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绵城市建设趋势

海绵城市建设趋势

时间:2023-07-25 17:1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绵城市建设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绵城市建设趋势

第1篇

关键词:临沂市;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0-0138-03

1 引言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指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近些年来,临沂市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防治城市内涝污染、改善城市水质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2]。但仍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尚未解决,如排水基础建设目标单一、净水标准不高、排水系统不全等,这使得初期雨水地表径流污染、城市内涝、水体黑臭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3]。临沂市进行海绵化建设和改造刻不容缓,于2015年顺利成为山东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省级示范市。

通过调研临沂市开工建设的新东关棚户区改造项目、北城二期道路改造工程、鲁商中心雨水收集利用项目、临沂国际雕塑公园改造项目等海绵项目,分析了临沂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可优化的建设策略。这不仅为临沂市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供可行性方案,还为建设具有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自然积存功能的海绵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2 临沂海绵城市建设整体分析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南部,降水量丰富,受季风影响显著,夏季多暴雨,且地势相对低平,故夏季是造成临沂市“逢雨必涝、旱涝急转”局面的高发季节[3]。临沂市的城市建设模式传统,排水设施也主要是泵站、灌渠等“灰色”设施,配以“末端集中、快速排除”控制的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更加剧了这种矛盾局面。

2014年10月,以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资源协调为目标,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能力的“绿色”海绵城市理念首次被提出。临沂市成为2015年山东省确定的5个设区市、3个县(市)的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市建设试点之一。

临沂市于2015年12月启动海绵城市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共计4个海绵城市项目开工建设:临沂国际雕塑公园改造项目、新东关棚户区改造项目、鲁商中心雨水收集利用项目、北城二期道路改造工程,初步确定将火车站片区作为海绵城市示范区。初步预测,到2018年底城市海绵化面积完成71.75 km2;到2020年,临沂市将有25% 以上的面积实现海绵城市改造。

3 临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火车站片区

火车站片区属于老城区,建筑密度高,人流量大,车辆流通频繁,是临沂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但该片区仍采取“快速排除,末端集中”设计理念的传统排水系统,大雨天气仍存在严重内涝,对城市交通以及居民出行造成严重影响。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火车站片区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诸多问题,未能发挥对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弹性”作用。

(1)火车站广场两侧建有小面积绿地,绿地铺设孔状透水砖,乔木根部铺设鹅卵石,但由于采用传统绿地设计模式,透水铺装率低,绿地高于四周路面,在雨天吸水、渗水、蓄水作用较弱,源头分散效果差,遭遇暴雨急雨时缓排作用微弱,未能发挥“海绵体”应有的作用。

(2)火车站地势差异大,在北高阶梯处设有排水口,能够一定程度缓解北高处的雨水积存。但片区排水口位置分布设计不科学,未考虑实际地势。多数排水口分布在片区地势较高区域,导致低洼处在雨停数天后仍存在积水现象。

(3)片区内排水口数量少且分布范围有限,排水设施目标单一,设备老旧,排水管道标准偏低,排水口径小,排水效率差,在城市遭遇暴雨急雨时无法实现“快速排水”,易导致内涝。

3.2 国际雕塑公园

临沂国际雕塑公园在规划建设中坚持“渗、滞、蓄、净、用、排”宗旨,以打造成为“海绵公园”。目前公园内有4个蓄水池,其中有1个在建,有1个处于改造提升阶段,蓄水能力达到1.8万m3。雕塑公园中各类景观与“海绵”元素有机结合,利用自然力量排水、蓄水、渗水,实现“缓排缓释、源头分散”理念,发挥“海绵体”作用。公园地势总体呈四周高、中间低,中间最为低洼区域为林下区,使园区整体形成了自然排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净化的良性循环;园区部分人行道路两侧铺设有下凹形大理石雨水沟,引导径流汇流;园区地下安装了作为雨水回用管道的PE管道,总长度达5.2 km,直径为160 mm,收集来的雨水进行园内植物浇灌。

但临沂国际雕塑公园在诸多方面仍存在“海绵化”不彻底的问题。

(1)园区透水路面铺设率较低,硬质人行道路面比例大,路面以大理石、沥青为主要材料,渗水较差;

(2)园区雨水蓄水池、收集井数量较少,地势较低区域蓄水性利用差;

(3)园区雨水回用系统利用率不高,大片的绿地浇灌仍以自来水浇灌为主。

3.3 新关东棚户区改造项目

东风东关片区不仅是临沂最古老的历史文化核心区,人口密度大,同时也是滨水景观居住区,总建筑面积达51万m2。新东关棚户区建设提升改造过程,将“渗、滞、蓄、净、用、排”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其中。为保障75%降雨不外排,逐步实现城市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在对现状水系、绿地、管网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该片区改造项目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进行工程建设,制定了合理的下垫面径流系数、透水铺装率、下沉式绿地率、绿色屋顶覆盖率等规划目标(表1)。

3.4 鲁商中心雨水收集项目

鲁商中心雨水收集利用项目是指对该片区的房屋屋顶进行海绵化改造,屋顶增设排放雨水的管道(图1),地下建一个大约150 m3的蓄水池。屋顶有多个弃流井,溢流、弃流雨水经过弃流井进入下游雨水管线。经过初期处理的洁净雨水进入屋面雨水收集管线,流向地下的蓄水池。这样既能最大程度地蓄存利用雨水,也能保证收集的雨水的清洁度。经过初级过滤、全自动紫外线杀菌之后的雨水,达到相关水质标准后,用水泵打到用水点,用于道路浇洒、景观用水、绿地灌溉等。为了提高二次利用的雨水的洁净度,使用的雨水收集箱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会反向冲刷掺在雨水中的淤泥,然后通过底部的排水口排出淤泥。

3.5 北城二期道路改造工程

作为临沂海绵城市建设的首要推进区,临沂市北城新区二期引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形成“一心、三带、三廊、多点”的绿地结构。初步进行了大面积道路人行道渗水性改造工程,涉及北城新区长沙路等六条交通干道,人行道用具有透水性的耐火砖替换了混凝土砖,总工程量5.9万 m2。

对两种砖体进行模拟降水的对比试验,发现普通混凝土砖人行道在遭遇降水时,砖块本身无渗水能力,水体完全依靠砖块之间的铺设形成的缝隙完成下渗,下渗速度慢,下渗率低,且砖面易出现雨水积存现象;透水性耐火砖人行道在遭遇降水时,砖块之间缝隙大,砖块本身也具有吸水性,水体下渗速率快,且砖面不会出现雨水积存现象。

但该项目目前仅进行了人行道渗水材料铺设,遭遇急雨暴雨天气时,雨水经人行道渗水材料进入地下后仅靠土壤自然积存、渗透、净化,因此蓄水、净水能力差,效率低,周期长。

4 临沂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和思考

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4~6],在对临沂海绵城市建设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建议。

4.1 临沂国际雕塑公园改造项目

在临沂国际雕塑公园地理位置、生态基础以及海绵项目改造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园区进一步实现“海绵公园”建设目标提出建议。新规划主要针对该园区四个区在“海绵化”过程中不彻底的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进一步将雕塑公园建设成“海绵公园”。

(1)入口区:将以渗水性较强的“海绵道路”代替以大理石为主要材料的硬质路面,增强入口区渗水能力,同时增大入口区绿化比例,将绿色植物与“海绵体”有机结合。

(2)林下区:重点强化该区内的雨水调蓄能力,实现雨水调蓄池功能多元化、运作高效化,将其打造成集储水、净水、雨水再利用于一体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使其能够解决园区内70%以上的绿化灌溉、景观水等用水。

(3)现代园区:结合该区域东北高西南低的地势特点,计划将该区域西南最低洼绿地改造为地下雨水调蓄池,主要承担现代园区的雨水排水、蓄水,解决现代园区排水成本高,海绵项目覆盖率低的问题。

(4)雕塑园区:该园区人文因素丰富,布局较多雕塑,规划建设中将海绵项目细化,对该区景观花池、大型乔木和游客休闲座椅等进行“海绵化”改造,使其能够发挥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

4.2 新关东棚户区改造项目――新型透水孔

调研发现,新东关社区“透水孔”的渗水、蓄水功能主要由自然力量承担,渗水、蓄水效果较差,无法应对暴雨急雨等天气,更无法实现雨水的再利用。对此,针对透水孔技术进行改造,提出新型透水孔设计方案(图2)。新型透水孔路面采用四层铺设,最下层(第四层)为排水层,在建设土基中铺设渗水管;第三层是由30 cm厚的大颗粒石子组成为石子层;第二层为持力层,浇筑15 cm厚的混凝土,并钻出直径为15 cm的规整透水孔,每个透水孔间隔40 cm;最上层(第一层)按“人字形”竖铺渗水砖。相比第一代透水孔,新型透水孔大大提高了道路渗水效率,同时与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有机结合。

5 结语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综合提升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另一方面使径流污染得到有效削减,进而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缓解的目标。同时又能充分发挥城市绿地、水体、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对雨水的吸纳、蓄存、净化和缓释等作用,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建成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现代科技为手段的多元化城市雨水管理系统,以解决临沂市雨涝灾害和水污染管理两大核心问题,从而平衡城市建设与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袁 弘 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城市规划,2015,39(6):26~36.

[2]陈向军. 临沂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实践[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3):141~142.

[3]张凤美.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及其提升措施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3):129~131.

[4]肖 明,白强林.建设海绵城市的举措与启示[J].绿色科技,2016(8):164~166.

[5]李运杰,张 弛,冷祥阳,等.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探讨与展望[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161~164.

[6]应 君,张青萍.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透水性铺装的应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6(7):41~46.

[7]廖朝轩,高爱国,黄恩浩.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6(1):42~45,50.

[8]吴丹洁,詹圣泽,李友华.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6(1):79~97.

[9]崔广柏,张其成,湛忠宇.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6(2):1~4.

[10]张 旺,庞靖鹏.海绵城市建设应作为新时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内容[J].水利发展研究,2014(9):5~7.

第2篇

“《指南》得来不易”

《决策》:作为长期倡导海绵城市建设的业内人士,您如何看待《指南》的出台?

刘波:海绵城市的技术理念和产业体系在欧美已经发展了20多年,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城乡环境,并且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绿色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发展。

近几年来,海绵城市技术在我国还处于理念推广阶段,设计体系、工程技术体系还没有适应海绵城市建设的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和市场需求还需要一定时间。

但不可否认的是,《指南》的是中国城乡建设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标志着我国城乡生态环境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展现了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光明的前景。相关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也会逐步建立起来,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到促进作用,粗放型的城市建设发展模式也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国外称为低影响开发(LID),即指遇到有降雨时城市社区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同时丰富城市景观,增强城市生态功能,让城市更加宜居。

海绵城市技术将改变传统的城市建设技术路线,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决策》:海绵城市对我们传统城乡建设理念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刘波: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乡建设长期处于粗放发展阶段,过度硬化与大拆大建伴随着城乡建设的全过程。在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安排,使城乡水生态环境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城市发展已面临诸多窘境。

城市内涝、城市天坑、热岛效应、雾霾等一些城市病态现象持续出现,给城乡居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普遍降低,碳排放增加,流域治理能力不足,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改善进展缓慢;城市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普遍降低,多地城市备受雾霾袭扰,引发民众诟病。

在造成严重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也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所以,《指南》也是经历了反复阵痛而达成的这一成果,得来不易。

《决策》:海绵城市适用于哪些领域?

刘波:海绵城市技术有着广泛的适用领域,是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的基础技术,它反映了社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延续性的高度关切,海绵城市技术就是这种关切的表达。

社会应该如何利用雨水资源?如何看待洪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如何处理水、土壤、空气的辩证关系?这些问题都能在海绵城市技术中找到答案。

海绵城市技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社区(汇水区)为单元,包括工业、农业社区,雨水就地蓄留处理,完成地上地下的循环。如果每一个城乡社区都完成了这一使命,那么美丽中国的梦想就实现了。

当然这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我估计5-10年初见成效,10-15年大见成效,但我们必须从现在起就有所作为。

有必要强调的是,在建设生态社区时,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社区生态功能,要看到社区(汇水区)与湿地、河湖的关系,也要看到大的流域关系,这样我们在社区生态建设时才不至于迷茫,避免投资浪费,达到投资效益。

除了水资源利用外,海绵城市技术在生态修复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社区生态、农田水利、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型机场、重金属土壤污染、河道治理、农田水利等领域都有很好的修复效果。

研究表明,海绵城市技术也是治理热岛效应和雾霾的最佳手段。在石油、燃气管道的生态修复治理领域,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破除体制与

部门利益牵绊”

《决策》:海绵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从体制上看需要破除哪些障碍?

刘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做好顶层设计,要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首先要做好战略规划,包括法律体系、财税政策、管理体制、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海绵城市技术才有发展的巨大空间。如果受到体制与部门利益牵绊,任何好的发展路径都会夭折。

所以,我们不能只依靠住建部一家来完成这一使命,需要全社会都来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海绵城市技术是城乡生态建设的基础技术和方法,也是实现城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基本途径,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仅要在宏观层面解决流域性法律缺位的问题、行政管理分散的“九龙治水”的体制问题、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支持空乏的问题,而且,还要从微观层面解决技术规范和标准问题、流域性的水生态建设规划问题、市场和企业培育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等等,最后实现我国生态工业腾飞的战略目标。

《决策》:从试点城市来看,应该怎样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刘波:海绵城市技术只代表一种技术体系和方法,而不能代表城市发展的全部内涵。我们要利用海绵城市技术,达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时,我们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遏制城市无限制硬化趋势。为解决我国城市面积成倍扩张,城市地表无限制硬化而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各流域城市政府应以2014年城市硬化面积为基准,每年减少城市硬化面积3-5%,国家应将这一指标纳入各流域城市政府的年度考核体系。同时,对农村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地面硬化情况进行管理,维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是积极实施城市生态修复。从现在起,试点城市要有步骤地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工作,推进截污、控污工程,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湖塘、沟渠,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雨水渗透率。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防止城市地质灾害。

海绵城市技术普及以后,原有城市生活污水量会大大减少,雨水进入污水管道的情况会逐步改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的能力与效益均会提高,污水直排进入河道、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三是高度重视水资源战略规划,将水资源及生态环境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支持、鼓励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和监督水生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确立水生态规划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地位,充分认识和利用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注重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文化价值,培育和引导亲水产业健康发展。

四是建立科学的流域管理行政体制。充分理解一个城市的发展与流域上下游地区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任何城市开发措施都要照顾到本地区和上下游地区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参与流域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对话,制定流域治理行动计划及时间表。

五是构建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将立法先行与政策配套相结合,积极开展水生态法律和政策调研工作,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支持构建我国完备的水资源法律和政策体系,立法机构应借助水利改革的契机,率先构建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催生万亿产业机遇”

《决策》: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这对产业发展来说将带来哪些机遇?

刘波:海绵城市建设首先带来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我国工程设计界长期以来沿用灰色排水方案,造成城乡社区大量的硬化地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实施海绵城市技术以后,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体系建立起来,需要大量的转型人才,高校要更新教材,设立新的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

社会资本被引导到绿色科技领域投资,大量的企业创新转型,相应的产业技术装备也会跟进,形成新的绿色产业链,带动就业及经济增长。另外,海绵城市建设也将在我国节能减排领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并带动产业转型,绿色生态产业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现有2万多个社区,假设每个社区投资500万元进行生态修复,仅北京市的投资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有专家估计,我国城乡生态修复领域的投资,将从最初的几千亿元发展到成熟期的数万亿元,市场规模庞大,生态工业体系将得到完善。

这些投资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GDP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国家经济呈现健康势头。

《决策》:现在,中央和一些地方也开始行动起来了,如何看待各地海绵城市的探索和实践?

刘波:2015年1月27日,中国海绵城市技术创新联盟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正式成立,组建了国内第一个专家顾问团队和大型海绵城市实验区。今后,类似的技术团队和探索实验将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城市创新发展将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主旋律。

第3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实践

1引言

海绵城市效应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对城市有关设施开展综合改造,如同海绵一般,吸附大量的雨水资源,进而改善城市用水难的现状,同时,减少城市内涝,提升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抵御和应对能力。加强对海绵城市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新时期的城市创新发展有着非常突出的借鉴意义。海绵城市效应能够通过人工干预与疏导,优化自然资源利用,为市政给排水减轻压力而节省的水资源,可在绿化、灌溉、卫生等诸多领域显现应用价值,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维护城市健康有序运转。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者应该加强对海绵城市理念的研究与分析,认清这种理论和思想的重要意义,并把其中借鉴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给排水工程建设当中,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支持。

2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理念在现代城市的改革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城市现代化和创新性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理念,重点是对城市雨水进行科学管理,对于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加强洪涝灾害防控,从而有效满足新时代建设要求。海绵城市主要借助渗、蓄、净等处理方法,形成完善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对水资源的弹性管理,改进和优化城市给排水系统,并且为整个系统的良性运转提供优良的资源储备。海绵城市表现出非常鲜明的生态环保特性,可以为城市的生态建设提供支持,也可以助推城市转型升级,为城市的战略性经营与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思路,尤其是转变了传统城市给排水设计方面的滞后观念,实现自动化储水和出水,运用了雨水花园下沉绿地、植草沟等设施,收集和排放丰富的雨水资源,对道路与绿化系统进行改进,缓解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内涝和干旱等问题,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当中花费的成本,顺利实现对资源的科学调控,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可以说海绵城市既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又是城市现代化发展当中的理想状态,能够为目前的城市建设提供创新发展的思路,也可以在新时期创造更加丰富的城市发展成果。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海绵城市理念是城市化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这种科学化的思想观念对于当前的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来说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正确认识海绵城市与市政给排水设计结合的意义,可以为未来的给排水工程运转提供创新思路。总体来说,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就是水资源,这一点毋庸置疑,且在大量实践当中得到了验证。就目前而言,在全世界水资源都表现出非常短缺的现实情况,所以关注并且解决好水资源方面的问题,成为目前城市发展建设时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在以往的城市建设以及市政给排水设计当中,对雨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也没有做好对这类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利用,最终出现了雨水资源利用不足,甚至是严重浪费的情况。海绵城市理念的产生,让城市发展对雨水资源的重视度大幅度提高,在市政给排水建设当中推动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特别是通过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创新设计来提高城市整体的蓄水水平,运用科学技术方法重新利用雨水资源,改善资源短缺的现状。与此同时,改善城市整体的给排水功能,可以不必局限在传统的给水和排水管道方面,可以建立一个自然给排水系统,确保城市的稳定安全运转,发挥自然给排水系统的运行优势。第二,改善内涝内旱问题。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学习和渗透,能够帮助城市化解目前存在的内涝和内旱现象。在目前的城市发展当中,雨季内涝明显是非常显著的特征,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城市,降雨表现得非常集中,假如城市自身市政给排水系统无法发挥应有功能,就会出现严重内涝灾害,危及城市群众的生产生活。除此以外,海绵城市理念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的干旱问题,尤其是能够对雨季时收集的雨水资源进行恰当处理,待干旱时顺利调取和使用,确保城市整体功能的提高,也为城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第三,减少城市水污染,维护城市环境。生产活动会不可避免地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特别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人们因为过度关注经济发展,反而忽略了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提升,这无疑为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自然也为水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为后续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能够对当前的城市环境进行改善,有效减少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生态的不良影响,保证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值得一提的是,海绵城市理念和市政给排水设计的结合,能够大大增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改善水体环境,为城市迎来可持续发展局面提供支撑。

4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的原则

海绵城市是一种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思想,可以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提供有力支持,也能够助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如今的城市建设与实际的工程规划当中,可以把海绵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融入海绵吸水功效,积极吸纳地表水,补充地下水,强化疏通效果,防止内涝内旱等极端问题的出现。当然海绵城市还能够促进淡水资源循环利用,为如今的生态恢复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海绵城市和市政给排水设计相结合,是提高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的系统设计当中,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把握内在规律。第一,防涝原则。在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当中,有很多给排水设施比较老旧,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因此,出现了明显的积水、洪涝等问题,这无疑为市政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效果带来了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情况,设计者需要在实际设计活动当中贯彻防涝原则,提高洪涝防范和应对能力。在城市建设中排除积水是非常关键的,既可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质量,也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回收水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改善水资源紧缺的现状。第二,节约原则。节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备受推崇的文化观念,当然这种节约原则也适合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当中。设计者应该认清资源节约的重要意义,在系统设计和动态优化当中,都要始终坚持节约准则,避免对原有管路进行修改,而是立足原有基础展开科学化设计,注意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第三,尊重自然原则。想要切实推动城市的长效发展,就必须把环境建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发展。市政给排水设计,应该始终秉持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原则,牢牢把握自然规律,如果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不仅无法完成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还会伤害大自然,最终限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也是设计者在给排水系统设置环节应有的观念,为实现生态平衡和城市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5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5.1路基排水设计

市政道路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完整的系统,路基是整个体系当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会对道路结构稳定性带来极大的影响。在路基的设计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有效的排水设计,可以大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雨水积压所带来的坍塌陷落等风险,这也是市政给排水设计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针对现场环境做好全方位调研,掌握本地降水量、气候条件及其规律,检测好路基土质,为下一步的计划和系统设计打下基础;其次需要秉持提高路基排水与透水性能的准则,科学设计路基工程建设方案,着重对填补技术进行优化,严把填补材料质量关卡,选用透水性强的材料,加强对新型材料的使用,确保路基结构平稳。

5.2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会给市政给排水设计带来重大影响,尤其是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所以应该将人行道的合理设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改善和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功能,彻底变革以往落后的人行道设计思想,用海绵城市理念推动设计创新。设计者应该对城市地形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恰当选取科学材料,设计人行道给排水系统,着重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例如,新型排水系统设计需要随地形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做好科学化的密度分布。西高东低的城市需要确保设计的给排水系统顺应这样的地形趋势,呈现样态分布特征。东高西低的城市,当然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和地形趋势保持一致。在人行道给排水系统设计中,要注意对新材料的使用,选择性能好、经济安全以及可再生的材料,确保雨水渗透有效性,提高雨水资源的收集效果,并为后续利用打基础。

5.3车行道设计

车行道的设计也是不容小觑的,想要综合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效果,也要特别关注车行道设计和海绵城市理念的结合。事实上人行道和车行道在实际设计当中是比较相似的,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状,做好科学把控,提高整体给排水能力。全面研究车行道使用的特殊性,明确在道路当中车辆行驶速度相对较快,所以设计者需要结合施工现状确定出相应的密度,维护路面平稳,减少行车中的风险。海绵城市理念要求在车行道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应该运用优质材料,完善排水功能,改进以往设计当中排水构筑物密度不足的问题。另外,设计者应该考虑到路面应该具备防滑性,尽可能在路面铺设当中运用性能优质的防滑材料,在确保车行道基础功能的同时增强给排水效果。

5.4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的设计应该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有效借鉴,因为绿化带设计也是城市给排水设计当中不可忽视的内容,而且对设计的要求非常严格。在绿化带的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第一,有效收集雨水资源。在设计活动当中应该把海绵城市思想理念作为指导,坚持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行动准则,科学设计和提高雨水收集功能,重点做好绿化带材料和绿化带高度等方面的恰当设计。通常,绿化带的高度应该设置为15~20cm,同时,要注意超过区域内土壤高度。第二,加强水质过滤。为满足水质过滤要求,一般情况下会利用种植土设置砂石层等方法,确保雨水的过滤效果,提高水质。第三,对排水功能进行优化提升,结合绿化带的布局情况,设计好排水装置和设施,恰当设置高度、位置,便于雨水排放,防止雨水资源过度积压影响植被正常生长。

5.5附属设施设计

附属设施是市政给排水设计当中极易被忽略的一部分,但附属设施的实际设计效果会为系统的应用功能发挥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优化整体的系统设计,应该针对周围情况做好调研,明确设计指标要求,并在标准指导之下,把控好附属设施的设计质量,改进施工方法,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绿地衔接部分的合理设计,更新思想观念,运用多元化策略,确保排水功能的发挥效果,例如,运用雨水分流、下沉式绿地等设计方法。除此以外,设计者还可以在衔接部分布置雨水花园,利用好丰富的雨水资源。为提高附属设施的吸水效果,应该以草植沟替代混凝土材料的使用。

6结语

市政给排水系统在城市的整体运营发展当中提供了优质的基础条件,但是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市政给排水系统的应用要求也大幅度提高,传统落后的市政给排水系统设置方法也表现出明显缺陷。为促进城市创新发展,满足市政给排水系统建设的要求,优化市政系统的运转效益,对海绵城市理念进行吸收借鉴显得非常重要。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要求,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者要加大城市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力度,运用有效处理方法,形成一个全新而又完整的水资源循环管理系统,优化资源储备,体现生态环保要求,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梓君.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04.

【2】张海彬.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砖瓦,2020(5):84+86.

【3】薛健.浅析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对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73-74.

【4】鹿方亮.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智能城市,2020,6(10):29-30.

【5】陈龙.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83+86.

【6】武秀伟.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31):84-85.

【7】王海.海绵城市理念在山地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3):42+61.

第4篇

关键词:节约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203

1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的概念及意义

1.1 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概念

当下社会正在进入一个节能环保低碳的生活,节约减排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所以在城市的绿化过程中,也要坚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节约型的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它是按照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合理利用资源的标准来进行设计,建设和维护的。

1.2 节约型生态园林的意义

节约型生态园林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不可少的,也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

2 现代生态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园林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违反节约型社会的例子,比如说乱挖湖泊,外地引进其他环境生物,建设大块绿地,人工湖泊等等。这些现象不但没有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反而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而且不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

2.1 水景的设计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无论多雨地区还是干旱区域,很多城市的建设都喜欢建造一些大型的喷泉,人工河流,人工湖泊等等,这些景观的水来源都是城市的居民饮用水,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大多不是循环使用的,使得浪费现象加剧。

2.2 高能耗灯具的使用

很多的城市经常喜欢使用高能耗的探照灯,这些探照灯的功率非常的大,探照的距离非常的远,尤其是夜晚的路边和城市的广场上,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这些现象使得很多电能被白白的浪费掉了,还造成了很严重的光污染现象。

3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3.1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

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兴许一种海绵城市的建设浪潮,这种海绵城市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设计理念,其从原来的城市排水改为城市吸水,对其城市内的各种建筑物、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等进行基础吸水建设,使其为主体承载更多的城市中的水处理,保证其城市的基础运行,并且根据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水文条件,对其进行不同的规划设计。

3.2 因地制宜是生态园林设计的要求

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多多选择则本地的植物,这些本地的植物都是比较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环境的,不会对水分有更多的要求,这样仅仅是自然的降水可以保证植物生长的要求。

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多多种植一些耐旱的植物,他们对于水分的要求是比较少的,能适应干旱的环境,生命力旺盛,非常适合北方的环境种植。

3.3 活化水体与循环使用水

水对于一个景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景观的设计上要十分重视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既要做到能够充分发挥出应用的效果,又要做到不浪费,节约用水。

3.4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3.4.1 地形地貌的有效利用

在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地形因素,在原有的地势基础上进行建设可以减少施工的成本,也降低了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对植被的破坏,减少了噪声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园林的土地利用效率,使得现有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使得园林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3.4.2 原有植物和景观充分利用

尽量保留原有的建筑物,保留原有的植被,保留这些原有的资源可以充分的节约时间和成本,还能节约其他的资源,这正是建设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恰当的设计,把原有的植被和建筑等和新的环境相融合,已达到不用重新施工的目的,实现节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探讨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对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的不断开展,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的研究工作也将成为保障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得以实现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市政工程 智慧城市 城市内涝 交通通讯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发生最为频发的国家之一。本文在简述国内涝情后,指出城市抗涝问题涉及技术领域广、实时性强、数据量大及数学模型复杂等关键问题,而互联网正是恰逢其时的用武之地,让智慧城市把天、地、人三者关系更和谐发展、把雨水径流的带来的内涝,在互联网的全面、系统的控制下,在保证城市安全的同时,又把雨水径流变成宝贵的自然资源。

1抗涝工程是建设现代化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

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提高城市建设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有效地防止城市内涝,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等方面工作,“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等要求。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加强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工程体系。

显然,在建设现代化智慧城市中,抗涝工程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互联网技术更是它的用武之地。

2我国城市内涝概况

据中国气象局的《气象蓝皮书》所载:“中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其暴雨洪涝灾害呈现逐步严重趋势。”

住建部于2010年曾经对全国351个城市进行调研,其结果指出:2008-2010年的三年间,全国有62%的城市都发生过内涝事件,而且内涝发生二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据媒体报道,上海在2015年6月16-17日凌晨,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多个地段积水成涝,上百条马路水深达500毫米以上,交通阻塞,大批小轿车抛锚。又如广州,就2015年5、6月份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雨,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多个城市遭受内涝,致使道路中断、交通瘫痪,市民家中进水,受灾人口达42.41万人,直接损失达5亿元以上。与此同时,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多个城市,也因暴雨来袭而发生严重水涝。

虽然很多城市,在新建和改建过程中,都采取了防涝、抗涝措施,但仍然在暴雨来临时无济于事。以广州为例,自2008年以来,水务部门已完成300多个水浸点改造。当时预计效果,广州城区及建制镇的排涝标准将达到20年一遇的指标,对24小时的暴雨不会成灾。可是在2013年的一次暴雨,中心城区易涝点达44个,内涝黑点13个。24小时暴雨不成灾仍然是一个梦想而已!同样,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都对城市建设中的防洪排涝的设施年年进行改造,但年年内涝不断。

3城市抗涝工程的特点

3.1涉及技术领域广

在汛期,台风、暴雨、天文潮,向人们发起挑战的时候,通过电视台、短信、微信等各种通讯设备,向市民发出了不同级别的风雨警报。市民全动员,领导奔赴防汛第一线,严阵以待,保证万无一失,确保城市和市民安全。各路技术大军、相互配合、联合作战、共同奋斗!暴雨何时来、雨量有多大,这是通过气象预报提供信息。在地上,哪些地方下了雨,雨量有多大?这是由各地水文站,几十个、甚至上千个水文站提供数据。雨水径流的排放,涉及到城市给排水系统及水务、环保部门;还有屋顶花园、下沉式绿地则与园林,建筑行业有关;还有电器设备的自动化控制,通讯、互联网等等技术。

总之,抗涝工程涉及技术领域广,需要各路技术大军,大家通力合作,共同战斗,方可取得圆满结果。

3.2实时性强

在汛期,风雨交加,强降雨随时变化,犹如面临大敌,高度警惕,密切关注;随时发生交通堵塞,家中进水,民宅倒塌,救命逃生,事态岌岌可危。河系水位猛涨,天上雨水在无情地倾倒,地上雨水径流还在冲向河道,水位警戒线随时告急!一旦失误,河岸决口,崩坝事故发生,瞬间城市被淹,百姓生命垂危,一切行动,分秒必争,所以实时性极强。

3.3数据量大

暴雨来袭,各地上百个水文站的降雨量信息不断送来,又不断更新。各个地块的水涝在告急,多少道路被淹,多少房屋进水,又有多少消防战士和多少救护人员,抢救了多少市民?还有多少市民失踪和死亡等等。

现场情况不断变化,数据在不断更新,暴雨事件何时结束还不得而知。所以发生的数据量极大。

3.4事态危机难以评估

雨在何时下?风往哪儿刮?水涝在何处发生?设防的地方可能没有出现,而新的地方可能在强降雨的作用下,措手不及而产生新的涝区。

对于天灾的突发事件,防不胜防,因为变数太多,随机性大,各种不利因素可能一时会合,竟想不到的事情又可能发生。

由此可见,在防汛抗涝过程中,事态危机难以评估,所以对未来很难正确预测,而想达到理想效果也就难以控制。

3.5信息的系统化处理

综上所述,在防汛抗涝的非常时期,天、地、人三方面的信息在不断变化,天上的雨水、地上的径流、有些人在受灾、有些人在抗涝。涝区的水要迅速排除,同时还要保持本地块的雨水蓄、存,而超标径流雨水又不可随便排放而进入河道,国家有总量控制。

从总体来看,更要严格监视河道水位,同时必须根据气象预报,控制洪峰在警戒线以下,以保证城市安全。

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实施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切实提高城市排水、防涝、防洪和防灾减灾能力。”

由此可见,信息的系统化处理,应该由智慧城市建设者们义无反顾地去完成这个任务。

4 抗涝工程智能化的技术难点在哪里?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对抗涝工程智能化,还有很多技术难题有待解决。

4.1数据采集难

在抗涝工程中,对来自天、地、人三个方面的信息,都有一个采样难的问题。如风速不稳定,大风影响下雨量又测不准,但是它毕竟还有固定的水文站。

雨水径流是抗涝工程中最重要参数,但是它不但受到风雨的影响,还受到天气干旱的历史和路途中的植被条件影响。

更重要的是径流发生的途径随机性很大,所以测试点无法固定,又增加数据采集的难度。

4.2 传感技术尚不完善

在抗涝过程中,信息种类很多,信息量又很大。但是这些信息都是非电量,而且信息发生的地方不固定,信息变化的随机性大。如风速、降雨量、地表径流、水位、温湿度等等,这些信息的传感技术在测量精度、信息传输、环境适应性及智能化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有待与进一步提高。

4.3数学模型复杂

在汛期的抗涝工程里,要实现智能化控制,其关键是要探索一个实用而精确的数学模型,它是整个抗涝工程的核心部分。

但是要建立这个数学模型,在客观上很多关系参数的规律性还没有摸透,而且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粘度又不大,用传统的统计方法难以圆满解决,只能用灰色理论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不断实践中完善和提高。

其实,抗涝工程的控制过程,都是围绕着雨水径流的生成、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进行。首先是气象预报的雨情,然后是水文站所收集的实际降雨量,而雨水到地面后,一部分被蒸发和流淌过程中经过地貌、植被等吸收,最后形成地表雨水径流,并顺流而下。有的积水成涝,有的进入雨水井,流入河道,最后形成洪峰!

这里,雨情的预报精度受到气象部门水平的限制,雨水径流由于途径不同,其含有成分也不一样,如泥沙、树叶、杂物等,一方面影响汇流的时间;另一方面又影响雨水径流的数量。所以很难从降雨量与雨水径流之间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更难以由流域的降雨量与洪峰建立一个数学模型。

5 智慧城市的抗涝工程势在必行

在城镇化建设中,生态城市建设是首要目标,而城市安全又是放在首位。

事实证明,城市内涝的发生,是建设文明生态城市的最大障碍,而城市洪灾的发生更是灾难性的事故。

第6篇

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加息谨慎,市场普遍预期4月份不会加息,市场就此迎来一波反弹。沪指突破5178以来的下降趋势线,双底回踩后的回升,检验了双底的确立。社保基金条例开启养老金入市预期,MSCI将A股纳入预期,以及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后续市场子弹充裕。可以合理预期,沪指60日均线将在4月份拐头向上,一波上涨行情或就此拉开序幕。对悲观者而言,每一波行情最大的困境在于个股的年报不佳。4月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笔者认为处于低位个股如果业绩不佳,公布下滑的业绩则是利空释放,反弹可期,特别是部分周期股。而对于年报较好,或第一季度报不错的上市公司而言,将会力促个股的上涨。未来2-3个月的吃饭行情,值得把握。4月或是激情燃烧的月份,A股将迎来上半年的绝佳获利时间窗口,笔者建议关注以下四大主题:

一、金融板块。银行、券商、保险都有机会。特别看好券商,春江水暖鸭先知,每一波行情的启动,都有券商行情的参与。有业内人士观点认为,1季度是券商今年业绩低点,预计未来3个季度业绩改善空间持续扩大。一线城市房价高压,预期资金终将到A股寻找机会。当前部分券商大股东增持回购凸显对券商价值的认可。当前机构配置仓位仍较低,后期正循环效应下弹性较好,而且券商的实际流通市值较小,如果看好后市行情就值得超配。相关个股如中信证券、国金证券、长江证券、太平洋等。

二、建材板块。传统的24节气中,清明之后就是谷雨,合理预期雨季逐渐来临。从中期看,受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南方防洪防涝压力增大。日前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于2016年10月底前报批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随着各地基建陆续开工,建材的需求开始增大,部分建材行业的产品价格有一定上涨。如近期部分地区的水泥价格在上涨。相关个股如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加上各地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地下管廊建设推进,相关的管道建材类订单开始增加。相关的管道建材及基建类个股值得中线关注。个股如:永高股份、伟星新材、龙泉股份、东方雨虹、青龙管业等。

三、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兼送转行情。第一季度业绩预增令人放心。结合当前比较火热的高送转行情,则会有较好的预期。高送转行情因为有近200家高送转,因此行情可持续性特别值得期待。结合不同行业特征,以及市场热点(如供给侧改革、涨价类、V1K、无人驾驶、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大健康、信息技术、教育体育、国企改革、壳资源等)轮动可能效果较好。相关个股如金灵通、天广消防、旋极信息、世纪鼎利等。

四、旅游板块。清明节之后,就将迎来5月份的劳动节。属于传统外出踏青旅游季。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8016美元,正处于旅游行业高速成长阶段。政策鼓励2,5休假模式来临,去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到要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旅游板块应该有一定机会。相关个股如宋城演艺、中青旅、腾邦国际等,结合迪士尼旅游热,相关迪士尼个股也有望在6月16日开园前反复活跃。

第7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小区 雨水资源化 综合利用 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增加了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视,相关部门希望通过有效的措施,为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而建筑工程在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的浪费是非常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建筑小区得以产生,实现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然而,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在绿色建筑小区中的有效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对该技术的了解和实际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概述

路面、屋面、绿地及其他雨水是雨水在绿色建筑小区当中的主要类型。在实现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雨水收集系统、分散处理系统等进行充分的利用。

在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当中,对水质的了解是关键。多种因素会在雨水降落的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包括空气质量、降雨强度以及落水下垫面等,因此复杂性是水质的主要特点之一。实测资料是确定雨水水质的重要措施,当实测资料缺乏时,在对雨水水质进行确定的过程中,可以对我国地区降水水质标准进行参考。

针对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来讲,它能够集成优化雨水资源,这一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技术包括雨水收集、集中处理以及分散处理等。在确定工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对当地的气候以及绿色建筑小区的具体特点做出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当雨水利用目的不同时,会对以上工艺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技术进行综合利用。

二、绿色建筑小区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雨水收集和分散处理系统。以下从路面雨水的角度出发,对该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在收集和分散处理绿色建筑小区当中的路面雨水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较高的污染物浓度以及复杂的污染物种类的存在这一特点,因此要想科学的收集并处理这些雨水,是对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挑战。相关部门在展开各项工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绿色建筑小区在对路面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对直接弃流方式进行应用,路面雨水口就可以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而在从小区内部向外排出的过程中,可以对市政雨水管进行应用。

如果绿色建筑小区位于缺水严重的城市,要想对路面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可以对下凹式绿地处理方法进行应用。此类型绿地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设计师对绿地、路面以及雨水口坎等高程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其中,绿地高程要低于路面高程,绿地中是设置雨水口的关键位置,绿地高程低于雨水口坎高程,而路面高程应高于雨水口坎高程。在发生降雨现象以后,下凹式绿地中可以不断流入路面雨水径流,在蓄渗截留的基础上,上凹式雨水篦将有效收集多余的雨水,这一收集过程具有较强的集中性。在对下凹式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针对直接弃流工艺来讲,能够有效的促进雨水下渗量的增加,并实现对雨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最后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收集。然而,同上凹式绿地工艺相比,下凹式绿地工艺在实施的过程中拥有较高的成本。

(二)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分散收集和处理是该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要方式,在这一方式背景下,能够有效提升水质,并降低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这部分雨水在得到利用以前,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集中处理即可。

而在分散处理雨水过后,需要对其进行集中收集,在对其中较大的颗粒进行去除的过程中,需要对沉砂检查井进行应用,雨水集中收集池可以有效接受重力流。

针对绿色建筑小区来讲,人工湖等景观水体是其重要的组成成分。景观水体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重力流,当然,这部分雨水资源是经过分散处理的,因此雨水资源被有效应用于环境景观补水当中,而再生水利用调蓄体成为景观水体的另一个特点。在对人工湿地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处理景观水体,从而提升其水质,此时需要对部分雨水进行回用,在将其应用于冲厕和绿化当中的过程中,首先应当进行科学的消毒。在小区当中,景观水体无法得到重力流入的雨水,同样需要得到集中处理,这一处理的关键位置就是小区当中的调节池,它位于地势相对较低的地点。当下降现象产生于景观水体水位当中,景观水体雨水资源利用的实现,需要在调节池中对泵进行应用。在暴雨天气背景下,无论是调节池还是景观水体,一旦产生溢水,会在市政雨水管道这一媒介下得到有效排放。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雨水收集与分散处理工艺在绿色建筑小区当中主要以绿色屋面、下凹式绿地等为基础,在消毒和集中处理的过程中,相关措施具有简易性,通过处理,可以在城市杂用水和景观环境用水中对雨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不仅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同时,也为当地绿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小区中雨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讨,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宇,许乙青,邱灿红.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J].经济地理,2015,(09).

[2]胡茂川,张兴奇,陈刚.城市屋面雨水利用潜力分析――以南京市河西地区某小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04).

[3]本刊编辑部.推广绿色建筑,营造低碳宜居环境――第八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J].城市发展研究,2014,(04).

[4]李艳兵,李先凤等.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株洲市海绵城市建设探索[J].中外建筑,2016,(05).

第8篇

Abstract: China is in a critical period of promoting urbanization. Green buildings can solve many problems caused by high-speed urbanization,like resource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building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cities are discussed.

关键词: 绿色建筑;中小型城市;全寿命周期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full life cycle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035-02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小型城市建设成为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基础。由于经济推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住房要求也随之提高,从过去的“安居”物质理念逐步开始追求“绿色”精神理念,这促使建筑业走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1]。

1 中小型城市建筑发展现状

1.1 粗放开发模式

1978-2012我国中小型城市建筑从17.9%提高到52.6%,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2],这种迅速的背后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不可持续的粗放式发展。我们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二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在推进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建设也面临严峻挑战。建筑粗放式开发不但吞噬了大量农业和生态用地,还出现许多监管不严,建筑垃圾过多不能有效处理,房地产规划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等多因素问题。

1.2 既有建筑能耗

建筑运行对水、电、燃气等能源和资源的依赖十分明显。2000年以前城市建设开发中多数为非绿色节能建筑,其比例占城市建筑面积80%。大量非绿色节能的既有建筑不但加剧了资源和能源消耗,还造成不可逆的环境污染。据统计,城市中来源于建筑的改扩建及维持其功能正常运行的碳排放量占60%,来源于汽车尾气的仅占30%。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40%以上,远远超过其他行业能耗需求[2]。

1.3 中小型城市环境资源

绿色建筑本身是从建设开发的源头解决建筑对于环境的污染问题,在以往“先建设后绿化”的二次投入中解脱出来,依托中小型城市环境基础,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措施,使得区域开发后的水文、地质、地貌与开发前保持一致。以呼伦贝尔市为例,林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水资源总量286.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1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4.66倍[3]。对比已经被雾霾、水污染影响的大城市,显然小中型城市建设必须选择绿色建筑开发理念,促使我们从源头保护为数不多的自然遗产。

2 中小型城市应用绿色建筑的必要性

2.1 人的自身需求

由于人们不断搬迁,中小型城市的城市化范围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建筑开发如雨后春笋。人口的密集,建筑用地价格的上涨,以及不断提高的大众物质需求,迫使城市不得不继续向外扩张。正如协同理论中的自组织原理一样,城市的扩大化并不是政府的导向,而是大众选择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建设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

2.2 生态环境需求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占能源总消耗量的27.45%。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占比例还将上升至35%左右。以此速度计算到2020年,建筑能耗可能达到1089亿吨标煤,夏季空调负荷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工作[4]。

伴随着重发展中小型城市,拆旧建新蔚然成风,拆除带来许多无法转化的建筑垃圾。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交织的环境生态问题不断扩大,我们必须正视这些发展中的问题。

3 绿色建筑在中小型城市应用中的问题

3.1 认知问题

低能耗带来使用成本的降低、绿色建筑的长期环境效益,这些优势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市场动力和消费需求,也无法鼓励建筑商、消费者主动投身到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环境效益的不确定性,效益显现的长期性,政府的推行力度以及建筑商对利益追逐的短期性等问题,都影响着绿色建筑技术的推广。

3.2 技术问题

当前中小型城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最大阻碍并不是绿色建筑的技术落后,而是相关企业缺少技术培训,无法与时俱进了解当下先进绿色技术。这会影响企业在绿色建造上的积极性,减慢绿色建筑推广速度。中小型城市大学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高校科研与企业技术应用接轨,中小型城市建筑开发只能被动接受“绿色建筑”这种“新兴技术”,并没有能力开发研究与本土环境、经济、文化相融合的绿色建筑体系,导致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推广受到严重制约。

3.3 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一直是阻碍开发商不能推广绿色建筑的主要原因,绿色建筑不仅选材造价略高于普通建筑,为实现真正的节水节地节能在建筑周围附属设施上更要花费高成本。近年来政府不断出台针对绿色建筑的优惠政策,但对于开发商的经济利益来说都是杯水车薪。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对2014年148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2],住宅建筑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23.9元/m2、70.9元/m2、131.8元/m2,公共建筑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29.9元/m2、87.3元/m2、216.4元/m2,由此证明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高成本。

4 中小型城市绿色建筑实施策略

4.1 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

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主要集中于建筑的采暖和生活能耗,这也是建筑能耗的70%。我国气候条件、建筑形式、经济发展千差万别,所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措施要因地制宜。

严寒地区既有建筑改造主要取决于建筑外墙保温。提高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门窗、屋顶及地面的传热系数, 严格执行窗墙比规定,提高门窗的气密性,这些简单措施都能降低建筑能耗。

可再生能源应用。中小型城市一般人口少,资源丰富,公共建筑和住宅的辅助设施可以利用风力、太阳能等技术实现简单的自给自足。如太阳能照明、雨水再利用、广场上小型风力、水力发电景观等。中水循环利用不单单减少了能源的消耗,这些简单举措也为减少城市内涝灾害,建造海绵生态城市添砖加瓦。

4.2 被动式建筑设计

被动式设计是指通过最大限度提高建筑物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充分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辐射等被动式技术手段,将供暖和空调需求降到最低,在达到舒适的室内环境基础上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体系。

①以高效自然通风代替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在开发或原有建筑改造上应用风压和热压原理[5],风经过建筑物由于阻挡出现压力差,促使空气从迎风面孔隙流入室内,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形成了有效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如果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空间上部将形成较高压力,而下部压力较低,当这些位置存在孔隙时,空气通过下开口进入上孔隙流出。

②以自然采光代替照明及取暖。大型公共建筑采用被动式设计理念考虑建筑的朝向与太阳之间的夹角问题,自然光线穿过玻璃屋面进入室内,达到自然采光和提高室内温度的效果。屋面上附有自动开合的百叶,避免夏日阳光过于猛烈直射,降低室内温度。

4.3 合理定位规划成本

绿色建筑的应用成本主要是前期的技术研究,如图1所示,成本投入大部分在研发和材料的生产过程中,设计和施工可以在多个项目中借鉴重复使用,后期运营则是项目赢利的关键。对于建筑商和消费者而言,在项目中不是直接承担高昂的绿色建材研发和生产,而是参与材料选取、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使用阶段。就整个价值链而言建筑商和消费者参与的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增值和盈利部分。

在绿色建筑成本中我们主要分析的并不是建筑本身的单一造价,而应分析其增量成本能否带来后期效益。引用孙大明等人对21个绿色建筑项目的调查与统计见图2、图3[6]。一般项目的定位越高或选取的星级越高,则相应增量成本越大。建筑商和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的合理定位和节能等级选取是影响增量成本的关键。

5 结束语

中小型城市绿色建筑的应用首先要实现绿色建筑技术、城市规划、景观规划与市政设施衔接;其次政府在绿色建筑推行上要奖惩并用,实现从单一绿色建筑向绿色城区发展;最后提升消费者、建筑商对于中小型城市绿色建筑开发的定位,把绿色建筑开发技术理念以可行方案落实到中小型城市的开发建设前。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实施在城市开发利用前,这将成为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GB/T50378―2015,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牛凤瑞,白津夫,杨中川,李学峰.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中国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发展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4]2016-2021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分析报告[R].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

第9篇

【关键词】城市水利;河道治理;生态景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流空间减小,水面窄小,水灾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大量污水入河的问题产生,河流水质普遍恶化。城市化也增加了地表径流,洪水频繁,对市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人们不得不去通过堤防加高培厚,建造混凝土河床来改善水质。这些硬质铺装也起到了隔离污水的作用,还有采取“整顿”的做法疏浚,以增加河流的防洪能力。然而种种办法之下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河流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活条件,地下水和地表水交换受阻,大大削弱了河流生态自然修复功能。

1 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势利导,重点整治”。具体说,规划中对河道上下游及左右岸应兼顾,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方面要求,根据河道变化趋势,因势利导,掌握时机及时整治,重点河道先整治,整治一段,巩固一段。整治时应尽量利用河道上合理开发的已有整治工程,保护沿河城镇、农村、农田,使河槽远离洪水威胁的居民点。河道治理必须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与城市其它专业规划相协调;确保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满足其他需求;扩展河道功能,在扩展人防、景观、休闲健身娱乐等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其供水、排污、通航等多种功能;河道综合整治与岸线走向和周边地貌、环境相协调。

2 河道治理设计理念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要改变过去工程水利的传统观念,建立生态水利河道治理的设计理念。营造一个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生态健康的生活环境。“河道联网”理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见水贵在灵气。现在通常是单独一条河道或者一条河道分段治理,分段治之,相互孤立,活水往往被治理成“死水”,虽不泛滥,也无水趣可言。而将一个流域内的河道或一条河道的上下游通盘考虑、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互为补给,则必将使整个水系活跃起来,“水网”通畅,如龙其中。“人水和谐”理念。城市河道的治理体现了河道景观与人类、生物及周围环境的和谐,维护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长期平衡相处的共同利益,达到了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河道治理目标。生态景观河道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代表了河道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蓄洪涵水理念。蜿蜒曲折的河道形态、植被茂密的河岸、起伏多变的河床,利于减小河水流速,消减洪水的破坏能力。两岸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丰俭,缓解旱涝灾害。然而,水利部门往往出于安全角度考虑,采用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标准,建筑高坝雄堤,裁弯取直,结果却适得其反,洪水的破坏力被强化。原因在于没有顺其自然。生态美学理念。自然河道和滨水带由凸岸、凹岸、深潭、浅滩和沙洲组成。是各种生物适宜生存的境地,是生命多样性的景观基础,是各种生物的迁徙廊道。生机勃勃的水际尽显自然形态之美,动、植物互相依偎,动、静互相映衬,自然且不凌乱,变化而不失秩序。审美统计实验表明,植物丰富的自然景观比人工景观有更高的美学价值,而且随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也会提高。

3 城市河道治理模式的取向

滨水是城市最为宝贵甚至稀缺的空间。生态景观型河道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河道治理的发展方向,紧紧把握住它的中心理念“师从自然,恢复河道生态系统——实现河流的自我修复”。

河流平面流畅化、舒展化。自然河道整治应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疏堵合理。 河道断面多样化、自然化。合理利用河流空间,在设计中可采用复式断面或不规则断面等多种形式,满足人们休闲、亲水、亲近自然的需求。

护岸生态化、景观化。避免使用单纯硬质护岸,选择生态型护岸材料与结构型式。

建设河流各河段特色性的水岸。河流各河段要根据自然风貌、经济用地性质、历史文化各异的特点,创造出有特色的秀美宜人的河流环境。

治理中,应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河道治理,逐步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本色面貌,还原水面、绿化河道,形成具有现代气息又有自然风貌的河道。

护岸形式的设计和选择,要充分考虑特定河流、特定河段的自然生态状况,精心构思,力求细致全面。为了保护一定河流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治理采用材料源于自然,使得整治后的河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 工程实例

通过比较水系治理实例,充分反映出传统水利建设和生态水利建设两种不同理念下的建设成果。

案例1综合治理理念是注重河道行洪、排涝等本身的功能,主要考虑的是河道的行洪速度、河道冲刷、水土保持等。忽视了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和谐的问题,忽视了河流本身具备的自净功能,忽视了河流是多种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生物的物种库这些重要事实。因此河道断面形式单一,护岸多采用直立式设计,走向笔直,护坡结构坚硬,材料为浆砌块石,没有亲水互动的连接段、平台和栈道,层次不清,没有注重生态合理性。

案例2水系综合治理树立融入自然、充分利用河流自我修复功能的工程设计理念,创新设计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须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使水利工程既体现水工建筑物的特点和功能,又与周边植被、地貌等自然环境相协调。在河道治理方面,充分重视生态的原生性,避免改变原有河道形态,实现了“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人水相亲,和谐自然”的先进理念。景区水系生态建设呈现出生态层次清晰,分区明显,景观植物栽种因地制宜,设置亲水景观,拉近人水之间的距离。

5 结束语

通过对河道水系治理的对比,清晰地看到了传统水利和生态水利建设结果的迥异,充分暴露出传统水利的不足和缺陷,即没有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改变河道原有形态,无法满足人水和谐相处的要求。而生态水利的优势就日趋明显,既实现工程安全,又紧随自然和谐的景象,顺应自然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国舫.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J].2005.

[2]浦德明,何刚强.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J]].江苏水利,2003(5).

[3]李益健,任南.简述三峡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M].环境科学与技术,1993(2).

第10篇

国外绿色技术创新制度新趋势

绿色技术创新是对技术创新的拓展和提升,是生态文明视域下技术创新的崭新形态,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迫切需求。

绿色技术创新需要制度的保障,它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鼓励、推动和保障绿色技术创新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及准则的总和。

官产学研合作创新制度更加完善。官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有力措施,是实现优势互补、分散风险和提高研发效率的必然趋势。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官产学研合作,如美国的新一代汽车合作计划、环境技术出口技术,英国的法拉第合作伙伴计划等。

日本以搞活经济为目标,服务于企业技术合作战略,通过以技术突破为目标的官产学研合作来发现和确定研发课题,促进研究成果的社会转化,采用公开招聘制和任期制选拔和吸引人才。

美国颁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一个初步设计方案》,意味着美国的官产学研结合进入了新阶段,加快了绿色技术创新的步伐。

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为适应全球绿色新趋势,各国纷纷加强绿色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建设。绿色管理制度更加强调人性化和柔性化管理,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管理层级,把内耗降到最低,把效率提到最高。

军民两用技术推广制度更加系统。部分军用技术绿化为民用技术,不断加强统筹协调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打造军民融合开放共享的格局,实现军民领域技术、信息、人才、产品、标准等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提高军民融合公共服务水平,为绿色技术创新注入新的能量和活力,推动军民融合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

认清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的特质。概括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体现了四个坚持。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第四,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体现。首先,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的结果。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又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指导下人们认识演化的结果。

马克思说,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改革开放以来,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它源于改革开放实践,又推动了改革开放实践。

从本质上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不断地探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历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历程。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基本经济制度,还需要充满活力并具有竞争力的微观基础。

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通过改革并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选择适当的实现形式,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

第一,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通过分类改革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第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共赢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多元市场主体互相竞争、充满活力的体制环境。

第三,在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就是要强调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两条腿走路,这样才能走远、走好。

四川要求21个市州政府驻地建立水源储备制度

通过骨干水利工程和重点水源地建设,十三五期间,全省21个市州政府驻地要全部建立起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这是1月20日记者从在成都举行的全省水务局长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十三五期间,各地要强化项目储备、做好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工程质量监管,开工建设包括成都市李家岩水库等在内的50座大中型水库,加快武都引水工程二期灌区等68处在建大中型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解决部分地区资源性、水质性和工程性缺水难题。

第11篇

治理环境污染,寻求生态环境平衡,实现社会经济双翼齐飞的生态发展新格局已成为当下主旋律。自本期始,《经济》杂志开设“生态经济”栏目,该栏目由《经济》・中国生态经济研究院出品,调研当前中国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寻找创新模式,推出优秀榜样,为未来生态经济发展趋势提供智力支撑。

广东省湛江市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的过程中,很好地构建起生态新干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湛江初步实现了“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绿色崛起战略规划目标,成为我国城市生态经济和谐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处南海北岸、大陆南端的湛江,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落后,一度被指为“人口大市,经济小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历史上的湛江错过了太多;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机遇中,湛江的既有优势需要得到充分发挥。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可以说,湛江是当前工业化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统一体最好的地方追溯标本。

产业转型:工业产业生态化实践

湛江的美丽,只有到过湛江的人才能真正领略。

湛江位于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地处两广交汇处,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到“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再到“中国十佳低碳生态城市”,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湛江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在任广东省委书记时曾到湛江考察,提出了“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目标。当时,他站在一望无际的红土地上,对湛江的领导者说:“别人现在有的,你们很快就有;你们现在有的,人家很难再有。”令在场的人印象深刻。

湛江一方面要l展,改变历史以来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要坚守蓝天碧水,不触底线。突破点在哪里?蓝色港口经济成为它为数不多能攥在手里的经济增长点之一。由此,湛江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引入传统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在历史湛江赋予再发展机遇之时,走一条不一样的发展路径。

以前湛江港口是“过路港”,虽贵为“南海明珠”,但系中间周转,少有加工,难以产生附加值。“现在我们要发展临港工业,我们不是处处开花,首先是集中在东海岛这个点上,用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的理念去规范发展行为。”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对调研组说。

为了拉动GDP和港口物流产业,湛江谋划建立了产业转移园,同时引入湛江钢铁项目,在湛江东海岛上拉开了钢铁、石化、造纸工业建设的大幕。相伴而来的问题是,被当作支柱产业引进和打造的钢铁、石化、造纸,也是当时被广为诟病的传统产业污染源。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最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湛江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重大课题。

“我们正准备申请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因为东海岛现在的产业选择主要是钢铁、石化、造纸,从环保的角度来讲,我们会面临产业选择带来的压力,但湛江正全面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工业产业生态化,既要发展,又要少污染。”湛江市环保局局长李心声表示。

工业产业生态化是湛江的发展目标,核心是利用港口和岸线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同时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重点工业企业生态化改造,课题组对此做了实证调研。

港口循环经济:“钢铁+石化”产业耦合循环

湛江依托东海岛的港口优势,以湛钢项目和中科炼化项目构建钢铁和石化两大产业耦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申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

一方面,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建设和完善钢铁、石化各自的产业链条,促进本身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逐步提高两大产业的耦合度,推进两大产业原材料供应、能源消耗、“三废”排放、产品销售与物流等环节的高效衔接,促进整体运转效率及经济效益的提升,力争成为重化工业之间耦合循环经济领域的示范。

同时,港江还围绕钢铁、石化两大产业,构建上下游产品供销链条,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地域整体运转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调研组赴湛江调研恰值湛钢点火一周年,高耸入云的烟囱矗立在晚霞中,有力的管线掠影在海天之际勾勒出一幅恢弘的画面,颇显壮观之美。

湛钢项目是在广东省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的基础上实施的,历经30余年的时间,总投资696.8亿元。目前主要产品是制造汽车所用的热轧精品高端板钢,主要供应我国两广及东南亚地区。调研组发现,这个处于全世界最先进行列中的钢厂,不仅生产工艺世界一流,环保排放管理也是世界最严。

该公司总经理刘代德介绍说:“湛钢建设初期就按照国家排放要求来设计。建设过程中,国家又出台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最严限排标准。严格地说,湛钢不在珠三角之内,但是我们还是按照特排标准升级改造。节能环保特排标准升级改造是什么概念呢?就投资额而言,环保投资约6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

湛钢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着力打造生态钢厂。主要是采用先进的设备及节能环保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低能源消耗、高能源转换,不给当地“造负”。

比如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湛钢投资6.7亿元,建设了23套水处理系统,包括常规生产废水处理、深度废水处理、生活水处理、酚氰废水处理、冷轧废水处理等设施,实现了100%的废水处理;同时采用串联供水,实现了98%以上的水资源重复利用。每年厂区废水处理回用量约1200万立方米,相当于西湖蓄水量的1.6倍;在水资源获取方面,实施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纯水和废水回用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湛钢基地淡水资源缺乏的难题,减少了对社会淡水资源的消耗。

在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湛钢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化,在企业内部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最大化,兼顾了社会产业链之间的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实现了高效率、低消耗和低排放,综合利用率达99.96%,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建设了含铁固体废物处理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厂含铁尘泥100%厂内循环使用的钢铁企业。

在湛江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湛钢通过绿色沟通机制,与周边和地方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方构建了和谐的企业-地方关系,用各自的资源互通有无,充分实行循环利用,实现和谐共赢发展。与“近邻”中科炼化项目合作,进行能源和物质的交换,运输渠道和中转环节共享,互惠互利,变废为宝,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与市政部门合作,对所在地东海岛的市政生活用水集中处理并回用,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减少了钢厂的淡水资源消耗;在高炉预留喷吹口,在社会配套政策成熟后,利用高炉热效应处理钢厂及社会废旧塑料、轮胎以及工业垃圾,以减少工厂及城市垃圾。

同时,湛钢作为一家企业,在环境成本、产品成本、总成本和收益之间形成了特有的比较优势。

“湛江工业化程度较低,但湛江有区位市场优势,两广地区是钢材需求大省。我们的产品既可以向两广地区供应,还可以辐射到东南亚市场。另外,钢厂矿石主要是依赖进口,湛江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物流优势,矿石可以很快到达钢厂,与内陆钢厂相比,运输距离大大缩短。”刘代德总结。

湛钢落户湛江,利用比较优势,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为广东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作出了贡献,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并保持区域生态良好,是传统产业在湛江实现多赢的最好佐证。

“生物质+光伏”新能源模式

湛江以广东粤电湛江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为载体,充分利用当地生物质和太阳能资源优势,最大化利用生产企业的有限空间,实现了生物质发电与光伏发电两种新能源的立体架构和互补应用。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农作物秸杆和林木砍伐加工的废弃物都直接用于炊事和取暖,甚至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能源转换效率仅为10%左右。这不仅会产生大量废气,还容易引l火灾。利用生物质能源发电,既可减轻大气污染,生物质燃料燃烧后还可作为优质肥料直接还田,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粤电湛江生物质电厂总投资9亿元,理论回收周期11年,是全国单机容量及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生物质发电厂,也是世界最大的生物质电厂。发电机组年设计发电量6亿多度,每年节省约20万吨标煤,实现了二氧化碳零排放。另外,秸杆的采集每年还可为当地农民增收约3亿元。

同时,该公司在物料存储库房顶上建设了容量为1MW光伏发电项目,与生物质发电项目组成了新源发电集中示范基地。光伏项目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已于2012年8月21日建成发电,光电转换率达14%以上,年平均发电量为108万千瓦时,每年可替代标煤389.31吨。

该公司总经理黄家崧对调研组表示:“除了利用厂房空间开展光伏发电,目前也在对厂区周边风能发电进行可行性研究。”这种精细化利用大自然资源实现清洁能源生产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除了企业生产层面外,该电厂还把员工的日常生活和公司园林绿化结合起来,园区绿化责任分配到每个部分,将绿色生态理念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造纸业循环经济模式

作为湛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浆纸业,在传统理念中属于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对湛江的生态贡献是否成正比?很多人抱有疑问。

“作为一个湛江的造纸企业,尤其像湛江晨鸣,现有自己的制浆生产线,如果没有好的循环经济项目及环保处理方式,整个公司不会有任何利润。”湛江晨鸣浆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峰伟对调研组表示。

湛江晨鸣碱回收生产线是整个循环经济的主线,项目配套日产蒸汽600吨的碱回收锅炉,每年回收石灰1000多吨,重新用于制浆漂白生产线。“制浆造纸是一项高成本、大投入的工程,水、电、气成本占比很高。我们通过碱回收锅炉蒸汽回收和石灰漂白液回收,生产成本低于没有做碱回收的企业。”常峰伟说。

如此,循环经济的效益就被创造出来了,同时环保功能也得到提升。公司制浆所产生的废弃物全部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COD排放指标小于80毫克/每升,排水的指标远远优于国家排放标准;自备电厂烟气除尘效率达到99.98%,脱硫率达到95%。

除了重点工业的内部循环模式,湛江还将循环经济延伸到整个城市资源上来。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市政资源与企业资源之间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循环对接,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配置,重复利用,即“资源-产业消费-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湛江实现城市、产业“双转型”的必由之路。

以三大“传统型高污染”产业安身立命的湛江,2015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380亿元,同比增长8.5%,比广东省增速高出0.5个百分点,比全国增速高出1.6个百分点。同时,湛江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2%,PM2.5年均浓度值为28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为3.20,在广东省排名第二。

事实证明,湛江三大产业虽然传统,但却是经过科技、循环、生态化处理的产物,其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对湛江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贡献”。在别处是去产能的对象,在这里却焕发出新的生机。

城市转型:构建

“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基础

调研组在湛江调研期间,恰值《湛江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15-2025年)》出台,是城市转型的全面版。用这个规划与当下湛江的实践相对照,能够发现,基于自身城市发展规律和从现实需要出发,加快城市转型发展,打造绿色城市的实践与探索,需要具备“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城市转型就是一句空话,顶多也就是一些枝枝节节的形象工程,难以升华。

目前,湛江工业已经构建起循环、清洁、低碳的产业体系,效果非常明显。湛江的产业发展汲取了以往大城市病的经验教训,坚决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之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转型。

为此,湛江率先提出“三个城市”(海绵城市、循环城市、脚印城市)的概念,并将“三个城市”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各环节,推动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调整,实现产城融合、升级发展。

“产业转型的方向是绿色化,城市转型的方向是生活化。”在王中丙看来,湛江提出建设“三个城市”其实就是按照“车行顺畅、慢行宜人、水行生态、风行流通、物行循环”的要求,努力实现产业绿色化和城市生活化。这也成为《湛江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15-2025年)》的指导核心。

“脚印城市”低碳实践

南北纵贯湛江市区的椹川大道全长9公里,自2014年底“瘦身”,机动车车道宽度由3.7米改为3.25米,40%多的路权分给了公交车、电动车和自行车。

交通改造是当前湛江城市变革的一部分。2015年年末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脚印城市”是湛江低碳城市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

脚印多了,车印就少了。王中丙市长将其归纳为三个优先:步行优先、骑行优先、公交优先。如何实现这“三优先”呢?他对调研组介绍说:先把围墙打开,建设紧凑型街区,让市民在步行可达范围内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二是打造可以随时停下来的生活化街道,不再像现在的城市马路一样,冷冰冰的还很匆忙;三是路权的科学分配,新建道路40%进行低碳出行规划,分配给公交车道、电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四是建设连续的城市绿道,骑自行车可以不下来,目前湛江城区的绿道总长度达300公里;五是建设公交都市,发展大运量公交、新能源公交和轻轨交通,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越来越多的公务员和市民已经在骑自行车上下班。

其间,湛江市探索TOD开发模式,按照公交、行人优先的原则重新分配路权,缩窄机动车车道,划出公交专用道,改造了市区32条道路。到2020年,低碳出行分担率达到60%,是湛江“脚印城市”给自己提出的生态指标。

金沙湾片区垃圾分类试点

定位于生态海湾城市,湛江把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延伸到了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深入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城市管理方面,湛江市正大力推进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建设循环型示范社区和美丽社区等。

金沙湾片区作为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坚持“五分”原则,即分类、分袋、分放、分运、分责。赤坎区和相关部门采购并安放了1100个分类垃圾桶,免费向片区居民发放了100多万个垃圾袋。市供销社成立了再生资源回收队伍,设置了金沙湾再生资源回收站和有害垃圾存放铁皮屋,购置了垃圾清运三轮电动车12台,实现“六统一”,即统一全程管理、统一培训规范、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车辆,确保垃圾分类、回收、集散、运输等全过程规范运行。

据赤坎区副区长甘强介绍,自“六统一”实施以来,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截至2016年6月11日,共回收可回收垃圾1200斤,有害垃圾35斤。目前,金沙湾片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量从刚开始的每天12斤,增加到每天约200斤。

有统计数字显示,运到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去年5月为147吨。垃圾分类自6月开始后,6月为144吨,7月为135吨,8月为132吨。也就是说,8月比5月片区垃圾减少15吨,减量幅度为10.2%,效果十分明显。

湛江市注重从源头减少废弃物,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引导废品回收行业规范发展,用市场力量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形成了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的又一个支撑。

生态效益贡献

通过发展临港工业,引入传统产业,推动湛江绿色发展;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城市转型,进而又带动产业调整,实现产城融合、升级发展,是湛江城市与产业“双转型”的实践逻辑。其中,绿色生态是核心支撑。

目前,湛江已初步形成“海、城、河、湾”的生态基底,先后获得“花园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使得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具有了较好的基础。对此,调研组对发展中的湛江生态效益贡献做了数据提取。

节能减排成效

湛江的节能减排目标已经实现。2015年,湛江市单位GDP能耗、碳排分别达到0.373万吨标准煤/万元和0.686万吨CO2/万元,相比2010年分别降低18.56%和19.16%。2015年,湛江市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8.65万吨,氨氮1.11万吨,二氧化硫3万吨,氮氧化物2.38万吨,比2010年分别下降18.09%、13.28%、4.76%和37.37%。

工业是湛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015年,工业单元的碳排放总量达到1426万吨CO2,约占能源消耗产生碳排放总量的57.7%,是湛江市碳排的最主要来源。

已形成一定规模碳汇能力。2015年,湛江市碳汇规模达879.43万吨,相比2010年增长36.74%,碳汇减碳规模占能源碳排放量的35.58%,对湛江市降低碳排放起到了积极作用。

去产能

“十二五”期间,湛江完成83个重污染减排项目,整治淘汰燃煤锅炉140台;累计关停水泥产能353.8万吨、造纸产能27.64万吨、印染产能1.39万吨。

能源结构调整

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实施新建项目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挂钩机制,增加天然气供应渠道。2014年?2015年,湛江清洁能源使用率分别为54.03%、76.79%,呈逐年上升态势。

第12篇

关键词:社区农园;特点;功能;美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820-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1.02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迅速发展的城镇化变革使得城乡人口发生了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居住形态也随之变化,过去聚落式的居住方式被高密度的住宅区替代,城市人口的流动性大大增加,这对过去相对稳定的居民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现代化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促使邻里关系变得冷漠甚至断裂;社区流动人口增加导致人口异质性增强;老龄化趋势比较严重。此外,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明显提高,城市居民对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发展的困境[1]。近些年来,都市农园在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国政府部门也意识到都市农园在改善环境质量、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了都市农园的发展速度,而社区农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

社区农园(Community garden)能够在保证城镇化健康、稳步发展的同时,促进城市新型社区的建设,加强社会的融合与和谐社区的构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城市粮食供给,缓解食品安全、城市污染、景观、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其社会价值不言而喻[3,4]。在美国的很多城市,以及欧洲的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城市社区农业项目规模都比较大。为此,本文通过探究美国社区农园发展及功能,以期能够为中国的社区农园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1 社区农园定义及发展历史

北美社区农业协会(The American Community Gardening Association)将社区农业定义为由一群人共同种植的一片土地,可用于种植果蔬或花卉,可位于居住区、商业区、学校、单位附属绿地、医院等[5,6]。北美社区农业协会是推动美国和加拿大社区农园发展的最大的非政府组织[7]。

社区农园在欧美国家十分普及,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操作性较高的社区农业方式(图1)。它指的是通过利用空闲地或公共绿地,免费使用或通过划分,租赁给居民从事种植活动,可用来种植瓜果蔬菜等食品,也可用来栽种花卉[5,8],所得成果由居民支配。通过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对城市内的空闲地进行最大化利用,同时还可提供一定的绿色食品,改善城市环境,创造休闲、锻炼、教育的机会,促进城市居民的沟通与交流。

社区农园可根据其管理形式分为划拨农园和公共农园[9]。划拨农园是将一块集中的地块分成若干独立的小地块,每个小地块可分配或租给个人或家庭进行种植[9]。公共农园是指由一群人共同种植,比如社区、学校、医院或单位附属绿地等内部的园地,由志愿者或社区管理人员统一管理[9]。

社区农园在北美有悠久的历史,它始于二战时期的“胜利园圃(Victory garden)”[7]。社区农园遍布美国各个城市,是美国都市农业的主要类型[7]。美国社区花园的发展是间断性的,通常在战争、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时期才会得到政府的支持而大力发展[10],如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纽约大概有5 000个社区农园用以为失业者、贫民、移民提供食物[11]。1970年以来美国的一些居民通过充分利用空闲地建设社区农园,并将其作为缓解通货膨胀、社会动荡,保障食品供应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1990~2000年,超过100万的居民参与到15 000个社区农园中[12]。美国社区农园的发展和市政当局鼓励市民租用空闲地、废弃建筑,推动社区建设、城市更新的政策相吻合[10]。虽然市政当局也意识到社区花园的连锁效应,并将其作为过渡时期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从未认可其具有公共开放空间的属性,所以社区花园在美国很少获得长期的政策支持[10]。

2 社区农园特点

社区农园与其他农业形式相比,它是一个依托于城市社会经济和社区结构功能的绿色生态产业,以城市居民的多种需求为导向所构建的一个集农业生产、休闲娱乐、生态服务与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系。城市社区农业活动多样而丰富,它可以是一种兼娱乐休闲、环保性质的自愿或商业活动;个人或住户的食品生产活动;一种兼教育、康复治疗、社交功能的社会活动等。

1)土地属性。种植地块可以是公用土地也可以是租借私人土地;公用土地一般都是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分发或者租给社区居民,或由市民或非盈利性机构通过申请获得,然后将其分发或租给社区居民并负责管理,在美国以后者为主。

2)运作机制。社区农园的管理体制是自下而上的,以社区为基础,居民协同管理。社区农园是由社区居民自发的或是有组织的团体社群,充分利用废弃建筑或空闲地,在社区可利用土地上种植瓜果蔬菜,并自主进行服务的管理与运作;且种植的面积可大可小。在城市社区农业服务中,会有商业性质的,或是一些非盈利的私人或组织,甚至是政府机构,为服务参与者提供技术、材料上的支持,帮助协调及管理服务。

3)人员特点。参加成员不受身份地位、工作性质、年龄、种族等限制,成员多为周边社区居民。李良涛等[13]通过调查洛杉矶市社区农园发现,参加成员绝大多数为老年人且过半为移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多为中学文化水平。

4)产品类型。社区农园农产品类型主要以常见蔬菜、水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杂草等为主。社区农园的目标是为了生产新鲜食品供本社区居民的消费[3];李良涛等[13]通过调查洛杉矶市社区农园发现,食用植物占主要地位,占73.23%,观赏植物次之,占22.06%,药用植物占6.36%,杂草类植物占5.31%。

3 社区农园的功能与价值

城市社区农业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它所具有的价值与功能主要有以下8个方面。

1)生产功能。社区农园为社区内部及周边居民提供了新鲜绿色果蔬[14,15],帮助社区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节省食物开支。此外,对于那些想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却没有地块资源的居民提供了实现愿望的机会[13]。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93年全美社区农园共生产的食物价值约为1 600万美元。1989年,新泽西州纽瓦克市当局调查显示该市共建有905个社区农园,种植蔬菜种类达45种,总价值超过45万美元;每个社区农园平均面积为787 m2,年均纯收入约475美元[16]。

2)促进人际关系融合。袁萍萍等[2]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园内家庭之间以及农园内外沟通3个方面综述了市民农园促进人际互动和谐关系的研究。社区农园可作为家庭成员之间、社区居民之间以及与社区管理人员之间对话与健康活动交流的最佳场所[17,18]。社区农园可促进家庭内部成员及社区居民之间感情、文化和物质的交流,增加了交流机会,扩大了交际面[19],主要体现在社区农园为市民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场所和氛围,有助于改善邻里关系;因耕种而增加与他人交流的机会与内容,也因农产品的买卖、赠送而拓展其人际关系[17],改善邻里关系[20]。很多案例都证明在城市社区内发生的农业活动直接改善了社区内居民的社交关系,提升了他们的社区认同感。社区农业使得城市中的参与者之间有了共同的兴趣点与话题,对他们建立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参与社区农园可明显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在相互尊重各自文化的同时,为居民之间关系的建立、发展和巩固提供了机会和空间[21],有利于社区精神构建,增强社区认同感和荣誉感[13],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与发展[22]。

3)提升食品与健康质量。新鲜优质的食物供应有助于缓解食品短缺、保障食品安全[23]。城市社区农业可以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高质量的营养摄入,并借此倡导有机生活理念,向城市居民传达可持续的价值观。Alaimo等[24]在对766人的调查中发现,如果家里有一个人参与社区农园,家里新鲜绿色蔬菜的摄入量是那些没有家庭成员参与社区农作家庭的1.4倍。社区农园对于缓解经济困难和改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25]。

4)疗养功能及减少犯罪率。研究发现,参与社区农园能够帮助参与者排解压力,有效缓解情绪病人情绪,有助于缓解心理症状、心理压力以及不良情绪[8,26,27],并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疾病[28],因此也有一些社区农业服务是配合相应的医疗活动所展开的。此外,植物能够缓解精神压力,一项研究发现,在对乡村337个孩子的调查当中,家庭附近或者院内有好的自然植被,能够有效缓解生活压力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29]。此外,植物能够改善认知功能[30], 对2 805个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的调查发现,每天参与社区农园活动能够使患痴呆症的几率降低36%[31],归因于其通过社区农园劳作得到的身体、心理上的放松。社区农园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降低城市犯罪率、自杀率与家庭暴力,增加生活情趣,营造更和谐的城市生活。Kuo等[32]的研究指出,随着社区绿色空间的扩大,犯罪率呈下降趋势。因为植物或农业劳作可以减缓心理劳累,而心理劳累是引发暴力行为的原因之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耕作交流,缓解了文化偏见和心理隔膜,犯罪率也自然下降。

5)自我培养与教育。在社区农业活动中,居民需要通过亲身参与耕种活动以此来获得收成,这需要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与经验。这种方式使得参与者产生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责任感,还能通过一系列的农业活动让孩子认知农作物生产、养护、消费过程等[33],因此有很多城市内的社区农业服务都是面向学生与儿童开展的,将这种农业耕种活动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与手段。对于社区居民、志愿者和企事业单位职员,通过参与社区农园劳作开展拓展锻炼,可培养团队精神、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对于孩子,可以助其了解农作过程及生产技术,增加动植物知识,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6)改善环境质量。社区农园可以有效缓解污染问题、减少地表径流、固碳释氧、降温增湿、减少城市臭氧与空气颗粒物,从而有效提升城市健康水平[30]。植被可以拦截降雨,并能提升土壤蓄水能力;社区农园的土壤可吸收雨水,减缓和吸纳地表径流,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也可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措施。Okvat等[30]的研究指出,社区花园中20 cm厚的地表土10年可固定19 t大气中的碳,而美国年均排碳量为6~6.5 t;且覆土越深,固碳量越大。农作物能够通过蒸散作用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周边环境温度,从而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创造舒适的小环境。很多社区农园都是在城市中的一些闲置的废弃地、厂房屋顶构建起来的,使得城市空间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城市景观得到了改善。绿色屋顶已经被证实可作为缓解环境问题、改善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34]。

7)降低能量消耗。社区农业可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一项措施。现有的食品网络体系中食品运输环节的能源成本较高,而社区农园可通过居民自己种植生产,提供新鲜绿色食品,大大降低了食品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成本,减少了本地食品生产的能量消耗,同时也可以减少城市碳排放。此外,通过循环利用城市垃圾制作有机肥,人工耕作而尽量减少机械使用,不打农药等措施,可有效减少能量消耗。因此,社区农园也被认为是一个普遍高效的有机农业类型。

8)增加生物多样性。社区农园可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为城市生态网络构建及动植物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场所。李良涛等[13]调查发现,洛杉矶市社区农园中植物种类平均为88种,建园时间长的植物种类更丰富。Li等[35]调查洛杉矶市14个社区花园的植物组成,发现共有439个品种,分属于90个科240个属,最主要的6个科分别是菊科、十字花科、唇形科、百合科、豆科和葫芦科;且本土植物种占大多数(65%左右)。社区农园由于具有多种植物,同时也可为鸟类、昆虫提供栖息地,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 小结

本文综述了美国社区农园的发展及分类,分析了美国社区农园的特点,并从生产功能、促进人际关系融合、提升食品与健康质量、疗养功能及减少犯罪率、自我培养与教育、改善环境质量、降低能量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社区农园的功能,可为中国社区农园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设与推广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叶彬彬,任栩辉,刘青林.北京都市农业现状与展望[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12(1):16-21.

[2] 袁萍萍,简小鹰,陈 雁,等.市民农园促进人际互动和谐关系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08-1613.

[3] GUITART D,PICKERING C,BYRNE J. Past resul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urban community gardens research[J].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2012,11(4):364-373.

[4] BEILIN R, HUNTER A. Co-constructing the sustainable city: How indicators help us “grow” more than just food in community gardens[J]. Local Environment,2011,16(6):523-538.

[5] PUDUP M B. It takes a garden:Cultivating citizen-subjects in organized garden projects[J].Geoforum,2008,39(3):1228-1240.

[6] TEIG E,AMULYA J, BARDWELL L, et al. Collective efficacy in Denver,Colorado: Strengthening neighborhoods and health through community gardens[J]. Health & Place, 2009, 15(4): 1115-1122.

[7] 刘娟娟.我国社区农园发展机遇与挑战[J].风景园林,2013(3): 147-148.

[8] KINGSLEY J Y,TOWNSEND M,HENDERSON-WILSON C. Cultivating health and wellbeing:members’ perceptions of the health benefits of a Port Melbourne community garden[J]. Leisure Studies,2009,28(2):207-219.

[9] 牛晓菲.社区农业与生态住区建设[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0] 钱 静.西欧份地花园与美国社区花园的体系比较[J].现代城市研究,2011,26(1):86-92.

[11] ARMSTRONG D. A survey of community gardens in upstate New York: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J].Health & Place,2000,6(4):319-327.

[12] MALAKOFF D. What good is community greening[J].Community Greening Review,1995,5:4-11.

[13] 李良涛,王文惠,WELLER L,等.美国市民农园的发展、功能及建设模式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306-313.

[14] MCCORMACK L A,LASKA M N,LARSON N I,et al. Review of the nutritional implications of farmers’ markets and community gardens:a call for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effort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2010,110(3): 399-408.

[15] LANGELLOTTO G A,GUPTA A. Gardening increases vegetable consumption in school-aged children:A meta-analytical synthesis[J].HortTechnology,2012,22(4):430-445.

[16] PATEL I C. Gardening’s socioeconomic impacts[J]. Journal of Extension,1991,29(4):7-8.

[17] 范子文.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形式[J].技术监督实用技术, 1998(2):25-26.

[18] 陈 芳,冯革群.德国市民农园的历史发展及现代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08(2):78-82.

[19] 周玉新.日本市民农园的经营模式研究[J].世界农业,2008(11):42-46.

[20] LAWSON L J. City bountiful:A century of community gardening in America[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21] BONNY E. The landscape and culture of allotments: A study in Hornchurch,Esse[D]. School of Geography,University of Nottingham,2010.

[22] AGUSTINA I, BEILIN R. Community gardens: Space for interactions and adaptation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6:439-448.

[23] CORRIGAN M P. Growing what you eat: Developing community gardens in Baltimore,Maryland[J]. Applied Geography,2011,31(4):1232-1241.

[24] ALAIMO K, PACKNETT E, MILES R A, et al. Fruit and vegetable intake among urban community gardeners[J].Journal of nutrition education and behavior,2008,40(2):94-101.

[25] 陶新月.城镇化背景下的社区农业服务研究[D].江苏无锡:江南大学,2014.

[26] AUSTIN E N, JOHNSTON Y A M, MORGAN L L. Community gardening in a senior center: A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older adults[J]. Therapeutic Recreation Journal,2006,40(1):48-56.

[27] MILLIGAN C,GATRELL A,BINGLEY A.‘Cultivating health’:therapeutic landscapes and older people in northern England[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04,58(9):1781-1793.

[28] GEORGE D R,ROVNIAK L S,KRASCHNEWSKI J L, et al. A growing opportunity:Community gardens affiliated with US hospitals and academic health centers[J].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2015,2:35-39.

[29] WELLS N M,EVANS G W.Nearby nature a buffer of life stress among rural children[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003,35(3):311-330.

[30] OKVAT H A, ZAUTRA A J. Community gardening: A parsimonious path to individual,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resilience[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11, 47(3-4):374-387.

[31] SIMONS L A, SIMONS J, MCCALLUM J, et al. Lifestyle factors and risk of dementia: Dubbo Study of the elderly[J].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2006,184(2):68-70.

[32] KUO F E,SULLIVAN W C. Environment and crime in the inner city does vegetation reduce crime[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2001,33(3):343-367.

[33] STEIN M J. Community gardens for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Human Caring, 2008,12(3):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