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6: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何为社会工作方法
职业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都是十几二十岁的青年,具备这个年龄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但是又有着不同。他们在自我认知上存在不足,难以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定位;他们大都比较随意、多变,缺乏自律性,任意乖张;很多学生知识储备不丰富,再加上之前形成的不好习惯,学习动力不足,对未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和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他们的管理,采用符合学生实际的可行性办法。社会工作方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得到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具体应用
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社会工作方法得到了应用,也获得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具体是如何进行的,下面将具体阐述。
1.社会工作是为人和社会服务的,具体应用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就是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社会工作方法是一种平等条件下的理念,强调的是工作者与对象之间的平等。因此,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思想,摒弃传统的高高在上的观念,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也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他们健康发展,在管理过程中要少采取带有强迫性的措施,尽可能实施符合学生特点而又易于他们接受的方法,尊重他们的想法和个性。对学生的管理职责要具体到每个老师、每个辅导员等,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多维的服务。
2.针对个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相应方法。学校学生众多,而学生之间又存在着差异性,无论是性格、心理,还是学习的状况,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那么具体的管理中就应该个案分析。例如,班级的辅导员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每隔段时间就与相应的学生交流,力求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再深入分析。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机构,由专门的老师来担任,利用信箱、微博、微信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交平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诉说,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3.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毕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即有代沟。而学生们都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在生理、心理上具有相同之处,思想观念、性格特点等或多或少有着共同性,交流起来也比较方便。学校和教师可以采用团体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我管理。例如,各种各样的社团可以让兴趣爱好相同或者性格相投的学生相聚在一起,彼此分享有趣的事情,或者切磋技艺等;在社团的运营管理中,学生彼此分工,各司其职,针对工作的开展、活动的举办等纷纷建言献策。在班级内,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在小组内,学生可以就某个知识进行探讨,共同学习,也可以就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交流想法。在团体中,学生彼此分享知识和兴趣爱好,学会了团结合作,深刻理解了彼此尊重的观念。
三、社会工作方法的意义
社会工作方法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对学生管理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和教师转变了管理理念,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朋友,而非对立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其次,学生感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关怀,感受到了作为个体的重要性和存在感,也解决了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最后,学生在团体中感受到了自己对他人的意义,也学会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语: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和教师要做的就是高度重视,并采取解决的办法。社会工作方法被引进到学生管理中,通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个案处理、团体合作等形式,完善学生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发展,使之更加适合社会要求,也提升职业院校形象。
作者:潘朝晖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为落实人事部、民政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精神,推动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工作在*市民政系统顺利实施,加快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定于4月下旬在*市举办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民政部培训中心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具体教学事务委托*市民政局组织人事处承担。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发挥民政部培训中心在全国社会工作教育和职业化进程中的优势作用,整合民政部培训中心和北京高校的优秀师资,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对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指导教材进行全面分析与辅导,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与串讲,为考生通过考试奠定基础。
二、培训对象
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民政企事业单位、街道(乡镇)、社区从事民政工作并符合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报名条件的人员。
三、培训时间
4月21日开始,5月底前结束,具体培训时间、地点、班次请登录《**网》查询。
四、培训内容
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包括:非营利机构管理与经营、志愿者管理、社会工作中的公共关系等内容)。
2.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工作模式、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人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救助政策法规、婚姻家庭政策法规、优抚安置政策法规、社区建设与管理政策法规、民间组织与慈善组织政策法规、社会保险政策法规。
4.案例分析,方案设计,模拟考试训练,试题讲评。
五、培训师资和培训方式
来自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及北京高校多年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务研究的专家授课。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细化,帮助考生理清知识要领与脉络,传授良好备考方式,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
六、收费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前培训班收费标准:助理社会工作师480元,社会工作师680元。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154-01
1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指的是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从开发的角度看,它不仅包括人力的智力开发,也包括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觉悟的提高;不仅包括人力现有能力的充分发挥,也包括人力潜在能力的有效挖掘。从利用的角度看,它包括对人才的发现、鉴别、选拔、分配和合理利用。从管理角度的看,它既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也包括人力的组织和培训。总之,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的形成、开发、利用管理等进行系统控制。
2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1)理论与基本原理:这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管理的理论提升与指导实践的总结与归纳。
(2)系统设计与职务分析:一个系统必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与基础,只有在建立合理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职务与工作分析。
(3)建立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社会工作要发展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规划,而支持社会工作发展战略规划得以实现的两个支持平台,一个是财务规划,另一个是人力资源规划。
(4)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培训:在合理系统机构下,建立合理的人员招聘与录用调配管理机制,在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下为企业寻找最好的最合适的人才。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与体系,建立有特色、实用的培训途径与方法。
(5)制定社会工作者职业生涯计划:社会工作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职能部分要与社会工作者相沟通,关心社会工作者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景与个人目前工作的关系,共同制定个人职业生源发展规划,使社会工作者感到组织把社会工作者作为组织的一员,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与创新精神。
(6)绩效考评:绩效考评必须根据工作说明书及规定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机制,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对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评价做出结论。
(7)薪酬与激励:薪酬是推动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工具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成本项目之一,更是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成功与否的标志。要对不同人才实行不同的薪酬与激励,鼓励社会工作不同发展时期实行不同的激励措施与薪酬制度,保证企业人才的创造力。
(8)公平就业与职业安全: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要求建立健全公平就业与职业安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保护社会工作者的安全和健康,做好社会工作者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标准与制度,保护社会工作者的各项合法权益。
(9)人力资源投资与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要求社会工作必须建立人力资源投资与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以更好地做好人力资源成本的研究和实用,建立人力资源价格体系,逐步开展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的核算与评价工作。
3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结构不合理、配置不科学是目前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不合理,管理人员富余和一线人员紧缺。
(2)人力资源流动渠道不畅:收入偏低,用人机制不活以及激励手段乏力的问题明显,人浮于事现象普遍存在,难以充分发挥现有人才潜力。
(3)人力资源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和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的职业社会工作刚刚起步,与政府机构的关系定位仍未确定,造成了社会工作者身份的尴尬局面,社会工作目前的人才队伍不能适应参与市场激烈竞争和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
(4)人力资源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理论重视教育与培训的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而国有社会工作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育人机制、成才环境尚未形成,实际情况多是重管理轻培养、重使用轻开发,盲目地强调向管理要效益,却没有做好社会工作者的前期培训工作。
(5)员工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社会工作管理体制的考核分配制度、激励措施不完善,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6)社会工作文化精神模糊:社会工作人事部门大多未把企业文化纳入人力资源管理并加以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在社会工作中具有的导向功能、动力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都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企业精神缺乏鲜明特色,凝聚力明显不足。
4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摘 要】社会救助是我国民政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实践证明,解决低保救助“边缘化”、救助方式“单一化”、管理监督“形式化”的主要手段是结合社会工作与低保救助。其二者结合的基础条件之一是以制度、物质、服务为保障体系,使救助工作具备全面、立体和高效的特征相同的价值理念;之二是实现动态管理、时效管理的互补工作机制和实务技巧。与此,在基础条件决定下,从确立社会工作的主导地位、发挥社会工作的倡导作用、吸引社会救助力量和资源三个具体措施作出了讨论。
【关键词】社会工作;低保救助;结合
一、社会工作与低保救助结合的基础条件
目前,社会救助是我国民政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结合社会工作与低保救助已经成为解决低保救助“边缘化”、救助方式“单一化”、管理监督“形式化”的主要手段之一。社会工作与低保救助的结合,可以实现低保救助行政化、社会工作服务化的管理功能,以缓解各方矛盾、调节各方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为切入点,形成物质、政策、服务三合一的救助体系,使其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有效结合,保护低保弱势群体的发展,切实解决低保弱势群体的问题。以下从二个方面阐述社会工作与低保救助结合的基础条件:
其一是相同的价值理念,即其二者均以制度、物质、服务为保障体系,使救助工作具备全面、立体和高效的特征。自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后,我国的救助工作全面进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进程中,与此同时,传统的“施恩思想”、“接受施舍”等价值理念已经被逐渐摒弃,实效性、服务性、制度性、积极性、综合性的价值理念在救助意识、救助价值、救助模式的改变下渐得人心,因社会工作与低保救助的结合,形成了个人潜能发展、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等统一的价值追求,以主动服务和多元化救助方式介入救助对象,使救助工作在社会工作专业性的指导下深入民心,为减少贫困和促进平等而共同努力。另外,社会工作已不是行政工作和临时救助。而成为以开发潜能、扶危济困、肯定价值为主,以心理辅导、解决困难、危机干预等为辅的综合平台,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在执行管理和践行政策的过程中整合资源,积极提供“最基层”、“最紧贴”的救助服务。
其二是互补的工作机制,即低保救助在低保对象的确定、申请、审批、核查、监督上均有明确规定,但并未实现真正的动态管理和时效管理,加之救助信息的复杂和被动的管理执行,缺乏对救助信息的及时更新,难以有效的管理、评估和监督,造成日常管理仍有层出不穷问题的现象,例如人户分离、隐性收入、隐性就业等,影响了低保救助的真实性和深入度。但是,结合社会工作和低保救助,则可以使二者良性互补,使社会工作不仅对低保救助起到积极地监督作用,而且能够以从理论模式、实务技巧、工作机制等方面改善低保救助的被动管理。实践实施中,街道社区即为低保动态管理的最小单元,可以通过低保人员定期填表申报、社区公示等方式,提供劳动就业培训、劳动就业推荐等服务性救助,合理利用培训就业资源,还可以通过社区监督和群众举报投诉等方式加大低保管理监督的力度,避免因监督造成的错误评定;然后社会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主动取得联系,积极探问走访,提升其融入社会的能力,以主动服务提升救助工作的管理效用;最后可以通过转化“命令式”的模式为“参与性”的服务,提升社会工作和低保救助的融入度。
二、社会工作与低保救助结合的促进措施
(一)确立社会工作的主导地位。确立社会工作的主导地位,第一要肯定社会工作的权利效能,即社会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民间”身份,政府对其只有使用权而没有管理权,在赋予其监督管理的权利的同时,不否认其整合资源和主动管理的权利,此种方式不仅可以获取服务群体的信任和依赖,还可以明确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使其在低保救助中起到主导政策执行作用,实现“服务性”救助的发展目标,以接受服务作为申请低保救助的条件之一,鼓励身体健康者参与社会公益,促进低保弱势群体融入社会,实现低保救助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目标;第二是将社会工作纳入低保评估系统,即通过专业培养训练,使社会工作人员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工作经验,不仅在低保救助中提供政策咨询、情绪辅导、矛盾调解、权益维护等服务,而且担任低保救助评估的职能,则能为低保救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意见和方法,并为低保审核、评估、管理等环节提供支持。
(二)发挥社会工作的倡导作用。社会工作是低保救助服务的提供者,其最为了解低保弱势群体的具体情况,所以,必须提升社会工作的倡导效能,则易发现低保救助政策中的问题,加之社会工作中权能理论基础,使服务对象的个人意识发生改变。在当下的结合初期阶段,因制度、政策等问题的限制,可通过建立救助网络、完善救助制度、修订救助政策等方式预防诸多问题的出现;然后,根据社会工作人员在救助过程中的个人见解和意见,针对性的完善修订制度政策,促进其二者的合理有效结合;再者,政府的行政部门需要给予社会工作一定的空间和平台,使其定期集会以探讨完善修订制度政策的意见,倡导制度政策的充分发挥,赋予其参与权和建议权,是低保救助的整体体系趋于公正、公平、公开,促进社会整体救助的进步。
(三)吸引社会救助力量和资源。社会工作先进理念和实务技巧的影响下,低保救助应开放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拓宽救助渠道,吸收社会范围内的各种救助力量和资源。以社会工作促进低保救助服务性、积极性、综合性和主动性,通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救助理念和不同的工作方式,以不同形式的社会救助为实施实体,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救助中,增强社会救助的力量,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救助资源,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另外,政府应该接纳开放性的救助理念,通过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等,鼓励民间的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到社会救助之中,使政府和非政府同步进行救助工作,实现社会救助的整体多元化,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救助需求。最后,政府可制定参与救助工作的奖励政策,例如减税等,积极筹划、拓展非政府救助资源,募捐救助经费,或者与企业商定协议,使具备劳动能力的低保弱势群体为企业所用,结局就业问题并实现救助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个案管理 精神残疾人 社会工作 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80-01
精神残疾使得残疾人士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可能遇到各种障碍。这会给残疾人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无用感”。精神残疾社会工作是以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采用专业的手法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使其克服生活中的障碍,改善生活质量,更好地生活。
一、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现状
1.我国精神残疾社会工作发展时间短
虽然我国有些地区为精神残疾人士建立了家庭综合性的服务中心,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精神残疾社会工作的进程。但是,精神国残疾社会工作开始于西方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的精神残疾社会工作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并且地域文化具有差异性,我国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在精神残疾社会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另一方面,我国缺乏有关精神残疾社会工作的相关资料,没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用来借鉴。
2.我国精神残疾社会工作未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
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在2013年已经提供家庭服务、长者服务以及残疾人服务等多个服务项目,建立起了一个社会工作的平台。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提高了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水平。但是广州市对残疾人士所做的社会工作仍处于试验阶段,未形成有效的服务体系,服务的内容也比较分散,没有涵盖专业服务理念。
二、个案管理在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社会工作个案管理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个案管理者与建立个案的系统之间,两者发展照顾计划,加强支持网络的建设,确保对个案管理者的连续照顾范围,提供有成效的服务。个案管理要反映社会价值,主要是对改进个案管理系统的能力和环境之间的需求。其中也包括对残疾人士疾病问题的改善,提高系统的效率。传统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是通过个案、小组与社区这三个方面开展社会工作。这样的手法需要控制服务的人数,不能了解残疾人家属的情况,不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所以,在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中要引入个案,建立一个完整的服务于残疾人的社会工作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个案建档
为精神残疾人士提供社会工作的首要环节就是要进行个案建档。为残疾人士建立完善的个案服务档案,调查或询问残疾人疾病程度、个体的身心状态以及对家庭所造成的影响,家庭及个人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残疾人士的社会保障是否落实。在了解清楚了这些问题后,对个案的服务需求进行评估,制定服务目标以及跟进策略。
2.分级对个案进行跟进
个案管理具有系统性,将个体、家庭、社会分为三个级别,制定残疾人康复个案分级表。对个案划分为三个等级,包括:活跃个案、普通个案与非活跃个案这三个级别。每个等级的个案都制定跟进的方向、频率与跟进的方法。为康复个案分级表制定评估标准。个案档案建立后,社会工作人员以残疾人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对康复各个分级表进行详细填写并划分相应的等级,按照等级为精神残疾人士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活跃个案在实际工作中的跟进频率较高,而非活跃个案是跟进频率最低的。对残疾人士的回访主要以电话访问为主,社会工作与跟进工作同时进行,促进个案更近,完善个案档案内容。
3.采用调级制度
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精神残疾人士处在变化的环境中,所以,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与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精神残疾人士个案所归属的级别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将调级制定纳入精神残疾人士的个案级别中,结合精神残疾人士与家属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级。
4.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
大多数居民并不了解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性质,所以要加大对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的宣传力度。一是在社区进行相关宣传,二是利用网站、建QQ群、微信微博互动等方式对社会工作进行宣传,提高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影响程度,使社区居民对其认识与知晓。
三、结语
当前,社会工作更加职业化,残疾人社会管理工作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将个案管理运用到精神残疾人社会工作中,能够创新为残疾人提供社会工作的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与探讨。个案管理的建立有利于为残疾人社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为精神残疾人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使他们更适应社会发展,克服自身的缺憾,提高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社会事业逐步发展。“十五”以来,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断加强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视,社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州基本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农村救灾救济和五保供养为主体,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相配套、政策优惠为辅助、临时救济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社区建设新格局,兴办了一批社区便民服务站点、建成了一批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福利事业,全州城市社会福利院改扩建后,床位达到1500多张,每个乡镇都建设了中心福利院,共收养近万名院民,全州福利救助类机构达到134个,设置床位15000多张,还有服务类事业单位130多个。社会事业的发展,为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各项社会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分布广泛。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一部分,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是指职业从事社会工作的所有人员,而社会工作人才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中那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的社会工作人员。我州社会工作人才主要分布在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口、教育、卫生、公安、司法、、工、青、妇、残联等部门和团体,担负着大量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就民政系统调研显示,主要涉及城乡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社会福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减灾救灾、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临时性社会救助、艾滋孤儿救助、优抚安置、儿童收养、婚姻家庭服务、殡葬服务、残障康复、城乡社区建设、精神病患者康复、慈善事业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州现有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17个、社会救助类事业单位117个、收养服务类事业单位15个、优抚安置类事业单位14个、慈善事业(包括慈善类事业单位、民间组织)27个、减灾救灾类事业单位5个、家庭生活服务类事业单位(包括婚姻登记、婚介服务、家庭教育、婚育服务等)59个、殡葬服务类14个,城乡社区单位2609个,共2877个单位。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12152人。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的2092人,36—50岁的8785人,51岁以上的1275人;从学历结构看,初中以下的2457人,中专(高中)的8*5人,大专的1481人,大学及以上的199人;从专业结构看,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极少,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毕业的也很少。
(三)成长环境逐步优化。近年来,我州编制了全州“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了《*州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出台了《*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州城市低保救助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规章,社会工作的政策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同时,各行业、各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在加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为社会工作人才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和操作规范。社会工作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条件不断改善。
(四)工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服务模式上,全州不同社会工作机构的工作人才根据各自职责范围和岗位要求,采取了不同的服务模式。机关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采取“管理+督导”的模式,通过制定政策、督导监管、建立服务体系等方式方法履行职责;事业单位的社会工作人才,主要采取“管理+服务”的模式,通过落实政策、提供服务等方法开展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和民办服务机构则主要采取“引导+服务”的模式,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对困难群体、特殊群体、优抚群体这三个群体主要采用落实政策和发动社会帮扶的方式,帮助解决他们的生产难、生活难、住房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对广大城乡社区居民,主要是充分发挥基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作用,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社会事业发展不足。近年来,我州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全州生产总值逐年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城市形象和品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呈现发展不足的态势。城市管理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差,上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公共卫生基础脆弱,看病难、看病贵、农民因病致贫返贫、医患矛盾突出的问题还依然显著;乡镇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发挥作用不够充分;社会保障、救助、福利等方面,仍然存在保障标准偏低、覆盖面窄的问题,例如农村困难居民需要纳入低保救助的人数不到40%,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和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公益设施仍然简陋和不足,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
(二)社会工作人才缺乏认同和了解。从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看,全社会对社会工作职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认知、认识和认同程度不高。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不管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自身还是社会公众,大约有75%的人认为“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有73%的人认为“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人才”,即使在目前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也有很多人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表示“只是听说”、“不知具体含义”,不知道社会工作人才是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专业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在社会认知中,有的要么把概念泛化,认为只要与社会工作相关的人员都可以称之为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人才;有的要么混淆概念,把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等同为一个概念,甚至有的人认为只要把社会工作所涉及领域的岗位与社会工作职业一挂钩,就可以实现从一般工作人员到社会工作者的转变;有的人还认为,做社会工作的就是社区工作人员或是村委会干部。
(三)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与社会发展要求和群众服务需求相比,我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状况还难以适应。主要表现在:
1、从业人员总量不足。仅从民政系统看,从事相关社会工作的人员有978人,与常年100余万名民政服务对象的比例是1:1200,在这部分工作人员中,有42%是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从事的社会工作更侧重于社会管理而不是社会服务。在基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所占比重则更低。如全州从事城市低保的工作人员只有31人,与全州5万名城市低保对象的比例仅为0.6‰,176名乡镇农村低保工作人员与全州20万名农村低保对象的比例仅为0.8‰。而美国2005年社会工作者总量达到了65万人,每1000人就配备有2到3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英国20*年的社会工作者人数统计为12.5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5%;我国香港地区受过专业教育培训并通过资格考试的注册社工就占总人口的1.7‰。
2、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学历、年龄等结构不够合理。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低,学历层次整体偏低,在社会管理、社区事务等传统社会服务领域,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年龄结构老化,工作中基本依靠经验,而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技能,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情况日益复杂、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管理服务要求。
3、人才队伍分布领域不均衡。首先是社会工作的任务量和从业人员不成比例,如民政系统承担着多项社会工作,但是社会工作人员在整个系统的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不到12%;其次是人员分布不均。如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多集中在社会福利机构服务、社区建设基层管理、社会流浪救助服务等方面,在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和贫困者、失业者等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等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规模仍显不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领域分布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即政府直接举办的领域多、社会自主发育领域少;问题解决型(求助式)领域多、常态维护型(非求助式)领域少;城镇相对多、农村相对少。
4、人才队伍专业能力还不强。拥有专业理念、具有综合运用各类方法技巧开展专门服务的“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严重不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不到5%。在现有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多数以上的人员虽都经过本职工作训练,但缺乏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工作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遇到问题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作出判断,没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方法支持,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的专业服务。
(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支撑体系尚未建立。一是缺乏政策制度支撑。就国家而言,20*年7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2006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除此以外,几乎没有社会工作人才建设的法律法规性文件。就我州来看,包括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引进、使用、激励、考核与资格认证、从业规范、登记管理、继续教育、评估监督等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工作规章制度还没有建立。尽管各职能部门针对行业特点制定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工作人才出台的规章制度。二是缺乏组织管理支撑。社会工作分属10多个行业和部门,目前我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没有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各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致使社会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总体协调,不能形成工作发展和队伍建设的合力。即使在各行业内部,下属事业单位的属性、级别也不同,给社会工作的协调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社会工作人才依托的民间组织发育还不完善,缺乏保障,运行困难,服务社会的作用发挥不足,能够提供社会工作的岗位十分有限,影响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进程。三是缺乏财政支撑。一方面是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低,缺少应有的社会保障,而且在社会工作人才培训设施建设、培训教材征订和培训网络建设方面薄弱,使一些受过专业教育的毕业生因待遇偏低、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不愿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工作;另一方面是人员编制受到限制。以州、县民政部门城乡低保工作机构为例,工作人员只有19人,而面对的是全州25万多名的城乡低保对象,以及其它70余万名困难对象;州老龄办长期只有1人,而全州老年人服务对象(60岁以上)却有45万多名,编制、人员、经费多年来都没有等到较好解决,制约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开发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培养专业化人才和集聚社会化人才并重原则,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先进经验,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建立法律规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工作体制,建立和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评价使用体系、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保障制度,全面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着力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水平。
(二)积极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1、优化政策环境。进一步研究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切实解决有关党政部门各自为政、政出多门问题,为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优化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在社会工作岗位上奋发成才的先进典型,积极营造促进社会工作发展、适应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社会工作。
3、优化工作生活环境。统筹协调现有政府信息网络资源,建设社会工作信息服务平台,及时相关社会工作和具体岗位需求信息,吸引和鼓励社会和个人兴办社区社会服务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服务。各类组织和个人到社区兴办公益性社会服务机构的,可免费使用城镇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要重视解决社会工作人才的户籍迁移、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
(三)努力健全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
1、制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规划。将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抓紧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进一步增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整体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改革现有人才统计制度,切实掌握社会工作人才状况,为制定人才发展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2、加强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鼓励高水平教师和专家担任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任务。加强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学生到社会服务机构实习和见习。高校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情况纳入年度教学工作考核内容。
3、开展社会工作人员岗位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力争在2年内将所有工作人员轮训一遍,基本实现所有社会工作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素质要求。鼓励和支持城乡社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参加进修、见习、短训、函授等素质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化社会服务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使用体系
1、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所有社会工作人员均应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具有其他专业技术职称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转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晋升上一级职业资格时,其转评前和转评后的任职年限可合并计算。逐步推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制度。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医师、护师、心理咨询师、律师等其他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应进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登记,力争在5年内全面实行社会工作职业资格注册制度。
2、完善岗位设置制度。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科学设置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研究建立州、县、乡政府社会服务事业机构定编标准。明确政府社会服务机构岗位设置和结构比例,原则上社会工作岗位不低于岗位总数的90%。研究探索城乡社区、村(居)委会岗位设置办法,在法定岗位之外增设2—4个社会工作专职岗位。鼓励和支持村(居)委会、社区企业和个人创办民间社会服务组织,因地制宜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
3、完善人才使用制度。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鼓励社会服务机构采取不迁户口、不转关系、聘用兼职、聘请顾问和短期服务等方式引进社会工作专门人才。州、县市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到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服务一年;择优选派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到州、县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挂职进修。以品德诚信、工作绩效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加强岗位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或续聘、解聘和调整岗位的依据。
(五)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
1、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按照公共财政“以钱养事”的改革要求,研究制定政府财政按社会工作项目任务和社会服务人数核拨财政经费的具体办法,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运作模式,完善政府按服务项目、服务人群购买社会服务的具体办法,鼓励民间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服务。
2、健全民间资金投入机制。研究制定工商、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研究制定《*州公益事业捐赠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税收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资助社会工作。研究制定国内外慈善组织来我州举办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吸引和鼓励州外资金投入和资助社会工作。
3、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制定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和奖励政策。政府社会服务机构中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人员,应聘到管理岗位工作的,可选择按所聘管理岗位或本人具备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享受工资福利等待遇。进一步落实财政专项补助,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成员、福利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及其聘用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并使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而适当增长。
4、建立优先晋升(录用)制度。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从事社会工作。凡到城乡社区工作3年以上、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社会工作人员,可提前1年参加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参评高级社会工作师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业资格;参加全州各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报考州、县市机关公务员的,笔试成绩可适当加分;报考乡镇办机关公务员的,优先予以录用。工作满1年,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在报考本省高校研究生时,考试总分可加10分。
一、员工离职商谈现场的社会工作者参与的难点
(一)社会工作与企业科层制之间的冲突
企业科层制的管理下,企业只能够按章办事。企业社会工作者对离职的员工进行介入,事先应当征求员工所在的部门领导同意。倘若,企业部门管理者不支持,企业社会员工将无法获得该员工的支持与配合,导致工作无法进行。但是在企业中,企业社会工作者无法直接同企业管理者,特别是企业高层进行直接对话的权限。由于沟通的繁琐,倘若企业社会工作者在遇到新情况需要临时改变策略事,可能因为层层请示而导致错失最佳的商谈时机,导致商谈的失败。
(二)企业员工对社会工作的误解
企业社会工作者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因此员工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支持程度直接决定社会工作者工作的成败与否。由于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缓慢,多数企业员工对社会工作较为陌生,因此会存在以下几种误解。(1)觉得社会工作毫无作用。多数员工觉得企业社会工作只是一个虚职,没有实权,对自己的利益无法起到作用。(2)觉得社会工作权利巨大。部分员工觉得社会工作应当全部代表员工的切身利益,应当做到有求必应,能够解决其所有的问题,甚至应当站在员工的一边,与企业进行谈判。(3)觉得社会工作者是企业管理层派来的“间谍”。相当多的员工觉得社会工作者受雇于企业,代表的是企业的利益,与其商谈只是为了收集其对企业的真实看法,然后向企业管理层打小报告。
二、社会工作介入员工离职面谈的对策
(一)平衡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
员工和企业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效益良好,员工的待遇才有可能提高,员工对企业忠诚,企业的人才才不会流失,才有可能保障竞争力。因此,社会工作者对员工负责便是对企业的利益负责,两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从以往的只关注企业利益逐渐转变关注员工福利和兼顾企业利益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当具备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观,服从企业的未来战略发展要求,灵活、合理地扮演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协调者角色,运用其个人魅力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巧,对企业用工管理的环境进行优化,对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进行调解,使得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保持畅通,争取平衡企业利益最大化和员工福利最大化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双赢。
(二)企业赋权于社会工作者
企业赋权于社会工作者,并不是社会工作者可以滥用权力,相反这是对社会工作者的一种鞭策。社会工作者在员工离职商谈过程当中,对企业赋予的权力进行合理地运用,再结合自身的个人魅力和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用工环境。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应当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组织架构和全责分配等环境因素进行深入了解,特别是对社会工作所属部门通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如行政部、人力资源部和工会等部门,不能让这些部门的员工觉得社会工作者越权、抢了他们的饭碗,在对企业离职员工进行商谈时,社会工作者事先必须同员工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沟通,并寻求其介入的许可。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31-0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也是当代中国亟须破解的难题。“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我国的社会管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挑战。”[1]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创新,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参与到各类社会事务和社会服务中来,这其中尤其急需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加入。
一、现实需求与问题所在
2011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提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基础性作用。”[2]2012年19部委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3]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我国的正式招生始于2010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58所高等院校拥有招生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资格。从总体上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再加上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并未落实到实处。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学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据课题组的初步调查发现,学生社会技能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欠缺问题尤为突出。调查数据显示,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源中有70%以上的学生属于应届毕业生,这就导致了他们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另外,我们的生源中有56%是属于跨专业报考,也就是说这些学生的本科专业并不是社会工作,因此他们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了解和认知还远远不够,专业社会服务技能就更无从谈起。如何培养与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我们重点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与模式探索
西南大学于2010年正式招生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当年第一届招生人数为27人,2011年第二届招生人数为36人,2012年第三届招生人数为56人,2013第四届招生人数为58人,2014年招生55人。到目前为止,西南大学现有在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115名,已获得学位并顺利毕业的研究生有116名。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依托其下属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开展招生培养工作,通过四年的培养试行和不断的实践摸索,逐渐探索出了一种紧紧围绕培养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理念先行。培养方案不仅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目标的确立与落实。西南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在设立之初就认识到社会服务意识与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西南大学在制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有针对性地把社工专硕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的社会工作专业高级人才”。在培养要求中也特别提出,“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能力和反思能力,胜任针对不同群体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由此可见,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培养理念上着重强调了所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
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中,着重突出“人文导向、实践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创新导向”五个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本着上述“五个导向”,我们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社会工作基本理论课程;二是社会问题与政策制度课程;三是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在教学体系设计上,我们突出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在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实训实践进行了科学设计、论证,提出了课程教学“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即规定大多数实践性课程实行课堂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实习的比重各占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专业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性环节,并将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必修学分列入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2.“启发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尝试。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我们克服办公场所和经费有限的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在原有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基础上,先后投入500多万建成了400多平米的助推大学生(含研究生)个体成长、组织建设与管理模拟、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及创业教育四个模块构成的西南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实验室的功能分区从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实验教学和学生实习与对外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出发,由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室、小组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角色体验实训室、社会交往与社会心理情境模拟实验室、社区与社会管理创新模拟实验室、社会调查与信息采编实验室、社会工作观摩实验室七个基本功能区构成。西南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系统秉承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育人与就业相衔接”的方针,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成长相互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先行先试。
实验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紧紧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经过近四年的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实验课程形成了特色鲜明、富于创新、形式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自2010年开始培养教育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以来,专业教师依据专业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综合性的实验来满足学生对专业适用性的理解与探讨的需要,先后开设了包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分析》、《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政策分析》、《社会保障学》、《个案管理》、《社会工作督导》等在内的多门实验课程,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比例达到了近90%。
3.“双向式互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所谓“双向式互动”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社会实践,在共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而学生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陪同式”实践中,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及作业模式进行反思,并在参与教师课题项目或参与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服务能力。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利用自身在社区建设、老年社会服务、家庭社会服务、社会福利领域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分别在重庆市民政局、北碚区民政局及下辖的10多个社区进行了实践学习,带领学生广泛地参与了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协助相关单位开展工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素材,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技能。
近年来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思考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并试图以专业视角寻求解决之道,获得并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型科研项目。如依托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展开了“西部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研究”等9个项目研究;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进行了“失地农民安置区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征地过程中的纠纷及解决机制研究”等6个项目研究;借助国际组织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机构的资助,我们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素质与城市公民自强计划”、“青少年生命教育行动研究”、“西南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危机及应对策略研究”、“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研究”、“北碚区特色社区建构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等多个项目研究。在这些项目研究过程中,不仅直接提高了专业教师服务政府、服务社会、解决民生民计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大量吸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间接促进了学生观察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这些合作项目,提供真正的社会服务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4.“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讨论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为重点,营造一种“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合作探索式地学”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且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互动式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前高等教育模式下,绝大多数高校和教师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成为“沉默的倾听者”。如果一门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针对传统高等教育授课模式中的“一言堂”、“填鸭式”的弊端,我们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出了“没有讨论环节的课堂是不合格的课堂”的观点,并大力推行讨论式课堂教学。
通过讨论式教学,不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还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事务、展现自我提供了交流机会和表达平台。如,在进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讨论和案例讨论等方式,对当代中国的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进行探讨。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展开咨询、调研、资料搜集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加深了了解和认识。在课堂讨论中,倾听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观点,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和理解方式。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清闲,而是必须对教师课前布置的讨论题目进行充分准备,对于课上教师和同学讨论的内容需要认真听并深入思考,学生对这种实际上并不轻松甚至感到有些压力的讨论式课堂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在讨论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西南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立足于学校自身拥有的学科优势,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着力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并结合当前我国把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第六大类人才的发展动力和国家社会管理建设的发展需要,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以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为专业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毋庸讳言,现阶段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社会服务技能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模式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案例示范与经验借鉴。当然,这一模式还需要在未来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中不断完善、变革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礼群.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14.
缺乏社会工作者保护保障机制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工作本身的特殊性
1.服务环境的特殊性。社会工作的服务环境长期处于多变状态,甚至有时候会是一些特殊环境,如监狱、戒毒所、精神病院、灾区等。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服务工作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其社会服务周期长,而且社会工作者人数众多。诸多因素使得社会工作存在相当大的风险隐患。2.服务人群的特殊性。社会工作有时候面对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中形形的人,社会工作以提供社会服务为核心。但是,和其他提供社会服务的盈利性和有偿性不同,社会工作提供的社会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其提供的服务针对被服务人群是无偿的。同时这一服务直接面对并接触人群。有一些被服务人群反而对这类服务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因此,在接受服务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攻击性,会对社工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尤其如果被服务人群是吸毒人员、犯罪人员、精神病患者时,这类人群很大一部分不会自愿接受服务,更具有排斥性)。
(二)聘用单位方面的原因
1.规章制度不健全。社会工作在中国处于发展初期,其运作还有诸多不规范的地方,社会工作组织机构的规章制度对于保障社会工作者权利的规定甚少。在组织的管理上也缺乏科学性,缺乏法律的约束。因此,大多数在管理上仅仅比照一般的劳动者进行常规的劳动保护,而针对其工作过程的特殊性保护很少顾全。当社会工作者实际遇到侵害后,不管是来自组织机构本身的还是外在的,社会工作者在维权方面都会步履艰难。我们在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的调查中发现,社会工作机构自身发展存在着制约的因素,其中“社会工作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一原因占到了30.8%,“组织机构自身缺乏有效的管理,公信力不高”占到了33.5%。同时,社会工作组织机构在进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要求的操作规范进行。2.组织机构力量薄弱。虽然社会工作在我国发展已有了一段时期,但是一直以来其组织机构的规模和实力都较弱,社会工作组织的资金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亟待解决。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在面对社会工作者来自外界的职业侵害时,可能无力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无法给予相应的保障。在我们的调查中,针对禁毒社会工作者的体检,也是由于某基金的赞助才在近两年开始对少数社会工作者实施。社会工作者并不是全部由社会工作组织机构聘用。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组织机构力量薄弱,故其聘用的社会工作者在整个社会工作者就业群体中更是处于弱势地位。3.缺乏专业性的自我保护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对社会工作者的组织管理本身也存在困难,加之培训还没有系统化和科学化。目前其培训主要针对的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从事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从事社会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明确社会工作者的责任与相关权利”、“培养对社会工作团体的归属感”等几个方面。还没有专业的自我保护的培训,防范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风险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在培训时,缺少针对性。
(三)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原因
大多数社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专业手段。社会工作是一个神圣的职业,社会工作者无私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职业的价值理念使得大多数社会工作者忽视了对自身职业安全的重视。如有些社会工作者独自一人去探访被服务对象,在遇到被服务对象情绪失控时,容易陷入孤立无助的状态。虽然我国社会工作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但是我国社会工作者的构成主要以年轻人和学生居多。这种情况使得社会工作者大部分缺乏自我保护的经验和技能。当面临特殊情况的时候,往往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来保护自身的安全,增大了遭受侵害的几率。
(四)社会方面的原因
目前社会上对社会工作者的认识还存在偏差。虽然说社会工作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人们经常会在新闻媒体中听到对社会工作者的赞誉,大众逐渐对社会工作者也从陌生到熟悉。但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理解还存在片面性,普遍认为社会工作者就是保护他人的人,这也使得会人们忽略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保护,其实社会工作者也只是一群普通的人,他们也同样需要保护。
社会工作者劳动保护保障机制分析
(一)法律制度层面上的保护
法律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义务最权威也是最有力的保证,应适当加快社会工作的立法,从根本上完善社会工作职业风险防范的法律保障。第一,以全国性的立法为标准,统一从法律层面进行保护。如对社会工作的法律主体、法律责任和法律义务进行明确规定。尤其是社会工作者职业风险的事先防范和事后的责任划分,应使风险防范的措施具有法律强制性,使得社会工作者的劳动保护有法可依。第二,进一步完善目前一些省市的地方制度。尤其是针对社会工作职业风险防范的条文还应该在范围上进一步扩大,出台具体的操作和处罚措施,使得已有的规范切实可行。第三,对聘用单位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强法律层面的管理。合法的单位是保障社会工作者职业安全的基础。如果说社会工作者由于其特殊性,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从法律层面加强对聘用单位的管理却有切实可行性。尤其是目前对社会工作者的保护至少要达到一般劳动者的保护水平。
(二)聘用单位层面的保障
社会工作者职业风险保护的一个重要主体就是其本身所在的机构,他对保护社会工作者的安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机构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风险建立一个良好的保护屏障。第一,意识层面。聘用单位应高度重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风险问题,把对社会工作者的安全保护当成日常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在单位自身安全意识提升的同时,还要把这种意识和观念传达到每一位社会工作者,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害。第二,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针对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风险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形成完善有效的预防体系,特别是要明确社会工作者遭遇侵害以后的责任分担原则、相关的赔偿及处理办法。使得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安全的保护有章可循。在开展社会工作项目时,预先进行风险评估,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第三,严格社会工作者招聘流程,进行认真的筛选。招聘社会工作者不能仅仅看其工作热情,还应考虑工作岗位的特点,杜绝不符合社会工作的人员加入。同时还要定期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自我保护技能和危机情况处理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发放自我保护知识手册,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自我保护技能。第四,单位应当为社会工作者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环境,为其提供必备的工具和条件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同时要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安全,预防意外的发生。按照现行规定为社会工作者购买相应的保险,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提供附加的相应保障,为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工作免除后顾之忧。
(三)社会工作者自身层面的完善
社会工作者职业安全尽管需要来自社会、机构、国家等各方面的关注,但是作为其核心的社会工作者本身也应关注自身的人身安全,使社会工作健康并长远地发展。第一,树立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秉承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同时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充分学习和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第二,在实际服务过程中,尽量做好防范措施。如在进行大型活动时,严格服从整体的管理措施的要求;进行外展时不能单独行动。尤其是女性工作人员,与犯罪人员、吸毒人员接触的时候应该把环境置于可控制的范围内,不能单独把被服务对象约在偏僻的地方见面等。总之,要在事前做好防范措施。
【关键词】民政工作;社会工作;关系
从上世纪末到现在为止,我国社会工作有了一些发展,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弥补共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与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的关系
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是关系密切的两种服务工作和学科,两者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
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是以国家行政权力为后盾的由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律手段约束和管理的,主要处理社会问题和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与公平,发展民,主保障人民生活权益的社会管理工作。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范围比较宽广,在第三次政协会议上概括民政工作为“政权建设、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的一部分”。
社会工作主要是以受助人为中心,通过一定的科学、合适、正确的方式来实现满足受助人需要的效果。社会工作通常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老弱者、贫困者、残障者、不幸者等),解决和预防生活不良方式和经济困难引起的社会问题。
二、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如何引入社会工作
中国特色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使民政工作具有社会工作性质。二是国际一般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性质需要在中国这样的特色主义社会国家找到适合国情的方式方法即本土化。以下为民政工作社会化的三个结果:
(一)丰富了现有民政工作内容,在现有的民政工作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理念会使得民政工作大大丰富而且更具有专业性。例如以往的民政服务工作在引进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后我们会从以往关注服务对象的基本生理需求提高到服务对象的精神需求,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
(二)拓展了民政工作的范围和服务业务,通常民政工作的主要群体是三无对象、五保对象、受灾对象、低保对象、优抚对象等群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例如农民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医疗、单亲等社会性问题,如果我们不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和理念去审视问题,那么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以往民政工作会显得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而这些新的社会问题得不到重视和管理逐渐会发展为比较尖锐的社会矛盾,也就失去了民政工作的作用。
(三)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和理念丰富了民政工作的形式和组织,例如小集体或者是个性化的服务更加能从客观角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中国特色的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
民政工作代表政府从体制的灵活性上不具有反应快、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未来的民政工作主体应该是以社会工作为中心,社会工作更多的需要社会公益慈善等组织从人民群众中来服务于人民群众中去是最好不过的形式,政府的民政工作作为辅助工作,这样全面的展开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想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大团结大和谐的目标。
(一)社会工作需要借助民政工作的基础力量。要想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必须借助民政工作的基础力量原因有三点:一是民政工作已经开展多年组织机构服务配套设施比较完善,能够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二是这两种工作有很高的相关性,多年的民政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社会工作有参照依据。三是民政工作多年培养的人才队伍和岗位认证等工作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关键性的支持。
(二)民政工作中开展社会工作需要理念先行。首先,地方政府要做到带头作用,在社区和人民群众中做好宣传工作,增加民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其次,政府要提供财政支持,长期性开展专家学者对开展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探讨,为实际推行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地改变他们的以往态度观念和做法。最后,政府带头做出务实工作,让群众认识到社会工作所带来的好处,加深影响能起到杠杆作用的宣传效果。
(三)建立健全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政府开展工作尤其是像社会工作这样体系庞大,工作复杂,覆盖面广的工作必须要一套健全的制度才行,有了规章制度推行起来才能有章可循,才能为顺利开展工作做好基础,制度能够对新的工作起到引导作用。由于国情所限防止执法过程出现腐败现象和开展工作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相应法律体系做好督促和监督工作。
(四)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监督机构能够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起到公平作用,同时能够发动民众积极监督执法过程,一旦出现执法犯法侵害到民众权益的行为,民众能够有渠道维护权益。另一个原因是社会工作不会受到民政工作的排挤和歧视,毕竟民政工作已经开展很多年根深蒂固况且社会工作还是依靠民政工作的基础开展的。
(五)政府职能要转变。从以往的民政工作引进社会工作拓展了业务和服务领域,覆盖面越来越广,工作内容和中心有所改变,政策管理也会相应出现新的变化,尤其是下放权力不到位等,因此政府职能要能跟上转变的步伐,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步伐,才能为服务群众工作做到位,才能为社会的大团结大和谐做出更好地贡献。
四、结语
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政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有其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这两种工作有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作用,社会发展很快尤其是近几十年,政府的民政工作在过去确实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民政工作在处理新的社会问题是显示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引入社会工作依靠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能够弥补民政工作的不足。引入社会工作会面临一些新的困难但是只要有健全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决心,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一定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谐作出突出贡献的。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J],学习与实践,2009(3)
学校社会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 研究综述
当今大学生处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现有体制下的学生教育工作无法彻底化解学生遭遇的社交、学业、经济、暴力、情感等诸多问题,在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的保障工作方面,还存在明显漏洞。西方发达国家高校采取的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工作相结合的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获得国内学者的认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整合到高校学生工作中,能够在价值观、工作侧重点、工作方法上与高校学生工作形成互补,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然而,社会工作作为“舶来品”在与学生工作整合时需要寻找科学的契合点,国内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比较分散,研究成果尚未形成体系,本文试图整合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理顺研究脉络,为下一步更深入地开展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内涵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专业化分支,亦称教育社会工作。20世纪初的美国,多元文化、移民大规模扩张等社会问题造成了大批青少年在成长中产生迷茫,吸毒、酗酒、犯、未婚先孕、自伤、暴力、犯罪等不良现象在学校中屡见不鲜,学校开始意识到仅靠教师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现实的。学校需要社会工作的配合,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从只帮扶学生弱势群体,发展成为涉及学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等多层面、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要真正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内涵,首先要理解“学校系统”(School Community)的含义。对“学校”科学的定义不应局限于地理或物理层面,而应该是所有投入于教育过程中的要素的集合系统,包括家庭、教师、学生、甚至政府机构。基于这种观念,学校社会工作应成为与学校教职员工同样重要的岗位,一旦“学校系统”中出现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情况,就需要学校社会工作者(school social worker)运用专业手段协调各种资源化解问题。顾东辉(2005)认为,学校社会工作是依据社会工作原则,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方法,解决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可能引发及影响学生发展的问题的专业服务。范明林,张洁(2005)认为,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专业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应用于教育机构及其设施中,通过与家长、学校、社区的互动,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者的良好关系,构筑“教”“学”“成长”的和谐环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陈奇娟(2008)认为,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促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协助学校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寻求个性化和生活化教育,建立健全人格,习得适应现在与未来生活的能力。
我们不难从现有文献中抽离出一些共性的观点,对学校社会工作的内涵做出如下解构:第一,其工作对象是全体学生;第二,其工作领域扩及学校、家庭和社区,包括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人士;第三,其工作目标是协调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成长,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首先,当今社会的经济、文化环境日新月异,大学生处在一个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极易遭遇社交、学业、经济、暴力、情感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通过现有体制下的学工小组或者心理指导中心无法彻底化解,在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供的保障工作方面,还存在明显漏洞。其次,“教育”和“管理”仍是国内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这种单向性的工作模式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不能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需求,严重滞后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校社会工作以全新的、专业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明显的优势,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整合各个领域的有效资源,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服务(谷慧玲,孟子焱,2011)。高校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充分尊重个体,工作方法由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相结合,有利于因材施教,其最终目的是创建“学校――家庭――社区”的和谐环境,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相比与传统的经验性的德育的方法,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会大大促进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传统的德育教育多是凭经验进行,缺少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操作中易陷入表层化、形式化。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工作方法的引入必将大大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彭玉美,2004),学校社会工作是对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2.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可行性
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教育工作有较高契合度,二者是互补的关系,存在导入的可行性。黄志祥(2011)认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有着共同之处,同时在其发展中也存在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他总结了三点共通之处:以学生为主要工作对象;以个体的社会化为最终目标;以生为本的价值原则。而二者的差异在于:本土化程度不同;推行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侧重点不同;工作方法不同。彭玉美(2004)认为,在工作者所起的作用及工作方法的社会性等方面,社会工作较心理咨询与德育教育有更多的相通性。刘扬、章国昌(2011)认为,学校社会工作与高校学生管理在目标上有很大的契合性;有相同的价值理念;二者的结合助于提升素质教育的成效。
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在工作内容上各有侧重点,是不能够互相替代的,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借鉴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专业方法以增强其实效性却是可能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各行业愈发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高校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工作方法和理念,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渐渐得到政府和学校的关注。学生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是如何实现本土化发展,构建“教、学、成长”的和谐环境。学校社会工作是一项普惠性的工作而不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工作,与高校学生工作有许多共通点,都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以实现学生全面成长为目的;同时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工作又在工作方法、工作理念上互为有益补充,二者完全具备实现整合的先决条件。
三、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内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若要突破目前的瓶颈就需要整合学校社会工作,在理念上整合完善,在实践中运用推广,在制度上改革创新。美国学者安德逊(Anderson,1972)提出,根据作用的对象和个体不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可分为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革模式、社区学校模式、社会互动模式等四种工作模式。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这四种模式已经在美国学校中运用得相当成熟,这对于我国高校社会工作的导入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国内学者对导入路径的研究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外生路径,从制度、社会环境层面对学校社会工作进行催化。另一类是内生路径,通过高校内在变革,逐步形成有利于学校社会工作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1.外生路径
大多数学者都提出要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进程。在目前国内的大学体制下,各级政府部门仍是政策力量的主导。因此,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首先需要政府出台强有力的相关政策构建有利的外部环境。2006年7月,人事部、民政部联合颁发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2008年开始举行每年一次的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标志着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和职业认证制度的建立。2010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被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作为主要任务之一。针对目前绝大多数国内高校均未配备社会工作岗位的情况,一些学者也主张由政府牵头实现人员到位。如刘扬、章国昌(2011)提出,可由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推动,在高校现有的学生管理体制框架下开发或设置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除了政府,学校社会工作的推进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以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为例,相当一部分校园社工是由校外的社工机构或非政府组织派遣,因此,非政府组织应当成为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和执行者。刘丽晶,陈英(2006)提出,政府应加大力度支持建立专门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可派驻专职社会工作者进学校。同时要给予社会工作者固定的编制,并且在职称评聘与使用上给予充分考虑。
2.内生路径
国内学者从理念渗透、工作模式变革、工作机制的完善等方进行了探讨。姜峰等人(2010)提出:导入社会工作的理念,可以使学生工作者更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可以优化教育策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发掘其自身潜能,增强其自我帮助、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等能力;有助于使教育管理工作者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学生自省能力,发挥其在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工作者的身份从“管理者”变成“教育、管理、服务与支持”四位一体的工作角色,更容易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学校社会工作想要发挥作用,必须主动地争取在学校行政体制中的作为空间,视自己为学生工作的创新组成部分或者有益助手,为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尽力赢得原有学校体系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王思斌,阮曾媛琪,2009)。姚进忠,邓玮(2012)也提出,当前的有效方式就是结合自己所在高校的具体情况,在原有的学生工作体系中寻找某一方面,如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工作、新生适应教育、志愿者建设与培训等项目的介入,稳步地开展工作,展示社会工作专业的魅力和服务效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工作机制。
通过内生与外生路径解决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教育工作的整合问题,是国内教育环境下更为合理、科学的选择。外生路径的建立直接决定了内生路径的导入效果,国内必须尽快构建完善的社会工作体系,要做实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资格认证、人员配备、工作督导等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顾东辉.社会工作概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77.
[2]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奇娟.学校社会工作:一项专业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J].社会工作(理论),2008,(1).
[4]刘枫,王成奎.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学生工作缺失的思考[J].教书育人,2006,(2).
[5]谷慧玲,孟子焱.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工作问题研究综述.才智,2011,(01).
[6]黄志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比较、借鉴、整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7]彭玉美.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渗透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方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5(3):65.
[8]刘扬,章国昌.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的可行性及路径分析.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9]刘丽晶,陈英.高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3).
[10]姜峰等.学校社会工作对创新学生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启示.经济师,2010,(8).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资格
0.前言
社会工作职业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人们的安居乐业。如何加强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已是全体社会成员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社会工作不仅具有普遍性与共同性,它还具有极强的特殊性以及本土性,这是一项实践意义非常大的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社会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社会工作管理上的改革,加快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1.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现状
1.1本土性不强,缺乏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职业化理论
目前国外有关社会工作方面的知识理论已经非常丰富,但是这些知识理论仅仅是以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经验为基础总结归纳出来的,尽管被引进到了国内,然而由于未能充分反应我国的社会现实以及优秀文化传统,很难适用于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另外受历史因素影响,我国在社会工作知识理论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现如今仍然停留在学习和消化西方的社会工作知识及理论上,根本没有深入研究那些不适宜我国社会工作实际发展状况的专业价值、知识以及技巧,更没有使之形成系统的理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
1.2未从根本上改革政府部门一手包办社会事务的职能
自改革开放到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稳定,但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国家和单位共同承担社会事务的传统习惯仍然根深蒂固,也就是说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能一直不成改变,行政管理依旧是我国处理社会工作的最为重要的手段。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根本不可能放手其开展民办社会的工作,也不可能使得民间社会工作的机构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公共资源。因为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工作机构之间未能建立一种相互补充与共同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发展比较缓慢。国外一些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工作体系仅仅依靠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发达的民间组织建立网络共享平台为支撑,这样就能促使资源共享。
1.3工作岗位和职业准入资格不明确
社会工作属于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在国外已经有了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发展非常成熟。然而我国现如今关于社会工作的岗位确定尚且缺乏明确的界定以及广泛的开发,而且极其缺乏相应的社会工作从业标准与职业规范作支撑,因而相对律师和会计师等行业来说,它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威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业难,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人员得不到一些正式职业门类考试的认可,所以说社会工作职业的定位以及岗位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将是阻碍社会发展最大的瓶颈。
2.加强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的措施
从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现状来看,在提高社会工作者专业素养时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情,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与完善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
2.1充分借助舆论宣传,提升社会的认同度
现如今人们对“社工”这个词语并不特别熟悉,对于社工的认知程度也不高,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个职业的真正内容以及它的价值所在。很多人将社工和社区居委会工作大妈相提并论,不但误解了这个职业,还视了这个职业实际内容与作用。社会会出现这种偏差,皆因人们对这项职业的宣传力度不够。提升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以及职业本身的认同感。社会工作管理部门要借助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及动员大会来普及有关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不断加强党政机关与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大众关于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职业本身的认同。当前社会工作属于专业社会工作,与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社会工作很不一样,它不是具备极大的热情与强烈的意愿便可以胜任,也非所有人都能从事的一项社会工作。现代社会工作专业理念讲究的是“助人自助”,它不仅需要帮助案主解决当前的困难,还要借助这种帮助,使案主可以充分发挥他们自身能力,学会该怎样独立应对相似的困难,并能够正确认识眼前的困难,积极配合社会工作者以便彻底摆脱困境。现如今人们在社会工作中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个案管理”,它指正处于多重问题并且急需多重助人者一起介入的案主的统一配合协助完成的过程,是在满足现代社会案主本身需要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福利自身供给多样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胜任这项复杂工作。这项工作所坚持的价值理念以及伦理准则都是经过长期培训而逐步培养起来的。如果政府能够加强舆论宣传,便可以提升大众对于社会工作本身的认同感。最近几年尽管也有新闻媒体不断的加强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者事迹的宣传,但是在力度与强度上还需提高。普通大众了解这个行业的少之又少。社工个人、组织与机构都要为加大自身的舆论宣传尽一份力,这样才会逐步提法哦社会的认同度。
2.2建立健全职业培训机构
激烈的社会竞争促使相关部门对于个人和单位组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竞争面前,只有靠实力说话才能赢得自己的市场地位,彰显本身的存在价值。若想真正发挥出社会工作在社会里所起到的作用,就必须历经一个从被社会认识到逐渐被认可的过程,但是这种最终目标的实现紧靠舆论宣传远远不够。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力量为该职业培养出专业素养高的优秀人才,使他们得以凭借自身实力与水平将“社会工作”公信力“充分展示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加强人员培训工作非常重要。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培训机构,但是这些职业培训通常只局限于一些民政系统内部,相对广大社会工作者来说就很难获得职业培训机会,所以目前建立完善的社会工作培训机构促进社会工作职业化至关重要。一旦建立并完善了社会工作职业的培训机构设置,有利于促使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者顺利走向岗位,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不断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加上日后经常在职场领域不断充电,便可以把握时展脉搏与社会工作职业化本身一起成长,从某种程度就又带动了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
2.3合理开发,科学设置岗位
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属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整体建设工作中最基础的内容。当前我国每年都会培养很多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人才,然而就业时他们很多都未从事与此有关的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社会上关于社会工作的岗位有限。俗话说学以致用,但是很多社会专业出身的学生却没有机会从事和它相关的职业,这就促使社会工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极其需要受过专职教育方面的人才来促进它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工作发展尚处于举步维艰的阶段,想要推动它的进一步发展,政府部门一定要提高对开发社会工作岗位的重视,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尽可能的降低政府职能部门负担,这样便可降低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在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时,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法规,不断明确岗位设置领域、岗位职责以及岗位配备要求,逐步推进岗位的设置工作向前发展。要制定合理完善的扶持政策,加对大公益性社会团体以及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宽社会工作人才充分施展他们才能的空间与舞台。
2.4完善职业资质的准入制度
职业资质准入制度主要指为从事这项职业的社会人员所设置的一道准入门槛,不管谁想从事社会工作,都需要经严格的系统学习以及专业训练,并且顺利通过考试与审核,确保合格后才能获取社会工作的从业资格证书。只有具备这方面证书的人员才可允许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如果没有取得相关的资格考试以及执业注册是不允许从事这个行业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自身的衡量尺度,一旦丧失衡量的标准很难确保从业人员的质量,这样就会影响到该行业长期的发展。建立完善的职业资质准入制度,在诸多想从事这方面的人员中进行严格选择,这样就能安排合适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就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促进这些职业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下去。
3.结语
总之,现阶段的中国历经二十年的风风雨雨,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相应的很多行业也都在逐步走向成熟,迈向一个崭新的领域,社会工作者便是其中之一,他们也正在逐步走向新的职业化发展时代。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进程是一个漫长艰巨的过程,尽管现如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其发展也不会一帆风顺,仍然需要广大社会工作者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社会工作行业贡献一份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道路应当充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在政府部门重视、各项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加大舆论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工作本身的认同感,建立健全社会工作的职业制度体系,完善职业培训机构的基础性设施以及职业化资质的准入制度,积极引进和采取成功的社会工作经验,带动我国社会工作蓬勃发展下去,这也将迎来我国整个社会工作职业化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