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当代文学论文

当代文学论文

时间:2022-07-24 18:2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当代文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当代文学论文

第1篇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然而该课程在现行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师,首先要从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入手,做到经典性与人文性、审美性相结合,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其次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由于它与现实联系紧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有较大影响。笔者在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十多年的实践中,力求把教书育人的宗旨贯彻其中,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文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搭建一个教学的平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尤其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力求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有所提高。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型教学,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评述重要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文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应有的文学史知识。而作为文学史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的作品,其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的功能,常常被一些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和掩盖,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潜在功能。从教学实践看,许多同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名作的理解,过于依赖文学史教材中的学术定论,而忽略了个体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未能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对作品的审美体验,因而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素质培养并未产生太大的影响。加之课时的限制,如当代文学部分在我校是开设一个学期,每周3个课时,却要讲授从1949年到1997年近50年的内容,更使得这种讲授浅尝辄止。为使这种知识型的教学模式向素质型的教学发生转变,笔者在教学改革中,对《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大纲做了较大调整,在宏观把握当代文学史发展脉络的前提下,把教学的重心倾斜到了作品方面。绪论部分对当代文学的概念、分期、发展概况、重要的文学史事件进行介绍,通过这部分内容,学生对50年的当代文学史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和印象。正文部分精选能够覆盖当代文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十几部作品进行精讲,作品的选择原则是既要考虑审美性,又要兼顾文学史方面的代表性,同时在文体方面兼顾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多种体裁。

与所讲篇目有关的文学史知识会在篇目讲授时再次强化,以区别于一般的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这样在讲授过程中就能进一步把文学史教学具体深入到作品的阅读和解析中去,虽然讲授篇目不多,却能通过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阅读和体验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质,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结合起来,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内容表述方面也作了革新,一改传统表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几个方面刻板的套式,代之以一些富有诗意或哲理的小标题,如“人———诗意的栖居”、“了悟死亡”、“活着,永远的追问”等,给学生以耳目一新之感,直观上也给予了学生美的感受。

为了弥补讲授篇目有限的不足,我在第一节课就拟定了一份本课程的必读书目,让学生课下阅读,并要求他们制作索引卡片,写出评论摘要和自己的阅读感悟,期末检查评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成绩。每堂课后再为他们提供与本节课有关的阅读文献与参考资料,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研资讯,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我还要要求他们充分利用教材。本课程所采用的教材是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被国内学术界公认为本专业和本课程的最好教材之一。教材着重从“文本”的角度出发,在编写方法上,注重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在编写内容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做了深入的讲述和评析。配套作品选(四卷)更保证了学生的一定阅读量。与学界其他《现当代文学史》相比,它有着突出的优势,即所触及的内容相当扎实、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尤其注重史和作品相结合,力争多角度、多维度、多侧面地向读者展示现代文学史丰富的内蕴。教材编写重点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写作和批判、审美能力。正因为教材具有先进性,因此对教材的研读成为学生必做的功课。这样,课内与课外结合,点与面结合,经典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尝试。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整堂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的自我表演,这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可以条理系统地传授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被动,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无法发挥,因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达到此目的,我根据课程内容特点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有的内容以老师主讲为主,但重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经常采用“提问式”教学法,提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每次上课开始,都将上次教学中的精华和难点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回顾,加深学生印象,促进学生有重点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有的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前几周就告诉学生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提前阅读作品,搜集材料,整理思路,写好发言提纲,然后课堂上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课前学生作了充分准备,所以学生参与积极、讨论热烈,05级本科班的《黑骏马》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再加以点拨引申,对学生不懂处详加阐述,将讨论导向了深入,教学效果相当出色。

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是学生参与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二是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让师生能够形成思想的碰撞。我还将实践式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如组织学生举行现当代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全员参与;表演话剧《雷雨》片段;让学生编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简表”,平时的教学中就贯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撰写学术小论文,将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结合专业课教学内容,把素质教育贯彻到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以后的毕业论文写作积累了素材和经验。超级秘书网

大学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的现代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最终制作出与课程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我在06级本科班的现代文学教学中,开始引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且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实践证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直观、丰富的画面提高了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扩充了课堂教学信息含量,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了学习效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是非常必须的,但同时还必须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不能随便在网上下载。一个好的课件要经过自己的精心打磨,内容不宜过多,不能把讲义内容全部搬到课件上,但重点的东西要在课件中反映出来,也不能完全依赖课件。多媒体教学还须与传统的板书相结合,这样方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教改过程中,我深深感到,人文学科在这场教学改革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还有许多潜能有待发掘。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这也将成为我今后教学工作的主旋律。

本文关键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改革

第2篇

一:文学期刊为文学创作提供“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概念是哈贝马斯在196年《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公共领域是17、18世纪随着市民社会的壮大不断兴起的一股力量,人们借助报纸、杂志、沙龙、咖啡馆作为场所,传递信息、发表议论以达到相互认同的目的。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是在市民私人的家庭生活与国家权力领域里开辟出来的公共生活领域,其中文学公共领域是重要组成部分。交流正是文学不断发展前进的重要因素,在文学公共领域内,作者发表作品,读者发表意见。文学期刊是重要的文学公共领域,在文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文学期刊传达着人物私人化的内心世界。哈贝马斯认为,文学公共领域是由公众主体的内心领域而发展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纯文学期刊借当时的“举国文学热”发展突飞猛进,最终的落脚点定在了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倾诉、传达人文主义关怀上,由于纯文学期刊的人文气息较浓,可以给人以享受与感动,在读者中的反响也十分强烈,并使读者产生了共鸣与对话的欲望。其次,文学期刊还担负着文学批评的功能。批评是传达公共舆论的重要形式之一。批评家的身份可以看做是读者与作家的中介,他们的一个身份是读者的代言人,另一个身份则是读者的教育者,所以他们不仅可以启发读者,也可以监督作家。文学批评功能不仅可以促使文学期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还可以在文学公共领域里使文学获得公众的认同。

二:文学期刊对作者的塑造

文学期刊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传播媒介,有效地建构起了一个当代“文学场”、作者、作品、读者在此场域中相互关联与促进,其中,文学期刊与作家的关系可以说是休戚与共。文学期刊的对文学作品的汇集其实是一个“把关”的过程。毫无疑问,每一种文学期刊都有自己的文学主张,根据这种文学主张来选择更能够体现自己文学主张的作品。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首先就可以通过对自己文学主张的宣扬与把控来提倡某种文学思潮或某种文学创作方式,从而引导作者的创作与文学期刊的文学主张保持一致。文学期刊推介能够代表自己文学主张的作家,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期刊本身的发展,一些常用的塑造作者的手段也在刊物上屡见不鲜:第一是版面的安排,文学期刊常常把自己推介的作品放在头条的位置上,以能够迅速引起读者的注意。第二是多发跟推介作者作品相关的“读者来信”,这种目的十分明显,就是尽可能多地呈现一些与作家相关的信息。第三是发表针对推介作者的批评文章与作者本人的创作谈。

三:文学期刊对文学思潮的引导

文学期刊对文学思潮的引导来自于其强大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文学期刊相对于图书来说,其时效性更强,能够第一时间对文坛的创作现状有所反映,并能给作者创作上的指引。文学期刊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文学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介于有限的版面与刊物的文学主张,所以文学期刊对文学创作的反映并不是也不可能是“镜子”似的,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文学期刊从浩瀚的备选作品中选出它们认为有艺术价值的、与当下政府所提倡的价值观相符的作品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文学事实”的方式提供给读者。由于文学期刊是人们获得纯文学作品的主要渠道(首发于网络的文学作品往往文学性并不高),所以文学期刊对文学环境的再构成往往会影响作者与读者对当下流行的文学思潮的认识和判断。九十年代以来,文学期刊对文学思潮的引导作用更加显著,有影响力的刊物通常会集结相当数量的作家和批评家,用作家和文学批评来引导文学的创作,同时为这些作品推出文学口号与文学命名,比如新历史主义、新写实小说、分享艰难的文学、底层叙事等等,几乎所有的文学思潮都与文学期刊的引导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文学期刊对文学思潮的引导与策划改变了传统文学的格局。

作者:孔叔阳 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

第3篇

1.1课时大幅缩减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大量需求,高职高专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了人才培养目标。由传统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模式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技能化以及实践性更加的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将现当代文学的课程时间一减再减,最终课时缩减了大约一半。

1.2教师依然以传统讲授为主

高职高专院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与本科院校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不同于本科院校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理论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科的“实践性”。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课堂教学方式满堂灌,学生整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起来,导致课堂的教学十分的枯燥和毫无生气。忽略教师讲的神采飞扬的情形,学生本身对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就不高,为此这门课程整体上的教学情况不是很好。

1.3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重阻碍了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健康发展

根据调查,学生不读原著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学习时间紧,也可能是忙于听课、考试和修学分,更或者是活动和拿证等。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对阅读原著的兴趣不高。进入高职高专院校选修中文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是被调剂的,没得选择。平时除了上课,学生将时间都分配给了其他的事情,为此阅读原著的时间基本没有,目前不读原著已经成为中文专业学生的通病。因为不阅读作品,教师讲的再神采飞扬,学生对文本陌生,很难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不阅读文学作品成为阻碍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障碍。

1.4商品大潮影响下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吸引力逐渐弱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当代文学的吸引力在逐渐的被弱化,日渐枯萎和暗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当代文学由最初的“辉煌”开始出现“下坡”的趋势呢?原因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分析:第一建国之后的文学随着政治的时起时落命运一度大起大落,因为建国之后文学与政治十分的紧密,为此时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而沦为“阶下囚”,发展时起时落。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开始从与政治的关系冷淡下来,但是又受到了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在功利化的环境下不断的“边缘化”和世俗化。随着写出的文学作品日益的充满金钱和欲望,读者逐渐的对现当代的文学失去了信心。甚至有的读者会说“现代文学就是垃圾”,对现当代的文学作品无疑充满了嘲讽和无奈。第二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相比本身发展的时间就较晚,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等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受到环境的冲击之下显得更加的“落魄”。

1.5传统的期末考试的课程评价方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对课程的评价方式采用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方式,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为此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考前死记硬背,考完之后全部忘光。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仅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性的知识理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新时期高职高专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优化策略

2.1精选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院校扩招以前,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课时时间较多,但是随着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的增多,高职高专院校对现当代文学的课时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课时大约缩减了一半。为此在有限的课时之内,教师就应该精选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调整教学内容最主要的就是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之间的关系。针对当代的大学教育多样化的特点,应该有选择的进行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比如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高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可以是以基础性的以史带论,代表性的作家导读为主;研究性的强调学术性与史实的结合。进入21世纪,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为此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该以作品为基础,侧重于文本的阅读。通过精选重要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阅读,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写作的基本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现代的教育理论中注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但是传统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依然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处于很被动的局面。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缺少主动阅读作品的动力和勤于思考、质疑以及创新的习惯和能力。但是并不能因为这样就完全的摒弃掉传统的讲授法,因为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查阅资料和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先讲史学部分,然后为学生设定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最后再进入讨论环节。教师在整个的环节中起着引导的作用,加上调动了学生动手和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重视文本阅读的教学

当前很大的一批学生很少阅读文本,不阅读已经成为制约现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为此针对学生不阅读的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作品的方法。可以精读也可以泛读,具体的步骤分为下面三个:第一是直观文本,能够对作品的整体蕴含的情感有一个大至了解;第二是观看影像资料,在直观文本的基础之上辅以影像资料,能够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第三是查看相关的文献或者是教材,能够让学生对作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理解。

2.4营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学生的成长是离不开文化背景的,这种文化背景投射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其实就是一种价值取向。进入21世纪,现当代文学发展受到商品大潮的冲击,作品逐渐的功利化。而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为了避免使学生受到不良的风气和错误观点的影响,应该构建一种能够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和追求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内的广大学生能够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此教师在开始第一堂课时就应该将该门课程的性质和正确的学习方法阐明,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拾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信心。

2.5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传统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期末考试为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陷,新时期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评价方式侧重于将基础性知识和培养发展能力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中闭卷考试依然是必要的手段,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但是考试的成绩只占到学生整体评价的一部分,将学生的课堂发言和讨论以及写作等也纳入到课程的考核中。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上课笔记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点评,落实到年终的考核项目中。以上这些考核方式的融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相比较于单一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考察学生的能力。

3总结

第4篇

不管人愿意不愿意,人生的责任与生俱来盖棺乃止。农民工进城务工,尽管绝大多数人的初衷都是为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正如《无碑》的主人老乌所说他们这代人“离开农村,出门打工,就是在实现过好日子的愿望。”但是,在其离开农村走向城市那一刻,也就意味着其对所应该承担的大部分人生责任的抛却,这其中包括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生产责任等诸多方面。具体说来,以下两个方面是颇有意味而值得关注的:

(一)进城务工者潜意识里对农村生活中“责任”的逃避

刘高兴父母双亡尚未婚娶,无牵无挂,属于典型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事实上,像五富、黄八、杏胡夫妇、老乌、刘跃进、马曼丽等诸多人,或有家有室,或虽家庭破碎,但有未成年孩子需要抚育,或父母已经年迈需要照顾与陪伴,等等。可是这些人,不约而同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城里。从表面看,他们似乎是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而从更深层面看,乡下人纷纷进城,其实有一个相当重要却鲜被提及的原因,那便是对农业劳动的风险和家庭及乡村社会责任的逃避。如果真如有些专家所说,进城务工能让农民收入大幅度地增加,那么,农民的农村生活面貌应该一年更比一年好,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与呆在农村相比,进城务工能赚更多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现款,可是,城里生活需要现款应付的场合比农村多了何止几倍!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方面面现款花销与农村相比,差距岂可以道里计。所以,绝大多数进城务工者及其家庭物质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打工而得到明显改善甚至于还有所下降。但是,我们的农民,从刚刚成年(甚至未成年)的“新生代”到五六十岁的“暮年”,一有机会就往城里跑,务工生活的单纯,即不担责任与风险(用农民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用操心”)恐怕是其中一个不可小觑的原因。刘高兴们进城拾破烂,每天几时开工几时收工,一天收多少,几乎都是随心所欲相当自由没有人会干预他们。所以,刘高兴经常有时间“胡思乱想”:“你有了这些破烂,我却有了一座城哩!”“我想去看看兴隆街所栽的那棵紫槐,悠然地拉着架子车,不紧不慢,蛮有节奏……能欣赏街巷两旁商店门头。”他甚至可以“一直追逐着一朵柳絮到了九道巷”,或是看鸽群“不断地在楼与巷道的上空盘旋”……而农村就不一样了。农业劳动是讲究季节性的,过了季节时序就不行,个中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紧张非亲身经历者不能体会;同时,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主要还是“靠天吃饭”,而“天”又往往是变幻莫测令人捉摸不定的。所以,农业劳动风险很大,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千百个环环节节中,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导致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万般辛苦就此付诸东流,那种无奈甚至锥心般的痛苦足以让人头撞南墙也不能缓解。所以,农民的思想负担是很重的。相形之下,进城务工,不论是进工厂、往工地、还是做“自由职业者”(例如拾破烂),虽然劳动强度也不小,但是,那大多只是体力上的,“即便是每日累得发胀发肿,到晚上烧一盆热水泡泡也就是了。”(刘高兴语)思想上则比在农村时轻松舒服得多:天是老板的天,地是老板的地,纵使天塌地陷也有老板去独身挡双手擎,不干打工者什么事。自由职业者则可以躲进小窝(大多是租来的栖身之地)成一统,管他雨骤与风狂。刘高兴嘲笑“那些没来西安的清风镇人”:“一天干到黑腰累断手磨泡了工钱有多少?一天挣五元钱算封顶了吧?咱多好,既赚了钱又逛了街。”可是,他也许很少想过,进城务工的他们,在赚钱、逛街的同时,是将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抚育、夫妇之间相互的扶助等等他们本应该承担的人生责任一概抛却,最大的补偿不过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寄回数量有限的一点现款。可是,这些现款远远解决不了家庭中所有问题。小说中写到五富的老婆:“五富的老婆差不多是满头的白发,我们离开清风镇的时候,她的头发黑漆漆的,现在却花白成这样!”从“我们离开清风镇的时候”到“现在”,期间间隔的时间尚不到七个月!

(二)进城务工者在抛却人生责任同时也意

味着其失去了在“责任”中成长的机会人的成长贯穿一生且具有不可逆转的阶段性。而且,它是需要通过对人生责任的承担来实现的。没有承担人生所应承担的责任,成长也就因此失去了依托的根基而成了一句空话。例如,从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撑门立户、养老育小是成年男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三部小说中形形的人物在这些方面几乎都不够格。在我国,二十二岁即为男子法定婚龄之始,而父母双亡的刘高兴三十四五岁了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也就是说,在人生最好的年华里他没有经历婚姻家庭生活,何谓“责任”、何谓担当,他也许从未认真思考过,在农村婚姻受挫,他似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房子、土地扔下来到城里。来到城里以后,他更是无牵无挂天马行空,种种可笑的幻想甚至胡思乱想都明显地表现出不虑人间烟火特点。五富对老婆孩子与家庭的情感,他似乎一点都不能理解。当麦收时节,五富挂念老婆的艰难,神情黯淡地说“咱是不是该回去了”的时候,他居然说“不是有你老婆吗?”“就那几分地,你老婆还收割不完?你要是死了人家还不活啦?!”他虽然也“操心那五分四厘的责任田”,但是他很快释然———收下的麦子不够车票钱,不划算。他更是对因挂念老婆而流泪的五富进行冷嘲热讽。所有这些,都是因未曾承担过相关责任而来的简单思维的表现。而他那一心要成为城里人,而且要找一个穿高跟尖头皮鞋城里女人的不切实际的愿望更是不折不扣的幼稚。离异的刘跃进只身进城务工将未成年的儿子扔在学校,意味着将其作为一个父亲所应该承担的对儿子的教育责任抛向了虚无。那么,在教育子女中和子女一同成长自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老乌出门在外因混得不如意过春节都不回家,作为儿子,他对年迈的父母所尽的义务与责任甚至比不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更不用说对农业生产及乡村公共事务的参与了。所以,老大不小的他,能给予父母的除了牵肠挂肚就是忧心忡忡,很明显,刘高兴、刘跃进和老乌们抛却了作为农民所应承担的家庭建设与社会生产及公共事务责任,其成长也就由此受阻甚至停滞了。

二、情感荒芜

抛却了与生俱来的责任,离开了家庭及所属的人群与生活方式,进城务工者的情感世界也是一片荒芜。

(一)从家庭亲情看,距离会造成情感淡薄

虽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但这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所以,在中国,自古家庭盼团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之类诗句不计其数,表达的无一不是对家庭与亲情的向往与眷恋。而这些进城务工者亲人之间的情感表现令人感叹痛心:三部小说中出现的形形进城务工者,除了拾破烂的五富不时表现出对老婆的感情,其他人要么老大未婚且恋爱无望(刘高兴与孟夷纯之间的“爱情”根本就不能叫情而且前途灰暗);要么人到中年家庭破碎;要么婚姻名存实亡等等。同时,其他家庭成员之间正常亲情也所存无几。例如,刘高兴的侄儿进了城,“明明知道了我的住处却不来见我,能见韩大宝不来见我……”刘高兴从侄儿捡来的包里发现了一条项链,就说“这可是我发现的,最少卖了钱一人一半。”而侄儿的反应则是“他扔给我五十元,竟然用很鄙视的眼光看一个长辈。”叔侄间亲情在金钱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刘跃进辍学早恋的儿子来找父亲,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父亲的丝毫温情,只有对金钱的渴望溢于言表,老乌在心力憔悴时回到家乡,得到的更多只是父母的抱怨等等。个中缘由和他们进城务工,远离家庭时日既久而造成的亲人间情感淡薄是分不开的。

(二)进城务工者之间不存在真正友情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进城务工者,在四顾茫茫的城市里,“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经济或曰利益是他们之间最重要甚至唯一联系纽带。刘跃进和集贸市场的小贩老黄、吴老三等由于“天长日久”的买卖往来而“成了朋友”,可是,只是因为酒后“摸了吴老三媳妇满胸一下”,他竟被老黄“说合”赔了吴老三三千六百块钱,吴老三“从此买猪脖子和鸡脖子,都换了摊子。”刘跃进和包工头任保良,更是十几年的老朋友。后来,落魄的刘跃进投靠任保良,在其工地当了厨子,“不在任保良手下当厨子,两人还是朋友;现在有了上下之分,两人就不是朋友了。或者,任保良能说刘跃进是朋友,刘跃进不能把任保良当成朋友。或者,私下里是朋友,人多的场合,须有上下之分。”俟刘跃进酒后失言,将任保良蹲监狱的往事“顺嘴秃噜”了出来,两人就彻底不是朋友了。任保良原本打算不动声色地设计打发他滚蛋,只因为不让刘跃进买菜的那一个月,多花了两千多块的菜钱,任才重新“还政刘跃进”。由于实实在在的生活的艰辛,他们之间即使有些感情因素存在,那也是极其淡薄不堪哪怕是最轻一击的。例如,老乌在老板“黄叔”创业伊始,就一路与其同甘共苦,颇有患难之交意味,可是,老乌所经历的种种表明,他终究不过是“黄叔”的棋子一颗。拾破烂的刘高兴、黄八、杏胡夫妇之间也莫不如此。

(三)在进城务工群体中,言语交流也显得别样艰难

刘跃进所在建筑工地,“几百号人,全是男的”。他离婚数年,没有接触过女人。在工地做厨师的他空闲下来,固定的去处是同为进城务工者的马曼丽的发廊,他去发廊的目的只是“为了听听女声”,认识马曼丽之前,他为了“听声”,喜欢坐在地铁口。“一天忙完,听会儿女声,心里也安稳和平静许多”。而在拾破烂的刘高兴们看来拾破烂是世上最难受的工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说话少,让人“整天能憋死!”他们因此“就越发感到在街巷中收破烂的单调和寂寞……几乎一整天都不说话。”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可怕的令人揪心的变化:“他们都有了一种心理,就是盼望街头有斗殴事件发生。”他们更会诅咒贫富差距还有城乡差别,进而是盼望天下大乱大家谁都别过好日子———所谓“怨不在大,可畏唯人”,作为一国之最普通民众,千千万万进城务工者此种心理所潜藏的负能量着实是最可怕的。

(四)进城务工者的“恋爱”,更令人唏嘘不已

刘高兴因为一次偶然,进到一家美容美发店收破烂,从而接触了孟夷纯,进而“爱”上了她。在思维正常的人看来,这“爱”来得简直有点莫名其妙。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他别无选择的结果———在他的生活空间里,除了破烂收售“业务往来”,平时和刘跃进一样几乎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到女人———可是,他却为此自豪不已:“一个拾破烂的还就爱上了城里的女人”。而实际上,孟夷纯也不过是一个进城务工者,而且是一个走上了邪路的“务工者”,根本不能算什么“城里的女人”,他们之间那种关系,也绝不是什么“爱情”,至多只不过是他感官的“单相思”而已。正如孟夷纯所说:“……我在你走后就觉得我可怜其实你也可怜,可怜人见着可怜人,或许我还能给你说更多的话。”相形之下,她说的句句是实话,而刘高兴则显得有些天真与幼稚。老乌同样非常渴望爱情,可是他先后接触的同为进城务工者的几个女人,带给他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感情伤害。后来,阿湘甚至将自己和香港司机的“非婚生子”扔给他一走了之,他为抚育孩子吃尽了苦头,而且因这个孩子,他失去了与阿霞结为夫妇的可能性。他与孩子之间有了胜似父子的亲情,可是,这时候,得了绝症的阿湘又将孩子硬生生地从他身边带走。已近不惑之年的老乌从此不知所踪。刘跃进离婚数年,没有接触过女人,“连个情人也没混上”。后来,他认识了马曼丽,心里有什么话都告诉她,还觉得他们俩“早晚会上床”。但是,马曼丽心里有话却不告诉他。马曼丽想结婚的对象是说话幽默的老袁,可是老袁在老家有老婆孩子,而马曼丽依然痴痴地等着其离婚再与她结婚。最终却发现老袁是“最大的骗子”,先后连续的三声“滚”流泻的是一个女人情感受伤后内心的无奈与绝望。

三、前路渺茫

现阶段的中国,绝大多数进城务工者前路渺茫,这在作品中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反映,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融入城市困难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结果。在社会生产力远未充分发展的当下中国,城乡差别有如天壤。所以,进入城市成为城里人历来是中国农民最大的人生梦想之一。在这方面,三部小说中,《高兴》中的主人公刘高兴表现得尤为突出。出身农村的他认为自己和周遭的同类不一样———他“活该要做西安人”,他就是抱着“要做西安人”的梦想来到城里的。所以,当孟夷纯说他“不像个农民”,他就觉得“孟夷纯的话其实说到了我心上,我一直认为我和周围人不一样,起码和五富不一样。这话我不会说出口的,但我的确贵气哩。”年华老大的他在乡村婚姻受挫,他居然认为“你那个大脚骨,我的老婆是穿高跟尖头皮鞋的!”“能穿高跟尖头皮鞋的当然是西安的女人。”进城以后,尽管从事的不过是极其普通的拾破烂工作,但他从心底里无时无刻不在为成为城里人而“奋斗”。然而,在中国这个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中,城市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融入城市成为城里人困难重重,这甚至可以说是刘高兴、老乌、阿湘们的宿命。其原因似乎不能简单归结于他们无技术没资金不懂城市生活规则等方面,因为并不是所有城里人都有技术有资金懂得城市生活规则的。根本原因应该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城市尚无接纳他们的能力。刘高兴说“五富他不懂得用碟子去盛水怎么也不如碗,可碟子就是装大菜的。”可是,他似乎没有想过,并不是所有的碟子都有装大菜的机会的。正如在刘跃进眼中,“中国别的不多,人多。”瘦猴们就感叹“刘高兴呀刘高兴,你爱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却不爱你么!”黄八们牢骚满腹:“这雨天……咱日他妈连饭都没啥吃,这政府咋不管呀,市长讲究深入基层哩,咋不到咱这儿体察民情呢?!”从理论上说,城市是应该“爱”刘高兴们的,政府、市长也是应该“管”黄八们的,可是,很多情况下,实在是“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在刘高兴眼中,“拾破烂是只要你能舍下脸面,嘴勤腿快,你就比在清风镇种地强了十倍,你也就饿不死在人生地不熟的城市里。”可是,这只是无牵无挂的他简单的思维而已:在城里,“能舍下脸面,嘴勤腿快”或许能保证一个人饿不死,但不一定能保证全家人“衣帛食肉不饥不寒”,能保证人饿不死,但不一定能保证人冻不死病不死愚昧不死。当下的城市需要外来务工者,因为它需要其拾破烂卸煤车出苦力扛重物照顾老弱病残等等。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城市也承认外来务工者“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同时,城市更多担忧的是他们“使西安的城市治安受到很严重的威胁,偷盗、抢盗、诈骗、斗殴、杀人,大量的下水道井盖丢失,公用电话亭的电话被毁,路牌、路灯、行道树木花草遭到毁坏,公安机关和市容队抓住的犯罪者大多是打工的。”

(二)职业发展无望

大多数进城务工者从事的主要工作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是没有技术含量或技术含量很少的“苦力”工作。如建筑、制造、拾破烂、送水、送煤气等。这类工作是进城务工者从事的主要工作。一则人民网信息显示:“建筑行业由于劳动强度大,用工主力一直是外来农民工。如沈阳市建筑行业旺季时职工达到38.8万人,其中农民工36.2万人,占总数的93.3%。而剩余的6.7%的管理人员,大多是城里人,农民工的上升空间极为有限”[引自finance.people.com.cn。];第二类是餐饮和养生休闲服务类工作;此外还有那些见不得人的“工作”等等。这种种工作或曰职业发展前途大多是无望的。第一类工作可替代性强,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终将被淘汰的多,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一般人无法继续干下去;第二类工作稍微有点“技术”含量,但是,由于服务对象与场所等因素限制,从事此类工作的人技术提升难度不小。例如,刘跃进在建筑工地当厨子,顿顿萝卜炖白菜或者白菜炖萝卜,加或者不加猪脖子肉而已。其厨艺要得到明显提升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刘跃进到老最多是开一家最低端的小饭馆而已———当然,在城里,即使是开最低端的小饭馆,仅有一点厨艺还是远远不够的。至于那些见不得人的所谓“工作”,和“发展”就更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三)回乡路途遥远

第5篇

一、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讲授基本的文学史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感悟能力,整个教学应该体现出知识性、文学性、人文性和学术性的统一。而由于课时的限制,也由于学生基础的制约,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更应该注重对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还原到文本,注重文学感受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淡化“史”的线索。当然,淡化不是彻底的抛弃,而应该以“史”为线索,将文学现象以及作家、作品串联起来,点面结合,让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个整体的认知。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应该注意两点原则,理论性较强、研究性的教材尽量不选;过老的版本不选。既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借鉴一些新的理论资源。

二、教学方法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应打破原有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原学生的学习中心位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开学之初,就应该对教学过程作出周密部署,安排好老师和学生各自讲授内容,让学生分头准备,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这种方法,笔者曾在讲授80年代小说时在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公关文秘专业做过对比性实验。汉语言班,提前布置,在老师讲完80年代小说概况后,学生登台介绍王蒙、张贤亮、贾平凹等重要作家及作品。由于学生课下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并自己动手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准备充分,所以学生反响热烈,教学效果明显。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培养了动手制作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而公关文秘班采用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整节课学生除了在忙于记笔记外,很难有个人独立思考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应当增加讨论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性思维都大有帮助。讨论课也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精心设置问题,在确保学生阅读过作品后才可以开始。讨论课也应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和总结。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如在个别学校,每次课前拿出5分钟,交给学生,让他们轮流介绍最新读过的作家、作品,在扩大了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也培养了一个班级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现代化教学条件也应当充分利用。在有多媒体的条件下,应尽量用课件上课,一方面提高效率,线索性的标题和重要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上展示,一目了然;另一方面,适当的加入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乃至音乐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讲述郭沫若的诗歌时,在课件中穿插了一段《凤凰涅槃》的朗读资料。学生被其中激昂的情绪所感染,整堂课都精神饱满,学习、接受的效果都非常好。再有,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访问一些文学网站、文学研究或评论网站。比如百家讲坛就是一块非常好的阵地,其中曾就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老舍、张恨水、张爱玲、钱钟书作过系列节目。还有世说新语栏目也同样是一档人文气息浓厚的节目。这些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自主学习,启发思维都是有帮助的。再者,还可以建立现当代文学名著影视资料库,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观看,既可以丰富学生对现当代文学名著的感性认识,开阔视野,还可以比较文学原著与改编的影像资料的不同,从而深刻认识文学作品作为语言艺术的重要特征。甚至,部分学生可以以此为契机,作为突破口,做一种更深入的思考。笔者就有学生针对王安忆小说及影视改编进行比较写作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倡导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组织学生排演现当代文学话剧,举办经典作品阅读报告会,开展现当代诗歌散文名篇朗诵会等。这些课外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焕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培养健康人格,真正地愉快学习、自主成长,更好地走上社会。

三、考评标准

考评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所以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的改革至关重要。目前现当代文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都是以闭卷考试的方式结课,形式相对单一。而考试内容的设置,笔者从这两年来出试题的经验看,也存在一个两难的尴尬境况。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题目,往往因书中缺少固定答案,所以学生普遍感觉较难,考核成绩不理想;而学生感觉相对容易的题目,多是记忆性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自我见解没有太大帮助。由此可见,考评内容的设定也和平常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如果学生从大一开始平时就注重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两难的境况也许就能有所好转。同时,我们也主张不能以一次考卷定结论,而应适当的加以平时成绩。这一点三亚学院做的很好,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合在一起才是最终的总评成绩。作为平时的考核,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小论文的写作,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对平时学习内容的了解,也可以为最终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除了上述的这些措施外,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调整,相信对教学效果的改善也是有帮助的。比如,可以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放在大二,学生有了古代文学的学习基础,特别是对清末文学状况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对20世纪初的五四文学接受也就顺理成章了。毕竟文化是有传承性的,文学的发展也同样如此。总之,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基础性课程,要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速度,与学院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同步,让学生能够真正吸收运用,更好地走向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才可以完成这一时代交予的任务。

第6篇

关键字: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语言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区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及其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对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一些地方区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中对教育市场化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所谓应用性人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基础宽的多面手。这里包括如下涵义:其一,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以基础为主;其二,在知识结构上要求面比较宽:其三,在综合素质上要求实践能力强:其四,在培养方向上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特征。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学的指挥棒.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是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无疑迎来了一次教学上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

高校设置的专业从性质上分为理论素养型和应用技能二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属于理论素养型的。它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而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低.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一致的。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所设置的专业及其课程应该是技能型的。这种疏离现象也造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尴尬。目前,由于专业源远流长的惯性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和许多课程一样,在教学上依旧照搬素养型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授课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即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仅增加了一些内容的直观性,并没有偏离教师讲授这个中心:教学内容依旧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安排,知识传播居于主导地位,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明显地形成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适性原则。教育的普通适性原则是因材施教。对教育对象来说,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潜质、潜力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为更高级的人才,具体表现为对读硕读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数,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二是现实型,即满足现状,希望学有所用,期望本科学习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就业打好基础,这是大多数:三是模糊型,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更没有理想期待,这是极少数.这种情况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无疑适应不了,必须进行改革。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文学课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多教师都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论争等等,而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的“文学性”特点。在这种教学思想主导下,丰富的文学个案都塞纳进一个静态的文学史框架中,鲜活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史知识学问的填充物,这样,文学便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如果文学课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们的文学课教育也就有了问题。这种死气沉沉的文学课堂令我们反思,现当代文学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文学史知识还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审美能力、欣赏力的训练?反思的结果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减少文学知识的授课时间,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来。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学生可获得对作品的丰富感受,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使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由专业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升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层面。

2.教学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贯通、运用,提升出新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种教学方式:

①讲授与讨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的观点。更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探究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让学生跃出教材的刻板与束缚,系统地、立体地、动态地研究讨论作家作品。

②学生走上讲台主讲。

学生自选作家作品,经过大量阅读、研究,上讲台对作家作品作富有个性的讲评、这样,学生不但积极主动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确立论题,质疑先贤定论,而且,通过讲评,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全班学生都拓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公众场合的仪态仪表等综合素质。

③认知实践活动。

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文学底蕴。

3.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即包括已经过去的文学,如“十七年”的文学,“”十年的文学;和刚刚发生不久的文学,并且,随着当代文学的历史延续,中国当代文学还将包括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21世纪的文学。而以往的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限于时间的关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学做为教学重点。而常常忽略中国当代文学最切近当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的文学现象,这应该由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关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顾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有定论的名家精品的同时,应该把最新产生的文学做为研究的重点,甚至应该专门讨论那些最新发生的、没有定论的、甚至引起争议的文学现象。

4.变革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终保障。一方面,考试方式要由全闭卷考试改为半开放式的考试。也就是说不只是凭期末一卷定成绩,平时作业、小论文要在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上要作调整。减少客观题目的内容比例,增加主观发挥题的比重。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为学生出的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你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或许一个略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尽管我承认这有些勉强。但似乎比由于称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认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戏剧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我们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义为‘最挣扎的人’,我以为周萍无疑是‘最挣扎的人’”。等等。这类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测试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鸿渐”等这类题目,都可以做成小论文,发挥学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评析能力。

参考文献:

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当代文学;背景;影响

从1997年红得发紫的网络爱情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众多新崛起的网络文学作品开始吸引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的眼球,榕树下、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创建并且成为很多读者关注的对象。

2012年11月26日,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率先公布了“网络作家富豪榜”。其中,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和天蚕土豆以3300万元、2100万元、1800万元的收入夺得前三。虽然与传统作家相比处于劣势,但如此高的收入还是令很多人咋舌。

这一切正应了痞子蔡曾经对于网络文学的那句评价:像村野玩童光着脚的奔跑。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文学的那份优雅和姿态,但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现在要谈论起当代文学,网络这一新媒体媒介已是不能规避的。

一、新媒体概念浅析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1967年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书。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次用到新媒体一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专家学者众说纷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曾经对新媒体下过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其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中国传媒大学的黄升民教授将IPTV、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对新媒体的概念展开论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书面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匡文波教授在《新媒体概念辨析》的论文中对新媒体的分类详细梳理出了三大类:网络类、数字广播电视类、移动类手机媒体。

二、网络类新媒体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本文借鉴了匡文波教授的分类方法,主要论述网络类新媒体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网络类新媒体主要包括:搜索引擎、各种网站(门户网站、新闻网站、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和网络社区等、网络论坛。

网络类新媒体对于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双刃剑:既冲击了传统文学又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新元素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文学不再拘泥于纸张之上,不再简单的依赖于出版商的出版,固有的传统文学格局被打破。众多的网络、网络文学作品像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庞大的作品数量、众多的和大批的粉丝拥护者,使得文学的发展不再遵循原有的套路。传统文学受到冲击不假,但更重要的是为当代文坛注入了活力和新的元素。

(二)催化剂:当代文坛“三分天下”格局形成

网络类新媒体的交互性的传播方式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使得文学的发展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图书出版的期刊传播,文学网站的作品上传、各大门户比如新浪、网易等的读书版块,豆瓣网站的读书评论和分享,这一切使得阅读的方式使得当代文坛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一是以出版营销为主的图书市场文学;二是以学术期刊等为主的传统文学;三是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文学。

(三)消解生成器:当代文学要素关系多极化发展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文学的发展不再走着原有的路,文学惯例被打破,生产机制重新整合,观念重新调整,在技术大发展的新起点,当代文学在一次次的裂变中打破原有的内在关系的平衡,文学走向多极化的发展道路。

(四)技术的艺术化:过剩的文学

网络类媒体的出现,写作不再成为触不可及的事情。文学的门槛降低,文学作品内容五花八门。艺术的审美价值已经被大规模的机械复制所取代。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传统的审美价值观念开始淡出视野。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以“技术的艺术性”操作替代了“艺术的技术化”生产,当代文坛,“过剩的文学”与“稀缺的文学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取其精华、去其槽粕、互为所用

网络类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格局,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也使作品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受到挑战。即便如此,我们需要有的态度并也不是完全抛弃新媒体,“穿越”回手写、印刷的年代,而是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取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文学所用。鉴于对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考虑,以下两点是需要特别强调的。即网络类新媒体要加强创作的责任感和写作的担当感;必须处理好文学的市场化与文学性的关系。

四、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绝不亚于纸张的发明。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如果得以最大程度的优选利用,那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将是不可估量的。技术的进步应该成为文学革新的机遇,五千多年日积月累的文学传统、审美价值观念再加上网络、数字设备、移动设备等新媒体的技术前端优势,当代文学的发展必将引人瞩目。

参考文献:

[1]陶丹、张浩达《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科学出版社,2001年,前言第3页。

[2]黄升民、虢亚冰、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3]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文艺报,2009年10月15日,第002版。

[4]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版.

[5]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黄升民、虢亚冰、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6期.

[8]欧阳友权.新媒体与当代文学现场[J].文艺报.2009年10月15日002版.

[9]单小曦.电子传媒时代的文学场裂变――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J].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10]张玉能、张弓.大众媒介与话语生产和文学生产[J].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第8篇

英文名称: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1-6368

国内刊号:11-1068/I

邮发代号:82-325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7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9篇

一、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内涵

针对现代性的探讨,部分学术界专家认定其属于时间概念,还有一些认定其是与传统观念相区别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并且逐渐自我完善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术界里,许多的专家认为,文学的现代性是与审美相互关联的,这是由于文学自身就具有审美的意义。总的来说,文学现代性是难以被全面解释的,它属于一个整体,具备着启蒙、审美的作用,它的核心就是审美现代性。

二、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一)审美现代性有悖论性

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和社会中的现代性具有很大的不同,文学中的审美现代性不但研究了技术现代性,同时对个体、语言、审美观念以及主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文学现代性包含了我国人民价值观念、理想、现实生活以及情感寄托等方面。从属于文学现代性的审美现代性具备稍纵即逝的特点,它所包含的一部分轻易就会流失,而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却会永垂不朽,所以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把易逝的这部分保存下来并且将其转变成不会消失的特质。文学审美的现代性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审美意识的发展与成熟的同时,也会对传统的观念带来负面影响。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中,具有经验世界具体性与当代经验片面性的特点,因此,就需要认真地研究每个国家的文学现代性,利用其他国家正确的观念来完善我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性。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性发展两难性

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只是吸取了欧洲的研究成果,也有着本身的明显特征,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历史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中的现代性是为了对抗古典文学,然而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要展现富有凝聚力的民族特色,同时还要在完善现代性的同时避免出现因副作用而产生的影响。第二,表达方式差异。在欧洲的现代文学中,它的现代性特征是推翻传统艺术后所展现出来的,是利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表达一个非理性的世界;而我国的现代文学则是在传统与现实这两座大山中艰难生长,具备文学艺术中的先进性与探索性的特征,是用积极的方式展现我国人民具有的独特的民族精神。第三,自身体制差异。欧洲的现代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本制度为基础,对个体的精神异化展开研究,寻找个体最适合的定义;我国现代文学以集体为基础,社会现代化和民族解放独立就是其核心目标。欧洲的现代文学尽管给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不过依然难以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也就造成了我国的现代文学不但质疑我国的传统艺术,同时也质疑欧洲的文学艺术,使其难以继续发展。

(三)文学现代性体现的怨恨情结

我国的现代文学在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抵制现代性,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又难以正确处理其落后性,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界也就有必要理清我国现代文学利弊共存的局面,使其不会将审美观念总结为“怨恨”。然而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却和这种怨恨相互关联。由于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是在欧洲文学的启发下进一步发展而来的,所以,我国现代文学所具备的现代性不但表现在现代化和传统相互矛盾的怨恨,同时也表现在中国与欧洲文化差异的怨恨。

(四)文学现代性的转型

在触及到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所引发的研究,我国文学的现代性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在作者看来,我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的现代性变化是由的《文学改良刍议》引发的,从现实社会来看,鲁迅是在文学艺术以及个体精神等层次来表达文学现代性。茅盾在《蚀》中,利用知识青年的精神感觉来表达文学现代性,《子夜》就是利用渡船、炊烟、火车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在鲁迅、茅盾、等现代作家的带头下,我国现代文学具备的这种现代性日益变化,同时将我国现代文学推向了现代性的潮流中,并且慢慢地剔除了我国现代文学中现代性的缺点。

第10篇

2010年1月8日至12日,由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和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与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有《新华文摘》总编张耀铬、《文艺报》主编阎晶明、《文学评论》副编审吴子林、《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张学昕、《中国文学研究》主编谭桂林、《南方文坛》杂志社主编张燕玲、《小说评论》主编李国平,《当代文坛》杂志社主编罗勇、《文艺评论》主编韦健玮、《现代中文学刊》主编陈子善、《文学报》评论部主任朱小如、《当代外国文学》主编杨金才、《理论与创作》执行主编王涘海,《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毕光明、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冯希哲、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仲佳、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单正平、张浩文、副教授周泉根,以及海南大学教授刘复生、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李永中等人。

海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赵康太、海南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孙绍先、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阮忠、书记韩捷进参加了开幕式并致辞。海南省重点(扶持)学科责任教授、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学科负责人毕光明主持了开幕式。开幕式后,张耀铭总编和阎晶明主编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与出路

作为文学批评期刊主编,并且多半身兼文学批评从业者,到会专家首先关注的是文学批评的现状及困境。冯希哲分析了当前批评的基本趋势:一、更为理性和自觉;二、整个批评界开始由外向内转型,自省、自察成为主题。但总体来说,80年代的自由活跃的批评氛围变了,现在是让人郁闷的环境,大家不愿意说,或者不知道说什么。他还把当代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四个问题:一、理论困境;二、评价尺度统一与多元矛盾突出,三、批评人格、伪批评和人情批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四,批评队伍分化。

张燕玲对这种沉闷的批评环境作了更具体的揭示:“现今,文学创作出现生活贫乏和思想匮乏的状态,尤其是学问家凸现,思想家淡出,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界要立在时代的潮流,对社会包括对现状保持独立思考和批评立场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相当有难度的。”

对于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代表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几种解决途径。阎晶明首先指出,在文学建设方面,批评家要积极发挥批评的作用,要加强自身的发言权。谭桂林说:“当代文学学科是个不断成熟的学科。文学批评要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它对文学创作仍然有一种积极的鼓动作用。现在的文学批评期刊要发扬过去的传统。”吴子林认为,批评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不能跟着西方的文学思潮亦步亦趋,而要用切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研究中国问题,借用甘阳的话说就是“用中国的方式研究中国,用西方的方式研究西方”。其次是返回中国文化本原,将中国传统的感悟思维发扬光大。再者,将学问和生命融为一体,把感悟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做纵贯古今、会通中西的“生命的学问”。

批评有无力量,说到底取决于批评者所持的批评观。朱小如提出,批评其实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如果是深刻的就很有价值。但是,批评如果过于学术化反而会失去批评的力度。他认为在一片假话声中出现的几句真话才真正有价值。单正平指出:对一流作家,人们对他的批评还是很严肃的。但是也有一些是商业化批评,比如一些老板花钱请业内人士帮忙出书,另一个现象是人道主义批评,有人为了精神的寄托将自己辛辛苦苦写的东西整理出来并自费出书。对第一种人,大家应该抵制,对第二种人可以适当鼓励一下。

当代批评期刊的生存困境与建设方向

当代批评期刊是反映当下文学状况的重要平台,张学昕更强调批评的支点就是当代文学期刊,没有期刊作者就无法找到支点,得到认可。因此,批评期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是,当代批评期刊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现状和困境。就像韦健玮所说的:在办刊中越来越感觉困惑,很怀念80年代的批评环境。因为,在B0年代,批评期刊是非常活跃的,有一段很辉煌的历史,那时不管是作者还是编辑都有高涨的热情。但是现在很多编辑已经改行,一些期刊也消失了,其他的期刊能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坚持下来的刊物也面临一些生存问题,因为资金短缺,一些办刊人越来越觉得迷茫。

阎晶明指出当代批评期刊的生存比建设问题更加紧迫,文学体制也发生了十几年前难以预料的变化,而且文学内部分化很严重,很多东西的消极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建设力量。在这种条件下,文学批评期刊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

除了生存问题以外,还有环境问题。目前,文学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危机,学术刊物正在失去读者。单正平认为原因在于:首先是经济因素,将学术刊物推向市场化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二是空间的大幅度压缩问题,作者想说的批判现实的篇幅被压缩了或者删减了,第三是新媒体和体制化的影响,有许多作者写文章的出发点是有疑问的。

张耀馅在主题发言中提出批评期刊要突出问题意识。他认为,一本优秀的学术期刊,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理论创新,思想性、时代性、规律性与创造性是理论创新的标志;必须突出问题意识,善于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真问题,揭示时展中的瓶颈因素,深刻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成果,必须肩负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必须推出新人、扶持新人,为他们提供平台,必须关注学术的大众化,让一流的学术走进百姓的视野,成为经世致用的显学。学术期刊的魅力也正在于此。

转贴于

张燕玲重述了首届研讨会提到的“艰守”与“坚守”问题,并针对批评期刊如何回到文学前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个是生存建设,一个是思想建设,一个是学术建设。在生存建设方面:要重树自身建设的自信心,要重视网络文学的影响。一个杂志首先要生存下来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表现自己的个性。罗勇肯定张燕玲的“艰守”与“坚守”观点。他指出这两个方面是有矛盾的,艰守,再困难你也要把刊物办下去,不能把它丢失。坚守,要坚持文学品位、文学情怀。他的最深刻感悟就是:不管是作品杂志还是理论杂志只要是把自己的文学情怀融入进去,哪怕再困难我们也可以迎来自己一个办刊物的硕果。周泉根也非常赞同张燕玲关于重视网络文学的影响,他认为我们要正视信息时代的写作是我们当前理论反思的重要任务,也是反思创作评论类期刊困境的重要角度。争取把网络上的东西跟学院派东西结合起来,甚至跟大牌网站合作,让网络的不羁的创造力和浪涌不竭的激情来重建我们的话语空间。只有有了话语权,知识分子才能在平权的时代重新找到自己位置,才能重新介入历史。

关于期刊杂志栏目设置方面,陈子善根据自己的办刊经验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他介绍,他在办刊物时做了一些尝试:首先,每期都会做一个学术访谈,采访一些知名学者;其次,不限制富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的篇幅;再次,每一期出一两篇著名的外文翻译文章;最后,每一期都有史料考证文章,发表一些比较重要的对现代文学研究有价值的史料。

其他方面的建议有:王涘海认为文学期刊建设应有的态度是——自信,要坚守下去,以自信的态度来看待今天的社会和文艺事业,李云雷也说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刊体验,就是从具体的鲜活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人手,站在时代的前沿,重新去看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李国平指出批评刊物应该回应文学现实和中国社会现实,刊物需要名人的作品,也需要年轻一代的吸引人眼球的、有锐气的作品。

由文学批评和文学批评期刊。冯希哲还谈到了当代文学创作的基本情势和走向。在基本情势方面,他认为有三个现实环境不能不提:一是国家评价体制,二是民众普泛价值观念嬗变;三是文学传播途径。这三个问题共同构成了文学的现实环境,虽然是外在的,但足以让文学的生存、发展和民众的审美观念与需求产生难以自觉的桎梏式影响。在当下文学走向方面,他认为文学有三个趋势难以阻挡;一是文学主体价值消解,表情达意书写泛化难以阻挡。二是文学被媒体导引、传播,乃至于设计,和文学写作平民化将难以阻挡。三是文学审美与精神将重归传统和民间。

第11篇

(一)研究性学习切中高等教育肯綮,风起云涌成为时代趋势。

“研究性学习”类似于国际上流行的“探究学习”(InquiryLearning)、“项目学习”(Project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过程,研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体验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具体到教学过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既有别于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有别于学生以往学习的过程,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把学生的需要、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置于核心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阶段,在学习内容上依据所研究问题加以选择,在学习方式上依据个人的特点而定,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最终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把学习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这一学习模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多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了更有利于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时空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把学生从高校象牙塔里解放出来,更加的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实践,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超越自我,得到锻炼。这与当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倡导不约而同,因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前,我国高校推行研究性学体有两种模式,即“教学环节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模式”和“独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1]。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科研计划或创新活动,华中科技大学的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大学的基础物理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以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实施的以问题为引导的教学模式等均是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尝试和实践,其中清华大学本科研究性教学体系的尝试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2]。

(二)信息化时代对于研究性学习也提出新的要求和需要。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现实表明: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是不可取的。一方面,知识剧增使得人们在数量上进行追逐已不可能;以今天知识产生的传播的速度而言,即使是“终生教育”,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也是极其有限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或信息多了不等于就是有用,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处理、利用这些信息。现在有如下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高效学习。基本假设是:运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开发人的学习潜能,学习方式的革命将成倍甚至十倍、百倍地提高人的学习速度。因此,在当今知识剧增的时代,应该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包括各种快速阅读法、记忆法、思维技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学习的革命》一书,可作为这种观点的代表。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效果完全没有达到预想。另一条思路就是研究性学习。基本观点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提倡研究性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成为当下教育的新要求。

(三)汉语言文学基础传统学科性质决定研究性学习成为可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传统基础学科,积累深厚,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就始终重视教师主导、学生主动,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基础。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从来就是汉语言文学学科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我国古代的私塾教育倡导“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本人”的学习理念,传统的句读教学方式也强调的是个人领悟与思考在经典文本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还有,我国古代学者对游学学习方式十分推崇,学习者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知行合一,在长期的游学中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学者对话和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准。这些都说明人文学科学习对于学习者主动研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人文学科的研习者,就外在形象而言,“独立思考者”的姿态历来十分明显。明末清初,湖南衡阳王夫之蛰居湘西草堂四十余年,打通文史哲,成为前无古人、后鲜有来者的大思想家,就是鲜明个案。可见,对于汉语言文学这一基础传统专业来说,研究性学习方式符合专业学习规律,也应该在教学中予以大力倡导。

(四)学校学分制改革下课程体系重构与整合,成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契机。

近些年来,全国不少大学纷纷启动学分制教学改革,促使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新一轮的重构与整合。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不少高校的规定,公共课占到30%的课时,专业课的学分和课时明显下调,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安排学分和课时。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基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加大公共基础课程比重,增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程,增加专业选修课程数量和比重,都是十分必要而必需的举措。但是,学分制改革也客观上造成对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空间的压缩,不少课程面临课时减少的困境。在这一新的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如何按质按量完成?课程教学效果提升成为关键。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引入和实施,由此成为不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的共识。

二、研究性学习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基于上述背景和缘由,近年来,笔者所在高校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通过外出学习他校教改经验,内部多次开展教改研讨等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大力倡行研究性学习,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具体做法是:

(一)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突出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

在确保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培养方案修订中大量增设专业选修课程成为主要措施。目前开设的与现当代文学关联的延伸课程有20多门,主要有“鲁迅研究”、“现当代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研究”、“现当代散文研究”、“湖南文学研究”、“儿童文学”、“未来文学形态研究”、“战争文学”等,这些课程均为教师重点研究领域,在教学大力推行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成为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此外,在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采风写作等同样注重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延续。如近3年毕业论文有45%的选题均与现当代文学有关,优良率超过70%。

(二)课堂教学采取多种措施,大胆尝试研究性学习。

第一,教材选择上,启用双教材。现代文学方面,我们采用了湖南师范大学凌宇等人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北京大学钱理群等人主编的《现代文学三十年》。两本教材,一南一北,凌本教材注重整体,结构谨严,深入浅出,知识性强;钱本教材崇尚特色,吸收了近年研究成果,重文体流变,学术性强。在教学中,我们以凌宇本教材为主要蓝本,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对两本教材均要认真研读。为确保学生主动研究性学习效果,我们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提交两本教材研究性阅读与比较的读书报告,并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当代文学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第二,教学组织上,推广专题式教学。在课时减少的背景下,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按照文学史进程实施课堂教学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专题,专题可以是重大文学事件、重点作家作品、代表性文学流派和现象、四大文学文体等,既确保了课程教学的覆盖面,又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各专题结合了学术界近年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对于彰显教师学术个性、引导学生走出教材体系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重要环节。第三,课程作业布置上,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研习。除上文提到的教材研习报告外,还有两点,其一是开列课外阅读书目,要求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文学文本,课程要求学生提交不少于涉及50篇文学作品、字数不少于2万字的读书笔记一份;其二重现代信息技能的掌握和重点作家研究结合,课程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一份介绍、解读一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作品的PPT文档。课程课外作品均作为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第四、课程考核上,平时成绩重自主学习成果的考查,依据见上文。课程考试重文学史整体全局的把握,重代表作家作品的研究,并突出课程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考核。比如在考试题目中有意识地设计“两本教材文学史观比较”、“重点作家作品的客观描述”等题型,考核学生们自主研习性学习的情况。

(三)课外实践多种途径持续推行研究型学习。

第一,组织学生对当下文学生产现象、趋势和新出代表性文学作品的研究性解读。比如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当代作家阎真、王跃文等人新作小型研讨会议,还有对一年一度诺贝尔文学奖、国内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颁奖以及巴金、史铁生之死等焦点文学现象有意识的介绍,并适时组织小规模的研讨活动,都激发了学生对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兴趣。第二,组织学生参与学院组织的科研活动。比如学校文学科研平台的挂牌活动以及外请大家名家来校作专题讲座,均要求汉语言专业学生全程参与。比如邀请“诗魔”洛夫来校作诗歌专题,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以及洛夫本人提前做了预介绍,讲座过程中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提问,这种对现代诗歌和诗人直观感性的认识与了解是对课堂教学的极大弥补。另如邀请家乡溆浦、校友“王跃文”返校作小说创作专题讲座,教师先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其出版的作品和书写读书体会。讲座互动时,学生思绪灵动,提问踊跃,实现了课外是课内真正的延伸和补充。第三,组织学生尝试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计划和项目研究活动。近年来,鼓励现当代课程主讲教师担任本科学生导师,组织学生尝试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计划和项目研究活动。项目选题注重与课程教学重点、教师科研方向相结合,开展的项目有“衡岳文化与衡阳地域作家群体研究”、“现当代重点作家解读”、“洛夫长篇诗歌解读”、“湘西作家的民俗书写”、“王跃文作品方言现象研究”等。通过尝试研究性学习项目的实践,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现当代文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少人从中找到了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还有多名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校期间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更有不少学生激发起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近3年有20余名学生考上了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名校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其它课外实践性教学活动还有与学校宣传部联合合办校报第四版文学副刊以及组织指导学生文学社团活动(晨曦文学社、诗社)、凤凰等地写作采风(沈从文故居)活动开展等。

三、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专业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个别课程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我们有理由相信崭新的教学方法在拯救传统老专业,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深入改革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专业教学中的意义

一是理论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对我国大陆高校重单一追求知识接受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颠覆。能够丰富和更新中文专业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中文专业更加接地气,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教育理论就是“师道尊严”,老师讲的话、讲授的知识就是“金科玉律”、“标准答案”、唯一真理,不可更易,所以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就是“灌输”、“填鸭”,老师讲多少,学生就记多少,一字不落,把老师的讲义奉为“圣经”。在传统高校教学中师生双边基本上没有互动,老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居于真理的制高点,学生始终都是被动的,这种状况在当下高校教学中比较普遍,且习以为常。研究性学习就是保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欲望和创新欲望。在这种全新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再始终是真理的传授者,老师在多数问题情境中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探究结果的促进者。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主要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寻结果的方法与技能。可见,研究型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与接受性学习完全不同的几个特征:一是师生全员参与性;二是师生的良性互动性;三是对问题的探究性。二是实践意义。从根本上颠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充分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翻身做了主人”,从接受式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一变为驾驭知识的主人。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参与度,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特别关注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在全开放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在很多问题情境中仅仅是学生们的指路人,甚至是共同攻关的合作者。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分析能力、探寻解决问题最佳路径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技能将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再是“读死书,读书死”的两脚书柜,而是知识面广、能力强、技能多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运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出来的人才必定是观察力、发现力、分析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俱强,能说、会写的应用性人才,一定会是社会急需的抢手人才。

(二)研究性学习在汉语言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第12篇

【摘要】效仿伦敦“地铁藏书”的“丢书大作战”活动在国内并未收到良好的成效。因所丢图书质量不一和不少图书因未被阅读而受到质疑。由此反映出国人对如何做出阅读选择和如何有效的阅读所产生的焦虑。作为阅读书籍的重要群体,高校学生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充分阅读现当代文学经典并辐射他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问题。同时文章提出了一定通过移动设备推广现当代经典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现当代文学经典;高校学生;阅读推广

已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第六十七章第四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明确提出“推动全民阅读”。这是“全民阅读”首次写入国家规划,旨在推动全民阅读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在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成年国民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一小时。其中,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22.63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6.82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的时长为12.71分钟。1对比2014年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数字化阅读在国民阅读中所占的比重以及阅读时间在不断上升,手机则成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媒介。尽管综合阅读率有所上升,但人均阅读量仍不足8本。并且伴随着移动设备阅读所产生的“读图时代”,“快餐化阅读”,“眼球式阅读”等名词则暴露出阅读者普遍面临的阅读倾向娱乐化的问题。当下文学市场繁荣,各类作品层出不穷,文学的热门关键词良多,如乡土文学,魔幻文学,玄幻文学,科幻文学,青春文学等等。高校学生如何在海量的书籍资料中挑选出真正对提升人文素养有意义的现当代文学经典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下高校学生普遍面临着较重的课业压力,即使有阅读计划专业课的相关书籍将成为首选。并且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证与实用类技能的学习将占据大部分的时间。所以在对现当代作品进行阅读时多为浅阅读与休闲式阅读。“休闲式阅读,在阅读前就没有目的地,阅读的时候也没有方向,就进行的一种阅读”2无目的的,漫不经心的阅读,使得阅读者并未能集中精力进行思考,更不要说能写下摘要或批注。并且当代大学生很多使用数字媒体阅读,这种趣味性强、获取便捷的阅读方式导致的问题就是大学生阅读时浅阅读状态,注意力容易不集中。3阅读电子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网络上推送的各类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且数目繁多,这无疑使现当代文学经典在高校中的推广效果大打折扣。经由建立微信平台的推广实验,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现当代文学经典推广方法。“经典作品的推广的前提与假设往往是深阅读、深思考,以摒弃碎片化、浅阅读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数字化阅读……阅读增长的贡献率主要是由数字阅读带来的,这是进行经典阅读推广所不能忽视的,建立在对浅阅读与碎片化阅读进行批评基础上的推广必然是片面和狭隘的。”4当碎片化与浅阅读不可避免,重要的是如何加以利用。针对这一情况在工作日期间微信公众平台以推送短篇小说为主。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阅读者负担式阅读的压力,篇幅简短可以使读者随时把握作品的内容即使时间间隔较长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浏览实现整体把握。无论是“丢书大作战”还是环境越来越宁静安适的书吧目的都在于对阅读环境的建设。“丢书大作战”为在地铁上营造一种读书学习的氛围,而书吧则是阅读者身心舒缓进而以更好的状态专心阅读。在进行作品推送过程中,参考知名文艺类杂志《文艺风赏》、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等的微信推送方式。在文章界面中插入较为宁静舒缓且与文章主题相切合的音乐如有相应条件也可提供音频朗读以便于阅读者屏蔽外界干扰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在对字体大小,颜色搭配,页面设计等方面采用简洁明了的排版方式。尽可能减少图片动画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简洁大方的分割线;字体以清晰大小适中为要求;颜色的使用与搭配过程中避免过于强烈的色彩搭配整体排版以冷色调为主。以种种方式避免干扰因素的出现引起注意力的分散,降低阅读中出现的噪点。对阅读兴趣的重视无疑是现当代经典推广有效的重要因素。在微信日常推送作品的选择中,注意种类风格的多样化,不拘于题材以及是否具有严肃性,可通过留言来获取阅读者意见。在推广过程中应致力于挖掘每部经典的推广点,通俗的说就是其在当下的现实意义。在作品简介中选择与时下热点相契合的作品选段或语句,在文章中也可对精妙的具有哲学智慧或审美体验的语句给予强调比如变换色彩,加粗加下划线等。而对于长篇小说,可推出打卡活动。以21天或一个月为期,时间过长则容易引起遗忘和惰性,由阅读者自行选择作品或由平台集中投票选定,每日阅读结束后通过在平台留言或与书友组建QQ微信群的方式简述已阅读情节概要以及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感想和问题。一方面可以互相激发阅读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交流使阅读过程中的疑惑获得解答,使阅读者进行思考。以克服作家王蒙所忧虑的情况“长期使用高度舒适化、便捷化、海量化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用网络浏览代替阅读和思考,人类就会变成”5。总之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如何更好地适应数字化阅读的趋势,充分利用移动设备以及社交软件推动现当代文学经典在高校的推广与传播还需要学校、学院以及图书馆等的多方面努力,在提升高学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为全社会创造一个阅读氛围浓厚的环境,推动“全民阅读”的真正实现。项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走进大学生的阅读推广与实践,项目编号263。

注释

1.新华网.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2016-04-19

2.张丹.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研究.辽宁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见脚注3

4.栾雪梅.经典阅读推广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51-55

5.王蒙.长期用网络浏览代替阅读思考人类会变[EB/OL],2015-01-02

作者:邢琬晨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