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时间:2023-07-25 17:1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 国有经济 调整改组 控制力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新要求,既与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相衔接,保持了目标的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和条件充实了奋斗目标,增强了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更高、更综合的现代化概念。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精神,贯彻落实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各个方面,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为我们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描绘了新蓝图,开启了新征程。向这样的目标进发,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必须强化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所谓经济基质量控制力是指高质量的经济以其先进的企业素质和技术,极佳的经济效益、极强的竞争力、抗风险力和资本的集中力、积聚力、扩张渗透力所形成的支配和主导其它经济发展的作用。它的控制力,横向表现为对周围经济的控制力,纵向表现为对周围经济的控制的先导力。

一、国有经济的本质是其控制力产生的根据

国有经济是建立在现代化生产力之上,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者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国有经济的这种本质特征是其产生经济控制力的客观根据。优越的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之所以产生,是由其社会属性决定的。第一,优越的国有经济制度促进了现代化生产力的发展,使其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第二,国有经济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第三,国有经济是科技进步的坚强后盾。国家运用国有经济的经济实力使投资风险巨大,其他经济无力也不敢承担的尖端科研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第四,国有经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起着支撑作用。在目前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国有经济虽只是占其中一个份额,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部分质变,最终将促进国民经济发生“国有量化”的整体质变。国有经济的本质决定了它应该是高质量的经济,与此相适应的应该具有强大的经济质量控制力。

二、“调整”、“改组”是发挥和增强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战略举措

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发挥的程度与国有经济的社会属性密切相关,目前满足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条件还存在不足,影响了控制力的发挥。主要是“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企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范经济,缺乏市场竞争力”。为此,我国实施一系列举措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改组,以满足国有经济高质量的要求,从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这些“调整”、“改组”的重点是:在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上,退单一的国家独资形式,进为国有经济控制多种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在国有经济的分布上,退国有经济在所在经济领域全面撒网、分布过宽,进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优化分布及质量的提高;在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的关系上,退单纯追求国有企业数量扩张,忽视质量的提高,进为保持必要的数量,重视质量的提高;在国有经济的质量上,退“大而全”、“小而全”低效率、低效益和重复建设,进为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走规模经济和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的质量经济之路;在技术进步上,退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落后,发展乏力,进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占据重要地位,掌握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发挥技术先导作用,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针对目前国有经济存在的质量问题,实行“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改组”,要求在“进”、“退”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所作为,在“退”的领域应该有所不为。经过“调整”、“改组”,要使国有企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产量型和效益型转变,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增强其经济控制力。

三、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的表现

“调整”、“改组”战略举措的实施,使国有经济产生经济质量控制力的必然性变为现实性。经济质量主要由企业素质、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竞争力、抗风险能力组成并相互作用产生的经济效益状态。高质量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一是,企业素质的先进性。二是,技术的先导性。三是,经济运行的高效性。四是,优势的竞争性。五是,极强的抗风险能力。国有经济质量提高后所形成的控制力主要表现是:第一,国有企业素质的先进性是控制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国有企业先进的企业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较高的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较强的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模范地遵纪守法经营,服从国家的宏观调控指导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国有经济质量提高,控制力增强的微观基础。第二,技术的先导性是国有经济质量控制力产生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的支撑和带动。由于国有经济在新兴产业的高技术产业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掌握了核心技术,占据了技术制高点。第三,国有经济的高效益是经济质量控制力产生的支柱。高效益是经济质量高的重要标志,有了高效益,首先使国有企业资本积累率和员工收入提高有了经济来源,从而调动了员工和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国有经济实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增强。其次,高效益使国有资本的集中力、积聚力、扩张力、渗透力、经济辐射力增强,使之在国民经济中有效发挥主导作用。再次,高效益使国家利税收入增加有了保证。第四、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是控制力形成的关键。抗风险能力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先进素质、技术水平、优质的竞争力和经济高效益的基础之上的。国有企业素质的先进性是抗风险能力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国有经济技术的先导性是抗风险能力产生的核心,高效益是抗风险能力得以实现的实力基础和坚强后盾,国有经济极强的竞争力是抗风险能力的表现。总之,只要国有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就能产生质量控制力,从而有效主导国民经济的发展。

企业素质、技术、经济效益、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共同构成企业的经济质量体系。其中,企业素质是基础,技术是核心,效益是支柱,竞争是表现,抗风险能力是关键,五者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从区别看,主要表现为:五者各自表现的形式不同,作用的领域和对象不同,特定的内涵不同;从联系看五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经济质量,共同发挥控制力的作用。因此,我们要用系统论的思想学习“决定”精神,从构成经济质量的五要素上努力工作,使其优化升级,促进国有经济质量提高,以增强其经济质量。

第2篇

关键词:审计合谋治理;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进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12-0105-04

一、“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

1.第三方行权观点的评述与借鉴

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或其他第三方行使审计委托权的观点始于Arieh Goldman & Benzion Barlev(1974)提出的“切断被审计单位与审计师之间的雇佣关系,使审计师受雇于公众”的论断[1]。在我国,“公众”包括财务报表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可由政府有关机构和职业团体来代表行使审计委托权,如中注协,或由中国证监会在全国分区域,分别设立审计监督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2]-[4],或者由董事会委托金融机构聘请审计师并负责对上市公司投保,审计报酬和保费由上市公司在金融机构的专门账户支付[5]。由第三方行权的设想意在解决现有审计委托关系中的产权所有者的人问题,由金融机构来行使审计委托权有失偏颇,因为金融机构仅为债权人中的一部分(还可能只是小部分),而作为会计信息的利益关系人中大部分人的选聘权仍然无以或行使。中国证监会作为证券市场的监管部门,如果参与企业的审计师选聘权的行使,显然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有悖于市场经济行为规则,并且中国证监会所规范的是整个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多种证券市场的监管,在业务范围上也很难再承担这一任务。中注协作为一个行业协会,其主要职能在于对独立审计行业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在业务范围上较为专一,而且它掌管着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力资源的相关信息,由其作为审计师委托权的人,可以减少在委托权行使过程中由于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费用。因此,中注协作为第三方是较为合理的。

2.“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优势

审计委托权最核心的权利是审计师选择、聘任与解聘权,此外还有与之相关的审计费用水平高低的决策权。审计师的“选”即选择权,是指对审计师的资质、规模、声誉、从业人员资历等审计主体特征的选择;“聘”指聘任审计师的权利。“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是指对于审计师特征、审计收费水平的高低、合理的浮动范围由根据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由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只是我国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的建议,而非强制性规定,部分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可由内部审计机构来代替。形成书面的具体要求,而审计师的聘任权区别于以往的第三方行权模式,“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仅将聘任权交由第三方来行使。由第三方――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各地方协会来行使,由他们按照各地上市公司提交的具体要求,分期分批通过集中招标的方式来进行,地方注协行使招标权的相关服务费用应明码标价(由各地方物价部门核定),不论公司规模大小,经营成果如何,均按次收费。这种模式如图1所示。

注:①由股东大会决议审计师的特征和审计收费的范围;②由审计委员会将股东大会相关决议提交中注协;③中注协按定期公开招标;④由审计师对管理层提供的会计的表实施审计;⑤审计结果反馈。

图1 “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

“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优势:

1.按内部控制理论,选择权与聘任权的分离能够起到更好地相互制衡的作用,公开招标方式的采用可实现程序公正,减少审计委托权行使过程中可能的寻租行为,这种寻租行为既可能是经营管理层购买意见的行为,也可能是审计师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向委托权人寻租以揽业的行为。在我国,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现有68家(至2008年底),而上市公司共1 624家,平均每家事务所仅有客户24家,因此,不能排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审计师向委托权人寻租的可能性。

2.按信息经济学理论,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一个社会中介组织,掌管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力资源和各会计师事务所的真实信息,由其来行使公开招标权,确是占尽“天时地利”,不仅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由此规避审计师可能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对于年报审计工作的进展、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收费的信息也能有更为准确和及时的掌握,这些信息的适时公布将有利于建立更好的市场信号传递机制,引导独立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3.从成本与效益原则来看,选聘分离只将聘任权交予中注协,其招标服务采用按次收费的方式,而各地注协可以定期集中进行招标,由此存在规模效应,较之每个公司单独进行招标的成本,将会更少。此外,由于中注协是独立的第三方,又深黯审计师市场,产生的效益则会更好。

二、“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的进化博弈分析

进化博弈论在结合生物进化论与传统博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6],将参与博弈的各方视为“有限理性”的个体,也就是说博弈方需要经过一定的博弈过程,通过反复研究试验、模仿及学习才能达到行为的最优化。Maynard Smith & Price(1973)和Maynard Smith(1974)提出了进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均衡概念――进化稳定策略(ESS)。审计师的行为也具有以下两大特征:有限理性和反复试验、学习、模仿与调整策略的能力[7]。审计师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因为审计师有其自身的效用函数,且现实的审计过程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受制于成本与客观技术。同时,不同的委托权行权模式下审计师有着不同的支付,这些均对审计师的学习、模仿与调整策略的能力产生影响。审计师行为的两大特征决定了现实的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并不能静态地“二分”为“高质量”和“低质量”,前者即采用高水平的审计技术并且不与公司管理层合谋的审计师,后者为采用低水平的审计技术并且与公司管理层合谋的审计师。这两类审计师的比例在长期的反复博弈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受到初始配置环境的影响而有确定的变化方向。

1.模型的基本假设

我们将独立审计行业视为一个以审计师为有限理性的大群体进行随机配对的对称博弈[8],在不改变问题本质的前提下,做以下基本假设:(1)审计师的报酬由谁委托,就由谁决定支付的水平。(2)管理者均为高风险型决策主体,具有高度机会主义倾向。审计师为风险中性型决策主体。(3)审计师采用“高质量”策略时不合谋,需要负担追加审计成本,采用“低质量”策略合谋,但需负担由违规被发现的概率和处罚程度决定的违规处罚成本。委托人为管理者时,合谋可获得寻租收益。在博弈的初始状态,“高质量”审计师比例为p,“低质量”审计师比例为(1-p)。(4)S为资本市场年报审计总市场份额,c、r、f分别为追加审计成本、寻租收益、违规处罚成本与S的比例,因此均界于0―1之间。ξ为违规被发现的概率。(5)市场上只存在一类审计师时,博弈双方平分市场份额,同时存在两类审计师时,不同委托人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只选择其中的一类,产权所有者只会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管理者只会选择“低质量”审计师。

2.进化博弈分析

表1为经营“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下的审计师博弈矩阵,为采用“高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的中标率,n为采用“低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的中标率,m+n=1。在这种模式下,审计师采用“高质量”、“低质量”审计策略的期望收益UH、UL和所有策略的平均收益UA分别为:

由(3)式,在p∈[0,1]的取值范围内,ξf≤1-2m(1-c),0.5≤m≤1,有dF(p*1)dt≤0,即当市场上采用“高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中标率高于0.5,但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与惩罚严重不足时(如ξf≤c),p一旦偏离p*1,p将逐渐增加,即在审计市场中,采用“低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比例将增加,而采用“高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比例将减少。尽管在初始时刻p≠0,但随着时间t的变化,p将向稳定点p*1=0演化,因此p*1=0为进化稳定策略。

由(4)式,在p*2∈[0,1]的取值范围ξf>1-2m(1-c),12≤m≤1内,有dF(p*2)dt≤0,当市场上采用“高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中标率高于0.5,p偏离了p*2时,采用“高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比例将增加,而采用“低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比例将减少。尽管在初始时刻p≠1,但随着时间t的变化,p将向稳定点p*2=1演化,此时该点为进化稳定点。

由(5)式,在p*3∈[0,1]的取值范围ξf>1-2m(1-c),0≤m

由分析可知,在“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下,要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地发展,最可取的进化均衡就是要让p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后能够收敛于p*2,同时应防止p*1、p*3适合条件的出现。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采用“高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中标率在0.5以上,并且辅之以适度的监管。由股东大会行使审计师特征决策权,并且招标过程信息不对称大为减少,审计意见购买的行动空间缩小,审计师的选聘过程将更符合产权所有者的意愿,采用“高质量”审计策略的审计师中标率就会高。此时,适度的监管(并非高成本下的严格监管)是指审计师因意见购买行为受到处罚的损失应高过其采用“高质量”审计策略的追加成本,在现实中这一条件较易达到。

三、研究结论

审计委托模式是审计师独立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审计合谋形成的根源之一,一般企业不同于中央企业,有一个天然的产权所有者人――国资委,其审计委托模式的改进也不能仿效中央企业,它只能通过分权制衡量的原则来改进。“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将审计师的选择权与聘用权分开,审计师的选择权如审计师特征、审计收费水平的高低、合理的浮动范围由股东大会决议,聘用由中注协及各地方注协来行使,由此形成相互牵制,能够阻断管理层寻求合谋和审计师寻租的路径,中注协作为行使审计师聘用权的第三方能大为减少信息不对称,集中招标的方式能降低企业的审计师聘用成本,如审计师信息搜寻、谈判成本等。通过进化博弈分析发现,只要能够做到审计委托权行权的程序公正,并辅之以适度的监管,即可以达到防止审计意见购买,引导独立审计行业健康发展的效果。“选聘分离”审计委托模式基于成本与效益原则,兼顾了审计市场秩序与产权所有者利益的保护,不失为一种现实的次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于颖.构建新的财务报表审计委托制度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4,(5):66-68.

[2] 胡继荣,张晴.审计委托模式与审计质量――基于审计冲突理论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6-40.

[3] 雷光勇,王立彦.投资秩序与利益相关者审计[J].审计研究,2006,(1):71-77.

[4] 汪俊秀.上市公司审计委托关系的重构――加强审计独立性的路径[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1):49-51.

[5] 齐兴利,徐中华.试论我国审计委托模式的改良与转包[J].经济问题,2007,(3):24-26.

[6] 约翰•梅纳德•史密斯.演化与博弈论[M].潘春阳译,王小卫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

第3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质量标准;保障;体系

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企业会计造假案引发了会计界对会计准则质量问题的讨论和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呼吁。迄今为止,质量会计仍然把其研究对象集中于质量成本的计算与报告上,严重地限制了质量会计的发展。事实上,如果把会计准则理解为一种特殊产品的话。会计准则确实有一个质量问题,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使其有效的规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直接关系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且最终会影响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实务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理论问题。

1 会计准则质量的涵义

会计准则质量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

1.1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其工作过程中满足会计准则产品质量要求的程度,由制定程序质量和制定工作质量组成。制定程序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 会计准则产品质量

会计准则是一个会计规范体系,其形式是一系列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文件,会计准则产品质量即指这些文件在满足、规范会计工作中所具备的特性。

1.3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实务工作中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及遵循情况。健全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和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遍布各行各业的广大会计人员对它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没有这一点,质量再高的会计准则都将是一纸空文。

以上三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的,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前提,会计准则产品质量是核心,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制定者,没有科学的制定程序,没有精心的组织、计划和安排,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产品;而没有较高素质的广大会计人员的有效贯彻执行,没有对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准则的严格监督,任何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其作用都将大打折扣。所以,要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保证我国会计改革的准则化选择最终获得成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而不能有所偏废。

2 会计准则的质量标准

2.1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会计准则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和成果,是基于会计准则需求者的需求标准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对需求者满意的一种预期。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一环,人们对它的预期是,通过指导和规范会计行为以使会计信息达到高质量,即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应该是,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

2.2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质量特征

(1)会计准则内容的适应性。首先,对环境的适应性。当然,会计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会计的国际化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其次,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特点的适应性。会计准则是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因此必须适应交易和事项的特点。

(2)会计准则能否反映经济实质。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并不总是一致的,只有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信息。因此,会计准则的内容必须能体现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

(3)会计准则中可选择范围的恰当性。由于企业经济交易和事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单一的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难以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并可能导致某些会计信息失实。因此,在会计准则中对某些交易和事项规定一个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的选择范围是追求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做法。

(4)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会计准则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实施质量,并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5)会计准则内容的全面性和严谨性。会计准则应尽可能兼顾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情况,其内容尽可能涵盖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交易与事项,并且表述尽可能严谨。

3 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保障体系

3.1 准则制定机构质量保障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从属于财政的关系将会逐渐淡化,而会计师在力量上难以兼顾到经济活动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与此同时,国家证券委员会、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学会等组织机构都会对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因而,有必要组建独立的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专门负责会计准则的制定,以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3.2 准则制定程序质量保障

从商品经济的角度看,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质量保障就相当于生产产品过程中为保障产品质量而采取的措施。这应该是一个严密而严格的过程,要经过规划、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和实施等若干阶段,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广泛征求各方的意见;这也是目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3.3 准则制定基础质量保障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坚实的会计理论基础之上,而这一保障的核心就是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会计概念结构框架的要求。借鉴FASB和IASC的成功经验,这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第二层次,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三层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财务报告。

4 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

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各单位会计人员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及遵循情况。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其作用的发挥则有赖于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会计人员素质质量保障和会计监管质量保障两个方面。

4.1 会计人员素质质量保障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曾达较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对于制定的准则理解不了。操作困难。这种现象是会计准则质量提高的“瓶颈”,副作用很大。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第一,对目前的在职人员进行重新登记考核,加强对会计人员会计资格的认定。当然,这项工作的量是很大的。对此,我们应更加注重对新加入会计职业界的人员的考核。第二,建立严格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教育机制,并让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第三,建立科学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体系。以保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第四,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业自律意识,严格执行与遵守有关规范。

4.2 会计监管质量保障

第4篇

关键词:河南省 复合型外语人才 特点 分析

一、概述

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中国与亚非欧国家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通航、通路、通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河南省地处中原,依据有力的历史、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成为中心线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河南调研指导工作时提出,河南省在工业、农业上均需与欧盟等地区深化国际项目合作,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格局重构,同时以人文合作促进经济合作,将河南省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推向国际。在此新形势下,河南省对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必将产生新的需求。

二、高质量外语人才在河南省发展中的作用

在河南省“一带一路”经济文化对外合作交流过程中,高质量的外语人才起到了桥梁及保障作用,尤其是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在先进技术引进、企业产品推广、文化项目合作等方面,能够为河南省的发展提供有效助力。随着“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线路建设的深入,河南省的经济文化市场必将更加繁荣,同时其向外性特征也必将更加显著。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深厚文化素养、丰富商业知识、娴熟专业技能、良好服务意识的高质量外语人才既能为满足河南省经济文化项目“走出去”的外向性需求,也能为河南省打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投资环境提供助力。

三、河南省高质量外语人才的需求特点

经过对2014年、2015年、2016年河南省春季大型综合人才招聘会的走访调查得知,市场对单一语言性外语人才的需求量极低,一专多能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受到市场的极大欢迎。河南省对高质量外语人才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随着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外向性延伸,各企业对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类外语人才能够帮助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掌握行业精尖科技,在经过国际交流培训后成为企业内部的技术带头人,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加快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模式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型。

2.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增多,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国际行业发展动向,接受最新的行业信息,提高企业国际贸易的时效性与利润率。同时借鉴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不断发展的国际合作中,掌握现代经济运行方式,为企业节约交易资本与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

3.具有娴熟商务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在企业的国际合作过程中,外商接待、合作谈判、产品推广、会展布置等商务活动不断增多。具有娴熟商务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具备丰富的国际商务和贸易知识,了解广泛的异域文化习俗,能够运用合作企业所在国家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心理习惯与之交流洽谈,提高企业国际合作的成功率。

四、河南省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

河南省现有高校一百一十余所,每年大约有本科毕业生二十余万人。这些毕业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科技英语、商务英语等复合型外语专业毕业生,这部分毕业生每年不超过八千人,占总毕业生人数的极少部分;第二类为语言文学类外语专业毕业生,每年毕业生不超过一万人;第三类为非外语专业毕业生,构成每年本科毕业生的绝对主体。第一类毕业生由于具备外语与专业双重技能,故而较受用人单位欢迎。第二类毕业生以语言文化为学习目标,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知识面狭窄,语言理论深厚但运用能力不够强。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机构英语教师等语言类职业岗位。由于缺乏外语之外的专业技能,这类外语方向毕业生在人才招聘市场并不很受欢迎,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英语功底较好的专业类毕业生。第三类毕业生是每年人才招聘会的应聘主体,就业方向多种多样,涵盖厂矿企业、对外贸易、文化旅游等各类机构单位。但第三类毕业生的外语能力普遍不强,无法在短时间之内熟练应对工作中的涉外事务,甚至是工作中用到的外文说明都需要借助工具软件及书籍才能看懂其含义,距离用人单位急需的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距离尚远。这部分毕业生需要根据所从事的岗位,重新学习职业外语,这就使这些毕业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影响了他们在实习期的工作表现,拖慢了他们的职业上升进程。综合来看,河南省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只有极少部分称得上是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其他绝大部分毕业生无法满足“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对于高质量外语人才的需求。

五、河南省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现状成因分析

1.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

高校对于占毕业生绝大部分人数的第二类、第三类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与现阶段河南省对于人才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相对用人市场需求而言,这两类毕业生的知识储备都存在短板,知识结构单一是其共同缺陷。较多的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偏重学术研究能力,轻视应用实践技能。这一培养目标已明显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使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需要,形成“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才”的尴尬局面。

2.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对于占毕业生数量绝大多数的非外语类毕业生而言,现有的课程结构阻碍了其成长为符合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在河南省本科院校的现有课程结构中,公共外语课程是非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途径,而公共外语课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还在逐年降低。极为有限的课时使得学生的外语知识技能基础不牢,为后续的外语学习,乃至工作中外语技能的自我提升带来较大的阻力。另外,公共外语课程开设时长有限,一般集中在本科学习的前四个学期,甚至是前三个学期,除了河南科技大学等少数院校开设行业英语课程之外,对于河南省大多数本科学生而言,这就意味着本科阶段的外语课程已经结束。在学生进行专业类课程学习时,由于没有与所学专业相融合的外语课程,学生很难具备专业内国际交流的语言能力,这就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国际视野、行业精尖信息的接受交流能力等职业提升的必备素质。

3.课时分配不够合理

河南省大多数本科院校给予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同样比重,即大一、大二学习基础类课程,大三、大四学习专业类课程,同时理论类课程比重远大于实践类课程比重,这样的课程设置不甚合理,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带来阻力。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有效的学习时间只有前三年,第四年的学习时间往往被考研、实习、应聘等活动大量挤占,学习效果较之前三年明显较差。在此情况下,如果依旧保持基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均分四年时间的话,就会形成基础类课程所占时间偏多,本应占有较重分量的专业类课程实际学习时间只有一年,学习时间严重不足的情况。此外,学生花费大量时间用来进行理论类课程的学习,用来学习实践类课程的时间明显不足,这样的课程结构使学生远远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知识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内化为技能,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畏难不前、缺乏必要工作技能、工作能力低下的情况。

4.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以试卷为主要形式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已无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出动态的不均衡性,每一个学生都无法做到每堂课都保持同一种状态。以往的试卷式考核方式片面地截取学生某一种状态下的学习表现,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整体性评价。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刻板,不利于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客观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下,如何对学生形成连贯的、动态的、客观的评价才是科学考核方式应体现的要素。

六、总结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为河南省提供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也对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河南省本科院校应以服务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为首要目标,以用人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培养导向,对自身人才培养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发展中针对自身不足找出发展对策,做好对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审计市场;审计需求;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7-0162-03

[作者简介]胡敏,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与审计。(江西南昌330038)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相继爆发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件,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因审计失败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这再一次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推到了风口浪尖,严重的审计失败问题已经引起了立法机构、监管部门以及会计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措施,试图解决审计失败问题,但是实践的结果并不理想,这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过多地专注于从对审计服务的供给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而忽视了对审计服务需求方的关注,不注意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

一、审计需求:一个分析视角

信息的充分和恰当的披露是实现资本市场公平交易的前提,而信息中首要的必然是会计信息。信息接受者在使用这种信息前,必须评价其质量,独立审计就是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被传递的经济信息质量,从而提高信息价值的一种服务手段。如果把审计服务看作一种商品,注册会计师和审计服务的相关利益集团便构成该商品的供需双方,会计信息使用者为辨别信息质量特征需要审计鉴定服务。只有存在这种审计需求,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审计。可以这样讲:审计是基于审计相关主体的需求才产生的,审计需求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没有审计需求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审计,而且产生这种需求的主体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人格化的,不能是模糊的。因此,在探讨审计质量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审计需求方面的因素,如果一味单方面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以下就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需求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二、相关文献回顾

由于学者们大多从审计供给的角度研究审计质量问题,因此,有关审计需求方面的文献比较少。刘峰等(2002)通过对原中天勤63家客户的流向分析,发现没有证据支持我国审计市场已形成良性的、追求高质量审计的结论。孙铮、曹宇(2004)通过实证的方式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管理人员选择注册会计师策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法人股及境内个人股股东促进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的动力较小,审计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不足。朱,夏立军,陈信元(2004)通过检验事务所特征与其IPO审计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对我国IPO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IPO审计市场上存在着对管制便利、事务所规模和事务所地缘关系的需求,但依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以上学者采取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一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经验数据支持他们的结论,而对形成审计需求不足的成因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李树华(2000)通过对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提供高质量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审计市场份额集中度过低,从而得出我国证券市场缺乏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而且他对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认为是我国证券发行机制和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三、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需求

在我国,从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乃至多年发展的过程看,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市场中各种相关信息的使用者,而是政府;不是出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委托关系,而是出于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审计、资本验证等法定业务以及管理咨询等非法定业务,但当前仍以法定业务为主,其服务也主要是满足于相关主管部门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不是出于自身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是应付政府部门的要求,将注册会计师服务视为“过关”的一道程序性工作。简言之,即我国审计市场上缺乏自发性需求。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就这一问题我们现在作进一步地探讨,我们主要从政府、投资者、经营管理层和债权人等审计需求主体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一)政府的审计需求

1.首先,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理应凭借审计报告来监督、评价经理人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由于国家所有者只是一个虚置的概念,它没有其他人格化的组织或个人来代为行使所有者职能,虽说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施监管,由于他们既不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所有者,又不拥有剩余索取权,所以,缺乏根本的利益机制和动力去监管(蒋尧明,罗新华2003)。其次,受托经济责任学说认为,作为财产所有者的人格化代表,其行为目标是单一化的,即只追求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或财产收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其行为目标是多元化的:既有财产的保值增值目标,还有许多社会性的目标,如就业、社会稳定等,这就决定了其对经营管理层考核的复杂性,不只是靠独立审计就能完成的。第三,受托责任产生的前提是财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必须完全是一种经济上的契约关系,而没有任何超越经济的强制或依附关系。这种契约关系规定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责任,审计就是对契约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鉴定之过程。然而,我国国企管理层一般是通过行政任命产生,而不是通过经理人市场选的,他们与政府行政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我国政企并未完全放开,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企业行为还时有发生,因此,政府作为所有者对经营者干预过多,也决定了其通过审计来评价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不太现实。

2.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会计信息市场的监管者,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中国证监会希望资本市场不出现任何危机和事故,特别是不希望出现源于自身工作失误所导致的事故,从这一角度看,中国证监会不希望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他们需要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帮助鉴别虚假会计信息,以整顿资本市场秩序。但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它理应贯彻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贯彻执行“为利用股票市场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证监会就不得不对资本市场上流行的“包装上市”、“捆绑上市”等明显的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由于证监会的多重角色决定了他们不大可能大胆去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他们的审计需求也就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有效需求。

(二)投资者的审计需求

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两种: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从理论上讲,大股东作为战略投资者,最迫切需要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以便自己作出决策。但由于我国政府建立证券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募集资金,为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服务的,不鼓励甚至限制有势力、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入市,这就导致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而且国有股绝对控股,一股独大,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大股东就是上面提及的政府所有者。根据上面已做的分析,作为所有者的政府——大股东,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审计需求。中小投资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第一,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市场投机气氛很浓,又加上缺少机构投资者的引导,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抱着投机的心理到股市上赌一把,主要以炒作股价为其投资取向,股票持有时间较短。他们不预期从公司分配中获得收益,而是通过频繁买卖股票获取差价收益,因而他们更多地关注股市行情和公司一些外生变量及其炒作题材,较少关注会计报表,甚至有些投资者缺乏最起码的财会知识而无法使用会计信息,也就谈不上审计需求了。第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者的分散化,中小投资者在企业所占的份额逐渐下降,单个投资者的份额甚至微不足道,中小投资者作为所有者(股东)实际上已经被和平“剥夺”了企业控制权,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参加由大股东控制的股东大会。因为即使他们参与也不可能影响企业选择哪家会计师事务所或哪位注册会计师,或许可行的办法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寻求共同的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然而这又由于巨额的交易成本或“搭便车”而变得几乎不可能。他们唯一的理性选择就是采取各种关系和手段套取大股东或公司的内部消息,从中获取投机利益。第三,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属于新兴市场,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但由于以往相关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不足,有关法院已经受理了900多件要求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件迟迟得不到审理结案(宋一欣2003),中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索赔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即使其投资是依据经审计过的会计报表。像许多这样类似的案例严重地挫伤了中小投资者的审计需求,更别谈什么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了。

(三)经营管理者的审计需求

在一个有效的经理人市场上,经理人的报酬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他会主动要求通过审计人员对他的业绩真实性进行鉴定评价,以向股东说明其努力程度及有效性,从而获取报酬或职业声望等。但我国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经营管理者一般通过行政任命产生,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客观评价经理人的市场机制,还远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潜在的竞争者对现任经理人的威胁很小,因此他们缺乏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再者,地方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地方政绩的考虑,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会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比如,为了争取“股票发行资格”、维持“配股资格”、避免被“摘牌”或被“特别处理”,与企业管理当局合谋共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甚至暗示或强制企业管理当局提供预定的数据。这样,企业经营的好坏不是管理当局单独能决定的,经营业绩与管理者的报酬、升迁也没有明显的联系;更加严重的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下,股权相当集中且非流通股占绝对优势,社会公众股股东的“用手投票权”和“用脚投票权”无济于事,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几乎没有真正的制度保障,他们不可能成为长期投资者,而只可能是牟取短期收益的投机者,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也就很难自愿向社会公众股东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也没有聘请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动机。

(四)债权人的审计需求

债权人出于债权能否按期收回的考虑,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评定企业的偿债能力,这就需借助企业的会计信息来判断。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要靠审计鉴定,因此,从理论上讲,债权人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依托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的债务性融资主要来自四大国有银行,四大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所以,国有四大银行理应成为企业会计报表的重要使用者。但由于国有银行同样存在国有企业的通病,银行对企业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也缺乏足够的关注,表现在:四大银行商业化之前,由于承接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对债务人的会计报表的数据以及可靠性的关注程度较小。商业化之后的四大银行也许会重视会计报表的信息及其可靠程度,因而会关心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但是由于存在着金融工具单

一、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政府行为严重等问题,故其不可能真正依据会计信息来作出决策,对会计报表及其鉴证质量的关注程度也不会有根本的提高。

四、结语

审计报告虽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其质量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如果一味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本文从审计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这个顽症久治不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审计需求,并对我国的审计需求主体缺乏真正有效的审计需求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为治理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峰,张立民,雷科罗.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J].会计研究,2002,(12).

[2]孙铮,曹宇.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J].审计研究,2004,(3).

[3]朱,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的审计市场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4]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第6篇

内容摘要: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关系资本以提高合作绩效,始终是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结合关系观理论、社会交易成本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构建了理论框架。利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的数据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契约治理水平、积极参与合作、积极进行信息交流等机制来构建高质量的关系资本。高质量的关系资本能够显著的提升企业在合作中的绩效。

关键词:组织间合作 关系资本 结构方程 绩效

探讨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的具有VIRN特征的资源。能力学派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在于其拥有的核心能力。交易成本理论则指出拥有专用资产和适宜的治理机制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探讨从企业内部转向企业间。尤其是伴随着社会交易理论和战略联盟理论的兴起,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建立高质量的关系资本被公认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关系资本是以关系契约理论、社会交易理论、关系观等理论为基础,以关系资本的内涵、构建、作用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构建关系资本来提升企业绩效。可见,在组织间合作中,确定内涵是关系资本的基础,寻求途径是关系资本形成的关键,利用关系资本的功能是目标。现有文献集中讨论了关系资本内涵和关系资本作用的问题,但是缺乏对关系资本构建的研究。因此,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本文期望通过文献研究、理论构建和实证检验的研究方法,对企业如何构建关系资本的命题进行有意的探索,以深化和扩展关系资本理论的研究。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一)关系资本的内涵

关系资本起源于Macenil(1980)对关系契约的研究。Macneil认为关系资本是指特定的社会过程和社会规则,因交换双方的关系而存在,且影响着参与者的行为,使得不需要第三方的干涉就能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Mohr和Sepkman(199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成功的合作伙伴之间拥有高质量的关系资本,这表现为合作伙伴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开展高质量的信息交流和共同的决策和规划。Dyer and Singh(2000)指出,关系资本是关系型合作的基础,是被各种言明的或未言明的假设、信任和计划所支持的。Clercq and Sapienza(2006)认为关系资本就是不同经济主体在经济交易活动中包含的信任、社会互动和共享规范,其实质就是对合作关系质量的衡量。

国内学者陈菲琼(2003)指出,相比于结构维度而言,社会资本中的关系维度对企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能够起到更基础性的作用。彭星闾和龙怒(2004)认为关系资本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为实现其目标而建立、维持和发展关系并对此进行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关系资本具有的价值性、独特性、延展性、整体性和持续性的特征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宝贡敏和王庆喜(2004)认为关系资本是联盟成员专有的独特性关系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无法复制和模仿的竞争优势,是创造关系性租金的核心。

综上研究,本文认为关系资本具有以下特征:从本质看,关系资本是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具有VIRN特征的无形资源;从来源看,单个企业不能拥有关系资本。因为关系资本的产生依赖于企业外部的社会网络,是基于组织间交易关系而产生的;从作用来看,在组织合作情境下,关系资本能够促进合作,保证合作收益最大化;从内容看,关系资本就是合作伙伴之间构建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行动的合作关系。

(二) 组织间关系资本的建立

现有文献从以下三个视角分析了关系资本构建问题:基于过程视角的研究、基于要素视角的研究和基于行为视角的研究。构建关系资本的过程视角认为,关系资本本身的创建、成长、成熟直至发挥作用是伴随着合作的开展而实现的。该观点强调了合作伙伴行为的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对长期可持续、可靠的合作关系的影响。构建关系资本的要素视角则是对建立关系资本所需要的资源进行了广泛的概括,包括结构性的治理机制要素、资源要素、信息要素等。构建关系资本的行为视角则着重分析了企业可以开展那些行为和活动来构建关系资本,如信息交流行为、互助合作行为等。

本文借鉴已有理论研究,并参考要素视角研究和行为视角研究的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即关系资本的构建依赖于以下五个途径,分别是关系专用资产投资、信息交流、合作参与和契约治理。

1.关系专用资产投资。专用资产是交易成本理论的核心概念,即“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专用资产最大特征是其具有的沉淀性和不可转换性。因此,专用资产既能够提高合作的效率,也能够放大危害企业利益的机会行为的潜在威胁。

组织合作中,专用资产投资具有关系特征,是维持合作伙伴间关系的重要纽带。因为企业专用投资越大,其现实的合作承诺水平越高,越容易获得伙伴信任。因此,专用资产投资有助于实现或办的资源嵌入、关系嵌入和信息嵌入:关系专用资产的投入能够为合作提供资源保障,尤其是专用设备、专用技术等资源的投入,能够显著地提升合作效率;关系专用资产投资由于其转换成本非常高,因此当企业进行的大规模专用资产投资可以被合作者视为值得信任的行为,从而提高了对合作的承诺;在关系专用资产投资的过程中,合作伙伴能够加强沟通和交流,从而有助于建立更为牢固的相互信任关系。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组织间合作中,为了维护专用资产投资,企业会积极建立关系资本。

2.信息交流。已有研究表明,参与合作的不同组织都拥有各自组织特有的语言、概念和价值观,这被学者总结为“本地语言”。本地语言的存在会使合作中组织与外部沟通存在交流障碍和理解困难。可见,在复杂的组织间合作中,由于各自组织拥有的技术和信息的差异,使得合作项目良好绩效的基础建立在合作伙伴能够建立广泛且紧密的信息联系。

信息的系统化、充分化和完全化的流动能够使合作的效率得到提高、使合作伙伴对合作满意度上升,最终保证合作的成功。Mohr 等(1994)进一步指出,组织间合作中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是保持合作关系活力的源泉。在合作中,合作伙伴之间不仅要保持具有准确性、及时性、充分性和可信性特征的高质量的沟通交流,更重要的是应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尤其是专有信息的共享平台,这样才能保证维系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说信息交流是嵌入关系的组织间合作有的和默认的,是保持距离的商业关系中不存在的。这种信息的交流已经远远超越了契约条款中规定的。并且,信息交流的途径更为多样化、交流的频率更为频繁、交流的信息更为广泛。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2:组织间合作中,企业与合作伙伴间信息交流越充分,越有助于关系资本的建立。

3.合作参与。合作参与的程度表明了企业与合作伙伴在合作中的相互作用及程度。如果合作伙伴的行为能够对企业产生直接且显著地影响时,企业积极参与合作的要求会不断提升。企业积极地合作参与对于关系资本建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积极的合作参与,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专有知识能够实现共享;企业可以利用积极的合作参与为合作伙伴提供各种支持和帮助,这会提升双方的相互信任;积极地合作参与也是保证合作伙伴之间相互适应和调整的途径。参与程度越高,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适应度越高,越有助于克服合作中的困难;合作参与也是实现关系维护的重要途径。组织间合作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而成功的合作具有的典型特征,就是能够有效地解决冲突对合作的冲击。冲突既可能产生恶性结果,也可以借助冲突的解决来促进合作发展。如果合作伙伴能够积极参与冲突的解决,利用有效地交流和沟通来创造具有公平感和互相尊重感的氛围,则会有助于冲突解决。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3:组织间合作中,企业参与合作的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关系资本的建立。

4.契约治理。契约就是通过允许合作伙伴进行都认可的条款来对合作加以约束,其实质是以减少在合作关系中出现的行为风险或敲竹杠风险的制度设计,是当事人在地位平等的前提下,各方同时为改进自己的经济状况(至少理性预期)而在交易过程中确立的权利流转关系。签订正式契约能够将不同伙伴之间可预期的机会行为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来加以约束。

组织间合作过程中,契约治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关系资本的建立。契约治理具有合作控制的功能。契约控制功能的作用就在于它提供了证实行为和法律保护的机制,如可测量的绩效条款等,从而为事后制裁提供了途径和依据。契约的协调功能。协调就是合作伙伴主动实施的保证合作顺利进行的行为。Mohr等(1994)指出,成功的合作都是以完成既定目标而开展的相互协调的活动,它反映了合作伙伴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在不确定环境下,通过协调能够保持合作伙伴之间的稳定性。如果缺乏协调,合作进度、合作质量、合作目标都难以实现。例如,通过定期会议、书面报告等制度,能够实现信息传递、任务分配等。契约的激励功能。通过设定清晰地利益分配机制,契约治理能够促进合作热情;通过设定惩罚条款等,对机会行为形成震慑,从而促进合作。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4:组织间合作中,企业实施契约治理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关系资本的建立。

(三)关系资本对企业合作绩效的影响

本文认为,通过前述提出的有效途径,合作伙伴能够建立高质量的关系资本。高质量的关系资本能够保证合作的稳定性、持久性和高效性,从而最终提升企业在合作中的绩效。

1.关系资本有助于实现稳定的合作。合作是指交易双方自愿开展的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个体和集体目标的行动。如果关系质量差,那么可能导致双方难以合作,甚至出现相互欺诈性的合作,最终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因此,高质量的关系资本是保证合作稳定性的关键。从另一个角度说,关系资本有助于降低机会行为的发生,从而保证了合作的稳定性。在知识联盟中关系资本不仅为组织学习和技术知识转移创造了条件,而且能够抑制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本文认为高质量的关系资本在降低机会行为发生概率的同时,能够使合作伙伴放心的进行关系专用资产投资,从而提升合作效率。而且,高质量的关系资本使合作伙伴尊重他人的利益诉求,从根本上降低了机会行为的发生。

2.关系资本有助于实现知识共享和资源互补。高质量的关系资本有助于缄默性知识的转移。利用知识转移,企业能够从合作伙伴中得到新的知识,从而能够对企业现有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寻找薄弱点和不足,从而加以改进。其次,借助于高质量的关系资本,企业还可以从合作伙伴中获得前沿技术知识,从而开发新的技术和产品来参与市场竞争。最后,高质量的关系资本也有助于企业获取合作伙伴的隐性技术知识,通过消化吸收来提升自身技术能力。

3.关系资本的存在可以使组织间合作从低级走向高级,从松散走向紧密,从短期走向长期。关系资本蕴含的价值创造潜能使得合作更加注重共赢的诉求。在组织间合作中,企业与合作伙伴存在着差异化的合作目标。如果在合作中这种目标差异不能得到有效地调和,将会影响合作绩效。因此,产学双方应更加尊重合作伙伴的目标诉求,以期通过协同来创造价值。如果通过合作能够实现共赢,那么企业与合作伙伴就能够建立更为坚实的关系资本,从而形成一种难以模仿的竞争资源。

综上,高质量关系资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组织合作产生影响。直接影响。高质量的关系成本有助于合作伙伴为实现合作目标进行努力。例如,在创新合作中,合作伙伴需要对新技术进行反复试验,其实质是不断的试错。此时,高质量的关系资本能够使合作者不用担心在试验时受到合作伙伴的批评,反而能够通过反馈发现问题,找到解决的途径。间接影响。在合作过程中,高质量的关系资本有助于合作伙伴开展对企业未来发展尤其是对未来技术轨道发展的更为广泛和深化的讨论,为企业提供发展思路。与直接影响相比,间接影响属于对企业长远战略层面的作用,对企业可能产生更为持久的影响,并且为双方进行持续的合作提供了基础。

综上,本文提出如下假设:假设5:组织间合作中,高质量的关系资本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合作绩效。

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所需数据,其中问卷测量采用Liker 7点尺度方法,用1表示“非常不同意”,用7表示“非常同意”。

调查样本企业主要来源于北京中关村上地科技园以及望京科技园的驻园企业。调查对象主要是参与组织合作管理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总工程师、技术经理、项目经理等)。

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4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23.67%。调查企业的行业主要分布于通信设备及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二)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和效度检验实证研究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Cronbach α系数和因子分析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关系资本、专用资产、信息交流、合作参与、契约治理、企业绩效各变量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98、0.940、0.906、0.902、0.896、0.926,均超过0.7的可接受值,表明测量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因子分析的结果显示,各变量的单一因子方差解释量均超过60%,说明测量具有较好的效度。

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方法,利用AMOS7.0软件对本文的对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共有253个数据点,其中需要自由估计的参数数量为49,模型自由度为204,满足模型识别的必要条件,可以进行参数估计与模型评价。

结构模型拟合效果显示绝对适配度指标中,卡方值为323.695,自由度为202。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1.602小于可接受值2,较为理想。GFI指标值为0.864,AGFI指标值为0.854,均高于设定标准0.85。PGFI指标值为0.688,大于可接受值0.50,非常理想。RMSEA指标值为0.065小于0.08。默认模型的ECVI值为3.019,小于饱和模型的取值3.589,且远小于独立模型的取值19.707,非常理想。增值适配度指标中,NFI指标值为0.882、IFI指标值为0.952、TLI指标值为0.944、CFI指标值为0.951,RFI指标值为0.865,均大于可接受值0.850,非常理想。简约适配度指标中,PGFI指标值为0.674、PNFI指标值为0.771和PCFI指标值为0.832均大于可接受值0.50。默认模型的AIC、BIC和CAIC的指标值均小于饱和模型的取值,且远小于独立模型的取值,这表明拟合非常理想。

表1显示了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路经检验的结果,从中可知:在组织间合作中,企业实施的契约治理、信息交流和合作参与等有助于关系资本的建立,标准化系数分别为0.442、0.398、0.344,且均通过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因此,假设H2、H3、H4均得到支持。专用资产投资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1未得到支持。本文认为,该假设未通过的原因可能受到调查企业特征的影响。本次调研的企业大部分是参加设备供应的合作。因此,在这种合作中专用资产投资规模不大,因此可能未对合作关系产生实质性影响。关系资本对企业在合作中的绩效影响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927,通过0.01显著性水平检验,假设H5得到支持。

研究结论

本文以142家企业的调研问卷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方法,对组织间合作中企业拥有的关系资本的来源及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在合作中实施的契约治理、信息交流、合作参与等行为能够显著的促进关系资本的建立。而且,高质量的关系资本也能够显著的提升企业在合作中的绩效。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关系资本是提升企业在合作中绩效的关键途径。因此,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制来构建高质量的关系资本。在合作初期,企业可以通过契约治理为合作奠定良好的合作框架。即通过设计契约条款来实现对合作的治理。具体来看,从内容来看,企业可以从目标产、利润分配和违约处理三个方面进行契约设计。从契约范围来看,企业可以从广度和深度来进行契约条款设计,其中契约条款的广度是指契约中包含的治理内容的范围,契约条款的深度是指每项契约条款对治理内容规定的详尽程度。在合作中,企业应该与合作伙伴开展积极地信息交流,利用正式交流机制和非正式交流机制,与合作伙伴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保证信息流动的充分性和真实性。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合作,为合作伙伴提供各种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在发生冲突时,更应该通过积极地信息交流,采取积极合作的态度等来有效的解决冲突。

参考文献:

1.Macneil I R. The new social contract: an inquiry into modern contractual relations. New Haven,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0

2.Mohr, J., R. Spekman. Characteristics of Partnership Success: Partnership Attributes,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Techniques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4,15

3.陈菲琼.关系资本在企业知识联盟中的作用.科研管理,2003,9

第7篇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新贸易理论新Heckscher-Ohlin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上的分歧源自于新贸易理论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对产业内贸易性质的不同理解。新贸易理论(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分析方法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相似要素密集度(similarfactorintensity)产品的交换。理想状态下的产业内贸易产品被称为“完全的产业内贸易产品”(perfectly-intraindustrygoods),指在任一相同的要素价格下,贸易产品都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密集度(identicalfactorintensity)。新Heckscher-Ohlin理论则将产业内贸易定义为同一产业内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交换,而不同质量产品品种的要素密集度却是不同的。本文分别对这两种不同类型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观点及争议进行分析。

一、新贸易理论在相似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新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考虑的是产品的水平差异性,即分析相似或相同要素密集度产品在存在水平差异时的交换,其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内贸易活动主要发生在技术水平、要素禀赋和收入水平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影响比较大的理论模型包括Krugman(1979)、Lancaster(1980)、Brander和Krugman(1983)等。这些研究的结果认为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Krugman(1979)将基于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的Dixit和Stiglits(1977)封闭经济下的分析扩展为开放经济的分析,证明了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的相互作用是促使国际贸易以产业内贸易形式发生的独立原因。该模型在需求方面假定,每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相同,而且所有品种都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即每增加一单位任何品种的消费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是相同的,并且消费的品种越多,总效用增加越多。该模型在供给方面假定,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产品所有品种的生产函数相同并具有规模经济特征。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每一个产品品种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即厂商数目和产品的品种数相同,每一个厂商也都试图分割市场以形成自己的垄断力量。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每个国家消费者可得到的产品品种种类和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都受制于各自国家的市场规模。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创建更大的一体化市场,可以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产品品种种类,并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利益,从而增进各国福利。该模型认为,在存在规模经济和产品水平差异性的条件下,即使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也能开展产业内贸易活动,并且这种贸易会增进两国的福利。

Lancaster(1980)模型仍以产品的水平差异性为基础。该模型认为,每个产品品种都有一系列不同于其他品种的特征,正是这些不同的特征构成了产品的水平差异性。消费者对不同的特征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只会选择具有其喜欢的特征的品种去消费,而不是购买产品的多个品种。在供给方面,该模型假定厂商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并能以相同的成本生产任何产品品种,而且任一品种的生产在一开始其平均成本递减。该模型以“完全垄断竞争”(PerfectMonopolisticCompetition)描述了均衡时的状况:实际生产的产品品种均等地分布在“光谱”(spectrum)上,每一品种的生产数量和销售价格都相同,每一厂商都获得正常利润,即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在引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进行贸易分析时,该模型具有了一般均衡的特征。Lancaster(1980)和Helpman(1981)共同完成了这一分析工作。模型假定存在两个部门,一个部门以规模报酬不变方式生产同质产品,另一个部门以规模报酬递增方式生产有差异性的产品,劳动是两个部门的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特定要素,对差异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当这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开展贸易后,同质产品之间没有贸易发生,但差异化产品按照“完全垄断竞争”的方式在两国共同生产并展开贸易活动。由于开展贸易后消费者得到的产品品种数目比封闭条件下要多,而且有规模经济利益存在,两国的福利因此得以改善。

Brander和Krugman(1983)在双寡头垄断条件下对产业内贸易的发生给出了一种解释。该模型假定所有方面都相同的两个国家中各有一个厂商,他们以同样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并且两国对该产品的国内需求函数也相同。两国厂商采取的是古诺竞争行为,即每家厂商都是在对方销售不变的条件下选择他对两个市场的销售来获取最大化利润。由于模型存在着严格的对称性,在均衡的时候,每家厂商都将产出的一半在国内市场销售,并将另一半出口,产业内贸易由此而发生。在引入运输成本后,每个厂商从自己国内市场销售得到的价格必然高于他在出口市场销售减去运输成本的价格,因此,Brander和Krugman(1983)把这种产业内贸易也称作相互倾销(ReciprocalDumping)。

二、新Heckscher-Ohlin理论在不同要素密集度假定下的产业内贸易研究

新Heckscher-Ohlin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研究方面的代表当属Falvey和Kierzkowski,其重要的假定在于产品不同品种间的要素密集度是随着质量差异而变化的,从而开辟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研究领域。

Falvey(1981)首先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将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理论相结合,指出资本充裕的国家出口高质量物品、劳动充裕的国家出口低质量物品。Falvey的贡献在于引入产品质量的垂直差异对比较优势理论基本框架进行简单的修正,从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解释,同时也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Falvey(1981)在比较优势理论2×2框架内构造了一个关于产品垂直差异的模型。因为这一模型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偏离不大,尤其是完整地保留了完全竞争假设,并且得出产业内贸易符合Heckscher-Ohlin定理的传统论述的结论,因此又被称为新Heckscher-Ohlin模型。以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基础的Falvey模型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其一是说明了在没有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也会产生产业内贸易;其二是每个国家都生产质量上具有垂直差异的产品。同时,和传统的基本框架一样,Falvey模型也假设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的要素(资本和劳动)禀赋存在差异,其中本国是资本相对丰裕,从而资本的租金比率较低,而外国则劳动相对丰裕,从而工资率较低。Falvey模型得到的结论是,本国会在那些质量高于临界值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而外国则在那些质量低于临界值的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格局也就由此得以确定。Falvey这一模型的一个关键特征是产品的质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资本密集度,所以一些学者认为该模型偏离了产业内贸易关于近似生产函数假定的研究方向。

Falvey和Kierzkowski(1987)在Falvey(1981)的基础上考虑了两个部门的情形,其中一个是上面分析的产品存在质量垂直差异的部门,另一个则是传统的生产单一同质产品的部门。这一模型和上面的模型一样,都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理论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也采用完全竞争假设。这一模型同时产生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并且两种不同贸易的格局都符合Heckscher-Ohlin定理。Falvey-Kierzkowski模型(1987)表明,在不存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产业内贸易也会存在,即产生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工资较低的国家在生产低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工资较高的国家在生产高质量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而且两国间要素禀赋的变化对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增减具有重要影响。Falvey与Kierzkowski的研究将产业内贸易归因于比较优势,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方面独树一帜,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给出了一定程度的解释。Shaked和Sutton(1984)也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将产品品种的不同质量和研究与开发费用支出相联系,在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的条件下,来分析产业内贸易活动的状况。该模型假定厂商要开发一个质量较高的品种就要在产品投入市场之前进行研究与开发,这种研究与开发费用被看作是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被假定为不变,或随着产品质量的改进而缓慢提高。假定消费者的偏好相同,对不同质量的产品有着相同的排列顺序,但消费活动受制于收入水平,高质量的品种被收入较高的消费者所购买。假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每个国家在封闭条件下都有两家厂商分别生产高质量和低质量的产品品种。在两国开展贸易之后,由于竞争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两国生产相同质量的两家厂商中的一家会退出市场,因为在两家厂商并存的情况下没有一家能够获利。在自由贸易下,一个产品品种只有一家厂商来同时为两个市场生产和提供。消费者会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价格下降而受益,也会因为更高质量产品品种的开发而受益。但问题在于,此时无法判断哪个国家的哪家厂商会生存下来,因此也无法确定产业内贸易是否一定会发生。只有当两个国家分别保留下来一家生产不同质量品种的厂商时,产业内贸易才会发生,只是无从确定贸易流向。

三、结论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是由经验研究推动的,但产业内贸易理论上过于苛刻的假定条件却偏离现实较远。因此,将产业内贸易区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分别进行研究使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更为密切一些。

在理论分析方面,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建立在不同产品品种具有相同或相似要素密集度的假定下,分析了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规模经济、产品多样性、消费者偏好等对产业内贸易的基础作用;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则建立在不同产品品种要素密集度因质量差异而变化的假定下,分析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对产业内贸易的决定作用。

从贸易现实来看,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活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也被证实超过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活动,再加上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的不稳定的相关关系,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对现实的解释力要略逊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其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或生产函数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因而其在参与产业内贸易活动方面,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应该更具有解释力,这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内贸易经验研究方面一个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Krugman,P.(1979).Increasingreturns,monopolistic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9,469~479

[2]Lancaster,K.(1980).Intra-industrytradeunderperfectmonopolisticcompeti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0,151~175

[3]Helpman,E.(1981).Internationaltradeinthepresenceofproductdifferentiation,economiesofscaleandmonopolisticcompeti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1,305~340

[4]Brander,A.&Krugman,P.(1983).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3,313~321

[5]Falvey,R.E.(1981).Commercialpolicyandintra-industry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1,495~511

第8篇

[关键词] 会计准则 会计理论 教学

一、会计理论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功用

1.相对于会计其他专业课,会计理论课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课程。会计学专业学生需要学量的专业课,这些课程的共同特点是主要讲述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即让学生谁知道怎么做。会计理论课程则不同,它能够使我们在一个较高的视角了解会计目标、对象、本质、职能和规律。比如通过对会计目标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会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财务报告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再如会计要素的讲解,在实务课程中只是简要交代它们的概念,至于其来龙去脉、各个要素的概念变迁、内在的相互关系则很少涉及,我们可以称之为“形式的掌握”。而会计理论则将各要素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模式、概念变迁、经济含义与会计含义详细地进行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各个要素的本质,做到“实质的理解”。这有助于学生跳出一般实务的浅层次视野,对于真正理解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和在实际工作如何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具有实际意义。

2.会计理论将会计学与财务、经济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会计实务课程讲解时采取的方式是轻理论重实务,大量地灌输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给学生的感觉是会计学很实用,但是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学生可能会认为,学习会计只要记住会计科目,知道编制会计分录即可。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赋予了会计学更为广泛而又深刻的用武之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众多的财务金融理论如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相关学科理论为现代会计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会计理论的学习是将会计与财务经济理论融合的过程。

3.会计理论有助于学生透过实务的表面认清背后的实质。通过会计理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大量同类业务处理的现象看到背后的本质。债务契约假设、经理报酬计划、政治成本假设三大假设的学习会使学生领略到会计上最新的实证会计理论的奥妙。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还可以学会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理解企业为何在某一时期选用某种会计政策和程序,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会计远远不是仅局限于核算的范畴,它更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使我们对会计的理解从纯技术的角度上升到社会和政治的角度,以便让学生应对将来错综复杂的实际工作环境。

二、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1.着眼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强调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为核心,要求财务报告在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同时,应当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2.着眼促进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限制企业短期行为。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凸显了资产负债表在报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要求企业提升资产负债信息质量,及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3.着眼向投资者提供更加与价值相关的信号。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构建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体系,除继续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确保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外,还要求企业会计信息应当遵循公允列报的要求。

4.着眼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成本补偿制度,按照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改进了成本核算项目和方法。

5.着眼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对现行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创建了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突破了传统的单一会计报表的概念。

三、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会计理论教学

1.会计理论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兼具中国特色。就世界范围而言,权威的准则制定机构有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他们制定的会计准则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遵守和执行。随着我国发展日益融合于世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不例外,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国际化的成分相当浓烈就是明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与国际会计准则一致的部分,除了讲解其背后的理论知识,更要对理论知识所涉及到的背景资料多加搜集和介绍。另外,在注重会计准则国际化大趋势的前提下,还要提醒学生我国出于实际国情,对会计准则所做的一些创新和调整。这可以看成是中国特色的成分,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市场相对成熟,而我国是新兴的资本市场,制度环境与国外差异较大。

2.会计理论在教学思想上要贯穿信息观。会计的最终目的是向各利益相关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主要特征是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就是决策有用性的信息观。反映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坚持遵守会计准则的原则性,同时还要有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的灵活性。尤其要注意不能假借遵照准则条文行违规之事,美国安然公司恶意理解会计准则进行舞弊的行径对我们提供了太多的警示。因此,像会计准则中实质重于形式的思想理念一定要坚实地嵌入学生的脑海,努力提高学生的业务素养。

3.会计理论在教学方式上要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努力从看似枯燥的理论中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理论教学并非大段地引经据典、语言晦涩、枯燥无味。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课堂上学生走上讲台阐明观点、引发大家讨论、老师总结归纳这一系列程序,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无论从形式到效果都会大有收获。当然,这一切也要求老师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质量学徒制;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

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缓慢,大量青年缺乏与劳动力市场相匹配的技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国家的平均青年失业率超过20%,而现代学徒制开展得较好的瑞士、德国、丹麦、荷兰等国的青年失业率均控制在10%左右。其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已经推行了学徒制,然而效果并没有德国那么显著,普遍面临着质量问题。2015年6月15-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UNESCO-UNEVOC)举办了以“高质量学徒制”(Quality Apprenticeships)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采取网络论坛(e-forum)的形式,旨在探索现代化、正规化“高质量学徒制”(quality apprenticeships)的特征,分析现代学徒制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发展所需的种种条件。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229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男性62%、女性38%)参加了此次会议[1]。经过为期12天的讨论,UNESCO-UNEVOC形成并了本次会议的最终报告――《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Delivering TVET through Quality Apprenticeships)。

一、何谓“高质量学徒制”

现代正规的学徒制旨在提供优质培训机会,使学徒、培训企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系统整体上实现多赢。“高质量”的概念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引入,并得到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G20)多边及双边合作伙伴在内的众多机构、组织的广泛支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工作和培训条件的质量――尊重劳工权利、培训企业的相关条件符合安全标准,学徒受到社会保障计划保护并可以得到工资或津贴。第二,培训标准和内容的质量――培训项目要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使年轻人学习到就业所需的全部技能。第三,证书的质量――支持学徒在全国范围从事培训岗位性质的工作。第四,学徒制所有参与方多赢局面的质量――培训企业受益于获得额外劳动力,可以将学徒制作为招生策略;学徒学习职业知识,获得职业技能,领取工资,得到有效的证书以及获取工作经验;培训学校受益于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社会和经济受益于劳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市场更加平衡,以及青年就业率的提高。[2]

根据ILO的一项研究,学徒制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要素:一是政府、雇主代表、工会之间的对话关系,以明确关于学徒制系统中的所有问题;二是各层面所有行为主体具有清晰的角色和职责定位;三是融资机制,参与各方拥有清晰、合理的成本分摊标准,并确保财政支持的有效性;四是立法,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实施运作的框架。

二、会议目标及范围

本次网络会议为期两周,总体目标是增进与会者对学徒培训,特别是正规“高质量学徒制”的理解。会议旨在共享各国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经验,同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供与会者提出问题,关注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分享个人、机构和国家的实践经验。具体目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加深对学徒制,特别是现代“高质量学徒制”的理解,明确不同国家正规或非正规学徒制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发展的有利条件,力图发现当前“高质量学徒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3]

根据与会者的兴趣及研究领域,基于网上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本次会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12个议题。鉴于各个议题关注度及讨论程度不同,报告所涉及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份报告总结了与会者主要的讨论情况及研究结果,包含与会者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问题、建议以及常见的挑战,同时对如何深化理解学徒制并推广成功经验给予了相关建议。

三、议题总结

报告共涉及12个议题。其中,“议题八:记录先前的工作、学习经历”仅有涉及,并未充分讨论。

(一)议题一 :定义“学徒制”,将“质量”的概念引入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形式。与培训、实习等不同,它是一种工作场所学习形式。基于讨论结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徒制作出如下区别和分类(见表1)。[4]

从所有建言献策来看,与会者对现代“高质量学徒制”的特征有着一致看法,公认学徒培训,无论是正规或非正规、基于企业或基于学校,都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效果。关于“质量”的概念,讨论主要围绕传统和非正规学徒制的质量缺陷展开,参与者提出了众多需要改进之处,如恶劣的工作条件、较低的社会地位、不安全的工作环境所导致的工作事故、工匠师傅或公司培训负责人的工艺和教学技能水平低、缺乏高质量技能培训、缺乏监管和实施机制等。指出问题的同时,与会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多数人提出应该将非正规学徒制整合为正规TVET,规范学徒制。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在正规TVET体系中实现校本培训,提升非正规学徒制的质量,使非正规学徒制毕业生的技能得到官方认可,为其未来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更多路径。其他必要的措施还包括进行专门立法规范学徒制,建立合理的资助机制支持低收入学徒群体等。

(二)议题二:创新学徒制以及学徒制的替代形式

在创新学徒制的应用方面,与会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在农村地区发展学徒制以培养农业人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在学徒制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帮助特殊残障青年康复发展;开发大学学徒制等。在学徒制形式方面,与会者认为传统的学徒制模式的力量是有限的。比如,很多现代职业中的技术领域需要工作者拥有大量理论背景知识以执行复杂任务,简单的“边干边学”方法对学徒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配备富有教学、培训、辅导和指导技能的专门培训师十分必要。学徒制“混合”其他工作场所学习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例如,与会者提到的新西兰的经验,即许多学徒参加夜校学习,通常一星期一次,以补充理论训练。在一些行业中,安排“流动”导师对学徒进行每月一次的辅导,帮助学徒学习行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这种安排有助于学徒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良好衔接,强调学徒“反思”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徒的学习完成率。

(三)议题三:学徒制的资助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同政府应该对学徒制系统进行资助,为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制提供有效激励,引导更多年轻人学习行业技术。各位专家及实践者普遍接受的观点之一是发展学徒制从长期来看是有益的,企业也应共同资助学徒。例如,瑞士的企业在提供学徒制培训的第一年会有一些资金损失,主要是源于支付学徒工资和学徒较低的生产率,然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随着学徒生产力的提高,其对企业的贡献会大为增加。另外,政府在对学徒制进行资助时要注意向企业补贴学徒工资造成的企业对学徒的虚假需求――一些企业提供学徒培训并不是因为想为未来的招聘做准备,而是希望得到政府资助。

(四)议题四:学徒制技能需求的预期和识别

关于此议题所提出的问题是,考虑到正规学徒制所授技能通常来自于企业的需求,而企业又主要根据行业需求进行学徒培训,那么学徒制体系是否还需要进一步预期所需技能?一般来说,学徒制自身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使劳动力的供给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正如来自菲律宾的一位与会者所说,在菲律宾,“技能不匹配现象非常常见,公司如果不需要工人就不会参与学徒制”。然而,大多数受访者指出,对教育制度和TVET机构来说,这种预期是必要的,可以准确确定培训计划和项目的重点,尤其在劳动力市场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更加重要。预期还可以为扩大学徒制和确定新学徒计划提供有效信息,特别是新兴职业。技能预期使学徒制培训更具可持续性,以下三方受益于此:学徒,向其持续提供工作机会;企业,促使其制定可持续的人力资源规划;TVET机构,开发相关课程,使学徒更符合劳动力市场要求。

(五)议题五:将各行业企业纳入学徒制

报告中,许多与会者在发言中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各行业纳入学徒制?所有人都认为各行业的参与能够对学徒制产生有效影响。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方法包括提高企业生产力,以及降低学徒制劳动力成本。瑞士的研究表明,企业从学徒制中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此外,当企业把学徒制看作员工规划和人才招聘的机会时,便会迫切需要对学徒进行培训。虽然如此,现实中更多的情况并不是企业不参与学徒培训,而是企业所提供的学徒岗位数量有限,无法惠及所有需要技能培训的学徒。另外,也有一些因素阻碍企业参与学徒制。首先,并非所有企业都做好了接收学徒的准备,某些企业由于其工作环境或内部组织能力有所局限,难以吸纳新人接受培训和监督。其次,企业培训人员不情愿传授或共享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这是由于一旦学徒掌握了相关技能,便有可能取代企业员工。最后,缺乏政策支持也是阻止企业充分参与学徒制的可能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国家就此问题展开积极社会对话,包括政府、雇主和国家工会代表之间的三方对话,力求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学徒制之中。

(六)议题六:学徒制的课程开发

菲律宾、巴西和博茨瓦纳的学徒制课程开发步骤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首先,这些国家遵循统一的参考标准或指导原则来开发课程,包含不同行业领域的内容、技能和预期结果。其次,这些标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能力标准或单位标准(competency or unit standards),上述国家都是采用能力标准的方法开发课程。最后,多方参与课程标准的开发。在巴西和博茨瓦纳,包括政府代表、教育专家、行业协会、雇主组织、工会等在内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均会参与开发并制定课程标准。

(七)议题七:学徒的辍学

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均存在学徒辍学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群体中,年轻人在学徒期完成之前就想挣“快钱”的诱惑似乎是一个重大问题,对行业理解的缺乏也使这个问题雪上加霜。这一问题与学徒和企业都有关系:一方面,学徒缺乏就业指导、职业意识,而且个人的工作态度可能会影响其承担义务;另一方面,企业可能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合适的学徒。此外,培训者教学技能的缺乏也是导致学徒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八)议题九:学徒制的社会形象和吸引力

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是,与学术教育和研究相比,学徒制的社会形象通常被认为更加低等。比起主流的、基于学校的TVET,学徒制常常被低估,且被看作对“学术天分欠缺”或在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青年人的职业培训。针对这个问题,报告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一,利用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学徒制的优势,塑造学徒制的正面形象。第二,从普通教育开始就塑造积极的学徒制形象,不仅针对学徒,还需包括有可能影响学徒选择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在内;此外,向政策制定者、企业雇主宣传学徒制的优势。第三,提升非正规学徒制质量,这本身便是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学徒制需要尽可能直接地与工作相联系,从而激发各行业之间形成有效的伙伴关系。

(九)议题十: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培训师

企业内部的师傅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影响企业培训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现有的企业培训中,师傅的职责局限于实践知识的传授。由于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相对欠缺,师傅难以独立承担学徒的全程培训,即对学徒进行指导、支持、监督、跟进,这就引出了“企业培训师”的概念。区别于企业的师傅,企业培训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可以为学徒进行系统的讲解,负责跟进学徒工作,为学徒介绍不同的任务和技能,观察学徒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监督其学习进展。此外,企业培训师还会提供额外的理论背景知识,甚至会提供一些与公司内部学习相关的实践训练。企业培训师与师傅一起为学徒设计整个培训项目,也和TVET学校的教师及指导人员保持联系。不同国家的企业培训师的来源不同,有些来自企业内部,有些则是学校的教职工,他们在各培训学校之间流转,以跟进学徒的学习进展。在许多国家,企业培训师掌握教育学知识,在对学徒进行培训和监督之前,他们还需要获得相关证书并定期更新技能。

(十)议题十一:学徒制成功的要素

第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他们之间达成的共识与承诺。如果缺乏共识,学徒制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纸上谈兵。因此,需要在商业、公共部门及社会领域寻找强大的合作伙伴;形成一致的理解或达成共同的目标;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角色;每个利益相关者相互承诺、达成一致;逐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并达成合作伙伴共识。第二,职业指导,确保年轻人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避免出现毕业生大量失业的同时企业缺乏合格的技术员工。第三,教育系统的渗透与衔接,保证学徒可以直接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或建立与高等教育的联系,得到专业发展机会,避免学徒制发展成为缺乏前景的“死胡同”。

(十一)议题十二:进一步的研究领域

报告的最后讨论了未来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和改善学徒制系统的研究领域。例如,什么类型的学徒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非洲农村地区就业问题,从而减少人口迁移现象?如何将相关资格框架(通用能力)与学徒制成果联系起来?什么是评价学徒制效益有效且可靠的工具?如何在培训提供者(职业学校等)中引入现代教学方法?

四、结论

这份报告呈现的12个议题集中体现了世界各地的专家、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关于学徒制的兴趣及承诺,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有益之处得到公认,尤其能够帮助大批未能充分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掌握职业要求的更高技能,很大程度上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此外,正规化“高质量学徒制”是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系统,需要不同参与方和机构的充分安排、达成共识和作出承诺。质量问题是发展学徒制所必须面对的,学徒制培训质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导师和培训者,都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和技能,以履行各自的职责。纵观各国学徒制的实践情况,尽管发展的程度、水平不一,但都越来越将“质量”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德国、瑞士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学徒制发展较为成熟,更多地是针对提升学徒制质量进行微调,建立“高质量”的学徒制体系;另外一些诸如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学徒制发展相对不足,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高质量”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进行大刀阔斧的深入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通过完善学徒制模式,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培养高水平学徒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第10篇

深刻把握新方略  精准落实强主业

——学习贯彻集团公司新发展方略专题形势任务教育材料

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党委宣传部

编者按:年初,集团公司召开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立了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方略:聚合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动能转换、创新治理,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未来三年是集团公司全面完成建设魅力山钢“第一步”任务目标、开启“十四五”规划和魅力山钢“第二部”新征程的交汇期,集团公司确定了“进军世界500强、年利润过百亿、树立‘高科技企业’品牌”,实现转型升级、综合竞争力、深化改革、信息化建设水平“四个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公司党委宣传部组织编写了“深刻把握新方略、精准落实强主业”专题形势任务教育材料,希望各单位认真组织学习,教育引导职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贯彻落实好新三年行动方略,以实际行动推动钢铁产业生态圈建设,奋力实现做强做优做大钢铁主业目标,共同开辟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找准新方位  踏上新征程

踏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集团公司2020年度工作会议确立了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方略,即:聚合资源、开放共享,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动能转换、创新治理,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当前,我们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正发生深刻变化,企业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集团公司找准坐标、审时度势提出新发展方略,可谓顺时应势、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从宏观环境看,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格局动荡,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世界银行发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仍显脆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连续下调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预期。中美虽已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对提振市场信心有重要意义,但仍要清醒地认识到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从全国角度看,我国仍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国经济整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省“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目标定位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强力推进,为企业转型提升、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钢铁行业看,长周期减量化趋势渐显,供大于求基本格局给行业平均利润带来更大挑战,行业将整体处于长期微利状态。钢铁企业间竞争呈现出新态势,多家钢企通过新理念、新生态实施资本层面的合纵连横,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盈利水平,钢铁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层次变化。

从企业内部看,过去三年,集团公司强党建、塑生态;谋发展、求突破;调结构、优布局;攻主业、延链条化;破瓶颈、增活力;控风险、除隐患;强管理、塑优势,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显著提升。特别是近三年,公司上下坚定贯彻“多元主打、结构调整,闯开转型升级特色之路;奋战三年、提质增效,跻身全国钢铁强企前列”的行动方略,通过“去产能、上项目、搞改革、甩包袱、强党建”等重点举措,钢铁行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由第三梯队跃升到第一梯队,各项工作实现全面提升,实现了“求生存”到“谋发展”、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但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依然存在弱项和短板。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对照标杆企业和竞争对手,山钢整体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抗风险能力还存在差距,面临“量”和“质”双重挤压,在钢产量、智能化、国际化、资产回报、资产负债率、创新发展等许多指标方面还有很多弱项和短板。倡树开放理念、营造共赢氛围不到位,强化战略引领、发挥系统优势不到位,放大突出长板、形成差异化优势不到位,夯实基础工作、推行精益管理不到位。在思想观念、市场意识、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成效等方面也有较大差距,呈现出发展质量还不高、基础还不牢固、动能还不强劲,空间布局、产业布局、资本布局调整还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我们要主动把握大势大事,认清形势的严峻性和指标劣势背后的差距,保持定力、顶住压力,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

善弈者谋势。当前,集团公司已站到冲刺高质量发展新起点的历史方位上。未来三年,是全面完成建设魅力山钢“第一步”任务目标、开启“十四五”规划和魅力山钢“第二步”新征程的交汇期。实施新发展方略是集团公司在辩证分析复杂严峻的形势基础上,顺应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产业生态圈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基于山钢客观现实和未来发展,站在由“求生存”到“谋发展”、冲刺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指导山钢未来三年工作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22年,集团公司竞争力继续保持国内钢铁行业前列, 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三个以上产业实现区域主导或国内细分市场领先,其中钢铁产业粗钢产能规模和效益水平进入国内钢企前十名,省内及周边区域市场主导地位显著提升;努力实现高质量经营绩效,进入年度利润总额百亿级钢铁强企行列;全面完成《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全面实现以聚焦绿色化、智慧化、高端化、精益化、协同创新为内涵的转型发展,初步树立“高科技企业”品牌形象;完成钢铁产业生态圈顶层设计,不断展扩链接范围,优化提升构建层次,力争取得阶段实质性突破。

蓝图宏伟壮丽,愿景鼓舞人心。站在第二个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的新起点上,让我们充分认识“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奋力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的重要意义,勇敢地承担新使命、新任务,共同创造山钢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领会新方略  明确新任务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

在集团公司2020年度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强调,今后三年,要通过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融合创新,提质升级,把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陶登奎指出,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重大课题,要把新的三年发展方略作为指导我们未来三年工作的纲领,更加自觉、更加积极主动地抓好贯彻落实。

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钢铁主业和核心竞争力,顺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变革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共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顺应钢铁行业竞争新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已有举措的持续递进,是商业模式的创新版、“五位一体”的升级版、提升实力的扩展版,是一个“智慧制造+智慧服务”生态系统。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思维方式,要摒弃“大院思维”“独享思维”,打破传统公司经营边界、资源掌控方式以及规模扩张模式,用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实现跨产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解决产能依靠自我投资扩张冲动、环保加压大而行动慢、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形成开放的业务边界、以生态圈实现资源聚合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共享各企业专业化资源和能力,共同创造生态圈协同价值。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顶层设计、点位突破、借势拓展、动态提升的思路,赋能、扩容、优圈,以聚合资源为重要手段,以开放共享为基本路径,以安全高效为品质要求,涵括内部和外部、上游和下游、制造和金融、政府和企业等各相关方,加快以钢铁产业为基础塑成生态核心圈,以协同创新为抓手塑成动力源泉圈,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为依托塑成产业配套圈,以“数智山钢”建设为支撑塑成信息衔接圈,层层嵌套,互为支撑,形成“产业+配套、平台+服务、技术+赋能”的良好产业生态,带动生态圈企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在新一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中,集团公司举旗定向、登高望远提出,“到2022年,集团公司竞争力继续保持国内钢铁行业前列, 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三个以上产业实现区域主导或国内细分市场领先,其中钢铁产业粗钢产能规模和效益水平进入国内钢企前十名,省内及周边区域市场主导地位显著提升;努力实现高质量经营绩效,进入年度利润总额百亿级钢铁强企行列;全面完成《深化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全面实现以聚焦绿色化、智慧化、高端化、精益化、协同创新为内涵的转型发展,初步树立“高科技企业”品牌形象;完成钢铁产业生态圈顶层设计,不断展扩链接范围,优化提升构建层次,力争取得阶段实质性突破。”这是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目标的具体体现。

实现新目标,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一步一步干在实处,才能昂首阔步走在前列。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转型升级走在全国国企前列。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凸显,本质化运营水平显著提升,建设魅力山钢“第二步”任务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求、钢铁精益高效、多元耦合共生的产业生态圈构建取得阶段性成果,盈利能力跃居行业较高水平,初步确立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钢铁强企地位。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综合竞争力走在国内钢铁强企前列。主要产业初步进入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国际化战略全面推进,在区域市场或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动能持续化、产业生态化、品牌高端化、运营国际化特征初步显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深化改革走在省属企业前列。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建升级版,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1336”改革按时间节点要求全面完成,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竞争力、创造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必须坚定不移实现信息化建设水平走在国内钢铁行业第一梯队前列。建设一批智慧制造试点工程,争创两个以上省级示范项目、一个以上国家级示范项目,完成两条以上传统产线智慧化技术改造,两化融合指数达到85以上,实现制造单元智能化、运营管控数字化、产业生态智慧化、信息产业高端化。

百舸争流自当先。让我们以开拓进取、争先创优的锐气,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豪气,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朝气,与最优者“对标”,与最强者“比拼”,与最快者“赛跑”,在逆境中奋起,在追赶中超越!

肩负新使命  创造新辉煌

站在魅力山钢建设的新起点新方位上,集团公司全面启动第二轮新旧动能转换三年行动计划,描绘了“构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打造绿色智能行业发展新标杆”的新蓝图,掀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已经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够不够’的数量问题,接下来,重点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质量问题。”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共建安全高效钢铁产业生态圈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山钢股份作为集团公司钢铁主业的运营主体,是构建生态圈、打造新标杆的核心和关键,必须担负起首位落实、先行先试的责任。莱芜分公司作为股份公司的重要单位,必须扛起落实新发展方略、创造新业绩的使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决策部署,打头阵、建首功,全力以赴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构建生态圈”正当其时。年初,集团公司召开2019年度商务年会,与国内外众多战略用户深入交流合作发展,得到了58家国内钢铁产业链重点客户,以及26家国外钢铁产业链重点客户的积极响应,会上达成紧密共识,共同合力打造开放包容、休戚与共的钢铁产业生态圈。倡导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和谐共赢,股份公司层面坚持生态化、开放化的发展理念,统筹上下游各类资源,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加速产业融合,打造钢铁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和谐共生的生态圈。通过构建以聚合钢铁产业资源为核心的融合发展体系,加速推进客户、人才、营销、生产、研发“五位一体”的协同机制建立,探索形成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实现客户共享、人才共用,营销大合作、生产大集成、研发大统一的高效协同发展。当前阶段是我们加快推进生态圈建设的关键时刻,要积极做好区域钢铁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以工业园为平台的钢铁配套产业园建设,加快钢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大集团内部其他产业协同发展并整合相关社会资源,促进钢铁生态圈实现更大范围共创共进共赢,全面提高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实力。

“打造新标杆”任务明确。“集团公司转型升级又到了一个重要关口。”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提出了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和要求。走在前列、争当标杆,既是高质量发展的考验,也是当下发展的重大机遇。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按照公司三届三次职代会上王向东书记提出的“123456”的总体思路,王培文总经理提出的“五个必须”的要求,坚持“优化提升、进中求优”的总基调,保证各项任务如期实现、发展成果如期兑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不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竞争压力、行业形势是不断变化的,制约我们发展的问题依旧存在,需要我们携手共进,扎实做好“安全强责、环保解困、经营增效、稳定保底”等重点工作,以滚石上山的拼劲、攻城拔寨的韧劲,做好各项工作,推动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实现本质化运营水平新提升。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农业经济;时空差异演变;建设;建议

时空差异演变是现代化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时空差异演变背景下,中国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同时推动着智慧农业经济的发展及进步,现代农业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和卫星遥感等现代化技术,对农业环境进行远程遥控与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可视化分析,促进中国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意义

1.1符合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中央持续关注“三农”问题,认为“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三农”问题解决好可以更好地抵抗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从而有效保障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国家的政策性文件为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依据,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时空差异演变的进一步协调,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仍然是一项需要持续实施的重要问题,因此,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稳定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不仅对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1.2树立良好农业形象,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中国农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经济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对开发与种植的农业产品科学合理的预测分析、选择合适品种、匹配物联网技术,通过构建智能灌溉技术、环境及现场可视化监测等方法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高效性,创建农村淘宝+实体店相匹配的电商体系,同时全面打通整个农业生产供应链,紧抓农业生产过程,有效管控农业生产环节,突破现有孤立的农业生产市场营销模式的瓶颈,避免时空差异演变的风险,促进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的转变。同时,通过开展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管理,推广可追溯的平台监管等技术,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升、管理模式改善等一体化建设[3],提升中国农业经济竞争优势,树立良好农业形象,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品牌,建立中国特色农业生产模式,打造农业产品品牌化生产与经营模式。

2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不断提高对农业时空差异演变研究及区域差异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开发力度,对于影响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不仅城镇基础设施得到网络全覆盖,偏远农村地区同样实现了基本的网络覆盖,进一步提高了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范围,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网络与数字化条件。在政府主导下,企业全面配合中,全国开展的农业经济示范工程,引导并且激励农民投入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同时引入金融企业进入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良性稳定发展,网络电商的发展让农产品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更好地销售,从而为实现中国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奠定良好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的物联网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技术仍然需要完善,在农业生产、经营、营销的数据分析及信息的传递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另外,因为农村缺乏网络技术人才,导致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经济中的低效应用。

3发展优势

3.1农业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高

农耕机械化水平在不断上升,时空差异演变背景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创造了更大效益。信息技术自身高精度、高效率的优势,将这些优势合理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尽管物联网技术并不是非常成熟,但很多技术已显现优势,例如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系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管理能力及水平,农业生产开始由传统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管理,而且在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同阶段,利用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新方法实时监控采集农业生产环境要素,及时获取农业生产状况,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也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产量,提升了农业生产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

3.2农业生产资源高效节约

要使农业经济能够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必须要有先进科学的农业生产创新理念,国家制定了通过创新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战略目标,明确了农业绿色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绿色发展理念。基于绿色理念,对农业资源的使用及资源节约与利用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资源保护、高效节约用水、耕地轮休耕种等都是农业绿色发展理念践行实施,为中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指导方向[4]。目前,已建立的农业监测系统、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都是创新绿色发展理念所带来的效果,顺应了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3.3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安全化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对于农业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将农业经济发展成果应用到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中去,应用到保障农产品安全与食品安全中去,这也是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新技术对食品的流通进行追溯,利用标签、条形码的方式对农产品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数据传输,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公开化、可视化,进而提高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能力,实现农业生产的透明化,提高农业生产食品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化。

4存在的问题

4.1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其重要的对象之一就是农民,要提高农民的能力,就必须开展目标明确的培训工作,这是保证时空差异下的现代农业全面实施的关键因素。在时空差异演变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差距,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应用,管理能力与观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就现阶段农民能力的培训工作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手段与方法并不能完全符合当地实情,局限于对农民群体与返乡的农民进行培训工作,对于从事相关农业生产的大学生缺乏培训。

4.2培训内容缺乏实践性

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农民的生计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普遍存在一定的兼职其他产业的现象。在对我国不同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培训工作中,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以及经营生产规模不同的农民[5],其培训工作的内容、方式同样存在着不同。目前,我国农民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培训工作也基本是将基础性知识作为重点,很少针对不同农民群体制定相匹配的培训方案,缺乏科学生产实践性培训,落后地区的农民依然使用传统模式生产,导致农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导致时空差异演变下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制约。

4.3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

在落实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完善人才培训体系作为基础。通过对时空差异背景下农业经济的培训发展工作来看,政府部门培训工作往往占据着主导地位,其他社会群体缺乏参与的热情。在培训过程中,培训主题与内容都比较单一,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培训的教师力量也比较弱。此外,针对管理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与实践型培训存在交叉问题,导致二者的区分模糊不清,从而影响了培训工作的进展,不利于时空差异演变背景下农业经济培训工作的开展,而要促使以上问题得到解决,制定完善的制度必不可少,目前缺乏完善制度,不能积极引导企业、资金、高素质人员进入农业现代化生产进程。

5发展建议

5.1做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训的准确定位

在时空差异背景下,农业经济要高质量发展,做好培训工作非常重要,相关政府部门需要明确培训目标的主体。对于农业人才的目标群体做好定位,使用分层过滤的方式,加强对不同农业人才的筛选工作,确定好对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培训目标与定位。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立足于全国农业发展现状,完善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与培训机制,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群体接受现代化教育,针对不同农民群体,调研其实际需求,制定不同培训计划,从而准确把控农民培训目标,提高农民培训效果。

5.2创新农业发展培训内容体系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来越快,需要对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培训内容不断创新。首先,政府部门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当前农业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实际需求,促使培训内容符合大众需要。其次,需要促进农业生产部门与科研单位相结合,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实际与现状融入全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更新与完善培训内容。对于不同文化层次与不同年龄段的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农民群体开展不同培训工作,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现代农业生产一线,在实践中依据农民需要即时培训,真正促进农民能力提升。

5.3完善相关培训机制

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在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现状,根据现有的职业对农业进行产业与类别的划分,鼓励广大农民群体重视专业性水平的提升。通过完善的跟踪与反馈制度,让每一个农民都可以真正学习到知识,将学习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政府部门需要依托现有的教育机构,健全培训师资力量,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鼓励培训师资队伍提高自身水平与能力,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6结语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来说,依托时空差异的实际情况,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村的建设水平与农民的生活质量。在时空差异演变的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从传统生产模式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需要科学的谋划,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做到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农民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终一定会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晨沛,李辉尚,曲春红.基于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迁特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21(7):103-114.

[2]胡晨沛,李辉尚,聂凤英.生产函数异质性与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基于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26(3):201-211.

[3]尹朝静.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5):1-14.

[4]姚成胜,朱伟华,黄琳.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9,40(4):537-546.

第12篇

关键词:地理标志 溢价效应 质量 发展机制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者其他特征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根据第三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全国31个省(市、区)地理标志产值总规模已达到13359.49亿元,可以说,地理标志产品已逐渐成为一个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地理标志产品仍存在着小而不精、大而不强、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对地理标志的溢价效应分析入手,揭示地理标志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利润和保证产品质量以获得溢价之间的矛盾,进而探讨地理标志产品的良性发展机制。

一、地理标志产品的溢价效应

地理标志产品因其在质量、生产工艺上的特殊要求以及其所具有的独特地域文化特征,与同类产品相比更容易获得市场认同,也能够以更高的市场价格出售,对生产者来说会产生溢价效应,促进其利润增长。据统计,地理标志产品价格普遍高出同类产品20%以上,通过注册地理标志,“平谷桃子”市场价格从注册前的每公斤1.5元提高到4元,“七里河蟹”市场价格比注册前提高了4倍,“安溪铁观音”销售收入已占当地农民收入的一半以上。

影响产品溢价的因素有很多,如供求状况、产品质量、品牌与知名度、生产经营的垄断性、消费水平、消费者偏好等,对于地理标志产品,本文分别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影响其溢价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生产经营的垄断性,二是消费者偏好。

(一)生产经营的垄断性

地理标志产品在生产环境、工艺技术、产品质量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所以比普通产品更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同。由于地理标志产品是以其所示的地理区域的存在为前提的,必须是某一特定地域的产物,并且是以源于这一地域的产品所具备的特殊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或者特殊性质为必要条件的,所以地理标志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使地理标志产品面临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从法律角度看,地理标志保护实际是赋予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者在生产和经营上的垄断权。所以地理标志产品市场具有垄断性的特点。

在生产者没有使用地理标志时,其产品与普通产品一样,面临的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的需求曲线用水平直线P1来表示,假定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此时产品价格为P1,没有任何生产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当生产者使用地理标志之后,由于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性,生产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产品的价格,把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之上,从而获得垄断收益。如图1所示,地理标志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向右下方倾斜的,MR表示边际收益曲线,由于生产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垄断经营权,可以影响产品定价,受利润驱使,把价格从P1提高到P2,此时MR>MC,生产者从而获得溢价收入。

(二)消费者偏好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无法获得市场上同类产品的所有质量信息,很难区分产品质量,通常会以产品的知名度和厂商的信誉为主要参考,因地理标志产品有其严格的产地限制、生产条件以及较高的质量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时可以根据追溯标识,获得所购买的产品产地、质量等信息,部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弊端,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较高的信誉,所以消费者会对地理标志产品产生特殊的偏好,并且愿意为其高质量付出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又因普通产品的可替代性大,质量没有保证,知名度和信誉都不及地理标志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必然要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甚至会为此付出代价,所以理性消费者都会偏好地理标志产品,并且愿意为高质量付出高价格。

如图2所示,X代表产品的质量,P代表产品价格,Y1和Y2分别代表普通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假定产品的质量与价格是正相关的,所以Y1和Y2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两条曲线至少相交一次,即可以用价格区分不同的产品质量,市场的均衡价格为P1,此时两种产品的质量是一致的,当两种产品的质量同时由X1提高到X2时,地理标志产品只需要把价格提高到P2便足以弥补提高质量而付出的成本,而普通产品的质量若要达到X2,必须把价格提升到P3,否则将会发生亏损,因为普通产品若想具备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不仅需要客观上的生产环境,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质量管理和监督成本以及注册资金和广告宣传费用等。理性的消费者不会为相同质量的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则普通产品不能获得价格补偿,所以会放弃提高其质量。因此由于消费者偏好的存在,地理标志产品作为高质量产品的代表,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出于对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的偏好,愿意为其付出较高的价格。

二、地理标志产品规模与利润的悖论

地理标志产品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其产品质量、生产环境及生产工艺的要求也极为严格,受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规模是受到约束的。地理标志产品的溢价效应驱使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使得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而产品质量的下降,将会影响消费者偏好进而减少对该产品的需求,迫使产品价格下降。因此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利润和保证产品质量以获得溢价之间的矛盾成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一个悖论。

假定,地理标志产品的供求相等,价格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生产规模也到达限制边界,此时生产者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消费者能够对产品质量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生产者按原有规模进行生产可获得的利润为:

π1=P1Q1-(Cf+C1v)

生产者受利润驱动扩大生产规模可获得的利润为:

π2=P2Q2-(Cf+C2v)

其中,P1、Q1、C1v分别为原有生产规模下的产品价格、产量、可变成本;P2、Q2、C2v分别为扩大生产规模后的产品价格、产量、可变成本;Cf为固定成本。由于扩大生产规模后,产品质量下降,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随之下降,因此P1>P2。

若要π2-π1>0,必须满足Q2>Q*2。厂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产品质量不断下降,P2随之下降,P2下降的结果是Q*2持续增长,厂商只有靠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利润,这又进一步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将会导致产品声誉的彻底消失,消费者偏好发生转移。涪陵榨菜的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产量,约90%的厂商没有使用传统的“风脱水”工艺,而是使用成本更低的“盐脱水”工艺,使地理标志产品与同类的普通产品毫无差别,最终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在利益的驱使下,千年名茶西湖龙井亦是“遍地开花”,从浙江蔓延到江西、福建、四川、贵州等省,几乎产茶的地方都产龙井,短短十余年间搞得声名狼藉。

三、地理标志良性发展机制探讨

生产者单纯依靠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利润的持续增长是不可行的,因此必须寻求地理标志产品的良性发展机制。只有建立了相应的发展保障机制,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声誉才能长期保持稳定,这亦是地理标志产品溢价得以保持的前提。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地理标志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溢价效应,产品的溢价效应是对生产者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回报,只有生产者承诺并确实提供了一致的产品质量,溢价才会产生,而溢价效应的存在又刺激生产者生产和出售高质量的产品。可以说,产品的质量保证是溢价效应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地理标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质量监督机制。一方面,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是地理标志产品的生命,为了有效地打击市场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行为,维持良好有序的市场秩序,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和监督体系,有效指导和监督生产者正确使用地理标志,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标准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强化质量监督;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执法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此外,还要建立“政府-行业协会”的综合监管机制,政府具有从全局驾驭和组织经济活动的优势,超越个体利益的局限,从区域整体和全局利益出发整合区域资源,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监督管理;行业协会是联系政府和生产者、生产者和生产者的桥梁,可以有效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监管工作,建立当地的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监管体系,维护市场竞争环境。

(二)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地理标志与产业集群存在内在关联性:一方面,地理标志作为一种产品地域性、独特性以及制度赋予的特定权利的特殊标志,对其他经济资源具有集聚效应,从而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将会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价值,保障和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声誉,从而促进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地理标志产业集群发展以地理标志产品生长区域为界限,以地理标志区域特殊的自然因素、历史人文因素等区域因素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追求区域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为组织原则,包括地理标志产品的上、中、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地理标志产品集群化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以地理标志产品为纽带,把集群产业联合起来,共同制定和执行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技术规范、以及包装识别和产品规则,防范和制止恶性竞争,可以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地理标志产品的发展必须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三)重视品牌经营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识别性标志,同时也是一种质优证明,本身就具有品牌效应,品牌是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基础,如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对品牌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可以说地理标志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一种无形资产。因此必须重视地理标志的品牌经营,充分挖掘地理标志的无形资产价值。

1、加强地理标志品牌保护与建设,充分利用品牌优势

通过品牌保护与建设,把地理标志产品的比较优势成功地转化为品牌优势,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大大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生产者必须在保留原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精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不断适应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地理标志的品牌影响力。生产者也可以通过塑造富有感染力的企业品牌文化,提升和丰富地理标志品牌的文化价值,许多地理标志产品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同,生产者可以从中充分挖掘信息,并把其作为品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品牌文化的塑造和传播,起到丰富和提升地理标志文化价值的作用。

2、探索地理标志品牌延伸策略,促进可持续增长

地理标志的品牌延伸策略可以有效地摆脱地理标志产品产量的制约,从而拓展新的盈利空间,使利润可持续增长。所谓地理标志品牌延伸是指在地理标志品牌地位的基础上,保留原有品牌的核心价值,并将其运用到新的产品或服务上的一种活动,结合地理标志的特点,可采用加工产品延伸,特色店延伸,观光农业延伸等方式。

参考文献:

[1]曹琳.基于品牌延伸的地理标志产品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1)

[2]崔俊敏.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地理标志产品产业化发展[J].商业时代,2007(19)

[3]梁文玲.基于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品牌效应探究[J].经济经纬,2007(3)

[4]李艳军,董伟.商标和地理标志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运用—以我国茶叶产业发展为视角[J].农村经济,2009(7)

[5]冉红.地理标志产品的溢价特征及对策[J]. 商业时代,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