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6: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经济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立足自身工作岗位,做好各项工作,为公司经济发展作贡献,也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特对自己几年来的工作,学习等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经历
我**年**月到20**年**月在XX学校读药学专业,毕业后到XX医药公司工作,先后从事过药品在药库的管理和药品的销售工作。2001年9月到2004年7月就读于计算机专业。2004年9月到2006年7月就读于法律专业。2004年6月到2008年10月在建筑咨询公司工作。2008年11月至今到房地产工作,从事工程管理。
二、学习情况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总觉得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我先是读药学专业,后来又读计算机和法律。从事的工作也从药品转向工程。当然,学习专业和工作性质的变换,对人来说是非常辛苦的,“隔行如隔山”就说明辛苦的程度。但是,辛苦是对人的磨练,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工作阅历,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十分有利。
三、工作态度与责任
干工作除了文化知识与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工作态度与责任。我从事任何工作,都想到,不管我自己的能力如何,关键不能忘了我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我的责任,承担了责任就胜于我的能力。现在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我,当前首要是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对自己正确定位,甘愿当一块铺路石,默默无闻地尽自己的责任为公司搞好工作。承担责任,最基本的要求是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责任,明白自己的工作范围。对自己工作责任内的任何事情,都要主动地去做,千万不要等领导来安排。同时岗位责任心体现在技能精、作风硬、讲诚信、肯奉献,爱岗敬业,勤于钻研,团结合作,敢打硬仗,不计得失。只要人在岗位,事情就要做足到最后一分钟。我一个工程管理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理念,讲求诚信,珍惜岗位,严守岗位纪律,能够立足本职,以远大的职业理想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在工作实践中,敢于承担工作风险和工作压力,具有长远眼光和吃苦耐劳精神。
四、工作思想
在工作上,我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善于专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雷厉风行、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工作就是挑战,就是实践,我会迎接挑战,在实践中求发展,我会紧密结合本岗位实际,创造性、灵活性地协调、开展各项工作,保证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在工作思想上,我能够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
回顾过去的几年工作与学习,我按照领导的工作安排,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不够、加强工作指导不够,工作大胆不够,在做好工作上与公司的要求和期望有差距。所有这些与新时期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我今后要继续加强学习,改正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真正为公司的工程管理和经济建设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数据来源
把经济发展与卫生支持结构两者的关系当成入手点,从个人现金卫生费用支出、社会卫生费用支出、政府卫生费用支出三方面来分析卫生费用支出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样本选择“中国统计年鉴”1978—2016年的数据,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卫生费用支出、社会卫生费用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费用支持作为指标,分别为Y、X1、X2、X3,选择GDP来表示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各个变量的对数,进而来有效消除多重共线性。选择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来对多变量时间序列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3]。
2实证检验
2.1单位根检验
分析各个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发现,当显著性水平为1%、5%、15%时,原序列的ADF值均大于各个临界值,HO:│r│≥1,接受被择假设,为非平稳序列。通过一介差分发现,在5%临界值上,一介差分序列均能拒绝原假设,HO:│r│≤1,拒绝被择假设,则为序列平稳,LNY、LNX1、LNX2、LNX3为一介单整序列。一介单整序列表现为协整关系,因此能统计检验。
2.2Johansen协整检验
根据平稳性检验结果来协整检验序列。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为EG两步法和Hohansen协整检验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协整检验方式。该文所采用的协整检验方法为Johansen向量自回归协整检验方法。分析检验结果发现,当显著性水平为5%时,最多0个和1个假原设的最大特征值统计量、迹统计量均>5%的临界值,原假设被拒绝。检验最多2~3个假设,其最大特征值统计量和迹统计量均比5%的临界值小,表示不能拒绝假设。
2.3Granger因果检验
在经济学领域中,Granger因果检验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分析经济变量相互间的因果关系[4]。选择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该文中的各个变量进行检验发现,对于社会卫生支出和政府卫生支出来讲,经济发展是其Granger原因,个人和社会卫生支出则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经济水平的增加能对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增长能力进行有效解释,个人卫生支出费用的增长,则能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有效解释,社会卫生支出和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和双向的影响效果。
2.4脉冲响应
选择脉冲响应函数能有效反映变量相互之间的联动交互影响。对于自身标准信息的影响,政府卫生支出费用表现得比较平稳,最高值在第2期到达,之后开始慢慢降低。对于经济发展变量的信息影响,政府卫生费用支出也表现得比较平稳。对自身标准差信息的影响,社会卫生支出的表现非常激烈,最大值在第3期时达到,然后快速降低。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卫生支出的表现也非常激烈,最大值则在第4期达到,然后逐渐下降,上述影响均表现为正向影响。对于自身标准差信息的影响,个人现金支出在在第2期时达到最低值,然后快速增加,第8期时逐渐处于平稳状态。个人现金支出在第1~6期均为负向影响,之后则为正向影响。
2.5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法主要是用来对分析特定变量的变化中各种冲击的相对重要性。经济发展变量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预测误差方差的影响快速上升,然后逐渐增加,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表现为主导作用。个人现金和社会卫生支出对政府卫生支出的影响非常弱。政府卫生支出自身的增长信息对自身预测误差方差的影响慢慢降低。
3讨论
为了能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制定科学和合理的措施。具体为:①加强投入力度:卫生投入不仅是一种投入,同时也是一种健康消费,让卫生投入的水平不断提高,不但能让人民群众防御疾病的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而且还能构建和谐和稳定的社会保持稳定。②调整结构:在提高政府卫生支出比例的同时,应减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例,从而来有效缓解个人的经济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③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落后地区的卫生支出加以关注和重视,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其卫生服务水平,拓展供给渠道,为农村居民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平衡城市和乡村群众的医疗卫生待遇。
综上所述,卫生支出结构进行调整,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构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对居民健康进行有效改善,让医疗卫生的服务水平有效提高,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作者:王秋霞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周德水.我国卫生支出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1):57-59.
引言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对于国家经济以五年为时间段进行的中短期规划,体现了我国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方向的把控,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十二五”规划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于未来五年内经济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最为重要的是:未来五年内中国将会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的结构改变,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从强国向富民的发展重点的转变,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引起来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解读和相应分析
(一)“十二五”规划政策摘要
“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做出了方向性和指导性的规划,对于抓住和利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经济的发展深刻的影响着投资理财的方向,对“十二五”纲要进行解读,可以得到下面的理解:
1、传统能源产业稳步发展
能源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对于其发展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对于我国第三大能源煤炭资源的开采,在总结“十一五”规划计划7.5%使用率,实际达到11%的经验上,“十二五”规划采用扩大备用煤炭能源开采量计划,规划目标产值41亿吨/年,以保证工业能源供应,能源产业发展更具有计划性。
2、基础性产业高速优质发展
基础性产业,例如电力,铁道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发展影响着众多相关行业发展,也会影响到对其进行投资的关注度。
铁道部对于“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是铁路建设加快发展,预计新线规模将要达到三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预计将达到十二万公里左右,与“十一五”相比,投产新线增长幅度高达87.5%。大幅提高运输能力,能加快我国的经济内发式增长,加大铁路运输覆盖范围,对于某些地区的发展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电力发展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对于其电网建设,“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电力供应,预计投入资金达到2039亿元人民币,在“十一五”基础上继续发展。电力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是内发式增长,效果是长久,日益显现的。
3、民生、民营成为发展方向
“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将要实现从国强向民富的转变。具体包括如下方面:其一就是继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其二,提高公民保障力度,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卫生,收入方面,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将个人看病承担费用比重减至30%左右,提高居民收入和可支配性资金等。
(二)对于目前投资理财方式影响
“十二五”规划对于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作用,对于企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于进行理财规划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性作用。
1、现金规划中加大备用金规制
“十二五”规划对于经济发展重点转化为民生方面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GDP计划达到7%的基础上,目标居民收入增长高于7%的幅度。随着民生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的同时,结果必然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收入普遍呈现出上升趋势,如2011年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增长17.9%,城镇居民提高14.1%,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物价水平就会随之而出现上升趋势。因此,如果继续按照以往理财规划中留置备用资金数额,则可能出现一定的问题。
虽然留置较多数量的备用资金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但是在总体数额较小的情况下,这是合理减小理财风险,保证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进行理财规划的基本的出发点。因此,对于现金规划中的备用现金规划,应适度加大数额。
2、投资产品对于股票、债券观察为主
股市中股票的变化情况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经济危机的应对逐步取得成功,且从“十二五”规划的解读中,我们发现对于企业的发展的轨迹,进行了较好的规划。具体包括上述的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的煤炭能源企业和经济快速发展动力的铁路事业,电力事业。
那么在进行传统股票类投资时,在关注企业发展远景时,应当对于民营企业,煤炭行业和之前地理位置较为不优越的企业予以适度的关注,因为其随着运输、电力等发展约束条件逐渐消除后,必然会在“十二五”规划时期涌现一批“黑马”。
二、结论
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出现了变化,由此,我们进行了理财规划方面的改变的初步的探索,并得出了对于个人基础性现金理财应加大备用金,对于传统类股票投资应加大关注借助政策发展的“黑马”企业,而不是一直关注于以往企业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人民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人民出版社,2011
[2]孙明哲.“十二五”规划教材:形势与政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
[3]柴效武.个人理财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张旺军.投资理财―个人理财规划指南,科学出版社,2008
[5]欧尼尔.股票投资的24堂必修课,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6]李方.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上海金融,2012
关键词 价值观 经济发展 道德情操论 影响路径
“经济学帝国主义”提出者贝克尔认为:“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是可以解释一些非经济问题的,并且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这样做的效果很好。”诚然,经济学不是万能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不断提高,许多传统意义上的“非经济学”研究领域确实完全可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因为研究经济学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教会人们通过经济分析对面临的问题做出选择。笔者认为价值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虽然是隐性的,但是从一个长周期来看,其影响作用非常大,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例如,德国“守时”的观念、日本“认真”的价值观念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德国与日本的经济发展。
一、价值观与跌倒老人无人扶现象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其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个人的价值取向;第二,个人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评判标准。要明确指出的是,价值观对经济的发展体现在方方面面,其原因在于任何问题均可以用经济学的视角与工具来分析。以“老人跌倒无人扶”的现象为例,其实质是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而这个价值观问题又涉及经济决策,从而转变为一个经济学问题。因为人们不敢去扶跌倒的老人主要是担心被讹诈,因此扶老人是有成本的,可扶起跌倒的老人有收益吗?答案是肯定的。扶起跌倒的老人其实也是有“收益”的,这个“收益”虽然是隐性的,但确实存在。在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的影响下,人们帮助他人也会使自己在精神上获得快乐,也会得到旁人的赞许或社会的认同,人的心理能获得愉悦感。通过分析我国无数个“跌倒老人没人扶”的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社会道德缺失的问题,更多表现为目前中国许多民众的价值观扭曲。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现状,致力于搞经济建设,追求高效率,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从而忽略了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建设。许多民众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蔓延,中国民众的价值观出现了扭曲,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曾在其经典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就阐释了经济与价值观的关系,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有道德的市场经济。这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有一个共同遵守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即遵守合约规则、尊重合作者、信守交易承诺、参与自由竞争等,只有建立在有共享价值观体系的基础上该市场经济才能顺利运行。由此可以看出,价值观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而又缓慢的过程,价值观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运行的好坏。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未来我国经济能否有质的飞跃。
二、价值观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三大途径
(一)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价值观影响经济发展目标
没有恒定的价值观体系,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缓慢变化,这种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也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目标的形成。学者朴金波认为:“现代化的实现,伴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这种转变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从‘尊神’价值观转向‘尊人’价值观;从重‘虚’价值观转向重‘实’价值观;从重‘义’价值观转向重‘利’价值观;从‘一元’价值观转向‘多元’价值观;从‘个人本位’价值观转向‘社会本位’价值观。”封建社会阶段,儒家文化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在于一个“礼”字,即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价值观间接使封建民众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大力发展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目标是“合理”的。资本主义阶段,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这种“利己”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家最大限度地榨取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一经济目标的形成。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社会主义阶段,社会核心价值观是以为核心的价值观,这种新型、正确、先进的价值体系进一步确认了社会主义阶段应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目标。
(二)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角度,分析价值观影响经济发展路径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追求的目标是“人口、资源与发展关系的协调,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和谐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各种不同的时期都要面临选择经济发展路径的问题,选择的经济发展路径受价值观的影响非常大。从古至今,经济发展的路径都深深地打上了价值观的烙印,在原始社会,剔掉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的因素,原始社会的生存至上的价值理念,是迫使早期人类不顾一切进行刀耕火种的因素之一。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劳动分工,如男性劳动者必须外出进行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女性劳动者仅负责家庭内务。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益最大的“利己主义”价值观,促使经济参与者不管人口的膨胀、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增长经济上,走上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增长路径。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已经从“一元”转变为“多元”,从“崇尚自然”转变为“以人为本”,人们的财富、生命、发展、公平等价值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注定了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是人口合理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工业化道路。
(三)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分析价值观对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影响
发展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索洛增长模型的结论是:“人均产量的长期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倍增型技术进步的速度”。第一,价值观影响社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或源泉,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目标的根本保证,价值观对科技进步和创新都有很大的影响。通常具有冒险、竞争、勤劳、求变、永不言弃的价值观念的国家,其科技创新速度较快。第二,价值观影响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一项经济政策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关键的往往不是这项经济政策本身,而是政策能否执行到位,实施政策的对象能否积极响应,而价值观正是影响政策实施的对象能否响应政策号召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积极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信用保证等正确价值观有利于政策的顺利实施。二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崛起就是很好的例子,战后联邦德国的经济可谓千疮百孔,但是却在短短二十年间德国却完成了由战败国向西欧经济强国的角色转变。在促进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起飞的诸多因素中,德国人民无私奉献的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忽视。
(作者单位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社会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结构性转变,其基本特征或表现形式,就是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复杂化。其中,在道德层面,出现诚信缺失、良知溃乏、盲目拜金、行为失范等丑恶现象,种种表现在拷问人们道德底线的同时,也暴露出社会道德现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背离,暴露出道德文化建设的漏洞。社会价值观绝不应迷失在价值的多元化之中。如何走出价值迷失,重建社会价值规范,成为值得社会各界深思的问题。
国民的品德高低与该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形式密切相关,德富律和德福律即反映国民品德高低与经济、政府内在关系的两个规律。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民主则是政治清廉和德福一致的保障,是提高国民品德的主要方法。
国民品德高低与发展变化同一国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科教文化等都有一定关系,深入分析其内在规律有助于国民整体品德的提高。德富律和德福律即其中两个规律,德富律即品德与经济的内在关系,而德富律探讨的则是品德与政治的内在关系。
德富律
物质财富的增加是个人满足的前提。国民品德的高低与发展变化,无疑取决于他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欲望的强弱多少;而这种道德需要和欲望的强弱多少,正如马斯洛所言,取决于国民物质需要或生理需要的相对满足是否充分。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及欲望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生理、安全、爱、自尊、自我实现五种,进而发现,比较低级的需要优先于、强烈于比较高级的需要,而比较高级的需要则是比较低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的结果,即人的需要和欲望建立在生理需要基础之上,是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产物。①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也是相同的道理。
可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又取决于什么?显然,不仅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同时也取决于他物质需要的多少:物质需要越少、物质财富越多,他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充分;反之,物质需要越多、物质财富越少,他的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换言之,一个人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相对满足的充分不充分,取决于物质财富和物质需要双重因素: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少而与之成正比;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他的物质需要的多少而与之成反比。
准此观之,并非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才会得到相对的满足。在任何社会,人们的物质需要都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也都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因为社会发展的较高阶段,物质财富固然较多,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较多,因而人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不到相对的满足。反之,社会发展的较低阶段,物质财富固然较少;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较少,因而他们的物质需要也可能得到相对的满足。
那么,人们的物质需要能否得到相对满足究竟取决于什么?取决于人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慢,财富的增加便慢,便不能适应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经济发展快,财富的增加便快,因而便能够适应人们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便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那么,人们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是否仅仅取决于经济发展速度呢?否!
分配公平影响个人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还取决于物质财富的分配是否公平。假如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迅速、物质财富增加得快,但该社会对于这些财富的分配却不公平,应该多得者得到的却少,应该少得者得到的却多,那么,人们绝不会感到满足,即使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算少;只有当经济发展迅速,社会财富增加得快,而且分配公平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即使他们拥有的财富并不算多。因此,我们往往看到,一个社会虽然经济发展比以往快得多,物质财富增加比以往多得多,个人收入也比以前翻了几番,但人们还是不满足。究其原因,岂不就在于分配不公?岂不就在于应该多得者得到的却少,应该少得者得到的却多?
因此,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满足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且与之成正比,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这些物质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越快,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便越充分;社会的经济发展越慢、物质财富增加的速度越慢,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不公平,人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满足便越不充分。
总而言之,可以得出结论说: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越快,物质财富增加的越多,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公平,人们的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程度便越充分,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多,人们的品德便越高尚;反之,经济发展越慢,物质财富的增加越少,对于这些物质财富的分配越不公平,人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便越不充分,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便越少,人们的品德便越恶劣。这个品德高低发展变化的规律,关乎人们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与经济以及财富的关系,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高低变化的前提和基础之规律,因而可以名之为“德富律:品德与经济的内在联系”。根据这个规律,国民品德培养的根本方法显然就是:迅速发展经济、公平分配财富从而使国民物质需要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这也是“仓廪实则知礼节”的真谛所在。
经济体制与财富分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迅速发展经济和公平分配财富呢?或者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究竟取决于什么?
不难看出,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富分配的公平程度,固然取决于劳动者和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但是,根本说来,则取决于国家的经济体制。因为劳动者和管理者的个人品质不过是经济发展快慢和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偶然的、特殊的根源;而国家的经济体制则是经济发展快慢和财富分配是否公平的普遍的、必然的根源。那么,能够保障经济迅速发展和财富公平分配的经济体制究竟是怎样的呢?是市场经济。
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没有外在强制的自发的、自愿的经济,因而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每个人都享有经济自由;而经济自由无疑是经济繁荣昌盛的必要的、根本的条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哪个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而经济自由,哪个国家的经济便繁荣昌盛的缘故。不过,如果没有政府干预,仅凭市场经济自身不但不能实现经济公正,而且不能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经济自由也不能实现,市场经济自身无法自动消除垄断。因此,为了实现自由而公正的市场经济,必需由政府干预市场经济活动。但是,政府的干预应该只限于确立和实现市场经济自由且公正地运行,而不应该指挥市场经济活动:政府应该是经济活动规范的制定者与仲裁者,而不应该是经济活动的指挥者。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并且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只限于对经济自由与经济公正等市场经济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因而只是充当市场经济的仲裁人而不是市场经济的指挥者,那么,该国便建立了自由而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样一来,该国的经济便必定迅速发展、物质财富必定迅猛增加,对于这些财富的分配必定公正,从而国民的物质需要必定得到相对充分的满足,因而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和欲望必定强烈,最终势必导致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势必导致好人普遍增多。因此,建立自由且公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国民品德的基本方法。
德福律
孟子赞成管子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进而断言“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可是,他又谈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这岂不自相矛盾?并不矛盾。因为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只是一个人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并不必然地导致好人的产生。因此,使人们具有强烈的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除了必须使他们的物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还必须具备一些其他条件。那么,这些条件究竟是什么?主要是德福一致:越有美德便越有幸福。
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美德需要。物质需要的相对满足只是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获得幸福则是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产生、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幸福是美德的唯一动力。一个人所具有的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美德作为利己的手段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把美德作为目的的需要。美德自身是对自我欲望和自由的一种限制、约束、侵害,因而一个人最初决不会以美德为目的,为美德而美德;相反,他最初只可能把美德作为求得利益和幸福的手段,为了利己而求美德。美德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人利己的手段,是因为人作为社会动物,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赖于社会和他人:他的一切利益都是社会和他人给的。所以,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便是他一切利益中最根本最重大的利益:得到赞许,便意味着得到一切;遭到谴责,便意味着丧失一切。不言而喻,能否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之关键,在于他的品德如何:如果社会和他人认为他品德好,那么,他便会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赞许和给与;反之,则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谴责和惩罚。
这就是一个人最初会有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需要的缘故:他需要美德,因为美德就其自身来说,虽然是对他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和恶;但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社会和他人的唾弃、惩罚)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社会和他人的赞许、赏誉),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因此,美德乃是他求得幸福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手段:他对美德的需要是一种手段的需要。但是,逐渐地,他便会因美德不断给他莫大利益而日趋爱好美德、欲求美德,从而为了美德而求美德,使美德由手段变成目的;就像他会爱金钱、欲求金钱,使金钱由手段变成目的一样。这时,他对美德的需要便由手段的需要转变成目的的需要了。
可见,一个人以美德为目的的道德需要,源于以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而以美德为手段的道德需要又源于个人的利益和幸福,源于社会和别人因他品德的好坏所给予他的赏罚。因此,说到底,一个人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需要,不论是以美德为手段的需要,还是以美德为目的的需要,均以个人的利益和幸福为动因、动力。换言之,个人利益和幸福虽然不是一切美德的目的,却必定是一切美德的动因、动力。这意味着:
如果德福背离,有德无福、无德有福,那么,美德便失去了动因、动力,人们便不会追求美德;如果德福一致,有德有福、无德无福,那么美德便有了动因、动力,人们便必定会追求美德。因此,德福越一致,人们追求美德的动力便越强大,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
政治清明与德福一致。各个社会人们德福一致的程度则主要取决于各个社会的政治状况:社会的政治越清明,人们的德福一致程度便越高,便越接近德福完全一致,以致每个人越有德便越有福,越无德便越无福;社会的政治越腐败,人们的德福一致程度便越低,便越接近德福背离,以致一个人越有德却可能越无福,越无德却可能越有福。由此,也可以得出结论,人们的品德高尚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的政治清明与否:
一个国家的政治越清明,人们的德福便越一致,人们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动力便越强大,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强大,他们善的动机便越强大以致能够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强大,他们的品德便越高尚;一个国家的政治越腐败,人们的德福便越背离,人们追求美德的动力便越弱小,他们做一个有美德的好人的道德愿望便越弱小,他们善的动机便越弱小以致难以克服恶的动机和实现善的动机,他们的道德意志便越弱小,他们的品德便越低劣。
这个品德高低发展变化的规律,关乎人们做一个好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意志与政治以及幸福的关系,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和道德意志因素高低变化之规律,主要属于品德的道德感情因素高低变化的目的和动力之规律,因而可以名之为“德福律:品德与政治的内在联系”。
根据这个规律,国民品德培养的主要方法是:政治清明从而使国民德福一致。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国民德福一致呢?或者说,一个国家的政治清明抑或腐败以及德福一致与否究竟取决于什么?
不难理解,只有民主的政治体制才可能保障政治清明和德福一致进而防止政治腐败和德福背离。一方面,只有民主才符合政治自由和政治平等两大国家制度价值标准。因为只有在民主政体中,每个人才能平等地共同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平等地享有政治自由,平等地使国家的政治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这也是民主政体能够保障政治清明的缘故。另一方面,民主政体意味着国家最高权力完全平等地共同掌握在每个公民手中,因而造成最高权力最大限度的分散和分立,使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政治权力互相分立、牵制、监督和抗衡,从而能够有效防止各级官员的腐败和德福背离,从而保障其清廉和德福一致。
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了民主,那么,恒久说来,该国的政治必定清明,国民的德福必定一致,最终势必导致国民品德的普遍提高,势必导致君子、仁人乃至圣人的普遍增多:民主是形成国民做一个好人的道德愿望的目的和动力之方法,因而是培养国民品德道德感情因素的主要方法,是提高国民品德的主要方法。
综观德富律和德福律中关于国民品德的变化规律和培养方法可知,良好国民品德的培养涉及市场经济、政治建设等因素。这些方法虽然并不能保证提高一个具体的、特殊的个人品德境界的提升,但对于一个国家国民总体品德境界的提高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本文受“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经费资助)
一、经济发展环境关键差在软环境
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等,是支撑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一个地方的政策导向、人文习俗、社会风气等,又是左右一个地方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硬环境差,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加强,而要改造好一个地方的软环境,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实践表明,经济发展环境关键在于软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差,差就差在软环境。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差在思想认识。现在,各地都在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但是,“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环境建设主体”的意识在很多地方没有真正形成。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己无关”。不少部门和单位认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事情,是执法部门和管理单位的事情;大多数市民也认为环境差,主要差在少数执法部门和管理单位,“就是少数单位把地方形象搞乱了,把投资环境搞差了”;“优化环境,就是要重点整治好这些执法部门和管理单位”,环境好不好,优不优,与本部门、本单位没有直接关系,与己无关,不想参与。二是“无所作为”。不少人认为,整治发展环境,特别是优化软环境,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重点部门,个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懒得参与。三是担心伤及部门利益。地方党委、政府重视,但一些部门和基层单位认识不足,认为优化环境只会伤及部门利益,损害单位效益,不愿参与。
(二)差在行政服务。一是管理多,服务少。少数部门认为行政就是管理,在与企业交往中,大多是要求企业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对企业指点多、责难多、约束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少;没有把工作的重心从管理转移到服务上来,没有真正体现“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的行政理念。二是程序多,效率低。不少企业和投资商反映,每一个项目的实施,行政审批程序复杂,手续繁多,从申报到审批许可,花费时间长,浪费的人力物力多;有的还因为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前置条件相互制约,导致一个项目几年之内了而不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投资者的利益。三是行政行为不规范,随意性大。一方面,表现在政策执行随意性大,人为因素多,人治成分重,为政策执行设置障碍,使政策执行缺乏刚性;另一方面,表现在“窗口”作用不明显。不少地方虽然设立了行政服务中心,但一些部门的窗口服务功能单一,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形同虚设;同时,还有一些部门行政审批、收费“体外循环,双轨运行”,跨部门办理的手续仍然要多头跑、多次跑,长时间跑,未能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办事,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的承诺。
(三)差在执法管理。一是“以罚代法”,执法不严。少数部门把执法当作生财、增收渠道,对违纪违规问题“重罚款轻教育”,只罚不纠,以罚代纠,以罚代法,致使有些问题恶性循环。少数执法部门恶意执法、趋利执法,对扰乱企业经营的违法行为查处不力,对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行为惩治不严。二是“以情代法”,执法不公。少数执法部门以“情”代法,在执法过程中顾关系,看面子,搞双重标准,实行弹性执法。三是违规执法,“三乱”不止。少数部门违规上路,拦路设卡;交警路边“偷拍”、设置交通标志陷阱;一些执法人员不亮证执法,扣押物品不开具清单,罚款不给收据或者以白条代替;少数单位不经许可,随意进入企业乱检查、乱罚款;超范围、超标准收费,强制性收费等问题屡禁不止;还有少数部门利用手中权力,巧立名目,向企业、个体户拉赞助、拉广告,强制征订各类报刊杂志等。
(四)差在作风纪律。一是服务态度较差。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方式简单,企业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疏于学习,对新情况、新问题探索研究不够,尤其是对当前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学习不够、宣传不够,碰到问题敷衍应付。二是组织原则性不强。有的部门和干部大局意识不强,过份强调部门利益、少数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全局利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是个人约束不硬。部分工作人员,吃拿卡要,没有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少数干部作风拖沓,办事效率低下。
(五)差在道德诚信。一是政府公信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出台的政策和制度,落实不力,执行政策走样,有的中途调整,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二是部门诚信度较差。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的服务内容总是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兑现不力。三是个人道德诚信观念有待增强。少数市民素质较差,道德意识、法纪意识和信用意识较为淡薄,坑蒙拐骗,敲诈勒索,影响了地方的公众形象。
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
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符合“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能够吸引客商、留住客商,能够促进发展、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三重衡量标准。坚持并把握好这三个标准,必须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处理好优化环境与依法治理的关系。优化环境和依法治理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正确处理好与依法治理的关系。任何地方和部门不能为了“宽松环境”,超越政策与法律的界限,违背法律法规乱开“口子”,拿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作为优惠条件,吸引客商;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必须在法律法规许可的前提和范围下规范运行。严要有据、宽要有边、硬要有度、软要有界,真正做到把握好角色定位,既不缺位,该作为而不作为;也不错位,不该作为而乱作为。
(二)处理好优化环境与长远发展的关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任何只注重“速度效应”,追求短期效益的发展模式,无异于杀鸡取卵,寅吃卯粮。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是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上,要算大帐,算长远帐,如果以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搞“小环境”,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无异于“涸泽而渔”。只有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将招商与选商并重,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浪费后节约、“吃子孙饭”的短期行为和现象,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的节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处理好优化环境与部门利益的关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必须对一些部门有碍大局利益的收费、管理等职能进行清理、调整,有的甚至要依法取缔,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这些部门的利益,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大局利益与部门利益相冲突的矛盾和问题。因而,各有关部门必须正确处理好优化经济发展大环境与调整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局部与大局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地方经济的发展,部门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以大局利益为重,多一些全局观念,少一些部门意识;多谋国家和社会大利,少谋部门和团体小利。
(四)处理好优化环境与公平竞争的关系。政府对环境的优化必须符合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为社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济发展环境。在政策制定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为所有投资者和所有企业创造平等的市场竞争环境,一视同仁地对待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不能以“条条”为借口搞“市场准入”、“行政壁垒”,严禁搞市场垄断、地方保护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优化软环境要坚持标本兼治
(一)要强化思想观念。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必须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破除狭隘意识,进一步统一和提高广大干部对经济发展软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起窗口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和形象意识,不断增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以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载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的治理发展软环境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促进“人人是投资环境,个个是发展形象”良好人文环境的形成,在全社会营造不但重商招商,更要护商养商的浓厚氛围。
(二)要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环境,核心在政府及政府各职能部门,要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真正使“权力本位”迈向“责任本位”,提高行政效能。一是建立法制政府。要改进执法环境,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切实做到管理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要强化责任追究,纪检、监察和人事等部门要建立责任追究联动机制,形成责任追究合力;要建立和健全行政决策的社会咨询机制,完善政府决策程序,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克服行政行为的随意性。二是建立效能政府。要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和手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强“窗口”建设,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改进行业不正之风,强化服务意识;要增强角色意识,深化政务公开,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加强限时服务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三是建立阳光政府。要坚持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信息的透明度,接受外部监督,减少政府和群众在公共信息上的不平等性,将政府的工作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四是建立规范政府。要规范政府管理,逐步建立起以法立制,以制建章,以章定规,以规办事的机关管理运行机制;强化考核评比,制定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考评办法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办法,以考核出动力、考核促优化。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一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1.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2.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3.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
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
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
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经济;政策;探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切从无到有的过程,然后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适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当前经济稳定发展的形势下,值得注意的是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例如全球的气候变暖问题、雾霾问题等。由英国率先提出的低碳概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因此,在现代化发展中,我国也积极地结合实际情况走低碳发展的路线,一方面能够继续保证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加强对环境保护,这成为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继工业文明后促进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成就。低碳经济主要是通过减少污染、降低能耗以及低排放实现经济发展,其核心理念是结合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调整当前的产业结构,使得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得到了重大突破。
一、低碳经济的基本含义
世界各国于2009年12月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协商并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以及一系列相关要求,目的在于促进全球经济的长远发展。低碳经济在此次大会中包含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低碳经济属于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与高碳经济相比较,要求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要注重资源节约以及尽可能地降低碳排放量,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高碳高排的情况,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危害。第二个方面,对于新能源发展而言,低碳经济基本的要求就是在发展中减少对各种化石能源的消耗,同时又能够使经济获得良好发展的,其目的在于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够与能源消耗“脱钩”,使得碳排放量和经济发展间达到“错位”的目的[1],同时也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第三个方面,由于人为的高碳消费导致碳的排放量出现上升的情况,从而破坏人们生存的环境。因此,低碳发展属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的“自救行为”,需要不断改变之前高碳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有效地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降低碳量排放,进而促进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我国低碳经济在现阶段发展中的实际情况
(一)从发展阶段的角度分析第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发展过程中,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与环境的双重任务。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般是贸易中较为低端的产业,其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低、附加值低,但是能源消耗比较高,在高能耗以及高污染中换取发展的速度,是当前所不能避免的历程,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代价。第二,我国当前正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升级消费结构、建设基础设施等,从而使得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种能源也是与日俱增[2]。此外,人口激增问题和工业化进程中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加,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上三方面的原因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二)从资源结构方面分析经过地质勘探已经得知,我国的煤炭资源储备量较大,石油、天然气等的资源储量相对较少,正是多煤而缺油少气这一现状下,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对一次性的资源消耗方面主要是以煤为主,其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例如在工业方面、取暖方面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电资源等,从而造成了空气中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等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煤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得到有效改变的。因此,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中,需要加快调整煤消耗情况,从而有效地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这是资源结构问题而导致低碳发展在我国没有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之一。(三)从技术创新角度分析在当前的发展中,技术进步能够有效地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这也是解决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环境问题的重要武器。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二者的平衡度,需要依赖于各项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能源利用率、回收、利用甲烷、收集和存储二氧化碳、对工业中的废气进行二次利用、分解工业废水等[3]。然而现阶段,这些技术都比较落后,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国推行低碳发展的步伐,因此,技术创新也是制约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四)公共政策的缺失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我国已经采取了许多的措施,同时也制定出低碳发展一系列的措施。但我国的低碳发展依然没有看到显著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当前在协调经济和生态环境中出现了政策缺乏以及不严谨的情况,有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第二,执行公共政策环境复杂,尤其是有些政策会损害地方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利益,这严重地影响了执行中的效率,甚至采取不主动与不积极的态度;第三,缺乏监督力度,通常是突击检查或者行政管制,而且没有做好事前管理工作,一般采用的是“事后监督”[4],从而导致了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出现成效甚微的局面。
三、公共政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通过健全法律体系的方式保证低碳发展由于我国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经济与环境的不平衡性问题,因此需要加强立法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从而能够在立法层面中有效地保证低碳经济发展的顺利实现。第一,可以参考发达国家普遍做法,如英国所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以及《能源法》都值得借鉴;第二,分析我国各个产业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较大问题的地方,要通过加快完善法律法规的方式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目前,在煤炭运用中,通过《煤炭法》以及《可再生能源法》相关的规定,加强对企业以及个人高消耗的控制。第三,我国还需要加快颁行并实行《能源法》,更好地保证人们能够在生活、生产中自觉参照对应的要求而降低能源消耗[5]。此外,还需要随着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法律体系,从而促进我国早日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二)积极进行低碳技术创新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公共资金需要将重点放在低碳技术研究中,国家可以设立“碳基金”,用来支持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通过设立这一专项基金能够使低碳技术研究工作能够得到较好的保障。此外,公共政策中还需要完善运行机制,积极地鼓励企业以及个人投入低碳技术的研究,待技术成熟之后,公共资金可以通过专项资金帮助其推广,使得社会发展能够有更好的低碳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快推进低碳技术的产学研结合,从而加大低碳产品的开发力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大力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从而使得创新主体的利益能够受到保护。(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低碳发展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搭配不合理,其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较小,因此在低碳发展中,国家需要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遏制一些能源消耗较大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强对第三产业的规划,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而有效解决能源消耗过程中所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例如,煤炭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主要地位,面对这一问题,还需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一方面要积极地开发新能源,另一方面则需要加强治理工作,推进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低碳发展的目标,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和环境能够和谐发展。(四)积极创新当前低碳税收的政策在低碳税收方面进行创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通过优惠税收方案,提高社会中各个单位以及个人加快投入研究环保产品的动力。例如,企业中可以积极投入人力、财力,加强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对这些企业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如减免缴税利率、返还等。第二,处理增值税的问题,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排放的碳量,而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并给予他们不同程度的降低税率、退税、减免等方式,促进企业能够自觉地进行清洁、环保技术研究。第三,积极地推进当前的碳税改革,通过完善之前一直沿用的税种之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增加一些新税种,从而能够细化环保、低碳以及节能的税种科目,更好地促进更多的企业投入到低碳发展中。
四、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从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倡导全社会广泛参与。低碳经济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需要技术投入和资金、人才的投入,还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对低碳经济发展做好保障。此外,企业需要积极响应,加强技术创新进而推进节能降耗取得新突破,个人也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细节着手,把低碳经济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通过国家、企业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有效地推进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余沛.河南物流行业碳排放总量分析与节能减排前景展望[J].物流技术,2013,(8):118-120.
[2]李洋,王迎,张立毅,等.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模型的物流业碳排放分析———以天津与全国对比为视角[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5):27-32.
[3]张立国,李东.中国物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与行业发展关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5,(24):238-243.
[4]刘丙泉,程凯,马占新,等.城镇化对物流业碳排放变动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3):54-60.
因此,中原经济发展对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需求日益明显。对民办学校艺术教育与中原经济发展进行概述,并分析中原经济发展对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需求原因,提出民办艺术设计教育满足中原经济发展需求的途径。
中原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地域资源以及交通设施等优势,受到大量高污染企业的青睐,致使大量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纷纷前往开办工厂,从而引发诸多发展弊端,针对这些弊端问题需要大力发挥知识的力量。此时,结合中原经济发展实际,对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相应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中原经济发展对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需求原因,提出民办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原经济发展中的需求解决途径,以期对中原经济稳健发展尽绵薄之力。
一、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中原经济发展的概述
1.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含义。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是指民办学校以艺术设计知识为抓手,充分发掘艺术具备的独特美感,并将其渗透于艺术设计中,利用艺术设计强大的审美及实用功能引发受教育者的思考,并利导受教育者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从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整个过程。可见,艺术设计教育不但具备社会属性,同时拥有个体属性,通过对其有效的实施开展,实现了造福社会,提升个人能力的强大作用。
2.中原经济发展的含义。中原经济发展即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域,致力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提高,加强经济结构的科学合理优化改进,注重经济质量的合理改善提升,从而有效提高地区经济效益的增长速度,实现经济形态的健全完善,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加速现代化进程推进。由于中原地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现已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开发区域,因而其经济发展的意义尤为重大。
3.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中原经济发展的关系。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具备目的性与创造性等特点,通过教育实践突显出其协调生产消费的经济属性,该经济属性要得以充分发挥,必须依托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力量,同时,经济属性的有效发挥能积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
可见,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中原经济发展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原经济的发展是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高效开展实施的重要基石,经济发展越迅猛,人们的审美情趣提高越快速,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越雄厚,教育的具体实效越明显;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实施是中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民办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实施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欲望需求,在其教育实施过程中,充分显现艺术设计带来的精神愉悦与视觉享受,利导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艺术设计观念目的的具体化,进而促进中原经济的稳健发展。
二、中原经济发展对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需求原因
1.保障经济稳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猛烈冲击,我国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中原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独特,吸引了大量高污染产业前往投资建厂,导致中原地区环境污染现象越发严重,进而引起了国家对该现象的关注与重视。
因此,中原地区经济战略的调整势在必行,在战略调整过程中,需要正视地区环境突显问题,经济寻求解决策略,积极防治环境污染现象。此时,民办艺术设计教育充分发挥其保障功能,通过教育培养输送具备审美设计能力的从业人才,发挥人才地区环境科学美化的设计引导力量,加快了地区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从而保障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2.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民办艺术设计教育在经济层面上,充分突显出其创意特性。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日益显现出知识于经济中的作用,因而经济结构发生了必要的调整,于是创业产业的发展优势充分得以突显,创意产品的贸易比重日益加大,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愈发广阔。
可见,通过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有效开展,充分突显其经济创意特性,将有利于加快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
3.推动经济效益提升。民办艺术设计教育全面融入了高新科技力量,在高新技术与人们日常活动、新型科技与日常消费用品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起着纽带作用,其通过利导高新科技发展,带动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通过寓高新科技力量于艺术设计,促进日常消费用品技术更新;通过向企业输送艺术设计高科技人才,完成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提升,满足消费者的购买要求,进而有效增加经济效益。
三、民办艺术设计教育满足中原经济发展需求的途径
1.加强政府利导。由于民办艺术设计教育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通过政府有序利导,激活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生命力,从而有效保障经济稳健发展。在政府利导过程中,需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强法律政策有效保障引导,制定科学完备的教育发展激励方案,因势利导教育实施推进,加大教育经费的扶持力度,强化教育人员培训支持,充分实现政府对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利导功能,进而实现民办艺术设计教育对中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增加地区引力。民办艺术设计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作为终极目标,因此,社会要具备对该类人才的广泛需求,方能与教育目标相吻合,防止人才培养的无效与流失,激发人才的服务社会的热情。因而需要适度增加中原地区人才吸引机制,扩大社区艺术设计人才作用的宣传普及,建立地区民间艺术设计人才创业辅助机构。可见,只有适度增加中原地区引力,才能有利于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目标的实现,完成对中原经济发展的有效推进。
3.变革教育机制。民办艺术设计教育是否能实现对中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重点以教育的成效作为评定依据。可见,有效的民办艺术设计教育才能发挥积极的经济促进作用,因此要重视对原有教育机制的弊端进行变革完善,以实现教育的经济效应。
在变革民办艺术设计教育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调整专业设置,满足多类层次市场需求,充分突显中原经济地区特色,综合完专业善课程结构,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加强专业实践实施力度,以实现民办艺术设计教育机制的合理变革,实现对中原经济发展进程的推动。
结语
总而言之,中原经济要实现迅猛发展,必然对民办艺术设计教育的有效开展有着一定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需求,并充分结合需求原因,找寻出适宜的解决途径,以实现对中原经济的有效促进作用。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方面的崛起,绿色经济发展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在我国当前的绿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虽然相关工作人员非常努力地在促成其发展,但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依旧面临了产业升级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阐述绿色经济的含义、当前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等三个方面的问题,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相关参考。仅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
关键词:绿色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一、绿色经济的含义
“绿色经济是在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皮尔斯所著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被首次提出,皮尔斯在书中写到应该从当前的生态条件出发,发现并建立一种新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应该能够满足自然经济和人类自身可承受的自然条件”。绿色经济发展也属于经济发展的一种,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环境和资源息息相关,但是经过我国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由此,绿色经济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这种经济发展理念主要是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行协调,从而让二者共同发展。
二、当前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了来自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其自身的竞争力下降。近年来,我国承接了大大小小的国际产业,这一举措也让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十分迅猛,但是承接这种国际产业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比如,我国为了进行这种国际产业,消耗了许多资源,资源的消耗给我国带来了影响,与此同时,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在我国开始滋生,这样的经济发展代价未免过大。在过去,我国的经济发展依靠的是传统产业,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以及人口增速过缓慢的问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在减弱,这一点需要这个工作人员提高重视。第二,当前我国对于绿色能源的开发和使用程度都还不高,不够普及。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能源的消耗,但是许多能源在消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从而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绿色能源则不一样,这种能源对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所以很多专业人士都开始提倡在资源利用方面尽可能地使用绿色能源,但是从目前的我国使用能源的情况上来看,绿色能源的普及率还不高,大量有害能源依旧还在投入使用,所以如何将使用绿色能源的意识根植于每个人心中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三,经济的发展需要创新,但是当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当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绿色环保的设备以及技术都是进口而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国产的,这就导致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多了一笔开销,如果我国可以自己研发一些设备或者技术,则会相对减少一些投入成本,使利益最大化,所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问题,需要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三、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我国需要对传统产业的结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我国传统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正如上文所说,我国的传统产业受到了冲击,导致了竞争力的下降,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有害物的排放,促进相关企业对能源的全面利用,杜绝能源浪费现象,与此同时,业内人士要明白,想要经济有所发展那么创新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绿色经济发展这个概念本身就有着创新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并支持资源再生行业的发展。在这个方面,我国业内人士需要注意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相互帮助,在互相学习的情况下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一些资源上的浪费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缓和。第二,在绿色能源的应用方面,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向相关企业进行大力宣传,改正企业的传统思想,让绿色能源的使用得到普及,与此同时,在绿色能源的使用方面不应该“闭门造车”,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与世界各国优秀的同行一起进行探讨,了解当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绿色能源的特性。例如在发达国家当中,德国建设了几个非常有名的100%由绿色能源支撑的城镇,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由此,德国的绿色能源发展为其本国的产业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点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在企业角度,企业应该加强对绿色能源使用的重视度,以及了解传统能源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危害,站在绿色环保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企业内部对所有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让绿色能源的使用以及开发变成必需品。第三,我国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关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实际上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绿色经济发展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对各种绿色资源的自主创新,这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所以国家在发展绿色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让我国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除此之外,2010年5月7日到9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主旨就是倡导可持续发展,将“绿色”进行到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促成我国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就要先明确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当前存在着什么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开辟出一条有利于我国绿色经济长远发展的道路,从而真正实现我国的绿色经济发展。我国正处在双重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重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质量的高低,除了结构的优化是标志之一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合理利用和清洁生产也是衡量的标准。
关键词:经济转型 财政转型 经济转型与财政转型的关系 经济持续发展
一、 背景
2012年一季度中国GDP环比增速为1.8%,相应环比折年率出现罕见的连续两个季度低于8%,已经下滑至7.4%,成为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差的季度数据。而经济增长只有保持在8%左右,才能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然而,保持经济增长8%的目标现阶段已十分艰巨,酝酿已久的中国经济转型如今已到了关键阶段。中国经济转型绝不是简单的调整市场运行机制问题,而是财政体制、政治体制、市场竞争机制等众多方面互相适应与配合调整的综合性复杂问题。而财政作为最主要的国家宏观经济行为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最为直接和明显的影响。为了适应中国经济转型的总体目标,中国必须及时顺势完成财政体制的转型,从财政税收、财政收入的预算管理、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方面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
二、 中国经济转型与中国财政转型问题分析
1.中国经济转型问题分析
回顾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历程,不难看出原有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是建立在巨大的人口红利、全球化扩展、市场不饱和率、政府投资等因素共同推动下的资源消耗型、投资拉动型、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人口红利已越来越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导致中国制造业发展进入瓶颈时期,更使制造业跨国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向东南亚流出。另一方面,部分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市场机会日益减少,大批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困难。再之,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带来的全球范围内需求的萎缩和出口成本提高,我国出口型经济不能支撑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最后,政府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使社会经济投资结构失衡,地区资源配置不平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市场机会大量流入与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市场主体手中。要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将中国经济引向内需拉动、消费拉动、创新推动、技术促进的模式,摈弃靠自然资源和要素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引导到更多地依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各类创新活动上来,让民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实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到现代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中国财政转型问题分析
中国现阶段财政制度尚处于向预算财政转变的初级阶段,财政预算管理机制尚不完全成熟,预算审核、预算监督等缺乏相应的力度,因此造成众多社会资源的无效率浪费,财政支出资金不能用于关键部位。财政大权收归中央集中管理,地方各级政府财政严重依赖于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自少且导致了财政转移支付过程中的部分寻租现象滋生腐败。作为影响经济最重要的宏观因素的财政支出体制不合理,行政支出所占比重过大,财政支出重点为建设投资,忽视公共服务型支出。因此,中国的财政转型就是要将现阶段财政体制推向公共服务型财政、预算型财政、法制型财政转变。
三、 中国经济转型与财政转型的关系
1.原有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是财政转型的必要前提,经济转型决定财政转型的总体方向
首先,中国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众多问题,如上文中提到的,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解决如何使经济发展结构更趋平衡,如何使经济资源得到更加公平有效的配置,如何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的问题。而原有财政体制已无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提供解决办法,因此原有经济问题成为了财政转型的必要性前提。
其次,财政制度必须适应经济制度,经济转型方向决定了中国财政转型的大方向。新经济发展方式是建立内需拉动、消费拉动、创新推动、技术促进的发展模式。因此,财政转型的总体方向必须围绕新经济目标:调整财政收入制度,制定满足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公共需求的适当财政收入规模;建立有效预算管理机制,规范政府财政资金管理,优化财政资金的配置,提高效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突出公平协调、服务的职能,使社会资源分配更加合理平衡。总之,一国财政制度是建立在经济制度的基础之上的,国家财政体制必需保持和社会经济的高度配合,中国经济转型决定了财政转型的内容和方向。
2. 中国财政转型促进新经济模式的建立,加快经济转型步伐
关键词:县域经济 金融 企业
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拓展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愈加紧密的联系。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关系现状
县域经济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了城市发展、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随着金融支持力度的减弱,县域经济步入两难境地。
(一)个人与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建设不规范
县域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以其庞大的数量,业已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创造、税收的征缴、就业岗位的提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是,金融的支持力度却难以满足其需要。目前县域有关个人与企业贷款的融资担保机构与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资金的短缺使很多中小企业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从而进一步凸显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个人于企业贷款所处的弱势地位。
(二)金融系统服务不到位
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与目标就是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向集约化经营方向的转变,大力实施对重点行业、项目与客户服务的政策,在此过程中,诸如农行、建行与农村信用社等的商业银行对县域的农户、个体商户、民营企业的贷款量逐步萎缩,这就大大限制了县域经济的盘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金融政策的针对性较差。一是由于贷款门槛过高,使得许多“急、多、少”的个人与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贷款的程序过于繁琐,很多的商户与民企一般只需要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和存量客户限额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但是就金融系统内部而言,繁琐的环节、过长的期限往往会使得贷款失去使用的效能。
二、以金融的改革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金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起着优化县域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实践充分证明,金融业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增长的强劲、稳定与持久。
(一)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
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是破解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的可行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就会进一步规范县域经济社会资金投向,对促进中小企业的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此,就政府而言,各级政府就应该明确职责,将融资信用担保纳入到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范畴之内,同时要不断加大扶持与监管力度,一方面通过诸如政府财政预算注入资本金的方式鼓励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共同出资组建的担保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另一方面则建立财政补偿机制,提高担保机构资信,增强抗风险能力;就银行与企业而言,积极推进担保机构与银行的联合与行业协会的组建,使其在风险分担与化解、客户信息共享、行业自律等方面其实发挥作用,以分散和化解风险,进一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二)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
金融对于县域经济支持力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水平的高低,基于此,金融机构就应该立足于“面向客户、面向市场”,积极构建服务市场、服务客户体系。
一是深化内部人员激励机制建设。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责任约束与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得到有效融合,使之在提高贷款营销积极性的同时,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服务水平;以“服务信贷客户、强化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拓展县支行的贷款自和审批权的范围、完善授权授信管理、优化信贷管理体制、增加流动资金存量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等措施来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使县域农村资金逐渐向农村流动,加大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减轻农村信用联社的压力和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二是金融机构应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这一现实,采取“一般化与特色化”的信贷模式,对于不同的个人与企业执行灵活性的信贷政策。所谓的“一般化”就是指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继续贷款个人与企业的“急、多、少”的用款特点,通过“减少审批环节、、提升服务效率”的措施,创新服务理念;所谓的“特色化”即是对县域经济中具有完全产权、内部制度健全、经济效益良好、社会信用较好的企业与个人,金融机构就要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给予信贷支持。
县域经济的发展与金融服务功能形成不协调的现状,金融支持力度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就应该在加强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高金融系统的服务水平两方面着手,提高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陈荣国.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甘肃金融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