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

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

时间:2023-07-25 17:1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文学影视化现状

第1篇

网络文学作为现代高科技信息传输和新时期大众文学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崛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受众群。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活跃因素,并且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我国的网络文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台湾网络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代表的中文网络文学,开始为人们所接受。有人认为这是中文网络文学的发端和走入大众视线的标志[1]。随即不久,网络文学快速在大陆走红,数以千、万计的网络和数以亿计的受众,喻示着当代一个新的文学繁荣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有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其审美价值取向也为广大受众所认可。

一、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时代性取向

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时展的必然。作为审美对象的网络文学,虽然与纸质的传统文学不同,但是它与时代同样息息相关的。中国的当代文学在经历伤痕、反思、改革寻根等主题以后,一时出现了即时性。时代的变革使一大批年轻人不满足于低质传统文学的束缚和单一性,于是他们醉心于网络,或泄渲情感如早期的言情小说;或为了逃避现实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的幻想小说;近年来又迎来了现实题材的创作时期。这些网络文学的出现,虽然它开始并不为所谓正统文学史家、评论家、作家们的看重。但是它毕竟是时代的产物,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征服那些指三道四的人们。2010年4月6日,凤凰卫视的《铿锵三人行》中,当德国汉学家顾彬(wolfgancubiu)先生认为“网络文学质量低下”时,立即遭到了大陆许多网民的反对。有网友认为,顾彬自己说从来不上网[2]。既然从来不上网,怎可奢谈网络文学水平的高低呢?还有许子东先生认为,网络时代的中国作家过于关注受众。我们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受众,任何一种文学都会走入死胡同。因为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受众。作为有上亿读者的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天,虽然有过坎坷,但其辉煌也是有目共睹的。据新华网报道“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就评出了十佳优秀作品,并于2009年6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此外,来自晋江原创网小说《大江东去》,前不久还获得了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网络文学在的获奖,说明网络文学已经得到大家认可。如今网络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已为越来越多的受众关注,当然,这与作协,各大文学网站与门户网开设“文学”窗口的促进、扶持是分不开的。可以肯定地说,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并不是空谈,而是指日可待的,而且现在已具雏形。因为时代的东西,它是有生命力的。作为具有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学,其创作目的,就有意或无意间记录下了这一时代人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奋斗的历程。这正如读当代传统纸质文学的《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红旗谱》、《红日》、《红岩》等作品一样。即使网络文学作者水平参差不齐,甚至过多地描绘日常生活,抑或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层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不过,正因为如此,我笔写我心,我笔写我感。记录一个人的迁徙,一座城市的变化,一个时代的动态,一场情爱的过程,一个企业的兴衰……这些都深深地烙上时代的印记,它的审美价值就在网络文学上清晰而完整地记录下来。成为时代性的最好诠释。

二、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快乐性取向

在哲学美学中,有人将审美快乐与美的本质相提并论,认为美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客观化[3]。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创作的机会和欣赏的机会,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不会因为种族,地域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文化修养等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世界。人们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的乐趣。我们知道,审美的乐趣,并不仅仅来自视觉和听觉等感官的感受,而且还要从这种感受一直贯穿到心理结构的各个不同层次。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这种贯通性,会使人的整个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因素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网络文学就是这么一种愉悦的体验。网络文学无论是创作者,还是作品与人共同享受者,都是“非功利性”的,是“自由”的。因为,自由是产生快乐的基础,欲望和意志在心灵上得到了摆脱。人们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和享受中,享受的是自由的世界,没有物欲和意志的限制,有一种心理的平衡与满足。并且,这种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心理创作欲望和欣赏欲望的刺激而唤起的,在自由的网络空间或抒发和渲泄自己的情感,利用想象理解的心理行为阅读作品,从而产生愉快。互联网最大特点是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尤其是言论自由。正因为如此,网络文学的诱惑正是基个这种自由带给人们的种种享受而产生快乐。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相比,它没有投稿、审稿、退稿这一繁杂而挫人锐气的失败感。它对热爱文学缪斯的人来说,网络文学的自由创作是一种快乐,对于那些追求快节奏,多元化的受众来说自由的选择,以及与情感与理智的交流,同样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找到了一种可贵的平衡。况且受众与之间的自由交往,以及无功利性,更易让人对网络文学产生一种审美愉悦。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等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讨峰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网络文学具有“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利[4]。这是对网络文学特质的一个基本认定。就是因为网络文学的自由、非功利性、真实、平等等特质,所以的快乐与受众容易产生一种情感上快乐共鸣。

三、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大众化取向

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的诞生、成长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平台,自然而然地走向大众,表现大众,服务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博客作者2.21亿人。并且网民上网时间长,比上年人均增加了32.1小时,域名总数达到1682万个。网络娱乐和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排名第10位。据分析师解释,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网络表达和信息传递的渠道与形式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具互动性、自主性、多样性[5]。《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结果还显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1.62亿人,使用率达到42.3%,并且有关专家认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庞大,这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学的开放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传播的广泛性以及自由又刺激了的创作激情,实现了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并且读者与作者群的结构比较合理,年轻化、高端化倾向得到证实,作为精神粮食的网络文学已为年轻人,及有阅读能力的人所喜爱。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中国大陆,1995年“橄榄树”文学网站成立,1997年我国最大的文学网站“榕树下”使中国网络文学走出了发展的第一步。此后,一些知名网站,诸如新浪、搜弧、网易、雅虎、天涯、乐趣园、网虫等都开辟了“网络文学”版块,网络文学成为了网络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网络文学网站的免费投稿、编审、阅读、助推了网络文学的迅速发展。至今为止有多少文学 网站,已经没有人统计,也难以统计,不过早在2005年,就有资料统计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台,中国大陆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表剧本的75个,发表杂文的31个,发表影视作品的529个。其它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3000个,特别是各门户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文学名着与原创文学作品,使网络文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有互联网提供的平台,网络文学就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才被众多网民熟悉与接受。网络在拉近科技与人们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文学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不分性别与年龄,不分种族与民族,不分天南与地北,不分国内与国外,不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这就成就了网络文学大众化价值取向的最根本原因与发展和客观存在的现状。网络文学的发展,使人们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成为现实。人们真正拥有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作品乐趣,并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享有这种自由与乐趣的人越来越多。一般人认为文学高不可攀的时代已经结束,人人都成为文学艺术家的理想正成为现实。由此观之,网络文学无限的贴近大众,反映大众,服务大众,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的一种反映,也是当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必然之路。

四、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自由性取向

网络文学的创作与欣赏是自由的。它的写作、阅读、交流的自由是文学在网络空间得以迅猛发展的缘由。首先,网络文学的传播自由。网络文学快速,它的传播先天性就是在网上自由地传输,属于整个网络世界,它的创作与阅读、交流是属于全球的,自由的。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它可以一夜之间传播世界,传播到网上的每一个角落。它的率性而为的结果,大多不是功利目的,而是出于游戏、乐趣目的,所以它具有自由精神与非功利精神。其次,网络文学写作、阅读自由。网络文学的写作,作者可以匿名。因为他的创作目的是“过瘾”。所以,他表现的内容大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用不着顾及别人意见与看法。作者可以写自己、写生活、写感受、写别人,可以写现在、写过去、写未来,并且这种表现常常丰富多彩。可以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是很浪漫主义的。从我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来看,先是言情,后是武侠魔幻,再就是转入现实的几个阶段,虽与社会息息相关,但并没有人倡导与干涉,而是自由的。至于阅读,更体现了其自由性。由于网络文学是以人们的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因此哪怕是灌水,也是为满足读者与作者一种内心的渲泄和创作需要。它无意逢迎别人,考虑其个人感受,而是有选择性地品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可以高山流水觅知音,也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三,网络文学的表现自由。网络文学的表现是自由的。它体现在表现的内容、形式及体裁上都是如此。如艺术形式,人们便将其视之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区别的标志。因为网络写作很自由,对形式常常持宽松态度,而传统作家很严谨。余华先生就这样认为“,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之间最大的冲突在于,网络作家注重技巧与语言,但传统作家更注重一种毛茸茸的生动的东西”[6]。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网络文学注重的是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而不必象传统作家那样“铁肩担道义”。网络文学创作者和受众是满足主体与客体审美的需求,从而使其创作色彩纷呈。正因为网络文学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自由性而呈现多元化,多样化。所以,它的开放性在人与机之间,人与人之间,其自由性得到了无限的施展。第四,网络文学的双向交流自由。网络文学的交流是双向的、直接的、自由的。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1608年-1674年)就打出过“出版自由”的口号。现在,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上都堂而皇之的写着“出版自由”。可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它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真正的出版自由,今天在网络上已经实现了。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倾诉的枷锁与禁锢。网络成了人们表达和传播的广阔空间,过去少数人控制的传播平台得以突破,人们意识中的表达欲望得以实现。当然,这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网络作家邢育森曾说:“说实在的,在没有上网之前,我生命中很多东西被压抑在社会角色和日常生活中。是网络,是在网络上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本身的一些纯粹的东西解脱释放了出来,成为了我生命的文本。”这说出了许多网络作家的和受众的心声。网络的交流,使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本真,让其自由的流露。这样自由的表达得到了真正的体现,人们的话语权在网络的载体上取得了真正的实现。网络文学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虽然,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或这或那的不足。但是拥有一支庞大创作队伍和受众队伍的网络文学,其生命力是不庸置否的。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有过教训,但其辉煌是客观存在的。正确地,实事求是地评价今天中国的网络文学,有利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有利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网络文学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它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写下璀灿的一笔。今天的网络文学,正如周洪立先生所说:“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的组成部分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典的作品很可能在网络文学中产生。”[7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 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语文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课程,传承着古老的文化,在文明的传递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下,大学语文正逐渐地陷入边缘化的境地,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大学语文的危急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从一个层面上说,会造成大学生中文表达以及接受能力的弱化、退化,甚至会波及到社会交往、求职就业等层面;从更深层面上说,会影响公众整体语文素养以及人文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语文是一门不可替代的课程。

1 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反思

目前大学语文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对语文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重视不够,对学习对象的特殊性重视不够,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还不是很令人满意。另外,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也不太确定,是强调工具性,还是讲究人文性把语文作为一种素养来培育,定位十分模糊。

语文必须具有工具性、知识性的内容,注重人文性,加强工具性,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这应该是大学语文应该坚持走下去的一条新路。作为一门肩负重任的课程,大学里语文课程应该发挥出两种功能,一是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表达和接受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感知能力,它是在更高层次上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应该把它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成为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主阵地。因此,这门课应该贯彻两条基本思想。“首先是文本本位,以优秀的、典范的汉语文章引领学生学习;其次是语文本位,有别于思想品德和人文知识教育课程。”①

2 大学语文创新探索

当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是课程建设的根本。

2.1 丰富大学语文的课堂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育不应死守教条、远离现实,使文学脱离现代社会,远离对象,使课程苍白贫乏,缺少生机活力。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突出与现实的联系和结合,突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突出与网络信息的结合。大学语文教材可以使用,但是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大学语文需要创新,需要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

2.1.1 关注社会热点

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就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凝神静气地沉入课堂之中。现实中的热点话题、网络上的焦点新闻以及社会中的文化现象,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天下大事,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历史等无不可以拿到课堂上展开讨论,让大学语文课堂增加一些人间烟火,让学生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生活阐述看法,并在观点的交锋中体验社会多元化思想文化。在学生高度关注精神状态下的诠释,可以引领学生对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展开富有深度和广度的思考,对人生百态和社会万象有更清醒的认识。我们每个人只有一生,但我们可以借鉴社会众生的人生经历来烛照自己的人生。

2.1.2 善于利用等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感兴趣的经典音乐、影视娱乐、绘画艺术、服装饰物、广告传媒、网络文学等文化元素纳入课堂,经过筛选的富有文化气息的图片、音乐、影像完全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以此为载体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视听,改变课堂上知识灌输的单调性。但是教师必须把多媒体教学与开放式的讲解教学结合起来,用理论的光芒投射纷繁的文化现象,在诠释中去伪存真、剔除积弊并且弘扬精粹,培养学生用理性思维分析各种社会现象。

2.1.3 拓宽学生思维

大学语文教学切不可拘泥一点,繁琐罗嗦地单调重复一个学生早已知晓的知识点,无限增添学生烦躁情绪以及厌学心理。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跳跃完全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在教学中以点带线,线面结合,展现语文鲜活生动魅力万千的一面。以文本内容的一个点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扩展,结合丰富的文史资料、时代背景、作家履历、民风民俗,形成横向的无限涟漪面。同时不断滋生新的知识点,穿越线性历史长河、跨越广袤空间界限,形成纵向历史坐标体系,描绘世界文化衍生图谱,形成古今中外知识脉络全面交汇融合。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以趣味性的生发增加学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从而极大锻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这对于教师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利用教学相长提升自身素质的极佳方式。

2.2 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突破传统的单向灌输知识的方法,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积极采用研究性、启发性、讨论式教学方法,充分激活课堂。以学生为本,强调并切实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这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2.2.1 广泛开展辩论讨论

要切实改变教师“一言堂”式灌输知识方法,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在课堂中推行讨论式、探究式等学习方法。就某一个话题,可以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争论、辩论亦或是讨论,让学生的嘴巴开动起来,让学生的心灵活跃起来,让学生的思想飞扬起来。教师作为船长带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跨过邃远广袤的时空,笑谈古今中外,纵横万里书卷。

2.2.2 致力于延展阅读面

大学阶段是学生进行广泛阅读的最佳时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精读泛读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阅读。课上示范如何进行精读,咀嚼原汁原味的中外名著,释放出文学作品馥郁芬芳的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浩瀚书海,有选择性地广泛阅读非常重要。清华大学为学生列出必读(40种)、选读(80种)、参考(160种)书目的做法值得借鉴,为学生列出精品书目让学生课下阅读,使阅读真正发挥教化育人、愉悦性情、陶冶情操的作用,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

2.2.3 尝试让学生为人师为己师

也可以酌情掌握时间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当老师,学生经过精心准备后的内容肯定是老师不曾准备的,学生的视角肯定是出乎老师意料的,各种知识汇聚成恣肆的海洋,各种观点辉映出群芳竟妍的百花丛。老师可以真正倾听学生心灵的声音,体会学生独到的见解,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为进一步调整课程内容、授课方法以及整个课程教学体系提供非常宝贵的参考借鉴价值。

2.3 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大学的语文学习仅仅停留在阅读欣赏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通过学习阅读加强人文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就不是停留于补补语文课,而是着重于素质的培育,力求在较高的层次上让学生对语文和中国文化有更系统的了解。”②

通过文学经典的阅读、思考、探究,接受审美熏陶,与古往今来的优秀心灵对话,在思想飞扬的空间里,批判性地吸收圣贤智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悟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体验人的崇高信仰、情感、价值观,感受至纯至善的人情、人性,学习至高至大的世间真理,辨析善恶美丑、忠奸贤愚,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融合。学习和阅读一定会对学生心理素质、思想境界、价值取向、人生追求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更深层次的思想启迪和人格重塑,理性、感性思维的全面提升,智慧学识、人生阅历的极大发展,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培养青年学生自信而不自负、平凡而不平庸的人格,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放眼未来、锐意进取的视野,关怀自我、关怀生命的人文意识,会生活、会做人、会做事的能力,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的人。

2.4 开阔学生视野

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术视野和思想深度。温儒敏先生说过:“大学语文不等于一般的素质教育通识课,还是要立足‘语文’,科学地整合语言、文学与文化诸方面的知识。”③引入多种理论与方法,打通学科之间、知识之间、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壁垒。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构建起学科间交叉相融,课内外联系,理论与现实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超系统的开放性教学模式,拓展本学科的人文性和思想教化意义。通过语文讲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讲一个活生生的形象构成气象万千的大世界。培养和增进学生人文的修养、完善人格、提升品位,养成富有涵养、心理健康的胸怀,为学生为人、做事提供富有成效的指导和参考。

3 结语

第3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 课程性质 改革 再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79-02

本人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已多年,但是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总觉不满,在《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曾提出过自己的一些思考。近几年来,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越来越浓。这不乏有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想法和理念。但都脱离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脱离了对课程的正确认识。所以,呼声虽然高涨,效果仍然差强人意。

1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的瓶颈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与改革面临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1课程地位问题

语文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到了大学以后,尽管大学语文课被大多数高校确定为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影响,重视专业课程,轻视基础课程。因此,有部分高校只把大学语文课程当作摆设。更为重要的是,有些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对此课程没有明确其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应有的地位。虽然教育部曾多次向全国高校提出要求,希望各高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但该课程的开设仍然处于自由状态,随意性极大。

1.2 课程性质问题

关于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问题一直成为语文界讨论的热点,但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因对其地位的认识不足,所以也没引起太多人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亦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这个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目的在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基础性”就是语文的工具性特点。语文课程对学生具有语言修养、文学修养、文化素养、人格品质、思维创新等多种教育功能,而语言修养是基础。就目前理科学生的语文能力来看,大多数学生的论文,语言不通,结构混乱,错别字比比皆是,让人堪忧。所以,语文教学必须突显学科的工具性(基础性),重视和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既要反对实用主义至上的功利性思想,但也不能回避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在教学中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既是对中学语文课程的提升,也是大学生将来发展的需要。

1.3师资素质问题

因为对课程地位和性质的模糊认识,也就影响了高校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就目前来看,凡有中文系的院校,绝大多数老师都想从事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很少愿意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因为,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意谓着将会受到更大的重视,在晋升职称、科研经费等方面差别甚大。另外,还有不少高校的大学语文老师则是从其它部门抽调过来临时客串大学语文教学的,这难免不乏有学历低、教龄短、经验少的教师。这就造成了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极不稳定,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是有水平的老师不安心本课程教学,都想拼命挤向专业课程教学;另一方面是新来的教师又没有太多驾驭大学语文课堂的经验,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学生是怨声载道,老师是苦不堪言。

1.4 教学理念问题

任何改革都必须与时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传统文化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众流行文化如通俗歌曲、影视文化、激光唱片、时尚服饰、广告文化、网络文学与文化等不断涌进中国,使广大青年学生的知识构成、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纯文学教学语境己不复存在,学生变得更加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因此,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既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也须面对全球化的大众文化语境,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改变大学语文教学观念,创造多角度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守正出新,不仅形式要新,而且教法要新。只有做到了求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除此之外,还有教材编写、课程考评等等问题,都影响着大学语文的教学与改革进程,都无法回避。

2 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面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既要考虑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又要针对大学课程教学的实际,转变教学理念,建立起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

2.1立足工具性,坚持 “文化”性

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字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仍然必须突显“工具性”,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指提纲挈领把握重点的听说能力、快速高效的文献资料检索整理阅读能力、严谨准确地表述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的写作能力。这就必须改变过于强调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而忽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过于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完整而忽略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分析而忽略语感的体验、强调将少数课文掰开揉碎的“精读”而忽略对学生视野的开拓的教学现状。学生掌握语文能力的速度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大学生语文基本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生活与工作需要的语言能力。

当然,面对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语境,在学科间关系不断趋向融合、学科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我们也不能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语文教学观念,而应把“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主线,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文化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在“大语文”教学中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既培养大学生日益欠缺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在打破学科间界限森严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智慧,以培养大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2 切合社会需求,追求实用性

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既有“形而下”的语言层面的应用,又有“形而上”层面的“用道”。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强调语文在专业运用中的实用性,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就业实力和基础。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只精通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因为,语言文字的规范熟练运用能力已广泛渗透在各行各业中。“语文”从字面上理解即“语言”和“文字”,或者说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分析、品评、写作各类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面对不同类型的人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内心想法的能力,如何迅速获取语言信息而从容应变的能力,一句话,即培养学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能写擅文”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创造更多机遇,提高竞争力。

2.3 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大学生整体上思维更加活跃,接受的信息更加丰富,自主能力也更强。因此,教学上不能还是老一套,而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2.3.1实施主题教学

大学本科课程设置要求是,厚基础,宽口径。教师必须扩大课堂知识信息量,拓宽大学生的知识平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以文本内容为中心,多向整合,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形成小课题,集小课题为专题,实行课题式的主题化教学。这种 “主题化教学”,或“话题式教学”,即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选取相关内容(当然也包括教材内的课文),进行综合性学习。主题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如“爱情与友谊”、 “就业与人生”等;也可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确定,如“个性阅读”、“口才与演讲”、“应用写作”等;或从时事政治的角度来确定,如“北京奥运”、 “西部开发”、“奥巴马获奖”等;还可以从作家作品、流行文化的分门别类的角度来确定,如“老舍的幽默”、“我看韩寒”等。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

2.3.2融学术性于趣味性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各门类、各学科的知识,这要求大学语文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博)。但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化,大学生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浮于表面的介绍必定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又要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并用科研推进教学的深入,追求学术性(专)。从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首先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品位。要做到这点,要求老师既要“博”又要“专”,老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探索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引入课堂,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其二,在注意学术性的同时,也要讲究趣味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因而也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一要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趣味性的优势,如丰富的史料知识、各具特色的作家生平、古老而又新奇的汉字文化、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等等,教师可以结合自已的研究方向或专业特长加以发掘发挥,并用之于课堂。二是要调动各种因素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就是其一。教学中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将文学典故、文学故事等课堂知识,描绘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镜,不断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3.3贴近学术前沿,追求时代性

文学内容是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人说∶一切文学都是当代文学。这里强调的就是文学的时代性问题。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研究发展很快,当代文坛更是瞬息万变。这要求教师应当积极关心文学研究动态,及时把当下文学研究的新成果引进课堂。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文本又都是千年前前人智慧的结晶,反映的是前人的生活与情感,而这些与当代学生的生活语境相差甚远。要使学生读懂前人的智慧和生活,教师就必须善于挖掘文本的时代性主题。于丹解读《论语》、易中天演说《三国演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实际上,中华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死亡,它仍然还是生生不息的,它们仍然能给人以启发和智慧,象《孙子兵法》现在已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商业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许多社会问题和各种文化现象作出理论的文化阐释,以培养学生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效果差、不够实用的现状,需要老师遵循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围绕语文的教学目标,立足现实,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突出知识性、工具性的培养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使大学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金国.论语文个性化阅读[J].当代教育论坛,2008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