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

时间:2023-07-25 17:17: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工作和社会学的区别

第1篇

关键词:养老地产;国内研究现状;社会工作介入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国内养老地产研究现状――兼论社会工作的介入

收录日期:2016年6月8日

一、国内养老地产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因而其养老地产的发展也相对较早,且发展至今也已经相当成熟。而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养老地产却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但是,国内的实际情况却是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峻,面对这种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及社会各界都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而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环节以及发展方向的养老地产,更是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也对此展开一系列的研究。

梳理学界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内以此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养老地产内涵的研究。养老地产在国内还是一个新的概念,所以很多学者首先从研究其内涵入手来深入对养老地产的了解,并且根据现有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养老地产内涵的解释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二是关于养老地产发展问题的研究。对于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界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且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总体而言,他们都认为当前中国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但对于具体存在哪些问题,他们都发表了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三是对养老地产发展对策的研究。这是很多学者最为关心的一个方面,针对此问题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而梳理这些建议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养老地产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发展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对养老地产发展对策的建议;四是对养老地产开发实践的研究。上述已经提到,当前国内的老龄化趋势愈加严峻,在这种趋势下,养老地产则存在着巨大的利润及发展空间。但是,在实际养老地产开发过程中,很多开发商却只注重追求利益,而忽略了养老地产为老年人服务的宗旨。随着这种态势的逐渐恶化,学界对国内养老地产实践经验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因而对养老地产开发实践的研究成为第四个主要的方面。

在对这四个方面主要内容的梳理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当前国内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领域,从其他学科视角出发对养老地产的研究则非常有限。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探索养老地产的具体发展模式无疑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如果仅仅从经济学及管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养老地产的发展,则显然是不够的,无法真正应对和解决养老地产在中国遭遇的现实困境,也不利于养老地产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学科视角――社会工作专业出发,从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出发来深入理解养老地产的实际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社会工作与养老地产相联系,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在养老地产实际运行中社会工作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工作介入是指社会工作过程的其中一个阶段,也称行动阶段、执行阶段或改变阶段。这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协助受助者按照前一阶段达成的社会服务计划与合约开展工作和采取行动的阶段,是助人过程的重要阶段。广义的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的旨在恢复和加强受助者整体的社会功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本文所讲的社会工作介入是广义上的社会工作介入,除此之外本文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特指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专业介入,而社会工作者则特指那些受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培训,服务对象为老年人的各类养老服务工作的社工。

由上述文献综述可知,当前国内关于养老地产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经济学以及管理学领域,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对养老地产的研究则非常有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从社会学及社会工作角度来研究养老地产意义不大。相反,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国内养老地产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及实际意义,这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学以及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来理解养老地产。养老地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商业概念,上述文献梳理中对养老地产内涵研究的部分也已经解释了养老地产的四个经济内涵,简单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养老地产就是一种“养老+地产”的复合地产开发模式。但是如果从社会学及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来理解养老地产的内涵,相比于其商业价值,其内涵中的社会价值则会更受关注。

养老地产,顾名思义,就是“养老”与“地产”两个元素的集合体,因此理解养老地产的内涵应同时从这两个层面把握。“养老”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历史悠久的概念。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养老”有两层基本解释:一是奉养老人;二是年老闲居体养。从字面上理解,“闲居体养”自然又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存在某种居所设施供老人居住;其次是老年人在居所设施里调养身心。据此理解,更具国际性和学术性意味的“老年照护”一词则与“养老”的含义很相近。与“养老”相比,“地产”则是一个商业性更重的词汇,而在此处,地产则专指“闲居体养”中所提到的供老人居住的某种居所设施。

依据上述理解,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来讲,养老地产提供一种区别于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机构养老模式。具体而言,养老地产是指为老年人提供某一特定的地点、住所,并且在这个地点及住所内设置着相应的配套设施,可以在满足老年人居住要求的同时,为其提供日常必需的生活服务、照护服务及医疗服务。

(二)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首先,从理论层面讲,养老地产充分考虑消费者(老年人)的感受,注重提高房地产的文化价值及居住价值的理念与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契合,摒弃了一般房地产业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在确保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房屋对于消费者的居住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人本主义的一种重要体现,这就使得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介入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及意义。社会工作的介入还可以充分考虑及坚持养老地产的初衷,避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其次,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遇到的困境决定了社工介入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由上述文献梳理可知,当前中国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略服务质量,对老年人的需求考虑不足等。面对这些问题,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商并不能有效解决,而社会工作者却在此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具体而言,本着助人理念的社会工作者了解老人的具体需求,特别是专门从事老年社会工作的工作者,他们通过具体的调研及开展服务,对老年人的问题及需求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所以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由于对老年人需求考虑不足而导致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际两个角度来讲社会工作介入到养老地产中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三)社会工作在养老地产中的具体介入。在具体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除了借鉴社会学及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视角外,还需要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社工介入养老地产后,社会工作者可以起到培训指导与监督管理的作用。基于当前养老地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对老年人需求了解不足的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介入后可以承担起培训指导的角色,为养老地产内部相关人员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以使养老地产的开发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真正有利于老年人的居住生活。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在此过程中运用社会工作行政和监督的间接方法,来有效提高养老地产开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

二是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中可以起到政策反馈与促使改进的效果。对于在养老地产发展对策方面,部分学者倡导应该制定促进养老地产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要制定养老地产发展规划并规范养老地产市场,形成监督约束机制等。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问题上可以充当政策倡导者的角色,起到桥梁的作用,一方面促进养老地产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及完善,为养老地产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是社工介入养老地产之后可以扮演资源连接者的角色。面对养老地产发展过程中部分存在的融资渠道窄及项目参与主体少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发挥其连接社会资源的本领,在充分调动各项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完善养老地产项目融资渠道并拓宽养老地产项目参与主体。

三、小结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情形之下,养老地产也将迎来巨大发展前景。当前国内学者们已经从内涵、发展问题、发展对策以及开发实践这四个方面来对养老地产进行系统的讨论研究,但是在梳理这些研究时我们也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本文笔者尝试从社会工作专业出发来探讨养老地产的相关问题,并尝试提出社工介入养老地产的可行性和方式。

经上述论述可证明,社会工作介入养老地产的发展确实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因而,未来养老地产的发展应该尝试着跟社会工作相结合,发挥社工的作用,以便更快地探讨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市场需求的养老地产模式,促进我国养老地产的稳步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顾书桂.论养老地产的经济性质――兼论以房养老的局限性[J].江海学刊,2012.5.

[2]吕,李孟刚,万立军.城镇居民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3.4.

[3]聂建明.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养老地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4]潘素侠.养老地产及其融资模式分析[J].经济管理者,2013.8.

[5]田冬炜.新形势下发展养老地产的几点思考[J].产业研究,2013.7.

[6]魏捷.中国养老社区中社会工作的介入方式及其前景[D].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

[7]王秀芸.寿险资金投资养老地产研究[D].浙江大学,2012.

[8]汪竹飞,唐晓莲.国内外养老地产发展文献综述[J].改革与战略,2014.5.

[9]吴正宇.我国养老地产开发环境分析[Jl.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29.

[10]闫希成.我国养老地产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4.

[11]于洋.养老地产模式待解[J].商周刊,2013.4.

[12]张敬岳.我国养老地产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1.

第2篇

关键字:民政工作;社会工作;关系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8-0019-011.社会工作为民政工作提供了理论性的支持

民政工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工作,而社会工作是运用自己特有的方法和理论,为有需要的群体和个体提供帮助的。社会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需要服务的领域也很多。民政工作正是广泛的需要社会工作,并把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理论支持。这正好说明了民政工作需要社工理论。

1.1从民政工作的理念上看,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正是民政工作所坚持的。民政工作坚持的是新时期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保障人的生存,维护对人的公平,保障人的权利义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1.2从民政工作的内容上看,民政工作更需要社会工作理论。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政工作的业务范围也几经调整,但基本的职能仍然没有变。在具体的工作范围上,民政工作的主要业务仍有二十几项。社会工作是针对人的专项服务,民政工作引入社会工作,就会为其注入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内涵。

1.3从民政工作的工作方法上看,民政工作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注重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家庭、社区、社会作为依托,来提升个人能力,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现实社会中,民政部门已经做了许多社会工作,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支持,往往收不到有效的结果。要想做好民政工作,就不得不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1.4从民政工作未来的发展上看,同样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等民政业务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仅仅有一颗爱心是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的。所以民政工作者更需要接受专业的训练,拥有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运用先进的科技方法来开展民政工作。

2.民政工作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1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存在的问题.

2.1.1职业领域尚未明确.社会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大众都熟知的专门职业。在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工作领域有: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家庭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由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具有多重性,因此并没有清楚的界定。从现实来看,我国的职业社会工作才刚刚起步,与政府机构的关系仍未确定,这样就让社会工作者的身份陷入尴尬的局面。

2.1.2工作模式单一、机制不健全.社会工作机构把内部的人事管理工作作为一种行政工作,缺乏科学的管理。主要表现在:一是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人才战略机制不健全;三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四是社会工作者培训机制不健全;五是薪酬管理机制不健全;六是激励机制不健全。

2.1.3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大力发展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进程。但这些关于社会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还是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法规的地位,其权威性可想而知。

2.2社会工作职业化的解决办法.

2.2.1民政部门应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民政工作在中国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完善。可以这样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都不离不开民政工作。如果将社会工作引入到民政工作中,将会为民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同时也为社会工作职业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2民政工作应积极探索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工作模式.国家社会政策的出台对社会工作职业化有规范和促进的作用。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需要政府部门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确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对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规范和指导。

3.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本土化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的职业和专业,就必须在观念上融合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来。在现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也成了一个比较重要议题。

3.1社会工作本土化所面临的问题。

3.1.1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教育还不够成熟。相比西方的社会工作,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还存在着针对我国本土的理论不足、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的短缺、实践机会少等一系列的问题。

3.1.2社会工作对象观念还未开发。社会工作的对象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在我国,"家庭本位"决定了中国传统的求助主要是在家庭、亲友范围里,很少求助于"外人"。就算是受害者也因为"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不愿意求助于社会工作者。因此我们的工作对象在遇到困难时往往自己解决或不配合我们的社会工作者。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工作的工作范围。

3.1.3社会工作开展的环境需完善。"社会"是社会工作进行工作的环境,这就离不开社会大众的了解和认同。但是在我国实质的社会工作开展得还很少。缺乏宣传和社会大众的认同,这让我们在进行社会工作时遇到很大的困难。另外,社会上缺乏社会工作者的就业岗位,政府、社会组织等缺少对社会工作者的支持。

3.2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途径

3.2.1结合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特征及中国本身拥有的本土。社会工作的事实民政工作是行政性、管理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所以民政工作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社会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应该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也就是民政工作,两者相铺相呈来实现真正的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

3.2.2吸取民政工作的优势,是社会工作实现本土化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工作传入中国之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政府为主体的民政工作体系,这一体系一直担任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事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福利等主要的实施途径。民政工作诞生于中国,有着独特的中国特色历史传统。在民政机构中,与社会工作相关的机构主要有基层政权与社会建设、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公共事务管理等主要内容。若能把社会工作的方法引入到这些民政工作当中,那将为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有更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周良才 .民政工作[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009重印)

[3]刘涛 .社会工作基础与实务[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8

[4]朱影.民政工作社工化的思考[J].品牌.2012.3

[5]谢松保.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辩证关系研究[J].中国民政.2011.12

[6]罗彩娟,李红武.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辨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第3篇

关键词:社区照顾;智障人士;非政府非营利机构(NGO)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062-02

一、智障人群的社区照顾

1.社区建设中的社区照顾

中国的城市社区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兴起,即是社会整合模式转换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转型和小康社会来临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社会问题的产生,促使我国社区建设中社区工作不断进步,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

社区照顾是社区工作的主体内容,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缘于人们对当时的收容所和精神病院的一些残酷做法的批判。所谓社区照顾是社区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网络,联系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机构,通过合作和协调,以正式合法的社会服务机构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社区照顾的特定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内有特殊困难而自己不能解决并且需要长时间照顾的个体及其家庭,如失去生活依靠、生活来源、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各种残疾者等。

社区照顾的最终目标是要为社区内有特殊困难和需要照顾人士建立一个有效支援系统及网络,发挥社会照顾功能。社区照顾的目的不单单是在于改善受助人的个人适应和应付问题能力,同时也着重家人和社区积极参与提供支援,帮助受助人留在社区里生活和受到照顾。

2.智障人群与社区照顾

智力障碍是指脑部功能发展缓慢或不能如常完全发展,使学习及社会适应能力受到限制或遇上困难,不及常人,智障人群即有智力障碍残疾的人的群体。我国未成年的智障人士大多在特教机构接受教育,但大部分智障青少年难以真正掌握基本工作技能,真正就业了的智障人士只占极少部分,从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大部分智障学生再度回到家中,依靠父母或亲戚朋友生活,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物质和精神压力。由于社会对智障人群的偏见、误解,智障人群较少得到他人诚心的接纳及公平的待遇,也因此智障人士长期被关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不利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智障人群生活现状堪忧。

1987年与2005年我国展开的残疾人抽样调查充分显示社会进步的同时,残疾人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残疾人社会工作中“社会责任论”认为“一个人患有残疾主要是社会因素造成的,不管是先天性残疾还是后天残疾都是如此。”虽然这种观点有点偏激,但在社会人口总数迅速增长、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环境污染的恶化等因素下,智障人群的总数在扩大,所以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要为智障人群负责。智障人士家庭承担的超出其负荷能力的物质、精神压力,国家和社会有责任有义务共同担负。

社区照顾模式在智障人士社会服务中有其独特优势:一是在社区中对智障人士进行照顾服务能充分利用到社区内人力、物力、人际关系、政策等资源,减轻智障人士家庭的生活压力。二是能改善社区内人际关系,有助于社区互助意识的发扬,提高社区凝聚力;同时让社区内成员更好更完全地认识智障问题与智障人群,更真诚地接纳智障人士,减轻智障人士及家庭精神压力。三是社区环境让智障人士能更多地接触外界,而不是长期处于狭小封闭空间;更好地做到“去特殊化”融入社会,回归社会,有利与智障人士的身心发展。

智障人士作为社会人,有权利获得有尊严地生活,而国家和社会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和接纳;智障人士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基于社会关照原则,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以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生命质量。社区照顾作为一种对智障人士的关怀服务模式,更加人性化,其优越性让智障人群社区照顾成为一种好的选择。

二、北京A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的社区照顾模式

北京A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机构是一家民间非营利机构,其宗旨是培养智障人士的独立生活能力,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社交、娱乐、培训和就业的快乐;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智障问题,为智障人士争取“平等机会,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

A机构设立执行董事,负责机构总体服务策划、日常事务管理,向上对董事会及决策小组负责,受家长委员会和监事委员会的监督,下设有财务行政部、发展部、社工部及网络管理中心。其中社工部提供具体面向学员的专业服务,下设办公室、三个日间服务点和三个“模拟家庭”。该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有日间照料、家庭式住宿服务、支持性就业和艺术调理。服务具体实施过程中,由社工部办公室通过网络接受网上申请,提供参观体验机会,对准学员进行家访,评估准学员的能力、智障程度,记录学员的基本信息,为学员做好服务计划。通过对学员综合能力的评估分为轻度智力障碍组和中重度智力障碍组,据此将学员分到不同的日间服务点,区别训练学习。设立在社区中模拟家庭由一个“家庭妈妈”和不超过6名的学员组成,为学员提供“家庭环境”,学习、训练和生活。

对于一个非营利机构来讲,运作过程中资金问题、人员问题及宣传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A机构的资金主要包括两个来源,80%依靠国际慈善组织基金会、国内社会企业团体、个人捐赠,20%为智障学员所交的服务费,机构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并将账目公开,接受其他员工监督。

在人员方面,主要分为专业人员、一般工作人员和志愿服务人员。A机构聘请了社会学、社会工作方面的专业人员指导机构发展方向、制定专门化的服务计划,通过借鉴学习国外及港台地区成功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对学员的训练、评估的方法,并形成了一套员工的培训方法。从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考虑,社工助理与“家庭妈妈”根据需要聘请待业的年龄较大、有耐心的妇女来担任。由相互关怀的理念出发,机构发动社区其他成员的力量,组建了一支由学生、家庭主妇、公司职员、神职人员等构成的志愿者队伍,辅助社工组织活动。

在宣传工作上,A机构具有独立网站并设有专门人员进行定期信息更新维护,保持机构的新动态为外界社会所了解;并且机构定期在社区中组织各类学员的集体活动,借活动之机进行宣传,工作者带学员外出时会带着宣传画册,做好随时随地为感兴趣的人答疑解惑,让社会更加了解智障人群和本机构的工作。

A机构秉持先进的理念与理想,立足于较为科学的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提供人性化、社区化、专业化的服务,是我国内地智障人士服务较为典型的代表机构。

从机构提供的具体照顾服务来看,具有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将学员按其智障程度分组训练,区别对待,科学服务;“模拟家庭”服务,为学员提供了持续性的学习训练环境,巩固学习,科学有效。在人性化服务上,据轻度智障活动组学员的能力实现庇护性就业,让学员在工作中享受乐趣、获得报酬,增强成就感,提升自信心。中重度智障活动组更强调社区化服务的提供,让学员们生活在社区之中,安排学员外出超市购物、图书馆看书、参观博物馆、看电影、唱KTV等活动,让学员能享受普通人的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会体验,提高生活品质。“模拟家庭”服务则为学员提供了温馨的家庭环境,学员们的情况类似,生活在其中的学员比较自然和谐、不突兀。

从机构本身分析,主要具有四点优势:一是较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机构内部分工科学合理,已经获国际、国内资源较为广泛支持与援助,有较为广泛和稳定的资金来支持机构的运转。二是先进理念,在社区中照顾智障人士,充分地利用社区资源,让智障人士尽量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社区之中,以人性化的服务促进智障人士的身心健康,真正是为智障人士谋取福利,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三是专业优势,机构聘请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专注于智障人士的服务活动,对智障人士的训练、评估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方案。四是关系优势,和香港的智障人士服务机构有良好的交流学习,借鉴了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其他城市的相关性机构相互交流学习,互相勉励,一起成长。

总体来说,A机构已形成一种较为成熟的智障人士社区服务模式,可以为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提供优秀示范,在某种意义上指示着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道路的方向。

三、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的发展方向

1.政府的主导作用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始了社会的转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转型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一个强而有力、职能不断理清的“小政府”和一个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能够实施有效控制、有力推动的“强势政府”(徐永祥,2000)。“强政府”是我国“亚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变的必要条件,由于我们还处于现代社区发展的起步阶段,社区建设的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和社会资源相当稀缺,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实践证明,在我国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的制定,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社区资源的整合都需要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是政府职责与职能所在。

所以,智障人群社区照顾作为对智障人士的社会福利,是社区服务的一重要部分,需要政府在这方面工作的主导性作用,需要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引导及相应资金的投入。

2.专业化的方向

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是指社区服务有专业的组织,专业化的队伍及专门的资金来源(徐永祥,2000)。智障人群由于群体的特殊性――智力残疾: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异于常人,与人沟通交流困难――对专业化的要求更高。所以智障人群的社区照顾更需要专业的社区工作者提供专业的服务。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的专业化主要集中于服务提供模式的专业化及服务提供人员的专业化,其中服务提供模式的专业化主要是要求有专门的、专业的机构以较稳定的方式提供规律的专业服务,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要求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伦理,应用专业的理论和技巧为智障人士提供照顾服务。

智障人群的社区照顾走上专业化的道路是历史的趋势,由专业的智障人士服务人员提供社区照顾是势必所趋,呼吁着专业的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的出现。

3.NGO的介入

NGO,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NGO关注的往往是社会公共性的问题和人类共通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所涉及的一般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或者人类的共同利益。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总是选择有利可图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会有一些被市场遗忘的角落,这就出现了“市场失灵”。但对社会来说,这些领域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有企业之外,可能是政府,或者是政府之外的力量――NGO来投入。

智障人士社区照顾等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因其公益福利性质而被排除在市场之外,出现“市场失灵”现象。但这些福利事业对于社会来讲是十分必要的,而政府在具体事务上的精力是有限的,且我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着“小政府、大社会”,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还权于社会,因此,我国智障人士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需要NGO的介入。

4.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模式的选择

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政府主导政策方向,投入资金;非政府非营利机构提供专业的照顾服务,国家与社会共同促进其发展。

社区照顾根据不同的方式,可以分为“专门机构模式”和“社区发展协会模式”。“专门机构模式”,一般是由政府或非政府部门在社区内成立专门的社区照顾机构,为需要照顾人士提供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是服务专业、效果较好,但是由于经费、人力、场地、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就较高,无法在社区中普遍推广。“社区发展协会模式”是在社区的范围内由社区工作者连接、整合相关资源,成立社区照顾小组,由该小组协调有关方面形成覆盖整个社区的照顾网络。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不受专业机构的限制,可利用现有的社区组织和有关协会甚至是家庭的力量来推动社区照顾服务,普及性较高,但在筹集经费和服务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由于智障人士分布较分散,而智障人士的社区照顾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所以智障人士社区照顾应该将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展“专门机构模式”,提供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在同城市的其他尚不具备条件的社区可以由社区工作者联络资源,“复制”小型专业服务点,成立智障人士社区照顾小组,使专业的智障社区照顾服务能在更多社区(城市)中推广,为更多智障人士提供服务。

品牌的作用是无限的,不仅商品经济活动需要创立品牌,社会服务事业中也需要创立品牌。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的发展需要品牌NGO来传达智障人士的声音,引起更多关注的目光,引领智障人士社区照顾事业的前进发展。

我国智障人群社区照顾发展的模式应该是由“专业机构模式”专业照顾和“社区发展协会模式”照顾共同结合,注重横向推广。专业智障人士服务机构利用品牌的力量发展“品牌NGO”,促进智障人群社区照顾纵向发展。智障人群社区照顾全面深入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非政府非营利机构的对办智障人士福利事业的坚持,社区中成员积极参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沛.社区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武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谢守红.城市社区发展与社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第4篇

[论文摘要]行刑社会化是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而社区矫正是行刑社会化的核心制度。在我国如何实现社区矫正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介绍社区矫正制度;实现社区矫正的综合手段;实现社区矫正所需要的制度支持。这样才能勾画出我国实施社区矫正的办法。

社区矫正制度的简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人性的探求,使人们对于以前曾认为是自己对立集团的犯罪处置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监禁刑的基本特点是使罪犯隔离与正常社会之外,但其目标却是以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这便使监狱行刑的手段与目标、过程与效果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禁锢犯人的同时也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在剥夺罪犯犯罪能力的同时也剥夺了其正常生活的能力,从而造就了一个个游离于社会边缘的病态人。这无法回避的“监狱行刑悖论”使行刑社会化应运而生。在行刑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行社区矫正制度,是罪犯在社区中得到矫正并且真正回归于社会。

社区矫正,指通过使用各种非监禁性刑法或刑法替代制度,使罪犯得以留在社区中接受教育改造,以避免监禁刑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参与罪犯矫正事业的一种犯罪处置制度。〔1〕“社区矫正”于上世纪7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产生。目前英,美,日,澳,加等社区矫正制度比较完善。建立起以社会服刑为塔基的金字塔型服刑结构,监狱服刑位于最上面。它的基本特点就是立足于社区,依赖于社区,强调社会力量对矫正的参与,使罪犯在不与社会隔离的状况下实现其社会化。体现社区矫正特点的是对罪犯处遇的手段也是它区别于监禁刑的最显著的特点。首先是把罪犯置于社区,而这个放于社区是完全意义上的而不同于归假和探亲的制度,是把他们放于社区真正地开始生活。对罪犯采取的是综合的手段,而不同于监狱单纯的劳动的方式。通过全方位的帮助和引导使他们真正地融入社会而不是游离于社会边缘的病态人。最后对他们的矫正主要依靠社会力量,因为将罪犯放于社区不可能统一管理,而如果让监狱跟踪管理则浪费太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应主要依靠社会力量的帮教和支持共同协作才能使这一制度推行下去。

实现社区矫正的综合手段

社区矫正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以分为前期工作和具体的实施。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理解对如何实施这一新型的行刑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社区矫正的前期工作

1、对于罪犯的分类及选择。社区矫正的终极目标是使罪犯回归社会,这浓缩地体现了刑法的人文关怀精神。对罪犯的人文关怀也要因人而异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必须加紧完善分类制度,提高分类技术水平,向人员专业化、调查科学化和分类细密化发展,笔者就此提出自己的几点观点:(1)给每个犯人建立细致、详实的档案资料运用计算机联网统一管理。每一个罪犯都有一个类似于居民身份证的磁卡,其中的芯片记载着他们详细的个人资料。细致详实的分类记录将是进行社区矫正选择犯人的前提。对犯人进行分门别类的记录、登记并加载其犯罪前的个人资料及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对犯罪进行选择从而找出一些符合社区矫正的人来实施这一非监禁刑。实施这一类刑罚的罪犯的基本要求是:1)对其所犯的罪刑来说一般是犯罪情节轻微,大多是过失犯,初犯或偶犯,并没有采用暴力手段。2)对于罪犯个人来说,在本地区有家庭、有朋友、有工作的则优先考虑。因为亲情,友情的感化更容易使他们弃恶从善,另外,朋友的关心更易使他们恢复信心,增强重塑生活的勇气。

2、对社区的选择。社区一般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所以社区的选择与建立是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矫正效果,这样一个社区既要有利于使罪犯回归社会,也要保证社区人民不要受到不必要的侵害,所以要选择综合治理较好,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健康的社区。这个社区也必须要具备执法环境好基层司法所力量强社会道德风尚高的几个条件。当然,这个社区也要和罪犯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是他的出生地、工作地、家庭、朋友住所所在地等。

3、完成了对罪犯和社区的选择工作之后,我们要作的就是对其进行矫正的准备工作了。这里谈的就是教育培训工作。只有经过教育培训并且合格甚至优秀的才有资格进行社区矫正并有可能真正地使社会矫正受到效益。众所周知,我国对犯罪分子的改造是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终极目标也是非常令人向往的,但就笔者看来,这一做法未免幼稚和虚幻。因为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与改变都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不可能要求罪犯在矫正的几年时间内扭转过来。对他们的改造是要求他们做一个正常人,一个普通人即可用普通人的道德去规范他们,而不能用优秀模范人物的道德去规范他们。在文化教育方面缺乏个别指导,不论层次,不问水平地统一集体大课教育。如果针对他们的文化水平个别分班辅导可能效果更佳。在教育培训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职前培训,对罪犯可以据其兴趣进行职前培训,培训一些钳工,技师等。便于他们以后更容易地找到工作自食其力。

二、实施社区矫正的几种具体方式

我国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有五类:判处管制的,宣告缓刑的,裁定假释的,暂予监外执行的和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监外服刑的。在我国刑法中有关行刑的表述虽没有明确写明“社区矫正”,但我国目前实行的几种行刑方式具有社区矫正特点的是管制缓刑和假释。下面笔者就我国目前的几种主要的非监禁刑作一评述。

1.管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监禁自由刑。但目前我国的管制刑适用率低而且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97刑法典的修订对其适用范围扩大但对其适用方式没有改进而且也没有规定被管制人违反相关规定所应承担的必要结果。笔者认为,在管制中应加处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和必须参加公益劳动时间以增加犯罪人的赎罪感,加大刑罚的力度和公众对官职的认同和支持。同时,对违反管制规定的相关犯罪处以拘役刑,以督促犯罪积极遵守履行法定的规则与义务,保证行刑的效果。

2.缓刑是最基本的监禁刑替代措施。被西方学者称为是“同刑罚保安处分并列的第三根支柱”,是“特殊的刑罚手段”。在抗制犯罪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缓刑的使用时间较长,但其适用率低且形式单一,因根据犯罪人的个体情况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缓刑方式。如暂缓监禁,缓刑监督,附条件释放,综合缓刑,附公共利益劳动义务的缓刑等。缓刑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体现刑罚个别化的精神,更好地发挥缓刑的作用。

3.假释。我国刑法规定的假释,是对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很显然,这种表述过于生硬,“不致再危害社会”一词所依据的只是现有的科学水平和认知能力,只是一种预测,而不能做这样绝对化的表述。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对假释的实质条件予以细化,以增强可操作性。而且对于现行的我国立法模式也应加入一些法定假释的因素,有助于实现由刑满释放为主的出狱方式向假释为主的出狱方式转化,向罪犯提供一个过渡的机会,避免突然被完全抛向社会而可能导致的种种不适。从而更好地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具体构想是对于虽不具备裁量假释的标准,但已执行原判刑7/8的罪犯,且没有严重违反监规,抗拒法定的情节应于假释,这样做主要的功能在于为罪犯安排回归社会的过度性阶段,而并不侧重于激励犯罪的改造。〔3〕

4.社区服务。它指法院判令被告社区从事一定时间的公益劳动,作为对社会补偿的一种方式。社区服务融教育刑与赔偿理论为一体,符合刑罚执行的社会化、开放化潮流。不仅避免了监禁的副作用,也避免了罚金刑所潜藏的实质的不平等。它所适用的对象应是罪行轻微,恶性不大的成年犯罪。在选择时应考虑公众的安全感、公平感和犯罪的个人能力及人道性、可行性,视罪行轻重和其他具体情况一般应在一年内完成。在执行方面,应建立专门的机构、派遣专门人员进行监督社区服务的执行。应视其个人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特点等)来确定具体的执行方案。而且执行中要尽量避免透露服刑者的犯罪身份以免公众的好奇和鄙视,否则会增加服刑人的自卑感,由此对执行效果产生消极影响。 转贴于

5.电子监视。这也作为一种社区矫正的行刑手段,但由于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技术尚不成熟,而且物质成本极高。以目前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实施这一最具现代色彩的监禁替代措施还不太现实,但也应是我们以后努力的目标,因为电子监控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三、社会各机构的协调运转来确保社区矫正的实现

社区矫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机构的协调工作,环环相扣才能真正实现其目的与价值。监狱是最初的一个环节,要作好犯罪的分类细化和选择的工作,选择适合进行社区矫正的犯罪,将他们放入社区改正,并把相关的文书、通知及犯罪的资料送交当地公安局,并由公安局将资料和文件要求等下达到该社区的派出所,由派出所分配干警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在社区成立以基层司法所为核心的矫正小组,其中矫正人员的主要来源:专职社区矫正人员,法律工作者(包括退休的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治保主任以及在校的老师和学生等社会自愿者。目前,社区矫正只是试点以后会推行,所以笔者建议对这些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职前培训和资格认证,只有持有效的证件才能进行矫正工作,以免鱼目混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这些矫正人员可以由政府出资购买其社会服务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社会工作者。而且我们不能忽视该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管委会的作用。居委会是与小区居民联系最紧密的机构,通过它可以了解罪犯在这里的日常情况和改造的进度和效果。同时居委会、管委会还可以安排他们参加一些社区公益活动,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从而使他们真正融入这个社区,使全身心都得到改造、锤炼和提高。通过这些机构的通力合作和相互协调才能使社区矫正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以免将罪犯放入社区后不管不问,不知情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最终有的又将重走旧路导致重犯率的上升。这也使社区矫正成为政治作秀。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和机构

一、实施社区矫正首先要注意慎用监禁刑

在我国假释,缓刑等非监禁刑的适用率极低,而监狱的特性与其使犯罪人康复的功能存在着二律背反性,与其使罪犯最终回归社会的目标存在着矛盾性,监禁违反违反了人性,使囚犯的人格感削弱,打上了“标签”;在其回归社会后,大部分人又将走向犯罪的道路。法官在刑事裁判的应充分考虑犯罪再社会化的需要,同时适度考虑监狱下的容量和负荷,慎重决定监禁刑的适用。

二、施行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

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pre-sentence, investigation),是指在法院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犯罪人的犯罪背景,一贯表现等进行专门的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评估报告提及法院,供法院在量刑时参考的一种制度。而这种制度对社区矫正的发展尤为重要,因为社区矫正的运用有赖于事前周密的审查和事后适当的管束。〔4〕事前周密的审查在于对犯罪人的全面科学人格审查以作出更科学的预测。它的具体内容包括:(1)犯罪人的个体状况,个性,教育程度,经济地位,有无前科;(2)对其所处社会环境的调查,如家庭、工作、人际交往等;(3)犯罪人服刑期间的表现情况。通过实施审判前人格调查制度,有利于实现量刑中的个别化,针对个体作出最公平合理的判决;表面上看似乎增加了司法机关的工作负担,但从长远看有利于刑罚资源的合理配置,集中主要力量惩治重犯、累犯。

三、建立相应的机构进行管理

目前我国的司法机关主要是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它们各司其职,协调工作,但如果对罪犯进行社区矫正,回归社会,那么这一部分人由谁来协调管理和监督呢?而且这部分工作也非常细致和零碎,让其中任何一个机关来做这个工作都不太合适,所以应考虑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如社区矫正所来统一管理。主要的工作在于接受矫正的犯罪,放回社区并进行定期的回访、监督,每隔一段时间与其见面,并多渠道地了解其矫正的效果。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和劳动。并最终把评估审查报告交监狱部门,让罪犯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中去。

四、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善和科学的社区矫正法规,在以后的实践中必将会出现一些现实问题需要用法律法规来确认和规范。如:没有法律依据基层的社区矫正机关的合法身份得不到确认缺乏强制力也必定会影响它的效果。法院认定的犯罪并处以社区矫正,执行的判决权缺乏法律条文的规定而变成“一纸空文”容易滋生腐败。鉴于社区矫正是行刑社会化的趋势,我国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以后的路更加漫长,所以笔者期待有关部门能制订出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其变得有法可依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此外还会出现的问题就是矫正人员的权力过大——决定罪犯如何矫正,何时矫正结束等,他们的权力集中而目前还没有一个部门来监督他们。所以笔者建议由监狱来监督,因为最初这一部分是监狱的工作监狱有理由和资格对其监督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发展,人们对于人类自己也有了更加理性的思考,我们要更加理性地看待罪犯,更加人性地对待罪犯,因为他们以前,现在,将来都是我们中的一分子。

〔参考文献〕

〔1〕冯卫国.行刑社会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81.

〔2〕陆学艺.社会学〔M〕.知识出版社,1996.210.

第5篇

一、家庭教育行动研究的引入

1.行动研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长期以来,“行动”与“研究”被分割成两个活动领域,前者指实际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后者指受到专门训练的研究者的专业探讨活动,分别由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性质的活动,二者关系不大。[2]但将“行动”与“研究”做了一次完美整合的手术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Lewin.L,1944),他最早提出“行动研究”一词,并构建了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不过,同期的社会工作者约翰•柯利尔(Collier.J)宣称在自己的研究中已经采用了“行动研究”的方法并先使用了“行动研究”这一术语。之后,勒温的这种行动研究的模式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前院长考瑞等人的认同。于是,考瑞在第一次系统地将行动研究定义到教育中,使行动研究法很快影响到教育实践。他提出有效的“校本行动研究”必须具备“个别或集体地采取积极态度”、“问题公开”、“创造性思考”、“勇敢地加以试验”、“合作的教师群体”、“重视收集资料”六个条件。[3]20世纪70年代之后,行动研究在美国流行起来,且得到埃里奥特(Elliott)、埃伯特、凯米斯和麦克纳等学者的支持,行动研究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其中,凯米斯关于“行动研究”的定义得到学界认可,即“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加者担任进行的一种自我反思的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下列几方面的合理性和正当性:(a)他们自己的社会实践或教育实践,(b)他们对这些实践的认识,和(c)施行这些实践的所在情境”。[4]近年来,中国教育学者普遍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以教育实践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它以研究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实践为本质。[4]它是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集中体现。

2.行动研究引入家庭教育的可能(1)父母是家庭教育天然的行动研究者如果说行动研究只是让学校教育、教师发生了角色转变,那是因为教师是必然的“教育者”,必须承担教书育人的天职,所以行动研究如此为教师“授权”并承认教师的日常思考具有“研究”的资格。那么,家庭教育的实施者——父母,是否也可以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去关注自己的教育实践,采取比较随意的、自由的、平民化的研究方式,使其家庭教育行为上升为“研究”的高度呢?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理论或一种方法,行动研究应该能够适用于各种教育实践领域,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都可以用行动研究方法来进行。将行动研究方法实施到家庭教育中去,既能体现理论的生命力和价值,也能夯实家庭教育研究本身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家庭教育作为目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徘徊于科学与经验、理性与感织的模糊地带。有人直接将家庭教育视为“早期教育”的重要阵地进行研究,使用的理论基础是成熟理论、心理动力论、认知发展论、人本心理学,侧重的是早期智力培养。[6]也有人将家庭教育视为一门学科,但大多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家庭的功能、家庭的亲子关系、健康保健等等方面。[7]学界尚未将“父母”这一关键人物纳入家庭教育的研究者范畴,甚至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亟需专家的指导”,专家悻悻然地成为父母的教育者、指导者,家庭教育的研究者。而根据凯米斯的“行动研究”定义,父母完全符合行动研究所有合理性与正当性条件,即他们有自己的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对实践有认识,实施实践的所在情境。(2)新媒体为家庭教育的行动研究提供最佳的平台新媒体改变生活,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诸多领域。所谓新媒体,是指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随着互联网、手机的普及和Web2.0、3G技术的推进,新媒体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传播因其传播方式的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等特点,使广大民众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虚拟生活方式。家庭教育行动研究可以在新媒体下实现。首先,新媒体满足了考瑞提出的行动研究六个条件,“父母或集体地采取积极态度”、“家庭教育问题公开”、“创造性思考”、“勇敢地加以试验”、“稳定的父母群体”、“重视收集资料”。新媒体所提供的平台为实现这六个条件成为可能和必然。其次,符合“行动研究”的关键性特征,勒温曾预言了现代行动研究法的三种重要特征:其参与性,其民主的推动力,和同时对社会科学和社会变革作出贡献。刘良华则提出“参与、改进、合作、系统”的特征。从条件到特征的符合,让家庭教育行动研究寻找到了最佳的实践平台。

二、新媒体时代下家庭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

1.家庭教育开放化新媒体时代下,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方式将家庭教育完成了一次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过程。以QQ空间为例,QQ空间具有日志、相册、说说、留言等模块,这是集文字、图片、感悟、交流于一体的功能。突破即时在线等时空限制,任何好友都有机会能获取到他人信息。这就给一些热衷于表露家庭生活的普通人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满足了交往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父母非常乐意地将自己的家庭生活、亲子活动公开化,这种公开是立体式、多形式的,能调动所有感官,取得的效果往往比见面时的交流更明显,毕竟见面所花的成本以及交流双方的各种现实条件存在差异和有限。

2.家庭沟通创意化以往的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或家庭内部的沟通,其沟通模式往往是面对面沟通,或者书信、第三方传播等形式来完成。按照这些方式下的家庭沟通,其沟通双方大多陷于已婚人之间的事情了,而且也缺乏新意,沟通内容碎片、凌乱,沟通信息容易堵塞,沟通时空也容易受到限制,沟通对象选择也单一化。新媒体下的家庭沟通,可以更富有创意,沟通者需要对自己的沟通信息进行加工、组织、编排,沟通效果能得到即时反馈,“亲”或鼓励表扬的话语及其他沟通符号一同使用,是口头沟通及书信沟通所不能具有的优势。

3.教育平台平等化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同时每个人又是生活舞台的演员。这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体所带来的现实。人人都是心灵的主人,在零准入、零壁垒的网络空间里,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享有自由发言的权利。这样,新媒体中的家庭平台变成平民的舞台,平等地享有新媒体所带来的一切福利,家庭平台平等为家庭平等增加了一定的评价指数。

4.教育资料搜集日常化由于新媒体的巨大优势之一——存储功能,家庭生活、沟通等等的记录,都可以历史般的永久保存。这为个人反思、追踪思想轨迹、记忆生活变化等实现了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将过去发生的事情编制成册,前提是如果他愿意。对于许多年轻父母来说,记录孩子成才轨迹,整理家庭教育故事,他们是能饱含热情的,也是一种潜在的责任。行动研究,作为对实践的研究,也因此必须是研究本人自己的实践。

三、行动研究对家庭教育研究的意义

第6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66-04

收稿日期:2007-01-24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5JG106)

作者简介:赵德利(1955-),男,山东莱西人,教授,从事文艺民俗美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孟改正(1978-)男,陕西周至人,讲师,从事审美教育研究。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因其办学条件、科研实力的限制,尤其是学生毕业时的中等师范任教特性,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根据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决不能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和体系的宏大严密。因此,重实践,抓创新,彰特色,是地方高师院校在新世纪高校比拼中创建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名牌专业的明智之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