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航空航天产业规划

航空航天产业规划

时间:2023-07-25 17:1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航空航天产业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航空航天产业规划

第1篇

据天津日报,天津市航空航天产业又添新兵——由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与加拿大FTG科技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中环飞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上周宣告成立,这家新组建的公司致力于航空航天高科技电路板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及国内外贸易。

正是像中环飞朗(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不断加入,天津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市经信委昨天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本市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规模从2007年的4.4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53.05亿元,增长了56.5倍,产业规模位居国内前列。今年上半年,天津航空航天产业实现总产值148.8亿元,同比增长31.8%。

近年来,天津高度重视航空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统筹,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搭建平台,创造发展环境,在财政、土地、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空中客车(天津)总装线、中航直升机天津产业基地、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产业基地(无人机)、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超大型航天器项目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津城,其中大部分项目已建成达产。

记者采访市经信委等相关部门及空客总装线、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了解到,截至6月底,空客A320系列飞机累计交付已达135架;直升机累计交付20多架;在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五号”全箭振动试验塔目前已建成,具备了使用条件,高达93米的振动试验塔目前为亚洲最高。该试验塔首次采用全封闭式结构建设,内部结构也首次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升降式平台,极大程度避免天气对吊装过程的影响,可满足目前大部分航天器的模态试验;集彩虹系列无人机研发、测试和生产为一体的航天神舟飞行器有限公司已建成一期产业基地,目前可达到年批量生产中大型无人机系统40架套,批量生产小型无人机系统100架套的能力,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彩虹系列无人机目前已成功实现出口,并受到玻利维亚、乌克兰、非洲等国家的广泛关注;超大型航天器总装测试试验中心工程建设已完成科研楼和厂房的全部桩基工程。

除了吸引航空航天产业众多企业加盟,一批国家级的航空航天方面的大院大所也纷纷来津落户。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直升机研究所等都在天津建立了研发试验基地,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天津大学航空航天产业研究院相继成立。全市共有十几家科研单位和企业参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二代导航、大型飞机等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重大工程研制,在空间电源、惯性制导、卫星通信导航、复合材料等领域形成了创新优势。

第2篇

价值维度:物有所值

从公司披露的2014年业绩快报来看,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同比增长18.62%;实现营业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23.52%;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0.27%;实现每股收益0.35元。

公司净利润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募投项目开始进入逐步投产阶段。截至2014年6月底,公司5个募投项目已全部完工,未来1―2年将进入产能释放期,全部达产后公司总产能将超过2500吨,约为募投项目之前产能的2.5倍。随募投项目逐步达产,制约公司的最大瓶颈正被逐步突破,公司业绩有望逐渐步入快速增长通道。

另外,现在距离“十二・五”到期仅剩一年,公司尚未进行外延式扩张。目前公司账上有近2亿元现金,这也强化了公司外延式增长的预期。再加之,公司2014年7月设立两家子公司――河北钢研德凯和天津钢研海德,前者主营高端铝镁合金铸件,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军工领域;后者则主要生产高纯高强特种合金制品。毫无疑问,这两家子公司未来也有望在募投基础之上进一步为公司业绩带来贡献。

成长维度:物超所值

从2014年业绩快报来看,公司在2014年四季度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94亿元,营业利润4000万元,净利润3500万元,实现每股收益0.11元,同比2013年四季度分别增长30.20%、66.66%、40%和37.5%,显示出极佳的成长性。而这种成长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专业从事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60%以上的产品面向航空航天领域的客户。而航空航天产业的产业政策从中长期来看是明朗的,发展自主航空航天产业,提高国产化率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部分,这无疑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2)除航空航天领域以外,公司近年来也在逐步开拓民用领域,并且已经在地面燃机、玻璃制造、冶金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业绩。随着新型高温固体自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募集资金项目实施,公司正努力开拓高温金属基自轴承等市场。

(3)公司核电产品研发正在开发中,且获得国家5000万元补贴,长期前景看好。其正在研发的GH690合金非常适用于核工业蒸汽发生器的传热管,法国、美国和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相继开始使用GH690合金,应用效果良好,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也采用法国提供的GH690合金管。

随着核电重启,高温合金需求将放量增长,预计核电领域未来10年每年对高温合金等各种特种材料的需求约100亿-150亿元左右,进口替代空间广阔,而公司作为我国高温合金领域研发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将有望从中极大受益。

第3篇

关键词:民用航空产业;人才;地方高校;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01-02

1 引言

一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繁荣,离不开独立、完整的民用航空产业的支撑,而前景广阔的民用航空产业又将带来对各类型人才的巨大需求。肩负民用航空产业人才培养重任的除了航空航天院校,还包括众多常规的本专科高校乃至职业技术类院校,分布于各地市、为区域内教育部门所直属的地方高校正是其中的主力军。一部分地方高校虽然在办学水平上无法比拟专业色彩浓厚的航空航天院校,但仍有可能凭借现有资源和外部有利条件,培养出合格的航空产业应用型人才。

2 地方高校航空类人才培养定位的SWOT分析

民用航空产业的门类、领域多种多样,产业链延伸甚广,所以相应人才的需求结构必然也是复杂、多元的,地方高校通常无法选择“大而全”的人才培养定位,而是应根据内部资源、外部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定位,满足特定方向的人才需求。SWOT分析正是进行上述目标定位分析的有效工具,所以本文将根据SWOT模型展开本部分研究。

2.1 优势与劣势(SW)分析

地方高校,尤其是公办院校在教学的关键资源,例如场地、技术装备、图书、师资等方面,通常都已有一定程度积累,而且航空类专业虽非每所院校都有开办,但大多数理工科或综合类院校往往已开设了机械、电子、汽车等与航空存在关联性的专业,而且很多院校在实习、实训教学与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已开始推出具有鲜明航空色彩的项目,如基于航空电子设备的学生自主技术创新实验、基于航空公司业务的电子商务实验,等等。

但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尤其是数量众多的职业技术类院校、专科院校与新升格本科院校)在资源条件、办学成效上都无法与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丰富的航空航天院校匹敌;更何况,由于民用航空产业的技术密集性特点,其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例较其他行业要大得多,而且民航法规又对部分从业人员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学历、技能、经验等),导致在研究、开发、生产、维修、空管等领域,其人才的成才周期长、培养成本高。可以说,对于缺少航空类专业办学经验、相关软硬件资源条件不足的地方高校来说,仅凭自身的资源条件,要独立完成高素质航空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往往是相当困难的。

2.2 机会与威胁(OT)分析

根据我国民用航空产业的地理分布特点可知,许多地方高校可以依托区域内的民用航空产业,形成有利于自身航空类专业办学的外部条件――以本文作者所在的景德镇学院为例,景德镇市拥有一个较为完整、以直升机为特色的航空产业体系,由于直升机是通用航空的主要航空器类型之一,随着我国未来我国逐步推进低空空域开放、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前契机来临,景德镇航空产业的直升机、无人机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张,并有希望进一步打造包括融资、研发、制造、维修、培训、管理与租赁、物流、观光旅游等环节在内的完整通航产业链,伴随而来的自然是通用航空技术类与管理类人才需求的增长空间的扩大,区域内的景德镇学院等地方高校自然可以获得“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缘优势,使人才需求的扩张转变为促进校内专业建设工作的良机。另一个有利条件则在于,我国航空工业相关部委、企业所属的航空航天院校对通航人才的培养尚较薄弱和滞后,其毕业生也往往不愿意去待遇和发展空间相对不足的通航领域就业,这种人才供给缺口同样会给地方高校的相关专业建设带来很大的机遇。

此外,近年我国民用航空场站的飞跃式发展也给地方高校带来了另一角度的机遇。我国不少省份的地级市已经建立起了民用航空机场,部分地区还正在规划、建设通用航空机场,邻近地市的民航机场往往能共同组成庞大的机场群。虽然民航机场所需要的商业航空机务、空勤、空管等技术人才目前主要依赖航空航天院校的供给,但区域内机场管理部门与商业航空公司依然会对管理、服务类人才(例如行政管理、机场地服、客票销售、通航服务运营、航空旅游运营、航空物流管理等类别人才)存在较大需求,同样可能成为地方高校民航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不过,地方高校往往不能忽视来自区域内或周边地区的专业化航空航天院校的竞争压力。仍以作者所在的景德镇学院为例:景德镇市地处江西省,该省已设有南昌航空大学、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航空航天院校,且部分普通高校也已开设航空物流、空乘服务等专业,这都将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压力的主要来源。地方高校兴办航空类专业、培养相关人才的另一威胁来源则是我国民用航空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限制。同样以景德镇学院与景德镇市的航空产业为例:与国内外同行相比,以昌河飞机工业公司为主的景德镇航空制造企业在民用航空器领域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型号研发能力有限、产能扩张不足(昌飞公司在2007-2011年仅交付7架民用直升机,而且全都是引进自外国的型号),核心企业的产能与市场空间尚且如此,依附其上的通用航空产业链的构建、完善就更有待时日了,这使得景德镇学院的航空类专业所面对的社会人才需求将不会出现短期内的迅猛增长,而是将经历一个较长的渐进式增长阶段,给相关专业的建设、相关人才的培养成效带来了挑战。

3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选择

将上述SWOT分析综合在一起不难发现,地方高校面对的往往是机会与威胁并存的环境,处在优势不足、劣势明显的资源状态下,而它们所面对的外部机遇实质上又是千载难逢、不应错失的。所以,典型的地方高校航空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往往可以选择劣势―机会(WO)战略,也就是说,要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克服劣势、获取更多优势。在这种战略下,高校必须确立扬长避短、因势利导的思路,选择可行且有潜力的民航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景德镇学院为例,根据前述景德镇市航空产业的产品结构特点,以及通用航空领域人才供给相对短缺、准入条件通常低于商业航空的现实,学院可以将民用航空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定位于:以培养通用航空器制造、维修、地勤维护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此类人才应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掌握通用航空器运行、维修技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在通用航空的制造、维修、运营企业中从事机身结构维修养护、机械部件修理、电子系统维护、通用航空器整机装配调试、地勤支援,以及生产技术管理、通航作业管理等工作;同时,考虑到管理部门对此类人才的存在准入门槛限制,其学历起点应为本科(可以先申报并设立小规模的专科专业,同时通过校际合作实现学生的专本衔接与行业从业资质获取,而后再力争申报本科专业、扩大招生办学规模)。而根据景德镇市周边民航场站设施较为完备(景德镇市及周边多个地市均拥有民航机场)、将逐步构建较完整的通航产业链等有利条件,民用航空管理与服务类人才的培养则可定位于:面向航空运输企业、机场和客票企业、航空物流服务企业,培养掌握商业航空、通用航空等多领域的运营管理工作技能的第一线工作人员,具体可分为航空旅游管理、航空客票营销、机场地面服务、航空物流管理、通航业务管理等方向,其学历起点可以稍低于技术类人才,设定为专科或专本结合。

在确定了上述人才培养定位后,景德镇学院便可有的放矢地与区域内航空企业、研究机构、产业园区等主体开展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克服自身实训设施、师资条件等方面的资源劣势,令专业建设措施与区域内民航产业的发展水平更加匹配吻合。总而言之,如果上述目标定位能够与合理的培养方案、办学措施相配套,就能充分实现WO战略的意义,推进民用航空产业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第4篇

今日热点

1、航空航天。

4月24日是第三个“中国航天日”。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表示,我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今年将展开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探测。同时,我国也正在规划探月四期工程,未来或将建造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航天科技是航天系上市公司中唯一拥有生产固体运载火箭核心技术和资产的企业,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过程中承担了重要工作。轴研科技是我国航空航天轴承领域领先企业,曾为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二号捆绑式大推力火箭、四号甲等项目提供配套轴承及相关研发服务。

2、粤港澳大湾区。

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消息:在深莞惠经济圈合作机制上,将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推动在东莞、惠州邻近深圳地区划出一定区域,规划建设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深赛格“碲化镉薄膜光伏产业基地项目”已落户深汕合作区。深振业A在深汕合作区项目占地8.67万平方米,已于去年6月开建。盐田港大股东盐田港集团投建的“小漠组团国际物流港项目”是合作区迄今最大投资项目。

3、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用于房屋租赁或将不久在雄安新区实现。

世联行主营房地产销售和经纪业务。公司表示,已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房屋租赁中的应用。三六五网成立产业基金,布-局住房租赁业务。公司表示,目前已在进行区块链技术储备。

4、AR 。

4月23日,Ali OS联合斑马网络了几段视频,该视频呈现了在不同驾驶场景下的AR导航能力,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AR导航产品化的汽车操作系统。

水晶光电已有AR汽车抬头显示器产品Qrios HUD,公司投资了智能HUD厂商光晕科技。四维图新旗下图吧开发了车载智能导航HUD终端。

5、电子政务。

第5篇

2016年9月,亥伯智能科技入驻由中国航空无线电子研究所、上海紫竹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中航民用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打造的航空领域专业性孵化平台——中航紫竹特斯创联合孵化器。

在闵行“一体多翼一基地”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下,以及中航紫竹特斯创联合孵化器“产业+孵化+投资”军民融合的特色孵化模式中,亥伯智能科技依托紫竹高新区产业集群优势、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技术资源、发挥相关产业资本运作能力,正逐渐显露头角。

不久前,亥伯智能科技携手加拿大Presagis公司共同协助中国C9飞机项目显控团队,实现大飞机C919机载平台上显控应用移植工程。

据悉,亥伯智能科技是以紫竹军民融合科创团队的身份参与到中国大飞机战略项目中,其提供的创新型航空显控软件开发技术,助力C9飞机项目显控团队,成功实施了基于ARINC653架构的VapsXT软件框架技术方案。而此框架后续还可以服务于相关民机显控软件开发项目,为基于民机适航条件下的显控应用开发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而美的智能化通信模块是发展方向

在今年的首届航空航天专题赛上,亥伯智能科技的参赛项目“基于压缩感知的小型化通信模块”,主要解决带宽、功耗、计算能力敏感的小型化设备需求。

据陈明旭介绍,无人系统是智能化的一种具象化,未来的无人系统会有两个趋势,一种是大型智能化无人系统,拥有较强的带载能力、丰富的传感器,具备非常高的智能化水平;另一种是小微型智能化无人系统,个体有独立的侦查及作战能力,很隐蔽,群体协同又具有极强的任务执行能力,甚至可以改变现有的战场规则,即我们常说的蜂群/蚁群作战。

“目前,亥伯智能科技的发展方向便是小型化、智能化。我们一直选择在小微型无人平台领域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陈明旭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给客户做的,一类是提供无人系统智能化小型化的设备和模块;另一类是针对蜂群的多机协同、路径规划和任务规划等算法及其验证;再有就是相关系统级的仿真验证”。

亥伯智能科技的核心技术之一即分布式地面站结合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主要满足当前无人系统作战指挥领域的客户需求。另一解决方案基于分布式多的作战仿真平台,可以支持大规模仿真实体高效运行,提供参数化、组件化的精细建模,进行灵活可扩展的行为建模,通过分布式多核多线程的支持高效完成仿真任务,目前结合无人机多机协同任务仿真,可满足进行针对无人机集群侦查,干扰和作战等任务的大规模智能化仿真的需求。

亥伯智能科技公司还在保持现有无人系统的整系统能力优势之余,着重发展设备级与模块级技术能力。未来,将定位基于前沿技术改良的小型化处理模块/设备为核心发展方向。陈明旭认为,可以基于通用化的需求结合专业领域进行优化,形成基于不同行业应用的配置项,最终形成不仅适用于军用领域,也同样适用于民用领域的技术和产品。

“以新技术作为牵引,通过整体解决方案切入客户需求,引入公司产品;以客户利益为核心,降低客户的整体拥有成本,高标准服务于我们的客户作为宗旨,建立长期合作,供应标准化稳定有量的模块或设备。这是未来我们的核心产品利润的落脚点和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陈明旭告诉记者。

优先发展军用市场沉淀技术反哺民用

据了解,陈明旭是从一名刚毕业就进入华为从事研发及项目管理工作的技术人员,直接转到一家军工背景的上市公司做大客户销售。这种从技术人员跨度到市场销售的经历,让陈明旭不仅对军用市场的技术环境,同时也对这个行业的市场环境有深刻的认识。通过差异化的技术和产品形成技术合作基础,通过区域化的合作销售形成快速有效的市场开发能力。这种方式奠定了亥伯智能科技在军工领域销售网络的基础。

陈明旭表示:“军用市场和民用市场在本质上都是需求驱动的。对我而言,要做的就是寻找大量客户的共性需求,通过产学研结合快速形成满足相应需求的技术能力,开发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2016年,国家推动“军民融合”发展,陈明旭在航空航天领域无人机系统的市场找到了客户需求,并迅速构建相关技术能力,形成对应的解决方案和产品。

当前,民用无人系统发展相对成熟,但由于低空管制与安全性问题,该系统主要应用在航拍、农业植保等方面。众所周知的大疆,其市场占有率比较高,并拥有产业化优势。而另一家被人熟知的无人机厂商极飞则以不卖无人机,但是通过无人机提供植保服务著称。

“民用市场,目前我们成本和技术都完全不占优势。”陈明旭告诉记者,“在军用领域,相对于有人系统,无人系统具有效费比高,无人员限制,用途广,隐蔽性好的先天优势。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智能化系统在目标识别,信息融合,辅助决策方面有着极强的优势,未来的相关市场需求一定是井喷式的。”

面对军民两大市场的发展现状,亥伯智能科技决定优先发展军用市场,主攻无人智能及相关小型化设备模块,沉淀技术,在形成好的产品和技术后,再反哺民用市场,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的政策,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一方面,依托军用技术和产品需求,潜心发展自身的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会紧盯民用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旦发现我们的技术和产品有合适的应用机会,我们会及时投入民用市场,参与市场竞争。”陈明旭解释道。

有融资,会优先补强人才梯队

2017年,亥伯智能科技投入了200万元的研发成本,实现销售600多万元。“预计,今年将新增300多万元研发投入,销售预报约2000万元。”陈明旭笑着说,“目前,我们预计今年能落地的合同有1200多万元。如果有投资进来,我会首先快速补强我的团队,再匹配市场,进一步提升相关技术和产品能力。”

第6篇

飞机刹车副潜力无限

新材料享受政策红利

当前股价:

今日投资个股安全诊断星级:

公司简介

博云新材是国内领先的先进复合材料制品生产企业,公司军用、民用飞机刹车副(粉末冶金飞机刹车副、炭/炭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环保型高性能汽车刹车片、高性能模具材料等四大产品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公司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链条较为完善、竞争力强,自主开发的炭/炭复合材料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主营收入。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毛利主要来自四大类产品。200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5753.97万元、1971.46万元,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27.22%、13.83%。

经营情况:国外企业在先进复合材料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国内市场份额主要由外资把持。公司产品的价格仅仅约为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60%,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和巨大的进口替代需求。随着国内军用、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工业(尤其是国产品牌)的高速增长,市场对公司产品需求旺盛,公司主要的产品供不应求。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比较稳定,即使在金融危机期间也没有明显的下滑趋势。公司稳定的期间费用率展示了良好的三费控制能力,近年来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比较稳定,财务费用率在公司募集资金到位后大幅下降。

核心竞争力:博云新材核心竞争力来自在粉末冶金复合材料领域强大的研发实力,其炭/炭复合材料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公司成功开发的飞机刹车副、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等产品技术含量高,打破了国外竞争对手长期垄断的格局,确保了国家航空战略安全,在国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航空航天产品对材料的安全和性能有极高的要求,各国政府均实施许可证(PMA)式生产方式,公司拥有俄罗斯图波列夫设计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还是国内企业取得波音系列飞机刹车副PMA证书数量最多的企业,而且空客部分机型飞机刹车副PMA项目已批准立项且取得部分PMA证书,这些资源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技术先进 潜在市场巨大

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是以传统的粉末冶金技术为基础,结合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制备的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和能源等领域,在国际上仅有少量的国家拥有核心生产技术。博云新材的产品包括军用、民用飞机刹车副(粉末冶金飞机刹车副、炭/炭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环保型高性能汽车刹车片、高性能模具材料四大类。

飞机刹车副:飞机刹车副在重要性上是和发动机媲美的A类消耗性部件,是飞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博云新材是南方航空、厦门航空、上海航空、海南航空等公司和军用刹车副合格供应商,其中,图-154飞机刹车副全面出口前苏联各国,空客320系列飞机刹车副已成功试飞并取得PMA证书。在国内民用飞机刹车副市场上,国外厂商在粉末冶金刹车副和炭/炭复合材料刹车副的市场份额都超过80%。公司生产的炭/炭复合材料刹车副的部分性能已经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又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国产供应商,目前在两个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0%和6%。国内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公司产品性价比优势将使公司产品有更多的进口替代需求。我们预计未来随着我国航空业高速增长,公司产品的市场空间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将不断上升。目前,公司拥有2500套粉末冶金材料飞机刹车副和2000套炭/炭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产能,募投项目产能为4000套炭/炭复合材料飞机刹车副,增长200%,我们预计该项目2011年将开始贡献业绩。

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炭/炭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飞机的机翼前缘、火箭发动机尾喷管等超高温部位,是火箭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内航天火箭发动机喷管均采用炭/炭复合材料,公司已有多个型号的产品定型批产。我国将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技术,公司将是我国航天产品做大做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目前公司拥有2000公斤的产能,募投项目2000公斤产能将于2011年达产,产能增长幅度为100%。

环保型高性能汽车刹车片:汽车刹车片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可靠保证,在汽车零部件名录上被列为A类关键性安全部件,具有易损耗、更换快的特点。目前,无石棉环保型刹车片是市场的主体,其中陶瓷基摩擦材料和非金属(无钢纤维)摩擦材料占据了高端汽车刹车片市场。公司的汽车刹车片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完全掌握陶瓷基刹车片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具有非金属刹车片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全陶瓷刹车片、炭/陶刹车片和炭/炭刹车片也已进入开发验证阶段。公司产品已成为中国一汽集团、东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丰捷报等汽车主机厂的主要配套厂家,公司还积极介入国外汽车主机企业采购链,为美国通用汽车(GM)、德国博世(BOSCH)、美国德尔福(DELPHI)、澳大利亚泛太集团(PBR)和全俄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外汽车主机厂开发的汽车刹车片项目进展顺利,与美国H.M.公司合作开发的高性能刹车片已批量供货。

高性能模具材料:模具材料是模具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材料,高性能模具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级进冲压模等高端模具领域。我国在高性能模具材料制备技术和模具加工技术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市场主要由外国品牌控制。公司的高性能模具材料制备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产品价格仅为国外产品的55%左右。凭借卓越的性价比优势,公司目前已经打入国内高性能模具材料市场,向国内电机定转子级进冲模模具前两位企业宁波震欲和慈溪鸿达批量供货,产品销量逐渐扩大。公司目前拥有80吨高性能模具材料产能,募投的120吨已基本建设完毕,产能增长幅度为150%,预计今年开始贡献业绩。

公司正在大力开发纳米晶粒高性能模具材料、风电机组用刹车片、高铁刹车材料、磁悬浮列车磨耗材料和工程机械摩擦材料等。公司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高端冲压模具三个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公司拓展高性能粉末冶金复合材料其他应用领域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未来公司产品将有潜力应用于高铁、风电、工程机械等领域,这些项目是我国“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领域,产品的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第7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 战略调整 区域发展 滨海新区

[中图分类号]F1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2-0034-0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施经济转型十分必要,迫在眉睫。本文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思路以及主要经验,分析了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转型背景下滨海新区的发展

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出台,使得滨海新区由之前天津市的一个功能区,上升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也使得滨海新区以至天津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滨海新区以年均超过22%的增速领跑全国,形成了一些创新的经验。

(一)调整完善符合客观实际、顺应国家战略的规划

天津市高度重视调整规划和布局。为优化和促进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在主城区与滨海新区关系上,由之前的“一主一副”调整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进一步确定了滨海新区在天津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滨海新区也对规划进行了调整。从产业空间布局上,滨海新区针对以往各功能区间产业雷同,内耗严重的问题,逐渐确立了“东海港、南重化、西高新、北旅游、中服务”的产业特征,具体依托先进制造业产业区、空港经济区、滨海高新区、临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海港物流区、中心商务区、中新生态城、滨海旅游区九个功能区。

顺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滨海新区对电子通讯、石油开采及石化、海洋化工、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进行优化提升和改造升级,向其产业链的上下游拓展,同时大力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把航空航天作为其产业发展的一个最大努力方向。据统计,2011年,滨海新区航空航天业全年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3.2亿元,同比增长48.8%,较2005年增长100余倍,滨海新区航空航天产业的“三机一箭一星一站”,成为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以大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抓手

高投资、高增长是现阶段天津有别于一些城市的重要特征。2012年,天津市固定资产投资为8871亿元,超过北京的6463亿元、上海的5154亿元、广州的3758亿元以及深圳的2314亿元,其中滨海新区的投资就达到4453.3亿元。天津市同比34%的增速也远高于全国及发达城市水平。在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上,天津市重点投向高质、高端、高新的大项目,以此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投产达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报批一批”的要求,先后推出重大工业项目180项、服务业大项目120项、区县大项目880项、自主创新产业化大项目140项、市政交通大项目80项、商贸旅游项目40项。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一批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的优势产业群纷纷在天津市集结。这些重大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120个重大工业项目中有95个分布在滨海新区,按投资额计算,83%的重大工业项目投资落在滨海新区,这也是支撑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因所在。

(三)创新开发模式

滨海新区提出了“十大战役”的发展模式,把优先发展南港工业区和临港工业区放在首位。滨海新区创造了适应攻坚、加快开发的“战时体制”,即“指挥部+管委会+开发实体”三位一体的全新执行模式。其中指挥部为最高指挥机构,是“十大战役”的指挥中心;管委会是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各项审批、招商引资和后勤保障;而开发实体由国有控股集团组成,负责前线开发建设。

“十大战役”方式有利于各部门和各单位之间形成协调互动、协同攻坚的局面。在园区发展成熟并形成对于外部资金和项目的“吸附”能力之后,主要由市场之手进行调节,进而完成由“启动器”到“吸附器”的转变。这样一种集中决策、多级联动、各司其职的开发模式,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和滨海新区发展阶段的情况下,显示出了高效性,为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滨海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2011年,滨海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06.87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中位于第14位,超过了南京、大连、宁波、沈阳等许多国内知名城市,增长率更是高达23.79%,远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已经占到天津市CDP的55.5%,成为后危机时期国内外区域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推进,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的变化,一些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对滨海新区乃至天津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赶超与跨越的双重挑战

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京沪广深等地区纷纷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滨海新区面临着赶超与跨越的双重挑战。

从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占GDP比重上看,2011年,天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0.67亿元,同比增长31.1%,其占GDP的比重达到了67.1%,滨海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也达到了59.62%,比例远高于同期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的26.4%、37.0%、27.7%和18.6%,相对于国内几个先发地区,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的天津依然处于依靠投资高速增长的经济增长阶段。而在全球经济低迷、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以及国内信贷紧缩的背景下,获得和吸引资金的难度日益加大,金融危机后各省市均将发展重心放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上,地区间对项目和资金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靠引进国资和大项目支撑高增长的方式难以持续。

另外,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来看,2011年,天津市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46.05%,仅比全国平均比重高2.7个百分点,其中滨海新区三产所占比重更是仅为31%,而同期,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三产比重分别为58.05%、77.27%、61.51%和53.50%,天津市是这五大城市中唯一一个三产比重低于50%的城市,滨海新区尤甚,天津依然处于一个工业化占主导的城市。另外,从三产内部构成看,天津在交运仓储、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上所占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2011年,国内五大城市的三产内部结构如表1所示:

2011年,天津的三产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导,传统服务业占三产比重43.89%,高居5个城市榜首,现代服务业部门所占比重较低,是上述城市中唯一一个现代服务业比重不到60%的城市,与京、沪、深等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

从离百姓感觉最近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看,天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远低于经济增速。2012年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626元,位于全国主要省市第六位。

(二)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虽然滨海新区政府的成立标志着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限于当时的发展条件以及内外环境,新区内部的体制和机制还远未完善。随着现有体制机制的运行,特别是各功能区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各功能区、行政区与滨海新区政府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增多,其中的协调和运行效率不适应新时期滨海新区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首先在法律关系上,新的滨海新区成立时,对当时已有的功能区并没有做出任何规定,除北塘、中心渔港和轻纺城外,几大功能区,特别是开保高等经济实力较强的功能区都由市人大或市政府的授权,它们与滨海新区之间并没有法律上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平级关系。传统的塘汉大三大行政区取消后,一些非垂直管理部门,从法律上看,它们并不是执法的主体,在基层的相关业务办理和执法上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其次,在领导任命上,滨海新区中的几大主要功能区和塘汉大的领导都是天津市管干部,滨海新区没有权利任命。对功能区和塘汉大下属的处级领导滨海新区政府同样没有太多任命权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滨海新区对各功能区的指挥、协调效率。

另外,在财力统筹上,滨海新区政府成立后,几个大功能区(东疆和生态城完全自负盈亏,地方税收全部留成,不上缴给新区政府),都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收支系统,通常只把地方税收的10%~20%上缴,作为新区财政主要来源。新区政府的许多公职人员,其待遇依然由新区政府成立之前自己所属的功能区和行政区来负责,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工不同酬现象,有些同一职位的工资待遇可能相差几倍,甚至是数倍,长此以往,必定会影响到新区政府的效能。

最后,在业务指导上,新区政府属于传统的政府,效率较几大功能区的管委会较低,而在相关业务上反而多了一层审批,影响了效率的提升。新区政府人员也抱怨缺少人权、财权,这样,未理顺的体制机制已成为制约新区发展的一大障碍。

(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等发展较为薄弱

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总量为248.21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9.18%,其中外来常住人口为124.45万人,已经超越户籍人口,占全市外来常住人口总量的40%以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流动人口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流入,对科教文卫环等城市公共服务等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新区对城市公共服务发展等支持能力较差,大量人口在市区和新区之间形成潮汐式流动。

三、滨海新区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滨海新区下一步发展应该重点放在着力打造硬抓手和软支撑上。硬抓手就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软支撑就是进一步整合和理顺体制机制,做到以硬带软,以软促硬。

(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新区一些高度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大项目(主要是国企及控股企业)通常能够较快地增加GDP,但国有企业特别是巨型国有企业的产业关联更倾向于在集团内部解决,具有一定的封闭性。通常大项目吸引的就业人数有限,对普通居民收入提升带来的影响相对有限。而天津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发展目前仍非常迟缓,与国内先发展地区相比仍旧有不小的差距,因此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可以作为天津今后一段时期工作的重要硬抓手。

(二)理顺管理体制机制

第8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民航业 竞争力构建 天津滨海新区

一、构建基于民航业的滨海新区区域竞争力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把地处环渤海地区中心位置的天津滨海新区确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已经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如何利用本区域内现有的基本条件和优势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构建其持久的竞争力,成为了现阶段的重要问题。

1.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区位和资源优势促进天津成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战略制高点的需要

从区位上看,滨海新区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北亚地区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 是中国和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 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在国内滨海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

从运输资源上看,天津滨海新区拥有目前已跻身世界深水大港10强的中国北方最大综合型港口――天津港, 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建立了长期通航和贸易关系。同时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已成为北方重要的航空货运中心。

从国家政策支持看,国家在“十一五”规划启动之时,提出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意在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将以建设东疆保税港区、率先开放金融等领域为契机, 积极探索货物、人员、税收、外汇等方面更加开放的管理政策, 参照国外自由港的发展模式, 逐步建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贸易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以上三方面可以给出滨海新区存在着其独有优势,但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中心的天津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存在一定差距。空客A320总装线的建立可以与哈尔滨、沈阳等飞机制造基地形成独有的区域产业聚集,这在区位上比珠三角有近得多的优势,同时哈尔滨和沈阳与俄罗斯航空工业基地在同一条铁路线上。这些基于航空制造业的便利条件使天津成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制高点。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滨海新区以航空制造业为带动的竞争力构建,打出特色牌,才能脱颖而出。

2.找准定位促进滨海新区国际物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纵观我国北方港口定位发展来看,已经初步形成以各自特色的产业区位带动相应的物流业发展为定位,原有港口服务功能为辅的发展之路。营口借助鞍钢,找到钢与港的结合,通过鞍钢带给营口冶金产业以及相应的物流产业发展的集群效应,借助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大型企业的聚集,利用营口开发区做出了以营口港为依托的临港产业重化工布局的决策。

同时河北省境内的冀东油田的发现,促进了河北境内已有秦皇岛、京唐港、黄骅港等港口的发展,此时主要的受益者唐山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为了配套未来发展需要,位于距唐山市不到100公里的曹妃甸港区正在加紧建设。从地理条件看曹妃甸港口自然条件优越,也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紧邻渤海湾主深槽位置。从水路航道来看,曹妃甸港距天津港38海里,距京唐港33海里,并且正处于天津港主航道之上。深水航道的天然优势使曹妃甸成为渤海湾内建设深水港最为有利的地点,其建成后,货类将主要以原油、矿石、煤炭为主,这些便与天津港产生了较大的交叉。同时按照国家整体的战略发展布局,曹妃甸工业区将建成环渤海地区的国际能源港,世界级的重化工基地,国家级商业能源储备中心。也就是说曹妃甸加上冀东油田其竞争力不亚于滨海新区。从近几年天津口岸进出口总值占各省市进出口总值状况显示,河北省进出口总值占天津出口总值比例有所下降,其因素与近年来河北加强港口建设,天津口岸货物被河北省内港口分流存在一定关系。

从版图上看滨海新区位于大连和青岛两个竞争者的包围中,大连和青岛优良的港口条件为国际第五代集装箱船提供了首选靠泊港,成为众多国际集装箱定期航班靠泊地。这给滨海新区国际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如果现在天津没有把握住机遇建立自己特有的产业为带动的物流业发展,今后的分流将更加明显,有失去竞争力的危险。滨海新区应该借助民航业为带动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定位为契机,构建好自身独有的竞争力。

二、构建基于民航业的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1.以民航业为基础打造现代化的滨海新区区域物流

从航空制造业的角度讲,天津空客总装线航空城的开工建立成为了继美国西雅图、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大飞机总装线的城市。这意味着总装线开始组装后,世界各地70多个国家生产的零部件将运至天津进行总装。因此借助于天津港和天津空港为基础的物流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飞跃发展。打造现代化的滨海新区区域国际物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点工作,同时也是适应区域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在发展基于航空航天业的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物流中, 要规划形成包括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全国物流系统和国际物流四个更为科学合理的物流系统层次。

在建设基于民航业的企业内部物流系统中,要借鉴已有的美、法、德等空客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建设经验,根据空客订单式生产形式的特点采用拉式生产方式,建设现代物流所需的电子数据交换网络进而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和加快库存周转速度。

(2)构筑具有空客生产特色的信息平台, 加强天津电子口岸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地位。空客的生产需要世界各地70多个国家生产的零部件运至天津进行总装。要求在货物抵港的过程中做好与电子口岸的对接,同时利用企业内部的供应链信息资源平台的整合,向上游供应商零部件需求采购,此时更需要电子口岸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内地企业货物通关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建立了区域通关合作机制,搭建区域通关服务平台,完善了区域通关服务措施。

(3)基于航空航天业的滨海新区区域物流的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它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协调, 应该以复杂系统协调的管理思想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充分运用运筹学等规划的定量方法,对航空航天业的在本区域物流的规划中涉及的物流需求、选址、配送等问题做出科学严密的论证, 同时结合定性研究才能制订科学的规划方案,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航空航天业这样一个大型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使其真正能带动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发展,进而促成一个聚集高科技、高附加值和国际化物流中心的形成。

2.基于民航业促进滨海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中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比较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如德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集群、英国的出版和印刷业集群、美国硅谷的微电子技术集群、葡萄牙的生物技术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都是通过资源共享和规模经济, 使产业集群具有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在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区域经济实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设立和发展, 而根据区域的特点为产业集群的设立进行准确定位就成为重中之重。根据上面对滨海新区构建基于民航业的竞争力必要性分析得出,基于民航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牌,也是配合国家对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促进本地制造业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途径。

3.利用民航制造业扩大产业价值链,升级滨海新区产业结构

产业链是指某种产品从原料、加工、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关联, 在扩大产业链的同时, 还可随着产业不断扩大和发展催生新的企业, 实现产业的衍生性。这些发展都可延伸到周边地区, 起到直接的辐射作用。对于某一区域来讲,通过分析产业内及产业价值链的前向与后向关联,能够充分利用该区域的特色,进一步开发其现有及潜在优势。根据复杂系统理论,可以把某一产业形成的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看成是一个产业集群的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中实现产业间和产业内各部门的合理关联与组合,使组合后的整体功能大于单个产业或单个部门的功能之和,并且通过产业联系、产业波及、产业扩张等一系列产业关联效应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航空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现代航空产品是尖端技术的集成,先进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必然带动尖端技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加工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从而在技术层面上提升国民经济。天津市在“十一五”期间,也把发展民用航空科技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优化产业机构的重点。

根据测算,按最大可能年组装飞机50架、产值150亿元人民币、增加值8%计算,空客项目带来的增加值不过12亿元。但是根据国际运营经验,航空运营项目10年计算给当地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不可小视航空制造业的直接投入对供应链上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确是十分明显的。空客总装线项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会进一步推动这一地区导航、通讯、金属制造的发展;带动天津及周边地区同时带来客机内部装饰材料生产、制造方面的市场。飞机生产线落户以及配套产业的相对聚集,带动滨海新区民用航空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并带动上下游产品制造业发展。

4.使用天津丰富的航空产业基础和教育资源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竞争是当今世界最为激烈的竞争之一, 谁掌握了人才, 谁就掌握了创新的主动权和高科技的主动权。在“关于空客A320中国总装线人才招聘进展情况的通报”中看到蓝领岗位上二分之一左右的人才缺口成为空客方面最为棘手的问题。发展航空制造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人才的需求上对蓝领职工的要求是智力与技能兼备。这就需要使用天津丰富的航空产业基础和教育资源建立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1)充分利用滨海新区已具有的民航产业基础和科技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为航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天津滨海新区拥有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中国民航大学、空港物流加工区、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飞机维修区等区域。可以借鉴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的经验在滨海新区发展产业集群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利用好天津已有的人才优势条件,通过在民航相关产业领域内部遴选人才,建立人才联动共享机制,建立专门的技术培训中心,使传统的白领在工作前进入培训机构学习相关技术,重点培养从蓝领中走出来的白领,而且在福利待遇方面,使一些重要的蓝领岗位薪酬超过一些白领。

(2)为给实现我国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提供支持,要使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大学科技园、民航技术培训中心与民航产业人才培养相联系,打造民航科技集成和创新的平台。滨海新区临空产业区具备国内其他城市没有的综合优势,如把国际机场、专业大学、科研基地、航空物流、航空产业园等资源融为一体,使其具备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优势,通过以空客A320总装线项目为契机,吸引飞机制造、零部件加工、空管装备和机场特种设备制造、航空维修产业等一批项目落户产业化基地,进而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以改善一些人才缺乏的状况。

参考文献:

[1]Potter,M.E.Clusters and theNew Economies of competion [M].HanrvardBusinessReview, 1998

[2]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J].经济管理, 2003, (6)

[3]蒋笑梅蒋雅静:天津腹地国际物流需求发展趋势分析[J] .商场现代化,2007(2)

[4]常怡:空客落地航空城升起[N].经济观察报,2007~5~12(10)

[5]李 平郭 峰:冀东10亿吨新油田发现记[N].经济观察报,2007~5~14(9)

第9篇

霍尼韦尔在中国实施“东方服务于东方”的发展战略,紧密绕国家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公司在节能、环保、安全、安防等相关领域的全球领先实力,有效地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升级和建设安全宜居、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霍尼韦尔(Honeywell)是《财富》100强之一的多元化、高科技的先进制造企业。目前,霍尼韦尔的业务范围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性材料等。

霍尼韦尔在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5年,当时,霍尼韦尔在上海开设了第一个经销机构。1972年美国总统时,应中国政府之邀从十大领域推荐精英企业来华推动两国双向交流,并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中炼油石化领域唯一被选中推荐给中国政府的UOP公司,正是霍尼韦尔旗下的子公司。80年代的改革开放成为了霍尼韦尔融入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起点,作为首批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跨国企业之一,霍尼韦尔开始了一系列的高品质投资。目前,霍尼韦尔三大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旗下所辖的所有业务部门的亚太总部也都已迁至中国,并在中国的20多个城市设有多家分公司和合资企业。目前,霍尼韦尔在中国的投资总额约10亿美金,员工人数约12000名。

“东方服务于东方”,发展业务的

同时履行社会责任

中国是霍尼韦尔全球拓展战略蓝图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霍尼韦尔在中国实施“东方服务于东方”的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国家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公司在节能、环保、安全、安防等相关领域的全球领先实力,有效地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产业升级和建设安全宜居、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霍尼韦尔在上海设立了中国研发中心,致力于积极建立一流的本地研发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其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创新实力,创造出满足中国用户和社会需求的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在业务发展的同时,霍尼韦尔高度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家园建设计划”这一独特的全球公益项目,积极关注家庭安全与安防、科学和数学教育、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

霍尼韦尔研发中心(HTS)是霍尼韦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霍尼韦尔在全球的业务提供工程,技术以及解决方案,早在2002年霍尼韦尔研发中心就在北京设立了实验室―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高科技实验室。霍尼韦尔中国研发中心(HTSC)于2007年10月正式成立,整合了位于上海和北京的技术研发中心,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亚洲技术中心及霍尼韦尔全球技术中心。霍尼韦尔中国研发中心位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霍尼韦尔亚太区总部内,并在北京设有研发机构。目前,该中心包含了针对霍尼韦尔旗下三大业务集团:航空航天,特性材料和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验室。

霍尼韦尔特性材料和技术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性材料、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方案供应商。该集团旗下特性材料业务专业生产广泛多样的高性能产品。在中国,其主要产品包括用于空调和制冷的环保型制冷剂、节能隔热发泡剂、食品与药品包装的特殊薄膜、多用途的高级纤维、用于尼龙生产和肥料的树脂和化学品、用于半导体和显示器行业的电子材料以及研究化学品等。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旗下的UOP公司,UOP开发的工艺技术奠定了全球大多数炼油企业的发展基石,助力高效地生产汽油、柴油、煤航、石化产品和可再生燃料。该集团旗下还包括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该部门集团是提供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和服务的业界先驱,服务石油天然气、炼油、纸浆和造纸、发电、化工和石化、生物燃料、生命科学,以及金属、矿场和采矿行业。

坚持以人为本,从B2B转型B2C

多年来,霍尼韦尔更为人所知的是B2B(企业到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商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而在霍尼韦尔HUE,也就是Honeywell Human Factor(霍尼韦尔以人为本)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科技要以人为本,为人所用。霍尼韦尔希望先进的科技能够进入到更多平凡“百姓家”,渗透到民用领域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舒适、健康,从而真正实现“科技服务于人”。这是霍尼韦尔成立智能家居部门的初衷。

每个国家地区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各有不同。在美国,霍尼韦尔也设有智能家居部门,比较流行的一个产品是温控计。很多美国住宅习惯安装温控计,但是这个产品不一定适合中国。霍尼韦尔以消费者需求为主,对中国市场,“消费者担心”的问题十分关注。

如今,在中国,频繁造访的雾霾天让空气质量问题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毕竟,洁净的空气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空气净化产品势必成为撬动整个(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认可的支点,因此在中国,霍尼韦尔智能家居部以空气净化为先。

第10篇

一、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 一) 进出口规模持续增长,进出口月度增幅继续回落

据海关统计,2011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 10117. 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 8%,占外贸进出口比重 27. 8%。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5487. 9 亿 美 元,同 比 增 长11. 5% ,进口 4629. 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 2%。受欧债危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月度增幅有所回落。特别是 2011 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欧元区危机加重,全球经济增长环境恶化,经济贸易风险上升,6 月份以来出口呈个位数增长,连创 2009年以来月度出口增幅新低。虽然从绝对值上看,进出口规模缓慢增长,但总体表现后续增长疲弱。

( 二) 信息与通信技术类仍居主导,部分领域进出口提速

2011 年,我国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类等传统领域出口仍居主导地位,全年出口5294. 6 亿美元,同比增长12. 7%,较整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高 1. 2 个百分点,占比增加至96. 6%。单类产品出口额居前三位的分别是便携式自动数据处理机 ( 1058. 8 亿美元) 、手持式无线电话机 ( 627. 6 亿美元) 、集成电路( 325. 7 亿美元) 。除生命科学技术类、航空航天技术类产品出口提速外,多数领域出口增速下滑。其中生命科学技术类产品出口 178. 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8. 7%,较上一年度提高 2. 9 个百分点; 航空航天技术类产品出口45. 9 亿美元,同比增长31. 6%,较上一年度提高 1. 5 个百分点。2011 年,电子技术类产品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进口产品,全年进口2139. 7 亿美元,占比46. 2% ,较上一年度下降 1. 3 个百分点。单类产品进口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集成电路 ( 1707. 7 亿美元) 、液晶显示板 ( 471. 7 亿美元) 、手持式无线电话机的零件 ( 190. 0 亿美元) 。在整体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萎缩的情况下,生命科学技术类产品进口速度提高,全年进口 158. 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 3%,较上一年度增加12 个百分点,进口占比提高至3. 4%。

( 三) 外资企业贸易增速趋缓,其他企业增速依然强劲

从企业性质上看,外资企业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体。2011 年,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 8015. 3 亿 美 元,同 比 增 长10. 37% ,全年出口 4527. 53 亿美元,占比 82. 5%,较 2010 年下降0. 6 个百分点,全年进口 3487. 22亿美元,同比增长 10. 06%,占比75. 3% 。国有企业进出口 831. 9 亿美元,同比增长2. 09%,全年出口318. 1 亿美元,占比 5. 8% ,下降 1. 1个百分点,进口占比 11.0%,下降0. 5 个百分点。宏观经济政策收紧等消极因素对民营企业出口影响更加明显,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其他企业四季度出 口 环 比 折 年 率 萎 缩17. 52% ,进 口 环 比 折 年 率 萎 缩24. 22% 。尽管如此,其他企业全年进出口占比仍有所提升,其中出口642. 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 1% ,占比11.7%,提高1.7 个百分点,进口占比13.6%,提高1.9 个百分点。

( 四)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明显,加工贸易份额继续缩减

2011 年全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一般贸易出口 898. 3 亿美元,增长 20. 2%,占比提高 1. 2 个百分点,进 口 1228. 9 亿 美 元,增 长18. 5% ; 加工贸易出口 4221. 2 亿美元,占比 76. 9%,下降 1. 9 个百分点。进料加工贸易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全年出口 3824. 6 亿 美 元,同 比 增 长11. 53% ,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69. 69% 。2011 年,中西部承接加工贸易转移初见成效,部分在金融危机中向周边国家转移加工产业的企业回流,加工贸易下降幅度较2010 年度有所收窄,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加工增幅下降,其中苏州、广东两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增幅分别为 -1. 03%、8. 12%,均低于 8. 8%的全国平均水平。从高新技术产品各领域内部来看,各领域加工贸易出口占比变化不十分明显,说明加工贸易占比萎缩对不同领域影响大致相同。

( 五) 主要市场进出口增速放缓,传统市场占比下降

2011 年我国与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萎缩态势,其中出口至欧元区 794. 8亿美元,增长 4. 08%,较上一年度下降35 个百分点,四季度环比折年率萎缩 13. 28%。由于欧债危机蔓延,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经济贸易受到普遍拖累,进出口增速有所放缓,四季度我国出口到其他 “金砖四国”高新技术产品 62. 3 亿美元,较三季度下降 13. 7%,环比折年率萎缩 44. 53%。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来看,亚洲地区仍是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地。2011 年,我国从东盟、韩国、中国台湾和日本进口 2891. 9亿美元,同比增长 11. 3%,占比62. 4% ,较上一年度下降 1. 2 个百分点。中国香港、欧盟和美国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合计占比 64. 6%,较 2010 年下降0. 6 个百分点。其中在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类领域出口至上述三个地区的高新产品占同类技术领域比重分别为69. 35% 、67. 33% 和 65. 68% 。

( 六) 中西部地区出口快速增长,东部地区占比继续下降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仍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主要集中地,但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增长,特别是出口增长强劲。2011 年全年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171. 7亿美元,同比增长 80. 2%,占比提高 1. 2 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出口217. 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8. 2% ,占比提高 2. 3 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出口 5098. 8 亿 美 元,同 比 增 长7. 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比重继续下降。2011 年中西部地区进口增幅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168. 1 亿美元,增长46. 9% ,占比提高 0. 8 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比提高 1. 0 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进口增幅下降较大,进口增长 10. 0%,下降 22. 2 个百分点,占比由 93. 9% 下降到 92. 1%。中、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在传统产品领域之外的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领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贸易比较优势。2011 年,东部地区在传统领域出口占比仍占据绝对优势,光电技术类产品出口314. 16 亿美元,区域占比 97. 86% ;中部地区材料技术类产品出口 6. 43亿美元,占比 13. 63%; 西部地区航空航天技术类产品出口8. 24 亿美元,占比17. 93%。

( 七) 整体国际竞争力略有下降,产业内贸易指数下滑

2011 年高新技术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有所下降,贸易竞争力指数 ( TC 指 数) 由 2010 年 的0. 0881 下降到 0. 0848。传统优势领域中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类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领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由0. 5832 下降到 0. 5762,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领域的贸易竞争力有所下滑。随着我国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高新产品中部分新兴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得到提升,其中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类和材料技术类领域虽然仍处于净进口状态,但是国际贸易竞争力较 2011 年均得到提高,生物技术贸易竞争力指数由 - 0. 0856 提高到 - 0. 0465,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由 -0. 6540 提高到 - 0. 6062,材 料 技 术 领 域 由- 0. 1340提高到 - 0. 1111。近年来,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指数呈下滑趋势,但在国际分工格局方面变化不大,中美之间在高技术领域贸易仍表现为垂直分工,中国与东盟之间在高新技术产品领域贸易仍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中美之间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 GL 指数) 由2010 年的 47 下降到 2011 年的 43,中国与东盟之间的 GL 指数由 2010年的 65 下降到 64。2011 年高新技术产业多数领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处于 50 以下的较低水平。我国与日本之间的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指数最高,为73,两国在生物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材料技术和航空航天技术贸易领域属于水平分工,特别是在生命科学技术贸易领域属于高度水平分工形态。我国与东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指数为 64,为水平分工; 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领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达到了 88 和 76,属于典型的高度水平分工状态; 在材料技术领域的产业内贸易也达到水平分工。高新技术产业内贸易指数排在第三位的是欧盟,为 58。其中,我国与欧盟在材料技术领域贸易属于典型的高度水平分工,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领域贸易比较活跃,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领域贸易不活跃。我国与美国之间在高技术产业贸易属于典型的垂直分工,两国在生命科学技术、材料技术领域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为95 和 98,属于高度水平分工状态。

二、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12 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国内经济贸易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与问题依然突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一) 面临挑战

一是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全球贸易增速回落,高新产品出口增长面临下行压力。2012 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将延续上一年度的缓慢增长态势,虽然部分经济体的经济景气度指标呈现向好迹象,但考虑到宏观政策空间有限,各国对欧债危机能否顺利解决仍持怀疑态度,整体经济观望情绪较大,经济表现温和复苏。下半年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仍主要取决于欧债危机的解决、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表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2 年 1月份 《世 界 经 济 展 望》 预 测,2012 年全球经济减速似乎已成定局,预 计 发 达 国 家 经 济 增 长 率1. 2% ,新兴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 5. 4%。从全球贸易来看,表征国际贸易领先指标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 BDI) 似乎也预示了贸易增速回落的事实。2012 年开年以来,该指数始终处于历史低位运行,2012年 2 月下降到 647 的历史低点,不到 2011 年的 2161 高点的 1/3,虽然 3 月份以来该指数缓慢上扬,但全球贸易复苏动力不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 年世界贸易增长率 3. 8%,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增长率均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来看,实现稳定增长难度加大。2011年欧债危机对中欧高新产品双边贸易影响明显,特别是下半年危机恶化后导致中国出口大幅萎缩。全年我国对欧盟出口高 新 技 术 产 品1124. 5 亿美元,同比增长滑落至个位数 ( 3. 5%) ,占高新产品出口比重降至20. 5%。2012 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出口 245. 0 亿美元,季度环 比 ( - 20. 3%) 与 季 度 同 比( -1. 04%) 双双萎缩。目前,欧盟是我国高新产品的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欧元区及欧盟成员经济收缩将通过贸易渠道产生溢出效应,加大高新产品出口稳定增长的难度。

二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剧,出口企业利润受到挤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供给动力不足。2012 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相反,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逆转的结构性问题,低成本竞争优势正不断削弱。预计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刘易斯拐点”的逐步呈现,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短缺以及随之而来的外贸企业用工难问题将成为困扰外贸企业的突出问题之一。普遍性的融资难问题将加重企业的经营困境。自 2010 年三季度至今,我国政府 9 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 4. 5个百分点,5 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 1. 25个百分点,导致市场资金趋紧,银行借贷成本提高,企业财务费用上升,特别是大量从事外贸经营的中小企业被排斥于银行授信额度之外,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转向高利贷或民间借贷,导致融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外贸企业在经历 “用工难”、“融资难”之后,企业盈利受到影响,企业家信心不足,部分东南沿海城市出现 “跑路潮”风波。中国人民银行对 5000 家企业开展的调查问卷显示,2012 年一季度,企业盈利指数为 51. 19,经营景气指数为 64. 35,均创 2009 年三季度以来新低,企业家信心指数较2011 年四季度略有回升,为 2009年三季度以来次低点。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向新兴产业领域蔓延,高新产品拓展国际市场难度加大。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各国经济仍未完全走出危机阴霾,贸易保护主义相继抬头。截至目前,中国已经连续 17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2012 年以来,我国共遭受了 8 起贸易摩擦,涉案金额 22. 8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80%。从贸易摩擦领域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关注的对象。自2011 年至今,美国相继对我国太阳能电池和应用级风塔提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伴随 “双反”调查的还有各种专利侵权诉讼、破产限制购买法令等措施。2012 年,全球经济在低迷中缓慢增长,美、法等国家政治大选、主要发达国家推动本国制造业发展,在各种政治、经济因素的作用下,预计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只增不减,国际贸易形势更加严峻。

( 二) 发展机遇

一是新兴领域的宏观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产品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新的增长引擎逐渐发力。为促进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在 2010 年国务院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基础上,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太阳能光伏产业 “十 二 五” 发 展 规 划》、《环保装备 “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清洁生产推行 “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此外, 《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等陆续。这些政策的出台和相继实施有利于未来产业的有序、健康发展。目前,新兴产业领域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强劲,新能源等领域发展态势迅猛。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 GWEC) 2012 年 2 月最新的全球风电市场报告,全球风电产业2011 年 新 增 风 电 装 机 容 量41000MW,中国排在首位,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 44%。从产业国际化发展来看,部分领域出口竞争力稳步提升,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领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提高。

二是企业研发支出持续增长,知识产权国际化程度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向高技术含量升级有望。近年来,我国研发支出呈稳定增长态势,研发强度不断提高。美国巴特勒研究所最新的 《2012 年全球研发投资预测》显示,中国研发支出年增长率 12%,研发强度从1995 年的约 0. 6% 提高到 2011 年的 1. 6%,如果中国研发支出年均增 长 保 持 11. 5%, 美 国 保 持4. 0% ,到 2030 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研发大国。企业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增强,推动知识产权国际化程度提高。中国在五大专利局 ( 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和中国) 获得授权专利数量持续增长。目前所获得的专利授权数量相当于欧洲和韩国总和的 2 倍。从所获得的专利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数字计算机、电话和数据传输系统、无线和有 线 传 输 系 统 等,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向高技术含量迈进提供了技术准备。

三是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不断发展,新基地不断加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的产业基础逐渐成型。经过几年来的培育和发展,前三批认定的 58 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已经积累一些龙头企业,产业链日益完善,产业集聚程度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目前,基地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业已形成相当出口规模,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显著增强。2011年,上海张江等 10 家生物医药基地进出口 4833. 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 24%,其中出口 2294. 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 1%; 江苏省无锡市等 5 家新能源基地进出口843. 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 2% ,出口 499. 08 亿 美 元,同 比 增 长18. 4% ; 江西鹰潭市等 14 家基地进出口 175. 12 亿美元,同比增长40. 73% ,其中出口 100. 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72. 21%。2012 年,为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商务部、科技部将针对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新兴领域,从国内相对成熟的地区培育一批新基地。作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载体,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将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高技术产品贸易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奠定、巩固坚实的产业基础,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持续的动力。

三、政策建议

( 一) 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均衡发展

一是继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产品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地区结构和国别结构; 二是充分发挥我国巨大市场规模优势,重视进口对外贸协调发展的平衡作用; 三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提升新兴领域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的比重。

( 二) 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加快制定并出台支持创新的配套政策; 二是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鼓励企业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与科研院所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重组,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是着力提升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

( 三) 着力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点

一是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出口产品升级换代;二是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从组装加工向研发设计、销售物流等环节拓展; 三是鼓励高技术产业在境外开展技术研发合作,以技术、服务带动产品出口。

第11篇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李本正介绍说,嫦娥三号卫星将于今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嫦娥工程分为三个阶段:探、登、驻,其中探就是无人探测器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其中包括“绕、落、回”三期。嫦娥三号任务作为二期工程的主任务,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实现软着陆和月球车巡视探测活动。

此次嫦娥三号月球车要完成月面移动、空间技术探测、环境感知、障碍识别、路径规划,自主导航和地面遥测的组合模式,将在我国深空探测多方面实现突破。(耳东/文图)

北斗探空系统开发成功

最近,二院23所北京长峰微电科技有限公司的自主创新项目——北斗探空系统开发成功,中国航天科工又增添了一项新的民用产品。

该系统基于GPS探空系统技术平台进行开发研制,使用北斗导航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可以进行风场、高度和气压的解算,需要时可以同时接收GPS的定位信息进行相互校准,以提高相关气象要素的探测精度,比起GPS探空系统,其标校效率大大提高,数据的一致性与产品的合格率也有大幅提升。

目前,该公司正为参加今年下半年中国气象局举办的国产北斗探空系统的比对而积极做各项准备工作。(杭文)

星载电推进系统地面项目通过评审

近日,星载电推进系统地面集成验证项目顺利通过上级机关组织的立项论证评审,标志着该演示验证项目立项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即将进入工程实施阶段。

电推进是一种新型航天推进技术,是我国高轨卫星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院士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要开展电推进研究工作。通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电推进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突破了较大口径离子推力器为代表的关键单机。

“十二五”初期,东方红三号B卫星平台战略性地把电推进作为平台的标准配置,使我国电推进工程应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航讯)

第二届“飞航杯”大赛启动

未来的飞行器该如何设计,7某项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怎样更具创新性?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业者有着足够的想象力。8月31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三部和中国宇航学会再次启动了为期一年的“飞航杯”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

本次大赛旨在普及飞航知识,展望未来蓝图,营造创新氛围,搭建交流平台。它将在继承首届大奖赛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在注重飞行器总体设计的同时,新增关键技术创新设计主题,引入“梦想导师”制,增加“梦想开放日”展示环节,采用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与大众评分相结合的评审方式,精彩局面值得期待。

本次飞行器设计大赛的官方网站为.cn,协办单位为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

神舟十号搭载人参种子交给澳门科技大学

8月23日,神舟十号飞船为澳门科技大学搭载人参种子交接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仪式上,中国航天基金会作为搭载方代表将人参种子交给作为委托方的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研究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吉林省抚松县人参产业办公室将联合组织专家小组,利用此次搭载神舟十号飞船进行15天太空之旅的人参种子,进行基因分析、品种选育、农学研究、化学分析、生物活性测试、产品研发等工作。

今年6月,由澳门科技大学委托搭载的100克人参种子和31克西洋参种子在神舟十号船返回舱内完成了15天的太空之旅。(杭文)

遥感卫星17号发射成功

第12篇

2008年,天津工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全年总产值增长24.6%,增加值增长2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3.85%。主要经济指标均处在全国前列。

一是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实力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净增近千亿,达到3520亿元,在GDP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位于上海、苏州之后居第三位,占全市GDP的比重56%,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壮大,百亿集团比上年增加3家,达到25家。中小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户数增长了78%,达到14万户,一批创新型、创业型、就业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各项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是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链进一步向高端转移,引进和发展了渤海装备、天狮、绫致等十个总部经济,吸引了直升机、中兴、718等十个大院大所相继落户。产业发展进一步向高质转化,工业企业申请专利突破1万件,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达到24个,赛象、钢管、海鸥等一批企业参与了国际、国家标准的制定。产业结构进一步向高新转变,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培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天津工业覆盖了高新技术产业的9个领域,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28.4%,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三是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坚持不懈地抓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实施了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08项,总投资5397亿元。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推出了80项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4358亿元,平均投资规模54.5亿元。到去年底有20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出1400亿元,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0%。

四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着眼于提升工业的原创能力,重点打造了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等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着眼于提升工业集成创新能力,重点建设了钢管、汽车等十大产业研发平台;着眼于提升产品和工艺创新能力,重点培育了19家国家级和26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吸引和聚集了一批创新人才,增加了科技投入。

五是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按照构建集约、节约、生态发展模式,大力推动产业集聚,以大飞机、大火箭、大造船、大乙烯、大炼油等龙头项目和龙头企业为依托,聚集了一批关联企业,在滨海新区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产业聚集区,聚集效应逐步显现,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38.5亿元,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大力开展节能降耗,以结构降耗为根本,以技术降耗为支撑,以管理降耗为保障,实施十大节能工程,工业节能继续保持全国领先。

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值得总结,我们体会最深的有四点:

一是坚持三个一批抓项目赢得了发展先机。去年一年,项目对全市工业增长发挥了突出作用,特别是四季度,在全国增速大幅回落的情况下,天津工业逆势上扬,11、12两个月当月增速位居全国第一,主要得益于项目的贡献。

二是坚持三高产业发展方向获得了竞争优势。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占据了同类产品的高端,才使我们能够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高端高质高新的产业结构是天津工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内生动力。

三是三个层面联动拓展了工业的发展空间。三个层面联动战略充分发挥了滨海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区县的积极性,滨海新区的聚焦效应惠及区县,带动区县加快发展,一批批工业大项目相继落户,区县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区县工业成为全市工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四是干事创业的激情成为全市工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业上下“五加二,白加黑”,干事创业,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咬住目标不放松,圆满实现了一季好于一季,全年好于上年的目标。

(二)

2009年,按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工作要求,工业主要发展目标是:工业增加值增长16%;利润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出口增长15%;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5%。

(一)坚定信心保增长

保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增长就是保证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继续处在全国前列。对工业来说,保增长就是要保持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实现今年好于去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6%是留有余地的目标,按照好于上年的要求,工作目标要增长21%以上。从目前情况看,完成这一目标任务是很艰巨的,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一是抓市场开拓,向市场要增长。要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用好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调整出口结构,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要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利用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积极抢占回暖的建筑市场、扩大的配套市场、新兴的农村市场和节日的消费品市场,为生产增长创造更大的空间。

二是抓投产达产,向项目要增长。2008年底竣工的316个项目,设计新增产值2000亿元,这是今年增量的主要来源,要一个一个的抓投产,一个一个的抓达产,使其早见效,为今年增长做贡献。对今年计划开工的517个项目,要创造条件促其早开工、早竣工,力争部分项目当年开工,当年见效。

三是抓兼并重组,向调整要增长。当前,金融危机加速了企业的优胜劣汰,有实力、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要充分利用国家振兴汽车、钢铁等九大行业鼓励重组的政策,不失时机地实施低成本跨地区扩张,迅速把规模做大,为增长引入新的增量。

四是抓挖潜增效,向管理要增长。这是稳住存量的一个重要措施。这一轮金融危机,使很多基础原材料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市场也骤热骤冷,企业经营风险加大。必须苦练内功,精打细算,倒逼成本,顺应市场,让管理出效益。

(二)齐心协力渡难关

渡难关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市委、市政府出台了30条政策措施,重点解决项目建设、渡难关和保就业三个问题。经委帮助企业渡难关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资金支持。从经委各项专项资金中切出1.9亿元,对企业给予扶持。其中5000万元采用价格补贴方式,支持优势企业开拓市场;1亿元用于中小企业担保,解决融资难问题;4000万元用于贴息,扶持潜力企业尽快成长。

二是政策扶持。和建委联手,帮助企业开拓本地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配套市场,首批推出了工建合作发展第一批产品推荐目录,确定了首批进入目录的78家企业,大体有245亿元的配套市场份额。和商务委、农委联手,组织企业开展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活动,参与设施农业建设,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和财政联手,在政府采购目录中鼓励采购本地产品,使更多的产品进入政府采购。

三是服务基层。由委领导带队,组成14个工作组,深入到500户中小企业上门服务。经委门户网站开通网上办事平台,实现网上受理,公布服务热线电话,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及时受理企业反映的问题。

四是审批提速。经委承担的36项审批事项,暂缓执行10项,取消9项,能耗3000吨标煤以下能评实行备案登记,改由事后监管;保留的16项压缩审批时限50%以上,其中能评办结时间由15天缩短到8天,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等3项事项实行立等可取、当场办结。

(三)抢抓机遇干项目

项目是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保障当前、支撑长远的重要抓手。

一是抓好在建项目建设。重点是抓好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要关死后门抓开工,倒排工期抓建设。80项重大工业项目中,尚未开工的17个项目,上半年要确保全部开工;在建的43个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节点如期推进,年内确保百万吨乙烯、渤海化工园、北疆电厂一期等17个项目建成,累计建成37项,完成80大项目总投资的40%。同时,还要抓好面上517个项目的建设,全年要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亿元。

二是抓紧在手项目报批。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抽调精兵强将,组成项目申报组,做好各环节的跟踪,使项目能够尽快得到核准和备案。

三是抓足重大项目储备。落实“五紧盯”,用好央企恳谈会和对台招商两个平台,再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要创新招法,从单个项目转向产业化基地项目,从龙头项目延伸到配套项目,从制造环节拓展到总部、研发、设计环节。对目前在谈的总投资2500亿元的130个项目,要进行认真梳理,不断优化储备项目的结构。要加快谈判进程,让更多的在谈项目变成在手项目。

四是抓实投资环境打造。要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一批具有一流承载能力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功能区。在着力改善硬环境的同时,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大功夫,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投资环境,使项目引得进、建得快,让企业留得住、长得大。

(四)科学发展上水平

要按照站在高起点,抢占制高点,达到高水平的总要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实现高端发展。

一是加快构建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结构。2020年天津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一个新型工业体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撑、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国家战略产业为依托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四个基地: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战略产业基地、高水平研发转化基地和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发展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壮大国防科技等战略性产业;打造10大产业集聚区和100个产业集群,培育20个千亿集团、10个千亿品牌。今年,要按照规划,在主导产业的发展上取得新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要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