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绵城市的优势

海绵城市的优势

时间:2023-07-25 17:1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海绵城市的优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绵城市的优势

第1篇

关键词:东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思考

东北地区城市建设经过不断的发展,不合理的建设方法造成了城市出现了许多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的现象,需要城市的建设不断转变,不断向生态型城市进行转换。

1东北地区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分析

(1)建设海绵城市,缓解排水不畅问题

在雨后出现的积水问题是东北地区排水方面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夏季东北地区的雷雨天气逐渐增多,在很短的时间段内降水量剧增使得很多地市出现的强降雨积水的情况,还产生了一定的污水反流的现象,使得居民的出行受到的很大的限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的很多地市相关的排水系统其设计的标准的小时降水量在夏季很多情况下都小于真正的降雨量,地下的管线无法承受实际较多的降雨量,导致地下的污水出现反流现象。在东北地区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对相关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进而降低或者避免城市出现内涝的问题,促进东北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

(2)建设海绵城市,缓解东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情况

东北地区与南方城市相比,情况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南方地区属于多雨的气候,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而东北地区少雨,其建设海绵城市主要是为了提高雨水的利用率,达到储存雨水,节能减排的目的以及作用,东北地区的部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十分突出。以沈阳市为例,其主要是资源性以及水质性缺水问题。沈阳市的水资源占有量仅在平均每个人为三百立方米到五百立方米之间,而根据联合国的相关的标准。如果平均每人水资源的占有量不超过五百立方米就可以说是极度缺水的情况。这就说明沈阳市的也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的情况,而东北地区还有一些城市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比沈阳市的还要低。因此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设海绵城市能够使得城市具有可以循环的水处理系统,把雨水以及生活污水等进行有效的回收,并及时输送到城市的工业和农业以及其他需水量大并对水的质量要求不高的地方,以此来节约用水,并且充分发挥淡水资源的作用,使得东北地区相关的城市可以缓解缺水的情况,避免缺水的情况变得更为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建设海绵城市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对生态环境的恢复也有积极的作用。

2东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的思考

2.1建设海绵城市,调动东北地区居民的积极性建设海绵城市对东北地区的居民有利无害,对于居民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提高也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让群众参与进来,一是在对海绵城市进行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宣传,通过设立公开信箱以及公开电话等形式来收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二是可以通过发放相关的津贴以及补助等方式,或者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来让城市居民对节水设备进行了解和安装,这样来让城市的居民可以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并且要加强海绵城市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保证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发挥预期的效果。

2.2建设海绵城市要做好相关规划

进行东北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时,要根据具体的城市的环境情况,包括环境的承载力等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这样的前提下来进行相关的规划。最重要的是关于总体规划以及方案的制定,要根据东北地区各个城市具体的气候特征以及水资源的情况,来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明确相关的标准与要求,根据城市的建设状况对建设空间进行整体规划,把有关的具体标准以及要求进行有效的落实。在进行总体的规划时,还要对城市的生态空间做到充分的考虑,对于相关的河流以及绿地等其他自然生态环境和系统进行良好的保护,保证建设海绵城市需要用到的设施等其他设备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包括对雨水进行调蓄的相关设施以及行泄的通道等等都是需要一定的空间规划的。并且,还要根据城市的道路情况编制城市相关的排水防涝以及交通路线等方面的具体规划,保证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性,促进建设的顺利进行。

2.3根据地区需求加大海绵体

东北地区对海绵城市进行有效地建设,就需要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来不断增加“海绵体”,通过增加绿化面积来使得城市海绵体可以进行及时的“吸水”和“吐水”,可以通过提高公园以及绿地的数量或者把建筑物室外的地面以及广场等进行必要的建设变成可以透水的地面来增加海绵体的吸水能力。

3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可以使城市雨水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促进东北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海绵城市进行建设也需要相关的政策以及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保证海绵城市可以发挥出其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云,王银堂,胡庆芳,贺瑞敏.海绵城市建设有关问题讨论[J].水科学进展,2016(06).

[2]崔广柏,张其成,湛忠宇,陈玥.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6,02:1-4.

第2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地系统;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02602

1 引言

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设一座可持续发展,具有示范意义的生态城市。城市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有利条件,建设高标准的生态系统,提升环境质量与品位,突出城市特色。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指导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绿化品质提升具有引领作用。

2 海绵城市相关内容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面临环境的变化和因雨水产生自然灾害时,能够有良好的“弹性”。城市能够良好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也可以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这是我国在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方面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新型的城市建设模式,分析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雨洪问题频频发生,城市水问题日益成为国民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也就引起了国家对于城市水危机的重视以及对优化城市排水系统的反思与建设。

由于人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忽略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导致严重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城市用水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样还面临着水生物栖息地丧失等多种问题,面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我国的传统建设模式由于排水设施和防洪措施的落后以及对雨水资源循环利用意识的薄弱,使得我们完全不足以应对内涝灾害等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更加无法改善和缓解城市的水生态问题,因此必须针对这些制定应对的措施。在相关的行业和领域对城市水问题综合管理与应用的共同研究与探讨之下,国家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并了相关的建设要求,许多城市纷纷投身于建设海绵城市的行列当中。

建设海绵城市,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即将自然方式与人工途径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的前提之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雨水在城市区域内存储、渗透和净化,从而在促进雨水资源利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首位,不能为了城市的建设而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否则便会得不偿失。

综合以上的种种问题和理念,本文所提到的“海绵城市”正是近些年来我国城市规划以及相关行业内的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随着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更加促进了这一建设理念的形成,相关领域的配合加速了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内容

3.1 建立系统性的思维

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必须把握好整体性的原则,不能着眼于简单的功能而单独布局,而应该将各种绿地视为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区域内的点状、线状、面状绿地根据功能统一规划布局,做到功能上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3.2 建立循序渐进的方法

结合绿地现有条件,制约绿地建设的因素较多,在这种条件下,绿地系统规划必须遵循渐进性的原则,分阶段地实施,才能保证绿地系统规划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具体地说,应该首先把重点放在人口高度密集、绿地严重不足的地方,结合城市改造等多种手段增加绿地的面积,逐渐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扩展到周边地段,阶段性地改善绿地状况。

3.3 树立可实施性原则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不能只停留在城市绿地系统总体规划阶段,不应该只要求在城市规划总图上完成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率这两方面的硬指标,因此在规划中要通过加强对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政策设计,将土地空间和各种生态政策相结合,以政策设计为核心缩小绿地系统规划从编制到实施的距离。

4 海绵城市在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根据现状资源调研分析,响水城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划充分利用优越自然资源条件,以河流、防护林带、主要交通道路等形成城市绿网骨架,形成对城市街区的绿色包围和穿插,并保持主城区内外绿地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贯通。规划重点突出“古淮生态镇,响灌水绿城”城市特色,通过“水绿生态网架”绿地系统的建设,打造具有浓郁苏北水乡风情、独特人文环境的生态宜居城市。

4.1 规划目标

将城市总体规划与海绵城市体系相结合,通过城市用地规划、雨水工程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规划内容,逐步构建并完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从区域环境的自然本底出发,充分保护和利用城乡依托的区域大环境各种自然要素,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建设“城、田、海”的水绿型生态城市基本构架。基于生态安全和区域协同发展,通过梳理“带―廊―径”的线状系统,布置绿化重要节点,使得县域形成“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

4.2 规划结构

针对于响水城市特点,海绵城市体系的布局主要以点、线状为主,同时结合城市的改造,利用较少的用地集中解决问题,针对于城市规划区,海绵城市体系布局可更加的全面化与多元化。城市绿地系统通过把点状绿地、带状绿地以及面状绿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以形成稳定的绿色空间。绿地系统采用线系统与面系统结合的方式,构筑生态型、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生态绿地空间结构体系。

(1)线系统为“五带五廊多径”。“带―廊―径”为线状区域生态绿地系统的等级结构。“带”为区域绿地系统的“骨架”;“廊”为区域生态绿地系统的“主动脉”;“径”为链接区域内部生态绿地系统的“毛细血管”。

线系统的建设重点是积极构筑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指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构筑县域灌河、南潮河、唐豫河、中山河、黄响河、通榆河、响坎河和陈坎河为主要的河流生态廊道。326省道、307省道、337省道、金海路、连盐高速公路、226省道则为主要的道路生态廊道。保护措施的建设重点是注重打造交通防护绿廊 、河海防护绿廊、高压走廊防护绿廊。

(2)面系统为“两区、六镇、六园”。“两区”即响水主城区和港城2个生态城区;“六镇”即小尖、黄圩、运河、双港、南河和大有6个卫星城镇;“六园”即响水湖和东鸣湖综合公园、特色主题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灌江口沿海风景区、黄河故道风景区和古云梯关风景区等6处大型公园。

面系统建设在县域范围内加强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和各类自然保护区、文化古迹保护区等的绿化建设,强化植被恢复力度,以江苏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绿地指标为依据,形成城乡统筹、城市与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共生的县域大环境绿化格局。

4.3 绿地系统规划

(1)规划增绿,结合城市改造,集中增设公共绿地。根据总体规划要求,未来城区发展可以结合改造,进一步加强可以结合城区综合环境改造与整治,把规划中尽量腾出的土地用于绿化建设。规划可增加的城区公园绿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灌河滨河风光带、通榆河风光带、响坎河带状公园、美鲈路游园、军民路游园、幸福路游园、双园路街旁绿地和广场绿地等带状公园和社区公园绿地,通过新增的公园绿地进一步完善城区绿地类型与空间布局,形成合理的服务半径覆盖区,提高城区居民进行绿地游憩休闲的均好性和开放性。

(2)见缝插绿,增加城区口袋公园项目的规划建设。城区由于人口密集,绿地占地面积小,导致了户外公园绿地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市民的户外活动需求,而大型公共绿地的建设条件又十分有限,因此可以结合城区用地改造和综合环境整治,增加口袋公园项目,主要包括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街心花园、社区小型运动场所等。口袋公园不仅能弥补城区内公园绿地的不足,随时为城区居民提供温馨、和谐的室外交流场所。同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方便市民的优势,规划城区口袋公园项目可重点围绕城区现状居住用地、公共管理服务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的附属绿地建设展开,特别是针对现状建筑密集区域采取“整治增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等工程方法,进一步提升城区绿化美化绿化水平,从而能不断改善城区微观景观环境,提高城区居民生活质量。

(3)立体造绿,加强城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的建设。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的建设,是在短期内有效增加绿化的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与景观的有力措施。通过对城区公共建筑的改造,进一步加强城区公共建筑的立面、窗台、围墙、廊架等立体绿化,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城^绿化空间,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同时其对于保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亦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有效地增加城区的绿化面积,进一步突出城区绿化特色和亮点。

5 结语

在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与绿地系统规划相互指导。海绵城市对绿地系统规划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形成合理的绿地空间系统,海绵城市的建设满足城市生态防护及环境美化等功能,对城市雨水收集及利用有良好的示范效应,更大程度发挥了城市绿地系统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设同样也会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它会使海绵城市的建设内容更加完善,作用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胡 楠,李 雄,戈晓宇.因水而变――从城市绿地系统视角谈对海绵城市体系的理性认知[J].中国园林,2015(6).

第3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生态循环;园林设计

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的城市里,地面所用材质的特殊性,使得降雨不能及时排到地下中,需要经过围、堵、截的方式进行导水,大量的雨水汇集往往会产生洪涝灾害,威胁着人类的安全,然而洪涝灾害也同时影响着居民生活用水的使用,同时地下水位开始骤减,土地沙漠化日益加重,长期缺水导致了一些土地缺失了透水性。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让城市可以拥有海绵的特性,将下雨产生的积水和汇聚成的河流通过先通过净化,在城市中实现用水循环,重新供给居民生活使用,也可以经过渗透,留存等方法将水吸收,通过净化将水留住并循环至地下,如此以来城市地面上既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不会因为临时停电停水让居民的正常用水生活受到影响,也可以通过草地,树林将水渗透到地下。

1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

海绵城市理论来源于海绵,它突破了传统的“以导水和排水为准”的城市理念,通过树林、草地、湿地等可以吸水的特性,以道路、广场、城市绿地为载体等经过吸水和渗透、存水等方面,消化城市积水的同时,一并补充地下水位。这种“海绵城市”的理论,既可以缓解城市用水紧张和地下水位流失的状态,还能避免城市中应出现的大量积水和大量雨水的汇集导致了洪水,泥石流的情况,维护了生态系统平衡,保障了人民的生活安全。

2海绵城市的优势

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有很大的影响,它既可以很好的解决生态水循环的问题,还可以给这个钢筋混凝土城市中增添了一抹新色,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享有很舒适和惬意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雨水通过树林、绿地、湖泊的收集存留在蓄水池中,既可以提供给居民生活使用,还可以用来浇灌植被,循环使用。本文主要从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环境来简要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1)减少洪涝灾害。每年我国各地区尤其是雨季充沛地区会出现大量的洪涝灾害,尤其是一些城市地势较低,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民的安全,还省去了一些抗洪产生的不必要经费;(2)平衡地下、地上水位。目前我国地区的地下水位属于缺失状态,很多农村地区的井眼相继干涸,在这个钢筋混凝土城市中,自然降水无法通过地面渗透到地下和地表,海绵城市的理论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建立广场,绿地,森林,人工湖泊等,其具有渗透性,可以更好的补充地下水位,地上水和地表水形成系统的生态循环;(3)降低不透水面积。我国现期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地表出现了大面积干涸,这跟人们的砍伐习惯有很大关系,植被越来越少,土地水得不到供给,土地硬化规模越来越大。“海绵城市”理论是根据不同的地区特性,设立绿地和植被,加强循环用水,规避土地大面积硬化,增加土地透水面积;(4)提高雨水利用率。当前城市正处于地面积水严重,地表和地下水位降低的矛盾状态,“海绵城市”理论提出雨水循环利用,通过建设人工湖、池塘、绿地等自然景观,提高城区的雨水渗透技术,净化地面水体,通过良好的水体环境渗透到地下,改善城区的积水问题和生态水环境。

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的应用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道路设计开始引进渗透性强的铺装材料,嵌草路面材料、道路沥青、多孔混凝土的使用等,目前城市正处在遇水冲击,城市无法起到吸水、净水,而洪涝和干旱的状况还会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用水的矛盾中,城市的突发断水断电都将会对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参考日本国家的先进设计经验,日本国家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两个板块的碰撞会使得日本成为地震高发国家,日本一些相关设计人员总结了地震经验后,在每所城市的公园和密集人群聚集区建立了雨水存储池,通过雨水一系列净化处理,可以在断水断电,地震频发的时候,供给整座城市2-3天的生活用水量,参考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们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园林设计:(1)城市园林道路设计。为保障园林设计雨水渗透的高效性,道路设计采用以下几点措施:①选用具有渗透性能的沥青,在道路结构设计上保证雨水的渗透,控制短时表面径流量;②结合地形,可适当的将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改成随地形走向的线型,以便增大道路两侧的绿化面积,同时选择吸水性较强的植被,缓解雨水的瞬时径流量;③道路分隔绿化带采用“下凹式绿地”设计,引导道路雨水进入下凹式绿带,同时经特殊配比的种植土,可涵养一部分雨水,多余的再由溢水口排走,保证植被的生长条件;④严格按着“海绵”设计理论,选择渗透性强的铺装材料,嵌草路面、草皮,多孔混凝土等。尤其是公园和树林边,可以采用木屑、卵石等材料;(2)城市园林建筑物设计。园林建筑物设计中,应发挥建筑物“海绵”性能,在建筑物密集区建造一个雨水收集地,在雨季可以通过建筑物自身的雨水管和排水系统将雨水统一汇入到滤水口,经过一系列净化将雨水排至蓄水池,在全工程中选用的材料应该是渗透功能较强的特性,也可以为了便捷直接将净化后的雨水引入到植被种植区;(3)城市园林人工湖、湿地设计。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加入人工湖的设计既可以增加城市一片风景,还可以成为雨水汇集区,根据不同地区的降水量设定好人工湖的水位,并进行监督管控,同时应该控制湖内藻类植物的生长,保持湖面清洁。对于南方城市,雨季比较充沛的地区,可以增加湿地设计,将城市导入的雨水进行短暂的存储,在湿地周围种植一些植被或水生植物,通过植被不同种类间的相互搭配达到净化和增添城市景观的效果;(4)城市园林绿地、树林设计。城市园林对绿地和树林的规模设计既可以让雨水得到循环,还可以为城市增设一道绿色的风景线,设计师们可以根据地形和城市规划,研究出每种植被和树木的根部走向,在根系汇集区建立一个集水池。在城市园林设计中还应该关注到城市地下管网存在位置,根据起伏多变的地形来设置高低不同的绿地和植被,既可以让植被有充足的水分吸收,还可以给人们良好的视觉享受。当然基于所有的前期是,设计人员应该对植被的特性和对水体环境的吸收做好掌握,不同的植被和树木的选择都将会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产生影响。

4结语

目前“海绵城市”理论虽已提出,但我国相比于发达国家的一些设计和实施,还有些差距,相关部门应对园林设计进行控制,建立行业设计标准,为以后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解决城市积水和生活用水受阻的问题,通过海绵吸水的特性,可以经过若干循环及时补充地下水位,通过园林设计中选择渗透性能的材料,高吸收的植被,既可以为我们居住环境带来绿色生机、解决城市积水问题,还可以循环用水,维护生态系统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硕,王佳琪.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6,36(03):128-131.

[2]董淑秋,韩志刚.基于“生态海绵城市”构建的雨水利用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37-41.

第4篇

关键词:水资源;海绵城市;风景园林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26-02

一、序言

水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持续性资源,是维系我们日常生活的生命之源,是城市园林绿地中不可或缺的景观要素。我国城市公园绿地对雨水的利用起步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雨水利用策略,如今,水资源的紧缺、水资源浪费、城市内涝、生态环境的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随着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的加重,雨水景观利用问题在2013年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提出在全国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鼓励雨水自然、生态的处理方式。因此,如何将城市建设发展与水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更好地做到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并实现雨水利用带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国内外海绵城市的动态

(一)国外海绵城市

国外海绵城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雨洪的利用上。美、德、澳、日、英、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走在探索的前列,改变以往国外城市集雨工程快速、高效的排水做法,在雨水系统资源收集、管理、循环利用上,并成立了国际雨水集流利用系统协会,各个国家研究制定了不同性质的国家级地方政策法规,并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国家的水资源匮乏问题,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80年代末民间“日本雨水贮留渗透技术协会”成立。90年代颁布“第二代城市下水总体规划”,把雨水渗沟、渗塘及透水地面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1996年开始对地下储雨装置给予一定的雨水利用补助金,并形成制度。德国是最早对城市雨水采用政府管制制度的国家,上个世纪初期就已经了“对未受污染雨水的分散回灌系统的建设和测量”,1989年就出台了雨水利用设施标准(DIN1989),它以德联邦水法、建设法规和地方法规形式对水资源循环利用提出要求,引导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采用经济手段控制排污量,征收雨水费用(也称为管道使用费);技术上,德国城市雨水利用主要体现在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三种形式。受美国BMPs影响,德国采用雨水系统的措施类型是“湿地过滤沟系统(MR)”。目前德国“第三代”雨水利用技术及标准已经实施,柏林等一些城市已将城市雨水利用和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已建或正在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德国雨洪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已经形成针对低影响开发的雨水管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技术指引和经济激励政策。美国城市雨洪管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水量调控。20世纪30年代,主要重点是控制洪、减灾和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水质改善。从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重点是点源污染的控制、防治水土流失、滨水区环境的保护和完善《联邦水污染控制法》等。1972年,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修正案首次提出最佳管理措施的概念(BMPs),核心理念是对非点源水体的污染控制和源头控制与研究,技术处理上强调工程和非工程、生态与自然措施结合的方法;第三个阶段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重点是控制非点源、雨水循环、健康福利、全方位多维度综合运用等。1990年,美国马里兰州乔治王子县环境资源署提出了低影响开发(LID)的理念与技术体系,它是弥补BMPs技术上的缺陷,在BMPs基础上形成的雨水控制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LID是一种基于微观尺度控制的场地设计策略,其原理是通过渗透、过滤、蒸发、截留等方法模拟雨水的自然水文过程,将径流控制源头,减轻城市排水管负担,结合景观设计,创造出优美的空间环境。澳大利亚在1994年提出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2000年就政府与规划部门召开了“水敏性城市设计――城市区域的可持续排水系统”会议,它与BMPs相比,包含内容更为广泛和全面,核心是城市生态系统,注重水质的保护和改善,把雨洪管理与城市给排水和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倡导多目标的发展方式,维持城市水资源的良性循环发展。英国1999年提出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该系统从宏观的角度优化集水区域,全面考虑雨水径流的水质、水量、景观和生态价值等因子,通过过滤式沉淀槽、洼沟等与BMPs技术措施结合,改善城市整体水循环和区域水生态系统。

(二)国内海绵城市

我国城市的雨水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结合国外成熟的雨洪控制系统技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作为试点,水利部于2001年颁布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标志着雨水系统控制技术的初步成熟。2004年,深圳市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联邦环保局开展相关技术交流与研究,签署包括流域管理、面源污染控制和低冲击开发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框架。编制城市绿地等雨水利用工程的地方技术规范,积极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建设“低影响开发城市雨水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的光明新区,转变城市雨水系统从快排为主到“渗、滞、蓄、用、排”的建设理念,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14年2月出台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201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运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城市暴雨内涝防治工作。一是实施“城市排水(雨)综合规划纲要”并编制“全国城市排水规划的设施建设。二是围绕加快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提高城市排水能力,推进低冲击发展和建设模式,加快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化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它强调以弹性、慢排缓释和控制源头分散为理念,整合降水、地下水循环系统性、地表径流等给排水各个环节,以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为建设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保障。城市绿地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是城市的海绵体。绿地是城市最重要的透水性下垫面,承担着城市雨水径流渗透、城市水循环的平衡、生态环境的修复等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其实就是构建一个低影响雨水系统,通过渗透、停滞、积蓄、净化、排水等其他技术手段,使水循环径流更加顺畅、自然。我国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强调“大”字优先,违背城市可透性的基本原则,忽视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出现大尺度的硬质铺装广场、大水面等,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三、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提出的挑战策略

风景园林学是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如何有效保护和恢复人类生存所需的户外自然境域?作为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应该把构建生态安全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和水循环系统纳入教学中,并更新园林设计教学理念、技术实践研究和掌握风景园林行业规范标准等,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学科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加大投入基础学科研究,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拓展风景园林学科领域。从基于建筑学视觉到BMPs、LID、MR、WSUD、SUDS、LIUDD等水文水力学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再到雨水处理、植被选择、后期维护管理、国家政策法规、技术规范制定等都需要在实践需求去完善解决,缩小学科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差距。

(二)更新教学内容与理念

改变以往的教学体系课程,增加一些水文水力学相关的课程,聘请一些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面与雨洪管理、雨水收集、水生态生态环境、水文学方面有实战经验的教授授课。对风景园林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培训,加强对雨洪利用的研究,编写与之相关的教材,更新教学理念,开设相关课程设计。

(三)扩大学科交融

本学科的融合需要市政工程管理、建筑学、生态学、农学、城市规划学、给排水、经济学、艺术学、历史学、风景园林学、管理学等专业门类的知识,交替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综合应用各种科学和艺术手段,更好地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四)多渠道拓宽实践平台

国内一些较出名的园林设计公司、设计院和企业已经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向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交叉、新兴领域扩展,开拓水生态修复领域的市场,实现双赢。建立长期校外实习和就业实践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实践,是提前了解行业现状的重要平台。

四、结语

在国家新的政策下,国家确定16个城市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今后城市建设将以海绵城市为目标,发挥利用雨水资源的优势,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生态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因此,风景园林专业人员正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不仅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作为一个园林专业教育工作者希望在新时期、新形势政策、新技术理念的指导下深刻理解风景园林专业的特征,明确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拓宽眼界,强化专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要具有扎实知识和技能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

第5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生态

1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现状

1.1生态失衡

有的小城镇,盲目模仿大城市的地下排水设施,而不考虑自身的自然地形,结果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导致生态失衡;有的为了满足机动车通行不断的扩宽街道,大面积的硬质铺面取代了原本自然化的地表,同时又移除街道上原本的树木,不仅破坏了街道的绿地系统,而且也导致生态失衡;还有的小城镇,为了追求绿化量,盲目大面积地种植草坪,不仅浪费了水资源,也导致生态失衡。

1.2缺乏个性化

有的小城镇,在街道景观建设时,盲目照搬照抄大城市的样式,没有考虑城镇自身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地域特色,导致拆除了原有的景观小品或基础设施,建成了宽阔的马路和大的广场,形成千街一面的现象,失去城镇的特色,致使小城镇街道历史的记忆大量遗失。

1.3未因地制宜地使用外来树种

有的城市在进行绿化时,需要外来树种,这些物种不适应该地区气候,导致绿化成本提升。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树种,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气候,种植适合本地区的植物,种植的面积以及种植量应该同城市规划相关,一般选择本地区的树种,这样成活率比较高。对城市绿化起到的作用也比较突出,因为这些树木生长能力比较强,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能够发挥出优势,而且这样的树种比较容易管理,投资也比较少。

2园林规划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应用

2.1生态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在道路规划、设计时,建设者们开始注重生态理念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运用。道路规划设计与建设中,应努力把生态理念落实在一些具体的设计方法上。生态学的本意,是要求规划设计者更多地了解生物,认识到所有生物互相依赖的生存方式,将各个生物的生存环境彼此连接在一起。这实际上要求我们具有整体的意识,小心谨慎地对待生物、环境,反对孤立的、盲目的整治行为。不能把生态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大量种树、提高绿量。此外,生态学原理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师法自然,研究自然的演变规律;要顺应自然,减少盲目的人工改造环境,降低道路景观的养护管理成本;要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营建道路景观类型,避免对原有环境的彻底破坏;要尊重场地中其他生物的需求;要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等。因此,荒地、原野、取土坑、弃土坑、再生、节能、野生动物、植物、废物利用等等,构成道路景观生态设计理念中的关键词汇。

海绵城市是当前新颖的城市建设理念,道路在海绵系统中承担着输送雨水径流的作用,是海绵系统的“动脉”。在“海绵城市”的背景下,适宜的城市应当考虑建设重要的海绵绿色廊道。如采取透水铺装、多功能树池、旱溪、生物滞留带、植草沟、雨水花园、雨水湿地、蓄水模块等一系列的措施,并进行系统化、集成化地使用。

2.2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是人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带有浓郁地方色彩和历史传承性的地方文化。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建筑、历史古迹、民风民俗、产业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宗教、艺术等多种文化资源,它不可移植、不能复制、不会再生,其潜在价值和精神内涵是构建城市形象的文化资本,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内涵。

道路景观设计的观念被明确提升到一个专业的高度后,雷同的设计方法将会被摒弃,代之以个性化的道路景观设计,给城市道路赋予文化特色,增强道路的可识别性。个性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要求空间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不仅要考虑城市的地形、气候、历史因素,还要体会公众对其的心理期盼以及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等制约条件。以至于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要求,创造优美环境的同时,带给人们那些可识别、可触摸、可回味,在人们头脑中早已形成的记忆符号,进而提升城市魅力。道路设计时,景观设计也要同步进行,先确定一个总体风格特色,来指导道路设计,从某些方面来讲,道路设计要服从景观设计确定的原则。设施的选择,要服从景观风格,统一考虑设施的造型、布置,达到风格统一,布置协调合理。

大约每个城市中心都有公交车和无所不在、不舒适的公交车站,但是许多城市正在请景观设计师改善骑自行车者的体验,对他们的公交车站进行灵巧和功能性的设计。一个实例就是奥兰多、佛罗里达国际车道沿线的雕塑公交车站。WaterGeiger设计了这些白色、曲线型的纤维加强型聚合板,把艺术带入到公共空间里,同时也为公交乘客提供急需的阴凉地。其他创意性设计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绿色屋顶结合而成的遮蓬,或是其他显著的设计如马德里艺术家联盟Mmmm在巴尔的摩Highlandtown社区东南大道上设计的车站,那里的车站结构是14英尺高、7英尺宽的“BUS”字母。

张家口市为举办冬奥会,对奥运沿线进行风貌景观提升规划,设计以“观、赏、品、鉴”4个字为出发点,即观一路北国风光,赏一路生态之旅,品一处塞外文化,鉴一场品质冬奥,展现“自然、生态、人本、寄情”的理念。以自然风光为背景,因地制宜构筑大地景观,给驾驶员、游客空间四维体验,选用当地材料及植被,对沿路进行环境的整治和改造,并将本地区的文化元素集合奥运元素注入景观设计中,在提升文化内涵的同时,采取一定量的具有文化特色及视觉冲击力的造型表现,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冬奥会景观线路。

2.3因地制宜设计

第6篇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绿化带设计;排水管道设计;排水沟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5-013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5.065

对于海绵城市而言就是在建设城市中,发挥海绵一样的吸水效果,完善公园、道路、绿化、建筑等公共设施后,应用新型的排水方式,利用特殊的建筑结构,有效完成蓄水、渗水、净水等环节,同时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做好水资源的再生和重复使用等工作,保证城市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1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整体设计结构

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中必须完善以下三点内容:第一,建立低影响雨水开发体系,由于城市建设都是根据海绵体系建设的,因此通过一些特殊结构就可以完成雨水的渗透、蓄积和净化工作,这是一个有效循环的过程,可以最大程度上利用水资源,避免对水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还可以调节雨水的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对一些污染地区进行处理;第二,完善管渠排水系统,该系统要和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有效结合,共同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和排放,有效对雨水资源进行管理;第三,建立超标径流雨水排放体系,主要作用是对自然降水进行收集,对城市各个地区的水流进行调蓄,同时在特殊时候还可以做泄洪处理。通过上述三个系统的协同合作,能有效收集、管理雨水,避免雨水四处蔓延对城市造成影响,为了深入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解,O计了海绵城市在城市道路建设运行结构图,附图如下:

2 海绵城市设计工作的重点内容

2.1 整体规划的重点内容

在建设海绵城市中要结合整体做好规划,避免设计不合理、水资源处理不当等问题。在建设的前期阶段有效利用自然环境十分有必要,根据城市所有的地理环境,在尽量减小对原有排水系统干扰的前提下,设计城市道路时要绕开天然的湖泊,做好城市道路的空间布局,同时做好与在建或已建项目的衔接,在道路两侧设计出天然的绿化带和人行道,有效滞留雨水,让雨水充分渗透到地下,让大地对雨水进行净化,这样形成的径流的雨水量会非常小,再通过其他设施的建设,有效对这部分水资源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径流水量超标等问题,实现道路低影响的建设目标。

2.2 设计城市道路路面的重点内容

一般在传统的道路路面设计中,要求路面必须倾斜1.5%~2%,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降水会自由地流进排水口,建设绿化带时其要比路面高一些,有利于路面积水的流动,但是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进行路面、绿化带设计中,在建设路面时一定要存在一定的高低差,这样当遇到降雨天气后,雨水落到路面上,汇集成径流,由于路面设计中存在一定的高低差,这样雨水会直接向低路面的一侧流动,除此之外,进行绿化带设计中,在其下面设计了排水管,当遇到降雨后,雨水需要先满足周围绿化植被的需求,大部分水资源会渗透到地层中被植被吸收,还有一部分渗透到地下形成地下水,之后剩余的才会从排水管道中流出。另外,还可以将渗透装置安装到排水管中,在渗透装置的作用下雨水直接进入到地层中,有效对城市地下水进行补给,做好对城市水资源的管理。

2.3 设计道路整体结构层次的重点内容

为了有效管理城市水资源,相关技术人员分析得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路面积水的排放:第一,降雨导致雨水积累在道路表面,可以通过路面之间的间隙将雨水渗透到路面以下,有效排放出雨水;第二,长时间的积水会逐渐渗透到道路的基础层,而在道路两侧设置了排水管道,可以有效排出这些雨水;第三,路面积水直接进入道路基土层进行排放。对于前两种排水方式而言,可以有效降低道路表面的径流系数,达到海绵城市设计的要求,但是没有完成对路面的渗透作用,雨水不能滞留到绿化植被中,也不能有效对雨污水进行净化。海绵城市建设规范中对这方面有明确的规定,要求道路基层土壤的渗透系数不得小于7×10-5cm/s,城市道路的车流量非常大,而且很多道路的负载高,不能有效对积水实施渗透。传统方式设计人行道路的时候,预制混凝土是常用的材料或者会使用花岗石,但是在建设海绵城市理念的道路时,必须使用新型的透水材料进行道路的铺装,该材料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效降低城市地表热量的散发,在生态保护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海绵城市理念建设中,要求所建设的道路渗水系数在1.0×10-3mm/s范围,地下水表面层和透水层的距离控制在1m以上,下面是不同路面的雨水径流取值范围,路面建设中可以作为参考,保证最终的建设质量。

3 城市中具体的排水设计要点

3.1 设计排水管渗透的方法

在排水管道中进行渗透设计时,要使用特殊的材料,材料一般表面存在很多孔洞,直径不超过10mm,有效对排水管道周围进行填充,该材料还设置了多孔层,可以对路面积水进行有效蓄积,这种新型的排水管有很好的协调性,透水效果好,占用空间小,但在使用过程中这些管体周围会堆积很多碎石,主要是雨水冲刷,运输车辆上掉落造成的,清理时非常困难,碎石容易将管体孔隙堵塞,如果不及时清除将会影响渗透效果。排水管道的设计贯穿整个城市道路工程,城市道路复杂,出现很多交叉口,排水管道铺设非常复杂,线路布置就显得较为冗长,因此在施工前必须经过严谨的设计,实地现场考察,各项数据资料都合格后才能进行城市施工,保证排水管道的排水效果。

3.2 设计排水沟的方法

进行城市道路两侧的排水沟设计中,必须遵循保护生态环境原则,在建设和设计时要了解当地的生态情况,让排水沟设计和生态有机结合到一起,避免相互影响而出现问题。设计排水沟时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绿化植被层,土壤种植层,水分渗透过滤层,渗排水层,砂石层。这种结构的排水沟可以对道路雨污水进行过滤,对路面积水进行渗透,同时还能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充分完成水源的循环再生利用。

3.3 设计城市绿化带的方法

绿化带的设计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城市路面排水顺畅,海绵城市绿化带设计时其中心一般比周围低,在绿化带中央位置设计溢流式排水口,这样就可以形成下凹式绿化带,有效排除雨水。路面的初期雨水会渗透到绿化带的土壤层中,为绿化植被提供水资源,剩余的雨水会通过排水管道排出,这种设计方式可以避免洪涝灾害的出现,保证土壤的整体渗透系数,当城市绿化通过雨水灌溉达到很好的效果后,植被的灌溉用水量就会相应的减少,节约城市中的水资源。

3.4 海绵城市的优势

传统的排水理念中主要是快速排水,将城市水资源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和湖泊中,导致80%的水资源没有利用就被排掉,但是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雨水可以渗透到道路路基层,对周围的绿化植被进行灌溉,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同时有效处理了雨水,对地下水资源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由于人行道使用了透水透气材料,导致城市不透水面积减少,降雨后减小洪峰流量。当大部分雨水渗透到地下后,在道路避免形成的径流会变小,有效控制了径流产生的污染。在大雨过后,道路没有明显的积水,可以让司机驾驶得更加舒适。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海绵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化设计分析,发现想要达到理想的排水效果,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要求设计部门和施工部门相互配合,避免使用传统的雨水排放方式,利用绿化带、植草沟、排水管道、排水管道的渗透等,有效排出城市中的雨污水。海绵道路可以很好地补充城市地下水资源,减小洪峰流量,减轻排水系统压力,降低雨水径流污染,改善道路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改善城市微气候,因此在以后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毛伟.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

第7篇

当今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并伴随着人口递增,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城市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冲击。雨水再利用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问题,但是目前主要应用于景观和市政方面,施工程序复杂、开挖程度高,每一次建造和维护都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用产品设计理论和方法来思考雨水再利用问题,产品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简便的安置方式,通过快速、低成本的方式来改善雨水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雨水再利用概念的定义和发展史

1.雨水再利用概念的定义目前,城市雨水利用与以下几种方式:(1)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利用屋顶做集雨面收集雨水,用于家庭、公共设施和工业用水等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厕、洗衣、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2)屋顶雨水花园:屋顶的雨水花园能够削减径流量、减轻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建筑温度、美化城市,对城市美化和净化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小区综合雨水渗透系统:绿地入渗,维护绿地面积,同时回补地下水。(4)雨水回灌地下水:在一些有符合的地质条件的地方,进行雨洪回灌,人工补给地下水。从技术上来划分,又可以分为雨水收集技术、雨水渗透技术、雨水储存技术、雨水控制与处理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就开始收集和利用路面上的雨水,到了70年代就开始修筑集流面用来收集雨水,并开始研究雨水回灌地下水技术。2.雨水再利用的发展海绵城市城市的概念在近些年提出,这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降水自然灾害等方面能够具有良好的“弹性”,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在国际上用语称之为“低冲击开发”。低冲击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是发达国家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其基本内涵是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这对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城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雨水再利用在景观园林中的典型工程分析

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面积稍大的种植洼地,可以使用灵活多变的景观颜色,可作为较大的景观设施,成为公共的休息空间。雨水花园对场地的要求还是很多的,场地的面积、土壤类型、周围建筑的影响、坡度、太阳朝向、现有植被等都需要考虑。雨水花园的土壤不应太紧实,要方便雨水下渗,但土壤含沙量过大是不利于储水的,所以要混合有机质增加土壤的含水能力。如果土壤表层铺有覆盖物,则能够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帮助更好的蓄水。美国波特兰市MountTabor中学将一个利用率不高的沥青停车场改造成了雨水花园,结合了艺术、教育与生态功能的特点,让孩子们可以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功能景观。2.屋面绿化雨水收集利用包括雨水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利用,主要用途有景观、灌溉、洗车、冲厕、浇洒等。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多种模式,例如水箱分为地上式或地下式,设备安装有室外或室内等。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各组件的选择要考虑许多因素,但是不管何种系统模式及其复杂程度,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基本组件:(1)收集面(2)集水槽和雨落管(3)弃流装置(4)处理与储存设施(5)水泵(6)消毒装置3.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古今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卉的统称。屋顶绿化对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改善众多道路的硬质铺装而取代的自然土地和植物的现状;改善过度砍伐自然森林,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田园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雨水再利用产品设计比较工程建设的优势应用于景观和市政方面,施工程序复杂、开挖程度高,每一次建造和维护都需要较大的人力物力。排水系统易渗漏、更新困难等问题。产品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安置方式的优势,成本优势,模块化优势,更新换代快的优势,外观造型优势。

1.雨水再利用概念在景观园林中的的使用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建造和维护方面都存在很多弊端,如开挖工程量大、排水系统易渗漏、更新困难等问题。参考雨水利用的技术原理和工程结构,运用产品设计的方法和思路来完善和解决雨水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现有雨水再利用产品主要会结合排水管设施、储水设施、公共设施、绿化设施等。通过集约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整合设计等对这些设施进行再设计,从而达到新的使用效果和造型创新。3.产品设计应用在未来的雨水利用技术中,为未来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可以将批量生产的雨水再利用设施快速简便的安装在需要的地方,节省人力物力,模块化的产品结构也能实现快速更新和修缮。

作者:陈婧 胡浩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第8篇

关键词: 外来插班生 优势 劣势

一、外来插班生的劣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扩大及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人口涌向城市,对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感谢他们的加入,感谢他们对城市的贡献,保障他们的生活,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来协调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也积极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计划。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已被很多城市列入政府实事工程。但随着这些孩子的入学,他们的劣势逐渐暴露出来。

(一)不被老师重视,甚至是被轻视。

部分老师其实不愿意自己班有插班生(尤其是外来插班生),因为这些孩子大部分基础不是很好,他们的加入可能会影响班级成绩,进而影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所以他们大部分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而这种长期的忽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成绩。

(二)被同学孤立,产生自卑心理。

很多出生在城市的孩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因为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相对富足,所以当班级出现各方面比不上他们的外来插班生时,就会产生敌视甚至排挤心理及举动,比如不和外来插班生一起玩,不愿意和他们分在一个小组,经常以“外地人”代替他们的名字……而这些举动产生的伤害对这些年幼的外来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轻则影响成绩,重则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影响孩子一生。

(三)教学内容不一致,影响孩子发展。

很多外来插班生以前学习的教材和现在就读的学校教材版本不同(如苏教版、人教版),有些内容其他学生已经学过,而他们却没学过,这在课程衔接上会产生很多问题,尤其理科具有很强的系统连贯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成绩自然跟不上,而这些孩子的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根本无法进行家庭辅导。很多孩子因为成绩不如别人就产生自卑或者厌学情绪,对孩子的未来发展不利。在我教的一个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孩子很优秀,本来应该上六年级,可是因为在老家没有学过英语,到我们学校后只能从三年级学起,一个年纪偏大、个子又高的学生在这样环境下要承受压力可想有多大,幸好这孩子非常用功,不仅及时赶了上来,而且各科成绩遥遥领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多,五年级时他已经17岁了,如果继续念下去,完成义务教育时就已经到了他们老家成家的年纪了,最终再三权衡下,五年级结束后,家长给他找了个技校,然后就进厂找了份工作。每每想起他我都会觉得心痛,如果说不是因为插班,而留在老家继续上下去的话,这孩子上大学肯定没有问题。

二、外来插班生的优势

当然,外来插班生暴露出来的不仅仅是劣势,很多优势也显露出来。

(一)能吃苦,求知欲强。

外来插班生的家长文化程度相对城市孩子的家长偏低,插班生看多了家长因为缺少知识而受到冷遇的现象,比本地孩子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当然也比城市的孩子更深切地知道知识对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所以往往会表现出更强的求知欲。而相对差的生活环境,又造就了他们能吃苦的优良品质,所以只要他们意志坚定,一段时间后就能在集体中处于领先位置。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这样一个女生让我难忘,和上文中的孩子一样17岁仍呆在五年级教室,同样各方面都相当优秀,但不同的是她有更加坚定的意志。她不愿意像很多老家的女孩一样早早地嫁人,不愿意平凡地过一生,她有属于自己的美梦,所以她就像一块海绵一样拼命地吮吸知识的甘霖。她用一个暑假学完了六年级的所有课程,然后自信地考入初中,挽回了错过的一年。跟我告别时,她自信地告诉我她一定会考上大学,而我相信,她一定会创造属于她的灿烂人生。

(二)渴望被肯定,表现欲强。

大部分外来插班生刚到新环境时,在生活条件、基础知识等各方面均不如本地学生,他们要想被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肯定,就必须在各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所以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充实自己,勇敢地表现自己,证明自己,而这一过程无疑会让他们变得更优秀。

(三)害怕失去,更懂珍惜。

我跟很多外来插班生交流时都会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他们很多人都不可能上大学,不是因为成绩差,而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这些孩子大多都有兄弟姐妹,如果是最小的孩子还好,但如果是家里的老大,那就要放弃自己继续求学的机会,撑起家庭的重担。所以他们更能体会在学校学习,跟同学相处的不容易,更懂得珍惜这一机会。而他们的努力也能给本地孩子树立榜样,激起整个集体向上的热情。

虽然这是大多数外来插班生在新环境下的状态,但是每一个个体又有着不同,教育工作者要抱着一颗“爱”心,抱着每一棵树都能开花的心态,用平等的眼光面对、鼓励这些外来插班生,我相信所有劣势都将不复存在,教育对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这些淳朴、善良的孩子肯定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第9篇

广钢新城主要包括“一厂三村”的改造用地,广钢新城集团自己的用地是168公顷,已经完成了收储工作。广钢新城一共有4期,目前已经完成了3期的出让。一期和二期在建,3期土地也刚刚出让,已经进入规划建设的阶段。

在广钢新城建设中,是按照政府主导,市区联动,统一谋划,分工合作的机制进行的。广钢新城开发建设项目由市土发中心委托荔湾区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并成立广钢新城建设联合指挥部。市、区各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分工合作。

11个专项规划设计已获批

市政道路建设规划实施的思路,是通过区域市政系统支撑分析,结合实施条件优化系统,到细化次支系统,最后达到绿色市政体系的打造。

首先,区域支撑是按广钢新城建设时序对区域市政设施提出时序需求建议,根据区域市政建设时序对广钢新城内的市政系统进行优化,区域与区的市政系统相互协调、充分衔接。我们也会通过不断的建设,达到和外部区域衔接的目的。

其次,优化系统。广钢新城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规模大,涉及的设计专业多,整个建设设计管理较为复杂。

为了更好地推进广钢新城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区住建局牵头编制了《广州市广钢新城工业建筑遗产线索保护与再利用规划》、《广钢新城市政、交通、道路绿化景观专项设计》等2个规划设计成果,及其所涵盖的给水、排水及防涝、防洪、电力、通信、燃气、综合管廊、竖向、交通、道路绿化景观、工业遗产等11个专项规划设计,目前专项规划已获得市国规委批复。

第三,继续细化次支系统。由于广钢新城是一个直居的城区,我们的建设希望通过从交通组织的角度以及控规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进行深化和优化,并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道路上,打造有特色的新城综合交通系统。理念是以从组织为先导进行到地面交通设计;强化慢行系统建设,注重慢行网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以及配套设施完善。在此基础上,统筹广钢新城道路两侧的空间利用,通过技术的结合,形成道路开敞空间的一体化设计。通过细化次支系统的优化,交通设施的布局优化,对广钢新城进行规划和设置。

第四,绿色市政系统,利用技术达到海绵城市的建设的标准,比如“二轴一纵”综合管廊系统,集约化利用道路空间资源,预留城市发展空间。

广钢新城市政道路分三期推进

根据土地出让计划,广钢新城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建设设计分为三期进行:一期为广钢公园以北区域。二期为环翠北路以北的广钢厂区用地。三期建设范围在环翠北路以南的村改造范围进行。

第10篇

此外,城市地下管廊、海绵城市、水利工程等新兴的投资领域在未来增长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地下工程需要改善,地下管廊工程主要是解决城市遭遇大雨时道路大面积积水问题以及城市水电工程的隐蔽化。而海绵城市则是通过一定措施对缺水城市的储水进行人工调节,以便在雨水充沛时将地下水有效储存起来,用以在干旱季节提供充足水源。由此足以推测,建筑业中此类新兴投资领域未来的投资量将非常高。

2015年4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六部委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把整个基础设施领域向民资敞开,使民营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营有了制度保障。这无疑对建筑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不得不提的是,传统房屋建筑领域也在不断变化,我国正在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进程,即逐步推进房屋建筑开发“成品化”路线,房屋主体的构建在工厂中完成,而项目现场则只进行“搭积木式”的装配工作。这种方式的转变不仅意味着整个建筑业将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同时也会加速盈利模式的彻底改变,并且必定会引发行业内“大洗牌”,行业集中度会明显提高,很多优质企业也会随之脱颖而出。

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建筑企业只有尽快适应行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要求,积极塑造关键竞争要素,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并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提高精细管理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环宇建工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宇建工”)是一家集建筑、安装、装潢等专业化配套全面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正在积极应对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人力资源、企业资质、资金配置等方面着手,将未来经营重点锁定在保证传统房屋建筑业务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加快在市政工程、水利工程、轨道交通工程以及建筑产业化的布局。

同时,在业务地域上,环宇建工将顺应未来以城市群为经济增长引擎的趋势,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优势城市群。环宇建工董事会秘书宋良表示,“业务空间布局的相对集中也将有利于环宇建工经营成本的降低。”

扁平化,练内功

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新形势,环宇建工不仅在战略布局上精心部署,而且在企业资质、财务管理和重视人才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宋良向《首席财务官》介绍,环宇建工拥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和房屋建筑特级资质以及7个专业一级资质,并具有品类齐全的专业配套资质,几乎包括了民用建筑的所有行业资质。

此外,环宇建工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优势。宋良表示“建筑行业的执业资质证书是建筑公司最宝贵的竞争优势,拥有相应的建造师资源,公司才有资质承接各类项目。”目前,全国对建造师等资质资格证书的管理正在联网,行业管理的混乱局面有望在最近几年不断规范,这不仅将大大打击项目挂靠以及各类建筑公司空壳化等现象,而且意味着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将获得行业规范的红利。

截止到今年,环宇建工已经拥有各类一级建造师证书144本(值得一提的是,特级企业仅需要50本一级证书即可),拥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超过100人,拥有专家级高级工程师4人。宋良坚定地认为,人力资源优势将是环宇建工今后发展的巨大优势保证。

“任何竞争归根结底其实都是人的竞争,培养和留住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使命。对于建筑企业来讲,人才就是竞争护城河,人留住了,资质就留住了,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保持。”宋良表示,由于从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秉持着这种理念,环宇建工的企业文化和一般意义上的私企有很大的不同。

环宇建工成立于1957年,改革开放后曾进行了两次改制并最终形成了目前的股权格局。新三板挂牌前,公司已经拥有170个股东,并且全部是公司的职工。对于职工来讲,他们不会认为在“为老板打工”,而更多的是把企业当成了家,具有极其强烈的归属感。环宇建工的这种文化一直传承至今,员工的稳定性非常高。

同时,环宇建工制定了各种激励政策,如物质奖励、股权激励、各种培训机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晋升通道的建设等,满足了员工多方面的需求。

在成本管理方面,建筑业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建筑工程项目大多涉及资金数额大、生产周期长,构成建筑工程成本的内容非常多,并且,工程施工工艺必须不断创新,这对建筑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业的成本管理非常注重过程管控。此外,建筑企业在竞争中为了抢占市场、广揽项目,需要垫付大量资金来承揽项目。同时,甲方支付工程款的周期长,占用建筑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因此,宋良表示“建筑行业对于应收账款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环宇建工的财务架构相对扁平化,虽然集团的分公司和子公司众多,隶属其下的项目部的数量也非常可观,但财务核算均在总部统一进行,分公司和子公司只设出纳岗位,通过ERP实现对所有项目部和分公司、子公司的业务管控,这种管理方法不仅充分适合环宇建工目前的发展阶段、提高了业务和财务管控的效率,而且极大降低了财务管理成本。

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成熟

2015年1月,环宇建工在新三板上市(证券代码:831873)。宋良透露,环宇建工在新三板上市之前其实一直在做主板上市的准备,因为公司已有六十年的历史,梳理过程比较复杂,错过了最佳申报时间。随后,恰巧遇到了新三板扩容的机遇,环宇建工和主办券商一致认为新三板是一个制度优势非常明显的全新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于是抓准时机,果断抢滩登陆。

在宋良看来,新三板的规范性要求并不比主板低。主办券商之前一直以主板上市的标准来要求环宇建工,并且并没有因为挂牌新三板而降低要求。“不论是选择主板上市还是新三板上市,企业都不能有投机心理,应该时刻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

在谈到新三板上市经验时,宋良表示,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是十分重要的,而会计师和主办券商的选择则是重中之重。同时,要对中介机构的角色有正确的认识,要充分相信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企业向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应确保充分,因为中介机构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进行合规化,并不是为了为难企业。然而,企业老板往往很难对中介机构做到信息充分披露,结果往往是给后续工作带来巨大隐患和风险,企业的挂牌进程也会一定程度受阻。

环宇建工成功挂牌新三板后,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上市过程中,公司存在的固有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最终达到合规。不仅真正意义上成为公众公司,而且需要接受股转中心和证监会的监督,这意味着公司的经营成果通过规范化而得到了确认,而且,公司挂牌后很快得到了新的外部股东的支持。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公司股东很快突破200人,这些股东不仅包括个人投资者,还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从协议交易转为做市交易后,环宇建工目前已经确定十二家做市商。

此外,公司内部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均逐渐具备了公众公司的自觉性和使命感,进行某些工作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合规性问题。同时,经营层也变得更加关心公司的半年报和年报等情况,对公司的经营责任和经营动力显著增强。宋良表示,环宇建工接下来仍会在规范经营上下功夫。环宇建工的规模比较大,分公司和子公司众多、地域分布广,这给公司的合规经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与关联方日常关联交易的合规性也是环宇建工未来关注的重点。宋良坦陈,“公司进入创新层后,无论是外部监管还是自身的合规压力都明显加大。环宇建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应该继续稳步前行。”

在谈到新三板分层时,宋良坦言,“分层是新三板发展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挂牌公司从野蛮生长到规范成熟的必经之路。”环宇建工在新三板分层后成功进入创新层。宋良表示,新三板市场目前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交易问题,而是海量信息无效传递的问题,即投资者与挂牌公司信息严重不对称。新三板分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这一问题。从条件设置来看,创新层企业包容性更强,并且很多进入创新层的公司甚至具有和创业板公司相当的实力。同时,从战略层面上讲,创新层的发展起点是很高的。综上所述,宋良认为新三板分层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方面是利大于弊。

多渠道融资探索

新三板目前的融资渠道比较多样化,也有众多投资机构参与其中。然而,从规模和数量上讲,新三板远不能与主板的融资渠道相比,前者的融资更适合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企业。同时,新三板目前越来越有成为主板企业并购池的趋势。

环宇建工登陆新三板后,于2015年4月份启动定增工作,当时已有很多意向投资方。但是由于股东人数超过200人,完成证监会非公部程序时已经是6月下旬,而当时的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批文时的定增条件已经无法适应当时市场的情况,只能暂时放弃定增计划。由于环宇建工在2015年下半年承接了几个比较大的项目,而相应的资金配套已经对定增资金进行预算,由于定增未完成,这对环宇建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现金流方面遇到了很大困难,只能重新寻找融资渠道。

第11篇

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包括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落,又称“1+8”城市圈。其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产业基础较好,互补性强。武汉城市圈产业总量在全省占据“半壁江山”。2005年,武汉城市圈以占湖北33%的国土面积、46%的人口,提供了61%的生产总值、52%的地方财政收入、60%的固定资产投资、64%的消费品零售额。三次产业分别占全省的47.3%、61.7%、66.7%。其三次产业结构为12.8:43.3:43.8。经济规模居中部各城市群之首,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但城市间结构差异较大。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武汉、黄石低于10%,鄂州16.1%,其余5市均高于20%,黄冈高达33.1%,说明圈内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大,多数城市工业还处于较低阶段。

2. 中心城市产业龙头地位突出。武汉历来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是武汉城市圈的产业发展龙头。在“1+8”城市圈中,武汉“鹤立鸡群”,这是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征。2005年,武汉市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城市圈56%、71%、61%。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武汉工业门类齐全,钢铁、汽车、光纤光缆、纱布、原盐、卷烟、纯碱等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位居前列,正在形成以汽车、机械装备为重点的机械工业,以钢铁为重点的冶金工业,以医药化工、石油化工为重点的化工工业,以纺织、服装为重点的轻纺工业和以光纤光缆、光电器件、激光、通信系统、软件等为重点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等支柱产业。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武汉地位更为突出,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和科研中心,中部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3. 工业集中度较高,但区域产业竞争力仍然较弱。经过长期发展和行业结构更替,武汉城市圈工业已由行业门类齐全共同支撑型转变为支柱产业主导型。按产值比重占5%以上的支柱行业个数来比较,2000年武汉城市圈的支柱行业数为9个,2004年集中为4个,5年间减少半数以上。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化工和非金属矿物制品5个行业退出支柱行业。再从城市圈50%产值所包含的大行业个数看,2000年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7个,2004年集中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5个。

武汉城市圈工业集中程度上升,但产业竞争力仍然较弱。在38个工业行业中,近10%的盈利率是负数,近60%的产业不盈利,即使盈利,其盈利率也很低。在武汉城市圈中,规模较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石油加工业、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二十几个行业中,只有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1个行业在全国有相对优势,且绝大部分产业的盈利率都只是略大于1,因而优势不明显。这些都说明武汉城市圈主要工业产业仍然缺乏竞争力。

4. 产业关联度低,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武汉城市圈工业集中度高但缺乏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关联度低,主导产业表面上是集群,实质是“归大堆”,内在关联不紧密,上下游产业配套和协作关系不协调,产业产品链条短。汽车、钢铁、石化、光电子等行业有较强的龙头企业,但缺乏成熟的、与之配套的关联行业。从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关系看,圈域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圈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重点与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特别是除武汉市外的8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

二、产业一体化发展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战略部署以来,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进程加快,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征:

1.产业结构朝垂直一体化方向演进。突出表现为优势产业规模加速扩张,重点产业链条延伸。烟草制造业实施了大重组,武烟集团的年产规模由原来的50多万箱迅速提升到120万箱,进入全国烟草十大品牌行列。钢铁产业投资重点向鄂州、黄石等资源集中地靠近。周边城市依托武钢等圈内大型钢铁企业的优势,相继加大了钢铁深加工的投资。如,黄石华亿公司的精密冷轧板和精密不锈钢项目,总投资7.16亿元;孝感市金属制品80%的原材料来自武钢,26%的产品销往武汉;汉川市2001年从厦门引进从事轻钢结构建筑安装及彩板制品生产的黎明钢构,用4年时间迅速占领孝感、武汉、鄂州等圈内市场,生产规模居华中地区前列。2005年设立的永和安钢构,投产仅10个月就完成了40个工程,产值达1.2亿元,成为全国十大品牌之一。汽车产业以东风汽车为龙头,一批零配件骨干企业正在武汉、天门、孝感等地迅速发展。武汉元丰投资5000万元在仙桃建设铸锻及表面处理项目,形成了35万辆车的配套能力;天门“东风华泰轮毂”在继续发展出口的同时,正在扩大产能,为东风等厂商配套。武汉市商业集团以连锁经营方式加速进入周边城市,已累计在周边城市设店58家。垂直一体化不仅仅是中心城市产业向周边的扩散延伸,也反映在周边城市的产业加速对武汉投资或相互投资。例如,目前武汉在孝感的投资企业91家,投资总额37亿元;孝感在汉投资企业440家,注册资本11.8亿元。至2005年底,黄冈市先后与城市圈兄弟城市达成合作协议83项,协议总投资161亿元,其中已建成和在建项目74个,投资金额139亿元。

2. 产业布局向互补化、差异化方向发展。城市圈内各市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客观上存在差异,在产业一体化进程中,通过产业分工达到优势互补,使资源和市场得到有效对接,已成为圈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水泥产业,武汉市年需求达1000万吨以上,黄石华新水泥在武汉市建成年产120万吨的水泥粉磨站项目后,又在青山区投资4.5亿元,建设大型水泥及深加工环保产业园。纺织服装行业向差异化、互补化方向发展趋势最为明显。武汉市纺织服装行业因结构调整和市场原因,出现了印染和后整理的“断层”。该市没有简单重建,而是充分利用品牌、资金和市场优势,结合周边城市较强的加工能力和成本优势,调整布局,共创市场。如红人集团投资8000万元,在孝感建设服装出口加工基地。汉川马口镇从10年前一家纺织企业起步,迅速发展为现有40家纺织厂、60万锭规模的“湖北纺织第一镇”。武汉市汉正街大量服装企业外迁汉川市新河镇汉正服装工业城,一期75万平方米厂房全部建成后,集服装生产、物流、商贸、信息、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可入驻企业400家,吸纳8万名工人就业,初步打造成“华中服装工业第一城”。武汉市京华彩印整体搬迁到大悟县的建厂工程已在实施。化工行业已开始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梯度转移。总部位于武汉的省化学研究院,在鄂州市葛店经济开发区投资2亿元,兴建了生产基地,将院内的全部产业化项目及主导产品的生产制造,都转移到了葛店生产基地。武汉青山化工厂收购潜江化工总厂后,在潜江投资1.2亿元,新建年产2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及相应硫酸扩产项目。而以武汉化工企业为主体的应城市长江埠化工集群已形成规模。周边地区借助武汉的综合优势,加快资源与市场对接。一些大型企业已将总部迁至武汉。丝宝集团、三江航天集团、江钻股份、美尔雅集团、广济药业等圈内的大企业已将企业总部或销售中心、研发中心迁到武汉。周边地区大批特色农产品进入武汉,带动农业与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孝感、咸宁、仙桃等已成为武汉市固定的蔬菜和农产品供应基地。

3. 产业组织方式向集群方向发展。武汉市优势产业向周边城市扩张,不仅壮大了自身实力,而且有效促进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增强了产业聚集功能,进而使各地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定位逐渐明晰。从整体上看,城市圈内三大产业集聚带已初现端倪。一是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整合黄石、黄冈、鄂州、咸宁等地资源,逐步形成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二是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以仙桃、潜江、天门等地为配套生产基地,形成汽车制造、IT设备、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三是以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为核心区,以孝感市为生产基地,形成汽车零部件、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盐磷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圈内各城市围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大力引进资金和项目,延伸产业链,也形成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仙桃的无纺布、咸宁通城的涂附磨具、孝感安陆的粮机等,均已成为全国的重要生产基地。据统计,仅孝感市初具雏型的产业集群已达10个,网络各类企业和作坊2000多家,总资产近80亿元。

4. 产学研对接和科教合作机制初步形成,为产业一体化提供了推动力。科技和人才高度集中于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一个显著特点。充分发挥武汉的科技人才优势是形成圈内产业一体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有关部门已建立科技信息平台,省政府每年组织召开“中小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周边城市与在汉科研院所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城市圈内任一产业的发展都与武汉的科技人才资源有着不同形式的关联。仅仙桃市已有200多家企业主动与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华中农大等30多个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很多企业将研发中心延伸到了武汉各高校院所,利用武汉的科研成果实施技术改造300多项。

三、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圈比较,产业一体化层次相对较低,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协调性较差,生产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1. 思想障碍。主要表现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彻底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有的认为城市圈产业一体化主要靠上级政府通过规划来实施,寄希望于扶持政策和产业投资倾斜,在工作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等政策、等投资、等国家项目上;有的认为武汉市的一般制造业很快就会出现大规模向周边城市转移,因而坐等武汉市主动上门求合作,只讲分工协作,不讲市场竞争;有的认为搞产业一体化,就是要成为“一家人”,比如要求享受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当这些问题难以解决时就怨天尤人,甚至消极无为;有的认为本地产业基础差,与武汉和其他城市的合作点少,搞产业一体化受益不大,因而信心不足,工作只停留于开了会、发了文、讲了话;有的习惯于传统行政式的工作方法,忽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组织政府交流活动多,组织企业交流活动少;有的认为武汉市像一块大海绵,目前还处于“吸水”阶段,搞“武汉城市圈”就是武汉吸周边城市的“水”,因而阻止本地企业到武汉发展,对跨市经营的企业仍然要求全部在本地纳税。

2. 体制障碍。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阻隔产业一体化进程的一堵“看不见的墙”。武汉城市圈涉及到的9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也不尽一致,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行政经济管理体制尚未彻底改变,产品市场有壁垒,要素市场有障碍,利益分配有冲突,束缚了产业一体化发展。虽然有关部门在市场准入、依法维权、信息共享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工商部门已建立了知名商标“一地认定、圈内共认、异地联保”的联保体系,互通信息,联合打假等。但圈内各城市在物流、知识产权、环保、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滞后。特别是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资金流往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小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金融弱化现象,阻碍了产业转移及产业规模扩张;圈内统一的人才市场建设刚刚起步,目前仍然处于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劳务协作、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用工信息交流等层面,在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城市圈内居民平等就业权利等方面进展不快。直管市的金融、保险、商检、电力等管理体制不顺,已经严重影响了各直管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 基础设施障碍。交通、通信网络体系尚不健全,武汉和各城市之间的高等级公路有部分工程尚未完工,存在不少断头路和“瓶颈”路。即使在毗邻的城市之间,由于地方利益关系,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鄂州市花湖开发区内的鄂城大道与黄石市迎宾大道本可联通,但长期没有实现联通,其中仅隔一段长100米、宽50米的废堤。整个城市圈的公路缺乏网络功能,城市之间高等级公路尚未成网;公路收费站卡林立,加重了物流成本。信息网络尚未完全互联互通,信息资源的开发、共享不够,缺乏平台支撑。商贸物流配套体系也不够健全,运转效率低。

四、政策建议

基于武汉城市圈产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城市群产业发展经验,我们对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提出如下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本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优势、利益共享的原则,以构建“三链”(设施链、产业链、流通链)、促进产业协作与发展为重点,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原材料生产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障碍,建议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1. 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增强推进产业一体化的合力。

一是牢固树立市场竞争观念。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圈内产业一体化的形成,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圈内城市应树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求共赢的思想,摒弃新的“等靠要”思想,不能过分期待政策扶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依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圈内各种资源优势,特别是武汉市的综合优势,加强产业合作,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二是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产业一体化过程中,行政体制障碍不可能很快消除。要在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树立“体制未改,方法先变,机制先转”的思想,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方法、新机制,自觉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程式化、行政化的工作方法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三是牢固树立长期合作、持续发展的观念。产业一体化是渐进的市场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破除急于求成和消极无为的思想,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蓄势发展”的思想,坚持多做细活,从具体项目的合作起步,一个个地解决具体问题,以细节的成功,累积起战略的胜利。

2. 找准突破体制障碍的现实路径,把握政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

推进产业一体化,必须走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发展模式,积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是“引导、协调、搭台、育苗”四个方面。“引导”即通过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和信息,组织经济交流活动等,促进圈内产业分工合作,引导产业向一体化发展。“协调”即通过建立区域性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鼓励圈内企业跨区域投资、经营,促进圈内工业产业对接、商贸物流对接、产学研对接。“搭台”就是建设圈内一体化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完善物流、金融、人才等服务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育苗”即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培育先导性企业,扶持配套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政府的作用不在于制造产业集群,而是发现那些已处于萌芽状态但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核、群链。目前,政府在推进产业一体化过程中应重点做好营造良好环境的几项重要工作:

一是统一政策法规。清理现行经济政策及相关法规,取消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流动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在9市之间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减免有关手续和收费。建立“一次审批”制度,一般性行政审批事项在圈内一个城市审批后,其他城市予以认可。制止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的行为。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近期抓好已规划的武汉8条高速出口路建设,建设武汉至黄石、武汉至孝感的快速轨道交通,构建骨干线高速化、次干线快速化、支线密集化,层次结构合理、完善的城市圈公路网络。组织专班调研协调,取消武汉市路桥通行费,取消圈内移动通信漫游费,统一圈内电话区号。建设武汉城市圈信息共享平台,加大金卡工程的推广力度,在金融、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IC卡,并在圈内率先联网,向一卡多用方面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管理体制,探索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经营机制和投融资体制。整合圈内旅游资源,合作开发,共同繁荣区域旅游市场。

三是帮助中小企业化解“融资难”。以长江证券为龙头,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成立区域性开发银行。打破银行贷款发放的地域限制,推动各银行开展异地贷款业务,实现圈内各商业银行间资金的及时调剂。由省政府和圈内城市共同筹资,组建城市发展基金,作为城市圈内重大产业项目和基建项目的贷款贴息、债券贴息等。争取发行区域性项目债券、企业债券和区域建设政府债券,鼓励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设立基础产业投资基金、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支柱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发展基金。

四是缓解工业用地“瓶颈”制约。可借鉴外省经验,实行工业用地指标全省统筹、适当向武汉城市圈倾斜的政策。

3.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

一要大力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大型企业集团是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是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要抓住国家宏观调控、产业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机遇,推进圈内企业整合重组,加快要素向优势大企业流动和聚集,使汽车、冶金、石化、电子等支柱产业群落的构成更趋完整和合理,在原材料、轻纺、医化、食品加工、服务贸易等重点行业培育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对重大产业项目,政府应实行“一事一议”的政策优惠。

二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追求利润最大化,强调区域配套和规模发展,是突破“区划经济”行政壁垒的有效手段和基本途径。武汉城市圈应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光电子通信、电子信息及家电、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钢铁及钢材制品、纺织服装、建材、食品加工等七大产业集群。要大力推进产业“三集中”,即产业布局向优势区域集中,工业项目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改造提升工业园区,招商方式由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注重引进关键链接企业,相关产业项目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就近落地,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区。放大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效应。商务部即将出台《关于扩大开放,提高吸收外资水平,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意见》,其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快速、健康发展,优先许可中部地区适当扩区建设”。要抓好这一机遇,争取国家批准东湖高新区“适当扩区”,将周边城市的原省级开发区挂牌为“东湖高新区××工业园”,让其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三要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是资源整合与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武汉城市圈民营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要狠抓两手:一手抓进一步解放思想,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真正消除思想障碍,树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让“创业光荣、发展有功”的理念深入人心,催化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手抓加大优化发展环境的力度,从细微处着手,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特别要加强对一线办事人员的素质教育,规范办事行为,公开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及承诺事项,推行阳光政务,奖惩严明。加大对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执行力度,不能让一些企业赢了官司、输了钱财。废除或修改还存在所有制差别和规模差别等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规定,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改组,落实优惠政策,在税收、政府扶持、人才培养等一些关键政策上给予民营经济公平待遇。尽快出台《湖北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条例》。

4. 强化武汉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一是发挥好武汉的科教人才优势。以武汉市为中心平台,建成圈内统一的教育、人才引进、就业、劳动力转移等政策体系,统一职业技能认证,推动人才培养、引进、交流和人才资源开发的联合。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圈内科技资源共享,推动联合攻关,完善成果转让机制,促进“知本”与资本结合。

二是提升武汉的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发展面向全国和中部地区的大型消费品批发市场和重要的工业品专业市场,如钢铁、汽车及零部件、家电、纺织与服装、光电子和其他高新技术产品,以及粮、棉、油、蔬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市场。积极探索和争取开设期货等新的交易方式,扩大交易量与辐射区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不断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构筑统一有效的区域和全国性物流服务供应体系,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区域物流中心。

三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武汉金融资本市场。依托武汉作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所在地的优势,全方位推进武汉金融投资中心建设。近期要以产权交易市场的整合和发展为突破口,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将省产权交易所、省技术交易市场、武汉产权交易所、武汉中国光谷技术产权交易所、武汉技术交易市场等5家机构合并重组,充分发挥其整合资源的职能。在城市圈内部建立证券网络,组建实力强、机制活、管理规范的大型证券公司;积极引导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和中外合作基金。

5. 以调整财税分配关系为突破口,建立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

调整省、市之间的财税分配比例,改进税收征管办法,稳定各地既得利益。凡是因为圈内资源整合、产业调整和梯度分工引起的企业兼并、企业迁移等导致的税源流动,其既得税收利益,特别是欠发达城市的税收既得利益应予以充分的尊重和维护,可在保持原基数的前提下进行税收分配,避免圈内恶性竞争。周边企业迁入武汉开发区的,武汉市应落实在其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的90%予以返还的政策。创新财税激励机制,实行均等性转移支付和激励性转移支付结合的政策。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全省同级平均水平的市、县,适当给予激励性转移支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职工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改造的力度,对使用落后工艺、设备及高污染、高消耗的企业实施限制或惩罚性税收制度。对圈内大中型企业、名牌企业、高科技企业的重组、联合,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对大型跨区域的盈利性项目,可采取联合共建、股份化运作、利益分享的方式;对大型跨区域的纯公益型项目,可按不同行政区域受益程度的大小确定出资比例。

6. 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构建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制。

建立权威指导机构和高层协商制度。将“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市长联席会议”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化,提升其功能和职责,使之成为城市圈经济发展的高层指导机构和协商机制。将“武汉城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改为常设机构,内设战略规划处、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处、产业结构调整协调处、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处等,贯彻落实高层指导机构和联席会议作出的规划、决定,负责组织圈内经济联系和合作的有关业务,研究圈内经济政策。高度重视和支持被称为“第三方机构”的行业协(商)会的建设。组建武汉城市圈联合商会或行业协会,联络圈内主要企业,沟通行业信息,筹划行业内或跨行业的企业合作与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有关活动,形成多重力量促进协作的局面。

第12篇

“Bentley Connection用户大会”近日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的规模再次刷新纪录,到场的工程师超过了600名,可见关心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的用户越来越多。

在去年举办的Bentley基础设施年会上,来自中国的入围项目和获奖者也同样刷新了记录,中国用户获得了总共16个奖项中的5个。在Bentley基础设施年会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用户可以获得这么多奖项。“从这些基础设施项目中我们发现,建筑工业化无论是构件化、模块化,还是整个生产流程运输包括拼装,都是BIM可以发挥非常大作用的地方,是我们可以推动技术革新很重要的题材和方向。”Bentley首席执行官、董事会主席格雷格・宾利(Greg Bentley)表示。

“参会的用户对BIM应用在基础设施行业中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热情。他们有强烈的愿望与Bentley结成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BIM在中国的发展。”格雷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BIM的建筑工业化可以帮助用户进一步提升项目交付的质量,减少资源浪费。”

对于Bentley来说,从去年的新增业务数量来看,中国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

“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非常积极地推动他们的海外业务,Bentley可以从多方面椭这些用户。”格雷格表示,“Bentley能够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国际认可的标准和软件,进而帮助他们赢得更多的海外项目和海外市场。我们对2017年的中国市场有着非常高的期望,信心源自于中国企业对BIM解决方案推广的决心和力度,还源自于我们看到中国拥有大量优秀的一线工程师。他们用中国速度去追赶世界的步伐是非常快的,而且他们有很大的迈向数字化的决心,并且不断地去思考怎样用BIM来推进工业化。”

格雷格认为,在中国,用户非常关心怎样才能通过BIM让他们的工程经验和设计能力在运营阶段发挥更大的价值。相比在国外需要Bentley用力去推进这件事情,在中国却是用户要求Bentley帮助他们建立这样的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把他们的业务扩展到运营和维护阶段。

在谈到如何与用户共同开发产品的时候,格雷格表示:“以建研科技为例,实际上我们意识到在通用建筑领域,中国有非常多的、中国特有的标准和习惯。我们决定跟建研科技合作,在建筑行业进行联合开发,从而推动包括铁路、石油石化、电力等在内的多个行业与Bentley产品更好地进行融合。建研科技利用Bentley的平台开发了他们的PKPM―BIM产品,推进了生产的工业化进程。”

Bentley的研发团队与建研科技的合作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Bentley和建研科技共同组建了联合研发团队,帮助建研科技在Bentley的BIM平台上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现在PKPM―BIM产品已经上市,并且获得了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与合作伙伴的共同研发之外,Bentley在位于北京海淀的办公室也有专门针对中国用户的一些行业机会和需求来进行本地化的开发团队。“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有很多领先于世界的概念,比如综合管廊。我认为这是非常绝妙的主意。我们现在也在很多城市推广试点综合管廊项目。Bentley之前并没有合适的软件来直接满足这些需求。”格雷格表示,“海绵城市也是中国提出来的能够非常好地收集雨水资源的方案,既可解决城市的排涝问题,同时又可以解决循环用水补充水资源的问题。类似这样的项目,Bentley会组织我们的开发人员针对中国的高优先级产品进行定制。当我们服务的其他国家的用户也开始引进这些解决方案时,我们可以迅速把这些软件推荐给他们。”

在谈到如何通过BIM获得工业化优势的时候,格雷格表示,中国正在通过工业化来推动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从而对整个工业产业链带来强大的变革,不光是影响到局部的细节,还会影响到非常多的跟工程建设相关的产业。Bentley认为,对于中国整个工业化的关注会非常快速地推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让它达到全世界领先的地步。全世界的工程建设行业需要追赶中国的步伐,并且可以从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得到非常多的启发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