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时间:2023-07-25 17:16: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发展的本质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 本质 内涵 特征 使命

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我国高层次技术人才紧缺等问题的理性和现实选择。

一、应用技术大学概述

目前,对国外应用技术大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办学经验介绍及启示方面,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解和认识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

(一)应用技术大学的概念界定

经研究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认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为高层次“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诉求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应用性,教师队伍以“双师型为主”,科学研究及学生毕业考核都致力于解决行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二)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内涵与特征

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解和认识,不应该在具体的名称上、定义上做文章、去纠结,而是应该抓住其本质内涵。

应用技术大学是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为一体,与普通高校并行发展的新型大学类型,是国际上通用的术语。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定位是为区域或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人才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设置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应用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更注重教授的实践能力,毕业考核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应用性科学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二、理解和认识应用技术大学的视角

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解,而应该抓住其本质内涵与特征。本文提出了理解和认识应用技术大学的一些基本思路。

(一)基于异于普通高校理论定位的视角来理解

普通大学主要开展学术性研究,培养为学术研究做准备的人才;应用技术大学主要开展应用性研究、实践导向性、短期性研究、新产品和服务的实验发展性研究,致力于社会专业实践的发展,促进知识有效转化,主要解决行业企业在发展问面临的技术问题。

(二)基于高等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的视角来理解

在科类结构上,普通大学与应用技术大学共同形成了高等教育的“双元”结构体系;在层次结构上,都形成了“学士、硕士甚至博士”的学位体系,形成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管理体制结构上,应用技术大学具有更为灵活的教育体制、流动机制,在满足个体需要的同时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需求。

(三)基于人才培养类型的视角来理解

就人才类型而言,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将人才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某类行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学习时间较长,理论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实践性和应用性是人才培养的特色,也是其核心优势,无论是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毕业考核等方面都体现应用性职业导向。

三、应用技术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

应用技术大学的产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它在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优化、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过程中承担了独特使命。

(一)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应用技术本科”是处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这个位置,应用技g类型高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具有平等的地位。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社会吸引力不强、人才模式陈旧、层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还没有真正实现从层次向类型的转变。要改变这种困境,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层次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的关键就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的出现将成为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职业层次的突破点。同时,应用技术大学成为沟通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贯通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实现普通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之间合理的流动,而且实现提高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渠道。

(二)为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国家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技术大学就顺势承担了培养这种特殊人才的使命。它的特殊优势体现在:一是根据地方经济需求设置专业,针对职业岗位需求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更加针对性;二是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结合的更加紧密,对市场的预测更加准确;三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更加具有技术优势、实践优势,人才结构更加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因此,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应用技术大学。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升个人就业机会和质量

从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现实角度看,大学生结构性失这一业现象反应出高等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这些外部关系的失调,这种失调直接影响并作用于高等教育的内部,要求高等院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

应用技术大学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专业,面向特定行业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注重与行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需求有效对接。因此,大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而且提升个人就业机会和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于财政模式选择,一直是我国财政学界乃至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而且对我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迎接入世挑战等实践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财政的本质特征和几种财政模式理论的比较研究入手进行分析,并试图作出一个粗略的回答。

一、财政的本质特征

关于什么是财政,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占支配地位的解释应为“国家分配论”,即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作为“国家分配论”的创始者和论证者之一的我国著名财政学家邓子基先生在第一次全国财政理论讨论会上题为《为国家分配论答疑》的发言中指出: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必须要与资本主义财政等剥削阶级的财政相对比,国家的性质决定财政的性质。不难看出,此种解释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上述说法,厦门大学张馨教授认为:“市场型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任何肯定其中一个而否定另一个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①这种论断将财政的“公共性”放到了与“政府性”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没有使用阶级色彩明显的“国家性”一词,而是使用了“政府性”一词。而近几年来学界流行的“公共行政”论越来越强调财政的“公共性”,实际上认为财政的本质特征应为“公共性”。可以这么说,几十年来关于财政本质的争论就是“公共性”与“阶级性”之争,大体上没有超出这一对概念的范畴。那么,财政的本质特征究竟是“公共性”还是“阶级性”,抑或两者兼具呢?要回答什么是财政,必须立足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对财政作一个涵盖各种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类型的定义既无必要,也对我国的现实实践无实际上的意义。根据我国现时情况及改革发展方向,财政应定义为:民主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自然,财政的本质特征就是“公共性”。本文认为,之所以会产生“公共性”与“阶级性”之争,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学者在分析任何问题时都习惯采取阶级分析方法,“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的训条仍然阴魂不散。目前,我国民营经济茁壮发展,民营经济在国学报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仍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方向。民营企业家应属于哪个阶级?是否应继续鼓励其发展?如果沿用阶级分析方法,这些问题是难以回答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确立法治的原则和理念,市场经济永远不能真正建成。而民主是法治先决条件,没有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法治。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比资本主义更切实的民主,那么将市场经济中的我国政府称之为民主政府当无错误。所谓民主,就是人民做主, 抛开阶级性不谈,就是公众做主,政府只不过是公众服务的工具而已。政府不是生产单位,自身不能创造价值,财政资金只能源于公众支付的税金和公共财产(国有资产)创造的利润。公众选举、组建政府并支付经费,其目的只有一个:享受公共产品、公共需要得到满足。财政的本质恰与此相对应: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财政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众服务即是其天然的职责,其公共性显而易见。国家对公共资金的分配,仅是财政本质的现象反映而已,并非是财政本质本身。

据上述,“国家分配论”虽对我国财政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它是阶级分析方法的产物,已不符合时展的需要,应予摒弃。主张财政具有“政府性”和“公共性”两大基本性质的说法亦不准确,因为“政府性”体现的也是“公共性”。此论断尽管与“国家分配论”的结论不同并使用了“政府性”这一阶级色彩较淡的表述方式,但不难看出仍带有“国家分配论”的清晰痕迹。可见,冲破阶级分析方法的樊篱,还财政本质的本来面目,确为我国财政学界的当务之急。综上,我国财政的唯一本质特征是“公共性”,财政模式的选择应与财政的本质特征相适应。即我国财政模式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应定位为单元的公共财政模式。

二、财政模式的几种不同理论

在我国财政学界,对财政模式的选择有多种不同的主张,其中包括与国有资本管理相分离的单一“公共财政”论、“双元结构财政”论、“复式财政”论等。其中,在学界最有影响力且至今仍占支配地位的论断当属“双元结构财政”论。此种主张的核心观点是:我国政府既是政治权力拥有者又是财产权力拥有者,据此财政应为“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或“国有资产经营财政”的双元结构。其中,“公共财政”是依据国家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而“国有资产经营财政”是以国家拥有的全民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财产权力进行的分配。②这种主张有以下缺陷:首先,将“国有资产财政”与“公共财政”等量齐观。财政的本质属性为“公共性”,财政的职能和目的都是为公众服务,国有资产亦不能例外,至少在定位上应是如此。如果说关于国有资产的收支存在特殊性的话,它也只能与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财政收支活动并列,而不能成为独立于“公共财政”之外的另一种财政类型。其次,将政府权力划分为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并据此推出“双元结构财政”。实际上,财产权力是政治权力的属概念,政治权力在财产领域的表现即为财产权力,将两者作等量齐观也是不正确的。再次,未将国有资产区分为竞争性国有资产和非竞争性国有资产。非竞争性国有资产的设立,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本身即属于公共产品提供的范畴,亦是公共财政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忽略了竞争性国有资产的发展趋向。竞争性国有资产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特殊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愈加成熟,国有资产退出市场竞争性领域乃是大势所趋,关于国有资产的退出问题将于下文讨论。“双元结构财政”论将“国有资产财政”与“公共财政”平行并列,必然对国有资产的发展方向产生误导。

任何公共需要反映到每一具体的社会成员都是私人需要,但不能因此将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混为一谈。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的区别就在于私人需要仅仅是私人需要,公共需要则不仅是私人需要,更是公众的需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同国防、治安、水利等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维持共同生活环境正常运转的需要。不仅如此,保护弱者、给予弱者救助也是一个文明社会共同的伦理价值需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转移性支出正体现了这一需要。因此说,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当然是公共产品,其收支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试图论证在公共财政之外还存在着独立的所谓“功能财政”显然是讲不通的。

最后,关于上面提到的三种财政模式中唯一的单一“公共财政”论,虽然坚持了单元公共财政论,但又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应该是与国有资本管理相分离的单一的公共财政”。④这种认识仍然是不准确的。首先,公共财政不可能与国有资本管理相分离,国有企业的赢利除留存部分外只能收归公共财政,而不可能流向他处。国有企业需要补贴时也只能由公共财政负担,而不可能有其他的负担渠道。尽管国有企业的具体管理可以由某个具体部门负责,但从总体上来说,无法将国有资本的管理排除在公共财政之外。其次,公共财政无需与国有资本管理相分离。应该说,学者们之所以提出分离主张,无论是主张独立的国有资产财政还是独立的国有资本管理,主要是基于竞争性国有资产特性不相容于公共财政本质属性的考虑。实际上,只要确立了公共财政的价值和理念,反而可以保证竞争性国有资本发展的正确方向。应该认识到,国有资本的竞争性只存在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财政模式的选择只能是以与财政本质特征想适应的单元公共财政模式为取向。

三、我国竞争性国有资产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财政模式还不能称之为公共财政,如何认识及定位我国竞争性国有资产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在不远的将来建立单元公共财政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共财政模式是唯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公共财政模式一个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市场经济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运营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竞争性国有资产长期存在,公共财政模式就无从建立,市场经济下财政的应有职能就不可能充分发挥。由于我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尽管政府对国有资产从市场竞争性领域的退出作出了大量努力,但我国现存的竞争性国有资产规模仍十分庞大,且大量国有企业质量不佳、效益低下。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不仅影响了公共财政的单一性,还会使公共财政背上沉重的负担。从更深层次上讲,还会严重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阻碍市场经济体制的真正确立。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竞争性国有资产大量存在的特殊国情又决定了其从市场领域的退出不能一蹴而就。对此,本文认为:

第一、在目前阶段应确保竞争性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应承担提供公共产品责任的财政不背额外包袱,也才能确保国有资产不致流失,对人民负责。今年四月,我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掀开了国有资产管理的新篇章。在此之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是由大型企业工委行使选择经营者的职能,财政部行使收益及产权变更管理职能,而国家经贸委、计委、劳动部分别行使技改投资审批、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及企业工资总额审批的职能,此种局面被戏称为“五龙治水”。国资委的设立,结束了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格局,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当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国资委设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这种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国有资产即使退出市场领域,也应当是体现国有资产应有价值的退出。

第二、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使国有资产尽快退出市场竞争领域,建立真正的公共财政。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只是适应我国国情的特殊阶段的特殊目标,这并不意味着竞争性国有资产应当继续发展壮大。国有资产管理的历次改革乃至国资委的设立,都没有解决竞争性国有资产与市场经济冲突的根本矛盾。从财政的角度而言,财政应处于市场竞争之外,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而不能因企业是国有或民营而区别对待。如果大量国有资产长期存在于市场竞争领域,财政就要补贴甚至设立国有企业。这样一来,财政既提供公共产品,维护市场的公平运行,又亲自参与市场竞争,实际上是既当服务员又当运动员,既服务于己又服务于人,其提供的服务有所差别就势在必然。没有公平的市场运行环境,市场的资源配置和自我调控能力就会大大削弱,建立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会永远只是一个梦想。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使国有资产退出市场竞争领域,采取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方式应是出让。这样不仅维护了公共财政的纯洁性,出让获得的资金还可以极大地增强财政的财力,使我国摆脱目前财政困窘的局面。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公共财政更有财力和精力提供提供公共产品和满足公共需要。

[注释]

第3篇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输需求是运输市场的主导,也是运输业发展的理论基点。根据需求者对运输产品的需求,相应地调整运输资源的配置,为运输需求者提供不同质量、数量的运输产品,才能有效地实现国民经济对人和物的位移需要。

1运输需求的产生与本质

1.1运输需求的产生

现有运输理论普遍认为,运输需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自然资源布局与生产力布局的不匹配;生产力与消费群体的分离;地区间商品质量、品种、价格上的差异。也是引起货物流通,产生运输需求的原因。

1.2运输需求的本质

经济社会中,运输活动能改变货物或旅客的空间地理位置,从而在经济上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这在从小的方面看是商人的逐利行为,在整个经济社会来看,这是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运输活动实现了人与物位移的位移活动,帮助其他经济活动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2运输需求的特征

2.1广泛性与多样性

社会的各个方面与环节都离不开人与物的运输活动,因此,运输需求具有广泛性;另一方面,广泛的运输需求中,货物形态、运输时效性、运输距离、运输质量、运输费用都不尽相同,运输需求种类繁多。

2.2互动性

一方面,社会经济生活的不同发展水平,对运输业提出不同的需求,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时候,社会对运输需求,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的要求均较高;而另一方面,良好的运输供给,引导资源的聚集,优化资源组合,促进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实现,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由此可以说,运输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互动性的,而非单方面的。

2.3规律性

由于运输需求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运输需求在实际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例如,运输需求质量方面,工业化前期,运输需求主要以大宗、长距离运输为主,而工业化后期,对运输的时效性、安全性、经济性有较高要求;运输需求数量方面,由运输化前期、运输化中期的数量增加,到运输化后期的数量不变甚至下降。总之,运输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也是运输需求预测的基础。

2.4部分可替代和不可替代性

每种运输对象的技术经济特征不同,相对应的最佳运输产品也不尽相同,运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多种多样的运输产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满足需求者的位移需求,这种情况下运输需求又是可替代的。还有些运输需求,如会议产生的客运需求,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替代。

2.5不均衡性

资源和人口的分布不均,造成运输需求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季节性波动、生产均衡而消费不均衡、生产不均衡和消费均衡等之间的短期波动,以及宏观经济的周期性变化造成的运输业的周期性繁荣与萧条等,都是运输需求的不均衡的表现方面。

3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3.1旅客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旅客运输需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生产性运输需求;(2)居民消费水平。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需求转向消费性需求,与之相应的运输需求也会发生变化;(3)人口数量和结构及城市化程度。不同年龄层、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口比例数量的变化,必然引起旅行需求的变化;(4)旅行费用。运输服务价格对运输需求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消费性旅行需求;(5)运输服务的质量。安全、迅速、便利的运输服务网将刺激旅客旅行需求,反之则抑制;(6)旅游业的发展,不同情况对运输需求影响不同。

3.2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因素

货物运输需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1)经济发展的阶段。货运运输需求量的大小受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2)运输网的数量和质量。交通运输网数量、布局和质量,直接影响各路线的通过能力和线路货物的吸引范围;(3)运价水平的变动。运价水平下降时,运输需求上升,运价水平上升时,运输需求下降;(4)生产力布局的变化。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生产组织的空间布局情况,影响货物流向、流量、流距。

第4篇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中粮油标准的制定、实施推动了粮食行业的发展,产品标准应具备适用性、先进性、严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特性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关键词:粮食标准;适用性;先进性;严谨性

1 标准的概况

标准是国民经济的技术基础,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没有标准,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中,标准就是规矩,是企业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作为粮食检验工作者,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着不同的体会和感悟。通过实践,我们对标准的制定、实施有这样的经验:产品标准应具备先进性,对产品有引导性和约束性。标准的先进性是指标准应根据社会时代的生产技术高低、生产工艺水平、生产设备条件等先进程度和实际产品的应用需要而制定的具有领先地位的标准;引导性是指标准的制定要有利于产品向更完善的方面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约束性是指对产品的不利因素加以约束,对不利于发展的产品实行强制性标准,限制其发展。标准的制定关系到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繁荣,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义深远。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规定的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的本质是统一。

2 标准的先进性

从先进性方面讲,一个质量优良的好产品,其标准的技术要求和生产水准都是比较高的,也就是说,标准具有的先进性是保证产品质量和良好信誉的一个前提条件,有了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在商品市场上才能有竞争力,才能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才能占领地区、国家及世界市场,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稳步发展。如现在大米的国家标准,各个等级的黄粒米含量限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因为目前大米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改进,电子色选设备的采用,完全可以提高标准,降低黄粒米的含量。在GB 1354-2009大米质量指标各级黄粒米含量从1.0%降低到30粒/kg、20粒/kg、10粒/kg,优质大米质量指标各级黄粒米含量从1.0%降低到5粒/kg,是完全可行的,是切合实际的,这是人民生活和健康的客观需求,因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生产指导意义,在大米国标中类似的标准还有不完善粒含量和杂质最大限量等。在对粮食质量指标容重的测定中,方法是很落后的,我们认为现在采用的容重器测定方法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改进并简化容器,操作过程可以简单一点,因为容重测定主要是制样、定容、称量三个过程,容重器的中间筒和排气跎可以省去,这样操作就可以由容重筒调零-制备试样-装入谷物筒-流经中间筒-进入容量筒-定容-称重七个过程,简化为容重筒调零-制备试样-装入谷物筒-进入容量筒-定容-称重六个程序,改进是指将容量筒的容积减少一半,以减少样品量,也使仪器精巧;二是谷物筒的漏斗孔径应统一为4 cm,这样无论是测定玉米还是小麦、高粱等容重,方法也就统一了;三是应采取净粮检验,以体现粮食的实际容重质量,因为根据标准具有统一性的本质特征,同品种不同质量产品的分析测定,都是在省去了中间筒和排气跎,统一了漏斗口径、相同容积的相同条件下测定的,其结果同样具有可比性,容易可以相比同一品种不同粮食质量的容重大小。因此,在不违背标准统一这一本质特征的前提下,采取统一条件和操作方法使检测标准方法逐渐从复杂化走向简单化,从繁琐的操作逐步走向简单操作或自动化,从而减小测定误差,缩短分析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 标准的引导性

从引导性方面讲,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产品应当以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有些产品应当加以推广、发展,所制定的标准就应当根据实际生产技术情况和生活实际需要,以有利于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发展来制定,而对有些产品,因为生产技术水平和实际生产、生活应用很少,或对环境污染、危害健康等原因,所制定的标准就应当严格,从而引导产品向有用、健康的方向发展,淘汰那些不健康、劣质产品,这样一来,就有利于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比如玉米热损伤粒,标准定义是:受热后籽粒显著变色或受到损伤的颗粒,包括自然热损伤粒和烘干热损伤粒。在实际中我们常看到经过烘干的玉米出现的热损伤粒很多,导致玉米有机成分营养的流失,影响人、畜的健康食用,因此从健康的意义上讲,我们认为应该把玉米的烘干热损伤粒作为一项限制指标建立,也就是约束性,确立了烘干热损伤粒的限制指标后,对生产就起到了引导性,即促使玉米的烘干生产向能够保存玉米本身营养成分的低温多次烘干方向发展。

第5篇

Abstract:“35” the plan summary developed to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 society proposed the new request, the important spot was the policy formulation must favor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rejection only GDP theory, promotion society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happy index because of its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may the policy formulation which develops to the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 society give the instruction from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spect.

关键词:幸福指数 县域经济 社会发展

Key word:The happy index county territory economic society develops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各地编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来看,幸福指数被频繁提及。幸福指数为什么在“十二五”开篇之际被广泛重视,它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指导性意义到底有哪些是本文要着重分析的问题。

一、 幸福指数在我国的应用

幸福指数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幸福指数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在我国的探索及应用也就大约10年的时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有必要从理论上研究幸福指数以及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国民幸福水平。我国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以GDP指标为中心的,很少有县级领导重视幸福指数,而“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了有关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社会,保障改善民生,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幸福指数因其本质特征必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层面提供指导。

二、 幸福指数简析

幸福指数包含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其中客观指标有人均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主观指标包括个性因素,如人际关系感知、精神健康等;公众对整个社会的满意度就是幸福指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观考察。幸福指数与GDP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能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客观给予双重衡量,以人为本,摒弃了唯GDP论。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代表社会的全面发展,在一些县域,尤其是全国百强县的民众,越来越希望得到物质与精神的双丰收。幸福指数顺从民意,给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导向。

三、 幸福指数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指导

(一) 强调幸福指数要求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公众对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关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变得越来越强,甚至可以牺牲部分收入来换取更优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么局限于能源依赖,走吃老本之路;要么过分强调项目拉动,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要么坐享“土地财政”带来的收益,不去优化配置资源。城镇化的盲目突进,工业对农业的侵入,第三产业得不到重视等众多问题越来越呼唤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幸福指数强调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更重视经济与社会,尤其是个体的发展质量,这就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争取的项目应是环境友好型、科技创新型、民意导向型的,同时要扩大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规模中的比重,保持农业最基础产业的地位。县域发展应立足本地,战略取舍,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强调幸福指数会引导政策更多的倾向民生。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与幸福指数关注民众对社会的主客观评价一致。幸福指数从个体的主观感受出发,强调就业条件、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和谐。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就要求政府制定政策时敢于挑战利益面,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局面。国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应落脚于民众对生存环境的主客观评价,只有这样的政策才是得民心顺民意的。

(三) 强调幸福指数需关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育。

幸福指数不是概而全的,民众对自己生活工作的区域有特殊感情,表现为依赖、引以为豪等。如果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路径和结果都趋同,那么就失去了幸福感的特殊性。而幸福感的特殊性必须以社会发展特殊性为载体,从这个角度出发,如能培育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民众对于外界的幸福感会特别强烈,甚至在执政者意料之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可首先选定主攻方向,立足本地实际。关键是让地方领导干部、民众参与其中,享受核心发展所带来的物质精神成果。可以预见的是,科技发展之路、精神文化发展之路等模式将越来越受执政者的欢迎,这些路径有一个共同的现实特征,那就是都在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力度。

(四) 强调幸福指数必须关注三农问题。

第6篇

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各个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古代经济法、资本主义经济法、垄断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法。在经济自由时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了用来干预自由经济的法律。20 世纪30 年代,恩格斯针对当时的市场经济应具备有形之手来遏制经济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法被逐渐接受和完善,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经济法的出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只有把握好经济法的定义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理顺经济法和国家干预的关系。关于经济法的定义,各国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西方学者认为经济法的核心是维持市场竞争秩序,主要作用是调整经济利益,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是一种社会法,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出发点。虽然各国学者对经济法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明确了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是国家干预。尽管关于经济法的定义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但其共同观点均认为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维护社会普遍经济利益是经济法存在的主要目的。从经济法的形成和定义中可以看出,市场失灵是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引起的,克服市场失灵就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有了这种需求后国家便进行干预供给,而经济法就是国家进行干预的法律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二、经济法与国家干预的关系

( 一)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

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方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我国就运用了社会经济、法规、法律、政策等方法。社会经济中的手段有一部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实现的,不能被称作法律法规。直接调控社会经济运行活动的是行政手段,通过命令、指令、决定等进行调控,但是这种方式容易造成官员或者行政机关肆意妄为的缺陷。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法律手段,用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相结合来保障利益的协调统一。

( 二) 经济法也可称作干涉国家干预的法

国家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市场失灵的某些缺陷,但同时也会产生无效的干预,过度干预。在一些官僚主义的欺压下会产生生产效率低下等乱象。因为政府人员也是普通人物,在制定决策时难免会存在损害公众利益,所以经济法不仅要执行国家干预,更应该干预国家干预,从而使得政府干预和干预政府相一致,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 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成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 一) 市场主体调控关系

市场主体包括个人和社会组织,是以市场为媒介进行交易活动的参与方,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同样平等的地位。当今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达成了对市场主体的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共识,为了谋求企业的自身的发展可以对市场的行为进行干预,平衡了市场利益结构,达到最优化形式。市场秩序调控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市场,它出现的前提条件是交换和社会分工。市场秩序分为正常和非正常两种状态,市场失灵就是由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引起的非正常状态,出现市场失灵才能进行国家干预,市场失灵是进行干预的前提,国家干预的界限是市场失灵的范围。

第7篇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这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提出了新方略。会议首次强调在新时期的经济工作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这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学界认识尚不一致,有必要在学理上加以探讨,笔者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借以抛砖引玉。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就是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具体结晶,因此,坚持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要学习和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和经典原理,又要学习和领会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性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过程,这绝非朝夕之功。中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无疑为经济工作者的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了工作理念和行动指南。从学理上说,“原则”要高于方法论和基本原理本身,是一种行动准则和理念。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则来说,它既要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高理念和本质特征,又要超出这一学科本身的方法论和基本原理的内容。因此,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大原则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以人为本原则。确切地说,这里的“以人为本”是指以“劳动者为本”。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区别之一是立场不同。政治经济学根本方法论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它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在阶级社会,人总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人。因此,经济学认为,在经济关系中不存在孤立的、抽象的人,而是从属于一定阶级利益的人。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是人的劳动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出供人类消费的物质资料,终点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劳动者在不同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源泉。西方经济学则是以“经济人”假设作为出发点形成的理论逻辑,这一理论体系的逻辑实质上就是资本发展的逻辑。所以,在西方经济学逻辑中存在悖论:一方面把人假设为可以按照最大化原则进行理性选择的“经济人”,另一方面又把劳动者仅仅视为与资本、土地相同的生产要素,根本无视与其他生产要素相比,劳动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一事实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本,理应成为它的首要原则。我国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涉及多方面深层矛盾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甚至会带来社会阵痛。我们的各项改革措施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阵痛、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应该成为深化改革坚守的重要理念。

(2)满足需要原则。在政治经济学中,“需要”(need或want)和“需求”(demand)有重要区别。“需要”通常是指人的生存和发展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客观要求。马克思在分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时指出,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活资料的价值表示的,而劳动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构成具有层次性,包括劳动者自己和家属所需要的“生存资料”,如衣、食、住、行等,也包括教育、文化、健康保健等“发展资料”。因此,“需要”是以使用价值来衡量的。而“需求”概念则不同,它用以描述市场中的交换行为,只要有货币、有购买力,就形成“需求”,“需求”是从价值实现角度分析的。“需求”不一定是客观“需要”,比如市场上有1万套商品房,从客观需要即使用价值角度来说,可以满足1万个家庭的需要,但也许由于房价过高,1000个家庭购买了这1万套商品房,从市场的角度看,商品房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也就形成了市场“需求”,但显然这些买房者不是为了“需要”,而是为了资本的价值增殖,其后果必然是房价虚高,一方面是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房,另一方面是不需要房子的人囤积大量房源。类似的问题还存在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其他公共产品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表明,我们的生产是以“满足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要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助价值规律来满足需要,但这不妨碍“满足需要”理应成为指导我们各项经济工作的重大原则。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化解产能过剩,可以以“满足需要”为原则制定相应政策,比如化解商品房过剩,可以采取政府购买、百姓廉租的形式;化解钢铁、水泥等过剩,可以考虑增加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结构升级,可以考虑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差异性问题;等等。

(3)共享发展原则。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理念之一。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表明共享发展已经属于社会制度深层内容。共享是政治经济学追求的理念,这一理念与以劳动者为本理念一脉相承。马克思在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运动规律基础上,指出了共享是未来社会的重要制度特征。我们党从强调“共同富裕”到强调“共享发展”,在理念上是一个新发展。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强调先富带动后富,这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其必然性,但今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新阶段,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有了较好的经济实力,强调“共享发展”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增强发展动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提到共享发展,人们往往想到劳动成果分配方面的问题。其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共享发展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从微观领域看,企业层面的共享既包括分配领域的共享,如提高工资,也包括生产领域的共享,如劳动条件、劳动资料、劳动保护、劳动管理等。在宏观领域,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的共享,还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共享;在消费层次上,不仅包括生存资料的共享,还包括发展资料的共享等。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共享发展意味着在微观企业领域,不能一味把降低工人工资作为提高企业效率的口实。影响企业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技术高低、生产资料的性能好坏、企业管理的先进与否、工人积极性创造性的高低等。尽管政治经济学认为新创造的价值是V+M,二者之间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降低工资就可以提高利润。这是一种静态认识,马克思这一公式揭示了劳资之间的对立关系。但利润和工资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因此不能用线性思维套用马克思这一思想,认为降低工资就能提高利润,即提高企业效益。

(4)公有主体原则。“公有”是指公有制,“主体”是指主体地位,即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原则。众所周知,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上有根本区别。西方经济学是把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理论前提,认为市场经济与私有制是孪生兄弟,并把二者看作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制度,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源配置问题。而政治经济学则是把资本主义所有制以及由其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资本主义所有制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政治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与不同所有制相结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是公有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也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原则,它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满足需要原则和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和物质基础。同时,坚持公有制主体性原则,也就坚持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我们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原则,意味着要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原则,不能因为产能过剩,就轻易消灭国有企业;也不能简单认为产能过剩就是政府干预过多的结果,那种把化解产能过剩完全交给市场的说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没有“有为政府”的强大力量,以人为本、满足需要、共享发展,都可能变为空话。

作者:刘凤义 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第8篇

第一个误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

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认识不全面的最多的就是把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就应该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正确认识的一道选择题中,认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公有制经济的有38%。

如何正确认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呢?这就要引导学生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去认识。

从理论上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由公有制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又决定了我国不能只有公有制经济,必须容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从实际上看,我国现在的工业主要是国有经济,农业主要是集体经济,但许多小商品生产和销售都是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销售,基本上都是非公有制经济,这就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否认非公有制等多种经济形式的存在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共同组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个误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发展经济,就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认为现阶段发展经济就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学生并不少,主要是他们只看到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没有看到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作用和决定作用。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能否定公有制经济的基础地位。

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

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都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经济形式,都可以平等地竞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不能理解为在生产力不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帮助学生理解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基础。从经济制度性质来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作为国家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巩固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但这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现阶段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能理解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经济就是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个误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矛盾的

认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矛盾的学生也不在少数,主要原因是他们只看到两种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对立,没有看到他们是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关系。在一次课堂教学讨论中,笔者组织了一次辩论。围绕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统一的还是矛盾的开展辩论。在辩论中,学生联系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单一地把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认为发展经济就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片面的。

第9篇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128-02

引言

作为海洋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海洋开发关系愈加紧密,海洋经济产值在国家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1年占国内GDP总值的3.4%到2007年的10.11%,海洋产业总产值上升了17 695.2亿元[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国很多省市把海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海洋文化作为推动海洋开发的隐性力量,为海洋开发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在海洋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海洋文化对海洋开发的领域,方法和内容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海洋文化与海洋开发的关系进行探讨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一、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内涵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

对海洋文化的定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倾向于从广义角度定义海洋文化,即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在对海洋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对海洋文化的定义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学者定义的海洋文化是不同的。(3)强调海洋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巨大差别性,海洋文化具有一系列其他文化形式不具有的本质特征。综合以上几点特征,本文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对海洋认识利用基础上,通过海洋实践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海洋制度,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众多分支。具体表现在沿海居民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以及一系列与海洋文化相关的艺术,饮食,习俗等众多领域。

(二)海洋经济的内涵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陆地的资源逐渐枯竭,而且开发陆地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伴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加深,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的经济开发受到重视,海洋经济成为了人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领域,国外虽然对海洋经济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国外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海洋经济的概念[2]。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海洋经济概念,并在各级发展报告上频繁使用。最早界定海洋经济概念的是中国的学者杨金森[3],他指出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从经济内容来看,海洋经济包括渔业、种植业、工业、运输业、旅游业等,是一个多门类的经济领域[4];从活动场所看,它包括海岸带、近海和远洋,包括水面、水中和海底,范围极为广泛;从管理体制看,有中央的许多部门,也有地方各级行政单位和经济组织,还有一部分国际联合和协作活动机构;从生产关系看,有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还有不少个体生产者。这些部门和产业,都以海洋为统一的活动场所,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继杨金森以后权锡鉴、柳时融等学者又对海洋经济进行了定义,近二十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对海洋经济的定义进行探讨,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总结学术界对海洋经济的定义。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及海洋经济的现状

(一)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

1.海洋文化地域性明显。中国国土面积大,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阔,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很大差异,由此中国的海洋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地域性特征。中国北方的大陆文化发达,对中国北方的海洋文化亦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形成了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包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在内的北方环渤海海洋文化区域,由于靠近大陆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自元代以来更有卫戍京畿的作用,这一文化区域具有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特征。以百越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海洋文化由于远离大陆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民间的海洋活动较北方频繁,其海洋文化更多的显示出海洋文化自身的特点。

2.海洋文化类型多样。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多种类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深受齐鲁文化影响又独具自身特色的环渤海海洋文化区,以吴越文化为基础的长三角海洋文化区,和以潮汕地区文化为基础的闽粤海洋文化区。这些文化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环渤海文化区和长三角文化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中心,其海洋文化在具有海洋文化一般特征的同时,又具有大陆文化的一系列特征,表现在海洋文化上就是大气包容,中西文化并存。而闽粤海洋文化由于远离大陆文明中心,所以较少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其海洋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富于海洋冒险精神,勇于探索海洋等方面。

3.海洋文化影响广泛。海洋文化对一个海洋国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海洋城市的景观建设,饮食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海洋文化理解的加深,海洋文化受到重视,海洋文化中开放包容,不断进取的独特气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海洋文化以及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一项重要政策,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海洋文化的影响会更加广泛。

(二)中国海洋经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4 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1%。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4 844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0 085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 274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1 503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2 152亿元。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二。海洋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中石油在冀东南堡新发现10亿吨大油田,中海油在渤海湾、北部湾等海域新发现10个油气田。全国海洋船舶业造船完工量突破1 8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超过7 000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25%、70%,其中新接订单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位。

三、中国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

第一,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文化的支撑。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强调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认为任何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他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尽管有最为巧妙的智力技巧。如果脱离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个经济概念都不能得到彻底的思考。”[6]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也就是海洋文化的创造历史,始终离不开海洋文化经济中的人文特性。缺乏文化基础的经济发展并不能长远。

第二,海洋文化可以解决海洋经济中的问题。中国海洋经济相对于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所占比重偏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经济产值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0%,2007年海洋总产值达到24 929亿元,但是中国海洋产业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海洋产业发展粗放,第一、二、三产业不协调,第二产业规模相对偏大,第三产业规模相对偏小。在开发海洋上,则存在过度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第三,海洋文化会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海洋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开拓进取,富于冒险精神。它存在于沿海地区人民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向海洋,开发海洋,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共识。1978年以来,沿海省份的GDP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额都排在全国省份的前列,这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带动作用,海洋文化为海洋经济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第四,海洋文化对海洋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文化景观丰富,为中国成功的发展海洋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01年沿海地区接待外国入境旅游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43%[7],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海洋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结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海洋文化观念落后。在中国开发海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注重环境保护,对海洋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现象,导致海洋中物种急剧减少,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海洋意识的缺乏和海洋法规不健全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保护海洋意识的宣传,强化对海洋开发的管理与监督,制定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在海洋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破坏海洋文化的现象。近年来,中国的海洋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许多滨海旅游城市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投入巨资开发旅游文化景观,打造旅游文化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破坏既有海洋文化景观的同时新建新景观的现象,破坏了海洋文化景观的历史性,降低了其在海洋旅游方面的价值。

第三,人才短缺制约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展。中国的海洋事业正在高速发展,但是中国却缺乏一支能够适应中国海洋事业高速发展的海洋人才专业队伍,中国的海洋科技队伍规模小,海洋经济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中国已经认识到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而对海洋事业的开发和利用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中国仅有青岛和湛江两所专业性的海洋大学[8],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计划的建立几所专业性的海洋院校以提高海洋人才的素质,加速海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2007中国海洋年鉴[K].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孙智宇.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5.

[3]张莉.海洋经济概念界:一个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1):23-26.

[4]?wtp=tt.

[5]曲金良.发展海洋事业与加强海洋文化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1):1-2.

[6]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及其与海南海洋产业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23-27.

第10篇

一、抓住时机,善于使用“放大镜”,重视细节的量变积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进行预习,有利于加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对提高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的教学实践感悟是:进行有效预习必须使用“放大镜”法。

(一)勤于标注

一般说来,对预习过的教材通常会留下自己预习的“痕迹”。书写标注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在通读教材时,初步判断哪些是重点、难点,就《经济生活》而言,每框题内容的设计顺序都是一样的,首先是图片展示和文字描绘,并附设一两个提问,通过提问进入导课环节,接着是解读图片或材料时用到的经济生活知识,这就是教材的正文内容。教材设置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栏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深化理解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用标注标出重点、画出关键词,是非常有利于理解教材的。如:“就是”――定位含义,“包括”――定位内容,“意义”――定位重要性,“途径”――定位做法。标注符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设置具体符号,运用“框、线、点、圈、点评、注释”等,通过各种标注的使用,突出学习内容的轻重性和关注度。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善于思索

学生思索必须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学习是空乏的学习,没有思考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思考必须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时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预习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阅读的过程就是积极思考的过程。思考包括初级的判断、填空、选择,也包括分析、综合和应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疑难产生的过程以及对疑难的思考,就涉及了判断、分析两种思维活动;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预习,突出了较强的学习针对性,学习效果通常会较好。预习的关键就是要精于“思”,善于“想”,既要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要关注教材的时代性、实效性,简单领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精于提炼

在预习过程中,同学们将教材“由厚变薄”地阅读,力求构建出知识网络,将知识化“散”为“整”,把内容提炼为基本观点。这要求:一是纲要性,将知识提纲挈领地写出来;二是条理性,按一定的顺序列出预习内容所包含的问题。有了提纲,预习的知识就会一目了然、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来。如:《经济生活》第九章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设有两目,第一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主要讲述了两层意思:(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第二目:加强宏观调控。本目教材侧重于从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和手段等方面加以阐释。通过上述的提炼,同时对提炼的要点加以标注,有利于清晰地理解和掌握本框的知识架构。

学习中,学会善于运用“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要点,同时对知识进行量的积累,一定时间后,学习便能夯实基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宏观把握,巧于使用“望眼镜”,构建教材体系

我们在注重教材量变细节积累的基础上,重视宏观把握教材体系,指导学生学会从具体细节、章节中走出来,从整体着眼,从远处看教材,高屋建瓴地宏观把握知识。《经济生活》的知识体系是:

(一)构建了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经济生活》以高中生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选取高中学生喜闻乐见、较为关注的经济生活问题为内容,把大量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的材料典型化、系统化,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有机结构,实现“内容活动化,活动知识化”的要求,每课都设计了若干真实情景来呈现基本知识,提供学生探究路径,引发学生思维碰撞。例如:在说明“影响消费的因素”时,教材列举了日常生活中消费变化的多个镜头,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接着引出相关的知识原理。

(二)设置了富有开放性、实践性的探究话题,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设置探究话题是落实新课标的关键环节。《经济生活》为此体现在:第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通过每一课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栏目,以及教材的“探究”活动、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模块,在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深入思考。第二,呈现方式的开放性。教材选用富有情趣的实例或镜头作为话题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同时配有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建立了有利于促进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更新的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材的构建编排、教学容量的分布上,采用有利于教学的设计。《经济生活》全书分为四个单元,每一单元包括二至三课,单元前面设有“单元导语”,简要概括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教育点;每课的开始有引言,说明本课的基本要点;每课安排两框,每框安排一个课时的内容;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要安排一个课时。本教材的总学时为26节,剩余的课时作为活动机动课。灵活充盈的课时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兴趣。不同单元内容的特殊性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突出每一单元、每一课的实际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领悟该章节的具体特色,从而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在教学《经济生活》中,指导学生运用“望眼镜”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三、微观把握,精于使用“显微镜”,探究教材的本质特征

《经济生活》讲述经济领域的普遍现象和一般规律,要求教会学生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让学生学会分析社会的经济现象,理解社会经济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掌握正确参与经济生活的原则和规则,这就必须精于使用“显微镜”法进行探究。

(一)教材的语言文字简明新颖,内容丰富深刻,有利于把握重点,找准突破口

在《经济生活》中,许多课、框,从表面上看,给人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美好感觉,避免冗长,不说“多余的话”,语言生动活泼、文采飞扬,适合中学生的审美口味。事实上,教材内容涉及面较为广泛,富有逻辑,不易领会,容易导致学生囫囵吞枣、生搬硬套、死板背记。我的做法是:1、指导推敲标题、结论句等包含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2、教会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系及逻辑关系。3、教会学生找准关键词、句。如: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其中的关键句是“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表面很简练的句子,学生对其可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从三个方面把握: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消费。课堂上,我让学生思考:如果生产的产品不为消费者接受,这意味着什么?学生思考后的答案不尽相同,最终基本明白:生产活动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否则是多余而没有任何意义,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2、消费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甚至几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当前生产者都懂得这个道理: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或产品品种,企业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不注意市场需要及变化,盲目作出经营决策,结果可想而知。通过现实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学生便能理解并记忆基本观点。

3、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需要消费,新的、高水平的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综合素质和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以上的分析理解,学生学习“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的观点就水到渠成了。把握关键词、句,从微观开始把握教材的本质特征是有利于抓住教学突破口的。

(二)教材的设计思路富有推理性、逻辑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开放胸怀

《经济生活》四个单元的逻辑顺序是: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介绍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背景和舞台。全书的逻辑结构可以概括为: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经济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可以表示为: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舞台上生产

第11篇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金融领域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目前,多层次、多类型、互为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金融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终端客户是关键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有两个显著的本质特征:首先是整个金融服务过程可以数字化,整个金融服务业属于数字密集型行业。其次是金融服务内容有极高的时间价值,由于利率、汇率和股价的频繁变动,金融产品的交易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因为这两个本质特征,金融业成为最适合进行信息化的行业。

随着国内金融行业大集中的逐渐完成,互联网在金融业新的竞争策略中占据了核心位置。如何加强互联网在新的运营架构中的作用,如何应用网络进行创新,提高金融行业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已经成为众多金融企业思考的问题。

当前,金融业对IT建设的考量标准不单纯是传统的投资回报率,而是怎样更快地应对市场变化,尽快推出新业务,从而获得市场占有率。银行要开拓中间业务作为收入来源,服务种类将大量增加,因此,也必须拥有能够支持上千种服务和应用的融合网络平台。从这个角度说,过去几年的大集中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如何将各种新的应用在统一集中的网络平台上实现。

金融行业客户对于网络的理解也在改变。从原来人们理解的网络是信息传输通道,到今天的统一智能平台,其区别究竟在哪里?简而言之,当今网络的应用模块和硬件网络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淡化,网络平台演变为融合了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综合平台。这种融合式的智能网络架构以服务为导向,也就是业界经常提及的SONA(Service Oriented Network Architeture)架构。

金融企业塑造竞争力的关键是什么?答案是抓住终端客户。金融业是为了交易的需要产生的,交易是沟通的一种形式,所以,金融企业要为客户不断提供丰富的交易体验必须依靠健全的沟通平台。网络建设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根据终端客户对金融业务日益多样化的需求特点,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SONA架构,并统一整合各种通信手段,使用统一的通信(UC)解决方案保持和客户之间随时随地的顺畅沟通,帮助金融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准确了解客户信息,把握业务创新和转型机遇,提高客户满意度。

服务导向架构的一个关键理念和思想是:它将网络服务视为未来IT架构的主要构成元素。如果您是一家大型银行的CIO,这本身就构成了采用服务导向架构的一个充足理由。今天的网络遍布银行的每个角落,因而它有可能改变过去应用开发中采用的信息孤岛的方式。服务导向架构是一种架构化的模式,目的是在互动式软件程序之间实现松散的低耦合度结合。服务的定义是服务提供者为了实现服务使用者所要的最终效果而完成的特定工作。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角色都是由软件程序来扮演的,它代表各自的业务所有者,这些程序彼此之间又互相独立。

SONA整合服务

在一个智能化、扩展性强的网络基础之上将各种服务综合集成,并直接提供给终端客户,才能推动金融企业业务快速发展,应对全球化格局下的市场竞争与挑战。而通过积极采用创新的网络通信技术,构建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和谐金融体系,也将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变革,实现向以科技进步、效率提高为驱动,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思科认为,银行的长期竞争力取决于其能否提供出色的客户服务,而它的成功依赖于不断的变革和改进。服务导向架构的理念适应这种动态的变化:它将在消费者和订户之间建立起低耦合的联系,将Web浏览器作为银行客户、银行员工、银行供应商和业务伙伴的首选界面。而这也正是银行面临挑战的方面:银行必须将其业务流程和服务视为“涵盖整个企业”的或者水平跨越多项业务的,将业务划分为一个个“孤井”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第12篇

产业的成长与变迁需要一种逻辑与理论的支撑。所谓产业成长逻辑是指随着一国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消费者购买力与消费偏好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并导致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同时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结合技术进步会导致产业内资源配置成本的变化,引起产业内市场供给的变化。产业内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变化共同决定了市场容量(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均衡点)的变化,并引起产业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变化。如随着收入水平上升,市场旅游需求扩张会引起旅游市场容量的增加,促进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形成需求型成长产业;又如IT技术进步引起电脑的生产成本下降,也会带来市场容量的增加,电脑业这类供给型成长产业。据此产业成长逻辑是产业调整背后最直接的经济学原理,可以用来指导把握产业调整的方向。

二、休闲产业发展的必然

2000年江苏省GDP突破10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400美元。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社会进入休闲消费的急剧扩张期。所谓休闲是指人们在工作时间和其它日常必要时间以外的闲暇时间内进行的自由活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

以英美为例,20世纪90年代英国户均休闲开支占家庭开支的20%,休闲产值超过汽车业和食品业,创造的工作岗位占全国的1/5;在美国休闲娱乐业已成为主导产业,1990年休闲消费达10000亿美元,创造出美国1/4的就业机会,并被预测在今后的经济结构中,从业人员将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80%,2015年产值将占美国GDP的1/2。在中国有人预测5-10年后中国休闲消费支出将占总支出的30%,产业就业人数可达1.196亿人。

伴随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提高,人们在工作时间和其他日常必要时间之外的闲暇时间与休闲活动增加,导致市场需求结构变化,消费者休闲消费与休闲购买力的增加使市场容量快速增加,也可能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和对休闲产品与服务供给及技术创新的刺激,形成需求成长型休闲娱乐产业。

休闲消费的增长不是一种绝对量的增长,而具有一种结构变迁、功能转换的特征。以旅游为例,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旅游市场的发展背后是旅游消费者多元目标,是从简单的观光发展到到满足放松康体、运动刺激、娱乐休闲、修学提高、品尝美食等多元需求的过程,是消费重心从视觉享受转换到全面体验要求的过程。随着旅游需求量的增长,旅游消费性质变化,其后的多种目的变得清晰并衍生出多种细分市场,产业也开始裂变,派生出多种新兴产业,并同时对产品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该变化要求产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必须以终端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对产品供给产业资源进行重组。

目前各地将休闲纳入大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城市提出休闲产业的概念,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消费结构功能分析来看,实际上是休闲包括旅游,旅游是休闲的一种方式,休闲消费代表着这类消费的本质特征,决定着这类消费的变迁方向。如果能率先适应市场需求特征、结构变化对产业升级的要求,从传统旅游业转归现代休闲业,可以形成先发优势,获得短期超额利润,并形成长期可持续发展。 休闲产业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产业演化理论与产业价值链理论。根本立足点是经济发展中需求的结构变化,关键点是产业可形成低投入高产出的产出能力。

三、发展路径:从休闲旅游到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是由观光旅游,历经休闲旅游发展而来。

第一,发展休闲旅游,形成差别化优势。它与观光旅游的差别是突出旅游中的休闲功能,以休闲为中心设计产品、注重旅游消费过程的休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