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环境问题的差异性

环境问题的差异性

时间:2023-07-25 17:16: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问题的差异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环境问题的差异性

第1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实例;新课程标准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填鸭式教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它们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素质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更应如此。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它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还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比如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就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直接就将环境问题的原因等知识讲授给学生,应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找到答案,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获得能力的提升。

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课堂实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地理学理论是地理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系统反映,是地理教学设计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地理学的两个特征――地域性和综合性思想为本节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进步和对新知识的认知是要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而成的。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新的知识,就应当让他们能够将新的知识融入到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使新旧知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感性知识认识为载体,按照“直观感知―讨论探究―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展开。

2.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讲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基础上展开阐述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是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共同形成的,本节内容进一步从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地貌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探讨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和地域分异规律,是对之前所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的归纳总结。本节知识主要包括地理环境空间差异和空间差异的规律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将空间差异的分异规律即地域分异规律归纳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3.学情分析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然带的差异性上,而自然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壤和植被的差异上,究其原因就是不同地域水热及其组合状况的不同,也就是气候的差异导致的。通过前面关于“气候类型”的学习已经为本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学生仍然欠缺对自然景观的感性认识。此外,学生主动迁移和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景和教学情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4.探究活动

(1)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任务:将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我国南方、北方、西北、青藏的自然景观图片(包括地貌、植被、动物、河流等),搜集有关喜马拉雅山南坡和北坡自然地理特征的差异。最后将主要图片制作成幻灯片,并自己组织材料准备在课上给所有同学做介绍。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地理知识面,提高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为参与教学准备丰富的素材,并在这一过程中,认识到地理学科的使用价值。此外,通过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形象感知与意境的体验上为本节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探究的情境。学生会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不同的地域会存在自然景观的差异?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角色扮演,分组探究

教师布置分组探究任务,如下:

第一组:从漠河到海南岛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二组:从北京到乌鲁木齐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第三组:从珠穆朗玛峰南坡到北坡山麓沿途自然景观有哪些变化(主要以植被为主)?

每组同学都需要观察在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大体沿什么方向延伸,什么方向变化,并分析沿这条线路上的自然带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此教学活动的设计将学生的探究行为与所授知识密切结合,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课堂表现的机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活动后教师列表“比较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并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其主动构建知识,便于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涵。

(3)活动探究、巩固知识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条植被观赏线路:可以是从赤道向两极,也可以是从沿海向内陆,并分析设计的线路植被变化的规律、成因,最后比较与我国植被分布差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否一致。

5.教学反思

在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学生表现积极。在图片展示阶段,学生积极踊跃,但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所以只能个别学生上台展示。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准备充分,语言表达很顺畅、简洁。通过课堂反馈练习,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将课堂练习快速完成。本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理解了本节主要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三、“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践思考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应营造一个适合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不能只是简单的提问、回答,因为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探究。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为了探究而探究,而应该将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要让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让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要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限制学生的探究活动,否则起不到促进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地理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得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地理;基本技能;整体性;差异性;迁移;地理环境

课程改革后,地理学科和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一样,成了初中升学考试等级科目之一,地理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能否顺利升入高中学习。以下就从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方向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等方面,谈谈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些基本方法。

一、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地理教学的依据,是初中地理升学考试的命题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中无论教材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这也是地理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仔细研究这几年的初中地理升学考试试卷,从命题上看,不论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还是湖南教育出版社,或是地图出版社的教材,在命题上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标准有明确要求的内容就是命题的内容,因此,要想取得好成绩,一定要紧紧把握课程标准,通读课程标准,把握学习的方向和重点,这是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首要方法。

二、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地理基础知识是学好地理的基础,也是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掌握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不管命题的形式如何变化,也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如,世界地理中海陆的分布特点,世界的人口、人种、宗教、主要语言等,中国地理中中国的面积大小、行政区划、人口特点等,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也是每次考试会涉及的内容,如果能将这部分知识掌握好,可以获得基本分,为取得更好成绩奠定基础。

三、重视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

有些学生认为要学好地理,只要临考前背一背就行了,可实际上考出的成绩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有些地理知识的确需要靠强化记忆,如前面提到的一些地理基础知识。但是,大部分的地理知识是不能靠死记硬背的,需要理解掌握,如,地理基本技能的学习。地理基本技能是学生从事地理学习必备的技能。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地理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地图技能、地理分析技能、绘制地理图表技能。地理基本技能自古以来都是地理学习和考试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从自己从事地理教学多年来看,这部分内容仅靠记忆是不行的,这需要落实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从开始学习地理就养成看图、识图、用图的习惯,并逐步学会利用图表去理解、记忆地理知识,分析地理问题,千万不能去死背图,特别是课程改革后,更重视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考察,如果能充分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读图的习惯,久而久之,地理基本技能就一定能提高。

四、学会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能力

地球表面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自然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综合的地理环境,因此,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各个区域又存在差异。如,秦岭和淮河一线,南北在气候、植被、河流、农业生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以西北和青藏两地区为例,西北和青藏地区均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内,属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但二个区域又存在较大的差异;西北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远,降水少,形成了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环境特点,而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耸,形成了以高寒为特征的自然环境特点,因此,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出发,紧紧抓住地理环境整体性,并学会找出各区域的差异性,同时,又通过分析区域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区域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学会迁移地理知识的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善于回答那些教材中写得清清楚楚的现成问题,而不善于回答那些运用所学知识重新组织起来的新问题。如,世界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地区,教材中明确点出,学生都能回答完整,但是,如果问“亚马孙平原为什么人口稀疏?”可能很多学生就不会回答了,这是因为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但是如果学生能从亚马孙平原是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去迁移地理知识,联想到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稀疏,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时,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内容的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第3篇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相关冠以政策执行的研究文献大量涌现,遍及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学者投入了相当的关注度。从总体上看,国内外关于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三大问题的关注上,一是运用什么样的理论框架去概括和分析中国的政策执行经验,二是如何理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分异现象,三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执行偏差及其原因。

第一类研究试图提供理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经验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理论模型建构的不同取向,有关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又可以分为抽象性理论模型和具体化理论模型,前者意在抓住政策执行的“神”,后者则试图提供更加具体的观察视野。在抽象性理论模型中,政治动员模型和博弈模型最为著名。许多学者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传统的理性官僚制模型似乎很难准确地描述中国的政策执行经验。鉴于改革之前30年中国政治运动的非常态实践,有学者认为政治动员模型相比官僚制模型更加适应于对中国政策执行经验的理解。政治动员模型的特质是政策执行过程并非按照循规蹈矩的官僚行政来完成,而是通过大量的动员政治来实现政策目标,比如意识形态宣传和对群众的大规模发动。

现实经验还表明,政治动员模型不仅适用于描述前30年的中国政策执行经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于现阶段的中国。比如许多学者注意到,中国虽然告别了政治运动时代,但仍然使用“运动式”的执行手段来推动政府意图的落实,这种“运动式”的执行体现了转型期政府常态执行能力相对不足的现状。

政策执行的博弈模型试图抓住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的本质。改革之后,中国政府层级之间、横向机构之间发生分化,地方政府和部门机构成为利益主体,造成中央政府在一些政策的执行中失去对地方政府和部门的牢固控制,转而只能在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博弈中推动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第二类研究关注的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分异现象。有关政策执行分异现象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政策执行的差异性及其形成逻辑,在这里,政策执行的分异并不等于政策执行的失败或扭曲,而是关注不同政策在执行中的差异性命运,以及同一类政策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执行。对于不同政策在执行中的差异性命运,最为著名的研究由欧博文和李连江完成。欧博文和李连江通过对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的观察,发现了一种地方干部选择性执行政策的现象。由于群众运动的平息、下管一级的干部任命制和强调指标化管理的干部责任制的推广,地方干部越来越唯上级意志是从,政策的实施也越来越依赖于指标的设计和贯彻执行。顶头上司权威的加强和指标化管理的普及造成了地方干部在执行指标易于衡量但不受村民欢迎的政策更加卖力,而抵制那些受村民欢迎却不容易被转化为约束性指标的政策。

第三类研究关注的是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执行偏差问题。与政策执行的分异现象有别,有关政策执行的偏差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政策意图的扭曲、变异和失败,以及对此的原因解释。实际上,有关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大部分文献可以归入此类。对于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来自“自上而下”视角的研究多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中国的制度结构之上。比如美国学者李侃如对中国环境政策执行的研究,就将环境政策难以得到执行归咎为中国制度的职权划分和激励结构问题。中国政府的职权已被职能、地域和级别搞得零零散散,权威的碎片化构成了政策执行的制度障碍。而在激励结构上,中国的制度结构规定了各地倾向于保护地方利益,而把其他地方当做竞争对手。但问题是,多数环境问题超过了地方边界,需要不同地域政府合作方能有效解决。

国内政府研究的一些学者也往往从制度结构上分析政策执行的失败。比如丁煌认为政策执行阻滞是由制度缺陷所致,包括纵向的政府间权力划分缺乏规范、横向的机构间职能配置交叉重叠、政策执行行为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以及现行的干部管理制度的不足等。钱再见和金太军认为政治社会化机制乏力、成本收益预期失衡和责任追究制度缺损是中国政策执行“中梗阻”现象的制度根源。陈雪琼、刘建平从组织学角度透视了政策执行的组织传播困境,认为中国行政体制结构的“科层制扭曲”特征是惠农政策组织传播困境的重要原因,等级化、人格化和非理性的科层结构阻碍了惠农政策信息传达到农村,惠农政策处于传播失灵、策略性执行以及监督缺位状态,政策实际执行效果远远低于政策预期与规划。

来自“自下而上”视角的研究则更加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组织行为和社会情境的影响。比如,周雪光建立了“共谋”概念来解释中国的政策执行偏差问题。所谓在执行来自上级部门,特别是中央政府的各种指令政策时,基层上下级政府常常共谋策划、暗度陈仓,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各种手段,来应对这些政策要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检查,导致了实际执行过程偏离政策初衷的结果。周雪光认为,共谋行为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政府官员或执行人员的素质或能力,其稳定存在和重复再生是政府组织结构和制度环境的产物。

另外一些研究从委托关系上解释政策执行的偏差和失败。谭秋成认为中国制度体系所规定的多层委托关系是导致农村政策在执行中变异走样的制度根源。比如有研究者对农村扶贫项目的经验研究就说明,作为人的地方精英很容易被实际利益所俘获,从而使得财政扶贫资金偏离原来的政策目标。还有一些研究注意到,在许多地方,农村低保政策很难覆盖到真正的目标群体,而是被地方干部当做一种治理资源予以使用。

第4篇

本节教材以能源开发的重要省份——山西省为典型案例,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角度,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区域的背景条件)、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最优战略)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阐述能源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材开篇介绍“能源资源”这一核心概念,紧紧抓住“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开发过程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密切相关性以及煤炭在我国能源乃至世界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呈现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和难题。紧接着以“四个框题”的形式,有序展开教材内容。

*第一框题“资源开发条件”

紧紧围绕“区域地理环境”这一主导因素与制约因素阐述山西省能源开发的条件,揭示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消费结构、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区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差异性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与策略。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易。这与教材46页活动中提到的内蒙古东部煤矿煤种比较单一是有区别的。“极为宝贵”、“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等用语都强调了山西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的突出地位。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消费量巨大,而能源生产量(也可以理解为国内自给量)不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缺口还将增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比和分析,理解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现状会持续相当长时间,石油消费偏低,天然气利用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能蕴藏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位,但水电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这些能源与煤相比都可归入清洁能源的范畴,其生产和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今后对这些能源的大力开发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长远方向。这也是解决教材41页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的一些具体措施。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图3.1“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可以和“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以及“中国交通图”参照(标注山西省在全国的位置),这样更能反映山西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在全国交通位置居中,煤炭外运相对便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武汉等城市和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还可以考查学生的中国地理知识。

*第二框题“能源基地建设”

主要涉及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既有传统的煤炭工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变化。第一,山西煤炭生产对全国的意义,主要是围绕“产得多、运得出”来介绍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情况,应将课文中提到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位置和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分别落实在图3.1和3.4上。第二,山西能源基地的新变化——煤炭的加工转换,改变能源输出结构,不仅输煤,还输电、输焦炭,这个变化是巨大的,提高了山西煤炭工业的经济效益。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3.3“山西省原煤生产”和图3.5“山西省能源的转换”以及图3.6“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可以更好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基地建设中的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对煤炭开采的技术水平不高、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晋煤外运的交通能力不足、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现状等诸多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过渡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学习中来。

*第三框题“能源的综合利用”

介绍以煤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既对运输形成巨大压力,又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极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面对国内能源市场竞争的激烈局面,山西省必须调整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结合本地区丰富的铝土矿和河北省丰富的铁矿(展示山西及邻近各省矿产资源分布图),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图3.7“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中,除关注煤、铁、铝土资源外,还要注意隐含的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教材45页的阅读“万家寨引水工程”也在提醒我们,山西省是十分缺水的省份,而能源重化工业发展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可进一步思考:万家寨工程所引的是黄河水,修建这样的工程将对黄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产生什么影响?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是一个正在发展完善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的角度深入探讨怎样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综合利用模式。可以举例:大同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了煤炭行业有史以来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开发的成功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这样评价:“塔山园区所走的循环经济之路可以称为‘塔山模式’,它代表了中国煤炭工业、能源工业、资源型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四框题“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本框题更多涉及开采过程及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如初中地理),主要关注于煤的使用(如燃煤发电、取暖、做饭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煤炭基地出现的环境问题,伴随在煤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整个矿区的生态问题,还是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教材从技术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废”治理三方面来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与手段,用事实来说明环境保护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治理方法除了对污染的整治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更显得重要,如土地复垦、植被再造、充填矿坑和塌陷区等。教材所列举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若干方法与手段中,改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说明环境问题在发展中出现,还必须通过进一步发展来加以解决。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探讨:针对山西省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其它地区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可以借鉴。

综上所述,四个框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从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角度突显山西省能源开发的条件(地理区位、能源结构和环境特征),同时分析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和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然后,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对区域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最后,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兼顾区域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中图像数量多(有11幅图),形式多且内容简洁、制作精美,适合学生阅读。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三、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思考”和2个“活动”,内容主要针对课本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有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强调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外相结合为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思考一:第1题直接读图找出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巨大差异,说明大力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及发展相关产业,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第2题的背景:我国每年有近2亿吨标准煤的能源缺口,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甚至煤的比重还有可能增加。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其煤炭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考二:第1题图中三条产业链除了关注煤、铁、铝土资源外,还要注意隐含的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因素。第2题,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多样化,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思考三:第1题再次巩固图3.10,第2题专门针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突显出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第5篇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也反映了各地区具有限制性因素和区域优势条件,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黄淮平原有这样一句农谚:“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江淮平原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这都说明了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特征,农业生产要遵循农作物的习性应时制宜。

因地制宜和应时制宜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高考命题的出发点,主要是对区位因素(包括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分析、农作物习性(见二维码)及其分布区、农业地域类型等方面的考查。

1.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有一定的套路,可构建区位分析的模式,下面以“影响黄淮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因素”和“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为例进行区位分析及建模。

影响棉花种植的因素分为有利和不利因素两方面,有利条件——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②地形:黄淮平原地形平坦,利于大规模生产;③土壤:土质疏松,适于棉株根系向深处伸展。不利条件——气候: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因此进行自然区位分析时要从地形、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角度入手,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展开,一般主要罗列有利的区位条件、不利条件,点到即止。同理,对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则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

有的区位分析题既要分析自然区位又要分析社会经济区位,比如:“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条件有哪些?”设问中没有具体问自然区位,也没有问社会经济区位,因此这两方面都要分析。

自然优势区位:①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 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③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④ 水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优势区位:①市场广阔;② 交通便利;③国家政策扶持;④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⑤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⑥工业比较发达。存在不足:①纬度高,热量不足;②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③冬季易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可归纳出区位分析模式。

自然地理:从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社会经济:从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和生活习惯、地价等利弊两方面进行分析。

另外,审题时要注意,有时设问只问有利的自然条件,在答题时则不必答不利条件,也不必答社会经济条件。

2.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和典型分布区

需熟记以下六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分布区。①混合农业分布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②地中海式农业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这两种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前者以牧羊和小麦种植为代表,谷物和牧草轮作,略偏重畜牧业,种植业的比重则根据市场的需求作调节;后者是特殊的混合农业,略偏重种植业,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和烟草、葡萄、橄榄、无花果、柑橘、柠檬等亚热带园艺作物。③热带种植园农业,种植椰子、咖啡、可可豆、橡胶、香蕉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热带气候区;④商品谷物农业,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多分布于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⑤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草原面积较大、大牧场经营的新西兰、阿根廷、南非、澳大利亚等国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如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举世闻名;⑥乳畜业(区别于肉畜),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和中欧等发达地区,如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带。

(2)经典重现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读图1(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

图1

1.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混合农业 B. 地中海式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分析:本组题的第1题考查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第2题考查混合农业的特点。从图1中能看出墨累—达令盆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的混合农业,故第1题选A;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是商品农业,其产品羊毛和小麦都供应市场,故第2题排除A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小麦和牧草轮作,种植的东西除了小麦还有牧草,其牧草可以供给畜牧业,而C为天然草场,故排除,答案选D。

关键考点二·关注农业生态问题

1.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

要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生态问题已经成为高考试卷中最常见的热点问题。每个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都不一样,成因不同,对策也相异。复习备考时不仅要认识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采取相应的对策。下面以“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成因及措施”为例说明生态问题的差异性。

西北和东北的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西北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东北则属于湿润、半湿润气候区,自然环境不同,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干预也不同,故西北和东北的环境问题类型不同。近现代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故我们在分析时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如西北地区的“过牧、过樵、过垦”造成植被破坏,以及流域上游引水过量造成流域下游缺水是西北荒漠化的主因。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主因是沼泽地过度开垦和开发。原因分析准确了,治理对策就容易了:西北地区荒漠化对策——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和合理用水等;东北则采取退耕还沼泽等对策。因此说抓住农业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关键,抓住了原因就抓住了本质,其他问题都迎刃而解。

其他区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如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问题等都可以按这个思路进行分析,考生不妨一试!

2.考题举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是著名的出口小麦和羊毛的地区,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墨累—达令盆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答:大量引用河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碱化,牧草生长不良,排除②③。大量引用河水还会导致河流下游水源减少,湿地萎缩。故答案选A。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抓住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顺利选出正确答案。

关键考点三·

对“农业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描述

农业生态问题分布和农业空间分布的描述题,成为近几年的高考常考题型。该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

1.农业生态问题分布

【经典重现】图2所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如何描述呢?我们先来研究参考答案:面积较大,大部分在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参考答案中的“面积较大,第二地形阶梯上”是描述“分布面积和主置”;“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是描述“延伸方向”;“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是点出“极值”。因此本题的描述角度有面积、主置、延伸方向、极值,从面(前三个角度是面上的总体描述)到点(极值是描述局部地区)进行描述。

2.农业空间分布

【经典重现】根据图3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

第6篇

【关键词】乡土资源 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30-03

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诠释了深化发展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将“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可见,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课程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由此,如何调整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问题,成为广大中学地理教师重点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中学地理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乡土地理资源是地理课程资源的“原始土壤”,蕴藏着大量的教学资源。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本文将依托地理课堂教学,基于桂林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探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乡土资源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地理素养”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而“地理核心素养”又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学习者通过地理学习后获得的较为稳定且更能影响学习者适应时展、未来社会生活以及学习者终身发展的一种品质。林培英老师基于对高中地理学科属性的共识,认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可以确定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本文将围绕这四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

(二)乡土资源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所谓乡土地理内容,包括本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人们生产生活等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乡土地理资源具有感知性、原创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大致相符。此外,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和透彻地掌握地理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总结归纳、自我认识等多种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家乡的深入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建设家乡的热情,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热情和地理素养。

二、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运用乡土案例,培养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即有关人类及其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湘教版地理必修 Ⅱ 中的“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课,以桂林市的城市化过程为案例载体,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人地协调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方式进行探讨(见表 1)。

【案例分析】本节课中运用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能够使土地理案例和教学案例融会贯通,着重强调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本设计的意图为:(1)利用桂林市不同时期的城市化资料进行对比,探讨分析城市化过程中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的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对家乡的热爱。(2)利用鲁山水泥厂、苏桥电厂、桂林市交通、居住和就业状况等案例分析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弊端,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产生对家乡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同时,利用临桂新区和桂林到永福的交通方式变化的案例,使学生看到城市化发展的两面性,培养学生用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意识。(3)结合教材中昆明市城市化案例,探讨桂林市存在问题的改善措施,促使W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为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的责任感。

(二)使用乡土图表,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综合思维是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去分析、归纳和判断复杂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剖析地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从而获得相关结论的思维方法。地理图表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兼容性强等特点,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类地理图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识图、绘图、用图技能,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I 中“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课,运用大量地理图文并结合乡土资源,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见表 2)。

【案例分析】本节课运用大量地理图文资料,并使用乡土地理资源,从身边的地理事物入手,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本设计的意图为:(1)读桂林市乡村、城市聚落图掌握聚落的概念和分类,利用图片的直观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2)运用案例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将教材中阅读材料“半坡村落”换成“桂林史前洞穴聚落”,增进学生对家乡发展的了解。(4)以“桂林市”为例作为扩展探究,使学生在熟悉的地理环境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三)构建区域认知结构,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赋予了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的显著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认知结构是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根本。我们可以从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特征的角度出发,去构建综合分析区域特征、区域地理差异、区域开放性等认知结构。此外,区域认知可下设“区域描述”“空间理解”“地方感”等不同层次水平的二级指标。因此,基于乡土地理资源开发利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好的感知度,能更全面地进行环境感知描述,理解区域内事物或现象的区别和联系,易于激发学生地方归属感。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区域发展差异”中的“南方与北方”部分内容,就可以通过构建区域认知结构,结合乡土地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列表对比的形式对南方(以桂林市为例)和北方(以哈尔滨为例)的自然、经济等方面的优势、限制、面临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见表 3)。

【案例分析】本环节采取以小见大的形式,利用乡土案例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扩大最近发展区,实现知识迁移。(1)让学生从总体上分析哈尔滨市与桂林市这两座不同城市所代表的区域各自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特征,构建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的认知结构,体现整体性思想。(2)对比两个区域的特征,提高学生对区域差异性的认识,培养学生问题分析、知识迁移的能力。(3)分析南北方的优劣势及其发展方向,让学生体验区域评价和规划,进一步认识到区域间的联系性,并懂得区域间只有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

实践性是地理课程的显著特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实践活动,能够使课程内容更丰富,使探索空间扩大化,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学习后,可以设计对桂林市猫儿山的野外考察实践活动(见表 4)。

【案例分析】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1)积极开发身边的地理教学资源,给学生创造体验式的学习平台,通过让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让学生参与、动手、观察、记录、思考、分析、发现、总结,全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主动、探究学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通过实践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加强团队合作,加深实践体验。(3)理论到实践的知识迁移和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Y语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扩大了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空间。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应加强乡土地理资源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两者间相互作用的效果,提出更多的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丽.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地理素养教育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鲍涵,崔天顺,赵爽,李小敏.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桂林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6)

[3]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连彬.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5)

第7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教育;地理环境;环境意识

一、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重要很

工业革命后,生产和生活的日益机械化、自动化,人类渐渐向现代化的迈进,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极大改善,但我们应该看到,同时人类也开始对自然环境进行盲目开发,人类对自然的恣意索取,造成了土地的不断沙漠化,严重的水土流失,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了警钟。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不仅使现时的人类深受其害,而且不可避免地殃及子孙后代。面对上述问题,袖手旁观或因噎废食都是不可取的,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道德意识、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模式。通过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了环境意识,人们才会负责任地利用自然资源并避免威胁生存基础。对学生进行环保和环境意识的教育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和同情这些待解决的问题,应该向学生指出,为了保护生存空间,个人发展的要求应该和人类共同的利益相协调。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目前,地球上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各种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被水冲刷流失的肥沃土壤达250亿吨,被沙漠所吞没的土地约有600万公顷;全世界现有40多个国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目前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50公顷速度消失等等,所以全世界都在宣传要保护环境,并制订了保护环境的各种措施,如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每年的4月22日为“地球日”等等。我国也是一个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表现在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迅速蔓延,正被迫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学校没有单独开设环境保护课程,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理教师负有相当的责任。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为了谋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那种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发展的方式,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年青一代认识到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约束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是文明的衰落,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牢固的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二、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

(一)培养地理教师的综合素养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实现环境教育目标的重要角色。从一定程度上讲,地理老师连接着人类的未来。因为地理学科要向学生传授地理环境的形成发展、区域差异、资源分布、生产布局等知识,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居住的环境及任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协调人和环境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生态观等,以便使未来的生产者、建设者。决策者、保卫者从小认识到保卫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意义。由于环境科学是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学科体系,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收集多方面的资料,积累大量信息,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确保向学生提供科学而准确的信息,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具有对环境问题的高度敏感及不断探索求知的精神。联合国曾提出环境教育应成为“人的终生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还应培养系统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同时,教师应自觉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增强环保意识,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整体素质。

(二)结合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环境

第8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评价;水足迹;气候变化;土地利用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Meat and Meat Products

Jo?l AUBIN

(Rennes Center, French National 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Rennes 35042, France)

Abstract: Animal products are at the heart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agriculture. Their global impacts on land use, biodiversity, water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singled out. The application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for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specially meat products has changed the perception of their environmental impacts, providing a broader view of the production system and a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While the impacts of livestock are better known, the assessment methods remain to be stabilized. A common approach and data bases for the entire meat product chain remain to be developed, to better assess 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he consumption of meat products.

Key words: life cycle analysis; water footprint; climate change; land use

中图分类号:S9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123(2015)02-0010-05

doi: 10.7506/rlyj1001-8123-201502003

通常认为肉类产品生产对环境有较大影响。这些影响具体指哪些方面?如何来评价其对环境的影响呢?针对世界人口(在21世纪中叶)将增加到90亿 人这个预测,一个实质性的问题被多次提起:地球到底有没有足够的空间来承载这么多人口,并提供足够的食物养活他们?Rockstr?m等[1]指出,地球再也无法承受如此大的环境压力,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破坏和氮循环等问题。它们影响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机能,并加剧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达成共识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些概括性的了解还是忽略了地区的差异性,因为各不同地区间无论是人口的发展程度,还是环境受影响的类型和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这个差异性要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并且要考虑社会因素和经济学因素,而不只是环境因素。食物生产活动是影响人类环境足迹的一个关键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口的增长会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饮食结构的改变和对肉类消费需求的增长[2]。就全球范围来说,不同畜牧业在肉类产业中的比重各不相同。2010年,反刍动物产肉量占总产肉量的29%[3]、猪肉占37%、禽肉占24%[4]。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也不平衡:牛和小反刍动物在2006―2050年间产肉量增长幅度不大,预计每年为1.2%和1.5%[3];而猪肉和禽肉在2005―2030年间产量的预计增长幅度很大,分别为32%和61%[4]。因此,在讨论环境问题时,很有必要讨论一下食物产业,尤其是畜牧养殖和肉产品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了解如何评价这些产品的环境足迹。本文第一部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要点以及最近的研究观点;第二部分讨论了畜牧生产活动对环境的重要性。

1 方 法

1.1 定义研究(农业生产体系)的目标和范围

生命周期评价法的应用,使畜牧生产体系范围的定义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分析过程加入了区域生产活动对全球范围的影响(如气候变化)以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例如,南美洲的大豆生产对其他地区带来的影响。这一对生产体系的新定义使参与环境评价的评估人员的观点发生了巨大改变,它将一个全球性体系的不同组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多个生态系统相互关联[5]。这个概念对于一些地域性从业人员来说较难理解,因为他们只关注其所在地区现阶段的问题,而很少关注其他地域或未来将面对的问题。

食物生产体系的另一个边界是农业生产的下游产业。许多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止于产品从农场运出时,即只计算1 kg活体动物在离开农场时对环境的影响。而之后的运输、屠宰、分割、加工等环节很少被计入评价体系,因为与之相关的信息较难获得,特别是加工阶段的信息常作为加工业的机密而受到保护。另外,副产品的价值利用以及产品出厂后的配送、销售、备餐和食用等环节,也都构成影响环境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在备餐和食用等环节中对包装和保质期的选择,以及其他后勤相关因素和废物处理环节,也都影响产品的环境足迹。整个食品产业链通常会产生30%的资源浪费[6]。肉类产品的浪费对环境的影响到底如何?它们对法国畜牧业环境足迹的影响具体有多大呢?

环境影响评价也涉及一个功能单位的定义,即要确定环境影响的计算是基于什么样的基础。这个功能单位与生产体系的定义相关,如1t出栏的活体家畜、屠宰后的胴体或者是售出的成品肉。这个概念相当重要,因为它为研究对象的功能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在农业领域,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是生产活动的关键,所以按农场面积(hm2)来计算环境影响就很有意义。比如,把传统农业体系和粗放或有机农业体系的环境影响进行比较研究时,如果选取不同的功能单位,比较结果也会不同。由于肉类产品是高营养物质,以蛋白质(kg)或能量(kJ)为单位来计算环境影响,也是可能的选择,只是目前还没有推广的方法。这是因为,肉类产品营养功能较为复杂,对其功能单位的定义才刚刚起步。尽管如此,已经有少量研究开始尝试往这个方向发展[7]。另外,产品的“享受功能”对于食品来说也是至关重要,但它也同样难以量化,不易转化为功能单位。

弄清楚环境影响评价的目标非常重要,因为目标不同,评价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时还很含糊)。本文将目标分为以下几类:1)认知产品,对具体情况作一个清点;2)用于制定决策,即要指导实践技术的改进;3)用于交流,即对(产业内)狭义或广义的对象进行宣传(如法国食品包装方面对该食品环境足迹的标注)。

通过确定分析目标,可以引出对研究步骤和初始数据质量的具体要求,并决定评价结果是否可以经适度调整后应用到其他情况。

1.2 建立生产体系各项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清单

评价环境影响需要掌握大量信息,这涉及到清单分析这个步骤。首先,在产地和加工地收集的信息(实景数据)可以确定生产体系的功能、产品的性质和产量以及投入品和排放物。这些信息随后被转换为各种对环境有潜在影响的物质(通常为化学分子)清单。考虑到数据库的数量、被研究体系的复杂性以及地理分支等因素,数据库一定要提供符合该生产体系背景的相关信息,如运输、能量和原料生产的环境影响数据(背景数据)。对于农业生产排污来说,直接在产地测量各组分对土壤、空气和水的污染物质排放量难度太大。因此,需要利用可靠的数据或数学模型来评估畜牧生产排污的去向和终产物。在如何确立数据和数学模型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评价非常关键[8]。因此,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建立数据库,特别是饲料投入数据库的建立,以确定数据的质量(如数据的不确定性)和其有效应用的范围(包括地域范围和时间范围)。

科学家和农业环境工作者在一些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9]。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肉类加工产生的副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价。这其中的关键是要将总的环境影响份额分配给各个产品。例如,在一个农场中生产的乳或肉,或屠宰分割环节的其他中间产品(如瘦肉、肥肉、内脏、骨头、皮等),由于其销售和价值转换路径各不相同,它们对总体环境的影响贡献程度也各不相同。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建议将分配规则进行一下分级排序[10]。第1级是构建生产体系并明确功能单位,以便尽量避免使用分配规则(如生产体系的扩展);第2级是基于物理规律决定相似副产品间的关联;第3级是利用其他规律,如经济规律来决定分配。鉴于农业体系的复杂性和副产品的多样性,Cederberg等[11]提出的体系扩展方法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表1总结了分配环境影响的各种方法。

根据经济规律或基于产品质量及其组成(如干物质量)来分配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其结果往往会出现巨大偏差。当利用经济规律时,经济价值高的产品所负担的环境影响也更大。然而,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达成共识。在乳品行业中,尽管国际奶业协会[14]的指导标准和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的ARIBALYSE项目[16]都提倡采用生物物理学分配方法,但大部分研究工作和国际生产规范[17-18]还是主要应用经济学分配方法。

1.3 评价环境的影响

这一步骤主要是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有潜在影响的排放物(即清单分析)转换为与特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相关的指标。人们通常引入一个特征化因子,将不同排放物的影响和特定的参考指标联系起来(如使用二氧化碳度量对应气候变化的排放物)。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确定一个环境指标,如利用碳足迹表示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确定多个环境指标如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或者将多个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如生态足迹。生命周期评价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可以整合多个环境指标。这个多重指标可以展现研究对象更广泛的环境影响,并体现潜在的环境影响的转移:如在改善一个问题的同时恶化另一个问题,例如处理粪便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但却增加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生命周期评价中的指标可以划分为两类:与问题相关的指标(如水体富营养化)和与危害程度相关的指标,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而后者通常是前者的综合结果。与问题相关的指标在农业环境问题上的运用比较普遍。数量众多的指标可以涵盖多样的环境问题。de Vries等[9]指出,畜牧业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涉及气候变化、水体富营养化、酸化、土地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关于畜牧环境问题的研究也涵盖了水资源利用、水和土地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方面,但其评价方式并不一致。另外,生物多样性也是畜牧生产环境问题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但这方面的相关理论还不够一致。

2 畜牧生产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关于肉类产品环境影响数据的收集难度还比较大。但越来越多畜牧产品的环境影响已经得到认识,如AGRIBALYSE 项目的研究结果(表2)[16]。《畜牧业的长期阴影(Livestock’s long shadow)》一书[19]引起了对畜牧业环境问题的广泛讨论。报告指出畜牧生产越来越集约化,其中对4个领域的影响尤为突出:即气候、水、土地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

2.1 气候

畜牧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曾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最近的数据显示,来源于畜牧生产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71亿 t二氧化碳当量,占人类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5%[20]。其中排放量最高的是反刍动物,特别是肉牛和奶牛,分别占41%和20%,而猪和禽类(肉和蛋)只占9%和8%。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报告将全球范围温室气体的排放归纳为两大类(表3):第1类是牛肉生产,主要是胃肠道甲烷的排放(42.6%)、饲料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施肥(35.5%)、土地利用情况的变化(主要是毁林放牧和毁林种植大豆,占15.5%)[3];第2类是猪和禽类生产,主要是在饲料生产环节(分别占60.3%和74.4%),然后是大豆的生产和动物粪便排放(分别占27.4%和11.3%)[4]。

牛的胃肠道甲烷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精饲料生产(针对所有动物)。但这个概括的结论忽略了畜牧体系的多样化,包括气候条件和饲料资源利用的多样化。因此,要通过分析两个关键因素来细化结果:即分析动物对饲料的转化效率和影响饲料转化效率的饲料品质。这两个因素同样对牛胃肠道甲烷的排放量产生影响。例如,传统粗放型的放牧生产体系生产每千克肉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对较高。但是这种类型的生产体系包含草场的维护,即涉及了牧草对碳的储存。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放牧管理引起土壤对碳的储存和排放并未被考虑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中。据Gerber等[20]估计,全世界草场的碳储存相当于6亿 t碳当量。这一研究在西欧国家的模拟得出草场碳储存可以抵消反刍动物温室气体排放的5%。但该报告同时也指出其结论的不确定性很高。

2.2 水

在地球上,水资源的保护至关重要。畜牧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问题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讨论。Hoekstra[21]提出了表达水资源利用的指标和水足迹的概念。她将水分为3 类:1)蓝水:地表水和地下水;2)绿水:雨水和土壤中可蒸发的结合水;3)灰水:用于将污染物稀释至无害程度所需的虚拟水量。生命周期分析法主要考虑了蓝水的消耗量,已不能再当作同一级别水作为其他用途为准来计算。最近的研究也将水的稀缺程度纳入考虑,这样可以结合水的稀缺度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生命周期评价法对水质的评价主要基于富营养化或水污染程度等影响指标。对于量的评价主要是对饮用水的直接影响,其次是与种植用水相关的间接影响,如灌溉、蒸发等因素。另外还要计算屠宰和加工环节的水消耗量。针对这个问题,文献中的数据差异较大,而分析方法往往不够系统和清晰。Corson等[22]认为,每生产1 kg牛肉在畜牧养殖阶段的水消耗量为12 000~43 000 L之间,而Pimentel等[23]则认为是 200 000 L;生产1 kg猪肉是4 856~6 000 L,鸡肉是3 500~4 325L。由此可见,水足迹的评价方法还不完善,同时,各种新的方法不断被提出(如ISO 14046、UNEP/SETAC Life Cycle Initiative、Water Footprint Network等)。畜牧生产区域的水质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首先是营养物的排放,特别是氮和磷的排放。通过质量平衡方法得出的结果显示,陆生动物对氮和磷的吸收有限(仅22%~40%)。因此,即便在施用农家肥时做了很大努力,很大一部分污染物质还是排放到了生态系统(特别是水)中[19]。根据养殖场密度、养殖管理方法、粪便处理和土地的接纳能力不同,污染物进入水中的量也有差异。排污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是暂时和短暂的,也可能是循环往复的(如绿藻泛滥)。这些现象可导致急性污染(如氨污染)或慢性污染(如富营养化)。另外,水污染问题还包括滥用抗生素产生的抗药性风险、兽药(特别是抗寄生虫药)、重金属元素(铜、锌等)的迁移,甚至是将病原体传播到野生动物以及人类的风险。所有这些因素,目前只有分散的评估方法,而没有完整和有效的评价指标。总的来说,畜牧业对水的污染是一个直接或间接的重要环境问题,但其评价方法还有待改善。

2.3 生物多样性和土地利用

测定畜牧生产体系的生物多样性和制定土地应用的综合评价指标,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而且对科学界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生物多样性本身涵盖的领域很广,小到基因,大到生态系统,都包括在内,使评价的难度倍增。目前有一些用于评价草场放牧的植物和动物多样性的指标[24-25],但也只限于草场这个特定的生态环境。有学者也尝试过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来评估生物的多样性[26-27],但这些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争议。并且除了物种减少以外的其他指标都没有纳入考虑外,在系统范围内的应用难度也很大。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畜牧生产活动对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很严重[19]。这是各种排污所导致的综合结果:即气候变化、酸化、富营养化、水体和土壤遭有毒和病原物质的污染,以及由空间或环境管理不善导致的破坏等。另一份研究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在草场上放牧对草场的维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会积极作用[28]。畜牧生产是农业生产各领域中占用土地面积最广的产业,78%的土地都被用于畜牧生产,其中33%的土地用于集约化种植[19]。由此可见,畜牧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发,如将热带森林开垦为草原或农田,特别是用于种植大豆用以生产饲料。直接生产食物和生物能源的土地资源不足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要求,都使得畜牧生产用地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于畜牧生产模式的选择也没有统一观点,即到底应该提倡粗放型生产来保持生物多样性,还是应该发展集约型生产模式以腾出更多的受保护自然空间[29]?这些生产模式对地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又是怎样?

3 结 语

人们对畜牧环境足迹的了解越来越多,其相关的认知和评价方法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学术界和产业界在畜牧生产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数据库的建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达成共识,并共享相关信息,特别是肉类加工环节的信息还未公开。AGRIBALYSE项目丰富了人们对环境影响数据和评价方法的了解和掌握[16]。这都是技术和科研单位的集体工作的结晶。因此,要建立共享的评价测试和继续在整个生产链上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就应该继续倡导这种类型的合作。本文所做的总结,多数来自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基于全球背景研究得出的结果。这里提出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然而,畜牧产品生产的两个基本角色仍需重新审视:即畜牧产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它们对农业用地机能的影响。一味地强调畜牧生产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显然是不全面的。Mille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30]曾估算了自然生态环境对人类的贡献。如果把类似研究成果移植到农业生态系统,特别是与畜牧生产相关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将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ROCKSTR?M J, STEFFEN W, NOONE K, et al. A safe operating space for humanity[J]. Nature, 2009, 461: 472-475.

[2] COMBRIS P, MAIRE B, REQUILLARD V. Consommation et consommateurs, pour une alimentation durable, réflexion stratégique dualine[M]. Paris: QuaeEds, 2011: 37-59.

[3] OPIO C, GERBER P J, MOTTET A,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ruminant supply chains: a global life cycle assessment[R]. United Nations, FAO, Rome, 2013: 214.

[4] MACLEOD M, GERBER P J, MOTTET A,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pig and chicken supply chains: a global life cycle assessment[R]. United Nations, FAO, Rome, 2013: 196.

[5] MATHEVET R, THOMPSON J, DELANOE O, et al. La solidarité écologique: un nouveau concept pour la gestion intégrée des parcs nationaux et des territoires[J]. Natures Sciences Sociétés, 2010, 18(4): 424-433.

[6] REDLINGSH?FER B, SOYEUX A. Pertes et gaspillages. Pour une alimentation durable, réflexion stratégique duaLIne[M]. Paris: QuaeEds, 2011: 143-163.

[7] GAC A, TRIBOT-LASPIERE P, SCISLOWSKI V, et al. Recherche de méthodes d’évaluation de l’expression de l’empreinte carbone desproduits viande. Collection Résultats[R]. Institut de l’Elevage, 2012: 130.

[8] CEDERBERG C, HENRIKSSON M, BERGLUND M. An LCA researcher’s wish list -data and emission models needed to improve LCA studies of animal production[J]. Animal, 2013, 7: 212-219.

[9] de VRIES M, DE BOER I J M. Compa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for livestock products: a review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s[J]. Livestock Science, 2010, 128: 1-11.

[10] ISO.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Life cycle assessment, european commitee for standardization[S]. 2006: 20.

[11] CEDERBERG C, STADIG M. System expansion and allocation in life cycle assessment of milk and beef production[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3, 8: 350-356.

[12] AYER N W, TYEDMERS P H, PELLETIER N L, et al. Co-product allocation in life cycle assessments of seafood production systems: review of problems and strate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7, 12: 480-487.

[13] NGUYEN T T H, DOREAU M, CORSON M S, et al. Effect of dairy production system, breed and co-product handling methods on environmental impacts at farm level[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3, 120: 127-137.

[14] FIL. A common carbon footprint approach for dairy[M]. Bulletin IDF, 2010: 46.

[15] BASSET-MENS C, van der WERF H M G. Scenario-bas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farming systems: the case of pig production in France[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5, 105: 127-144.

[16] KOCH P, SALOU T. AGRIBALYSE: rapport méthodologique - version 1.1[R]. Angers, France, 2014: 386.

[17] PAS 2050, Guide to PAS 2050. How to assess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goods and services[M]. London: British Standards Organisation, 2008.

[18] 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 (EPD). Product category rules: meat of mammals-Version 1.0[S]. Sweden, 2012: 27.

[19] FAO. Livestock’s long shadow,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options[R]. Roma, 2006: 390.

[20] GERBER P J, STEINFELD H, HENDERSON B, et al. Tackling climate change through livestock: a global assessment of emissions and mitigation opportunities[R]. United Nations, FAO, Rome, 2013: 139.

[21] HOEKSTRA A Y. Human appropri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a comparis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water footprint analysi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 68: 1963-1974.

[22] CORSON M S, DOREAU M. ?valuation de l’utilisation de l’eau en élevage[J]. Inra Productions Animales, 2013, 26: 239-248.

[23] PIMENTEL D, PIMENTEL M. Sustainability of meat-based and plant-based diets and the environment[J].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3, 78: 660S-663S.

[24] DUMONT B, ROSSIGNOL N, LOUCOUGARAY G, et al. When does grazing generate stable vegetation patterns in temperate pasture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12, 153: 50-56.

[25] SCOHIER A, OUIN A, FARRUGGIA A, et al. Is there a benefit of excluding sheep from pastures at flowering peak on flower-visiting insect diversity[J]. Journal of Insect Conservation, 2013, 17: 287-294.

[26] SCHMIDT J H. Development of LCIA characterisation factors for land use impacts on biodiversity[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8, 16: 1929-1942.

[27] CURRAN M, de BAAN L, de SCHRYVER A M, et al. Toward meaningful end points of biodiversity in life cycle assessment[J]. 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 2010, 45: 70-79.

[28] DUMONT B, FARRUGIA A, GAREL J, et al. How does grazing intensity influences the diversity of plants and insects in a species rich upland grassland on basalt soil?[J]. Grass and Forage Science, 2009, 64: 92-105.

[29] TSCHARNTKE T, CLOUGH Y, WANGER T C, et al. Global food security,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the future of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J].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12, 151: 53-59.

第9篇

 

关键词:环境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整体主义

1引言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多向度、立体、完整的环境,人类的道德生活也同样是立体式的、多向度的。因此,基于这种现实基础的环境伦理学必然是能够接纳和包容、超越和整合以人本主义立场和非人本主义立场构建的环境伦理学。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和评判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方式的根本尺度和验证标准。这种伦理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2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与传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相比较,环境伦理确有其特殊性,它在一定意义上也的确可以被看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但是,如果像人类中心主义那样,认为环境伦理学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意味着伦理道德所适用的范围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认为环境伦理所调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完全超越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围之外,夸大了环境伦理的特殊性,并从根本上误解了环境伦理的性质。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不过是伦理学对于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回应,其对环境伦理的探究和建构,是为了救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克服和解决已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成为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了问题,但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出了问题;环境问题就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上的问题,特别是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表现。与此相应,环境伦理所调整的对象,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从实质上看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是被自然所中介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伦理学并没有完全超出传统伦理学的界域,其对环境伦理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探究和建构也谈不上是对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即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扩展。

其实,环境伦理自身的性质完全可以解答环境伦理的依据问题。环境伦理的实质仍然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只不过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或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所确认的应是人们之间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只不过是在人们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才表现出对他人和后代人的道德义务和责任。环境伦理这种与传统伦理学研究对象本质上同一而表现形式相异的性质,本身就足以构成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重要依据。

3非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意识核心:确立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需由否定自然事物做工具价值评价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到认同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然而,用“内在价值”说来阐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或把环境伦理得以可能的依据安放在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上是根本靠不住的。由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强调自然事物具有与人的利益和需要无关的所谓的“内在价值”是对价值概念的误用或滥用,到其对于承认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的特殊性的具体论证看,只要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主流论述稍做分析,我们就很难认同其结论。

事实上,随着由环境因素引发的社会不公正问题逐渐凸显,非人类中心主义因缺乏对现实的细致关注而无力回应,环境正义论开始取而代之。环境正义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抽象论争,认为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并非哲学和世界观方面的问题,而是源于存在着特权等级制度和支配制度的社会结构模式。例如,美国学者哈丁的“救生艇”理论就是无视公平的利己主义方案,“严重地侵害了分配正义的原则,完全忽视了发展中国家人民的人权”。正是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性和不正义性,才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才塑成了一种试图主宰自然的价值观念。所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通过重建社会正义秩序来实现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在人类之间的公正分配。环境正义诸理论看到了人类社会内部不同主体在环境问题上的差异性,表达了不同主体维护自身环境权利的要求。但是,环境正义论关注的焦点仅仅是人类的社会伦理,却忽视了自然对人类社会环境正义问题所具有的先在性和决定性意义。实际上,环境正义不仅仅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公正,同时更应是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公正。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意识 结构特征 社会建构 环境事件

引言

环境意识是社会科学中环境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环境意识是社会成员对环境问题的感知,它不仅是环境问题的反映,还关系到社会成员对于环境保护的意愿以及由此采取的行动。现有关于环境意识的研究多从个体行动者层次上,考察社会成员的个体特征对环境意识的影响,而较少顾及社会结构的作用。一般性的社会问题都具有建构性特征,而社会结构是社会问题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更是个体行动者发生社会行动的结构情境。本文利用CGSS2006的全国性数据,引入社会结构变量来分析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影响因素的差异性特征,阐明社会结构对城乡居民环境意识的规制,研究同时发现,环境事件这一建构性变量在环境意识的塑造中有显著作用。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当20世纪6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的一种社会危机时,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试图发掘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并在揭示这些因素的同时对环境意识概念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认为环境意识概念包含对“环境”的感知和对环境问题的“关心”。在实证研究中,西方学者基于共识性理解对环境意识概念进行了操作化和测量。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归纳,Dunlap和Jones(2002)认为这些操作化测量可以被看作是在两个路径下进行的,即政策路径和理论路径。

政策路径(the policy approach)侧重于调查者对环境问题的理解以及环境问题的政策启示。它着重于社会设置(工业、政府和教育)、环境政策和集体行动在环境退化和保护中的作用。在此路径下,研究者设计出问卷来测量与政策相关的环境意识关键变量,这些问题既包含个体层次的,也有其他层次的,但更多关注放在了宏观或者结构层面。

理论路径(the theoretical approach)是基于调查者对信念、态度、意图和行为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在理论上和经验上的关系的知识而对环境意识进行操作化和测量的路径。与政策路径相比照,它聚焦在微观或者个体层面的态度测量。在此路径下比较有影响力的是Maloney与Ward的研究。他们把环境意识操作化为四个维度:口头承诺(verbal commitment)维度、实际承诺(actual commitment)维度、情感(affect)维度和知识(knowledge)维度。他们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有34项问题的量表,该量表因其效度与信度较高而被西方国家学者广泛使用。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很多学者在实证研究中常常将政策路径和理论路径结合起来,以获得对环境意识概念更加广泛的信息。Stern等对环境意识的研究就是综合上述两种路径的典范。

在厘清了环境意识的概念操作化和测量之后,学者们开始研究是什么导致了环境意识的现状,或者说,如果将环境意识作为因变量,那么它的自变量是哪些。西方学者将年龄、性别、收入、职业、社会威望、党派、等作为自变量,分析了在西方发达社会情境下这些变量与环境意识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强弱。在对美国环境问题变迁的阐述中,社会制度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家庭制度,宗教制度和教育制度在环境退化和变迁的作用受到重视,特别是能对其他制度产生显著影响的制度,更是研究的焦点。

(二)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国内的学者亦开始了对环境意识的研究。在对环境意识的操作化定义上,大多数研究者的做法是将其操作化为环境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在此基础上分别开展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调查。研究发现,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个体的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与环境意识显著相关。另外,环境问题与个体利益联系的紧密度也影响着环境意识得分的高低。对云南滇池环境保护行为的考察发现,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着个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影响的差异,对于在滇池环境保护问题上仅为一般意义的社会利益侵害还是涉及个人的直接利益侵害的问题,人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凡是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有损滇池环境的事,人们愿意采取行动的可能性都远远大于和自己的个人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王彦斌,2002)。马戎、郭建如(2000)利用1997年我国的“全球环境调查项目”所作的分析呈现出,城乡居民在环境意识和环保态度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洪大用(2005)利用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Dunlap教授关于环境意识的测量量表进行研究,认为在研究环境意识时,需要加入结构层次的变量如政府管理体制、大众传媒的渗透程度、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等,以关照到环境意识的社会结构影响因素。但是,洪大用的研究仅限于单变量的描述性分析,没有揭示多变量作用中的环境意识影响因素。

社会结构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变量之一,对其进行挖掘会增强实证研究的解释力度,进而揭示出影响环境意识的较深层次的社会机制。现有研究开始将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等结构性变量纳入分析中,但是对于代表社会成员阶层位置的职业地位对环境意识的影响却没有进行探讨。延续环境意识的脉络,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比较个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对城乡居民环境意识的不同影响,以及这些因素作用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不同逻辑,并试图探索环境意识的社会建构面。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于2006年实施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此次调查采用了四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法,四个阶段依次为区(县)、街道(镇)、居委会、住户和居民。其中,区(县)、街道(镇)、居委会(村)三级依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机抽取。对于住户和居民的抽样,由抽样调查员根据居委会住户登记册采用等距抽样法抽取户样本,入户后由调查员采用入户随机抽样表抽选被访者并进行问卷访谈,调查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0151份。其中,城市居民样本6013个,农村居民样本4138个。

(二)研究假设

根据前面的文献综述,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环境感知越强。

假设一a:教育程度越高,环境感知越强。

假设一b:职业地位越高,环境感知越强。

假设一c:经济收入越高,环境感知越强。

假设二: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环保意愿越强。

假设二a:教育程度越高,环保意愿越强。

假设二b:职业地位越高,环保意愿越强。

假设二c:经济收入越高,环保意愿越强。

假设三: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社会经济地位对环境意识的影响具有不同的逻辑。

假设三a: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社会经济地位对环境感知的影响具有不同的逻辑。

假设三b:在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社会经济地位对环保意愿的影响具有不同的逻辑。

(三)分析策略

根据CGSS2006的相关题目,在对变量的测量上,本文对代表个体特征的变量(性别、年龄)、代表结构特征的变量(教育程度、职业地位、经济收入、主观地位),以及环境意识变量分别进行了测量。

性别变量:男性赋值为“1”,女性赋值为“0”。

年龄变量:对年龄变量没有进行分组,而是以被访者2006年的实际年龄进行测量。

教育程度:以受教育年限来测量,被访者回答自小学开始在学校读书的时间。

职业地位:根据职业类别进行分析,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简称商服人员)、一般工人、农业劳动者。

经济收入:以被访者2005年全年的个人收入测量,分析中对收入取对数。

主观地位:根据被访者回答的个人自认为的社会经济地位进行赋值,上层为5分、中上层为4分、中层为3分、中下层为2分、下层为1分。

社区类型:调查中,访问员对被访者居住的社区类型进行了填写,其中,合并集镇社区与郊区作为郊区,社区类型因此包括城市、郊区和农村三类。

环境感知:在调查中由被访者判断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分析中对答案进行赋值,最严重为5分、严重为4分、中性为3分、不严重为2分、最不严重为1分。

环保意愿:在调查中让被访者回答,假如政府有一笔资金投入到当地的发展中,如果被访者在第一位中选择了环境保护则为3分,在第二位选择为2分,在第三位选择为1分,没有选择为0分。

环境事件:以被访者在过去一年有无经历因环境污染而遭受健康或经济损失测量。

为了分析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了多元回归分析技术。其中,环境因素是研究的因变量,个体特征和结构特征指标作为自变量进入分析中,社区类型是控制变量。

结果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首先分别把环境感知、环保意愿作为因变量建立单独模型,然后依据样本类型分别建立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模型。

(一)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

从对环境感知的回归分析中发现,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对环境感知有影响。主要的特征是:教育程度越高,环境感知越高;经济收入越高,环境感知越高。这验证了之前有关调查的发现,说明“新中产劳动阶层中具有‘后物质’倾向的社会成员”具有更多的环境感知。而这部分社会成员是社会中教育程度高、经济收入高的群体。假设一a和假设一b得到验证。

职业地位对居民环境感知有影响。非农业劳动者的环境感知高于农业劳动者,但并没有表现出职业地位越高,环境感知越高的特征。假设一c没有得到验证。

除了结构特征的影响外,社会成员所经历的环境事件对环境感知亦有影响。在一年中经历过环境事件的居民,环境感知高于没有经历过的居民。从模型的检验看,加入环境事件,模型解释力明显提高。这充分说明结构位置,社会个体成员的经历也能影响他们的环境感知。

从环保意愿的分析中发现,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的环保意愿有所不同。总体而言,男性居民的环保意愿高于女性。这与洪大用依据“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对城市居民环境意愿分析后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教育程度对环保意愿有影响,教育程度越高,环保意愿越高。假设二a得到验证。但是,后面的分析中发现,在控制住其它变量后,教育程度的影响降低。这说明教育程度的提高并不能直接地增强个体的环保意愿,还需要其他社会条件的共同促成。

职业地位对居民环保意愿的影响不明显。只有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相对于农业劳动者的优势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显著性较弱。假设二b得到部分验证。

经济收入对环保意愿有影响,经济收入越高,环保意愿越高。假设二c得到验证。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强社会成员投入到环保的意愿。

主观地位对环保意愿有影响。不同于社会成员对环境感知的特征,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群体,环保意愿越高,越支持政府把资金投入到环保事业中。

不同于前面对环境感知的分析,环境事件对环保意愿没有影响。在一年中经历过环境事件的居民,环保意愿并不高于没有经历的居民。环境感知对环保意愿有影响。环境感知越高,政府越愿意把资金投入到环保事业中。环境事件的不显著,说明环境事件是通过环境感知来间接影响居民的环保意愿,对居民环保的直接影响有限。

(二)城乡居民环境意识影响因素比较

就性别变量而言,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在城市样本中的环境感知差异不显著,但在农村样本中的差异显著。在农村样本中,女性居民的环境感知高于男性居民。换言之,性别变量在城市和农村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环境意识的影响程度有差异。这表明在将性别作为分析工具时,或者分析性别关系时,需要将其放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也就是社会理论家所倡导的,在考量性别与意识的关联时,应该理解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具体经历,而不是将性别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与其他的社会因素相分离。

教育程度在城乡居民中都对环境感知有显著影响。但教育程度对农村居民环境感知的影响大于城市居民。职业地位在城乡分组模型中的影响降低。在农村样本中,管理人员的环境感知高于农业劳动者,商服人员的环境感知也高于农业劳动者,但在城市样本中,管理人员和商服人员相对于农业劳动者优势不显著。一般工人在城市样本和农村样本中,环境感知都高于农业劳动者。关于经济收入对环境感知的影响,城市样本小于农村样本。关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城市样本显著。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环境感知越低。

环境事件对环境感知的影响在城市样本和农村样本中都达到显著性水平。环境事件在农村样本中的影响大于城市样本中的影响。这说明在农村,居民所经历的环境事件,更能提高其环境感知。

从模型的整体验证结果看,农村样本模型的解释力高于城市样本模型。尤其是在加入环境事件后,农村样本模型的提高幅度是城市样本的4倍。这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环境感知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假设三a得到验证。

性别变量在城乡样本中都对环保意愿有微弱影响。教育程度在城乡居民中都对环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在不控制其它变量时,教育程度对城市居民环保意愿的影响大于农村居民。职业地位在城市居民中的影响大于农村居民。在城市样本中,非农业劳动者的环保意愿都高于农业劳动者。但在农村样本中,技术人员、商服人员和一般工人相对于农业劳动者,其环保意愿却较低。经济收入对环保意愿的影响在城市样本中大于农村样本。主观地位的影响在城市样本和农村样本中都显著,但是在城市样本中的影响大于在农村样本的影响。

环境事件对环保意愿的影响在城市样本和农村样本中都不显著。而环境感知对城市居民的影响大于农村居民。这体现了研究者所发现的环境感知与环境行为之间的“知行脱节”现象。居民能够实施实际的环保行为不仅需要环境知识的传递,还需要与保护环境相关的设施的完善,给行为的实现提供途径。

从模型的整体验证看,农村样本模型的解释力低于城市样本模型。这表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环保意愿的影响因素方面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假设三b得到验证。

研究结论

社会学中关于环境意识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命题。其中一个命题聚焦在价值观与环境意识之间强相关关系的探讨上。理论和经验研究证实了包括自我利益、利他主义、传统主义和对改变的开放度在内的价值观与环保倾向的一致性,特别是利他主义价值观与环境意识之间的强相关得到了经验研究的充分验证。另一个命题认为,社会的物质水平决定环境意识。只有当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和社会才会汲取环境意识,即,在后物质主义社会中,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出保护环境的行为(Dietz et al.,2005)。命题二包含着强结构的研究传统,而命题一虽然看到了环境意识主观建构的一面,但是对于这个建构过程的社会机制缺乏探讨。在前面的分析中,本文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技术探讨了影响环境意识的因素,以及这些影响因素在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环境意识不同的生成逻辑。本文主要发现了结构性特征在环境意识生成中的重要作用,更有意义的是,环境事件这一“建构性变量”相对于社会成员的结构位置更能影响他们的环境意识。

(一)结构性特征是影响环境意识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经济收入都对环境意识有影响,而代表个体特征的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著。环境意识的“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经济条件的改善增强了个体的环境意识。而受教育的机会使得社会成员能够接触到与环境问题相关的信息与要素,这既包括直接的环保知识,也包括间接的与环保有关的信息,同时也由于教育会提高个体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水平的缘故。

职业地位对环境意识的影响具有变动性特征。职业地位的影响并没有呈现出职业地位越高,环境意识越高的趋势。在我国社会尚没有出现一个具有特定社会结构特征的支持环保事业的稳定群体,这个研究发现与学者对西方社会的经验研究所得结果相似。职业地位作为一个结构变量,并不能单独决定环境意识的强弱,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其他的影响变量。

(二)环境意识的生成在城乡样本中具有不同的逻辑

研究表明,环境意识的生成具有典型的情境性特征。前文的分析发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因素有差异。在环境感知方面,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的影响在农村大于城市;而主观地位的影响则是在城市大于农村;模型的整体解释力是农村大于城市。在环保意愿方面,职业地位对环保意愿的影响是城市大于农村;模型的整体解释力是城市大于农村。环境意识在城乡不同的生成逻辑表明,城市和乡村不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设置、公共环境事件、环境智力、具体的生活世界和日常实践为环境意识的生成路径提供了结构背景,而结构情境性特征塑造了环境意识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特征,即社会结构不同,环境意识也会表现出异质性。

(三)个体的经历比结构性位置更能影响环境意识

除了影响环境意识的结构性因素之外,个体日常的生活实践也会影响个体的环境意识。在对西方社会的一个研究中发现,同一个职业群体里面,比如产业工人、工程师和化学工业领域的自然科学家内部,个体对生态保护的态度差异十分显著。这表明,结构性位置并不能唯一决定个体的环境意识,相反,行动者意义上的社会成员的意识是由结构变量和建构性变量同时塑造的。因为,个体所卷入的环境事件使得社会成员有机会接触环境议题,并体验环境事件的过程,进而将这种体验结构化为意识,这个卷入的“实践”就是环境意识被建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Dunlap, Riley E. and William Michelson. Handbook of Envirionmental Sociology[M].Westport CN: Greenwood Press,2002

2.王彦斌.滇池环境保护中的个人态度与行为[J].云南社会科学,2002(1)

3.马戎,郭建如.中国居民在环境意识与环保态度方面的城乡差异[J].社会科学战线,2000(1)

第11篇

【关键词】对策 基本准则 建筑规划

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提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也越来越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保有量也在提高,造成了交通拥堵。为改善以上情况,增加建设用地是势在必行的,这样的话会导致耕地减少,人多地少的情况会越来越突出。这些目标的提出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生态化发展的进程。这些年我区城市化率进程加快,更低越来越少。政府应对这种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各级部门也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

一、环境监察工作现状和问题

环境监察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工作,虽然国家和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重视和资本投入,可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仍暴露诸多难题,严重制约环境监察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具体如下:

(一)环境监察工作意义。环境监察工作十分复杂,需要通过对环境信息进行合理获取、整理、归纳、分析,进而为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资料和数据。环境监察能够有效改善环境,为实现对社会环境保护,需要对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原因进行深入探究,而环境监察就是在相关部门指导下,追查污染根源行,并对污染事件罪魁祸首采取惩罚行为。在环境监察中,要严格遵守“谁污染谁负责、水污染谁治理”的宗旨,将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落实到位,进而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环境监察可促进环境污染的降低,伴随社会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受到国家和公众重视,当环境监察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时,可及时对污染物和污染问题进行处理,降低环境污染造成不良影响。

(二)环境监察缺乏有效执法力度。当前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在环境违法行为刑事和行政处罚上略显轻微,无法给环境违法违规者以足够的警示作用,一些企业为了牟取利润,不惜以身犯险用以获取丰厚效益,但当前国内缺乏环境犯罪防范和惩治措施;环境监察先创监督方法极其匮乏,使得环境监察效果低下;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缺乏监督、举报意识;监察工作人员责任感不强,知法犯法,对环境违法乱纪行为网开一面。

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结构

要求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的破坏机理和破坏过程十分复杂,所以要对高层建筑进行严密的抗震设计。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结构类型直接影响着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所以在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在优化过程中确定最佳的结构体系。现阶段,我国高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主要可以分为框架结构、框架支撑结构、框架抗震墙板结构、简体结构以及巨型框架结构等。

(二)高层建筑结构布置原则。高层钢结构房屋的结构体系和结构布置的选择关系到整体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经济性。和其他类型的建筑结构一样,高层钢结构房屋应该尽量采用规则的建筑方案,当结构体型复杂、平立面不规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部位设置抗震缝,从而形成多个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由于钢结构可耐受的结构变形大于混凝土结构,一般来说不宜设抗震缝,必须设置时,应该将建筑物分割成规则的结构单元。结构平面的布置应该简单、规则和对称,确保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为了避免在遭遇地震的情况下高层钢结构房屋由于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或者塑性形变集中或者因局部削弱或者突变形成结构薄弱部位。另外,还应使各层刚心和质心尽可能处于同一竖宜线上,可以有效地减小扭转作用对建筑的影响。另外,还应该注意高层钢结构房屋的楼盖应该采用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或者非组合楼板。

三、工业建筑的设计理念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社会保障的信息化水平。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数据的收集、传送、存储、统计、分析功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预警系统,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避免决策的盲目性;采用科学的编码方式,实现数据库之间的有效共享与连接;利用互联网站、短信平台等新的手段提供信息与查询方式,增强政策的透明度,方便社会公众的查询,提高服务水平。工业建筑可持续性设计也要求物质的可持续性与精神、人文的可持续性并存。

四、强化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队伍建设首要是提升监测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既要对环保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环境监测业务有深入了解,又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环境监察人员自身素质具有差异性,这就决定在岗后培训要具有专业性和差异性培训,内强素质和外树形象,大力提升环境监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只有这样环境监察机构监察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监察机构应引进先进执法装备,提升执法的科技含量,进而达到提升监察效率效果。

五、总结

保障性住房的主要供应对象是低收入人群,目前保障性住房仅能覆盖城镇家庭的6%,就目前形势看来,开发保障性住房项目势在必行。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政策背景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方式应以促进社会和谐和低收入阶层的提升为目标,建立与商品房混合建设为主,集中建设为辅的方式,推进社会整合。

参考文献:

[1]周茂琅;;浅析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7期.

[2]顾玉萍;;浅析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发展及其关系[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董心德、周连明、曹建良.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J]. 工业建筑,2011年第S1期

[4]贲智峰,吴守中.浅议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1-09-30.

[5]周琦.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措施[J].北方环境,2012-04-28.

[6]王合昌,韩凯.浅谈环境监察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2-08-11.

第12篇

关 键 词:植物景观;施工现场;建筑防护结构;

Abstract: Plant landscape most used in building area of afforestation transformation,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customers, satisfy the modern city life condition improvement needs. Now, many construction unit has put the plant landscape as a key content, but landscape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obvious difference, the risks of problems during the homework more complex. This article from the layout problem,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ite of potential problems, and establish the protection scheme, field work arrangement, build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 protective measures to make with arrangement, hope to help a follow-up study.

Key words: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ite; Building protection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行业调查显示,植物景观施工现场常会遇到不同的病害,导致景观工程施工质量与标准规定不一致。施工单位在安排景观作业活动中,应参照详细的计划方案调配人员,合理地分配植物景观施工任务,从细节上把握景观施工的质量。笔者阐述了植物景观施工现场潜在的风险,对植物景观防护提出建议。

一、植物景观施工现场潜在的问题

植物景观多数运用于建筑区域的绿化改造,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用户的居住环境,满足现代城市生活条件改善的需求。许多施工单位已经把植物景观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但景观工程与建筑工程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业期间面临的风险问题更加复杂,具体表现在:

1、布局问题。景观布局不仅影响了植物的正常生产,也影响了整个景观绿化效果的呈现。因前期勘测工作不足,施工人员对植物景观分布格局不了解,造成景观作业的返工次数增加,阻碍了现场造景的有序进行。另外,景观设计阶缺乏科学的布局方式,植物吸收土壤的养分不足,降低了生长的成活率。

2、环境问题。影响景观植物成活率的因素较多,如图1,盲目地选择植物物种并且随意性栽培种植,这是植物景观施工现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带来的直接性后果是植物成活率减低,以及物种采购环节的经济损失。因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性较大,施工现场未考虑气温、湿度等对植物造景的影响,所选物种不符合种植要求而影响了绿化作用的发挥。

图1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3、防护问题。植物景观面临着诸多外界因素的破坏,原先设计的造景工程效果无法全面体现。如:施工现场秩序混乱,作业人员缺乏科学性的安排引导,初步完成的景观区域遭到人为踩踏或恶意破坏。景观防护措施缺乏,使得植物景观破坏率上升,这也是影响景观工程顺利建造的一大因素。

二、现场防护措施的制定与安排

植物景观施工现场防护方案的制定,要求施工管理人员结合具体的地理环境,在熟悉景观工程总图纸要求的前提下完成。为了保护景观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的人员也要严格遵循工程的规章制度,在管理人员的领导安排下完成植物造景作业。

1、制定防护方案。植物景观工程具有不同的特殊性,其防护方案与建筑工程存在极大的差异,尤其是植物种植后的管护要求更加细致。防止景观施工问题的发生,必须要综合多方面的资料制定防护方案,以达到针对性处理的目的。如:现场施工人员要考虑植物选种、生长环境、绿化改造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可行、长期性的植物景观方案。

2、现场作业安排。景观施工现场作业的安排,需要从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两方面进行。首先,管理人员拿到景观防护方案之后,要尽快熟悉方案中对景观管理的要求,灵活调用现场的人员及设备,制定有效的施工管理体系,如图2。其次,施工人员要时刻注意植物景观可能发生的病害,及时调整景观施工方案,让景观防护措施发挥良好的绿化功能。

图2景观施工管理体系

3、建筑防护结构。除了管理措施上的控制外,还需要借助其它方面的结构保护景观工程。必要时可对植物景观采取建筑结构保护,在景观区筑造混凝土结构,以有效地保护景观的完整性。此外,还可以添加钢筋网墙,把植物景观维护起来,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破坏景物。但从根本上来说,植物景观施工现场要依赖所有施工人员的保护,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结论

总之,植物景观施工现场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为了保证景观工程的顺利实施,应加强植物景观防护工程的质量管理。现场人员要根据工程建造的具体要求,对植物景观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参考文献:

[1] 余莉. 圆明园盛期植物景观及配置方式研究[A]. 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 2010

[2] 杨潇怡,于晓英. 植物景观色彩设计的研究进展[A]. 园艺学文集5[C]. 2010

[3] 檀馨,李战修. 圆明园九州景区山形、水系、植物景观的研究及修复[A]. 中国公园协会2007年论文集[C]. 2007

[4] 仇莉,苏雪痕. 试论北京皇家园林植物景观特色在首都园林建设中的运用――以北海为例[A]. 2010北京园林绿化新起点[C]. 2010

[5] 王琪,于晓南. 城市公园入口空间植物景观浅析[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 2011

[6] 叶洁楠.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与设计理论研究[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11

[7] 吴东斌. 一枝一叶总关情――合肥市环城公园植物景观分析[A]. 中国公园协会2003年论文集[C].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