部门、受控猪场、加工龙头企业、兽药企业、保险公司、担保公司、饲料企业和金融机构[3]。政府相关部门在统筹八方资源的前提下,创建猪业集体户发展联合会,同时设置各种机构,比如:金融保险部、技术服务部、市场信息部等。其中该模式的核心单位为肉类加工企业,标准化养殖场被当做受控养殖场,肉类加工企业与其他企业分别签订相关的合同,明确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做到圈舍、品种、投入品、防控、饲养、监管、保险、销售等八项统一,保证生产出安全的、健康的猪肉产品[4]。
3.3 八项统一改良模式
该模式是建立在八项统一发展模式基础上,因地制宜对其进行改良简化。指导农民对圈舍进行改造,同时统一供料和供种,制定饲养管理方案,最后收购产品,此外还需要对农户饲养的生猪制定最低保护价,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这样既能为生猪安全提供源头保障,而且还能消除各种隐患。
3.4 设备改造简化模式
如果农户没有条件改建圈舍,那么需要指导农户改造设备和升级管理,具体内容有:猪舍必须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增设猪仔保温灯、料槽、自动饮水器等,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减少外来人员的进入,如有车辆进出注射,必须要注意消毒工作,对猪场总其他动物进行控制。针对发病或者死亡的猪,应该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做好疫情预防工作,定期打扫猪舍,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饲料等。
参考文献
[1] 郭成辉,刘志海,武凤华等.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技术调查与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13,41(9):1-4.
[2] 徐阳,刘红,宋健等.浅谈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综合配套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58(14):24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