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协调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产业结构;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6-0014-06
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其发展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实体经济的存在与规模决定虚拟经济的存在与规模[1]。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作为重要支撑的经济形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和谐关系及发展的动态波动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2]。然而,由于虚拟经济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投机心理及虚拟资本的独立运动规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常出现背离情况,当虚拟经济发展过度膨胀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失衡时,就可能形成泡沫经济而引发经济危机[3-5]。2007年开始缘于美国次级贷款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受到了重创,国际经济面临萎缩和衰退。由于我国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而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蔓延,表现为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延伸,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从经济层面向社会生活传导。
江苏省作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大省,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求实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的经济发展格局。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冲击,出口下降、就业形势严峻、工业利润率下滑等,江苏省所受的影响也较大,2008年11月,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分析,当下要高度重视“三个传导”,即国际金融风险向国内传导、虚拟经济风险向实体经济传导、中小企业困难向上游资源型大企业传导。为有针对性地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08年末开始,江苏省陆续出台减轻企业负担、缓和就业形势、保持社会稳定等各项政策法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引起国内外对经济发展的深思。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江苏省如何更好地发展本省虚拟经济,降低虚拟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其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内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笔者在分析1978年以来江苏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分析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风暴对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各方面造成的影响,以进一步理清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产业结构变化
1978年以来,江苏省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变化尤其显著。图1反映了1978-2009年主要年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情况。由图1可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基本稳定在50%-60%;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态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9.8%大幅上升至2009年的39.2%。1990年江苏省GDP为1 416.5亿元人民币,2007年已达2 5741.2亿元人民币,2008年江苏省GDP为30 312.61亿元人民币,2009年达34 061.19亿元,同比增长12.4%。综上可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GDP整体水平不断上升,目前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显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贸及外资发展情况
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456.38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3 496.71亿美元。2008年江苏省进出口总额增至3 922.7亿美元,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90%,2008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至251.2亿美元,外资依存度约为6%。金融危机爆发后,除少数月份外,江苏省单月出口同比增长率均低于往年。2008年9月以来,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2008年11月、l2月单月出口同比均呈负增长,2009年1月达-19.1%。2009年外贸出口累计降幅从第一季度的24.5%收缩为全年的16.3%。2009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0.5%,拉动经济增长-1.3%,显示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严重不足。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和江苏省境外直接投资也明显减少。2008年江苏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减少1 780户,投资总额减少29.16%,注册资本减少21.9%。2007年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52个,比2006年增长14.9%;2008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仅232个,比2007年下降7.9%。
二、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情况
江苏省虚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金融业的发展,对整体虚拟经济规模的壮大起到显著推动作用。江苏省计划“十一五”末,使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10%,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从金融业的行业结构发展、贷款规模及证券市场等的发展情况均反映了江苏省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金融业整体行业结构发展情况
目前,银行业仍占江苏省金融业的主导地位,证券业份额也迅速提升,银行、证券及保险业分业经营体制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迅速扩大。根据现有数据,2007年江苏银行业实现增加值932.11亿元,同比增长16.4%;证券业和保险业增加值分别为201.06亿元和59.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5.2%和20.0%。2007年江苏金融业增加值达1 202.1亿元,大大高于GDP增加值增速。2004年以来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所占比例达到4.7%,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随着金融业增加值提高,金融业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随之加大。2007年金融业对江苏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拉动经济增长1.3%,分别比2006年提升4%、0.6%。金融业增加值的持续上升,反映出江苏省虚拟经济整体规模的扩大。
(二)贷款规模情况
从贷款规模看,1996-2009年,江苏省多数年份贷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7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0 450.54亿元,同比增长17.7%,比年初增加4 590.9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2 092.10亿元,同比增长19.5%。2008年12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 160.7亿元,比年初增加4311.2亿元。2009年末为35 296.7亿元,同比增长34.9%。图2显示了1996-2009年江苏省贷款规模增速与全国贷款规模增速的对比情况。从图2可看出,1996-2009年的多数年份,江苏省贷款规模增速均高于全国贷款规模增速。
(三)证券市场发展情况
随着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和新《证券法》的实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江苏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及期货经营机构交易额分别为74 716.6亿元、35 72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1%、109.5%。2008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为37 331.9亿元,同比下降50.04%,期货经营机构交易额为54 109.53亿元,同比增长51.46%。2009年证券经营机构股票交易额72 659.7亿元,同比增长94.6%;期货经营机构交易额为91 637.4亿元,同比增长69.4%。比较2008年江苏省与全国股票流通市值与GDP的比值(如表2所示)江苏省的比重为6.96%,而全国的比重为40.02%,江苏省的这一比值水平远低于全国的水平。可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江苏省证券交易增速明显降低,2009年证券交易总额上升,但交易额增速较2007年仍较低。
三、江苏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灰色关联情况
在对江苏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为从整体上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将对江苏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灰色关联是指事物之间的不确定关联。该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不要求样本服从某个典型的分布,不要求各因素数据与系统特征数据之间呈线性关系或彼此无关,适宜用于二元系统间的整体动态分析,此外,可以尽量减少由于统计原因带来的数据灰度干扰。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缩。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一)灰色关联模型
灰色关联模型中包括对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模型,在灰色绝对关联度及相对关联度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可进一步进行灰色综合关联度的计算。灰色绝对关联度的模型如下:
设系统行为序列Xi=(xi(1),xi(2),…xi(n)),D为序列算子,且
xiD=(xi(1)d,(xi(2)d,…xi(n)d)
其中,xi(k)d=xi(k)-xi(1),k=1,2,…,n,则称D为序列始点零化算子,xiD为始点零化像。记为:
xiD=Xi0=(xi0(1),xi0(2),…xi0(n))
设系统行为序列Xi=xi(1),xi(2),…xi(n)),D为序列算子,且
xiD=(xi(1)d,xi(2)d,…xi(n)d)
其中,xi(k)d=xi(k)/xi(1),xi(1)≠0,k=1,2,…,n,则称D为序列初始化算子,xiD为初始化象。记为:
xiD=X′0=(xi′(1),xi′(2),…xi′(n))
设X0与Xi为长度相同的时间行为序列,而
X00=(x00(1),x00(2),…x00(n)),Xi0=(xi0(1),xi0(2),…xi0(n))
分别为X0与Xi的始点零化像,则:
S0=■x00(k)+■x00(n),
S1=■xi0(k)+■xi0(n),
si-s0=■(xi0(k)-x00(k))+■(xi0(n)-x00(n))
设X0与Xi为长度相同的时间行为序列,则X0与Xi之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为:
?着oi=■
设X0与Xi为长度相同的时间行为序列,且初值均不为0,X′0与X′i分别为X0与Xi的初值像,则称X′0与X′i的灰色绝对关联度为X0与Xi的灰色相对关联度,记为?酌oi 。
(二)灰色关联度计算
根据对江苏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为考察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代表变量的影响程度关系,进一步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根据江苏省实际发展情况,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选取M2、贷款规模(dk)、证券交易量(zq)、期货交易量(qh)、保费收入(bx),实体经济主要代表变量选取江苏省GDP。为保证所选变量数据统一口径,选取1998-2008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区间,所选数据均来自历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咨询行数据库、江苏省统计局网站等。尔后分别计算了样本区间内江苏省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代表变量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及灰色综合关联度。表3为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结果。
从表3灰色绝对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可看出,虚拟经济主要代表变量中贷款规模与实体经济代表变量GDP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最大达到0.9763,M2与GDP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次之达到0.8481。相比较看出,期货交易量、保费收入与GDP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较低。其中,保费收入与GDP的灰色绝对关联度最低,其值为0.5144。整体上看,贷款规模、M2、证券市场与GDP间的灰色绝对关联度较高。为增强判断的准确性,进一步进行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并最终计算出江苏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综合关联度,以进行整体综合分析。表4为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代表变量间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的计算结果。
从表4可看出,灰色相对关联度中,M2及贷款规模与GDP的灰色相对关联度相比较于其他虚拟经济代表变量与GDP的相对关联度高,其中贷款规模与GDP的相对关联度最高,达到0.8505,其次是M2与GDP的相对关联度达0.8258,期货交易量与GDP的灰色相对关联度最低达0.5451。在计算灰色综合关联度时,考虑本文侧重考查虚拟经济的变化率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则对灰色绝对关联度和灰色相对关联度各赋予40%、60%的权重,最终计算出贷款规模与GDP的灰色综合关联度结果为r(dk,gdp)=0.90082,其余依次为r(M2,GDP)=0.83472,r(zq,GDP)=0.7206,r(qh,GDP)=0.6139,r(bx,GDP)=0.65456。从虚拟经济各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情况看,得出的判定结果为r(dk,gdp)>r(M2,GDP)>r(zq,GDP)>r(bx,GDP)>r(qh,GDP)。
结合灰色绝对关联度、灰色相对关联度及灰色综合关联度的计算结果可看出,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中,贷款规模与M2要素与实体经济GDP之间具有较高的关联度,相对地,证券交易量、期货交易量及保费收入与GDP的关联度较低。从江苏省实际情况看,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回暖,需继续有针对性地扩大信贷投放力度,尤其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进而有效推动就业率的提升,以利于改善民生。从表4的数据可看出,目前江苏省金融市场发展股票流通市值与GDP的比值远低于全国的水平,为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完善,提升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需采取有效措施规范资本市场、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减少金融市场风险,有效地推动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
五、结论及建议
从江苏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现状看,2009年江苏省GDP同比增长12.4%,2009下半年以来进出口与出口总额降幅收窄,分别比上半年降低11.6%、8.5%,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说明后危机时期随着国际形势逐渐转好及我国经济持续回暖,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也逐步回升,有利于经济的进一步复苏。虚拟经济规模中尤其是证券交易量占GDP的比重仍较低,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与实体经济的灰色关联度相对较低,在国家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制度的背景下,江苏省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地促进江苏虚拟经济发展,发挥对实体经济的积极效应。针对江苏省目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对两者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经济整体运行中,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根据对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江苏省经济发展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是加快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由于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机制及政府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具有自身的局限性,需政府制定和实施配套的产业政策以弥补市场竞争缺陷。目前江苏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部分较发达地区的水平,其制约了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因此,为引导江苏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发展新兴服务业,优化工业结构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
(二)优化投资结构,扩大内需,降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
目前江苏省经济回暖态势逐渐稳固,但由于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的基础仍比较脆弱,外需规模仍较低,江苏省作为外向型经济发展省份,金融危机对其进出口贸易直接造成影响,进而进一步影响到2009年出现净出口负拉动经济增长现象。面临此次金融危机的袭击,国家采取了“四万亿元”救市措施,相应地,江苏省为配合国家的经济刺激措施,也提出2010年以6 500亿元政府性投资带动社会投资2.5万亿元的目标,以此促进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借此契机江苏省需积极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内需的持续均衡增长,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整体水平。
(三)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及注重外部环境建设
虚拟经济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其发展规模需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相匹配,同时,需注重虚拟经济发展的适度原则,理顺虚拟经济的运行规则、监管方式、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更好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外部环境建设中,江苏需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使虚拟经济参与主体更快捷地获取对方真实信息,减少风险;合理规划及完善虚拟经济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服务、协调、公证及监督职能;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时间、扩大经营空间、提高交易速度、创新交易产品,同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赢[6]。
(四)江苏省虚拟经济发展需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密切相连,并注重自身创新
注重发展与实体经济联系密切的虚拟经济,尤其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主要金融市场。此外,由江苏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可看出,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较低,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有效抵御外部经济风险,推动江苏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需根据江苏省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扩大虚拟经济发展的广度及深度,在风险可控、有助于全局性目标实施的前提下,鼓励适度的金融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更多有效的防范和转移风险的工具,采取相关举措有效支持虚拟经济创新品种的开发及应用,以期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评论,2003,(1).
[3]Chang T.Y.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Mainland China: A Note on Testing Demand Following or Supply Leading Hypothesis.[J].Applied Economic Letters, 2002, (9):869-873.
[4]刘骏民,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系统风险与经济安全[J].南开经济研究,2004,(6):32-39.
[5]王爱俭,陈杰.中国虚拟经济规模适度性研究[J].财贸经济,2006,(8):16-20.
[6]宋文鲁.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解析[J].上海投资,2009,(4):29-32.
Study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ictitious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Liu Chuanzhe, Zhou Yingying, Chi Chen
(School of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关键词:经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一、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
所谓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指的是通过建立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合理关系,使经济与科技相互作用,促进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现阶段,科技的发展应该超前于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发挥先导作用。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基本含义则是:(1)经济发展支撑科技进步。(2)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3)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先导作用。(4)经济发展水平应该与科技发展水平相当,若是差异过大,无法体现经济与科技之间的协调性。
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系统的内部协调。(2)经济发展促进科技系统的内部协调。(3)经济与科技运行协调。具体表现在: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投入相协调指对科技的投入总量、对科技的拨款、全社会范围内的科技贷款以及技术引进用款等占总量份额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的是科技成果的应用率提高、反映物质投资与智力投资平衡的指标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科技综合实力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正相关度提高等。
二、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要求
(1)描述功能。通过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为全面、深刻且客观地动态反映经济与科技各个领域的现状,既能够反映经济系统、科技系统各自内部因素间的对比关系,又能够反映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的关系。
(2)解释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要既能够测量出经济与科技两者之间协调的成都,而且还应该有能够帮助判断协调原因的指标。
(3)预测功能。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拥有能够利用近一段时间内历史、现状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预测未来经济、科技各自的发展趋势和协调趋势,从而制定相应的对策。
(4)预警功能。预警功能是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最重要的功能。能够通过研究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规律,分析出影响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相应的数量关系,制定适应的指标阈值,将其作为经济与科技严重失调的数量界限。若是靠近或超出这一界限,能够及实地发出预警。
三、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
(一)R&D投入额和R&D强度指标
科技进步需要人力、物力投入以及资金投入,现阶段资金投入对科技进步起到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R&D投入水平通常采用R&D投入额和R&D强度两个指标来表征。R&D投入额,指的是一国对R&D的投入总量,计算方法为:
R&D投入额=R&D经费内部支出+R&D经费外部支出-企业以外的单位资金投入本企业、委托本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经费支出额
或:R&D投入额=企业进行R&D活动的R&D资金支出额+企业R&D资金外部支出
R&D投入额指标能够反映科技投入的纵向变化,但不能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
而R&D强度指的是R&D经费占GDP的比重,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与科技投入的相关性。R&D强度低则表示科技投入量不足,经济缺乏对科技的支撑力度。横向比较R&D强度,能够清楚地看出经济发展对科技的支撑程度。
(二)索洛:技术进步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用增长速度计算科技进步对产值的增长速度的贡献,他提出的计算公式是:
y=a+αk+βl
上式中,y是产出增长速度,k是资金增长速度,l是劳动者人数增长速度,a是技术进步速度,α和β分别是劳动和资金产出弹性系数。
进一步分析可得出科技进步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比上产出增长速度。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在索洛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增长的来源,一是来自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变化,二是来自投入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提出了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计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大于要素投入量的贡献,那么经济增长模式属于集约型,否则为粗放型。
(三)R&D弹性指数
科技投入快速增长,并且科技的发展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是当今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这一特征的重要标志是一定时期内,R&D的增长速度比GDP的增长速度快,用R&D弹性指数来描述这种关系,R&D对GDP的增长弹性大于1,则表示科技的投入增长适当超前于GDP的增长,这是发达国家与地区的普通状况。
(四)位差
位差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位置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能够说明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水平在区域内所处的位置是否相当。经济综合指标可以用GDP总量或者人均GDP,技术综合指标可以用科技发展R&D投入额和R&D强度等指标,计算出的位差越小,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协调程度越高。
四、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为3级,一级指标是经济科技协调程度指标,二级指标包括科技内部协调指标、经济科技外部协调指标以及经济内部协调指标三个指标。三级指标是反映经济、科技内部协调的子指标和反映经济与科技外部协调的子指标。
科技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包括科技投入结构、科技人员结构、科技成果数量和成果等三个方面的指标,如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资比、科技人员各个等级职称的人员比例、技术出口额等。经济科技外部协调的评价指标从经济水平与科技投入水平的协调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与科技运行的协调性三个方面来看,有科技成果应用率、GNP增长率等。经济内部协调的评价指标则可以从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地区布局等多个方面来看,有恩格尔系数、各地GDP等等。
五、小结
综上所述,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按照经济与科技协调程度、内部协调、子系统等来分为3级,每一级都有对应的具体的评价指标。笔者认为可以从科技投入的强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R&D弹性指数、位差等四个方面来评价一个区域内经济与科技的协调程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析预测未来可能的趋势,以此为依据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战略。
参考文献:
[1]孙喜杰.科技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指数规律分析:兼论科技规模“指数增长”佯谬[J].科学研究,2012(06)
关键词:海洋生态经济;现状;协调发展机制
海洋是生物资源的宝库,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种类和非生物资源,给人们提供了多种海洋生物产品和能源。海洋生态系统是指海洋中的生物种群和它们生活的海洋环境所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在这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海洋生物按照自然生存的法则衍生发展。而人类的一切海洋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这个海洋生态系统内进行,在人类无节制的开发下,海洋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如何实现海洋生态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是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海洋生态经济的概念
海洋生态经济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既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海洋生物和非生物资源,还必须能够保障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条不会发生恶性变化,海洋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都能够维持投入和产出的平衡状态。近年来随着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海洋的生态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们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以及对近海区域的过度开发使得海洋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海洋经济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无法实现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机制来进行海洋生态经济的发展和管理。
二、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
我们应该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是我们实现海洋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的对海洋的经济活动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引起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因而无法维持海洋生物间生态平衡的状况发生,海洋生态环境就会逐步恶化,海洋经济也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逐渐出现海洋经济失衡的情况。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了良好的海洋经济措施,就会维持或者优化海洋生态平衡的状态,甚至可以改善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的状态。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会制约和调整人类的海洋经济活动,保障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就必须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加强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加大对海洋周边流域内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的监察以及对污水的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杜绝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以及对海域环境的过度开发;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的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激励措施,提高海洋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海洋的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是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建立的基础。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海洋生态养殖业、海洋生态捕捞业以及对海洋生态经济的进一步开发来实现,例如开展海洋生物制药的研究以及进行海洋生态旅游的开发等。海洋生态养殖是指在人为优选需要养殖的不同海洋生物品种,构建结构简单但是高产的生物养殖群落,并且通过人工控制形成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促成单位养殖面积内养殖产量的增加,例如贝类与海藻、海参的立体生态养殖等。 海洋生态捕捞根据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特点,人为控制海洋生物的捕捞时间、捕捞种类和捕捞强度,也可以结合人工投放种苗等措施,对海洋生物的生物种群结构以及生态环境进行人为调节,在不影响海洋生物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捕捞产量。
建立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也可以通过加强海洋生态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力度来实现。海洋生态经济要实现协调发展,就需要有绿色生态技术的支持。海洋生态产业链的形成和创新,海洋生物产品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实现都需要科技创新力量的支持。例如海洋生物制药就是海洋生态经济在创新科技力量的支持下向纵深发展的体现。海洋生物种类何其之多,人类对它们的研究和利用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时间和科技的进步,海洋生态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突破。
三、结语
综上所述,海洋生态经济是建立在海洋生态环境良好基础上的 人类对海洋进行的经济活动。海洋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当今海洋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和破坏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人们意识到海洋的生态环境对于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需要环保部门加大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的发生。也需要海洋经济管理的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实施生态养殖和生态捕捞,杜绝对海洋环境的过度开发,维护海洋生物物种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加大海洋生态经济的科研创新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深挖和拓展海洋生态经济的发展空间,让海洋生物有一个安全优良的生活环境,让海洋生态经济得以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李适宇,彭人勇.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Ecopath模型比较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9(03).
[2]狄乾斌,韩增林.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演进特征及其系统耦合模式[J].经济地理.2009(05).
关键词:新疆;区域经济;协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59-02
党的十指出,为实现2020年前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将继续推行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包含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优先推动西部大开发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研究新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新疆整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
(一)全区经济状况分析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新疆GDP由1978年的3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7 505.31亿元,经济总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12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 258亿元,增长35.1%,投资增速居全国第一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800亿元,实现出口194亿美元。新型工业化战略取得一定成效,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2 804亿元,同比增长12.7%。农业发展态势良好,2012年总产值2 276亿元,同比增长7.4%,位据全国第1位。
(二)各地州经济状况分析
2012年新疆各地州GDP差距明显,参差不齐。位居前五的是:乌鲁木齐、伊犁州、巴州、昌吉州、克拉玛依。而人均GDP排名:克拉玛依、巴州、石河子、乌鲁木齐、昌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五:克拉玛依、石河子、哈密、乌鲁木齐、阿克苏。农村人均纯收入排名前五:克拉玛依、巴州、昌吉、石河子、塔城。克拉玛依人均GDP、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均为第一,分别是135 018元、22 936.9元、13 472元。人均GDP居末位的是和田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喀什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克州。新疆南疆地区由于地域、资源、民族等因素,经济发展滞后于北疆。
从整体来看,新疆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但区内各地州经济总量差距较大,GDP总量最高的地区是乌鲁木齐市,最低的是克州,二者的绝对差为19 407 077万元;人均GDP中,排名前十一的地区全部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而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却明显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尤其是和田地区,人均GDP仅为7 015元,远远落后于全区平均水平,克拉玛依和和田地区的绝对差为128 003元;新疆各地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万元以上,最高收入地区克拉玛依和最低收入地区喀什地区相差7 939.9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中,克州、喀什、和田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最高收入地区克拉玛依和最低收入地区克州之间绝对差为10 236元。
从五大经济区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区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经济总量占全疆的41.56%。南疆西南部经济区人均GDP不足全疆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最高的天山北坡经济区的人均GDP却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88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天山北坡经济区占全疆比重的56.79%,南疆西南部经济区财政收入仅占全疆5.85%。天山北坡经济带稳步发展,增长潜力巨大,而天山南坡近年来凭借后发之势,已成为新疆第二大经济区。在新疆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之间差距却在扩大。GDP、人均GDP、财政收入最高最低绝对差为5.8倍、5.22倍、10.19倍。可见,新疆北疆地区经济发展优于南疆地区,不平衡状况比较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疆经济协调发展。
二、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从空间角度来看,新疆北疆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南疆,区位优势突出。北部是新疆的核心区域,拥有北部的交通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工业化水平等优势,因此经济实力较强一些。南疆因为自然环境恶劣,降水量少,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较多,经济整体实力较弱。
(二)产业结构因素
从1991―2012年新疆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比重在逐步下降,由1991年的33.3%下降到2012年的17.6%。第二产业比重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在1993年、2008年达到峰值,近年来稳定在45%以上。第三产业处于平稳上升状态,但近年来比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三产比重变化不明显,对经济贡献度低,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
(三)科教文卫因素
从全疆范围来看,每万人拥有医生人数从2005年的20.61人到2012年的22.63人,年平均增长率1.18%,增速较慢。每万人拥有大学生从2005年的90.44人增长到2012年的120.35人,年均增长率3.64%,增速平稳。邮电业务量从2005年的1 723 759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2 648 373万元。全省专业技术人员拥有数从2005年逐年增加,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有了小幅提升,从2005年的20.71%提高2012年的23.41%,增速较为缓慢,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生态环境因素
新疆土地辽阔,但适宜人类居住发展面积较少。水资源总量在不断减少,从2005年的962.82亿立方米逐渐减少到2011年的885.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减幅更大,由2005年的4 789立方米减少到2011年的4 035立方米。从地域上看,水资源北多南少,分布不均,和经济布局严重错位。全疆生态系统脆弱,南疆经常出现沙尘天气,北疆大城市也出现雾霾等现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首先,要制定合理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次,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最后,加强区域合作。在省级规划的大环境之下,充分考虑当地情况,进行区域经济协调规划。
(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可以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力量,向居民宣传环保思想,落实个人环保义务;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承接
农业是新疆欠发达区域的基础性产业和优势产业,应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化。工业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新疆要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服务业可以增加就业,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司正家,马海霞.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战略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 庄争蓉.福建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朱甲羽.河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生态足迹模型生态足迹的模型可以衡量人们对于自然界为人们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以及人们利用资源的程度,并计算出自然资本供求之间的差距,从而反映了人们的生产消费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压力以及利用资源的程度,用来揭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们生存以及发展需要面临的危机和该地区的潜力。生态足迹方法的一系列指标都是基于“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这一概念,从而对人类的大部分生产和生活消耗进行衡量的[5]。生态足迹的数学模型如下:EF=N*ef=N*∑Gi=1(ri·G/pi)(1)式中:EF为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品和投入的类型,j为生物生产面积类型,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全球平均产量,rj为均衡因子,根据文献[5]计算时的取值,分别为:耕地和建筑用地为2.8,草地为0.5,林地和化石燃料用地为1.1,水域为0.2。1.2生态承载力计算生态承载力是指区域实际提供给人类的资源与产品,折合为所有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包括水域)总和,计算公式如下:EC=N*ec=N*∑Gj=1(a*i*ri*yj)(2)式中:EC为总生态承载力;N为人口数,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aj为人均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rj为均衡因子,yj为产量因子。其中yj采用文献[5]中计算时的取值,分别为:耕地和建筑用地为1.66,草地为0.19,林地为0.91,水域为1,化石燃料用地为0。1.3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指标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指标综合考虑了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生态需求和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的生态承载能力。该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区域系统的生态经济状况。计算公式如下:W=(EF-EC)/GDP(3)式中:W为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EF为国家或区域生态足迹,EC为国家或区域生态承载力。1.4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指标1.4.1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衡量生态足迹多样性通常采用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是指以不同土地类型的面积作为测算生态经济系统多样性的指标。若生态经济系统中生态空间占用的分配越等,对于给定系统组分的生态经济系统来说多样性越高,系统就越稳定。生态多样性公式[2]为:Z=-∑Gj=1pi*lnpi(5)式中:Z为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Pj为j类土地的生态足迹在总生态足迹中所占的比例。1.4.2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发展能力可由生态足迹乘以从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得到,其公式[2]可以表述为:H=ef*Z=ef*(-∑Gj=1pi*lnpi(6)式中:H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ef为国家或地区的人均生态足迹,Z为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1.5数据来源根据生态足迹模型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数据主要采用2001-2011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年鉴》,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及协调发展力等指标,从时序上分析新疆生态经济协调状态及发展能力的变化。
2计算结果分析
2.1新疆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2.1.1总体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根据公式(1)、(2),计算新疆2000–201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见表1所示。2000–2010年新疆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从5.056×107hm2上升到10.101×107hm2,增长了2倍,尤其是在2002年以来上升速度有所加快,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2002年新疆提出实现新型工业化以来,新疆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加大;同期总的生态承载力状况呈波动变化,2000–2003年呈下降趋势,之后便缓慢上升,总体仅上升了0.47%。与生态足迹相比形势不容乐观,表明在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方面仍有很大调整空间。从二者比较看,生态足迹增长较生态承载力增长快,生态始终处于赤字状态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10年比2000年生态赤字增加了近4倍。而环境承受能力与之相比较弱,主要原因在于由于干旱缺水加上荒地开垦,以及多年不合理的农作灌溉、耕作制度、不变的作物种植和对土地的化肥、农药投入加大,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下降,土壤盐渍化问题凸显,生物多样性退化。另外从近年来新疆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占GDP比例看,平均维持在1.54%的水平,2003–2007年投资呈下降趋势,投资力度减小,环境治理与保护力度始终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说明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意识也并不是很强,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2.1.2人均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由表1的计算结果可知,2000–2010年新疆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2.734hm2攀升到2010年的4.63hm2,表明新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均生态足迹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生物消费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同期新疆人均生态承载力则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709hm2下降到2010年的1.456hm2,人均生态赤字不断加剧,增长了3.1倍,说明新疆资源环境承载力在不断减弱,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环境负荷加重。2.1.3各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从各土地的生态足迹看(见图1),2000-2010年人均化石燃料用地和可耕地的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其中前者上升最快,从1.065hm2增加至2.507hm2,增加了2.35倍,年均增加12.3%;林地和草地的生态足迹变化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状态;水域和建筑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在保持平稳基础上略有上升。从各用地生态足迹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看,新疆化石燃料用地和牧草地的生态足迹所占比重从2000年到2007年一直较大,且有上升趋势,二者最大比重为2007年的70%;2008年以后,可耕地生态足迹比重超越牧草地跃居第二位,且与化石燃料用地的生态足迹比重高达76%,其中化石燃料用地比重由39%上升为54%;而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比重一直较小,且增长幅度也较小。可见,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有赖于对化石能源的高需求,主要用于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从统计数据来看,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的增加速度要慢于化石燃料用地生态足迹的比重;与此同时新疆因人口的增加及牧民定居工程,对耕地的消费需求增加,同时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着变化,消费需求逐渐从畜牧业转为粮食瓜果。也就是说新疆现有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进而反映出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发展方式有缺陷,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从生态承载力构成来看(见图2),各类用地承载力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可耕地生态承载力下降最为明显,从2000年的1.047hm2下降到2010年的0.879hm2,这主要和新疆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占用耕地以及生态退耕有关。近年来,自治区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加大了生态退耕实施力度,这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据统计,2000年以来新疆退耕还林面积达21.72万hm2,不过新疆耕地总量上减少较小,从2000年的416.4万hm2到2010年的412.5万hm2,主要依靠大量土地开发未利用地对耕地进行补充,当中存在盲目开荒现象,部分因开荒后缺水,导致次生盐渍化、沙化而弃耕撂荒,虽然总量上能基本保证,但质量上有所下降,近几年草原退化有所缓和,但土地沙化较为严重。林地承载力位居耕地之后,自1999年以来新疆工程造林绿化75.6万hm2,这一措施的实施,对加快新疆生态环境建设,对绿洲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使绿洲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绿洲-荒漠过渡带以及农-牧交错带的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仍呈恶化趋势。草地承载力较小,主要在于传统放牧方式与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严重,退化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据资料显示,1980年退化面积为466.67万hm2,2007年增加到4580万hm2,相应的草地退化率由5.83%上升为80%。近两年政府加大对草场的治理,草地退化趋势有所减缓,但生态恢复仍旧困难[14]。水域用地承载力最小,主要是新疆特殊的地域及水资源短缺的禀赋所造成。按照各类用地所占生态承载力比重大小看,2010年为“可耕地>林地>建设用地>草地>水域”,可耕地和林地对生态承载力的贡献较大,对新疆的生态环境建设起着重要作用。以上分析说明新疆的生态环境供给能力总体上是下降的,将对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制约作用。综合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状况分析各土地类型的生态赤字情况,林地除个别年限为赤字,总体上为生态盈余,建筑用地一直呈盈余状态,但两类用地盈余有缓慢下降趋势;可耕地由2000年的生态盈余转为2007年的生态赤字;其他类型用地均呈赤字状态,尤其是化石燃料用地赤字最大,由2000年的1.06hm2上升到2010年的2.51hm2,其次草地的生态赤字也较大,自2003年以来赤字逐渐增加,随后开始减小。2.2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动态变化分析根据公式(3)计算新疆万元GDP生态赤字(盈余)水平,计算结果见图3所示。2000年以来,新疆一直处于万元GDP生态赤字水平,尤其是2002–2007年间,这期间新疆生态承载力下降较为显著,虽然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使得万元GDP生态足迹也呈下降趋势,但万元GDP生态足迹始终高于其生态承载力。也就是说新疆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较大,经济发展效率较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这种发展方式使得生态系统的协调性逐渐弱化。2.3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动态分析根据划分的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利用公式(5)、(6)对新疆生态足迹多样性和协调发展能力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见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新疆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水平,且略微下降,说明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还较低,使得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提升速度较为缓慢,进而反映出新疆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是很明显,结构稳定性差,生态经济系统协调性不高。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从2000年的3.53上升为2010年的5.38,在波动中较缓和递增,但由计算公式(6)可知这种增加主要源于生态足迹的拉动,主要体现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等方面,产业发展陷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境况,这种主要靠大量消耗能源和自然资源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正面临着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严峻挑战。
3结论及建议
新疆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其产业发展对该地区的资源环境影响较为密切,为此,本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研究分析新疆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能力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随着经济的发展,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加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新疆长期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且有不断恶化趋势,说明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及消费模式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日益加剧,环境治理虽取得一定进展,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一时难以解决,环保投资不足,生态环境仍呈现部分改善与局部恶化并存的态势,使环保工作形式严峻。为此,应正确树立环保意识,应尽可能加大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虽然新疆的自然条件对各类用地的生产力有一定的限制,可利用环保援疆的机遇,加大资源环境修复资金与管理方面的支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加强草场、林场管理,合理规划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林草体系,提高林地、耕地和草地的生产力,进而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承载力。(2)新疆资源消耗强度大且利用效率低。新疆资源利用效率虽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从各类用地的生态足迹看,化石能源用地的生态足迹上升速度较快,进一步验证了经济发展对该类资源的消费需求过旺,而这些资源主要为不可再生资源,其生态承载力增加空间十分有限,因此需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各地区加强对口省市的技术支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生态产业。(3)新疆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不高。由于新疆自身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加上新疆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生态环境所受的压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性较弱,这样脆弱的生态环境对绿洲经济发展来说是十分严峻的,给今后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因此,经济发展急需转型。加快新疆重工业由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导向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等方面转型,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节约集约式转型,资源配置上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性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型,进而实现新疆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风丽 龚新蜀 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宪法是根本大法,经济法的发展需要依靠宪法。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注重经济法的完善,经济法的完善需要依据宪法为基础,经济法是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法律基础,经济法促进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宪法规定了经济法的规范要求,实现法律的整体功能。经济法是解决经济问题法律,要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宪法制定一个科学的法律,让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经济法在经济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要针对问题,以我国宪法为基础,进行科学的进行经济法完善,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经济法要取得较大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其宪法基础,从中汲取营养并获得支撑。同时,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也必须重视经济法的发展,因为宪法的许多原则规定,都需经济法来加以落实;如果经济法的发展不充分,就会影响宪法目标的实现。事实上,经济法的发展,既是宪法规定的要求,又是宪法发展的要求,它对宪法的发展同样具有推动作用。经济法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也对宪法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宪法是根本大法,但也不是不变的,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是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为其它法律提供基础保障。
二、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
(一)经济法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宪法的内容,进而推进宪法的发展法律是一种约束,也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保护作用。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也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现在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经济纠纷是一种常态,必须要用经济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经济法必须发展与完善,用来适应经济问题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法律保护。经济法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修改,要考虑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有时候可能需要跟宪法出现不一致情况下,有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宪法修改,这样有助于经济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知名度,因此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进而推进宪法的发展,为宪法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二)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显现我国宪法简单明了,只是一个总则,对其它法律约束较少,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宪法影响不大,宪法改动很少。但在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条文很明确,比如在美国,经济法的改变,必须修改宪法,要就违背宪法的条例,经济法的改变对宪法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促进了宪法的发展。
三、经济法与宪法在发展中的协调
(一)宪法与经济法所共有的“经济性”,是两者能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宪法与经济法都涉及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条文,这是二者的共性。随着宪法中经济性规范与日俱增,宪法的“经济性”日益凸显。经济宪法的不断丰富,体现了时代需要和发展要求,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经济宪法可能仍会与日俱增。要落实和体现这些经济宪法,就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的发展。反之,如果一国的经济法不能得到实质的发展,则不仅其宪法的规定不能落实,而且还可能在实质上损害其经济发展。事实上,各主要国家都曾经或正在努力构建较为完备、发达的经济法制度,这对于推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其它领域发展,宪法是各个领域的基本大法,提供法律支持。(二)宪法与经济法所共有的“规范性”,为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则基础经济法制定是依据宪法的法律条文,其“规范性”是一致的,这是二者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则基础,也就是其形式是一样的,经济法在修改过程中,促进了宪法的发展,反之,经济法的修改与完善需要遵循宪法,就是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王磊 单位:哈尔滨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侯作前.论财政税收法研究中的宪法之维[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05).
[2]周刚志,冯理.论中国财政宪法的实施:条款、机制及评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05).
[3]苗连营.纳税人和国家关系的宪法建构[J].法学,2015(10).
一、经济法发展的宪法基础
宪法是根本大法,经济法的发展需要依靠宪法。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注重经济法的完善,经济法的完善需要依据宪法为基础,经济法是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法律基础,经济法促进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宪法规定了经济法的规范要求,实现法律的整体功能。经济法是解决经济问题法律,要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宪法制定一个科学的法律,让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经济法在经济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要针对问题,以我国宪法为基础,进行科学的进行经济法完善,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经济法要取得较大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其宪法基础,从中汲取营养并获得支撑。同时,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也必须重视经济法的发展,因为宪法的许多原则规定,都需经济法来加以落实;如果经济法的发展不充分,就会影响宪法目标的实现。事实上,经济法的发展,既是宪法规定的要求,又是宪法发展的要求,它对宪法的发展同样具有推动作用。经济法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也对宪法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宪法是根本大法,但也不是不变的,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是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为其它法律提供基础保障。
二、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
(一)经济法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宪法的内容,进而推进宪法的发展
法律是一种约束,也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保护作用。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也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现在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经济纠纷是一种常态,必须要用经济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经济法必须发展与完善,用来适应经济问题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法律保护。经济法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修改,要考虑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有时候可能需要跟宪法出現不一致情况下,有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宪法修改,这样有助于经济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知名度,因此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进而推进宪法的发展,为宪法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二)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显现
我国宪法简单明了,只是一个总则,对其它法律约束较少,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宪法影响不大,宪法改动很少。但在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条文很明确,比如在美国,经济法的改变,必须修改宪法,要就违背宪法的条例,经济法的改变对宪法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促进了宪法的发展。
三、经济法与宪法在发展中的协调
(一)宪法与经济法所共有的“经济性”,是两者能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宪法与经济法都涉及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条文,这是二者的共性。随着宪法中经济性规范与日俱增,宪法的“经济性”日益凸显。经济宪法的不断丰富,体现了时代需要和发展要求,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经济宪法可能仍会与日俱增。要落实和体现这些经济宪法,就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的发展。反之,如果一国的经济法不能得到实质的发展,则不仅其宪法的规定不能落实,而且还可能在实质上损害其经济发展。事实上,各主要国家都曾经或正在努力构建较为完备、发达的经济法制度,这对于推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其它领域发展,宪法是各个领域的基本大法,提供法律支持。
(二)宪法与经济法所共有的“规范性”,为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则基础
经济法制定是依据宪法的法律条文,其“规范性”是一致的,这是二者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则基础,也就是其形式是一样的,经济法在修改过程中,促进了宪法的发展,反之,经济法的修改与完善需要遵循宪法,就是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侯作前.论财政税收法研究中的宪法之维[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05).
[2]周刚志,冯理.论中国财政宪法的实施:条款、机制及评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05).
[3]苗连营.纳税人和国家关系的宪法建构[J].法学,2015(10).
[4]肖巧平,曹正龙.监察委试点后,如何获得宪法“通行证”?[J].人民之友,2017(01).
[5]李少文.宪法工程:一种宪法学方法论[J].法学评论,2017(01).
1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产业化的社会化生产,农业企业化的经营对资本的需求量大,融资形式多样化,新的农业技术研制和推广也要借助金融的力量。同时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季节性、周期性闲置资金,农村社会的各种游资也需要金融机构吸纳形成资本,推动农业经济不断成长和农村经济增长。金融介入农业及农村经济不仅起到融通资金的媒介作用,还发挥了经济调节的职能。
2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村信贷资金质量低下与支农资金需求面扩大的矛盾
农村金融组织高比重产生不良贷款严重地制约着支农资金量的扩大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速度。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实体的发展壮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增加的趋势。目前,我市扩大了经济作物和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推广优质畜产品和特种养殖,确立和规划了主导产业,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提出了增加技术含量、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这一切,都需要农村金融组织注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信贷资金质量低,使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制约着农村金融组织支农信贷投入的加入。
2.2支持农业产业化与寻求安全信贷的矛盾
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过去农产品短缺年代的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调整和优化结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来,把农产品变为最终商品推向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而我国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产业化条件还不够充分,结构调整需要巨大的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投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有相当多的农民仍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不知该种什么和养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盲目上马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可能导致效益不佳,资金风险大。
2.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民的经济效益观念逐步增强,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客观上也产生了对农村信用社服务全方位的需求。如“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方式拓宽了龙头企业的业务领域,其对结算、票据贴现、资金融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只要求农村信用社对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再生产环节提供全过程信贷、结算等服务,甚至还对农村信贷人员政策、法律咨询、市场经济信息、实用农业科技指导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信用社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基层央行要加大窗口指导力度,疏通货币政策传播渠道,引导信用社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存量和结构。在保证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和增强基层信用社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信贷营销力度,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在坚持信贷原则前提下,不惜贷、不惧贷,主动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增强信用社风险防范意识,努力盘活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3.2改进金融服务,提高服务水平。要发挥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在结算、汇兑及财务管理、咨询评估、理财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搞好市场分析,了解金融政策,提高经营决策水平。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涉外业务,减轻企业负担。要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地方信用社扩大规模,增强资金实力。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吸引民间资金;要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鼓励和培育优秀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3.3改进信贷管理制度,健全贷款营销激励与约束机制。信用社要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客观评定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合理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要逐步建立和推广贷款办理时限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信贷审批效率。信用社在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同时,要建立信贷营销激励机制。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的综合考核办法,客观公正地评价信贷人员的工作业绩。对积极开拓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且成效显著的信贷人员,要给予与之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和保护信贷人员主动拓展信贷业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产业协调:正确处理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
1我区快速经济增长的旗县,大都有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的特点。和林格尔县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使得全县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为农业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慢于工业,因此,第二产业的扩大,是整个和林格尔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程。与此同时,还实现了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耦合与协调,第二产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对第一产业产生了强大的带动作用,体现在促进了第一产业的技术进步,吸收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对第一产业的资本援助,推动第一产业的制度创新的等诸多方面。
2第二产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后,从战略上应将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以和林格尔县为例,较第二产业,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要慢一些,2002年,与全区相比,和林格尔县的第三产业比重还不及全区的一半,有待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
3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和林格尔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的重点。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进步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越发达,人类社会就越进步,美国早在1981年,其第一产业的比? ,根据我们的测算,和林格尔县工业部门中,就职人员不足全部劳动人口的10%,如果总的劳动人口每年按2%增长,那么工业部门每年提供20%的就业机会,才能吸收这些劳动力(01×02=002),这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迫切需要扩张第三产业使得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二、地区协调:正确处理增长极与一般地区、城镇与农村特别是与偏远农村之间的关系
1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和林格尔县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过去采取极化战略无疑是正确的。
首先选择距呼和浩特市较近的地区,发挥地缘优势,集中有限资源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了一处适合二、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备,投资环境优良的对外开放的平台,培育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有辐射带功能的项目。目前,已累计完成11平方公里的道路框架以及两水、两电、两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16―20亿元的土地资本。先后引进了280多家工业和商业企业,其中工业项目20多家,引进资金65亿元,税金达427多亿元,安置就业人员15万人。在一个点上或一个极寻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这既符合同志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又与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增长极理论相一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等人提出,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是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在每个地方出现,而是集中在一些点上,如各种经济要素比较密集的城镇或起点较高,人才济济的地方,生成增长中心或发展极,并依靠其吸引力,聚集外界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推动其自身快速发展。
2但是,和林格尔县在充分巩固盛乐园区等点的经济成果后,必须转向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发展空间,正确处理增长极与一般地区、城镇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中的经济效率最大化原则告诉我们:只有避免二元经济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形成刚性,才能实现总书记所倡导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振兴中华民族全面实现小康的奋斗目标,否则,落后的一元最终会成为拖经济发展后腿的桎梏。南美国家,如阿根廷的经济发展所遭遇的挫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正确处理增长极与一般地区,城镇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之间的关系就要作到以下几点:
第一,充分发挥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处理好点、轴、面的关系。经济辐射既包括“摊饼式”的逐渐向增长极周边的渗透,又包括隔开一些乡村的直接辐射。形成园区内,城关镇企业密集分布,之外又有许多企业星罗棋布的经济格局。以点带轴,以轴带面,全面发展。
第二,进入园区的企业要考虑其对偏远农村,如山区的经济带动作用,山区适合饲养羊和兔子,应让能深加工这两项养殖业的企业进入。位于和林格尔县的内蒙古绿鑫集团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解决养兔农户的“三难”――销售难,缺资金,缺技术,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该企业以现代化的肉兔加工厂收购农民的肉兔,解决了农民卖兔难问题;协调落实农民养兔的专项贷款;组织养兔专业人员下乡入村到户,从饲养管理,配种,防疫等方面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分片包村巡回服务,宣传科学养兔知识。到2003年6月,和林格尔6个乡加上其它乡镇共发放1,300多组,将近16,000只肉兔,对肉兔养殖基地的建设起了巨大作用。
第三,加强对偏远农村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和信息资源倾斜。通过培训手段加快偏远农村农民的就业步伐。
第四,农民要建立自身的协会等组织,以确保农民利益在与龙头企业的交易中能讨价还价,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三、快慢协调:正确处理高速跨越式发展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和林格尔县自1998年以来,特别是近两年以来,抓住了划归呼和浩特市等历史性机遇,犹如一列一再提速的列车,步入了高速跨越式发展的轨道。2002年底,全县GDP1811亿元,是1997年的8倍,财政收入156亿元,是1997年的8倍;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4500元,在1998年2300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接近全区平均水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亿元,是1997年的20倍。事实证明,抓住历史性机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能快就不要慢,迅速壮大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战略选择。
2从长远来看,经济规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周期是客观存在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在经历了飞速跳跃式发展后步入了相对平稳可持续发展时期,如日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阶段,后来逐渐发展速度趋缓,经济成长中的诸多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完全性等因素客观上是不允许一直呈高速发展态势,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波动有其必然性,不管产生波动的原因是外生(exogenous)的,还是内生(endogenous)的。对此,县领导、企业家和广大人民群众要有清醒的认识。经济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经济要素的积累与释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
3从上级部门、新闻媒体乃至广大群众都不应给和林格尔县在经济发展速度上长期高速的期望值。县领导和企业家也不要因经历了高速发展后,经济发展速度一旦有一大变缓而产生一种挫折感。目前需要县领导和企业家考虑的问题是,科学冷静的判断和预测出和林格尔县高速跳跃发展的时间表,即在这一时期内,能快就不要慢。当经过了这一时期后,要认真思考一些能够带来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效应因素的积累和聚集,我们认为以下三个因素是重要的,即人力资本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和政治体制的制度创新。
4应提倡有效益的快速增长观、稳步扎实的快速增长观、健康的快速增长观,使速度、质量、环境保护和效益统一起来,比如财政收入占GNP的比重,西方发达国家高达40%,我国平均17%左右,内蒙古11%左右,而和林格尔还不到9%。因此,快速增长的地区一定要作到力戒泡沫经济,力戒大起大落,力戒无发展的增长,力戒以过大的环境破坏为代价。在对各级领导的考核方面,不能单纯以一个所谓的GDP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
四、内外协调:正确处理面向国内、国外市场与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系
1眼睛朝内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前提。为此要认真研究快速增长地区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寻找不足,迅速提升。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面向国内、国际市场的保证。按照现代管理学的理论,竞争力包括外显竞争力,内在竞争力。其中外显竞争力是内在竞争力的体现,内在竞争力是外显竞争力的基础,而这两者的前得则是体制竞争力。
[关键词] 中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策略;概况;核心区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5-14-3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o Qi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at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eastern industries transfer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ountries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d-rise strategy, the progress of Central Plains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body is accelerat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 seek development, the force of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 and the spirit to tackle difficul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ws a good trend, a good situation, and a good momentu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general situation, core area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应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决策部署,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2014年,河南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小幅波动、缓中趋升等特点。预计2014年我省GDP增长8.7%,居民消费指数CPI上涨2%左右。区域经济是以一定地域为范围,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实体。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国民经济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区域经济的概况
区域经济是指经济发展的内部要素与外部条件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而出现的生产综合体。各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等。区域经济可以对区域性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充分反映,特别是在合理利用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主要体现在地区生产力分布的科学性与经济性。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原经济区必须遵循“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发展原则,实现放射性、网络化的发展局势。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进行多个区域的划分,如以郑州为中心,实现中原城市群全覆盖,制定科学有效的战略目标,为实现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 中原经济区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
2.1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数量为9个,分别为郑州、漯河、洛阳、开封、新乡等。5.88万平方公里为土地总面积,21%为全区土地面积的比例,4 150万人为人口总量,与全区人口总数相比,其比例为28%。该区域内具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交通极为方便,核心区是高等圆角及科研院所密集地,在地理位置与产业资源中具有显著优势,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区域相比,其GDP总量如下表1所示。
2.2 中原经济区区经济发展现状
中原经济区区城市数量为9个,10.76万平方公里为其土地总面积,5 252万为总人口。这个区域地形主要为平原,具有较为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在北、西、西南等区域油气、煤炭及有色金属资源较为丰富,在黄淮区域却十分缺乏矿产资源,相对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相比中原核心区,在GDP总量、人均GDP方面区较低,以上表1(2011年)为例进行分析,区占核心区GDP总量、人均GDP的比例分别为71.2%与56.2%。特别是黄淮4市,因投入长期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较为滞后,致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现阶段河南省存在极为严峻的生态形势,在人口、资源及环境中的矛盾也愈加凸显。2009年我省废水排放量达到了33.4亿吨,其中42%为工业废水排放量,7 979.4公里为全省监控河段总长度,其中53.3%为I―Ⅲ类水质。河南省四大水系分别为黄河、淮河、海河及长江,通过监控检测,氨氮为其主要污染物,按照从重到轻的污染程度进行排列分别为: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2 185亿立方米为河南省工业废气的总排放量,135.5万吨为二氧化碳排放量,59.7万吨为烟尘排放量。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造成了生态破坏。
3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3.1 地理条件及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与区位条件等自然环境是影响中原经济各个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区位与资源方面。因核心区地理位置较为优越,资源较为丰富则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他区域则相对较低。在测定中原经济区范围过程中,应对各个区域内产业影响力、开放影响力、科技影响力进行充分考虑,通过调整与分析,对其空间范围进行最终确定。
3.2 科技及人力资源因素
作为经济活动所造就、具有特定地域构成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具有紧密的联系。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社会化、产业化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应用对要素存在形态的改善、要素组合联系的优化存在推动作用。同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能够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区域经济规模扩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作为科学技术进步的载体,人力资源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中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策略
4.1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在经济发展中世界各国都会遇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区域位置不同,导致各个经济发展区域存在严重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给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基于此,必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始终坚持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国民经济增长与中原经济发展必须遵守的原则。
4.1.1 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面对中原经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选用科学有效的协调措施,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控制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核心区域应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在发展核心区域经济的同时,推动其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政府的领导下,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实行资金扶持,通过大量投资,完善该区域基础建设设施,为其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1.2 比较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虽然中原经济发展中各个区域之间存在诸多矛盾、不足,但我们不能对其优点加以否认。通过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可以向优势产业提供更多区域优势资源,帮助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建立
区域内各企业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比例配置为区域产业结构,在区域生产力组织系统中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对中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通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满足区域内各方面的需求,如科学技术水平、消费水平。
2010年,河南全省资源型重化工业产业比重已经超过70%,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6大高耗能行业如有色、化工等所在比例为41%。在核心区产业结构优化中,应对其资源、技术及人才优势充分利用,并对第三产业加大发展力度,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4.3 推动区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合力
进行长效机制的合理构建,进行区域规划、区域性政策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重点做好核心区、区发展规划工作,实行《新区设立审核办法》,对各个区域内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建设力度,推动中原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化核心区、区等各个区域之间的合作,并进行合作平台的建立,因地制宜地进行特色合作区的设置。同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为中原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可靠保障。并进行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的创新,支持集中贫困地区高速发展。
在“十二五”规划指导下,进行贫困地区扶贫政策的有效执行,并进行扶贫搬迁投资计划的编制,为推动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由我国体制所决定,在中原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现状,如无法避免该问题的出现等。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处理。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必须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各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大区域合作,为中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3(1).
[2] 王春晖.产业集聚、要素积累与地区产业升级:区域开放视角的机理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5.
[3] 张改素,丁志伟,胥亚男,王发曾.河南省城镇体系等级层次结构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1).
[4] 赵文亮,丁志伟,张改素,朱连奇.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5] 张旺,周跃云,胡光伟.超大城市“新三化”的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中国十大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5).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发展现状
1.1.1扶持政策和措施的到位情况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拥有良好的发展港口物流经济的政策环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港总体规划》及《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战略均将港口物流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为投资者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投资给予政策上的保障。同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级政府对港口物流发展所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也让投资者对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港口物流充满信心。
1.1.2航道、水运建设开况
广西北部湾港(含钦州港区、北海港区、防城港区)现有5万吨级以上航道11个(含在建)。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段全长570公里,西起南宁,联通粤港澳,其中南宁段可通航千吨级船舶,广西90%以上的内河运量在西江黄金水道完成,沿江产业不断聚集,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最繁忙的水上交通要道之一。目前,广西航道建设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Ⅱ级航道于2011年底正式开工建设,届时,联通我国大西南和粤港澳的西江航运干线“水上大动脉”运能将大幅提升。水运货源构成大体上以大宗散货为主,集装箱运输比重逐年上升。
1.1.3港口码头建设情况
通过整合钦州、北海、防城等港口资源,组建了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已建成的大小码头共有200多个,主要有广西北部湾港、南宁港等。特别是沿海港口,海岸线长达1600余公里,共有生产性泊位231个、7万~15万吨级深水码头16个,2011年港口吞吐量接近2亿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船舶能够直接通往中国西南、东南沿海和东盟国际市场,极大地提高了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竞争优势。
1.1.4港口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的迅速壮大和港口货物吞吐量的不断增加,众多物流公司进驻并积极参与经营港口物流业,促进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201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总量达到3.8亿吨,物流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其口物流企业67家。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在加大对钦州港区、北海港区、防城港区建设的同时,积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已初步形成现代化的码头布局和作业设施。此外,还有一批由企业投资、专门从事运输的货主码头和散杂货码头也得到迅猛的发展。
1.1.5港通环境建设情况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港口为枢纽,辐射周边地区,水、陆、空对接的综合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对沿海铁路进行了重点改造,努力打造“1小时”经济圈;完善了兰海高速公路南宁至钦州,钦州至北海、防城港段,新建六景至钦州港高速公路,同时,高标准新建南宁东站铁路枢纽站,连接国内广州、昆明、广西沿海、贵阳、湖南及越南河内等六个方向的重要城市;加快南宁机场扩能改造,完善南宁、北海机场配套设施,加大航线拓展力度等。这些将会进一步缩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和东盟对接的时空距离,完善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体系,进一步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1.1.6港口周边产业发展情况
201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3.6%,增幅位居广西第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据广西投资促进局统计显示,2011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占广西实际利用外资的53%。钦州港区、北海港区、防城港区等主要港口周边的产业基地达71个,入驻企业1600多家。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码头泊位吨级结构不合理,深水泊位和一些专业泊位吞吐能力不足;疏港道路拥堵,港口集疏能力落后于物流生成速度;腹地规划建设不配套,无法应付大量的车流、物流;港口机械化程度偏低,装卸设备能力不足,老旧设备比例大。
1.2.2港口综合服务功能缺失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大多以传统装卸作业为主,港口信息服务、通关服务、供应链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
1.2.3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企业实力不强,尚未培植形成真正意义的第三方物流产业,难以提供综合物流服务。
1.2.4港口物流业发展环境不够优化
港口物流业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多行业的支持才能不断发展壮大的产业,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发展的因素还有待解决,比如港口金融结算、保险、贸易业务等。
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经济发展的对策
2.1坚持以港兴园、以园带港,走港区园互动发展之路
港口建设的陆路交通要与现有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基地相衔接,以促进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基地的发展,使工业园区和工业集聚基地的货运支撑港口吞吐。在主要港口和铁路站场附近规划建设物流园。着力构筑以内河、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的大交通、大物流发展格局。瞄准北部湾“、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与东南亚特别是东盟国家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进出口货物的贸易往来,积极发展仓储、加工、包装、配送等物流业务,规划建设一批物流配套设施和专业市场,扩(增)建3~5个重点物流园区,打造一批工业产业基地。
2.2大力发展临江近海经济和港口物流经济
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正在加快发展,为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我国沿海地区也加紧了与经济全球化的对接,大力发展近海经济。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考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临江、近海经济,就是与国家的近海经济对接,与经济全球化对接,是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跨越发展,一要承接好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二要放眼东盟大市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视野进行产业定位。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东盟经济对接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将面临土地紧张、劳动力价格上涨、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届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选择将自然而然的面向临江、近海经济的方向选择产业。因此,从产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也应大力发展临江、近海经济和港口物流经济。
2.3重视港口、西江水道及铁路、公路的综合运用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不仅只是注重港口物流建设,而应着眼于港口的建设和产业功能的互动。广西北部湾港也不仅是面对经济区的企业,还应把港口功能辐射到牵动腹地经济,能够承受产业结构等多方面的梯次转移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前的港口系统已具备初步模型,应着力打造亮点码头,同时把所有码头进行功能整合,建设网络化的码头系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路、公路、铁路三种模式应同时具备,要形成多式联运,使港口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积极培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龙头企业。继续做好谋划和推进相关重大项目工作。充分发挥铁路在中、远距离大宗货运方面的优势,加强综合交通要素的对接。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与社会各方支持,继续加大对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推进港园区的建设,促进园区工业经济与港口物流经济的互动发展。
2.4增强港口物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整个港口物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加强岸线等建设外,还要加强与腹地其它城市的经济联系。一是处理好内部与外部竞争合作的问题。现在广西北部湾港与一些港口建立了穿梭航班。港口物流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别是钦北防三市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支撑,要处理好钦州港区、北海港区、防城港区等广西北部湾港内部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广西北部湾港与湛江港、广州港、海口港以及东盟国家港口的关系。二是散货的合作。目前广西北部湾港已经形成了油品、粮食、金属三大物流市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物流企业和物流市场也积极参与到这个交易中心来,共同将这个交易市场做大做强。
2.5着力提升港口物流业服务功能
在大力培育壮大本地物流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国内外以至世界性经营网络和强大供应链管理能力的物流龙头企业。要加大支持服务力度,优化港口物流业发展环境,尽快制定物流企业地方标准,统筹物流企业协会,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物流企业经营行为,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电子商务、社会化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发展,加快融入西南地区物流网络。
1.1协调发展度的含义
协调发展是一个协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内在性的聚合,它不是单个系统或要素的简单意义上的增长,而是多系统或要素良性循环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强调的是各个要素的综合全面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一含义中的发展侧重于动态意义上的发展。协调发展度是综合了系统或要素间的协调状况。
1.2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含义
旅游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尤其是作为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经济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丰富,同时政策、整体经济以及社会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对于衡量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经济作为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用单一的要素进行衡量,与发展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要素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意义。
1.3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点
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阶段性的变化特征,都是从最初的初始协调阶段到不协调发展再逐渐协调发展的变化;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在目标上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旅游经济的发展目标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目标在二者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下都不是完全各自单纯意义上的最优目标,而是在特定生态环境和社会条件下的实现最适当的旅游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目标;此外,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持续性,这也表明二者之间发展上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特征。
2.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
2.1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旅游经济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外国游客人数、国内游客人数、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旅游收入占城市GDP的比例、星级酒店的数量、A级以上景区的数量等指标,都能够反映某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指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二氧化氮年日均值、噪声平均值等。以上指标的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与国家统计年鉴,在指标数据的查询和获得问题上,一定要以政府统计部门公布和的数据为准,要通过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数据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是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在各自的子系统及系统间指标的量化以及对系统的指向性存在差异,在进行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水平的测度上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的处理,一般是需要根据指标的正负向特征,对负向的指标采用与正向指标相反的处理办法。
2.2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标准
在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中,对于协调发展的衡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而衡量协调发展程度问题上必须依据相应的标准进行评价。笔者认为在城市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响应值上,可以比照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的响应值,而旅游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可以采用各个城市在旅游业发展目标值来衡量。对于城市而言,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城市整体发展而言,都具有同等意义。按照评价标准对选取的指标和数据进行分析,对旅游经济和城市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的指标进行多重共线性分析,利用数学函数模型等进行协调发展的评价分析。
2.3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结论
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上会有不同的效果,由于不同的研究地区也有其特殊性,因此要对不同地区和城市科学的选择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例如现在较为流行的熵值法来确定旅游经济、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权重,对旅游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能够得到一段时间内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程度与发展,也能够从中反映出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但是当前大部分的评价研究方法还无法实现对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精细化研究,要想实现精细化研究还要在确定权重的方法和过程上加以改进。还要在协同发展度模型和计算方法上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反映出更加真实有效的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