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含义

金融危机含义

时间:2023-07-25 17:16: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危机含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危机含义

第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引言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他负债较重,所以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为次级按揭贷款。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方面,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这个本来是很自然的问题,却由于美国过去六七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现实。

一、金融危机的含义

金融危机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二、金融危机的背景

(一)美国的消费习惯

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在美国,他们拥有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这使得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因此,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负数。

(二)经济管理思想

自20世纪70年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三)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

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削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三、金融创新简介

(一)金融创新的含义

金融创新――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

金融创新的理解有三个层面。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将金融创新与金融史上的重大历史变革等同起来,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它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华尔街就产生了上千种金融衍生产品,到目前为止都还有50多种,这一系列创新性的产品的确为美国的一时繁荣推动不少,可是这些产品同样也为美国甚至全球带来了数不尽的高风险。熊彼特曾言,“创新是创造性的毁灭”。美国过度的金融衍生产品创新,也就给美国经济惹了麻烦。诸如雷曼兄弟把信用与次贷结合的信用风险转移衍生产品创新即是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该产品固然助推了房地产业发展,但由此衍生的2007年上半年的次贷危机,恰恰成为这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种类繁杂的衍生物,各种纠结的金融产品组合方式,各种金融机构的频繁合作,这些都将市场引向了高风险的状态。

四、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自16世纪以来,所有金融危机的背后,都与金融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似乎,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之间只隔着一层纸。对于它们的关系,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金融创新是一个小孩,是可塑可造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坏人,至于这个小孩最终是变好变坏,主要是通过大人的监管以及学校的教育,而与最初要不要这个孩子无关。金融创新本身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但是,它也产生了巨大的金融风险,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复杂性、集中性、突发性,一旦形成风险,同食会引起连锁反应,在很短时间内就波及其他企业和行业,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恐慌和动荡。

五、对金融创新的反思

(一)金融监管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大家声讨与追究的更多是美国三大信用评级公司。的确,评级机构的行为对这次金融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标普、穆迪与惠誉为了追求利润,不负责任地给予作为金融创新主要标志的信用衍生品过高的评级,造成复杂衍生品泛滥,使金融体系承担了远远超出其应付能力的风险,并最终导致了市场的崩溃。

(二)金融研究

由于创新超前,而理论研究滞后与不足,许多新产品的性质与定价模型至今尚不明确或不完善,导致了实践的迷惑与混乱。危机前对金融创新产品监管的缺陷,一定程度上与个别监管部门的认识跟不上发展而无法正确把握有关。中国应在反思金融危机的基础上,努力在金融创新中多添点勇气,在金融研究中多添点智慧,在金融监管中多添点自由,以知识为武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真正明了衍生品是非,取长补短,尽快从自在走向自为。

第2篇

通过对百年来经济发展史的研究不难发现,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排除金融危机的,也就是说金融危机是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出现的。不论是经济大萧条时代还是英镑危机,不论是美元危机还是日本、北欧、墨西哥的银行危机,无疑都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必然性。所以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银行稳健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想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进行探讨,首先需要对稳健性的含义及其重要性有一个整体把握。在1998年,约翰林杰瑞等人就对银行的稳定性下了一个较为准确同时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一个定义,那就是“大多数银行有偿付能力,而且可能继续具有这种能力。有偿付能力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净值是正数。……保持具有偿付能力依靠的是银行盈利,管理好、资本充足能抵御消极事件。”也就是说,稳健性应该是银行保持流动性和持续盈利性的一种能力,它使得银行的运营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过多干扰。在面对恶劣的环境冲击时,银行依旧能够满足市场或是存款人对资金的要求,它是属于银行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它更是维护金融秩序,使得银行适应经济发展,进行更好的金融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对银行稳健性定义的研究可以发现,银行稳健性对于银行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如今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现代经济的主要核心就是金融业,而对于我国而言,金融业的核心部分就是银行,由此可见,银行的稳健性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银行作为货币资金流动的主要载体,基本上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命脉,虽然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的整体体系是由保险、银行以及证券组成的,但是通过相关数据表示,银行业在我国的整个金融体系中,不可能被其他两个行业所取代的。这是因为,我国银行机构的总资产占据了全部金融机构体系的百分之八十九[1]。除此之外,能够对我国整个社会资金进行配置的最好方式就是金融体系,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全社会资金配置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除了关乎银行的自身发展和运营之外,更是对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稳定十分重要,一旦银行的稳健性发生突变,那么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上属于经济大国,假如银行的稳定性发生变化,甚至会对国际收支平衡以及汇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状况

我国银监会根据相关依据,将我国的商业银行具体分为了三个大类,分别是由5家大型国有银行(如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组成的第一类,由12家股份制银行(如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组成的第二类以及由地方性商业银行(如宁波银行等)组成的第三类。目前,国际上对于银行稳健性的研究一般是以CAML的评级系统为参考依据,并分别从盈利水平、资本状况与质量以及流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然而,通过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大小有逐年下滑的趋势。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同样可以从那四个评估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根据近年来各大银行的资本状况上面来看,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07年相比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银行的各类业务(如业务、理财业务等)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减少,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受到了来自股票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股票是进行资本金补充的良好方法,而股票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商业银行资金补充受到了影响,导致资本状况不佳。除此之外,国家的货币政策也给银行稳健性的保持带来了不小的冲击[2]。当然,除了资本状况,资本质量、盈利状况以及流动性水平的变化,给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同样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比如说,资产质量中的不良贷款、盈利状况中的盈利能力等,这些因素的大幅度波动,给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的保持带来了不小的问题。而正因为这些问题的不断出现,才使得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状况不容乐观。

三、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带来的影响

从1995年起,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危机的阴云就始终消散不去,不论是次贷危机还是房地产泡沫,都给全球的经济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这样的大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市场想要独善其身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他们需求的减弱使得我国产生了一系列如企业效益下降等问题,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速明显有放缓的趋势。银行作为我国进行宏观调整的最主要载体,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考验[3]。从静态方面来看,由于我国及时推出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暂时是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的,然而,根据相关数据表示,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指标部分已经快要接触到警戒线,所以,调整相关的政策或是管理手段来稳定银行的运营是十分有必要的。从动态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指标受到了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盈利水平的下降和贷款量的猛烈增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性有了明显的下降。国际市场上的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是影响其的主要原因,虽然目前国际上股票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状况有所缓和,但其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根据相关数据推测,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可能会受到这两个市场所埋下隐患的强烈冲击。当然,除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之外,我国商业银行自身存在问题也对稳健性的保持造成了影响,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不良贷款、资金补充不及时等问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自我管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风险,而想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有效稳定银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自我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四、结语

纵观我国经济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在最近50年中,我国的银行体系愈加开放,与国际上的合作也日益增多,这个形式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面临的环境会愈加复杂,保持稳健性的难度也会增大,所以基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商业银行稳健性的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汪晶晶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

第3篇

金融危机(FinancialCrises)最简单的定义是指突发的、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①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②这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金融领域;③这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总结起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主要有以下影响:

1.1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我国的对外贸易最近几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已经出现衰退,中国的出口商品竞争力较大幅度地减弱,对外经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导致我国外贸出口衰退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颇为雷同,出口市场结构也非常相似,竞争性大于互补性。产品种类均主要是电子、化纤、服装、玩具、鞋类等劳动密集性产品,市场也均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因此,东南亚金融危机将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1.2影响我国企业引进外资此次金融危机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和企业投资产生了普遍影响。部分投资者缺乏投资信心,致使引进资金、技术等借助外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加大,项目引进势头减弱。出于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担忧,部分生产企业对国际经济走势难以预料把握,多数企业处于观望状态,经济增长放缓及企业投资削减会逐渐凸显,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未来工业引进外资增资扩能。

2金融危机带来机遇与希望。

国外很多媒体在提到中国时,都用“risingChina”(崛起中的中国)来形容,可见在危机中的中国,聚集了全世界的眼球,也凝聚了全世界的希望。

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2.1有助于中国争夺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金融风暴爆发后,从实体经济来看,我国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太大的影响,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将较快地提升。从战略角度考虑,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只有通过非军事的经济手段才能取得与其实力相适应的国际地位,这次金融风暴或许是调整国际秩序的序幕之一。因此,我国应该利用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加快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重新塑造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在改革过程中,增大中国的发言权。中国应该积极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张,拿出自己关于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计范式,特别是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份额和投票权的议题上,中国应该整合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力争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及相应的话语权。而中国在锻造金融竞争力,强化金融体系的稳健过程中,应该建立多元化的外汇储备体系,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积极进行人民币的国际结算业务和人民币的国际债券业务。最终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为基轴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相互制衡的全球金融稳定三极。只有建立了稳定的汇率,把握了金融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才不会控在投机资金手中。

2.2有利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在劳动力成本增大、原材料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系列现实压力下,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打击,中小企业来自欧美订单的大幅减少,这让以出口导向为主的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威胁。在目前的危机下,中小企业必须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技术、改善设计和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新兴市场、启动国内销售;但我国出口企业很少具备这些实力,且增加这些方面的实力需要很长时间,金融危机为这个战略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就是从国外购买技术和品牌,欧洲、日本和北美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具备这样的品质,而且现在非常便宜。政府应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以促进产业调整,甚至可以将外汇借给出口企业,让他们去买国外优质的品牌、技术甚至并购。

2.3有利于我国扩大内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32.4%,达51321.78亿元,2008年前三季同比增长25.8%,达48946.86亿元,我国完全有财力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从财政收入中调出部份资金注入住房平准基金及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基金,以稳定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信心。政府要通过改革金融证券管理体系、财政预算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及健全工业产业投资指引,以扩大内需,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通过提升资产附加值来刺激经济。刺激经济的关键是激活内需,而激活内需的前提,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收入分配的改革,这样,人们才敢将储蓄从银行里调出来,大胆地消费,形成增长的良好循环。

3预防金融危机的措施

3.1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顺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制度的特征而适时主动调整。中国渐进主义的改革路径,决定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必然是渐进型的。目前人民币汇率还不适合完全自由浮动,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继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健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扩大汇率弹性区间,以增强汇率对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能力,发挥汇率作为金融危机缓冲器的作用。

3.2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发达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项目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如果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当国际游资流入时,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如果一有风吹草动引起大量资金外流,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

3.3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目前,大量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和数据巨大的外债,已对人民币形成压力。如果要避免因为过分依赖外商投资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就必须尽全力发展自己的资金市场。只有国内资本市场越活跃,中国对外资的依赖程度才会越低。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发展新的融资市场的步伐。

第4篇

(一)汇率制度的概述

1.汇率制度的基本含义。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它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而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2.汇率制度的分类。汇率制度可以大体分为三类,即钉住汇率制(即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中间汇率制(即以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值作为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即一国货币同他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决定)。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调整过程

我国从1994年与外汇市场的官方汇率与调节汇率并轨(即1美元兑8.7元人民币)之后,汇率制度的调整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994年1月~1997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2005年7月期间则是以人民币与美元双边汇率稳定为管理汇率的依据,其结果是导致事实上的单一盯住美元;2005年以后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长期高速、稳定的发展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如图1所示),人民币迫于升值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又一次开始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亚洲金融危机简述以及其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亚洲金融危机简述

在危机爆发前,东南亚国家普遍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美元弱势的时候,这样的汇率制度极大促进了出口,带动其经济快速发展。但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元的走强,东南亚国家货币也随之走强,在这一形势下,这些国家贸易出现严重的赤字,短期外债快速上升。本国居民和外国投资者对于政府维持固定汇率的信心开始动摇,出现大量的资本外流现象。金融投机家索罗斯两次大量抛售泰铢,形成泰铢贬值之势,泰国央行开始干预金融市场,即通过大量卖出美元回笼泰铢,损失了近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此泰国政府失去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不得不在1997年7月2日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泰铢贬值的影响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继放弃原有的汇率制度,允许汇率的自由浮动。亚洲各国货币纷纷贬值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市场,亚洲金融危机从此爆发。

(二)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这些国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下文主要从经济增长、贸易依存度和经常项目占GDP比重这三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五个亚洲国家(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韩国)与中国近期宏观经济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启示。

1.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五国在危机爆发之前基本上都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增长,1990~1997年间的年平均GDP增长率为6.88%。在危机开始之后,这些国家都出现了负经济增长,1998年的平均GDP增长率为-7.46%。

一方面,与这些国家一样,在2004~2013年期间我国也经历着高速的经济增长,甚至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长率仍然达到9.6%。但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相比亚洲五国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更为平稳快速。

2.贸易依存度。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而贸易依存度则为进出口总额占GDP比例。从图3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贸易总量比较大。从图4可以发现,经历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十年的我国与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五国一样都具有较高的贸易依存度,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之后几年的依存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特别的,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五国的外贸依存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进出口总额超过了GDP的总量。

3.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例。在20世纪后期亚洲五国都实行了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在美元弱势的时候,这样的汇率制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出口商品的成本。但是90年代美元的再次崛起,使得他们的货币出现严重高估(货币升值),货币高估直接导致了其经常账户的赤字。1995年上述五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余额占到了GDP总量的5.35%。危机后,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使得赤字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相反,在我国则是经常账户的连年盈余(图5)。

经过以上三个宏观指标得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我国与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亚洲五国都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贸易依存度较高,但这两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我国的经济增长更加的平稳快速,贸易依存度显著低于亚洲五国的平均水平。另外在经常项目上由于亚洲五国币值被高估,所以经常项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而我国则处于顺差状态。

三、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改革的启示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很多亚洲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它们的经济发展,而这种结果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它们的汇率制度,所以通过分析可以从它们的失败上为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上找到一些启示。

首先,在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上,对于一个融入国际外汇市场的国家来说选择浮动汇率制度对于固定汇率存在优越性。如在以上的宏观数据比较中,21世纪初实行浮动汇率体制的中国可以很好的通过浮动汇率的自由调节机制使经常项目实现平稳顺差,相对来看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亚洲五国的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会因为美元升值而其币值被高估,从而会导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当本国货币出现贬值的压力时,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国内利率来缓解货币贬值的压力,但是这一举措给本来就脆弱的银行和公司带来更大的打击。如果允许汇率贬值又会使得以本币表示的外币负债额度急剧上升。政府部门想要维持固定汇率制度,但是又不能运用利率这一手段,随着国际储备的耗尽,对汇率的投机性攻击将最终成功(就像索罗斯阻击泰铢一样)。因此,固定汇率制度会使得金融危机的破坏性更加严重。

第5篇

在国家体制下推进经济全球化,我们将长期面对一些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从根本上决定了全球金融动荡与危机的可能性。改革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这些矛盾,我们可以做的只是不要把这些矛盾推向极端。

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思考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和改革,但如果预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以走多远,人们就不能过于理想化。且不说那些协调利益关系的政治过程,单单国际货币体系基本架构的设计就要受到制约。两个明显的制约来自于国际金融学的两个著名悖论。了解、认识这两个悖论,可以让我们知道:哪些事情是我们无法回避而又无法解决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选择和可以做到的。

三元悖论:

受到制约的宏观调控

第一个悖论是所谓的“三元悖论”。这个悖论最初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在1962年提出。美国经济学家、200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在1999年给予了更清晰的阐述。“三元悖论”说的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与独立货币政策三者不可能同时实现,而只能选择其中的两项。形象地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们不可能占尽天下好事。

“三元悖论”具有现实的政策含义。当一个国家尚未开放资本账户时,还可能在稳定汇率的同时享有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而一旦放任资本自由流动,就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放弃自主的货币政策以维持固定汇率,要么保持汇率浮动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比如,美国只能做到货币政策独立、资本自由流动,但汇率不稳定;中国只能做到货币政策独立、汇率稳定,但没有“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只开放经常账户,未开放资本账户。总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国家不得不让渡一部分国家权利。

“三元悖论”的原因在于,在资本项目开放或者无法有效管制的情况下,本国利率水平与国际利率水平具有趋同的压力。浮动汇率可以自动平衡国际收支,把国内经济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开来;而钉住汇率的国家经济必然同被钉住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相关,使得本国经济的各种变量不仅取决于本国经济,还与外部经济变化有关,因此货币政策也不再由本国政府完全掌控了。

资本自由流动对一些小经济体而言意味着很大的难题。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一些亚洲经济体基本上都实行联系美元的汇率制度,但与此同时,迅速放松外汇管制,并尝试实施独立的国内货币政策,比如上调国内利率至高出美国利率水平。这实际上是在挑战“三元悖论”,其结果就是大量的“热钱”源源不断流入国内,造成本国股市和楼市的泡沫,形成了发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条件。事实上,如果放任资本自由流动,这些国家只能选择控制本国利率或者控制汇率两者之一,不可能同时控制两者。联系历史上的历次金融危机――包括欧洲汇率机制危机、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流动不可避免,特别是在短期资本流动过度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容易成为投机资本的攻击目标,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是提高货币政策自主调节能力的条件。

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三元悖论揭示的问题同样严重。近年来,由于外汇储备增加和人民币汇率相对固定,造成中国货币政策操作难度越来越大,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三元悖论”。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美经济结构――中国的顺差和储蓄与美国的逆差和负债消费相互补充,于是双方皆大欢喜,享受全球化红利,使得这种模式似乎可以持续。但随着中国贸易顺差持续加大,外汇储备占基础货币的比重过大,直接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主动调节能力和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可见,虽然中国还不是完全的“资本自由流动”――从而可以管住“热钱”,但如果经常项目顺差过大的话,“货币政策独立”和“汇率稳定”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矛盾。

中国正在走向开放的市场经济,需要选择最有利、最有效的政策工具组合。既然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与独立货币政策三者不相容,就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如果确定开放资本账户,就要在控制汇率和独立货币政策之间做出选择。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应该是,从固定汇率制度中逐步退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最终实现自由浮动,然后才是开放资本账户。

特里芬悖论:

国际货币的代价

国际金融学的另一个著名悖论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1960年提出的“特里芬悖论”。其基本结论是,以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和主要储备货币的体系存在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了以美元作为主要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弥补了国际收支清偿力的不足,并促进了国际贸易、投资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以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有一种不可克服的矛盾: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然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是长期的贸易逆差;而为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信心,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是互相矛盾的。正是这一悖论,已经在1971年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

“特里芬悖论”的政策含义是:对国际清偿能力的满足不可能长久地依靠国家货币的逆差输出来实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已不是惟一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清算及支付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里芬悖论”。但在多元储备货币中,美元仍占有很大优势。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仍要靠这些国家、主要是美元的逆差输出来满足,问题的实质并没有变化。“特里芬悖论”揭示了依靠国家货币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走向崩溃。不论这种货币能否兑换黄金;不论是一国货币还是几国货币;也不论是以一国货币为主还是平均的几国货币,道理都是一样的,结果也会一样。

这次爆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让我们再次注意到“特里芬悖论”。在探讨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和救市的文章中,大多数文章批评了美国人的“超前消费”,货币政策的“纵容”,美国金融机构的“高风险”经营以及监管当局的“疏漏”。少数文章更进一步,从国际经济结构不平衡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原因――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和美国低储蓄、高消费的增长模式是一个相互强化的正反馈过程,很可能会走向危机。但是我们应当知道,即使没有这些结构性因素的推波助澜,国际货币体系也面临“特里芬悖论”所揭示的矛盾:即其他国家国际储备的增长是以美国不断积累贸易赤字为条件的,这是同一件事情的两种说法。只不过,种种外部因素和美国的内部因素把这种矛盾和不平衡推向极端,于是爆发了这次震撼世界的金融危机。

“特里芬悖论”的现实意义还在于,金融危机之后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储备货币篮子体系,都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当该货币体系中主要储备货币出现危机时,必然导致这一货币体系的危机。几十年来,美国一直“点纸成金”,享受了发行“世界货币”的好处,但也必须承受“双赤字”的代价。按照“特里芬悖论”,这是必然的。天下不存在只有好处、没有代价的制度设计。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收支逆差来实现的,如果中国货币将来走出去,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也只能靠贸易逆差来输出他国所需要的人民币。而且,今后如果美元、欧元、日元几种国际储备货币势均力敌,它们之间相对实力的变化更是容易引起国际金融市场的频繁动荡。这一点,对我们预测和参与构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第6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对外贸易

相关理论综述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最近几年,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催生了一批重要的经济学文献。它们主要关注危机发生的决定因素,这些因素出现的原因,并且试图去对这些因素的出现进行预测。这些文章研究了国际贸易在解释金融危机上可以扮演的角色,尤其强调了贸易联系在促成金融危机的相互传染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对这些作用的程度进行了检验。少数的作者通过考察危机对产出变动的影响研究了这些因素的作用。另外一些作者,比如Gutpa和al.(2004),Noy和Neuberger(2002),Dooley(2000)以及Hong和Tornell(2005)对货币、银行业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共生危机对产出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且给出了一个将产出成本最小化的必要条件。

在众多的文献中,很少有文章涉及到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和作用)。理论上,由于J-曲线的作用,货币危机将导致进口量的下降和出口量的上升:货币的名义贬值通常意味着货币的实际贬值,至少相对价格的调整幅度跟不上名义汇率的调整幅度,对本国生产的物品需求上升提升了本国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另外,银行业危机降低了整个经济体的融资能力,从而具有促成衰退的作用,这将导致出口和进口都出现下降。

然而,这些试图对危机影响贸易的程度进行计量分析的作者都只得到了含糊的结果,这和该论题简单明了的理论架构相矛盾。近期的实例表明在货币和银行危机后贸易的表现随国别而差异较大。在墨西哥,总体出口量在1995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而在1999年的巴西和1998年的泰国减少了大约6个百分点。由于贸易平衡的改善是危机复苏的一条主要途径,理解这些不同国家具有不同表现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融危机包括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对于货币危机,本文采用Frankel和Rose(1996)研究结论,他们将货币崩溃定义为名义汇率的巨大变动(25个百分点)或者名义贬值的大幅度的增加(10个百分点)。对于银行危机,因为其本身的定义较主观,识别也更加复杂。根据Eichengreen和Bordo(2000),银行危机的发生必须观测到以下现象:银行挤兑,大规模的银行破产,储蓄停止转化成现金,现金在流通过程中索取比储蓄更高的溢价,银行的部门危机引发银行大部分系统的崩溃并且进一步引发对银行系统的财务支持和重建。一般来说,识别银行危机的唯一方法应该与观察到的具体事件相联系。只专注于具体事件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明确表现危机正在产生的高频率的数据。所以在大多数的研究中,比如Eichengreen和Bordo(2000),当观察到符合特征的一件或多件事件时,就认为金融危机或银行危机正在发生。本文使用Caprio和Klingebiel(2003)中的数据。他们的结论与前面的研究相符合,并且包含了足够数量的国家和年份。

因此,本文提出的问题其实包含两个方面:在理论上,危机对贸易的影响是如此简单吗?如果不是这样,对于理论上存在的、不同的、起作用的传递渠道,该如何从我国的经验中去发现?为了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并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的影响展开论述,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我国增强抵御危机能力的对策建议。

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一)资产负债表效应

出口对本币贬值的反应不同于传统观点的唯一原因在于存在资产负债表效应(balance-sheeteffect)。最近的文献强调了国际债务和信贷约束在解释危机产生和影响方式上的作用。在危机发生之后,以外币结算(denominated)的国际债务增加,而同时以本币结算(denominated)的现金流量减少,企业的投资能力下降,这将削弱贬值带来的正面作用。

在经验研究上,国际贸易部门(tradablesectors)将更加容易受到这种负面作用的影响,因为出口企业由于在外汇市场上进入更加容易,从而也具有更多的外汇借款(Aghiar(2005),Kawaietal.(2003))。重要的一点是,虽然这种行为存在明显的风险,企业却很少对这种汇率变动的风险进行对冲。有趣的是,即使对贬值的预期不断增强,企业的借款和投资行为却不受此影响。(Galianietal.(2003))。更一般的是,基于企业水平的数据,研究表明在墨西哥(Patrapetal.(2003),PatraoandUrrutia(2004))、哥伦比亚(Echeverryandal.(2003))、秘鲁(Carranzaetal.(2003))和智利(Benaventeetal.(2003))这些国家,危机存在很明显的负面资产负债表效应(balance-sheeteffect)。

然而,以上的这些研究并没有对货币危机在贸易流量和企业的出口决策方面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不能从中得出关于竞争力的提高和资产负债表效应(balance-sheeteffect)这两个分别起正面和负面作用的因素之间的相对力量的结论。

(二)汇率效应

金融危机引起的汇率波动,使得贸易国进入出口市场的固定成本、外汇借款如何与汇率变动相互作用,产生对国际贸易不同于传统观点的结果。即在于外延边际调整的重要性:当存在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性时,汇率贬值将导致一些厂商退出出口市场—或阻止一些厂商的进入。同时,汇率变动也存在传统内涵的边际调整效应:由于必须支付更多的固定成本同时国外需求更加旺盛,继续留在出口市场的企业将出口更多。最终出口的总体变化将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力量:外延边际调整的负面作用和内涵边际调整的正面作用。

从进口角度考虑,外汇借款对进口的影响应该比较小,因为与这种行为相联系的固定成本较低。然而,正如Deardorff(2000)所指出,如果以外币结算的外汇借款用于对进口行为进行融资,本币贬值后资产-负债表效应将对进口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企业在危机发生之后对贷款违约,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以后对贸易行为进行融资的成本。

金融危机如何影响我国对外贸易

(一)金融市场不完善

金融危机通过世界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市场影响我国的贸易。企业进入出口市场面对高额的固定成本,金融在国际贸易中扮演了尤其重要的角色。我国金融市场的不完善,比如在借取外国货币或取得贷款方面存在约束,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和出口决策的形成将产生作用。

(二)国际借贷发生

存在对国外货币的借款行为时,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如果一家厂商通过借入外汇的方法对进入出口市场所面对的固定成本进行融资,人民币的贬值将导致出口厂商数量的下降和出口量的下降。另外,汇率变动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微小的贬值产生和传统观点一致的结果,即竞争力的上升将导致出口的上升;同时如果变动幅度较大则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三)影响渠道众多

贸易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取决于诸多因素。只有货币危机对进口的影响是明确地表现为负的。在货币危机之后,出口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为了评估不同影响渠道的重要程度,我们需要考虑企业的借款行为和部门的专业化方向。因为不同的固定成本、外部依赖性以及替代弹性意味着危机具有不同的效应。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互相影响,对于外部依赖性更高的行业,固定成本更可能产生作用;在使用大量外部融资的行业,外汇借款和信用约束影响出口对危机的反应。所以,金融危机通过不同渠道向国际贸易传递效应的效力不相同,从而具有不同特征的部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流量的变动表现也不相同。

(四)短期与长期效应

危机对出口影响的长期和短期效应不同。事实上,在短期和中期,由于传统的竞争效应,货币危机往往对出口具有扩张的效应。但是负面的资产-负债表效应往往会持久地削弱企业的投资能力。所以,在长期,必须明确蒙代尔-佛莱明效应是否能够克服其它效应。Cespedes(2005)发现,由于负面的资产负债表效应,金融危机导致短期产出发生明显的下降。但是,是否对于贸易存在相同的效应仍然是不明确的。当只是考虑出口而不是总产出时,虽然竞争效应更大,但是同时贸易也更加容易受到资产负债表效应的影响,原因在于较高固定成本的存在需要大量外汇借款来加以融资。甚至这种效应对贸易的影响更大也更持久,因为进入出口行业的固定成本成为了沉淀成本。如果企业为了进入出口市场必须支付沉淀成本,在汇率发生变动时,企业一般不会频繁地进入和退出出口市场。所以,较大的汇率冲击通过资产负债表效应的作用对出口具有更持久的负面影响。

结论

本文对现有文献的贡献主要在于以下几点。为更好理解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区别了汇率变动的较大幅度的冲击和较小幅度的冲击之间所具有的不同效果。本文的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本文研究了那些影响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起作用的方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加以操作可能有利于从危机中复苏,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研究结论认为货币危机对进口和出口都有负面作用。这个负面作用对出口的影响更加持久,主要原因在于进入出口市场存在的固定成本和譬如在外汇借款方面存在的金融不完善性相互作用产生了资产负债表效应(balance-sheeteffect)。波动性可以解释进口在危机发生之后减少的原因。出口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化方向,当我国的出口产品具有更大的替代弹性,并且生产出口产品的行业使用更少的外部资本进行融资时,货币危机对出口可能更加具有正面作用。

因此,我国可以从四个方面增强抵御危机的能力。完善金融市场,为各行业的进出口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汇率制度,降低在危机发生时,由于国际借贷导致的贸易市场的剧烈波动。改善产业结构模式,减少危机传导的渠道。保持经济政策的连贯性,适当的宏观调控将危机对我国贸易影响的长短期效应尽量降低。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席卷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再度关注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根据金德尔伯格的研究,从17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球范围内共爆发了42次比较重要的金融危机。其中有21次都与对不动产的投机有关(这里所指不动产范围较广,主要是包括城市房地产,但也包括农场、运河和铁路)。本文试以此次金融危机为例,分析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提出一定对策建议。

一、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发展历程

(一)危机酝酿期: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威胁,联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活跃

21世纪初美国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又发生了“9.11”事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将联邦基准利率降至1%的历史低位。金融市场利率的降低直接后果是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下降,加之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鼓励住房消费、扩大住房自有率,美国房产交易的税收政策方面也较宽松,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繁荣周期。

(二)危机发展期:房地产市场过度升温,房地产信贷衍生产品疯狂发展

在金融、财政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房地产市场热度不断提高,呈现价升量增的景象。2005年,美国房价升至27年来的新高,2006年1季度,全美又有53个都市区的房价涨幅超过了20%。

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衍生产品疯狂发展。与我国不同,美国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大大脱离了房地产信贷产品的范畴。金融产品房屋贷款机构在发放了房屋贷款后,又将这些贷款出售给投资银行,或者打包处理成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和资产支持债券(ABS)后再出售给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以从抵押贷款公司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或者MBS和ABS作为基础资产,通过资产分层与重新组合、信用增强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手段,包装制造出新的不同风险等级的MBS、ABS和债务担保证券(CDO)以及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内的其他结构性衍生产品,然后再将上述产品出售给包括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甚至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据汤姆森路透统计,2006年全球债务担保证券(CDO)共发行4788亿美元,是2000年发行687亿美元的近7倍。至此,房地产贷款已经被转化成巨额的金融资产,而且与其本身日益脱离。

抵押贷款中贷款客户信誉度较差的贷款被称为次级贷款,这类贷款的风险明显较高。在房地产市场趋热时,此部分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空前发展,风险也日益增加。据美联储统计,截至2006年末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余额为6.5万亿美元,比2000年末增长97.2%;同期次贷支持债券余额为7320亿美元,比2000年末增长了近8倍,增长速度远高于一般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而次贷衍生产品的反复包装、销售,掩盖了次贷中可能的风险,并将这一风险传递到全球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

(三)危机爆发期: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破裂,次贷危机发生

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将短期利率由1%提升至5.25%,有效抑制了房地产信贷消费,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挤压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2006年第3季度的新房开工持续下降,9月新建格与2005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9.7%,是197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房价下降引起了人们对市场进入衰退周期的普遍担忧。此时,原来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房屋的消费者,在房价下跌而利率又不断升高的双重夹击下,已无力偿还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

次贷违约率的上升,直接导致相关机构发生巨额亏损。以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为标志,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四)危机全面爆发期: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谷,金融危机发生

由于房地产衍生金融产品链条长,涉及机构多,规模大,危机逐渐向相关金融机构扩散。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次贷危机逐渐扩散成为金融危机乃至金融海啸。

此次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独立投行,华尔街5大独立投行中两个破产,一个被收购,仅存的高盛和摩根史丹利由投资银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独立投行受影响最大的原因在于与其从事的规模巨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相比,它们的自有资本规模往往偏低,因此通常依赖于从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从而导致其经营的杠杆倍数提高;另外,由于次贷相关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设计复杂、且透明度较低,为增强购买其产品的机构投资者的信心,投资银行自身往往也需要持有部分次贷相关证券及其衍生产品,而一旦市场环境恶化,投行将被迫提高持有上述产品的比例,从而承受更大损失。金融危机并不局限于美国,而是向全球蔓延,德国、法国、日本乃至我国等都有机构宣布因为投资次贷相关产品而发生巨额亏损。金融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各国高调救市,大量流动性被注入,在来自机构、市场的坏消息与来自政府、监管机构利好消息的影响下,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对对消费、投资都产生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复苏难见曙光。以标准普尔/凯斯-席勒20大城市房价指数衡量,截至2008年7月底,全美房价水平同比下跌17%,创二战以来同比跌幅之最。虽然房价持续下跌,空置房数量却在继续增加,已超过11个月供应量。

二、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关系分析

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力量渗透到各个方面,房地产尤其严重依赖金融。而房地产既是实体资产,在被炒作时又带有一定的虚拟经济的成分,容易成为金融危机的催生剂。

(一)金融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轮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推动因素有很多,但是,利率、金融产品创新等金融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利率水平下降时房地产市场繁荣,利率水平上升时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21世纪初美联储连续13次降低利率,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为1%,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由此带动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也持续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调到2003年的5.8%;1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也从2001年底的7.0%下调到2003年的3.8%。正是如此之低的利率水平吸引了大量的购房者进入市场,抬高了房价。

第二,以抵押贷款证券化为特征的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推波助澜。在房地产市场趋热时,一方面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能使投资者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就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不断购进按揭贷款证券化的产品,为房地产信贷部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贷款资产证券化后,风险转移,相应的信贷标准降低,首付比率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了零首付。这两方面因素都促使房地产信贷部门大量地放贷,使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二)房地产泡沫是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

综上所述,房地产价格泡沫在金融危机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传导渠道一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市场成交活跃,相关的房地产信贷等金融产品迅速增加。除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不谨慎形成风险外,房价高企时发放的住房信贷在房价下跌时风险自然暴露。二是房地产价格上升,财富效应引致房产所有人在消费、投资时都会没有节制,甚至会将房产抵押去消费或投资,而市场形势转变时,抵押物价值下降,风险暴露。

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不是金融危机最根本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地产市场是被金融所挟持,并反过来危害金融安全的。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询。从宏观层面方面看,近些年国际经济金融失衡,美国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支撑点迫使资金流入地产领域。从政策层面看,联储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流动性过剩,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伏笔;从技术层面来看,金融机构违背审慎原则发放贷款,发行金融衍生产品时脱离实体经济,人为制造了风险。

三、对策建议

目前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已经在全球造成了巨额损失,而美国房地产泡沫后房地产市场也一蹶不振。因此必须针对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的密切关系,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打破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链,防止再次造成危害。

(一)中央银行必须关注资产价格,并适时有所作为

关于中央银行是否关注资产价格,近些年被广泛讨论。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资产价格何时形成泡沫比较难判断,因此央行难以对资产价格泡沫实施相关政策。但从21世纪以来美国的两次资产泡沫演变来看,美联储都先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但接下来在泡沫已经演变得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采取加息等措施,造成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危机,网络股泡沫破灭时表现是股票市场大幅下跌,实体经济增长放缓;此次危机中的表现是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谷,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大型金融机构倒闭。美联储在危机发生前期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难辞其咎;后期又加息过度,造成市场剧烈动荡。因此,货币当局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并果断采取措施。

我国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市场都处在发展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由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形成的金融危机也有发生的可能。中央银行必须持续关注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探索其对金融市场、消费、投资的影响途径,判断影响程度,在泡沫形成前进行积极预调。

(二)审慎监管、发展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市场与其他行业不同,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行业,与其相关的金融产品的风险也表现为一个较长的周期性与滞后性。只有在房地产市场发生根本性逆转才能表现出来。我国还没有经历过全局性的房地产危机,无论是金融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警惕,审慎监管、开展房地产金融产品,具体有3层含义:

一是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谨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就在于房地产信贷产品证券化链条过长,风险在层层包装后被忽略。虽然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未来金融创新的步伐不能停止,关键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创新,防止类似次贷危机的发生。

二是房地产信贷的管理必须严格。房地产信贷是我国房地产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房地产信贷已成为当前银行信贷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在上海等城市,房地产信贷余额占银行信贷总额的比例十分高。上海银监局的《2007年度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公布2007年,中资商业银行增量贷款中有27.5%投向了房地产业,至年末,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2.2%。一旦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将直接威胁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执行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房地产信贷的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放贷条件,切实防范房地产信贷中的风险,

三是严格管理以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房地产作为不动产,是比较成熟的抵押产品,在银行信贷中广泛使用。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势必将影响到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如果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波动,势必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在银行接受房地产作为抵押物时,应合理研判形势,正确估算抵押房地产价值。

(三)防止新的泡沫生成

对目前国际社会来说,更现实的教训是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美联储通过超低利率拉动经济,造成了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吹大了房地产泡沫,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祸根。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巨额救市方案,必须防止形成新的流动性过剩导致新的危机。最关键的是引导救市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防止其再次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形成新的泡沫。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第8篇

关键词:

近几十年来,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表明,金融脆弱性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脆弱性程度严重;由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巨大产出损失表明,降低金融脆弱性的意义十分重大。正是认识到金融发展并未降低金融脆弱性,众多学者对金融脆弱性展开了深入研究,金融脆弱性理论成为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

一、金融脆弱性和银行不良贷款的概念

金融脆弱性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金融危机不断爆发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金融动荡只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金融领域内,金融风波发生前宏观经济状况良好,金融动荡与实际经济的联系甚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金融脆弱性概念应运而生。二十年来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日趋流行,对金融脆弱性问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尚处于一个比较初期的阶段,对金融脆弱性的含义、分类存在着不同的看法。“金融脆弱性”是由金融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狭义上的金融脆弱性,有时称之为“金融内在脆弱性”。广义上的金融脆弱性,则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通常所说的金融机构负债过多,安全性降低,承受不起市场波动的冲击,就是广义金融脆弱性的表现。

银行不良贷款,一般是指贷款偿还出现困难的贷款,尤其是指预期的偿还资金来源不能或不足于用来偿还其利息和本金的贷款。对不良贷款的另一种定义是,借款人超过合同预定期限未能偿还,即将蒙受损失的贷款。银行不良贷款还可以定义为:其担保品的价值贬抑,贷款的担保受到威胁,贷款损失可能性增加的贷款。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与银行不良贷款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外有关银行不良贷款的讨论一般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文献中。

马克思最早提出金融脆弱性问题,他针对187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中提出金融内在脆弱性假说。此次经济危机中,大量商业银行破产倒闭,金融加速了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进程,但同时由于银行家剥夺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资本分配能力,自己也成为引起银行危机的最直接原因,而相对独立性的虚拟资本也为银行信用崩溃创造了条件。这是从信用制度的角度来分析银行脆弱性,其见解是十分深刻的。

明斯基曾经论述过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假说,他们的理论是以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为基础。他认为经济周期因素直接影响着银行体系脆弱性,当经济环境较好时,企业偿还债务的风险就会比较小。当企业处于经济衰退阶段,那么企业的大量借款就会出现支付危机,这时任何一个经济波动都会引发企业甚至银行的破产,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这是从企业的经济周期来解释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认为银行产生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波动,这基本代表了早期学者的观点。

三、研究金融体系脆弱性对银行不良贷款的意义

不良资产会加剧银行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流动性的非对称性、直接影响银行收益能力以及严重影响银行自身的稳定和导致银行资信下降。

金融体系脆弱性研究的意义上述国际上发生银行危机的国家,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国家出现政治上的动荡。在理论上,探究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生机制,从不同侧面探究金融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原因,对经济学是一个贡献。在实践上,解释与预测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中国金融体系和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过去五十年,中国没有发生实质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并不等于今后不发生,所以研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对中国有现实意义。

四、金融体系脆弱性对不良贷款的影响理论分析

我国并未爆发过严重的金融危机,但金融体系脆弱性正在隐性的积累着,它的直接表现包括金融挤兑、金融机构倒闭、小规模的金融救助等等。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金融倒闭事件不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金融出现较高风险时,政府迅速介入通过行政性手段压制化解风险,而且这些金融脆弱性事件多与当时的金融不良贷款率过高有关。但是,出现为数不多的金融倒闭事件还是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荡,增大了当时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影响着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一)从宏观层面优化不良贷款增量防范的外部环境

在金融政策上,要强化央行金融宏观指导和金融风险监管制度,逐步建立科学化的风险预警、制裁、信息调查与披露系统,督促商业银行加强风险资产管理:第一,强调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性比例必须按规定足额到位。第二,制定严格的量化的商业银行业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和市场退出条件,规范经营行为。第三,根据不良贷款状况,公正、公开地评估和公布高风险地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

(二)从微观层面提高银行对不良贷款防范能力

1、加强经济周期分析、地区经济分析和行业分析,降低信贷集中度。经济具有周期性,但是不同行业的周期并不是同步的。银行应该做好行业分析,根据经济周期选择贷款客户。根据各行业发展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可以把各行业分为经济周期领先行业、经济周期紧密相关行业、经济周期滞后行业和经济周期非相关行业。

2、合理设计薪酬管理制度,加强业绩考核办法中的风险因子权重。为使委托人和人的目标趋于一致,商业银行应重视将员工收入与银行盈利水平和不良贷款率等风险因素挂钩,加大不良贷款率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参考文献:

 [1]唐旭.金融监管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第9篇

关键字:量化宽松政策、货币创造、货币乘数、产业空洞化

一、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量化宽松的含义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最初是被日本和英国的中央银行所使用,其实施的背景是在常规的利率水平已经接近零时,为抵御经济进一步下滑而采取的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

(二) 美国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过程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传统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扭转美国国内低迷的经济局势纷纷失效,于是美联储于2009年初开始推出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即QE1。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推出QE1。美联储发表申明,宣布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基础上,在未来6个月内将直接购买2―10年长期国债30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12500亿美元以及机构债券1000亿美元,并且大幅度扩大现行的抵押贷款相关购买计划,并规定该政策的实施期限为持续至2010年3月。虽然QE1的推出在短期内对稳定美国的金融市场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很缓慢。于是美联储于2010年11月3日又宣布启动总额为7000亿美元的QE2,国际社会纷纷指责美国这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行为。但面对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美国并未引起重视,为应对各种无法预料的危机,美联储于2012年9月又推出每月400亿美元规模的无限期QE3,这个规模于2012年12月又进一步提升至每月850亿美元。截至目前,美国总共推出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

从短期来看,首先,量化宽松政策拯救了美国的银行业,稳定了美国的金融市场,避免了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倒闭潮。QE1实施之前,美国倒闭的大型金融机构多达六家,然而在美国推出QE1之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大型金融机构只有桑恩柏格房贷公司,其资产规模只有365亿美元,不及雷曼兄弟的二十分之一。其次,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的流动性得到了缓解。QE1推出后,美国的M2从2008年底的82672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3月份的85795亿美元,其上升幅度高达4%,而且M2/GDP的值也稳步上升到8.6左右,从而使美国金融危机后流动性不足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后,短期内量化宽松政策还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增强美国经济更快复苏的预期。量化宽松政策会直接作用于美国股市,推升股市,从而提高美国企业的盈利预期,刺激投资和降低失业率。据统计,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美国道琼斯指数开始触底反弹,从2009年3月的6626.94的最低点上升到2010年3月底的10927.07,其上涨幅度高达65%,从而大大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 。

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奏效的原因

综合来看,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美联储大规模的“货币创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国内流动性不足的局面,但是这些货币并没有转化为经济复苏所需要的“信用创造”。美国的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虽然使利率长期保持在历史低位,但却没有真正改善美国国内信贷紧缩的状况。在房地产市场上,在住房信贷需求疲软的同时,银行对于房地产抵押贷款依然很保守,惜贷氛围仍然很浓重;同时,企业和居民缺乏借贷的动力,企业产能过剩居民消费开支不足的状况依旧存在。

2、美国产业的空洞化严重制约了其出口能力,汇率调节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美元的战略性贬值来增加美国的出口,减少进口,从而推动美国的“再工业化”,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的产业空洞化现象已十分严重,美国早已丧失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3、美国居民、企业以及金融业的“去杠杆化”进程大大降低了货币乘数,使得资产配置再平衡机制难以正常地发挥作用。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使得美国的基础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资金会在市场上自动流向风险小的地方,这样就不会存在流动性陷阱。

4、美国国内的经济环境恶化,使得国内投资者的信心下降,国内企业更倾向于海外投资,国内投资并未如预期一样增加。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重振投资者信心,恢复国内企业的生产,从而增加就业。但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国内的实体企业更倾向于投资海外的新兴国家,从而来规避国内消费不足的困境。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后,从总体上看,美国的国内投资总额是成下降趋势的,尤其是居住类投资,然而企业的海外投资却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这就使得量化宽松政策用来刺激投资的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王晶.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D].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12(4).

第10篇

对于虚拟货币的含义,学术界经常引用的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做出的对电子货币的定义,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以及在公开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产品和预付机制。但是除此之外,一些学者也从其它角度对虚拟货币做了新的界定,他们认为虚拟货币是指一定的发行主体以公用信息网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网络或有关电子设备中,并通过网络系统以数据传输方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网上等价物。本文观点正是基于这种定义而阐发。

随着网络技术在国内的普及,虚拟货币因其便利性和时尚性得到大量应用,逐步成为虚拟产品和网络增值服务提供者实现利润的重要工具。当前我国网络上存在的较有影响力的品种主要有Q币、POPO币和狐币等。

金融危机中的虚拟货币消费

国家统计局宣布的数据显示,受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GDP增速呈逐季回落态势,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长分别为10.6%,10.1%,9.0%和6.8%,尤其是在第四季度,由于金融海啸已深入我国有关行业,国民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而按照腾讯、搜狐和网易三家的财报披露,其虚拟货币收入的同比增长率却远远高于各期的GDP增速(见表1、2、3)。

但综合2008年全年走势,虚拟货币消费量与2007年相比有了显著提高。与整体经济水平的下滑程度相比,虚拟货币还是表现出了较强的抗御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业务的效用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互联网增值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在线游戏收入和其它服务性收入,如QQ会员、QQ秀等。因为这些网络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不是其它活动可以轻易取代的,即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会轻易放弃这些服务,所以这两部分收入水平受宏观经济水平的影响较小或者说影响传导得较慢。只要网络公司能够适时推出新款网络游戏或者及时优化服务水平,提高“享受特权”,就可以牢牢抓住消费者,维持并增加此部分的营业收入。

消费者构成特定。由于网络虚拟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年轻人“自我认同”和“追逐时尚”的心理需求,所以25岁以下的青年人就成为其消费主力。这些消费主力的生活费用全部或大部分由其监护人提供,排除一些不可抗因素,在其生活水平维持不变的条件下,用于网络消费的部分也将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因而网络虚拟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总是存在。

此外,虚拟货币购买具有“单向性”,使用范围具有“锁定性”。单向性决定了虚拟货币的消费者不能通过虚拟币发行方将虚拟币换回人民币,即虚拟币“一经购买概不退还”;锁定性指虚拟货币只能在发行者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即某种虚拟币只能应用于发行者提供的产品池。当产品池中的产品足够丰富时,虚拟币的购买能力就得到展现,从而形成一种网络范围。发行者通过这种网络范围逐步建立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网络品牌,随着品牌深入人心,发行者的有关业务对危机就会产生一定的抗御能力。

业务所需的平均支出较低。虚拟货币消费一般情况下为小额消费,所以大多数网络消费者不会太过于缩减这部分支出。因此互联网增值业务虽然不能完全抵住全球性经济萎缩带来的冲击,但相对于网络广告业务等大额交易来说,它对金融危机有更强的抵御力。

金融危机对虚拟货币风险防范的启示

加强发行过程的管制,遏制信用危机于萌芽。降低信用标准,鼓励房地产金融机构向低信用等级的借款者放款;同时放松金融管制,允许金融机构以低成本借贷投资于高风险资产,允许投资银行不断设计结构复杂的高杠杆衍生品用于出售为次贷危机埋下了祸根。而虚拟货币的发行人为网络公司,其发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垄断地位。由于虚拟货币发行量由公司利润最大化决定,所以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甚至出现通货膨胀,不仅会给消费者带来“贬值风险”,也会给货币市场带来强烈的信用冲击。因此国家应对虚拟货币的发行实施严格的管理,如设立一个专门的虚拟币发行机构,这样一来虚拟币的发行量虽然还是由公司经营者决定,但国家可以在其数量上加以控制,能够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的产生。

加强“二级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抑制风险的传导。次贷危机的传导根源是成熟金融市场条件下的资产证券化。因为缺乏可靠的价格信息参照,所以美国监管部门允许对冲基金按照内部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作为资产评估标准,吸引大量不知情的投资者购买。但基于次级房屋贷款的衍生品都高度个性化,流动性很差,当基础资产面临信用风险时,危机会沿传导机制产生连锁反应。同时由于对冲基金的信息不透明,危机产生后,市场无法清楚判断对冲基金在冲击中的受损程度,由于对风险的自然规避而产生赎回风波。

虚拟货币的二级交易市场即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如国内的我有网、和美国的GameUSD、等,消费者通过这些平台将多余的虚拟货币进行交换或出售。一般情况下,虚拟货币不能被全额交换,这样就出现了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所谓的“汇率”,普通的虚拟货币消费者就要承担全部的流动性风险。但是,由于虚拟币交易双方的信息量严重不均衡,信息量占优势者倒卖虚拟币从中获取价差而牟利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国家已开征虚拟货币交易税,将个人“通过网络收购玩家的虚拟货币并加价出售”所获得的收入列入个人所得税纳税范围,然而虚拟币及其交易形式的不可见性加大了监管难度,也不能从本质上分担虚拟币普通消费者的流动性风险。

健全赎回体制,及时消除已然风险。次贷危机产生后,为了避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变现相关资产导致更大的损失,个别基金甚至停止对基金净值估值并拒绝了投资者的赎回申请。投资者对未来预期不乐观,投资信心低落,产生了空前高涨的市场风险规避倾向,从而由次级按揭问题引发了市场信贷危机直至发展为整体的经济危机。

建立虚拟货币的赎回体制,统一规定其赎回价格和赎回单位(网络公司)不但能完成虚拟货币“发行——流通——赎回”的标准生命周期,使其运行过程更科学化,也可以规范二级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有效地消除挤兑风险,降低虚拟货币的发行使用对法定货币流通体制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吴怀琴.网络虚拟货币的电子商务分析[J].商业时代,2007(10)

2.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J].财经科学,2008(7)

3.尚文静等.中国网络虚拟货币发展现状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2)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期货市场;交易所;期货公司;套期保值;发现价格

【论文摘要】期货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产品工具,是表明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重要标志。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期货市场的概念入手,对其发展历程、目前发展状况、前景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引言

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国际期货市场自1848年在美国出现以来,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主要期货交易所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等。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对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结构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为企业风险管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199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期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在基本法律法规框架监管下、在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下、由四家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180多家期货公司组成的、由市场各主体参与的、能顺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期货市场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我国期货市场将进入一个质变式发展阶段。本文就目前期货市场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以及金融危机下的启示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期货市场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是1570年伦敦开设的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勒说过:“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缺少期货市场的经济体系”.没有期货市场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的场所和工具。因此,一个健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这种买卖是由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和承受价格风险而获利的风险投资者参加的,在交易所内依法公平竞争而进行的,并且有保证金制度为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期货市场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3金融危机中期货市场角色分析

期货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完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对冲或转移的有效工具,但同时也具有高风险的特质。这次金融危机原因之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他通过“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共振,其影响还在扩散和深化中。这场危机使人们意识到,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现代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金融风险,引起了全球性的危机。次贷危机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被发现得很晚,这是因为新的金融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关机构风险评估的极限。一些评估机构对于新的、复杂的金融产品没有经验,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不亚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这场危机进行反思,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现代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效应”。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卓有成效,但创新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各种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因此,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如何有效地监管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严峻的课题。

4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反思我国期货市场发展

4.1加强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市场制度的稳定性。二是市场交易的公正性。三是市场运作的规范性。四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上述四个条件的形成和确立,首先取决于对风险处理的能力。如果市场本身缺乏风险管理体系,显然谈不上市场的稳定性,市场不稳定,就难以正常有序的运作,市场公正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保障不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市场就会风险不断,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4.2期货市场应实行法制化管理,用发展的思维统领监管工作

2003年以来,仅仅北京地区先后出台《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指导意见》、《公司经营管理风险防范指导意见》等,充分兼顾了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深受北京地区期货业欢迎。

第1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来料加工;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13-01

2008年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了各行各业,许多外资企业面临严重压力。笔者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德资企业为例,从微观角度浅析在金融危机的国际形势后,来料加工型外资企业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三来一补”企业的研究涉及多方面多角度,孙国辉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的研究》文中,总结了国内外实践和研究现状,从企业、产业和地区三个层面分别研究了基于竞争力提升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同时提出要建立与完善统一协调的、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府政策制度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鹿燕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中,也分析了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低,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主体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指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国尽快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蒋兰陵,赵曙东在《加工贸易主导型贸易增长的负面效应分析》一文中,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分别分析了加工贸易的主要问题,从而充分论证对外资为主体的加工贸易进行改革推进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所谓“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本文的着重点主要是分析来料加工型企业。

(1)来料加工企业含义。

来料加工是加工贸易另外一种主要形式,由外商免费提供全部或者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必要时提供某些设备,由我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

(2)案例企业。

笔者所调查的企业是德国母公司在中国地区的独资公司,是一家从事锂离子、锂聚合物及动力镍氢电池组装和设计的来料加工企业。德国母公司在电化系统的制造方面已有百多年历史,其历史悠久、实力雄厚,今已达到国际化的规模,先后在香港、日本、台湾、韩国、英美、法国、意大利、北欧等地成立了分公司及合资公司,并在印度尼西亚及中国大陆建立了组装工厂,产品直接面向国际市场,成为全球锂聚合物电池市场的知名品牌。位于上海浦东的分公司是应产品全球化的需要而于2004年04月成立的,目前已发展为300名员工左右的规模。

2 该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在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身处来料加工行业的该企业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其本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显露。就具体部门而言,该分公司组织结构属于职能部式,总经理下属有物控部,工程部,采购部,生产部,船务部,销售部,行政部,财务部等不同部门。各部门之间沟通频繁,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授权幅度过窄,员工离职频繁。

根据对企业员工的访谈,员工普遍反映公司在授权方面存在集权的倾向。由于上海分公司只负责来料加工,所以许多职权没有下放,员工尤其是各部门的文员和生产线员工权利过小,申请和审批程序过于复杂,以至于影响了工作效率,不能最大化利用资源。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类问题更趋于明显,员工离职现象也趋于频繁。

(2)财务部现金控制过严,采购部即时购买项目不灵活。

比如在新材料采购流程中,就向财务部申请款项的过程就有时间延迟,总公司对上海分公司的财务控制过严,以至于采购部向财务部请款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得到总公司审批,程序冗余,不利于及时采购与生产,进而影响了出货效率。

(3)物控部未能掌控下料,导致仓储,船务部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如前面所言,集权倾向严重在物控部同样有所体现,该部门掌握着来料的控制和分配,但是并不能按需分配,而是必须按照总公司的要求,给予计划和控制,以至于计划与实际所需存在脱节现象,生产不能及时完成,仓库也不能按时出货,影响了交货。

(4)危机事件应对弹性不足。

正是由于上述一些问题的存在,公司对危机事件的应对弹性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体制,流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3 对策及建议

(1)加强企业文化培训。

针对员工授权过窄,离职频繁的现象,企业应该加强入职员工的培训,首先要让员工认同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这样员工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不止会从自身角度考虑,还会为公司着想,与企业共度难关。其次,总公司也应该适当下方权力,放宽限制,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双赢。

(2)充分利用SAP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在利用软件系统方面比较前沿,比如在物控部已经引入了SAP系统,不过范围还应该适当扩大,比如生产、采购、船务部也应该及时运用SAP系统,发挥系统的优势,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

(3)积极发展同政府的互动关系,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由于公司属于来料加工型中小企业,与海关等部门联系较多,相反与政府等部门联系相对较少,尤其是作为外企,对中国政府相关政策的落实应该到实处,相应国家政策,发展互动关系,以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4)建立并完善适合自身的危机应对手册。

针对企业对危机事件应对弹性不足的问题,企业应该建立并完善一整套适合自身的手册,总结经验的同时未雨绸缪,以便日后遇到类似问题有章可循。

4 总结

总而言之,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引发了诸多企业的深思,不同企业有自身不同的状况。本文谨以来料加工型外资企业为例,尝试做了相关分析,样本数量有限,不能做到抽样统计和宏观分析是本文的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孙国辉.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机制的研究[J].经济管理,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