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挑战

经济发展的挑战

时间:2023-07-25 17:16: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挑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挑战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挑战机遇 具体措施

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压力不断增大,进而导致实际中的引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讲土地紧张以及资金短缺和缺乏高技术人才等问题层出不穷。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该促进经济由粗放增长逐渐向质量效率型转变,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本文将针对经济新常态的高新区发展研究论述进行针对性的探究。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具备的特点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内容中:第一,经济实际增长速度开始变慢。第二,在市场竞争中逐渐由数量扩张以及相关的价格竞争等向质量型转变,最终形成自身的竞争力。第三,在消费需求上个性化以及多样化等占据主体地位。第四,在农业发展中劳动力等出现剩余的现象。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针对产业结构应该积极优化,同时还应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竞争优势,就应增加实际中的内需,进而才能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除此之外,交通还应进行积极的改善,增加航线等,这样能够打破传统交通中的短板问题。

二、当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

(一)新常B面临的机遇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新常态能够解决产能过剩等相关问题,对于产能过剩来讲是以投资为核心,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对产能过剩进行治理,针对投资应该采取减少投资这样的举措,这样才能将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在很大程度上讲将经济放缓进行减少,最终可能会造成投资过剩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是这种形势对经济发展将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经济发展新常态能够促进创新驱动,在新常态形势下,以传统投资以及出口等因素为主导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在逐渐减小,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应该逐渐转向创新这样的模式中来,同时还应依靠科技进步以及重点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进而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除此之外,经济新常态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投资,长期的依靠投资最终会造成在所有者占据着主导地位,最终导致在国民收入中利润占有重要的比重,收入不均这样的现象发生。在新常态下,针对收入分配应该减少差距,更加关注民生问题。

(二)当前新常态面临的挑战

近些年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民投资等逐渐增高,进而使经济增长开始陷入了投资以及增长最终导致过剩这样的情况中。在一定层次上讲过度依赖投资进而拉动增长,最终会导致经济增长会形成周期性这样的波动。另外,如果过度强化经济的依赖性,最终会造成国际分工等在整体上处于产业链低端这样的局面形成。最终还会引发资源浪费以及给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等,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在外贸水平上实际依存度处于高水平这样的趋势,因此在过去经济增长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动力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但是实际中的动力具有着平稳以及持久这样的特点。

三、运用新理念进行管理,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新趋势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高新区发展中,应该摒弃传统中的理念,进而才能创造出新的出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逐渐由中高速发展开始向中高端这样的层次发展。在实际发展中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但是在实际发展中没有突破物价偏高以及就业难这样的瓶颈。但在实际发展中应该意识到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应该把握好稳定增长以及针对结构应该进行积极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另外,还应树立人本发展理念以及相关的持续发展理念等。

针对经济结构进行积极调整,进而构建出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要想真正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就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趋势,同时针对产业结构等还应进行调整。在实际调整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第一,积极加快产业升级,进而能够培养出新的增长点,在电商以及物流等方面进行培育。第二,针对企业结构等进行积极的优化,进而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能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第三,针对区域结构进行积极的调整,进而能够真正形成实际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当前我国区域自身协调性发展较弱,这样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针对科技体制等进行积极的改革,同时还应加快国家创新体系等。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等行政化问题较为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实施相关的创新驱动战略,进而能够推动科技创新,还能将实际中的发展动力逐渐转变到创新上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下,针对经济发展形势,应该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区域自身的良好发展。除此之外,针对区域性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宜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N].宁波日报,2016.

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土地保护;问题,基础,可持续发展

土地是我国宝贵的社会资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策也越来越重视,并多次强调经济发展要兼顾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土地权益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土地权利归属及职能设置不明确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内涵是“人人有份”的成员权,这规定了集体土地所有者可以享受土地使用权利,但并不代表,人们可以按份分割集体土地所有权。

可见集体土地产权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在权益关系上没有明确的界定。报道称,在农村不少农村基层干部和领导为了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在土地上建厂,建房,依据集体或者个人意愿自行处置土地。由于地方上缺乏健全的经济评价体系,致使很多用地单位没有按照具体的用地标准,并未按国家规定进行投资建设。此外,部分乡镇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采取优惠土地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因而,粗放利用土地,浪费土地现象严重。

1.2土地保护体制不健全

在《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这从根本上保障了土地承包经营的稳定性。为了协调发展,还规定在某些“特殊情形”下可以进行适当调整土地,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借助这特殊情形随意调整土地。占好地、补劣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此外,民间数据调查统计显示,政府在土地用途转变增值收益分配中占四分之三,农民仅占15%,这不仅损害了农民权益,也制约了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的机制。

2、土地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2.1依法保护土地合法权益是国家倡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土地保护是保障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的完善与制定,来加强国家集中统一管理。

国土资源部明确指出,要妥善解决用地突出的矛盾,正确处理好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单独选址项目,需要在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阶段,看其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是否落实补充耕地资金。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展,城市化,工业化的步伐在加快,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国家多次强调,要充分保障公众土地权益,完善征地的审批环节,建立健全服务机制,确保土地在经济建设中能合理有效利用。

2.2土地权益的健全是市场机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配置和利用耕地资源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发展中,国家要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制定相关规定,通过各种耕地资源的整合利用,进一步发挥土地利用空间。

数据显示,中国新增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在所有违法用地中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达50%以上。耕地总量已经迫近18亿亩耕地“红线”,这使得耕地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3、经济发展中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1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对土地保护的调控及引导作用

有限的耕地资源在满足人们的粮食供需外,还要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接轨,经济发展中,很多城市工业化对有限耕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城市扩建规模,城镇边缘化效应,严格挑战着有限的耕地资源。因而,土地与经济发展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相关法律的落实势在必行。

《临朐县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指出,城市城镇化、工业化要实行土地用途的管制。通过合理的分配商业、服务业的用地范围,不仅统一规划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的使用情况,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让土地资源能够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

3.2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第5款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这明确了土地管理的基本精神和法理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耕地资源作为市场经济再配置的重要元素,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各地产业结构的差异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经常会出现失衡的现象,由于各地土地资源稀缺现象严重,这就要求各地在发展本地经济的同时,要在经济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土地管理法》要求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合理的配置当地土地资源。结合当地自身的产业和区位优势,合理开发和保护耕地资源,最大效益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

3.3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协调,是保护土地资源的一项长期战略。例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渤海湾地区,工业化进程在逐步加快。为了解决用地紧张的状况,充分发挥现有土地的作用,通过约束性和预期性土地利用指标,优化了开发区土地使用标准,大大推进了土地利用转型。通过区域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不仅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耕地保护的目标,还让区域之间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4把土地保护和经济发展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一直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得土地利用结构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为耕地保护和利用提供更多的空间及时代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多鼓励发展各种土地节约型的项目,实现土地集约化的转变方式,通过项目发展和市场经济调控,提高耕地保护率。

在这方面,临朐县充分贯彻“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建设中,通过优化不合理的城区,降低了传统产业的用地规模,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的用地比例,土地利用向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同市场机制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

3.5在经济发展中,要制定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土地战略发展的主体,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合理使用土地,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很多地区通过利用GPS/PDA技术,能随时掌握耕地利用情况;此外,还通过应用GIS技术,实现了土地保护规划的科学性。

很多地区从实际出发,对城区进行整体控制,提高了城区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进一步加快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从某种程度而言,土地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4、小结

概而言之,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经济发展中,我们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合理规范使用土地,充分保护现有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回流;小城镇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5.23.026

一个国家的城镇化水平,比如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或者说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指标。因此,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农村城镇化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人口占全国70%的比例起,到目前农村人口占比例60%左右,未来城镇化会继续加大脚步,中国的农村人口比例将降低到50%左右。因此,城镇化是很多农村的必然之路,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1 正确理解农村城镇化

城镇化有两种含义。首先是农村人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人,比如年轻的农民通过进城务工而留在城市。还有一种城市化进程,是国家通过集中建设,例如征集农民土地,发展工业,规划新城镇建设,从而让农村成为城市,农民在本乡本土成为城市人。

在国家集中建设推进中,小城镇建设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渐进式的城镇化过程。因为让所有农民进入大城市实现城市化是不现实的。首先是大城市的容量有限,其次是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和农业收入后,不能在大城市谋生。而小城镇建设,是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利用农村原有的乡镇和居民点分布,建设新型的小城镇。这样的小城镇,让农民不离开家乡就享受与城市相仿的居住条件,同时还保留土地耕种和农业收入。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城镇化方式。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通过集中规划住宅,小城镇建设中也会腾出更多的土地,作为集体资产或者进行宅基地还田。

2 小城镇建设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2.1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伴随着修路、通水、通电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本设施的改善,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是小乡镇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最直接的改观。当农民集中居住,而且生活便利时,农民就会有更多闲暇时间,于是商铺和农民娱乐会得到发展。虽然短时间内不能与城市相提并论,但是相比之前传统封闭的农村,更丰富的娱乐文化活动带来了经济繁荣的信号。例如在福建长乐,新农村建设的小城镇地区,因为有了农村的文化广场,有了路灯这些基础设施,集中居住的农民晚上会出来吃宵夜,KTV、小商品和小食品贩卖也因为人群聚集而有了市场。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以较小的成本和较低的风险,通过这些商业机会增加了收入。

2.2 丰富了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

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基础建设需要当地农民投入劳动力,需要动用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所有这些,都会给原本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带来更丰富的产业进入。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会带动周边建筑行业的发展,原先分散在农村的小规模建筑生产作坊,例如砖窑、木材商、建筑工队、装饰装潢、家居商店,都将通过小城镇的建设得到发展契机。

除此之外,城镇建设中的道路维修,将给当地农产品流通和运输业发展提供土壤。这使当地的农产品可以便捷地流通到外地,外地的特产也能够快速的流人。因此,伴随着小城镇的建设,运输产业、仓储产业、贸易和商铺会繁荣发展起来。

2.3 小城镇建设给农村集体资产带来增加的可能

小城镇建设中,往往会重新规划居民住所,或者重新划分宅基地形成整齐的院落和道路,或者建设楼房小区,让居民和城市人一样居住楼房。通常在这个过程中,会因为合理规划而腾出更多的土地,归村集体所有。集体资产可以用来投资乡镇企业直接带动经济发展,或者投资基础建设,间接促进经济发展。

2.4 小城镇建设带来农村劳动力回流,给农村积极发展注入活力

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务工,农村壮年劳动力稀缺成为全国农村的普遍现象。而农村长期仅仅有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的话,也必然会出现经济和社会的凋敝。小城镇建设中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一部分外出务工者返回家乡。而小城镇建设好后,便利的生活条件和繁荣的商业,将吸引原本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常驻,并且就近寻找劳动机会。那么附近的乡镇企业就是他们的主要选择,从而间接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3 小城镇建设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分析与初步对策

3.1 居住环境的变化影响农民原有的庭院经济

庭院经济,就是在院子里小规模的种菜养殖,虽然并不是什么产业,但是却一直对农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更多的庭院经济,以不创造现金收入的小规模形式存在,但是它的意义在于可以丰富农民餐饮结构,能够降低农民生活成本。长期以来,农户都习惯在庭院中饲养鸡鸭或猪牛等家畜,或者在庭院种植蔬菜、果树。其产量虽然不能拿去卖,但是却对家庭饮食有意义。如果小城镇建设,要求农民都住在楼房里,那么庭院经济就面临消失的危险。农民的生活成本因而增加,更有很多多年来进行庭院经济的农民感到不适应。

因此,建议最先了解农民的庭院经济现状。如果现实情况是农民必须到楼房居住,而不能保留单门独户的庭院,那么在居住区附近划定专门的庭院经济补偿地区,给农民种菜和小规模饲养的空间。

3.2 城镇建设的同时面临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

城市对能源的消耗一直比农村大,而城市每日的产生的垃圾量也比农村多很多。小城镇建设让农民享受城市便利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能源消耗和垃圾排放的增加。比如,小城镇建设工程,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如果随便堆放,不仅不安全,还会破坏土壤环境。其次,小城镇的居住是集中居住,相比之前各自分散居住的情况,集中居住更不利于垃圾处理。而且伴随着商业的繁荣,家家户户在日常生活中,会丢弃更多的固体垃圾。近年来,我们已经在很多建成几年的小城镇周边,看到堆积如山的垃圾,污染了河流与田地。难以降解的塑料袋也会随风进入耕地和河流,进一步污染土壤和水源。

因此,在小城镇建设之初,就应该规划好垃圾池、垃圾焚烧、填埋处理点与污水处理系统等,并且从集体经济或地方财政中,拿出补贴,用于垃圾处理的劳务费用和垃圾处理的设备成本。

3.3 传统的耕种方式遭到挑战,影响农业发展

小城镇建设通常不会全部占用农民的土地,搬迁后的农民仍然可以通过种田获得收入。但是很多实际操作中,小城镇建设好后,农村的重点成本增加了。首先,农民到自己田地的距离更远,尤其是针对边远山区的整理搬迁村,虽然在家里有水有电交通方便,但是下田劳作的路途更远。这给很多年纪大的农民带来农业生产的负担。第二,以前,农户分散居住在各地,有自己的庭院,并通常有屋顶作为晾晒场。但是小城镇建设如果要求居民住在楼上,那么晾晒就可能是个难题。因此,在进行小城镇建设规划时,应该将农田基本设施,特别是田间道路的维修纳入城镇建设中来。

第4篇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 环境分析 挑战分析 对策分析

社会经济进步和城乡建设都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目前,交通运输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因此研究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环境分析

认清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环境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

首先,生产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方面,近些年来,虽然一轮经济危机已经逐渐褪去,世界经济似乎回归到一种平稳状态。但是诱发金融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世界整体经济格局依然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表象背后,是产能的严重过剩。在我国,国民身缠领域的产能过剩如何解决一直是一大社会热点问题。目前国外出口市场前景不容乐观,大量的成品半成品只有依赖于通达的交通运输才有机会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然后现实是交通运输行业严重限制了业务量,导致生产领域存在短期滞后性,生产领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其次,消费领域的交通运输环境方面。产能过剩出口市场萎靡的情况下,拉动内需是我们首选方案,因此消费领域比如假日经济、电子商务等等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我们的发展重点,这将极大地促进消费者获得交通运输产品与服务。近些年来,网购人群逐年增加,节假日旅游景点更是人满为患,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可见,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环境特点。

二、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分析

(一)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经济带来的挑战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思路依然沿袭传统的经济非平衡发展思路,即先形成经济增长极,再通过其带动作用推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功能区为单位的区域经济在目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交通运输业承担着物资流通的重任,为了提供更加高效、人性化的服务,就必须进一步控制成本,及时应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形成的挑战,及早找寻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及早突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当前的技术瓶颈。

(二)个性化服务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获利能力都难以取得一定的突破,究其根源,就是交通运输业的个性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交通运输业的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呼声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交通运输业却很难满足消费者的此类需求。因为经济发展资金比较紧张,银行信贷资金周期长,难以及时落实,地方财政资金也不能及时落实,现有的资源不足以在不断控制成本的目标下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一来,交通运输行业呈现出同质化服务的趋势,获利能力自然受到极大影响。

(三)生产质量上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交通运输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整体是趋于稳定的,但是近年来还是发生了几起严重的公路交通运营事故,极大地打击了消费者的购买信息,在社会上也引起了恶劣的不良影响。因此,今后在生产质量方面,我们仍需下大力度,积极应对挑战。

三、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交通运输经济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这种发展思想映射到交通运输经济上来,就是要求研究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同时,研究其与生态环境之间如何协调相处。

(一)从战略层面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较大,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配置交通工具,从而降低能源消耗。目前来看,交通运输业大体上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民航、交通和铁路,且三者各自为政,各自呈现出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特征,这就为我们的统筹规划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战略层面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打破三个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

(二)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能源,营造节能环保可持续的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系统

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工艺和新技术纷纷涌现出来,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们要积极引进大胆启用这些新科技,不断探索新型替代能源,发展节能新型运输工具。现在热门的纳米技术就可以有效提高燃油燃烧率,降低污染气体排放量。在交通运输经济中加大太阳能的利用,既可以保证能源的持续不断供给,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此外,我们要广泛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实时控制,能够第一时间准确做出交通管理决策,从而综合管理驾驶人员和安排管理道路情况。

(三)强化行业成本控制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实现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本控制依赖于各微观主体的通力协作,我们需要加快步伐建立起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的联动机制,要从预算、配置、效益评价等各个阶段全面监管成本变化,从而实现内涵式经济发展。

(四)坚持“安全第一”

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应该是安全至上,这是一切健康吃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业与全社会形成耦合、共生效应。

参考文献:

[1]刘华.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0

第5篇

一、何谓“新常态经济”

从字面上来看,对于经济发展,“常态”应该是一个经济体运行的具有稳定性、经常性特点的状态。这当中,还隐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即“一段时期内”。而加上“新”字,即说明是相对于上一阶段,或者是过去的一段时期而言的。

众所周知,人类发展历史上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来自于不同的角度、层面,而这些因素现在共同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明显不同于上一时期、上一阶段的新特点。第一,2013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7%,2014年增长7.4%创下历史新低,即说明今年我国经济年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相较于其他国家仍将保持在7%~8%的中高速;第二,经济发展方式从依靠传统资源,牺牲环境向科学、可持续的新的发展方式转变;第三,国内经济增长结构发生变化;第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虽然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但伴之而生的是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第五,积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以“保增长、控风险、调结构、促改革”为原则,以期逐渐减少经济增长对宏观政策的依赖;第六,在要素供给来源,由于人口红利到达极限等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面临困境,而长期无节制的要素使用使得来自土地,能源,环境的约束力加大,即应该探寻新的要素供给方向,比如资本、创新力等。必须要认识到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强力刺激措施的特殊优势将逐渐消失。第七,改革与完善国家安全治理的新变化。在过去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当中,内外部的不平衡是两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内部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区域、居民收入等差距的不断加大,外部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进出口差异形成的国际收支顺差,以及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迅速提高等。

二、直面挑战,抓住机遇

大千世界,大多数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硬币有正反两面,作业质量有好或不好,食品质量有安全与否,经济发展亦是如此。经济的新常态在给我国带来挑战的同时,更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新常态经济的发展如万千事物一样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而面对未来将要出现的挑战,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迎接、克服发展中将要遇到的难题。

直面挑战,破浪可待。所谓“新常态”,对应的就应该是高增长,高耗能,高污染,以高额人力和物力为代价的“旧常态”。昔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增长,高投资,高储蓄同时,依赖于人口红利、房地产业,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扭曲,而在货币方面,走的是高信贷,高投放的通胀之路。毫无疑问,这些做法在带来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尤引人瞩目的是: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构性失衡;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抑制了创新性产业的发展;货币供给的美元化和高通胀率的现状对经济的系统性稳定造成了伤害。面对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即就是如何现在面对的挑战。

第一,我们应该正确认识“新常态经济”,认识新常态的机遇与挑战,主动适应新常态。不仅从思想上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同时也要看到新常态下的机遇,建立起足够的信心。目前我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举例来看,以“形成和平与发展新常态”为目标,肩负着探寻经济增长,寻求区域合作等使命,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协调内陆地区发展的“一路一带”战略将在新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做出突出贡献。另外,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所积累起来的资本,也为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商机及合作机会提供重要的保障。

第二,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增速有所减缓,以中高速为主稳定发展的状态,包括生产总值增速的放缓,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的进步,民生的改善,环境保护等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新常态下,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已经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的要求,即说明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改善经济发展质量的必要性。

第三,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首先,应该正确理解会议提出的“要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并保持区间调控弹性”,即说明不管预期目标确定为多少,都不是强制性的,而是有一个可以左右变动的弹性区间。其次,按照会议“稳中求进”总基调,将经济发展的目标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结合,保持7~8%的中速增长。这有利于保障就业和民生,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等中长期目标的实现。再次,面对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这意味着要创新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这意味着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结构性减税,保持适当的赤字,加大政府在科教文卫、社保、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为企业营造良性的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第四,加快改革的步伐,加强技术创新,最大可能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改革正在成为未来增长最大的红利,将充分释放出市场活力,把众多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成为一项要务。近年来,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是大势所趋,是由社会需求所决定。而面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企业家可以有选择的抛弃原有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销售创新等等,在新兴产业,技术优先产业有所突破及发展。

第五,正确对待、合理解决社会矛盾,将民生问题的改革作为政策的重要目标。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应对新常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的同时改进民生,社会福利在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改善民生,推进福利制度改革需是缓慢渐进的。

在唯物辩证法中,我们知道发展是具有普遍性的,经济发展亦是如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现在中国经济遇到的挑战以及机遇。在深入了解当前经济环境、经济形势的背景下,我们要立足于国家发展的整体布局,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当前新常态下的困境以及解决的办法。在看到新常态经济给我们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看到相伴而生无数发展机遇及潜能。在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强大信心的同时,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增长、民生的改善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启清.正确理解和适应新常态.中国国情国力.2014.10.07.

[2]郑京平.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及应对建议.中国发展观察.2014.11.05.

第6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乡镇企业 经济发展 问题

前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对于乡镇企业来说,既得到了进行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契机,以面对一些从未面对过的挑战。乡镇企业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一定要对其本身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确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制定对乡镇企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经济发展对策。所以,本文以知识经济时代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对策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的。

1 知识经济时代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乡镇企业虽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贡献经济体,但其与大型企业相比,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下面,我们就来对乡镇企业寻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进行分析:

1.1乡镇企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乡镇企业的经济规模较小,因此,其在资金与技术方面都与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前几年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乡镇企业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一些企业因无力回天已经倒闭,还有一些经历过世界金融危机的企业正在试图东风再起。面对社会经济市场中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有较小市场份额的乡镇企业找不到发展的基础与动力。因此,乡镇企业不能快速的成长,其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是乡镇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寻求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

1.2乡镇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偏低

所谓乡镇企业,就是指那些位于乡镇这些相对较为偏远地理位置的企业,乡镇企业就到区域性市场的影响,其主要市场与员工都具有区域性与局限性。就目前情况来看,乡镇企业的一大部分员工都是企业附近的居民,这些乡镇居民的文化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都较为低下,只能进行流水线的简单操作工作。这样的企业职工结构与素质水平,不能达到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与技术升级的要求,因此,提高乡镇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下乡镇企业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步骤。

1.3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出现的产品类型越来越多,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因市场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初级产品产业已经失去原有的市场地位,最终产品产业已经成为市场的主导。而乡镇企业对于市场的变化的灵敏度不足,信息的不通畅,加之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技术水平跟不上社会整体水平,使得乡镇企业大多以原有的产品结构为主,产品的技术含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加强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改革是乡镇进行经济发展的必然之举。

2 知识经济时代下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对策分析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给乡镇企业带来的诸多挑战,加强乡镇企业的管理改革,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下面,我们就来对知识经济时代下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2.1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归结为一点,就是乡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不足。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乡镇企业首先要对现代化的经济市场进行有效的分析,了解市场的需求,进行市场份额的扩大。其次,企业要敢于制度创新,与大型企业进行交流与沟通,学型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联系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用正确的经营观念去指导日常的企业管理行为。另外,要具有扩大规模的胆量。在科学分析市场前景的情况下,进行长期的企业发展规划,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于企业社会形象的建立有积极作用。

2.2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水平

企业职工是企业生产的主要参与者,因此,乡镇企业要重视企业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在进行人才招聘之时,明确企业的发展目的,将具有较高学历水平与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的员工纳与到企业职工体系当中,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其次,在职工进行企业之后,要加强企业职工的培训工作,从企业对于员工需求出发,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具有企业特色的培训,使每一位员工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

2.3改革乡镇企业的产品结构

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现了巨大的变化,乡镇企业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了解实时市场信息,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另外,还要加强产品的科技含量,以科技促进产品档次的提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只有产品的结构具有合理性,乡镇企业才可以找到生产运营的动力,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乡镇企业面对更多的机会与挑战,本文对乡镇企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意见。希望乡镇企业正视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利用有利的市场环境,更新管理与发展目标,实现乡镇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辉轮,曹冰玉.金融危机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影响研究――基于青岛亨达鞋业的分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0(04)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碳排放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8-0118-02

发展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全球经济继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变革,被视为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动力源。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要求在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形成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石油企业只有提前做好应对策略,才能在未来保持可持续发展。

一、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这一概念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的。它以“三低”,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追求能源的高效使用以及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已有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低碳经济将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新一轮改变世界经济的革命浪潮,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也将成为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通过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危机。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化学的能源被大量地消耗掉,而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些温室的气体又被排放出来。因此就引发了全球性的气候灾害,其严重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注意,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因此低碳经济由此而生。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还创建了清洁能源利用结构。实现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具体而言,低碳经济的含义至少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不断降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比重,即实现能源结构的清洁化;二是降低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要求改善人类的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的重化工业比重,提高高技术产业和低能耗产业的权重;四是通过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过程充满曲折,但发展低碳经济是趋势所向。在全球低碳经济趋势的推动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主席在APCE会议上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低碳能源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的战略主张;2009年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预示着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内容。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石油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一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既蕴涵着机遇,更是充满着挑战,尤其是对石油企业这样的传统资源性企业更是如此。

(一)低碳经济视角下石油企业的机遇

1.低碳经济为石油企业拓展能源领域提供了机遇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意味着对能源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刚性,对能源的需求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我国主要是从能源禀赋的角度使用资源,我国的能源禀赋结构是典型的“多煤、少油、少气”,而燃烧每吨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石油多30%、比天然气多70%,因此造成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煤”独大,GDP二氧化碳密度居高不下。低碳经济意味着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的进程中,增加石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为石油企业继续加大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积极参与海外油气资源投资,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增强油气产品的保供能力,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和机遇。尤其是为石油企业拓展新的能源领域。

2.低碳经济为石油企业调整结构、创新技术,改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机遇

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努力和中国政府作出的减排承诺都预示着低碳经济不可避免,而低碳经济必将带动大范围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变革,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传统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兴技术的开发都将驶入快车道。而石油企业是能源高消耗企业,其碳排放量远远超过其他企业,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节能降耗与碳减排的潜力很大,因此急需通过创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洮汰不适用现时发展的企业,增强企业实力,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石油企业面临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是辩证统一的,同时存在。因此当我们看到机遇的时候更要重视挑战,战胜挑战才能迎得更多机遇。在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我们要看到石油企业的低碳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这是很大的挑战。

1.传统高碳发展方式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和传统观念的挑战

中国的石油企业一直是节能减排、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但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传统的发展方式形成的路径依赖使我国的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之路上行动缓慢。目前,中国的石油企业主要是通过关闭“三高”生产装置或减少水、土地的使用等方式实现减排,为减排而减排,还没有意识到低碳经济给石油企业所带来的是新的机遇。

2.缺乏先进和核心低碳技术的挑战

低碳经济本质上还是一个技术问题,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这方面,我国还处于落后阶段,与发展国家的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在一些技术领域上投入不足,效果体现不出来。纵观整个国际情况,我国的技术水平还落后于国外同行的水平。特别是在核心技术、创新这方面,尤为缺乏。例如,我国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远高于OECD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二氧化碳排放远大于OECD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我国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系数是2.45吨二氧化碳/吨标准油,OECD国家为2.28吨二氧化碳/吨标准油,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2.31吨二氧化碳/吨标准油。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石油工业的技术处于落后水平。除此之外,我们在发展碳捕获、碳封存、CDM项目、创造森林碳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等方面也才刚刚起步,仍然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3.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必然意味着传统化石能源的市场的萎缩

发展低碳经济就需要使用的能源更加的清洁,而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在能源市场占据了主要地位,在市场需求方面传统化石能源的比重将相对减少,多元化的能源格局模式将逐步形成。虽然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要求使这种趋势似乎在短期内还不会到来,但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石油企业的转型策略

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石油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业务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建立低碳经济观念,树立低碳思维

石油企业应该把发展战略和低碳经济相结合,树立低碳的经济观念,从总体上看,企业应该确立长期的规划和宏观的低碳发展战略;从职能部门看,通过建立减排节能制度来保证环保低碳政策的实施,从而提高各级员工的低碳观念;也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低碳评价体系,从而真正实现日常工作和生产的低碳化,实现低碳管理和经济效益密切统一。

(二)发展低碳技术,减少碳排放量

石油企业应该通过低碳技术发展来减少碳排放量,这要求石油企业通过加大科研投入,采取内部研发以及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多种形式,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具体而言,一是可以选择研发低碳能源技术必须要有可行性,例如:生物燃料新一代的开发技术、水合天然气等的开发技术;二是研发碳的捕获技术、封存技术以及利用方面的技术等等;三是加强利用并开发油气资源的低碳和高附加值转化技术;四是大力发展多联产设施,使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

(三)积极参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石油企业转型

发新能源、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是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应该从非常规的油气资源入手,例如:加大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的开发,加快产业基地的建设速度,尽可能在原计划基础上提前完成规模开发;对于可燃冰开发项目而言,应加强和增加基金、技术投入,早日实现可燃冰的有效利用,解决能源利用问题;加快油砂、油页岩的资源勘探、评估以及开发,争取实现工业化生产。此外,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风能、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海上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

(四)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加速实现石油企业的升级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其目的在于实现现有技术和成本约束下的双赢。通过参与CDM项目,发达国家可以获得项目所产生的全部或部分经核准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以此来履行其在《京都议定书》下量化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通过项目得到发达国家的资金或者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以此促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石油企业现阶段也应大力争取CDM项目,以获得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石油企业实现技术改进和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郑寿春, 王一辉. 基于低碳经济的石油工业发展对策[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7):12-17.

[2]金乐琴.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 经济问题探索, 2009,(1).

第8篇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如下几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将更为雄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我国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资金较为充裕,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由于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仍将是外资的理想投资地;特别是资本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多方面、多方式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十二五”时期资金的供应将更为充裕。与此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力度的加强将促进投资结构优化,资金将更多地向服务业和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倾斜。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础产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制度环境不断完善和社会大局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十二五”时期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时期。农村综合改革将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将向深层次迈进,转移支付制度和公共财政体系将会趋于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会加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可望基本完成。政府职能将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垄断行业改革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会不断加大。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进一步深化。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局面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将继续提高。

    面临的困哪和挑战有: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我国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竞争力较弱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突出,各种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

   总的来说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形势是,支撑过去经济发展的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原有的比较优势不断减少,主要依靠低成本要素投入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要求迫切,同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条件正在形成,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要切实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综上来看,“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以改善民生为主要目标,就一定能够圆满实现“十二五”规划设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第9篇

关键词:民工荒现象;人力资本;经济转型

一、转变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近几年频频出现的环境恶化和民工荒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进行经济结构转型。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基本践行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因此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出口导向性战略,并以此壮大和完善自己的经济体系。今天这种体系使我国经济处在“青黄不接”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原有粗放的发展模式效率低下、污染严重并且不可持续;另一方面,新型的发展方式尚未建立,还不能支撑起经济发展的重任。自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以来,中国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等因素的影响,这种依靠投资和出口的体系其弊端得到了充分的暴露。我国企业面临严重的挑战,这也迫使中国加快改变原有粗放式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一过程无疑是从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为发端的。

二、民工荒现象出现的原因

1.劳动力需求扩大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量”的需求扩大,它的出现说明中国经济在总量上是在扩大的,GDP是在不断增加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满足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侧面看,这种增量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在某种意义上,它妨碍了中国经济向高水平的集约式发展的进程。

另一种是“质”的需求扩大,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中国经济开始要求更多的高素质的熟练工人,这是经济发展转型时期企业对人力资本提出的新要求。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职业院校的鱼龙混杂的现象,使得职业院校面临生源不足、教学水平低下等生存困难,这些因素导致人才市场出现劳动力结构性失衡,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

2.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

(1)从劳动力的输出地来看,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一些劳动力输出大省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地经济发展要求一部分劳动力留在本地,而在收入方面,中西部虽没有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水平高,但是受经济发展程度和物价差异的影响各地的实际工资和效用水平以及生存压力比较接近,而且在当地就业可以得到相应的尊重和保障,加之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人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想法。还有一部分民工在政策的引导下利用自己的技术开始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2)从劳动力输入地的角度看,企业和城市没有很好地在接纳民工放方面做足准备。其中以户籍制度和保障制度为主的政策无法解决新生的问题和满足民工的新需要。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的角度看,民工在各地务工收入效用水平相近的前提下,民工开始追求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高水平需要,其中尤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

三、民工荒现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地区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东部地区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受土地、物价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出路。一种是到国外设厂,另一种是向中西部地区或三线城市和县镇搬迁。后者的搬迁运动无论对于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而对于迁入地来说,企业的迁入不但会解决迁入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减少外出务工人员,而且从整体上势必会对地区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和个人收入等方面产生不小的益处,从而促进地区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完善地区间协调发展。但是,新企业的涌入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2.地区文化观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中西部地区和三线城市及县镇承接相关产业,实现产业转型过程中,文化观念的转变不容忽视。从长远看,市场、竞争、合作等市场观念会注入人们的骨髓,追求自身的个性发展,满足自身的需求成为了文化观念中的显性文化,这对促进教育、法律、公民权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时期国家会出现一种在经济上较快发展,同时社会矛盾、冲突也不断加剧的总体状况。

3.民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东部地区在外部环境恶化、人民币升值和物价上涨、劳动密集企业利润空间变薄的大背景下,企业无法过多地从经济因素上来吸引民工,而新生代农民工不仅要求提高工资,而且要求得到相适应得尊重和社会保障。这一矛盾使得东部地区的民工荒现象变得尤为突出。所以,在卖方市场的背景下,一些企业不得不付给民工较高的工资以弥补民工高层次需要的损失,而民工的户籍和社会保障等高层次需求只有在中西部及城镇工业化转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满足。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市场;电力营销;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大多数电力企业为了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就将开始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过,由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不断的转变,因此也使得我国电力企业在电力影响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前景。下面我国就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电力营销工作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技术。

一、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电力企业发展要求的转变

目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开始对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深化改革,不仅将先进的科学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电力营销探讨

马玉静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电力资源,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不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电力营销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就使得人们在电力营销工作中有着新的挑战求和新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我们就要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要求转变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电力营销工作在经济发展工程中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电力生产营销工作的未来发展前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经济市场;电力营销;发展前景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电力营销探讨

马玉静

(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电力资源,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不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变,电力营销行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这就使得人们在电力营销工作中有着新的挑战求和新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经济发展,我们就要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要求转变的内容进行分析,进而提高电力营销工作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电力营销工作在经济发展工程中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电力生产营销工作的未来发展前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经济市场;电力营销;发展前景技术和科学理念应用到其中,还为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发展前景。因此,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为此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工作中就要求电力市场的世界情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电力市场营销利益的最大化。

当前在我国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电力营销工作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主要包含了电力市场运营的不断变化和用电客户的基本需求。可见,电力企业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电力营销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必须要在当前经济市场的基础之上,根据用电客户的消费需求,来对现实市场进行开拓,从而实现电力企业盈利的最大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进一步的经济了在传统电力影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的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着社会主义自由竞争市场体制方向发展,这不仅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还为我国电力营销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不过,这也使得电力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的提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就要对其电力营销工作进行适当的改进,加大电力企业对经济市场和客户的开发力度。

二、我国电力企业营销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中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也越来越明显。电力企业的主要市场仍然在第二产业,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内陆渐渐存在差距,产业发展的程度不同也就决定了不同区域的用电量差距过大。经济发展大环境的转变为电力资源的分配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使电力企业的营销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长时间处于计划经济市场垄断性质之下的电力行业经营体制不能与新经济体制相适应,在企业营销、经营方面面临着考验。

(一)营销概念与电力企业经营不能完全契合

不论是电力企业还是员工对于企业经营盈利都没有有一个对于自身情况的准确定位,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的模式下会给电力企业及员工不同程度的优越感,但是,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电力市场将有供大于求逐渐向供不应求转变,所以电力企业只是保证基本的供电安全与电力资源即将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既要保证技术上的创新也要保证思想上的创新。如果企业仍然不积极的把电力营销的概念引进企业的经营中去将会面临市场的淘汰。

(二)电力营销体制的建设不完善

电力企业中的营销部门建设不完善,营销人员的比例与素质偏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对于营销体系建设不完善,技术、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不够。导致企业无法有一支专业的营销团队对于目标客户和潜在客户进行准确的掌握,对需求市场也无法进行准确地估测。营销体制的不完善将成为企业盈利的最大牵绊。

(三)电力企业营销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如今的电力企业从业人员论是技术能力、思想创新还是心理状态都不能与当今电力企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可以的发展为电力企业带来的新的技术和设备,但是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年龄偏大,接受能力不高且没有积极的进取心。因为电力行业的工资制度不够平等,从业人员在某方面对于企业无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为企业带来的贡献有限。

三、电力营销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创新经营思想,完善营销理念

电力企业要从垄断经营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过来,明确自己未来在市场中的经营方式,企业要在市场中主动出击,将服务客户转化为企业经营的核心,通过了解客户的需求与心理调节更新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与模式,在经营过程中融合营销技巧:市场调研,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收集和整理客户市场的相关信息,获得符合客观规律的见解。让营销人员了解客观的营销环境。市场细分,要区分不同的客户群体,了解不同层次的客户对于电力产品的不同需求。完善营销服务理念,电力产品的经销质量取决去电力资源的供给服务质量,创新管理、创新技术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资源服务。是客户满意也就实现了企业自身的营销。

(二)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

企业应在营销体系的建设上投入人力物力,做好技术设备的及时更新,是本企业的营销团队能够及时的把握市场动向,目标市场、目标客户及潜在市场和客户。把握了最新的市场动向和客户资源,才能有建立客户资源档案的基础,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经营。通过目前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的高新技术可以实现营销体系的系统化。在营销体系系统化的支持下可以实现通过对于售电、用电、客户分布等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实现企业经营利益的最大化。

(三)增加对电力营销从业人员的培训

通过及时对营销从业人员的培训,更新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提高营销技巧。使营销人员可以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通过科学的营销学来提高电力企业的销售量。使电力企业的经营利益化。

四、总结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变,许多电力企业为了促进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就加大了对电力营销工作的管理力度,使得电力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从而使得电力企业可以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玉坤.探讨如何把握电力营销的战略与战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6)

第11篇

关键词:东莞模式;支撑体系;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035-02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放弃了政治、经济集权的政策,转向政治集权、经济分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地方政府获得了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地方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其仕途的晋升空间,经济表现好有利于其政治前途,因此地方政府有了很大的动力发展地方经济,因此涌现出了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珠江模式等区域发展模式,每种经济发展模式都有其特点和特定的政策支撑体系。东莞模式是珠江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即外部植入式的、外资主导的、外向型的“三外”型模式。本文将注重探讨东莞模式,并分析其政策支撑体系,以期对东莞模式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一、东莞模式

(一)东莞简介

东莞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前,东莞是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世纪90年代,同顺德、中山、南海并称“广东四小虎”,进入新世纪,其GDP超过名列第二的中山市一倍多;外贸出口曾经连续7年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深圳,直至2007年,外贸出口总额位列全国第四;2007年底,东莞人口城市化率已达85.2%,比全国平均水平差不多高出一倍。

东莞是广东省著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产品的强大生产能力,形成了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纺织业、造纸机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工产品的种类达到数万种,拥有同行业上下游产品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完善的产业体系。

(二)东莞模式简介

东莞模式是指这样一种要素组合模式:由东莞提供土地,特别是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内地的湖南、四川等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外商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

基本特征是:外部植入式、外资主导、外向型。外部植入式即说明东莞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设备几乎全部是外部植入;东莞紧邻广东、深圳、香港,香港的企业将东莞作为加工基地,而且台湾的企业也很倾向于在东莞投资设厂,因此东莞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外资主导的,在东莞的外资企业占到东莞所有企业数目的70%;东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全球贸易,其生产产品绝大部分是出口海外,小部分在国内销售,例如,中国玩具制造占全球70%,广东玩具制造占中国70% ,东莞玩具制造占广东60%,被称为“玩具之都”,其中大部分玩具为外资玩具企业贴牌生产,产品也基本销售到国外。

东莞模式的核心特征是:“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

“三来一补”是东莞人的创新。所谓“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定做、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其中“三来”是指国外的定做人向国内的承揽人提供原材料、元器件、零配件、辅助材料或必要的技术设备,由承揽人加工生产后将成品交给定做人,承揽人收取相应工缴费的一种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其本质是国际上通行的OEM(委托代工)有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补偿贸易是指国外厂商提供或利用国外进出口信贷进口生产技术和设备,由我方企业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的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技术、设备价款或信贷本息的贸易方式。 补偿贸易的基本形式包括:产品返销一称回购贸易或简称返销 、商品换购,统称互购、多边补偿或叫转手补偿。

台湾学者陈明璋把东莞的“三来一补”模式总结为:东莞是台湾在海外的“第四”加工区,原物料与零组件都来自海外或台湾,而市场订单掌握在台湾,中间所利用的是在内地租厂的生产加工,这两头(原料、市场)在外, (生产)在内的产销模式,与“借腹生子” 的形式相近,故有人将其命名为“借腹生子”模式。

东莞模式的第二个核心特征是加工贸易。所谓加工贸易,按照Feenstra与Hanson(2002)的定义,是指东道国采用免税方式从国外进口中间产品、进行加工并最终再出口的一种生产与贸易活动。加工贸易一直是东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为了寻求更低的成本,将生产转移到中国,东莞由于地缘优势,利用加工贸易这种方式,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加工贸易在经济起飞阶段能够正面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它具有增值率缓慢、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升级困难,因此可能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东莞模式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二、东莞模式的政策支撑体系

东莞模式之所以能够存在并对东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其特定的政策支撑体系。区域经济政策又称区域政策,是地方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主要手段,地方政府在总体政策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一些因地制宜的区域性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东莞模式存在并发展得益于中央的总体宏观政策和地方因地制宜的区域政策。

(一)中央层面

1.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东莞模式的典型的外向型发展模式,东莞经济的发展依靠于外部的需求,中央政府将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门户,东莞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对外开放中取得先机,获得快速发展。

2.中央的经济放权和政治集权。经济放权使得地方政府能够采取一些因地制宜的区域政策,而政治集权(政治晋升取决于地方官员的经济绩效)驱动地方官员发展经济,不仅东莞模式有赖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其他的经济发展模式,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都有赖于这样的政治经济制度。

(二)地方层面

在中央改革开放和放权让利的大背景下,地方的区域政策便对经济能否快速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1.招商引资政策。由于东莞的经济发展是外部植入式的发展模式,因此吸收外资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府在加大对引荐人的奖励力度的同时,非常注重投资环境的改善,同时,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符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

2.税收优惠。为了吸引优秀外资企业进驻东莞,政府往往采用税收优惠的方法,如进驻开发区前几年免地税,几年之后地税还享受优惠。东莞为了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道路,对科技型企业的税收有特别政策。

3.金融政策。东莞大部分企业从事“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企业规模较小,存在融资困难、融资成本偏高的问题,这和企业自身特征有莫大关系,也和金融机构的惜贷有关系,对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首先是帮助中小企业完善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完善信息披露、完善信用记录,其次,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贷,尤其是对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更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4.外来人口管理政策。东莞常住人口大约有700万,其中拥有本地户口的人数仅有100多万,200万都不到,500多万是外来人口。东莞一方面加强了对外来人口的等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对外来人口进行培训,对于长期居住并且有一技之长的外来人口,为其子女提供当地上学的机会,而且有机会转为东莞的户口,而且外来人口也能享受一定的社会福利,这样就为东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东莞模式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紧缺时代的到来,导致东莞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开始丧失,东莞模式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给的制约。随着东莞经济发展,土地越来越稀缺,而且国家对用地严格限制,因此,有限的土地难以满足庞大的需求,利用成本大大提高;劳动力方面,随着劳动力流动性的增强,有技能的劳动力纷纷流向工资比较高的地区,而且政府对最低工资的规定以法律形式出现,提高了劳动力的成本。生产成本的提高降低了东莞地区制造业原本具有的低成本优势,若不采取措施,这种优势很容易被其他地区所取代。

其次,东莞的“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在经济起步初期对促进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便不再适合,因为“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均处于产品全球供应链的低端,附加值极低,这样的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很容易被马来西亚、泰国等成本更低的国家、地区所取代,原因在于“三来一补”和加工贸易企业缺乏创新能力,不具有核心竞争力。

最后,外向型经济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外向型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经济发展、企业成长源于外部需求,一旦外部需求萎缩,势必会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对东莞经济的影响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四、东莞模式应对挑战的政策建议

从政策支撑体系的层面来说,要想应对东莞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应当注重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支撑是应对挑战、继续乘风破浪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实现产业升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东莞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政府应当制定政策鼓励淘汰落后产能、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然而,产业升级意味着原有的设备、厂房、技术不再适用,需要被淘汰,必然会遇见阻力,需要政府在细节制定中充分考虑。

其次,利用现有的资本积累,积极培育出一批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培育“东莞制造”品牌。政府可以选定一些企业综合考察,符合条件的企业将获得政府的扶持,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方面享受优惠,关键还是要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孙霄汉.东莞模式的成就、挑战与未来[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2).

[2] 许新华,张如云.东莞模式未来的选择[J].特区经济,2007,(7).

[3] 彭明明,刘学华.东莞与昆山台资集群发展模式比较研究: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SouthChinaReviewOctober,2007.

第12篇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有赖于经济的跨国发展,而经济的跨国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经济的发展得以加强,于二战后,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在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在商品生产、服务交易、技术交流与市场共享等方面均有所表现[1]。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商品。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深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而中国要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经济上的成就,就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的数额占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逐渐加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作为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已非国内的供给能力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3.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地削减限制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各种障碍和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贸易壁垒,从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范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也承受着来自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1.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是西方霸权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时不时地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言论,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这种论调的制约。

2.产业安全环境的挑战。中国借助外国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表面上看,实现了工业化,但这其中也包含着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潜伏着新的结构不合理的危机,若是任由经济全球化进行市场调节而不进行政策引导,我国的产业结构会固定化和低层次化,产业安全将受到很大影响。

3.经济体制改革的挑战。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世界上各种经济体制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多的借鉴。但同时,中国在选择的时候也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如何在众多道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是一大挑战。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