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危机的因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容摘要:目前,国际社会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后金融危机时代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高,消费增长困难。影响消费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下岗失业人员增多、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垄断行业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过高、消费习惯及历史传统等因素,本文结合我国的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消费 消极因素
下岗失业人员增多且就业困难
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经济生活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已从潜在状态转化为显现状态,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表现为既有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又有就业结构性矛盾;既有来自城镇的就业压力,又有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带来的压力;既有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的需求,又有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需求。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有1000多万,加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汇聚在一起,形成劳动力供给的高峰。
而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给我国的就业造成了巨大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不利影响正逐步扩大,2009年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2400万各有来头,其中一增一失是就业两大难题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一失即800万下岗失业人员,这两大群体构成了2009年就业工作的主要部分。蓝皮书指出,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到2008年8月,全国大学毕业生实际实现就业率为70%,2008年底,毕业大学生未能如期就业人数仍然有150万左右(汝信等,2008),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这将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近年来,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劳动力大军,由于农民工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以简单劳动为主的加工制造业、低端服务业等领域,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力度更大。大批农民工因企业裁员而返乡的现象,是近十几年来罕见的。据保守估计,2009年全国大约有650万农民工面临再就业问题(陈昌明,2009)。就山东来讲,2009年城镇劳动力供给超过190万人,预计全年最多可实现就业120万人。2010年毕业和近两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60万人,由于企业用工需求减少,相当多的毕业生不能实现当期就业。返乡农民工节后回城的有181.0万人,占节前返乡的60.1%,较往年同期减少20%;2月底又新增返乡农民工17万人,全年至少有72万农民工在城镇无法就业。
就业的困难,使相当一部分人对预期收入持疑惑甚至悲观心理,这也致使人们消费行为发生相应变化,即压缩了即期消费,增加银行储蓄。与居民预期收入下降相伴随的是居民预期支出上升。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居民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都是由政府或企业提供保障的。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医疗养老保险以及住房和教育等由个人负担的部分不断增多,这意味着人们在当前或未来会有较大数额的支出。预期收入减少和预期支出增加,减少了人们对当前消费的支出,扩大整个消费需求仍面临巨大压力。
收入分配不合理且有两极分化的倾向
对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变化的总体趋势,世界银行的评价是“更富了,但更不平等了”,目前,表明社会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已超越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我国由此成为收入差距比较大的国家。近年来,尽管山东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两级分化倾向明显。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2006年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43.8元,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468.4元的37.1%,比2003年上升2个百分点,差距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如把社保、义务教育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就超出了国际公认的3∶1的警戒线。山东省农村人口占60%以上,本应是巨大的消费市场,但农村消费额仅占35%。农村居民可支配的现金收入相对减少,致使农村居民消费意愿降低,也使社会总消费额中农村居民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62.1%,经1980-2005年(按五年一统计,下同)一路下滑,跌落了35.1个百分点,而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一路上扬,从1978年的37.9%,经1980-2005年一路上扬,上涨了35.3个百分点(王石生,2007)。
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地区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03年的2∶1扩大到2006年的2.4∶1。居民内部收入也存在较大差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之比由2003年的6.1∶1扩大到2006年的7∶1。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财富不断向高收入阶层集中,广大农村居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消费倾向虽高但是消费能力有限。当前我国少部分高收入群体掌握着大多数居民储蓄,而这些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是递减的。据调查,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是0.6,而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是0.85(夏兴萍,2005)。高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和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不足,仍将是今后影响我国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着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农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将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
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可以增加居民即期消费,而且还会增加居民未来的支出和预期的消费。社会保障的一般属性是国民收入社会化消费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它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给付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通过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延期消费,它是指将目前取得的消费基金推迟到一定时期以后再使用。二是均衡消费,即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劳动者在一段时间内获得的收入在更长的时间内平均使用;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调剂,使收入与消费在时间上衔接起来,使每个劳动者都有一个终生比较稳定的收入。其二是均衡不同收入水平劳动者的贫富差别,使低收入者获得基本的生活消费。
总之,通过筹集社会保障基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即期消费,但它却营造了一个让劳动者消除后顾之忧的社会消费环境,减少了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预期,不用担心年老、生病、失业等问题,可以在现有的、可支配的货币收入基础上放心地去消费。而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更为直接。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具有选择性,主要获得者是老年人、失业者、伤病者、低收入者和其他救济、优抚对象,它会立即用于消费,使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扶、灾有所救、贫有所帮,从而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改革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着消费支出增长。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和就业制度是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最大隐患,而且,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费用的增加,使得居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用来储蓄以预防意外支出和未来的支出。比如,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费用支出,而家庭支出占主要部分,从而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使得家庭增加的收入中会有一部分用来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保障的不公平使得广大的农村居民还需要依靠自己来就医;就业制度中对农民工的各种限制增加了劳动力流动的困难,随着面临的失业也会使居民把增加的收入存入银行来规避风险,而不是用来消费或是增加投资(黄国华,2007)。
垄断行业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过高影响消费
目前,我国国有垄断资源程度还比较高。如在电信、电力、民航、铁道、邮政、金融和城市公用事业等领域基本上还是国有企业控制。国有垄断企业享有在市场准入、投资、贷款等方面的特殊政策,高额的垄断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我国还是下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但这些领域的价格远远高于国际通行的、具有可比性的水平,在经济困难时期,许多群众对价格变动更加敏感,民生需要“减负”,而许多垄断企业却缺乏民生责任感,不从内部挖潜增效、节约成本上下功夫,而是仍坚持产品的高价位,以维持自身高收入,两者的反差影响了人们对消费的支出。
消费习惯、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消费
消费习惯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和发扬光大了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方面的节俭美德,即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上重积蓄、轻消费、戒物欲、崇节俭,维持了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安定,这种在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方面的节俭观念,受到了包括封建统治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推崇,使之成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公认的传统美德(王梦奎,2001)。而今我国居民仍保持着一概固守节俭、高储蓄的个人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数量上,居民养成了先积累、后消费的习惯,宁愿省吃俭用,也不愿意“负债消费”或者“超前消费”。
我国居民储蓄率居世界前列,最近IMF的经济学家查蒙(Chamon)和康奈尔大学的普拉萨(Prasad)教授在NBER(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了最新论文,他们基于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居民的储蓄率从1992年的17.5%上升到2005年的24.3%,也就是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我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居民的储蓄率也在稳步上升(周业安,2008)。到2008年储蓄率达到28.8%,刷新了过去最高纪录。当前的储蓄率无论与我国历史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大大高于被认为储蓄率较高的日本(6%)。高储蓄率意味着消费率较低,国内消费总需求不旺盛。更严重的结果是,高储蓄率加剧了我国内需不振的经济软肋,阻碍了我国经济从投资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不利于当前经济的复苏。
结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单纯通过某项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消费已不可能,必须通过多元化的组合措施解决影响消费的消极因素,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以扩大就业为最根本的基础,只有扩大就业才能提供最根本的经济支持,才能解决“有钱消费”的问题。同时,有钱消费还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尤其是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这样才能解决“敢消费”的问题。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措施,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限制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缩小两极分化。至于消费习惯的改变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社会舆论的引导,需要新的消费观念的引入,需要坚强的经济基础。要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消费在社会再生产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导改变消费观念,引导消费者不断扩大消费领域。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才能有效促进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系统性促进就业政策正起草.
2.汝信等.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陈昌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09(2)
4.王石生.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科学决策月刊,2007(3)
5.夏兴萍.改善投资与消费关系的宏观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05(11)
6.黄国华.从投资和消费的对比关系看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兰州学刊,2007(1)
7.王梦奎.中国社会主义保障体制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8.周业安.高储蓄率让人喜忧参半.上海证券报,2008-12-19
[关键词] 金融危机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 逐步回归方法 神经网络模型
一、引言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本文拟以2006年到2008年沪深两市数据齐全的公司为样本,分析它们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有何变化。
我国上市企业目前股权融资偏好现象比较严重,与传统的资本结构的优序融资理论不太一致。Majluf和Myers指出,投资者与内部人相比不具有信息优势,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股权在市场上的错误定价。例如,如果公司需要发行新股票为新项目融资,如果股价过低以使新股东获得超过比净现值更多的价值,将导致老股东的一个净损失。这样,即使该项目净现值为正,也会遭到拒绝。如何使公司价值不被低估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与股权相比,公司更偏好于内部资金,甚至不太多的风险债务也比股权优越。由此,Majluf和Myers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公司融资顺序有明显的先后之分,所需的资金首先依赖于内源资金;在内源资金不足,需要外部资金时,债务优于股权;因为外部股权融资成本较高,只作为融资渠道的补充来源形式。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企业在进行融资时,一旦有机会在股票市场进行融资,就会不遗余力地进入股市,“圈钱”动机比较严重。
对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肖作平(2005)进行了总结。他从宏观经济因素与资本结构、行业因素与资本结构、公司特征因素、公司治理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论述。由于资产风险、资产类型以及外部资金的需求随行业而变化,平均负债比率将随行业的不同而不断变化。所以,本文同时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拟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房地产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
1.多元线性回归
用回归方程定量地刻划因变量Y与多个自变量Y1、Y2…间的线性依存关系,称为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简称多元回归(multiple regression)。
设有n个自变量X1、X2、…、Xn,一个因变量Y,以及一份由n个个体构成的随机样本,则有
Y=α +β1X 1+β2X2+…β nXn+ε
其中α为回归方程常数项,也称为截距,其意义同简单线性回归中的α;β1、β 2…,βn称为偏回归系数(partial regression coefficient),βi表示在除Xi以外的其它自变量固定的条件下,Xi每改变一个单位后Y的平均变化。与上式相应,我们有样本回归方程:
Y= α +β1X 1+β2X2+…+bnXn
其中a、b1、b2…bn是α、β1、β2…βn等的样本估计值,简称回归系数。
2.神经网络模型
倒传递类神经网络模型是监督式学习网络 (Supervised Learning Network) 的一种,也是目前类神经网络学习模型中最具代表性且应用最普遍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最陡坡降法(The Gradient Steepest Descent Method)观念,将误差函数予以最小化。
基本的类神经网络架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所示,分为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其中由处理单元再组成“层”,最后由若干层组成“网络”。
处理单元的作用可分为集成函数 (SummationFunction )、作用函数(Activity Function) 与转换函数 (TransferFunction) 三个函数说明,集成函数是将其它处理单元的输出值,透过网络加权值来将输入的信息加以汇总之后,再经由作用函数 (Net) 来将集成函数与目前的处理单元状态加以综合,因为一般类神经网络模型的作用函数采直接使用集成函数输出,作用函数并不明显,因此一般应用上如无特别说明,处理单元只用集成函数与转换函数,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倒传递类神经网络是直接以集成函数为输出。最后以转换函数将集成函数的输出值转换成处理单元的输出值(Y)。
在倒传递网络中,第n层的第j单元输出值是第n-1层单元输出值的非线性函数,如下式:
(1)
其中(2)
集成函数=作用函数
f:转换函数
Ai:输出层推论输出值
Wji:介于第 n-1 层的第i个处理单元与第n层的第j个处理单元间的连结加权值
θj:网络偏权值
至于倒传递网络的学习流程,可用下列五个步骤简述说明:
步骤1:确定网络架构,决定网络层数及各层间神经元数目 。
步骤2:随机设定权数或偏权值。
步骤3:选取一试验组资料输入网络中。
步骤4:调整权数及偏权值。
步骤5:回到步骤3,直至网络收敛为止。
三、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的房地产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房地产行业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基础:
首先,剔除ST、PT上市公司;
其次,为保持各年度间数据及实证结果的可比性,剔除有缺失值的样本。
最终,每年得到45个样本,三年总计135个样本。
2.变量选取
因变量的选取,借鉴已有的处理方式,结合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本文以资产负债率作为因变量,采用账面价值;因变量主要分为三类,公司特征因素、公司治理因素和宏观经济因素。具体见表1。
3.实证结果与分析
(1)2006年~2008年面板实证结果与分析
如表2所示,对面板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经过七步逐步回归,可以看出,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说明流动性越强,公司可以减少举债比率;抵押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说明有形资产较多的企业举债规模会相对较大,与权衡理论一致;董监事比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说明,监事人数比董事人数越多,企业负债率越低,这可能是因为监事会规模的扩大,可以加强监管,从而可以限制企业举债;非债务税盾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而且数值很大,说明拥有较多非债务税盾的公司应更少地使用债务,而且在房地产行业中非债务税盾的作用是很大的;公司规模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说明规模越大,的确可以更多的举债;公司风险Beta值也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这个结果说明,在房地产行业中,即使公司风险较大,理论上应该降低负债率,但实际上,风险与负债率之间的关系是非理性的,即使风险较大,公司仍可以从银行取得贷款,这可能与房地产开发商与银行之间的千丝万缕的特殊关系有关;成长能力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这可能是因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需要银行贷款支持有关。
从表3可以看出,调整的 可以达到0.585,数值较高。
如图1,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得到的变量,采用倒向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一百步训练,可以达到0.022左右的误差,说明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效果还是很好的。
(2)2006年~2008年截面实证结果与比较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2006年对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董监事比(-),抵押能力(+),公司规模(+),流动性(-),非债务税盾(-),由于2006年经济形势很好,而且房地产市场发展良好,尚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在正常年景情况下,这些因素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2007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初见端倪,房地产市场也开始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对资本结构造成影响的因素开始变化,抵押能力(+),流动性(-),仍然为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这时,董监事比,公司规模,非债务税盾不再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取而代之,董事长总经理是否一人(-),成长能力(+)成为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这可能是因为在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增强的大背景下,董事长总经理兼任越为严重,对公司举债越不利,而房地产行业公司的成长还是有赖于银行的贷款;2008年开始,金融危机影响渐深,房地产市场也越来越不明朗,这时,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又发生变化,与2007年相比,抵押能力(+),流动性(-),仍然为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但是,董事长总经理是否一人和成长能力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不再显著,此时,产生内部资源能力(-)成为显著因素,这可能与房地产行业特殊的行业性质有关,随着现金流的增长,举债反而降低。
表5可以看出,三个逐步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逐年增强。
注:2006年训练误差为0.00796303;2007年训练误差为0.0028532;2008年训练误差为0.0035722。
通过图3-2,可以发现,神经网络模型也有很好的训练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20062008年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样本分别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发现逐步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整体较好,调整的 大体在0.5以上;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效果更好,误差都非常小,都在 到 数量级上。在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方面,无论是面板回归结果还是截面结果,可以发现抵押能力(+),流动性(-),都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从无到有逐渐增强,可以发现,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究其原因,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与商业银行的之间的关系是其中一个因素,所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制度建设,提高法律意识,处理好政府、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可以使房地产企业的资本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同时,也使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性化。
参考文献:
[1]Harris M,Raviv R. 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e,1991, 46(1):297~355
[2]Modigliani F, Miller M H.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48(3):261~297
[3]Patricia M. Dechow, Richard G. Sloan, Amy P. Sweeney.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70, No. 2 (Apr., 1995), pp.193~225
[4]Titman S,Wessels R.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 Journal of Finance, 1988,(43):1~19
[5]Utpal Bhattacharya, Hazem Daouk, Michael Welker.The World Price of Earnings Opacity.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78, No. 3 (Jul., 2003), pp.641~678
[6]William R. Gebhardt, Charles M. C. Lee, Bhaskaran Swaminathan. Toward an Implied Cost of Capital.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39, No. 1 (Jun., 2001), pp. 135~176
[7]周开利康耀红:神经网络模型及其MATLAB仿真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8]刘海英:财务管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
[9]刘志远:财务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10]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11]肖作平: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和双向效应动态模型――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证据[J].会计研究, 2004,(2):36~41
[12]陆正飞辛宇: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主要因素之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8(8)
[13]曾颖陆正飞: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经济研究,2006(2), P72
[14]赵冬青朱武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经验研究,南开管理评论,2006(2),P11~18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还会扭曲公司自身的决定资本结构选择的特征因素。因此有理由相信金融危机这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本文对国内外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进行总结,重点关注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真正揭示出金融危机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反应以及企业对资本结构进行重构后其公司价值是否有所提升的相关研究是比较缺乏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资本结构;公司价值
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先后经历了金融产品危机、金融机构危机、金融市场危机的演变过程,最终演变成为国际金融危机。顶尖国际投资银行土崩瓦解,东欧和南美的各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面临巨大的威胁。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深化,其影响渗透到实体经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公司均面临严峻的考验。此次金融危机是否对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产生了影响,以及公司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其资本结构所进行的重构是否其有利于危机风险的规避和公司价值的提升,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对金融危机下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一、财务风险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因存在不确定性或不可控因素,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国外诸多学者认为,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宏观环境变量影响着财务风险,进而影响着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选择。Haekbarth等(2006)明确指出,目标杠杆与负债的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有关。其中负债的税收利益与现金流水平有关,现金流水平又取决于于经济是扩张还是收缩;而破产成本与违约概率有关,而违约概率又依赖于当前的经济状态,因此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必定导致公司杠杆水平的变化。此外债务来源(Allayalmis等,2003)和利率期限结构(Nejadmalayeri,2002)等宏观经济变量都与企业的杠杆水平相关。
国内许多学者也指出了本次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与资本结构决策的关系。例如罗美娟(2009)指出,在正常的经济周期阶段内,财务风险控制应当保障规模、速度、资金、效益四者的平衡,以能够承受的财务风险为限谋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而在金融危机时期,财务风险控制的核心应当是确保现金流的畅通,使企业安全渡过危机。
邓秀英(2010)指出,企业的各项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是如此。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着融资渠道受阻且筹资成本上升、资金占用规模增大且营运资金紧张、投资风险突出、现金流量风险加剧等财务风险。企业应充分权衡债务筹资的利弊,根据自身特点和经验数据测算出资产负债率的安全边界,优化其资本结构。
刘爱英(2011)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着银行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偏高、贷款难度大、资金回收难等问题,必须及时监测各项财务指标,以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二、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影响
对于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一些学者在对涵盖金融危机年份的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了金融危机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以及金融危机前后公司特征变量对资本结构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的结论。
Deesomsak等人(2004)研究了亚太地区国家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杠杆水平正相关,成长机会、非债务税盾、流动性和股价表现与杠杆水平负相关,这些结论和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相一致。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公司和国家的特征因素的对资本结构的作用。例如,杠杆和公司的特征变量,如企业规模,成长机会,非债务税盾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前后发生了转变。
金建和王鲁璐(2009)在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2006至2008年房地产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得出抵押能力(+),流动性(-),都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且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深化,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的结论。
和张波(2011)运用截面数据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得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同时还指出,房地产企业在后危机时代进行的高负债融资行为的风险性正在提高。
但是,系统地分析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影响的研究,尤其是研究金融危机前后资本结构的变化对公司价值作用的文献很少。
三、研究评述
目前的研究绝大部分还是局限在静态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动态资本结构的文献的研究结论大部分都旨在探讨危机前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是否发生了改变,并没有说明资本结构重构会对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真正揭示出金融危机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反应以及企业对资本结构进行重构后其公司价值是否有所提升的相关研究则很少。
参考文献:
[1]罗美娟.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控制[J].会计之友,2009,(8):2829
[2]刘爱英.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系统构建[J].商业会计,2011,(8):3637
[3]邓秀英.谈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商业时代,2010(17)
关键词:金融危机 香港经济体制 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11-043-02
当面对全球次贷危机的巨大冲击时,金融风潮的连锁反应对我国香港模式发起了巨大的挑战。而这样的冲击在10年之前就曾登陆过香港。后的11年内,经济大起大落,如“W”般的发展轨迹也牵动着大陆经济的震荡和变化。那这两次金融风潮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经济跌宕的事实给我们调整香港模式带来怎样的启发?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在理论上讲“通常涉及到金融系统、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部门、社会信用等各个层次,是一种综合效应,它包含着凯恩斯效应、威克塞尔效应、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
从金融危机对投资渠道的影响来看,当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下降,债券市场首先会出现失衡,接着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在凯恩斯效应中,冲击发生后,利率和债券价格发生变动,会导致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改变。当市场利率上升,间接融资减少,而债券价格的下降又将导致直接融资的减少,通过投资乘数,会成倍地放大为GDP的减少,形成金融危机。
从金融危机对生产结构的影响来看,当出现经济衰退和消费需求下降时,生产企业由于库存大量增加,短期内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对供应商来说,意味着存货超过正常水平,需要缩减生产,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减少消费需求。如此循环反复,把更多的产业和行业卷入危机,并由此引发社会上信贷链条的断裂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由于各国产业同国际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外贸依存度普遍较高,一旦某国的某一产业因产生非效率,就会影响国际上与该产业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发展,出现大量公司的倒闭,从而使与之有密切联系的金融机构坏账骤增、经营困难,最终引发国际性金融危机。
从金融危机对消费的影响来看,当金融市场出现不利冲击,例如股市崩溃、国际投机冲击、社会化风险恶化等,首先影响到是市场信心。一些评论家认为,经济危机最大的影响,不是经济总量的锐减,而在于市场信心的丧失。市场信心一旦衰退或丧失,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发展陷入滞缓,使得经济萧条期延长,造成更大规模的衰退。
二、两次金融危机在香港传导原因的比较
(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在的第二天,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泰铢贬值。不久,这场风暴扫过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以及我国香港,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地区的政局也开始混乱。
1.从直接触发因素来看。香港是一个细小的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市场很小,易受的周期性因素影响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1997年,当面对大量国际金融市场游资的剧烈冲击时,东亚各国或是货币贬值,或是要素价格下跌,造成金融动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炒家多次狙击港元,造成利率扯高,资产价格大幅下降,金融机构破产,连带实体经济发生滑坡,甚至崩塌。
2.从内在基础性因素来看。香港是一个高度开放的金融中心,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国际炒家沽空港元、扯高利率时,香港为维持稳定,不得不在货币贬值,降低成本或者资产贬值,要素价格下调两者间作出艰难选择。由于政府力图确保联系汇率稳定不变,因而选择资产大幅贬值,使得利率高企,银根短绌,价格下调,因而连带产生股市大跌,消费投资萎靡等负面影响。加上香港实体经济结构不平衡,以股市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和以楼市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严重背离价值和购买力,逐渐形成泡沫。泡沫经济成为香港受到金融风潮侵袭的内在重要因素。
3.从世界经济因素来看。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也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各个经济体之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正如当亚洲金融危机引发印尼、日本的债务危机和银行危机时,作为印尼的第四大投资来源区,香港投资萎缩,损失巨大;同样,我国香港也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港日资坏账高达6000亿美元,在港分行被迫关闭,也使香港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其他地区的经济危机也直接导致香港的旅游业收益大幅下降。
另有一些观点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对亚洲模式,尤其是对新生香港的一次蓄谋已久的“政经双赢的经济侵略”,因而认为以国际炒家为主角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财富掠夺更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国际因素。
4.从政策性因素来看。1997年祖国,“回归”因素就像酵母一样刺激着香港经济的发展,也激励着国际资本在香港的投资,经济信心直线走高,“中国概念”被成倍放大。红筹股、H股以及引发股价飙升的“染红效应”,使得港股市盈率高至2000以上,要知道80年代初的日本,当股票市盈率达到60~70时,股市几近崩溃,因而2000多的市盈率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泡沫之盛,令人瞠目。因而回归效应一定程度上也造成香港经济自身过热的弊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股灾在所难免。
(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金德伯格研究发现,危机每隔十年轮回一次。危机是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风险会寻找经济中最薄弱的部位释放出来。市场一体化使得资本市场正在成为危机的突破口和传导渠道。因此,谈及这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首先要从世界因素入手。
1.从世界经济因素来看。尽管这次危机爆发不是由西方国家“蓄意制造”的,源头也没有直接针对香港本土,但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格局下,作为世界经济“霸主”的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如蝴蝶效应般,也将传染给其他各个地区,香港自然无法幸免。
2.从触发因素来看。对于香港而言,其坚守联系汇率制,港元与美元相挂钩,因此香港汇率稳定依赖美元稳定,而当美国经济发生波动时,香港经济自然会产生同步的影响。如今的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很快传染到了香港,渗透到香港的各个行业领域。
3.从内在基础性因素来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汇集着世界各大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虚拟经济繁盛异常,与世界金融联系极为密切。而香港的债务市场也已发展为亚太区内其中一个流通量最高的市场。同时,香港还是世界活跃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心。当美国金融出现剧烈震荡,华尔街一片萧条之时,各个金融机构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在香港被逐个推到。这一点有别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另一方面,香港持续多年的高通胀率也是促发经济危机的内在基础性因素之一。尽管在亚洲金融危机过后长达68个月的时间里,香港经历了持续的通货紧缩状况,但从2003年后期经济恢复以来,高通胀率又见端倪,高通胀与低利率产生的实际负利率导致香港银行“脱媒”现象严重,大量资金流入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寻求价值增值。这些市场在过度需求拉动下虚拟泡沫不断增大,反过来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形成恶性循环。
三、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产生的影响
正如前文传导机制的分析,金融危机往往是由金融行业逐步扩散着整个经济实体的,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大体有相似性。所以在探究影响时,本文将偏重于2008年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
1.失业问题。全球金融危机触发香港连串裁员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8月至10月香港的失业率为3.5%,较7月至9月微升0.1个百分点,但已是过去一年新高。零售、运输及进出口贸易业成为失业重灾区。有人力资源顾问指出,农历新年后的就业市场将会非常严峻,预期失业率在明年中上升至5%。
2.楼市问题。香港地域面积仅为1096平方公里,但平均滞留人口却高达1120万,土地和楼宇的供求矛盾非常突出。房地产业的高额利润诱使几乎所有资金雄厚的港内大企业集团涉足该行业,许多投机商利用市场供求失衡大肆炒作哄抬楼价。在这些因素刺激下,香港房地产市场维持了多年的持续兴旺,同时楼市超买严重,积聚了相当的投机泡沫,调整在所难免。
3.财政赤字。自以来,连续出现六年的财政赤字。在收入方面,由于楼市持续低迷,土地收益、来自地产公司的利得率税、物业交易印花税等相关收入出现结构性下调。支出方面,在通货紧缩的影响下,政府名义开支增长率高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而加剧了财政赤字的扩大。
4.旅游与消费。金融危机引起该区域内各国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客观上降低了境外游客在这些国家旅游的费用。而在联系汇率制下,香港旅游业在价格竞争上处于劣势。
消费方面,在香港,居民财产的相当比例以股票和楼房保值形态存在,它们的升跌直接影响居民现有财富水平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港股大幅下跌及楼市调整令居民财产损失严重,由此产生的负面财富效应将促使个人削减消费支出,连带物业行情也出现的调整,加上就业前景不明朗,消费者的欲望大大降低。
5.贸易表现。香港属于外向型经济,出口对经济发展极其重要,在金融海啸下,以美国为主的经济环境转差,大大降低对商品的需求,香港出口业首当其冲。
综上所述,两次金融危机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虽起因各有不同,但都对香港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解决问题,化解危机,以及如何稳定长期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范爱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探析[J].世纪经济,2001(6)
2.姚国庆.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一个综合解释[J].南开经济研究,2003(4)
3.郭国灿.回归十年的香港经济[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2007
4.约翰.卡尔弗利(美).泡沫――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曹元芳,关超等.美国次贷危机:原因、机制、教训[J].华北金融,2008(5)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的是一种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建立在一定均衡的基础上。这种均衡体现在四个方面: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其中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体现在币值稳定上;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体现在信用关系的稳定上;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上;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体现在汇价和国际资金流动的稳定上。如果这四种均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也可以分为四种:货币型金融危机、银行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债务型金融危机。货币型金融危机是由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向国外转移,固定汇率体制被破坏,发生通货膨胀。银行型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自身出现亏损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银行体系中出现10%以上坏账,导致部分银行濒临破产开始倒闭,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崩溃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例如股市或楼市出现价格的暴跌。债务型金融危机是由无力偿还外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二、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表现
笔者上面分析了四类金融危机,那么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下,能否引发金融危机的发生?下面就分析一下我国潜在的金融危机。
(一)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从我国现今的实际汇率上看,人民币一直存在一定空间的升值压力。而且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发现我国现今的通货膨胀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经常账户上看,我国一直维持贸易顺差,因此经常账户保持盈余,说明国家具有一定抵抗风险的能力。从资本和金融账户上看,因为从2005年开始我国放缓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因此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不断攀升,所以应该引起对这一方面的高度重视,以防引发短期投机资金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外汇储备上看,我国外汇储备很充裕,是现今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这是我国一种金融保险的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不会爆发货币危机。
(二)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在资本市场发生危机的关键原因是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随着我国证券市场逐渐的规范化,上市公司的质量也得到了保证,证券市场投资环境不断完善,投资者的信心在不断提高。因此,我国证券市场应该在不断上升中,向“牛市”进发。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也不会爆发资本市场危机。
(三)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现在的对外债务一直保持在安全的状态下,连续7年我国外债负担率、外债偿债率和外债债务率均低于国际警戒线。但近几年,我国对外债务的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短期外债比例从2003年开始超出25%的国际警戒线。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要,但我国现今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可以输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
三、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一)加强金融监管
从世界各国发展态势上看,金融监管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发展,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发展。因此,我国应该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进行金融业的全面监管。我国可以考虑参照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模式,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机构———国家金融协调发展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协调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弥补现有金融监管的不足与缺陷。
(二)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三)建立与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通过国际上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建立一些相关的投资人保护制度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一般来说可以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证券投资者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寿险投保者风险补偿制度等等,来有效的预防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催动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参考文献:
1.苏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思考[J].现代经济2008.(8):25-27.
2.马宇等.美国次级债危机影响为何如此之大[J].经济学家2008.(3):92-98.
【关键词】金融;脆弱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目前全世界受到金融危机风暴的影响,出现了经济市场低靡的情况,中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此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承受着巨大的考验。为此,我们应该要特别的注意对公司治理风险的防范,以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结合来促进对金融机构的管理,完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机制,对公司的评价和治理风险进行预警机制建设。
1.四种基本均衡与四大金融危机
所谓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全局体系的风险因素,相对于的是一种局部性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风险,其破坏性极强,极易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一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建立在一定均衡的基础上。这种均衡体现在四个方面: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其中货币供求方面的均衡体现在币值稳定上;资金借贷方面的均衡体现在信用关系的稳定上;资本市场方面的均衡体现在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上;而国际收支方面的均衡体现在汇价和国际资金流动的稳定上。如果这四种均衡被破坏,就会导致不同规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根据其表现形式不同也可以分为四种:
货币型金融危机、银行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债务型金融危机。货币型金融危机是由货币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货币的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短缺,金融资本向国外转移,固定汇率体制被破坏,发生通货膨胀。银行型金融危机是由银行业自身出现亏损引发的金融危机,在银行体系中出现10%以上坏账,导致部分银行濒临破产开始倒闭,从而影响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资本市场型金融危机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崩溃所导致的金融危机,例如股市或楼市出现价格的暴跌。债务型金融危机是由无力偿还外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
2.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主要表现
根据上面对于金融危机的分析,下面就开始以我国的经济体制为大前提来进行金融危机出现的可能性分析。
2.1我国潜在货币危机
我国的人民币汇率现阶段的状态就是一直处于升值的高压状态。和美国相比,我国的通货膨胀率还是要比他们低,而且是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我国的贸易一直都是处于顺差状态,所以常常会有账户盈余,也就是说我国的抗风险能力存在一定的实力。我国自05年起就开始降低了对外国投资资金的吸收速度,这说明外债资本流入中短期外债比重会一直上升,因此这个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应该要去仔细研究的,要去预防短期投资所给我国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的外汇储备比较充足,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从金融风险防范角度来看,让我们存在一定的金融保险。因此货币危机暂时不会影响到我国。
2.2我国潜在资本市场危机
就资本市场危机来说,其主要的因素就是投资者的信心。我国证券市场开始迈向规范化的进程,而且我国的上市公司质量还是有所保证的,因此从大的环境上来看,我国的证券市场投资环境还是在不断的改善,想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投资者对于证券市场的信心处于上升状态。因此,我国目前来说还不会存在爆发资本市场危机的风险。
2.3我国潜在债务危机
我国的债务关系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还是比较稳定的,外债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而且最近7年我国的对外债务并没有超过国际警戒线。虽然总体债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其结构却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短期债务比例在10年前就已经超出了国际警戒线的25%,这点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但是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的债务危机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
2.4我国潜在银行危机
我国现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最不安全的因素在银行业,是最需要关注和预防的。第一,我国现在银行体系中的不良资产率仍有可能反弹。虽然政府一直在干预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降低不良贷款2-3个百分点,到2005年不良贷款率降到8.6%。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随着贷款力度的加大,不良贷款也会随之加大,因此在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下,会出现银行不良资产的新的高峰。第二,我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仍旧巨大。虽然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解决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充足问题,但资本不足一直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有关估计,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达标的话需要补充1·7万亿元。第三,我国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银行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80%以上来源于此,其他收入只占19%左右。而在国外银行的盈余中其他收入占到35%以上。第四,政府解决银行危机的成本较高。从近几年国家解决银行危机的方式上看,基本上就是国家出资解决问题,政府掏腰包买单,可以输国家为解决银行业的金融危机承担了高额的成本。
3.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管理对策
3.1加强金融监管
根据目前国际上的发展来看,金融监管存在着很大的改变,过去的分业监管,现在已近是混业监管了,而且越来越注重监管的功能性。所以,我国需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建立起我国的专门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进行监管。这方面的做法,我们可以以美国为借鉴对象,像是美国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我们可以设立一个独立的领导机构,让其对金融业的风险问题进行管理,促进金融行业的协调性,解决当前的金融监管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弊端。
3.2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职能
现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是把中央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人来维护金融稳定,我国一般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供再贷款的方式,救助陷入流动性危机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救助危机银行机构时,先后多次履行了最后贷款人职责。
关键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2008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变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因此,笔者在阐述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机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这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据此提出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传染机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纵观金融危机发生的历史,从1636-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破灭一直到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力度都在不断加深,对世界经济的危害日益严重。尤其在目前金融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市场也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因此,金融危机很容易由一国传染到另一国,而且还会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金融危机传染”。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涉及金融系统、投资和消费、实体经济部门、社会信用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是一种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总结分析历次金融危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传染机制。
(一)贸易传染机制
贸易传染机制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贸易,恶化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国际收支以及经济基础运行状况。贸易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得以实现的,即一国发生危机通常会造成货币贬值,这既增强了对直接或间接贸易国家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又使得国内经济(国民收入)相对减少,从而减少了国外的进口。具体可分为“贸易伙伴型传染”与“竞争对手型传染”两种。前者是指货币贬值使得危机国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使得其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情况恶化,产生金融危机。后者是指使得与其有着共同出口市场或共同出口产品的贸易竞争国的产品竞争力相对减弱,引发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其贸易竞争国的货币会竞相贬值,导致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和加剧。
(二)金融传染机制
金融传染机制是指因一国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缺乏,导致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国家的市场流动性缺乏,从而引发该国的金融危机。其传染渠道主要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等来实现的。具体可分为直接金融危机传染和间接金融危机传染两种。前者是指一个国家发生投机性冲击导致本国市场流动性不足,通过金融中介清算其在有直接金融联系的另一国的资产,从而使得对方也产生流动性不足的压力。而后者则是通过第三国来实现的。第三国在两个资本市场无联系的国家都有投资,但由于其中一方产生了金融危机,会促使第三国重新估价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从这两个国家同时撤资,导致另外一个国家产生流动性不足。
(三)预期传染机制
预期传染机制是指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可能会传染。这是由于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另一些类似国家的市场预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进而导致投机者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冲击,最终实现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这种“类似”范围非常之微妙,或经济基础相似,或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甚至或是文化背景的相似。预期传染机制主要是通过货币投机的示范效应和“羊群行为”来实现的。前者是指当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时,投机者获得了这样一个重要信息:与发生危机国家具有相似政策和宏观环境的国家,在受到冲击时,也会放弃固定汇率制。因此,投机者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强对另一个环境相似国家的货币的冲击,从而实现危机的国际传染。后者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第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这种羊群行为被货币攻击性投机者利用时,将在国际货币危机传染中发生乘数性的放大作用。
(四)产业联动的传染机制
产业联动的传染机制是指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虽不尽相同,但在鼓励本国出口产业发展方面是相似的,其结果是各国的出口产业和全球的生产能力都在急速扩大
,出口产业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一国出现的金融危机也会沿着产业联动效应的渠道传向其他国家。其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存货的加速原理”和产业的“结构性震荡”两条途径发生作用的。前者是指当出现经济衰退和消费需求下降时,生产企业的库存会大量增加,为了使存货降低到企业所能承受的水平,企业在短期内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对供应商来说,意味着存货超过正常水平,需要缩减生产,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减少消费需求。如此循环反复,会把更多的产业和行业卷入危机,并由此引发社会上信贷链条的断裂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后者是指某些国家在产业结构方面与危机发生国十分相似,产业的碰撞使这些国家也出现了结构失衡状态,从而引发国际资本对这些国家的资本和货币市场进行类似的投机性冲击和规避性撤离,导致它们也出现严重的金融动荡。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学的相关理论认为,一国受金融危机传染的程度,往往与一国的经济实力、市场开放程度、金融体系稳健程度、汇率制度灵活性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就中国经济而言,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随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加深,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通过贸易、金融、预期和产业联动等多种传染机制影响我国,对经济增长、三大需求、工业生产、行业和企业效益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并不断加重。可以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遭受的最严重的外部经济冲击。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充裕的居民储蓄、巨大的内需市场、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等有利因素,这次金融危机不仅未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负面影响超出了原来的预期。
1.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要严重,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出。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0%,为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分季度看,一至四季度增速分别为10.6%、10.1%、9.0%和6.8%,其中第四季度增速创近六年来新低。
2.对投资的影响。受金融传染机制和预期传染机制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面对当前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的经济形势,企业对经济增长信心普遍不足,加上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明显不足和国内银行放贷更趋谨慎等因素,企业投资的意愿和能力减弱。2008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累计增长15.1%(扣除物价因素),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4%,比前三季度下降3.2个百分点。
3.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受贸易传染机制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影响,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当高,进出口总额已相当于GDP的2/3左右,其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对象。这次金融危机使这些国家经济走向衰退或增速放缓,从而对外需求降低,进口萎缩。同时,国内需求不旺和预期收入降低等因素超过了价格效应的影响,国内进口也开始下降。2008年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月度进出口总值增速由上个月的增长17.5%逆转为下降9%,是自2001年10月份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月度进、出口增速则为1998年10月来首次同时呈现下降走势(除春节影响的月份之外)。出口方面,11月出口增速由上个月增长19.1%逆转为下降2.2%;进口增速由上个月增长15.5%逆转为下降17.9%。
4.对消费的影响。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不景气、股市低迷、企业效益下滑、失业增加等因素,降低了居民收入预期,消费增速开始放缓,一些消费热点明显降温,消费者信心逐渐下降。2008年9~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了23.2%、22%、20.8%和19%,呈逐月下滑态势。汽车和住房等消费热点销售额大幅降低。2008年,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7%,比2007年增幅回落15.1个百分点。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呈现负增长态势,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累计增幅分别下降18.3%和19.8%,住房消费处于2000年以来最为低迷的时期。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走低。前三个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分别为94.
8、94.1和93.8,10月和11月份又连创新低,分别为92.4和90.2。
5.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受贸易传染机制、产业联动传染机制及预期传染机制的影响,加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全国工业生产增速迅速回落,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回落5.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工业增速呈阶梯状下降,一至四季度增速分别为16.4%、15.9%、12.9%和6.4%。其中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比2007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增速是为1998年公布该指标以来月度增速最低值(剔除春节因素)。从对不同地区的传染程度来看,对沿海地区影响时间早,对中西部地区影响速度快。下半年以来,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续6个月下滑,平均每个月回落1.3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四季度才出现明显回落,平均每个月下滑3.5个和2.8个百分点。
6.对主要行业和企业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产业联动传染机制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领域由外向型行业正在向内向型行业扩散,多数工业行业的生产增速开始放缓,特别是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大。1~11月份,电力、石化、冶金、有色、建材、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医药和烟草等11个大类的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均低于上年同期。从企业层面来看,受国际国内需求萎缩、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不少企业订单明显减少,库存大幅增加,资金严重短缺,一些企业不得不限产半停产或停产。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9%。增幅比1~8月回落14.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1.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1.8倍。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这次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长期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来拉动的,而国内消费比例呈下降趋势。在目前国外需求疲软和国内投资周期步入下行阶段的形势下,这种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迫使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从主要靠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变到投资、消费、出口三者共同拉动,特别是要重点促进国内消费增长,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机遇。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日趋严峻,我国产业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竞争力弱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批产品科技含量低、服务水平弱和管理水平差的企业难以立足。在市场的倒逼机制下,政府和企业不得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层次。同时,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发达国家经济整体面临衰退或衰退的边缘,迫于利润与生存的压力,一些产业将势必向发展中国加速转移以对冲本土经济的不景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为中国相关产业的成长和升级带来机遇。
3.促进企业购并、做大做强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一些国家大幅降低外资进入门槛,一些公司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进行海外投资和收购国外优良资产创造了机会。同样,在国内,经济下行和实体经济“消肿”的过程中,很多行业会出现一大批资产质量尚好,但由于种种原因经营困难,难以生存的企业,从而为优势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4.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的机遇。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加迫切。由于金融危机促使全球经济衰退,许多重要资源的国际价格大幅度回落,大大缓解了全球及我国的通胀压力,这为我国加快和完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提供了契机。中央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将会直接推动和深化公共财税体制、社会保障体系、投资体制、国有企业等领域的改革。
三、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
综上所述,要有效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们应当汲取以前“短期波动冲击发展战略”的历史教训,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既要注重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努力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传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又要着眼长远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促进经济转型,从而为我国经济提高金融危机防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
投资结构,重点在农林水利、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开拓消费市场。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鼓励政策,优化消费环境,努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银行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资产质量。按照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应与我国实际相适应的原则,逐步有序的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积极稳妥的开拓国际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时要全面考虑风险因素,确定合理的风险规避方式。加强金融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和系统。
四是转变外贸出口增长方式。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减少和分散市场风险。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及农轻纺等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和稀有战略资源的出口。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进行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加强对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出口企业在税收和融资方面的支持力度。
五是引导企业和公众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金融危机。政府和媒体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金融危机,对各种负面报道要正确疏导和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公共恐慌。政府应保持经济金融政策的一贯性,使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有一定的确定性。加强对国内投资者的心理引导和能力建设,避免其受到外部环境影响,使其能理智判断市场形势。
六是加快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建立健全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继续推进投资体制、公共财税体制、垄断行业等方面的改革,重点加强以改善民生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高辉清,熊亦智,胡少维.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8(11):20226.
[2]徐明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J].新金融,2008(11):20226.
[3]林璐,万玉琳.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综述[J].金融经济,2008(10):52253.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不断恶化,次债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进入2008年以来,雷曼公司破产,百年老店美林被托管,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市场需求疲软,各大公司纷纷调整企业战略,整合裁员不断。据悉为应对金融危机,企业纷纷裁员,花旗、高盛将裁员1.2万人,同样汽车巨头通用将裁员5100人。世界各大央行联合行动救市,不断降息,不断向银行注资。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再次被提起,两者是否有何异同,本文对这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做对比分析。
一、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最早出现在泰国,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的恶意攻击“泰铢”引发“泰铢”大幅度贬值,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最后蔓延至整个东南亚。这其实只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外在原因,诸多内在的因素早已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快的放松管制和资本自由化
过快的资木自由化在金融休系改革、治理结构等各种配套措施尚不完善时,东盟四国在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着特定的风险。虽然资本自由化使本国机构可以到国际资本市场借款,增加了资金的来源,但如果缺乏有效监管,资本自由化可能会导致过度的对外借款和由此而造成的短期外债过度增加。这时若出现市场动荡,就可能出现大量资木外逃,使国内产生支付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
2.银行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缺失
与外国非制造短期资本进入对应,东盟国家对本国金融也也采取放手发展的方式,允许金融机构数目急剧扩张,取消企业的贷款限额,银行体系监管不严,大量的银行贷款被投入到房地产项目上,加之部分国家政治上的腐败,大量银行贷款被浪费而且很多问题又不能及时解决,危机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各国的金融监管又十分脆弱。据统计,在1987年~1997年的10年中,银行的贷款在逐年增加,而贷款损失准备金却在逐年减少。
3.汇率制度僵化,不能适应金融业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东盟四国经济起飞以后,其汇率制度一直采取的是与美元或者是以美元为主的一揽子货币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1995年以后,美元的汇率上升,由于东盟的汇率制度没有随之调整,造成本币实际高估,出口增速降低,进口增加,贸易盈余减少。由于这些国家不能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采用灵活的汇率政策,而采取行政手段将本国汇率维持在扭曲的水平上(高估),必将对其经济活动产生不正确的信号,导致巨大的“机会成本”,并带来更大的经济金融不稳定性,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也就在所难免。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爆发乃至形成一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非偶然,造成危机爆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导火索,也有基础性因素,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国际和国内的流动性过剩为此次危机埋下了隐患
在过去5年里,世界各国央行的低利率政策造成了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较低的资金成本压低了美国国内住宅的抵押贷款利率,降低了贷款购房的成本,经济的繁荣使得美国居民收入大幅度上升,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对住宅的强劲需求,从而抬高了房地产价格;同时,房价的上涨也使得房主得以抵押房产再融资的形式,将房产的升值套现以超前消费,从而支撑了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另外,国际投机资金在房地产市场中的炒作,将住宅市场价格迅速抬高到实际需求决定的均衡价格之上。
2.次级抵押贷款产品设计上存在固有的缺陷
次级抵押贷款产品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及低利率假设的基础上的,在房市火爆的时候,银行可以借此获得高额的利润而不必担心风险;但如果房市低迷,利率上升,客户们的负担必然逐步加重,当这种负担到了极限的时候,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此时,危机必然发生。另一方面,由于贷款发放机构对房地产形势的判断过于乐观,为了追求短期收益,失守了风险防范的基本原则,将大部分资金都以该种形式发放了出去。
3.管理机制上存在的缺陷大大加大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政府把对次级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 给这些私人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 结果这些机构采用的评级标准并不十分真实、准确、可靠。在错误信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贷决策必然是错误的决策。
次级债信息不透明。当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时, 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不透明时往往就会隐藏危机, 这种债务风险不断积累, 为危机的发生埋下隐患。
三、区别与联系
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这两次危机分别发生在金融体系不太完善的亚洲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和金融市场比较健全的美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产生的原因来看,两者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似之处。两者的差别是危机的导火索不同,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政府对金融机构的监管不力,放松了对资本流动的监管,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不完善。所以我们可以说,不管金融市场多么发达,金融体系多么完善,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都可能会对金融安全留下隐患。
参考文献:
[1]张保卫: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我国应吸取的教训.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1999.3
金融危机五周年,谁在海啸中沉沦?这个问题的提出,从下面的几张K线图开始(图一、图二、图三):
三张图的时间跨度均为2007年2月至2012年10月,倘若不看三张图所代表的市场,仅从直观上来判断,哪张图是这场“金融危机”或曰“金融海啸”的最佳注解?恐怕大多数人会选择图三,因为图一和图二在经过一轮下跌后,又迅速的恢复甚至超过了前期的高点,唯有图三从最高点下落后疲弱不振。
但戏谑的是,图一和图二分别为金融危机发源地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图三为上证指数。
股市暴跌,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标志之一。而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可以从危机结束后股市和投资者信心是否恢复进行观察。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一定要作出“美股受金融危机打击甚深,A股受金融危机打击不大”的结论,似有掩耳盗铃之嫌。
中美股市五年间表现差异巨大
将图一到图三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道琼斯指数五年间的高点在2007年10月创出,为14198点,至2012年10月末为13096点,较最高点下跌7.76%,基本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高位。而纳斯达克指数在2007年10月末为2859点的阶段性高点,至2012年10月末达到2970点,超越危机发生前的高位。
而上证指数达到6124点的历史性高点同样是在2007年10月,但到2012年10月末,仅为2068点,较危机发生前的高位下跌66.23%。
中美股市五年间的表现差异几乎可以用“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来形容。由于两个市场几乎都是在2007年10月达到金融危机前的高位,并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蔓延、深化过程中出现暴跌,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造成五年之后的结果差异巨大?
事实上,上证指数在从2007年10月的高点下落后,到2008年10月即到达1664点的低点,此后开始走出恢复上涨行情。而道琼斯指数则是到了2009年3月才跌至6470点的低点,并于此后恢复上涨。由于A股先于美股出现反弹,在2008年末证券业界亦有诸多欢呼声,认为中国资本市场率先走出危机。
但在2009年中期过后,A股与美股的差距逐渐拉大,道琼斯指数保持了稳步上行,而A股则是逐级向下,甚至于在2012年9月跌破2000点的整数关口。
换言之,A股与美股的在五年间的表现差异巨大,并非是从危机发生前就产生,而恰恰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逐渐平息,并进入危机后的恢复期时,才逐渐拉大和形成。以至于到了金融危机五周年后进行回顾时,出现了“美股基本恢复危机前高点,A股比危机前高点跌去2/3”的强烈反差。
A股的沉沦:多因素压制
关注的焦点进一步缩小到2009年中期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有哪些因素压制了A股的上行?
从宏观经济的层面,观察GDP增速以及进出口的相关数据,显然都难以找到A股难于上行的理由。而在资本市场内部,以及分行业进行观察,我们则可以发现诸多的压制因素。
一二级市场失衡:自2009年7月以桂林三金(002275)为标志恢复新股发行,但IPO审批制与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却造成了一二级市场利益机制的失衡。新股“三高”问题突出并长期存在,融资端获得了大量的超募资金,但二级市场则承受新股高价发行之后的“价值回归”之苦。
政策刺激后遗症:自2008年11月开始,以基建为代表的政策性刺激板块大幅反弹,此后则有新能源等板块陆续跟进,但在政策刺激时被爆炒的行业,在政策刺激难以长期延续的背景下,则会再度大幅回落,上涨不具备持续性。
1、金融危机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了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
由美国次贷“多米诺骨牌”倒塌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新的方向转变。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为负增长3.8%,创下了27年来单季降幅最大的纪录;英国皇家苏格兰银行在2008年亏损280亿英镑,创下英国企业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花旗银行与美林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分别出现82.9亿美元和153.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花旗银行面临被肢解命运。如果说次贷危机第一阶段是从产品危机转化为产业危机、行业危机进而形成世界范围金融大海啸的话,那么次贷危机第二阶段的最主要特点则是由金融危机转化为全面经济危机,并将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和持续的破坏性影响。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具有颠覆性、全面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它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将产生无法估量的负面影响,它对世界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甚至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2、全球金融危机颠覆了过度泛滥的金融创新模式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金融创新的泛滥导致信用的滥用。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金融衍生品泛滥无度,与经济本体发生了重大偏离。创新的红利被拿走了,创新的风险却留给了市场。过度金融化、过度证券化、过度全球化给社会经济种下了一个个无法割舍的毒瘤,最后出来收拾残局的却只能是政府和纳税人。次贷危机不仅导致了美国投行甚至华尔街的毁灭,也给整个世界的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修复的重大灾难,这种灾难的最直接承受者不仅是美国,而是整个世界。
3、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势
尽管世界各国救市的力度越来越大,但救市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从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中还会出现新的危机源,危机本身也会出现新的表现形式。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全球金融危机还主要出现在次贷领域,但优质贷款的危机也已经若隐若现。如果危机深化的过程不能得到有效阻止,那么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与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源就可能会进一步扩散,整个金融体系就可能会面临更严重也更剧烈的动荡局面。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
1、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稳速增长
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背景下,中国进出口依然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1~9月,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1亿美元,增长29%。
2、外贸领域面临的问题较为严峻
(1)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净出口贡献率降低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蔓延,新兴经济体发展也受到拖累,其中俄罗斯股市大幅下跌,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印度主导产业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减速;越南、印尼等金融市场动荡,经济运行波动较大。1~9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234亿美元,增长14.7%,同比下降69.8个百分点;对印度出口244亿美元,增长43.1%,同比下降24.4个百分点;对东盟出口869亿美元,增长28.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中国对新兴经济体主要国家出口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2008年出口下滑趋势。
(2)进出口实际增速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2008年中国贸易条件急剧恶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中国长期实施外贸导向型战略,鼓励企业积极扩大出口,相应生产能力基本形成。二是过去人民币实际价值长期被低估,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低廉,“中国制造”产品性价比高,导致出口数量迅速扩张。三是工业制品出口比重上升,不但没有改善贸易条件,反而起到了恶化作用。作为世界工厂,中国目前主要工业出口品种为附加值低的纺织品、家用电器等,而进口产品主要是发展重工业所需的资源、能源产品。以上因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表现并不明显,而在全球经济形势发生反转的情况下,其带来的影响就会凸显。
(3)企业经营压力增强,国际竞争能力降低
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方面因素影响,当前,中国外贸出口企业整体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利润严重降低的局面。具体表现为: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国际议价能力差,在下调出口退税、汇率升值背景下,出现大面积破产倒闭现象。二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由于原材料、零部件进口价格增长幅度高于加工制成品出口销售价格增长幅度,企业利润被压缩;另一方面受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经营活动受限。这导致部分沿海地区如广东省等大量加工贸易企业被迫停产,加工贸易增长速度持续减缓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口的快速增长和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我国与美欧等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发生,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欧经济下滑的风险明显增大,这可能促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升温,使我国出口商品受到进一步不公平的打压。
2、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高涨
受全球范围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强劲、部分资源产品供给公司垄断以及航运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资源产品以及粮食、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高位运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明显增加,而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生活成本增加也将向下游传递,这对纺织品等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产品影响较大。
3、美元持续疲软和人民币升值挤压出口利润空间。
2007年11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明显提速,截至今年3月底,5个月累计升值了5.4%,这比2007年前10个月升值幅度还高0.9个百分点。2008年,受美国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的影响,美元贬值的趋势恐难扭转,我国企业对美出口的利润将进一步减少。同时,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资金市场调整及可能的货币政策的放松都会增加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并可能引发对华投资的新一轮,将对人民币升值形成更大压力。
四、中国如何应对危机,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当前,对我国经济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危”中有“机”,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抓住和利用好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机制;总需求;宏观调控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机制
(一)需求影响机制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国民财富缩水,消费支出增长处于停滞。实际上,华尔街的这场危机已经影响到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据《纽约时报》、美联社等媒体报导,全美各地的各行业不同程度面临消费紧缩问题:汽车销售商2008年9月份不得不面对15年来最糟糕的销售纪录;美国航空公司的国内航班9月份航程减少11.7%。美国人借贷消费模式将面临挑战,内需紧缩直接导致美国进口能力下降,而中国正是依靠美国负债支撑着出口制造业,使得中国过剩的产能得以消化。因此,通过需求影响机制的作用,中国的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挑战。
(二)汇率影响机制
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的出台,将通过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进一步扩大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的流动性,导致美元对外汇率贬值。美元贬值能使美国经济纠正贸易失衡,促进经济增长,增强美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却造成能源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加剧全球通货膨胀。就中国而言,尽管近期因全球经济放缓,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前景日益呈悲观态度而使国际原油和其他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但由于价格管制,中国一些可贸易品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所以在物价方面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三)信贷影响机制
美国的金融危机现在已带来全球信用危机,目前全球金融市场表现为资产价格下降、流动性短缺、信贷萎缩。流动性压力、资产负债表压力和信用关注使银行不愿提供期限融资。据高盛估计,仅住房抵押贷款损失就可能在2012年前达到6360亿美元,甚至损失还将由次贷蔓延到优质房贷,从而将会引发银行体系的普遍惜贷。许多其他企业也都发现,它们在短期商业票据市场上的借款成本出现了上升。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支出进一步疲弱不振,贷款增幅可能还会继续放缓。
(四)竞争影响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达尼・罗得里克认为:“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体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变得越发不友善的时候,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不大可能收拾残局,并且提供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相似的产品,即不同加工深度的消费品上进行竞争,因此在政治上,扩大南南贸易要比扩大南北贸易看上去还要困难。”于是,当发达国家的消费乏力,贸易壁垒抬升,新兴国家之间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对欧洲货币也出现升值,这令中国更难同越南等低生产成本的国家展开竞争。过去一年里,由于需求下滑、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已有数千家中国工厂被迫关闭或是迁往其他地区。
(五)政策影响机制
在危机给金融领域造成沉重打击并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之时,美政府采取措施积极救市,美联储也声明降低基准利率。受其影响,包括中国央行在内的全球各央行史无前例联合大降息。截至2008年11月27号,中国央行已连续4次降息。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世界日益感受到中国影响的同时,“全球因素”也应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中的重要变量。
(六)投资影响机制
林毅夫提到,发展中国家前期的经济增长与投资有关,现在受金融危机影响,未完成项目因缺钱可能变成“半拉子工程”,已完成项目可能变成过剩产能。发展中国家还可能产生“危机的第二轮效应”。对于中国而言,从利用外资来看,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过多变相进入中国,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随之也会向中国转嫁,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因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动荡,这将加大中国资金调节的难度,影响利用外资的质量。从对外投资看,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会产生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的影响。有利的是,危机有助于中国企业绕过市场准入门槛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扩大在美投资,加快实现产业国际化布局。不利的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入,信贷紧缩、外国政府很可能对中国大规模的对外投资实施限制以及中国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素叠加,将危及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海外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经营风险将加大。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总需求4个因素的影响分析
本次金融危机是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遭遇的第1次系统性风险。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美国占据着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此次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将超过发生在东亚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特别对中国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此次金融危机通过影响机制对中国产生了以下的负面影响:首先,金融危机对中国直接冲击较小,就总体而言,由于中国资本市场未完全开放,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从事境外衍生品交易的管制仍然较严,次级债券的投资规模较小,所以,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直接损失比较有限。但由于中国与美国经济的互补性较强,与全球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因此,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中的多重影响不可低估。本文简要分析金融危机对总需求中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4大因素的影响。
(一)消费者信心下降
全球许多国家消费者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中国也不例外。股市暴跌和房地产价格下降使消费者在购物之前三思而行。就耐用品消费而言,据麦格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Macquarie Securities Ltd。)估计,中国主要城市的房屋交易量近几个月来下滑了40-60%。消费者的日常用品开支也在放缓,在华运营着2200多家肯德基店的Yum Brands Inc.公布,截至2008年8月31日,同店销售额增长了5%,较2007年同期11%的增速明显放缓。
(二)投资压力加大
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境外投资企业的业绩不容乐观。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来,损失主要来自对外金融投资,主要是中国金融机构所持有的次级按揭债券的损失,此外还包括中国已经参股和计划参股的海外金融机构因这场危机股价下跌的损失。就国内而言,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下,加剧了原本的钢铁、原材料的产能过剩,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趋势,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热情。固定资产投资是反映投资领域状况的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8年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7.2%,增速低于2008年1-9月的27.6%和2007年1-10月的26.9%。当然,政府日前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投资的举措,近期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或会出现反弹。
(三)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压力增大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商品的外部需求带来了压力,我们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内容涉及农业补贴、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增加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以及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财政政策计划来拉动内需,这使得中国连续两个月出现了财政赤字。“不可能三角形”法则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之中,只能取其二。对中国而言,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不能放弃的。然而金融危机却严峻挑战着中国的货币政策。国际上看,由于美国推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弱势美元的汇率政策,这将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助长流动性过剩,中国央行的对冲也将变得更加困难,所以中国应适当放弃资本的自由流动,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增长的局面,同时把汇率稳定也要作为政策目标。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又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予以刺激,所以,货币政策在方向和力度方面存在两难抉择的压力。
(四)出口面临冲击
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出口增势正在迅速减弱,中国东部沿海也出现了出口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并因此造成一些工人失业。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金融危机可能会对中国未来的出口产生较大的负面的影响。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警示
目前,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有待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观察。然而,可以明确的是,在现阶段必须高度重视这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影响,防止外部环境恶化作用于国内整体经济运行。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本次金融风险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
(一)金融监管和创新须进一步完善
这次危机表明,不受约束的金融市场的危害是巨大,市场需要规则,并且需要有人负责监管。美国已在加强监管和干预方面积极行动。由此可见,面对市场失灵,政府运行行政资源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和干预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中国应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干预和求助,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度投机,探索新的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同时,中国要把握好金融创新的度,正确认识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推进作用。通过分析本次危机的传导过程,无限制的金融创新则把超万亿元的美元引导进了由最穷的和最低信用等级的借款人构成的次级信贷市场,并通过广泛的证券化分散扩散了美国房地产融资市场上的风险。所以我们应审慎稳步地开展资产证券化。中国金融业应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战略,认识和防范房贷市场风险,培育健康的风险文化。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须正确处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把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了拉美和东南亚,而将挪出的空间进行业态转移,使本土成为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业中心。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金融创新的衍生产品大量涌现,但这些衍生金融产品不是出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而是发自金融机构甚至个人逐利之动机。这场爆发的危机表明,金融的发展应立足于市场分工,履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将产生严重后果。
(三)把握好国际金融与外贸业务的范围和节奏
在外部经济方面,我们应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Huang and Gu基于OLS分析指出,汇率机制转变可以改变通胀的持久性,汇率的变动将对国内价格波动产生深远和长期影响。所以,央行需高度关注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对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稳定的风险需定期评估,密切关注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还可通过与贸易伙伴的以人民币结算和各国央行间货币互换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国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虽然国际市场的疲软和欧美消费减少,但是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仍然较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快转变外贸粗放型发展方式,坚持优化进出口结构,调整贸易政策,提升“中国制造”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
参考文献:
1、丁刚.华尔街给我们什么警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9-24.
2、林毅夫.林毅夫剖析国际金融危机:“福兮,祸之所伏”[EB/OL].中国经济网,2008-10-25.
3、杨万东.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J].理论视野,2008(11).
4、Reinhart,C.M.and S.K.Rogoff.Is the 2007 US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So Different?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mparis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5).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