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感悟

初中语文教学感悟

时间:2023-07-25 17:16: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语文教学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语文教学感悟

第1篇

1 面对新课改,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为了实现新课标中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一建议,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核心,我们力图将课堂还给学生,一时间,语文老师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变得前所未有的"能干" ;语文课也变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课堂上活动多多,形式多多,很多老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力图通过创设热闹,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氛围来实现新课程的改革。同时,有的学校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出现了"新课程流行病"――假民主,假自主,小组合作秀,课件展示会等。把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这种现象,表现在公开课堂上尤为突出。这样一段时间之后,问题暴露出来了:"繁华"落尽,学生的课堂收获却少之又少,纷繁的课堂活动形式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而真正该掌握的知识却被忽略了,教学成绩可想而知。

2 面对农村学生,阅读空间该如何拓展?

阅读能力提高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生的阅读空间将会更广阔,"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然而,农村初中非常有限的阅读条件和相对闭塞的信息渠道已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在每次考试中,阅读理解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还有名著方面相关的题型,这就让我们这些一线教学的老师大伤脑筋。

3 面对新课改,作文水平该如何提高?

提起作文老师们就感到头痛,目前我们的学生怕作文,老师一布置作文,教室里总是一片哗然,叫苦连天,抓耳扰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总希望交作文的时间延长,勉强挤出来的文章也是胡编乱造,涂涂改改,空话套话一大篇,批改起来真让人头痛,不知该如何作评,其实教学中我们老师也尝试了许多方法,如写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写日记,训练写作能力,甚至范文引路,讲解写作技巧,开展活动,运用多媒体激发写作兴趣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对大多数学生收获都不大,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丰富写作素材,全面提高学生整体写作水平。老师们还没有找出一条明路。

以上三点困惑,是我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的真切感受,通过对课改初期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们的思路渐渐明晰起来:语文课改首先需要的是革新教学观念,而我们之前为了适应新课标,运用了大量新颖的形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殊不知,在忙于这些形式的同时,我们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在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之后,我有了以下几点深刻感悟

⑴ 新课标所提倡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不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即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中,与学生生活相近的选文,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疑,自己解答,或者分学习小组讨论学习,然而对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有距离的课文还是应该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切不可机械地选择教学形式。

⑵ 初中语文拓展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增强语感并将书面语言内化为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农村初中,提供阅读的条件有限,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有限,但我们语文老师可以挖掘校本资源,充实阅读教材。首先是办好校图书室,利用好电脑室,其次充分利用《选读课文》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开发报刊的阅读量。

⑶ 受学习环境,教学条件的局限农村初中作文能力与城市学习相比明显偏低。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环境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呢?

一、教师需要创设情感环境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经过有效整合,就形成了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适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学不只是去传授知识,更在于唤醒与鼓舞。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使用多种手段积极创设一定的情感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展开情感教学方面的活动;教师所创立的教学氛围和环境,能够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学习中。初中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环境的过程中,势必带有自身的感彩,如果将这些感彩有效地融入情感环境当中,便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的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二、寻找课文与学生心灵的契合点

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引入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去积极寻找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契合点,并对学生的情感进行陶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境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文章字词进行理解与感悟,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三、注重对文章中的优美语言进行评析

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优美语言的评析,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丰富的想象,能够让他们从情感与表象的不断扩展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悟、欣赏那些优美的语言,积极进行深入的分析,加强学生对情感方面的体验,使其感悟人文精神。

四、在不同的课文中捕捉不同的思想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不同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有效地运用自身的情感,通过表情、动作、语言等多种因素,将不同文章的情感表达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将其迁移到学生的内心之中。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性

语文课堂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课堂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所以如何强调和带动发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成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的生动意义入手,综合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实现的对策。

一、生动的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成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理论知识,还要求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技能、个人情感、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培养。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管理模式过于僵化,脱离了文学情感培养的基本要求,单一地将语文作为文字和书面语文积累的学科,不利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和重视文学精神情感的传递,应该重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及未来理想追求的鼓舞。

二、生动的语文教学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生动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和感悟来获得个人体会,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生动的语文教学属于学生个人文学情感的内化过程,所以要求学生重视课堂活动设计的生动性,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初中语文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交流和学习过程,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组织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与乐趣。

三、生动的语文教学是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学总结的一条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读写的结合,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实现生动教学课堂建立的重要基础,通过朗读来感受文字的情感表达,通过写来巩固自己对细节的理解,学生在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总结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总结写作特征,转变过去被动接受的语文学习状态。学生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写作来提升个人文学素养,培养文学理解能力,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四、初中语文教学生动性实现的对策

1.加强师生交流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习强调以课堂和教师为重点,以教材内容为指导核心。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在逐步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课堂上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互动,避免教师课堂讲解,学生单一听讲、记笔记的无交流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活动的安排和设置上多花心思,多设计生动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语文问题,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课堂教学应该使文学理论知识与趣味性相结合,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文学素养,不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调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通过幽默的语言和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语文课堂氛围,生动有趣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一个幽默、睿智、文学素养较高,善于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语文教师可以感染课堂上的每位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课堂是自由发挥想象、自由交流个人感悟、表达个人情感的舞台。

3.采取多类型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影视作品片段、图像资料以及标本等来组织课堂语文学习活动,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带学生进入文学的情感世界中,陶冶情操,感受文学的巨大魅力。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个人学习语文的感受,在欣赏经典散文、词曲、诗歌画作中提升文学素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活动,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不同主人公的心理情感变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生动的语文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理论知识,还要求关注和重视学生的技能、个人情感、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的培养。通过研究和分析初中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带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关注和重视生动的课堂氛围的构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薛秀春.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26):76.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培养策略

我国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对学生德育和思想素养的培养作用,尽管语文教学的本质并非在此,但是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特点,于无形之中对学生道德的教育和规范是十分明显的,同时起着一定的效果。义务教育阶段旨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实现健康的成长,将德育放在第一位的,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性,也足以看出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初中语文教学通过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逐渐形成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中就包含着高尚德行、道德精神的培养,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通过德育引领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行为操守,这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疑是极为有影响力的。

当今社会风云变幻,外部环境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对学生各方面同样有影响。诸如此类的影响,如何让学生规避,就需要教师通过德育加以正确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德育在语文教学的沃土上进行比在其他学科中加以渗透要更有效,纯粹的德育教学可能会让有效性降低,学生也并不能真正心领神会,切实落实于实践中。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其独特价值和意义。本文先就对如何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注重探讨具体的培养策略,以期实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一、初中语文德育培养的内涵

德育培养虽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但却是其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中所选择的优秀作品,在适当的切入点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新课程改革在课程标准中提出三维目标,其中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深深体现了德育的内涵。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并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潜移默化的通过语言文字,在字里行间中不断深入,引领学生在精神上得到陶冶,不断和优秀的作家作品“谈话”。德育的内容被教师与教材相结合,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得到展示,学生以全新的面貌去学习和接受,是积极主动的,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和掌握了语言文字,又在无形之中接受了德育的培养。

初中语文课程中所选篇目无不是古今中外名家名作,代表了人类共同的道德共性和精神追求,此外,新课程改革后的初中语文教学焕然一新,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最广阔、最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和张扬。这对于在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更能够深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道德培养的策略

经过较为深入地分析初中语文教学德育培养的多方面因素,足以说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可行性很高。以下是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具体培养实践操作的策略探讨:

(一)找准切入点是关键

发掘教学内容,找到与品德教育相契合的点是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并不是随意的,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发掘出适当的渗透点,只有契机合适,才能实现德育的效果得到发挥。不同年级、不同学期、不同单元和不同课文,应该要注意其中德育的侧重点,同样应该考虑到学生特点和水平。因此,切入点的寻找是必要而关键的,同样是需要考虑多方因素的,渗透的恰当到位与否,需要教师摸清学生的情况并找准切入点。

(二)结合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实现自主感悟和自我升华

新课程下的新型学习方式,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因此,要抓住这样机会让学生自主去感受、感悟,并最终得到陶冶和提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德育的培养光靠教师一人之力是不行的,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逐渐主动去接受德育,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去践行德育,需要教师设计好流程,为避免流于形式,教师可以在最后通过学生发言谈感受,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更进一步保障德育的达成。学生相互交流和影响同样起着潜移默化的功用,毕竟学生作为一个团体,其感受力大致相近,容易引起共鸣。由此看来,这不失为一个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好的途径。

(三)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德育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行作相应的调整,例如当今r代对孝道理解和定义与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差异十分明显,因而,教师要教学中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德育培养要与初中语文教学相切合,不能偏离甚至于违背,传统孝道文化,在今天看来有些需要剔除和鼎新,所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德育不能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应该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在其中挖掘相符的案例来支撑和补充德育。如果不顺应时代、不遵循语文教学要求,那么德育就显得没有任何意义,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没有积极的作用。

(四)注重从学生的自身出发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 语文教学 多元化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积淀,为了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高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十分必要。在初中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然而受到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所普遍存在的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学生学习兴趣的不足也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就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全面提升将至关重要。

1初中语文教学应用多元化教学法的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可在课堂讨论、课外活动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直接促进对语文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显著提升。其所具备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促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可通过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创设出更加贴合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通过多个途径进行课文内容的讲解,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提升语文学习效果。(2)有助于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可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发挥出来,利用各种形式、手段的教学方式来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将学生真正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3)有助于对学生良好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但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同样也适用于课外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推动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促进对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

2.1实施分组讨论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采取各种教学形式,如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通过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多元化能够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对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小组课堂讨论教学,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调动起来,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意识的全面提升,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元化。

例如,在讲解《背影》一课之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粗略阅读一遍课文内容,之后向学生提问:“作者所描述的背影有何意义?”,“作者又从父亲的背影中产生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基于此便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积极引导学生由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并且在每一名小组成员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后,选出一名小组代表总结本组观点,在全班进行发言,各小组可就不同的想法展开思想碰撞,针对学生所存在主要争议的问题进一步再对课文内容展开精读、细读。

2.2精心设计课外活动

在目前的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课外活动的缺失已经愈发凸显,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问题,教师应当就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予以充分的了解,并基于此设计出一些学生所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并以此来实现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实现对学生学习思维的极大活跃,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开展以“我的一次周末郊游”为题的作文写作时,教师便可在周末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郊游小活动,并且还可依据季节性的不同选取出适宜的郊游地点,例如在春季可组织学生到山区春游,感受万物复苏;夏季可到公园观赏各种盛开的鲜花;秋季可到田野当中感悟收获的喜悦;冬季可到滑雪场体验各种雪上运动。在户外活动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至此学生所写出的作文也就将更加生动、形象,具有真情实感。

2.3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开展具体的学习活动时,为了促使相应的学习方法可达到预期作用,便应采取与之相适宜的多元化评价手段,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反馈与评价同样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构成内容之一,因此,在应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之时,教师需就班级之中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予以明确的了解,通过多个角度、方式来对学生展开评价工作,其中不仅包括一般的教师评价,还应当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间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

例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一文之时,鉴于文章当中所牵涉到的内容十分多样,因此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常常会关注于不同的内容部分,因而也就导致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层次理解产生明显的差异性,部分学生认为站在“皇帝”的角度,认为整篇文章最终的结果便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与骗局,而还有部分学生站在“小孩”的角度认为只有亲眼所见才是真实的,不能听从他人所说,而随波逐流。无论学生基于那一角度,教师均应对学生予以肯定,以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3结语

在对初中阶段学生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语文课程内容的教学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构成部分,通过语文课程的开展可促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了解,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因此就开展好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意义重大。但是在目前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长期停滞不前,为了积极扭转这一现状情况,教师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加强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以促使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周冈.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4(3).

[2] 屈雅洁.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4(15).

第6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1-0115-01

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新理念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克服了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的许多弊端,有力地推动了语文这门课程的蓬勃发展。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不管改革如何进行,提高教学效率仍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普遍追求的远大目标。高质量的教学必须保证教师能将教学内容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对其有清晰的认识并适当扩展,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语文的浩瀚海洋中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学出成绩、学出自信。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效率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 灵活运用现代教具,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往往是推动其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强大动力。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今天学生的学习需要,枯燥的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无精打采,效率低下,甚至让一些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要转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运用各种现代教具来辅助教学,给学生新鲜感,刺激其感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以其强大的图片、音频、视频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 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同时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要鼓励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更富效率。

例如,笔者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就设计了一个角色扮演的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揣摩不同人物形象的内心感受将故事再现出来。于是,我请出几位学生代表,有的学生扮演皇帝,有的扮演大臣,有的扮演百姓,有的扮演骗子,还有的扮演小孩,然后他们以真实的、动态的、创新的、夸张的表演将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表演和观看,对每一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情感就有了清晰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学生与教师间的良性互动,为一节高效的语文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积极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内涵要求其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的熏陶作用,从而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的教材文本的选择多半是文质兼美的精品,或给学生以美的感悟,或给学生以心灵的启迪,或给学生以深入的思考。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还小,其理解能力受到局限,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面对此情况,教师可积极地创设情境,以“境”促“情”,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同时增强其内心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大意,并抓住课文深层次的内涵以及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更清晰的了解,我就创设了音乐情境,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瓦格尔纳的《四季组曲》中的“春”这个篇章,让学生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看看自己心中的“春”与作者心中的“春”有什么异同,然后展开讨论。通过音乐情境的创设,学生们结合课本文字深刻地认识了春天那生机盎然的形象,同时也被作者那蓬勃向上的精神气概所折服。最终这节课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四 总结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语文教师要大胆改革,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要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感悟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风采,尽最大的力量多措并举地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好语文这门基础课程,从而为自己今后的长远发展打牢基础。

参考文献

[1]苏丽娟.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3(23)

[2]孟庆霞.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2(9)

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对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其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效果非常的显著。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阅读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初中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模式应用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可以解释为学习者通过与自身实践活动相联系的体验活动,对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方法学习的一种过程,是学习与体验的结合。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问题。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必须要将培养学生的全面阅读理解能力作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点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行为和个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文章的理解和体会加深,也会产生一些自我感悟,最终实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提升的教学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欣赏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较之于普通的语文阅读模式而言,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相比之下,体验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更能体现学生的课题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阅读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可以促使学生在理解、感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将其有效地转化成自身的一种情感积累,通过阅读课文来使之得以升华。对于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而言,其教学理念和传统教学体制下的教学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体验式教学模式,更多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自主应用,而非简单滴掌握一点纯理论的东西。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己的认识观点,充分执意阅读文章,最终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阅读结构。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大都处在思想尚未成熟的青春期,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学生大都对一些说教性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抵触,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要求自我个性张扬的需求,逐渐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

2 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感悟的独特性、情感的审美性以及过程的多样性。但是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学课堂的主动性很难真正掌握在学生手中,加上教育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体验式教学受到限制。要想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建设,必须要在坚持主体性、个性化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下面就如何完善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意见。

2.1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工作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导权真正教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体验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留给学生自我探究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另外,学校也要转变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只用成绩来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积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增添活力。除此之外,阅读教学活动应该适当的增加实践性,带领学生亲自体验、参与实践,将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转化为实际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丰富教学情景建设,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离不开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情景创设主要是根据学生已经建立的认知基础上,以某种形象或者事物再次出现,以帮助学生在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情景设计,既要考虑到教学内容的需要,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认知水平相适应。常见的教学情景包括音乐渲染、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合理相似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置身于阅读材料创造的环境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创作时的意境与感悟。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以及实际生活经验的积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文学阅读鉴赏能力,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式阅读教学,正是通过创设相似的教学情景,将学生原有的情感经验与所学习的阅读技巧结合在一起,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语: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张彩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01).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优化方略;具体实践;现实情况

一、概述初中语文教学现实情况

语文学科是初中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在初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生言语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认知理解水平的提升大有裨益,因此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略这一实践活动势在必行。基于此种情况,笔者深入了解了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热情度不高;语文教学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老师思想上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所懈怠;语文教学偏重读写而轻视听说;老师授课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对课外实践活动持漠视态度;初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步伐,依旧停留在“一刀切”“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层面,导致语文教学水平难以提升;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单调统一,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全面、有效。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要想彻底抛离这些现实问题,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略,强化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让每一位学生可以“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得”,进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方略

1.优化学习动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也可以理解为学习目的,其对学生学习来说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本质,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因此,老师可以采用必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关于学习动机激发的方法途径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激励赏识法、实践感悟法、榜样激励法、目标激励法以及心理暗示法等,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灵活调整、巧妙搭配,以保取得最好的成效。

2.善用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动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因而初中语文老师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广泛,且展现出了明显的成效,所以老师可以采用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比如,老师在讲授《苏州园林》《三峡》此类状物写景的文章时,可以在备课过程中提前搜集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用以展现景色风光的美妙和气势,打开学生的思维视野,为学生创造一种更为深层、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

3.优化课堂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自新课改全面深入施行后,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成为老师教学必须重视的问题,因此初中语文老师应适当优化课堂结构,竭力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满足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需求。首先,老师要以基础语文知识为准,在此基础上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教学,设计出独有魅力的教学程序,一改传统语文教学弊端问题,让整个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其次,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学习时间,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只需合理引导和教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自由空间中塑成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的学习状态。

4.丰富教学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手段是辅助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初中语文教学同样适用,因而初中语文老师应努力丰富教学手段,尝试将教材内容进行归类,譬如将《紫藤萝瀑布》《春》此类描写性文章规整到一起,采纳媒体教学方式,为学生直观展现自然和生命之美;将《桥之美》《故宫博物院》《中国石拱桥》之类状物文章归纳到一起,采纳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之美;将《桃花源记》《核舟记》《记承天寺夜游》此类文言文规整到一起,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洞悉文章深意和古文字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5.创新评价方式,发挥过程评价成效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评价方式单调失当,将语文成绩看做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标准,偏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课堂评价的价值功用,而且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和热情,基于此种情况,初中语文老师一定要敢于创新评价方式,明晰过程评价的重要性,进而发挥过程评价的价值成效。首先,评价内容要综合多元,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争取做到多元化、全面化评价;其次,评价主体要积极互动,丰富评价方式,恰当使用自评、互评的评价方式,推进老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互动评价方式的形成,使整个评价公平、公正;最后,评价重心过程化,将目光转向评价学生的成长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进行有机结合,使得课堂评价的“质”与“量”并驾齐驱。

总的来说,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方略是时势所迫,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经阶段,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务必要重视这一优化过程,细致解读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内容标准,全力发挥语文课堂更深层次的价值,让学生和老师亲身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方略优化的过程中,进而达到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万红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1(22).

[2]翁雅芳.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第9篇

一、语文创新教学的理念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要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一味的接受,很多学生已经习惯了一种定式的思维方式,老师在课堂上分析概括讲解答案,学生在很少动脑筋思考回答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直线行的下降。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在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传统的“串讲加解释”教学结构模式,还在影响着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不作过多的科学选择,认为只要自己讲得多,知识就自然会被学生接受和掌握。

因此,必须把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探究式的互动合作的学习模式!

二、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策略

1.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

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

2.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师的导航,否则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的航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导航:1.意见分歧处点拨,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对有些问题产生分歧,我们不要简单的充当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谁是谁非,而要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自己悟出结论。2.我们提倡阅读过程中的多元化理解,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而置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于不顾,这样不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然会削弱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学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正确的价值取向上进行理解。3.朗读课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的表情达意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范读以帮助学生正确体会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进学生的自主探究。

3.重视人文特点,增强创新内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注意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教学就要通过语言载体,充分挖掘依附其中的人文精神,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他们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初中语文创新教学中的巧妙点拨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完善人格,培养研究创新精神和格物致知的精神。

第10篇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却存在种种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使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陷入困境,阻碍着学生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中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分析,希望寻求其解决之法,促进作文教学发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 困境 对策

受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影响,扎实的文字功底、熟练的阅读解答、华丽的辞藻运用、精致的文字衔接,是精彩美文的必备写作因素。诚然,这些对与写作必不可少,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不难发现,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滞后性。只有通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阶段困境的了解与分析,才能真正寻求其应对之策,寻求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改革之法。

一、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一)作文教学方法缺乏新意

陈旧缺乏新意的作文教学方法容易导致语文写作课中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影响学生的写作热情。现阶段作文教学中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阅读范文、分析其中的闪光点与写作手法的形式进行教学,这种生硬无趣的教学模式缺乏层次感,学生不能深刻理解范文的精华所在,写作热情无法很好激发。应试教育使教师将作文教学作为应试技巧的宣讲会,忽略了学生的写作认知心理的建树,使学生在写作能力无法培养的基础上,产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甚至陷入恶性循环,影响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

(二)学生处于被动写作的心理状态

写作状态是指作者写作时的心理状态与周围环境状态,但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我们将研究重点放在写作心理状态的研究中。现阶段的作文教学中,写作训练常常要求学生从道德制高点出发,将人间大爱、爱国主义情怀的素材融入写作,这样虽然有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在这样的要求下会认为写作是对自身道德水平的检验与表现,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加之课堂写作对时间与质量的要求,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

(三)实际生活与写作之间存在断层

写作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产物,脱离了生活,写作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实际生活经验的总结与体会是写作的源泉,但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学生实际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应试教育中应试能力的提升,无瑕顾及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使实际生活无法变成写作素材,写作与实际生活之间出现断层,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也使学生的作品空洞、缺乏真实情感。

二、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困境的解决对策

(一)丰富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更新,对教材进行阶段化的安排。以人教版教材文章为例:初一阶段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读后感的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由写作能力;初二阶段可让学生对写作手法进行加强训练,形成规范化的写作方法知识;初三阶段可让学生进行自主创造式写作,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局限于对写作技巧的讲解,更应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诉求以丰富生动的方式讲解范文,从深入浅出的讲解中引导学生发现范文闪光点,引出具体事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写作热情[1]。

(二)引导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积极性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其写作水平的发展、写作能力的提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引者与帮助者,肩负为学生拓展思维能力的重要职责。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以相关的建议帮助学生自主发挥思想表达,进行写作创作[2]。以适当时机,积极鼓励与适时的建议帮助学生写作,同时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可在教学中布置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关的写作题目进行写作训练,如假期时对寒暑假生活中发生的趣事的记录、对初中生活轶事的描述等题目,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入手,激发写作热情,促进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对写作的投入。

(三)结合实际生活对写作教学进行积极指引

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从中挖掘写作素材,融合自身的想法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观念[3]。在教学中写作任务的布置上,教师不仅应从教材内容出发,更应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多提供学生与实际社会接触的机会。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的学习中,亲情类的写作题目能帮助学生观察最易被忽视的来自家人的关心;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一文的学习中,自己所见过的最美景色的写作能真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记录生活点滴,抒发自身情感。总之,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丰富知识储备与情感认知,能在写作创作时言而有物,融合自身情感,从而引发读者共鸣。

【结 语】

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挖掘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对作文的自主思考中获得知识与乐趣。将作文教学的提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及突破口,从中寻求适应时展的教育改革之路,为学生在新时代下成长奠定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09)

第11篇

【关键词】激趣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效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好像医生为达到最佳疗效而开出的药引子,事半功倍。教师应采用何种方式手段激活课堂气氛,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创新欲,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种方法着手:

一、设疑激趣法,提高学生的认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一个个问题就像一块块小石头,在学生思维的大海里激起一簇簇浪花。在教学中,教师若要尽力去打破学生头脑的“平静”,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设疑的作用就不可低估,一石激起千层浪,它能使学生在寻疑中产生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动力,使学生学习具有自觉探索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学习自读课《信客》的时候,考虑到这篇课文篇幅极长,且此文描述的年代和“信客”这一职业与现代生活在实践和空间上的距离很遥远,学生不太感兴趣,即使看完了课文,也可能只是了解了某个情节知道了一点知识,并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信客的高尚人格,我没有按部就班,梳理情节,而是以“年轻的信客为何没能坚守一生?”投石问路,引导学生探究信客的苦衷,结果自然是学生积极看书思考感悟,地毯式搜索字里行间中信客的难言滋味,由学生们一一为他言说。而后,我又抛出第二颗石子“观照自身,我们身上缺少信客拥有的哪些精神品质?”一阵沉默后,一个学生羞怯地站起来说:“我没有他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学习做作业总是偷工减料,太不应该了。”“我不能像他那样忍辱负重。”“我常常讨价还价,跟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不沾边儿。”“我缺乏坚韧和执著,今后要努力培养。”在学生们的自我批评检讨中,信客的形象立体丰满了起来,文本得到了深刻的理解,学生的思想受到洗礼,认识得到了提高。这是设疑激趣的功劳。

二、角色扮演激趣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感悟、习作、倾听、倾诉以及表达。在选用语文课文时,教师应该根据一定的教学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讲究方法,充分利用教材的安排来进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角色扮演激趣法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读写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听说能力,而这些都可以通过将角色扮演激趣法运用于语文教学来实现。例如,教师在教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让学生自由分组,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让学生根据课文编写自己的台词,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有大家统一选出表演最出色的前三组,让他们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理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通过书写感悟的方式,更加加深学生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幽默激趣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语文是一门枯燥的课程,往往就是文章读一下,课文背一下就好了,让学生一直抱怨语文都是在睡梦中度过,什么都学不到。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认为语文中也充满着幽默,只是很多时候学生和教师都没有发现罢了。针对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有趣的笑话或者小故事,穿插在教学中,通过这些幽默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

在课堂中使用一些适当但是不低俗的笑话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我常常给学生讲一些幽默故事,名人名事等等,进而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当我在教学生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配合着济南冬天的照片,然后讲述了一些关于老舍先生好玩的故事,成功地把学生们逗笑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也愿意配合我,把课堂的流程一步步地进行下去。最后,因为学生们的配合,上课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个学生也能够很好的理解本堂课的内容。

四、故事激趣法,提高教学效率

没有人不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们。在教学白居易的《观刈麦》时,引介白居易考进士时被顾况赏识的戏说:当顾况看到递来的诗稿《赋得古原草送别》署名“白居易”三字时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马上赞叹:“有这样的诗才,实在难得,就是走遍天下‘白居’也‘易’啊!”这样引介作家作品,既加深了对白居易的印象及对他的诗才的敬仰,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又如《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相对字数多一点,有些学生看着头皮发麻,懒洋洋不太情愿背诵,而坡又是他们喜爱崇拜的一个全才,这时讲个苏轼抄《汉书》的故事:坡的天才世人皆知,就连他的政敌也十分赞佩。然而坡天才的成因,除了他的天资超人外,同样离不开勤奋和刻苦。他手抄《汉书》,起先他是以三个字为题(即书中叙述某事件,他只抄其中三个字,然后凭此将此事背记于心),后来以两个字为题,这次只以一个字为题,把《汉书》有关的内容背记下来。他的朋友朱载上去拜访他,任意挑选一册《汉书》,任意抽举其中一个字,坡马上应声背出几百字的一大段内容来,无一漏错。可见天才犹须博闻强记而后才能厚积薄发,文思泉涌,何况我们这样的平凡人?我们怎能不花点心思花点功夫背?适时讲点学生喜欢的名人故事,既能给学生激励又能提供参照,让他们有所领悟并产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激趣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方法。在当下的教育原则下,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教学的目的。本文论述了如何利用激趣教学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方法。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寻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中不仅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教育,而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外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学生阅读知识的积累以及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将在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分析基础上,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途径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课外阅读 能力培养 方法

语文学科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并且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下,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对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其关键是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展中以及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进行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掌握各项技能与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而在学生的自觉性学习中,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只有热爱阅读,并且通过阅读才能实现知识的积累,最终达到能力提升。

课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完成课外阅读、实现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在语文教学开展中,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需要在教学中不局限于课本与教材中内容,在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扩大课外阅读的范围与内容,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基础上,实现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推进,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突破,在教学中建立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结构框架,这对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又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在教学中,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的模式,促进初中语文教学开展,也是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现实要求,需要通过课外阅读的拓展与培训,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进行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应注意对于学生的读书兴趣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实现对于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可以从培养自身对于读书的兴趣上做起,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自身具有比较高的读书兴趣和阅读积累,在教学中自然不会采用强制性的教学方式强迫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他会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接近自然、生活,注意通过阅读、欣赏、感悟、体验的方式,进行知识积累和阅读学习,课堂教学中也能够更加合理合情地应用自己的知识积累,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进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应注意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给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不对于学生的阅读提出硬性要求等,鼓励学生去读,引导学生去读,以使学生感受阅读的魅力与趣味,真正喜欢阅读,喜欢积累,最终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最后,应注意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比如,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主动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时间与机会,并通过长期坚持,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实现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2.改进课外阅读的教学方法

在培养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后,实现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关键是要注意课外阅读方法的合理。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把握阅读的重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重点突破的课外阅读意识,以提高阅读效率,实现知识积累和增长。

此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中,老师还应注意采取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课外阅读与听说写相结合、课外阅读与学校互动相结合、课外阅读过程中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阅读与教学方式,来引导和改进学生的阅读学习方法,提高阅读质量与效率,真正实现对于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实现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需要通过对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同时注意对于阅读方法的合理应用,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积累,实现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广丰县永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