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

时间:2023-07-25 17:1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环境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环境问题

第1篇

关键字:农业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旅游类型。现代社会,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加大,人们越来越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自然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这种旅游模式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有两个问题特别凸显,一个是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另一个就是世界性的生态灾难。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下形成的旅游业发展模式,虽然促进了旅游产值的快速增长,但是也导致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迫使人们寻找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农村生态旅游业应运而生。然而,当前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农村生态旅游的开发,导致大量旅游者进入到目的地,大量游客对土壤的踩压,使生态旅游区的土壤面积增加,土壤板结程度也增加,水分渗透减少,土壤厚度变薄,导致水土流失增加。同时,生态旅游开发区及周边的经济活动,致使一些自然景观及植被受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生物群落的层次和数量大盆减少。

其次,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植物资源影响大。农村生态旅游区游客量多,其中有不少游客随手采摘鲜花、枝叶、木苗等,破坏了植物生长,对植被造成广泛而不雅观的损害,甚至导致某些植物死亡;受到游客和交通工具的不断踩压,很多植物的物种结构发生变化,植被种类趋于减少;更有甚者,有些游客由于用火不慎还会引起山林、植被火灾。

第三,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动物资源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目前兴起的农村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但生态旅游本身对动物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了一些动物的生活和生存,对动物资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当游客蜂拥到墨西哥太平洋沿岸,观看月夜沙滩上乌龟下蛋时,生态旅游开发商为了让游客看清楚乌龟下蛋的过程便会打出耀眼的灯光,然而,这种做法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致使乌龟无法辩出到海岸的方向, 也就下不了蛋。另外,由于农村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游客活动频繁,致使一些捕食害虫的动物数量减少,虫害加重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

第四,农业生态旅游对当地自然景观及环境的影响。农村生态旅游者的目的就是要让城市的人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农村的山、水、野生动植物以及风情民俗。然而,现在很多农村生态旅游区,为了赚游客更多的钱,在原本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加入了太多人为的建筑及娱乐设备,造成了许多自然景观和环境的破坏,这是有违农村生态旅游的初衷的。

第五,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对人文社会资源也有很大影响。大量游客带进的尘土、呼出的气体、排出的汗液以及照相机的闪光灯的闪烁等对古迹文物都会造成危害。很多古建筑里的壁画的颜色是与湿度和二氧化碳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如果游客人数太多,空气的湿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将明显上升,再加上照相机闪光灯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壁画造成损害。

第六,农业生态旅游对其他环境的影响。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必然会有大量游客涌入,游客多了便极易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特别是目前游客中,有一部分人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生态旅游意识,忽略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农业生态旅游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还有旅游垃圾的问题,大气污染的问题、水体污染的问题等。另外,由于部分游客素质低,游客对景物任意刻画、涂抹,在景物上写“某某某到此一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农业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对策

如前所述,农业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走出一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新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风景名胜、人文景观的保护,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政策,另外,我国还颁布了许多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环保法制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和问题。主要表现为某些法律条文不具体、不明确,一些干部法制观念淡薄,不按法律办事而凭个人意志办事,出现了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另外,我国还缺少一部真正针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环境保护法规。所以,我们应该加大环境保护法律建设力度,切实的使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2.动员全社会的力量

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全社会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激发人们关心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自觉性,以经济利益为诱因,激发生态旅游社区居民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以宣传教育为手段,增强生态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科学、合理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只有建立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既促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又保护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所以,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前,应认真组织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切实做好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促进和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农业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也得到合理、协调和均衡地发展。

4.控制农业生态旅游区接待游客的数量

游客容量标志着一个旅游景点对游客数量的承受能力,确定正确的游客容量是农业生态旅游区进行生态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若果一个旅游景点接待游客的数量超过了该地的最大承受量,那么本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活动的质盘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所以,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可采用市场调控、限童售票或预约等手段在时间上对游客和旅游活动进行分散,从而合理的控制游客数量。

三、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

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对资金投入要求较少,但是,它的效益也是有限的,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甚微。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有关部门做好传统农业生态旅游的转型工作。

首先,农业生态旅游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选定农业生态旅游基地时,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应将作为第一要素综合考虑,需要在加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同时,积极争取多渠道的财力投入,逐步实现其规模化效益。充分开发利用本地的特色景观和特色产品,通过必要的投资,建立集风景游览、采摘、野餐、娱乐、体验农家生活等为一体的综合型观光场所开展以品尝和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活动。

其次,农业生态旅游内容要推陈出新。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向,不仅拓宽了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满足了人们追求淳朴、享受自然的需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环境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参与农业生态旅游的游客数量也逐渐增多,游客年龄范围特别广,这样游客对农业旅游内容的需求也就更加多样化。因此,农业生态旅游区可根据当地栽种作物的特点,开辟新奇独特的景观。

再次,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是,产业化的实现并不是简单容易的,它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支持。所以,地区政府一定要重视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倾斜,为其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另外,政府部门还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生态旅游具有正负双重效应,如果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不仅能够满足游客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需要,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建设。如果农业生态旅游误入歧途,那不仅会给当地环境造成灾难,还会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游客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各地政府以及旅游开发商也要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手段合理规划当地的农业生态旅游,实现农业生态旅游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农村环境治理;法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12-0081-0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技术向农村生产领域的渗透以及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农民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城市环境趋于好转的同时,农村环境却逐渐恶化,这不仅干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更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环境问题没有城乡差别,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在波及城市环境的同时,更会通过农业食品链条给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因而,关注农村环境,致力农村环境问题解决,不仅仅是农民的事情,而应得到全体社会成员的关注。

自上世纪以来,农村环境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话会议,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随后国务院在其转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举措,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1]以此为契机,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得到了国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得以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也一直关注农村环境问题,他们认真调查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仔细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并具体设计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以供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践借鉴。

尽管我国政府对农村环境问题高度重视,我国学者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也极为关注,但我国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并未取得实际成效,农村环境问题依然严重,这一切都昭示着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环节存在着阻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某种问题,只有找出这一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为此,笔者在概览学者关于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学术文章的同时,又深入苏北农村地区进行调研,对苏北地区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种类及其成因进行了详细了解和深入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工作踟蹰不前的症结所在,那就是无论是我国政府,还是国内学者,其在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环节出现了偏差或错误,没有正确把握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存在的类型以及产生的根源。为了消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障碍,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并及时加以纠正,为此,笔者以在苏北地区农村的实际调研资料为基础,并对照我国学者有关农村环境问题的理解观点,对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环节中存在的关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误区予以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对策,以期能扫除我国农村环境治理停滞不前的基础,以推动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农村环境治理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

由于受到传统环境保护和治理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社会各界缺乏对农村及其环境的深入了解,而且在当前“城市中心主义”的模式下,国内民众在用看待城市环境问题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环境问题的同时,又把本具有同质性的农村环境问题看作是不同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异类,在此种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国内民众在理解农村环境时难以避免地会出现认知偏差。具体而言,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误区:

1.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不全面。由于人类最早接触的环境问题是污染问题,而且长期以来人们所关注的城市环境问题也主要是城市污染问题,再加上农村环境问题进入人们的视野而获得关注也是因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因此,我国学者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便将农村环境问题等同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而忽视了农村环境问题所包含的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农村资源和生态的破坏问题。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都直接和自然界发生关系,无论是农民的正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农业资源的合理维持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效维护,一旦农业资源和农村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其给农村乃至城市环境带来的危害并不亚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要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不仅要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还要关注农村资源以及生态保护问题。但事实上,我国民众在关注农村环境问题时,只关注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对农村资源及生态所遭受的破坏问题却少有涉及,反映出我国民众包括学者们目前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范围还比较狭隘,无法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全部。

2.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类型不彻底。为了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并依据不同环境问题的各自特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经过对环境问题的逐步了解,我国学者按照相应的标准对环境问题予以相应分类。如依据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破坏问题;按照被影响的环境要素予以分类,可以把环境问题分为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土壤环境问题以及生物环境问题等。[2]依据上述分类,我国学者对环境问题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解决措施,这对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上述分类还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彻底解决,那就是目前国内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所谓面源性环境问题,和点源性环境问题相对,是按照环境问题产生源的确定与否而区分的一对环境类型,其中所谓点源环境问题,是能够具有确定产生源的环境问题,对于此类问题,只要查明该问题的源头并对其源头进行治理,环境问题即可消除。而对于面源性环境问题,由于其产生源无法确定,与点源环境问题有很大区别,而且由于面源性环境问题发现较晚,尽管目前学者对农村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已有所认知,但还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具体而言,当前社会对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首先,我国民众对面源性环境问题分布范围的理解有错误,许多民众认为面源性环境问题只存在于农村,城市里不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甚而有学者把面源性环境问题作为农村环境问题区别于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特征加以研究,并主张要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来应对农村的面源性环境问题,但事实上是,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环境问题,其中城市居民生活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就是典型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其次,尽管我国国内社会对农村点源环境问题和面源环境问题作了区分,但却没有厘清二者的实质不同,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也没有有效的对策,要么避而不管,要么把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混为一谈,用点源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来处理面源环境问题,从而使农村的面源环境问题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治理,阻碍了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

3.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认知不准确。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国内的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而且有不少学者的观点具有一致性,看似发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但笔者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环境问题的调研,发现上述学者的观点与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存在一定偏差,他们并未准确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具体而言,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根源的认知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当前许多学者认为农民环境意识不强是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但笔者认为,尽管农民环境意识不强与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将其归结为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根源则实在言过其实,甚而存在错误。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笔者对苏北地区农村村民的环境意识进行了问卷调研,在笔者所做的调查问卷中,除了个别村民对农村的环境问题漠不关心之外,大部分村民在表示对过去良好农村环境的怀念和留恋之时,都表达了对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忧虑和关注,他们对农村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资源发生的不利变化都有切身体会,都有改变当前环境状况的愿望但都苦于无能为力。这一调查结果充分表明了农民的环境意识并不缺失。而近期在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地区出现的群体性环境事件也直接表明了当地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环境权益受侵的焦虑,同时也是对“农民环境意识不强”论的有力反击。由此可见,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并不能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的产生根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不能寄希望于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上面,因为农民的环境意识本来就不低。误区之二: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众多学者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认为当前我国环境立法体系中有关农村环境的立法缺失、农村环境执法体系不健全以及农村司法救济途径不通畅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诚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在法制建设方面农村地区滞后于城市也并非没有可能,而这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也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是,如把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作为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进行解读,则不仅无法发现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更会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引向歧途,反而会阻碍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因为农村环境问题的真正原因是城乡二元化模式造成的结果,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化模式,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下实现对城乡环境的同等保护、同等治理,[3]而那种“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以及对农村环境单独立法”的论调看似对农村地区予以特别优待、特别保护,但实质上依然是在延续着城乡二元论的基调,不仅有害,也无必要。这是因为,首先,从立法层面上讲,由于农村环境问题和城市环境问题并无本质的区别,当前我国的相关环境立法不仅在城市地区可以适用,在农村地区也可以适用,如果立法有缺失的话,也应该是全国层面的缺失,而不会单单是农村地区缺失,因而没有必要单独为农村地区的环境立法;其次,对于农村执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建设,目前的机构设置已足以承担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任,如再在乡镇一级设立相应机构,不仅不能实质性地改善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状况,而且还会增加农村地区环境执法和司法成本,白白浪费国家的执法和司法资源。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处理并非无法可依,而环境执法机构和环境司法机关也并不缺失,反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影响下,国家的环境保护法律无法在农村地区顺利实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现象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应引起国家、社会和学者的关注。

三、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误区的纠正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国家、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导致国家难以针对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直接影响农村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就必须纠正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认知误区。

1.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要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认知范围过窄的问题,就必须全面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同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同,农村除了面临来自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工矿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威胁的同时,还面临着上述环节所带来的资源退化、生态失衡等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特殊性,其对资源、生态的依赖性要远大于城市的生产、生活。由此可见,除了污染会对农村的生产、生活活动造成影响之外,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维持平衡对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农村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应关注农村地区的资源退化和生态失衡问题,而且我们在设计措施来防治工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的同时,更应关注农村资源以及农村生态系统的保护问题,在设计农村环境保护措施时,要将农村污染防治、农村资源养护以及农村生态保护综合考虑,将三者予以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此方能有望全面彻底地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2.彻底认知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如文中所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类型的认知误区主要存在于公众对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认识层面上,因此,为了彻底厘清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有必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明确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明确面源性环境问题并不是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问题类型,在我国城市也存在面源性的环境问题,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不会把农村环境问题当作异类而将其孤立于城市环境之外,并且还可以从城市面源性环境治理实践中吸取有益的治理经验。其次,要深刻理解点源性环境问题和面源性环境问题的区别,从理论上讲,任何环境问题都有其产生源,因而从实质上讲面源性环境问题也是点源环境问题,只是由于面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具有随机性、移动性,难以查明和确定。另外,还有一些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单独不能造成环境危害,而是众多面源性环境问题的产生源共同交织作用才造成了环境问题,这都和传统的点源性环境问题有区别,因而在治理面源性环境问题时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传统点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模式中使用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无法在面源性环境问题领域适用,需要对此种问题单独研究,单独处理。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城市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经验,把面源性环境问题的治理当作公共服务而由国家承担,发挥政府在面源性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增加国家在面源性环境治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面源性环境问题的顺利解决。[4]

3.正确认识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既不是农民环境意识不高,也不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全,而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差异所致。在此种结构模式的调控下,我国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致使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和资金投入都低于城市,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也常常受到漠视,我国城市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则趋于恶化,并使人产生了“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不全为农村环境问题成因”的假象。[5]因而实事求是地讲,成因与其说是农民环境意识不强,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农民合法环境权益被漠视,农民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请求保护权得不到保障的结果;与其说是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不健全,倒不如说是城乡二元模式下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地位缺失,致使农村环境保护标准降低、农村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造成的,甚至在农村个别地区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

因此,要真正消除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彻底解决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就必须要取消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实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实现国家对农村、城市环境的一体化考虑和同等保护。具体来说,对于农村地区的点源性环境问题,要严格执行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规,真正发挥法律的调控作用,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环境权益;而对于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则要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主导性作用,增加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向农村引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生产生活方式,从经济上鼓励农民采取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财政支持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生态有机农业和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并减少废物向农村环境中的排放,只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的面源性环境问题。

结语

由文中的论述可知,要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要全面理解农村环境问题的范围,彻底把握农村环境问题的类型并准确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这样,我们才能针对目前的农村环境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但正如文中所言,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只有废除这一模式,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可喜的是,伴随着人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弊端的深入认识,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并得到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和采纳,目前我国各地都围绕着户籍、经济、环保的城乡一体化问题开展了理论性探讨和实践性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我们看到了彻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徐培华,包文兵.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淮海文汇,2012,(1).

[2]吕忠梅.环境法导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7.

[3]晋海.我国城乡环保一体化的制度建构:理念、原则与路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第3篇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培养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存在状态、迁移转化和生物与生态效应,以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1,2]。我国的环境科学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综合性大学设立的环境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等专业[3]。近年来,各个农业高等院校的专业都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力图形成以农为主,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相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多科性农业大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农业高等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4]。但相对于国内其他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学校,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及专业名牌度等方面均显得要薄弱些。因此,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若不寻找自身特色,不与国内外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方案区别开来,将会使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5]。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学,在环境科学的教学中也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药学、畜牧饲料、兽医药理学等方面研究有较好的基础,并且有很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基地[6,7]。这些农业领域也均涉及农业环境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农业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上来,就可以形成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色。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起源于1979年园艺学中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方向,1996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紧扣农业环境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在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排名为第51名,在农业高等院校排名第二[8],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文总结了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农业特色培养经验,旨在为构建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基础。

1研究生课程授课内容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科学综合技能课”“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研究生讨论课”六门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包括“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环境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工程实践”“环境规划与评价专题”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重点关注农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过量施肥等农业环境问题。除了上述由本学位点导师开设的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外,还鼓励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农科专业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增强学生的农业知识背景。

2双导师配置: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农业相关专业副导师

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往往受到自己本身知识背景的限制,不同知识背景的科研工作者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且容易找到新颖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会受到导师专业知识面的限制。建立双导师制,第一导师为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第二导师为农业相关专业学位点导师。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和农业相关专业导师相互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农业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下发现农业环境问题和解决农业环境问题。

3学位论文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

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大学,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例如结合土壤学、植物保护、农药学、兽医药理学、肥料学、畜牧饲料等专业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病虫害的生态综合防治、动植物废料处理与资源利用、无公害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农业生态学等领域去挖掘学位论文题目。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与导师的科研理念和研究课题直接相关,这也要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与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等角度出发,去挖掘农业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申请相关的课题,带领研究生开展农业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位点近20年来一直坚持以农田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农药的迁移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导师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开展,培养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在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农药迁移转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4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农业与环境”氛围

为了提高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本学位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农业特色研究生学术活动、研究生涉农特色夏令营、农业环境高级研修班及举办或承办农业环境相关的大型学术会议等。目前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本学位点借学校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交流平台,围绕“农”字做特色文章,有的放矢地邀请国内外农业环境领域的学术大师给研究生和学位点老师做学术报告。此外,还鼓励本学位点研究生多参加其他农科学位点举办的农业领域的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跨学科交流。除了比较固定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环节外,本学位点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和高级培训活动,例如近几年来,先后举办过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生暑假夏令营、人社部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高级培训班、聚焦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农作物产地污染阻控技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增强了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开拓了学生在农业环境污染及治理领域的知识面。

5结语

特色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牵涉到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内容、学位论文的立题与研究、特色学术交流与讨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只有在这些培养环节中不断注入农业和农村环境元素,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农业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洁,董德明,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5-36.

[2]张学洪,吴志强,曾鸿鹄,等.立足特色,丰富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广西地区环境类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5-28.

[3]王立新,赵吉,贾志斌,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J].大学教育,2014(4):13-14.

[4]田侠,郑庆柱.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93-194.

[5]蒋成爱,吴启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优化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57-59.

[6]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7-11.

[7]周震峰,史衍玺,王凯荣.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7):66-68.

第4篇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本文为2015年河北行政学院年度科研项目(2015XYKT02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日

一、影响农村环境的社会变迁因素

(一)社会结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不断向前推进,农村社会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从宏观方面来说,有两个方面的变化对农村环境影响颇深:一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二是城市工业的下乡。乡镇企业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因沿用高消耗、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导致资源投入多、利用率低、效益差、排污量大,给广大农村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与此同时,城市的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环境成本较高的企业逐步向农村转移。地方政府基于税收等硬性指标的考虑,对一些在城市无法落脚的冶炼、化工等高污染企业伸出橄榄枝,企业产生的工业污水、有害气体甚至不加处理便直接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生产方式变迁。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带来了乡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以精耕细作、小面积经营为特征,用农家肥培肥土壤,以人力、畜力进行耕作,采用人工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是一种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但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人们逐渐吝啬人力的付出,依赖化肥提高土壤肥力,依靠农药控制病虫害,以粗犷的机械化代替精耕细作,单位面积的耕地产量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缺乏环境知识和环境质量敏感度的农民在此驱动下,越发盲目地使用农药、化肥,对农村环境造成了威胁。

(三)生活方式变迁。传统农村基本处于一种封闭、半封闭状态,乡村生活系统自成体系。粮食、衣物自给自足,而且形成自然的循环系统,浪费非常少,如旧衣服可以浆洗后做小被褥、纳鞋底,餐饮泔水可以饲养禽畜,人类粪尿可以在猪圈堆肥。那时的生活化学品用量很少,人们刷洗餐具使用麸皮、洗衣服用碱面,基本不会产生污染。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商品化生活方式成为农村主流,衣服更新很快,化纤旧衣物大量堆积,甚至被直接扔至田野沟壑中,难以自然降解而成为环境隐患;化学制品的广泛使用,导致生活污水量剧增,但农村很少有污水收集设备,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环境问题如影而至。此外,对塑料包装的依赖、一次性用品的普及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

二、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社会变迁是一个自然的客观过程,它并不必然带来环境问题。农村环境之所以日益恶化,其根源在于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和观念未能随社会变迁过程而做出相应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体制。城乡二元结构固化。城乡二元结构以及与其相关的管理模式,是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第一,与城市相比,农村一直处于被剥夺状态,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落后。但在商品经济的快速冲击下,农民的消费需求却不断上升,由此带来更大的改善生活的压力。在生存挤压之下,农民无心也无力顾及环境质量;第二,我国对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实行差别化管理,城市基本都建有垃圾回收处理站、污水处理厂等排污系统,但农村排污设施落后,农民只能将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意倾倒,造成了农村耕地、水源和空气污染,影响了农民的生存环境。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就必须消除城乡二元模式,在城乡一体化理念下对城乡环境同级保护、同等治理。

(二)机制。基层政府组织弱化。村委会作为基层政府本应是农村环境治理的最佳机构,但其在现实中并未发挥足够的作用。一方面大部分村委会作为政府下属机构的色彩较浓,作为农村自治机构的色彩较淡,在GDP至上的政绩论指导下,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在于发展经济,作为基层代言人的村委会也自然如此,对农村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还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改革之后,特别是随着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村委会在村庄中的凝聚力和话语权逐渐降低,单凭一己之力很难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提供公共物品,导致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对农村环境治理有心无力。

(三)观念。农民群体边缘化。在众多分析农村环境问题的文本中,农民大多被冠以“环保意识薄弱、环境素质较低”的表述,诚然该群体是部分环境污染的直接制造者,但若将责任全部推给农民,则未免有些偏颇。其致污行为的发生除了上文提及的基于经济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一直未被整合进环境治理体系中。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模式,忽略了发挥公众参与的基层力量。这不但使农村环境治理和监督成本高居不下,治理的效果与目标预期产生严重偏差,同时也使农民处于边缘化,常常成为旁观者、被动者甚至是对抗者,农村也成为环境纠纷的多发地。

三、农村环境治理建议

第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将城市和农村的环境治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规划和布局,实行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一方面坚决杜绝城市污染和农业污染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增强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和保护中的重视力度,如加大农村地区环境公共设施和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投放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和财政激励等物质引导措施鼓励农民采取环保的生活方式,利用财政支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污染物的排放,从而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加强基层建设,发挥村委会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对村委会成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补充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思想动力;支持村委会为环境治理和环境维权而合理进行的资金筹集活动,与此同时制定资金管理细则进行监督;强化基层组织的环境保护职责,把农村环保指标纳入县、乡、村三级政绩考核体系中,促进政府对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视。

第三,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创新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民是农村环境的直接感受者,也是环境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应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其真正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首先,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的环境知识,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其次,要做好环境信息收集和公开制度,让农民能及时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情况;再次,培养以农民为主体的环境治理社会组织,让农民在组织框架和制度约束下履行治理环境的义务;最后,通过市场手段激励农民积极参与,由此实现政府引导、市场激励、社区自治、农民参与四位一体的农村环境治理新模式,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改善。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桂英.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第5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城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2.003

我国的农村环境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足够重视。城市由于发展早,开发早,环境问题出现早,所以较早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长效地治理和大量地投资。然而,由于农村开发晚,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环境问题已经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加之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环境治理的技术和资金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这在未来会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

1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药污染

农村人口以土地耕种作为生存的根本手段。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人口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对农民和土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产量,保持农作物的基本供应,大量的农药使用到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这些化学农药不但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同时还难以降解,对土质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

1.2 农膜污染

大棚种植让人们对果蔬类农产品的食用不再受季节影响。但农膜简单处理的后果是大量的白色污染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土质。近年来,我国的农膜产量以每年10%的速度不断增长,到2010年我国的农膜废弃量达到50万吨,这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破坏了生态环境。

1.3 焚烧秸秆

近几年,曾经有新闻报道称,乘客在飞机上看到了一片广袤的地区上空冒着滚滚浓烟,这正是农村大面积焚烧秸秆产生的现象。秸秆焚烧不但使空气中产生大量的漂浮颗粒物,严重影响环境,而且由于火情控制不当非常容易造成火灾。

1.4 养殖污染

养殖污染主要来自于对牲畜粪便处理的不彻底。这些粪便往往被直接掩埋,甚至露天处理。粪便中的BDO、CDO、氨氮等物质都严重超标,不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

1.5 工业污染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开始建起了大大小小的工厂。由于审批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不严格,这些工厂在环境治理和废料排放方面毫无作为,废弃物的排放对农村环境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

2 农村环境治理存在问题

2.1 政策导向不够明确

在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各地政府对环境问题不够重视。为了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扩充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农药用量也不断增加。为招商引资,忽视了环境问题。这些都是农村在发展经济和环境治理过程中政策导向不明确而导致的。

2.2 先进经验不能吸收

在城市,许多治理环境问题的方法已经被证明有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这些先进的经验不但没有得到农村环境部门的重视,农村环境的破坏行为反而有增无减。这种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的行为是严重的本末倒置。

2.3 制度宣传不够扩展

农村交通闭塞,对外界的了解相对较少。在治理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靠相关部门的宣传和指导。而由于不重视、不明确、不作为的现象,导致农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停滞不前。

3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的建议

3.1 清洁生产

农村的环境治理要吸取城市环境治理的经验教训,破解先污染后治理的误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环境问题改善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洁生产。无论是农产品生产,还是畜牧业养殖,都要进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就是要在源头上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同时减少“饮鸩止渴”的生产行为。做好清洁生产就解决了农村环境一半的问题。

3.2 循环利用

农村的土壤污染、水污染都是由于农村发展的粗放模式造成的。在当今,城市已经开始逐渐摆脱这种发展模式,但在农村做得还不够。农村要吸取城市发展积攒的宝贵经验,改变观念,引进技术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被循环利用的原材料不被浪费。循环利用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收益,同时对治理环境也有重要意义。

3.3 边建边治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投资的引进。但是,在引进企业的同时,政府要制定政策对企业实施边建边治的方式。招商引资和环境治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特别是对周边环境能够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在引进之前,要重点考察企业资质,手续是否健全,污染物排放处理设施是否完备等情况。只有在通过考察以后,才能允许企业进入。对于没有资质的企业,宁可不引进,也绝不能等生态坏境崩溃以后再治理。

4 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的环境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由于长期生产积累的弊端和企业进驻以后产生的新的环境问题,农村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程度。各级政府应当充分认清农村环境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针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特别是优化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管控农村招商引资手续是农村治理环境污染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邢巧,饶云聪,王晓辉,等.海南农村环境保护规范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3):23-241.

[2] 郭建,孙惠莲,胡俊苗.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110-17112,171151.

第6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注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子孙后代的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渊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致使环境污染的趋势出现由城市向乡镇蔓延,再向农村扩展的势头,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息息相关。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正确合理地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1农业生态环境的特征

我国的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是一种产业环境,直接主体是农业类产业的生存发展。从农业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农业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广延性、区域性、复杂性,同时又有半自然、半人为调控的特征。

农业由于分布面积广,光、热、水、气等外界环境因素又是农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改变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从而影响着环境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自身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上盲目过量施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也会对农业环境造成污染,加上病害、虫害、气候等自然灾害,使得农业环境问题更加复杂。

2农村环境的状况

目前,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以山西运城市为例,该市是全省粮、棉、果基地,小麦、棉花、果品等诸多农产品的商品率均占全省的80%以上,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利用率已达80%以上,耕垦指数为43.7%,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与生物种群的稳定,化肥农药施用极不平衡,农药残留量增多,农药中毒人数逐年增加,还造成土壤板结,作物贪青晚熟,淋溶下渗流失,造成水质污染。超标污水的灌溉,大气降落物的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污染事故的增多,使土地和作物污染增多。恶劣的环境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损害,农业环境污染纠纷事件逐年上升。

改革开放给乡镇企业带来了蓬勃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联苯胺等产业,以及噪声和振动污染的行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直接危害职工健康。比如运城,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经济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已由单一农业大区发展为门类较全,农工并举的组合区域。环境污染特征是以二氧化硫污染为主,烟尘和二次扬尘为副的大气污染,以有机物质和氮素为主要污染物质的水质污染,以工业固体废弃物为主的固体废物污染,且污染趋势趋于加重,并由城市向乡村蔓延扩展的势头,从而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3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问题

3.1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

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中,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而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地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3.2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

近些年来,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企业增加较多。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从而造成工业“三废”排放居高不下,呈增长趋势,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全国每天排放的污水量超过1亿t,其中80%以上未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库遭受污染,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3.3城镇乡村基础设施滞后

这方面突出体现在城市气化率低、热化率低、绿化率低、烟尘控制区发展水平较低,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力度、治理资金投入较低。目前,山西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同时由于集中供暖建设滞后,居民取暖、做饭及餐饮业的耗煤多为直接燃烧,低空排放,大量的由煤炭消耗产生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直接影响着环境质量状况。

3.4农村生态环境脆弱

目前我国农村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农业面源污染有增无减。伴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70%未经处理直接向外排放。农作物秸秆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近30%的秸秆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现象突出等。

3.5大量农田被占用和毁坏

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除直接占用耕地外,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kg,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4农村城镇化中的环境保护对策

4.1持续发展必须兼顾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2强化农村环保法律手段

我国农村环境管理法制化建设已取得可喜进步,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城镇化后的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从总体上看,尚未建立起适应小城镇特点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且,由于绝大多数小城镇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监督执法工作不到位,难以将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

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4.3创新环保思路,科学制定规划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中央加强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创新思路,科学制定规划。把新能源技术、农村节能技术、垃圾无害化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技术、无害化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利用技术、生态保护等技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4.3.1创新思路,切实做到管理到位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们在还处于相对贫困的情况下,环境保护意识十分淡薄。面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加强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及法规。结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广泛宣讲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各乡镇要组建相应的环境保护机构,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形成县、乡、村三级环保管理网络,以确保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和工作人员落实到位。农村环境保护具有分散、面广、量小的特点,必须加强管理,积极服务于农村环境保护。农民建房选址定点、畜禽圈舍的布局、农药及化肥的使用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不容忽视的问题,以更好地控制农村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3.2制订规划,切实做到投入到位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要有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通过这些规划,有步骤地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有计划地安排资金的投入。在争取国家投入的基础上,发动广大群众,增强自主意识,加大自身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加快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步伐。

4.4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形成环保工作合力

农村环保是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任务量大的一项系统工程。应纳入地方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并将目标转化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抓好环境规划、执法监督,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协作配合,形成环保工作的合力,同时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

4.4.1确立农民主体地位,建立长效机制

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统一模式、统一标准、不搞“一刀切”。努力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适应农村特点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制度。

4.4.2科技领先,切实做到技术到位

农村环境污染因素复杂,污染源分散不集中,治理难度大,对治理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必须坚持科技领先的原则,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先进治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运城推广的农村沼气利用技术具有很好的环境效果。大力发展沼气、风能、太阳能、秸秆气化生物质能等新型清洁能源。

4.4.3协调配合,切实做到参与到位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积极参与,才能有更大的整体性的收效。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发挥各自的职能和职责,做到力度到位、措施到位,真正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4.5结合乡村建设实际,开展环保综合整治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由以乡镇工业污染为主转变为乡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等污染并重的态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做到与环保责任状相结合,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与绿色创建相结合,与改变种植结构相结合,与提高村民环境意识相结合。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倡导绿色生活、绿色生产,树立全新的环保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4.5.1与村庄建设规划相结合

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清洁水源、清洁田源、清洁家园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城乡环保一体化、村庄发展生态化等内容纳入规划之中,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充分反应地方特色,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4.5.2与绿色创建相结合

创建环境优美的乡镇、生态村、绿色村镇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4.5.3与改变种植结构相结合

积极发展有机农业,这不仅能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提高农民收入和人民健康水平,也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举措。

4.5.4与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相结合

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是农民本身,要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主动为建设美好家园尽职尽力。使其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同时进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要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线,在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结合点上做活文章,发展生态安全农业;解决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5结束语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否则就会出现农村环境污染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只要我们重视和积极应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加大力度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理,我们是能够让广大农村真正实现“生态良好”的目标的。

参考文献

1刘耀彬等.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3)

2王惠彦等.对沈阳近郊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科学,2007(03)

3杨文举、孙海宁.浅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生态经济,2002(3)

4任太增、李敏.中国粗放型城市化道路原因探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6(3)

5石庆武.生产力布局与环境保护[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01)

6蒋国平.资源节约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6(8)

7喻金富.如何将环境问题消化在我省城市化进程中

8王玉庆.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N].中国环境报,2006.11.20

第7篇

人文地理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传达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观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高一人文地理复习策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期末地理的命题特点通过对近年海淀期末地理部分的试题剖析,不难看出其试题命制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围绕人文地理核心主干内容选择“中心问题”,突出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把握的程度。

2、创设问题情境,凸显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3、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要求考生能运用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来分析评价某一区域环境中人类活动的合理性或对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进行反思,从中渗透着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二、期末复习备考的有效方法与策略人文地理内容虽然具有“多而杂,偏记忆”的特点,但从考试角度看,对其复习也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探。根据上述人文地理考试命题特点和复习原则,人文地理复习方法与策略关键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准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构建人文地理知识结构),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从总体来看,自然地理较难,但规律性强,容易抓住重点;人文地理容易,但内容分散,很难抓住重点。因此,要运用知识结构法来复习,通过知识的内在的联系,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人文地理以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为主线,其考查的主干知识(内容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分析。包括农业发展、工业布局、聚落(城市)形成、交通线(点)建设、商贸活动、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等。

(2)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点、资源(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能源)利用问题与环境保护;主要环境问题现状、分布、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概念、原则、模式、案例等。

(3)人口和城市。包括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分布,人口数量、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迁移,人口问题与解决办法,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与功能区的合理规划、城市化进程,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4)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掌握中国和世界地理概况。对中国和世界热点区域,要掌握其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探讨区域发展措施。

2、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认清发展规律。

人文地理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区位、产业结构、工业布局、农业布局、农业结构,农业地域类型、传统工业、新兴工业、交通枢纽、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迁移、环境人口容量、城市功能区、城市化、城市规划、环境自净能力、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旅游活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人文地理规律和原理,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变化规律、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转变、城市化规律与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原理、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原理、农业生产活动的合理布局原理、交通点线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布局)原理、资源开发与交通建设原理、旅游欣赏与旅游资源开发原理、旅游景观欣赏要求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环境问题成因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理解、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律原理对人文地理学习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3、要运用专题复习法,系统掌握人文地理知识。

人文地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习应以专题复习为宜,而且专题的确立宜大不宜小。如果专题过小,不仅综合性会大大削弱,而且会显得很琐碎,导致死记硬背现象。

根据人文地理特点可确立的专题有:

(1)区域的经济发展。包括农业的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现代农业选择;工业的生产活动与区域开发、工业布局分析,工业基地与工业带问题,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的线和点、交通方式与条件分析等。

(2)人口与城市。包括人口问题、城市区位分析、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城市化问题等。

(3)旅游地理问题、大型工程问题、资源开发、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环境问题及保护等。

(4)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等。

三、几点注意事项1、人文地理问题的分析不是孤立的,往往与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紧密结合。

2、提高人文地理的得分率除了要加强解题指导外,还要拓宽人文地理的知识范围,增加人文修养也是非常必要的。

3、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和热点,这些问题要特别引起注意。

第8篇

例1 读下面两幅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图,完成(1)~(2)题。

(1)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2)图所示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崇拜自然,恐惧依赖

B.改造自然,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C.征服自然,成为主宰

D.人地协调,顺应自然

【解析】 两幅图均取自教材,甲图反映了东汉时期典型的农业文明,乙图则反映了19世纪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工业文明时期,科技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

【答案】 (1)B (2)C

针对训练1 下图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据此完成(1)~(2)题。

(1)石碑所反映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这幅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B.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C.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

解析 第(1)题,人类社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第(2)题,石碑上面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反映了人对“她”的认识是崇拜自然,那时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答案 (1)A (2)A

二、直面环境问题

例2 读下图,联系相关知识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导致其发生的人为原因。

(2)目前国际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什么?简述该种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

【解析】 第(1)题,根据环境问题的分类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第(2)题注意理解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针对全球气候变暖提出的应对措施,需联系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答案】 (1)图中环境问题分两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酸雨现象和河流水污染属环境污染,沙漠化、水土流失属生态破坏。原因:人口增长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生产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净化能力。

(2)气候变暖。人类大量消费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向大气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时破坏热带雨林,使森林面积减小,减弱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大气增温,气候变暖。

针对训练2 读下面漫画,回答(1)~(2)题。

(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解析 第(1)题,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因此“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选D。第(2)题,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选D。

答案 (1)D (2)D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例3】 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又面临哪些主要的问题?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与P地区有什么不同?

(4)简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的理解。结合图例观察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状况,联系区域地理知识分析M、N、P分别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新疆和山西,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因地而异,第(4)题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

(3)N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P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4)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遵循公平性、共同性和持续性三个原则。

针对训练3 2011年9月,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地沟油流向餐桌的报道,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餐桌污染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技术越来越发达

B.人们不良的消费和饮食习惯

C.增加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

D.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保存和提高营养价值

(2)地沟油流向餐桌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第9篇

一、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物资,包括农药、化肥、地膜等的不合理使用所导致的土壤污染。有关资料显示,农药直接作用于作物和害虫的仅5%左右,约80%左右的农药残留进入环境。土壤污染除了引起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产量减少、品质低劣外,同时更为恐怖的是土壤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这会导致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聚集到农作物中,进而引发人或牲畜食用后的中毒。二是乡镇工业排放的废水以及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所造成的水污染。我国农村每天约有1.2亿t生活垃圾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水环境的破坏易导致疾病的产生和传播,极大地危害了我国农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的癌症村等都让人触目惊心。同时,污水的灌溉和养殖对我国农业会造成巨大破坏,污水灌溉所造成的各种损失难以估算。三是农村焚烧的垃圾以及乡镇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影响农村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引发农作物的抗病抗虫能力降低,影响农作物的数量与质量。

造成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环保意识整体性不高。长期以来,政府“重经济、轻环境”、“重城市、轻农村”,在政策、制度等方面都向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方面倾斜,造成对农村环境的忽视和农村环保宣传的不足,公众从各相关部门及组织所举办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环境保护知识信息的比例较低,其中政府部门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只占了13.5%。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不合理。我国一直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这些基础产业大多是石化、钢铁、交通运输等污染较重的行业,高污染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一个刚性因素和历史性原因。同时为了加快地区发展,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往往不考虑环境因素,导致一些重污染的企业进驻农村;再加上有些地区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等等,都是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现实原因。三是农村环保资金缺乏“资金”是农村环境问题的最大瓶颈。近几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解决了少数农村基层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能力解决的环境问题,然而,大多数农村仍然没有提供环保的配套资金;农村环保中除一些示范试点和创建活动有少量的资金投入外几乎没有其他资金投入,这就导致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

二、地方政府承担农村环境治理责任的必要性

第一,环境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所以,环境治理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特征,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享受环保所带来的利益。另外,环境治理还具有非竞争性,在一定程度其未达饱和范围内,社会成员对环保收益享用的增加并不会带来相应环保成本的上升。环境保护的公共产品性质,就决定了政府不可替代地扮演环境保护这一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色,政府在环境保护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二,农村环境治理具有外部性,外部性可以划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农村的环境污染不仅会破坏农村的田地、河流等,同时还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农村环境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负外部性问题。负外部性仅仅靠市场机制是很难解决的,还需要政府干预环境治理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政府具有环境保护治理的职能。我国政府职能主要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大方面,而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是其社会职能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环境保护法》的第十六条指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应采取措施改善本辖区的环境质量。”

第四,我国政府间的关系特征决定了地方政府必须承担农村环境治理的责任。我国政府间的关系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从纵向上看,地方政府隶属于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地方政府负责实施本辖区的具体工作。所以,农村的环境治理的重任需要地方政府来承担。从横向上看,主要是指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的利益存在激烈的竞争;同时,现在很多问题都带有区域性,仅靠一个地方政府的能力是很难解决的,于是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又存在横向合作。农村环境问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合作来共同承担这一责任。

三、完善地方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责任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尚未有专门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立法。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的有关防治畜禽污染,农村化肥、农药、农膜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作出专门性规定。对农村污染源问题的预防、治理以及实施污染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等问题,作出全方位的规定。

另外,针对我国目前环境立法内容滞后、惩戒力度小等问题,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责任主体要进行界定。不仅仅要包括农村乡镇企业,还应当把农民以及地方政府也纳入责任主体的范畴,增强其环境责任意识。其次,修改我国相关立法,加大环境污染惩治力度。特别是针对地方乡镇企业,在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后,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对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企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地实施污染。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改变目前企业守法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成本的怪异现象,从根本上抑制乡镇企业的污染问题。

(二)普及宣传农村生态环保知识

地方政府必须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把农村环境问题纳入基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第一,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利用举办展览,发放环保书籍和宣传画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不断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环境。可以通过环境警示教育这一有效形式,用身边的反面案例,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

(三)努力发展生态农业

要通过发展农村生态平衡、农村生产发展、农村环境条件三者的有机结合建立良性农村生态环境。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抓紧编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为全面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提供法治和科学依据;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领域。具体措施有:一是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大作物秸杆再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建立秸杆粉碎还田、秸杆气化综合利用、减少化肥的使用。二是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大力扶持生产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养殖业的发展,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养殖模式和养殖小区污染集中治理模式。三是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快集乡镇建设和旧村庄改造、改水改厕进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减少分散居住给周边环境带来的生活污染。同时尽快将城郊结合部的市容、环保等纳入城市管理范围,在农村逐步推行乡镇、村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切实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

(四)建立多渠道集资形式,加大资金投入

资金的缺乏一直是阻碍农村环境治理的大难题,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依照“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原则,逐步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农村环境治理投人机制。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投入机制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在坚持城乡公平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把农村环保放在重要位置,每年给农村环保提供一定的资金,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合理的国家财政支持。二是农村环境治理集资应该适应当今的市场体制,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多渠道投资市场机制,通过当地政府环保政策的积极引导,调动一切因素尽可能的吸纳多方社会资金来治理农村环境。广开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环保财政分配体制,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多方投资、大众参与的农村环保资金市场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治理逐步步入市场化的大道。具体做法有:设立政府农村环境治理专项基金,落实农村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污染防治资金,严格依法足额征收企业的排污费,落实各项农村环保财政、信贷、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五)加快环保科技进步,建立农村环境科技发展机制

第10篇

摘要:分析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一并境污染给农村、农业造成的严重危害,论述加强农村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改善和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环境保护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综合性课题。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表现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居住、工作和生活在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就实质而言,农村小城镇建设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发生不断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一、农村小城镇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从系统论来看。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会割裂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些既存的联系。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来解释,农业生态问题可以理解为“流”的问题,即农业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人口流高度密集。如果系统外界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地流入系统,而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向外界输出过少,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滞留或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就会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如果系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等过多流向系统外,而系统外的物质流、能量流向系统内输入过少,系统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和能量补偿,将产生严重的资源和能源耗竭问题。农村小城镇建设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更多的是缘于前者,即“流”的过分集中。一般来讲,城镇化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人口的聚集所引起的有机物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生态系统的循环存在一个内在的平衡机制,由于城镇建设使农村人口聚集于城镇,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及其他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这样就割断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从而生成两个环境问题因素:一是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废弃物的集中,造成了城镇环境的有机物污染,如目前各种类型的城市共同存在的生活垃圾处理和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具体表现:二是农田生态系统的有机投入物减少,为了保持生态系统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就必须用各种替代物如化肥等替代有机物投入。而农田大量注入化学肥料,必然会形成生态问题。

(二)农村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农村工业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村城镇建设的形成。农村小城镇既是农村居民相对集中的场所。又是农村工业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基地。受乡村自然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乡镇在工业化进程中忽略了环境规划和治理。工业废水、废气、废品等随意排放。致使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农田污染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当前,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小城镇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情况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生态恶化趋势加重。突出表现是:

(一)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严重。特别是以化学肥料替代有机肥料造成的农田污染日益严重。目前,我国耕地化肥施用量约每公顷375kg(发达国家化肥施用水平约每公顷200kg)。氮素化肥过量施用,会流失进入水体。研究证明,婴儿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或变性红血素症以及成人消化道内由于形成亚硝胺而致癌的现象,都与饮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关系。磷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过量的施用磷肥,使这些有害物质在土壤中不断富集,进入“食物链”。

(二)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改革开放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村小城镇的复苏和兴起,但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具有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特征,使得周边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农村工业中从事汞制品、砷制品、铝制品、铅制品等产业,由于技术工艺落后,设备简陋,管理和各种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允许排放标准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直接危害群众健康。许多水库也开始进入富营养化状态,城郊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最为严重,给城市供水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工业企业占用和毁坏了大量农田,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人地矛盾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如今我国可以开垦的荒地所剩无几,而现有耕地却被大量侵占,其中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是惊人的。自1979年以来,农村工业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亿多亩。如农村砖瓦业就是占耕地的大户。农村工业还污染和破坏了大量农田。据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业废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亿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减少的粮食超过了100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其中因为农村工业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达47%以上。

此外,由于城市环境污染的严厉制裁,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了郊区小城镇,从而使其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大城市中心区。总之,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面临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三、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的若干有效举措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必由之路。而通过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解决农民的出路是其中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小城镇建设的普及,如果不重视环境问题,势必出现农村环境污染的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的局面,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不相吻合的。因此,对农村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尽管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不能做到零污染,但使其对环境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即降低到自然环境系统本身能够承受,并良性运转的限度,是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处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准则。

(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传统的农村小城镇建设经济系统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影响。这个系统未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会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协调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要把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农村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

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要兼顾农业持续发展的三个目标

1 产量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非农产业对耕地的占用面积还会持续下去。据统计,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每年还将净减少耕地300多万亩,到2010年,人均耕地占有量将不足1亩。这意味着,我国今后要以更少的耕地养活更多的人口,农业生产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所以,产量目标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2 收入目标

产量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农民的积极性状况,而农民收入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积极性。另外,农民的收入状况还是农村市场容量的主要部分,只有不断增加收入,才能使农村市场(消费品市场和资本品市场)充满活力,为工业和劳务产品提供不断扩大的市场。因此。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过程不能忽视农民的收入问题。

3 环境目标

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农村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

所谓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从实物、价值和质量等方面,在真实统计和合理估价的基础上,统计、核实和测算其总量和结构变化,并反映其平衡状态的工作。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资源家底不清,对自然的利用动态缺乏真实的了解,这是我国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系统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非常必要。必须尽快组建专门负责全国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的机构,规范核算项目;从统计人手。调整和增设农业自然资源统计项目。并将农业以及农村自然资源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定期化、规范化、公开化的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报告制度。

(四)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是我国过去在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中使用较多的手段,但是,行政命令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缺乏经常化和制度化的检查与监督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加强。

经济手段包括收费、补贴和排污权交易等几个方面。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排污权交易,即释放污染量低于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的经济活动主体,可以把它的实际排放与允许排放问的差额卖给另一个经济活动主体,买者因而可以排放高于自家排放限制的污染物,这种交易可以在市场上广泛进行。排污权交易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只要规定了整个经济活动中允许的排污量,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将根据生产经营的控制成本曲线,确定生产与污染的协调方式,社会总控制成本的调整将趋于最低。二是与排污收费制相比,排污交易权不需要事先确定收费率,也不需要对收费率作出调整。排污权的价格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整。排除了因通货膨胀影响而降低调控机制有效性的可能,能够提供良好的持续激励作用。三是污染控制部门可以通过增发或收购排污权来控制排污权价格,可大幅度减少行政费用支出。

法律手段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监督,以规范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使其与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一致。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已颁布实施了一批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但相对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而言,农村小城镇环境保护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我国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还必须强化,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农村环境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大力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和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我国生态农业基本理论认为,生态农业既不同于完全依靠内部封闭或内部物质循环的有机农业,也不同于主要依靠外部大量投入商品能量和物质的工业化农业。不是单纯的自然循环,而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首先要积极发展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立体种植生态模式,即在半人工或人工环境下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原理,进行生产种植。它有机地组成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建立立体种植和养殖业的格局,组成各种生物间共生互利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并采用物质与能量多层次转化手段,促使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时进行生物综合防治,少用农药。避免重金属污染物或有害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其次要大力发展白色农业,白色农业是以细胞工程和酶工程为基础,以基因工程综合利用组建的工程农业。白色农业是利用至今尚未为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地球上三大生物资源之一的微生物资源宝库,应用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因此,发展微生物工程科学,创建节土、节水、不污染环境、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工业型白色农业,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1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问题;兴化市纪荀村

党的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农村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区域和经济区域,尽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也面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兴化市纪荀村地处苏中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是环境保护却滞后。文章拟通过对当前该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兴化市纪荀村概况

纪荀村隶属于兴化市茅山镇,是苏中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位居兴化市全面小康建设“十强村”之首。地处兴化、东台、姜堰三区(县)交汇中心,东接宁靖盐高速,西连茅山镇,横跨陈张公路两侧,兴姜河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系兴化市星火工业园区所在地。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18亩,人口3991人,总户数1283户,下辖26个村民小组。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体村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勇于开拓,不甘落后。全村综合实力显著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14年,实现社会总产值12334万元,人均纯收入10286元。

二、兴化市纪荀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耕地资源逐年减少。近年来,纪荀村新农村建设的加速促使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在农村兴建,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再加上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耕地土壤的质量不断下降,使适合农作物生长,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持续减少,人均占有耕地资源逐年降低,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渐显现。目前纪荀村土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618亩,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34.2%。据调查,2010-2014年间,纪荀村累计减少耕地304亩,年均减少76亩,年均递减率为1.54%。虽然减少量有所下降,但是逐年减少的趋势仍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二)水资源面临危机。 “60年代饮用灌溉,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水质变坏,现在是黑臭难耐”,这是纪荀村水环境变化的真实写照。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有村民表示,村子西头和北头都有小河沟流经,不少工厂直接把污水排到沟里。“我们地下水被污染好多年了,村里的自来水颜色经常发黄”。更有村民发现,村里的小动物都变得越来越少。除了工业废水,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农药、化肥由于利用率较低,只有30%-40%被农作物吸收,其余大部分随表土流入村庄的河流、湖泊,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水域受到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从而致使水质恶化。另外,乡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造成河道淤积,许多河段鱼虾基本绝迹,水生生物无法生长,而水花生等喜污染植物却生长茂盛。

(三)空气污染加剧。在纪荀村,空气污染是最为直接与严重的了,主要来自化工厂,汽车、发电厂等排放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每年都有村民因接触污浊空气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视觉器官的疾病。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等。有村民表示,每到晚上,总有小厂偷排废气,“味道大得很,夏天都不敢开窗”。另外,农作物秸秆利用极不合理,大部分在田间被直接焚烧,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烟尘,造成空气污染。尤其是在农忙时节,往往使得整个村庄烟雾弥漫,呛得人咳嗽。最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特别是汽车,量大而集中,所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物质能直接侵袭人的呼吸器官,严重影响村庄的空气质量。

三、兴化市纪荀村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首先,经济发展不足,农民收入偏低。一方面,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卫生、养老保障等各项支出方面,负担沉重,生活艰难。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往往会通过盲目开垦土地、毁山伐林等方式来改善经济状况,这种不顾后果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渠道较少,农业产出增长缓慢,农民便会想到通过发展工业经济来提高收入。和城市相比,农村投资环境不够理想,仅能依靠广阔的土地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吸引外来投资。乡镇、私人企业等据此进入农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工业污染。其次,纪荀村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在农业方面,农民不合理的开荒造田、围湖造田等行为,破坏了植被和水循环系统,使森林和草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功能减弱。在农作物耕种过程中,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只知道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可以增产增效,却不知道长期大量使用这些化学品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水体污染,最终降低粮食产量。在工业方面,纪荀村有一些乡镇企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印染厂、造纸厂、金属冶炼厂等,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缺少“三废”处理设施,污染物直接被排入到河流、空气和土壤中,再加上县级环境管理部门对于它们的监管力度较弱,在企业利润的驱动下,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无视环境污染问题,大肆从事生产活动。

(二)政治因素。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政府环境管理行为不当等政治因素的影响,纪荀村生态环境状况难以改观,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城乡长期以来存在着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使得农村和城市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过大,这种差距不只表现在经济发展上,还表现在文化、政治、法律、环境等方面。多年来,国家政策倾向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大多用于城市,农村的环境保护受到忽视。和兴化市相比,纪荀村基层环保机构不健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缺乏,环保投入资金不够。

在环境管理方面,政府的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立法上,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随着纪荀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更加复杂,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可操作性不强。第二,在执法上,政府的执法力度不够,人治重于法治。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经济的发展,对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但却污染严重的企业偏袒倚重,放任自流,甚至以权压法,干扰环保部门的正常执法。第三,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一些官员只重视经济增长等这些对自己政绩有着实实在在帮助的事情,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却有意无意地忽略。

(三)社会因素。第一,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造成沉重的负荷。一方面,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地,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会引起粮食问题。为了保证粮食的充分供应,农民通过围湖造田、砍伐树林等手段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但却由此造成土地沙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持续增加。其中许多成分危害大、难降解,依靠传统的方式根本无法处理,加之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越来越多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出。很多垃圾长年累月堆积在公路边、河道两侧,既破坏土壤结构,又污染水体。第二,农民受教育的程度较低,生态意识淡薄。大多数农民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学历,有些甚至没有接受过教育,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危害认识不足,因而很难在思想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农业生产上,为了获取最大的产出,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化学产品;在日常生活上,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使农村居民居住点的生活环境严重恶化。淡漠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四、解决兴化市纪荀村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需要千家万户的参与,而农民的参与有赖于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一方面能够使其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增强其对自身污染或破坏环境行为的自我约束;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农民参与环境决策的重要思想前提”。首先,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使得年轻一代的思想中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其次,政府或者村委会定期组织农民亲自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切身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最后,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进行环境法制和知识的宣传,使广大民众明确自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针对纪荀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必须一改往日的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首先,制定一个比较系统的农业建设规划。要始终坚持农业生产的洁净化,以农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为原则,形成一套极具生态效益的农业建设规划,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其次,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改进喷药的器械,降低农药的散失和残留,多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工业肥料对水体、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最后,将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搞养殖的时候将禽畜的粪便作为农田、果园等的有机肥料,或者是利用沼气发电等。总之,要根据纪荀村的实际情况,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收益,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农业生产路子。

(三)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对于环境保护,很多时候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从预防到治理的有效约束。目前在纪荀村,很多个人和单位对《环境保护法》的重视程度不够,法律的威严和威慑力得不到充分体现,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因此,在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中,应当再多增加一些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条款,适当提高环境违法的惩罚力度。另外,在数量有限的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各类法规和规章中,有一些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具体适用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立法中不断弥补和完善相关的立法空白,制定出一系列真正适合农村现实情况的易操作的高效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李书舒,陈锐. 农村环境治理关键问题分析[J]. 生态经济,2012,(6).

第12篇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部分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在农作物成长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这些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大量残留在土壤中,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农村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这些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1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环境污染状况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环境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到农村可持续发展。

1.1水环境污染突出

农村河流污染呈不断加剧的趋势,沿河堆放垃圾,畜禽养殖业三同时执行的不够完善,环保治理设施停用或不用,生产企业偷排生产废水,造成河流水质普遍富营养化,氨氮等指标超标严重,部分粪大肠菌群等有机污染物指标也很大。

1.2存在资源能源浪费现象

农作物秸秆焚烧或抛弃于沟渠河道两侧,还田率不到三分之一,人类粪便长期堆放,随雨淋带入自然环境,利用率不到60%,污染空气、水质。户与户之间分散的承包地土地界限不能利用,房屋乱搭乱建占用有限的土地。化肥、农药、除草剂使用程度达,利用率低,流失率高。

1.3“脏、乱、差”现象明显

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污水乱泼、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等现象仍较为普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成为现实写照。沿河堆放垃圾,加剧了农村环境恶化。

1.4乡镇企业污染呈加重趋势

一些畜禽养殖户分散在农村,大多数缺乏环保处理设施,有的虽然有环保处理设施,但是环保处理设施闲置不用,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造成了农村地下水、空气的严重污染,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

2形成农村环境问题的本质原因

2.1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影响

长期以来,农民的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文化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在大多数农民在生活、生产方式中形成的不良习惯依旧根深蒂固造成制造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严重影响农村水环境、空气环境、土壤环境。

2.2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随着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方式依旧粗放,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提高,但人们只着重解决生活等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忽略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质量问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不协调,不同步的现象,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2.3农村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环保涉及到政府农经、水利、畜牧、林业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存在着交叉现象,导致许多企业规划不合理,选址不当,特别是没有统一监管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构,使农村环境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3新农村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3.1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组织宣传队进农村、进学校、进工厂,深入集市采取制作展板、印发宣传单、悬挂横幅、媒体报道等形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并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加强生态村建设,提高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

3.2合理布局,把环境保护纳入新农村的发展的规划中

重点放在农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兴建文化健身广场,村容整治等加强生态村建设,农村废水集中处理,垃圾分类减量,通过建设垃圾卫生填埋场,城镇污水处理厂等措施,解决农村污水、垃圾的的环境问题。同时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让其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

3.3制定法规,加强引导

在农民节约资源、能源和回收农业废弃物等方面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引导,提高认识,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回收农用旧地膜、包装物、塑料袋、农药瓶等减少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

3.4强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为导向、农村集体和农户投入为主体,明确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资金渠道和部门责任,并从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利于污染集中治理。

4结语

在当今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应着力解决农村经济与环境的问题,牢固树立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实现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持续、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