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时间:2023-07-25 17:1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第1篇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讲究完美融合

1.学生要和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于计算机终端的操控能力和对于网络教学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文课程教学能否顺利的进行。所以,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参考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发挥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增强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2.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要追求最佳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和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目的在于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学生、老师和教材之间的契合点,使得现代教育技术和小学语文之间的整合能够产生最佳的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各种恰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语文教学的方式,使得教学的内容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呈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参考小学生的特点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的具体情况,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语文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要依据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促进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3.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要开展长期的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老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学习,以便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小学语文课程和现代技术之间的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掌握知识需要老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另一方面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学生的状态和精神面貌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才能够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结语

经过近年来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探索,很多老师都可以感受到小学语文和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优势,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作为老师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晓明单位:镇赉县镇赉镇第一小学校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适用性教学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6-002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媒体设备成为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适用性的教学媒体和技术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掌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目标

根据我国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可以概括为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要尽量真实地重现文学情景,加强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并且通过开展高效的教学模式和利用相应的教学辅助设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二、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课堂导入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学媒体,采取视听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入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在知识层面上与心理层面上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在讲授《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制作相应的课件,将桂林的美景展示给学生,学生被美丽的桂林山水所吸引,进而集中注意力,为之后的课堂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知识点的呈现。在对学生讲解知识点时,利用生动有趣的声音与图片,将知识点展现出来,如生词、表达手法等,从而让学生对该节课的知识点有更为强烈、更为清晰的认识与了解。人类对语言进行学习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以便对语言进行充分有效的运用,且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该门语言。运用教学媒体可以避免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创造良好的课堂交流环境。

3.与教材相关材料的呈现。教学媒体的应用有助于将与课文内容有关问题的呈现,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进行多形式练习题、加强小学生语言水平与技术锻炼时,能够有效加大学生的知识量,节省大量时间,并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教师在对成语练习进行设计时,可将其设计成计算机游戏,让学生在听时就好像在玩游戏,学生依据计算机所播放的声音材料,用鼠标将有数字的小球放入相对应的括号中,如果操作正确,计算机会显示“请勿骄傲”,假使操作错误,计算机将会给出“再接再励”。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并有效提升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三、适用性教学媒体的作用和意义

适用性教学媒体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应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及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具有迎合时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的个性比较活泼好动,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正满足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多媒体技术通过情景创造,利用丰富多样的方式将内容呈现给学生,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声音、图片以及视频等,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fals的形式将课文中所涉及到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在这种情景教学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用性教学媒体运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可以为小学生提供八项服务,具体如下所述:教材内容的情景再现;课文的讲解;文章的朗读,词汇、句子及篇章的领读;教材重点、难点的分析与说明;知识点的介绍;相应练习题目的提供;各种和学生有关的游戏或者知识竞赛的提供;学生各项能力加强练习的学习渠道与手段。通过运用适用性教学媒体,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依据自身学习的层次或者是教师的要求,选择方式、层次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这种针对性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小学生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适用性教学媒体的运用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动画、正确严谨的教学以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寓教于乐,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运用教学媒体还能将整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归纳总结,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根据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和练习,从而达到这一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适用性教学媒体的应用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视音频、图片等形式,创造内容丰富的教学情景,并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料与信息,开拓学生的眼界,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若谷.多媒体语文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9,(30):211-213.

第3篇

当今社会资源整合、技术整合已成为一种发展态势,随着小学语文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通过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进而和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充分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水平和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是一们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促进学生文化修养、更好地促进身心发展,从而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而言,如何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成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只有立足教学现状,找到两者之间的互相融合和渗透方式,才能更好地丰富小学语文课堂,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实际课程教学中通过运用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等,将其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等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进而为完成教学目标而开展的一种创新性教学方法。

二、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的基本特点

信息技术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信息技术的多样化。信息技术包含多个方面,既有文本、图片,也有动的视频、音频等;第二,信息的丰富性。网络信息中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信息量巨大,可以随时找到所需要的或者相近的知识点。第三,信息的互动性。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增进交流和沟通,实现资源共享。第四,师生的主动性。信息化的学习是由学习的主体进行自由选择和开展信息交流活动的。

小学语课程的特征主要包括:一是基础性。小学语文课程是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小学语文学习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终身的文化素养和学习习惯等的养成。二是人文性。小学语文教学不是刻板的数字化的教学,是生动的社会生活课堂,重视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塑造;三是工具性,小学语文也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小学阅读、小学口语交流、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等。

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使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更加丰富,课堂氛围更加活泼,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对生活的理解,加强师生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实现双赢。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具?w实施

1、弄清科学整合的基本要求

教师不能盲目地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生硬地整合,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细化,明确教学课程章节实施计划,对教学重点、难点做出合理分析,然后通过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比如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查找资源共享等开展实施具体教学。最后教师根据信息技术在语文课程的具体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学生能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改进上受益,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师也从教学实际内容设计等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2、找准两者恰当的结合点

(1)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陌生的东西熟悉化,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轻松认识、了解、理解他们没有看到过的,甚至是没有听到过的事物,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生硬单调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丰富。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程.《翠鸟》时,由于学生对翠鸟没有在生活中认识甚至都没有见过,如果单纯地进行语言描述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搜集更多关于翠鸟的视频资料从而增强学生理解。

(2)拓宽学习内容,丰富课堂知识。

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并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能够从点到面将语文课程知识面进一步扩大,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传统的教学课堂上,由于课堂内时间限制等因素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都是顺便说明一下和课本知识相关的背景,只是点一下而已,但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够最大程度地增大信息量,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由于图文并茂,学生也会很快理解,从而在短时间内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和课本主题有关的全面信息量,继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帮助记忆。比如,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外知识拓展,采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技术融合打造更加生动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全面激发出来,既能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了解课堂内容的重点,理解难点,从而全面提高语文成绩。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58-01

小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教育质量历来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强烈关注,对他们的教育培养不仅关系到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知识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改变以往"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自身发展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方面的兴趣与爱好,从而真正实现从学科本位向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应用中的实际情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部分老师仍然坚持旧有的教学模式,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1.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现状及其问题

1.1 老师教学观念落后,不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的问题,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一张嘴与一支粉笔成为他们讲授知识的主要工具,很多情况下基本上没有指导学生去进行思考和理解,学生多是死记硬背老师教授的知识,学生没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们感到枯燥,老师也感觉到教学很吃力,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1.2 老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上述情况相反的一种情形是小学语文老师们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的缺点,在一些不需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地方,或是根本能完全进行版面或口头讲授语文知识的地方也使用图像、动静态画面,使得学生们形成了对于图像的依赖心理,进而养成了思维惰性,损害了学生们抽象思维能力,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老师们也难以和学生们进行课堂的正常交流,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压抑,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减少了师生的沟通与交流,不利于老师们传授知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2.创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的运用的策略及方法

2.1 合理安排上课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对很多学生来说,特别是很多男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知识体系庞大的课程,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而且信息量大,涉及面广。然而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积累以及感知水平都不够高,语文老师不可能把全部知识一股脑儿呈现给学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吗,首先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交互性,把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等教学元素有机结合起来,进而针对性地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比如在讲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落花生》一课时,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先通过网络设备收集一些关于花生每个生长阶段的图片及视频,并配以播音员朗诵课文的标准读音,进而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课堂世界,一开始就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全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小学生的知识范围有限,学习能力较弱,因此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对其更好的理解上课内容,提升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进而利用小学生好奇和善于发现新事物的特点,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来展开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计算机等新型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们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使其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播放视频或是幻灯片的方式,可以让老师充分直接地展开教学内容,从而使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夜莺的歌声》一文时,可以在学习这节课程要结束的时候,巩固学生们对于这篇课文的了解,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和图片。男学生喜欢武器,于是就收集二战时的很多武器资料,下载当时的许多坦克、飞机、大炮的资料,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军事知识,就可以收集二战时期许多著名战役的资料。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技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3 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如果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并理解学生,肯定会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以网络发展为标志的信息化时代早已到来,学生大多从小就接触电脑和网络,他们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甚至在某些地方超过了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查询到的知识他们同样可以查到。因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于上课内容的理解,以及记忆的加深。比如在讲授小学语文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这一课程时,语文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先让学生们自己收集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正式授课前让学生们相互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然后让同学们一起朗诵课文,并欣赏鸟的天堂课文。在学习"众鸟纷飞"这部分内容时,播放自己备课时候准备的鸟活动时的声像资料,这就让学生们阅读的文本语言活起来了,众鸟纷飞的热闹场面就会深刻铭刻在学生脑海里。

小学语文教学是知识的教学,更是美学的传播,所以需要教师运用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从而真正把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最终带动整个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综合提升。因此,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要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让多学科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常态,带动小学语文课堂在知识视野的不断拓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知识上的兴趣。

结语:小学语文实际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该巧妙运用流行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化的知识。学生离不开对事物的认知,需要老师的指引,也需要一定辅助手段,才能够把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探索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从而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第5篇

前言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中最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有效促进小学语文的快速发展,平稳开展各项改革与发展工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等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目标,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发展与改革进行一番深入的阐述和剖析。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尽管开展了多年的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有相应的改革和进步,但是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种种偏离语文的现象。第一,目前阅读教学不分年段,一律采用自读――讨论――汇报的形式进行,这一看似为“自主探究”的阅读方式实则取得的效果有限,而在教学改革中发展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无法达到其学习目标。第二,部分教师对小学语文课程的解读过于浅显和程序化;没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也缺乏整体的、到位的认识;第三,老师对于课程的设计不够完备,无论是语文课程的阅读、写作技巧的引导,还是古诗词的分析、汉字的讲解等各个内容,课程的设计都没有完整的体系和特点,这导致学生在内容含义的理解上,感情的把握上都缺乏深入的感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第四,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由于积累的语文知识有限,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也是仅仅限于对于课程作业的完成,并没有逐渐形成自己对于语文知识认识体系,培养自身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基于这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可谓是困难重重,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1,2]。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精彩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改革措施需要围绕着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策略。

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课文阅读上,我们的教学可以在限定时间,让学生反复课文,读的遍数越多越好,同时我们的老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指导语文课程课文的阅读,如丰富检查检查学生是不是读熟了课文的方式,指导学生试读、采取分段、分角色进行课堂阅读等,而在阅读中提高让学生先理解语文课文的含义、感受课文所反映什么感情,从而在课堂课文阅读中有更多。更深的认识,其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则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加师生的双向交流,同时还需要形成师生、生生、文本之间的多项交流,可以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有利的避免教师费时低效的分析和讲解,通过交流讨论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能够有提出自身看法、见解的几乎,使得课程的学习更能够涵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解决学生学习的困惑[2,3,4]。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展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只有通过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基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就其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5]:

1.提高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和整体性,老师在讲解中需要更多注意语法、逻辑、修辞等相应学科的方法、技巧的借鉴,努力使自己的讲解更符合语言结构规律。同时还要在讲解中使用学生用语、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语言、学生喜闻乐见的时尚用语,创造一个学生非常喜欢的语言环境,使自己的讲解:“深入人心”。

2.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老师可以通过情景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标导向教学模式等多种创新性教学模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培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得语文教学课堂更为的活跃。

3.有效的利用多媒体、互联网技术,生动形象地再现课文内容,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总的来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投入,需要以“教”带“学”,通过从课堂教学方式的主动求变,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从而使得语文教学更高效和丰富。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法 内涵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50-02

情境教学法作为素质教育改革发展以来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中沉闷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近些年来,情境教学法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可,被应用在中小学各科目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情境教学法对于创造高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就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为出发点,分析了多种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创设,以期为其他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一些借鉴。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情境教学活动中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时候,教师需要有效结合教材的内容、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及特点等创设直观的、生动的、形象的、活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多种情境的有效创设[1]

1.小学语文课堂上故事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行故事情境的创设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根据课本的教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以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第二种是教师选择与本节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讲述学生,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实现高质量课堂奠定基础。例如,在讲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节语文课程时,为提高学生对雷锋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可以先向同学们讲述一些关于雷锋叔叔帮助别人的一些故事,比如雷锋火车站助人的故事、雷锋钉子精神的故事、雷锋背残疾人过河的故事等等,首先使学生对雷锋产生一定的人物形象印象,带着这样的印象去学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这样可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最大化,还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故事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创设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小学语文课堂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小学语文课堂上讨论情境的创设

讨论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确保素质教育下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下,教师必须在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实际状况基础上,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创设一定的讨论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探究,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效率。比如在讲授小学语文课文《幸福是什么》时,为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授课时,可以先学生们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同学们觉得“幸福是什么?”。并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使学生以组为单位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引起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3.小学语文课堂上音乐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不仅符合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创造轻松的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比如,在讲授《看雪》这节语文课程时,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先向学生们播放儿歌《雪花》:“千朵花万朵花,开在蓝天下,飘飘飘洒洒洒,飞向大地妈妈,温暖着地下的,许多嫩嫩春芽,为孩子带来了,无数冬的童话”。形象、简单的歌词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还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文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帮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4.小学语文课堂上表演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创设表演情境是根据小学生现阶段喜爱表演、喜爱模仿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每一位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相关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角色的扮演进行故事情境的表演,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心境等,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比如,在讲授《孔融让梨》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将不同的角色如爸爸、妈妈、哥哥、弟弟、孔融等分配给每组的学生,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故事情境的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与理解,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向学生们展现小学语文课程的魅力。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利用新型的情境教学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2]。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双教材融合;特色课程建设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教W一直伴随其始终,在近几年兴起的“群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更是重中之重,我校引进了北京景山教材,学生语文课进行双教材融合授课,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减轻学生双教材学习的负担,因此,我们把“群文阅读”教学,引入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把握语文课程改革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还要各方面进行试验、调整,让“群文阅读”在我校小学语文双教材教学中发挥它的作用。

一、“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在语文教育中的新词语,“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的,“群文阅读”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集中阅读、学习,最后教师和学生通过学习探讨,达成共同认识的语文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也可以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总结。由于之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单篇文章教学为主,而“群文阅读”则是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型文章的教学,课堂教学比较集中,也具有概括性[1]。

二、“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两大主题,信息的繁多与杂乱让人们在信息群里无法找到主要的信息线索,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也要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2]。“群文阅读”课程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少、费、差、慢”等问题,同时,它从阅读材料和阅读策略两方面着手,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次改革。小学语文运用“群文阅读”课程教学,一方面,有利于突显学校的特色文化课程,提高校园整体文化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能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校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程建设的途径

“群文阅读”是在语文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着学校双教材授课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

1、建立一支高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由于“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内容包含量非常大,需要教师有开阔的眼界、丰厚的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对教师对课堂内容的呈现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除了运用传统的单篇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与学生沟通、交流,采用自主阅读教学和指导阅读教学等多种教学法,增加教学经验,提升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2、加强教学内容建设:“群文阅读”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多文本”,即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选择组成一组文章进行研究,选择的文章之间主题相同,写作手法相近,文章表达相似,在教师和学生的讨论下,最终对同一题材的文章形成共识,获得概括性的总结,从而促进了“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同时,教师在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选择与学生贴近的话题进行准备教学题材,由于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在阅读大量文章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话题内涵,也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校双教材“群文阅读”教学还在不断的尝试完善中,为了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知识储备量。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学校全面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江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教师,2015,13

第8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既体现在语文课程内部系统的综合性,也体现为语文与生活、社会的综合性,如语文既有与思想品德、科学、乡土地理知识等的综合,也有与数学、体育与健康、劳动技能等学科知识的综合,也就是说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各个其他学科的知识都可以在语文课程的内容中得到反映。正是由于语文课程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模式创新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要立足于学科性。通俗地讲,语文课要表现出语文的特色,不能因为它的课程内容综合性较强而把语文课变成各门课程的大杂烩。对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则要求注重语文学科内容的前后联系、学科知识的连接贯通、学科技能的综合运用以及学科实践的趣味化,只有以此为指导思想,才能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推进和提高,尤其是在小学生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之时。

二、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上,要始终能够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小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自身修养,且在不断的学习中得以稳步提升。

(1)教学模式要有灵活性。小学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多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过程中,要有小组合作探究、组间争辩对抗等多种形式。在学习空间上,既有室内封闭式课堂,也有室外开放式课堂。一切变化都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身心发展灵活而定。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自主知识汲取的过程,学生才能在参与多项活动的过程中达到互补和互助。

(2)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富有儿童味的童话、反映人物品质的小故事、写景的散文、抒情且充满儿童味的小诗歌等文章比比皆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注意到文章内容的“语言”,而写儿童人物的、写儿童生活情节的、反映自然科学的课文,教师可能会更多的引导学生去关注其情节及其他应试的知识要素等,也有可能更注重文章中透露出的许多科学常识。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让学生既可以得到语言方面的提升,也能使科学常识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时,综合考虑到这些课文所呈现的特点,更多地设计一些实践性强的课堂内容,让学生既能得到语言、动作的训练,也能得到思维的训练,以便从课文中汲取到更多有意义的知识,而这也正是加得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所要求的。

(3)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在新课程背景下,由于社会上的信息复杂多变,我们的小学生也未能置身其外,他们每天都可以接触到新的信息。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语文课要走“开放式”的教学道路。具体地说,就是以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出发点,以语文课文为信息之源,纵横延伸,立体展开,引进与课文相关联的信息,为课文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情感的体验架设桥梁,达到同化课文、改变并发展学生对语文的认知结构的目的,从而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复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

三、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具体创新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具体创新措施上,小学语文教师应多动脑筋,注意把握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好的方法和模式,然后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经验模式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反复使用,使学生长期受益。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种方法来进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的尝试。

第一,可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主张以交往和对话作为教学实施的核心和灵魂。在该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与学生是教学的共同参与者,双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通过这种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互动式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能够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观念。教师不应只是知识的传输者、灌输者,而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另外,语文教师还应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角色来看待,以人格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知识水平等。这其中,具体包括课前互动、课堂互动和课后互动三个方面。课前互动是指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即师生都要进行“备课”。课前互动准备是否充分是课堂教学能否成功的前提条件;课堂互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是互动式教学模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而课后互动是课堂互动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因为无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来说,课堂互动总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些问题需要老师的指点、帮助,这就要求师生要多增设课后互动的渠道。

第二,可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合作、讨论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的短暂教育中获得自我终身教育、终身发展所必需的能力。笔者认为,这种能力最宜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而语文教学是最佳培养平台之一。具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步骤:一是,问题的设计策略。这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概念,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同时也因问题的解决得出结论而结束,这其中理解和探究语文课程中的好词、好句、好段且能不断内化并形成能力又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二是,收集资料的策略。探究式教学的问题提出后,如何去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根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学生首先要研读课文内容,它是探究的源头与基础,不精读课文就谈不上探究,然后是课外阅读收集资料,当然收集资料主要以个人为主,但也要注意小组合作的收集,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尽可能收集到更多的资料,为探究作好准备。最后是对资料认真分析,得出结论;三是,师生交往的策略。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应是主体,其主要表现是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把寻找、解释问题的重任承担起来。教师在其中的任务是强调探究过程,使学生不偏离探究而去做其他事情,因此,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应首先是一个监督者、引导者,同时又是一个学习者与合作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往策略。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课堂 教学探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

根据基础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目标不仅仅限于对字词文章的听、说、读、写,更强调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思维方式的开发。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学目标,过多的使用“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只局限于课本的固定词句,难以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的忽视

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中,教育目标不仅在于注重小学生的当下发展,更重视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及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创造。小学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小学生掌握语言能力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对学生性格的培养和基础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但是很多语文教师过多的注重学生对于课本上字、词、句以及文章的背诵方面,将学生的学习范围仅仅限于课本之上,不仅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还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产生了厌倦反感的情绪,进而导致学生语文成绩的下降。

(二)教学手段的单一化

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作为教学课堂里的施教者,而学生成为受教者,教师在课堂上仅限于对书本内容的概述,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小学生正属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对待学习的方式上思想并不成熟,教师固定模式的教学手段容易造成学生形成固定思维,缺乏变通,进而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

(三)教学活动的枯燥性

由于小学生刚刚迈进校园不久,对校园学习活动中的一切都存有强烈的新鲜感和求知欲,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其这一特征,来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而对于大多数的语文教师而言,他们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是对学生进行听写单词、背诵课本以及默写唐诗宋词上,枯燥的教学活动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呈现被动型。

三、开展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方法

(一)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

确立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有效进行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需要对语文基础课程进行充分的思考,要明确教育目标是什么,学生希望学到什么,能够带给学生什么以及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收获什么。另外,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适度原则,应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把握适量原则,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能求全,而是要有重点和针对性的设定每一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同时,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保持一定的弹性,有利于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及时的修改完善。除此之外,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包括隐形目标和显性目标两种,显性目标即学生进行学习后能够及时得到的效果,而隐形目标指的是学习成果的积累过程,着重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进行有效的课堂授课

虽然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但是教师的“讲”仍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教师授课作为小学课堂的主要环节,其授课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把握分寸,根据现阶段小学生语言能力掌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讲课,切忌不要蜻蜓点水或是面面俱到,这样毫无重点的授课方式会使小学生的思维疲乏,产生厌课情绪。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应切实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所授知识必须是与他们的学习力相适应的,特别强调因材施教。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他们能力的培养。为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授课时可以利用灵活的提问方式来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程的主要内容上,利用开放性的情境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

(三)把握有效的教学节奏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握有效的教学节奏来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控。教师对于语文课程的教学难度和教学速度的把握,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学速度的快慢意味着既定时间内学生对于课堂内容获取信息量的多少,而教学速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相关。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开展阅读兴趣小组、举办诗词朗诵比赛、读书笔记交流会等等,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难度是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把握的重要方面,教学难度过高会使学生学习过程频繁受阻,对课本内容不理解,并使之学习兴趣降低,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重难点的授课上,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相关的办法解决。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也要注意合理分配,充分控制教师“讲”的时间,重视学生“学”的过程。

(四)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多由诗词和短文构成,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特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在唐诗的学习上,教师可以开展唐诗朗诵比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有感情的朗诵中,让学生领会唐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意图,加深对整首唐诗的理解,以便背诵,最后实现唐诗的默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激励评价,这个评价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将自信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还可以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来帮助教学,例如播放诗词的音频来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播放课文的背景故事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等。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确立有效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课堂授课,把握教学课程的速度和难度,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佟晓博.新课标视野下如何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J].学周刊C版,2013(12).

[2]王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探索[J].才智,2011(24).

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反思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观念的更新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逐渐地显现出来,在课堂教学中“探究、自主”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被教师所引用。然而,通过多次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反思。随着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提出,鼓励学生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深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学生去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对问题进行思考,这些更好地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但是,通过对小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我们又不难发现一些问题的存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强调了对学生主体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又不是对所有教学内容都适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就成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二、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作用。同时,对于教学要加强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具体改革措施如下: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加强教学理念的树立

在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我们要加强对改革方向的明确,要想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就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树立。在新课标的引导下,我们要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观念的更新。在新课标中,我们要加强对“致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拓展语文课程资源”这些基本的教学理念的理解,从而更加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从而更好地明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

2.优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中,首先就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真正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把教师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平等的位置,努力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研究课本,一起讨论,老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而非主导的地位,让学生有大胆发言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应学的知识,在精神上也是一种愉悦地享受。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对新教材的把握,加强新教法的探索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之后,还要加强对新教材的研究与把握,从而更好地加强对新教法的探索。在小学语文中,新教材可以用“新、宽、活、实”这四个字来形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教学的把握,根据新课标提出了要求,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依托教材,更好地将新课标的新理念融汇贯彻到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做教材的使用者,又要成为新教材的建设者。

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学模式,不能一味地跟风,一味地照搬别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要多样化,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制定。而不同教师,在课程教学也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就更需要寻求适合学生自身,和教师自身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好的教学模式,但不能照抄照搬,可以把各种优秀的教学模式相融合,在适当的环节使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使得课程改革更加深入。

第11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原有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语文老师要转变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中的影视资源,实现课堂上的“寓教于乐、寄娱于学”,真正调动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影视资源和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在一起的可行性与效果。

关键词:

寄娱于学;影视资源;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影视作品在给人们带来娱乐的同时,还可以向人们传递一定的思想,从而引发人们对生活、对社会、对知识的感悟和思考。将影视资源和小学语文课程整合在一起,使语文课程充满了活力,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

1影视资源整合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可行性

1.1影视资源的价值:

影视实现了“形、声、色、文”的统一,对抽象化的语言起到了弥补作用。小学生可以从影视中获得大量直观图,弥补自己在直接观察社会上的不足,从而获取更多信息资源。影视资源不仅具有直观性,还具有娱乐性,通过影视学习到的知识一旦记住,小学生就能在写作中做到信手拈来、在语言表达中做到脱口而出。由此可见,影视资源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小学生认知世界、认知事物发展规律、认知人生价值。影视资源具有教育功能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小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的教育。影视资源可以直观的表现形象,对学生的感染力更强,让学生的心灵得受启迪。我们不乏听到:有名人通过观看某部影视作品,受到启发,从而人生发生转折;有人通过观看纪录片,开始重视社会与文化的价值、传承与发展;也有人通过观看励志剧情片,培养起乐观、坚强的精神。可见优秀的影视资源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对小学生的影响更甚,也更具有教育功能的价值。影视资源丰富的表现形式,承载了艺术表达的精华,具有提高小学生审美功能的价值。“影视观赏亦为审美创造”,小学生正处于审美养成阶段,语文老师可以挖掘影视资源中的美,以画面、文字、情节等形式进行渲染,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1]。

1.2影视资源可实现和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依据:

语文教学整合影视资源符合小学生心理。分析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可知,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较差,因此,在40分钟的课堂上,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影视的组织形式非常灵活,内容丰富多彩,能够有效抓住小学生的眼球,可促使小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尚不成熟,认识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与知觉,但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部分抽象知识,仅凭文字学生无法透彻理解。因此,通过逼真、可视的影视素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熟悉知识,拓展思维,进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2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2.1影视资源整合在预习、导入、呈现、拓展环节:

很多小学语文课文被改变成了动画或影视作品,因此,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经由老师的推荐,可以观看和课文有直接关系的影视资源来了解课文背景,从而更好的把握文章主题思想。例如小学生在学习《满江红》之前,老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岳飞传》,了解岳飞精忠报国、驰骋沙场、乌江自刎的一生,从而对词的背景、内容、寓意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在课文导入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截取“部分”和课文相关的影视片段播放,如:在《小兵张嘎》一课中,老师播放嘎子智斗日本太君的片段,当播到时,老师及时暂停,设置好下文悬念,让学生对课文更加好奇.学生要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就需要仔细阅读课文,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课文呈现过程对影视资源的整合主要体现在写景状物文章,如:学习《圆明园》一文时,仅凭文字学生对圆明园的损害程度难以想象,老师通过播放圆明园的纪录片,学生可直观的看到圆明园的样子,从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新知,升华感情。在语文课文的拓展环节中,影视资源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常小学语文课文比较简短,仅凭简短的文字,学生无法完全了解主人公,因此,进行课文拓展时,学生可通过影视资源巩固教学内容、强化审美能力、深化对文章的认识。

2.2影视资源整合在文化、语言知识学习中: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和小学生时代甚远的人物、复杂的地理知识、社会时讯,小学生对这些都很陌生,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长城建造》、《丝绸之路》、《钱塘大潮预演》等影视作品来弥补小学生在人文知识的空缺。小学语文知识教学主要包括拼音、识字,刚踏入小学的学生在学习拼音时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不仅自己学习困难,老师的教学也变得很困难,老师可以在教学之前播放拼音世界的动画视频,用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汉字博大精深,不仅字数丰富,而且形近字也非常丰富,老师可以利用《说文解字》、《形近字巧解》等影视资源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

2.3影视资源整合在技能教学中:

首先,影视资源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背诵水平,主要的方法有:利用古诗MV,巧记古诗;观看影视作品,了解文章的脉络,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发展过程,联系情节,感性背课文;其次,影视资源可以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观看完影视作品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这个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口才的过程。最后,影视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广泛阅读课外书,积累好词好句,学习影视中、课外书中优秀的表达方式与表达技巧,并将上述习得的内容应用到写作中,从而提高写作技能[2]。

结语:

综上所述,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很高的整合价值,它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有积极作用。

作者:周艳蕊 单位:河北省任丘市出岸镇北一小学

参考文献

第12篇

    论文摘要:关于师范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师范生的培养与实践教学的对接,应该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本文简单地探析了语文教育专业的建设跟中小学语文教学间的对接。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重要的 “点”:一个就是数不胜数的中小学生;另一个就是各个培养师范生的学校。在现阶段,我们的语文教学事业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将传统的教学理念“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同样,我们的师范生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围绕对接基础,采取有效措施

    1.分析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改内容,是展开“对接”的基础前提。

    目前,部分大学师范类教育对中小学的教育课改持茫然态度,对教改过程不去关注。这是必须得重视得关注的现实问题,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深入地去解剖,如何更透彻地知晓专业语文知识的建设,怎么可能培养出高品质的语文专业老师呢?因此,我们要努力切合语文教师行业对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紧紧抓住教师职业性的特点,及时了解中小学整体教学动态,剖析语文教改全过程,这样的话,才可以做好引领工作,我们的毕业生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改的发展。

    2.把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理念作为出发点,寻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2.1明确“核心”地位,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培养、创新意识的锻炼在整个中小学语文里面占着核心地位。由此可知,我们应强化语文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要求语文专业学生对语文课程教学严格审视;研究整体语文的素质教育跟创新精神。进而我们可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2.2完成“转型”任务,针对老师的教学来讲,完成从知识型、授课型的教学模式转为创造型教学的任务;针对学生的学习来讲,完成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的任务。普遍情况下,我国教育模式都是所谓的“应试教育”以及“知识教学”,而在新时代里,更需要培养一些可以高效创新的高素养人才,同时,我们在教育的关注力上要从原先的只注重知识教学转为注重素质教育,进而使知识导向变为创新能力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方面实现语文教育专业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对接。

    二、从实际出发,提出有效措施

    1.在实践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才能进行“对接”工作。一般情况下,语文教育专业的构建对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不能无动于衷,必须要透彻解析语文教改工作,所以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工作中去。总之,只有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长远。再加上,语文素质教学构建同样也是以实践为基础展开创新教育工作的。让语文专业教育和教学工作相互融合,展开“互动”活动,我们可以开设综合性实践训练课,强化见习、实习环节,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推进中小学语文专业教改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水准,另一方面,还可以更深入地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2.语文专业教育应严格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参与到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训练跟创新工作中去。怎样才能将素质教育的整体思想贯彻于语文教学工作中呢?先要有行动做指引,然后再进行实验展开深入探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行业背景和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语文教育专业进行比较全面的剖析。从而制定出一套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做好对接准备,构建素质理念

    1.创新语文专业新工具,为“对接”做好关键的准备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在不断展开改革策略,进而更高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水准。但这些改革都是以“应试教育”或者“知识教育”为前提展开的。在现在新时代里,都强调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提升,进而培养出高素质、高创新能力的学生。

    2.构建专业语文的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整体素质教育语文课程方针

    2.1培养语文专业学生的教育素养。其主要目标就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接班人,做一位情感智商都很高的文化人,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跟实践力,从而做一位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都超强的老师。

    2.2锻炼出数不胜数的语文专业高师。有好的老师,才会培养出好的学生。“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大家都懂。作为高师,其语文专业素养应比较杰出,我们的语文专业教育必须培养出有一定水准的语文教师,同样在教改进程中也可以作出一些优异的成就。

    2.3提升语文专业学生整体的创新意识。这不仅仅只包括了所谓的心理层面创新,还包括了对事物的认知层面创新以及最重要的实践层面创新。最主要的,老师应该从质量、从主体、从学生这三点出发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而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语文方面的创新,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找好对接点,展开实验教学活动

    1.做好基础的语文知识教学,作为“对接”目的的着重点。

    语文专业课程教学要及时改变目前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经济需求的发展状况。最先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及时转变整体语文的教育观念并深化教学的改革事业。现阶段,语文专业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陷:未重视培养全面的教育素养以及整体创新能力提升,这跟现在的中小学文化教学事业是不相同步的,整个专业教育应该要掌握住对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这一系列核心的培养发展,从而在“如何对接“的这一工作上练好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身功力。

    2.语文专业教育应积极解决跟中小学语文知识课程的对接工作,展开一系列高效的教改实验活动。

    2.1构建“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深入调研语文教师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要让学生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创新的条件下实现素质教育跟创新意识间的对接目的。

    2.2调动资源,提供环境和条件,使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与教师职业能力要求的有效对接。课程设置实行模块化,每一模块都能相应实现一定的职业行动能力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整合上突出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同时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五、结语

    有上述内容可知,想要做好语文专业教育跟中小学文化教学间的对接工作,就应该要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需要适时进行创新教学,才能真正贯彻高职高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陈瑾.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韩丽梅. 文学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失落[J].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4): 87-89.

    [3]匡锦,易宏.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对东南亚汉语教育影响力的研究——以云南开展对外汉语教育为例[J]. 学术探索, 2010(5): 13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