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6: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教学的性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语文教学法》学科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特点和学习目的要求、方法.
教学方法:讲述
教学内容与过程:
《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
一、基本概念:
《语文教学法》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理论,研究语文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体系.
二、学科的建立:
它的建立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需要(P1—3页)
语文教育是社会、民族以及个体的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教育,它对于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更好地传播科学和文化起着日益普遍而又重要的作用.千百年来的语文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许多问题;在教育科学领域中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全面系统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为了进一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门崭新的语文教育学,从更高的层次对语文教育加以研究.
它的建立是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P3—5页)
我国的语文教育,曾经发生三次历史性的转变,21世纪初,21世纪初,我国语文单独设科,并因此实现了语文教育由古代的"文字型"教育向"文字—语言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21世纪年代开始,我国的语文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而今语文教育正在实现向"语言—人的发展型"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语文教育的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展,语文教育观念、语文课程设置、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等各方面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许多问题都是以研究语文教学方法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法"所无法涉及的,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对语文学科教育的全貌和运动规律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研究.
它的建立是教育学科发展和语文教育自身理论发展的需要
当代科学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学科之间的高度综合,二学科内部的高度分化.语文教育学既是语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又是教育学本身向纵深发展而产生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建立符合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就语文教育理论本身发展来看,我国古代没有专门论述语文教育的理论著作,只是在有关教育的论着中有零散的论述.直到21世纪,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才经历了由一般教授法到本学科教授法,再到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教法直到语文教学论以及今天的语文教育学的发展.由于语文教学法学科侧重于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忽略了语文学科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理论思维水平不高,研究领域相对狭窄,加上其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为主,也束缚了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使之更趋科学化,以期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学科的研究对象(P6—9页)
〈语文教学法〉研究的是以学校语文教育为重点的整个语文教育现象.
四、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性质
语文教学法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二)特点
实践性
综合性(P9—11页)
五、学科的结构体系
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语文教育系统语文教育目标
语总体方面的研究语文教育历史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
文语文教育比较语文教育评估
教语文教科研语文德育语文教学系统
学学校语文教育语文智育语文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法语文美育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
结本体方面的研究社会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构语文教学卫生
体家庭语文教育课外语文教育语文知识教学
系语文教育对象阅读教学
主体方面的研究写作教学
语文教育者听说教学
六、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P11—13页)
1、哲学原理研究法;
2、跨学科研究法;
3、历史文献研究法;
4、比较分析研究法;
5、观察调查研究法;
6、经验总结研究法;
7、实验实证研究法等.
学习语文教学法的意义和要求
一、意义
这门课旨在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语文教育理论基础,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理论
知识于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的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中文系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对于树立我们对语文教育的正确理念,增强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信心和决心,形成系统的语文教育理论知识和从事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这门课的考试成绩和教育实习的成绩,对就业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要求
这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实践很重要,考试有教学实践题,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实习.学习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听——认真听课,做笔记,还有听教学观摩课、看教学录象等;
说——大胆质疑,参与讨论,上台亮相,小实习(微格教学)等;
读——通读教材及参考资料(专着、杂志等),通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教参等;
写——作业、心得、听课评议、论文、教案、作文等;
练——练基本功(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朗读,写作等),课件制作,模拟教学等;
用——教育实习,教育调查.
思考题:语文教学法是怎样一门学科?你将如何学好这门学科?
语文教育的本质(4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语文教育的历史,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改方向;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7-0111
一切改革都是从思想观念入手的,没有思想的变革,只能是因循守旧、老调重弹。只有理念的革新和思维的重新定位,才能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改热潮,时下流行的生本教育和高效课堂以及魅力教育理念,也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思想的有益探索,国内专家和学者也多认同、微词甚少。首先,重新定位中学语文教学思想要摒弃语文和生活割裂开来的观点。其次,重新定位中学语文教学思想要要克服唯我独尊、视野狭窄的弊端。再次,重新定位中学语文教学思想要自觉接受语文就是为了生活,语文就是为了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目的。只有树立起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学才能与社会、生活、人际交流紧密地联系起来;语文教学才能与人文性、工具性的特征相吻合。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滞后的主要原因来自教学思想的落后,而要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重新定位中学语文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语文教学的性质应该是交际的工具性和文化的历史性的统一。它负载着思想感情的交流、文化的传承的本质特点。于漪先生也强调:“语文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产工具,如机器或犁锄,也绝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和拐杖。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信息的载体……语言不但有自然代码的性质,而且有文化代码的性质,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这些阐述,清楚地表明:语文学科的性质应该是“交际的工具,文化的载体”。
二、重新定位中学语文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提高和延伸,但究竟提高和延伸到什么程度,应该有明确的说明和界定。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具体实施。绝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在中学阶段都受升学考试的左右而应试,同时又因教学形式方法的单调而浅尝辄止,学习的广度与深度都远远达不到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学习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局限于练习题,没有课外阅读延伸和课外练笔,课堂学习消极被动,教师只注重表层知识而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就是中学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在于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教什么,范围有多大,内容有多深;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都应该在新课程标准中体现出来。
三、摆正中学语文教学“三个面向”的位置
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原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它意味着语文学习任务必须遵循这三个原则,也意味着他们进行专门深造和谋求职业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语言文字能力。换言之,就是已经具备了参与现代化建设所应具备的语言运用和语文学习能力。当然,中学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绝非口号,也绝非形式,它应当具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如中学语文教学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学的语文教学与自然、环境、历史的联系;中学的语文教学与国际大教育环境的联系。语文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以上分析了中学语文教改之后的原因,下面笔者将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便促进语文教改的进程。
1. 重新构建教材体系,突出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教材是范本,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改革的成败都与教材有着直接而必然的联系。目前中学教材虽然几经修订,但仍有局限和缺陷:(1)就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来看,多套教材并行使用,给各地学生的学习实际带来了不少困难。(2)教材编排采用单元选文,选文难度差别不大,没有突出听说读写的训练。(3)教学目标只注重三维目标的训练,很难形成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趋势。一种文体分布在各个学习阶段,各种文体交错穿插,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杂乱状态。(4)各个知识点的呈现也没有一个系统,缺乏连贯性。
因此,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构建教材体系:①单元组材应以主题为主突出人文性,如亲情、自然、人文、社会、探索、历史、寓言、状物、抒情、写景等;②语法知识要突出系统性、连贯性、完整性;③重点开发乡土教材,编写具有本地特色和历史革沿的教材;④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安排口语交际、即兴演讲、作文主题训练。
2. 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增强考查内容的生活性和实用性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与高考升学有着直接的关系。评价体系僵化死板、教条传统、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脱离社会实际,学生个性发展得到抑制,学生鲜活的个性和天真烂漫的童心,缺乏张扬的空间和天地,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充分的提高。笔者认为,应该打破现有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而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开展评价调研,真正找到一条适合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才智、能力、秉性在评价体系中得到体现。
首先,建立一套适合于素质教育发展的评价队伍,吸纳专家型、学者型的人才,参与到评价队伍中来,对学生能做出科学而有远见的评价。
其次,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能力设计合理的方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指朗读、演讲、书法、写作、口语交际、阅读等)在评价体系搭建的平台上,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使评价人员对学生在学校和社会里形成的优势、闪光点得到充分的肯定。
一是语文学科理论研究不够,不同主张之间互相交换意见不够
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有人认为语文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此外,也有人认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应当突出它的人文性,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但究竟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更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更可作为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还待进一步去研究。因此,应当提倡互相交换意见,包括对现行各套语文教材和各种教材方法的比较和评论,以逐渐求的共识。
二是教学方法基本上是老一套,改革和创新不够
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重视启发式教学,不但教的实,而且教的活;有些教师不但研究教法,还研究学法;还有些教师注重运用电学教学手段,也有把电脑搬进课堂的。但从大面积学校来看,一般语文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是老一套。至于有些教师不会说普通话,不会朗诵,不会写通顺文章,乃至不会使用电脑,那就更增加了教学改革的困难。这就无疑会严重地影响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是语文水平测试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命题工作科学性不够
命题是个大问题,测试能否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所命的题是否合理。现在各地中考和会考,都是临时请几个教师集中在一起命题,几个人一商量,匆忙中命题就出来了,只要试卷上不出差错,分数拉得开,命题工作就算顺利完成。至于考后的试卷分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议论一阵也就过去了。这说明命题工作缺少科学研究,也不广泛征求意见,最明显的是尚未建立起科题库作为一定的依据,因此迄今仍存在着严重的主观随意性问题。
针对上述三方面“不够”,以下谈谈我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些构想和主张。
第一,语文是一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它具有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和知识性。总起来说,进行续写听说的语言教学为基础和核心来进行的。因此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明确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并明确基本性质和其他性质的关系,这两个“基本’和三种”关系“就构成整个语文教学比较切和实际的理论认识框架。
第二,迫切需要研讨语文教学面临现代化的两个思想认识问题
语文教学必须面临现代化,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完成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的过程中,即要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又要注意体现一定的世界气息和时代精神,也就是教时代所当学,能为时代所用。语文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观念。无论写的、讲的或者学的,都要求有一定的新意或者有助于提高素质的才能成为有益的信息,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有关语文信息的积累掌握和系统化的过程。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现在有些语文教材已经编入电脑阅读、电脑作文,教学中也有试行网上听课的。因此,我们还必须把语文教学信息化问题列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研讨的主要课程。
第三,建立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性和比较切合实际的语文教学体系
2000年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材,打破了文体界限,开始强调生活的感悟,但在实际运用中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就很值得怀疑。因为形式上还是即兴式的篇章模拟,随意性、重复性、模糊性的弊端仍然很严重,甚至不得不靠舆论的炒作来提醒教师“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在实际生活中,真正能“悟道”的人本身就不多,更何况,即使“悟道”了,还不一定就能“传道”于学生。并不是中学语文教师就那么差劲、那么没有悟性,而是因为他们手里拿的是一张不具确定性的图纸,偏偏面对的又是更不具确定性的、看也看不见摸也摸不着的思想,怎么能塑造出让工程师们满意的作品呢?虽然满社会的人都说教师是“工程师”,但人人都知道,教师只不过是一般工人(无论讲实际作用还是看社会地位),他们不能、也没有权力改变真正的工程师给他们“设计好”的图纸,否则就要冒“下课”的风险。
高中三个年级,逐步提高语言领悟能力、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经过反复研究、讨论、实验、论证、修改,才能体现一定的科学性,切合语文教学实际。
第四,语文课教学方法力求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当前语文课教法改革的重点应是,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以及在语言方面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五,研究语文测试理论,改进命题工作,制定语文评分标准,并建立科学的题库
关键词:隐性课程;高中语文教学;运用
中国分类号:G633.3
(一) 问题的提出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它又被称为“内隐课程”、“潜在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呈现为对空间教学环境的精心设计,教师品德行为的潜在影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等。隐性课程作为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课程类型,被发现得比较晚,其关注度也不及显性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它的作用也并没有得到发挥,真正运用实施的更是少之又少。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隐性课程的优势渐渐显现出来。尽管隐性课程大多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影响,但在一定的教学目标下,可以有计划的通过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施加影响。
高中学生面临着学习科目多、学业负担重这一现实情况,充分地利用课堂进行高效率的教学显得尤为必要。随着语文教学水平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把握好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对语文教学的补充作用,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个新的维度,达到对语文教学更完整、更科学的把握。
(二)高中语文隐性课程运用的必要性
(1)隐性课程对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辅助功能
隐性课程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杰克逊首先提出,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隐性课程的产生有着现实的需要,更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础作支撑。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与显性课程相比,有愉悦性、易接受性、持久性等优点,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这也在侧面说明了隐性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隐性课程建立在宏观隐性课程理论基础之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陶冶学生情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隐性课程适应语文学科的性质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语文有着它独特的学科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能够正确的使用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正是在此基础上,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字、词的积累,而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往往关注不够。高中学生通过以往的语文学习,已经能够准确的使用语文这一工具进行学习和生活,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精神却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这一时期的语文课程应充分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强调学生独特的生命价值,着重对学生人文性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隐性课程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等。同时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在“感受・鉴赏”、“思考・领悟”等五个方面有所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多是教师传输,学生接受,而《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却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的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和提高,以学生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关注精神、关注人文,旨在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些都足以证明将隐性课程引入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三)怎样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运用隐性课程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教学的进行有赖于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不仅指空间上的教学环境,还包括良好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确立。空间上的教学环境可以从保持教室的整洁、有效配置教学设施、开设专门的语文学习场所等方面去完善,而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作为隐性课程的因素之一,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着学生学习的动力。“一间教室能带给孩子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确立对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语文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2)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文化素养的传递者,本身也是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教师的示范性决定了“为人师表”是教师面对学生的最佳姿态。语文教师的品德修养、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其良好的语言习得,热爱阅读的习惯,较高的古诗文素养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塑造着学生的性格。因此,作为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的隐性资源,语文教师应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3)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具体的教学目标需要分散到每一堂语文课上,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形式,使得语文隐性课程进一步被学生感知、学习。如在进行话剧教学时,给学生编排话剧,让学生直接的感受和了解;进行诗歌教学时,给学生播放多媒体音频,带着学生感受诗歌的美;进行小说教学时,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进一步领悟主人公的情感,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演讲比赛、辩论赛等都可以运用于语文教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些多样化的语文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不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Z]2004
关键词 语文语言民族性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是什么”是一直以来困扰很多人的大难题,叶圣陶先生虽确立了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但是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偏误,语文的性质之争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语文”概念和性质的厘清与重申显得非常必要。
一、从语文教育教学的两种偏颇谈起
当今的语文教育和教学有两种偏颇,一是明确了语文的本体是语言,但是对语言的崇尚到达迷失于语言文字训练中不可自拔的地步,另一种是伴随着新课改的潮流,高举人文大旗,无视语言本体的存在或者置语言本体于不顾,自顾自地表演或者带着学生唱戏。
1.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偏颇
华东师大钟启泉教授在《课程知识论》序言中强调:“技术理性对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宰制是极具破坏性的。”“技术理性强化了课程与教学的工具价值,漠视其内在价值。”[1]这种“工具性”偏颇倾向的产生,本质上是因为对语文实质缺乏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陷入了这样一种叙事模式:自叶圣陶就确定了语文是语言,所以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以语文的方式上出“语文味”,这种语文味突出表现在对文本的崇尚,尤其是对语文知识的迷恋。这种叙事模式导致了语文教学重视对文本的读写训练,而忽视听说训练,重视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能力的养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加之标准化考试的助推,语文就不自觉地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这种偏向的课堂是人文性失落的课堂,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马拉松式’的识字教学,‘只见教材不见人’的阅读教学和‘画地为牢、重抑轻扬’的作文教学”[2]。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极力反对这种见文不见人的课堂,她认为这样的课堂“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枝枝节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闪光的启迪智慧的思想不见了,吸引人、凝聚人、感人肺腑的情感被肢解得无踪影了,留下的只是鸡零狗碎的符号”[3]。
2.语文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偏颇
“人文性”偏颇倾向则是对语文本体的悖离,把“人”提到了前所未有高度,认为语文工具论是学生精神发展的桎梏,这种对工具性的消解是语文本身的裂变和异化。所以语文课堂中有不少解放手脚甩开书本的所谓体现新课程的人文课,或架空分析,或思想教育,或游戏表演。笔者就观摩过一个讲课大赛,讲课篇目是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师大谈爱国主义,播放爱国歌曲《五星红旗》,放映反映中国自信力提升的图片,最后让学生振臂大声呼喊“中国人具有自信力”三遍,课下不少人疾呼:“这是语文课吗?”这俨然是传递中国正能量的思想教育课,在这种华丽的包装下是语文本体的失落。
二、语文:一体二维三性
语文教学的偏颇在根本上是对“语文”本质理解的不到位。笔者对“语文”的理解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体二维三性”。
1.语文的一个本体
1949年,叶圣陶主持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工作,将“国语”和“国文”统称为“语文”,自此“语文”作为课程教材名称确立。那么什么叫语文?叶圣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4]由此可见语文的本体即语言。徐林祥教授肯定了这一观点,在多篇论文中强调“语文就是语言”[5],并论证了这里的“语文”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的意思。实际上,当今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偏颇或多或少地将语文窄化理解为语言文字或文章,而人文性偏颇则更多地将语文泛化理解为语言文学和文化,其操作失误缘于对语文的语言本体认识上的不足。
2.语文的两个维度
语文本体(语言)有两个意义指向,一是索绪尔所谓的整体语言和个体语言,前者是被动和集体固有的社会符码,其本质是“概念和符号的联想结合”[6],即所谓的狭义的语言,主要是一些语法规则;而后者是主动和个体的“依照个体观点的整体语言符码的个体运用”[6],即所谓的言语。另一个指向是语言的内容和形式,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以一定的形式传达一定的信息,如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内容。第一个指向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读写训练,还要重视听说发表,第二个指向要求语文教学双管齐下,文道合一。
3.语文的三个属性
关于语文的性质之争由来已久,历史上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的表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受到了不少论者的质疑,因为没有揭示出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实际上,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的属性,除此之外还有民族性,因为语文本体中的语言主要是指中华民族通用语,但是这三个属性并不在一个层面上,语文性质之争主要是集中在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的争论上。确定一个事物的本质关键在于揭示出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所以语文课程性质应该在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中来探讨。语文和政治、历史、数学同属于课程,但是之所以不同于政治、历史和数学,是因为语文是学习数学等学科的工具,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更侧重于对语言形式的把握。语文和英语、法语等都是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课程,英语和法语可看作“外国语文”,而且这些课程的学习也侧重于形式,但语文又不同于外国的英语和法语等课程,因为语文是中国的语文,它是学习中华民族通用语的一门课程,具有民族性,有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和表达方式,有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所以笔者认为,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其根本特性在于民族性(本土性)和工具性(形式性),前者是中华民族赋予语文学科的独特个性,而后者则是语文学科内在的规定性。那么如何理解语文的人文性呢?数学、政治和历史等学科同样具有人文性,所以这个属性不能将语文和其他课程区别开来,不能作为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用屠锦红的话说:“人文性是工具性进行中的‘副产品’。”“人文性不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育的‘独生子’。”[7]
另外,“人文性”也不应该作为“工具性”的对等概念出现,因为“人文”对应的概念是“科学”,这里的人文性笔者倾向于理解为“思想性”和“诗性”。
从语文课程的角度讲,语文具有民族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性质所在,但是对应于语文教育,人文性却不能不提。语文课程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汉语言文字有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内蕴,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文教育的传统,这要求语文教育应该提升学生的文化力、思维力和审美力,培养学生学习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是“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8],“汉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它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文化心理特征……符号因意义而存在……”[9],所以语文教育不应该囿于形式训练而置思想文化内容于不顾,也不应该局限于对语言工具的掌握而无法自拔。总之,语文课程虽然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但是它具有人文教育的优势,语文教育要求语文课程负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人文教育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是语文教育的价值追求,而不是语文学科的“本分”,所以反对给语文学科和课程以沉重的人文负荷,反对脱离语文本体的纯人文教学,但是提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人文教育。
同样,语文教育也具有民族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徐林祥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性质是民族性,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教育,其特殊性就在于语文教育要遵循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规律,此外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民族性”将中国语文教育与外国语文教育区分开来,“工具性”将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区分开来,而“人文性”则是语文教育和其他教育的共同属性。
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根本属性,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人文性则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共同价值追求,语文教育首先应完成语文学科基本的教学任务,即以语言为本体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思想和涵育情感,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全面发展,此为处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度和层次所在,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以下两个困惑:
1997年《北京文学》发起语文教学大讨论将叶圣陶作为“纯工具论者”来批判,叶圣陶和张志公先生真的是“纯工具论者”吗?
笔者认为叶圣陶和张志公先生将语文本体确定为语言,同时突出语文的工具特性让语文学科有根有底,他们实际上确立了语文学科和课程的本质属性,同时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最基本的学科要求,但是并未否认语文的人文性。叶圣陶在《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里说:“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10]另外,叶圣陶极力主张为人生的教育,可见他并非否认语文教育的人文性。
为何于漪、魏书生等语文教育家均将“育人”放在首位?
于漪强调“教文育人”,魏书生回忆自己的教改之路,最满意的是将“育人”放在首位,这些语文教育观并非无视语文学科的工具特性而走入人文性的偏颇,而是从语文教育的角度对语文学科提出的价值要求,正如于漪所说:“认识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11]从他们的语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于漪在品读文本语言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熏陶,而魏书生在语文自学训练中渗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三、基于“语文”理解的教育教学观
要规避语文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偏颇,必须正确理解语文的内涵和性质,把握好语文的“一体二维三性”,同时树立新的语文教育教学观。
1.以本色语文为基础
语文的本体是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所以本色语文就是回归语文本体的语文,是姓“语”的语文。这要求语文教育和教学以语言为本体,既注重语言规律的把握,又注重口语交际的训练,既探究语言的形式,又关照语言的内容,要求语文教育和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2.以诗意语文为追求
语文以语言为本体,可是语言不是枯燥无味的的符号,它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想内涵,所以语文课应该是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应该是富有民族风味的。不少教师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上的是本色语文,可是学生为何没有兴趣去听呢?因为课堂太沉闷,陷入语言文字符号的纠扯中无法自拔,而学生的心理被忽略。语文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要恰当调控语文课堂的节奏,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诗意”,即思想性、人文性、趣味性和艺术性,语文教育要以诗意语文为追求。
3.以素养提高为目标
本色语文也好,诗意语文也好,最终要为提高学生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服务。这里的“素养”含义很丰富,既包括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也包括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1912年《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其智德。”黎锦熙也阐释了国语要旨包括语文方面的理解发表和语意方面的扩充智识、启发想象和涵养德性,这些都很好地规定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
四、结语
语文可以理解为“一体二维三性”,语文的本体为语言,语文课程是以语言为本体学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工具性课程,其根本性质在于民族性和工具性,所以要上出本色语文;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教育的优势,语文教育有着更高的人文价值追求,所以要上出诗意语文;语文教学反对绝对化的人文性或工具性偏颇,其最终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
参考文献
[1] 李召存.课程知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晓.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与回归.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9][11] 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8][10] 叶圣陶.语文随笔.北京:中华书局,2007.
[5] 徐林祥.语言・语文・语文教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6] 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关键词]于漪;语文教育观;教师教育;师范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07-0022-02[作者简介]叶徐婷(1992―),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11级在读本科生。
于漪,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从教授历史转行投入教授语文,成为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语文教坛上的一颗新星,更是21世纪语文教坛上不朽的明星!就正如她自己所述:“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1]从教近60年,于漪对语文教育有着“宗教般的虔诚”,教育是她的生命,学生是她的全部。在教坛上她被公认为“教书育人”的代名词,而她在教育教学生涯中却在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于漪的教学理念和语文教育思想。于漪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包括语文的性质观、语文的教学观,以及语文学习的兴趣说等,都启发着当代语文教师去培养和要求自己。
从她的语文教育理念中,笔者认识到,正如语文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样,语文教师的培养目标也应该有对应的三个维度(专业性与人文性、教育性与德育性、情感性与艺术性)。
一、语文的性质观与语文教师的专业性和人文性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于漪在探索这一问题时提出了“人文说”。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一文中,她明确提出,语文不但有鲜明的工具属性,而且有鲜明的人文属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对于今天的语文学科定位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2]如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正式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
正是这样的性质观,亦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性质。语文教师应该是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的教育应是语言知识的教育,更应是思想素质的教育。专业性决定了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语文教师,他必须有扎实的文字、文学、文化功底。人文性决定了死读书的人亦不能成为语文教师。真正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具有独特和开放的思维,应该具有从单纯的知识中抽离出来的能力,应能带给学生更多人文性的思考。中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要增强和提高语文素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素养。所以,作为在校师范生的我们,在培养学生之前,自身必须做到专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仅仅要积累和建立语文教师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培养自我人文素养。除了所学的中文专业的系统的学科知识及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之外,作为语文学科的师范生,需要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一种语文情怀和素养。
二、语文的教学观与语文教师的教育性和德育性
于漪的语文教学观是“教文育人”,即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观。于漪“教文育人”的观点就是指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人。语文学科就是要树立“育人”大目标,既教文又育人,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学“教文育人”的大目标又是建立在“目中有人”的教育理念之上,建立在时代的要求和使命意识之上,建立在语文教学培养目标的整体性之上的。
这样的教学观决定了教学过程绝对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记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于漪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曾经提到过:“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1]这样的教学观更决定了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该是教育性和德育性相结合的。即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道德素养,懂得从文本出发,教会学生为人处事,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上的升华。所以,当下作为学生的我们既要学知识更要学习做人。知识指导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大写的“人”,更告诉我们如何在道德层面上培养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道德修养,当我们走向教师岗位的时候,我们才懂得如何教书育人,如何去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教育的全面化。
三、语文教学的兴趣说与语文教师的情感性和艺术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于漪强调的兴趣观是一种“情趣观”,强调情感在引导学生学习兴趣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学生能否有效地进行语文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因素。而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引导,更是教师用情感去美化文本、感化学生的一个过程,只有真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了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才能有所获,才能产生兴趣。
这便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情感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4]把情感融入语文教学中,才能让语文绽放美丽;把艺术融入语文教学,才能让语文彰显魅力。有了情感性,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育的精华所在;有了艺术性,才能有效地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从何而来?艺术又从何而来?于漪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5]所以,我们只有自己真正解读了文本,咀嚼其内在意味,融入真实的感情,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体现出情感性与艺术。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施加的影响,而语文教育是中国人的母语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全面而最根本的影响。语文课程改革有几大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实现语文教育改革的立体化、全面化。伴随着教育改革,未来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是一个值得每一位师范生思考的问题。
于漪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给予我们思考和启示的是语文教师培养目标应有这样三个维度:专业性与人文性、德育性与灵活性、情感性与艺术性。这也正对应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教学的性质和最终目的决定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性质和素养。所以,从教育的根本出发,从语文教育改革的精神出发,从语文教学目标出发,才能知道我们该如何发展和培养自己。
参考文献:
[1]张滢,于漪:育无止境爱满天下[N].中国教育报,2010-10-15(3).
[2]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J].语文学习,1995(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吕叔湘.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J].课程・教材・教法,1988(3).
关键词语文 学科性质 分科教学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2-137-01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自1904年独立设科,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语文教育中最核心的是“语文学科性质”。语文学科性质统帅语文教育全局,决定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然而,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已然成为一个旷日持久的难题。尽管“新课标”敲定语文学科性质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学术界并未停止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思考。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不明,导致语文教育问题层出,尤其是忽视了语言知识教学,把“文学教育”当作了语文教育的全部。中小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大学生在语言文字知识上仍屡屡犯错。
二、概念界定
属性是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如事物的形状、颜色等都是事物的性质。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本质属性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本质属性一定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
语文的学科性质,是将语文同其他学科区分开来的本质属性,当然,也是语文的特有属性。一方面,语文基于本民族共同语,是本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方面,语言承载了本民族的共同知识和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和文明。
由此,可以得出语文学性质――以汉语言为基础,培养学生对母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传承人文精神、民族文化和文明的人文科学。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非语文学科性质
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科学的特点。有的专家说:“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期望。” 这种说法其实言过其实。
(一)“工具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工具性,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语言只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并非唯一交际工具。图片、肢体动作等都有交际功用。语言也并非唯一的思维工具,图像、画面等也可以作思维工具。除了语言,还有许多载体,如实物、录像、图片等都可以承载文化。
至于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更不足以使“工具性是语文学科性质”的论断成立。除了语文,有太多的学科(物理、化学等)具有“实践性”,况且,许多学科实践性远强于语文。“工具性”并不为语言特有,并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只是语文的特点。
(二)“人文性”并非语文的学科性质
“人文”一词含义并不清楚,它有时指人文主义(humanism);有时指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有时泛指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
语文固然属于人文学科,但人文性却并非语文学科特有其他人文学科,如历史、美术等也具有人文性。人文性并非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无法把语文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因此,人文性并不足以成为语文的学科性质,只是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
(三)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对等的范畴。人文性是相对于科学性而言的,正如人文精神相对于科学精神,人文思想相对于科学思想,人文主义相对于科学主义;“人文”和“科学”才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工具性”是相对于“目的性”而言的。相反,“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的。一方面,真正的语文教育把语言作为一个依托、平台,人文性以工具性为基础,工具性体现人文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作品的学习,感知、领悟、审视语言,提高语言能力。把“工具性”和“人文性”作对等范畴,并不妥当。
四、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将“语文教育”异化为“文学教育”。
新课标重语文的人文性,不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提倡让学生直接在语料中掌握语文规律。而教师却认为淡化语文知识就是“忽略语言知识”,甚至许多教师根本不教语言知识;导致学生在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上屡屡犯错,阅读、鉴赏、作文都因受到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都无法实现,谈何人文性、人文精神?汉语当如何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五、“语言”和“文学”分科教育
当下语文教育如此混乱,根本原因是没把“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分开,反将语言、文学、社会科学混在一起,语文教育成了“三不像”。有专家称“目前语文教育最大的失败,如果撇开政治因素不谈,恐怕要数时下语文教学的去知识化、技能化倾向了。”
解决之道就是将“语文”和“文学”区分开,实行分科教学。可效仿大学分设“汉语课”和“文学课”。汉语课为必修课,文学课为选修课。
“语言教学”应当教学生基本的汉语知识(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标点符号等),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文学教学”应当让学生学习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了解语言特点,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善价值观体系,促进学生自我实现。
分科教学需协调“语言学科”和“文学学科”。语言和文学虽分属不同学科,但二者并非截然独立。语言中自有人文要素,文学也以语言为载体。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不能脱离文本,单独讲授语言知识;“文学教学”中,教师也不应完全忽视必要的语言知识,需将二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屠锦红,徐林祥.中国语文教育研究六十年述评.教育导刊,2010(上).
培养初、中级技能应用型人才,并且毕业后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是中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因此也就对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适应能力及其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将以上目标和要求实现,除了关注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之外,还要逐渐实现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文化课教学的相互融合,特别是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的时候,更要渗透专业,以此来促进学生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增强,进而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受传统教学方式和理念的影响,使得目前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依旧是以课本为主,并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是照本宣科,涉及的专业知识甚少,使得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脱轨,并让学生逐渐将语文教学视为无用的学习,进而出现逃课或者是不听讲等现象,这样就很难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当下中职院校承载的责任虽然是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但是在知识化时代的推进里,使得中职人才的培养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中职语文教学最为各种理论的学习基础,在教学中也未将其作用发挥,自然也就更不利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专业,再将专业知识不断巩固的同时,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2.中职语文教学中进行专业渗透的对策
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具有等同的地位,因此要想以专业渗透促进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即必须将两者不断的整合,具体做法如下:
2.1 充分利用教材,以专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进而以此为基础进行教材的统编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内容和空间选择,如在开办口语训练课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学生关心和熟悉的就业市场变化。社会市井百态及其生活场景等引入作为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重点。二是灵活应用语文教材,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如引领学生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后,可将电视剧《红楼梦》向学生推荐,进而让学生对古典名著的魅力予以领会。再将《迢迢牵牛星》讲授之后,将白蛇与许仙.牛郎和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向学生推荐,进而让学生深受文化的熏陶。三是以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如针对美工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荷塘月色》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领会用画笔来将美景诠释,这时有学生在作画时,就将作者文中写道的"披了大衫"出门画成了穿着汗衫灯笼裤出门,并指出前文中写道的蝉鸣和蛙声是代表伏天,因此穿大衫是不合时宜的,以此来实现对语文知识的独到见解。
2.2 以专业特色进行教学情境的创新。专业特色内容的缺乏是目前中职语文教材的主要问题,因此老师必须对教学目的和教材内容进行积极探究,提炼精华的同时,也依据学生的专业特征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的合理选择。例如学习苏轼的《前赤壁赋》时,中职语文老师可结合音乐专业的特长要求学生以优美的旋律来诠释赤壁的雄险,使学生对写作情境把握的同时,也对音乐美学知识的把握和体会更加深刻。而针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则可依据自身对古诗词的理解进行画面的构想和绘制?而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则可将古赤壁的研究作为重点?在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之后,可针对商贸、旅游和酒店管理等专业的服务性质要求学生进行小说人物情境对话的模拟,使学生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责和本分,这样不仅能够获得满意的语文教学收效,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服务类专业的性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领会。还有就是在讲《洛阳诗韵》后,要求导游专业的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导游词和牡丹花会故事的讲解。
2.3 转变教学理念。基于语文教学是中职各项专业教学的基础,因此要想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素质提升,就必须将传统的理念转变,重视并明确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进而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整合,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从个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语文教学。目前为了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应该将语文学习与解读生活的习惯、方法、关注世界和学习技能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增强的同时,也实现信息的应用、分析和存储。例如在学习《窗》和《警察与小偷》之后,老师可要求学生进行剧本的编排,并仔细研究措辞,同时课余时间还可引领学生以义工的名义进入医院服务,使学生能够对生活有更深的领会和感悟。二是结合专业内容和语文教学,例如在学习《清明上河图》、《洛阳诗韵》之后可将美术和建筑专业的内容融入,而在学习《长城远眺》、《雨中登泰山》时则可以与旅游知识相结合,通过专业知识的恰当引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同时,也还可以站在专业化的角度引发思考,为语文教学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一切素材均与生活具有密切相关性,因此,在开展中职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有机整合实习生活、社会生活和学校生活,并且将读、写、听、说能力充分的挖掘,进而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后,可对学生技能学习中的"做"予以强调,同时指导实验报告的写作,大力表扬实践能手?同时学生在训练记叙文与议论文的时候,可与生产实习结合并进行命题作文。如《第一次进车间》、《我班的实践能手》、《我会组装电脑了》等题目,让学生对自身实践的喜悦和收获予以体会的同时,也将专业实践的信心和兴趣加强?除此之外还可要求学生围绕《高分与低能》、《下水才能学会游泳》等论题展开论文写作,进而进一步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状 生活语文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7-0101-03
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源于生活,本来是有着生命的气息,然而在旧式教育的不断侵蚀下,变得“苟延残喘”,对于现在的教师而言,就是要唤起语文的生命气息,而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将生活融入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学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则更需要以自然、社会为基点。将语文学习过程当作生活过程,语文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无形中语文能力能在生活中得到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品味语言的蕴味,走进作者心灵世界,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一 以生活构建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语文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要求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无论是在生活中客观真实的交际,还是在书本中与作者心灵间的对话,都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前提的。每篇文章都是作者独特的生活经验通过艺术性的语言所展现出来的,所以文章的语言蕴含着作者的生活感受,而学生品味语言,研读文章,实则是在走进作者的生活中,去感悟作者的心灵。这就要求生活融入语文教学,通过生活这个中介,学生能更容易走近读者。例如汪曾祺的《葡萄月令》这篇散文,通过生活中学生所观察到的葡萄的生长历程,借助汪曾祺的质朴、自然的语言特点,学生更容易触摸到汪曾祺乐观、淡定的人生态度。对于语文的工具性来说,叶圣陶先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语文是人们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中思维是手段,交际是目的。无论是思维还是交际,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所具有的工具性,在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因此,将生活中的交际需要渗透到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中,无疑是符合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从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语文的人文性,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个性差异得到认可,在生活实践中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端正学生的价值观。以文本中涉及的人文精神指导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去探究、感受,师生共同解读文本,对话作者,剖析生活经验,领悟人文精神。因此,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通过生活这一丰富要素融入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使精神得到升华,净化灵魂。
2.语境教学发展趋势的需要
语文是一种交际工具,人们的交际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语境是一切语文活动的言语环境的总和。因此,语境制约着语文活动,隐性中语境教学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流。学生与文本之间实则是言语交际的平等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顺利地进行,李海林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语境教学。孔凡成教授从科学性质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汉语规律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范式转换的助推器、语文教学纠偏的重要手段四个方面阐述了语境教学观是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情景语境教学观作为语境教学观的重要要素,准确地把握课堂上的情景语境是至关重要的。情景语境教学观中所提到的课堂交际对象主要是学生,课堂言语交际是双向的,因此课堂言语交际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的言语表达,更在于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学生真正能建构多少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思想观念、个性特点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学生的生活经验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理解能力,将生活融入课堂,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所引入的生活情景融合,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例如于永正老师在教《草》这篇课文时,为巩固学生对诗的理解与背诵效果,以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为生活背景,创设课堂生活情景,将课堂教学还原为生活情景,值得借鉴。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吗写草啊?
生: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诗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于老师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指导学生背诵,以奶奶的身份为突破点,突出重难点,效果明显。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以生活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会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生态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语文”理解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的“主体论”与“环境论”的结合。蔡明老师为我们所定义的“生态语文”,即生态是环境、关系、意态、规律等。其中环境则是“生态语文”的内涵之一,而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这些环境又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营造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引导并建立一种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的课程环境。凡有人类活动处,就有语文的习得。因此,将生活融入语文是生态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个体,既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人来源于自然,生活于自然中,人的发展也就要回归于生活,生活融入语文,以自然的规则学习语文。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语文教学应该走出学校的大门,回归生活,充分利用自然界的一切因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将生活中的情愫、色彩等融入语文课堂,升华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学生从语文教材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语言训练是有限的,况且学生的生活经验是缺乏的,很难全面地理解语文教材。生活与语文相融合,课堂内外都渗入生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感悟生活,体会文章,走近作者,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就会提升,语文素养也会增强。例如在讲解柳永的《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话时,由于处于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都用通信工具联系,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很难理解分别时无言以对的伤感。因此,就引导学生去联想自己在分别时的做法。将学生生活中的经验作为对比融入课堂,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丰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入语文,自然能丰富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激发,语文素养也就得到提高。
二 以生活构建语文教学的路径
1.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课程是实践课程,实践在语文的学习中有着双重功能,既可以从实践中获取语文资源,又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语文能力。因此,笔者认为生活语文应从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两方面阐释,以寻求生活构建语文教学的路径。
语文教学“生活化”,在语文教学中,要自然地融入生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去感悟生活的真谛,在语文课堂中感受自然美、人性美、生活美等等。基于此,语文教学“生活化”可以渗入到课堂和教学内容中。语文课堂“生活化”,课程改革打破了语文课堂恪守旧规、闭门造车的形式,无论是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还是在语文课堂上再现生活情景,对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着很大的益处。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语文教学内容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联系学生的自身经验,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学生的经验和想象来源于生活,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构建知识结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对于语文教学,用教材教是动态的,是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而教教材则是静态的,是死板的。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要做到用教材教,以生活为基础,将语文教材情景化、生活化,无疑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2.学生生活“语文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以教师为引导,将生活作为资源,从生活中体会语文美。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接受语文训练。生活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更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创设了生活场景,贴近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中的语文美。学生生活“语文化”可以表现在校园内外。校内生活“语文化”,大至校园,小至一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良好的班风、校园的精神文明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都有很大的益处。另外,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古诗词比赛等等。校外生活“语文化”,也就是所说的社会生活“语文化”。在社会中,学生能自觉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满足自己的需要,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另外,社会中的资源应充分利用。
学生正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不仅需要书本上知识的滋润,而且也需要生活中阳光、雨水等的养分。将生活融入语文教学,既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语境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构成了生态语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言语交际能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5
[2]曹明海.生存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
[3]孔凡成.语境教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J].语文建设,2014(2)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大学语文的日益重视和各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蓬勃开展,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有媒体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如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启[2]。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已经达到2000种之多[3]。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少教育专家和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研究。刘年喜在《大学语文教材的世纪变革》一文中对现行的几套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进行了评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是人文主题的弘扬,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是文学史编排体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是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的尝试,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美文荟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导入[4]。这些教材的编撰出版彰显了编写者锐意变革精神和勇气,对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启发和示范意义。李小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中对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影响因素、编选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5]。
姚莫诩则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要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6]。李康德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价值追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性的天然存在关系,而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7]。对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体例问题,乔根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较好的归纳,“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主题•文选模式。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体例上强调以主题为线索,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第二种是专题•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高等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为代表,体例上以不同专题来编排文选,较之前一种模式更为细致,从不同角度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种是作家•文选模式。以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教材为代表,体例上完全突显个人化的语文主张,以文学替代语文,创新性极强。第四种是文史•文选模式。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为代表,体例上打通文史,回归传统。第五种是对象类型•文选模式。以温儒编的中国语文为代表,体例上根据学生、学校、专业等对象类型来确定文选,因材设教,适应性广,选文难度较大”[8]。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为《大学语文》(大学版)、《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两种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9],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10]。
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11]。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12]。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13];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14]。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1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16]。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17]。
朱恒则认为学术界将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都是不准确的,“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18]。李景强认为,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19]。贾莹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认为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定位来分析,大学语文应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应是一门必修课;从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来考察,大学语文不仅传承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20]。
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杨定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并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公共课程体系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1]。陈嫣嫣则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等学科品质和复合型教育功能[22]。纵观学术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职业性、综合性等性质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论述,研究者主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基础”、“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诊察作出的、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狭义的教学策略仅指教的策略。”[23]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问题就是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朱媛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国外的“汉语热”也日益兴盛,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我国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却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教材建设质量悬殊、师资构成参差不齐、学习主体过于功利等多重困境,面对“母语教学”日益式微的窘境,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定位,完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积极革新与整合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加快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24]。
吴素萍认为在当前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师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网络语言文学和规范的语言文学的比较分析,适时改变授课模式,丰富学生文学课堂形式,进而推进高校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25]。蔡继莲针对理工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从目标的确定、习惯的养成、学法的优化、阅读引领的角度来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26]。杨坤道在硕士论文《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认为,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科边缘化、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陈旧缺乏特色、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做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教师学者化;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查办法,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赵卓则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三个层面实施教学策略,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大学语文才能完成教学使命[27]。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职业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开展大学语文教学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刘春芳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走知识性和素质性平衡的考核之路[28]。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新语文教育”;语文学科性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什么性质的学科?这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历来莫衷一是。1993年1月,韩军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呼唤“人文精神”。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推出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给语文课程性质作出了定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精神”被语文新课标所吸纳并认定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之一(表述为“人文性”)。“新语文教育”中还有一些主张与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契合,但细究起来二者存在着根本分歧,集中体现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上。
一、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工具论与人文论之争,维护了课程改革发展相对稳定的环境,从而保证了一段时期内语文课程的实践沿着既定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属性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这是自“五四”以来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基本信条,我们至少可从三方面来认识:从语言的本质作用来看,语言是交际工具,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概而言之的语言学科。学校语文教育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个人类交际和交流的工具;从言语的心理特点来看,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语言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从语文的基础作用来看,语文是“百科之母”,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在新课标中,不乏体现语文学科工具属性的地方,如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使他们(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
语文是一种表情达意的工具,一经掌握和运用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因此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从理论上看,“思想不能空无依傍,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1]从实践上看,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和教学富于思想性、文学性、社会性、教育性、情感性、审美性、文化性等特点上;从历史来看,“任何阶级、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的语文学科教学目标都具有人文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从现实来看,语文教材是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组成的。学生从中不仅学习了语言,而且受到了思想教育、道德陶冶和美感熏陶,提高了思想觉悟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自然形成的,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在新课标中也多有体现。如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课标未给“工具性”和“人文性”下定义,但我们仍能从具体的条款中意会得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两者的统一,新课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方法,只是从整体上给人留下这样的感受:新课标所设想的语文课程像一口钟,“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同钟摆,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不停摆动,而非机械移动;若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基本规律和要求,借助语言和言语产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管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界定只是标志着改革的一次转折,并未使人们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质疑、探寻尘埃落定,因此不意味着对语文学科本质探索的真正成熟。但和此前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比起来,却是毋庸置疑的进步。
二、“新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李海林指出,“韩军批判的矛头直指现代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点。……这种彻底的批判意味着,韩军试图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寻找新的理论基点”[3]。将语文学科属性确定为人文精神——这便是韩军所找到的理论基点。
(一)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是人文精神
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一文中,韩军还率先提出“人文精神是语言的基本属性”这一论断。韩军在文中指出“语文教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人文精神是它的基本属性”[4]。韩军的这一论断并没否定语言的工具性,只是说人文精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而工具性是从属的非本质属性。
(二)语言(言语)即精神,文就是道
新世纪伊始,韩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新语文教育”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首先,他认为“母语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这是母语教育最根本的内在本质”[5]。这就明确了语言(言语)与精神二体一名的关系。其次,韩军认为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全局性失误在于“文以载‘道’”的社会政治形态本位语言观和“文以交际”的科学主义本位语言观。针对此症结,他从语文学科性质的角度提出“文就是道”的语文教育观。他认为,“母语教育,内在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教育和人的精神经验的教育。外在效能上才是语言技能教育。内在本质总是制约着外在效能。我从不认为语言是所谓‘文化的载体’,它应该是‘文化的本体’。”[6]在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究方面,韩军的上述提法虽有过于拔高“人文”的地位之嫌,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时弊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乐观之余我们也不能回避“新语文教育”理念中存在的偏颇。在理论上,“新语文教育”对“精神”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引起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弱化,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实践中,韩军也未能彻底地实践“文就是道”的理念。譬如他所创的“三环节强化教学法”就属于他所批驳的“科学主义泛滥”。另外,老师恰到好处地给学生一点语言知识是当今语文教学高于传统语文教学之处。若偏重“人文”,全然回归“大传统”的大量阅读,背诵、吟唱、抄书、不求甚解和“小传统”的读读诵诵、讨究讨究,怎能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好地增强语感和提高素养,更好地表达以防出现或减少说话和写作上的毛病呢?
我们应明白在考查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不同观点时,应时刻不忘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衡量一种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可行、有效并与时俱进的标尺。在此衡量标准下,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语文教育”是在重建语文教育的时代精神,不但对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颠覆,而且对新世纪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瞻前顾后的历史之思。但在“瞻前”且“顾后”之时,“新语文教育”忘了“当下”。我国正处在文化崛起、教育改革过渡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至今语文性质观确认与阐释的最高阶段,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语文教育界进行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两条腿。只有使语文教育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改革才能够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48.
[2]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26.
关键词: 高等教育大众化 大学语文教育 创新思路
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工作,离不开大学语文知识的支撑,各高校应加强大学语文知识的积累及语言能力的训练,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面临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各高校应全面做好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工作,采取对策,提高大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概念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最早是由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推广。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快速增长,特罗教授指出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界线最低为15%,而资料显示,我国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40%,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
除了入学率外,高等教育大众化还体现在一些教育的改革,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的变化等。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开始由冷落逐渐被重视起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从教育发展情况分析
从教育发展的外在情况分析,在某些利益的驱使下,社会存在不少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现象,使得人文学科的社会价值得不到承认,忽略了人文素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轻视人文的现象不断重现。从教育发展的内在情况分析,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人文素质教育,然而在人才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企业比较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相关的专业技能,忽略了人才的素质教育,致使大学语文教育越来越不受重视。
2.从学校内因分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从学校的内在因素来看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1)注重专业课,忽略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高校在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只重视学生的专业课教育,冷落大学语文教育,认为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技能,甚至有些学校没有开设大学语文教学,即使开设了此课程也只是“走形式”地完成教学计划,并没有真正重视。同时对大学语文课设置的课时少、学分低、规模小,使大学语文教学陷入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局面。
(2)忽视大学语文课程的管理。
在管理层面来讲,大学语文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大学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专业课程通过改革,都采取了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校企合作式、做学教一体化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等,对其教育的管理井井有条。然而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存在消极心理。
在有些高校中,大学语文课程只是形式化的教学活动,很少有教师花费时间和经历研究语文教学的方向和空间。一些热门的专业课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及组织科研活动,不断丰富经验和见识。一些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冷落的影响下,产生消极心理不能主动地寻找学习的机会,缺乏积极的进取心。
(4)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需要丰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使其更加丰富多彩。目前,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单一,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大学语文教学需要与时代相结合,通过先进的网络资源,不断扩展语文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人文教育的价值。
三、创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的思路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大学语文教育急需寻找更好的方式,改革教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妥善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1.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
改革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首先要弄清楚大学语文的性质。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纯人文性的,有人认为大学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通过我们的研究分析认为,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为人文性,但是不能忽略其工具性,不同类型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学校的教学理念。据了解,重点高校的学生入学分数较高,学习质量一般比较高,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更多的高中语文教学的补充,因此重点高校的大学语文具有人文性质的特征;对于一些普通高校甚至是新建高校,由于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大学语文基础教育,增强语文的工具性,解决通用文书写作和文字过关的问题。因此,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不仅具有人文性,而且具有工具性。
2.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管理模式
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理念研究得知,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在解决人文素质教学的同时,还要解决通用文书写作和文字过关的问题,教学任务比重点学校的要紧迫、繁重得多。对此,我们提出,在加强大学语文教育认知的前提下,应该改革大学语文课程的管理模式,使大学语文同专业课一样得到应有的重视。面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应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课时管理、教材内容、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使大学语文教育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特征。
3.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内容
目前,大学语文教材雷同现象明显,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使用的教材大都是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为特点的由重点大学主编的教材,其中安排的重要参考文献都是关于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相关知识,凸显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本质。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各校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不同的学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区别对待大学语文教育。
从教学内容来看,普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从以下两点来考虑:首先是大学语文的思想性、经典性和时代性,大学语文的教育内容没必要面面俱到,也不能局限于几种传统的文学体载,大学语文要“文以载道”,兼具文化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重功效;其次是大学语文教材的效果性和可读性,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耐人寻味,避免缺乏思想性的文章。
从教学方法来看,一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等,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更缜密,利于以后更好地应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为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加强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说写能力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大学语文基础知识,学校应适当增加大学语文教学课时,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逐步凸显,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大学语文教育指明了道路。通过改革大学语文教育,必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效果,推动大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兵.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型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J].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