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到2008年底全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840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1%,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位居第5位。但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省内各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这种不均衡现象,不仅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准确评价和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况,不仅对缩小河南省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有借鉴意义。本文以18个省辖市为区域分析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较系统、客观地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差异程度,并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衡量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仅要考察经济发展状况,还应考察社会发展状况,因为社会发展状况是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个结果,社会发展状况反过来会影响经济发展状况。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的方法。另外,通过综合评价还有助于我们发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总体发展水平的因素,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个地区的发展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上。为此,本文依据可获取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功能性原则、非重叠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选取反映经济发展实力水平、经济发展潜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的3大类共 17个单项指标, 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所用原始数据均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2009)》。
三、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过程
整个分析过程借助 SPSS19.0 软件完成。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从略), 求 R 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根据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主成分作为初始因子。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分有3个,累计贡献率达到85.776%。可见,选择的3个主成分,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比较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同时,因子方差在0.785-0.989之间,说明全体变量能较好地被3个主成分解释,选择3个主成分的信息能比较充分地反映和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高低。
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的目的不仅在于找出主成分,更重要的是知道每个主成分的意义,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在经济发展指标X1、X2、X3、X4、X5、X6、X7、X8、X9、X10等几个指标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第一主成分F1命名为经济发展因子,其贡献率为47.446%;第二主成分在经济发展潜力指标X11、X12、X13、X14、X15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第二主成分F2命名为经济发展潜力因子,其贡献率为30.739%;第三主成分在社会发展指标X16、X17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把主成分F3命名为社会发展因子,其贡献率为7.591%。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中的系数可以得出因子得分函数如下:
F1=0.945X1+0.856X2+…………+0.161X11+0.421X12
F2=-0.184X1+0.462X2+………+0.198X11+0.474X12
F3=-0.0567X1-0.184X2-……… +0.935X11-0.652X12
由因子得分函数利用 SPSS19.0进行计算得到各市的3个因子变量得分。由于选取的3个主因子对各区域综合发展水平所能解释的能力不同,即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贡献率各不相同,因此,为了求得一个能够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分数,以其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建立描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如下:
F=F1*0.47446+F2*0.30739+F3*0.07591 转贴于
由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 SPSS19.0计算得到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得分结果 (见表2)。
(二)结论分析
综合得分值的意义,综合得分大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于全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小于0,说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值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低。从综合评价表可以看到,综合得分位居第1位的郑州市和位居最后1位的周口市相差6.33。综合得分为正值的区域有郑州市(5.19)、洛阳市(1.16)、济源市(0.65)、焦作市(0.61)、安阳市(0.11)、新乡市(0.08)6个省辖市,这说明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的区域不足一半。其中,这6个省辖市,也有很大的差异,位居第1位的郑州市和位居第2位的洛阳市相差4.03。
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方面,制约了全省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资
省政府应通过政策支持、财政倾斜、社会资助等手段加大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的投入,完善落后地区的管道、通信、交通、电力、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落后地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尽快与周围地区形成畅通的交通网络。还应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特别是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落后地区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同时,在落后地区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科技人员,发挥他们在本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设“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进行奖励,吸引在经济发达地区懂技术、有管理能力的人才,鼓励学有成就的名牌高校毕业生和高学历高职称的科技人才回本地区工作。
(二)优化各区域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水平和投资率,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民营经济、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等非国有经济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转变职能,改变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和手段,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建设和完善要素市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扫除行政壁垒障碍,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取消一切限制民间资本投资的不合理规定,给予各市场主体以均等的投资机会,鼓励和支持各地区的金融机构改革,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65-01
一、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现状
从2009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先后出台了13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已经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等。在“十二五”期间,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继续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
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区域经济规划对我国经济带动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各有不同。那么,究竟有哪些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呢?
(一)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当前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背景之下,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决定了某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的规划。在国家的宏观布局规划之中,各省区的战略地位的确定,地区之间的区域分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了相应的安排与设想。因此,对于各地区的区域规划来说,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例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省份的的对外开放政策,在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近些年提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二)规划区域的自然状况等因素状况
自然资源构成了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制定规划时,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一定调查,规划和分析,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比如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新疆地区。新疆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而且还是重要的棉花产地,这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质。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一定要在围绕当地的资源优势做文章,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振兴经济发展。
(三)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我们对某一地区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我们应该将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看作是该地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对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的了解,可以方便我们对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的合理规划。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劳动,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的影响。廉价的劳动力将会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本地区进行投资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会导致该地区涌现出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健康发展。
2、市场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市场需求量和和市场容量,将对该地区规划发展的经济产业部门日后的发展壮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该区域的市场进行很好的调查和研究。在当今社会,交通工具的大力发展,使得空间位置对于区域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弱,但是对于某些产业而言,产业的发展,产品的销售还是应该离市场越近越好。譬如,农业的发展与农产品的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需求。这些都是对市场有着强烈的依赖。此外,与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对于该市场的占有率通常会增长的越快,从而方便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月繁荣。
3、区域内以及周边的产业集群状况。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 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如果一个区域具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包括了某一产业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包括:企业生产的上游原材料,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以及所需的生产服务业;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物流运输,以及相关的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此外,政府也可以对此进行专门的配套设施的建设,生产一种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促进区域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之下,不同的生产企业享有这政府统一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增强了集体的竞争力。另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条件下,也能促进彼此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以达到技术的创新,实现产品的创新,产业的升级。
结束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具有活力,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层次。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撑点,因此,正确认识影响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对搞好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使之既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省地区的区域经济的特色,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与以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纽带的区域经济格局。为我国的“十二五”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董丹丹 钱凯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迟宏伟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
参考文献
[1]张科,杨敬.对制定合理区域经济规划的若干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7.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约翰利维.现代城市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孙久文.区域经济规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57-02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既是物流与综合交通的枢纽中心,也是能源原材料、全国重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主体是河南省的18个地市,以及河南省周边其5省共12个区地市。占地面积达28.9万平方千米,有效连接了我国南北部与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因此,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四项原则,以及未来网络化、放射状的空间开发格局。然而,在《指导意见》开展的过程中,受区域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与经济结构等差异的影响,各经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平衡程度不同,致使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协调。由此,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一、发展现状
(一)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是以郑州为中心,所辖漯河、许昌、新乡、洛阳、开封、焦作、平顶山与济源等市的密集区。该区域占地5.88万平方千米,主要包括9个城市,占中原经济区全区面积的21%。同时,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达4150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8%。并且,区域内的各产业发展门类齐全。此外,核心区内部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钼矿、铝土矿、铁矿石和煤炭等储量较大,且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极为便利,区位优势较大。2015年,核心区的GDP总额约为2万亿,占全区GDP总量的比为405%,年均增长11.8%;人均GDP由2004年的1.3万元增长到4.2万元,增长了3.12倍,较周边区和区的优势明显。根据相比数据可知,核心区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均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最为明显。
(二)周边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周边区是指河南省的周边城市,包括山东聊城与菏泽、河北邢台与邯郸、安徽阜阳与淮北、山西长治与运城等十个城市。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15年,周边区内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分别为7640亿元与2.6万元。并且,由于所涵盖城市分属不同省份,所以周边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2015年,河北邯郸与安徽淮北分别为此区域内GDP规模最大与最小的城市,分别达3124亿元和612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五倍。2015年,山西长治、晋贼与运城三市GDP总额为4518亿元,人均GDP为4万元。相较而言,安徽毫州、阜阳与淮北三市的GDP总额仅为2 156亿元,人均GDP位1.9万元,仅为山西三市的47.5%。总体而言,河北与山东四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安徽三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区是河南省除核心区域外的其他城市,主要包括9个省辖市,分别为信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三门峡、濮阳、鹤壁与安阳。该区域的总占地面积达10.76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5252f人。区的地形主要为平原,适宜发展农业。并且,豫西、豫北与豫西南虽存在一定的有色金属、煤炭与油气资源,但与黄淮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相比,仍较为短缺和匮乏。由此造成区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与核心区相比相对滞后。2015年,区GDP总额为1.4万亿元,人均GDP为2.4万元,分别为核心区域的70.3%和57.1%。其中,由于黄淮四市的长期投入较少,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较为滞后,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区位地理位置
各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之间存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等自然条件。中原经济区关键区重点处于东部与西部的山地、平原交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地理位置。并且,中原经济区的大多数城市都位于交通干线周边,交通也方便,知识与信息流动方便,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中原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是区域区域城市经济水平较低,且区域城市之间发展不平。
(二)产业结构效率
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效率。产业结构效率,是指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未变状况下,通过转变投入要素的产业组合模式所产生的产出增多。而且,其重点考察的是产业构成比关系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构效率变动,反映投入与产出关联,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效率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合理与否的重要归宿。某个区域经济效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化良好,由此表明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与之相反,某个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效率低的原因也是由产业结构造成,这时表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可以为该区域获取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与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此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与支持。且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与社会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和决定性地位。在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科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其中,科学技术是人力资源的内涵,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然而,在我国中原经济区内部,由于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分布极不均衡,超过四分之三均分布于核心区内,其他城市难以培养相应人力资源与科技要素。且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影响,区域内难以吸引外部优质人力资源于科技,由此造成中原区区域经济无法协调发展。
(四)区域经济政策
为了改善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分布,实现经济区经济合理分配与协调发展,进而确保社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对区域资源采取了一系列优化配置与诱导干预,即区域经济政策。然而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政策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并坚持“核心带动”核心区建设原则。大力建设核心区、推进郑州区域经济发展等不平衡促进政策。上述政策造成周边区、区与核心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增大,其他区域在城市化进程、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核心经济区。另外,中原经济协作区各城市间虽曾经制定了合作框架,但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该合作框架已无法适应新发展与竞争形势的需要,急需完善改革、创新提高。
三、具体路径
(一)调整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分工机制
中原经济区应有效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促使与中原经济区域内的科学技术水准、人口基本素质、消费需要结构与资源条件互相协调适应。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域应选择区域内的主导型产业。按照主导产业和产业区位商理论、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等,各中原经济区域发展以主导产业升级区域型产业结构。并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发展通信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黄淮四市应加速农业产业化与转移劳动力,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与精加工,创建具有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部门,皮革毛皮羽毛和其制品业、木材加工与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主导型产业不断发展。
(二)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政府应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策略。第一,注重中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应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将不同中原经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操控于合理范围之内。且针对中原经济三个区域不同发展水准,在相关发展政策与支持方面应有所差别与侧重。第二,在与周边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仅应在政策上鼓励其自身发展,又应该加大在资金与项目方面的投入力度。第三,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引导中原经济区域优势资源转向优势产业集中,实现中原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一:嘉兴市海洋经济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步短缺,海洋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沿海各省、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调查嘉兴市海洋经济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政府制定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嘉兴;海洋经济;对策
嘉兴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域,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使嘉兴市成为全省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与交流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为嘉兴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1嘉兴市海洋经济现状
近年来,嘉兴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大战略,切实加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实施滨海开发战略,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和滨海旅游业,加快港口开发,海洋经济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嘉兴市海洋经济总产出达1366.26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为402.91亿元。
2嘉兴市海洋经济存在的问题
2.1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目前嘉兴海洋经济仍处于粗放型开发为主的初级阶段,产业发展不够协调,质量和水平较低,缺乏海洋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在海洋经济的总量、发展速度、产业结构、资金投入、政策力度等方面,嘉兴市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海洋资源的直接开发,以初级开发为主。海洋渔业以捕捞和养殖为主,而作为附加值的深加工还很少。港口开发中公用码头能力不足,数量偏少,信息化管理技术跟不上,专业化码头尤其是专用集装箱码头数量少,无论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港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港口资源可开发利用程度来看,都亟待改善。特别在城市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方面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得人才的汇集速度赶不上港区的速度。临港工业处于起步阶段,大规模临港工业布局还没有落成。海宁观潮和九龙山旅游受季节影响大,沿海旅游资源还未整合成一条旅游热线,海洋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其开发利用的高投入性和高风险性,难以满足嘉兴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需要。
2.2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较差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还未健全,人们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各种环保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使得近海海域污染程度有加重之势。沿岸及邻近海岸工农业、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来自钱塘江、曹娥江携带的内地污染物质、长江及海上污染物也呈逐年上升之势,造成杭州湾海水的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重,存在相当程度的有机污染,是浙江省超标最为严重的近岸水域之一。2014年杭州湾水质均为劣四类海水。海域环境质量趋于下降,制约了海洋经济持续发展。
2.3海洋渔业发展受到制约
近年来,嘉兴市海洋资源被过度利用和消耗,涉水工程建设、填海造地、沿海大开发项目对渔业发展的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沿杭州湾水域环境质量较差,严重影响海洋渔业的发展。而养殖、捕捞的规模又与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等传统渔业城市有较大的差距,发展受到制约。
3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建议与对策
3.1发展港航物流体系
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统筹港口与航运业的开发,加快以港口为中心的综合运输网建设,适时开展对外海航道浚深及成槽试验,全面推进外海锚地的整治和建设工作,及三大港区海河联运集疏运基础设施、杭平申线等内河航道、内河码头和疏港公路、铁路网络建设。
3.2强化招商引资
强化招商引资。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央、省国有大企业对接,积极争取重大项目落户嘉兴市,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实施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创新开发模式,吸引国内外财团主体进入嘉兴市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基础设施网络、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海洋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项目投资。
3.3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依托嘉兴科技城已有的软件园、生物园、芯片园、通讯园和材料园等产业基础,依托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的研究能力,建立省级以上涉海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和科技创新基地。完善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扶持政策,建立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海洋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市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创办海洋科技服务机构,推进海洋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加快建设1~2个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加大科技兴海攻关力度,重点突破一批海洋仪器与工程装备、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精深加工、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大对科技兴海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张玉珍,张丽玉,曾悦等.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J].山东环境,2003(2):32-34.
经济发展的论文范文二: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摘要:公路运输作为灵活性最高、覆盖范围最广的运输方式,是区域之间进行经济沟通的桥梁。本文将总结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提出进一步加强公路运输,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路运输;区域经济;经济发展;措施
公路运输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公路运输来说,如何正确的处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让公路运输不仅适应当地的发展情况,而且推动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公路运输是各区域之间沟通的桥梁,公路运输最为最常用的运输方式,为各区域人们的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区域共同进步和发展。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公路基础设施有非常大的关系。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的效率及总量。公路基础设施越完善,运输量越大,相应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越快。反之,经由当地的车辆越少,经济发展也会相应变缓慢。其次,公路运输的效率高、运输成本低,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可以节省运输费用。节省下来的费用可以应用到其他行业,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再次,交通运输是各区域沟通的桥梁,公路运输拉近了各区域之间的距离,公路运输在加快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公路运输还可以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由于公路运输灵活性强、运输频繁,中间不需要倒运,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优化服务,调整产业结构。如果对公路运输管理不当则会影响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公路设施的建立要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如果本区域地处交通要塞,但是基础设施不到位,很难承载过多的运输量,造成交通瘫痪,阻碍本区域经济发展。反之,则会出现公路设施闲置的现象。其次公路运输量过大会限制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果本区域经济发展非常快,公路运输的总量将不断的飙升,就会出现公路运输系统瘫痪的局面,经济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确保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在发展公路运输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发展其他运输方式,最后,公路运输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进度。公路运输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缺少了物流运输的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就会受限,经济发展速度自然缓慢。
二、目前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
(一)公路运输基础设施不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也在随时变化,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休戚相关,因此,交通运输网络也应该不断的更新变化。但是在我国,目前仍有很多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网络体系比较落后,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经济日益增长的要求,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城市快速交通公路严重不足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步,对公路运输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快速交通虽然给大众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可以让人们吃到新鲜的水果、蔬菜,但同时也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保证蔬菜、水果的新鲜,就需要每天进行蔬菜、水果的运输,但在快速运输时,势必会造成一定的运输压力,堵车等现象时有发生。当然这也存在道路不够宽、道路年久失修、甚至道路坍塌等问题,影响交通运输。
三、加强公路运输,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公路运输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我们日常的生活也息息相关。但是公路运输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下面主要针对当前公路运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措施,改善公路运输的缺陷,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合理规划公路运输网络布局
从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区域的公路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当地区域公路运输的要求,进而阻碍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因为这些区域的交通网络运输布局不合理,多数路段缺少公路的基础设施,公路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能够承载大量运输量的公路数量非常少,远远达不到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不仅不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还会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公路运输的针对性,必须对公路运输网路进行合理布局。
(二)提高公路运输现代信息的能力
除了公路运输网络布局不合理之外,现代信息能力的缺失也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公路运输也越来越现代化。现代信息化更快捷、准确,可以有效提高公路运输的针对性,加快运输效率。通过提高物流运输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以说,对公路运输实行现代信息管理,可以快速提高公路运输效率。但是对于当前的公路运输来说,很多地区公路运输设施落后,缺乏现代信息化的能力。只有提高公路运输现代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快的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开放公路交通资金投资市场
与其他行业相比,交通运输设施投入的资金量更多,并且回报的周期也很长。对于公路运输来说,要根据各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基础设施的投资,除了政府部门出资建设以外,还可以拓宽渠道,通过吸引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如此一来,既避免了国有资本的流失,还引发市场决定了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在公路运输的投资市场更为广阔的同时,使公路运输更贴近市场,更有利于公路运输的发展。
四、结束语
公路运输灵活性强、覆盖范围广、运输效率高,对于推动区经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但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相互的,公路运输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公路运输提供更便利的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郭耀光.浅谈公路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时代金融(下旬),2013,(6):35-36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联结东、西部地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湖南省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核,最为直接地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是区域经济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以湖南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湖南城市经济发展差异,期望对湖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主成分分析
1.1构建指标体系
结合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性、可比性、典型性、可获取性的基本原则,选取3类8个单项指标构成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人均GDP(X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2)、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X3),用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实力和产业结构高度;非农业人口(X4)、社会消费零售总额(X5)反映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重(X6),反映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和投资环境;电信业务收入(X7)、货运总量(X8),反映城市科技信息网络水平和城市与外界的联系程度,上述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1.2数据来源与标准化
(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指标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选取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等13个地级市(湘西州吉首市为县级市人口、经济规模偏小,因此,此处未作比较)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比较研究。
(2)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原始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很多,主要运用极差值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其计算公式为:
正向指标:Xij′=
反向指标:Xij′=
其中,X、Xmax、Xmin、X′分别代表原始数据初始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化值。
1.3主成分分析过程
因子分析法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技术,对2005年的数据矩阵进行处理,根据其特征根分布特点(碎石图),可判断选取3个主因子比较合适,其累积方差达到90.567%,能够解释全部信息量的近91%。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个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见表2)和主成分载荷值(见表3)。
(1)第一主因子——经济综合实力。第一主因子特征值达到3.420,贡献率达到42.746%,该因子与人均GDP、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非农业人口、人均电信业务收入、货运总量呈高度相关性。它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综合发展实力,因此,可以把它归纳为经济综合实力。
(2)第二主因子——投资环境。第二主因子贡献率达到30.306%,该因子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高度相关性。它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商业情况,因此,可以把它归纳为投资环境。
(3)第三主因子——产业结构高度。第三主因子贡献率达到17.515%,该因子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呈高度相关性。它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水平,因此,可以把它归纳为产业结构高度。在表3的基础上,可计算出第
一、
二、三主成分在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得分,再按照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即可得出综合得分(见表4)。
1.4湖南省城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
(1)城市区域经济差异显著。长沙作为湖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优势相当突出,从主成分综合得分来看,长沙(1.922)与排在最后一位的永州(-0.428)相距甚远,即使与排在第
二、三位的株洲(0.131)、湘潭(0.142)差距也相当显著。
(2)从地理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呈现出“湘中>湘东>湘西”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发达城市主要集中在湘中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集中在湘东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城市主要集中在湘西地区。
2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类型划分
依据综合得分可以把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经济发达、经济较发达和经济欠发达3个基本类型(见表5)。
2.1经济发达类型
该类型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和岳阳四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综合得分均大于0,远高于其他城市。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极化作用相当明显,而株洲、湘潭是三线建设中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岳阳作为湖南的新兴工业城市,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增长相当明显。2005年四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658.372亿元、1554.373亿元、889.273亿元、868.227亿元,分别占全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38.35%、38.62%、40.98%、41.21%,城市经济发展绝对水平远高于其他城市,为湖南省经济中心区域。
2.2经济较发达类型
该类型包括衡阳、郴州和常德。衡阳是湖南省老工业基地,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趋缓,逐渐被岳阳、常德等新兴工业城市超越,2005年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26.385亿元、148.719亿元、66.06亿元、52.088亿元,落后于岳阳(282.474亿元、465.046亿元、122.266亿元、75.813亿元)和常德(255.826亿元、215.685亿元、74.826亿元、60.093亿元)。作为湖南“南大门”的郴州(127.317亿元、124.735亿元、79.951亿元、61.645亿元)借助靠近广东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也较为迅速,部分经济绝对指标已经超过衡阳。
2.3经济欠发达类型
该类型包括怀化、张家界、娄底、益阳、邵阳、永州。该类型城市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较慢的西部地区。怀化、永州分别与贵州、广西交界,区位优势相对较差,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截至2005年,6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分别为23.59万人、14.38万人、41.87万人、33.12万人、28.65万人、28.74万人。
3协调湖南省城市经济差异的对策
3.1强化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和带动作用
抓住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两型社会”国家级试验区的机遇,加快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其核心增长极的中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湖南经济的全面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既是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带动湖南省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但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偏小,城市间区域经济协作机制不完善,行政区经济的痕迹相当明显,产业生产、消费网络空间并没有形成,还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初阶段,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强化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关键就在于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建立完备的协作、互动机制,明确城市的功能和产业定位,构筑完善的城市产业网络。长沙作为最具潜力的产业增长中心,应以第三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商贸、金融、运输、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旅游等产业,着重构筑现代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及信息中心,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株洲作为有基础优势的工业中心,应依托自身的交通中心地位,增创工业新优势,重点改造提升有色冶金产业、轨道机车及车辆产业、化工原料产业、建材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产业;湘潭要加速传统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力争建成一个新型的加工工业和精细化工工业中心,形成国内领先,且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实力的城市群,从而带动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2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大量经验表明,地方产业集群或地方企业集群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国外的“硅谷”、“128”公路以及“第三意大利”;国内浙江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无一例外地体现了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湖南省地域广阔,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如中、北部地区为丘陵、洞庭湖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十分有利于工农业发展,而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地区多丘陵、低山,交通不便、能源缺乏、工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但山川秀丽,少数民族集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因此,需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结合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实施不同的区域产业集群政策,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缩小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途径,如湘中长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株洲、湘潭——重化工业、制造业集群,岳阳——石化产业集群以及大湘西张家界、吉首——旅游、微生物发酵产业集群,继续做大做强民族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和谐社会。
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内涵
区域经济是在不断组合色发展的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既有宏观区域经济理论,又有微观区域经济理论。仅就微观区域经济理论而言,区域经济是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并密切联系的地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因其不同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基础与经济史,显现出鲜明的特色,使其具有发展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当前,区域经济趋向一体化,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不断组合,达到了更高发展层次。
经济区域是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不断组合。经济区域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经济特色突出、经济发展方向明确的地域,生产要素比较齐全,产业分布比较合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一定经济发展空间。这个区域既不同于自然区域,也不完全是行政区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已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和边界,冲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民族关系等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且正朝着一体化、集团化、集群化、板块化方向发展。
经济区域的壮大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经济区域能否在区域竞争中生存和壮大。经济区域的生命在于区域经济是否有活力。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状况看,这种活力总是交替出现,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两大经济区域不断壮大。要使欠发达的经济区域,迈向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就必须拓展优势,突出特点,提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发展关系
区域统筹与区域协调。统筹区域发展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区域内经济运行规律和遵循区际经济运行规律,既能有效促进经济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也能有效促进各个经济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个区域有了自身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既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也给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增添了新内容。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大市场相互之间的竞争,需要区际协调发展,这既需要着眼于区内经济协调,也要着眼区际经济协调;而区际经济协调既是区内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区内经济发展的结果。
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看,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区际联系强度逐渐增强。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输送资金和产业,而中西部向东部输送劳动力和资源。同时从经济区域的发展看,区域竞争也是很明显的。区域之间的竞争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竞争中获得更快发展,打破了经济区域带来的障碍,人、财、物等各种要素更为快捷、更为自由、更为有效的流动,资源得到整合。伴随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地制定经济政策、扩大开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在相互依存和互相竞争的经济大环境、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不可能封闭式单体发展。借鉴WTO的贸易合作和竞争平衡机制,建立一系列共同执行的政府行为准则和市场游戏规则,加快推进区域发展。
区域共性与区域差异。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既有区域共性,但也有各自的个性。一个发达的经济区域会吸引资本和劳动力流入,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分区推进的发展战略。培育优先发展的经济区域,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的差距。沿海与内陆的差距、城乡的差距复合在一起,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要通过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倾斜,有效地解决日益突出的区域差异问题,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
科学选择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发展路径
走特色发展之路。区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应大力培育突出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把产业链拉长,完善产业体系,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化,构筑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培大育小、扶优扶强,在各个特色产业中重点扶植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性品牌,营造竞争优势,为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
走集群发展之路。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培育和加快产业集群的实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并逐步向开发区、工业小区集中,有利于共享公共设施、吸引优秀人才、获取市场信息、集聚生产要素、取得规模效应,从而释放发展潜能。一种是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这是由企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并不必然带来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只有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的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真正跃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关键词:区域经济 河南省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49
1 河南省的现状分析
河南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是全国的铁路、公路、航空和能源枢纽。铁路里程居全国第一;全国众多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在河南交汇,连霍、京港澳、济广等9条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及9条国道经过河南;民航事业正在迅速崛起,全国众多的能源管道也在河南交汇。
2004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决策,“中部崛起”使河南获得了与其他省市平等发展的机遇。2012年11月,国务院又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
通过查找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统计局网,得到了近年来河南各产业发展情况,农业出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但是要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也必须要以第二、三产业为依托。第二产业呈现了一个逐年上升的状况,是三产业比重最大的一个。特别工业比值更是逐年上长,成为三产业的龙头。所以,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要对与工业发展相关的专业进行加强。第三产业总体来说有一个稍微下降的趋势,但也算是比较很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网络布局的日趋完善,现在网上购物的发展愈来愈烈,与之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金融等相关产业也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与这些产业相适应。
就业方面,通过河南省统计年鉴,我们得出了十年来各产业人业的从业比重,分析得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呈现逐步下渐趋势,第二产业呈现逐步上升状况,第三产业也是逐步增长。三大产业的整体排名是二、三、一,那么所对应的就业人员也应该是二、三、一,而实际是一、三、二,也就是说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最多,而产值却最少,这说明现有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很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
2 河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一是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跟不上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变化。
现在,人们虽然认识到了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受过去办学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单线条的,导致学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适应不了区域经济频繁变化。
二是与区域经济所要求的人才素质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在教学实践中,并没能真正寻找出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能力为重心的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条件仍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学设备的更新速度无法跟上高新技术创新的速度。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方面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
三是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缺乏有效机制。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与区域中企业的合作仍存在着产学分离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一种天然的联系。二是校企合作缺乏有效运行机制来保障。由于校企合作两方面对待合作有着不同的态度,使得现有的合作不仅缺乏动力,也缺乏共同且较为长远的目标取向,这必然使得现存的校企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3 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从前文对河南省政策方面、经济状况、就业状况以及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等的分析可以得出,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第一,专业的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方向一致。
高等职业院校要想服务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则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来设置专业。通过对河南省各方面的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未来的专业开设应主要偏向于第二、三产业,并且根据政策确定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方向,要重点开设与第二、三产业相关的专业,像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物流、金融等。
第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校内实训基地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动手能力,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社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实训学生的培养目标提供支持。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这样既可以使学校节约办学资金,又能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接触到先进技术,还为企业节约了新员工的培训成本。
第三,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是:培养出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型人才,所以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注意:一是课程的难度应以够用为原则;二是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要能跟得上当今技术的发展;三是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育人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4 结语
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来研究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系,高等职业学校要想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则必须以区域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来设置专业,必须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文姝,白凤臣,马文驰.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探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北方经贸,2006,(8).
[2]冼萍,冯庆革,吴烈善,唐艳葵.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构建人才培养体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Z2).
一、引言
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之上,于2005年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与全国其他开发区相比,发展历史较短。作为环渤海地区的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滨海新区一直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热点。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人才聚集。本文旨在通过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分析,寻找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进而尝试提出现阶段二者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二、人才聚集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研究表明收敛性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显著存在。通过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把各区域联结起来,就能够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水平。区域经济发展一般经历区域发展论证阶段、区域整体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形成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成熟阶段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再发展阶段。从现象和表现方面界定,人才聚集是各种人力资源由于在就业上存在的关联性,而在空间上比较集中的现象。人才聚集主要包括知识共享和外部经济横向人才聚集、中心横向人才聚集和基于交易成本的纵向人才聚集三种模式。人才聚集的一般过程遵循涌现、突变、协调和运行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人才聚集模式有所不同,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互相影响、互为支撑。对我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2007年人力资源相关指标和区域经济相关指标进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人才聚集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将人才聚集现象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考虑发现,通常区域经济发展早期,以政府牵引型人才聚集为主,市场力量为辅;到了区域经济发展成熟和再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聚而形成的人才聚集现象则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主导,政府行政干预仅起到辅助作用;位于早期和成熟期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期,即产业结构形成阶段,人才聚集围绕产业结构进行,人才层次和结构受到重视,政府扶持的人才聚集减弱,逐步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聚集方式。
三、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评价模型
1.滨海新区人才聚集现象分析
本文选取了天津及周边八个省市作为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现象存在与否进行判断的参照范围。八个省市分别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河南、山东和辽宁。八个省市2001-2008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量及年增长率如表1所示。而滨海新区2003-2010年劳动力使用增长率平均超过10%,如表2所示。由此判断,天津滨海新区明显存在人才聚集现象。人才聚集为滨海新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创新优势;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为聚集的人才提供就业和创业环境优势。
2.模型的构建
本文构建的集成指标体系具体由两部分构成,分别为人才聚集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人才聚集指标的选取参考刘兵(2010)[6]和牛冲槐(2007)[7]提出的人才聚集和人才聚集环境评价指标,选取过程考虑了滨海新区历年数据可获得性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借鉴了各类统计年鉴提供的天津市主要经济指标。选取人才聚集的评价指标包括常住人口、从业人员数量、在岗职工人均劳动报酬、专利数量和市辖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共5项指标。其中后三项指标反映了新区人才聚集环境吸引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因素。另外由于现行户籍制度,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之间有较大差距,因此虽然存在个别数据无法直接获得的情况,仍然选取了常住人口作为评价指标。选取区域经济子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共6项指标。集成指标系统由人才聚集子系统5项指标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6项指标共同构成。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方法如下。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由于各指标的影响是渐变实现,为使指标发展阶段性分界点更加明显,本文使用曲线升半岭方法进行预处理。各指标均为正向指标,记xij为第i个指标的第j年份原始数据,x′ij为对应的经过预处理的指标数据,xjmax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最大值、xjmin为第j个指标的样本最小值。则指标的预处理解析式为:各指标预处理模型如图1所示。对指标数据的多元共线性分析使用条件广义方差极小方法。具体评价方法希望对两个子体系和集成系统分别建立从高维空间到低维空间的映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从客观的数据来定出合理区分对象的权系数,清楚显示各个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因此本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
3.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评价
滨海新区的前身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990年纳入天津市发展战略,2005年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6年成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本文收集整理的相关统计数据为1998-2010年,如表3所示。使用matlab5.3进行计算,条件广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1个指标共线性均在可接受范围。对滨海新区人才聚集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进行协同度分析。对指标系统主成分分析结果给出前3个主成分矢量指标贡献率如表4所示。方差分析表明各系统前3个主成分分量贡献率之和均超过80%。各主成分矢量作为对应评价系统的指标贡献率,考虑指标分别具有的评价意义,本文分别选择了人才聚集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和集成系统的第三个主成分向量进行协同度分析。计算1998-2010年各年度人才聚集、区域经济和集成系统评价值并对评价值进行归一化,结果如表5所示。图2是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及集成系统的评价得分变化示意图,描绘了人才聚集、区域经济发展及集合系统的协同演进轨迹。由图知,滨海新区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特征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中期,即产业结构形成期的基本特征。与一般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演进过程相比较,滨海新区在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既有机遇也面临挑战。
4.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到,区域经济指标和集成系统指标的协同演进趋势基本一致,集成系统评价指标在1998-2010年间始终保持加速上升;区域经济指标在2007-2008年有所波动,但是2008-2010年恢复快速上升。人才聚集指标在1998-2006年间与区域经济和集成系统指标具有相同快速上升的特征,而在2006-2010年则转为平缓上升状态。
(1)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起步阶段:1998-2004年集成指标系统始终保持平稳快速上升趋势,表示滨海新区经济和人才聚集整体发展趋势良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聚集的一般规律,在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人才从无到有开始积累。新区的工作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此时人才聚集环境差,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扶持吸引人才。由于产业结构尚未成型,经济发展没有步入轨道,人才聚集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人才聚集的各种正效应均未出现。1998-2004年间新区的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协同评价符合这一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特征。
(2)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形成阶段:2004-2007年随着新区经济发展急速扩张,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重点产业发展顺利。此时新区政府继续对重点产业采取扶持政策,政府引导的人才涌现仍然继续,此时依托于产业结构的人才聚集现象开始出现。2004-2007年间的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协同评价符合这一产业聚集形成的阶段特征。
(3)滨海新区人才聚集与产业发展协调阶段:2007-2010年2005年以来,滨海新区一直在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与此同时,新区在经济发展、人才使用制度、人才市场建设、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升。人才聚集开始从政府干预转向以产业聚集形成的市场力量为主导吸引人才流入。对新区的政策分析发现,新区政府的人才工作重点已经由为产业供给急需技术工人转向吸引创新型高端人才。工作内容从搭建大规模人才供需平台,转变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人才层次结构也逐步清晰,以更加适应新区产业结构,随着人才聚集的发展,信息共享、知识溢出、激励、创新等效应开始出现,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相比前两个阶段,2007-2010年期间人才聚集评价指标增长虽然趋缓,但是经济发展指标上行显著加速。与产业发展的基建、形成、成熟和调整再发展四个阶段相适应的人才聚集现象通常经历涌现、突变、协调和运行四个阶段。分析表明,滨海新区现处于人才聚集突变、产业结构体系调整再发展阶段。其人才聚集现状尤其敏感,一方面,新区现有人才结构调整和人才聚集效应显现导致人才聚集增速放慢;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速度比以往各时期都更加显著,产业结构调整和再发展对人才聚集提出了新需求,人才聚集增长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出现差异。人才聚集的合理发展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若能够将差异的绝对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监督差异的发展趋势,进而控制人才聚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度,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新区人才聚集从突变阶段顺利过渡到协调运行阶段。只有人才聚集的合理发展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关键词:商务中心区 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1)08-56-03
北京市已把商务中心区(CBD)建设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如何对发展程度高低、发展趋势优劣以及发挥作用大小进行量化监测和评价,是北京商务中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本课题希望在此领域有所突破。
一、国际商务中心区理论研究成果借鉴
商务中心区发展有其自身特点,对区域发展状况、发展潜力和中心区转移与衰退风险的分析评价,是CBD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区别。在此,对国外相关研究理论和评价指标的选取作简要介绍。
(一)CBD发展状况评价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综合评价CBD发展状况。
注重经济评价,因为CBD赖以生存的条件与城市经济规模和经济地位有着重要的依存关系,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才能发展CBD,反之,CBD优势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CBD与城市经济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关注产业结构评价,因为国际大都市产业发展规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发展,各地产业结构呈现有规律的升级化变动。劳动力出现产业间的转移,逐步从第一产业转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关注国际化水平,因为只有在世界或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才更有利于CBD的集聚和发展壮大。而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金融机构的聚集程度,反映了CBD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全球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控制和调度能力。
(二)CBD发展潜力评价
国外相关研究多采用容积率指标反映CBD区域发展的空间潜力。商务中心区区位条件优越,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需求量、土地稀缺程度、规划控制程度均高于其他区域。提高商务中心区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劣化,降低使用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存在客观上的最合理值。西方发达国家成熟CBD的容积率在3~7左右。在寸土寸金的CBD,容积率是反映区域地理拓展空间和利润提升空间的重要指标,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该指标数据采集存在较大难度,考虑暂不纳入北京CBD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三)CBD转移及衰退风险评价
关注CBD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各种不利因素对CBD建设的影响。目前,国际发达城市中心区要素和经济活动已集聚到相当规模,CBD人口压力过大、发展空间和资源承载力有限、社会管理难度增加、商务成本过高等问题逐渐显现,规模不经济现象使得区域功能向外扩散成为必然。上世纪80年代,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在具有相对区位优势的城市边缘区形成了新的功能中心――副都心①,与CBD核心区在空间上相互呼应,在功能上相互补充。双核或多核发展是国际大都市城市功能演变的普遍过程,区位演变大致经历三个阶段(见图1)。
副都心吸引CBD人口、产业逐步外移,一些城市CBD呈现功能升级与高度专业化趋势,而另一些城市CBD功能却出现衰退。CBD的变迁是有征兆的,国际学术界最早用计量方法界定CBD发展结构的研究成果当属墨菲和万斯的CBD指数。该指数包括CBHI(商务中心高度指数)和CBII(商务中心强度指数)②,并将CBHI≥1;CBII≥50%的周围街道所包含的连续街区,认定为CBD。墨菲和万斯指数的监测原理是:如果在CBD周边地区测度到CBHI≥1且CBII≥50%,而原CBD中CBHI
迈克尔・波特提出产业竞争阶段理论。他认为,国家、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即生产要素导向(factor-driven)阶段、投资导向(investment-driven)阶段、创新导向(innovation-driven)阶段和富裕导向(wealth-driven)阶段(见图2)。前三个阶段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力量,第四阶段则是发展的转折点,有可能走下坡路。
一国或区域产业发展不一定是直线前进的过程,既可以跨越式发展,也可以循环发展。如由生产要素导向阶段直接走向创新导向阶段实现跨越发展,由富裕导向阶段走向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或投资导向阶段实现循环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区域产业如果仅停留在生产要素导向阶段,就无法持续提高竞争力;一旦进入富裕导向阶段而不及时创新调整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迟早会走下坡路。因此,关注CBD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创新能力评价是波特产业研究理论给予本文的重要启示。
不论是国际CBD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还是北京CBD发展的实际特点和未来需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设施完善程度、人力资源状况、科技创新能力及企业国际化水平都应作为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具体评价指标也应围绕此内容设置。
二、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一)确定评价角度及指标体系框架
北京CBD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全面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和功能区特点,吸收国际CBD评价研究的有益经验,从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辅助竞争力三个方面,科学反映北京CBD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其中,核心竞争力集中反映区域竞争力强弱,评价指标应反映区域经济实力和经济运行的效果,具体涵盖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益、企业发展等评价内容;基础竞争力对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支撑作用,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评价领域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人力资源状况;辅助竞争力又叫初始竞争力,主要体现区域自然优势,包括环境和资源状况等。北京CBD以国际商务活动为主,因此此部分评价以商务环境为主。
(二)指标体系说明
1.经济发展
商务中心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枢纽,经济是其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和主导产业发展的规模,在经济发展目标层下设立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四个评价领域层。
经济规模。具体选择了“区域GDP增长率”、“区域GDP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两项指标。区域GDP增长率用来衡量功能区经济规模扩张的速度,功能区吸引、占领和控制资源的潜力及持续率;区域GDP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反映CBD经济的带动效应,突出CBD的首都经济增长极概念。
产业结构。决定着功能区未来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是监测区域功能转移和衰退的重要指标。设置“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区域GDP的比重”指标来反映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经济效益。CBD产业结构具有高级化趋势,经济发展呈现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特点。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水耗”指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水平加以评价,同时也可与其他功能区进行横向比较,反映不同功能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企业发展。本评价体系设置“入区企业总数增长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前者反映功能区产业集聚和吸引能力;后者反映功能区企业的经营水平。此外,还设置了“三资企业收入比重”指标对外资企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以评价功能区国际化发展水平。
2.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评价涵盖内容较广,应涉及劳动力就业、城市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管理、城市秩序维护、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但考虑目前北京商务中心区仍处于投资导向发展阶段,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提升区域产业功能是现阶段区域发展和建设的主要思路。因此,评价体系设置“基础设施投资额增长率”指标,直接对区域建设投入规模变动趋势进行监测,并间接反映城市建设基础条件的完备程度。此外,北京CBD发展正处于上升阶段,产业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劳动力吸纳能力持续增长是区域发展的另一突出特点。且学术界对国际CBD的发展评价也比较关注就业指标,因此设置“从业人员增长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外籍及港澳台人员占区域从业人员比重”、“专业技术人员占区域从业人员比重”以反映区域人力资本状况和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反映区域环境卫生、城市秩序、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指标存在较大缺口,数据采集难度较大,故指标体系暂不考虑上述评价内容,待今后加以完善。
3.区域环境
北京CBD经济功能定位是建成集办公、会展、酒店、居住及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国际商务区。区域环境建设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区域商务设施条件,提供高效、快捷的商务配套服务;另一方面还要有效控制商务成本的增长。对于城市中心区来说,发展空间有限,人口产业集聚,房地产开发需求增长,会迅速带动商务成本扩张,虽然一定水平的商务成本能够有效进行行业筛选,吸引较高经济实力的优秀企业进驻,但过高的成本会对产业集聚形成压力,并影响产业的外迁和区域功能的转移。香港商务中心区就面临过这样的问题。因此,评价体系从商务设施、商务成本两个评价领域进行研究,分别设置“写字楼建成面积增长率”、“星级宾馆出租率”、“零售餐饮企业营业面积增长率”三个指标反映商务活动服务和接待能力,设置“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商品房租赁价格指数”监测区域商务成本变动趋势。
三、指标体系权重
按照“层次分析法”,我们分层设计了专家打分矩阵,请若干专家对每一层指标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将比较所得的标度值作为矩阵的元素,然后运用统计软件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将最大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即得到北京商务中心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指标的权重(见下表)。
注
①根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城市副都心是城市边缘区域的中心,是以CBD为核心的六边形的顶点,具有一定的区域中心腹地范围,其地理位置往往是位于交通枢纽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可达性。
②计算公式为:CBH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CBII=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100%。计算方法为:测出商业区内主要街道的相对长度,用临街两侧商业部门所有铺面(楼层分开计算)与临街方向的长度之比来计算CBHI,用商业部门占街道两侧房屋总数的百分比计算CBII。若CBHI≥1且CBII≥50%,说明该街道已符合中心商业区的特征。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6402
1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1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现状
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有了飞速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数量居全国第4位,仅次于广东、江苏和山东。湖南省高职院校的数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均每千万人人口拥有的高职院10所,高于全国平均数8.85所。湖南高职院校的分布状况:截止2013年,共有68所,长沙35所,株洲5所,湘潭6所,岳阳3所,常德3所,娄底2所,益阳2所,衡阳5所,邵阳1所,永州2所,郴州1所,湘西1所,张家界1所,怀化1所。
1.2湖南省区域经济现状
湖南省自1996年以来,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产业结构的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相吻合。在湖南省各地区,因自然条件、社会发展状况等原因,各个区域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水平也有差异。其中长沙地区,侧重工程机械、食品烟草、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株洲侧重于有色属、化工产业、交通运输设备等;湘潭侧重精细化工、机电设备、黑色金属、纺织工业等。
2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2.1湖南省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新机遇
在当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湖南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落实中央各项工作的部署,另一方面不断深化“四个湖南”“四化两型”工作的开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全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这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2.2湖南省高职教育规模、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较差
高职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湖南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但是,通过分析也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在校生的人数没有与湖南省GDP相适应,相反,其比值呈逐渐下降态势。2006年两者比值是68.9,但到了2012年这个比值降为56.3,这说明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落后于湖南省经济的发展。
2.3湖南省高职教育的普及率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对称
高职教育的普及率反映出区域内高职教育发展的状况,在2005年,湖南省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与湖南省总人口的比值为69.10;在2012年两者比值为7912;单从这个数值来看,湖南省接受高职教育的人口是呈上升态势,普及率也越来越广。但是,仍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针对湖南省不同区域,高职教育普及率的比值更明显,这都对湖南省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制约。
2.4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设置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适应性差
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与设置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的多方面的高技术人才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合理的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和设置,可以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供较好的人才支持。从湖南省的发展来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因此,高职教育中应倾向于第二产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农业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应注重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的需求。还有在第三产业,动漫、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而这方面的人才缺口也较大。因此,在专业结构和设置应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3湖南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对策
3.1科学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主要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其重要职能,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最终需要进入到社会中去,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而这种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中:其一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可以为企业和地方经济产生较高的生产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同,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可以较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创造更多的适合社会和技术发展方向的劳动价值,对区域经济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有很好的人才储备功能。在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所接受不仅是专业技术的培训,更多的也有人才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具有较高的个人修养。这些,也使其个有良好的社会属性,对推动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3.2合理安排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不同地区的经济特点又各不相同,因此应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应依据市场化法则,通过“优胜劣汰”,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的布局和结构,针对一些办学质量高、规模大、影响力广的职业院校,应积极给以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加快其教育品牌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和竞争力。而对一些规模小、生源不足、教育成果少的职业院校,应进一步优化和组合,必要时将其撤并到其优势明显的高校中去。在对高职教育的布局中,还应考虑一是区域经济供给能力;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要;三是区域内已有的教育资源效能的提升。科学合理的将高职教育资源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盲目扩建和重复建设。
3.3科学定位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与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助力
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特点、特有的传统产业优势也各不相同,而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育层次和水平。通过笔者对近5年高职教育的招生情况分析,虽然专科高职教育一直作为高职教育的重点,但本科高职教育、研究生层次的高职教育需求持续增加,这一方面反映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劳动力对更高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的需求。因此,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本科、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并将职业教育层次的提高和发展的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结合其他成长性产业的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增长等,开展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和品牌示范专业的优化,做到高职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
3.4重点构建高职人才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互促并进
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向是技能型和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特征,因此在高职人才教育方面,也必须有自身明显的技能性特点。一是课程结构设置: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结构,针对社会岗位需求量来设计课程,课程的内容应重视职业技术方面的传授,兼顾理论知识和人文教育。同时,对地方区域发展特点、文化特征、未来方向等纳入课程教育,并为学生末来职业发展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二是教学模式需要有明确的区域经济定向性,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习的课时数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教学工作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企业发展等多方面结合起业,坚持面向地方,面向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重视网络化对教学工作的影响,立足对学生持续性教育,校企联动,增加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三是师资力量建设,应重视复合型知识结构教师培养,做为高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具有“双证”资格:教师职称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技术证书。同时,应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每年可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下企业顶岗实践,将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师资力量的培养方向保持一致。
4结束语
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高职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地域经济的发展规律,高职教育必须与当地区域经济相结合,两者是依存共生的关系。发展高职教育必须同时遵循教育和经济两大规律,才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得以发展,增强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树超.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对外贸易;区域经济;不平衡;时滞性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8.020
1 引言
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从资源有用装备的视点思考怎么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即联络效应最大的工业中,经过这些工业的优先发展以处理经济发展的瓶颈疑问,并推动其他工业的发展。该理论为经济发展供给了一条新的思路。但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也有许多缺乏之处,首先,其对不平衡发展的进程、方向和转折点论说缺乏;其次,其对不平衡发展进程中因出资而发生的通货膨胀压力等消沉效果估量不行充沛;再次,过多注重出资决议计划的效果,而无视其他决议计划的效果;最终,高估了落后国家和区域市场机制的效果,无视了其市场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要素不能自由活动等一系列实际疑问。
归纳比照现存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我们发现尽管其运用的研究方法不一样,但是目标一致,即解说经济不平衡表象发生的缘由或不平衡的发展态势。这表明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有一致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时间普遍存在的经济表象。因而,正如赫希曼所论述的那样,发展进程是一个不平衡链的运动进程,这一进程不可能消除不平衡,而是一个不平衡状况变化到另一个新的不平衡状况的变化进程。因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要受各种要素的影响,其间包含政治、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各种微观要素的影响,也包含该区域劳动力、资金、技能等微观要素的影响,从而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很多要素归纳影响的成果,所以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变化态势也很难找出一条规矩性的变化规律。在实际研究分析中,我们只能忽略其他要素的影响,单独地研讨某一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形成的影响,然后使用其中的效果机理进行调整,使经济发展进程趋于有利的方向行进。
首先,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联系实际整理出了一套衡量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的指标体系,并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联系作了理论假定。然后,从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两个方面来调查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在相关性分析的过程中,先运用了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使用历年数据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将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作为中心的传导变量的基础上,再对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总体国民经济发展的联系进行实证研讨,从中找出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对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传导方法。
2 研究设计
经济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归纳性的指标。在之前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讨中,经济学者们所挑选的指标各不相同,其中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和生产总值增长率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归纳性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和区域在一段时间(通常为1年)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总值。从中得知这是一个静态反映一国和区域生产总价值的归纳指标,是一个肯定的概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是在用国内生产总值减去这个国家或区域的总人口数量所取得的一个均匀数据。这个指标与前一指标比较,将人口数量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衡量要素,反映的是这个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可以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国内生产总值更能反映出一个区域真实的经济水平。最终一个经济发展率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通常是前后两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可比的价格条件下的比值,是从动态的视点来衡量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对这三个衡量指标进行对比之后,本文在下面的研讨中挑选了可以动态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增长率指标。
事实上,测算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办法和测算对外贸易区域差异的办法迥然不同,并且每种办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这里测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是为了之后研讨外贸区域差异对其影响效应而做铺垫,所以在测算的过程中,挑选了最能体现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整体差异指标变异系数V来衡量。详细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GV=1g∑Ni=1(gi-)2N=S
公式中,gi是i省份或直辖市某年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全国各省份和直辖市该年经济发展速度的平均值,而N则是全国的省份和直辖市总数。
3 实证分析
从人类经济的发展来看,只有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对该国经济和发展分配产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也验证了这一点。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的不断推进,对外贸易已逐步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发展分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3.1 中国对外贸易区域不平衡现状分析
3.1.1 贸易规模
贸易规划存在严峻的区域性不平衡。由上面的剖析能够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规划敏捷添加,可是却出现了不同区域经济极度不均衡增长的现象。图1描绘了1997-2014年东中西部区域进出口总额的改变趋势。整体来看,中国的区域之间对外贸易规划存在很大差异,东部区域贸易规划占全国总额的绝大部分,而中西部区域的比重较小,东部的增加速度远远大于中西区域,中西部区域占全国总额的比重呈降低趋势。联系表1的东中西部区域对外贸易区域布局,而随着东部区域对外贸易的不断增加,1997年到2014年,东部区域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已超越90%,而中西部之和也不足10%,且平均不超越5%。
3.1.2 对外依存度
对外依存度是各国广泛采用的一个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是用一国进出口总额除以该国的GDP。从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出,中国对外依存度整体呈增大趋势,可是不同区域之间对外依存度存在严峻的不平衡。图2描述了1997-2014年东中西部对外依存度的改变趋势。整体来看,三个区域的对外依存度都处于整体上升的趋势,但东部的对外依存度显著高于中西部。
综上所述,中国的对外贸易深受中国本身的开放进程和全球化的笔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1)随着中国对外开发的不断推动,对外贸易一向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占GDP的比重显著增大,对外依存度不断变大,对外贸易已经变成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2)中国对外开发后逐渐融入全球化的笔直专业化分工中,不断接受发达国家关于加工贸易的搬运,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首要类型的对外贸易形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技能等的不断进步以及成功入世,中国在世界分工链条中不断上升,商品贸易布局不断优化,正在逐渐从出口纯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转向技能含量较高的商品发展。(3)对外贸易的区域化差异明显。东部无论在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仍是对外依存度都大大的高于中西部区域,中国的对外贸易出现区域化差异的趋势。对外贸易的这些特点是研究分析对外贸易影响中国发展分配不平衡的根本。
3.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度量
不平衡是一个经济表象,归于一个比拟笼统的疑问,但是在经济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将笼统的疑问详细化,因而,大概找一个变量来衡量这一存在的经济表象。详细的衡量办法在前面已做了介绍。由公式可知,要核算中国历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值,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历年各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了得到历年各省实在的经济发展速度数据,就要在核算过程中除掉价格指数对其形成的影响。因而在查数据的过程中我们选取了现已除掉价格指数影响的历年各省的生产总值指数来核算中国历年各省的经济发展值,可得到全国每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衡量指标值,详细核算结果见表2。
从整体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各省之间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度呈现出一个降低的趋势,可是到后期不平衡度就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进行上下小幅动摇,不再呈现降低趋势。因此,中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的状况旁边。究其缘由,除了自然条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方面的不同外,还有国家方针、一切制布局、产业布局、劳动力本质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主要结论
首先,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联系实际整理出了一套衡量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的指标体系,并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联系作了理论假定。然后,从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两个方面来调查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较大,且主要体现为三大区域间的差异。
首先,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间对外贸易一直都处于不平衡的状况,且其差异基本维持在特定水平上。其次,中国对外贸易的区间差异指标指数值大于区域内部的差异指数值,这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首先体现为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状况,但后期逐渐有了改善。
中国长久以来都处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自1992年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进入一个安稳的状况中,由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开始逐渐降低,即区域间经济发展开始呈现出趋同态势,但这一趋同表象并不说明能够消除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真正的不平衡,而是指不平衡值相对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况。
(3)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效果具有显著的时滞性。
从相关性研究分析可知,中国进出口区域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果存在着五年的时滞性,即年进出口区域整体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效果的影响将在五年后才体现得最为显著。
(4)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从整体上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度降低。
整体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联系,而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又进一步地推进了整体国民经济的增加,因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对外贸易区域差异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之间起到了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5)中国对外贸易区域差异对国民经济发展只存在短期的冲击效果。
通过对中国进出口区域差异和整体国民经济发展数据的脉冲响应分析能够发现当进出口区域差异遭到外界的冲击后,其对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短期的,但是国民经济发展对两者遭到冲击时做出反应的方向不同。当在给本期的出口区域差异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短期内给国民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负影响向正影响转变的进程,并在第九期之后不见。但当给本期的进口区域差异一个正的冲击后,在短期内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正好同出口体现的状况相反,是一个由负影响向正影响转变的进程,并在结尾消失不见。这一脉冲定论刚好与相关性定论相对应。
4.2 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研究,要想改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必须高度重视区域对外贸易发展差异。对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深化东部区域的贸易发展。
现在由于资源的约束,为东部区域带来发展的粗放型出口贸易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许多劳动密集型出口制造业不得不向其他区域搬运,贸易布局有待晋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能持续坚持以往贸易带来的发展,有必要出台新的贸易方针推进贸易布局的晋级。
(2)注重外部经济形势对中国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东部区域的经济已经融入了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动摇,特别是欧美国家经济动摇将会极大的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而影响东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因而,关于东部区域的宏观调控方针应当充分考虑世界经济的动摇带来的影响。
(3)鼓励东部区域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向中西部区域搬运。
东部区域贸易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彼此推进的效果,为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途径的选择提供了学习榜样,东部区域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之间现已建立了安稳的长短期联系。中西部区域使用工业搬运的“雁行布局”,能够经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一些不适应东部沿海区域发展的工业向中西部区域搬运。
(4)拟定贸易方针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区域差异。
拟定贸易方针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区域差异,遵从比拟优势,完成竞赛优势。东部区域杰出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应该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外贸工业,逐渐将劳动密集型的外贸企业向西部区域搬运;中西部区域应该使用个人在天然资源、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接受东部区域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搬运,另一方面经过改进基础设施,招引更多的外商投资。
参考文献
[1]Choi,E.K..North-south trade and income inequality[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Finance,2007:347.356.
[2]David,G. and Chad S..Does trade openness affect the speed of output convergence?Some empirical evidence[J].Empirical Economics,2006:883.903.
[3]高国力.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29.
[4]花俊,顾朝林.我国区域发展差异的贸易经济研究[J].地理研究,2011,(2):322.329.
[5]何莉.对外贸易与中国地区经济的差距[J].财经科学,2010,(7):104.111.
[6]兰宜生.对外开放度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12,(2):19.22.
【摘 要】阐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的关系,浅探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现状及模式,剖析对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互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性、应用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实现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1.1 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职业教育存在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资金支持规模,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口数量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区域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区域内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
(2)区域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
(3)区域经济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2 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
(1)职业教育能促进区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职业教育可以大范围地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附加值,开辟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2)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人力资源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二者一致时,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增长;当二者相悖时,则反之。因此,人力资源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国各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
(3)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吸引外资的能力。当今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劳动力的可获得性是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4)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一般包括两个过程:发明和转化;而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着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到科学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创新,通过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分析
2.1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利用智力资源兴办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低层次性。职业教育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与对区域经济建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中型企业的协作、联系的广度远不如与中小乡镇企业;开发、生产、咨询、顾问等浅层次的协作所占的比例较大;职业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指导性的作用。
(2)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型人才太少,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整体素质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仍显不足。
2.2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分析。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职业学校、区域企业双方都大有裨益。可目前进展不理想,原因何在?
(1)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区域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投入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据研究: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中职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2,不对口只为0.8。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影响教育投入效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应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区域的技术结构相适应。
(2)制度环境。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促使职业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保障。
(3)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不仅受到法律制度的影响,它还受到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信念和选择的标准,在一定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理想的社会文化可以使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一些不适宜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态度、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等,可以使职业教育的效用降低。
(4)经济增长。一个区域的经济长期没有增长,那么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就会下降。经济的不增长意味着经济生活处于平衡状态,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特性上没有变化,对能力和就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减少,通过职业教育所提高的能力将得不到发挥,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就受到限制。
3. 促进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跨国家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发展模式不同,但都重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培训事业资金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3.1 确立协调互动发展的模式。政府应主导职业教育和统筹硬件建设,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类别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3.2 企业应重视职业学校力量。市场经济社会,企业一定要推动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企业要主动邀请职业学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企业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专家登上职业学校讲台。还要积极支持协助职业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以培养技能性实用性人才。
3.3 建立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应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终身化、保障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4 制定有效合作的激励政策。国家要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职业学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及职业学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职业学校广大教师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职业学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如今,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这使得中部崛起可期可待。而我们职业教育势必抓紧融入经济区建设浪潮中,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才能真正使自身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参考文献
[1] 庞祥武.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理论界,2005,(1).
[2] 林金良.论区域经济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36).
[3] 谌莹,唐志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