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医学内容

老年医学内容

时间:2023-07-24 17:0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老年医学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老年医学内容

第1篇

[中图分类号]R16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6(c)-112-02

现代社会人口逐步走向老龄化,据统计,全球老年人口约有6亿人,中国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以上,并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做好老龄工作是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延年益寿,减少家庭、社会负担,让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党的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随着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逐步改善,科学文化卫生保障事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目前,我国人口中超过60岁的老人已逾1亿4千万人,预计到2030~2040年将达到25%,占人口总数的11.2%,即每4个人中有1位老人,从而进入老龄化社会。面对社会的老龄化及老龄人口迅速的发展趋势,卫生事业必须要考虑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对策。

1 重视老年人的价值,将老年医学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老龄化社会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应从老年人的价值出发,发展老年医学事业,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做有为老人。

随着我国老年事业的发展,老年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年人凭借其特有优势,创办老年经济实体,特别是众多的老人在从事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教育训练、医疗保健和技工(农)贸结合的经济实体中,施展才华,释放新热,为经济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还有许多老年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榜样,树立风范,“老有所为”,体现了老年人的人生价值。由于老年人慢性疾病增多,除非人类寿命的延长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同步,否则,社会的、经济的和道德伦理的医疗保健支持体系将远不相适应。因此,卫生事业的发展亟需将老年医学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既要考虑老年人医疗保健的策略,又要考虑卫生事业迎接老龄化挑战的战略。从根本上说,应根据老龄化进展的特征及趋势,制定出一个发展老年医学的纲领,从卫生事业的总体上和全局上来对待老龄问题。对于老年医疗保健工作应该做但一时难以见效的措施,应及早考虑加以安排和解决,如老年人医疗保健措施、老年人养老保健经费、老年医学教育与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

2 建立多层次的老年人医疗保健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医疗、福利问题引人注目,慢性疾病的终末保健随之引起人们的关心。作为这些保健的目标,人们越来越关心生命质量,也就是说,对老年人的疾病治疗以及保健,不仅是延长生命水平,还要看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满意程度,虽然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但几亿老人的医疗保健及其管理与费用等,其棘手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依据我国国情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老年医疗保健应以社区为基础,建立老人设施、老人家庭与从事老人卫生保健工作人员相互协作的网络。国家要加强老人设施的投建,如发展养老所,建更多的老人医院,逐步改变老年人医疗保健场所少、求医看病难的矛盾,努力适应老龄化社会、老年养老保健的需求。

老年医疗保健应重视中医、中西医结合对老年医疗的研究,尤其重视挖掘和发挥中医中药在老年医疗保健工作中的作用。

在农村,坚持和巩固合格医疗制度,采取政策引导农村合格医疗提高水平。重视农村健康宣教工作,指导家庭和老人健康养老。

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还要与社会老年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及大众传播等设施结合,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展老人“心理养老”,努力从社会、心理和娱乐等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使他们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此外,要设法创立老年医疗保健基金。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医迫使老年医疗保健事业刻不容缓地加以适应和发展,这就需要大量的发展资金。对老年医疗保健事业,要像创建“希望工程”一样,多方募集资金,办好意义在于21世纪的老年医疗保健事业。

3 加强老年医学教育,培养适应老年医疗保健需要的医学人才

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医学成了紧急的社会需求。在英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老年医学教育得以重视,医学院校设有老人医学讲座,课程上形成了系统的老年医学教育,老年医学教育几乎横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日本也积极探讨老年保健医学教育的方针、策略,发展老年医学教育。我国已区域性地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老年医学教育及其老年医疗保健人才的培养,若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加强,则带来的老年保健工作的实际状态将是不容乐观的。

我国老年医学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侧重于医学教育的改革。在医学教育的内容上,一是增设老人卫生保健课程;二是细致研究跨学科系统性老年医学内容,在教学中作必要的增加,同时,就人类老化和老人保健问题推动细胞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老年临床医学等领域跨学科的协作研究;三是使老年医学教育的内容在医学教育计划中形成一定的模块,系统充实老年医学教育的内容,并保证有一定的教育时间。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使新培养的医学人才,具有基本的老年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或开辟老年医学专业,培养老年医学专门人才。在老龄化社会中,老人的医疗保健工作量大且独具特色,必须需要大量的老年医疗保健专家和专门人才。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要以老年医疗保健的客观需求为指导,探讨有关老年医学人才的教育目标、教育核心、教育计划及严格的评价方法等,确保造就出一批批有志于献身老年医疗保健事业的合格的新型医学人才。

面临老龄化的挑战,卫生事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相当重大,应将老龄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发展老年医疗保健事业,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敬老工程”。

[参考文献]

[1]唐敏.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0):63.

第2篇

1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在医学生本科毕业后进行的重要医学培训,是保障医疗安全及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工作。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的《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可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性,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是住院医规范化培训与考核的关键项目之一,是每名住院医师都面临提高的技能。目前我国人文医学课程相对不足、人文医学技能培养欠缺,这此有待提高和改进。人文医学是对生命终极关怀和内涵丰富的医学哲学,人文医学技能是将对人文医学知识升华为精神和信念,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是医师临床实践能力中不可分害的重要部分,这里面强调厂知识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老年医学科多接诊和收治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存在多病共存、多重用药等特点,同时,老年患者又是肿瘤等疾病的高发人群,也是终末期患者集中的人群。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有厂更高的要求,对死亡有厂更多的认识,那么如何在老年医学科合理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和终末期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如何对待终末期患者的各自诉求,如何更好的服务患者,如何让住院医师掌握和运用人文医学技能在临床工作中。这此是我们进行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责任所在。有必要在有限而紧张的日常工作中,对住院医师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工作。

2老年医学科进行人文医学培养的方法

2.1住院医师培训前的基本特点    

住院医师在进人临床进行规范化培训时,是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存在很多临床问题,也可能存在很多人文心理问题。当在老年医学科进行规范化培训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终末期疾病患者,如肿瘤、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患者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面对终末期患者,有可能会产生不安和压力,避免接触终末期患者和家属等不良情绪。我们带教教师要注意观察,及时给予指导。

2.2老年医学科人文医学培养内容    

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进行人文医学培养时,可参照缓和医疗教育进行规划和带教。缓和医疗是人文医学在终末期患者中的集中体现,是为厂提高终末期疾病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内心平静,做到生死两相安。对终末期患者照护体现在三个层面,即生理、心理和灵性。其中灵性照护是指帮助患者接受生命是有限,协助患者寻求生命意义,从而获得内心平静、生死两相安的境界。通过培训使住院医师正确理解死亡观,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2.3具体教学与实践方法    

对在老年医学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进行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内容讲座及教学查房,讲者由经过专业人文医学师资培训合格及缓和医疗培训的医师担任。可设置理论授课、教学查房和临床实践三个部分。    

首先是理论授课,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讲座为集中授课,2学时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普及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理念与核心原则。主要包括如何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评估终末期患者的主要症状及心理状态;如何照护终末期患者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通过理论授课使学生理解于什么是正确的死亡观。只有自身理解,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进行医患沟通    

然后安排教学查房,为理论授课之后的两周内完成。选取住院的典型病例,依据理论授课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答疑,回答住院医师问题,时间可设置为2学时。    

最后是临床实践,这部分可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由3一6名学生和1名带教教师组成。小组内相互演练,由1名住院医扮演患者、1名住院医扮演家属、其他的住院医师则运用所学的以缓和医疗为主的人文医学技能知识进行医患沟通演练,深人理解人文技能培训提出的照护患者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也就是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下降、疼痛等(生理),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倾听陪伴患者痛苦、苦恼如为什么会得肿瘤、为什么治不好、“走厂后”子女怎么办等由其经历带来的问题(灵性)。带教教师进行点评与讲解。然后在2个月的具体管理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对临床遇到的病例进行实践,由带教教师指导。

3老年医学科对住院医师人文医学技能考核的方法    

关于人文医学技能考核的方法,可采用客观与主观两方面进行。客观的方法,可请临床医师选取典型病历,如胰腺癌晚期伴多发转移,与患者及家属商议进一步诊疗方案,为考试题目,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考官,对每名住院医师进行一对一的人文医学技能考核,每名考生的考核时间可设置8一10分钟。考核流程为学生阅读病历摘要,由考官扮演患者或家属,被考核的住院医师为其主管医师,进行病情交流,运用所学的人文医学技能知识评估其生理、心理、灵性三个层面的状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商议进一步的诊疗方案,达成一致的治疗意见。评估项目分为:医患关系建立、告知患者谈话目的、表达共情、对待“患者”反馈、达成一致意见。主观的评价方法可考虑问卷调查法,为住院医师自评问卷,询问住院医师对在老年医学科进行的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的感兴趣程度、实际沟通能力、人文医学技能提高与否、对待终末期患者能力、愿意接受进一步人文医学技能培养等。客观与主观的评价方法均在人文技能培训结束后一周内统一进行。

第3篇

老年病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这些病人,奔走于医院各个专科,每个专科医生,可能都会为他(她)开出几种药物。到头来,他们服用的药物可能多达十几种甚至数十种。这些药物,虽然都可能“治病”,但对于病人,合并使用过多药物,可能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增加经济负担,甚至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个自己比较信赖的医生,帮助对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进行一番梳理,必要时再和专科医生商量,调整或精简用药。

刘女士,79岁,独居,由她在外地工作的女儿带来就诊。刘女士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心力衰竭(考虑为冠心病引起)、心房纤颤、骨质疏松症、双膝关节骨关节炎,她还有尿失禁、轻度健忘,经常头昏、心情抑郁,容易疲劳。她每个月至少要去2次医院,奔走于各科门诊。她现在服用12种西药,5种中成药。

刘女士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老年病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同时患有 3种以上的慢性病。这些病人,往往奔走于医院各个专科,每个专科医生,可能都会为他(她)开出几种药物。到头来,他们服用的药物可能多达十几种甚至数十种。这些药物,虽然都可能“治病”,但对于病人,合并使用过多药物,可能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增加经济负担,甚至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合并使用多种药物,最终效果难以预测

现代医学,对大多数常见疾病,都由专家们依据科学证据,制订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指南”。例如刘女士所患的6种疾病,目前国内均有相关的临床诊疗指南。 以前为刘女士诊治的各个专科医生们,包括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风湿科、骨科和神经内科的医生们,都是很称职、很敬业的专家,因此他们都会根据各自的指南,为刘女士处方用药。从治疗“疾病”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有各自的“证据”,他们都相信各自开出的药物,对刘女士所患的疾病有益。但问题是,刘女士每天服用的17种药物,经过复杂的吸收、代谢、相互作用以后,对刘女士这个“病人”,其总的效果如何?是能改善刘女士的生命质量,还是能延长她的寿命,或是两者都能,或是两者都不能?我们能查到这方面的证据吗?多年前,美国一位声望卓著的老年医学专家,Tinetti教授,就曾对类似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 遗憾的是,8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只能和Tinetti医生当年一样困惑。

现代医学常常关注疾病而忽视病人

近几百年来,临床医学由“经验”、“技术”或“艺术”,逐渐演化为一门日益精确的“科学”。在这个过程中,“疾病”概念的确立和明晰,起了关键的作用。当医生们不再将肺结核笼统地称作“虚弱”、“虚劳”、“咯血”或“肺病”,而是将其确定为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疾病”后,才能有针对性地探索其病因,分析其病理过程,寻找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并且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可靠的评价。历史上威胁人类生命的大多数疾病,由此而得以被征服,人类的寿命得以显著延长。“疾病”成为现代医学的核心概念,临床医学各科的教育和训练,几乎都是以“疾病”为纲目开展。医生们的关注点,常常不是某个病人,而是某种疾病。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疾病”是一个很实用的概念,容易计算、分类、统计、分析;从临床医生,特别是专科医生们的角度来说,“疾病”是一个很方便的概念,是他们日常工作的起点和终点,他们筛查、寻找、诊断出疾病,依据指南、常规和教科书治疗疾病,最后在出院小结或死亡证明上填上一种或几种疾病。但对于许多病人,特别是像刘女士这样被贴上多种疾病标签的老年病人来说,“疾病”的用途恐怕要大打折扣。刘女士更关心的,是她感受到的种种不适以及她的功能状态。患有和刘女士同样6种疾病的老人,有的可能长年卧床不起,有的却可以在大学里胜任教授工作。而且,刘女士的头昏、气短、疲劳、抑郁、尿失禁,是哪一种疾病引起?哪几种疾病引起?和她服用的这些药物有没有关系?对这些问题,还涉及现代老年医学的理念。

现代老年医学的核心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一般认为,现代老年医学创立于1914 年。近100年来,老年医学在欧美国家已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学科。现代老年医学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是其对病人诊疗中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老年医学更关注患者整体健康需要和患者本人的意愿,综合考虑患者生理机能和多种急慢病的相互影响,权衡各种诊疗措施的预期效应和不良反应,协调各专科和亚专科的会诊意见,从而避免“ 单病诊疗”的弊病。现代老年医学也更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强调功能评估和康复活动。对老年人而言,医疗保健最主要的目标常常不是治愈疾病或延长生命,而是维持、改善生活质量和生理功能。遗憾的是,我国的老年医学还基本停留在以单个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单纯疾病诊治的传统亚专科模式,缺乏现代老年医学知识理念。即使各大医院的老年科医务人员,也缺乏或基本未经过系统规范的老年医学专科训练,迄今我国尚无老年医学专科医生认证制度。在现阶段和相当一段时期内,像刘女士这样的病人,不太可能得到老年医学专科医生的诊治。本世纪初,即有多位医学专家,呼吁在我国大型综合性医院设立普通内科,培养“通科医生”,可惜亦未得到普遍重视。好在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和医学界,正在日益重视全科医学体系建设和全科医生的培养。像刘女士这样的病人,今后可望得到一个全科医生的帮助。全科医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病人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在临床诊疗中充分考虑、尊重病人的意愿。

治疗疾病应充分考虑病人的意愿

传统的医患关系中,通常以医生为主导,即所谓“家长主义”。自20世纪60年代起,“病人权利”运动在欧美国家勃兴,“知情同意”和“病人自”逐渐成为当代生命伦理学中最有影响的观念,其核心思想是指在医疗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应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尊重病人的自主选择、以病人的同意为主导。近30年来,“知情同意”原则已纳入我国相关医疗法规,但主要被理解为“医疗机构行手术、特殊检查或特殊治疗, 必须征得患者同意, 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的同意并签字”。实际上,一般的日常诊疗中,也应尽可能得到病人的知情同意,这不但是职业精神的体现,还可密切医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另外,从为患者服务的角度来说,医疗的目的,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为提高生命质量;其二为延长寿命(增加生命数量)。理想的医疗是二者兼顾,但实际上两者常有冲突。30年前,Mcneil等即以喉癌治疗为例进行过探讨。处于3期的喉癌病人,若行手术治疗,其3年生存率约60%,但病人都会因此失去说话功能;若采用放射治疗,虽可保留说话功能,但3年生存率降低到约30-40%。Mcneil等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调查,发现20%的人表示宁愿接受放射治疗。也就是说,相当部分的病人,在选择治疗时,宁愿冒缩短生命的风险,换取生命的质量。一个优秀的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时,应充分考虑病人本人的意愿。当然,病人的意愿,还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职业性质、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就医条件诸多因素有关,医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都应予以考虑。

我为刘女士调整药物的过程

我为刘女士进行药物调整时,和刘女士本人及她的女儿,进行了坦诚的讨论。讨论的内容,涉及到刘女士病情的严重程度、刘女士使用的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刘女士本人的意愿,刘女士女儿的意愿,以及她们的经济条件等。

刘女士目前长期服用的药物有:降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和颉沙坦片;降糖药二甲双胍缓释片、格列齐特片和阿卡波糖片;治疗心力衰竭药地高辛片、倍他乐克片和氢氯噻嗪片;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片和氯吡格雷片;治疗骨质疏松的维生素D钙片和阿仑膦酸钠片;以及5种“活血化瘀”、“补心益气”、“温阳补肾”和“通络止痛”的中成药。她还间断服用“止痛药”和“安眠药”。刘女士每月退休金1500来元,她虽然有医保,但每月需自付药费六、七百元,要靠经济并不宽裕的女儿补贴,刘女士为此感到很自责。而刘女士的女儿表示,只要对刘女士的病情有益,愿意花这些钱;刘女士最大的愿望是生活能自理,不要给女儿添麻烦,否则活着也没什么意义,她女儿则最希望母亲能尽可能多活几年。刘女士认为对她生活造成最大影响的问题,是反复加重的膝关节疼痛。

第4篇

1结果

1.1基本情况共发放问卷147份,回收125份,回收率85.03%,其中有效问卷116份,有效率92.8%。男生占37.9%(44/116),女生占62.1%(72/116)。1.2医学生对见习阶段的社区服务中心教学设备及师资的评价对于见习阶段的社区服务中心,85.4%(88/116)的学生认为其教学设备能满足见习阶段需求;82.8%(96/116)的学生认为其师资条件能满足见习阶段需求;71.5%的学生认为其拥有健全的全科(住院)医师的培养制度;66.4%(77/116)的学生认为其拥有完善的全科(住院)医师的教学大纲。1.3前期培训课程情况在14门见习前培训课程中,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重要程度均超过3(重要),最重要课程依次为急诊医学(4.03±1.13)、康复医学(3.79±0.95)、老年医学(3.78±1.10)和循证医学(3.77±1.11);但大部分学生只学习过康复医学(94.0%)和医学心理学(90.5%)。学生认为大多数课程18课时较为合适,只有急诊医学(52.5%)、老年医学(42.2%)、医学心理学(41.4%)、康复医学(38.8%)和循证医学(37.9%)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应增加课时数。对于课程的开设时间,学生希望全科医学概论(58%)、社区卫生服务管理(5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54%)等课程在第1学年开设,而老年医学(34%)和急诊医学(24%)在第2~3学年(尤其第4~6学期)开设。1.4社区见习课程评价在12门社区见习课程中,除社区科研(2.90±1.29)外其他课程重要程度均超过3(重要),评分最高的依次为全科门诊(3.98±1.11)、慢性病管理(3.81±1.19)、妇幼保健(3.81±1.19)和儿童保健(计划免疫,3.77±1.22);除老年护理(2.97±1.13)、健康管理(2.77±1.20)、信息管理(2.68±1.21)和社区科研(2.63±1.25)外,其他课程学生感兴趣程度均超过3(一般),评分最高的依次为全科门诊(3.51±1.27)、儿童保健(计划免疫,3.41±1.21)、妇幼保健(3.37±1.29)。1.5自我评估同学普遍认为社区全科实习是有收获的。93%的学生认同在实际问题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方面得到了提升;94%的学生认为他们了解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内容及操作流程,达到了大纲规定的要求。1.6访谈结果在访谈中,大多数同学表示在见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在临床思维培训、问题改进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部分同学建议将见习时间从2周延长为4周。此外,不少同学希望能开设更多全科医学相关课程,如医患沟通技巧、医学伦理学和文献检索等,并增加培训的课时,以增强自身对社区全科医学的认知与实践能力。

2讨论

本次调查的整体结果令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前期培训课程覆盖率低,除康复医学和医学心理学外其他课程都只有少数学生有过相关课程学习;②虽然学生普遍认为前期培训课程比较重要,但对于各门课程的兴趣与重要性评分有较大差异;③学生们期望的课程安排,如课程开设的学期、学科课时与现有的课程安排存在很大差别。由此可见,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学体系的规范化、系统化有待完善。文献研究提示[5],可在本科医学教育阶段第2年开设全科医学选修课,第4年开设全科医学必修课。在学生进入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前,先期传播全科医学理念,而后在毕业实习前,安排学生至社区卫生实习,进一步学习全科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增加对全科医疗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对全科医学的兴趣,进而在毕业后接受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成为合格的全科医生,成为合格的“健康守门人”,提升全科医生素质及医、教、研水平[6]。在社区服务中心见习过程中,58.2%的学生认为现行的全科(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制度是合理的,24.4%的学生不清楚现有的考核制度,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不清楚全科(住院)医师培养制度、教学大纲等。这与我国全科医学的现况不谋而合:全科医学培训网络不够健全,尤其是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基地建设不规范,培训过程中没有具体措施和要求,管理制度不完善,轮转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不到位等。而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培训基地是全科医师培训最重要的场所,因此,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全科医学培训网络,加强理论教学、临床轮转和社区实践3个环节的联系,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组织管理作用[7],丰富全科医学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让医学生拥有较好的全科医学基础,也能为之后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和继续培养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近年来,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科医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全科医学教育。在欧美,90%以上的医学院校都设有全科医学系或教研室[8],虽然教学形式和学时数各有不同,但教学目标相近。英国则采用选修课和必修课2种形式接受全科医学入门教育[9]。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医学院成立全科医学系,在三级教学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成立全科医学教学中心。教学手段、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立足于社区,围绕实习目标[10],统一全科教学的教学大纲和全科医师的培养制度,完善和规范全科培训网络。

作者:王甦平 杨涛 龚睿婕 鲍勇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第5篇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我国老龄事业,国务院日前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吉林省在“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为努力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议省政府在充分认识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基础上,以更高的站位审视社会老龄化问题,以更广阔的视野谋划老龄事业,以更有力的措施推进老龄工作。结合本省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构筑老龄战略对策体系,发展老龄服务体系,完善老年经济供养体系,建设老年健康支持体系,打造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完善老龄工作体系”六大体系建设,尽快制定出台《吉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我省老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就进一步加快我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针对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等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发改委和民政部等10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2006〕6号)中指出,“加快培养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业务技术水平。”我省拥有的高校数量和师资力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一些高校中开办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既可解决部分学生所学非所用的问题,又为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培养了专门人才。据调查了解,随着养老机构的增多和养老服务业的规范化,这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是很大的。

当前,急需解决的是提高现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基本专业技术水平和建立持证上岗制度。建议切实落实培训和用工政策,逐步解决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和不持证上岗的问题。省里应统筹安排培训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招募的人员,提供一次免(半)费的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经职业技能考试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所有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服务人员都应该持证上岗。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安排一些公益性岗位,使部分优秀从业人员可申请享受当地社会公益性岗位政策。

第6篇

1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老年人的生活范围基本上在家庭、社区、医疗或疗养机构内进行,在评定其生活活动能力时要全面、准确和细致。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指老年人自理衣、食、住、行和在社区中生活所必需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分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sic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两种基本活动。

1.1 BADL评定量表 应用较广泛的评定量表有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①Barthel指数是Mahoney和Barthel于1955年开始使用,1965年首次发表并正式命名。评定内容共10项,每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或帮助程度分为0分、5分、10分、15分四个等级,共计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独立能力越好;可分为良、中、差3个级别。 大于 60分者为良,该组老年人有轻度功能障碍,但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需要部分帮助; 60~41分者为中,该组老年人有中等程度功能障碍,需要大量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小于或等于40分者为差,该组老年人有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要他人服侍。Barthel指数是临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评定方法,其可信度和有效性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②FIM是1987年由美国纽约州功能评估中心提出,并列入美国医学康复统一资料系统之中。该方法不仅评定了躯体功能,而且还评定了语言、认知和社会功能,已经在我国等世界多个国家应用。评定内容共18项,其中躯体功能13项、语言功能2项、社会功能1项和认知功能2项。采取7分制评分,FIM评分最低为18分,最高为126分,共分8个级别。 126分为完全独立;108~125分为基本独立;90~107分为有条件的独立; 72~89分为轻度依赖; 54~71分为中度依赖; 36~53分为重度依赖;19~35分为极重度依赖; 18分为完全依赖。前两级可列为独立,最后3级可列为完全依赖,中间3级可列为有条件的依赖。

1.2 IADL评定量表 常用的IADL评定量表有快速残疾评定量表( a rapid disability rating scale,RDRS) 、功能活动问卷(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和我国IADL量表等[2]。①RDRS是Linn 于1967 年提出,可用于住院和社区中的老年患者。其评定内容包括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的程度、残疾的程度、特殊问题的严重程度3个方面,共18个评定项目,按其程度分0~3分4个级别打分,最高分54分,分数越高表示残疾越重,完全正常为0分;②FAQ是Pfefer于1982年提出,1984年进行了修订,可用于社区老年人和轻症老年性痴呆患者。共10项内容,各项内容按其能力分0~3分,分数越高障碍越重,正常标准为低于5分,大于或等于5分为异常;③我国IADL量表是陶寿熙等于1992年制定的供脑卒中患者使用的ADL量表,共20项考核内容。按1~4分评分,小于或等于20分为基本正常,21~59分为轻度障碍,60~79分为重度障碍,80分为能力丧失。单纯评定BADL 宜首先选用Barthel指数,除了解BADL情况外,还需要了解认知功能时,可选用FIM。若单纯了解IADL,应首选FAQ。需要了解BADL及IADL时,可采用我国IADL量表。

2 老年病康复治疗与护理

2.1 老年病患者康复治疗 目前适合于老年病康复的医疗机构有康复中心、综合医院和社区康复。急性期老年病患者可选择在综合医院中的进行早期康复,亚急性期和恢复早期患者可在专业化康复机构中进行综合性康复,恢复中后期患者在社区康复[3]。有些恢复的中后期老年病患者需要进入护理之家、日间医院或长期照顾单位,则在相应的康复医疗单位进行康复治疗。

2.2 老年病康复护理 老年病患者康复治疗应早期进行,老年病康复要与急诊抢救同步开始,并贯彻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因此,在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调动老年人的治疗欲望和积极性,向老年人宣传健康、疾病以及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康复医疗的目的和意义,把老年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治病、防病上来,主动配合和接受康复治疗;②配合康复治疗,选择合理的康复计划。制定康复目标和治疗计划时要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和功能状态进行,治疗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从床上活动逐渐过度到离床活动[4];③进行规范康复训练,对病情较稳定者可让其进入康复俱乐部,根据病症和体力等安排训练科目。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有关的康复知识,指导、培训家属按规定辅助患者训练,康复治疗时间为1~2次/d。运动强度弱些,每次30~45 min,训练时注意劳逸结合,以心率不超过110~120 min为宜[5,6];④每隔1个月应进行1次康复评定,总结康复治疗全过程,为进一步训练提出指导性意见;⑤老年病患者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调节饮食,摄入全面营养、科学搭配的谷物果蔬蛋奶,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控制油脂的摄入。同时要注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尽量减少和避免感冒;⑥加强对老年人心理的调整,老年人由于社会、家庭、疾病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可发生情绪、性格、意志、认知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影响疾病的康复,应及时注意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宣传健康人生的道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曲镭.老年病的康复.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0,3(1):4 - 6.

[2]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8 - 352.

[3] 于普林.老年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1 - 277.

[4] 曲镭.老年病的康复.实用老年医学,2006,20(2):89 - 91.

第7篇

摘 要:针对老年人摔倒碰瓷事件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项目开发一种基于Android的老人摔倒检测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利用

>>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高原轮胎压力检测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烟雾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金属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煤气泄露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ZigBee网络的气体监测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小型沼气工程的监测报警系统 基于MEMS的摔倒检测和定位系统设计 基于STM32可穿戴式老人摔倒及其生理检测系统设计 基于Android平台的视频智能监控报警系统 基于android系统的图像内容检测 基于Android平台的老人跌倒检测软件 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老人摔倒检测 危险气体安全检测报警与应急系统的应用研究 新型多功能汽车异常驾驶检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火灾自动检测报警系统的应用 基于LPC2124的CO检测报警装置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瓦斯检测报警仪的研究和设计 基于ARDUINO的跨步电压检测报警装置研制 家用CO浓度检测报警系统设计 基于Android技术的老人看护系统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12-02.

[4]薛洋.基于单个加速度传感器的人体运动模式识别[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5]张爱华,王璐.基于三维加速度传感器设计的跌倒检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48):9029-9032.

[6]刘丽华.与老年人摔倒相关的临床因素[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4,15(3):141.

作者简介:黄俊,男,江苏省常州市人,徐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

*通讯作者:唐鹤云。

第8篇

关键词:清热化湿法;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所患的感染性肺炎性反应,是老年人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多发病,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是对生命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1]。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平均病死率为10%,在特殊人群中可高达45%[2]。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易被漏诊或误诊。老年人免疫功能和身体的各项技能减退,对致病菌的防御功能明显减弱,多数病变发展迅速,可导致难治的严重肺炎,病死率很高。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分为邪犯肺卫、痰湿阻肺、湿热郁肺、痰瘀互结、肺脾两虚五种证型。其中湿热郁肺型临床症状较重,病死率较高,因此临床治疗湿热郁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自拟清热化湿汤治疗湿热郁肺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系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0月就诊的内科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3]。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2~85岁,平均73.5岁;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5~86岁,平均76.6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自拟清热化湿汤的处方组成:党参30g,白术30g,麦芽20g,清半夏10g,陈皮10g,黄芩10g,山栀子10g,知母10g,桑白皮10g,瓜蒌仁10g,贝母10g,泽泻10g,麦门冬10g,橘红10g,茯苓10g,桔梗各10g,甘草3g。辨证加减,舌苔厚腻者用六君汤以健脾化痰燥湿;口臭者加大黄10g以消食导滞;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10g以润肠;舌苔花剥阴虚者加白芍10g、当归10g以养阴柔肝。1剂/d,水煎分2次口服。连服1w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未见效者停用。对照组:头孢哌酮注射液3.0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2次/d,疗程7~14d。

1.3观察内容 用药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作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透X线拍片检查,观察疗效。

1.4疗效判定 显效咳嗽、咳痰、胸痛症状基本消失,体温恢复正常,肺部音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X线胸片炎症明显吸收;有效:咳嗽、咳痰、胸痛症状减轻,体温较前下降,肺部音明显减少,增高的白细胞计数下降,X线胸片仍提示有肺纹理增粗的现象;无效:发热持续不退,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X线胸片无改变。

2结果

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72%),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病率有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4]。老年人免疫系统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尤其是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减弱,所以肺炎的局部反应常不明显,同时由于体液免疫水平降低,对病菌的防御能力大为减弱,细菌可在肺内立足、生长和繁殖而发生感染,多数病变发展迅速,导致难治的严重肺炎[5]。严重肺炎也叫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 急性呼吸系统传统病,俗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6]。冬春季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高发季节[7],由于老年人肺部感染起病常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8],因此对不明原因的病情加重应考虑肺炎的可能。本组病例提示尤其应对呼吸和脉搏加快的患者常规进行胸部X线检查,并进一步做痰培养。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最多,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到目前为止,西医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除静滴抗菌药物外,尚无较好治疗方法,容易导致抗生素的滥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辨病归属于风温肺热病,陈志斌[9]等认为风寒化热,或外热内寒,或风热犯肺,灼伤津液,化为痰热,治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为法,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风温肺热病32例,有较好疗效。欧江琴[10]认为邪犯肺卫,肺失宣肃,肺气闭塞,炼液为痰,日久生热,痰热壅肺,治以清热祛邪,化痰止咳为,采用清金化痰汤治疗4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治愈28例,好转10例,有效率95%。沈敬鸿[11]认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嗽、喘证,病因病机为痰热郁肺或邪热壅肺,采用了清肺泄热,化痰通腑的治疗方法,方选麻杏石甘汤为基本方,加入大黄上开肺气,下通腑气,使热去邪散,肺气肃降,为釜底抽薪,上病下取,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疗效。后期多以余热未尽,气阴两虚为常见证型,表现为低热、干咳、甚或咳声无力、痰少、神疲乏力、口干渴、纳差,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12]。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参见文献[13]。中医在治疗方面方法众多,疗效显著,且可避免因长期而大量使用抗生素而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合理运用中药方剂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能明显提高疗效,更快缓解症状,缩短疗程,既能减少病人的负担,又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199-201.

[2]马利军,李素云.老年人肺炎的研究进展[J].河南诊断和治疗杂志,2002,16(2):106.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4):651.

[4]孙,刘兵,杨敏.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2):100-102.

[5]王秀香,杨敬平,乌日娜.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73.

[6]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S].2003,05,03.

[7]张清君.老年人重症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4,9(3):262.

[8]顾玉旗,刘宝勤.老年人肺部感染305例临床分析[J].中原医刊,2004,31(8):33-34.

[9]陈志斌,陈碧虾,袁丽丽,等.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725-726,733.

[10]欧江琴.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40例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4):33-34.

[11]沈敬鸿.清肺泄热化痰通腑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6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664-665.

第9篇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误吸,护理

【中图分类号】R9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87-01

误吸是指进食(非进食)时吞咽过程中有数量不一的液体或固体食物进入到声门以下的气道,而不是像正常情况下全部食团随着吞咽动作进入食管进行消化。老年人由于机体结构的衰老及生理功能的退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吞咽运动的时间比年轻人明显延长[1]国内外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生误吸率为50%[2],误吸表现为呛咳,吞咽困难,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每年误吸窒息死亡占总病死率的1.5%[3]. 我科自2011年5月自制使用《误吸危险因子评分表》对老年患者进行评估,及早发现高危人群,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观察时间为2年,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340例患者为对照对象,作为对照组,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2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40例中其中男性患者222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72-90岁,平均(81岁),观察组322例其中男性患者260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65-96岁,平均(80.5岁)

1.2 方法 对照组 执行基础护理包括皮肤,口腔,饮食,用药,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 对入院患者进行误吸危险因子评分,楣栏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科室,年龄,诊断等。具体评分表如下: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

注:饮水试验又称洼田饮水试验,是由日本学者洼田俊夫创立的,具体方法为患者端坐,喝下30ml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和呛咳情况。阴性:能顺利1次咽下;阳性分2次以上咽下,可发生呛咳。

评估时的注意事项 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加入主观意愿,对神志不清,言语含糊不清有脑血管后遗症的患者评估时应向陪护人员了解情况,以真实地评估结果。护士应对评分单进行每周评估。

累计总分:13-20分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教工作,给予饮食指导。

7-12分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安全告知书,讲解误吸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在床头悬挂“预防误吸”的警示牌,加强巡视。

≤6分为高危患者,发放安全告知书,应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包括:(1)护士对患者加强巡视,在床头挂上醒目的“预防误吸”警示牌,提醒家属、护士、护工。(2)建立严格的进食标准:老年患者宜进半流和流质,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卧位,进食速度慢,细嚼慢咽,不要催促患者,观察食物是否被顺利咽下,饭后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对于危重,严重吞咽困难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应及早给予鼻饲饮食,避免误吸。放置鼻饲管的患者应注意:放鼻饲管深度超过胃幽门部可减少误吸,选择较细的胃管可减少误吸,鼻饲时床头要抬高30°,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以10-15ml/min的速度喂食,鼻饲完后半小时才能放平床头,防止食物顺鼻饲管返流进入呼吸道。(3 )规范睡眠姿势:以侧卧位或半侧卧位为宜,因为睡眠时吞咽功能下降,咳嗽反射减弱,容易使口腔内的分泌物流入气管,引起误吸。(4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脑卒中、呼吸道感染、帕金森氏病等出现呛咳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及早治疗,如肺部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对维持正常吞咽功能、避免误吸起到重要作用[4]。(5)组织陪护人员培训:通过图片,资料,录像等多种形式定期对照顾者进行预防误吸知识的培训:包括:认识误吸的危险性;出现的临床症状,什么样的病人容易出现误吸,病人食物的选择,病人进食时的,一次进食量,喂饭速度,喂饭后的注意事项,了解误吸的一般急救知识。(6)就地急救:一旦出现误吸,应鼓励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阻塞呼吸道时立即清除口腔食物,使患者平卧,握拳于患者的剑突下向膈肌方向猛力冲击上腹部,造成气道内强的气流使阻塞气道的食物咯出,争取抢救时间[5]。如发生误吸,护士立即配合抢救,并应及时上报护理部,作为不良事件进行讨论。研究表明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病人误吸发生率最高[6]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未建立评分表之前收治的患者340例,发生误吸21人,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开始应用评分表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共收治322例,发生误吸6人,无例死亡。因此误吸危险因子评分表应用于我科收到了满意效果。见下表

3 讨论

3.1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的实施增强了护士安全防范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误吸问题也引起护士高度重视,并列为护理不良事件,应用评分表后可预见性并及时,预防,处理,增强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护理的安全。

3.2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的实施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警惕性:老年人胃蠕动功能下降,容易产生储留和胃内容物返流,误吸的可能性增加,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但目前还未引起重视,特别是照顾者的重视,有些照顾者唯恐患者的营养不足,强行喂食,造成食物误入气管出现吸入性肺炎,严重者窒息。护士应让其意识到发生误吸的危险性,有利于患者的安全,也可增进护患关系。

3.3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的实施有效的预防误吸的发生:患者从入院开始,责任护士就要评估误吸/窒息危险,对高危患者采取各项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大大降低误吸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额外的医疗开支。

3.4 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的实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如果做到事先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其有个心理准备,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投诉和纠纷。自实施“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分表”后,护士能筛查出高危患者,对患者及家属履行告知,让护患双方均增加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全面有效地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4 小结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到来,我国老年患者不断增多,误吸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误吸的预防高于治疗,预防的前提是准确有效的评估,我们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沉着、冷静、敏捷的工作作风,做好高危患者的筛查和急救预防知识的宣教工作,不仅降低了发生率和死亡率,更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 健康.老年吸入性肺炎易患因素及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18(10):582

[2] Millns B,M,Jack Cl,et al.Acue stroke predisposes to oral garm-megative bacilia caus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J].Gerontology,2003,47:173-176.

[3] 尹建敏,蔡兰萍,刘长庭.高龄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家庭保健[J].保健医学杂志,2000,2(2):57-58

[4] 孙素娟,冯春兰,老年病人食物误吸的预防及护理[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2,19(3):227-228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 R256.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c)-104-02

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笔者采用葛根素静脉滴注及西药辅以推拿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2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第五版神经学中《帕金森病及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1],中医学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中的证候诊断部分进行辨证分型。

1.2一般资料

自2003年1月~2007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64.2±9.8)岁,病史最长2年,最短3个月,平均半年;对照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65.4±10.6)岁,平均病程半年,治疗组中医辨证分为两期、两型:①早期,患者症状较轻,无或轻度功能障碍,能够保持站立姿势,日常生活尚能自理;②晚期,患者症状较重,出现重度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③气血两虚型:病情轻,病程短,肢体颤抖不明显,头昏多汗,动作呆滞,色淡无华,舌质淡脉沉弱;肝肾阴虚型:年龄大,病情重,肢体抖动,肌肉僵硬,关节活动僵直,或肢体麻木,腰膝酸软,双目干涩,面色暗晦,舌红苔少脉弦细。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及中医辨证分型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根据病情选用美多巴片125 mg,每日2次,口服,连用1周;然后改为美多巴片250 mg每日2次,口服,连用1个月,也可酌情选用安坦、金刚烷胺等,对出现副反应者对症处理。

2.2治疗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2.2.1中药针剂使用5%的葡萄糖250 mg加葛根素针400 mg,静脉滴注1次/d(有糖尿病者使用生理盐水),14 d为1个疗程,停药2 d后,行第2疗程,共治疗1个月。

2.2.2推拿治疗本病治疗以补为主、平补平泻相结合手法,重在益气行血,养血和血,育阴滋液,揉筋止痉,滑利关节。手法选择揉、摩、推、按、滚、擦、击、叩、抖、摇及梳理等。采用多部位按顺序治疗,具体过程:①患者坐位,医者先以轻柔手法按揉风池、风府,拿五经,掌根震击百会,举背震击大椎及腰阳关,然后由上而下直擦背部督脉3~5次,意在通关启闭,发动正气,调畅经络。②医者由上而下以单手拇指推桥弓穴,先左后右每侧各推30次,然后揉太阳,分推坎宫,掐揉头维、四神聪及百会,梳理舞蹈震颤控制区,最后以扫散法沿足少阳胆经由前至后进行操作,上述各部(穴)操作1~3 min。③患者暴露治疗部位,医者依次横擦其前胸、肩背、背部,以透热为度,然后拿捏肩井,按揉极泉。④医者由腋至腕直擦患者三阴经线并拿捏上肢,搓抹手指,掐揉甲根,属气血两虚者加揉胃俞、血海、足三里,肝肾阴虚者重擦督脉,揉命门、涌泉、至阴等,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应加强饮食营养,适当活动,保持情志舒畅。

2.3疗效标准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随访1年无明显发作者;好转:症状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进步:症状稍减轻,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不明显;无变化:症状无改善;恶化:病情加重。

2.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3结果

3.1临床疗效

2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9.1%,经统计学处理 P

表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

3.2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结果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有3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4讨论

震颤麻痹又叫帕金森综合征,病因尚未清楚,其基本病理改变为多巴胺代谢异常,乙酰胆碱能神经相对占优势,表现为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慌张步态等症状。现代医学主要以药物补充脑内多巴胺的不足和抑制乙酰胆碱能神经相对优势,从而调整二者的平衡,达到缓解病情目的,或以定向手术破坏丘脑核及苍白球来改善临床症状,且其毒副作用越来越大,以致出现一系列难以克服的副反应,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祖国医学对本病认识很早,《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证治准绳》指出:“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经持,风之象也。”从对症状的描述上,把本病归于“内风”“颤证”范畴,关于其病情,已经注意到壮年鲜有,中年以后始有,老年尤多。清代名医高鼓峰进一步分析到老年“大抵气血俱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而不能主持也。”另有医家还认为气血虚损,亏乏,不能上充髓海,元神失养,使得对脏腑筋脉的正常活动不能任持,亦发为本病,表现为肢体颤震,筋惕肉跳诸证,治疗上针对病机特点,既要息风除颤,又须育阴养血,通过培补气血津液化源和加强其输布濡养作用,达到“治风先活治血,血行风自灭”目的。葛根为豆科属植物,其味甘,其性凉,入脾胃经,可解肌退热祛风,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葛根素是从葛根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仍具葛根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①葛根素有温和改善脑循环的作用,能增加微血管运动的振幅,提高局部微血流量[3]。②葛根素能对抗东莨菪碱所致的学习记忆获得。③葛根素有广泛的β受体阻滞作用。本研究表明,葛根素治疗震颤麻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抗胆碱作用β受体阻滞作用及增加脑供血或改善脑循环作用有关。推拿治疗本病的原理在于通过多部位、多手法的操作,补脾胃以增补气血化源,养肝肾以填精益髓,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输布,滋阴柔筋熄风除颤,气血周流上养元神,从而标本兼治,依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推拿可从信息、能量和物质三方面进行调治,按摩有关头部经穴产生的生物电信息,可以作用于丘脑系统,从而对脑机能发挥良性作用;颈、胸、背部手法操作可使血流加速,尤其是促使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液供应,加强脑组织的气血灌注,改善脑黑质纹状体的供氧量,调动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此外,推拿还可以增加中枢5-羟色胺含量,降低外周血中乙酰胆碱、组织胺的含量,进而调整多巴胺能神经与已酰碱能神经平衡,从总体上改善病情。

总之,葛根素联合推拿及配合西药治疗震颤麻痹相得益彰,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中华全国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中医老年颤证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1(4):39.

[3]段重高.葛根素对金黄地鼠脑循环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91,7(9):516.

第11篇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体检; 疾病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66-01

Analysi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6062 Retired Elderly Perso

LIU JingRu 1,CUI JianLi 2,WANG WenLing1

( 1 The Healthy Check-up Center of The Fourth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1,China;

2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of The Fourth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find out the health conditions of elderly persons who retired from the F.A.W. and explore the major diseases and preventive methods, and health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guidance have been held. Methods With ways of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s about 6062 elderly persons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diseases checked was 92.10% including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hyperglycemia,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atty liver, overweight, and obesity, especially hypertension, then hyperlipidemia, hyperglycemia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nclusions It comes to conclusion that the diseases above all are mainly dangerous for elderly persons. Healthy education activities will be necessarily held and should take the education of health into targeted management. Meanwhile, elderly people are guided to care about antisecosis and dyslipiddemia, and it's important for them to reduce the hyperplasia of prostat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eywords] Elderly people ; Health examination; Disease analysis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是早期发现、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最有效手段。对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是发现诸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常见病的有效方法[1],并且通过对体检资料的分析和定期随防,对一些疾病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对有效加强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保障一汽集团公司退休人员的身体健康,有针对性的做好疾病的早期预防工作,提高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我们于2009年对一汽集团公司退休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体检,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出预防保健措施。具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0日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62名退休老年人,年龄均大于60岁,分为60~69岁、70岁以上2组。

1.2 体检内容 内外科常规(身高、体重、血压、一般查体等)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包括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白蛋白、尿酸等)、尿常规、腹部彩色超声等项目,血液标本均为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所得。所有检查结果由经验丰富的体检医师汇总复核。

1.3 诊断依据体检发现常见异常为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脂肪肝等几方面。笔者按照如下标准[2]进行复查确诊: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5.20mmol/L和/或甘油三酯>1.7mmol/L ;血糖升高:空腹血糖>6.1mmol/L;脂肪肝:以B超影像学为诊断依据。

1.4 统计学处理 疾病检出率统计按不同年龄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性别及年龄构成 参加体检的老年人共6062人,其中男性3273人,女性2789人, 60~69岁共3344人,70岁以上共2718人。

2.2 疾病检出情况 共体检6062人,健康者479人,占7.90%,检出患各类疾病者5583人,占92.10%。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冠心病、超重与肥胖、脂肪肝排于前几位,详见表1。

2.3 两年龄组患病情况分布①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血糖、超重与肥胖、脂肪肝检出率,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②冠心病各年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1980年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规定以60岁为老年人的分界,本次体检主要是退休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器官机能逐渐衰退,体内各种激素分泌失调,患病率逐年增高,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体检数据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3]。本资料结果显示,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和冠心病、脂肪肝是体检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与国内报道相似[4]。长期的高血压可造成心、脑和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可使患者致残,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的血压升高目前不再认为是老龄化过程中的自然生理性改变。各国血压正常人群调查显示体重与血压呈正相关, 而体重超重是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5]。本文结果显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9.45%, 超重与肥胖发生率18.47%, 应引起高度重视。可通过改进生活方式进行高血压一级预防,如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平衡膳食、戒烟限酒等,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本文血脂异常比率高居第二位,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早期高血脂多数没有临床症状,这也是很多人不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原因。高脂血症直接损害和加速了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脑猝死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

医学研究发现, 在慢性病的诱因中遗传因素只占15%,社会因素占10%, 气候因素占7%, 医疗条件占8%, 而个人的生活方式所占比例高达60%[6]。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许多慢性非传染性发病率的增长,与精神心理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7]。而这些疾病又往往成为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促发因素。因此适当的健康教育使老年人改进生活方式是预防保健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我们针对老年人疾病特点,在体检后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给他们讲授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多参加体育锻炼,坚持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老年人只有持之以恒地做到合理的饮食、规律的生活起居、适当的劳动与锻炼,平衡的心理状态才能促进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平安,张艾莉,刘晓娥,等.678例中老年知识分子及领导干部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21:359.

[2] 陈文彬,潘祥林,等.诊断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77-382;1284.

[3] 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6.

[4] 孙娟蔻.市区299位中老年人健康体检意向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4):338.

[5] Stamler R. Primary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 by nutritional hygienic means. JAMA, 1989,262(13):1801.

第12篇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紧紧围绕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建设,统筹资源,创新融合,狠抓医疗机构老年友善文化、管理、服务、环境打造,持续深化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有效推动建设老年友好社会。

一、彰显老年友善文化,着力完善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支撑体系。区卫健局把“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纳入卫健系统重点工作,统筹推进,严格要求辖区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各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在机构愿景或文化中必须有关心、关爱老年人,保障老年人权益,维护老年人尊严等内容;职工手册、行为守则等规范中有对老年人态度、行为和用语等。同时,积极协调财政、医保、民政等部门,根据老年人对疾病诊治、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医养结合等服务的需求,在人员和设备配备等方面争取支持。区财政每年投入5亿元补贴城乡居民医保及智慧化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投资近2亿元高标准建成智能化社会福利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全力提供老年友善服务,解决老年人就医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积极营造老年友好社会浓厚氛围。

二、融合老年友善管理先进理念,打造智慧化机构养老品牌。面向老年人专业化养老需求,XX医院对接XX旅居养老十大品牌--XX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在医院内合作举办XX养护院,建立老年患者的双向转诊机制,形成医联体的协作管理模式。养护院建筑面积7500平米,设有床位210张,有机融合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实行日巡诊制度并开通就医绿色通道,建立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实现“重症快速进医院、康复立即回机构”。引入“慧济国际”养老管理团队和智慧化管理运营模式,建立具有老年医学服务特点的技术规范和持续改进机制,严格按照国家最新的适老化建设规范,配备最先进的智慧化养老管理系统,从基本自理、部分自理、无法自理直至安宁疗护逐级设定11类护理标准等级,大力发展专业化的深度照护服务,失能、失智老人占比达到90%以上。同时,建立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知识、技能等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推出慧济舒适照护、慧济食坊、时间银行、志愿者之家、老幼同乐、宠物疗法多种特色智慧化服务,成为兖州机构养老的优质品牌。

三、推进老年友善服务,探索“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针对大部分老人习惯居家养老的现状,在区中医院建设医院、机构、居家“三位一体”的智慧化居家医养服务平台,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并将电子病历系统与全科医生助诊系统融合对接,打造了线上线下联动、院内院外协同、机构居家融合的信息化居家医养服务模式。通过组建以医师、专业护士、康复治疗师、专业照护师为主的居家医养服务团队,建立多学科诊疗体系,自主研发实现十多项常规检查的便携式“全科医生助诊包”,让移动巡诊、移动护理、药品配送等入社区、进家庭、到床前,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查体、疾病治疗、健康管理、功能康复、预防保健、生活照护等连续性医养服务。

同时,积极引导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XX医院合作、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XX老年公寓合作,联合推行街道社区医养模式,打造医疗养老联合体,将智慧居家医养信息平台与基本公共卫生平台进行对接,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老年人,开展老年综合评估服务,进行定期回访、科学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生活照护、身体指标监管、紧急救助及慢病管理等个和远程诊疗服务,形成“居家体检医疗-健康数据上传-异常信息预警-专业团队跟踪服务”智慧型养老医疗服务链条,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各类养老服务,全时段保障居家老人生命健康安全,切实增强医疗服务精准性、及时性、专业性。

四、聚焦老年友善环境,创新智能养老综合体。针对规模较大的新建城市社区,以“XX依养家”高端养老公寓为试点,打造“XX依养家”智能养老综合体。项目总投资6.2亿元,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其中,XX依养家老年颐养中心项目,作为XX市政府工作报告涉及我区重点工作,项目建筑和内部装修全部采用适老化设计,设置有依养家医院、休闲活动中心、长者生活起居照护区、健身服务中心等功能分区,集优质机构养老、社区日间照料、智能居家养老为一体,现已入住50余人,二、四、五层入住率达到90%。中心在老人生活照护区配备无障碍通行、低位开关、一键急救按钮,房间内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心电、血糖等健康监测设备,以及灯光、空调、电视等生活电器,实时监测老人睡眠情况、生命体征以及离床时间,方便老人生活起居,一旦发生异常系统自动报警,工作人员即刻到位处置,全天候保障老人生命健康安全。

同时,综合体配套新百汇商圈,为老年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并建设“5G+量体化养老”模块,布设智能养老设施设备,配合高效5G网络、智能管理平台和专业的服务团队,实现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实时监测、健康预警精准反馈,打造智能、高效、安全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综合体周边整体规划一、二、三期大型养老社区,能够满足1.6万老年人养老需求,将成为XX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基地。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深化我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和市级安宁疗护试点区创建成果,持续完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政策保障,加速推进医养服务衔接,建设覆盖区、镇、村,公立与民营相结合的“三级两元化”服务体系,实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全覆盖。同时依托智慧居家医养信息平台,利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下沉社区,着力改善老年患者就医环境,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老年患者看病就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