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7: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县域经济研究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豫南和皖北县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苏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有产业联动发展的可能性。结合各县域优势产业和资源特殊性,提出淮河经济走廊建设应打通东西向水道、构建绿色生态农业走廊、促成资源型工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化等建议。
引言
淮河流域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间,流域内经济发展落后,处于周边五大经济带的“虹吸”范围内。在此背景下,以经济走廊的模式进行沿淮的生态经济建设方案得到了皖、苏、豫等政府的积极性响应,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战略随之孕育而生。该战略以淮河为依托,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落脚点,着力构建淮河黄金水道、淮河流域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沿淮工业特色产业基地,以“一带三核多节点”的空间发展格局来推动淮河流域经济转型升级。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概念,首次在2011年由中国工程院专家在“打造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研究课题中被提出。2012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编制了《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推动我国东中西地区协调发展》研究报告,并于2013年将最终成果——《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上报国务院。
流域内产业协同发展无疑对加快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仅有少数学者关注核心城市的信息产业经济发展问题[1],对县域经济关注不足,而淮河流域广大农村地域欠发达。本文选取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节点城市(共27个县区)的经济指标作为空间统计的数据源,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点,并对走廊县域间的产业关联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流域产业的协同发展提供建议。
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一)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范围界定
淮河生态经济走廊这一战略构想包含自然地域、经济区划、“一带三核多节点”空间组织战略等多维度考量,但目前关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的范围是流域尺度还是干流尺度的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在发展初期经济走廊应归于干流尺度。首先,从空间区位层面上说一带三核多节点发展模式中,无论是核心城市还是所涵盖的节点城市多位于淮河干流两侧。其次,在区域经济发展层面,淮河流域处于经济“洼地”的位置,干流尺度的发展规划无论对削弱经济“虹吸”作用,还是对寻找区域内部源动力都大有裨益。在行政区划方面,干流尺度的发展规划能够减少跨省合作带来的阻力,对走廊产业的耦合趋向具有重大意义。总之,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在发展初期应是一个以信阳、蚌埠和淮安为核心,以淮河主干道周边县区为节点,跨豫皖苏三省的经济“干线”。
(二)淮河生态经济走廊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特点
分析27个核心城市2013年GDP值,结果显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内经济发展状况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东北高、西北低,并沿淮河干流逐渐递变的特点。走廊内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阜南县与洪泽县相差38 815元。从产业结构特征上来看,走廊内各县域产业结构特征有较大差异。信阳的固始、阜南、横川等县的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各县。六安和淮南的霍邱、颍上、凤台等县第二产业比重均远超平均水平,凤台甚至达到67%。
而处于淮河下游苏北城市,如盱眙、泗洪、大丰等县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由此可得出,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存在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从一定程度上说,空间的邻接使得邻近区域具有共同的发展资源,从而使得产业结构也趋于同构[2]。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核心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空间差异。大体上看,淮河上游豫南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中游皖北矿藏资源丰富,又是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其他区域。下游苏北通过承接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转移拥有一定发展基础,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占比较高。尽管上、中和下游河段县域产业结构大多数以“二、三、一”为主,但豫南和皖北的第一产业占比均未降至20%以下。按照库兹涅茨理论[3],工业发展阶段仍旧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苏北则属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表示各区县的生产水平在空间上的联系,利用Moran散点图表现空间联系的全局指数和局部指数计算结果[4]。在绘制的Moran散点图中,第一和第三象限内分布的点数明显多于二、四象限,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内节点城市基于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方式主要是高值与高值聚集,低值与低值聚集。位于第一象限的大多是三大核心城市(信阳、蚌埠、淮安)的下辖区县或位于其附近,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走廊“一带三核多节点”模式规划的合理性。
同时,处于第三象限的区县位于经济走廊的中下游地区,根据其产业结构特点,可知该区域存在农副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二产业生产效率不理想等问题。凤台和桐柏县位于第四象限,两地人均GDP显著高于周边区县,二者的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3%、67%、21%和14%、64%、22%,产业结构极为相似。凤台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电为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产加工和附加值链。桐柏是淮河的源头,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拥有丰富的矿藏,动植物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2013年新引进招商项目8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其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两者人均GDP的比较优势,主要基于区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
二、淮河生态经济走廊县域产业关联特征
分析走廊相关城市的优势产业和资源特征,并结合Moran散点图的分析结果,发现城市间的资源相似导致产业同构,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呈现块状发展的模式。区域内城市依靠相似资源而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使供给侧难以转型升级,成本梯度效益无法实现,也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比较优势而陷入盲目降低成本的恶性循环。因此,依托走廊内的优势稀缺资源发展主导产业,并对其进行有序的整合,横、纵向扩宽,加深产业链,是提高产业协同能力,刺激走廊内GDP增长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成为我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必由之路。
桐柏的天然碱储量丰富,居亚洲第一,利用此优势发展主导产业,以此吸引龙头企业迁入。颍上县和凤台县拥有大量的煤炭资源,依靠淮南、蚌埠两市老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依托煤焦油技术与下游城市的装备制造业、医药化工业达成产业关联。洪泽县及周边地区岩盐储备居世界首位,发展盐化工产业极具比较优势,与煤炭、石灰石资源对接可以进行烯烃生产。此外,淮安和盐城承接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丰富经济走廊内的产业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淮河生态经济走廊产业发展建议
(一)加快构建东西交通通道,充分发挥水道航运价值
从整体视角来看,流域内南北向交通较为便利,在京广、京九、京沪三条铁路的引导下,区域内的经济纵向流明显强于横向流。东西向水运通道联系较少,使得走廊上、中、下游各县域的发展相对孤立,且水平不一。因此,加快规划走廊东西向的交通线路建设,充分发挥淮河各支流及下游水网的航运功能,对于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横、纵向扩宽产业链条,疏通资本流动的脉络具有重要意义。
(二)坚持优势互补,积极打造生态农业走廊
淮河流域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第一产业在县域城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比大,但对GDP的贡献率较低,因此整合区域内的优势,打造一条以高品质、绿色生产为主题的生态农业走廊对于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信阳市地处走廊上游是全国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固始、光山等县有发展创新型农业的技术条件,也是优质粮油的生产地。处于走廊下游的盱眙、洪泽、涟水、沭阳等县建有国家农业示范区,是优质蔬菜和花卉的供应地,上下游城市利用区位优势,调节生产模式,建立畅通的销售平台,能够带动沿线城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物流业协调发展。同时促进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与当地旅游资源相结合,积极打造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将第一产业推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三)引导资源型工业向效益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走廊中游的凤台、颍上等县的煤炭、化工等工业企业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地区坏境容量要求较高等问题。立足于经济走廊生态发展的要求,发展清洁型、效益型工业是未来相关产业的转型方向。相关企业应积极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利用知识的外溢效应为经济规模效益充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引导煤炭资源与走廊内的岩盐结合,倡导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等生产方式,扩宽产业链上下游的耦合面,从根本上提高经济与环境效益。
(四)调节产业结构,强化产业链条
走廊内城市的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普遍,集中表现为各县域发展相似甚至相同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诸如建材、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具有效益好、附加值大特点。虽然在短期内该类产业会成为一些县域的经济增长点,但从全局、整体的角度审视,产业同构会造成市场恶性竞争,企业规模难以扩大,收益负增长等严重后果。为此,政府需要立足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需求以及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有计划地引导该类产业进行有序转移或改组,同时结合产业链条上的“疏松点”,有目的地引进配套产业,提高产业间的关联性,循序渐进地解决产业同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Abstract:The10thfive-yearplanproposedthegoalofthenewsocialismruralconstructionofcountryside.FacingtheserioussituationofChineserurallaborforcesurplus,fromtheperspectiveofefficiencyoftheallocationofresources,takeanadministrativevillage(villageZuo)fromtheeastofHenanprovinceasacase,thearticlehasanalyzedtheresourcesallocationsituationandtheexistingquestionofvillageZuo,andpointedoutthattheenhancementoftheefficiencyoftheallocationoflaborresourcesandthesmoothtransferofruralsurpluslaborforceisthetoppriorityofthenewruralreconstructionofvillageZuo.Fromthefoundation,itdiscussedthesuggestsofhowtoimprovetheefficiencyoftheallocationofrurallaborforce.
关键词:资源配置;效率;新农村建设
Keywords:ResourcesdispositionEfficiencyNewruralreconstruction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即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而要想顺利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从现有的资源效率入手,面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严重剩余的现状,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本文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选取豫东平原上一个行政村左庄为案例,分析了左庄现有的资源配置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左庄的新农村建设该如何进行。
一、个案选择
1.左庄发展现状。左庄位于河南省柘城县城西约5公里处,地处平原,但交通却不便利,只有村外一条失修的柏油路可通往县城,最近的铁路线距村子也约50公里。全村共277户,耕地770亩,全村共1064人,其中男554人,女510人,户均人口4.1人,人均耕地面积约0.72亩,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一直以来以农业为主,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也有棉花、绿豆、大豆、芝麻、高粱、花生等,主要的间种套种方式是麦套棉花。在非农产业方面左庄基本没有发展,目前村内还没有任何企业,仅代销点三户,营业额一般不超过30元/天,另外就是本村一户人家承包外村的两个窑门(制砖厂,一个砖窑有6个窑门,该农户承包了两个)平时会雇用一些村民去那干活,由于每天工资最多只有7到8元,所以一般只能招到留守妇女或身体健康的老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村里开始有人陆续外出打工,如今打工已经成了左庄经济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
2003年柘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67元,以此数据和柘城县整体发展推算,左庄人均纯收入也大概是这个数目。而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河南省为2236元。这些数字说明左庄的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偏下水平。
2.个案选择意义
首先是笔者的经历和研究兴趣。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亲戚朋友中有很多人现在在外打工,对他们的生活状况一直非常关注;作为一名经济学研究生,我认为研究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与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也是我的责任所在。能否选择一个村庄作为研究对象,著名社会学家先生在他的著作《江村经济》一书中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该书肯定了把一个村庄作为研究对象的可行性,书中援引费思博士的观点,认为在这种研究的最初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江村经济》一书就是以“开弦弓村”这样一个村庄为对象来研究农村状况与问题的。在此,笔者也想借鉴费老的研究方法,尝试着把一个村庄作为对象来进行研究。当然,试图通过对一个村庄的研究来反映劳动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无论如何,以左庄村为个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要研究的问题。其次是所选择的村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要研究的问题。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按全国的区域划分来说属于中部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中等,落后于东南沿海一带,但又比西部偏远地区发达。左庄村作为河南省商丘市所下属的一个行政村,她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特点。
同时,作为一个本地人在当地进行研究,不仅没有语言的障碍,而且对本地的风土人情
相当熟悉,容易和老乡打成一片,便于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和支持,这能有力地保证调杳资
料的搜集和访谈的顺利进行。
二、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俯瞰左庄新农村建设
1.资源配置效率与新农村建设
A.P.勒纳:“经济问题就其根本性质来说是个选择问题。除非有稀缺性,否则选择是不必要的。一切需要都可以得到满足。除非一种要素有几种可能的替代用法,否则选择是不可能的。这种要素智能搞一种生产。”[1]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经济过程都表现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产资源的一种有机组合。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质量的高低则取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配置好坏,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我们如何对一种资源的多种用途做出正确的选择,实现最好的资源配置。
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将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按比例地分配在各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以满足人们各种不同的需要。资源配置一般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资源配置而形成的社会供给的比例与社会需求的比例相适应,避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也就是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二是要讲求经济效率,节约资源,作到人尽其材、物尽其用、地尽其力,也就是资源利用的充分性。达到上述两个目标,就说明资源配置是优化的[2]。我们知道,任何物质生产过程都离不开人和物。在这个意义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就构成生产要素。“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能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他们结合起来。”[3]针对我国农业区域广大,各地农业资源禀赋、农业技术应用、劳动力数量和人力资本构成等差别很大的现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考虑农业资源不足与国民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又要考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需要和区域性、结构性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可能,必须对农村经济资源做出正确而又有效的选择和配合。
2.左庄的资源配置现状
左庄的资源现状主要表现是物质资源不足,人力资源过剩,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人力资源过多,人力资本稀少。人力资源作为资源之一,它与人力资本是有区别的,人力资源只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若这种能力未发挥出来,它就仅仅是一种潜在的劳动生产力,若开发出来,它就变成了现实的劳动生产力;只有当人力资源在它不断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更大的新价值来,人力资源才具有资本的属性[4]。按照何景熙的界定,农村劳动力指户籍所在地为乡镇农村人口中15-64周岁的男性和女性个人[5],左庄农村劳动力人口按此方法计算有722人。《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状况调查分析》的有关数据表明,2000年农村平均每人全年参加农业生产1070小时(农忙705小时,农闲365小时),按每个劳动者每日有能力参加劳动8小时,按全年参见劳动300天计算,全年有能力参加劳动2400小时[6]。由此看出,每个劳动者的劳动饱满程度只有44.6%,即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劳动率大约为55.4%,如果用这一剩余率来表示左庄的劳动剩余率,目前左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722×55.4%=400人。
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左庄的劳动力基本上处在人力资源的状态,人力资本化程度较低。正因为此,他们中绝大多数从事的都是简单的体力工作,获取的也都是最低的劳动报酬。由于缺少人力资本,村域经济发展缺少带头人,所以整个村庄呈现的是平行式的发展,而没有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式的发展,因此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比如在农田灌溉以及农用工具方面,左庄目前80%以上的农户家庭都有自己单独的灌溉和农用工具,使农田水利逐渐走向了家庭化的趋势,这种“小农经济”的思想使现有的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每家每户只关注自己的发展,而忽略了协同发展。
第二,自然资源尤其特色资源缺乏。全村耕地共计770亩,人均耕地为0.72亩,这是官方统计资料,据笔者调查,由于人口增长而造成的宅基地资源的不足,几乎全部是由耕地进行填补,再加上一些因农户个人为了建房而利用耕地制造建房所拥砖块而破坏的那部分土地,左庄的耕地面积根本不足700亩。在后,由于家庭规模的逐渐细化,使原本就比较零散的土体越发分散化,在笔者调查的一家农户中,他们家三亩地竟然被划分了十几块,平均每块地不到0.3亩,所以每次收种只能是全手工操作,机械化根本无法操作。土地先天性的缺乏和后天被细分的格局导致农产品也只能维持基本的家庭口粮需要,90%以上的农户都认为种地最根本的是为了保障口粮需要,所种植作物基本上以小麦、玉米为主,呈现不出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商品率极低。在矿产资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供开发的特色资源。
第三,资产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匮乏方面,在资金方面据笔者考察,左庄80%以上的农户处于收支平衡点上,没有资金积累;由于耕地面积狭小,县域经济发展缓慢的大环境,以及在地里位置和交通上的不便,使左庄在经济作物上的发展一直没有起色,农业经济也仅仅停留在家庭保障的层面。左庄目前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打工和现有的个体运输业务(最近两年才逐渐发展起来),据笔者对打工人员和从事运输业务的家庭调查而知,他们多数情况下的报酬也仅仅能够维持家庭的基本开销,即使稍微有些剩余也主要考虑到子女上学、家庭住房或者子女婚嫁等方面的花费上,根本无法抽出多余资金去投资。由于没有特色资源,在引进外来资金方面基本是零发展,由于没有资金和人力资本,所以左庄的乡村工业几乎是零发展状态。
由此可见,左庄资源配置现状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自然资源、资产资源不足,而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3.左庄新农村建设中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在党和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第三项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途径。面对前文中已经论述过的左庄资源配置状况,可以看出目前提高左庄农民收入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提高左庄劳动力资源效率,如果不能把左庄剩余劳动力有效地利用出来,那么搞好当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及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都是不现实的。那么如何利用左庄剩余劳动力呢,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合理排除法进行解决,立足左庄现有资源状况可以看出,要想使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一是转移剩余劳动力,二是引进资金。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引进资金对于目前的做庄来说可能性很小,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转移剩余劳动力。“三农”问题专家林毅夫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他提出,从长远来看,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转移农村劳动力[7],也即是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要想顺利实现这些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必须从现有的资源配置效率入手,大力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关键。
三、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途径
1.从农地产权制度着手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源效率
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生产中的两大基本要素。由于农村土地能够吸收的劳动力有限,左庄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由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要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其关键还是要回到农民的立身之本——土地[8]。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三农”问题的实质问题,而土地作为中国农民曾经数个世纪为之奋斗的生产资料,对农民来说是其重要的财富,但就目前左庄发展情况来说,土地却又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左庄土地由于自实施以来还没有进行过调整,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使土地规模也日益细化,由于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村内农民的潜意识里一直把土地作为生存的最基本保障,所以就算外出打工也一般要留守一部分家人照看田地,从2005年开始,国家开始逐步减免农业税,这个政策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另一方却更加粘化了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它使外出的农民在潜意识里更加依附于土地,从而阻碍着农民的城市化进程。2003年3月生效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条规定,为了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允许农用土地改作非农之用。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可见,按照该法规定,农民承包土地的义务和责任只能是务农种地,否则就是非法,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由此可窥一斑,在现实的左庄村,土地问题不单单是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还面临着克服由小农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所必须的彻底改变土地的形态和用途的新的问题。这便需要一场更具实质意义的、根本性的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变革,首先就要从直接的入口土地产权制度着手,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使土地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土地经营的规模化、现代化。
2.从农村劳动力资源本身着手提高其效率
“追本要溯其源”,中国农村劳动力从80年代开始就出现快速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中国的农民在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型中也被分化了,农民工成为一个特殊的新阶层。所谓“农民工”,说白了就是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即其农民身份还没有或未能得以转换又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经营乃至居住生活。然而“农民工”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是和劳动力转移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许多“农民工”虽然在城镇打工好多年,却始终是城镇的边缘群体。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很多一部分都只是在做一种“候鸟式”或“游击式”的流动,很难真正融入城市之中,而最终的归宿还是回到农村,这其中固然有制度的因素,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要从其本源出发,从劳动者自身出发,为什么农民工中有一部分最终做到了真正的市民化,为什么农村中有一些孩子通过学习教育真正走向了城市,为什么如今面对这众多的民工潮,一些地区反而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根源不在于农村劳动力不多了,而是其供给结构已经不符合目前的需求结构,任何一项制度性的变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既然面对目前的制度缺陷一时间内不能改变,那么就应该改变自己,农村劳动力目前最应该做的是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和技能训练,提高自身人力资本,一方面是适应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对文化技能水平的偏好,另一方面是培养出村庄自己的领导力量,领导村庄向网络式的发展道路转移。
3.开展乡村工业,就地转移左庄剩余劳动力
先生通过在家乡开弦弓村进行的农业加手工业的典型社区调查后,历经了中国农村的几次历史性巨变之后形成了他的“草根工业论”。他认为,中国农村的真正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与贫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恢复农村企业”[9]。左庄虽然没有矿产资源,但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左庄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重心,因此便可以农业为重心构建本地区的经济体系,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由于全球性的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作为资源性产品的农产品及其关联产品将越来越成为短缺商品,这意味着农产品的价格含量越来越高,农业的市场潜力很大,农业有可能成为获利最高、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通过对河南著名的漯河、新乡刘庄以及目前发展迅速的新乡小冀镇的了解,可以得出,走工业化道路,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资源才可能真正脱贫致富。
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这样一个基本特征,英、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解决“三农”用了近百年时间,日本在这个问题上也花了近两代人的时间。我国虽然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着相对较好的条件,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英美日等国相差甚远,所以我国仅解决“三农”问题估计就要五、六十年左右[10]。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稳步进行,左庄应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寻找自身的特点,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人力资本建设,大力发展村中公共事业及乡土工业建设,做好村的思想工作,加强组织引导,提升党员的带头作用,做到同心同力,共同致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做到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P.勒纳:“经济问题就其根本性质来说是个选择问题。除非有稀缺性,否则选择是不必要的。一切需要都可以得到满足。除非一种要素有几种可能的替代用法,否则选择是不可能的。这种要素智能搞一种生产。”《统制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77页
[2]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44页
[4]企业如何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Html/rlzy/20060407163122263.html
[5]何景熙.不充分就业及其社会影响[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34-50页
[6]原劳动部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223.
[7]林毅夫:新农村需要新型农民2006年8月29日09:04长沙晚报
[8]候杨方.土地:新农村建设的关键[N].经济观察报,200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