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7:0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语文教育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汉语文化处境的变迁,汉语教学在国际上逐步展开,国内学术界和公共舆论开始关注母语及母语教育问题,重视母语价值、提高汉语地位的呼声日渐高涨。在高等院校中全面施行母语教育,切实推进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论文关键词: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目前,在母语教育必要性的讨论中,普遍谈及的有两个原因:一是母语水平降低影响了大学生的基本技能评价甚至是就业前景,其严重程度日益显现;二是语言的竞争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最重要的一部分,汉语教育是强国战略之所需。这样的认识自然是正确且尖锐的,而如果我们将母语教育的目标设定得更久远些,从更广阔的时空视野来考量,则将开辟另外的角度,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仅关乎受教育者语文技能的加强,更关乎一代代人生命质素的全面提升和人格的全面发展;看到母语高等教育不但是民族、国家强盛的需要,更是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存亡的关键。而这些,正是由语言的基本性质和母语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是我们重视母语高等教育的根本因由。但是,就在很多人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传统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母语危机。母语危机是目前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重要课题。
母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而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母语教育,它承载着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民族精神的载体,这是背景,是审视大学语文的角度。母语教育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具有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审美功用的发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文化素养;三是注重民族特性,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塑造民族风骨。
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在这一层面上,它的性质就是基础性和普及性的,注重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它的内容要能够针对大学生在语言和文字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但如果把大学语文仅仅局限在实际应用上,那也不科学。大学语文里面所有选出的文章都是典范的,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都是优美的所以大学语文还有一个审美的功能。要通过大学语文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悟人世间的人性美。在审美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和谐的心态与健全的品格。大学语文如果沿着更深层次走下去的话,它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特性的重任,它能够明确在当代文化中民族文化具有的独特价值内涵。
所以,大学语文有责任通过教育帮助学生建筑一个精神家园,加强民族文化的认同,塑造民族成员百折不屈的精神风骨。真正的中国人能够抛弃地域空间的局限而建筑共同的民族精神家园,将这种精神扎根于心,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淡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也不会忘记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大学语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留下了“根”的文化记忆,帮助他们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民族认同感,那就是很大的收获。一个无法完美使用母语的人,永远无法达到语言间的和谐沟通,无法达到自如的境地;一个不能自由使用母语的民族其人文涵养是空白的,是无法独立于世界的。母语还对其他学科有支撑作用,对大学生成才有支撑作用。
倡导母语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性质和功能。居于高校素质教育课程核心地位的大学语文课在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但应列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而且应当成为全体大学生的必修课。《红楼梦》中有这样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言简意赅,深刻中肯。当代大学生仅有一些知识和专业技术是不够的,人文品行更重要。每个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问题,要同各种人、各种事打交道,缺乏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是不行的。因此,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对培养学生学习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母语教育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母语教育除了完成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担负着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和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及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的功用,而这一特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高等学校的语文教育,就承担着从根本上培育学生自觉的语文观念和母语意识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大学语文 有效教学 有效性 主体性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校面向各类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综合课程。作为母语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艺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等人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78年至今,大学语文课程已在我国高校开设了三十多年,在此期间,教育部和越来越多的高校逐渐加大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度,也有不少教师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如此,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仍然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拟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探究,期望能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大学语文的课程属性和课程地位一直是教育界不断探讨的问题,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而言,研究者们或片面强调其工具性,或片面强调其人文性,片面强调工具性导致大学语文成了中学语文的简单延续和补充,而片面强调人文性则对大学语文课程寄托了太多的功能期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各高校所持观点不一,重视程度有别,有的高校将大学语文开设为公共基础必修课,有的开设为公共基础选修课,有的开设4学分72学时,有的开设2学分36学时,有的甚至干脆取消大学语文课。在“母语危机”的冲击下,国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度呈下降态势,大学语文课程被逐步边缘化。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的个人素养、专业水平、教学经验等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课程,理应配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但由于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基础课,较之于一般专业课更难出科研成果,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行高校考核体制下,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更倾向于从事专业课教学,很少有人愿意长期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全国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师资队伍良莠不齐,教师专业素养不够深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态度不够积极,上述因素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不够稳定,潜心致力于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线教师很是匮乏,近年来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谓雷声大雨点小,很难获得实质性进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手段相对单一,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与中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差别不大,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
四是学生缺乏兴趣。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人文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大学语文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源于语文教育自身,也源于时代环境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在市场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双重压迫下,更注重学习实用性较强的技术类课程,而忽视了对母语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大学语文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缺乏,直接导致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乃至无效状态。
二.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亟需通过教学改革得到缓解,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两个维度,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就是促进学生获得发展,教是为了促进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是考量学习有效性的三个指标。①如何克服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无效和低效教学?笔者认为,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准确定位,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准确、科学的定位,是优化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②大学语文课程同样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种基本性质,但绝不只是中学语文的简单补充和延续,就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来看,工具性固然是基础,但最终目标还是人文教育,在实现工具性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人文性。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强化母语教育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素质教育课,在高等教育基础课中同样应该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大学语文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师资培养力度,设立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培养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和学生应正确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转变课程观念,准确定位,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才能激发师生参与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二是直面文本,有效阅读文学经典。钱理群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直面文本,直面语言,直面人的心灵,直面人的生命”③。应试教育导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变得机械、枯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一些固定刻板的所谓“阅读题答题技巧”所束缚,很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中国的大多数中学生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优雅有趣的事情,他们在高考的重压和缺乏书香味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下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温儒敏先生指出,大学语文教学“最好能重新唤起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教育基础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学会欣赏文学和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④。阅读习惯关乎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关乎民族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是大学语文有效教学的题中之义。在影视、网络文化、流行读物、电子游戏等消费文化的重重裹挟中,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首先应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合适的阅读书目,采用任务驱动和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办法,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文本细读理论解读经典,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综合能力;再次,改进阅读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想象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通过广泛阅读文学经典,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染,文化品位和道德人格得到提升。
三是凸显生成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人是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能性,课堂教学应尊重人的这种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教学基本上是教师教学生学,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中知识只能被等价地转换,而有效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凸显生成性。大学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应该是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共同体验、感受、领悟和思考的生成性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通过对话教学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赋予学生课堂主动权。譬如,教师在课前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再开展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解、思考、预设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这既是对学生的督促和激励,也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给课堂带来极大的乐趣和活力,使课堂充满无限魅力和生成性。
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提倡教学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对话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对话教学为例,教学中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话题,共同去生成“文本”和构造“意义”的过程,包括“人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自我对话”。对话意味着平等互动和相互建构,对话教学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⑤。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话的使用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形无实的对话是有效教学的大忌。
参考文献
①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第4-11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页。
③钱理群.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页。
④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43-144页。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
大学语文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人格、道德人格等“和谐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基础性意义。因此,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当做是文化知识的传授,它实际上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下面就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原则以及它在不同范围里的定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要以人为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培养,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学生个性完美的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不能忽略高职院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以及师资力量是否雄厚等,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清楚,不然语文教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遇到阻碍。
(二)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相结合
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信息的整合以及更新也越来越快,所以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授过程中,必须学会对知识以及教学方法进行适时更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不断的创新教育,才有可能使得学生和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继承和与时俱进相结合
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已不适应新时展的需求,但是大学语文中的一些古老的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还是应该继承下来,在适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一些创新和改革,使得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得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四)理论指导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大学语文的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实际活动做好了铺垫,学语文就是为了要将语文中的一些基本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来,比如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在掌握职业知识的同时,要学会对职业能力及实践能力加强培养。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分析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是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对技术型人才进行职业培养而设立的。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推动劳动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实施职业教育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加强培养,从而使得受教育者的素质得以全面提高。高职学校在进行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时,必须考虑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对办学目标及思路进行调整时要以就业为导向,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强化。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改革,加大改革力度。这样高职院校就能以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以及就业率高的形象获得社会尊重和认可。
职业道德教育及职业素质教育必须纳入课程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进行定位,就必须考虑到学校的办学性质、目标,办学功能以及办学定位,要为实现这些要求而服务。这样高职院校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技术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要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审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等加强培养,使得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就是增强高职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人文素质以及进行各种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职不同专业中的具体功能分析
每个高职院校都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了许多不同的专业,比如汽车专业、计算机专业、市场营销、旅游、音乐等。那么大学语文在不同专业中也应该进行明确的定位,使得语文对每个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要做到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如果是教美术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那些画面感较强、色彩比较显眼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选取出来,这样的话就可以慢慢的凸显出大学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一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不同的专业,其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例如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琵琶行》时,可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琵琶曲的享受和感悟上;而服装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对那些服饰进行想象,引发他们对古代官府的识别以及再绘。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专业的有机结合。
(三)关于大学语文课程在所有公共课程中的定位分析
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通常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大类。公共基础课里面包括政治课、英语课、大学语文以及写作课等,在这些课程里面,大学语文课程是和教育部文件中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最相近的,所以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
人文教育的核心基础课就是“大学语文”课,从教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来对大学语文教育实行全方面的改革。依据人文思想体系,在编写体例及选文标准上对大学语文进行总体构架。在教学内容上将作家介绍、背景分析及艺术欣赏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而教师则以专题的形式来对人文思想进行阐释。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在顺应时展的要求下进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创新学习,才有可能促进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以及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玉.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改革初探[J]. 文教资料,2009(30).
关键词:大学语文 体验教学 策略
大学语文是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是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一,承担着拓宽大学生母语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力和综合审美能力等重要任务。学学语文,可以使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以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促进精神与心灵的成长。然而,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却更多地呈现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以教为中心的讲解和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讲,没有积极思考的空间。因此未能形成有效的师生对话机制,未能让学生真正进入到课堂情境与文本情境中。
事实上,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强调对人的生命体验的传达,这与体验教学目的指向的生命性与强烈的情感性特点不谋而合。体验教学是在自由、开放的教育情景和关系中,师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达成个体生命之知识与意义建构的教学方式。在体验式教学中,“体验”是与生命、生存相联系的行为,不同的人对生命、生存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的体会和感触,这种“体验”应该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诚的、独特的。体验教学能够很好地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对话。它从语文的特性和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与体验的培养,将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大学语文课堂中,真正发挥大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课的作用。
一、体验教学对大学语文教师的要求
体验教学强调生命对生命的感发才是最涤荡人心的教育,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与牧师一样,是有神性的职业”。如果说牧师的工作更侧重于对灵魂的拯救的话,教师这一职业的崇高之处就在于更侧重于对灵魂的铸就。
1.教师对职业首先要有一种真诚甚至虔诚的热爱。他需要热爱教学,视教学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自己生命的一种重要的存在方式,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寓所,而不只是完成一件工作。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才有可靠的根基,对职业才可能全情投入。
2.教师要真诚地热爱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爱,是教师的生命的真情的流露,这种爱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基础上的爱,而不是对学生的一种施舍与恩赐。教师真挚的爱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安全和力量,会润泽学生的生命。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思考和评价。只有在得到了教师尊重和肯定的前提下,学生才敢于畅所欲言,把心中所想、所感、所悟尽情吐露出来,个性得到自由舒展,才能得到尽情发挥带来的生命喜悦,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起形成知识以及情感体验的共享。
3.术业有专攻。教师应该全方位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不仅仅是职业技术层面的要求,因为教学活动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载体,教师的专业性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职业生命的热力。大学语文课程又有别于其他一般课程,因此教师应每周设置固定时间与学生交流,既可以研讨课业问题,也可以做心理恳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生命成长,实践“传道授业解惑”。
二、多种教学方法、技术促进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的开展
大学语文的体验教学中,教师构建教育环境,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使学生用自己的知识、情感、意志去感觉、去评述文本和人类文化,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预见性,不断地提升心智训练的水准,建构人的主体性。为此,就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1.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大学语文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教学情景和生活空间里发生的。教学情景是教师和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构建创造的适合于活动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景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如何使教学双方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对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产生“神与物遇”的对接,体验教育情境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是值得思考的课题。
2.恰当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同为课堂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它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以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应发自内心地地把学生当作教学主体,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为主体的能动性和学习的真正乐趣,从而与教师、同学共同探求隐匿在文本后的意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参与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图像以及音乐背景等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引入到体验的氛围中;进而通过有声语言、大量资料链接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发学生的联想,不断深化体验效果。在丰富资讯的基础上,在恰当的体验空间下,学生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个性特点、成长经历等等不断累积新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促进心灵成长,从而达到陶冶人文精神、丰富人文情怀的教学目的。
首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活用多媒体,可以带领学生、激发学生去解读文本,领略艺术与精神之美。比如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此诗的情感表现克制而深沉,学生不容易理解其深意。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一定的多媒体形式,比如以图片、视频的方式展现“红山茶”及其隐喻含义。在现代文学的传统中,“茶花”一直被赋予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等内涵,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和讲解,学生便能体会到诗中“红山茶”所蕴含的感情深度:细腻、深沉、节制,委婉中蕴涵着激情,如此能更好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萧红的赞美与激赏。再比如讲授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时,使用多媒体资料,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出现在显示屏上。淡淡的月光、脉脉的流水,作者笔下那隽永的景象细致入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跟随作者来到了秦淮河,完全融入了诗情画意之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的这种教学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从而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活用多媒体,可以弥补学生阅读量及生活阅历的不足,更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从多层面理解文本,提高文学鉴赏的自主性。唐诗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但学生已无法直接体验到盛唐气象的豪迈壮阔。因此,在学白诗歌之前,不妨让学生看看有关盛唐的影片,或者是有关李白的图象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盛唐生活,感受诗歌的魅力,理解李白在当时的名声和性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刚正不阿的气质。
恰当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确实能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是教师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启发性原则,以促使学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为终极目的。多媒体设计要针对不同的重点、难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只是为了展示、为引起学生注意力而插入一些声音、图片,这样反而会干扰学生对文本的感知与理解。总之,大学语文课程运用多媒体技术时,要注意设计与其他环节的协调,使多媒体教学成为整个教学环节中有机的一环。
三、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策略的意义
1.当下大学语文教育仍表现出一定的工具理性的弊端,为了矫枉,我们需要在一个更宏大的格局上思考:到底要建设何种导向的大学语文?显然,大学语文课程需要回归价值理性。在价值理性关怀下,人性世界被认为是以“合目的性”形式存在的意义世界。在这个世界,人对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人的最终归宿和终极关怀成为重心所在。因此,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也不过是完成“育人”的教育目标。“育人”便要育“整全的人”,亦即“全人教育”。全人教育认为教育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社会、道德、伦理、创造性、精神各方面的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的经验、选择与合作。――这便是大学语文体验教学的最终目标。在大学语文的体验教学中,可以发生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相互对接、交融、摄养,这种交接融摄,符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用爱和关怀使人获得属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资格,使人成为人。
2.体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品格。奥巴马说:“不管时代怎么改变,品格的力量一直未变。一个拥有高尚品格的人,总是给他人带来信心和光明,虽然学生也深知黑暗的势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精神领域的多元化和相对失范,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身体成熟、心理却未必成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难免出现错位和偏差,这需要我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教育途径来养成和纠偏,以免我们的教育只是在造就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里克纳认为,好品格就是知善、向善和行善,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品格教育,就是学校(以及家庭和社会等)通过审慎的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并按照核心价值行事。这种努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显然,高校的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帮助学生培养品格的任务,但是作为素质教育基础课的大学语文课程,必须担起首要责任。
3.大学语文的体验教育有助于促进公民教育。处于现代化纵深发展的我国社会,正在经历着方向相反的两种变化趋势,一种是向下的变化――即社会的衰败,另一种是向上的变化――即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只有我国公民社会充分发展了,社会才能获得足以克服衰败的巨大力量。大学生是国家的核心人力资源,是新型知识分子和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他们将处于时展的前沿,为现代化建设和民族未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势在必行,功在千秋。人文主义的启蒙和人性的解放是公民社会生长的精神支柱,这也是我们可以将大学语文教育和公民教育进行融会的理论立足点。
参考文献:
[1]赵敬立.重建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2]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秦朝晖.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
[4]舒志定.体验教育的合理性及其展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
[5]李放滔.对体验教育的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
关键词: 理工科 人文素质 教学改革
一、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现状
自从国家教育部提倡发展素质教育以来,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教育之一,也成为高校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因为人文素质教育关乎个人的人文修养、思想品德等个人修养的修成。但是经过专家的研究和对平常生活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些理工科院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视,院校还没清楚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的理工科院校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一项应付上级单位检查的表面工程,并没有落实并开设系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有一些理工科院校看似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是课程的设置不完善,教学内容不深刻,教导学生的只是基础知识,无法达到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
因为院校本身对人文素质教育不重视,即使是开展了人文素质课程也是敷衍了事,常是思政教师兼任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并为了不影响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不断压缩人文素质课程课时,每学期不足32课时的课程设置,这样的课程安排对于理工科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院校只是注重把学生教育成为专才,但人文素质课程的缺失使得学生不能成为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全才。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长远发展的必要性,深刻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涵义,并不断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探讨与改革。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环节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理工科院校同样处于相对轻视的地位,甚至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许多理工科院校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课时也远远不足。有的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如同中学语文教学,采用传统的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且教学内容与高中的内容经常重复,没有突出高等院校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育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课本讲授,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升华到思想素质的高度。而大学语文教育摆脱了应试压力,应该把重心放在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上,不仅需要语文知识的把握,更需要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而不是空洞讲解知识和简单说教。
二、探索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在涵义
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成为一个社会人和发展成为社会人才的内在的思想品格,在宏观意义上可以概括为爱国精神、民族自豪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气节等内在品格,具体而言就是文、史、哲、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升华。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人生的意义,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完善大学生人格。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让大学生学量人文知识,包括文、史、哲、艺等方面知识,虽然通过一些人文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可以让大学生收获相当的人文知识,但对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是远远不够的。从人文知识中形素质修养,需要开设一定量的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因此理工科院校应该开设系统的人文素质课程,系统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修养。
对于高等院校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不该是一纸应付上级的行政指令,更不该是一项表面工作,而应该视作一项重要的塑造人的品格修养的教育工程,应该视作高等院校核心教育的重要环节。理工科院校由于专业学习难度大、就业前景严峻等原因,相对于一些文科类的院校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这样就会容易忽略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院校的决策层不能忘记大学教育的初衷是,不仅要把大学生教育成为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还要把大学生教育成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优良品德、个人素质修养达标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大学语文是推进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之一,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摆脱了应试的压力,可以减少填鸭式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升华到感性教学上,提高理科生的审美能力和陶冶理科生的情感。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课时严重不足,导致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和定位认识不够深刻,从而忽视了它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将大学语文课程推向了边缘化位置。要想推进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要对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有所认识并进行定位。
1.通过大学语文传承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是一门工具类的学科,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追求的是价值层面上的内在涵义――真、善、美。在理论知识层面上,理工科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够增进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的认识,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语言交流能力,拓宽自己的文学视野,扩大知识面。而在价值层面上,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价值更体现在传承人文精神、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等方面。文学作品是折射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最具活力。大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可以学习到作品的意境,从中升华到人文精神层面上,而人文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学习与鉴赏古代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就是要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例如司马迁的著作《史记》,被鲁迅先生称赞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史记》不仅是我国古代一部极为重要的历史书籍,而且堪称一部文学巨作。在中国文化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极为丰富而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
2.通过大学语文提高审美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大学语文正是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语文通过对优秀杰出的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学习,增强大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优美的意境和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文学作品层面升华到个体精神上,从日积月累的学习和鉴赏中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如中国古代士子文人所追求的“博雅”境界中的“雅”,在现代意义上而言,就是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精神旨趣,在现代社会中功利化现象颇为严重,而且这种追求功利化现象已经蔓延到高等院校中了,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功利化倾向更严重。这是由理工科院校相对突出的专业学习难度大、就业竞争性大等因素造成的。在高等院校功利化现象越来越突出的过程中,部分大学生明显表现出急功近利、人格精神低劣、审美情趣低下等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良社会现象,首先必须从还没正式走出社会的大学生着手。
3.通过大学语文陶冶情感
人文素质教育另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陶冶大学生的情感,而大学语文则是理工科院校大学生陶冶情感的核心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学会自尊自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学会怎样去爱、学会有所担当,这也是情感陶冶的最终目标。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更注重让大学生从感性认识转化到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讲析和奖赏感动学生,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形成思想理性层面的升华,再深化成为他们自身的内在情感和内在情操。例如诵读清代政治家林则徐的诗歌《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感动于诗人那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的炽热爱国情怀,油然感发爱国主义情怀。
(三)改变大学语文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推进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离不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大学语文课堂已经不适应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传统僵化的课堂模式,推进课堂与课外同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首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向新型的集“讲授、引导、启发、细读、质疑、讨论”于一体的互动课堂模式转型,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细读文学作品后,引导学生自己细读,并启发他们自己理解和领会,可以组织学生自由组合,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小组内的学生通过思想交流,能够发生思想火花碰撞。甚至可以分组演练精彩的章节和场景让情景生动再现,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充分而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髓。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与改革中,要不断向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向发展,立足理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语文中的文史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使得大学语文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促进高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和完善。
三、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改革,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还是得不到理工科院校的充分重视。我们要积极探索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新途径,以实际的教学成效改变这种偏颇的教育理念。理工科院校不仅要注重理工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理工科院校一定要重视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扩充学生的文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使其成为综合性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玉芬.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2]朱云.从“大学语文”到“大语文”――以“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为例探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04).
【摘要】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几乎被完全忽略、教学方法和手段滞后、缺乏教学创新是大学语文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大学语文教学要创新,必须遵循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传统性与时代性并举、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等赘鲈则。除此以外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应该具备的现代教学观: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以学生为本的人才观。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语文 创新 现代教学观
一、在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
1.大学语文几乎被完全忽略。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现状看,由于长期以来受重工轻文的影响,大学语文的教育一直存在着被忽略的倾向,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没有兴趣。高职教育也随着市场和就业导向,增设应用性学科,压缩和减少基础性学科的课时。高职教育在高度专业化、市场经济化环境中,使作为基础课程地位的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从中小学时期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走到了几乎被完全忽略的地位。
2.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滞后。在高职实际的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学很多教法与中学时期没有多大差别,“要防止将大学语文变成高四语文!”大学语文不能是高中语文的机械复制,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必须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3.大学语文教学缺乏创新。随着市场化、网络化速度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语境受到冲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是文理学科交叉,中西文化交融,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面对这样的大众文化语境,依然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成了制约大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要注意遵循的原则
l,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并重的原则。世界性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文化,没有民族文化的存在就没有世界文化的存在,文化的世界性不过是民族性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中的结果和产物。民族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现在我国提倡的人文素质,多数人还主要是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认识来获得。大学语文来源于优秀的民族文化,让学生通过对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学习,去感受凝聚在这些文化精品中的民族感情,培育热爱祖国的思想和健康向上的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从整体上去提高人文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2.强调传统性与时代性并举的原则。有很多传统观念是深入我们血液中的,永远去掉不了。所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既不能完全抛弃,也不能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而要把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很多解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所以对传统的选择主动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这个责任也在我们自己。中国文化的内容都是相通的,我们现在学习它一定要融会贯通。
大学语文课程目前收录的作品,大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其高雅的艺术趣味、经典的审美取向、严肃的创作动机、深刻的思想意义,作为语文课程文化资源,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从另外的角度去挖掘创新,如人们对《孙子兵法》的认识已不仅仅局限于兵法本身,企业界、商业界、外交界都把它视若宝典。可见,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经典作品同样可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带给我们全新的审美感受,启迪我们的灵感与智慧。
3.强调基础性与应用性并存的原则。现在人们谈到大学语文,总觉得没有谈及专业课程那样有底气。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认为,大学语文作为我国的母语课程,其基础性地位是不应该动摇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重任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大学语文教学传授给学生。大学语文不像一些应用学科那样可以学以致用,它需要有一个潜移默化的知识内化过程,只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文化修养、基础技能,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的挑战,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
三、在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引下所具备的现代教学观
1.树立大学语文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
高职高专院校的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特点,考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的需要,把提高分析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写作能力列为大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与思维训练、演讲口才、写作训练等相结合,满足学生对于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需求。
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电脑作为工具,需要数字与符号来表达意思,还需要用语言、文字与人和社会交流。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大学语文必须树立以能力为主的素质教学观,给学生切实可用的语文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境界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帮助。
2.树立大学语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是应该成为积极学习的主动者。大学语文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推行多样式活动教学,倡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中的语境进行引领和启发,把语文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与学生的文学社团相结合,唤醒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如果活动教学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收获和乐趣,那么大学语文必定能承载起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使命。
总之,要提高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具体的改革方式和方法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探索出一条更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的道路。
参考文献:[1]彭裕丹 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及创新思维的几个原则 教育与职业 2006-4-11.
[2]赵丽萍 让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引领中国汉语地位 华章2011-4-20
和英语的至关重要性相比,这些年来,母语的地位一直是无关紧要,很多高校只是在文科院校部分专业设有语文课,而众多理工院校和专业,根本没有“语文”的影子。
这一现状有望改变。日前,教育部建议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得到了多家高校的响应,把语文课列为全校必修的高校已经达到40所。这意味着,学生的语文成绩若不达标,将无法拿到毕业证书。
现状:大学语文边缘化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但汉语教学近年来却呈现“外热内冷”的态势。一方面,全球非汉语国家及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千万人,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另一方面,国内高校语文课程却逐渐被“边缘化”。中科院院士郑时龄提到,“我注意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小学语文课的课时是外语的一倍多,初中语文的课时和外语一样多,高中外语课时要超过语文,到大学后,学生基本只学外语不学国语了。”
作为社会上的高文化群体,一些大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混乱、词不达意,有的甚至连请假条、便条都不会写。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因为缺乏语文知识,毕业论文成为他们最头疼的事情。去年复旦大学举办了一次汉语言大赛,冠军居然被外国留学生夺走。对此,南开大学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强说:“以前国内没有一所高校的大学语文是学校公共必修课。许多理科院校虽然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但因受师资和教材的限制,都将大学语文设置为选修课,大学语文基本上处于边缘地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则说,大学语文恐怕连“边缘”也说不上,许多大学已经取消或者根本就没有开过大学语文。不重视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做什么都要考英语,而对中国语文能力则缺少硬性要求,后者难免被挤掉。没有人说可以不重视母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可是因为体制上没有保证,也缺少切实的措施,加上现实利益总是驱动人们优先考虑比较实际的问题,像大学语文这样要求比较“软性”的课程,就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
大学语文不可或缺
对于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指出:“实现通才教育都有公认的基础,即首先必须要求一个大学生对本国语言文学有相当广博的知识,具有熟练地至少明白清楚地用本国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如果连本国语文都不能运用得好,怎么能谈得上是一个通才呢?”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文课教师李军钧认为,一个人是需要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并重的,理工为主的高校长期以来偏重理性思维的锻炼,某种程度上理工科教育会忽视人文素质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基本的语言表达、交流与辨识方面存在缺陷。而中国语文课恰能帮助学生在发展理性思维的同时,发展感性思维,使其思维方式更加完善。
周志强认为,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很多人也意识到要保存自身的本土文化、发扬自己的传统,但在此过程中,却出现了母语危机。很多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却没有汉语的认知能力,特别是现在出现的新的媒介形式,如键盘、手机等,对我们汉语的美的形态也是一个考验。实际上,整个亚洲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个问题。日本、韩国都感受到随着英语的泛滥,母语的阵地在不断缩小。去年韩国教育人士曾经这样呼吁:不要像中国人一样,重视英语超过了重视自己的母语。
周志强因此称:“我们需要一场‘汉语保卫战’,需要保护国家语言!”
大学语文进入必修课行列
教育部的建议正在得到高校的响应。据了解,今年以来,不少高校将大学语文列为必修课。
北京大学设置了“素质教育通选课”,要求所有学生,包括理工科学生,都要选择一两门语言文字类的课程。学校安排名师来给学生们上这些基础课,比如汉语专家陆俭明开设《汉语和汉语研究》、蒋绍愚教授开设《大学语文》等。北京大学教务部负责人说,“英语不过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也不能毕业!”
清华大学对本科一年级新生实行新的教学方案,要求所有理工科学生必须要学习语言、文学等方面的两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等高校更是把“大学语文”列在全校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表上。南开大学今年还设置了“语文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这在全国高校还是首家。
中国农业大学也在全校本、专科学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课程分为48个学时,共3个学分,属于校级一类课程。学生若该门课程考试不过关,将拿不到毕业证书。
华中科技大学也已决定面向所有本科生开设“中国语文”必修课程。此前,“中国语文”在华中科大仅是一个考试项目,校方并未设立相应课程。江西理工大学近日规定,全校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大学语文”课程才能获准毕业。此前,该校只将语文列为理科生的任选科目,而对学生是否选修不作硬性规定。此外,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了大学语文相关课程的还有云南大学,语文课在该校共2-4个学分,学生若得不到该门课程的学分,则会影响毕业。目前该校正在积极进行大学语文的“模块分层教学”的研究和探讨。
师资不稳教材无序
随着大学语文在高校的“复兴”,围绕这一课程的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在教育部建议之前,一些学校的大学语文早已经处于没落阶段,有的学校从原有的一学年100多节课缩减到停开此课程,有的学校师资队伍严重萎缩,从20多人缩减到不足5人。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难题。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表示,一些高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这样的师资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还势必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然有固定的大学语文教研室,教师队伍也比较稳定,但是进行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搞科研、方面都有困难,教师们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
有的学校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师,就由新引进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甚至有的学校全部由研究生上课,这些教师也只是把大学语文作为过渡,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师的学术交往活动非常少。很少有会议、科研活动的安排,的机会也少,也很少有进修学习的机会。
此外,大学语文教材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大学语文教材达到1402种,用于现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100种以上。但许多教材内容与中学语文课本有相当程度的重复(有的比例高达70%以上),内容结构大同小异,无非是选收古今一些文学性的范文,加上一点注释和简要导读。常见的教学方式则是以老师串讲为主,跟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难怪这门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被讥笑为“高四语文”。
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洪指出,教材建设的一个典型问题是,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教师出于职称评定等因素的考虑,自编教材给学生使用,还有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搬”别人的材料。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
周志强表示,就全国的情况来看,教材林林总总、编写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校甚至以文学课、思想课代替大学语文,要么过分重视文学教育,要么过分重视思想启蒙、政治启蒙等,大学语文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道德训诫色彩。
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
在陈洪看来,大学语文课程只有改革,才能赢得尊重。改革的首要问题是统一认识,“中国语文应兼具两种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两条基本思想应得到贯彻。在教材的编写上,首先是文本本位,以优秀范文引领学生学习,而不是概论式的。同时要贴近青年人,兼具时尚性,产生亲近感;其次是语文本位,有别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程。”
周志强认为,大学语文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应与高中语文区分开来。大学之前的语文教育属于汉语基础知识教育,而大学的语文教育应成为汉语魅力的“感染教育”。在大学语文课上,老师应该着重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审美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大学语文课应成为“个性教育” ,不同的老师由于本人思想修养、理论和学术背景不同,教学效果也会不一样。因此,这对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会很高。
温儒敏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大学语文教学一般只有半年或一年的时间,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把学生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语文胃口给重新调试过来,然后,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自学。既不能完全顺着中学语文的路子来学学语文,必须要有提升;也不能完全放开,不宜讲成一般文学鉴赏或者文化史那种类型的课程。
【关键词】大学语文 传统 创新 教学目的
近年来来自社会、媒体、学校等各方面的批评、质疑及自身定位不清、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使大学语文课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的重新认识,及大学生文化素养和能力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语文能力的缺失或不足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关注与重视,很多高校开展了通识教育。这给大学语文课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们在艰难又富有生机的教学环境中筚路蓝缕、勤奋地进行探索,寻找大学语文的改革与创新之路,不断有新的成果问世,其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手段等方面均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和探索。很多地方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的改革中也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笔者所服务的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在我校经历了从20世纪80、90年代开设到21世纪初停开再到今天恢复开设的过程,现恢复开设仅仅一年。在有限的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有些浅显体会,希望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学计划制定的自主性方面受制约较多,教学环境、学校的文化底蕴、师资及学生素质等方面均有先天的不足。在高校进行通识教育的大环境下,地方高校无法像办校历史长的院校那样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课程群的形式开设出一系列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而大学语文课则由于其在高校已有较长的开设历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通识课的首选。
基于地方高校在师资等方面的限制,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大学语文课应坚守语文教学的传统,在内容上回归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形式和教法上科学设计、适度改革与创新,既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也不可过度追求外在形式和内容上的花样翻新、教学目标的无限扩大化,应本着守正出新、返璞归真的原则扎实地进行。
一、教学目的上应坚守大学语文作为语文课的根本
近年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目的有无限度扩大的现象,过分强调大学语文课在道德、思想等方面的作用,而忽视语文本位的理念与做法。地方高校在教学目的上应坚守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这一根本,在课程设置、版本选择、课程内容选择和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应本着这一原则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应突出“语”和“文”。正如李瑞山教授所说:“语文的本位是关注人的‘语’和‘文’,即作为人生命本能的口头和书面(文章)结合的语文表达状况和内在规律,‘语文’应注重语感培养,密切结合学生的语文感受和社会语文生活的实际,而不是脱离这些去讲授专家才需要掌握的语言学理论命题和语言研究方法。”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更应突出这一重点。
二、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回归传统
地方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所开设的课程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大学语文应在听、说、读、写、思五方面综合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而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这五方面的能力重点应抓住“读”这一环节,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在版本选择上,筛选既有权威性、又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力求在有限的课时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地方高校的很多理工科专业的领导和老师常常会有要求,希望大学语文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而对于过去常见的单纯的文学鉴赏课颇多批评与不满。写作能力应是大学语文课的培养目标之一。如何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应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读。细读文本,从语言到思想进行剖析,引领学生真正学会阅读文本、分析文本、掌握要领,拓展思路、更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从阅读和思考中获得快乐。对于文科学生,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的要求应更高。
三、在课堂教学中,以语文传统的文本本位作为讲授和学生阅读的方法
从语言表述入手深入体会、理解文本所传达的意蕴,可以调动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所选文本阅读的积极性,形成强烈的阅读兴趣与鲜明的阅读拓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人类情感与生存智慧的体验与把握,培养清晰敏捷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关注个体情趣陶冶和人格修炼的审美眼光,以及关注人类精神发展和整体命运的宽广胸襟。
四、在内容、方法上适度创新
从内容上说,大学语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观念和习惯;在方法上可采用师生一起与文本对话, 超越“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内容分析、写作特点” 的固定条框的讲授模式。大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必须放在解读和鉴赏文本精品本身上,用优秀文学作品自身的感情、语言、声律、思想来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温儒敏.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N].人民日报,2005-12-06(11).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
医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是医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医学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更加关注现实社会、更加注重人文情怀、更加趋向生命科技,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独立人格、法治理念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更高、更强、更广泛医学人文和医疗服务的崭新时代。这个时代强烈要求医学人文化程度迅速提升,因此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急迫而艰巨。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方面的光荣使命。大学语文教学兼具医学生人格塑造、医学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功能,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本文以《医用大学语文》为例,讨论了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基本原则,旨在通过对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实践的总结引发思考和提供启示。
一、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大学语文应兼具两种功能:一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致力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二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基础性、工具性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目标定位的基本政策依据。但是,医学人文与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特性,赋予了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特殊的重要功能。在医学院校,尤其是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的期望值要远高于其他院校,此即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特殊重要意义。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医学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针对性,使医学院校大学语文个性化教材编写成为一种必要。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明显有别于其他学科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特殊的学科教育目标赋予了该课程更多的职能,其课程建设的要求也具有相对的独特性。作为课程载体的教材相应地也具备了学科专业特色明显、选文领域宽泛、个性要求明确等独特性。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缺乏专业针对性,不能兼顾到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所以有必要编写医学生专用的大学语文教材[1]。其次,医学典籍的丰富性决定了医用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经典性,使医学院校大学语文个性化教材编写成为一种可能。医学学科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它拥有极其丰富的医学典籍,中西方医学都是如此。这些宝贵的医学文化资源,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医用大学语文的编写可以在保留通用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丰富性的基础上,选入一些医学史、医学伦理教育等医学性和文学性兼具的、能够反映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的文章。教学这样的语言文学作品,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医学实践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生语文历练载体的独特性,使医学院校大学语文个性化教材编写成为一种必需。叶圣陶说,语文教材的特殊作用就是历练的凭借,高素质的医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医学语言文字能力,包括医用文体写作能力、医务活动语言沟通能力、医学科研成果表达文字能力等[2]。特殊的语言文字历练需求要求有特殊的教材作为载体。对学生来说,学政治获得政治知识,学理化获得理化知识,学史地获得史地知识,而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既有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更有关于社会和自然各领域的百科知识。通过大量优秀语文作品传递出来的百科知识,往往是丰富、生动和鲜活的,能激起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助推医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医用大学语文教材尽管不是智力的训练材料,但是典范的语言作品,总要反映出作者观察的敏锐、分析的精辟、推理的周密、想象的新奇、联想的丰富、表达的巧妙,等等。教学这样的作品,医学生智力自然会得到开发,也有助于其思维品质的磨砺。
此外,大学阶段对语言文学作品的学习毕竟不同于中小学阶段。大学语文之“大”,应当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心的转变方面,即要从中学阶段的以“语”为中心,转移到以“文”为中心上来,从过去对作品训诂章句的学习方法转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心灵交汇,从“零星”、“分散”学习转移到系统的、集中的学习上来,从自发的、被动灌输型学习转移到自觉的、主动思考型学习上来。这些也是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个性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3]。
二、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999年新乡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任务的繁重,对该课程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广泛调研了同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情况,开始了编写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的考虑。2007年7月,由笔者和苗双虎教授主持编写的《医用大学语文》出版。2009年笔者主持的“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结项并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个性化建设,关键在于遵循教材建设基本规律,难点在于“个性”的彰显,重点是要围绕“医学”做文章。
1. 医学文化灵魂的铸造: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思想基调
医学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优秀医学文化灵魂的铸造。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可归纳为天人合一的整体理念、崇古尊经的道德法则、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特征、得意忘形的思维意境、医为仁术的伦理追求[4]。“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义为重”、“以精为要”、“以诚为德”等构成了传统医学的主流价值体系。传统医学文化主流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核,是我国传统医学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明代医学家王绍隆在《医灯续焰》中高度凝练出“医魂”的概念——“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医乃仁术”凝练了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的灵魂,也即“医魂”。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对现代优秀医学精神的彰显。我国现代医学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现代医学精神与传统医学文化价值取向总体上是一致的。《希波克拉底誓词》与《大医精诚》、《医家五戒十要》的主张是完全相通的。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都把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尽管二者在学统和学理上有着迥然不同,在医学观念和医学技术层面也有着巨大差异,但“仁心仁术”却是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共同的灵魂。
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教材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也决定了教材的思想基调和文化品质。[5]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质是医学文化的“铸魂”工程。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作为“铸魂”工程的重要载体,其思想基调必须定位于“铸造医魂”的高度,其内容遴选必须把思想性放在突出的位置,其编写工作应该把阐释“何为医魂、为何铸魂、如何铸魂”等问题作为重点考虑。教材建设的思想基调在教材观上得到充分体现,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秉持的教材观,就是教材编订者对医学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医学学科人才培养的思想、观点和主张。
中华民族素有崇德尚文的优良传统,流传下来包括医学学科在内的亦“文”亦“道”、文以载道的优秀作品浩如烟海。教材遴选篇目内容应有严格思想尺度,应有利于铸造医学文化灵魂。必须是那些能够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积极进取的精神,真挚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教师通过美文与学生共同探讨人生价值的作品,如《孔孟语录》、《谏逐客书》、《答李翊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应当适度选入。那些能够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作品,如《大医精诚》、《韩康与壶翁》、《胡佛兰德医德十二箴》、《迈蒙尼提斯祷文》、《南丁格尔誓言》等,应当适度选入。那些医护工作规范类的作品,如《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世界医学协会日内瓦宣言》、《护士伦理学国际法》、《国际护士道德守则》等,也应当适度选入。此外,课后提示也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的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真正具有启示意义。如《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这篇作品的提示,在分析苏秦“锥刺骨”的苦读精神时,对纵横家朝秦暮楚、以金钱利禄为重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给予批评,与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义轻利价值观进行了比较,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探讨在现代语境下对义、利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6]。
2. 医学人文精神的彰显: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价值取向
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医学文化,彰显医学人文精神,增强医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能力,是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体现。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坚持以人文性为主导思想,充分考虑到当今医学生一定程度上忽视人文素质与文化素养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强调教材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把树立理想人格、培养人文素质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医学同时具有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双重属性,是一门极其特殊的学科。医学是关乎人的生命、健康与尊严的一门科学,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理应更加倾向于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尊重,更加注重于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作品入选教材的基本标准,首要的还是其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其对医学生人生境界的扩展与提升能够产生的影响力度。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做到信息量大、涵养面广、题材广泛、体式多样,力求通过丰富的选材内容,实现拓展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目的。在医学典章类篇目遴选上,既要有彰显医德方面的内容,也要有介绍医学史方面的内容;既要有描写医术的篇目,也要有为名医作传的文章。《医用大学语文》中既记述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也介绍医学史的发展轨迹;既选入了《大医精诚》、《〈伤寒论〉序》等医学经典,也选入或节选了《华佗传》、《李时珍传》等医学名家传记。目的是要增加这方面的信息强度,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医学人文精神感染,人生境界得到升华。
教材建设的科学性是教材的生命力所在,决定了教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教材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材结构设计和教材内容遴选两个大的方面。教材结构就是教材编写的基本框架。日本学者广冈亮藏曾对教材结构的内涵进行阐述,他认为教材结构就是“具有作为教学内容结构性的本质知识”,或“由中心观念与基本要素组成的教材组织”[7]。科学的教材结构体系具备预期的教学功能——拥有最大的教化能力和促进思维发展能力、具有最佳的知识传授功能和帮助记忆和理解的最佳功能。
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材内容的正确性、普适性和延展性。[8]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选择应为当时确凿的文学和医学人文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准确反映学科知识的经典成就和时展的最新成果。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不同于一般著作,应按照教材编写规程进行,在结构的规范性、统一性、完整性方面符合要求。教材的主要结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文学史、作品选、附录等。教材结构要素分别承担一定的功能,教材结构要素的功能通过教材的设计表现出来。学科针对性的增强不能成为淡化教材文化审美性的理由,相反,无论从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要求考虑,还是从教材的教化功能需要考虑,都应该强调和突出其文化品位。教材的文化审美性通过必要的艺术形式和载体表现出来。
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医学生,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必须突出医学学科针对性,充分考虑医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必须围绕“个性”编教材,围绕“个性”做文章。医学生是医学教育教学的主体,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教材应该积极满足医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适宜于医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选取那些承载医学生相近、相通思想情感的篇目,选取适于医学生理解、接受和感悟的篇目,选择医学生易于接受的编辑方式。应结合医学教育特点,注重医学生成才的个性需要,选取、编排一定的篇目,贴近医学生的审美需要,压缩白话文和文言文的比例,适度安排中外医学典章比例介绍一些兼具文学性和医学性的文章和医用文体写作知识,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和医学应用写作能力。《医用大学语文》充分关照医学生“学以致用”的愿望,选入16篇中外医学典章,其中8篇“医古文”、8篇医学格言。目的是让医学生了解传统医学和西医文化精髓,弘扬医学精神,彰显医德,完善人格。靠医学文化精髓滋养的医学品质,才是医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做到德业双修、协调发展的内在因素。
3. 医学创新思维的培育: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时代特征
医学科技正在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发展进步,人类生命健康面临的形势也更加趋于复杂化,要求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医生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创新思维是对常规性思维的突破,是以新颖的思路思考问题的思维,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思想源泉。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医学生在医学科学的学习和研究中,临床的诊疗实践及医药卫生管理中,突破常规性思维,以独特和新颖的思路思考问题,由此获得新的医学发现、医学经验和理论以及医学方法的思维。
目前,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仍然是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虽然我国培养的医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训练较好,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足,缺乏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具有潜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能脱颖而生,人才的发展失去其个性特征,使医学高等教育失去了新的活力。因此,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自然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并理所应当地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只有加强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增强医学生的敏锐性和创造力,才能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勇于开拓医学科学的新领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医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应该从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度,切实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录入的内容,应该具有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融合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感性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能力。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都是依靠无数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物在推动的。在我国古代,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华佗敢于创新,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全身麻醉剂“麻沸散”,用于剖开腹背、切除胃肠等大手术,比欧洲人使用麻醉剂早了1600年。他还创造了“五禽戏”,强调运动对于人体卫生保健的作用。李时珍敢于尝遍百草,才有了后来《本草纲目》的传世和中医药事业巨大进步。在西方医学史上,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开创科学的医学。1543年维萨里出版第一部研究人体的著作。1615年意大利医生圣托里奥设计口含式体温计。1683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细菌。1796年爱德华·詹那作第一次完成牛痘接种。1816年法国医生拉埃内克发明听诊器。1842年美国外科医生霍勒斯第一次用全身麻醉做手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光线,它使医生能够看见人体内部的情况。20世纪苏格兰细菌学家佛莱明发现青霉素。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意在于给医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只有创新和创造,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拥有真正出彩的机会,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三、结 语
在医学院校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培养医学生的人格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事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工作,其实践难度远比想象的难度大得多。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拥有一部高质量的个性化教材作为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载体,是非常必要的。如何搞好教材建设,确实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行探索。正如姚竹青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材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宁可多研究一些教法,也不敢轻易谈教材编写。不过,在他的《大语文教学法》中,还是论及
了教材建设的内容,而且很有见地:要活化“死”教材,增补“活”教材。什么是活教材?陶行知先生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活的语文教材资源十分丰富[11]。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其《有闲、趣味以及“爱美的”》的文章中说:有文化,有境界,有灵气,即便技巧上不够娴熟也可取——起码避免了专业院校学生容易养成的“匠气”。[12]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医学生朝着“有文化、有境界、有灵气”的方向发展,就是要引领医学生走向光彩夺目的人文知识殿堂,用人文的琼液洗尽蒙在他们眸子上的云翳,把眼界开阔到最大的程度,不要使我们的医学生成为治疗疾病的“医匠”,而是要成为境界高远、胸襟博大、博济众生的苍生大医,成为既能“疗身”又能“疗灵”的医学大家。
参考文献:
[1] 郭永松,吕世亭. 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报告[J]. 医学与哲学,2005(5).
[2] 孟国祥,董伟康,陈亚新.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6).
[3] 王瑾. 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之探索——以《大学国文新编》为例[J]. 教育导刊,2008(5).
[4] 张宗明. 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
[5] 王文彦,蔡明.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6] [11]姚竹青. 大语文教学法(修订本)[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
[7] 赵博伦. 中美《护理学基础》教材建设的比较研究[D].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5.
[8] 张辉忠. 大学语文教材编选改革新论[J]. 湖北社会科学,2003(6).
[9] 刘献君. 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2(5).
[10] 李琬. 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新探[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9).
关键词:新课改 高校语文 课堂教学
高校语文是普通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的一门教育课程,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也是一门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能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情感性。当前,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对高校语文教学的重视度,把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看待,让学生沐浴在语文教学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一、高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一)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在高校教学中,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前提。学生在理解并且逐渐接受一个事物的时候必然离不开语文方面的知识。比如,当我们要解一道数学题,在审题的时候离不开语文,证明的时候也离不开语文,答题的时候更离不开语文。作为高校学生,必须要学好语文,在这个基础上去吸收其他学科的知识。语文素养也是一个人知识与素质的重要体现。就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来看,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如果学生在面试的时候,能够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这样必然能受到面试人员的青睐。
(二)符合新时期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在当前形势下,把高校语文教学放在时展要求的前提下考察,才能更加明确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紧迫性。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主创新能力,单纯地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来发展,这样就避免不了落后的状态。所以,要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也是新时期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语文教育关系着高校学生乃至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开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同时,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决定了我国今后必将面临全球性的市场竞争和人才争夺的强烈冲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尤其是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要走向工作岗位,更要具有创新精神,原来语文课堂教学是“填鸭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其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不到提高,就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冲破封闭、僵化的教学模式,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创设自由的环境,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康的人格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帮助。语文在表现形式上以文字为主,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个体,他们对事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作为教育者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任意输入。在学习中,学生会利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知识网络要不断地被新的知识网络所替代,使认识得到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作铺垫,否则将是空中楼阁。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在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造诣,提高其文学水平。文学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最集中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情趣爱好、思维能力、认识水平都能反映在其写作中。通过对学生文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以全面提高。比如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发展,了解社会热点,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认真地分析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在欣赏阿西莫夫作品的时候,让学生明白其作品出自《新疆域》。之后让学生细细品读,通过文学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一定的审美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在欣赏他人文学作品和自己创作文学作品时,都能除旧布新,想象丰富,有文采,有个性。
二、高校语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边缘化。首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语文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必须要完成的一个任务。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让学生过分依赖教师,其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强,就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模式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新课改进展中,传统模式的弊端一览无遗。教师对学生进行集体授课,很难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基本都是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是从属地位,这种模式没有把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不会自主地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大学这样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这就需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在高校语文学习中,很多人对大学语文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偏差。我们一直认为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忽视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作为现代大学生,需要具备道德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文化素质。其中,道德素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综合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具备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因此,我们不能只把语文教学看做是工具性教学,要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随着汉语在国际上地位的提高,出现了“汉语热”现象。但是,国内高校大学语文教育的地位却逐年下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待提高。大学语文学习不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别字,而是要发挥其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适应现代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
(三)缺乏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检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定大学语文教学是不是取得成功的标志。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评价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考试命题形式比较单一,考试题型的客观题较多,有标准答案做参考,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高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课堂上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新型语文课堂学习模式就是要让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做为教学的主导者,只有把握好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按照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学白的《蜀道难》时,开头“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教师可以发问:“这个时候,作者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学生齐声回答:“夸张”。之后教师再提问:“开国何茫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地指导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阅读课文,独立思考,质疑解疑,分析讨论,限时写作,自评互评等,让学生通过认识和实践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高,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学生作必要的教学设计.抓住教与学中的兴奋点,真正实现对话,不断帮助学生去发现问题所在。
(二)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等院校的高等教育来说,除了文化方面的教育,也是人文基本素养的教育,加上精神方面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包括人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生思想品格的教育。作为高校语文教学副产品的人文教育,能很好地体现语文教学形式。所以,在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给学生灌输一些读书意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讲解古代文豪的时候,比如,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胸襟的杜甫,要向学生展示他的社会责任感,不管任何时候都在关心人民的疾苦,以关心百姓的生活为自己的使命。而李白的《赠孟浩然》,抒发的是“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钦佩之情,王维的《相思》看上去像是男女思念之作,而实际上,这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是眷怀友人之作。赠送异性朋友的也有,和爱情有关系的却少之又少,如唐代罗隐《赠妓云英》“锤陵醉别十八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写的是一种身世感慨,而不是男女之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人文素质教育,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探索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检验高校语文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成功与否,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是不是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加大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之路。首先,要对语文考试的目的进行调整,找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在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考察,鼓励学生创新,保证全面考核。其次,可以变更考试方式,在高校学分制考核的基础上,可以大力推广结构化考试,把语文考察分为考试学分以及课外知识学分,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给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创新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人文素养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实用主义;职业教育
一、当前高职语文教改的背景
近年来,大力发展、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教育部十六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方向,要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同时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在大力强调高职教育要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今天,作为公共基础课的语文教学受到了较大冲击,部分高职院校确实存在语文教学不受重视,教师观念滞后、教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因此目前在全国开展的高职教改对语文教学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语文教学应通过改革,突出职教特色,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目前及今后高职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院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功能
当前,社会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不但要看专业基础和技能,还要看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对于口才也很重视。文章写作、语言理解、口语交际等能力在就业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过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来实现。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加强语言功底、增进表达能力,帮助学生与社会更好地进行交往,提高职业服务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持续发展基础。只有有了阅读、写作、口头表达的基础,才能掌握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否则,学生学不好专业,也无法实现毕业后的后续学习,缺少持续发展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大学生必修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双重特点、双重功能。
所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职语文的教学目的,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管将来学生从事什么工作,美好的道德修养,良好的文学素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都将对他的事业具有极大的帮助。而语文课程的改革同样就要围绕这个主题去进行,在学生专业课学习之余,多开设一些诸如演讲、辩论、口语与表达、文学名著欣赏、诗词欣赏、世界电影欣赏、中国文化等的选修课和讲座。并运用新的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学出兴趣,学出知识,学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找准课程定位
高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是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向应走“应用型”的路子。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在定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往往急功近利,片面强调该课程的工具性而弱化了人文性,导致了大学语文功能化的教学模式,弱化了该课程的人文性主体。
(二)改革课程体系
为保证学生通过课堂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激发机智和灵感,情感得到熏陶和升华,又能培养能力、锻炼思维、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外,还应广泛采用朗诵、演讲、辩论、情景剧表演、讨论甚至实地参观等多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大胆改革教法,变老师“自说自话”为“师生互动”,变“全讲多讲”为“选讲精讲”,变“封闭式课堂”为“开放式课堂”,变“求同教学”为“求异教学”,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充分开发学生心智,释放学生灵感,提升学生能力,让学生真正热爱自己的母语,并从中获益。
作者认为高职语文课程应由通识课、与专业结合课、应用实践课三个模块构成。
1、通识课:由必修和选修课构成。必修课采用高职高专文化基础课系列教材,大胆取舍整合,精选学习内容,主要是《人文素养基础读本》,在第1学期面向各专业开设选修课由人文科学和人文素养内容构成,根据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开设课程有《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商务礼仪》、《普通话》、《书法》、《汉语言文学》等。在第3、4学期根据不同专业开设,周课时2节。
2、与专业结合课: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构成部分结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现实需要,一方面选择适用内容,一方面编写校本教材,有选择、创设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初步构建新的高职语文课程结构体系,如《应用文写作》课程,商务系开设商务应用文;会计系开设财经应用文。主要在第1学期开设,周课时4节。
3、应用实践课:以构建知识补充整合为先导,通过从事各种职业的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能力特别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职业活动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如涉及文秘专业的开设《秘书基础》、《文书档案》、《文秘写作》等课程,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导游语文》课程、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外国文学欣赏》课程、市场营销和商务策划专业开设《广告文案》课程等。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分别确定课时。
(三)强化改革措施: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均合理的教师队伍。积极培养适应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进行教师定期培训,使之适应本专业的发展。
2、强化学科和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主体工作,要有计划地进行,力争在1-3年时间内有所突破。提高通识课质量、增加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课比重、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课。做好应用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其他精品课程。
3、强化课堂教学。继续探索教学改革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技术化。通过各项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手段的能力。多与其他院校进行语文教学的交流、合作,组织教师赴外校学习、参观、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等。
4、强化教风、学风建设。以听评课为重点抓好教风建设,以教研为龙头抓好学风建设。要求教师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活动和听评课任务,积极参与教研和有关学生社团活动,做好演讲协会、文学社、辩论赛的指导、评比工作。
5、强化科研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抓好各级各类立项,尤其是教改立项,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建全。抓好论文、教材的撰写,要求教师每年撰写科研论文,提高论文档次和质量,教研结合,以研促教。
总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跟随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脚步,找准自身定位,在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并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双师型”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此方可望走出困境,打破目前的尴尬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高教司,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009-02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性教育,即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和实现人生价值。简言之,就是教育人如何存在于社会,如何度过人生[1]。人文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文化特征以及审美趣味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的深度与思维的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然而,只有品格高尚、人格健康的大学生才能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振兴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重大历史使命,才能使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强盛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此,作为高等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在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笔者以为,高校应把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贯彻实施,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 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营造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文化氛围
高校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大学生提供人文素质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阅读是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高校应重视图书资料建设,给师生读书治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其次,把“百部图书工程”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互动式读书、读书经验交流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读书的乐趣,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再次,高校应以各种文化节日活动为契机,以“爱书”、“读书”和“用书”为标准在全校教职工之中评选“书香之家”,弘扬书香四溢的文化风尚,倡导终身学习,全民阅读的理念;最后,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高校可在广泛征集有关专家、教授和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为学生推荐涉及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好书,使“多读书、读好书”成为学校的新时尚。读书对一个人的素质教育作用是隐性的,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长期坚持下去,必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2 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将人文素质提升纳入大学生的培养方案
当下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和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定,教学更侧重于实践教学,传授学生以应用性、技能性知识为主。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导致过分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因此必须通过开设相关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2]国家教委高教司早就认识到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希望通过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来缓解这种教育模式的矛盾。明确规定“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 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承、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能”,“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能够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3]教育的精神力量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是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从实践来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能够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的“诗意人生”,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所以,大学语文教育应该成为贯穿终身教育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大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又一起点。[4]
3 结合专业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古今中外,教师都承担着教书育人任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喜欢的是知识丰富、博闻强记、熟悉多种学科并且跟得上时代步伐的“全能”型教师,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该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而且无形中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探索出理论知识讲授的新途径,在学生的“习得”与体悟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教学中熟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走进学生心灵,从与学生接触到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言传身教,“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总之,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应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中,并在教育教学和科学实践中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学生,凭借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依靠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影响学生以及通过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
4 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中提升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验与觉悟,归根结底,它能够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以人文精神去关注社会。高等教育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上述我们所说的几个方面之外,还应将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纳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来。关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和认识的目的,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校园这个“小社会”中接受实践锻炼、提升实践本领;同时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去锻炼才干、提升思想进而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校园内生动健康、积极向上的社团文化活动,诸如文艺演出、文化讲座、文化展示、知识竞赛、公益交流、调研报告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实践是学生本人,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思维表达能力等。高校除了鼓励和支持学生的社团活动之外,还应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责任心,促进个体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比如引导大学生通过走进社区、工厂、农村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更为将来激烈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5]
综上所述,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时代和社会对高校提出的迫切要求。高校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及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武断地将教育沦为一种职业培训,而应该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合人的身心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人文素质./view/145067.htm.
[2] 陈莉.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
[3] 新华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