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

时间:2023-07-25 17:16: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园景观设计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园景观设计特点

第1篇

【关键词】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主题公园是伴随着大都市的建立而成长起来的,当居住环境被各种高楼大厦环绕时,城市公园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起来,不仅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设施,而且也为人们更多的认识社会、了解自然、享受现代高科技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便利。而于此,也为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考验。

一、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人文气息的缺乏

目前,在我国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中,只是侧重于了对公园景观的美观的设计,在对于景观的设计中,往往只是追求了景观的壮观,而对于结合居民的生活所需的设计较少,对于人文气息是比较缺乏的。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中,对生活气息的融入较少,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城市主题公园与居民之间的和谐。

2.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重复,缺乏新意

在我国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真正有新意的设计比较匮乏,往往只是一个城市的主题公园景观设计较好,那么就会有很多其它城市在复制,使得公园景观设计的选题过于重复化,而往往缺乏了当地应有的特色,也缺失了城市主题公园的意义。对于城市主题公园景观在具体选题时,往往缺乏对市场的分析和真正创意,只是为建造景观而建造景观,从而早成了主题的大量重复。

二、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原则分析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现代城市公园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充分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充分注重以人为本的这一原则,更好地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得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景观设计的样式、不能只是为了景观设计的漂亮而设置各种障碍物。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对人文的关心,对于主题公园内的各种设施要以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而设计。

2.艺术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对于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我们要更加注重形态的艺术性及其与整体环境的结合。在主题公园的设计中,户外空间形式的组合与创造是其首要因素,但要也要考虑到其艺术美感。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要把艺术与实用性更好地结合,起到发挥或重塑地域风格的效应,从中传递出艺术美感,从而用艺术魅力来达到对环境育人的促进。

3.生态性原则

在城市公园中,生态化是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对于公园建造的最初目的。而城市主题公园更是要符合这一标准。因此,对于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要考虑到从生态的角度来出发,更加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各种植物的复合种植,更好地保持植物的多样性,进而满足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鉴赏。

三、 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对于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我们要加强对城市自身优势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利用,从而更好地将城市周边的优势更好地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主题公园资源。

3.1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以当地文化内涵为核心。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应该讲文化内涵作为景观设计的核心,通过将文化内涵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来表现人类的文化,再设计过程中应该保留文化的真实性。公园景观设计师在进行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时可以将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以及审美和科技结合起来。将地域特征、历史底蕴及文化内涵与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有机融合在一起。

3.2加强名胜微缩型的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时,为了更好地迎合一些群体的特殊要求,在景观设计时,我们可以把世界各地有名的名胜古迹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微缩,使其集中地排列在一起,从而以标本的形式集中的展现出各类景观的风貌,从而使得游客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纵观到较多的世界名胜。

3.3加强对动植物生态型的设计。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的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呈现出远古时代的一些原始森林和稀有植物,区域性植物、野生动植物等,可以利用盆栽或者森林公园的形式,形成一个具有多样性、门类较为齐全的动植物生态型主题公园,这样不仅可以保护野生的一些动植物,还可以向人们宣传一些保护动植物的科普知识。对于公园景观的设计,我们要坚持植物配置的适地性与生物的多样性,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优先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尽可能保留地形地貌,并加以利用,减少施工成本,突显城市特色。

3.4主题公园的园路设计

在城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园路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景观的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组织园林空间和引导交通游览路线,还是人们休息散步的场所。在城市公园中,需要通过对游人特征、行为、数量等的调查与预测,全面系统地考虑游人的行为特点,进行人性化的园道设计。如人们有抄近路、走捷径的行为习惯,在布置公园游览路线时,就应该考虑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他们能迅速便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路程,避免相互之间形成干扰。又如,当公园中道路存在高差的变化时,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台阶,用缓坡代替,这样可方便坐轮椅的使用者,这样也可更好地体现出主题公园的人性化设计。

3.5主题公园的水景设计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在主题公园里的水体可以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和温度,净化空气,形成气候宜人的环境。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能给人以不同的体验。作为公园中的主要活动者,人都具有亲水性,在公园中适当地设置水体,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人性化的水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要对池岸和水体深度进行控制,处理成浅水或设置深水防护措施,保证游人的安全。同时,在因人而异,结合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具有亲和力的水景,如涉水池、旱喷泉、水台阶、水流雕塑等,使人能与水亲密接触,增加空间的活力。

结束语: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现代城市公园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城市主题公园的出现,就满足了人们对业余休闲时间的去处的选择。因此,对于城市主题公园的景观设计要求也就更高。主题公园的建设需要有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为前提,而规划与设计的前提是对影响其建设的各个因素做充足的考虑和分析,以主题公园自身的魅力去吸引游客以及投资商,还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主题公园的管理模式,重视公园的持久的生命力的维持,让主题公园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与人们更多地欢愉的享受。

参考文献:

[1]保继刚.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11(33)

[2]郝美田、李静.国内外主题公园发展研究动态[J].西部林业科学,2012(41)

第2篇

关键词: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

开放式公园就是指坐落于城市中,以绿地为主并具有一定的面积,由政府出资建设,归城市绿化局和原公园管理机构管理,建成后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公园。它是人们休闲、放松的自然化游憩境域,同时兼具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开放式公园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城市休闲娱乐设施,其目的在于供广大市民休闲娱乐,享受都市生活的乐趣。

1 景观设计在开放式公园中的作用

开放式公园是城市的绿肺,是城市生态园林环境的重要体现,但作为开放式公园它并不是简单的植物种植,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与人互动,有人参与的。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对景观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准确的评价、对其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法进行设计或改造,使开放式公园在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吸引市民前来休闲、游憩,带来社会与经济双重效益,保证开放式公园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2.1社会化原则

城市公园的发展从原先的封闭式管理逐步向开放式迈进,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是社会的福祉,也是人人平等的体现。景观设计中首先就要满足开放式公园要成为普通百姓经常活动的地方,景观设计要能吸引百姓并且保证公园的通达性良好,人人都有机会进入其中。

2.2人性化原则

开放式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功能之一给生活在压力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舒心、可以放松的场所,其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旅游者,设计时考虑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尤其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社会大众,而非设计者本身的喜好,故设计时应该注意百姓的特性和需求,尽可能的使设计符合人们的意愿,如果在景观设计中忽略了人的因素,那么这个景观设计和建设就很失败。

2.3艺术化原则

开放式公园是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花园,是美与生态的代表,如果一个公园内仅仅是一些的杂乱无章的树木,即使能达到生态的效果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因而要通过对开放式公园的景观元素进行合理地艺术化处理及设计,传递出艺术美感,用艺术魅力来促进环境育人。

2.4生态化原则

作为开放式公园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公园建造的初衷就是作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景观设计首先就要从生态角度的出发,要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乔、灌、等植物的复合种植,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需求。

2.5自然化原则

景观设计是人们思想创作的现实体现,它可以打破设计规范、条列,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但作为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是融入生态系统中的,因而其设计的风格满足自然化的特征,不生硬,不做作,不突兀,富有情趣并与周围能很好的融合。

3 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建立多物种的复合植物群落

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开放式公园采用大面积的绿色植物进行营造,草坪是其中的一项选择,但鉴于草坪属于高养护性绿地,建植及养护费用都很高,往往会增加公园的经济负担,不建议大面积使用,相对而言可以选择较为好养护的植物群落,并将果树和经济作物引入景观造景中,同时以乡土树种为主,多树种组合,适地适树,高大乔木、中小乔木、灌木等被合理搭配;珍贵树种与普通树种兼顾;慢生树种与速生树种兼顾;以常绿树种为主,搭配落叶树种。

3.2设计独特的植物造景风格

在植物景观设计上可以突破前期对设计方案一味追求规范、法规及条例,加强对绿化的前瞻性预测,设计出有情趣、有人情味的可持久的绿化空间;设计出特色性强,识别性高,可以让游人快速、准确地界定其所在位置的植物造景;充分考虑居民的心理要求,发挥绿化的实用功能。

3.3构筑特色公园小品

公园小品种类繁多,体量小巧,富于神韵,具有艺术性、时代感在点缀园林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公园小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融合于公园的景色之中,是公园环境中的一景,但因它自身具有的色彩、质感、肌理、尺寸、造型等特点,除组景外同样具有观赏的作用。因而景观设计要注重对小品进行形式美的加工,使其个体具有观赏的价值,不仅可以提高公园的艺术价值,而且带动其他公园要素的观赏价值。例如一组休息的坐凳或一块标志牌,如果设计新颖,处理得宜,做成富有一定艺术情趣的形式,会给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公园环境更具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松雅湖湿地公园

【前言】:植物设计作为湿地公园整体建设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湿地原有的植物资源,然后合理选择适宜植物品种,进行协调、搭配,完善湿地原有的自然景观及生态系统,呈现给游客一个完美的状态。长沙松雅湖湿地公园,就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湿地公园建设工程,虽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现有的植被,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1、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原则

1.1生态可持续原则

湿地作为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湿地的生态持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具有生物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要考虑为湿地生物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此外,要保持湿地的透水性,以及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保证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的完整共存[1]。

1.2合理利用原则

湿地原有植物加以合理利用,湿地原有植物适宜原本的生存环境,生命力强,在保证原有植物的生存的情况下,进行植物种植设计,与其他植物合理搭配,提高其原本的观赏价值,也易于管理。

1.3植被演替原则

湿地生态公园的丰富植物种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依据植被演替规律,设计符合生态系统要求的植物群落结构,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2、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2.1概况

松雅湖公园位于长沙市长沙县北部,北至捞刀河,南至滨湖路,东至东六线北段和东八线南段,细致松雅河,占地面积489.62公顷。1973年围湖造田,2003年长沙县启动团结垸退田还湖工程,形成现在的松雅湖湿地公园。项目目前还在建设当中,该项目规划以松雅湖为核心,建设一个以湖光山色、自然生态为基础,集休闲、旅游、健身、娱乐、水上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2]。

2.2分区设计

2.2.1陆地分区。为满足公园的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采用分区设计的方式,不同功能区设计不同的植物景观,依据不同植物的特点,来满足不同功能区的使用要求。公园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创智企业区、历史人文区、健康养生运动区,创智企业区的行道树,选取香樟树,香樟树适宜长沙的气候,生长速度快,且四季常青,有欣欣向荣之意;历史人文区的行道树是枫香,枫香秋叶变色,搭配长沙丰富多彩的历史、人文和艺术十分协调;健康养生运动区选取布迪椰子作为行道树,搭配沙滩区域,热带风貌的活力特色十分适合这一功能区。

2.2.2水域设计,松雅湖公园全面蓄水后水域面积达6000亩,公园内湿地植被种类众多,生物多样、丰富,在水域设计中,严格保育水质保障水量是项目重点,为搭配大面积的水域景观,设计柳岸莺啼的景观设计[3]。这类景观设计应用垂柳、醉柳、香樟、朴树、枫杨、红枫等植物,配以大面积水域,营造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的景观特点。

2.3文化设计

湘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支独具风采的区域文化,在设计植物景观时,要对湘楚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当中,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并进行搭配,使植物的文化特点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位于历史人文区的碧竹园,种植金镶玉竹、紫竹、刚竹、哺鸡竹、青皮竹等各种类的竹子,将潇湘名人园包裹其中。竹子坚韧,不屈不挠,寓意古代先贤,利用不同形态构件不同优美景观的同时,利用自身具备的文化特点,与名人园的幽、雅特色完美融合。

2.4特色设计

2.4.1茶园的设计。长沙县著名的产茶基地,茶文化由来已久,因此,在历史人文区设计一片茶园,用以展示长沙县浓厚的茶文化。茶园在布置上顺应地势种植高桥银峰茶,形成梯田式的视觉效果,在展示茶文化的同时,表现出有优美的视觉景观。

2.4.2梯田花阶。由于松雅湖的历史成因,规划时为纪念曾经的农耕记忆,设计了梯田景观,梯田花阶由种植水生植物的水梯田和种植各类花草的旱梯田共同组成,种植香蒲、黄菖蒲、水生鸢尾等植物[4]。水梯田采用分层种植的方式,选用的水生植物,多为挺水植物,基部沉于水中,扎入泥土中生长。水生植物本身就对于创建良好的生态系统有重要作用,能够净化水质,保持水体美观。

2.5空间特色设计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建筑与植物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空间分。植物的搭配,既能美化建筑的优势,又能掩盖空间不足的劣势。植物与建筑的协调搭配,能够营造舒适的植物生态景观。位于运动养生区的烟雨林,将酒店、漫步跑道、健身馆等隐匿于林中,利用香樟、木荷、红花木莲、独本女贞等植物,按照不同生长特点,分层次规划,将烟雨林打造成一个天然氧吧,同时将给在这里健身的游客营造一个幽静、隐秘的环境效果[5]。

3、湿地公园植物设计品种选择

在进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植物品种选择,在选择时,首先要优先选择乡土树种,能够做到适地适树;常绿植物与落叶类植物协调搭配,使四季都有景可赏;开花植物适当选择,花期会影响整个景观效果,适当选择开花植物,合理规划景观效果;尽量节约成本,选择植物保证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长沙市松雅湖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为对象,简要分析了湿地公园的植物设计,目前项目还在继续中,生态雏形已现,吸引了黑天鹅等动物的到访。这一成功的湿地公园植物设计案例,值得我们在其他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借鉴学习。

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环境净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中,要在保证湿地的可持续生存环境的大前提下,营造一个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

【参考文献】:

[1]张瑞吉,王菲.浅谈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6,19:115-116.

[2]孙桂玲.浅谈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118-121.

[3]赵胤,张克.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2,01:77-80.

第4篇

随着各国经济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后工业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景观生态设计需遵循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文化性这四种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也需要借鉴这些原则。后工业景观设计的方法众多,最常见的方法为保留再利用、生态恢复与促进这两种方法。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应该遵循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最小干扰性原则,保护原则和生态、艺术、功能三者相协调的原则。设计者还应该掌握生态重建的策略,以修护被损害的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原则

一、后工业景观概述

1.概念产业成长阶段论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这种划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农业时代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工业时代以工业为主要产业,后工业时代以第三产业为主要产业。当一国经济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往往会产生逆城市化的倾向,大量的工业厂区由此变为废地。而经过设计者对工业废地进行再设计就产生了后工业景观,所以,后工业景观就是在后工业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根据后工业景观产生的背景,可以将后工业景观定义为根据工业废地的自然资源特点,充分利用后工业时代的工业元素进行规划设计,使工业废地具有休闲、娱乐、观赏等多种功能的景观。例如,后工业城市再生景观、后工业景观园林就属于后工业景观设计的典型。

2.分类按照地域类型可以将后工业景观划分为城市开放空间和郊野后工业景观两大类。城市开放空间指的是地处城市区域的后工业景观,例如,北京著名的改造自原国营798电子厂老厂区的798艺术中心因为地处朝阳区,而属于城市开放空间。郊野后工业景观指地处市郊的后工业景观,例如,德国鲁尔工业区因为地处市郊而属于郊野后工业景观。按照使用功能可以将后工业景观划分城市后工业公园、城市后工业广场、郊野废弃地公园和矿区后工业公园。城市后工业公园指依托城市的工业废弃地建立起来的生态公园,例如,世界著名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便属于城市工业园公园。城市后工业广场指的是依托工业遗址建立起来的生态广场,例如,万科在天津老玻璃厂遗址上建立的大型水晶城广场便属于城市后工业广场。郊野废弃地公园是指依托市郊的工业遗址及地理环境建立起来的生态公园,例如,粤中造船厂公园便属于郊野废弃地公园。矿区后工业公园是指在废弃的矿区遗址上建造并充分利用矿区地势特点而建成的生态公园,例如,德国艾森矿业区公园便是典型的矿区后工业公园。

3.特点后工业景观和一般的景观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特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依托性即后工业景观需要遵从原工业废地的景观特色,要依托原工业废地的建筑、设施、生态环境来进行修建。设计者往往需要全部保留或者部分保留原工业废地的一些建筑设施和构筑物。例如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公园就保留了原煤厂的一些设施和构筑物,遵从了原工业废地的景观特点。(2)功能性后工业景观作为公共场地,应该具备最基础的功能性。所以后工业景观往往具有观光、休闲的综合使用价值。例如有的设计者将废弃工厂的会议及展厅改造成大型音乐厅,将工厂的墙壁改造为攀岩墙,将炼钢厂的冷却池改造成潜水区都使得工业废地发挥了一定的功能性。(3)生态性设计者追求效益最大化,无论用材及施工都注重最小消耗、最小污染,为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设计者往往因地制宜使用材料,使用可循环再生的材料,使用原工业废地的材料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二、景观生态设计

1.生态设计的概念和内涵生态设计是指设计者将环保作为最重要的设计参考因素,将生态环境作为设计的最终目的。生态设计也称环境设计或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从环境的角度看,应注重减少资源消耗、将对环境的危害值降到最低;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应注重降低建造成本,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目前对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众说纷纭,有的学者强调文脉原则,有的学者强调生态原则,有的学者强调经济原则。本文认为这些说法从不同角度来看待景观生态设计,因而都有道理。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应该是多元的,具体包括四项原则。(1)功能性原则功能性原则要求景观生态设计尽量多地提供给人们多元的使用价值。将工业废地的历史加以保护,就具有了文化价值;将工业废地的设施加以改造,就具有了实用性价值;将工业废地的废旧设施进行艺术美化就具有了审美价值。(2)生态性原则生态性原则要求景观生态设计必须注重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展现更为丰富的自然生态特点。工业废地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良莠不齐,设计者需要取长补短,实现生态价值的最大化。(3)艺术性原则生态景观设计能体现视觉审美价值。工业废弃地的建筑和设施往往不具有视觉审美价值,这就需要设计者通过艺术创造赋予工业废地以艺术价值。(4)文化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即学者们强调的文脉原则,指的是生态景观设计能体现出景观以外的内在内容。这些内在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工业废地与其他的遗址一样,也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这就需要设计者保留并突出这些文化价值。虽然有的景观生态设计不能完全符合以上四点要求,或者有的长于此、短于彼,但是这四点却应是景观设计者们所重点依托的原则。

三、后工业景观的生态设计

1.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非常多,而且随着设计理念的进步,设计的方法还将越来越多,但是最主要的方法却是亘古不变的。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最常见的方法是保留再利用。保留再利用的方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这种方法一直受到了设计者们的青睐。综观世界上著名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无一不是利用了保留再利用的方法。对原工业废地进行保留包括全部保留和部分保留。很多工厂废弃物经设计师的点染,往往就具有了艺术审美价值。例如设计师将废弃的车道改为景观中的通道就非常自然而轻松,将废旧的围栏改为攀援墙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来的建筑构造。在高明的设计师那里,废弃的矿堆、渣山、墙壁、锅炉都可以是某种灵感的源泉。另一种为生态恢复与促进。这是因为工业遗址往往受到了自然力的破坏以及人力的损毁而变成了毫无实用价值和视觉美感甚至是严重被污染的弃置地。这就需要设计者采取一定的策略来恢复被破坏了的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环境。对工业废弃地的生态恢复与促进包括土壤、水源、植被、生产设备等范畴。根据现实,工业废弃地受污最为严重的往往是土壤,于是对土壤的处理就成为生态恢复与促进的关键。常见的对受污土地的恢复办法有净土法、翻土法和改造法。目前国际上通过的生态恢复与促进的方法是4R原则。4R原则即改建(Rehabilitation)改造(Reclamation)、重建(Re-creation)和恢复(Recovery)原则。

2.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目前设计者在设计后工业景观时往往遵循以下三大原则。(1)最小干扰性原则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首先需要依托原工业废弃地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不同的工业弃地,其建筑规模、构造和废弃设备各不相同,设计方案需要充分利用工业废弃地的条件。当然这不是说,景观生态设计就必须完全顺应工业废弃地的特点,而是指人为对环境的破坏值应该降到最低。(2)保护性原则设计者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护原工业废地的优势的自然生态环境,想方设法改变原工业废地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考虑使用可再生的材料,可以循环使用的材料,绿色材料。设计者应该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成本,以保护工业废地的生态环境。(3)艺术、功能、生态相协调原则设计者无论从材料的选用,还是对工业废弃地环境的改造都必须重点考虑生态价值,但是仅仅以生态价值为标准是不够的。设计者还必须综合考量艺术价值、功能价值和生态价值三者之间相协调的关系。综观世界上优秀的后工业生态景观无一不是兼具艺术价值、功能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景观。

3.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的生态重建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景观设计者们重新站在生态主义的角度上审视景观设计,促使景观设计师们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行业的本质。景观设计师也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实现后工业景观的生态重建。其中依托原建筑的构造进行设计、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因地制宜选择材料都已经成为设计者们常用的策略。在设计的过程中,景观设计师对生态意义的考量往往胜过对审美价值的考量。尽管从外在表象上看,很多后工业生态景观不够精美,但是其生态价值却是值得肯定的。工业废弃地的生态环境由于受到了自然的和人力的损害,因此往往需要生态重建。生态重建包含对工业废弃地的土壤、植被、水源、垃圾的处理和改造。要求设计师能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工业废弃地的生态重建。

四、结语

对于工业废弃地的生态化改造,发达国家已经带给了我们很丰富的经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后工业时代的趋近,越来越多的工业废弃地将会产生。首先我国应该加大对工业废弃地的保护力度,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工业废弃地。因为工业遗产也属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设计者需要将工业遗址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运用生态设计的方法加以改造。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设计一样,也需要遵循功能性、生态性、艺术性、文化性这四种原则。设计者还必须遵循后工业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最小干扰性原则、保护原则和生态、艺术、功能三者相协调的原则。设计者们需要灵活使用各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工业废地的生态改造。后工业景观设计的难度大于一般的景观设计,属于跨学科的行业,其涉及建筑设计、环境艺术、景观设计、遗产保护、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这要求后工业景观设计者应该不断学习,勇于开拓。

参考文献

[1]刘松茂,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建筑出版社,1999.

[3]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12(8):103.

第5篇

关键词:水生植物;公园;湿地;景观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S68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水生植物的各类非常繁多,目前已经开始应用于城市的园林水景布置中,它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起到美化作用。现代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环境持续恶化,需要通过一定的景观改善来对城市的环境进行优化,让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增加。近年来,城市景观研究不断深入,公园湿地景观设计城为现代景观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生植物可以充分应用于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让居民更能够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2.水生植物特点

水生植物主要是指常年生长在水中的植物。目前我国的高等水生植物有三百多种,按照生活方式可以分为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与沉水型等。挺水类主要是将茎与叶露在水面之上,根系较为发达,尺寸较大的植株适水能力强,浮水类的植物叶片漂浮于水面上,一般浮水类的植物叶片海绵组织相对发达,有着大量的空气,浮叶植物相对于挺水类植物的适应水特性更强,菱的适应水深可以达到3米,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断根生存,而不再受到根的限制。漂浮类植物的根会直接漂浮到水中,叶在水外,可以随着水体的流动而不断移动,可以对水中的矿物质进行吸收,如浮萍、凤眼莲等。[1]沉水类植物的根在泥中,而茎怀叶都隐藏于水体中,可以有效阻止水上层的动力对湿地底部进行扰乱,有效保持底泥营养,可以净化水质,在白天生成足够的氧气,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如苦草等。

3.公园湿地景观设计概述

湿地公园是一种以规模化的湿地景观为主体,通过对其他生态系统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原有湿地进行适当开发,形成可以供人们观赏、发展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城市湿地公园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与人工湿地公园,人工湿地公园以自然湿地为基础,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需要把湿地尽可能地打造成接近自然状态,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有所不同。[2]

公园湿地景观与其他的公园景观有所不同,湿地公园中绿色元素更多,可以纳入绿地系统规范的范畴。公园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首先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丰富与完善。湿地景观中要在原有自然湿地风貌景观的基础上,通过植物各类与数量的引进不断完善,在对植物的选择时,要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居民的喜好、当地的特色等综合地考虑设计。

4.水生植物在公园湿也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4.1景观效果

水生植物可以观叶、赏花,人们能够欣赏到水生植物映照在水中的倒影,给人以一种清新、舒适之感。水体宽广,给人以一种平静的感觉。通过亭、桥等一些建筑体对水体进行隔开,根据不同的质地地面与围合空间进行植物的生长与欣赏。整体会显现出一幅掩映、幽静的景观效果。整个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改善当地的气候,提升城市品味、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座城市工作、生活。

4.2生态效果

现代城市的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噪音污染、垃圾污染与大气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的案例也在多个城市中频繁出现。充分利用好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中的设计可以有效降低污染。水生植物可以吸收、富集水中的营养物质与元素,提高水体中的氧气含量,避免底泥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利于生态平衡。大部分的水生植物都具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提供氧气为鱼类呼吸,而水生植物的枝叶可以为鱼类与水栖动物提供庇护场所,水生植物与湿地中的水生动物、鸟类的栖息地形成生物多样性,促进公园湿地景观生态的自我调节。另外水生植物可以为人类或动物提供食物,或者成为人工饮料,作用非常大。[3]

4.3经济效应

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公园的环境形象,结合其他的建设、景观投入,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公园湿地景观都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水体中加入水生植物已经成为设计者的共识。公园的建设在现代城市中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已经受到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也对公园建设投入了更大的支持。

5.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5.1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体现之一。[4]水生植物的湿地景观设计要坚持多样性原则,要尽可能地选择多种类的植物类型,建立更多的水生植物群落,恢复沼泽环境,建立多种生存环境,对物种进行保护;坚持功能性原则,发挥湿地生态功能参与者,对染污环境进行改善;适应性原则,选择本地植物为佳,尽量避免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有可能存在性差,也有可能会对其他的物种造成毁灭性打击影响,避免过度繁殖的水生植物;美观性原则,水生植物的选择与搭配要注重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取得优美的景观构图,根据水深浅,依次种植各种类型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特性,进行环境满足。

5.2水生植物的选择

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应用中,要选择适合当地的乡土水生植物,如红线草、水芹等挺水植物,二是要选择对城市污水有美化作用的水生植物,根据相关实验,在不同的湿地景观中不同的植物美化作用有所不同,如在滇池公园湿地景观中,香浦、水芹对水中的TN、TP有着良好的净化作用,可以达到高达50%的去除率。[5]

5.3水生植物的配置

在水体的植物的搭配上,要通过艺术性的构图原理进行设计,充分体现植物的个体与群体的形式美,最为和谐的配置是对水生植物进行高低错落,在岸边进行点植,实现植物的色彩与线条多变,避免种植一些裙边式的种植方法。一些规则式的水体需要在围合规则的种植槽,其中的水生植物不需要太多,避免生长蔓延后对整体的景观起到破坏作用。目前曲折溪流的配置手法相对特别一些,对于品质与色彩的要求都比较高。[6]在水生植物的种植时,还要充分考虑卵石的排放次序,一般选择在点植植物之前,充分缓解水流对水生植物的冲击作用。在品种搭配上,要充分体现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相呼应的特点,保持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相协调配置。同时水生植物还要注意与耐水湿的乔灌木和色叶树种的配置。尽可能地将水生植物的配置与环境达到和谐、自然、舒适,充分体现出现代湿地公园景观之美。

5.4新技术应用

生物浮岛是通过植物的栽培基盘与固定系统构成,它的作用类似于水体中的植物带,通过植物的生长直接将水中的营养物输出,通过根系形成一个生物膜,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与合成代谢作用,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生物浮岛技术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的作用,目前已经在有景观要求的池塘等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形成一道水上风景线。[7]

6.水生植物在公园湿地景观设计案例

位于珠海高栏港装备制造区的南虎湖园林绿化工程(已建成),总面积为71万平方米,水体面积60万平方米,平均水深为2米,投资约2000万元。项目规划充分根据现有地形特点,结合项目制约条件,遵循生态原则、开发与维护原则,以水体、植被、园路为主,打造自然、野趣同时具有一定休闲功能的开放性滨海生态湿地项目。在水体周边主要与南水大道及装备二路的衔接地带,生长着芦苇、香蒲、微甘菊等野生植物,在绿化设计时要充分与道路绿化相衔接处理。项目绿化工程总体可概括为“一湖三带多景点”,本次南虎湖公园规划适合咸水生长的植物种类主要有秋茄、桐花树、拉关木、海漆、芦苇等。

图一 高栏港南虎湖项目园林绿化工程总平面图

图二 高栏港南虎湖项目园林绿化工程苗木表

6.结语

水生植物对于公园湿地景观设计与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水生植物的类型选择、合理搭配,创造出适当审美需求的水上风景线。把水生植物的良好净化环境作用与景观设计特性充分结合,实现景观多样性,满足欣赏需求,促进城市公园环境更加美好和谐,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城市的形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温连芳.东营市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2]王玉琳.武汉综合公园中湿地景观营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3]钟琪.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色彩规划设计初探[D].四川农业大学,2013.

[4]刘妍.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方法和景观创意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5]陶冶.黑龙江省湿地植物景观设计初探[D].东北农业大学,2013.

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景观设计;视觉效果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基本概况

1、中国元素的基本含义

“中国传统元素”所表现的特点不仅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文化象征。它不可能类似于西方文化所表现的那样具有简单补充润饰的特点,更不应该是一种狭隘的,单单只是对民族主义进行宣传的旗号。对于“中国传统元素”而言,他是人类生存环境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承担着与世界文化相融并影响世界的重要使命。而在景观设计当中,中国传统元素同样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于东方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则主要重视自然美,在景观设计当中以曲线以及自然基线对景观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使得所创造出来的景观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而在我国古代的园林设计当中,许多景观构建元素都收到历史背景、宗教文化以及地域特点的影响,而对于现代设计元素也都被赋予了许多特别的含义,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独特景观。

2、中国元素运用的重要性

中国元素通常是包罗万千:首先便是中国的本土元素;其次便是中国的传统元素,如中国书法、篆刻印章等等;最后,便是具有现代特点的文化元素。而对于中国的传统元素而言主要就是指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它是中华文明通过不断的演化今儿对民族特质以及民族文化进行彰显的主要特征,能够充分的对中国传统民族历史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观念进行提现。将这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最为先进、优秀的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相互结合,不仅能够增加园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感,从而也会体现出具有独特特征的民族文化,而且还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在最为全新的领域当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继承,达到对民族的复兴、不断推动中国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景观设计当中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融入与运用

1、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理念

对于设计者而言,理念的运用是设计行为的先行者。在景观设计当中,怎样去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好的融入到景观设计当中,怎样更为合理的去运用自然的中国元素,从而让景观设计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则是值得设计者深思的重要问题。例如:在国家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所构建出来下沉式庭院当中下沉庭院当中,设计师借用“钟”、“磬”、“鼓”、“萧”等一些具有传统民族特点的元素来凸显中国的“礼乐”文化,礼乐文化作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当中一种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文化特征,迎客庆典习俗,与奥林匹克公园所表现出来的理念不谋而合,从而也能更好的凸显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景观设计理念。而在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设计当中,依据当地的地形特点更好的布置周围的建筑物以及雕塑艺术,同样,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具有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国独特地域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运用现代景观手法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2、在景观中对中国传统元素色彩设计的运用

在景观设计当中,色彩的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变化着的,特别是景观当中所种植的花草树木,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怎样在四季变化当中体现出景观的色彩以及色调变化,并且与景观当中的主体构建因素相统一,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景观色彩进行再次的构建,其主要方法和规律分为以下几点:1)采用自然色进行构建,运用自然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色彩,在景观当中展现天空、石材、水以及植物等不同的具有本体的色彩,从而促进人为景观重新构建,营造出更为自然的自然体系。2)运用半自然色进行构建,这里所指的是通过运用人工所加工出来的自然物质,来对相关因素进行展现,达到一定的转变但是又不完全对自然物质性质的色彩进行转变,在园林景观中表现为石材、木材和金属材料的颜色,朱雀山中的部分景观即半自然色效果;3)采用人工色进行构建,通过人工进行加工从而展现出一定的色彩体系,设计者在对景观的构建当中,利用各种颜色以及涂料进行表现。树木、石材、建筑物等作为景观设计当中重要的点缀因素,是景观构建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部分,运用人工元素对其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特点以及色彩进行重新组合,才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景观色彩的主调及特点,而天空以及大面积的水域也是景观当中最重要的背景色彩,这些色彩的重新组建能够使得园林构建更为生动、活泼、充满趣味,因此,园林设计中运用中国元素表达中国风色彩时的设计,不能孤立的进行,需综合“天时、地利、材美、工巧”等诸多影响因素。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就在青山绿水间运用了这三种色彩,恰到好处的展现了山林之美。

3、在景观设计当中对新材料技术的使用

新材料以及现代工艺技术的运用则是对景观设计构建的重要手法之一,在现代景观设计当中,除了要对常见的砖石以及产铜的材料进行运用的同时,还应该更好的融入现代材料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景观特点进行展现,例如在景观设计当中对陶瓷透水砖的使用、对金属材料的运用以及融入纳米材料等等。而在对陶瓷制品的运用当中主要采用玻化砖以及陶瓷锦砖、玻璃制品这些新型材料,运用这些不同的材料特性以及特点构建出更为全新的视觉效果。

参考文献

[1]郭君.为建筑的传统与现代寻找一个平衡[J].长沙大学学报.2006(01)

[2]张鸿雁.城市意象要素的本土化文化认知[J].城市问题.2004(05)

[3]赵升红.当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元素[D].内蒙古大学2012[4]韩学凤.论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3

[5]杜茵.中国古典诗词对现代园林意境营造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3

[6]周宇.地域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第7篇

关键词: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改进和提升

城市景观设计下的城市绿化环境是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景观设计下的城市绿化环境工作是否做得好,关系到绿化环境给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里面的生态部分留下的印象好坏,以及影响城市生态部分的正常健康成长。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着中国城市这个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急剧增加,大量的人员走进城市这个生活圈,使城市这个大集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绿化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为了改进城市的生活环境,不得不在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下功夫。

1当今城市绿化下的绿化现状

城市发展的迅猛,当今的城市往往有新老城区的明显差异。也是由于新老城区建设时间、建设技术、建筑材料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使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存在着新旧不一、美观性不强的局面。纵观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种种不利方面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

1.1结构比较单一、覆盖面积不够

当今的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主要是在城市街道两旁搭建花园,花园里面种植各种绿化环境的花草树木。这种花园在城市的街头小巷随处可见,但是往往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这个花园一方面由于建设结构的单一性,另一方面由于绿化覆盖的面积不广,所以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城市行走的人们,往往为了方便自己的出行而践踏花园,甚至采摘花草。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也是呈现单一化,多数公园的场地被水泥建设成路面,大量可以种植花草树木的场地就被这样浪费了,虽然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娱乐休闲带来了方便,但是花草树木给人们的观赏性微乎其微。城市绿化环境的建设只是突出了城市的个别景观,并不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全面的视觉感受,不能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质的飞跃。

1.2缺乏长远考虑,造成经济浪费

在城市这个大生活集体中,往往人和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人们才认识景观设计下的绿化环境的重要性。譬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娱乐场所中绿化环境下的草坪往往随意被人们践踏、破坏。刚开始人们认为没有多大的事情,以为踩过的草坪可以长出来,但是大家都这样认为,你踩我也踩,久而久之,草坪被践踏成了路,人们才责怪起来,觉得这块草坪怎么没有被城市园林绿化者们种植上,然后再次种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样的草坪践踏事件在各个城市周围肆意发生着,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给城市增加了经济负担。

1.3没有突显人文地理特色

每个城市的地理位置都有所不同,使每个城市显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景观特色。每个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这个城市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性特点。北方很多朋友认为香蕉好吃,就从海南带回香蕉树苗种植,但是事情的结果是这些树苗都不能成活,这就是南方和北方在地理、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造成香蕉这类的花草树木不能再异地生存。而城市中引种其他地方的花草树木来进行种植,最终造成不能成活的案例也不少,很多成功引种的案例,虽然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极大的观赏效果,但是却不能突显地方的特色,外来人员感受不到这个城市独特的景观特色。还有一点,就是由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人们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许多反映城市历史文明特色的景观被肆意拆毁,城市这些传统保留下来的文化历史、自然的景观被现代化的拆卸机器摧毁。可见,现代的高速发展给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从中反映着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下的绿化发展现状。

2城市景观设计提高绿化的措施

2.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在城市这个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城市中的活动把城市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景观、事物产生了复杂的内在联系。人们的感受反映着城市这个城市的色彩、活力,以人为本的城市景观设计理念就是强调人和自然能够达到和谐统一,充分而又合理的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考虑到人们的感受。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在空间结构布局上,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心里特点。譬如,要设立专用人行道、街道旁的花园里设立警示牌,使人们没理由随意践踏花园里的花草树木;在公园区的绿色草坪休息区的座椅旁、专用厕所旁等等群众聚集的地方设立警示牌,以及在景观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群众聚集区的细部设施规划设计,给人们最方便、最舒适的感受,相信这样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能给人们带来视觉和感觉上的双重享受,城市的街头绿地、公园休息区、广场观赏区等等场所必能成为大众的喜爱。

2.2提高城市绿化率

在城市整体景观设计的布局中,为了体现城市给人最自然、最亲近的感觉,城市绿化布局中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植被种植方式。城市最常见的街道旁花园中,一般选择对称性的植被种植方式,大力最大限度的种植植被,花园里除了种植各种高大树木,对于花园里的空地大力最大限度的种植各种花花草草。而在城市这种观赏性的公园,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种植各种常青树和落叶树、种植各种乔木和灌木丛,从而极大的丰富公园的观赏性。而对于广场这种大型娱乐场所,种植各种花花草草就是一道亮丽的绿化风景线。

2.3在传统中求创新

城市景观的绿化景观很多保持着传统的格局,是历史再现的最好不过的画面。历史不能被人们所遗忘,在当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更该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创造出地方继往开来的特色。一方面要保留这些历史景观设计给城市带来的绿化环境影响,同时也能感受到这些绿化反应者城市的人文价值。一棵古树的放置给这些城市传统绿化景观也会带来不少的韵味。

3总结

总的来说,当今城市绿化下的景观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景观设计下的现今绿化发展存在种种设计不合理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发觉和改善。认真剖析透彻城市景观设计理念,提高我们城市的绿化面积,提升人们对城市绿化重要性的觉悟,达到绿化城市这个家园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戴晔倩.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现代园艺,2012(02).

第8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植物应用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植物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意义

园林植物是地域性自然景观的指示性元素,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最具代表性元素之一。因此,植物景观设计成了现代城市公园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强调自然文化和植物景观的设计手法,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之所在,也为其他人员进入景观设计领域设置的一道高高的门槛。人们逐渐认识到,植物同人类一样,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迁徙,自然本身会将一片不毛之地变成各种迁徙植物的竞争场所,而人工营造的植物群落也会在自然的影响之下产生结构上的变异,只有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植物群落才能够持久稳定的延续下去。可以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为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2.园林植物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物质,在自然界中已形成了固有的生态习性。长期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早已厌倦满目高楼林立,大家向往绿色,渴求自然。完美的植物景观也应注意科学性、艺术性的结合,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2.1景观特色鲜明,多选用原生植物进行规划设计。特色鲜明的景观形象能增强城市公园的活力和艺术感染力。在进行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尽量选用城市所在地特有的或原生植物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避免由于外来引入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同时通过积极选用本地植物,能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发展,保护当地生态平衡。

2.2植物造景的表现形式。园林植物种类繁多,主要由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构成。木本植物有观花、观叶、观果、观枝干的各种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有大量的花卉和草坪地被植物。因此城市公园在使用园林植物造景时应考虑根据乔灌花草的高矮层次进行合理搭配。

2.2.1孤植树是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较开阔空间,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所在。

2.2.2树丛,是按形式美的构图规律,既表现树木群体美,又烘托树木个体、美的丛状组合形式。在形态上有高低、远近的变化,随着观赏视点的变换和植物季相的演变,树丛的群体组合形态,色彩等景象表现也随之变化。

2.2.3树群,是以树木群体美为主的树丛群体的扩展形式。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的树木群落,具有曲折迂回的林缘线,起伏错落的林冠线和疏密有致的林间层次,立体感强。树群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

2.2.4花坛,是以草本花卉为主的众多植株的集合体。以艳丽的花卉群体色彩表现花坛的图案纹样或模拟造型,具有工艺美的表现特点。花坛作为主景时,大多都设在大门和前广场上,或主要道路叉广场中心,作配景时,常设于道路、广场两侧,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

3.园林景观中植物配景应用

园林景观在与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是利用不同园林植物的多特有的姿态进行配置的,其不仅能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美、颜色美,还能表现出装饰美。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是为了满足人们视觉、与感官冲击力所设计的,将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山水的点缀,不仅能增加园林的层次变化,同时也能构建一幅人们向往的自然图卷,同时也能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园林植物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为人们提供一个清新的环境;同时也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园林植物造景不仅能为人们提供可观赏的景观,也能满足人们避暑纳凉的需求,使人们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4. 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设计 

4.1针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园林景观的设计 

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常会见到由于过于注重景观规划与建设,没有认识到植物引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而破坏城市环境的现象。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中,不仅要注重景观的美观与实用,还要注重景观所采用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此保护城市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4.2结合城市公园的园林文化主题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

城市公园的规划常以多种表现方式突出园林的一个主题,并以此命名。由于城市发展规划的原因,城市公园的建设主要由原有场地改建以及新建两种方式。在对改建公园的规划设计时,须在原有文化主题及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与没计。在此前,应先进行现场的实地考察,对原有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同时了解原有建筑历史、故事等相应背景文化,为此后的规划与设计奠定基础。对于新建公园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结合场地地形、城市所在地气候条件以及城市本土植物形态特点、生长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景观设计的主题思想,以此开展规划与设计工作。 

4.3 以互动性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为设计方向进行景观的规划与设计 

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多以互动式景观为基础开展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景观的互动式设计,是指在景观的设计中,通过形式与空间的巧妙处理,将人的被动式欣赏变成主观的能动参与,真正实现景观参与最大化,从而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根据现代心理研究与园林设计理念,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应更多的注重景观与游人的互动,以互动的方式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更多的乐趣。

4.4 利用立体绿化打造城市公园景观 

由于城市土地的紧张,现在的城市公园多为中小型园林。这也使得其绿化面积较小,其尽管设计应以中小型景观为主。积极利用立体绿化园林景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的同时也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打造了良好的平台。在进行立体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多年生植物运用的原则,以及植物生长期的特点,打造持续性的绿化立体景观。同时注意利用园林景观中可以利用的墙体、灯柱、休息座椅高架绿棚、栅栏、凉亭等建筑,打造独特的立体绿化景观。通过利用可以利用的立体结构增加城市园林的空间划分,给人以视觉上、感觉上的空间扩大,同时也利用立体绿化景观达到吸附浮尘净化城市空气的目的,为提高城市环境奠定基础。 

5.开阔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

要求设计人员要开阔设计思路,以多种形式的景观设计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面积,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在园林景观中的小路上使用泥地零散铺石的方式进行路面的规划与设计,路的两边模拟野生环境打造郊外的自然景观。在泥地与路石间的缝隙种植花草,即打造了独特的园林景观又提高了园林内的绿化面积。

6.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地区概念的相对模糊化以及突发事件的发生,这使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建设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独具匠心的城市公园布局,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突出城镇的个性,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小型生存空间,对常住居民和旅游者都有持久不衰的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公园在缓解人们精神压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之,开拓与创新,传承与发展,共建和谐人居环境永远是时展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张文英,《园林景观设计实录》.第一版.百通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孟兆祯,《园林设计之于城市景观》,中国园林,2002.04

第9篇

关键词: 景观 设计 概念 要素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以及设计要素

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她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精髓,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景观设计的要素包括景观设计的素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要素来体现的,景观设计的素材和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水体,铺地和景观小品。其中,地形地貌是设计的基础,其余是设计的要素。地形地貌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场地和基础。这里谈的地形,是指景观绿地中地表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在规则式景观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景观中,往往因为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通常一般的景观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是后一部分内容。地形地貌总体上分为山地和平原。进一步可以划分为盆地、丘陵,局部可以分为凹地、凸地等。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考虑生态学的观点,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景观,减少对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可以减少土石方量的开挖,节约经济成本。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景观元素的基础。景观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二、景观设计的限制因素

景观地形设计又不能局限于原有现状,而要充分体现总体规划的意图,作必须的工程措施。所以每个景观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挖湖堆山"。 山、丘的多少大小和容人量有关。同时还要考虑到因堆山而挖湖所减少的陆地面积并不小。

经济因素。有人计算,用1:2.5的坡度堆一个10米高的山,山顶上留30平方米地面,就要用13000立方米土,据估计,单是土方价约近50万元。如果堆高20米,土方就达10余万方了。因为高度增加一倍,土方量增了8倍。因此要掌握"山"的数量和高度,主次分明,画龙点睛。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造地形。以上海为例,50-60年代的杨浦、和平、虹口公园因有日伪时期弹药库、靶场而堆山;70年代人民公园因人防工程出气口而堆山;80年代枫泾公园因原址土丘而设计地形,皆合乎当时当地情理。90年代滨海人工森林为改善种植条件和景观而挖鱼塘堆山;现在闵行区和环线指挥部计划利用七宝附近垃圾山作公园,都是因地制宜好例子。

三、景观设计的作用

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简单的来说,主要有四点: 1、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2、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具有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3、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4、组织景观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在具体的设计表现手法方面,可以采用GIS新技术,如VR仿真技术手段进行三维地形的表现,以便真实地模拟实际地形,表达景观设计后的场景效果,更好地和客户进行交流沟通。

四、景观设计中的道路设计

这里所说的道路,是指景观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景观的骨架、网络。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景观面貌和风格。例如,我国苏州古典园林,讲究峰回路转,曲折迂回,而西欧古典园林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形状。景观道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景观道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是景观一部分。总之,当人们到景区,沿路可以休憩观景,景观道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规划中的景观道路,有自由、曲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形成两种不同的景观风格。当然采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补充。仔细观察,上海杨浦公园整体是自然式的,而入口一段是规则式的;复兴公园则 相反,雁荡路、毛毡大花坛是规则式,而后面的山石瀑布是自然式的。这样相互补充也无不当。不管采取什么式样,景观道路忌讳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景观道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采用变断面的型式。如转折处不同宽狭;坐凳、椅处外延边界;路旁的过路亭;还有道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样宽狭不一,曲直相济,反倒使道路多变,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和人行、运动相结合,各得其所。 道路的转弯曲折。这在天然条件好的景观用地并不成问题:因地形地貌而迂回曲折,十分自然,不在话下。而在条件并不太好的地区,一般就不是这样。为了延长游览路线,增加游览趣味,提高绿地的利用率,景观道路往往设计成婉蜒起伏状态,但是有的地区景观用地的变化不大,往往一马平川而根据不足。这时就必须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来配合园路的转折和起伏。

五、景观设计的运用原则

景观的设计当然应该首先注重实用,同时其所设置的环境也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场所,所以应该以适合、适用为原则。各项设施、设备应该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合宜的设施和设备,并考虑外观美,以增加环境视觉美的趣味。必须要了解设施物的实质特征(如大小、质量、材料、生活距离等)、美学特征(大小、造型、颜色、质感)以及机能特征(品质影响及使用机能),并预期不同的设施设计及组合、造型配置后所能形成的品质和感觉,确定发挥其潜能。另外,设计中还必须考虑到设施景观的安全性,以防止它们被盗或遭到破坏,大型的运动设施应建造必要的围护。对于小型的设施应该把它们牢固的安装在地面或者墙上,保证所有的装配构件都没有被移动、拆卸的可能。

六、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 极简主义园林;景观;简洁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世界园林艺术种类众多,不同地域环境中的景观所呈现出的表现手法和景观特征也有所不同。城市设计的发展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景观功能性的要求更加迫切,现代景观设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汲取传统园林优秀设计方法,并与新的生活需求和创作方式相结合,营造出具有体验性、人性化的景观,是我们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极简主义园林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园林设计的流派之一,所具有的简约化、整体性、艺术与功能的结合、对地域文脉的挖掘与传承都无不体现其对于景观的理性化思考。对于极简主义园林的探索,能够加强我们对西方园林的整体性认识,为现代景观注入新的血液,丰富和发展现代景观设计。

极简主义艺术

极简主义艺术风格源于抽象主义,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又被称为“极少主义”、“ABC艺术”。它通过对抽象主义设计元素的提炼与简化,最终将其作品呈现出纯粹的几何形式。极简主义艺术的显著特点是近乎单色的画面和严谨简洁的几何构图形式,其作品内部结构与艺术空间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旨在产生一种独特的“无法复制的交流”的空间意境。极简主义艺术主要体现在现代绘画、建筑和雕塑等领域。

极简主义园林

极简主义艺术在不同领域相互交流,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园林建设,逐渐发展产生极简主义园林。极简主义园林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但对观众的影响和冲击力却十分迅速和直接,简单中彰显着复杂,纯净中映射出神秘[1]。

极简主义园林的主要特征

3.1高度整体性

极简主义园林通过高度整体性的把握提高景观存在的重要性,并利用单一形式的重复应用等方式来表现其设计特点,目的是追求景观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例如彼得•沃克设计的波奈特公园,从公园的景观整体布局上看,简洁的几何网格形式相互叠加,构筑了景观整体上的基本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运用季节性植物和游戏场地来丰富环境空间层次。这不仅使波奈特公园具备了公园最基本的休闲娱乐功能,同时亦可作为城市广场或城市绿地空间,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性。

3.2几何形体的组合

极简主义园林特点还表现为对几何形体的组合利用。它对几何形体进行极致地提炼,最终提炼出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元素:方形网格、圆形、三角形等作为创作母题,通过彼此之间的简单重复与叠加,将其最终形态简化抽象为简洁的几何形式,同时利用几何形体所具有的方向性引导观景视线,并以此达到分割和联系空间的作用。

3.3功能与艺术的结合

极简主义园林源于极简主义艺术,但在设计中着重强调了功能的重要性。彼得·沃克认为,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其形式[2]。例如,滨水区一些台阶式的驳岸,首先具备了防洪、观赏功能和简洁美观的艺术形式,此外,还可以作为划分空间的物质形式。它们既可以把水域、陆域等空间形态统一于整个滨水区景观系统中,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空间划分为若干小空间,成为人们休憩观赏的区域,形成独立的空间形式。

3.4传统园林要素的提取

古典主义以其内在的特性:纯洁性、清晰性、人性表达、自然的精神,不断地影响着园林设计师 [3]。极简主义园林对传统园林设计要素进行了提炼并加以独特运用,形成了源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的景观表现形式。

3.5生态材料的多元化运用

极简主义提倡利用场地中现有的设计元素,以此来保护地域环境的原生性、提高人们的参与性和归属感。例如有色金属、反光玻璃、砂砾、顽石等都可以作为创作素材。对于景观设计元素的运用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形式的表现上,而是提升至景观功能性使用与创作内涵的高度统一上。极简主义园林讲究对原材料原生性的运用,在满足景观基本需求的同时亦能提高空间层次感和质感。如玛莎·施瓦茨所设计的面包圈花园,利用绿篱、玻璃,甚至是真实的面包圈来表达景观空间的意境,使人将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纳入到对于景观的体验过程中,体现了独特的设计特征与大胆的表现手法。

极简主义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

4.1 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与极简主义园林

景观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地理学等多个领域,兼具观赏、经济、文化和生态等综合功能。城市建设的发展,现代景观设计正日趋复杂化。传统观赏性景观存在着显著的局限性,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此外,在现代景观开发建设中也出现很多问题:视觉的强调,景观总是围绕新颖的景观形式来体现视觉冲击力,忽视了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各种文化的拼贴,缺乏景观审美的可持续性,人们最真实的景观体验更无从谈起。目前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呈现出一定的极简主义园林倾向,但由于设计者对极简主义园林内涵认知肤浅、创作环境和表现手法有所差异等因素,纯粹的极简主义园林作品并不多见。

4.2 极简主义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的景观创作方式,极简主义园林试图运用艺术理念来寻觅解决景观现实问题的方法。它以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让人们更完整地认识到艺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极简主义园林对于功能性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和原生环境的保护利用,是我们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值得借鉴的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景观设计时,应以保护地域性环境特色为前提,通过对使用者在景观场景中的行为特点和活动需求的调查分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人们对景观的整体认知,而不能将设计单纯地停留在极简主义的形式美感上,而忽视对资源的利用和功能的强调。极简主义园林对于现代景观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独特的设计内涵和新颖的艺术文化表现方法,是对景观设计理念的再造与升华。

结语

景观设计时,景观作品不能局限于某种单一风格的追求上,更多的应该是对特殊场所价值的理性思考以及实用性的再创造,强调景观的功能使用对人们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在立足本土文化,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景观设计的内涵,注重形式与功能、精神与物质的完美融合,同时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所设计的地域环境中去,保持自身的设计风格的同时跟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丹. 从画面走向体验——感悟当代景观设计审美趋向[J]. 新建筑,2003.04

[2] 申为军,译. 彼得·沃克访谈[J]. 城市环境设计,2007.04

[3] WALKER P,LEAH L.Peter Walker:Minimalist Gardens[M].Washington D.C.:Spacemaker Press,1996:7680.

第11篇

地形是公园的骨架,通过合理利用地形,可在公园中创造供人们休闲娱乐的优美环境。造园讲究因地制宜,对公园内原有的地形地貌要适当地保留,采用合适的处理手法使其发挥最大的景观效益。在处理不同地形时,可根据其特点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自然坡地可以成为人们休憩、静坐的好去处;梯形地可以设置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台阶;垂直地则可以布置舒服的座椅等等。

2公园的园路

园路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景观的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组织园林空间和引导交通游览路线,还是人们休息散步的场所。在城市公园中,需要通过对游人特征、行为、数量等的调查与预测,全面系统地考虑游人的行为特点,进行人性化的园道设计。如人们有抄近路、走捷径的行为习惯,在布置公园游览路线时,就应该考虑不同的使用者的需求,使他们能迅速便捷地到达自己想去的活动空间,减少不必要的路程,避免相互之间形成干扰。又如,当公园中道路存在高差的变化时,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台阶,用缓坡代替,这样可方便坐轮椅的使用者。

3公园的植物

植物是营造公园景观不可缺少的因素,它不仅可以构成优美的环境,还有衬托主景的作用。植物景观人性化的要点,首先是合理选择植物,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可以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从而使公园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其次,在植物配置上,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合理搭配各种乔木、灌木、花草等,为使用者提供一个风景优美的休憩处,并创造一个宜人的气候环境。在草坪的布置中,要注意选择耐践踏的草坪品种,为人们休息、嬉戏、聚餐提供便利。切忌布置纯观赏性的草坪,避免使草坪成为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风景。此外,还需要考虑公园中一些特殊使用者对欣赏植物的特殊要求,主要包括一些残疾人、老人和儿童,在植物的配置中,要合理配置其高度,方便残疾人接近植物;对于儿童群体,应注意避免选择毒的、带刺的、花粉引起过敏的植物,保证其安全、舒适性;对于盲人的欣赏需要,注意选择一些芳香的、声响的和树干有质感的植物品种,让他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感受大自然。

4公园的水景

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公园里的水体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净化空气,形成气候宜人的环境。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能给人以不同的体验。作为公园中的主要活动者,人都具有亲水性,在公园中适当地设置水体,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在人性化的水景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要对池岸和水体深度进行控制,处理成浅水或设置深水防护措施,保证游人的安全。同时,在因人而异,结合不同年龄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具有亲和力的水景,如涉水池、旱喷泉、水台阶、水流雕塑等,使人能与水亲密接触,增加空间的活力。

5公园的设施小品

公园设施小品应遵循观赏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有安全性和舒适性,又要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并具有亲切的尺度,能够反映生活情趣等。设施小品也是公园中和人最贴近的要素,所以必须保证设施小品的数量充足,位置布置合理,并且保证每个单体具有人性的尺度,给使用者以认同和亲切感。例如座椅布置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生理舒适性以及适度的开放与私密性。同时,人们在公园中活动,游园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不但依赖于必要的防护设施,还要特别注意公园的晚间照明设施。另外,必须在整个公园设置清晰、醒目、引导性强的标志牌,标明道路、设施、出入口、电话亭、厕所,并提供如何求助等标示性设施。

6公园的建筑及构筑物

建筑及构筑物作为公园景观设计中的附属要素,也可以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除了本身作为公园的景点外,它们也是为方便游人休息和观赏而设置的景观空间,所以其内部空间使用的舒适性也应该给予注意。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要求建筑内部空间尺度亲切宜人,遮荫蔽雨的效果好,视野开阔,座椅等配套休息设施使用起来舒服。不同的建筑及构筑物设计的方式也应根据功能不同而适宜安排,如小卖部要考虑选址及为大众服务的宗旨;雕塑要符合公园的主题和人的美感需求等。

7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开放性公园;园林景观;设计

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开放性公共园林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达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开放性公园在绿化设计上,必须遵从生态化与人性化这一重要原则,尽可能地满足各类游客的空间需求,使其特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由于人类社会文明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给公共园林管理工作的开展制造了很多麻烦。这就需要在公园绿化设计上采取有效对策,以免园林绿地遭受严重损坏,从而减轻公园管理者的工作压力。

1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1.1社会化原则

城市公园的发展从原先的封闭式管理逐步向开放式迈进,体现了社会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是社会的福祉,也是人人平等的体现。景观设计中首先就要满足开放式公园要成为普通百姓经常活动的地方,景观设计要能吸引百姓并且保证公园的通达性良好,人人都有机会进入其中。

1.2人性化原则

开放式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给生活在压力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舒心、可以放松的场所,其服务对象是居民和旅游者,设计时考虑的主体是空间的使用者,尤其是公共空间的使用者――社会大众,而非设计者本身的喜好,故设计时应该注意百姓的特性和需求,尽可能的使设计符合人们的意愿,如果在景观设计中忽略了人的因素,那么这个景观设计和建设就很失败。

1.3艺术化原则

开放式公园是城市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花园,是美与生态的代表,如果一个公园内仅仅是一些的杂乱无章的树木,即使能达到生态的效果却没有丝毫的吸引力,因而要通过对开放式公园的景观元素进行合理地艺术化处理及设计,传递出艺术美感,用艺术魅力来促进环境育人。

1.4生态化原则

作为开放式公园其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公园建造的初衷就是作为城市的"绿肺",为城市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因而景观设计首先就要从生态角度的出发,要符合生态化的特点,利用乔、灌、等植物的复合种植,保持植物的多样性,满足人们对于绿色植物的需求。

1.5自然化原则

景观设计是人们思想创作的现实体现,它可以打破设计规范、条列,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但作为开放式公园的景观设计是融入生态系统中的,因而其设计的风格满足自然化的特征,不生硬,不做作,不突兀,富有情趣并与周围能很好的融合。

2开放性公园植物种类选择原则

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充分重视植物的多样性,以防种群单一导致生态贫乏。园林植被是组成园林景观的重要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公园绿地的质量。特别是灌木、乔木、花卉以及宿根植物,它们能够增加园林绿地色彩的季相变化与景观效果。所以,公园植物配植必须多样化,从而提高景观质量与生态效益。乡土树种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较强,且养护成本较低,应作为公园绿化设计的主栽树种与首选树种,它们是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与保护。

3开放性公园植被种植原则

公园在种植设计上,必须对近期效果和长远规划进行充分考虑,如果单纯的追求公园植物配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就会偏离实用性。当设计栽种的距离较远,留出较大的生长空间,就会为游人的穿行树丛与攀折枝叶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这就极易导致园林绿化改造的景点与景区还没有见效成景,整个区域就会由点到面的遭到破坏。所以,进行种植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合理密植来降低游人在公园绿地随意穿行的几率,同时还能起到绿化改造成景早、见效快的重要作用。

4开放性公园特殊园林部分设计管理原则

在以往的绿化设计上,只注重各大景区之间的协调与联系,设计思路过多停留在静态空间的处理与艺术布局上,手法过于单调,没有和实用紧密联系。最终导致绿化改造后的景观还没有形成,已经栽植的花草树木却遭到了游人的破坏,公园内多处出现草皮斑秃、绿篱缺段与断枝缺株现象,这使公园的总体景观受到了较大影响。因而,在进行开放性公园园林景观设计时,应转变观念,在种植设计上做到因地制宜,以适用为出发点,在保证绿地完整性的同时,还充分考虑游人的活动习惯,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以防景观再次遭到破坏。

同时,在难以管理且布局较规则的绿地周围立上围栏并栽植绿篱,实行封闭养护。有些种植布局的形式是开放的,但由于四周设有直行园路,游人为图方便经常从边角处草坪与亚灌木处穿行,使得这些植被遭到践踏,严重影响美观。

5结语

建设开放性公园使得公园的客流量突然暴增,由于游人成分复杂,其素质高低不同,有些素质较低的游客经常践踏花坛、草坪,穿越绿蒂、围栏,肆意攀折树枝、采摘花卉以及破坏园林设施,这样的行为在公园里几乎随处可见。通过在公园绿化设计上采取有效对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利用人性化设计,多建立供游客休息、玩耍的场地,不但能够放松大众的心情,同时也有助于公园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凯旋,董亮.城市公园延长开放适宜性的评价研究――以上海市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6(07).

[2]洪春凤.城市公园文化初探――以武夷茶博园为例[J].绿色科技.2016(13).

[3]卢艳,杨颖瑶,李彬,宋朝辉.开放式城市公园的管理与维护――以保定市竞秀公园为例[J].河北林业科技.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