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7: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保险需求;商业性供给
1引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农村保险保障制度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必须要根据现状提出全新的农业保险制度,以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中在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险需求的前提之下,对其提出商业性保险供给的策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获得良好的保险保障。
2坚持原则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商业保险而言给予发展机遇,同时也需经营与培育,而在这一方面,我国可以从国外汲取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予以适当的调整,抢占市场先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长期经营原则。针对农村保险而言,具体表现为暂时的,还有局部性亏损,这对商业保险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精简某些业务,但是不能放弃这个市场。首先,完善的任务强化市场基础投入,比如宣传企业形象,强化其在农村市场的宣传;强化人才培养,构建营销渠道;必须与当地相关部门予以有效沟通与协作,这样能够引导客户潜在需求,让农户对其产品及服务具有一定的关注度。其次,差异化原则。针对农村保险市场而言,一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存在有效性需求不足的状况,而这其中的需求不足,将很有可能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也或者是因为保险意识不强引起的,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消费习惯等特点,商业保险公司需要制定差异化推广战略,给予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最后,农村及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现阶段城乡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化逐步加快,因而需要从市场一体化角度予以分析,从而全新审视农村保险市场,这其中需要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农业作为基础,发展农业保险,必须要获得政府的扶持与认可,这样才能推动农村保险得以有效推广。
3实施产品创新而
商业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根据当前农村经济与政策的最新情况,获取农村经济热点,并且配套供给产品。依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发展要求,则需要不断细化农村市场研究,针对不同层次,还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为他们设计不同的产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和农业及农民的要求。例如针对基层干部而言,需要为其开发乡村干部综合保险,而针对流动人口来说,需要为其设定综合保险、农村流通企业、设定物流保险等。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商业保险公司则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开发不同的险种,从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获得合理的保险保障。
4进行营销和服务创新
农村本身地域广阔,人们密度较小,直销成本极高,保险公司需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继而转变以往直销模式,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设置人出单,或是个人营销制度,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渠道,构建合适营销网络。除此之外,要按照农村点多面广,以及区域差异化不断拉大的特点,保险公司必须要调整自身的服务策略,实现创新,并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服务项目。例如针对专业大户,需要给予业务信息咨询,实施异地赔付;针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则需要给予天气预报、防灾技术咨询;针对投保养老的有健康保险,为他们提供免费体检,还有医疗信息咨询等。
5培养专业化人才
从发展角度来说,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及培养,是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相较于城市保险市场而言,农村保险市场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根据特殊情况制定适合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全新策略,积极培养扎根农村并熟悉农村业务,而且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理赔人员,并且组织开展农业保险承保,还有理赔,再到技术培训,抑或是开展针对性专业技术培训,从而为农村保险发展提供专业化人才,在人才储备完善的基础上,能够构建专职服务农村保险的队伍,这样能够促进农村市场发展具有良好的商业保险保障作为依托,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所以从整体角度分析,于农村商业保险需求的基础上培养专业化的农村保险理赔人员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为农村商业保险的推广与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农村经济保险的有效实施。
6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保险需求正在不断上升,而商业保险发展的不断完善,促使其在农村经济市场的运用中发挥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大大提升商业保险在农村市场的推广度。本文中从四个层面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保险需求,还有商业性供给的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继军.生命周期视角下我国居民家庭保险规划探析[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陈广.城镇化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机制及干扰因子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5).
[3]李迪.影响农业保险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农安县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
[4]尹成,远史拓.我国农村小额保险:需求、问题与监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2).
进入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情况和问题,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客观反映。新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论是目标的确立还是路径的选择,都需要从新的历史起点思考和分析。目前,我国开始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生存型社会是以解决温饱、初步实现小康为目标。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全社会的生存性压力减弱,发展性压力凸显。当前,全社会更加重视教育公平化程度、公共卫生与医疗保障水平、基本社会保障程度;更加关心贫困差距、城乡差距的趋势,以及公共安全和环境问题等。
新阶段实现大部门体制同以往历次机构改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实行大部门体制是在全面推进政府转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和过去几次机构改革有连续性,但背景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新阶段的特定背景下,应当把实行大部门体制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现代政府治理模式变化相适应。第一,政府应当发挥以提供经济性公共服务为重点的经济职能;第二,政府应当发挥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社会职能。此外,政府建设更需要朝着良好的公共治理结构的方向发展。就是说,新阶段的现实需求决定,不能以机构整合为目标来推进大部门体制。
现实需求的变化。(1)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必然要求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要适应阶段发展的要求,这个变化要具有方向性和未来的相对稳定性。(2)政府在努力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面临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问题,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增加了,政府需要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确定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3)近年来,社会公共安全、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全面凸显,政府如何在社会和市场中实行有效地监管十分重要。就是说,这次机构调整应当围绕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社会基本公共需求来进行。
具体目标的变化。过去的几次机构改革,虽然也十分强调政府职能转变,但重点还是落在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上。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政府转型,实行大部门体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都是推进政府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也就是说,在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政府应当从过去经济建设型、行政控制型的治理模式转向服务型、公共行政型的治理模式。
政府自身建设的需求变化。面对我国行政成本增多、行政效率不高、体制机制性腐败问题突出的情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调整,要朝着良好的公共治理结构的方向发展。
二、实行大部门体制要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联系
新阶段实行大部门体制,重要的在于,要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决策与执行分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公共治理结构的改善相联系。例如,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政府职能的要求看,实行大部门体制应当考虑:(1)加强政府中长期战略规划职能。我国整体经济的中长期规划和宏观政策的稳定仍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前提下,成立国家专司经济中长期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部或经济发展委员会十分重要。(2)加强国家的能源战略职能。为适应国家能源资源的需求,建立国家能源委员会或能源部,具有一定迫切性。(3)加强国家对外经济战略职能。在我国由开放大国向开放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对外战略职能尤为重要。(4)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国家的经济战略职能。(5)强化市场的监管职能和统筹协调。(6)扩大国家环境保护职能。从我国的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看,尽快组建国家环境保护部,以适应国家环境保护的需求。
向着明确的方向,稳步推进大部门体制。“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实行大部门体制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全面把握这个目标和要求十分重要。只要目标选对了,未来稳步推进大部门体制就会很顺利。我认为,实现大部门体制是一个选准方向、逐步推进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大部门体制的实行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利益和官员的利益,各种利益关系需要协调。因此,建立大部门体制的过程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第二,大部门体制的目标是推进政府转型。正是在这个前提下,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三、实行大部门体制需要推进配套改革
实行大部门体制不仅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取决于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进程。例如,实行大部门体制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干部制度改革、中央地方关系调整、行政统一性等等,都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都需要政治体制改革有实质性推进。
进入本世纪来,我国开始由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随着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也进入了新阶段。最近一两年,资源、环境、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的一再凸显、使我们开始对“新阶段改革”的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那么,新阶段的发展与改革有哪些内在关系?发展对改革提出了哪些现实要求?
第一,可持续发展与改革。我们说发展进入新阶段,一项重要任务是实现从追求经济总量向追求经济质量的转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仍然需要继续把“蛋糕”做大。但是,就发展的趋势看,经济增长质量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为此,我们不能再坚持原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再走高消耗能源、无偿使用土地、无条件招商引资的路子。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阶段市场化改革,要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为重大任务。也就是说,改革要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由此更好地为发展服务。
第二,和谐社会建设与改革。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这些年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再强调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条件。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利益矛盾增加了,各个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社会成员需要平等协商对话,需要形成利益博奔的制度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作出了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由此可见,进入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适应这个大趋势,建立和谐社会的体制保障已成为新阶段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
第三,新农村建设与改革。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的突出矛盾是,改革搞了近30年,但还在多方面保留着城乡二元的制度结构。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由农民工孩子表演的诗朗诵节目,诗名叫“心里话”,其中一部分内容是这样的,“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上学,一路鸣着喇叭,不是开着本田就是开着捷达;我们的爸爸妈妈送我们上学,一路都不说话,埋头蹬着板车裤腿沾满泥巴。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要问我最想说什么,我爱我的妈妈,我爱我的爸爸。因为,是妈妈把首都的马路越扫越宽;因为,是爸爸建起了北京的高楼大厦。”这些话促使我们要切实关注城乡二元制度结构的社会不公平性。孩子们因为父母是农民工,就不能享受城市的义务教育。我们实行多年的城乡二元制度结构,不仅影响到农民工,也影响到了农民工的子女。从2006年开始,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并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表明,我国的农村改革已经开始从“城乡二元”向“城乡一元”的制度结构转变。
第四,全面对外开放与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吸引外来投资,我们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特别是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对于大量吸引外来投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全面开放和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吸引外来投资,要由以往的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转向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综上所述,对新阶段改革的历史起点可以作几点初步概括:
第一,全面把握基本国情。讲生产力不发达是首要的,同时,不讲制度的不完善、不成熟是不全面的。第二,客观地分析日益突出的“两大矛盾”。在这个背景下,改革的目标既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第三,从现实情况来看,无论是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全面对外开放,都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自迟福林新书《起点》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新问题、新矛盾,诸如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转型期城乡居民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实现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已经成为满足新阶段13亿中国人“物质文化需求”的两大任务。
一、我国开始步入发展型社会
新阶段的突出矛盾表明,当前我国已处在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判断也揭示了进入新阶段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历史发展原因。
根据整个社会基本需求的层次,以及满足这些社会基本需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及制度结构,可以把人类发展大致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生存型社会和发展型社会。所谓生存型社会,是指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都与此相适应。所谓发展型社会,是指人类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解决的全面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都与此相适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的基本需要也在不断升级,当基本温饱需求得到比较充分的满足之后,或者说,基本温饱需求在整个社会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一定比例之后,社会就必然由生存型社会过渡到发展型社会。
判断我国由生存型社会步入发展型社会,可以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城镇化率四个方面的变化为主要标准。按照这个判断标准,我国在本世纪初开始进入发展型社会。这个判断,与“我国在本世纪初实现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的判断是一致的。
二、基本公共服务对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我国正处于人类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加速变动,社会结构加速转型,这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又是一个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这个新阶段,如果能够解决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可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基本公共服务对新阶段反贫困的重大影响。目前,我国贫困人口的成因主要有五种一是因病,二是因残,三是年老体弱,四是缺乏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低下,五是生存条件恶劣。现代意义的贫困不仅在于收入水平低下,更重要的是人的能力不足。贫困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的被排斥。这样的能力和机会是与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直接相关联。为这部分贫困人口与低收八人口提供低保、最低救济、义务教育、基础医疗等,这能在相当大程度上缓解他们的贫困程度,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
基本公共服务对新阶段社会再分配的影响。当前,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直接相联系。例如,不同的收入群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是不同的:收入越低,对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越高。但基本公共服务短缺,使这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收入水平受到很大影响。
再看贫富差距。它也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相关。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中收入最高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最低10%家庭的92倍。客观地分析,这些年基本公共服务的个人承担费用上涨太快,大大超过中低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这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2006年,医疗和教育已经成为家庭除食品外的最大开销,两者总和占到总消费的20%以上。因而,为城镇困难群体提供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不仅可以直接缓解并缩小贫富差距,还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提高其获取收入的能力。
基本公共服务对新阶段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消费。但这些年我国的消费率持续走低,2005年已经降到52.1%,这使内需明显不足,并逐渐构成对经济健康发展的潜在威胁。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公共服务供给不到位,由此导致城乡居民消费预期不稳,消费倾向下降。由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上涨速度远远超过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不得不把可支配收入中很大的一部分用于预防性储蓄,收缩了即期消费,由此导致内需不足。“十一五”时期,如果我们能够因势利导地扩大对城乡居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某些不合理的付费机制,就可以在启动国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大市场方面有所突破。就可以有效地改变我国当前投资、消费严重失衡的局面,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使我国宏观经济建立在自性增长的基础上。
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经济和城乡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居民的贫富差距比较大,而且在总体上呈扩大趋势。从新阶段的历史特点及现实需求出发,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关键举措,并成为新阶段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
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市场主体产权不断明晰的情况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将主要体现在国家通过财政手段,优先安排广大农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加快推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区域协调发展不是抑制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发展,不等于各个区域都要同步发展,也并不意味着地区发展之间不能有差距。国家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国家资金扶持力度,着力提高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率先全部免除学杂费,有近4900万农村中小学生受益。
[关键词] FDI 新阶段 制度选择 产业安全
一、我国利用FDI新阶段特征
我国已连续多年保持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2005年全年实际FDI为603.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5%。2006年中国实际FDI为63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扭转了2005年的下降趋势,这显示外商的投资热情继续高涨。
2006年,企业数和出口金额大体都上升30%左右。其中,5千万-1亿美元规模的企业数涨幅最大,为30.72%;1亿美元以上规模的企业出口金额增幅最快,为32.18%,此规模企业占三资企业出口比重和全国出口比重都最大,为54.35%和31.62%;3千万~5千万规模的企业此二者比重最低,为6.10%和3.55%。同期,我国外资企业出口一亿美元以上主要商品中,同比增长排名前三位的是电视机(包括整套散件)、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机、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分别为57.90%、51.27%和49.5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件涨幅最小,为14.18%。高新技术产品绝对金额2478.32亿美元,排在第二,但同比增长29.10%,处于中游水平。
二、我国利用FDI面临的产业风险
引资初衷是利用资本积聚效应、技术扩散效应及管理营销示范效应。但随外资数量不断增加,我国产业对外依存度攀升,凸现了产业安全隐患。
1.市场和反垄断影响。外资利用资本、规模、技术、管理等优势,对同一产业内的骨干企业往往通过兼并收购及系列投资来实现产业内部的一体化控制。
2.股权影响。外资在进入东道国初期,多采取合资方式,经一定发展,倾向独资或通过各种方式谋求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控制。
3.技术影响。外资对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往往严加封锁,转移他国的技术多不先进且不完整,甚至是淘汰技术,“溢出”效应十分有限。
4.品牌影响。外商利用我国现成的生产线和劳动力, 为其自有品牌服务,垄断市场。外资控股后,东道国产品品牌多被束之高阁,国外品牌取而代之。
5.产业结构影响。如服务业, 目前我国外商投资房地产所占比重高达11%;而科技水平含量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所占比重却相当低。
三、保证产业经济安全――利用FDI新阶段的制度选择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如今5年过渡期也已过去,我国更多产业对外开放的新阶段,进行利用FDI的制度选择尤为重要。
如表,大部分协议条款对我国产业经济安全有利。过渡期满,我国逐步改进了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冲突的外资优惠政策。2007年10月,商务部公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12月1日起施行。但这些对保护我国产业经济安全还远不够。应对策略:
1.建立完善的产业风险监测指标,包括:外资市场占有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品牌控制率;技术源外生率。实现实时监控、处处防范。
2.取消给予外国投资者的“超国民待遇”。国民待遇原则是WTO 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既要消除对外商在形式上或事实上的各种歧视性做法, 也要依靠公开透明而健全的招商引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市场体系, 使内外资企业处于完全同等地位。
3.高度重视竞争政策,反对垄断保护竞争。借鉴国外经验, 抓紧制定和完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交易法, 健全规范竞争秩序的法律体系, 制定各种预防措施反对包括跨国公司在内的各种企业通过种种途径限制和妨碍竞争, 监督大企业滥用经济力控制大企业的合并。
4.制定合理的产业导向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我国需要发展的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 把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
5.维护我国产业安全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本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产业发展路径。二要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根据不同行业的技术经济要求,培育具有实力和规模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带动产业内升级和相关产业结构升级。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我国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强大的制度需求,但改革推进不足和旧体制惯性使得有效制度供给滞后,制约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成为WTO成员国过渡期满以后,我国的国际事务参与度不断提升,要想提高我国产业安全度,必须保证有效制度的供给,克服制度创新的阻力,以取得经济发展的更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苏旭霞著:《国际直接投资自由化与中国外资政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新阶段 产业集群 区域竞争力
我国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推进,地区投资环境也在逐步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工业化推进缓慢;资源利用效率低,产业配套能力差;政府干预不合理,外部软环境发展不足等。目前,西部大开发已由起步阶段进入到一个新的以政策“微调”为特点的战略调整阶段,这客观上为解决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西部特色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
21世纪经济发展将是产业集群主导的经济时代,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全有可能借助产业集群模式,通过政府的扶持、市场的培育和企业的创新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集群经济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发展途径,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有效选择。
形成经济主体的低成本优势。一是集群内企业呈现相对的地理空间布局,分布密度高,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的规模经济优势,实现在相同供给水平下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均使用成本的降低。二是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或布局的空间形成,不仅为企业带来基础设施共享的外部规模经济,而且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的开展、信息交流与传播和交易费用的降低。三是产业集群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信息成本。集群区域内企业相对集中,可与功能发达而完善的专业市场共存,使企业容易通过市场的变化灵敏捕捉各种最新的市场技术信息,丰富人际渠道,将信息高效传播,使企业搜索信息的时间和费用大大节省。
加速区域创新。由于地理上接近、业务联系紧密、信息交流快捷,市场上任何一个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重大技术创新,对于集群内企业来说几乎都会同步吸纳消化这种创新成果,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由于集群内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此外,集群区域汇聚了大量的服务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机构对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促进区域性品牌的形成。企业集群与专业市场的相互依存是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一个成熟的企业集群由生产性企业、流通性企业以及门类齐全的中介机构等共同构成,企业集群的发展会为区域内形成专业市场提供条件,而专业市场的形成又将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区域品牌的建立。众所周知,区域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即使单个企业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资源等外部原因使企业集群衰退或转轨,区域性品牌效应产生的竞争力则更易持久。
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应注意的问题
西部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时,国家把重点集中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而且主要依靠标志性的大项目来推动。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生态环境的建设,都为今后西部开发奠定了一个较好的投资环境基础,并为未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如果不改变追求以“物”为中心重视资源开发、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环境保护 “增长优先”的发展战略,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不仅难以从中受益而且还会加剧这些社会群体的边缘化程度,为使西部大开发在新阶段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集群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必须考虑现实状况: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在西部现存的经济状况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和市场、专业分工等积极因素,依据当地比较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先发展具有区域特色集群经济,创造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软硬环境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人才、技术和资本向西部地区流动。
慎重审批建设项目。针对已建成的各类投资项目,特别是要发挥特大型水利和水电设施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予以重点考虑,对于那些凡未达到预期效益的项目要限期达到预期目标;加快或至少按时完成在建项目,使其尽快投产并发挥效益;只有在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考虑批准新的建设项目,新项目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要做多方面的论证和研究,慎重的进行决策。
适当进行政策倾斜。注意保护贫困人口、少数民族、社会弱势人群的利益也是进行集群经济规划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而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政府在规划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优先安排劳动密集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产业基础上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在尊重少数民族利益的同时,适当向保护贫困人口等弱势人群进行政策倾斜。
西部集群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根据西部地区集群经济现实状况发展集群经济,在市场机制还没有充分完善、企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在促成集群经济形成和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替代作用,在规划集群经济制定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选择集群初始区位应进行专家论证
经济增长是一个不平衡的连续动态过程,它总是最先发生在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区位条件较好的地方,然后再由此扩散、推进到其他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经济增长的这种空间传递过程不仅发生在各个国家之间,而且也出现在一个国家之内的各个地区之间,对于广大的西部地区来说,其内部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因此,西部开发要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经过专家科学的论证后,选择一些条件好的地区重点发展。
规划集群经济时应重点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集群发展初期应包括对竞争优势和专业化的考虑,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强调特色,尽量避免与东部发达的产业集群进行正面冲突。西部在能源工业、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金属、非金属工业、材料工业等方面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在区域内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功能完善的产业集群;农畜产品和中药材的加工与深加工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国内外市场上需求巨大;旅游业是西部的资源优势产业,环境负荷小、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市场需求强劲,更是典型的双盈产业;此外,西安、重庆、成都、兰州等中心城市高等院校密集、科研机构多,有人才技术优势,应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考虑对周边地区的带动效应适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完善和提高政府调节集群培育的作用
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是内生的,应该由市场作用自下而上自发形成。但是,根据区域成长的阶段理论,西部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待开发阶段,自我发展能力不足,要跨入现代工业化的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等和区内条件结合起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后,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根据实现需要进行转换,如随着产业集群成熟和发展,政府职能应逐渐转向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外部市场环境提供公共政策和完善市场所需的中介机构建设上。目前西部缺少东部起飞时好的商业环境(沿海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国内经济短缺、国际产业大量转移等),因此最重要的是通过政府的适当“逆市场”调节,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加快发展包括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有序开放资本市场,对产业集聚的发展进行金融支持;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商业环境,让本地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在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群的同时,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采取优惠政策积极引入东部企业和外资企业弥补西部集群内部的产业缺口。
参考文献:
1.陈荣忠等.基于发展产业簇群增强西部地区竞争力的分析及对策.软科学,2005(1)
从北京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11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47美元,已经达到了波特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标准。从投资、消费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虽然从2006年以来北京市消费率已经超过了投资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但是,投资仍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投资率为43.2%,仍高于发达国家20多个百分点。从要素投入来看,人才、技术等知识要素对北京经济贡献已经远远超过能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十一五”期间,北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显著下降,能耗累计下降26.5%,2010年达到0.58吨标准煤;水耗累计下降40.46%,2010年达到29.4立方米;R&D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R&D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3%,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综合以上指标来看,北京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开始由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迈进。
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首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从1997年以来首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在11%以上,尽管2008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首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增速,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目前,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从国际上大城市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来看,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放缓趋势,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如东京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名义增长率(按现价计算的GDP增长率)下降至10%以下;香港人均GDP从1万美元到2万美元期间GDP平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基于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综合考虑全球经济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影响,未来首都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有所趋缓,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阶段。
2.服务型、总部型、知识型、绿色型经济特征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北京市坚持“首都经济”发展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特征更加突出。一是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从2005年的69.6%提高到2011年的75.7%,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图1),服务业的税收、吸纳就业、利用外资等各项指标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均超过80%。二是北京总部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聚集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2011年北京有41家企业入选全球500强,仅次于东京;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12家,拥有中国500强企业总部100家。三是以知识、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知识型经济发展迅速,生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8.7%、6.3%和12.1%(图2)。四是通过加快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企业的搬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方向发展,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未来,体现首都资源特征、符合创新导向方向的这四类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创新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北京着力加快“科技北京”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TD-SCDMA、闪联、龙芯、“非典”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深化,2011年示范区实现增加值3062.6亿元,占全市的19.1%,比2005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图3),对推动首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关村创新引领作用逐步增强,截至2010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主导创制国际标准76项,国家标准590项;2011年中关村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20.6亿元,占北京市的七成,占全国的1/4强,其中80%流向北京市其他地区、外埠城市和境外,有力支撑了首都及全国创新发展。
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北京作为首都,提出了要在全国转变发展方式走在最前面、率先形成创新驱动格局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站在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高度,审视首都经济科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公认世界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与纽约、东京、伦敦、巴黎等世界城市相比,北京的经济总量规模还相对较小(表1),2011年北京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2544.1亿美元,仅为东京的1/12,纽约的1/10,伦敦的1/3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差距更为明显,2011年北京人均GDP达到12447美元,仅为东京的1/17,纽约的1/8,伦敦的1/7。从产业结构来看,虽然北京市已经形成了服务业主导格局,但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与公认世界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低10多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仍有待提升。
(二)首都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亟待提升
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是世界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世界城市的全球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体现了世界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资源配置格局,但是与纽约等世界城市相比,首都经济的全球配置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是总部经济提升空间依然很大。高端企业总部聚集程度是体现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北京拥有的世界500强总部企业数量达到41家,仅次于东京,排在第二位,但是,一方面,北京的总部企业主要以中央企业为主,以能源、电信等垄断行业企业为主,真正体现北京产业特点的高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企业总部数量较少,而且总部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还相对较弱,国际化程度还相对较低。有关调查显示,2008年全球跨国公司跨国经营指数(海外资产占全部资产比例)一般都在50%以上,而北京总部企业的平均跨国经营指数还不到20%。另一方面,北京拥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只有100多家,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城市拥有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都在上千家相比,差距很大。#p#分页标题#e#
二是体现世界城市功能的重点行业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升。从金融功能来看,北京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聚集了全国知名的金融机构总部,控制着全国60%的金融资产、90%的信贷资金、65%的保费资金,北京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也逐步提升,由2007年的第35位提升到2010年的第16位,但是北京金融功能主要是服务全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相对较弱,而且北京要素市场体系很不完善,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要素交易市场。从体现文化功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来看,纽约、伦敦等世界城市都是全球著名的文化中心,文化产业非常发达,伦敦的创意产业已经超过金融业成为第一大产业。虽然北京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与纽约、伦敦等相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缺乏类似纽约的新闻集团、时代华纳公司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母型企业,也没有伦敦设计节、伦敦时装周等全球知名的文化节日。从体现国际交往功能的旅游业来看,2011年北京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520.4万人次,远低于2010年纽约的970多万人次和伦敦的1400多万人次,人均旅游收入差距更大。
(三)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后,自主创新能力成为体现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从北京创新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十一五”以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已经由单个企业独立创新进入到集群式创新阶段,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集群,创新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提升,但与硅谷等区域相比,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创新成果相对较少,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弱。从硅谷发展历程来看,硅谷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集成电路、个人电脑、互联网等领域都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成为引领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策源地。与之相比,受科技体制等诸多因素影响,北京密集的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尚未形成一批真正在国际上具有技术主导权的创新集群,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需要依赖进口,高技术产业的附加值较低,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相对较弱。企业技术性收入是反映企业创新能力产出的重要指标,以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为例,中关村企业总收入中仍然以产品销售收入和商品销售收入为主,真正体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比重则相对较低,而且有下降的趋势,2010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中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分别仅占到24.8%和15.5%。长期以来,北京城市空间呈现“单中心”格局,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等诸多城市问题,而且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六区土地面积占全市的8.2%、占平原面积的21.3%,而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的7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的81.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80.3%。同时受区域发展环境差异、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影响,城市南部与北部发展差距较大,虽然北京市自2009年以来启动实施城南行动计划,总投资达2900亿元,带动了南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但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图4),2011年南部地区的地均GDP不到北部的1/3。西部地区受自然条件影响,承担着首都生态涵养职能,支撑区域发展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西部四区人均GDP仅为全市的一半左右。统筹城乡发展任务也非常艰巨,虽然近几年来,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差距仍然很大(图5),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
推动首都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新阶段,实现首都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把握进入创新导向阶段后的新趋势、新特征,充分挖掘首都创新资源优势,更加注重高端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快形成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发展格局,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首都经济发展质量,显著增强首都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一)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纷纷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加强科技创新,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北京作为全国创新资源最密集的城市,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全国参与新一轮科技竞争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同时北京推进世界城市建设,也必须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依靠创新提升其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北京新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首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集群,一是要围绕若干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突破,抢占全球技术主导权。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各类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强化资源集成,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和研发组织模式,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突破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并争取形成国际标准,提升在全球的技术话语权。二是要强化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可以促进一批转化占地空间较小、附加值较高、对环境污染较小的重大创新成果直接在京转化,也可以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创新成果在京外区域转化。通过创新成果转化,真正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积极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化影响力是体现世界城市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够把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而且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对于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传播、交流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好莱坞、迪士尼、日本动漫等在获取大量海外收入的同时,也向世界各国传播了美国、日本的文化理念。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不仅对于支撑首都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具有积极作用。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要把北京的科技、文化两类资源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既要充分体现北京作为古都所承载的深厚的中华文化,同时要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通过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运用,创新产品生产方式、表现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新闻出版、影视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升级,并积极推动一批动漫游戏、数字新媒体等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能力、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化航母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精品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显著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p#分页标题#e#
(三)推动总部经济与生产业互动发展,提升首都经济辐射力
总部经济与生产业具有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关系[3],企业总部聚集将对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咨询、科技研发、广告会展、教育培训等生产业产生大量需求,为生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生产业的发达程度又是企业总部聚集的一个重要条件。总部经济和服务经济作为首都经济的两大特征,未来应通过加强这两者间的互动发展,进一步提升总部经济、服务经济发展质量,增强首都对全国乃至全球的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一是要进一步优化服务经济结构,率先形成生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打造“北京服务”品牌。积极鼓励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业领域的全球知名企业在京设立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支持各类社会资本进入生产领域,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推动生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依托该平台推动北京服务贸易发展、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提升首都服务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加快“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建设,显著提升首都经济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地区总部以及研发中心、销售中心等智能型总部,另一方面要支持和服务国内大型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在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上海、广州等城市发展经验,加强市级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成立全市统一的总部经济管理服务机构,健全总部经济统计制度,整合区县有关总部经济政策形成全市统一的政策体系,促进总部经济健康发展。
(四)加强区域空间资源整合,打造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加快空间资源优化与整合,既是破解北京单中心格局,提升北京世界城市运行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进一步拓展首都经济承载空间、支撑首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要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与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进行统筹考虑,打造一批业城均衡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使之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未来,要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加快推进“两带”建设,统筹规划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地区的产业空间资源,整体打造万亿级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带;统筹亦庄、大兴等城市南部产业空间资源,打造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使之成为支撑首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两个大体量空间板块。加快推进通州高端商务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丽泽金融商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等4个高端产业新区建设,引领通州副中心建设以及首都西部、南部转型发展,使之成为拓展首都经济新空间载体、促进首都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和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键词】工业化后期;中国经济;经济增长;新动力
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由平均百分之十下降到百分之七,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势必带来中国经济结构的多方面调整,也会带来经济增长动力的全方位转变。因此,我国经济管理和发展体系需要适应这一转变,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本文通过多角度分析,以经济增长的各个要素为切入点,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工业化后期的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从供给角度来看工业化后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决定消费,生产能力的扩张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具体而言,主要是指要素投入增长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工业化后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突出变现在生产要素积累的贡献显著降低,而生产效率提升的贡献将进一步提高。在新阶段的供给增长新动力中,中国劳动力数量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负值,投资要素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明显下降。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新动力主要在于通过各方面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一)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
随着中国高素质教育的普及和覆盖,中国人力资源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当前经济市场的调查显示:新增劳动力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比例由2015年的百分之八十七提升到当前的百分之九十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结合跨国经验,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质必将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二)促进经济要素优化配置
通过促进经济要素优化配置,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具体而言:首先,在产业层面,通过深入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减少市场干预;在企业层面,要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结合国有企业的性质进行分类改革,着力提升国有资本的经营效益;此外,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的配置,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从需求角度来看工业化后期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的发展现状,企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形成,大多数行业都存在一定的过剩生产力,因此社会总需求的扩大成为工业化后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进入工业化后期,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走向。
(一)投资增长的速度大幅下降
首先,房地产投资增长速度大幅下降,尤其在中国的二、三线城市,已经面临大量房地产过剩情况,预计在“十三五”期间为房地产投资带动率为百分之五左右;其次,目前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已经处于相对发达的水平,根据调查研究表明,2012年到2023年期间,中国基础设施的资本存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4%;再次,就制造业投资而言,中国的重化工业包括新兴工业的产量过剩,投资增长率进一步降低,从2011年的31.8%下降到2014年的13.5%。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在投资增长的带动下将难以回升,而且产能过剩的现象将进一步加重。当然,在投资方面也涌现出新的动力,例如:工业技术深入改造、节约资源、加强生态环保、发展生产业都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由于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和工资成本的提升,加重了经济发展的成本压力,因此,相关企业必须通过升级改造,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二)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加快
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加快,中国进入“发展型”、“享受型”经济发展的时代。消费的选择多样化,质量也进一步提高,整个经济消费结构呈现出“先导型”的特点。同时在消费类型上,对服务型消费需求增加,主要集中于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旅游休闲、 教育培训等方面。具w而言,应该进一步带动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延长消费热点的周期,促进消费水平的增长,增强消费的成长性和持续性。而且,伴随着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产业链延长,促进市场规模扩大。此外,电子商务的新兴模式兴起,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
三、结论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后期,经济结构出现了多方面、全方位的转变,同时也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当前的经济增长动力上,主要表现在:由投资出口驱动转变为消费方式的驱动;由生产要素积累转变为创新发展;由以重化工业主导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由传统产业转变为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因此,广大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培养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相关部门以及政府也应该顺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并着力建立一个统一开放、公平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新动力培育的全新的市场体系,促进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琪玮.浅谈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6-09-12.
在全县实施农业创新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众所周知,今年初中央下发了1号文件,对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在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为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一文件,县委孙书记和县政府王县长带领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思考,拿出了贯彻1号文件精神,实施农业创新工程的具体意见,经县委、县政府研究通过,在今天会上正式下发实施。应该说,这个意见高度高、思路新、措施明、目标具体,符合县情,是新形势下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规划、总指挥,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实施。下面,在孙书记报告的基础上,围绕实施农业创新工程,发展农村经济,我再讲四个方面问题:
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实施农业创新工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应当看到,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 新变化问题和新任务,迫切地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认识“三农”问题,以更大的力度实施创新工程。
第一,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昭示我们,实施农业创新工程是必然选择。这些变化在我县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目标从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转变,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优质率明显提高,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和畜禽、水产吕比重也大幅上升,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发展十分迅速,可以说,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从局限于传统农业向多领域就业转变,目前全县还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从事二产和三产,其中一大批农村劳动力离乡又离土,正在逐步转变为城镇居民、企业工人和工商业经营者,而且这一趋势还将延续较长时期。三是农民增收从单一渠道向多元并举转变,特别是务工收入已经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去年我县农民收入劳工收入占 %,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 %。四是城乡经济开始由二元向一元转变, 农生产和城乡发展之间的关联度明显提高,城市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农村的发展也更加需要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五是农民生活水平从解决温饱向基本实现小康转变,人们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有衣穿、有饭吃、有活干,而且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这五个方面的深刻变化,既为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气息、新机遇,也带来了不少新课题、新挑战。面对这五个方面的变化,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同步创新我们的思想和理念,切实摒弃过时的旧观念、老思路,住址实施好农业创新工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问题催使我们,实施农业创新工程是势在必行。最核心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快。这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县域经济发展长期各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从农村自身看,主要是“四个不适应”:一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日益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二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啬收入的需要;三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罩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高,农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刹于自然条件影响,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从农业农村与县域经济的 来看,主要是“三个不协调”,一是农民太多,与三次产业比重不协调;二是城镇化太慢,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三是投入太少,与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协调。解决这些问题,化解这些矛盾,靠什么?靠老思路,不管用;靠老办法,不能用。唯有与进俱进,结合新的实践,充分运用农业创新工程这个抓手,牵动“三农”工作全局,积极 新的思路、新的办法和新的举措,才能从根本上清除制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弊端。
第三,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任务要求我们,实施农业创新工程刻不容缓。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市委进一步提出了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对我县而言, %么上的人口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我县实际看,虽然近几年来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基本实现了小康,实事求是地说我县的小康水平还不高、不平衡、不全面,而且差距主要在农村,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的总量、速度、效益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状况上,在这些方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迫切愿望相比,相去甚远,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确实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在这个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农业创新工程,就是要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全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使之与县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的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相同步,与广大农民的期盼相一致,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对此,全县各级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高度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实施农业创新工程,推动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明确原则,牢固确立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农业创新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这就是“围绕一个核心、形成两个布局、突出三个重点、推进四项工程、实现五个突破”。要使这个思路落实到实处,产生实效,必须坚持四个原则,即面向市场、因地制宜、注重规模、形成特色。
第一,要面向市场。在当前农产品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农业增效和农产品卖出去,并卖到好价钱。这就要求农业生产必须面向市场,彻底打破“有啥种啥
、种啥卖啥”的传统农业经济模式,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发展什么,以卖得出、卖得好为硬道理,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业发展新路子。第二,要因地制宜。我县山丘、洲圩兼而有之,各地农业自然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 则 。这方面,在农业创新工程中做了具体部署,明确提出了要重点发展生姜、丹皮、苗木花卉、畜禽养殖和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的“山丘建设区”和企业发展优势粮、棉、油、无公害蔬菜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等优势产业的“洲圩建设区”。各乡镇要结合本地的特定条件,认真思考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下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关键词:三农;特色经济
一、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
因地制宜地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村小康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即从单一型转向多元型,从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坚持发挥区域资源比较优势,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以特色产品、特色产业占领市场。
第二,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这就是:主要农产品总量供过于求,农产品的品种、质量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由此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制约农民生活的改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其次,制约农业再生产的投入,影响农业发展后劲;再次是制约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农村市场疲软,严重影响扩大内需。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全局的大事。发展特色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特色农业产品不仅销路好,而且都能卖上好价钱,对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发展农村特色经济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小康建设。二十世纪末我国虽然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这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离较高标准的全面小康尚有一定距离。虽然总体上实现小康水平,但如果从具体的指标来分析,还没有全部达标。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指标低,农村初级卫生保障指标末达标,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扭转,贫困人口为数还不少。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根本是要农村经济发展,也就是要发展农村特色经济。
第四,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发展特色经济,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这对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有着重要作用。各地实践证明,凡是特色经济搞的好的地方,地方财政状况都比较好,地方经济实力也比较强。
第五,发展特色经济有利于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实践告诉我们,没有特长的农民工跨区打工挣的钱不多,而且又不能照顾家庭。发展特色经济就能使很多农民工就近找到合适工作。
第六,发展农村特色产品,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竞争力。我国传统的粮、棉、油、糖、肉等大宗农产品,由于品质差、质量低、成本高,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怎样提高竞争力,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是否有自己的特色。如果开发独具一格、品质优、质量好、无污染的特色产品,那在国际市场上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实践告诉我们,按照市场要求,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和产品,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把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有利于避免产业趋同,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特色经济的几点建议
特色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也可以说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经济是适应新世之举。总结各地经验,我们认为发展特色经济当前应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面向市场,选准特色。选什么产业为特色,不能搞“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为原则。首先,必须走出本地范围和条件,从市场需求的角度,选出本区域的物色。这个市场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更注重国际市场;不仅着眼于现实市场,更着眼于潜在市场,把市场需求与本地优势结合起来。其次,特色来源于优势,在市场变化中,优势是相对的,所以选择特色产业,要考虑市场竞争对手、市场需求、消费群体变动等因素,利用市场力量不断完善和壮大特色经济。再次,在选准特色产业的同时,必须坚决从非特色领域退出来,“进”和“退”是相辅相成的,“退”的文章做不好,“特色”也出不来。因此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围绕“绿色经济”和“环保经济”等课题,做好“退”与“进”的产业结构调整。把市场需要和当地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发既受市场欢迎、适销对路,又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独具一格的特色产业和产品,这是发展特色经济成败的关键。
第二,利用科技,发展特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要搞出特色,无论是第一、第二产业,离开了科技和信息的运用,都是不可能的。靠科技形成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必须加大科技含量投入,引进科技人才,增加特色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力率。要实施名牌战略,提高特色经济的知名度。首先,利用科技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农产品经过深加工、精深加工,价值可以增加几倍甚至几十倍。其次,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加大广告宣传,塑造名牌产品。再次,利用名牌战略的龙头功能、优化功能,促进特色企业的发展。实施名牌战略,以名牌产品为基础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用名牌产品的示范作用带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第三,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运销业。这既有利于增值增效,又有利于开拓市场。鲜活农产品,旺季价格低,又不好卖,经过冷藏保鲜,放到淡季出售,可以成倍增值。
中财办副主任:我国正采取措施推动独角兽企业上市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经济发展新阶段,中央需要建立哪些整体体系、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引导各级政府摘掉过去强调GDP的“紧箍咒”,全国政协委员、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高效率的投入和较高的效益非常重要,未来我国的政策体系也将逐步改变,比如现在有些部门就在调整上市公司结构,使新的独角兽企业尽快上市,给老百姓更多的优质资产和财富增值的选择。
姜洋:建议加快期货法立法工作推动期货法尽快出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8日在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今年的提案是加快期货法立法工作,推动期货法尽快出台。”他说,现在中国大宗商品进出口总量非常大。过去,国务院期货管理条例在我国期货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下一步,我国原油期货上市以后,就有很多国际投资者、海外投资者的参与,没有法律调整、规范相关关系,这对开放是有影响的。
全国乘联会:前两月乘用车销售增长5% 较去年改善较大
全国乘联会3月8日披露,2018年2月份广义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42.5万辆、146.21万辆,分别同比下跌22%、2.4%。综合来看,2018年前两月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增速5%,较去年的负增长2%改善较大。
十七大一以贯之地坚持新时期以来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全面规划部署了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发展大局,目标、任务、要求都提得十分明确,深得党心民心。接下来,关键是落实。而所谓落实,关键又是在体制上、政策上、措施上落实。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重大任务来说,尤其是这样。
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长期以来的要求修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引人注目的。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增长不等于发展,在发展中国家争取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现象。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区别在于,增长一般是数量、规模上的扩张,而发展则突出表现为在增长中不断实现的结构变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强调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方式转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升和企业家创新活动的集约方式,这便是着眼于发展的,因为由此将带来成本结构、生产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相互作用,便带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成整个经济结构的变革。这个过程,就是经济作为一个有机体而成长、发展的过程。
从转变增长方式到转变发展方式,包含这样的内容,但不止于这个意义。它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发展新阶段的特征,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来谋划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以更高的立意和更开阔的视野,更加突出地强调从方式上解决增长与发展乃至全面发展相统一的问题。如上所述,发展的概念是关于结构变革的概念,而所谓全面,也正是就整体的结构状况而言的。这样来看,转变发展方式所要解决的问题,在需求结构上,要通过扩大内需来调整出口、投资与消费需求的结构,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收入结构(居民、企业、政府的收入份额)的调整,其中一个重点是财税收支结构的调整;在成本结构上,通过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通过外部成本的内部化,降低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代价;在产业结构上,以比较优势与技术进步为基础,实现三次产业的结构合理化,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区经济结构上,也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要注重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更要着眼于国家整体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来达成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在城乡结构上,遵循工业化发展规律,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有利于在规模经济意义上充分发挥城市功能的要求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
强调转变发展方式,更深刻地提出了转变增长方式的意义和重要性。提出转变增长方式的任务已经许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呢?这与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或发展的方式有最主要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主导发展,厥功甚伟,功不可没。在以制造业为主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阶段,特别是在体制转轨的初始阶段,政府主导即主要由政府配置资源还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也很有效(这与计划经济体制在其初期有速效于某些部门的增长有点类似)。但在工业化和体制转轨的这两个阶段特征发生变化以后,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带来的深刻影响,随着市场关系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发展,随着创新(不只是技术创新,而是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越来越成为决定整体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主要由政府配置资源的行政主导方式,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和局限性,便越来越不能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如果以缺乏创新而主要拼资源消耗的粗放增长作为旧增长方式的典型特征,那么,这种增长方式是天然地与行政主导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这不依人们的认识、觉悟为转移。行政主导方式一天不转变,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改革目标一天不实现,这种旧的增长方式就一天不能根本转变。
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实质是改革政府主导经济增长方式亦即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若干年来,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政府改革一直在艰难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因此也在深化,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解释。但任重道远,改革尚未成功,且受到一些部门、地方、行业垄断的特殊利益和在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关系等问题上不时泛起的旧意识形态观念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阻碍和干扰,这又对中国发展在其新阶段上凸显出来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提供了基本的解释。现在,十七大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更进一步的提法来强调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切体认这一点,就要更加明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在政府改革。说它是根本也好,核心也好,关键也好,无论用哪个词都一样,都是为了说明政府改革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定意义。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这个第一要务之急务,第一要义之大义。抓这个要务中的急务,要义中的大义,要从改革政府行政主导发展的方式入手,牢牢把握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制度上更充分地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并与之相适应地从制度上定位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职能、责任和作用方式。真正落实这个任务,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