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学专题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发挥竞赛活动阵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
小学生积极好动、活泼上进,在学习中渴望与他人比一比、赛一赛,这样的思想特点能够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帮助。笔者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经常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与内容的竞赛活动。竞赛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知识点记忆的竞赛,如生字词默写比赛、课文背诵比赛等等,通过这样的比赛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第二种属于能力方面的比赛,如演讲比赛、朗读竞赛等等,通过这样的比赛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能力的掌握效果;第三种属于拓展性的比赛,如要求学生进行课外调研活动,撰写心得体会,进行课外阅读读后感评比等等。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运用这些竞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让看似枯燥乏味的复习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将竞赛活动融入教学整体设计与规划之中,针对每一阶段学习重难点,以及每一种类型知识点的教学情况,进行竞赛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让学生在充满激情的氛围中开展学习,实现自我能力的最大化提升,这对于增强语文学习效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发挥兴趣小组阵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
兴趣小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延伸,具有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功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但是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制约了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拓展,此时,教师可以发挥兴趣小组的作用,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向课外进行延伸。首先,在兴趣小组设置上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让兴趣小组成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拓展环节,如作文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作文写作技巧训练兴趣小组,再比如学生朗读能力不足,教师也可以在课外开设朗读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发音和情感朗读技巧方面的指导,兴趣小组应当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状况。其次,兴趣小组的活动应当体现学生自主原则。教师帮助学生成立相应的兴趣组织,还要安排专人负责,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内容,拟定活动计划与进度安排,在课余提供充足时间让他们自主开展活动。有了这样的基础,兴趣小组的活动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来,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开展语文知识点的探究和能力的训练,将会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三、发挥专题活动阵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
为了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理解的效果,教师可以发挥专题活动的作用,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难以突破的难点进行专题研究,以及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开展调研活动,提高学生素材积累效果,提高作文构思能力等等。各种专题活动可以突出要点重点,让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巩固,从而着力推进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侧重于发挥三种类型专题活动的作用,首先是针对语文学习难点方面的单项突破,无论是阅读理解、写作还是基础知识,组织学生对于容易出错、不易掌握的环节进行专题研究,在各种题型的训练中和学生一起提炼解题的要点、方法技巧,提高他们对这一项难点的突破能力。其次是学习经验技巧的交流活动,组织学生畅谈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技巧经验,不仅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教师也要做必要的补充完善,让学生能够广泛汲取他人的学习经验,融入到自身语文学习活动之中,实现它山之石为己所用的目标。另外,笔者还着眼于发挥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如重阳节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文明宣传月期间走上街头清理牛皮癣等等。笔者要求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做有心人,仔细观察不同人物的表现,抓住事物的主要经过,发掘深刻的主题进行巧妙构思,必要时进行技巧的辅导,提高作文写作成效。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各类阵地对教学成效的巩固与拓展具有积极的帮助,广大教师要善于整合资源,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
作者:王辛茹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农场学校
作为一名教师,今年我能积极遵守工作室章程,认真制定成长规划,并能对照自己既定计划,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努力上进,积极参加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按时完成导师许校长布置的各项任务,定期向师傅汇报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在师傅的指导下,在工作室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教育思想和教学技能得到明显的提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广泛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化理论素养。
一年来,我先后阅读了《教育非常道》、《小学创造教育》、《教海漫谈》、《做最好的中层》、《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专题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学作研究》、《杜威教育名篇》、《王松舟讲语文》、《教育概论》等十多部专著,摘录了数万字的读书笔记。另外,本年度我还参加了《小学语文专题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两门学科的自学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过关。
二、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
本年度,我能积极争取机会,外出参加各级研讨活动。今年三月份,随镇中心初中领导赴山东杜郎口考察学习;五月份赴淮安参加第八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十月赴南京参加了第九届“现代与经典”和全国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观摩活动;十一月赴南通参加了第五届名师之路大型研讨活动,并参加了在我市举办的“有效教学高层论坛”活动。
三、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展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能。
为了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我能坚持每月在学校开设一堂公开研讨课,每学期对全镇小语教师开设一堂研究课。三次参加工作室教学展示活动,每次都能全力以赴,力争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此外,参加了教研室举办的“有效教学”分片展示活动,并积极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创新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获得“二等奖”,近些天正准备参加市局的电子白板赛课。
四、努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区域整体提升。
作为工作室成员、镇级教研大组长、学校教导主任,我在自我提升的同时,努力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镇教师积极投身小语教学改革,努力践行“活动单”导学模式。在第一时间内将自己所掌握和了解的信息传达到每位语文老师,带领他们边实践边研究,使我镇的“活动单”导学开展得有声有色,得到市局教研室领导的赞赏。我校王群老师参加市局举办的“活动单”导学赛课获高年级组一等奖,代表赴南通参赛或一等奖第一名。十一月份的西片教学展示活动因之也在我镇举行,我在活动中做了专题评课。我镇的“活动单”导学模式下的课堂得到西片教师和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积极撰写论文,总结自身经验得失。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除了看书学习,我的爱好就是写写自己的一些想法,总结自己工作的一些经验得失。一年来,我先后有十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并有二十多篇文章在报刊发表。辅导十多名学生的作文在省级报刊发表,六名学生作文在省级以上获奖。主持申报了国家级子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现已立项并开始研究。
六、辛勤的付出,换来欣慰的回报。
[关键词]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课程资源实践教学
一、准确理解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
目前,对儿童文学课程的定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多师范院校不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开设儿童文学课程,或是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二是长期以来,各师范院校学前、小学教育专业多把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为一门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的课程。这两个问题暴露出现阶段高校儿童文学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对儿童文学与幼儿、中小学教育之间关系不了解的状态以及漠视的态度。这种认为儿童文学与中学生无关,因而在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抛弃儿童文学课程的做法,实际是既不了解儿童文学、也不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表现。其实,儿童文学不仅仅是学前和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资源,也是中学语文课程重要资源之一。众所周知,儿童文学按接受群体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而少年文学主要的阅读对象就是初高中生。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4]6,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4]15,同时,还特别提出了课外读物的建议:“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等。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伊索寓言》等”[4]41。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虽没有直接提及儿童文学,但从我们对四川地区高中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在他们的课外读物中仍占31%的比例,JK罗琳、JRR托尔金、杨红樱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仍是高中生喜爱的读物之一。这就要求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同样要着力提高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儿童文学阅读指导能力,应该将儿童文学课程作为他们的专业主修课程来开设。而只将儿童文学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素养和鉴赏、创编能力,虽然符合文学课程的规律,却忽视了师范生对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培养的需求。对师范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儿童文学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未来职业的需要,他们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组织幼儿、中小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需要具备儿童文学作品分析、评价、讲解以及组织、指导幼儿和中小学生开展文学活动的能力。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课程也应该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来定位,所以儿童文学课程应该同时承担两方面的任务,既要培养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综合素质,又要培养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据统计,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选文(包括课文和练习)中,儿童文学作品总计384篇,占总数的65.1%;苏教版总计208篇,占比为73.3%[5]。沪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选文中,儿童文学作品共计65篇,占总数的25%[6]。再加上前述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可以看出,儿童文学在中小学生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课程和亲子读物几乎清一色都是幼儿文学作品。所以,对于开设儿童文学课程的三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会将所学儿童文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和活动指导能力,是他们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有厚实儿童文学理论功底和研究精神,有广阔儿童文学视野,较强文学活动策划组织能力和课外阅读指导能力的适应于现代教育需要的创新型人才”[7]。
二、夯实儿童文学学科知识
系统的学科知识是教师从教的基础,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在课程教学做出成绩。如前所述,目前各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师多为客串兼职或改行,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训练,对儿童文学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较少,在教学中,他们难免会根据已有的古代文学等学科的授课经验来解析作品、处理教材、指导学生,这样就缺乏针对性,很难达到儿童文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改变对儿童文学课程的轻视态度,构建完善的儿童文学学科知识体系,就成了当前儿童文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浙江师范大学的经验,他们“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儿童文学课程体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就已形成了包括‘儿童文学概论’‘幼儿文学’‘中国儿童文学史’‘外国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创作论’‘儿童心理学’等课程在内的儿童文学课程群”,后来“又陆续增设了‘青少年文学研究’‘童话美学’‘儿童文学艺术研究’‘儿童文学写作’‘儿童影视文学’‘童年史研究’‘儿童动漫制作与欣赏’‘儿童读物编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8]。这些课程,涵盖儿童文学理论、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批评和儿童文学创作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儿童文学学科体系。特别对于刚刚转行的儿童文学教师来说,这个学科体系是他们在教学前必须掌握的,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童文学教师,就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
三、提高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水平
理论研究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学术支撑,也是推动儿童文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把握儿童文学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适时更新知识结构,完善教材,充实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从而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让人惋惜的是,由于师范院校儿童文学从教者大部分是兼职或改行而来的,他们研究的重心大多放在本学科上,很少顾及儿童文学,即使有少量的应景之作,质量也不高。改革开放以来,虽有王泉根、方卫平、刘绪源、朱自强等少数儿童文学研究专家分别开拓出了全新的话语空间,引领了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但与研究的繁荣相比,儿童文学研究显得十分冷清,且后继乏人。以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为例,据张群星统计,1981年至2010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刊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论文仅117篇,硕博论文仅80篇,且存在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缺乏科学系统的方法等问题[9]。因此,提高科研水平,促进儿童文学各领域科研的长足发展,是儿童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儿童文学课程的从教者,要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建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儿童文学理论体系为根本任务,在了解国内外儿童文学研究前沿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掌握研究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特别要加强对儿童文学创作思潮、儿童文学接受理论、儿童文学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同时,还要将这些研究成果作为课程的重要资源,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未来的岗位上也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如此一来,教学和科研二者就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就有保障,儿童文学学科就会有长足的发展。
四、增强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文学教材建设成效显著,仅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教学团队就先后出版了“《儿童文学概论》(蒋风著)、《儿童文学原理》(蒋风主编)、《儿童文学教程》(方卫平等主编)、《少年儿童文学》(黄云生主编)、《幼儿文学原理》(黄云生著)、《世界儿童文学史概述》(韦苇编著)、《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周晓波主编)等系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0]。但一套教材无法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再加上教材特有的滞后性,使得教材不能及时反映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不能完全贴近教学的需要。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灵活使用儿童文学教材的同时,也要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多渠道拓展课程资源,使教学更加符合专业特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儿童文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向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借”。儿童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是对儿童文学创作和前沿理论最敏感的群体,他们的创作和研究经验是儿童文学教学中宝贵的财富,对师生了解近年儿童文学的创作状况和研究方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能够把他们请进学校、请进课堂,与师生一起交流、研讨,无疑会极大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儿童文学的教学效果,提高师生儿童文学理论水平和分析、创编、教学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二是到民间去采。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有天然的亲缘关系,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将采集到的作品转化为儿童乐于接受、有教益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但可以丰富儿童文学课程资源,也能锻炼学生鉴赏、解读、写作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三是到中小学、幼儿园中去找。儿童文学的课程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因此,必须让他们对当前的幼儿和中小学生的文学阅读情况有充分了解,组织学生深入调查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文学阅读情况,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未来的教学对象,也可将现阶段幼儿、中小学生喜欢的甚至是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收集起来,作为我们开展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
本学期,我们以“实践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按新时代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全方位的素质要求,在培训中注重提高教师先进的教育思想,提升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宏大的教育观,忠诚教育事业,有“自我更新”的意识和行为,真爱所教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培育良好的师德修养,健全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树立于平平实实的工作中踏踏实实、努力工作的意念。
结合骨干班培训工作和学员们的学习情况,对本学期骨干班培训工作做如下的总结:
一、积极完善培训实施过程
(一)集中分散,齐头并进,强化理论学习。
在一学期里,组织学员们学习了有关新课程的理论,对新课标的解读、现代语文教学理念、新教材适应性研究,结合本市、本班教学现状,组办了《新课程培训-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新世纪小语教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的检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走在行知路上》、《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等专题讲座。
从理论学习中,学员们了解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及最新动态,接触了课程标准的各种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员们更明白了当今教育创新学习实践迫在眉睫,正如学员张小芳在总结中所说的:“初入骨干班时,我正好接手新的年级,使用的是新教材,遵循的是新课标,缺少的确实新理论。而骨干班的学习正好为我补上了这一课。”确实,来自一线的老师们渴望得到理论的提高,他们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缺少理论的指导,还感到非常迷茫,因此,我在广泛听取学员们的意见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开展了理论学习。
在学习了当今教育最先进理论以及发展态势之后,我们在认真学习理论和总结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对学员们进行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听了这些大量理论知识与生动活泼的实践课例相结合的讲座后,学员们获益匪浅。学员们在总结中写到:“蒋老师大量理论知识与实践课例相结合的生动活泼的讲座,让学员们感叹前辈及上课教师钻研的精神与刻苦的同时,更知道了在实践中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师的努力方向,学习到了解决作文教学中的难题的许多知识和经验,明白了关于创新学习的各种理念以及实施方法;讲座为学员们头疼的作文教学、阅读教学、识字教学等实践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范例。让学员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范例似的讲座为学员们提供了大量科研信息和撰写教学案例教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而且,在这之后的每场学员的“教育案例”展示交流中,她都会就学员们的交流精心进行点评。为学员们成长为新世纪需要的科研型骨干教师奠定了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严格要求,力求实效,提高学员教育教学能力。
本学期,我们坚持每次活动有专题,有落实。结合专题研讨,提供了大量的观摩课例,共计活动25次,观摩研讨课、实践课共计16节次。其中赴南京观摩名、特教师的示范课10节。每次活动我们坚持主题鲜明,安排紧凑,追求实效。先观摩两节课,然后围绕活动主题结合研讨课进行评议,下午,又进行专题讲座。这些活动和课例,既有理论学习,又有专题研究,深受学员们的欢迎。学员们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有理可依,有例可仿。学员们认真听课,作笔记,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评课,既有理论水平的提高,又有源于教学实际的深切体会。每次听课之后,学员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自己所赞赏的、所质疑的教学行为提出来共同斟酌,在你来我往的交流和讨论中,学员们的教学认识、教学思路越来越清晰。学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人均有发言记载。在无形中强化学员们掌握先进教育理论知识,指导了学员们课堂实践。学员们在研讨中逐步提高了理论水平、评课能力、研究能力、实践能力。
另外,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小语教师,还应有乐于献身教育事业,敢于展示自我,善于展示自我的自信和风采,我们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也应该具备这一点的。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有意识的引导他们往这个方向发展。并开展了“以高尚的师德培育人”为主题的师德专题演讲活动,人人上台展示,研讨与评比结合。先由各位学员分组演讲,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演讲,每位学员都能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进行演讲,声情并茂,急富感染力,在全班演讲的基础上,我们又推出两位选手参加所有培训班的演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班选手的演讲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正如学员罗锁花在总结中所说:“骨干班是个锻炼人的地方,它不断给你压力,鞭策你前行,促使你不断超越自我。虽然我们有时感到蒋老师工作太认真了,有些怨言,但回过头一想,就觉得正是由于蒋老师工作认真,我们才克服了惰性,才学有所得。拿研讨中的发言来说吧,蒋老师制定的高压政策要求人人发言。几次活动开展下来,我觉得自己找到了信心,找到了与大家交流沟通的乐趣。”
(三)分析案例,重在随堂,提升学员课堂教学水平
自九月中旬起,我们对各位学员进行了随堂听课,实行面对面的培训,针对学员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着力提升学员课堂教学水平。在听课中,各位学员认真对待,充分发挥创造精神,涌现出许多好课。从这些课中,我们发现每个学员都努力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学以致用,把新的教学理念付诸于教学行为,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充分尊重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落实“双基”,并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只要条件允许,都使用了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课件制作精美,使用恰当,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开发区中心校的夏玲红执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没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发挥创新精神,因陋就简,充分运用简笔画、图画、头饰、贴画……同样以助教学,产生较好的效果。如陵口中心校的束东华执教的《小镇的早晨》。这充分说明本届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有较强的教学创新和实践能力。
(四)模拟考试,学以致用,夯实学员学业管理
针对当前考试命题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专门按试卷的容量、效度、结构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模拟考试,在此基础上,进行讲解,安排相互之间的交流,彼此借鉴,资源共享,互相启发,共同加深对新课标、新教材的认识,提高和把握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能力。同时要求每人每学期完成了两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结合自己的学期总结;完成了“个人档案”、“课题实验方案、论文”、“教育案例”、“教学六认真修改意见”、听了专家报告、学员的课之后的思考练习……作业。学员的这些作业不仅按时完成,而且质量高。这一切,体现了本届骨干班的学员们有现代自我发展的意识,良好的职业修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自我,追求发展。
二、努力提高学员学习收获
从平时的座谈、交流、交谈中,了解到学员经过这一学期的培训,主要有了以下一些方面的收获。
(一)观念得到了更新。
不少学员谈到,这学期的培训最大的收获是观念得到了更新,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教材观、价值观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对课改的重要性,对课标的内涵,对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学员表示,以后,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推进课改,使教学面貌发生一个大的变化。
(二)理论水平有了提高。
培训期间,学员们学习接触了有关语文专业、课程改革等新理念,接受了语文教学的最新思想和观点,了解到语文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对语文教育多了一些理性认识,逐渐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从而减少了平常教学中的盲目性和困惑感。
(三)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通过听取讲座,通过研讨交流,学员们对如何提高自己的讲课艺术,如何搞好教学设计,如何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设计。特别是,新课标、新教材成为这次培训过程中的热门话题,通过学习、研讨,大家对新课标、新教材的“新”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对下一步新课标、新教材的使用,将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视野得到了开阔了。
大家特别感到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视野都有了明显的拓展,对语文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课标中许多新知识、新理念令人大开眼界,思维比以前活跃了,这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重新认识了自我。
通过学习,学员们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从而对加强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了充分认识,进而拟定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计划。有的发誓要尽快成长为科研型的教师,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学科带头人。有的急于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和实践自己的所学、所想。有的不仅对自己进行了反思,还对本学校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表示回去以后要为推动本校的课改贡献力量。有的学员说:“参加培训的最大收获是扬起了理想的风帆。”有的学员说:“我学习我终于找到了今后的航道。”
三、深刻反思学期培训工作
总的说来,这学期培训的效果是好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主要的体会是: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承担培训任务责任的重大。只要这样,才会全力以赴,才会真正把培训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才可能真正把培训任务完成好。
(二)把前期准备工作做深、做实、做好。
准备工作包括硬件、软件的诸多方面,而作为学科来说,最重要的是把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设计好,使培训方案和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学员来自各学校,基础不一样,对他们的情况和需求事前不可能了解得很细,语文新课程改革本身也在不断改革、发展、变化,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对方案和内容有时也有必要做一些微调,使之更加切合实际,从而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三)把各项具体工作做好、做细。
集中培训期间,各项具体工作千头万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环节之间怎么衔接,都颇让人操心。我们的做法是,头脑中必需装着整个方案,目标要明确,视野要开阔,但对众多一件又一件小事,也要解决好,处理好,不然也会影响全局,影响效果。现在回顾起来,培训任务之所以完成得比较圆满,与我们做好了一件又一件具体事情有很大关系,我们比较好地处理了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
1、品行素质点--“四个引导”: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伦理道德;引导学生学会健身,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有特长。
2、审美素质点--“三个感受”:审美素质主要指学生一打开书本,便能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热爱祖国语言;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芳香;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精神。
3、语言素质点--“三个目标”:主要指语文基础知识目标;语文基本能力目标;语言实践活动目标。
4、个性心理素质点--“两个因素”:一是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能力因素;二是情商因素,主要是指良好的意志品格、学习习惯的激发、控制情绪、人际关系等。
二、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实现“三个代替”的问题1、在教育目标方面,以培养“学会学习”的21世纪人才代替“唯记忆型”的学生。即教师要在精讲基础上,进行导、读、练。“导”是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读”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实践,要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听说读写全面能力训练。“练”并不是机械地理解为数量上的多,而是多形式、多内容、高质量地练习,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在教师素质方面,以研究型的教师代替唯传授型的教师。要做到四个结合:(1)坚持理论学习与学科教学专题研究相结合,帮助教师从理论上把握大纲、教材。(2)坚持在培训中,以教师为主体和学科观摩示范相结合,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3)坚持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操作相结合,重在教师全体参与,引导教师把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4)坚持“点、面”结合,发挥实验点的作用。
3、在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方面,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唯知识型”教学。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由于盛行灌输和强制性教学,学生的内部活动实际上主要是记忆活动,而缺少主动、积极的思维和相象活动。一节课是否体现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准是:一从备课上看,既有教师活力,又必须有学生活力;二从教学模式上看,既有教法,又必须有学法;三从阅读上看,既有教师的导读,又必须有学生的仿读、自读;四从每一课型设计上看,既有自练、自改、自结,又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1、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病具体表现为“二转四少”,即学生围绕教师提问转、围绕教师板书转,学生读书少、思考少、动笔少、质疑少。在优化课堂教学的操作过程中,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主要是依赖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因此,要真正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科学的自学方法,必须形成五个自主学习模式:一是“启”,就是教师提示学习目标、共悟学习文章的方法和要求,激发兴趣、创造气氛;二是“读”,就是围绕目标阅读相关文章书目,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做好笔录;三是“辩”,就是思考讨论迁到的问题;四是“练”,就是语言理解与运用及写作训练;五是“辣,就是检查反馈学习效果。
2、要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教会学生“学习”之法。为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一会审题;二会读懂一句话、一段话;三会划分段落、归纳定义;四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五会总结全文、归纳中心;六会运用语言。并注意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3、要创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强化“训练”意识。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建立三个操作体系:(1)确立优化的教学结构标准。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可能启动创造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做创新型教师,为培养创新意识
教师要做创新之人,为学生的创新之船导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做学习型的教师,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习成长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迪学生解决问题,也要与学生做朋友,向学生学习。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语文教育观念。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材中,“赵州桥”、 “电脑管家”等内容具有创新性,“曹冲称象”、“怀丙和尚捞铁牛”等事件具有创新性, “发明家爱迪生”、“科学家李四光”等具有创新精神。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有意识地提示这些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承认学生智力的差异,允许学生犯错误。要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创新。教师要抓住学生一些惊奇的表现,因势利导。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时,有学生问:威尼斯水那么深,那么多的建筑是怎样建成的呢?教师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自己找答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倡导自主学习,播撒创新意识的种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法国科学家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创造性教学,是指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教师要倡导自主学习,撒播创新意识的种子。
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掌握学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学的习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信息多元化,学生崇尚自我,有自己的个性。教师要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他们,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完善学生的不足。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支持“另类学生”的创新举动。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现代科技发展证明,创新大都是合作的成果。自主学习与合作合作学习要有机结合。
三、营造民主氛围,提供创新意识生长的土壤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良好的创新氛围密切相关。教师要营造民主氛围,提供创新意识生长的土壤。
1、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的环境对培养创新意识很重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课堂要有趣味。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教材的悉心品读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解读,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的学生,有开放的思维,就会闪烁出创造的灵感。
2、要让学生有学习的选择权。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让学生有选择权。教师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独立地学习。要教会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需要,要让学生学会说“不”,表达说“不”的理由。
3、要多鼓励学生,绽放学生的激情。老师要亲切和善,使学生消除疑虑;要激励表扬,鼓励学生大胆思维;要让学生充分展示,激发学生的信心,激活学生积极的情感。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就会产生富有诗意的美好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与培养学生对人和物的感情同步,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4、要鼓励想象。爱因斯坦说过:“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牛顿的万有引力源于苹果下落引发的想象,瓦特的蒸汽机源于沸水掀动壶盖引发的联想。教师要引导学生读科学幻想之类的书,要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应多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借助联想、想像去填补。比如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想像情节上的空白。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解读文学作品就是一种再创造,学生解读作品总是根据自己的文化基础和生活经验对文章作出不同的反应。
四、拓宽知识领域,挖掘创新意识的源泉
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挖掘创新意识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教师要让学生把语文课本的知识学扎实,还要让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联系,然后延伸到课本之外。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拓宽学生知识面:1、开展课外阅读竞赛活动。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或专题阅读,要求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并进行展示竞赛。2、开展信息交流活动。让学生课余时间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收集信息,并组织交流。3、出版剪报、手抄报专栏。让学生剪贴、手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
总之,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只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培养出更多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祯祥.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版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语文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校计算机校园网络建设、多媒体课件应用越来越普及。如何合理利用教育新技术,充分发展学习者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切实探索。
1 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做好课前预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而课前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预习”这一环抓得好,就能使学生养成自觉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1 了解背景,收集资料
每篇课文的体裁、内容、背景都不相同,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有些是学生从未听闻过、有些是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有些是深奥难懂的古诗词等,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待到课上,可借此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其动手查找资料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可爱的草塘》这一课时,由于课文所描绘的景物、人事、风俗都是远离学生生活,是学生从未听闻过的,对于“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样的描述是非常有兴趣的,于是就引导他们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北大荒的历史、风俗人情、自然风光、丰富资源等。课文还没学习,学生对“草塘”的写作背景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达到了未学其文、先爱三分的效果,有助于学习课文时对文本进行细致深入的理解。
1.2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古人所提倡的“书读百遍”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把课文读通,读准,初步了解课文大意,是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在研读时,切不可浅尝辄止,应仔细阅读,深入体味,阅读中遇到的难字生词可查工具书或上网查找。
1.3 提出疑问,上网查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在预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疑问,可以记录下来上网查询,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搜索过程中不能一步到位的可以对关键词调整、增补,直至查到所需资料为止。例如在预习《自然之道》时学生提出:为什么幼龟会出来“侦探”?向导明知道那样做会害了小龟,可他为什么还是抱起小龟朝大海走去?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又如在预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学生想要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危害?应该怎样防范?……他们通过不同关键词查询,可以得到不同的资料,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又获得了许多课外知识。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准备不仅改进了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预习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水平都有较大提高,效果远远超过传统方法。
2 发挥整合效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语文课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优化整体教学效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创新的认知。
2.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源动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音乐、图片和影像等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联想和想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例如《西风胡杨》这一课文章篇幅较长,含意较深,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讲到胡杨的坚韧、无私、悲壮这几个特点时,我适时的播放配音影像资料:烈烈西风中胡杨与沙子为伴,与狂风做友。他用自己粗壮的身体,抵挡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沙,虽然斑斑盐碱深入骨髓,即使滚滚黄沙铺天盖地,可他就像一道坚忍不拔的屏障站在沙漠的前方。胡杨孕育了整个西域的文明,可拓荒与战争却破坏了胡杨的生存环境,使之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看完了这些影像资料教室里异常安静,学生们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轻轻地问道:“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有的学生觉得凄凉、悲伤;有的学生是感动,认为胡杨是伟大的,值得赞美的;有的学生甚至情绪高昂地批判那些破坏者……我对他们的感受没有作任何评价,只是引导学生去课文中找找作者的心情再来回味自己的感受有和作者感情相通的没有,激起了要爱护胡杨,善待胡杨,保护环境的情感。信息技术就是这样以其图文声并茂的优点,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2 降低难度,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化静为动的特点是其他任何教学设备所没有的。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段段清”,以及以“训练点”为中心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排疑解难。如《鸟的天堂》一课,写的是广东省新会县天马公社的一棵大榕树。对于从未见过的孩子来说,也是很难想象为什么明明只是一棵树却说成是“鸟的天堂”。我就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 “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榕树的繁茂和姿态的独特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色,学生茅塞顿开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说榕树是“鸟的天堂”,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3 合作学习,共同探讨
在合作学习的情境中,原来认知不平衡的参与者通过互动与沟通能更有效地向外扩展认知,而且通过不断地探索与修正,甚至会重组原来存在的不完善的认知架构。因此,我总是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就提出的问题与他人进行广泛讨论,共同的探讨,开展协作学习。如果学生各自在家里可在网上通过BBS、网上家园、QQ群、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同学、老师、陌生学习伙伴甚至专家实现对话、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知识。
3 利用网络资源,促进主题拓展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谓主题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相关的某一主题,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为课外阅读提供了新的途径,网络技术便捷的检索功能,可以让学生进行快速的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有助于高效阅读。例如在学习完《老人与海鸥》一课后,吴庆恒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完课了同学们还是意犹未尽,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感言。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趁热打铁来一次“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阅读研究,请同学们回家后在百度中录入“人与动物的故事”之类的关键词,看你能了解到哪些有趣的故事。结果第二天,学生带来了一个盲人与狗的感人故事、犹太女孩与狼的一段不解之缘、巨蛇引路救妇女、大象嚎哭救游客、小狗救回7岁小主人……以及《珍珠鸟》、《小狗儿与大画家》、《我和狮子爱尔莎》、《可爱的小鸟》等等。阅读这些感人的故事,学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有很深厚的感情,动物有时也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学会了与动物和谐相处。比如教学《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一课,在学生品读了他们变化多端的打斗,感受到紧张、精彩、神勇、刺激后借机拓展:孙悟空在《西游记》里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痛快淋漓的故事,与二郎神的战斗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于是又让学生去搜索阅读有关孙悟空的故事,然后在QQ空间或是博客记录自己的读后感受。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powerpoint制作成幻灯片,开展一个“孙悟空专题研究阅读”交流会,使孙悟空在学生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提高认识、陶冶情操,发挥学生阅读自觉能动性。学生有了阅读的积极性,再加上读书方法得当,阅读能力肯定会大大加强,也会推动课内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借助网络资源,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开展这样的主题拓展阅读,从而真正达到“扎根课内,拓展课外,大量阅读”的目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我们看到了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优化了整体教学效果。相信只要善加利用,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促进基础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DCA110195)”之子课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子课题批准号DCA110195-19403)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口语交际 评价有效性 方法多样
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并列成为语文四大教学内容之一。我国小学生在听、说、读、写诸能力中,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学生中不会用口语与他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现象是普遍存在。新课标中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突出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重视。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对学生表现的有效性评价更是应该重视的。
新课标提出:语言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的形成与发展。就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来看,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基于此,探索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评价策略是我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的环节,对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有效评价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如果一门课程没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其课程管理就会落空。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是必要的,对学生表现的有效性评价更是应该重视的。研究它将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进而发挥其导向与激励的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针对此,我本学期对口语交际评价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少许成效,下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教师评价语言要准确真实,不空洞,表述真情。
所谓教师评价语,就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方面进行即兴点评之语。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导向以及推进学生后续学习的作用。这种贯穿于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为教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的评价语言却太空洞,比如我们看课经常听见老师这样表扬学生:你说的太好了,太棒了……这样的语言太空洞,到底好在哪里,学生今后的努力方向如何?我们的教师却含糊不清。因此一节好的口语交际课,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有所指向,要得体,不仅要有激励作用,还要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教师的评价语还要富有真情,就孩子说的不到的地方,教师顺时点拨指导,让孩子说完整。每一节教师的评价语言清楚准确,孩子的提升空间才大,这样的教学才有效。经过一年的实践,我觉得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具有以下特点:
1、说明性。教师传授的知识本是经过验证的可靠的结论。陈述时,不允许出现“也许”、“可能”、“大概”、“不一定”等含糊不清的语言。讲解要少而精,用词造句要确切、妥贴,不能随意转移话题,要围绕中心授课运用好导入、讲授、诱导、提问、小结、应变等环节的口语技能。教学语言的节奏要和谐,音量和音速要适当。过快令人难以接受;过高令人紧张;过低容易分散注意力;过慢令人不耐烦。重点内容不能“走过场”,要作必要的重复,教学语言还应体现出教师的个性,应与教学内容协调一致,为了说明问题必须用自己的语言讲课,要讲得能深入浅出、顺口,注入自己的感情,使学生处于无意注意状态,才能有好的效果。
例如前不久我看了一节《安慰》的口语交际课,教师在导入阶段通过课件出示刘翔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情形,立即把镜头定格在刘翔吻着栏板在,低头走出场地,面部及其悲伤的画面后,教师及时跟进:孩子们,还记得2004年让全世界华人激动人心的那一个飞人刘翔吗?很可惜2001、2012年的奥运会,他都因脚伤退出比赛,此事很多媒体质疑,面对这些,刘翔的内心会怎样?谁来替他说一说。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此时刘翔最需要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安慰),那你想怎样安慰刘翔?经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自然入境,都纷纷站起来安慰刘翔。接着教师及时评价;瞧你说得多清楚,讲了道理,有输有赢才是比赛;老师听出的理解,还有你渊博的知识,看来这个时候如果用上名言警句,言简意赅,能直击重点;说得多好,你的话里不仅有理解更有支持与鼓励……教师通过这样有说明的评价语,让孩子学会了安慰的方法,为本节课进入交际环境奠定了基础。
2、诱导性。教学时,教师要深入浅出,可以讲笑话、打比方、作比较,一步步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对于生动形象的语言易于接受,因此教师语言应具体、明确、亲切;高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已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语言要深刻、多变、富有哲理性。
3、示范性。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必须学好普通话,保持语言的纯洁与健康,讲究语法、修辞、逻辑,表达要准确、庄重、自然、朴素、幽默,不讲傲话、脏话、废话,力戒庸俗、矫揉造作,切忌口头禅,尽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4、显形性。教语的显形性主要有两种:一是板书、一是态势语。为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讲课时,可辅以态势语言。1、表情:和蔼微笑的表情,有利于学生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严肃沉思的表情会启发学生思考钻研、探究;微笑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等。2、注视:目光注视可以沟通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视线联系,要平视,不要仰视、俯视。教师的目光有鼓励的、赞扬的、批评的、否定的。种种目光学生都能心领神会,要让目光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3、动作:适当姿态和手势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启发提示。比如《安慰》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孩子联系生活交际时,其中有一位孩子讲了自己很伤心,每天放学的时间除了学习就是练琴,周六周日还要上补习班,根本没有玩的时间。孩子说着说着,竟然掉起了眼泪,这是上课老师上前个孩子一个拥抱:说:多可怜的孩子,老师特别同情你,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记得吗?父母希望你能好上加好,你能懂吗?经过老师的拥抱和安慰之后,这位孩子立即转阴为晴,好多了。教师此时又及时跟进;孩子们,有时候仅用语言一种形式根本不够,有时安慰时用上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让你们也学学用姿势来安慰人吧。经过这样的显性引导,接下来学生们姿态交流更得体大方,达到了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教师教学评价语言要加以锤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以口语为主要工作手段,“舌耕” 在三尺讲台的教师要想善其教,必先敏其言,锤炼自己的语言。
1、教师锤炼语言,要理清思路、引人入胜。课堂教学有三条思路:一是教材(作者)的思路;二是学生思路;三是教师的思路。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把学生的思路按教材思路纳入轨道,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思路,使三者拧成一股绳,当三条思路重叠时,即达到了最佳状态。课堂中教师要直面学生,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进度、深度,使教学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只有通过口语作成功的调控,才会呈现有张有弛、兴趣盎然的生动局面,克服照本宣科的缺陷。
2、教师锤炼语言要讲究辞章,积累语汇,注意语言的丰富多采。语汇愈是丰富,表达的意境愈是深远。**常教学中教师的通病是咬文嚼字,一句话太长,因此教学时尽量说短句,运用比喻、歇后语等,以引起学生兴趣,便于交流。
3、教师锤炼语言,必须改善语音、语调,把字咬准,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多读多听名家名篇。教师课堂语言或朴素流畅,或庄重含蓄,或简练生动,或精感激越,话语深沉,或诙谐幽默、妙语连珠,异彩纷呈,各成流派。孩子最喜欢富有幽默感强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当然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好。
三、教师的评价语言要丰富。
回顾近几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带领广大教师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个新的跨越。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科研课题的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科研课题的总结1本次教研活动我们体育组全体教师干劲足、热情高、教研氛围十分浓厚。这些优势为我们组顺利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研活动是老师们互相联系、互相交流教学信息、集思广益的好途径。教研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老师们在每次活动中才能有所收获,我们青年教师才会快速成长起来,教研组才会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才会时时刻刻具有蓬勃向上的朝气。
12月2日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课堂教学大赛,本次教研以有序有效为主题,实事求是的进行了操作,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体育教师相互学习与交流,也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赛课后的评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教研活动之中,通过本次活动都能有所得,通过本次活动能真正学到东西。
_的《立卧撑》能够抓住课堂时机,引领学生练习,师生之间互动轻松愉快,做到了教师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_的《往返跑》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运用试刹车和加速试车直线开车加速漂移降低重心赛车比赛完整的故事情景为线索引导学生,把学生学习兴趣引向课堂内容。整节课完整统一,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的效果都很不错。_x的《往返跑》教学形式多样,由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突出了重难点,整个课堂练习有很强的实效性,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过程,处理突发事件,处处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_x的《队列队形》语言激情,针对重难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了课堂行为艺术魅力,教学个性较突出。_的《仰卧起坐》引导和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五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以往由依靠高嗓门威逼学生转向依靠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由单纯的讲解示范转向新颖、丰富多彩的学练活动设计;由直接传授知识转向帮助学生体验过程、感悟方法。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不仅看到了紧张的工作,也感受了上下和谐的氛围,也让我明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我们能做到“大合理小不合理”,能够做到交流经验、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想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科研课题的总结2回顾本学期学校教科研方面做的工作,本人能踏实工作,根据学校教科室制定的教科研,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改革实验,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以促进提升教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学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用敏锐的眼光审视自身教学。
任何伟大的研究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很多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这是开展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基础。很多人往往缺少的是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家庭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应当用明锐的眼光审视自我的教学,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
2、个人专题研究,个案分析,撰写教学论文。
平时,我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从身边的教育教学实际入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在进行专题研究时,充分发挥自我的特长和爱好,加强学生本事的培养,本学期,个人的专题研究《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必须的进展。同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进行教学反思,进取撰写教学论文,从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本学期撰写两篇论文。
3、扎实开展学科组活动;
指导青年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听课、评课活动。
本人能深化教学理论的学习,进取参加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扎实开展一周一次的学科组活动;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能把自我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传给年轻教师,指导其日常教学工作,他们虽然踏上工作岗位仅有几个年头,但在我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分别参加了青年教师赛课活动并纷纷获奖;本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共听、评学校年轻教师的课20多节,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科研课题的总结3本学期,我园教科研工作在在上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在“以老带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究的工作方式中,优化了幼儿园常态下的一日活动质量。在扎实“园本教研”,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以及游戏区域的创设、游戏活动的设计、组织等研究活动中,提高了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及游戏”的整体水平。在“综合课程”与“特色课程”的互融互补研究中,提升了教师课程实施的能力。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如下:
1、抓实常规管理,提高一日活动质量
本学期进一步加强了各类规范学习。教师一日、周、月规范性操作流程、备课要求等,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职责、要求明确于心。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细化到月考核中,使各项规范的执行过程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常态一日活动质量的监控力度。通过不定期的教研课活动、常规调研、推门听课等活动,对出现问题的班级进行管理跟踪指导,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保教能力,优化一日活动质量。开展了教研组计划的交流活动与班级环境创设、晨操、晨锻器材、教育随笔、教职工讲故事等评比活动,增强了保教工作的有序性、实效性、创造性。
2、扎实园本研训,提升园本教研实效
对于新教师的培养,首先我们有意识地安排思想素质较好、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与新教师搭班,让她们在潜移默化中进步。同时,幼儿园为她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方案。另外,我们还多创造机会让她们外出听课,学习优秀经验。在对新教师的培养中,“师徒结对”是较为有效的措施。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开展师徒双向选择,并推出了师傅上示范课,徒弟上模仿课活动,让师徒在同课同台竞技中,感受同一个活动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交流反思中成长。
骨干教师是幼儿园的精英,他们已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功。本学期,我们一方面,继续给她们创造外出研修、培训的机会,提升她们的引领能力,鼓励她们向专家型教师发展。另一方面,让他们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做到立足于课堂、成材于课堂、服务于课堂,如带头上好各类公开课,对幼儿园教师外出的公开课进行听课、评课,给新教师、青年成长教师做好有效教学讲座,带头搞好幼儿园课题研究等,让骨干教师在园内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在辅导其他教师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发展。
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骨干力量,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生力军,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对她们的培养应当是全方位的培养。因此在培训前,首先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培训计划,使教师能在培训中得到全面的提高,有了可靠的保证。
3、存在问题与不足
园本教研工作还太粗线条,在注重形式、内容的基础上需进一步关注儿童成长、教师需求,切实提高园本研训的有效性。虽然对各年级组进行了组本教研活动的培训工作,但是对年级组活动质量的督查、考核力度还不够,需进一步通过指导、参与、评比、展示等形式丰富年级组教科研活动形式,提高年级组教研活动质量,规范年级组资料整理、归档等管理工作。对于参与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新教师需要帮助她们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能力。
4、以后主要工作思路
继续扎实开展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研究,在丰富多样、优质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加强层级培训、层级管理,提高督查力度,对各项考核与检查结果加强公示,发挥各级人员的最大优势。加强课程建设,有效实施园本提升发展规划。做好绘本课题的过程性研究工作。
科研课题的总结4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提升,以人为本,关爱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始终是我的梦想与追求。由于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与默默无闻的耕耘,在读书——思考——研究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点滴成绩,不但促进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02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教师,08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校长。
一、以学习为乐持之以恒
我认为教师要想提高业务,就要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关注细节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务求实效,于是常年以读书为乐,坚持记笔记写反思。近年来自己先后学习了《素质教育理论纲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走进学生思考的世界》,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思想,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论等。自己开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坚持书写所思所感所悟。在读书中学有收获,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几年下来,自己养成了做事踏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不仅提高了业务理论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与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分析解决问题。招准问题的切入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一般老师工作就停留在了问题解决的层面上,而没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这就是庸师和优秀教师的区别。
我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20_年本人撰写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在《山东教育科研》上发表,《我们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认识与做法》在济南市组织的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小学中年级语文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在“新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20_年撰写的《实践人本思想注重名师培养》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
20_年撰写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以爱育人为师之本》在济南市教育局组织的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_年撰写的《运用电教手段促进教学创新创新》在济南市组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寻找生活中的美》在济南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
20_年撰写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轻松愉快学数学》在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_年撰写的《小学作文教学指导初探》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_年撰写的《班主任要善养“三气”》在内蒙古教育上发表,本人承担的章丘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结题。
三、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每位教师都成功
教科研是教师成长、自我发展的支撑。因此,作为校长我同班子成员一道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教师60余人。从整体上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教科研意识比较淡薄。针对实际学校确定了“专家引领、科研先行;点上突破、面上辐射;整合强化、凸显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们邀请了市教科所的郭道胜所长来我校为全体老师作了精彩的教科研报告。使老师们明晰了教科研的意义、步骤与方法,打破了对老师们来说教科研高深莫测的神话,使全校老师走向了问题型教研课题研究。
学校在教科研上实施政策激励、全力支持。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我校的小学作文走向生活的研究、小学数学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章丘市级两个课题于去年四月份立项开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历时一年半的刻苦公关于今年八月份终于通过市教科所的鉴定顺利结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课题的结题,使老师们找到了自信,激发了全体教师的教研热情。“课题引领润无声,校园兴起教研风”已经成为中心小学教学教研的真实写照。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章丘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有:(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提前读写实验》(2)《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4)《小学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研究》(5)《小学生合唱教学指导》(6)《小学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探究》。
从以上课题可以看出,教育科研在我校各项工作中已经起到一种导向作用。教师不自觉地投入到实践研究当中,适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并主动参与教育科研,培养自身科研能力,激发创造潜能,增强科研意识,逐步落实教育科研的实效性。
回顾近几年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进一步充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继续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带领广大教师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个新的跨越。
科研课题的总结5随着20_年的来临,本学期的工作也基本结束。本学期的时间较短,必须做的工作又多,因此工作的连接性特别强。在教科研的工作方面,我们更是付出了很多努力,教科研水平也有了很明显的提高。根据本学期的教科研活动安排,在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定期的课题研究与探讨、课程内容探讨、业务培训、教学经验交流、集体说、讲、评课等活动,还面对家长开展了孩子们的才艺展示、公开课、教学成果汇报展演等家园性的活动。多方面的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技能。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总结一下。
一、本学期工作思路
1、根据我园办园规模扩大,年轻老师大增,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制定符合实际工作的教科研计划,切实促进老师们的专业化成长。
2、通过系列活动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开展有效活动,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
3、做好科研管理工作,对实验课题要根据实验计划认真实施,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成果展示等活动,要动员教师“人人关心课题、人人参与课题”,积极建设科研骨干队伍。
做好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工作。做好教师论文的征集、上送工作,提高参赛率,提升获奖率。用省级课题研究的氛围带动老师们的小课题研究,使小课题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工作。
二、园本教研方面:
延续上学期的安排,每周五的下午,我们定为固定的教研时间。期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科研工作,根据我们预设的教研活动目标,我们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视课堂教学,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本学期新来的老师比较多,为了提高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发挥老教师的带领作用,通过活动观摩、小组研讨、经验交流、互相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本学期,教研组长要思考怎样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所有教师一起更好地互动、成长。确定每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内容和具体的安排,提前通知教师,让各位教师做好参加活动的准备,促进保教活动开展,并使活动有实际成效。
在每人一堂课的活动中,我们在本学期安排的是语言和数学活动,因此我们不但认真探讨语言、计算的教学方法,还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分享交流;各年龄段针对教研重点组织教师人人参与教育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提高教师教育技能和课研能力,促进保教质量提高。
(二)通过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基本功的训练:针对现有教师队伍情况,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基本功的培训。
一是电脑的操作培训,让老师们对于课件的制作、word版面的运用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和掌握。而是进行钢琴弹奏的基本功训练。我们以测评考试的方式督促老师进行训练,从根本上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三是专业技能方面,特别是说课与讲课的培训,使年轻教师都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
2、重视省编教材的研究和教学。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研讨、分析教材。每个主题活动实施前一周,教研组长组织教师对本主题活动课程进行了讨论、分析与调整,进行及时研讨,不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整合各科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幼儿的习惯养成方面的培养和研究,扎实开展教研工作,促进保教质量的提升。
我们把常规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在日常的教研中,让老师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在研究的氛围上加以格外重视。经过本学期末的幼儿调查、测试,看得出效果非常好,家长们也很满意。我们让老教师帮助年轻教师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在保育工作上更上一层楼,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和满意。
三、课题研究方面:
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我园的一项常规工作,无论是园级小课题研究还是省级课题研究,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我园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通过学习,让教师们明确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要求,激励教师主动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很多,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一)山东省“十二五”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在课题组的带领下,我们已经在全园铺开进行研究,几乎每位教师都参与了该课题的实验,并取得了很好地研究成果。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工作:
1、我们把该课题的三个子课题---《幼儿园一日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赏识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家园赏识教育中的沟通问题以及对策的研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每个子课题都由年级教研组长带领进行系统而又细致的研究。根据课题组的安排,做好资料的留存和整理。
2、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各课题的实验阶段报告,也初步形成了若干个个案研究报告,有几位老师已经形成了有关方面的论文成果。
3、老师们还写了不少赏识教育的教育随笔。
4、实验班级的家长,对孩子进行了赏识教育的实验和研究。
和老师一样,也对孩子做了相关的教育随笔。作为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已经留存。
5、获奖情况:
刘甜老师的论文《赏识教育之我见》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一等奖,孙林霞老师的《浅谈赏识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二等奖。王丽娜老师的《浅谈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获德州市论文评选三等奖。李冬晶老师的《赏识自信成功——幼儿园赏识教育浅析》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李瑛老师的《浅谈幼儿园赏识教育》获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韩冰老师的《如何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赏识教育》获山东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园级小课题的研究工作
老师们对小课题的研究已经比较熟练,对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具体和实在,能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立项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效。为了让课题研究更加深入细致,我们从上学年开始,把每学期一个小课题的研究更改为每学年一个,但在课题结题时我们要求也更加规范化,增加了中期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等。教研室对中期研究报告的写法以及结题报告的写法进行了专题的会议讨论。老师们已经越来越了解并能较为正确的进行书写。根据前段时间的检查来看,老师们的课题研究已经比较正规化,对小课题的重视程度和研究逐步增强。园级小课题在本学期已经形成了结题研究报告,绝大部分符合结题的要求。
四、反思
1、收获: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细致而繁琐,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
总体来说,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特别课题组成员付出了很多心血,在课题研究方面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使人感到欣慰。
2、不足:教科室的引领作用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同时,对于每周的教科研活动安排需要更加规范化,使课题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在教科研博客的运行方面,我们存在很明显的不足之处,需要教研组成员和老师们一起付出更多的努力,让我园的教科研博客发挥其更大的研究价值。最终使老师们不但要业务能力出色,而且研究能力也同样出色,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教科研的工作中日益完善自己。
五、下学期主要工作:
1、园级小课题立项与研究。
2、省级课题《幼儿园中的赏识教育》研究进展与出现的问题探讨活动以及结题汇报活动。
3、新生幼儿的常规教育与研究。
4、新课程研讨活动。
5、艺术(音乐)课与健康(体育)的说、讲、听、评课等系列活动。
6、各种幼儿才艺展示、家园交流性活动的研究与探讨。
7、新教师的业务培训活动。
8、全体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及比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