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时间:2023-07-25 17:1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第1篇

综合而言,目前国外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文献,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梳理。第一类是理论性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集群与竞争优势、集群与创新系统、集群内的知识外溢、专业化分工等方面;第二类是有关产业集群的实证和案例性研究。具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部经济理论视角。经济学上对产业集群生成机理的系统研究可追溯到马歇尔(Marshall,1920),他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马歇尔认为,产业持续增长时,会出现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而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引发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有效传播。

2.集聚经济理论视角。产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韦伯(Weber,1929)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现象。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集聚获得分散状态下难以取得的经济效率,聚集产生的系统功能也大于在分散状态下各企业所实现功能的总和。保罗·克鲁格曼(1989)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了其集聚经济观点,认为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市场上相互作用导致产业集群的产生。产业集群在共享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3.经济增长视角。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知识和人力资本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问题。PhilippeMartin和Aianmarc,P.Ottaviano(2001)综合了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和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建立了经济增长和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的自我强化模型,证明了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由于降低了创新成本,从而刺激了经济增长。

4.竞争优势视角。该角度认为集群的形成是竞争的结果,竞争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其代表人物是波特。波特认为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促进了创新和发展,产业集群具有合作竞争的灵魂。地理上集中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生产组织和提供具有类似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使企业更好地接近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共物品,以及相关机构的配套服务。

二、成长阶段

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比较常见的是根据集群企业的利润、产品价格和成本的变化情况将产业集群划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转化四个阶段(贾明江,蔡继荣,2004),而波特则分为诞生、发展、衰亡三个阶段。M·P·菲尔德曼(M·P·Feldman)从复杂系统理论出发分为:出现阶段、自组织阶段、集聚和系统成熟阶段。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学者阿霍坎加斯以及国内学者魏守华对产业集群成长阶段的划分。

阿霍坎加斯(Ahokangas,P.)提出产业集群演化模型,将产业的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起源和出现阶段(originationandemergence)。在产业集群演进的起始阶段,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最初利用其独特的社会关系,来加强与现有网络的联系。其结果是一批快速成长的新企业在某一地实现相互集聚。随着各种新企业不断进入集群,大量企业获得集聚经济效益。同时,企业集聚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家阶层和各类人才市场的形成。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区内将出现一些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活动,这方面的供应商也逐步发展起来。

2.增长和趋同阶段(growthandconvergence)。在这一阶段,创业成功所要求的外部环境迅速完善起来,逐步形成一个广泛的、高质量的、松散连接的网络,各企业更倾向于实行差别化的经营战略。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将导致各种思想、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加快,由此促使企业经营活动出现模仿和同构化,导致产业集群进入趋同阶段,此时新进入集群的企业数量和企业增长率都出现下降趋势。

3.成熟和调整阶段(maturityandreorientation)。在成熟的集群环境里面,迅速增加的资源竞争导致成本增加,出现集聚不经济的现象,在这一时期,各种创业活动变得更加保守,也更带有模仿性。如果这种集聚不经济持续下去,集群内企业数量将下降。

资料来源: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2(3).

我国学者魏守华(2002)依据集群竞争优势的发展将集群成长分为发生、发展和成熟阶段。他认为,在集群发生阶段,其动力主要是地域分工和外部经济,集群主要表现形式是专业化生产;在集群发展阶段,集群成长动力主要来自社会资本优势,以及竞争合作效率;集群成熟阶段的主导动力源自集群内部的知识与技术创新,高等级生产要素的合作效率(见表)。

参考文献:

[1]Marshall.A.PrinciplesofEconomics[M].Macmillan.1920

[2]韦伯:工业区位论(1929年)[M].商务印书馆,1997

[3]KrugmanP.EconomicintegrationinEurope:Someconceptualissues[A].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9

[4]贾明江蔡继荣:企业集群发展阶段的探讨[J].软科学,2004(6):83-87

[5]转引自孙理军,聂鸣.企业集群演化的阶段性特征与形成标志[J].科技管理研究,2005(2):78-81

[6]转引自金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7]魏守华:产业群的动态研究以及实证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2(3)

第2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演进;述评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5-0060-04 收稿日期:2009-06-27

在研究产业集群的文献中,各种理论和学派受其理论渊源的影响在解释产业集聚方面各有侧重,主要被引用的观点有马歇尔的外部经济和三要素论、集聚经济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思想等。学者很早就注意到贸易的地理集中性和企业在特定产业的地理集中性,但产业集群演进的讨论相当有限。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阿尔弗雷德・韦伯首先从产业角度研究集群的演进,认为产业集聚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随后,对产业集群演进研究主要从分类角度加以展开。

一、阶段论

集群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现实中每个集群都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集群的成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阶段中集群的内在特征和机制是有所差异的,有时集群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理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关键。阶段论认为与其他经济组织一样,产业集群也有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对于产业集群的这种“生命周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是从集群的整体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的演进过程;一个是从构成集群的企业和其他机构个体角度,通过考察企业等组织的进入或新建、发展,衰亡或迁出来研究集群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

Tiehy G借鉴佛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时间的角度来考察产业集群的演进,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成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等四个阶段,并认为不是所有产业集群都有长期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则是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集群更多地首先发端于一两家创新性的企业,这一两家企业刺激了许多其他同类企业的成长。他以美国MCI和AOL这两家公司来说明华盛顿特区电信业群聚的现象。但是,在《竞争论》中论述“产业族群与竞争”时,他又认为,产业集群的缘起可以追溯到该地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钻石体系的部分条件,并将产业群的演化分为诞生、发展与衰亡三阶段。庞德尔和圣约翰从集群动态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他们将集群的成长划分为三个时期:即集群创始期、集群企业的集聚期和集群企业的再定位期。在集群的创始期,由于外部经济、较低的进入成本、信息优势促进企业的集聚和创新活动,集群的收益是正的,具有较高的增长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企业吸引到一起的集聚经济最终会恶化,拥挤成本、日益剧烈的竞争和知识征用导致了集聚不经济;Garofoli(2001)根据意大利的经验研究将集群发展分为区域生产专业化阶段、地区生产系统化阶段和区域系统化阶段。他指出,在区域生产专业化阶段,企业只是集中于某一地区,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的特殊优势(如低成本的劳动力)造成的,各个企业争夺共同的市场,企业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到了地区生产系统化阶段,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多了,同部门企业开始合作,不同部门也开始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而在区域系统化阶段,产业集群完全成熟,内部结构复杂而完善,集群内企业和组织联系紧密而稳定。Ahokangas和Rasanen(1999)曾提出一个演化模型,将区域集群的发展过程分为起源和出现、增长和趋同、成熟和调整三个阶段。在产业集群演进的起始阶段,由于地区的优势或其他原因,一批快速增长的新企业在某一地点相互集聚,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最初利用其独特的私人关系和接触,建立并加强企业间的联系。随着各种新企业不断进入集群,大量企业的群集可以获得集聚经济效益。随后集群将进入实质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集群的成功需要有一个广泛的、高质量的、松散连结的网络,以及差别化的企业经营战略。大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将导致各种思想、技术和信息传播的加快,由此促使企业经营活动出现模仿和同构化(homogeneity)。随着这种相互模仿和同构化的持续,集群将进入趋同阶段,新进入集群的企业数量和企业增长率都将出现下降。在成熟的集群环境中,迅速增加的资源竞争将导致成本增加,出现集聚不经济,由此带来集聚经济的丧失。同时,在现有集群中,各种创业活动变得更加保守,也更带有模仿性。如果这种集聚不经济持续下去,随着模仿和同构化的增加,集群内企业的数量将出现下降,创业和创新开始出现在现有集群以外的地区。这时整个集群将出现衰败,严重时甚至会走向毁灭。

范迪克从产业集群的内在联系和地区专业化功能的角度将其分为地理位置型集群、市场型集群、劳动分工型集群、创新型集群、多边联系产业区和技术发展极等六个阶段。并分析了每个阶段的内部机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系统与政策取向。塞格列和迪尼根据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墨西哥和牙买加等拉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从投资项目角度提出了中小企业网络化发展的5个不同阶段,即以少数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来组织和推动中小企业网络形成的阶段,这是集群形成的开始;形成战略计划阶段,包括分析共同的问题和机会、制定共同的工作步骤和组成联合的企业组织等;联合发展阶段,主要是启动有利于网络组织中的每个企业发展的共同项目,如联合采购原材料、联合推销产品、设计合作组织规则等;选择战略性项目进行实施的阶段,包括建立在企业之间以产品和生产过程形成的专业化分工联系、通过新企业进入为其它企业提供共同的配套能力等;自主管理阶段,即保证在联合行动中的企业自主性,这时集群完全成熟。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秘书处也根据三个指标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种类型,并寻求这五种类型中的发展阶段性联系,这三个指标是网络化中的每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市场的扩展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以这三个指标的组合作为划分产业集群的依据,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类,非正式的合作网络、有组织的合作、创新型集群、科技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等,并从技术水平、技巧、创新能力、信任、竞争、企业规模、出口和学习等因素上分析了这五种类型之间的差异程度和联系。

以阿霍坎加斯等分析了集群演化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对集群发展过程的研究。不过他们的演化机制是构建在对集群的整体描述上的,其他一些学者试图从微观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并为集群演化提供微观基础,主要通过研究企业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和对集群的影响。从企业角度来看,在产业集群发展初期必然表现为新企业以及其他组织的建立或迁入,这一般是由市场、技术或制度的变化所引致的。由于新企业的增长速度很快,集群也会

很快的发展。这时候,对于企业来讲,自身的发展可能比集群的发展更为关键,因为此时集群刚刚形成或正在形成,集聚经济还没充分表现出来。接下来是集群的增长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大批企业新建或迁入,企业数量急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迅速建立,集聚效应已经挥发作用。这时的企业由于获得大量的集群优势增长很快,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整个产业集群也迅速发展壮大,集聚经济的优势充分表现出来,集群的竞争力最为强大。随着企业的增多和扩大,集聚不经济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的效率和集群的发展能力都受到一定的挑战。而且集群内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会在竞争中分化,部分企业发展壮大,对产业集群的依赖越来越小,甚至自身独立发展或影响集群的发展;而一部分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会逐步衰退或迁出集群。当然,集群内企业的衰退并不等于集群的衰退(这是集群与单个企业的区别所在),但是如果集群内企业普遍发展不好,集群本身也必然衰退。从企业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发展,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企业的迁入与迁出与集群发展阶段的关系。如果一个产业集群很有发展潜力,那么它对企业很有吸引力,就会有大量企业进入该集群;如果一个产业集群的集聚经济等优势开始丧失,那么企业就会选择离开,去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国内学者王根据集群内部的分工联系和发展进程,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情况多次研究了广东省专业镇的演进过程。2000年,他在概括当时专业镇经济基本上只具有横向联系特征、而缺少纵向专业化分工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群经济由横向分工网络向纵向分工网络演进的理论假设。2002年,他对原理论进行了补充,将广东的专业镇经济划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市场型、纵向配套型和合作扩张型。2004年他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关于集群分类和演进的框架,以社会资本和生产方式为两个维度讨论了四种网络环境、集群类型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符正平(2002)提出了一个集群成长的两阶段模型,即集群成长的斯密阶段与钱德勒阶段。集群的斯密阶段是指集群的自发形成的初期阶段,竞争在原子化企业之间展开,市场价格协调占统治地位。集群成长要迈向高阶必须引入现代管理“这只看得见的手”,由此集群进入钱德勒成长阶段,专业镇内部的传统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转变,现代管理这只有形之手开始发挥作用,政府也开始介入,中介组织形成并在一些领域起作用。

王辑慈等(2002)认为,浙江的产业集群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地理接近、专业化区域、新产业区、学习型区域和创新环境。在此基础上,魏守华等(2003)提出,浙江产业集群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从“原生地”成长转向“异地孵化或克隆”式成长。李二玲和李小建(2007)在对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表明,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动态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产品生产专业化到生产工艺专业化,最后是生产服务专业化阶段,有时这三个阶段在集群中同时并存。汪少华、佳蕾(2003)分析了集群成长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乡村集市,以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第二阶段,形成特色块状经济,用范围经济来弥补规模经济的不足;第三阶段,形成以专业市场为中心的空间集聚型企业集群;第四阶段,以产业组织网络为主要形式的集群。

二、单向演进、多向演进论

单向演进、多向演进论认为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集群有很大影响,一般认为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克鲁格曼通过建立一个产业群模型来说明企业和产业一般趋向于在特定的区位集中,然而,不同群体和不同的相关活动又倾向于集结在不同的地方。他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分析并认为,在一个区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集聚,这就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隔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也说明了现实中产业区的形成具有路径依赖性,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

J Vernon Henderson、Zmarak Shalizi和Anthony J、Ven-ables(2000)从经济发展和地理的角度探讨产业为什么会群集、新集群是如何形成的、脱离集群的后果等问题。为了解释以上问题,他们对国际和国内经济的地理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Suma s等(2001)通过对剑桥高科技群增长和变迁的实证研究,探讨了剑桥高科技群是如何增长和变迁的、哪些微观经济要素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为什么剑桥高科技没有达到硅谷的水平等问题。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经济组织和集聚的关系。Aldo Romano、Giuseppina Passiante和ValerioElia(2001)分析了29个虚拟群,用组织接近的概念来代替传统的地理接近概念,认为组织接近是虚拟群形成动力的新来源。而组织的接近则通过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来实现。

Henry G、Overman、Stephen Redding和Anthony J、Venables(2001)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贸易流的方式、要素价格和生产的区位问题,分析了贸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和贸易成本影响贸易流,认为地理条件是要素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提出了基于地理的贸易流和要素价格影响企业集群产生与发展的机理。Catherine Beaudry等(2001)研究产业集群的强度是如何影响产业集群内企业绩效?他们用雇员数量作为衡量产业集群强度的指标,对英国几十个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在不同的产业存在产业集群正效应和负效应,在计算机、汽车、航空和通讯设备制造业存在非常强的集群正效应。Bell和Albu(1999)从集群获取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扩散的角度,说明了产业集群知识系统的特点,从这些知识系统的特点出发,他们进一步指出从长期来看,技术是推动产业集群演化的主要动力。

Guerrieri和Pietrolli(2000)通过对众多产业集群演化过程的研究发现集群演进的方向是不确定的,集群可以在马库森的三种集群类型中相互演化;Cook和Swann(2001)等学者认为,在产业集群形成以后,有两个因素会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加速发展,一是集群内小企业的成长;二是集群所吸引的新进入者。集群既有正外部性也会带来负外部性,如在原材料市场或产品市场上的恶性竞争等,他们认为集群的发展最终可能会达到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平衡的某个点。

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魏江(2003)对集群学习模式进行剖析,并从内部静态知识积累和成员间动态知识互动两个维度揭示集群学习模式的类型及其对应的集群空间状态,提出了集群学习模式的演进路径。蔡宁、杨闩柱(2004)从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揭示了企业集群从基于聚集经济形成的静态优势向创新网络获得的动态优势演进的内在机

理。探讨了创新网络的动态竞争优势以及创新网络的培育。李小建、李二玲(2004)分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1)在萌芽期,群内企业与外部的单个企业相比有更强的创新动力和更好的创新表现;(2)在成长期,集群比萌芽期更具创新性,创新成本更低;(3)由于内在僵化和由道德风险、机会主义等引起的网络成本,在成熟阶段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开始减退、创新成本增大,在衰落阶段,集群将丧失其创新优势。王缉慈(2006,2008)从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角度,提出了从传统产业集群到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围绕生产要素而演进的规律并分析了演进的动因。总体上来说,国内的研究大多停留于个别案例的事后归纳,很少抽象出集群共性特征,较少深入集群演进内部机理研究。

三、生态论

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产业集群演进,就是将集群看作是由充满竞争但又相互依赖的“企业种群”构成的企业群落,强调企业之间的资源竞争和自然选择机制的作用。将生态学应用于集群的理论研究主要有:Staber(1997,1998)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提出集群的企业家模型,即新企业的创办是企业种群发生变化的源泉。新企业的创办是向企业种群内引人新的组织形式,打破常规并加速过时企业的消亡。这一过程将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作为集群内“新陈代谢”过程的引擎。生态模型揭示新老企业的更替往往是缓慢、边际的演化过程,过时企业在竞争中消亡将给新企业腾出资源和发展空间;除非企业的创办率和高死亡率并存,才能说明集群的活力减退,以至于处于某种程度的衰退。因此,企业的高死亡率和高创办率往往成为集群充满生命力的标志(Staber,1998),Maggioni(2002)认为不同于演化模型强调“多样化的创造机制”的作用(如创新),生态学模型强调了“选择机制”的作用。生态理论强调资源的空间,将集群看作是企业之间竞争资源的自然选择过程的结果。他们建立的数学模型一般源于Lotka-Volterra模型。赋予生态模型的经济学含义来解释集群的起源与发展过程。Maggioni(2002)从成本――收益角度,将Lotka-Volterra模型理解为一个具有凹预期收益函数和凸预期成本函数的企业成本进入过程,当企业进入集群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相当时,企业进入过程达到均衡状态。国内学者金祥荣等(2002)则从产业之间的企业竞争行为来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利用Lotka―Volte~a模型,并把Lotka―Volterra模型拓展到三产业竞争,认为历史文化因素在产业集群演进中扮有重要角色,从要素竞争的角度来解释集群的发展壮大的演变过程。朱康对(1999)指出,产业集群处于不断演进之中,在产业群落的演进过程中,由于产业群落内部结构或外部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发生从一种群落类型向另一种群落类型的更替。产业群落的更替有两种模式,即反向更替和正向更替,所谓反向更替,是指由于产业群落的发展与环境不相容,导致了环境条件恶化,从而使产业群落趋向退化、衰落的过程。

四、结语与启示

第3篇

研究中小企业成长,目前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建立成长阶段模型,通过研究企业不同阶段具有的主要特征来说明中小企业发展应具备的条件和驱动因素。另一种思路是对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来研究中小企业的成长。由于前者实证研究的不足,更多的学者倾向于第二种研究思路,笔者也认同这种思路。

Storey(1994)的中小企业成长理论是现在最权威的理论,他把左右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归纳为作用相互重叠交叉的三种:管理者的素质、中小企业的内在素质和企业业务发展的战略范围。Gadenne(1997)认为,管理实践、公司业务战略、所属行业类型及管理者素质和公司目标等会对中小企业的成长产生影响。南开大学教授张玉利也认为“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更重视战略”。

目前国内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文献通常认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不享有规模优势,与其他小企业相比则不享有研发成本和地域的优势,虽然可以通过管理创新来构造成本优势,但也容易被模仿。所以总体来说,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不适合推行成本领先战略”。

中小企业的成长性不仅由其内部的成长潜力决定,也受外部环境特点――主要是行业成长性决定,正如尚增健在《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实证研究》中指出:“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产业,仍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产业。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所谓的‘夕阳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一定没有发展的空间,这一点对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在我国的这些产业中,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取得成本领先优势就极为重要。竞争优势的发挥需与竞争战略相匹配,中小企业宜选择的竞争战略是:灵活的集中战略+低成本,即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灵活地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倾其所能为目标市场服务,积极培养这一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生产制造能力以及营销能力,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和总成本优势,针对这种战略在中小企业的运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在理论上探讨其可行性,适用条件和局限性,但限于篇幅,本文仅作初步的探讨。

中小企业实行总成本领先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总成本领先战略由于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而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该战略通过一系列针对本战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通常,总成本领先要求积极地建立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费用。企业成长有三种基本的理论:规模理论、成长经济理论和多元化经济理论,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同样可以通过战略选择实现规模经济,集群发展,创新实现总成本领先优势。

规模经济

斯蒂格勒提出了“生存技术”的观点,认为“所有关于规模经济的判断,都要立足在检验其生存能力的基础上,或至少要以其生存能力来证实之”。企业的内外专业化的程度和其拥有的资源种类和质量的差异,使企业的最佳规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这为中小企业完全有可能处于规模经济运行状态中而使自己的发展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事实上,规模经济的分类如果按照生产要素在企业的集中程度和投入产出量的大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第二是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第三个层次是企业水平的规模经济或者是范围经济。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利用与大企业发展不同层次的规模经济建立自己的成本领先优势。

集群发展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早就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的厂商更有效率,这种存在于行业内部而非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就被称为外部经济。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或国际的,无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五种竞争的作用力,同时,不同的要素之间的整合会产生整合效应,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在《国家竞争优势》他进一步提出了“钻石体系说”,即一个国家的生产因素、需求条件、支援与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变数与政府等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快速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充分认识影响自己发展的要素,并使各类要素内部化,成为企业可以掌握和控制的对象。而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还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有利的影响。

创新 技术、制度、管理、观念等创新活动同样应该是中小企业降低成本,甚至建立总成本领先优势的一条捷径。研发费用不等同于创新,创新活动多种多样,并不一定受熊彼德约束,必须得大规模进行;中小企业的灵活机制,使得其更容易接受创新思维。当中小企业的创新积聚到一定程度后,方形成社会主流创新并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国内关于如何实现创新大多数局限于高新技术企业,如于淑艳在《中小企业创新现状与对策分析》中提到“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以及通过引进国内外技术实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并且在与科研机构联合协作方面也表现出了比大企业更大的灵活性及迅速把科研成果推向市场的能力。”笔者认为: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全球分工中居于某种比较优势的前提下,中小企业成长应尽可能地提高技术含量,但并非都要办成高科技企业,而要用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去生产物质产品,先进技术要与适用技术相结合,传统产业也可以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实现改造升级,从而建立总成本领先优势。

当然,中小企业实现总成本领先优势的具体实施方式可能还会有很多,但笔者主要就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其他途径不作详述。

第4篇

【关键词】内部运营维度;企业重组;价值链

一、理论基础

(一)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该理论主要是指重组给企业内部运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以及因效率提高所产生的收益,具体体现在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

1.规模经济性。有学者认为,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动机,是重组的重要动机。规模经济是随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扩大,所引致的成本下降、收益递增的现象。由于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这也证实了重组的主要在于谋求平均成本的下降。

2.范围经济性。它是指一个企业从事多元化经营,拥有若干独立的产品和市场。企业追求范围经济的主要条件是企业所经营的多种项目中存在着某种关联性,企业很有可能利用共同的资源:技术、商誉、土地和生产管理经验。

(二)市场势力理论

市场势力是指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其核心观点是企业通过重组活动来达到减少竞争对手,增强对经营环境的控制,提高市场占有率,保证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该理论存在两种意见:1.有些学者认为,企业通过重组来增加市场份额的占有,可能会导致垄断经营。虽然这种垄断权力可以使得企业保持一定的垄断利润和竞争优势,但这违背了政府允许企业间进行重组的初衷。所以各国政府对于企业重组制定了指导方针,以此对重组企业加以控制。2.另一些学者指出,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

(三)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主要包含三大类理论:1.钱德勒的组织能力理。2.普拉哈德和哈默的核心能力理论。3.斯托克的业务流程能力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不仅从本质上了解和分析企业,而且更为深入地分析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并把企业内部条件看作是企业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求企业生存和成长最为本质的要素。

二、环境分析

企业在进行重组后,其内部运营的环境有很多中因素,这里只考虑内部环境中的三个主要因素:

1.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主要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替代品、新的发展方向等等,最先选用新技术的企业通常可以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所以对技术因素的研究对企业选择重组对象是至关重要的。

2.技术发展的不连续性

由于技术的发展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企业最重要的工作是制定应对措施,而不是预测技术发展的不连续因素。Strebel将技术发展的不连续性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发展阶段。即企业和其竞争者都在探寻产品的价值,提高其性能和服务质量来获得更高的盈利。二是,整合和成本削减阶段。当整个行业的经营标准确定后,企业所选择的是通过整个优势资源或重组其他企业来降低成本。

3.外部环境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世界贸易壁垒的降低,使得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成为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企业的生产将发生质的转移,形成跨区域生产。

三、维度分析

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中需要不断地对战略目标――生产与经营目标,进行调整,企业重组后是企业在现有的生产经营领域生产能力增强,竞争优势提升,还可以拓展新的业务。本文通过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组织发展模型相结合,对企业重组后的内部运营进行整体分析,在利用价值链分析模型来分析企业内部运营维度的各个环节。

(一)方法介绍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指企业从进入某行业开始,需经历成长、成熟阶段,最后到衰退阶段等四个阶段。

组织发展模型是1985年格雷纳提出的,认为,构建组织发展模型时,至少应该考虑组织的年龄、组织的规模、组织的演变的各个阶段、组织变革的各个阶段、以及组织的成长率。五个方面的因素。

价值链分析模型是有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体。

(二)模型分析

基于以上方法的介绍,首先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组织发展模型相结合,创新地提出企业重组前后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重组前后发展模型

根据上图所示,企业在重组前后的成长率是不同的,企业经过成功的重组,可以迅速地成长起来,在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创造独特的营销手段、降低平均成本。企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掌握多种核心产品,竞争者难以进行复制和模仿,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成长和成熟阶段。

内部运营是企业产生价值的核心,也是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在价值链模型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企业重组后内部运营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企业重组后内部运营分析模型

通过图2可以看出,企业内部运营是主要由六大环节构成,也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通过这六个方面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对每项价值活动进行逐项研究,发现企业在重组后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可以分析重组后内部运营价值链上各项活动的内部联系。这种内部联系以整体活动最优化和协同效用最大化为企业来带新的竞争优势和更高的价值。

四、结论

企业通过重组的方式实现规模经济,在研究开发、内部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都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当企业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资源共享时,就可能实现范围经济。通过对企业重组前后的企业发展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企业重组后的内部运营中各个环节的关系,借助价值链理论,将内部运营中相互依存的各个环节重新整合起来。研究得出,企业只有将所有的价值环节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整合,才能实现最优化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李幼兰.企业重组后资本运营的研究――长安集团收购昌河、哈飞案例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05).

[3]苏云起.企业重组整合后加强经营管理的实践[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1(08).

[4]施弘.企业重组中的整合管理研究与实践[J].经济师.2007(11).

[5]小阿瑟A.汤普森,等.战略管理获取竞争优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创业企业;企业成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创业企业是创新的原动力,人类已经进入创新、创业、创造的世纪,创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兴起,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繁荣的基础。创业企业的健康成长是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当今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很少一部分创业企业会发展为成熟企业,据统计,全球每年有高达70%的创业公司在成立两年内倒闭。探究创业企业成长性不足的根源,把握企业的成长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促使创业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创业企业的界定

“创业”一词早在18世纪中期就出现在经济文献中,但对创业的含义,至今学术界仍未形成共识。早在19世纪20年代,Knight认为,创业的本质是创业者以一定资本处理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经济学家Schumpeter(1934)认为,创业是新产品、新工艺、新组织和新市场的组合。由此,可以看出,Schumpeter将创新视为创业的本质和手段。创业教育大师Timmons(2002)认为,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为方式,它为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Dollinger(2006)认为,创业就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条件下,为了获利或成长而创建创新型经济组织(或者组织网络)的过程。综合而言,创业的本质是一种新价值的创造活动,即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是通过创业者的创业精神体现出来的,是创业者捕捉商机、配置相关资源、承担风险,为个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过程。

关于创业企业的界定,目前学术界主要基于企业发展时间来判断。但是,在具体时间上,目前尚未取得共识。全球创业观察(GEM)将成立时间42个月之内的企业视为创业企业;Bhide(2003)把创业企业界定为最近8年中创办的公司。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2007)将成立不足5年的企业视为初创企业阶段,5年以上的企业视为新企业成长阶段。Adizes(1989)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成长和老化两大阶段十个时期,其中成长阶段从孕育期开始,经历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直到稳定期。创业企业指的是处于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的企业。在这一阶段,创业家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使企业能够顺利进入下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阶段,最后,使企业进入盛年并保持在盛年时期。

本文认为,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界定创业企业比较科学。因为,在企业成长的不同时期,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及动因各不相同,与创业初期的企业相比较,企业经历了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企业目标已经由销售导向转向利润导向,企业开始注重长期计划的制定;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步完善,企业家开始向职业经理人员转变,逐步开始授权,各项管理活动开始逐步走上正规。经过这一时期后,创业企业将转变为成熟企业,因而这一时期企业的发展对其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

二、创业企业成长及其动因

创业企业成长是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创新、变革和有效管理等手段,积累、整合并促使资源增值,不断增强企业能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保持企业整体绩效平衡、稳定增长的势头的过程。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会对创业企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为了使创业企业顺利由成立转向成长,需要探究创业企业成长动力机制及制约因素。

第6篇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协同创新; 共生理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55

[中图分类号] 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106- 02

1 协同创新理论演绎及简评

协同(synergy)概念是1965年由Ansoff在其《Corporate Strategy》一书中首次提出,主要是指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指出企业协同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由此必须高度重视公司之间的协同。1971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了1 + 1 > 2的协同效应。迈克尔·波特(1985,1987)认为协同带来竞争使得企业在多元化的公司通过分享优势和资源的转移和能力。熊彼特(J.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概念。自从Schumpter提出创新理论以后,许多学者沿着他的思路重构经济理论,创新研究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美国学者Nelson和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创立了创新的演化经济理论。 Freeman和Lundvall等学者开创了以国家创新系统为代表的第三代技术创新理论。 21世纪以来,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产业创新之间建立网络联结的观点得到了广泛赞同,涌现出大量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结构、目标、合作各方的组织特征、合作意愿、绩效评价的研究。2003年美国学者Chesbrough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1],Etzkowita所著的《三重螺旋》更指出产学研合作是大学除了教学和研究之外的“第三使命”(the third mission),“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发挥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加强多重互动,是提高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重要条件[2]。

我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2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和中科院联合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近年来,我国的理论工作者已逐渐认识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并非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各个创新主体的能力要素的简单叠加,需要各类互补性要素之间的协同及其整合。其中,郭晓川完成的“大学—企业合作技术创新行为的实证研究”、柳卸林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鲁若愚的“企业大学合作创新的机理研究”、佟晶石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的历史与实践分析”、王成军的“三重螺旋:官产学伙伴关系研究”、郭斌的“知识经济下产学合作的模式、机制与绩效评价”等,是国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思想的雏形。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为了落实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启动实施2011计划。

2 共生理论演绎及简评

“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动植物互相利用对方的特性和自己的特性一同生活相依为命的现象。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于1879年首次提出共生概念: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living together)[3],之后范明特(Famin-tsim,1835-1918)、保罗·布克纳(Prototaxis,1886-1969)对此发展完善,得出共生是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抑制的关系(Ahmadjian,1986)[4]。共生现象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领域,美国生物学家马格里斯于1970年运用共生学说研究了细胞体,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于1960年第一次提出共生进化理论,并于1981研究了共生在细胞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欧·威尔逊在1990年提出自然生物之间的寄生、偏利共生及互利共生关系。在国内,袁纯清于1998年首次完整地运用共生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表述了共生理论,并将其引入我国小型经济的研究,2002年又引出了金融共生理论概念;吴飞驰于2002年出版了《企业的共生理论》,全面地研究了企业的共生现象。

在共生关系的三要素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模式重要是因为它不仅反映和确定共生单元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而且反映和决定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贡献,同时它反映和确定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共生组织模式从共生行为方式看,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共生模式从组织方式看,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共生。

现有关于共生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学者们广泛地应用共生理论三要素分析哲学领域、社会科学等领域中的问题。目前共生理论研究较多的是企业的共生问题。共生系统内企业之间在共同利益和各自利益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学习来增加彼此间的竞争能力,加速了彼此能力的成长。在企业共生群落内,信息沟通的快捷性使先进经验、技术的外溢速度不断加快,信息和技术的外溢可以使企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能够非常容易上升到产业层面的创新和进步,从而促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结构的升级。

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演绎及简评

马森·海尔瑞(Mason Haire,1959)首先提出了可以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看待企业,认为企业的发展也符合生物学中的成长曲线。20世纪50年代,他应用生物学中的“生命周期”观点来研究企业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学者们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比前一阶段更为深入,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哥德纳和斯坦梅茨。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学者们在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纷纷提出了一些企业成长模型,开始注重用模型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主要代表人物有:邱吉尔、刘易斯、葛雷纳以及伊查克·爱迪思。在西方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此又进行了修正和改进,主要代表人物有陈佳贵和李业。

现有关于生命周期的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应用于产业集群核心能力的分析、企业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如同人和其他生物一样,企业都有其生命周期,都有产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重视企业不断变化的演进过程,分析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性特征和导致不同阶段递进演变的内在因素。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会趋于一致。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判断的依据,具体阶段数的划分,生命周期形成的内在机理,以及蜕变战略的时机选择和策略的具体内容等,都会逐渐达成一致认识。

4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过程。企业从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开始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直到依法破产、被接管、被收购或其他原因而灭亡为止的一段时期可以称为企业的一个生命周期。本文选用4阶段模型,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4.1 萌芽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处于这一时期的企业,由于资金、人员、设备、技术等创新资源缺乏;创新管理能力差;研发、制造与营销能力不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尚未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面临较大的风险是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研发能力很强的高校带动,使其摆脱生存困境。这时企业可以选择点共生模式,寄生的共生行为。有利于企业在短期内形成自己的产品,迅速提高生产能力。企业通过购买技术,技术引进实现技术创新而获得市场效益,最终推动企业尽快进入快速成长期。

4.2 成长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企业进入成长阶段意味着企业将面对着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营风险不断降低,企业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企业已经具备了基础性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承担一定的技术风险,在这个阶段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建立企业自己的营销渠道,建立企业长期发展目标,进入大规模发展期。因此企业可以选择间歇共生模式,偏利共生的共生行为。企业将自认为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委托学术部门代为研究,提供研发经费以获得所需,从而使得核心竞争力得到快速增长,推动了企业顺利进入成熟期。

4.3 成熟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在这一时期,企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慢,处于稳定状态,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各种能力也都处于鼎盛时期,这个阶段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劣势自主选择高校与其合作,使其继续发展。因此企业可以选择连续共生模式,互惠共生的共生行为。

4.4 衰退阶段时期的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当企业步入衰退阶段时,市场占有率下降,企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但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刚性,使企业缺乏创新精神和活力,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劣势选择高校,开发新的产品,是企业从专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迅速摆脱困境,走出危机,延长企业生命。企业可以选择寄生、点共生、偏利共生从而使企业迅速发生蜕变和规避衰退的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 H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or Technology[M]. Cambridge,MA: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2] H Etzkowita. The Triple Helix: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8.

第7篇

关键词:经济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产业发展、产业收缩

经济周期概念

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描述长期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多少带有一定规律性的上升和下降构成的经济过程,一般反映在GDP。20世纪中叶,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伯恩斯和米歇尔(BurnsandMichell)对经济周期的定义为:“经济周期是在主要通过商业公司运作的国家中见到的一种总量行为波动,接着就是类似的一般性衰退、收缩和消失于下一个周期扩张阶段的复苏构成;这种序列重复发生但不简单循环;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或12年不等;他们不能被分成振幅与其相近、性质相似的更短周期。”传统上通常将经济周期类型划分如下:基钦周期(KitchinCycles)。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了持续时间为2-4年的短周期。朱格拉周期(JuglarCycles)。法国的朱格拉通认为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和就业的波动。提出了与投资品生命期相对应的持续时间为7-11年的中波周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资本折旧与更新速度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中波周期的持续时间大约缩短到了5-7年。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Cycles)。俄裔美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平均存在时间为15-25年的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vCycles)。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根据美、英、法100多年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对外贸易和煤炭产量与消费量等的变动,提出了持续时间为40-60年的长波周期。

根据经济学家们关于经济周期起源的分析,以及这些理论与当前现实的相关性,把主要的周期理论如:消费(需求)不足危机理论,货币周期理论,创新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性经济周期理论。

的经济危机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理论矛盾性所造成,这是西方经济学家回避的问题。在繁荣期时,达到充分就业,生产单位每天生产越来越多的货品,经济增长,当然工资的增长亦不例外。但生产商为了维持利润引进机器代替人力资本,女性与童工进入劳务市场,固定资本投资过度,使供应超过需求,以致存货堆积,工厂只有减少生产、辞退工人、工会被迫定立减薪协议等。利润方面,它是受主观压力与客观压力所影响。主观压力是“生产力远超于购买力”,而客观压力是指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此矛盾是抗拒资本主义的根源。换句话说,主观压力是对生产资料的争夺战。这些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生产与社会关系矛盾。阶级斗争是引起经济周期的基本因素之一。资本家要控制工人就一定要先压迫他们,一旦有压迫,就会有反抗。因此,资本主义是一个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永久性斗争。

顾德云(Goodwin)根据传统观点建立了非直线阶级斗争模型(non-linearclassstrugglemodel)。顾德云把两个收入阶级分为工人与资本家,产出(Y)被分为工资(wL)与总利润(P),所以P=Y-wL。因此,wL/Y是工资部分而P/Y是利润部分,而wL/YP/Y=1。假设λ=Y/L,工资部分可改写为w/λ而利润部分可以改写为1-w/λ。由卡列茨基理论所得可以假设资本家储蓄所有收入,而工人则花光所有收入,因此,储蓄S=P=(1-w/λ)Y。如所有储蓄都投资,则dK/dt=S=(1-w/λ)Y,而资本的增长率则是gK=(dK/dt)/K=(1-w/λ)(Y/K)。假如工资是零,就业会无限地增加。就业率是基于工资的多少而定。这是所谓的饵诱觅食(predator-prey),就业是饵而工资是觅食;如果饵(就业)消失,觅食(工资)亦会消失,如果觅食消失,则饵会无限增长。这是很直观的资本家与劳动者对立的观点。在现实世界里,工资低并不能保证全民就业。但在经济周期,削减工资是可以确保暂时不裁员是可行的,但并不能保证长远不裁员。职工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决定在工种与工作的基础上。

西方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经济周期理论与解决的方法只是延长或降低了经济周期对国民的影响,但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理论矛盾。

长周期理论与产业发展

根据康德拉耶夫和熊彼特的观点,从1787年到1920年,世界经济可以分为2.5个大的周期,其中最后一个是第三个周期的前半部分。因此,可将1920年之后的世界经济再继续划分下去,也可划分出2.5个大周期,这样整个世界经济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五个大周期。从这五个周期的发展,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发展在世界经济大周期中的作用。当然,康德拉耶夫和熊彼特是没可能预见新经济为首的科技-传媒-通讯的所谓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munication)产业革命。NBER不记录长周期,因为部分经济学家,并不相信长周期的出现。无论如何,以下四个长周期被分别确定,其确定方法是四阶段,即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以下日期与名称是按库兹涅茨(1942年)划分:产业革命周期(1787-1842年),资产阶级周期(1843-1897年),新商业周期(1898-1950年),第四个大周期(1950-2010年)。

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周期是最短的一个大周期。特别在70-80年代,西方产业结构有了重大的变化,一是石油危机,二是科技革命。周期中对经济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民航及航空业。这个大周期以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危机为分界线,但是它己经不再有以往三次大周期中那么多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发展强劲有力与发展缓慢成了现在的描述用语。第四个大周期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的民航及航空航天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主导产业群。但是到了70年代中期,这种高速发展随着发达国家民航市场瓜分完毕而告一段落。能源危机促成了总体衰退期的形成。从1990年左右刚刚开始的周期展示了新经济(neweconomy)与金融产业对全球的影响。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进入了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主要动力的新经济高速增长时代。

世界经济大周期的形成是世界经济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与处于转换阶段交互更替形成的。同时,在这些经济周期的形成过程中,产业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按自己的规律进行主导产业群的转换,产业结构发展的过程进行的规则而有序,使各大周期的长度基本一致。金融产业的不健全,国家与跨国企业(MNC)的过度借外债,引发了区域性的金融危机。1997年7月泰铢贬值而发生前所未有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时隔几年,东南亚经济还未完全复苏。这次经济震荡并非只是周期性的,而是在金融系统与货币上失控。东南亚是属于高储蓄,高投资,正增长与可接受通帐的地区,自1980年代后,快速增长与快速资产增值,特别是股票与房产价格。

亚洲金融危机自1997年开始,按朱格拉周期的划分,最迟会在2010年前完结。

产业生命周期与产业发展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每一个产业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退的过程,即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企业,尤其是产品,其生命周期,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对某单个产业而言,从本质上看它无非是一些具有某种相同生产技术或产品特性的企业的集合。因此,可以说该产业存在的基础是这些企业及其产品。在产品的整修生命周期中,其销售额和利润额的变化表现为U型曲线。对于单个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我们可以用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来描述,如图1所示。

既然某一产业是以其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为基础的,可以借用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方法,同样把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主要依据是按照该产业在全部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而进行的。相对于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具有以下特征:缓升慢降:一个产业往往集中了众多相似的产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生命周期是所有这些众多相似产品各自生命周期的叠加,但各产品生命周期存在相位差异,加上分散化的影响,故反映其生命周期变化的曲线比单个产品的生合周期曲线会显得更加平缓而漫长。衰而不亡:一个产业进入衰退期,意味着该产业在整个产业系统中的比重将不断下降,但对该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不会完全消失。起死回生:有些产业虽已进入了衰退期,但由于技术进步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再次显示出成长期甚至成熟期的一些特征。因此,有经济学家提出,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

主导产业群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

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主导产业看作是正处于成长期阶段的产业。1960年,罗斯托发表了《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是指一种产业革命。从经济角度讲,起飞意味着工业化的开始或经济发展的开端,是一国经济从停滞落后向增长发达过渡的重要转折点。判断经济是否起飞的主要标志,是技术的“创新”和应用程度;而起飞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一国开始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产业群(industrialclusters)是一组可以相互补给,竞争,与相互依赖的产业,某目标是为某一区域透过出口产品与服务从而创造财富。产业群与古典工业划分的定义有明显的分别,其原因在于它代表了整个价值链,例如;产品,供应服务,专业基建等。产业群是串联起产品与服务的流动,这流动比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更强,而相关性产业将在某区域上集中。主导产业都全倾向在某区域集中而形成产业群。这些地区集中在产业的未来成功是很有关系的,如:经济规模本地化。在某区域集中后,容易吸引有关人材与培训人材(poolofspecializedlabour),这确保了人材在某区域里只有增加而不会减少或流失到其他产业上,加强某产业整体上对招聘与保留人材。产业专业化(industryspecific)将会出现,因为某些基本建设会在某地区上出现,所有有关产业都可共用。专业化知识(specializedknowledgeinteractions)的交流将进一步推动整个产业的技术与生产方法等。社区经济。城乡小镇一切配套设施将会在政府支持下形成。

主导产业群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取自于社会深藏(socialembeddedness),单个产业是否有共同的系统,与经济价值观;地区性的靠近,如经济规模本地化,有专业职工,非贸易的投入与知识交换;经济串联如共同顾客,供应商,人材,基建,等。现在西方国家,确实有不少的成功产业群例子。举例,墨西哥的造鞋业产业群是相对本地化而经济效率低,反之,矽谷的电脑产业群却是全球性而经济效率高。产业群可发挥产业的优势,使整个产业的利益,技术,人材流动的竞争力增强,无论在区域竞争或世界竞争都比较处于有利位置,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衰退产业与经济衰退周期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将衰退产业定义为“在持续的一段时间里产品的销售量绝对下降的产业。”产业衰退的特征是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其原因包括出现了新兴替代产业、技术创新停滞、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政策与制度的限制,以及人口变化包括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衰退产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经济可持续出现断层。当大量产业出现衰退时,势必从根本上影响经济增长。加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由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变化,当某一产业出现衰退时,整个地区将被迫进行产业调整,将使这些地区陷入长期的困境之中。造成失业问题,危害社会福利。衰退产业必然分离出大量的多余劳动力,增加失业者。另一方面,富余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不符合新兴产业的需求,再就业困难。危害企业生存。产业是企业最基本的生存环境,产业的兴衰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

衰退产业是经济发展新陈代谢的一种机制。衰退产业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不但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了对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就连一向奉行不干预政策的美国政府也很关注衰退产业的调整问题,而且衰退产业历来是国际贸易中各国的主要保护对象,发达国家对于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衰退产业,如纺织业、服装业、钢铁业、农业等实施各种关税和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

第8篇

关键词:物流园区;区域经济;成长极理论;极化效应;均衡机制

随着中国物流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的物流园区也悄然兴起,并蓬勃发展。很多城市都建设和正在建设物流园区,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运输公司、仓库、集散中心、货运站等,开始集结于物流园区。热闹非凡的物流园区建设“潮”是中国的一项新生事物,但如何使其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并有效避免其负效应,是一个颇具探讨的问题。

物流园区及推进型产业基础理论

所谓物流园区,是指各种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近两年来,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可谓是潮水般汹涌,数不胜数的城市、乡镇都在发展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集市场信息、现代仓储、专业配送、多式联运和市场展示及交易于一体,面对的客户更广泛、服务辐射半径更大,规模更大,配套服务的综合性更强。同时,将众多物流企业聚集在一起,实行专业化分工,既避免重复投资,有效地提高物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物流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可实现产业运作的配套化和系统化,实现物流功能的集约化。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各部门、产业、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和互相依赖关系错综复杂,物流产业就是维系这个关系的纽带,连接社会经济的各个部分并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有机的整体。同时,从生产过程来说,物流被称为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二利润源”。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美国还不足10%。我国如果能将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降低到15%,每年将为全社会直接节约物流成本2400亿元。因此,有人把现代物流看作经济运行中不可缺少的动脉系统,甚至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现代物流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第三产业的现代物流园区,可以带动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可以认为,物流园区是一种“推进型产业”。

所谓推进型产业(PropulsiveIndustry)就是一种优势的经济单元,它自身的成长与创新会诱导其它经济单元的成长。推进型产业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尔鲁克斯(perroux,1981)在它的成长极理论(GrowthPoleTheory)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无论在大经济单元或是小经济单元之中,均存在着不平等的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不均衡现象。换句话说,就是一些经济单元支配着另一些经济单元,佩尔鲁克斯称其为“支配效应”(Dominance),具有支配作用的经济单元即为“推进型产业”。成长极理论认为,经济成长并不会同时在所有地方出现,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成长极上,并通过不同的管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佩尔鲁克斯的成长极理论是一种抽象的经济空间概念,后来的学者将成长极概念,转换到地理空间上,提出了“发展极”概念,认为“发展极”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引导企业和行业在某些大城市与发达地区聚集而自动产生“发展极”;一种是由政府透过经济计划和重点投资来主动建立“发展极”。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决定了中国物流市场的潜力很大,政府己将发展物流业提上议程,物流业发展目标已被写进中国第十个五年计划之中。并使中国的物流市场的发展、物流园区的建设成为中国加入WTO后的热点。

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涓滴效应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都会要求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先投向最有效率的区位。在这些区位,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会导致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市场力量通常是递增而非递减的,从而市场力量将促使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动更加聚集,导致报酬递增。由于聚集的经济,这些地区将会持续而累积的快速成长,形成区域经济的“成长极”,但同时,也导致了发展的不均衡。美国经济学者赫希曼(Hirschman)认为,“不均衡发展策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他认为,经济进步并不会同时在每个地方出现,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区域经济实力中心首先发展。然而,经济进步一旦出现,其巨大的经济推动力,将会使经济成长围绕最初的成长极而集中。因此,不均衡是经济成长中所不可避免的。但当这种不均衡所产生的成长极达到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就会产生“涓滴效应”(Trickling-downEffect),生产力的分布就会趋于分散或均衡化,导致区际间的经济成长差距逐渐缩小,达到相对平衡发展。

目前我国的物流园区大都布局在经济基础好、交通条件便利的城市边缘,更有较大的辐射半径,如深圳平湖物流基地的辐射范围将包括国内的华南地区和京九沿线,国外的东南亚地区等。上海的外高桥物流园区计划建成跨国公司分拨中心聚集地:浦东空港物流园区将着重于海内外的空、海物流;西北物流园区将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体,建成上海陆路辐射长江三角洲和内陆省份的物流枢纽。这三大物流园区,将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布局在城市的这些物流园区作为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以其基础设施先进,技术和资金力量雄厚、交通信息发达等区位优势,与周边地区存在着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吸引和拉动着周边地区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向物流园区城市聚集,从而形成城市经济累积性集中成长,形成城市经济“成长极”。作为成长极推进型产业的物流园区,其运行过程中自发的经济规律属性,使其在推进城市经济出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向周边地区辐射着直接或间接效应,使周边地区的经济、管理、技术水平等得到全面提升。

在物流园区成为推进型产业,促使所在城市形成“成长极”的初级阶段,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差距会拉大,但从长远看,一方面物流园区的经济效应会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按照经济发展规律,累积性集中成长并不会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一旦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在成长极城市不断扩大和聚集,将会产生“聚集不经济”,进而促使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分散,促进周边区域的发展,进而达成其物流园区所在城市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均衡化,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相对均衡发展。这就是发展极理论中的“涓滴效应”。

由于“涓滴效应”使整个区域经济相对均衡发展,这既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符合我国经济增长发方式转变的国策。我国区域(东、中、西)经济发展计划正是基于发展极理论,让有比较优势的东部地区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向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转移,进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的差距。基于这种思想,在我国的城市,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城市,如深圳、上海等城市建立具有推进型产业优势的物流园区,使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城市经济“成长极”,并向整个区域全面辐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繁荣。

物流园区的极化效应及政府均衡机制

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滚滚的“热潮”足以看出,人们正在利用它创造城市经济的“成长极”,它将作为物流产业的主要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型产业。无疑,物流园区发展的过程中,极易产生极化效应,使区域内经济差距拉大。也正是物流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给我们提供了未雨绸缪的有利条件。在发展物流园区的同时,就应该研究控制极化效应的措施。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市场机制同时也是控制极化效应的有效途径。但成长极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之前,抑制极化效应的市场机制很难有效发挥作用,甚至极化所产生的对周边地区的“滞阻”作用会大于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因此,在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必须借用政府的调控杠杆,政府是市场均衡机制的替代者。

物流园区建设需要较大的投资,除了引资,融资之外,绝大部分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要扶持物流园区的优先发展,将公共投资适度集中于此,并透过相关政策来保护该产业的稳定成长。当物流园区开始运作,政府应视发展阶段的不同,提供与其相配合的发展策略。当园区发展逐渐成熟,政府应积极鼓励区域内的经济资源互动,并将公共投资转向区域内落后的地方,以促成区域内的差距缩小,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在物流园区发展中,政府作为一种均衡机制,还应着重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考虑物流园区的网络规划问题。市场自有其供需规律,从长远和眼前利益、局部和整体利益、国情与接轨等全方位考虑来规划园区网络,才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选择。对此,政府应有主导性的导向政策,而不是任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发展,把业界和理论界所担心的物流园区的“泡沫”杜绝在发展初期。另一方面,各省市的物流园区规划,应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并充分考虑交通运输设施的分布、市场的供需发展等多种因素,来安排其合理的布局和规模,并研究制定物流园区对整个辐射范围的经济带动策略。

物流园区作为区域经济“成长极”的推进型产业,无疑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更需要政府的机制来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资源,才能发挥物流园区的真正优势。

参考文献:

1、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省略/,2002,4,1。

2、李仁贵《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理论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第9期,1988年9月,第63-70页)

3、中国物流市场成热点的两大原因,省略/,2002,3,29

第9篇

在趋势主义的框架下,适当运用结构主义进行分析,对于判断长期趋势下的短期方向,是极为有效的。本文,我们试图用结构主义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一下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看看是不是能找到一些方向。

首先,从经济成长阶段的角度。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共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一是传统社会,其特征是不存在现代科学技术,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农业居于首要地位,消费水平很低,存在等级制,家庭和氏族起着重要作用。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即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世界市场的扩大成为经济成长的推动力。

三是起飞阶段。起飞就是突破经济的传统停滞状态。实现起飞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较高的积累率,即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二是要有起飞的主导部门;三是建立能保证起飞的制度,例如保障私有财产的制度;建立能代替私人资本进行巨额投资的政府机构等。罗斯托认为,一国只要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经济就可实现起飞,一旦起飞,经济也就可以自动持续增长了。在西方国家中,英国在18世纪的最后20年里实现了起飞,法国和美国在1860年以前的几十年里实现了起飞,德国是在1850-1875年,日本在19世纪最后25年。

四是走向成熟阶段。这是起飞阶段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虽有波动但仍持续增长的时期。这是指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国家的产业以及出口的产品开始多样化,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不断增多,厂家和消费者热衷新的技术和产品,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民福利、交通和通讯设施显著改善,经济增长惠及整个社会,企业开始向国外投资,一些经济增长极开始转变为技术创新极。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成熟阶段的时间为:英国为1850年、美国为1900年,德国为1910年,日本为1940年。

第五为大众消费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奢侈品消费向上攀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开始大量利用高科技的成果。人们在休闲、教育、保健、国家安全、社会保障项目上的花费增加,而且开始欢迎外国产品的进入。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已进入这一发展阶段。最后为超越大众消费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一些长期困扰社会的老大难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目前中国整体上仍旧处于第三阶段的中后期,由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的时期,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共振效应,及2008年金融危机为全球经济确定了统一的经济周期的起点,这使得我们提前拥有了成熟阶段后期的特征,即结构性。我们已经处于向大众消费阶段的过渡时期,对比目前我国的经济基本特征与大众消费阶段的特征就可以看出。这就符合我们关于一个趋势向另一个趋势的过渡阶段的提法,并且,由于中国经济的复杂性,竟然存在两个趋势性转换相叠加的局面,即经济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局部过渡与成熟阶段向大众消费阶段局部过渡的叠加,过渡时期的纠结与复杂更深一层。

这是我国提出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从转型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很长时间,这表明这个过渡期、转型期的艰难与漫长。经济成长阶段转换最重要的转变在于,经济的主导逻辑发生结构性转变。如工业化是创造财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工业化的后期,为效率而损失公平的后果逐渐累积,使得后者的地位逐渐上升,逐渐成为主要矛盾,这时创造财富向公平的分配财富转换,将是新的趋势转换时期的主要逻辑。对于中国而言,以发展为纲,以GDP为考核基准的状态,将会逐渐发生转变,与民生相关的指标,将逐渐成为考核政府业绩的重头。而与GDP考核所伴随的政府行为,如投资、基建、地产、高铁等等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也会逐渐发生转变,而促进服务业、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之类与服务消费相关的发展模式,会逐渐占据主流。这就是经济成长阶段对于经济主导逻辑,进而对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的具体要求。

刚刚发生的高铁事故,在让人心痛的同时,也会造成更为深远的影响,这提醒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严重问题,需要做根本的转换。转换的核心之一,就是大幅降低发展速度,尤其是投资速度,提高安全,提高质量。这种现实的要求,是与经济起飞阶段向成熟阶段转化所要发生的变化相印证的。从资本市场暴跌3%的反应来看,民众及投资者对于目前发展模式的不满,已经促使他们做出了用脚投票的决定。

所以,需要认清我们未来面临的是一个极为艰难与缓慢的过渡期、调整期,原有的发展模式将逐渐被替代,所谓的降低GDP预期到7%并非是空穴来风,也并非政府主动调控而为之,这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无法跳过。当经济主导逻辑发生结构性的转变,未来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会相应转变,那么原有的趋势会逐渐成为过去,必须形成新的投资模式以应对未来的转型期,同时,为新的趋势的形成做出准备。

以上是从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对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做出的理论预测,事实上,从经济的基础层面,已经开始具备进行这样的转化的具体要求及条件。我们从经济的三驾马车来做下简要分析。

经济的三驾马车为投资、出口及消费。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前两者发挥着核心的作用,但到现阶段,这两驾马车明显遇到发展瓶颈,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居民储蓄及外汇占款提供了丰富而又廉价的资本,使得投资成为发展经济的有效而低成本的手段,这在过去三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得很清楚。但目前这种手段开始受到制约,由于金融杠杆的不断提高,地方债务平台为代表的金融系统风险开始逐渐显现,加上2008、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超级货币刺激计划,使得目前累计了前所未有的金融风险,不但累积的量大,而且高杠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要面对消化这种风险的艰难时期,去杠杆成为金融系统的主要任务,廉价、安全与充沛的资金成为过去,投资作为经济的一驾马车,虽然会继续保持重要地位,但这是稳定的需要,已经没有继续成为经济发展主要引擎的机会。

出口是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甚至成为我国目前巨额货币体量的重要原因。这与刚才提到的投资的廉价资金相对应。投资与出口生产、制造一起,成为过去三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发展到现在,一方面中国制造占世界市场的份额已超过20%,几乎没有再向上的空间,另一方面作为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优势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开始削弱,并伴随着向财富分配为主要逻辑的阶段转变,劳动力成本还会继续提高。所以,原有的出口模式将很快成为三驾马车中最弱的一驾。

那么现在看来,三驾马车中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原来最弱小的消费了。家电下乡、汽车减税等等,表明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由成熟阶段向大众消费阶段过渡的时期,消费为王,这是本质性的要求。甚至从产业发展角度,投资、出口为代表的工业,也会逐渐失去经济的主导地位,而第三产业必将崛起,成为新的经济支柱。

第10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 民生人寿保险公司 投资 富贵今生险

一、引言

当今,人们的保险意识越来越强,保险业发展的如火如荼。一方面,人们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大,急于寻找能使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另一方面,老龄化和各种重大疾病及自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养老担忧和生活负担,要求人们提前寻求一种能保障未来的投资方式。因此,各大保险公司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推出了各种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二、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格共同创立了储蓄生命周期假说,该理论主要是引用跨时期消费的概念来阐释个人的储蓄与消费行为。其核心是以个人(或家庭)的消费行为的研究为基础,通过边际效用分析来说明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以符合理性人的方式消费自己的收入,以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使之产生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由此,保险公司为了方便人们的投资储蓄活动,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来设计各种保险产品来代替人们的储蓄行为,以满足不同人群对险种的需求,并通过既保障又分红的双重保险作用来吸引广大的消费群众者。

三、 生命周期理论在保险产品的应用

1. 个人生命周期的划分

个人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是制定保险产品的基础。保险产品的核心是根据客户所拥有的资产情况和所处的年龄来实现客户的需求与目标,既实现投资获利又减少人们对未来财务状况及养老的担忧。

(1) 个人财务生命周期

一个人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构成了个人的财务生命周期,大致可划分为积累阶段、巩固阶段和消耗阶段。在积累阶段,个人刚升职,收入较低,投资仅是为了能够获得孩子的教育金;在巩固阶段,个人已经达到晋升时期,工作稳定,收入较高,投资目标除了可以获得健康的保障,还可以分红;在消耗阶段,个人工作已到了退休年龄,收入水平降低,投资仅仅是为获得养老金。

(2) 家庭生命周期

在确定和分析客户保险需求时,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的分析更为重要,保险产品的选择往往根据整个家庭的情况做出。

在形成阶段:刚刚组成家庭到子女出生阶段,收入一般但负担较重,家庭投资目标为了获得子女教育金及监看保障;在成长阶段:子女上小学,家庭收入稳定,支出去收入同比上升,投资是为了获得教育金,婚嫁金及健康保障;成熟阶段:子女上中大学,收入达巅峰远远大于支出,投资为了获健康保障及分红;衰老阶段:子女成家立于,收入大幅度下降,投资主要为了获得养老金及健康保障。

2. 生命周期理论运用的实例

民生人寿保险公司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兼顾客户的实际状况, 将保险产品细分为“ 民生金榜题名少儿教育金两全保险”、“民生幸福360少儿两全险”、“民生如意相伴两全保险”、“富贵今生”和“富贵齐添”五类,在全国较早的推出了和个人生命周期相关联的保险产品。具体来说,这些产品是民生人寿保险公司根据客户在其所属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财务收支情况和投资目标, 结合已有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实施包括教育,医疗健康,养老及投资分红等计划在内的一揽子保险服务。对不同保险产品的具体分析见下表:

四、解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我国保险产品业务的建议

第一、对生命周期理论要从具体事实出发。在设计产品时,为一些特殊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在推荐产品时,要针对客户的实际需求,推荐个性化的险种以适应其特殊需要。

第二、坚持以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保险产品业务。在推荐产品时,首先要了解客户的年龄段和家庭组成情况,以推断其所处的个人财务生命周期和家庭生命周期,从而对客户的保险需求和保险产品的选择进行大致定位。

第三、加大保险产品的宣传以及普及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应从不同层次来接近不同的群众,多次进行关于保险产品、保险知识、保险功能等方面的演讲,让群众从基本上了解保险产品,提高保险意识,从而让保险产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美)侯百纳著,孟朝霞译.人寿保险经济学[M].国际金融出版社, 1997.

[2]徐婷.关于西方生命周期的理财理论的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2008(2):258

[3]张杰,殷玉平编著.《大师经典:1969-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才学术评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第11篇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高技术企业 成长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高科技含量、以高成长、高风险、高回报为特征的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美国硅谷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引起了人们对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强烈兴趣。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经济转换时期特有的问题,我国的高技术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难,资金问题已经成为束缚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瓶颈。

风险投资的产生既弥补了传统融资的巨大缺口,又为高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开辟了新的方式。如果说,高技术中小企业是发展经济的动力机,那么,风险投资就是动力机的重要能源。

一、风险投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本投向蕴含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获得成功后高资本收益的商业。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者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回报。”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发动机”、“催化剂”和“孵化器”的作用。

首先,风险投资为新创建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新商品的进程。

其次,推动和促进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为高技术成果的规模生产培植了土壤。

第三,风险投资的择优投资原则,使有广泛市场需求的高技术或高技术产品首先投产,引导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风险投资家参与高技术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风险,促进高技术企业的顺利成长。

第五,风险投资进一步改善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

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对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格雷纳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指导、分权、协调、合作五个阶段;而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并更进一步地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化为10个时期: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本文根据典型的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我国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对风险企业成长阶段的常用划分方法,将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三、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作用

(一)种子期

种子期是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企业创立所需要的资金往往来自创业者个人、创业者的亲属、朋友等。如果从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数量还不够使企业实现高科技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企业往往会寻求风险资本的支持。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成为“种子资本”。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往往会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际关系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

(二)导入期

导入期是高科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试销阶段。此阶段内,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风险;还要进行市场营销,赢得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因此,企业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加投入。这一时期投入的风险资本成为“导入资本”。

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除了提供资金,更要帮助创业者组建一个强势团队和组织机构,以有效规避团队风险和由于关联经济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帮助风险企业把需要的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专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催化作用。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扩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又有所增加,资金支持是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风险资本的注入会促进实现高科技产业规模经济性和速度经济性,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有效领导和控制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应果断采取措施 ,避免创业者能力风险。同时,还应在追加投资时应对风险企业再次评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一阶段,风险投资起到了使资金与管理再次融合,使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实现速度经济性的催化作用。

(四)成熟期

这一阶段是指被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资金需求不象以前那么迫切,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严格地讲,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从性质上已不属于风险投资。

这一阶段要实现将高科技企业由风险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组织转变。风险投资公司在此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治理、包装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 上市或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寻找风险资金退出的途径。

综上所述 ,本文把决定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分解为品牌 、网络资源 、资金、团队建设、战略制定、培训、营销辅助、治理结构、技术支持等,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仅解决风险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而且用其特殊的运行机制有效结合科技、资本、管理、金融等资源,促进高科技产业按照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快速发展 。

四、结论

在高技术企业每一成长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融资风险以及其他风险等.这些潜在风险在不同的投资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以及风险损失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应当对处于不同阶段的风险企业需要采用不同的支持手段。

风险投资公司的目的是实现资本增值,这与风险企业的成长目标一致。要实现风险企业的高速成长,风险投资公司所投入的资源应与高科技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相匹配。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机会时,应根据自身能力选择相应成长阶段的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要在正确分析自身所处的成长阶段基础,选择资源与其相符的风险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应与所投资的风险企业建立起这种独特的战略同盟关系,把高科技企业的各种资源与能力有效整台以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陈克文.高技术风险投资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成思危.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

[3]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37.

[4]王莉.发达国家和地区风险资本与中小企业创新结合模式比较.经济管理,2002,(21):73-76.

[5]孟宪昌.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任学峰,孙绍瑞.风险投资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过程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

第1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金融成长周期

现今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都开始面临着融资困难的发展瓶颈。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本身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整个融资市场不景气。很多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的考察,仅仅观察表面的困难,只讲述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的现象。相反,对每个发展阶段时期内的中小企业的相关融资内容,并没有深入研究。因此,探寻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和融资结构的变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和融资结构的基本定义

企业的融资结构是指企业资金的各种来源和组成结构。究其根本,是指企业本身拥有的内部资金和从外部投入企业的资金,最早关于企业融资结构概念研究的是M-M定理。企业的规模程度、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企业经营内容的市场发展状况、外部的融资环境等都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因素。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分为初期、成熟期、衰退期三阶段的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已经被提出。在之后和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又提出企业金融成长周期可分为创立期、成长阶段、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对企业金融成长周期进行细分,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并且提出了在各个不同的成长阶段,企业的资金来源也各不相同。

例如,企业处于创立期时,因为本身处于初期阶段,资产和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企业本身的设备和相应的人员配置都还不完善。所以企业的资金多来自企业拥有者自身投入的资金,外部投资资金较少或者没有。当企业开始慢慢发展,赢得利润越来越高,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时,企业所吸引的外部资金投入就会越多,那么企业的规模就会发展的更大,设备和人员配置都趋于完善。

二、关于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较为迅猛,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有数据显示,早在2004年时,我国已经拥有约28万家的中小企业。但是,当时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占据比重还不到百分之七。我国现在的中小企业中,大部分都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也就金融成长周期的创立期和成长阶段。

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还处于比较单一化,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的融资来源多属于企业经营者自身投入的资金,或者是企业利润所投,都属于企业内部投资,来自于金融证券公司等的外部投资基本上处于一个很低的比重。而且,在占据很低比重的外部投资中,又有将近98%的外部投资是来自于银行的贷款。

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活动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进行“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导致中小企业更多的运用内部融资,或是银行贷款。这也导致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不能够很好的完善,而且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局限,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连接在一起,企业的监督机制不完善,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在同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并不能和大企业相抗衡,久而久之,中小企业就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三、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变化的一些建议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考量,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优化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为了达到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目的,中小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改善。

第一,合理的融资结构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只有一个合理的、适合企业现况的融资规模才能平衡企业的融资成本和收益。对此,中小企业必须要如实的了解自己的企业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收支情况。从而来确定企业需要多少的资金,在确定了资金需求量之后,才能利用多种不同的融资渠道,来达到最优化,最适合企业发展的。除了确定资金需求量之外,中小企业由于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企业创立初期,企业的信息不对等,来自于企业外部投入资金较少,甚至没有,这时候企业就更多的运用内部融资,或者银行贷款,这就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要高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能够有效的利用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对于企业融资结构的债务融资,一定要谨慎运用。虽然债务融资有益于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抵税。但是债权人和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二者之间还需要签订债务契约来保证二者的权益。如果企业发展良好,当然双方利益是处于一致的,但是一旦企业出现状况,来自于企业外部投资加重了企业的负债,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产,可能会导致倒闭、破产。并且,在企业需要进行新一轮融资时,企业可能会因为现有的融资状况导致融资失败,进而影响企业的效益。

四、结束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小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对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从我国现有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分析,可以看出金融成长周期理论是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捷,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2002,09:63-70.

[2]孟祥英.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6.

[3]何学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