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旅游规划管理

区域旅游规划管理

时间:2023-07-24 17:0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旅游规划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区域旅游规划管理

第1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方法的定义和渊源,其次在总结旅游系统的特点以及已有的一些规划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方案,从数据的录入与编辑、维护与管理、查询与分析以及输出等方面介绍了其系统结构;最后从区域旅游规划的应用角度指出综合集成技术对规划系统实现其功能都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区域旅游规划 集成 系统

区域旅游规划中综合集成技术的引入

旅游规划可以按地域范围划分为地方性规划、区域及区域间规划、全国规划、国际性规划,按规划时期划分为短期规划(1-2年);中期规划(3-6年)、长期规划(10-25年);按组织结构划分为部门规划、项目规划、综合规划等(何光炜,1997)。其中区域旅游规划是指在区域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的过程。

方创琳(1999)在区域发展规划系统集成方法论中,总结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定性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法、统计图表法、地图描述法、对比论证法、专家咨询法、头脑风暴法、反头脑风暴法、提喻法、推理法、问卷函询法等等,而这些方法在规划中分析问题时,一般遵循收集资料整理加工分析资料综合归纳形成理论体系的思路。除了以上提及的定性方法,区域发展还可用定量方法进行规划,它是以逻辑演绎为推理方式的量化方法,大多数定量都是定性分析思维的归纳和经验积累,定量和定性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区域发展规划目标服务的。

区域发展规划的综合系统集成技术是针对区域发展规划的多主体、多层次、多目标、多时段特点,通过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型和专家判断相结合,提出经验性假设,然后通过经验性数据和资料以及参数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思路与实证研究一致,其实质是将理论模型、计算机仿真技术、专家群体和智能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与政府决策者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官、商、产、学、研“五位一体”的系统集成环境,并通过政府意志、科学理论、专家经验集成的整体优势,寻求区域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区域旅游规划必须在遵循区域发展规划方法论的大框架下,结合区域旅游业的特点设计集成系统,以此提高规划的效率和成效。

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系统设计

(一)区域旅游规划过程

从我国产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逐步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必然取代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广阔,很多旅游资源亟待开发,而这些资源的区域性又很明显,所以对旅游规划和旅游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区域旅游规划要求处理协调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关系,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由于旅游规划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为了提高规划效率,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成为必然。“3S”技术一体化的发展也使这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因此,与会计信息系统一样,区域旅游规划也必然走上信息化道路,而在此过程中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建立在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旅游规划的对象是旅游系统,具有综合性、模糊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点,所以对旅游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和关键。从本质来看,旅游规划是一种战略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它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旅游规划的过程如图1表示。

有些学者根据区域旅游规划的实践经验,设计出一套三段式流程设计模式的区域旅游规划技术方法,其由地脉文脉梳理理念认定与提炼、理念渗透与扩散三部分内容组成,是一个脉络相连、互相照应的组织结构。其中地脉文脉的梳理是对地方分散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加以凝练的概括,理念认定与提炼是以地脉文脉为本源,以旅游地为载体,进行理念认定与提炼,构建支撑整个规划的战略理念。这种战略理念既具有产品形象性,又具有战略方向指导性。理念渗透与扩散则主要包括产品开发和市场规划两个方面,产品开发包括景观创意、城市设计、旅游商品设计、特色餐饮规划、旅游交通创意、地方节事策划、服务设施建设、代表娱乐项目创新等内容,市场规划包括旅游形象市场定位、促销口号、旅游标志、地方名称、营销方式等内容。笔者认为若在实践中运用它,将能使规划用地很好地展现地方个性与特色的效果。

(二)区域旅游规划的关键点

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以下两个方面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其实施的好坏程度关乎到整个系统的水平。基于此,笔者对其做一较为详细的阐述。

1.战略决策研究。战略是指相对较长时间对全局的决策,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风险性的特点。因此,在区域旅游规划的战略决策研究中,方案制定必须遵循以上几个特点。从指导性而言,是在决策中需要强调方向性,而不是要做到细致入微;从全局性而言,在决策中要强调方案的面面俱到;从长远性而言,是需要决策方案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从系统性而言,是需要决策方案的内部有整体性,相互勾稽,相互支撑;从风险性而言,是需要在决策方案中考虑整个决策的风险性,并与此同时做好风险应对措施。

2.与外部系统和谐发展。根据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任何组织和系统的良好发展,需要处理好组织内部、组织和环境之间两个方面的平衡,即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组织的对外平衡是指组织通过外部环境保持平衡,以提高组织效力的过程。而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必须注意系统的外部平衡,即与外部系统和谐发展。但是外部系统不断变化,所以这就要求在规划中留下一定政策弹性,使得在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时,能自动调整或者不用对内部系统做出大的调整便能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使得规划系统迅速从与外部环境不和谐纠正过来,以实现新的和谐和平衡。

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应用

文章对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讨论主要是基于系统结构模块。而从功能结构模块来看,其一般由四个方面组成:基础资料子系统、现状分析子系统、旅游产品设计子系统和环境建设支持子系统。对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它。

区域旅游规划集成技术的应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一般产品不同,旅游产品的开发及销售只能在资源所在地进行,必须依靠旅游者自行前来购买才能实现旅游经济运转,因此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度,更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其次是旅游设施的选址。旅游设施主要包括旅馆、餐饮、购物、会议、展览、医疗保健、邮电服务及观光、游憩等设施,而选址问题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因此,科学选址、合理布置旅游设施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至关重要。再次是旅游路线的选择及组织。旅游路线应该有机穿插游赏空间和过渡空间、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且要主体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为最佳;最后是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要研究旅游环境容量和游人规模,并且要根据供需匹配的原则,使二者实现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综合集成技术系统可以定量研究旅游问题,不仅可以将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起来,而且提供了综合分析的工具,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它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思维的创新,综合集成技术为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更科学的思维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技术的创新与规范,在区域旅游规划过程中,一些规划人员逐渐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不但有利于提高区域旅游规划成果的科技含量,也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旅游规划工作效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减少规划的主观成分,也实现了规划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它还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管理的创新,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是一个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任何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动。综合集成技术集成了规划各个阶段、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对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的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树立全过程地动态管理和监控。这些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助于促进我国区域旅游规划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陈文君.旅游规划原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滨谊.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宁淼,王奇,叶文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

第2篇

关键词:旅游政策;旅游经营;区域发展;少数民族

企业旅游业的发展政策与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是相互依存的,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重点研究了区域旅游发展政策以及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区域内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市场管理、环境保护相互管理和优化管理的措施。

一、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与经营管理的关系

(一)旅游业发展政策对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支持

旅游业发展政策对旅游业经营管理有明显的促进性作用,对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来讲,必须从发展旅游业的角度出发,对旅游经营管理提出更多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政策应根据市场发展形势,深入了解和分析旅游企业经营现状和深层次矛盾,并积极开展实地调研活动,找症结,帮助旅游企业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同时,区域旅游部门应积极为旅游企业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如:定期国际国内旅游经济季度预警信息,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及时提供旅游需求信息、上级政策信息;为旅游景区创建和星级饭店评定提供上门指导服务等。同时,区域旅游管理部门要尽可能地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柱,为旅游企业的发展进行人力资源供给。总之,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贯彻优势旅游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旅游名牌精品建设,大力提高信息化、现代化水平,提升特色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强区域旅游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二)旅游业经营管理与政策之间的协调共存

旅游业的政府的政策控制与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要协调共存,实现以政府为主导,以旅游企业发展为基础,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区域统筹,资源开发整合。在旅游资源开发合作中,各县市政府要以开放的意识去面对旅游合作,打破区域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和制度障碍,防止条块分割,实现跨行政区域的公共服务,打造无行政障碍旅游区。例如:在金融危机环境下政府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2009年12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这预示着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政府还积极引导区域内的旅游企业进行重组或组合;加快旅游企业制度改革,组建跨行业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而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则必须要形成迎合政策的经营发展策略,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业发展政策分析

(一)对少数民族旅游业进行政策扶持

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提出了“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以及规范发展“农家乐”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以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少数民族区域应抓住这一政策机遇,结合各民族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少数民族旅游业的质量层级和效益水平,重点做好推进落实的具体工作。在主体政策的引导下,区域政策必须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助推作用,从多方面促进少数民族企业的旅游业发展,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落后情形,因此必须要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加快旅游企业的发展,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保证政府的经济拉动作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对少数民族旅游业整体发展进行规划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规模化发展,政策扶持必须要实现对企业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设置,保证旅游业的拓展能够实现区域规模,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少数民族区域来讲,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受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和规模情况的限制,因此必须依靠区域旅游业的政策扶持进行规划引导,避免出现集体自主进行开发,没有审批管理的随意发展。必须要通过科学规划引导,避免旅游业发展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从区域布局上看,少数民族居住地往往都分布在位置偏僻、离城区较远的地区,在这种地区进行旅游业发展规划,必须要整合土地资源规划、进行有序发展的计划,在旅游部门政策的指导下形成全方面的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实现 “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龙头带动”的发展原则。

三、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业政策下的发展规划

(一)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

1.民族活动资源的开发

少数民族有很多独特的民族活动,这些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吸引力,会使得旅游活动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例如:苗族为了祭拜祖先跳起的笛笙舞,壮族的师公舞,彝族的跳弓舞、打磨秋等;有表现军事武技的,如苗族的苗刀、矮拳;瑶族的双刀舞、盘王拳;壮族的白鹤棍等,项目众多,内涵丰厚,为开发和利用民族旅游活动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种优势化的情况来看,区域政策要鼓励开发和研究更多的、形式丰富、内容吸引力强的少数民族活动,通过对民族活动的再利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另外,在活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民族活动的维护和激励,要实现体育运动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鼓励运动表演活动,形成规模化的活动。

2.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开发实质是文化开发,文化旅游已成为当今的热点旅游项目,在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中,休闲度假型文化旅游活动更是备受人们喜爱。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是多元化的,饮食文化、环境文化、习俗风情等都属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广阔内容。这些都是旅游资源的重点开发内容,例如:对于蒙古族饮食文化就是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文化传统,通过蒙古族饮食,我们可以将蒙古族的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即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品尝当地蒙古族的特色饮食、名特产品。增进对地方各类名特美食的了解,又获得了丰富的感官体验,更可获得一种文化与精神上的满足;让游客边听、边看、边尝、边思,使游客乐在其中,通过饮食深入了解旅游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去想象和追求地方饮食所蕴含传统文化意味,获得丰富的体验。另外,民族地区建筑、环境、习俗文化也别具特色,具有民族特征的村落、居住环境、交通手段、山水风景等都是民族文化的重点内容。政府部门必须要维护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保证生态环境的优美和民族生存环境的协调共生,为民族旅游创设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

(二)加强旅游业的管理

1.企业管理

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旅游企业的进步,因此必须要在企业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企业管理。旅游企业的管理要从服务的角度将传统旅游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客户需求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旅游活动是立足于地区特色的基础上的,追求的是舒适化的休闲生活,少数民族地区虽然民族文化特征浓厚,有着较高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有限,必须要加强对休闲设备的维护和建设,实现全面化的休闲旅游服务,保证旅游客人在欣赏民族风情的同时,获得身心的舒适感受。所以,旅游企业管理应当根据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分析游客的服务需求,建立双轨制的服务体系,即传统文化提供与旅游酒店服务的并行体系。这样可以有效节约酒店设施建设的成本,合理布局资源,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而企业内部管理则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桎梏。区域旅游发展政策应该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建立各种旅游培训机构,加大力度实施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人力资源。同时,引进旅游业发达地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高技术人才,通过互帮互助的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

2.市场管理

旅游业其本质也属于旅游产品的推销和品牌建设,为了更好地拓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市场,必须要重视旅游市场的开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表明,完全的市场化不可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在一定时期内政府主导能实现产业的超常规发展,而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市场化将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市场化发展需要有效的执行营销,旅游企业要发挥市场媒体宣传优势,激发去少数民族地区出游的兴趣和欲望。与传统媒体互补,连带宣传,达到宣传最大化。另外,旅游企业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反馈,在报纸广告印刷出版前,就能得到大量真实的信息反馈,便于调整广告计划细节和宣传战略,从而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环保管理

少数民族旅游的优势就是更为贴近自然的环保型旅游,为了发展这项旅游优势,旅游企业必须要形成环保管理措施,从本质上进行旅游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和外部服务的环保优势发挥。首先,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通过税收、经济补偿等方式,影响旅游企业经营手段。对于高效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实行关停。对利用低碳或零排放的旅游企业,诸如采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旅游企业,政府需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者生态补偿。其次,生态旅游发展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人们加入到保护资源和地理环境的行列中,朝着经济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另外,旅游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要实现低碳经济管理,要遵循精、准、细、严”的基本原则,通过提升改造员工素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实践证明,旅游企业的环保管理能够实现可持续旅游,能够节约资源,进行文化交流,实现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统一。

综上所述,旅游业发展政策对旅游业经营管理有支持作用,旅游业经营管理与政策之间是协调共存的,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业政策下的发展规划则要重视民族活动、民族文化、旅游企业管理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少数民族旅游业经济价值的获取。

参考文献:

[1]刘峥. 关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 商场现代化, 2009,(12):68-69 .

[2]王蕊. 少数民族娱乐产业的资源开发[D]. 中央民族大学, 2008.1-59.

第3篇

艾学峰:国务院港澳办香港政研司司长

长期以来的行政区经济和部门条块分割限制了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旅游城市间过度竞争、恶性竞争时有出现;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多,产品同构性大;旅游企业散、小、乱、差,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等。导致区域旅游竞合进程缓慢。

关于旅游规划协作问题

所谓统一规划就是有效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明确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方向,区域分工、优先领域、优等项目,以一个总体规划来引导区域的旅游开发和建设,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形成区域旅游特色,促进区域内部有序发展。总体规划应经区域成员单位的上一级政府部门批准,并成为该区域内的最高纲领性文件。规划要请权威部门编制,通过大手笔、新思维、奇创意为区域旅游发展描绘一幅宏伟蓝图,规划要站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高度,以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竞争力为导向,要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论证、合理布局。

曾宜富:“要组织编制区域旅游合作规划纲要,从总体上设定和把握旅游合作的思路、目标、内容、举措、时序、分工等”。

关于旅游业的扩大开放问题

在区域内,允许各方旅行社按经营范围在本市组团后直接到对方城市进行旅游活动,而不需要经地接社“中转”和配备地陪。在区域内,允许旅行社通过参股、并购以及品牌输出等形式,跨市设立旅行社分支机构以及非法人分社。

曾宜富:“建立省区旅游规范标准对接机制,实行相互征求意见,相互通报情况制度,实行高度开放(包括开发投资、经营运作、导游激励机制和生活保障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实现无障碍旅游”。

关于旅游重大项目建设问题

艾学峰:“抓住一些大项目来推动合作是很好的切入点,是务实的表现。比如有关省区合作共同设计一些精品线路,实现‘一程多站、利益共享’,又比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游客一卡通,并以此推出导游‘一证通’、旅游车‘一路通’等。在这些大的项目上,可以让企业多出题目,政府帮他们扫清障碍,实现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很好结合”。

曾宜富:“要合作建设多特色、多层次的区域旅游目的地体系。如在区域内合作建设红色文化型、绿色生态型、都市名城型、乡村风情型、古色胜地型、山岳峰林型、江湖水泊型、流域文化型(如东江流)等多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合作建设面向区域内、面向全国、面向国际等多层次的旅游目的地。”

关于共创旅游品牌问题

各地要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突出地方特色,以创立区域旅游品牌为目标,利用媒体、网络、展销等手段,联合促销,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树立区域旅游形象;定期举办旅游专题推介会,不定期组织旅游企业及新闻媒体考察对方旅游业,扩大宣传和影响范围;积极参加国内国际旅游展览会,以区域总体形象出现,全力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积极支持和参加对方举行的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增进了解,推动双方的交流和合作;建立联合对外推介机制,通过公共媒体宣传、联合举办论坛、招商、推介等活动,联手推介区域旅游概念。具体的更多的旅游线路,通过旅行社业务操作不断增加和完善。

曾宜富:“应通过深入调研,形成具有鲜明性、感召力的区域旅游主题形象,并共同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使之成为响亮的品牌”。

关于旅游宣传促销问题

艾学峰:“各省分工出一集关于本地旅游的电视片,形成一个系列电视节目,并且对境内外游客搞两个版本;在条件适当的地方建一个旅游景点推介中心或旅游超市;结合‘一程多站’,相关省区市联合到境外宣传推介”。

曾宜富:“要合作搭建宣传促销的平台。一是合作举办区域内重大旅游节事项活动。二是泛珠三角区域旅游行业,在每年的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上共同推出泛珠三角重点精品线路。统一编辑区域内的旅游完全手册,区域内导游图等宣传资料,制作区域旅游网站,共同轮流举办节会活动。共同营销有利于改善区域旅游产品结构,树立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对宣传旅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旅游人才培养与交流问题

要建立区域旅游人才信息网络,设立统一的旅游人才市场和旅游劳动力市场,淡化户口等制约因素,为旅游人才的自由流动提供平台和环境。加强导游资格考试等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举办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等形式,培养大量的旅游急需人才;借助互联网建立旅游人才交流市场,促进旅游人才在两广内合理流动。

关于加强旅游监管、共创诚信旅游问题

建立紧密的旅游市场质量监控协调机制和区域内跨城市的重大旅游投诉机制,共同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的行为;建议相互通报旅游市场监察信息及违规、非法企业及个人名单,联合打击“零团费”、“负团费”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和“甩团”、“扣团”等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建议建立区域内管理交流机制,加强区域内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并逐渐形成区域内旅游规管上的合作机制。

艾学峰:“通过建立区域内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电子信用档案,并把这一举措与从业机构和人员市场准入和有关赔偿基金规模和比例结合起来的设想”。

关于建立合作机制问题

建立区域旅游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各地轮值主持,研究和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大问题、具体策略和措施;定期召开旅游资源及旅游产品开发研讨会,共同探讨与解决旅游策划、规划及项目运作、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尽量避免出现低水平的雷同产品,努力使旅游开发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建立固定的联络机制,各方指定日常工作的联络处,负责各地旅游合作交流的日常工作;建立和完善各地旅游投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黄金周”和重大节假日的旅游预警机制及重大事件通报制度。

第4篇

关键词:全域旅游;政府主导;全域旅游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62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出现的矛盾越来越多,已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2015年8月25日,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发表公告,公布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一共262家。自此,全国各地开始吹响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号角,也吹开了中国全域旅游的新格局。

1 全域旅游的概念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市、县或区作为一个整体旅游目的地来建设,通过区域内旅游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是以市、县、区等地方行政区为范围,以“全域旅游”理念打造的全新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可以全面满足居民生活及游客体验需求的旅游目的地。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建设期限内根据国家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指标体系要求进行建设,建设期满后,国家从区域旅游业增加值在当地GDP中的比重、旅游业从业人数在当地居民中的比重、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在年收入中的比重、旅游税收占当地税收的比重、旅游接待人次、区域特色旅游产品等六个方面进行考核。

要实现全域旅游区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内各行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实现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效应和拉动作用,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必不可少。

2 政府主导的内涵

政府主导是指政府根据旅游业的性质和特点,在把市场作为主配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和“导向”作用。

国外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如韩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区域协作开发旅游、区域联合促销,建立多样的旅游合作体系,拓宽惠民旅游政策等,通过政府主导制定各种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从宏观上调控旅游业的发展。这种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加速了韩国旅游业的发展。

全域旅游发展中,各地政府要对全域旅游给予引导、支持,对全域旅游的建设和开发进行宏观调控、科学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对全域旅游各参与者之间的利益进行协调、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管理机制,使之持续、健康发展。

3 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的三大主导作用

3.1 政府的决策主导作用

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决策主导必不可少。从国家层面上来看,确定哪些地区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全域旅游示范区应达到哪些建设标准、如何评价全域旅游示范区是否达到国家示范标准、国家对全域旅游有哪些政策支持等需要国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做出相关决策。从地方层面来看,当地会支持哪些地区申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成功后给予示范区哪些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示范区在创建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如何解决等都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决策。从局部层面来看,各全域旅游区需要成立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由政府公职人员担任管理委员会主任及成员,负责对全域旅游区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当遇到问题时及时作出处理决策。

3.2 政府的调控主导作用

在充分发挥市场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前提下,应运用好政府的宏观调控主导作用,辅助市场完成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在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的调控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需要对与旅游相关的行政职能部门进行调控,协调他们之间的职能和权力,加强沟通和配合,共同为旅游者营造一个愉悦的旅游环境,避免出现类似于青岛天价大虾事件的发生。二是政府需要对全域旅游区中的各行业发展进行调控,协调它们之间的利益和矛盾,促进全域旅游区内旅游与工、农、商、林、文化、体育等行业之间的协调融合发展。三是政府需要对全域旅游区的资源配置进行宏观调控,避免出现资源闲置和资源重复的现象。四是政府需要对全域旅游区内各经营商进行调控,引导他们形成各自的经营特色,避免出现恶性竞争。

3.3 政府的营销主导作用

一个地方要想成为外地游客知晓的旅游胜地,营销是关键。全域旅游区的政府营销部门应该整合区内旅游资源,深入开展全域对外宣传促销活动。一是可以把全域旅游发展作为地方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媒体的重点宣传内容,在电视台开辟专门的访谈节目跟踪报道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效,在政府网站上开辟专门的全域旅游发展专栏介绍全域旅游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信息。二是由政府出面制作全域旅游区的整体宣传片,并投放到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上做广告宣传,提高知名度。三是政府主导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合,双方在各自的区域内互推对方的旅游资源,促进区域互游的发展。四是政府主导开展对外促销,策划一系列促销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4 全域旅游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4.1 制定全域旅游区整体发展规划,促进全域旅游区协调发展

传统的景区模式下,景区各自为政、圈地经营,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全域旅游关注景点景区、宾馆酒店等建设的系统性和规划布局的合理性。政府要科学制定地区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科学地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战略,建立有效的旅游管理机制,以保证全域旅游的科学、持续发展。

一是要做好全域旅游区区域空间规划。区域既要有主旅游区,又要有延伸旅游空间,各旅游空间要在符合整体区域主品牌的基础上突出打造自己的特色。各旅游空间在特色上形成互补,在空间上能串联成线,增加游客在区域内的停留时间。如广西桂林的阳朔县打造全域旅游区已初见成效,从封闭的景区观光向开放的全域旅游发展,形成了“村村有景致,处处是风景”的全域旅游格局。

二是要做好全域旅游区配套服务设施的专项功能规划。区域进出道路交通、车站、码头、游客集散中心、酒店宾馆等接待设施、医疗设施、物流设施、旅游厕所、旅游购物区、景区出入口等配套服务设施要布局合理、配套齐全,保障游客顺利、愉快旅游。景区通讯、安保、卫生、水电、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要完善、齐全,方便游客使用。

4.2 完善全域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和规范全域旅游的发展

目前全域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关于全域旅游的相关政策也基本是空白。但是全域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规范发展。

一是政府要有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全域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景区建设、智能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批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的来源部分是需要国家的财政投入。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要有相应的财政政策支持各地全域旅游区的建设。

二是政府要制定宽松的招商引资政策。全域旅游区的发展单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在区域项目建设上必须进行招商引资。要想吸引大财团、大企业来投资,政府首先要有相对宽松的招商政策,要有优厚的条件来吸引企业投资;其次,政府要策划出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旅游项目来吸引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投资建设。

三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联合执法制度。全域旅游区政府要推动制定全域旅游区的旅游行政综合执法制度,成立由旅游、工商、质监、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组成的旅游综合执法大队,避免游客办事时周旋于多个部门之间,能够有效地提高办事效率,保障游客的权益。目前,我国已有三亚、张家界、秦皇岛等二十几个地市相继成立了旅游综合执法大队或旅游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开展区域旅游综合执法。

4.3 确定全域旅游区的主体品牌,统筹开发区内特色旅游产品

全域旅游区要有自己的主体品牌标识,让游客能直观地了解区域整体特色。但如果一个全域旅游区只有主体旅游品牌,缺乏配套旅游产品的话,很难留住游客,很难实现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全域旅游区应组建专门的专家队伍,对全区旅游资源进行深入调查、悉心研究,充分挖掘区内特色旅游资源,探索旅游与农业、文化、工业等的深度融合,探索旅游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统筹开发设计区内特色旅游线路。如湖南湘潭韶山市在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来,大力开展全域旅游建设,在确定红色旅游为区内主体旅游品牌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以毛家食品为代表的工业旅游、以韶之红航天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农业旅游、以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为代表的文化体验旅游,提出了“新韶山、新体验”的全地域、全领域、全境域旅游发展模式。

4.4 发挥政府的协调能力,促进区内各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由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构成,涉及到景点、交通、酒店、餐饮、购物等产品和服务,牵涉的经营、服务企业众多,这些企业都有各自的利益追求,但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补充、互为依赖的关系。全域旅游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封闭式景区模式,将整体区域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就会出现占用当地居民土地、部分商店需要拆迁、各企业间经营矛盾等问题,极易导致居民与政府、经营者与政府、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行政权力和协调能力,由政府出面协调居民与政府间的矛盾,协调区内各行业、企业的矛盾和利益。政府制定相关的制度,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区内各产业融合发展。

4.5 加强对内宣传,引导区内居民更新观念

传统的景区模式下,景区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景区外环境卫生、治安管理等方面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存在当地居民拉客、宰客的现象,给游客留下不良的旅游印象,进而影响当地的旅游效益。全域旅游倡导的是:整个区域处处是景点,区域内居民是旅游服务者,是区域旅游形象的缔造者,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受益者。

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对区域内居民的宣传引导,帮助他们更新观念,让居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旅游区的形象,自己的言行将影响旅游区对游客的吸引力。游客越多,区域经济越发展,自己的收益越多。引导居民逐步树立全域旅游区发展和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树立诚信经营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优质服务的服务意识。

4.6 开展对外宣传促销,打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

全域旅游区要把整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对外宣传促销,强化整体旅游形象。全域旅游区应成立专门的宣传促销部门,进行对外宣传促销,扩大全域旅游区的知名度,打造区域旅游的品牌形象。

宣传部门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广告的形式来宣传区内旅游产品和旅游形象;可以拍摄旅游短片,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视等新型媒体来推广旅游产品;也可以通过举办旅游博览会、旅游节等活动来吸引游客,加强与其他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达到扩大知名度的宣传效果;还可以策划一些促销活动来扩大销售,如特殊日期门票优惠、特殊人群免门票等专项促销措施。

4.7 重视旅游人才的教育培训,提升旅游从业队伍整体素质

第5篇

关键词:区域旅游协作;协作系统构建;协作系统评价;协作系统运行

中图分类号:F5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1-0126-04

区域旅游协作、区域旅游合作、区域旅游联合等虽提法不同,但内涵、外延基本一致。是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市场等价交换原则的约束下,为了完成某些重大的旅游发展计划或为了谋取某种共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区域或区域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经济主体及其他相关部门,在自愿的基础上平等参与,依投入大小分享利益、分担风险的契约体系。区域旅游协作既包括区域内地区与地区间的旅游协作,也包括区域间的旅游协作。关于区域旅游协作的研究,王雷亭[1]、邹晓明[2]等就国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性分析;薛莹[3]、郭康[4]、郑耀星[5]、马勇[6]等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张河清、霍生平等[7]从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此外,梁艺桦等[8]从开放与非平衡、涨落与失稳、分叉与选择、渐变与突变、竞争与协同、目标与创新等角度进行了系统学的演化与动因分析。本文在借鉴系统学、系统经济学以及旅游学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协作从系统构建、系统评价与系统运行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构建

从系统学的角度对区域旅游协作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更可行的思路。所谓系统,“就是指由一定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整体”[9]。运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并吸取中国古典哲理的精华,去研究经济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或者说去研究经济系统过程“资源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境资源”当中的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就是系统经济学[10]。经济系统是系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由经济元和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的整体。经济系统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经济系统=({经济元},{经济元之间的关系})

其中,经济元是指具有一定功能的所有系统水平上的经济实体,在不同的情况下它可以是参与资源竞争和利用的个人、家庭、企业、地区、国家甚至整个人类。

区域旅游协作涉及的因子颇多,而且每个因子之间,因子与环境之间都具有强大的关联性,忽视任何一个因子的发展都可能导致整个旅游协作的失败。也就是说,区域旅游协作的各项因子都是独立的经济元,这些经济元的集合以及经济元之间相互关系的组合分别构成了一个有机系统的硬部和软部,而且这个系统将会因为旅游发展的实践功能而变得日益开放和完善。按着上述关于经济系统的定义,可以把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形式化地表示如下:

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区域旅游协作因子},{区域旅游协作因子之间的关系})

其中,区域旅游协作因子主要是指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品、旅游娱乐,协作信息、协作利益、协作动力,协作目标、协作内容、协作模式,协作机构、协作规划、协作反馈,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技术,协作政策、协作规范、协作人才等,协作因子之间的关系包括旅游协作规划的共同制定、旅游市场的共同开拓、旅游资源的共同开发、旅游产品的共同设计、旅游形象的共同策划、旅游商品的共同构思、旅游市场营销的联合运作、旅游协作人才的共同培养、旅游信息平台的共同构建、旅游利益的共同分享等等。

2.区域旅游协作系统评价模型

目前,关于区域旅游协作(或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运行已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理论流于形式而缺乏可操作性、实践运行因难以深入开展而停滞等等,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相关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评价模型。

一个系统的完善与否、合理与否、可行与否,关键是看其构成因子的完善度以及因子间的组合度如何。这些因子的选取应该全面系统地反映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过程。从系统构成的中介角度上讲,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应该由协作基础项目、协作中介项目、协作运行项目、协作控制项目、协作影响项目、协作支撑项目等六大项目组成,而每个项目层又由不同的独立因子构成。所以,本文选取了与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直接相关或间接影响的二十三项独立因子作为评价基点。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评价模型可以形式化地表示如图1:

针对评价模型,说明如下:

2.1建立模型的依据是系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及旅游学的相关原理,其意义在于通过对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定量评价来反映实践操作中的一些问题,以便进一步促进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2.2建立因子体系是对区域旅游协作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评价因子体系建立的是否合理和准确,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区域旅游协作主要受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品、旅游娱乐,协作信息、协作利益、协作动力,协作目标、协作内容、协作模式,协作机构、协作规划、协作反馈,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技术,协作政策、协作规范、协作人才等因子的影响,因此将区域旅游协作评价因子确定为以上二十三项。这些评价因子的基本内容如表(表1):

2.3每个评价因子对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区域旅游协作系统评价中需要给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所赋权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常见的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的方法有特尔菲法、构造矩阵法、层次分析法和主观经验判断法。本文采取层次分析与主观经验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各因素的权重以供参考(取整数)(见表2)。

2.4综合图1、表1、表2的相关说明,就可以对区域旅游协作进行系统学意义上的打分了,得分高低反映协作的深入程度或协作系统的完善程度(表3)。通过这种量化评价,区域旅游协作也就有了更科学的实践指导和运行依据了。

在此结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11],以韶山、花明楼、乌石三地的红色旅游区域协作系统为例加以说明。通过实地考察以及综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系统评价得分基本如下(表4):

该系统的总得分(57分)说明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协作基础层面(21/26)和协作影响层面(8/8)是比较完备的,所以得分较高,但是协作运行层面(10/21)、协作中介层面(7/18)、协作控制层面(4/15)、协作支撑层面(7/12)等却都基本不成形,所以构建三地的红色旅游协作系统(协作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步就是应该努力从这些不足方面加以突破。

3.区域旅游协作系统运行模式

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构建与评价本身都不是目的,系统的运行才是关键。再完善的系统,没有配套的运行模式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本文结合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内涵以及市场运行机制的相关原理,拟建立如下系统运行模式(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对区域旅游协作进行可行性分析(SWOT分析)是系统模型运行的第一步,它主要是对区域旅游协作系统中的评价因子做一整体上的探讨;从基础设施的建设、政策法规的制定、信息平台的构建、利益机制的形成、协作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协作平台的建设是系统运行的第二步;在此基础上,确定区域旅游协作的目标与任务,并尽量使其量化和标准化,以便为检测系统功能的实现确定参考依据和相关系数;协作策略的制定与选择,包括市场策略(主要是客源市场的开辟和开拓问题)、产品策略(主要是资源的重新整合与旅游产品的重新设计问题)、形象策略(主要是区域旅游协作整体形象的塑造问题)、营销策略(主要是区域旅游协作产品的共同推广与联合促销问题)等内容;协作系统运行的关键步骤是确保协作目标的实现和协作任务的完成,这可以通过评价与反馈系统的控制作用来达到;只有顾客、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和社会大众的综合满意(多赢)才是区域旅游协作系统是否成功运行的最终准则,他们会将各自的意见通过各种形式反馈给评价与反馈系统,然后由评价与反馈系统进一步分析协作的可行性问题,直到整个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完善。

值得指出的是,区域旅游协作系统的研究远非上面阐述的那么简单,本文只是对其做了一个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引起学界同仁们的共鸣,以便真正把我国的区域旅游协作研究好、落实好,最终把旅游业做的更大更好。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泛珠三角”旅游协作的博弈分析及湖南的应对策略研究(05B012)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雷亭,王学峰,潘华丽,崔凤军.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综述[J]. 泰山学院学报,2003(5):92-96.

[2]邹晓明,熊国保,马杰.区域旅游合作谫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231-234.

[3]薛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3(1):29-34.

[4]郭康.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北方旅游协作区[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3):61-64.

[5]郑耀星.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制定《闽西南五市旅游合作发展规划纲要》的深层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2):29-32.

[6]马勇,董观志.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1996(2):99-104.

[7]张河清,霍生平.湘西地区旅游人力资源协调管理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147-149.

[8]梁艺桦,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合作演化与动因的系统学分析――兼论“西安咸阳旅游合作”[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3):105-108.

[9]常绍舜.系统科学与管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36.

[10]昝廷全.系统经济学探索[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

[11]方世敏,罗茜.打造韶山红色旅游产品的战略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35-138.

[作者简介]伍先福(1980-),男,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200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旅游协作、红色旅游、旅游可持续发展等。

张河清(1969-),男,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区域旅游协作等。

第6篇

关键词:开发规划理论;生态农业;旅游生态农业

旅游在不少地区成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但是由于缺少开发规划,不少生态旅游项目存在雷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开发规划理论,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开发规划理论视野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概述

(一)景区旅游吸引力理论与吸引力规划

生态农业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随着生态农业得到更多的市场认可,以其为中心所构建的完善的商业体系,生态旅游的概念,也正式被提出。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经济体系中的新生力量,同时也是通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不可获取支持的组成部分。但是,生态农业旅游的复杂性相对较高,民众对于农业的兴趣,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多不会采取主动选择的方式。故而,应当有效提升生态农业旅游景区的开发,以增强区域的旅游吸引力。具体方式为:第一,区域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景观虽然设计到自然景观,但是生态农业领域的景观,主要是以生态为基础,辅以大量人造景观环境。因此,景观的设计能否符合消费者心理,对于其吸引力的构建而言十分重要;第二,着重休憩点的建设。休憩的位置和环境,决定了景观的品质的。重要的是,生态农业景观,多存在地域广大的特殊,并且地处郊区,因此休憩地的构建更为重要;第三,开发休闲产业。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体会,但由于与城市相差过大,较为容易导致审美疲劳。所以,在此基础上开发生态农业,必须要有效转化休闲产业,从而实现的可持续的旅游发展。

(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生命力规划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近现代旅游发展中,较常提及的一种形式。任何旅游地,都涉及到生命周期问题。换言之,难以出现一个旅游地,可以长期、持续的用一种素材和方式经营。所以,就旅游地的生命周期而言,必须有效结合时代背景,充分探讨不同产品与时代的契合性,从而寻求适合的发展方式。对于一些必然被时代所淘汰的产品,应当寻求方式进行转变,或快速将其抽离出市场,避免对剩余产品“生命力”造成影响。

(三)旅游地生态环境理论与承载力规划结合

生态环境,构建旅游“生命链条”,从而形成良好的旅游市场氛围。而在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承载力的规划。生态农业旅游目前是国内的热点项目,如此意味着大量游客会选择此类项目。而当区域承载力存在不足时,多会导致旅游地生命的快速下降。故此,应对环境、游路、设施、生态容量等因素,进行承载力的客观规划,有效结合市场环境,选择最为适合的承载力设置。

二、开发规划视野下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开发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问题

从现状来看,主要存在自律性不够以及监管不力两大问题。以下具体来看。第一,自律性不足。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仅依靠上级监管和宏观调整,旅游区必须根据市场变化,选择适合发展方式。同时结合客观需求,有效提供游客真实、有价值的旅游产品。只有如此,区域旅游市场才能逐渐开拓。另外,自律性补助还体现在区域管理服务上。景区没有根据市场的客观需求,选择适合的服务方式。甚至可以认为,一些的景区的服务形同虚设,不仅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多会因为服务不到位,而开罪消费者,导致景区的社会评价每况愈下。第二,政府监督管理不力。政府作为旅游领域的集中管理单位,并未良好的履行职责。其主要问题在于:首先,相关部门过多。涉及到生态农业旅游的部门,除旅游局外,还包括农业、园林、国土资源等环境部门,以及行政管理的工商、税务等部门。过多部门的监管,可能会造成政策性冲突;其次,政府监督意识不够,并未以有效的监督,导致生态农业旅游景区“一片狼藉”;最后,政府协调力不足,区域优势资源划分出现问题。特别是存在政绩压力的情况下,导致“有好事一窝蜂的哄上,有责任不见人影”。这样的政府管理模式,显然不会对区域生态农业旅游带来任何的正面影响。

(二)农业旅游的产品开发问题

在产品方面,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分别为同质化与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以下具体来看:第一,旅游产品同质化。大量同类旅游产品涌现在市场上,特别是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较为“火热”的环境里,产品同质化状况比比皆是。产品相似会加速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进而加速旅游产品的“生命衰竭”。另外,同类产品也存在着错误的社会发展导向,大量抄袭而来的生态农业景区,导致此类产品的发展受到严重局限。随着越来越多的仿制景区出现,去结合市场全新研制的景区,讲越来越少。经营者收益的局限,结合新型产品的紧缩,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发展,将出现岌岌可危的境地。第二,市场契合性严重不足。从同质化的问题可发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存在着大量抄袭和仿制状况。以市场为根本,透过市场化发展协调产品研发机制,是无论任何商业模式,都必须采取的途径。但是,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目前存在着抄袭等问题,意味着创新力的严重不足。即使区域对此类产品进行深刻探讨,在缺乏消费者支持的情况下,也很构建出相对适合的旅游产品。一般认为,产品的研发需要消费者的支持,只有消费者才懂得自己的需求。而目前的状况,显然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背离了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则。

(三)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运营问题

同样从两个方面来看,缺乏意识与导向性不足。第一,缺乏生态意识。生态环保是社会的主流发展理念,而生态农业旅游,也正是依据生态模式而形成竞争力。不过,从现状来看,此类旅游并未充分关注该需求。所以,也难以将需求转化为经济收入。通过一些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旅游者在生态农业旅游中所认识的生态,大多来自于自身的分析。第二,导向性不足。社会存在生态旅游需求,景区变应当结合自身优势,为社会提供相关产品。不过在事实层面,大部分景区仅有宣传的噱头,而没有任何实质性设计。虽然不可否认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存在天然契合性。但是,对于消费者的直观性仍旧不够。

三、基于开发规划理论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对策

(一)完善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系统规划策略

第一,政府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制定发展规划。以政府为核心,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制定适合的发展模式。例如,引入区域生态农业对比等。政府在其中,也要明确市场契合性,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与同类型产品形成对比。像白云山附近,可以充分利用地缘和资源优势,突出在农家乐方面的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文化。第二,提升区域自律性。寻求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自律性,必须要依托完善的制度,以及政府正确的监督。同时,加大区域旅游管理单位的教育深度,让其能够良好实现自律。因此,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引导行业成立协会进行监督十分必要。

(二)创新基于生态农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第一,开发复合功能。生态农业旅行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复合功能。在此技术长,也可以建设多类型的功能复合。比如,结合旅游需求实现农业生态文化的构建等。而考虑到可实现的复合种类过多,本文变不在此一一赘述。第二,提升低碳项目区域旅游发展优势。在当前民众的认识中,低碳项目较比于环保项目更加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在低碳生态产品层面上。对此,要增强经营者意识,合理提升其发展视野,良好通过低碳项目,促进区域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例如,采取可再生能源的交通工具。

(三)优化基于生态农业旅游的经营策略

第一,实现品牌发展策略。品牌是让消费者深刻记忆景区的关键因素,形成品牌经营策略,有效构成商业发展优势。同时,景区应当结合自身发展,寻求适合的发展途径,实现差异化产品经营,进而得以在品牌的带动下,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事实上,由此也可以发现,民众对于旅游产品的精神认知,要高过于对于产品本身的感受,景区如何讲自身产品赋予深刻的精神内涵,并由此打动消费者,是当前所应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第二,实现集中生态经营策略。生态属于市场同质产品,但是,将生态环保做到“极致”,超过其他景区,自然也能够奠定较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景区应当考虑合理利用生态环保,在自身的生命周期上做出基本考量,并以市场契合性为最终核心,有效实现多层面、多元化的市场生态环保经营方式。

四、结语

生态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基于开发规划理论下的生态农业旅游经济,不仅是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科学的开发和规划,才能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02).

[2]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01).

第7篇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综述

一、导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旅游业作为关联程度、开放程度极高的新型产业,越来越多的地区从各自经济利益出发,利用区域地缘优势,打破行政区划,推进区域旅游的合作。由此可见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也是地方旅游业发展成熟的标志。构筑区域大文化、谋求区域合作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根本策略。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

1.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区域性是旅游活动最为明显的特征,当今旅游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特色化,这必将造成旅游产品的专业化分工趋向越来越明显,从而形成区域间的合作。

2.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符合“点―轴”开发理论的规律,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通过轴带功能,牵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为区域旅游合作中旅游线路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3.相互依赖理论。区域内不同地区共享同种或几种旅游资源构成了地区间空间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前提,决定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

4.优区位开发理论。为了获取良好的资源空间配置效益,应优先开发旅游发展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以此来带动其周围地区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还有学者从区域经济学和组织学方向给予区域旅游合作很好的解释,如张新(2007年)提到核心边缘理论(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提出的)、协作网络理论,史常凯(2007年)提到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另外还有学者从生物学角度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进行理论指导。

5.生态位理论。埃尔顿(Elton)认为,生态位是有机体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作用和位置,生态位相近的物种易产生激烈的竞争,生态位差别较大的物种却可以降低竞争的紧张程度。由此可联系到如果旅游资源差异较大的区域进行旅游合作会降低竞争的激励程度,更有利于合作的开展。

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依据,学者们主要从区域经济学的不同理论予以深入的解释,另外还有学者从组织学方面和生物学角度进行了阐述。这些理论都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和理论上的探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三、区域旅游合作理论方面的探讨

1.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框架

在旅游规划和决策中经常用到“协作”、“协调”或“合作”等术语。而Steven Selin,Kim Beason 在社会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基础上探讨了旅游企业内部组织合作的理论框架,而且通过实证研究以检验其正确性。Bill Bramwell、Angela Sharman曾著文围绕地方旅游合作决策制定方面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并提出了部分一致(或有限性合作)的概念。

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理论的研究,国外的研究明显多于国内。国外的研究从不同角度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框架;而国内方面,学者佟玉权以区域系统结构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提出了科学组织区域旅游系统结构的一系列理论与方法,对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2.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区域旅游经济协作系统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和运转方式。不同的研究人员认识的机制所包含的内容有所不同。

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学者张新(2007年)认为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实际上是政府、旅游企业两个旅游开发主体之间进行反复博弈的过程,在政府之间的合作机制实质上就是区域之间地方利益(行政利益)的博弈过程。这种“博弈均衡”的结果将促成区域旅游合作制度框架的建立。

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邓琼芬等人(2007年)结合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模型进行研究,解决了区域内各利益主体因利益冲突所造成的可能阻碍协作顺利进行的问题。

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对于促进旅游合作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不同学者分析机制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并且就目前研究状况来看对具体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如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中只是提出了进行利益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对于应该怎么界定利益受损主体,如何衡量它们的损失,应该给它们多少利益受损的补偿,及应该如何平衡利益受益主体的收益等等问题,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3.关于旅游合作模型的研究

对区域旅游合作运行模式研究的有,吴必虎(2001)提出区域旅游的“1231”模式、以旅游产品开发、管理为中心的区域旅游开发昂谱理论(RMP theory)、旅游目的地营销规划和管理规划模式、分级分类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资源?――产品转换的“三生模型”(共生、更生、伴生),对区域旅游开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尹贻梅(2003)在对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旅游空间竞争合作的分析模型;舒伯阳(2003)提出了一种连续递进的系统工作流程方法用于区域旅游合作的规划实践,即“行为分析-定位-旅游供给”方案。邓琼芬等 结合管理学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我国区域旅游协作的运行模式。

对于旅游评价模型研究的有,Gray(1996年)提出的旅游协作评价模型中认为应该从前因、界定问题、设定目标、结构化、结果五个方面对旅游协作进行评价。卫旭东、周旗(2004)分析了区域旅游市场竞争力,提出了区域旅游“资源-市场”组合矩阵评价模型。

旅游合作模型的研究包括合作的运行模型和评价模型。模型多是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具体数量方面的研究模型还不够深入。

4.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在区域旅游发展演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旅游合作空间布局模式。就类型来说,Michael Faience(1995)在专家组会议上,共总结出包括信息与数据的共享、区域(次区域)合作与联合方案等16种区域旅游合作的类型。其中合作所要采取的“最佳”形式是依赖于所面对的具体情况,以及合作的目标而决定的。石云霞从合作关系形成的主导因素角度考虑,旅游合作类型分为六种:战略联盟、合作营销、风险共担、价值连锁、资源合作、资源合作等。就层次上说,郑耀星(1999)认为区域旅游合作可以粗略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跨国家、跨省(区)和跨县(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崔凤军(2002)从区域范围把区域旅游合作分为三个层次: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客源地的国际合作、周边旅游城市的合作以及行政区域内部的旅游合作。王雷亭和薛宝琪等人又把区域合作分为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合作和目的地之间的合作两种。

邹晓明等(2004年)将区域旅游合作归纳为三种模式即水平合作、垂直合作和交叉合作。张新(2007年)认为目前我国区域合作形成了五种模式,分别是经济发达型、互补型、依赖型、竞争型、独大型,相对应的典型代表依次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峡旅游合作、华中地区、环渤海地区。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从不同角度分析就出现了不同的分类结果,这说明了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区域旅游合作内容

合作内容国内与国外还是稍有不同,国内采用业务合作更为常见,旅游资源、产品的合作开发多为主导,西方发达国家较多采用资本合作的形式。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旅游合作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论述,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大大丰富了其研究内容。虽然对机制、模式等问题都有涉及,但很多都缺乏深入探讨,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四、区域旅游合作实践方面的探讨

1.个案研究――某些具体区域内旅游合作问题的分析

不少学者就某一特定区域如何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展开论述,并结合实际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操作思路。最早是1995年郭康就北方八省提出构建我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协作系统,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综合性旅游空间协作系统;张慧霞对山西与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模式和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合作的具体措施与建议;蒋祖云对浙江中西部风景旅游区域协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宋家增和陈才则对环渤海地区的旅游合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周玲强、薛莹(2001)通过对困扰杭州区域旅游合作进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另外,明庆忠、白廷斌对澜沧江、嵋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以及张蔚冰对合作开发环太湖旅游圈,探求区域旅游发展的新思路的研究都丰富了这方面的内容。学者马勇、董观志以武汉为例着手构建武汉大旅游圈;舒伯阳、马勇以内地与香港协作为例对跨区域合作进行了分析。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各个区域情况又不尽相同,对具体区域的旅游合作研究,不仅能够解决各地的实际问题,又为区域旅游合作在实践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大多数学者都以建立区域旅游协作系统或旅游圈为意见。

2.具体问题的分析

(1)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原则。郭康在1995年提出贯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通信息、互相支持的基本原则。郑耀星认为原则既要体现合作的优越性,又要规范合作的权利与义务,提出以下几点:平等互利原则、自愿参加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各得其所原则和逐步发展的原则。张新(2007年)坚持政府主导,统一规划,交通先行,和共同营销、树立区域旅游品牌的原则。

学者对基本原则的认识,有的较为强调互通有无,有的强调平等、义务与权利,有的较为强调统一规划,但都是以共同赢利、共同发展为目标而制定的原则。

(2)区域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在研究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现实基础时,史常凯是从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网络、地理区位等因素考虑;张新认为具有丰富性和互补性特色的旅游资源、相对发达的旅游交通、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相对发育的旅游市场环境、不断强化的旅游合作共识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熊继红是从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对合作现实基础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又不同的考虑因素,但都包括了对旅游资源的考虑,说明旅游资源是合作最基本的考虑的因素,同时大部分学者也较为强调对旅游市场及交通条件的考察。

(3)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对策建议。葛立成提出健全政府、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形成多元合力;转换主导机制,增强共赢激励;拓宽合作领域,延伸产业链条;优化空间结构,互动区内区际。史常凯提出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跨区域管理机构;建立区内无障碍统一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旅游产业效益;完善大区域旅游交通网络,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制定区内统一的旅游开发规则,实现优势旅游产品互补和协调;共同培育区内市场,联合开拓区外和海外客源市场的对策。熊继红认为建立区域合作运行保障机构;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编织区域旅游合作产业链;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都很重要。薛宝琪等人认为对于推进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要从优化区域旅游合作环境入手,促进各种旅游要素在整个区域内自由流动。

政策建议的研究,无论是政府对交通体系的进一步改善,还是对市场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大多数学者都提到并重视政府的作用。

五、结语

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对合作实践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角度多种多样,反映出学者们对此尚缺乏共同认识,也说明了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对如下方面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与趋势:对区域旅游合作模式将进一步结合经济学理论进行数量化的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在机制问题将有更深入的研究;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发展的必然方向,对其内在机制的探求,对于促进合作的形成和发展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对跨区域(行政)合作的个案研究,更趋向于对合作内容深度与广度、模式的多样化的研究,更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述林 罗光华:长江沿岸旅游联合开发研究[J].重庆师院学报.2000(1):73~75

[2]崔凤军:中国传统目的地创新与发展[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8

[3]吴 浩:中部旅游圈的合纵连横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吴浩访谈录[J].决策咨询.2004.(11)

[4]史常凯: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战略研究[J].时代经贸.2007年1月

第8篇

关键词:地方文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引言

区域旅游产业如何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就成为了各地区发展旅游业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培养已经成为区域旅游保持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1] 一般学者们研究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都是以竞争优势理论、迈克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影响水平以及产业集群化与产业族群对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上。固然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关键,但总体来看这些研究主要是从浅层面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描述,忽略了隐藏在这些影响因素之后的关键因素“地方文脉”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此,分析了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系,探讨“地方文脉”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作用。

一 地方文脉

地方文脉是指旅游地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也包括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域性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四维时空组合。[2-3]文脉是指一个区域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社会文化脉承,即社会人文脉络。[4]在旅游区水平上,文脉是由自然景观、文化景观的“绮交”而体现的旅游区文化形象,它“脉注”在旅游区,体现文化主题或者说文化精神,给旅游者以特有的文化感受。一个旅游区的文化主题与精神一致就形成了文脉。[5]

二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以旅游资源为内核形成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6]核心竞争力是反映一个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重要指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旅游产业、企业依靠自身独特的资源(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人力资源、旅游服务、区位条件等),经过努力而培育创造的独特的竞争能量和优势。[7]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要素上:一、资源是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因,是形成竞争能量和优势的主要来源;二、旅游核心企业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操作主体;三、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最终的表现形式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四、政府在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中起到辅助作用;五、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创造和培养。其中最主要的要素当属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三个方面。

三 基于地方文脉的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分析

(一)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对地方文脉对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作用的探讨,必然要分析地方文脉与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即地方文脉是如何介入到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之中。从第二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由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构成: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竞争力、政府的主导和对旅游产业的培育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资源,最有效的载体就是旅游产品,由资源转化我产品和服务又离不开旅游核心企业的经营管理,因为它们在资源转化为产品,以及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要探讨地方文脉对旅游产业

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必然要以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为切入点进行分析。

1地方文脉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亦或是其他各项资源,从区域的角度来看,都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展示的是区域发展的历史沉淀,同样它预示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地方文脉都会在区域资源上留下深深的印记,是区域资源形成的“根”。

2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形象塑造的源泉

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的文化精髓,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地方文脉的挖掘和凝炼,旅游主题形象地方文脉的体现不仅能够丰富区域旅游形象的内涵,同时还能够让游客深刻的感知地方文脉的独特吸引力,因为只有差别话的地方文化才能够引起游客的兴趣,才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游客对一个区域的文脉感知是不容易忘记的,只有能够深深印入到游客脑海中的旅游主题形象才能够被游客所感知、所喜爱,地方文脉的融入恰恰能够符合游客的这种感知需求,是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核心塑造源泉。

3地方文脉有利于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

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载体,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大,竞争力强,区域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然得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规划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地方文脉,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在转化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中都要根据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来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而区域旅游形象的塑造来源于区域的文化脉络,来源于区域地方文脉的挖掘和提升,当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区域旅游形象主题相吻合,旅游产品的形态、材质、内涵均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想贴切的时候,旅游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引起游客的共鸣,才能够让游客感受到区域的特色和独有的文化品位,这一点在人文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更显的尤为突出。

4地方文脉营造区域旅游核心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氛围

一个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密不可分,企业竞争力强,产业竞争力自然会得到提高。旅游核心企业(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是旅游产业最核心组成部分,旅游企业在提供旅游产品,制定旅游产品价格,占领市场份额,实现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而旅游企业要发挥上述关键作用必须要一个良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氛围,区域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氛围正式区域千百年对地方文脉传承所形成的,旅游核心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离不开区域的总体环境。

(二)地方文脉视角下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1以地方优势文脉为素材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以地方优势文脉为基础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是区域旅游

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基于地方文脉开发规划的旅游产品能够体现出区域旅游产品的独特性、能够开发出具有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这样才能让游客体验区域旅游的文化内涵和特色从而实现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2 挖掘地方优势文脉设计区域旅游主题形象

地方优势文脉是旅游主题形象提炼的源泉,以地方文脉为基础设计的旅游主题形象有利于游客的感知,更有利于区域旅游品牌的建立。因为区域旅游主题形象是以区域为整体来考虑的,地方文脉的挖掘同样是建立在区域整体基础之上,两个整体的融合既有利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设计,又有利于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塑造成功。能够打动游客内心的区域旅游主题形象对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3以地方文脉为基础打造旅游核心企业文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不断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培育旅游企业保持可持续竞争力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区域旅游核心企业文化上,有了企业的强文化,企业在生产能力、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技术改进、人才引进和培养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以提升,才有发展的主导思想,才能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指导区域旅游核心企业在行业规模和结构上的把握更加合理。把握好这点旅游核心企业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持才更有力。

地方文脉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的灵魂所在,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融入地方文脉元素,地方文脉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四 结语

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必须要考虑到地方文脉的重要作用,地方文脉的缺失会影响区域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的定位以及区域旅游核心企业的竞争力,甚至会影响区域政府对待旅游产业发展的态度,而这些都是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发展旅游产业要尽可能的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营销和开拓等过程中挖掘地方优势文脉,并将其贯穿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如果说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核心企业、政府支撑等是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血肉”,那么地方文脉便是“筋骨”,是培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所在,缺少了“筋骨”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也就无从谈起。

本文为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地方文脉视角下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以永州市为例》(10XKYTC016)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杨英宝.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以郑州市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1-05.

[2] 陈传康,李蕾蕾.风景旅游区和景点的旅游形象策划【J】沿海新潮 1996,(6):81-83.

[3] 李蕾蕾.城市旅游形象设计初探[J].旅游学刊,1998(1):47-49.

[4] 赵飞羽,范彬等.地脉、文脉及旅游开发主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6):83一87.

[5] 王铮,李山.论旅游区的文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12(6):65-68.

[6] 成伟光,李志刚,简玉华.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J].人文地理,2005,81(1):53-56.

第9篇

一、旅游业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旅游业缺乏战略规划

当前国内的旅游业缺乏战略规划,在旅游产品的运营上脱离了市场,主要体现在,一是照搬其他旅游景区的运营和产品,只看中短期的经济效益,重复性建设的情况严重,缺乏自己的特色;二是单一的运营方式,部分旅游景区主要是将旅游产品进行推销,旅行社进行游客的招揽,旅游景区仅仅负责旅游业务接待,过分的依赖旅行社以及旅游产品的推销;三是未妥善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过度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忽视当地旅游地区的环境承载率,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旅游产品的定位不明确

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对旅游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位,这将直接的影响到旅游产品的质量。当前国内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对旅游产品的设计没有结合市场需求、当期资源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设计,旅游产品存在低端化的情况,大多是一些商品,对于景区的特色产品挖掘不够深入。此外,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同自身的区域文化相结合,对于旅游产品大多在自然景观的旅游产品开发,忽视了人文景观,未充分的将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相结合。

(三)旅游开发中的自然破坏

在当前国内的旅游开发中,旅游业的开发往往只看到的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以周庄的开发为例,周庄本来属于水乡景观,但是旅游业的开发,让其成为了商业气息浓厚的景点,小镇的交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却再也体会不到摆渡过河的乐趣。此外旅游业的开发,相关旅游设施例如停车场、宾馆、饭店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如湖南张家界为游客修建观光用的电梯以及四川的巴米扬大佛都是通过牺牲环境的代价打造的,对当地的自然生态造成了破坏。

二、旅游业管理策略分析

(一)做好旅游业发展的长期规划

做好旅游业发展的长期规划,需要旅游业管理者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地方自然资源的分部情况以及环境承载力等来综合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长期战略,旅游业的发展不能只顾眼前的短期利润,而应该从旅游业的长期发展来制定。旅游业的开发应该符合市场的需求,应该不会对当前的区域自然环境造成过多的破坏,旅游业的开发更多地以区域环境保护为主要核心,围绕这个核心进行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开发,突出地方旅游资源的特色,充分地利用起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资源。

(二)科学合理地进行旅游业的开发和旅游产品设计

首先,对于拥有良好自然景观的地区,可以加强对区域自然景观的开发,开发中尽量避免对原始生态环境的改变,保证区域环境的特色性;其次,对于不具有自然景观的区域,可以借助区域的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景观进行开发,比如创建一些历史名城、文化名城,让游客可以很好的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最后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结合区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内容,对旅游产品进行不断的创新,保证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旅游业的开发为的是发展区域的经济,而经济的发展不能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工业时代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温室效应、极端恶略天气的出现,无不彰显着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进行旅游业的开发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当地环境的承载力,旅游业的开发,接待游客所需要的一系列设备设施都会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旅游业开发者必须在开发时就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第10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旅游业;区域合作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京津冀两市一省逐步实现“规划一张图”,先后签署《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和《京津冀旅游合作协议》,借此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预示着京津冀一体化正全面加速。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问题分析

1 从合作主体看,多为企业自发行为,协会和政府层次缺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三地的旅游合作一直没有间断,只是这些合作主要是旅游企业自发的行为,是出于本身业务和利益的考虑而进行的,规模小,层次低,随意性强。在政府层面上,在旅游资源整合、重大项目协调、联合促销、产业链形成等方面,没有看到显著的进步。政府并没有真正的介入和推进,而相关协会由于职能没有独立,也难于实现。

2 从合作运行机制看,多为市场推进行为,政策协调不够

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主要是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主要依赖企业间的合作。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起步于北方交易会,河北省提出京津冀合作,天津市提出环渤海合作,都没有最终实现。政府合作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出台实质性的政策,没有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没有为企业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

3 从合作利益机制看,存在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和区域发展不平衡

条块分割的财政体制使得各地必然将本地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为了增加本地的财政收入,造成资源利用、道路交通、企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障碍,而区域发展不平衡又加剧了这些障碍。特别对于区内市场合作来说,河北、天津都希望在北京旅游市场占有更大份额,但是北京对河北、天津却缺乏相应的依赖,这种不平衡使得三地区域旅游合作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位置,不利于区域旅游合作的长期和深入发展。

4 从合作产品基础看,缺乏区域旅游凝聚力,难于克服屏蔽作用

京津冀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缺乏一个统一的形象,更没有通过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北京是中国旅游最发达的城市,但很难将河北和天津的旅游资源整合在一起,缺乏凝聚力。天津和河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却处在北京的阴影之下。如北戴河等海滨旅游资源,也很难和北京都市旅游资源组合在一起,前者以度假为主要功能,后者以观光、商贸为主要功能,二者针对的市场不一样,难以组合进同一旅游产品当中。

5 从合作的空间结构看,联系松散且薄弱

目前,京津冀都市圈的旅游空间结构可以概括为双核(北京、天津)松散型点轴区域空间结构,主要空间联系是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轴向联系,而除了北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比较薄弱。京津二市将河北11市分割成南北两半,行政区划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的割裂,使得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地区间的旅游业发展难以协调,行政区划特征明显,严重影响跨区域的城际交流与合作。

二、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条件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成效不明显,并非缺乏合作基础,事实上,京津之间实施旅游合作具有优厚的基础条件

1 经济社会基础

历史上,京津冀地缘人缘紧密相联,交往密切。京津两地在经济发展上各有所长,北京拥有知识经济等优势,天津拥有加工制造业和海运等优势,两方优势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强化京津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更有利于双方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从第三产业来看,北京有资金、管理方面的政策优势,天津则有物流、仓储、加工、分装等长处,在组织物流上有优势,因此可以把总部设在北京,但仓储等则可设在天津。

2 区位优势及交通设施基础

京津冀三地交通一体化已建立良好的基础:区域内有35条高速公路和280多条国省干线相连,基本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11个设区市的三小时都市交通圈;津冀沿海港口设计通过能力7.5亿吨,占全国16%;三省市之间已开通道路客运班线900多条,营运班车2200多部。通过一系列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大促进资源在两个城市之间更合理的配置。交通一体化可以很快地实现两地的优势互补,为整个经济一体化奠定基础。

3 旅游资源基础

从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来看,京津冀三地的旅游资源丰富,且各有特色,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北京拥有旅游景点约636处,文化方面相关的如寺庙、故居、博物馆等人文景观约占81%,人文景观丰富,但山水等准自然观为123处,仅占总数的19%。天津旅游资源以近代文化、街头小吃、民间文化、欧陆古典风情、滨海景观最为著名,同北京恢弘的“大景观”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弥补北京在清新的自然景观和北方风土人情方面的一些不足。而河北山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对京津是有利补充,也是区域竞争的特色之一。

4 京津冀区域规划的出台为旅游合作提供了基础

国家发改委起草的《京津冀都市圈等重点区域规划》有望在2011年出台。京津冀三地发改委对该区域规划的总体思想、产业定位、经济发展主体方向已达成一致,对三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布局等均有明确表述。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大大带动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合作,必将对旅游合作也带来显著意义。

5 京津角色定位的调整及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不管是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还是天津要打造北方经济中心,都离不开区域相互协调、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城市群。纵观世界城市的发展,也证明了城市发展要区域甚至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积极培育和扶植经济腹地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建立高位、高效的合作机制,充分延伸北京的空间影响力,构筑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此外,北京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天津将其定位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两地都将旅游业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这更为京津两地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有力地支持,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策略

(一)整合资源要素,实现整体价值最优

三地资源要素各具特点,应该在旅游形象、旅游文化、旅游产品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统一运筹,强化整合。区域整体旅游形象是对外营销、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基础。京津冀区域旅游可根据本区域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将京津冀地区整体旅游形象定位为:绚丽多彩的“旅游金三角”,拓展京津冀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合作,实现人才的跨地区交流,培育一支精通国际旅游业务,并熟知旅游运作的旅游管理队伍。

(二)构建市场网络,强化区域市场合作

京津区域旅游合作要解决区内市场合作问题,通过互相开放市场,促进区内旅游者和旅游业资金、资产、人才、知识、管理、品牌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京津两地要更新宣传促销手段,以经济为纽带实现联合促销、利益共享。政府逐年增加对促销的投入,加大对海外旅游市场的促销力度。三地城市应共同组织赴海内、外客源地开展旅游宣传促销,共同开拓国内外远端旅游市场。

(三)理顺空间结构,促进旅游空间融合

制定京津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全局发展出发,而不是从地域均衡的角度,对产品开发进行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开发时序。全面融入环渤海旅游圈中,不仅要将京津冀境内景区有机结合,同时还要与环渤海其它城市密切合作,形成整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区域旅游产品竞争力,形成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上乘的一大批适应国际国内多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系列。

(四)合理规划项目,实现主题合作开发

目前,北京的位置比较好的地方已经被密集的建筑群所覆盖,再建大型的旅游项目已经不太现实。京津冀三地可以利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机会,在国家对于滨海新区的定位和战略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大型旅游项目。河北可主动承接京津专业产业,大力发展自然生态、乡村民俗等旅游产品,实现主题开发合作。

(五)统筹利益相关者需求,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在政府联合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本手段来整合资源,联合开发,集团化经营,扭转旅游发展中各自为战的局面。首先要在重大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上入手,可以在京津范围内融资,利用资金的纽带把两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利益共享;其次,在旅游的经营上,也要创造条件,协调政策,利用资本的手段,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国家和民营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建立跨行政区域的旅游企业,并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旅游经营体系。这样做才能把旅游的“蛋糕”做大,从而实现利益共享,联合和合作才够持久。

第11篇

[摘要]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说明区域旅游合作必然性的基础上,重点对中部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的现实基础如社会经济条件、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市场条件等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该区域实现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中部五省 区域旅游 合作

一、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1.区域旅游合作是参与国际旅游竞争的必然选择

随着我国加入WTO,旅游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快,旅游业的竞争已由单个企业、单个城市的竞争,扩展到区域一体化的联合竞争,这样才能参与国际竞争。我国许多地区由于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区域间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如果各地区之间仍然各自为政、相互排挤、重复开发建设,不仅仅造成旅游资源和建设资金的浪费,而且还在国际竞争中失去了竞争力。因此,旅游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打破行政壁垒,加强资源整合,进行优势互补,树立整体品牌,通过区域联合一致对外,增强国际竞争力。

2.区域旅游合作是遵循旅游空间结构规律的必然选择

旅游流是旅游者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一种空间流动的形式。旅游者不是按照行政区划单位来选择旅游目的地,而是按照旅游资源条件来决定的。因此,旅游景点、旅游线路的空间结构不是行政地域单元的结合,而是跨行政区域的地区组合。这种旅游流的空间结构规律要求我们在旅游开发时,打破行政管辖、画地为牢的局面,加强各相临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建设无障碍旅游区,以保证该区域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崛起的必然选择

环渤海地区及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同时也是我国较早尝试旅游合作的区域。以至于后来的“珠三角”、“泛珠三角”、西南四省区、晋焦洛三角、青海甘肃等地区都进行了区域旅游合作。这些不同区域的旅游合作,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整兴老工业基地,而中部似乎成了政策中的“缺陷”,因此中部必须抓住区域旅游合作的契机,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地理区位,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力争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二、中部五省实现旅游合作的条件分析

1. 社会经济条件

中部五省是指包括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南省五个行政省的区域单元。该区域总面积共有87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9.1%,2002年底,区域总人口达3.16亿人,是我国人口分布比较稠密的地区。2001年实现GDP19671亿元,占全国的21%,人均GDP6225元,相当于全国的82.5%。因此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较好,为区域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旅游资源条件

该区域基本上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富。适宜的气候使得该区有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珍贵罕见的历史文物,气势磅礴的名山大河,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奇异多样的珍禽鸟兽,灿烂的文化,绚丽的风土人情等。在这些资源中,有黄鹤楼、葛洲坝等“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有神农架等“人与自然保护圈计划”,有武当山、黄山、宏村、张家界等世界遗产名录,有云台山、庐山等世界地质公园等等。总之,该区旅游资源丰富,等级较高,为打造国际区域旅游整体品牌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3.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

该区位于我国中部,具有相临东西、连接南北、得中独优的区位优势,黄金水道长江自东向西穿越本区,同时还有京九、京广、陇海、武九、汉丹、焦枝、皖赣等铁路纵横交错和四通八达的公路,发达的航空运输,共同构成了向区内外辐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为迎接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交通条件。另外,香格里拉、华美达、国际锦江等知名饭店也纷纷落户本区,使本区接待设施的规模进一步得到提升。因此本区旅游业发展比较成熟,已经成为本区的支柱产业。2002年底,全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9.36亿美元,比上年平均增长16.9。发达的旅游业基础为本区旅游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条件。

4.旅游市场条件

本区得中独优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其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该区内3.16亿人口,是一级客源市场;二级市场为其它区域共10亿人口;三级市场为海外客源市场。本区进行区域旅游合作,共同打造国际旅游精品区,将会吸引大量海外游客。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接待海外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人。如果中部五省能够吸引十分之一的海外游客,其总人数也超过1000万大关,这对中部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潜力巨大的客源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充足的市场条件。因此必须早日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使之真正成为中国旅游的顶梁柱,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三、中部五省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途径

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坚持区域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合作的主体是政府和旅游企业,要让旅游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好处,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同时在合作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各地的旅游投资者共同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

2.建设区域合作运行保障机构

在国家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设立一个协调管理机构,专门从事跨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管理工作,为区域合作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既包括对各景区(点)的接待容量、服务和安全情况、旅游投诉和纠纷情况等的协调,又包括建立导游联合培训、管理和统一编写区域旅游线路导游词等的协调,将区域旅游合作落在实处。

3.制定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进行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是进行科学的统一的规划。(1)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在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制定全区战略性规划体系,以免出现旅游资源重复开发,项目雷同等现象;(2)注重开发各项专题旅游产品,设计出互补的旅游规划方案,突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动互进的关系,这样既有特色项目又不会产生近距离的替代产品;(3)充分发挥区域内各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和辐射功能,全面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4)在旅游地图的编绘方面,也应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如编制《中部五省旅游交通图册》或《中部五省旅游资源分布图》等。

4.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中部五省区域内旅游资源众多,但应重点培育资源品位高、景观组合好的旅游线路,这样才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中部五省区域内旅游精品线路,如下表所示。

5.编织区域旅游合作产业链

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要加速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旅游产业从资源拉动型提升为产业联动型,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中部地区旅游土特产和纪念品丰富,比较著名的有洛阳牡丹、南阳玉雕、安徽名茶、湖南湘绣、景德镇陶瓷等,这些旅游商品的生产、销售、流通等许多环节都可以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既为本区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购物产品,又延长了产业链,搞活了地方经济。

6.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

随着网络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旅游网络营销也逐渐得到发展。要实施区域旅游合作,必须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企业及顾客的陈旧思想,培养网上消费的观念,优化网络营销环境;(2)加强旅游基础信息的收集工作,如民航航班信息、景点信息等;(3)进行市场细分。只有进行市场细分才能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产品设计、形象塑造,减少其宣传促销的盲目性;(4)开展在线预定服务、客户服务、人服务及其它特色服务等;(5)尽快解决网上结算的问题。如选择中外银行作为合作伙伴,就可把结算与其他行业的交易一并解决,同时商业信用转换为银行信用,信用度提高,增强了结算的安全与私密性。

7.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该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统一规划、联合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区域的协调和配合,从而构建一个网络化、开放式的基础设施体系。在区域内部交通方面,目前各旅游景点、景区、线路和旅游城市之间已形成了良好的道路网络系统,但某些旅游景区内部交通还不够畅达,需要进一步改善。区域对外交通方面,应加强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的国际航空港的建设,以推动国际入境旅游的发展。通讯方面,在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山区,应增强信号的覆盖网络,提高通讯质量。在饭店方面,应大力加强中、低档的经济实用型饭店的建设,另外饭店的建设要与旅游区的环境协调一致,使大旅游区内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饭店布局。

参考文献:

[1]熊继红:武汉经济圈共推无障碍旅游,林业调查规划,2005年第3期

[2]魏小安:论区域旅游的新发展,中国旅游报,2004年7月21日第7版

[3]张万雄:加强华中经济圈紧密型旅游合作,中国旅游报,2004年10月15日第6版

[4]曹扬:进一步完善我国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产业观察,2006年第1期

[5]中部五省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研究,中国改革论坛,2006年12月

第12篇

1、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程度。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当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水平、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旅游市场的开拓等都有影响。以2013年人均GDP值为例,郴州最高,36383.10元,位居全省第6;衡阳次之,30138.23元,位居全省第7位居全省第6,永州最差,22094.06元,仅为郴州的1/3,位居全省第12。三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它们的旅游业发展十分不均衡,严重影响了“大湘南”旅游圈的发展和稳定。

2、三市的旅游业发展很不平衡

高小华选取与旅游相关的国际旅客数量、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游客数量、国内旅游收入、星级旅游景区个数、星级宾馆个数、旅行社数量、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对外交通等14个指标构建湖南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11.5对2009年湖南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衡阳、郴州、永州三市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分别是13.99、-100.52和-401.3。2013年衡阳、郴州和永州市旅游总收入分别是216.32、194.09、133.8亿元,虽然衡阳市旅游总收入最高,郴州、永州两市旅游发展速度明显高于衡阳市,显然,三市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仍非常大,这也将对“大湘南”旅游圈的构建和合作有所影响。

3、区域相互作用强度差异大

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是衡量区域间经济关系的强度,永州市和衡阳市相互作用最强,衡阳市和郴州市其次,郴州市与永州市相互作用最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差异包括宏观领域如传统观念、价值观、宗教信仰、民族优势、创新精神或变革精神等方面的差异和微观领域如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它们将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给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带来了许多障碍。在长期的传统思维模式下,人们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依然顽固的存在,多年来大湘南区域各地旅游发展的差异较为明显,旅游业发展的比较好的部分地区也由此形成了“小富即安”、“闭门造车”的发展思路。再加上大湘南各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都比较保守,而旅游是一种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要求旅游目的地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样就更加强化了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障碍。特别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湖南是个内陆省份”的消极心理影响下,很多人都很难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思维模式,这些都将成为“大湘南”旅游圈区域合作进程向前发展的强劲阻力。地区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平衡,各个地区间还应加强联系,尤其是郴州与永州的关联。

4、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衡阳拥有星级宾馆33家,郴州拥有星级宾馆31家,其中五星级酒店一家,永州拥有星级宾馆25家。三市的星级宾馆数远远落后与省内其他发展较好的市,总量也严重滞后于实际发展的需求,其中衡阳、永州两市均没有五星级酒店。同样,在旅游交通方面,虽然省内已经建立起了十分发达的三维交通网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14个州市互相间都能依靠高速公路相通的目标。

5、区域整合力不高

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环境中比较优势理论一直被忽视,各地区只顾自己的地方利益和切身利益,不合理承担自身的区际责任,不认真落实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竞相推出预期收益丰厚的旅游产品,争相发展预期收效良好的旅游项目。各地区旅游发展存在类似的现象,这将极大地限制了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6、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品牌优势不明显

由于“大湘南”旅游圈中各市的宣传意识都比较弱,特别是在整体对外宣传方面来说十分的不足,国内外游客对大湘南地区的旅游特色都并不算是很了解。尽管郴州市近几年来开始加强宣传旅游业,但其他地区仍然还没有采取一些积极的做法。而且大湘南地区的整体营销手段都还比较单一,营销观念也还处于较落后的地步,因此整个大湘南的旅游品牌在国内外还没有打响。

二、加快“大湘南”旅游圈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成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管理机构

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指导,来进行统筹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市、县两级政府应成立旅游协调团队,协调各县市的关系,消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封锁,减少低水平下的重复建设,培养有利于整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

2、加快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进行区域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个适合湖南省区域旅游合作的投资环境。首先,要加快区域旅游的交通设施建设进度,完成跨区域的运输目的和对接。湖南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目前己经形成了水陆空相互衔接、四通八达的综合性立体交通网络。然而,从区域旅游合作的角度看,仍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公路运输方面,频繁设置关卡,互设障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水路、航空运输方面,尚未形成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所以湖南省区域旅游合作应以建立各个地区间的无障碍交通为目标,打破按照行政划分来分割交通运输的状况,加强各个区域的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实现区域间乘客和物流的无缝衔接。其次,还应加快区域内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在住宿的建设方面,针对大湘南地区各区域星级宾馆发展现状,比如衡阳市和永州市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五星级酒店,应予以改进。在大力加强高、中档酒店建设的同时,各地也应该考虑兼顾“高、中、低”档酒店的合理安排和布局。此外,还要加强大湘南地区各区域之间的通讯、水电及能源的供应、医疗卫生、社会治安、游览设施和供应体系等公共设施的共同建设,实现真正的电力同网、信息同享、环境同治的一体化格局,为湖南省区域旅游合作奠定坚固的现实基础,以达到促进大湘南区域旅游合作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编制区域旅游合作总体规划

作为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区域旅游合作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分工配置的合理性,整体规划区内的旅游资源,最终照顾到各个合作方的利益,实现共赢的局面。因此,这就需要建立一个能够领导大湘南地区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建设规划,促进区域旅游合作工作的高效、快速、健康发展。大湘南地区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就要求各个地区之间在地域上不能因为行政划区的问题受到阻碍。可以通过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区域旅游规划专家咨询论证会等形式,充分认识区域的总体特征和各区域的地方特色,做好区域旅游合作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突出发展的重点,集合各地的力量共同发展,避免建设的重复性和开发的可持续性,确保区域旅游的合作可以得到长远的发展。

4、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意识,树立大旅游观念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的意识,促进区域旅游的协调发展,是旅游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终选择。各级政府需要打破传统的行政分区,建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团结协作的新思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旅游合作的政策,达成区域旅游合作的共识,签订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文件,并积极强化区域旅游企业集团化管理,鼓励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媒体,等等行业的合资企业,共同开发区域旅游产品,赢得市场份额。比如三市共同对主推的旅游景点可以实现信用卡收费方式,旅游景点门票、旅游消费者可以在任何一个风景,如预结算、旅游局是可以接受的任何投诉和处理区域景点,以避免各种程序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5、强化区域旅游宣传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