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危机的特征

金融危机的特征

时间:2023-07-25 17:17: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危机的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危机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 管理舞弊 技术策略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概述

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出现了二战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危机中暴露的各种经济体系中的深层次和固有矛盾,须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进行化解,世界经济秩序、国际货币体系和监管体系须进行改革与重构。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各国经济步入了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共存,缓和与未知动荡并存的后危机时代。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特征

1.国际经济失衡加剧。在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欧洲和其他经济体都在努力恢复。这种矛盾的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分享到其他国家的危机所带来的后果。显著增加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和其他级别的竞争。

2.行业、区域和企业不平衡加重。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不同的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化。一些行业如房地产,在危机中快速增长,许多行业和企业,如出口为导向的经营实体,受到沉重打击。在经济区域上,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受到危机的冲击较大,也加大了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对经济的影响

1.新兴市场成为世界经济主力军。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因此,在欧美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投资、贸易以及货币和金融的合作将更加紧密。

2.经济发展回归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金融产品自身的缺陷,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后危机时代,各国开始意识到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才能从一定程度上与虚拟经济形成互补,分散经济发展风险。

3.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后危机时代,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中国还提出:经济发展的重点从传统产业向新兴的经济转型,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型企业转型。因此,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资产重组现象。

二、后危机时代,管理舞弊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一)融资舞弊

后危机时代,企业由于自身融资能力不足;加之企业外部融资环境的恶化,导致企业陷入融资难的泥潭。企业管理者为取得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为发行股票和保住配股资格,进而挣脱融资困境,不惜采取一系列舞弊财务报告的行为。具体表现为:粉饰会计报表,进行盈余操纵。管理者往往通过隐瞒负债、变更会计核算方法、甚至伪造经济业务,以此粉饰报表。在房地产行业,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虚增利润,并进行盈余操纵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以此达到改善企业融资困境的非法目的。此外,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交易,虚构利润,掩饰亏损,且未在报表及报表附注中予以充分披露。在多种关联方交易舞弊中,尤以受托经营舞弊为最新的一种方法。

(二)投资舞弊

我国已进入金融危机后缓慢恢复性阶段,政府四万亿的救市计划,促消费、保增长、拉动内需。政府在增加内部投资动力的同时,也为管理者进行投资舞弊创建了绝佳的温床。管理者采取各种欺骗性手法诱使投资者进行投资而从中谋利。其中,证券市场舞弊尤其突出。管理者通过虚买假卖蒙蔽投资者,并控制交易时间和交易价格进行诈骗。

(三)现金分红暗藏舞弊玄机

在证监会的强制要求下,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有所提高,但股利分派也成为大股东转移公司利益的手段。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再融资要求,有意安排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并且操控了公司现金流。

(四)资产重组舞弊

在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下,加之经济全球化对危机的放大作用,我国不少企业惨淡经营,甚至面临被兼并和破产的绝境。在后危机时代,经济触底反弹的大环境,无疑也为企业通过资产置换、并购、债务重组等形式进行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在层出不穷的舞弊手法中,尤以并购舞弊与债务重组舞弊。较为突出。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也掀起了海外并购的浪潮。利用海外并购进行舞弊,也成为一种新兴的舞弊手法。

三、法务会计师甄别管理舞弊行为的技巧

管理者通常要借用财务报告粉饰经营成果,满足自身利益,难免会在财务报告中留下作弊的痕迹。法务会计人员依托其专业技能,运用综合性的审计方法,结合相关经济资料,对财务报告进行审查,从中发现管理层的舞弊行为。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管理舞弊进行甄别:

(一)企业管理层的异常行为。法务会计师应在其执业过程中,关注企业当局是否无端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是否经常更换会计主管,企业是否存在异常交易。以此寻找甄别管理舞弊的突破口。

(二)管理层缺乏监督和制约。法务会计人员凭借其专业技能,审查企业的会计系统是否存在弱点,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是否切实执行。

(三)企业经营环境状况恶化。法务会计师一方面甄别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例如经营性现金流量过低或为负值;贷款违约或逾期债权,大额、持续的借款增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不协调等。另一方面,法务会计人员也可以从经济环境的恶劣着手甄别。

参考文献

[1]黎仁华.法务会计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2]黎仁华.确立舞弊审计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

第2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最新经济特征;对策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必须科学准确把握、灵活审慎应对。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扩散蔓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依存度较低,因此危机的影响来得较慢。但从新疆伊犁州(直属八县两市简称伊犁州)和吉林省白城市两地情况分析可看出,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不够牢固,经济抗风险能力还很脆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特征。

(一)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扩张阶段,但增长的强劲势头开始放缓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了连续快速增长。如,新疆伊犁州2005年生产总值增长13.3%,2006年生产总值增长13.8%。但从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年年初看,国际金融危机对伊犁州经济产生了一定冲击,2009年1月,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58亿元,同比下降19.7%,地方财政收入24 553万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去年同期减少48.3个百分点,比2008年末减少26.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51.64亿元,同比增长0.6%。工业、建筑业贷款分别下降42%和12.9%,三大经济指标的回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对伊犁州经济的影响。(数据来源:2009年伊犁州统计信息)白城市2005—2008年GDP年均增幅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40%以上,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幅20%以上。这种情况表明,白城经济已进入加速扩张时期。但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对白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逐步显现甚至加深。

(二)工业化进入中期初始阶段,但企业运行出现困难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的工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伊犁州目前工业化水平开始进入中级阶段,且工业化进程呈明显加快特征。2008年伊犁州人均生产总值达11469元,比2007年增长11.9%,经济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07年放缓,由2007年增长26.8%,逐步放缓到25.2%。而2009年1月重点工业生产情况也自2005年高速增长后首次出现了下降。(数据来源:伊犁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以来,吉林省白城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4%,2007年高达41.4%。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加,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前5个月发展速度呈逐月上升态势,从6月份开始出现下滑,到2008年底,完成工业增加值37亿元,同比增长20%,比2007年增速下降6.2个百分点。影响最重的是汽车配件产业,到2008年10月末,全市汽车配套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仅增长7.7%,低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速27.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白城市2005—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此外,冶金、造纸、纺织、服装等生产企业也出现停产半停产问题。

(三)对外开放水平进入全面提升阶段,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难度加大

伊犁州2008年落实招商引资项目312个。一批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伊犁,入驻的重要企业达147家,是项目开工最多、力度最大、投资最多的一年。(数据来源:伊犁州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年末以来,伊犁州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逐步加大。吉林省白城市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2008年,全市引进域外资金200亿元,开工建设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06个,总投资1248亿元,完成投资206亿元。已有3个世界500强、12个国内500强企业到白城投资。(数据来源:白城市2005~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出现了新变化。一是在建项目后续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投资方的融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直接影响在建项目建设进度,有的甚至会暂时搁浅。二是外来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势头减弱。

(四)特色资源进入加速开发利用转化阶段,但产业升级困难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利用转化进入鼎盛时期,但由于产业升级困难,很难实现优势资源的转换。近年来,伊犁州紧紧依托资源,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业比例关系趋于合理,工业开始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化。2005年以来,伊犁州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整合步伐,优化资源配置,传统产业快速发展。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产业升级更加困难。吉林省白城市主要开发项目有农副产品深加工、煤炭资源开发、风能开发、土地资源开发整理、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到去年上半年,资源开发利用转化形势较好,累计总投资达241.4亿元。但这些项目大多处在建设过程之中,还没有实现投产达产。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这一背景下,白城市能源、农产品加工这两大新兴支柱产业刚刚起步就遇到困难,特别是刚刚启动生产的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还没有开始实施,产业升级困难重重。

(五)劳务经济进入稳定成熟阶段,但农民工返乡问题比较突出

2008年伊犁州农民外出务工人数43.79万人次,比2007年同期增加10.16万人次,增长30.2%,劳务创收13.7亿元。(伊犁州2008年农业统计年报)国际金融危机也给州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末因合同到期不再续签而返回的劳动力比2007年明显增加。吉林省白城市自2008年10月份后,外出的农民工出现了返乡潮。这次返乡农民工呈现出三多的特点,即省外返乡的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多、年龄偏大缺乏技能的多。目前,全市返乡的农民工有7 630人,占省外返乡总人数的22.2%。

(六)外贸进出口进入迅猛增长阶段,但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

进入2003年后,伊犁州进出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国际金融危机对该州商品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口企业经营成本增大,出口利润不断受到挤压,出口动力明显下降。二是出口加工企业生产量减少,面临有价无市的困境,制约工业经济增长。三是产品出口市场价格下降。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外贸进出口呈现迅猛增长势头。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白城市出口需求大幅下降。全市去年第四季度工业制成品扣除美元贬值及国内通胀因素,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接近于零。

二、欠发达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面对来势凶猛的全球金融风暴,如何正确认识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是欠发达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着力推进产业升级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立足资源优势,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把优化产业升级的重点放在成长性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优势产业和有发展后劲的重点项目上,放在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引进先进设备、扩大内销、节能减排上。今后应重点抓好能源、绿色农产品加工这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依托资源重点发展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抓好工业园区新建企业。通过扶优扶强、扶大扶新,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推进欠发达地区工业企业产业升级。

(二)着力推进招商引资

要围绕本地资源优势,从市场需求、融资渠道、经济效益等方面,精心论证、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真正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集中时间外出招商,以招商洽谈会的形式广泛宣传、广泛推介、广泛联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上的主体作用。当前,要紧紧抓住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调整结构的历史机遇,精心筛选,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项目争取的核心就是“选得准、会争取、能干好”。“选得准”就是要学会找项目,学会从政策文件中、从横向比较中、从上级对口业务部门和经济需求程度中找个性化的项目。“会争取”就是要有挤、钻、恒、抢的精神,与有关部门联手,安排专人紧盯有望项目,并且善于应变。“能干好”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用精品工程为今后争取项目奠定基础。

(三)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首先,加强硬环境建设。要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机遇,提升欠发达地区“硬件”建设的档次和水平。目前要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机场建设项目、铁路建设项目、引水工程建设项目等,以此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其次,加强“软环境”建设。要从党风、政风、民风和人文风气人手,从建设服务型机关、服务型社会人手,多管齐下,综合整治,全方位营造一个创业的良好社会风貌。要把领导干部抓优化环境作为政绩来考核,加大对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时效。要大胆宽容创业的失误者,倡导一种在干事中积累经验、在干事中完善政策的风气,不断解放思想,树立“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永不满足、跨越发展”的思想,形成“人人都是发展主体,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招商代办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以长效机制保障环境优化。最后,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内容。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要抓好林业生态产业工程、引水工程、湿地保护工程,再造欠发达地区水肥草美、物茂林丰的秀美景象。

第3篇

关键词:事件研究 并购绩效 决定因素 金融危机

一、引言

有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事件大大增加(顾露露,2011),而近日普华永道也报告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将迎来创纪录的一年”。但同时普华永道公布的另一份统计数据却显示,2012年上半年中中国境内的并购交易数量同比下降了25%。一方面是海外并购的风起云涌,另一方面是国内并购的黯然失色,那么金融危机对中国并购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金融危机下的并购绩效影响因素是否产生了变化?现有文献对金融危机这一特殊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研究了发生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并购事项,并选取收购方是上市公司的样本,检验金融危机下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是否发生改变,结果发现金融危机前后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文献回顾

(一)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回顾 Shleifer和Vishny(1994)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对国有企业进行干预,扮演扶持之手和掠夺之手的双重角色,从而影响并购绩效;潘红波和余明桂(2011)通过分析政府的支持之手、掠夺之手与异地并购之间的关系,发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异地并购中的发生的概率及其并购绩效都存在显著的区别。Bagnoli和Lipman(1988)发现当股份集中时,大股东所起的作用直接影响接管是否成功;冯根福和吴林江(2001)指出并购当年的绩效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李善民等(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持股比例和持股方式对并购绩效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并购绩效越好。张绍基和杨胜渊(2001)实证研究后指出主并公司规模、Tobin'sQ效果、自由现金流量对购并后绩效有影响;黄本多和干胜道(2008)认为高自由现金流低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并购总体绩效为负,说明并购并没有给这类公司带来价值的提升;孙忠娟和谢伟(2011)发现,核心能力越强、知识越丰富的企业越具有弹性,越有能力适应新的、变化的环境,其并购后整合能力越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企业的并购绩效。Dalton等(1999)认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业绩正相关,大规模的董事会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有助于实行对管理层的监督,进而提高公司的业绩;Brickley(1997)认为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而Agrawal和Knoeber(1996)却得出了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与公司业绩负相关的结论;Boyd(1993)认为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能够促进企业的并购绩效,但Baliga等(1996)发现两职是否分离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Papadakis(2005)并购交易的自身特征是影响并购交易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周小春和李善民(2008)认为采取现金方式收购、交易规模大有助于企业并购的价值创造;李善民等(2011)指出股票支付的收购公司所取得的超常收益显著为正,且显著大于现金支付所获得的超常收益。

(二)金融危机与并购绩效相关文献回顾 Michael等(2003)以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中的银行并购事件为样本,发现在危机中当地的银行监管部门鼓励甚至强迫业绩不好的银行进行合并来减少银行倒闭的风险,但作者指出两家经营实力均下降的银行进行并购重组或者将一家实力弱的银行并入实力强的银行后,比前述这两家单独的银行都更容易发生经营失败,从而得出了并购绩效为负的结论。Shen等(2011)以发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和之后的亚洲八个国家的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研究,实证检验跨国并购理论中的并购动机在危机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发现“引力假说”动机在危机前后均存在,但有些动机只存在于危机前,而有些只存在危机之后。顾露露等(2011)以发生在1994年至2009年间的我国157个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单笔并购金额有所减少,但并购事件数量却大大增加,并以2009年海外并购事件最多,作者运用市场模型、FF3M模型和时间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并购绩效进行了研究,发现即使是金融危机后,海外并购事件公告日的市场绩效依然明显为正,反映了市场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正面评价。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本文将分别从以上提及的特征入手,结合金融危机时期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研究假设。

(1)股权特征对并购绩效影响机制的变化。金融危机后,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以及挽救一些已经濒于破产边缘的企业,政府很有可能使用“支持之手”和“掠夺之手”(潘红波和余明桂,2011),而国有企业除了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之外还承担着就业、维稳等多重任务(唐建新和陈冬,2010),政府可能强制要求国有企业收购接管业绩表现糟糕的企业,可能导致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低下,市场对国有企业的并购事项反应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后大股东也会更加关注管理层的经营投资行为,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从而影响并购绩效。因此提出本文的假设1和相关子假设如下:

第4篇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093-01

摘要:为了改变传统的竞争方式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中小企业开始重视建立战略联盟机制。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许多企业纷纷经历了一场巨大的金融浩劫。为了稳固市场经济,中小企业应该改变竞争观念,要高度重视战略联盟的运用,结合自身的情况,采用相应的策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意义及内在动机,这对于发展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金融危机;战略联盟;中小企业

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及特征

1.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一个风险积累和爆发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的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其资本市场更是空前繁荣。2001年,随着IT泡沫的破灭,美国的经济逐渐出现衰退。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低利率政策。经过13次降息,至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下调至1%,尽管长期的低利率暂时稳定了经济,但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美联储发现资产市场的泡沫现象后进行反向操作,通过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储备基准利率抬高至5.25%,这又导致了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骤然上升,紧接着房价下跌又导致借款人很难将自己的房屋卖出去,结果贷款违约率迅速上升。受此影响,抵押资产价值严重缩水,次级按揭证券的价值也因其高杠杆比率的影响而急速下降,直接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出现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2007年4月,全美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标志了危机爆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但使房地产泡沫破灭,而且美国还陷入了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2.金融危机的特征

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突发性。这次金融危机在完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爆发,给全球金融机构乃至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第二,传染性。这次金融危机从爆发开始,就以飞快的速度波及到多个国家,甚至影响全球,横向扩散,纵向渗透,带来的损失与日俱增;第三,持续性。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的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没有停止的迹象;第四,不确定性。风险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而风险过度集中就会使危机爆发。这场金融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以及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乃至到最后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局面,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第五,影响深远。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大大超过以往历次的危机,也超过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

二、中小企业战略联盟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中小企业战略联盟概念的界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迈克尔.E.波特(1985)认为,联盟是和其他企业长期形成一种结盟关系,但不是完全的合并在一起。蒂斯(1992)把企业战略联盟定义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伙伴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而进行以承认和信任为特征的合作活动。

尽管对于企业战略联盟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存在一些共性特征:(1)组织的松散性,即参与联盟的企业数量常常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联盟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既超越一般的交易关系,又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隶属关系,在密切合作的同时保持着各自企业的独立性和平等性;(2)合作的互利性,即相互利用,提升竞争能力的合作伙伴关系,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3)竞争的根本性:合作是为了更好的竞争,联盟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一定是全方位的,合作常常是在一个约定的领域内进行;(4)战略的长期性,指的是一种旨在为企业创造长期竞争优势的,有计划性的安排。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重要意义

对于绝大多数行业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整个市场的需求量减少而引发的矛盾,商品价格不断下降,企业间竞争加剧,企业的资金变得相对紧张甚至资金链断裂,继而许多企业纷纷裁员,甚至倒闭。在当前我国加入WTO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水准的要求。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外企业,资本的冲击以及国内实力较为雄厚的大企业所带来的压力,在这样一种艰难的环境下,企业在竞争方式上要必须进行变革,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者要明白促使企业改革的推动力是在内部,而不是来源于外部。在现代这个社会中,任何一个企业想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抓住机遇,采取合适的发展战略。

四、我国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 对于推动中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以竞争战略因素,资源因素和学习因素较有代表。(1)竞争战略这一因素意味着企业希望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来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力。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进入某一个市场或者通过战略联盟可以降低企业内部运作的成本来实现成本的领先;还可以通过战略联盟获得企业所不具备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可以更好的开拓企业在市场的份额。(2)资源因素是关于企业战略联盟内在动机研究中较早的一种观点。一个企业拥有许多资源,包括知识,资本,组织结构等等,基于资源的观点,将企业的战略能力视为一种内部资源,这在战略上对于企业创造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3)一个企业想要成长和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研究表明学习其他企业的技术和能力一直是促使企业加入战略联盟的内在动机,但是企业在学习联盟伙伴的知识的同时也存在被联盟伙伴所学习的风险,企业中的很多知识尤其是涉及到企业核心能力的相关知识,是不希望杯其他企业学习到的,所以联盟中的企业往往要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尽量减少自身的损失。©

参考文献:

[1]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J],当代亚太.2008

[2]陈华,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J],市场聚焦.2008

[3]陈德恭.论中小企业战略联盟[J],化工技术经济管理版.2004

第5篇

关键词:紧缩效应;货币来源去向;评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61-04

一、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的政策回应――超宽松货币政策操作策略

(一)目标、工具和政策特征

1、目标。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化就业,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与最终目标相一致。美联储反金融危机主要是为了抵御紧缩效应。Bernanke(2009a)对美联储政策目标的总结是:一是缓和金融动荡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二是减少经济恶化和金融压力相互加强所带来的负反馈效应。

破坏力极强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不但严重威胁着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还使货币政策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操作环境,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严重阻塞。因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工具向终端目标传导的枢纽与载体,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离不开健康稳定的金融系统。金融系统失灵损害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会导致货币政策即使再激进和宽松也不会产生应有效力。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稳定金融系统,降低和避免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以修复受损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其次是保持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

2、工具。

伴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恶化和对经济前景的判断,美联储采取了包含传统货币工具和创新性货币工具在内的政策措施共同抗击金融危机。传统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在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美联储连续大幅度的降息,使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降至0-0.25%的目标区间;再贷款方面,扩大了贴现贷款数量;准备金政策的变化是使国会提前批准了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的要求。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类政策工具集合即向金融机构贷款、向私人信贷市场直接提供流动性和购买长期证券,表1简单介绍了这些政策工具。

需要认识到的是,除了上述“硬”工具以外,美联储还非常注重“软”政策工具的运用,比如加强与公众进行政策沟通,及时公布资产负债表数据等方面。“软”政策工具的应用提高了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利于引导公众预期,从而最终有利于克服时间不一致问题和政策出台的不确定性问题。

3、政策特征。

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货币政策操作特征与正常时期具有明显的不同,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大量使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它们具有临时性、短期灵活应急特征,与传统以购买国债为主的流动性注入方式相比较,工具创新体现在抵押品标准放宽,放贷对象扩大,期限延长等方面。此外,这些政策工具针对性强,并且相互补充,具有不同的政策指向,有的指向整个经济体,有的指向单一的金融细分子市场。

其次,由于吸取了大萧条中货币政策操作失误的教训,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一大特征是积极主动,反应迅速、动作力度大并且具有前瞻性。Bernanke(2009a)曾公开表示一些政策工具的出台具有“抢先性”,即先于恶化的经济、金融数据出台之前。

再次,从利率和基础货币供给两种指标来看,美联储采取了超宽松的政策措施。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处于历史实践和理论上的最低水平,美国基础货币供给从2007年8月初至2009年3月4日增加幅度接近200%,远远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为了避免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倾向,美联储运用“软”政策工具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体现了其政策操作的艺术性特征。

(二)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货币来源去向分析

1、货币来源分析。

金融危机期间,尤其是在2008年9月份金融风暴之后,美联储基础货币迅速飙升,由正常时期的8310.92亿美元上升至最近的15473.85亿美元(这一数据在最高峰时期曾达17330.72亿美元),相当于美联储新增发行了7162.93亿美元的货币,这也说明了美联储采取了新增货币发行的融资方式抗击金融危机,新增货币占基础货币的比例约为46.3%。美联储的新增货币发行主要是通过扩大贴现窗口贷款和执行多种创新性政策工具(TAF、PDCF、AMLF、CPFF和TALF等)来完成的。

除此之外,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资金还来自于对存量基础货币的结构性调整,这种结构性融资方式是通过美联储资产的结构调整来完成的,体现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历史最大项目――国债资产的变化,国债所对应的货币发行无论是其绝对规模还是占基础货币的比例都在下降。国债货币发行占基础货币的比例由正常时期的95%以上下降至最近的不到40%:所对应的基础货币余额由7907.58亿美元下降至5817.21亿美元(这一数据在最高峰时期曾达4787.1亿美元),下降数量为2090.37亿美元。除了新增货币发行因素之外,国债项目“双下降”是因为美联储采取了净卖出国债和开展国债贷放项目(TSLF)的操作方式,通过这一渠道为反金融危机融资约2090.37亿美元。

总之,无论是新增货币发行,还是对存量基础货币进行结构性调整,两者都使美联储被迫扩大了货币发行方式,即由原来的依靠国家信用(国债)发行为主,向依靠国家信用和商业信用(购买商业债权、证券)共同发行转变,直接表现是国债项目货币发行的“双下降”和非国债项目货币发行的“双上升”。

2、货币去向分析。

根据各种创新性政策工具指向的受益对象,美联储新货币发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这些新增货币首先流向了存款性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货币市场基金、两房以及某些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等。但是,在新增货币中,美联储的新增货币发行没有最终流向终端借款人,而是成为银行体系的闲置现金。超额准备金数额和占基础货币比例分别由正常时期平均60亿美元左右、1%升至6478.05亿美元、41.86%(两种指标在最高峰时期曾达8781.78亿美元和50%);新增货币没有带来流通中货币增加,表现为流通中货币数额变化不大和占基础货币比例急剧下降。

其次,美国财政部通过发行补充性融资票据和增加在美联储的存款方式,吸收了经济体的部分闲置资金。其最终表现是在联邦储备银行政府存款的增加,政府存款由正常时期的47.69亿美元上升至2682.32亿美元(这一数据在最高峰时期曾达6146.12亿美元)。

二、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政策效应评析

(一)积极作用

1、表明了货币当局的坚定立场。

美联储激进、主动和灵活的政策行动表明了货币当局反金融危机的坚定立场。消除了政策工具是否出

台的不确定性。有利于驱散悲观情绪和恐惧感觉,减弱通货紧缩预期,增强公众对于抗击金融危机以及未来经济复苏的信心。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系统。

货币当局充分发挥了其“最后贷款人”功能,缓解了金融系统流动性紧张局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系统,阻止了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货币当局虽然并不能阻止问题金融机构的产生、破产;但是它和财政部的努力有效阻止了金融系统混乱和失控局面的发生,从而使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去杠杆化”过程以一种相对有序和可控的方式展开,避免了更坏情形的发生。

3、有利于增加有效需求,缓解危机。

联邦基金利率从最高点5.25%降至0-0.25%的操作区间,以及在低位目标利率的较长持续时间能够有效打击金融投机和压低市场利率,联邦目标基金利率向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各种工商业贷款利率、商业票据利率、Libor利率等市场利率体系的传导大大降低了最终借款人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流的节约,也有利于消除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低利率还增加了经济项目的边际资本收益率,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有效需求,缓解危机。

4、中央银行信用的介入可以放松信用条件。

满足稳健金融机构和健全企业、家庭的合理资金需求有利于恢复金融机构信用和商业信用,“解冻”商业票据、资产证券化等信贷子市场,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平滑资金跨期配置。除此之外,新货币发行还为新一轮商业投资、住房投资和消费做好了资金上的准备。

(二)对或有负面作用的认识

1、新增基础货币发行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问题。

如果保持现行基础货币的规模和发行速度。美联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在长期必然会引致通货膨胀。但是,短期来看,并没有发生通胀或者说发生概率很低,主要是因为经济衰退和各种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起价格水平向下波动;其次是因为新增货币绝大部分以超额准备形式存在,并没有转化为超额购买力。

如果信贷市场恢复正常、经济复苏,通货膨胀的发生概率将会大大提高。此刻,在对经济形势进行适当评估的基础上,美联储将会执行退出战略(Bemanke,2009a)。执行退出战略的有利条件是各种创新性政策工具的短期性质使超额货币发行存在着自动退出机制。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2、增加了美联储的信贷风险和财务负担,并且带来潜在的道德风险问题。

美联储扩展信贷虽然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但是这远远低于如果没有这样做金融体系和经济体所面临的风险(Bemanke,2009a)。

分别来看,首先,美联储的救市行动最小化了其资产端的风险,如要求提供超额担保,并且存在追索权(TAF、PDCF、AMLF、CPFF和TALF等)和由财政部最先承担损失(TALF)。其次,美联储反金融危机并没有增加其财务负担,根据美联储初步统计,其2008年净收入约为388亿美元,这一指标在前两年分别为351亿和390亿美元,差别不是很大。最后,美联储反金融危机并不是为市场行为“买单”,而是帮助市场行为度过难关。事实上,其采取了市场化救市的方式,如为救助贝尔斯登和AIG的贷款协议中均让收购方先承担一定的亏损额,并且协议利率是惩罚性利率。

三、启示

(一)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的可兼容性使得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期可以有所作为。

金融危机不但意味着金融系统的混乱、失灵和使经济陷入衰退阶段。而且还提高了通货紧缩发生概率。因此,以金融稳定为直接目标的宽松货币政策,既有利于缓和经济下落,又有利于遏制通货紧缩。

正常条件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具有矛盾的一面:稳定金融系统的宽松货币政策从中长期来看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和产生经济泡沫。最终目标产生冲突的内在机理在于新增货币发行转化为购买力。推动生产和生活资料商品价格的上涨。在系统性危机时期,由于市场参与者存在流动性偏好,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避险性货币需求增加,新增货币没有用于实际支出,而是以准备金方式回流到货币当局的账户上。这些货币虽然没有在实体经济发挥作用,但是确确实实稳定了金融系统。

(二)在强调积极、主动的同时,货币政策还应该灵活而又富于艺术性地被执行

反危机的宽松货币操作策略出台时机、方式及程度完全取决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演变方式及严重性。货币当局只有洞悉金融危机的本质。准确评估、判断当前和未来的经济金融形势。才能够对症下药,使政策发挥最大效力。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及部分不可知性对政策制定者的货币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联储的反危机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政策制定者应当通过创新、政策沟通、提高前瞻性。运用“软硬”工具结合方式灵活而又富于艺术性地执行宽松货币政策。

(三)宽松货币政策仅仅能够部分抵消金融危机剧烈的紧缩效应

超宽松货币策略部分抵消了金融危机紧缩效应的货币因素传播,并使非货币因素传播以一种相对温和、有序的方式进行;虽然如此,“货币政策工具并非万能药”(Bemanke,2009a)。货币政策反危机效力的有限性在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存在着消费过度、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等深层次原因。只有等待这些“市场因素”慢慢消失以后,从而经济和金融系统完成自发的调整,经济发展才能够进入新一轮经济扩张周期。

在此过程中,宽松货币政策只是为经济系统的自我调整提供了一种相对温和、有序的环境。因此以金融危机为“作战对象”的货币放松应该定位准确,政策操作应当通过消除不确定性、缓解流动性压力等方式尽量为市场的自我调整提供有利的货币环境。不应该盲目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

(四)货币当局应该关注资产价格泡沫。

第6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4-0019-05

一、引言

企业是否存在目标现金持有量以及企业如何调整其现金持有水平是现金持有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权衡理论认为企业会比较持有现金的成本和收益,从而确定其目标现金持有量。当实际现金持有量偏离目标时,企业会对其进行朝向目标的调整。但是这种趋向于目标的调整并不是完全的,而是渐进的动态过程,原因在于存在调整成本。[1]调整速度反映企业从偏离目标回复到目标的快慢程度,调整成本的大小决定调整速度的高低。关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文献通常都假设企业具有相同的调整速度,而针对调整速度不对称性的研究则比较少见。

本文以中国2002―2012年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现金持有调整成本存在异质性的分析,实证检验企业现金持有向目标调整的速度是否存在不对称性。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调整成本,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金融危机如何影响调整成本,实证考察金融危机对企业现金持有量向目标调整动态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是基于交易性动机、投机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持有现金的收益正是源于这些动机的实现。企业拥有现金可以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降低融资成本;现金也可以使企业在把握投资机会、调整产品战略方面占据先机,增加企业价值;持有较多现金还有利于企业应对现金流不确定的风险,增强财务灵活性。由于现金的收益率低,持有现金意味着企业必须放弃其他收益率更高的投资机会,因此存在机会成本。此外,根据自由现金流假说,企业过多的现金储备更容易产生成本。最优现金持有水平是企业对上述收益和成本权衡比较的结果。现有的关于现金持有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最优现金持有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Opler等研究了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其实证结果支持现金持有的静态权衡理论。[2]346

静态权衡理论假设当企业特征和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偏离目标现金持有量时,企业能够立即调整到目标现金水平。在实际中,交易成本及其他调整成本的存在可能会影响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的调整速度。为了克服静态权衡模型的缺陷,Ozkan Aydin和Ozkan Neslihan提出了现金持有的部分目标调整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企业存在调整滞后的可能性。[3]21032134

部分调整模型通常假设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量进行调整的速度是对称的,也即高于目标的超额现金持有企业与低于目标的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调整的速度是一致的,这一假设没有考虑这两类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调整的方式不同可能导致的调整成本的异质性。超额现金持有企业通过降低现金持有量调整到趋近目标,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则通过提高现金持有量调整到趋近目标。从会计恒等式变换的现金等式: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不包括现金),可以比较清晰地窥见现金变动的原因。通过还债、发放股利或回购股票、加大投资、增加成本等方式可以导致现金减少;通过借款、发行股票、减少投资或出售资产、降低成本等方式可以增加现金。Dittmar 和Duchin发现,从调整成本的角度,消耗现金的成本比构建现金的成本要低。[1]也就是说,超额现金持有企业降低现金持有所面对的调整成本要低于现金不足企业增加现金持有所面对的调整成本。如果调整成本是影响调整速度的关键因素,调整成本的不同必然会造成不一致的调整速度。据此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量的调整速度具有不对称性,即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量的调整速度(向下调整速度)应当快于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量的调整速度(向上调整速度)。

不仅现金持有偏离目标的状态会影响企业的调整成本,融资约束和不确定性环境对调整成本也会产生影响。Denis等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会促使企业持有更多现金,以满足未来的投资需求,融资约束下企业持有现金具有更高的边际价值。[4]万良勇、饶静也发现,当企业面临的宏观、行业和个体的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其现金持有价值也较高。[5]在上述情况下,现金持有增加的价值将影响调整成本,从而影响现金持有向目标调整速度的不对称性。

对于超额现金持有的企业,由于现金持有价值上升,降低现金持有量会损失这部分增量价值,这相当于加大了整体的调整成本,因此这些企业会减缓向下调整现金的速度,以保持更大的财务灵活性。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刘杨珂,等:金融危机、调整成本与企业现金持有调整速度的不对称性

对于现金持有不足的企业,增加现金持有量将获得这部分增量价值,因此这些企业加快向上调整现金持有的意愿会增强。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造成全球性经济衰退,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外部融资更加困难。张名誉、李志军发现金融危机会显著增加现金持有的调整成本。[6]金融危机为检验上述关系提供了条件,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在金融危机期间,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向下调整的速度会降低。

假设3: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向上调整的速度会加快。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模型

1.调整速度不对称模型

本文借鉴Ozkan Aydin和Ozkan Neslihan提出的部分目标调整模型[3]21032134,构建现金持有向目标调整速度的不对称模型:

Cash*i,t=βXi,t(1)

Cashi,t-Cashi,t-1=λ(Cash*i,t-Cashi,t-1)(2)

模型(1)中,Cash*i,t为i企业在第t年的目标现金持有量;Xi,t为反映现金持有成本和收益的企业特征向量;β为系数向量。模型(1)假定目标现金持有量Cash*i,t由企业特征决定。

模型(2)中,Cashi,t为i企业在第t年的实际现金持有量;

Cashi,t-Cashi,t-1为i企业在第t年现金持有的实际调整量;

Cash*i,t-Cashi,t-1为上期现金持有与当期目标的偏离量,即当期的目标调整量;

λ为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量调整的速度。根据上文的分析,λ应当介于0和1之间。

将模型(1)代入模型(2),可以得到动态调整模型:

Cashi,t=λβXi,t+(1-λ)Cashi,t-1(3)

对模型(3)回归,可以同时得到调整速度λ和影响目标现金持有量的系数β,由此可以计算得到i企业在第t年的目标现金持有量Cash*i,t以及现金持有的目标调整量Cash*i,t-Cashi,t-1。如果实际现金持有量高于目标值(即

Cash*i,t-Cashi,t-1<0),则这些企业属于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如果实际现金持有量低于目标值(即

Cash*i,t-Cashi,t-1>0),则这些企业属于现金持有不足企业。为了检验向目标现金持有量的调整速度是否存在不对称性,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Cashi,t-Cashi,t-1=λd(DEV)(EXC)+

λu(DEV)(INS)(4)

模型(4)中,DEV是现金持有量的目标调整量,DEV=Cash*i,t-Cashi,t-1;

EXC为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属于超额现金持有,设EXC等于1,否则为0;INS为虚拟变量,如果企业属于现金持有不足,设INS等于1,否则为0;λd为现金持有从高于目标的状态向目标调整的速度,即向下调整速度;λu为现金持有从低于目标的状态向目标调整的速度,即向上调整速度。根据假设1,λd应当快于λu,即

λd>λu。

2. 金融危机对调整速度不对称性的影响模型

为了检验金融危机对现金持有调整速度不对称性的影响,在模型(4)中增加金融危机虚拟变量,将模型(4)扩展如下:

Cashi,t-Cashi,t-1=λd(DEV)(EXC)+

λu(DEV)(INS)+λcd(DEV)(EXC)(Cris)+

λcu(DEV)(INS)(Cris)

(5)

在模型(5)中,Cris为金融危机虚拟变量,金融危机期(Cris)设为1,其他年份设为0。λcd反映金融危机对现金持有向下调整速度的影响;λcu反映金融危机对现金持有向上调整速度的影响。根据假设2,λcd<0,而λcu

可能大于0、等于0或小于0。

(二) 变量设定

其一,现金持有量(Cash):本文采用货币资金/总资产衡量企业现金持有量。

其二,公司特征变量:借鉴Opler等的研究结果,[2]346本文选择如下企业特征变量作为目标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市账率(MB):(总资产账面值-权益账面值+权益市值)/总资产账面值;

规模(Size):总资产的自然对数;

现金替代物(Liq):(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货币资金)/总资产;

财务杠杆(Lev):总负债/总资产;

现金流(Cflow):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总资产;

资本支出(Capex):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总资产;

股利支付(Div):虚拟变量,支付股利为1,不支付股利为0。

其三,行业控制变量(Med):企业所处行业现金持有量的中位数,按照中国CSRC行业分类法,将制造业按次类划分,其余均按门类划分。

其四,金融危机虚拟变量(Cris):本文将2002―2007年作为金融危机前期,Cris=0;将2008―2012年作为金融危机影响期,Cris=1。

(三)数据

本文以中国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观测区间为2002―2012年,样本数据来源于色诺芬经济金融数据库。样本筛选标准为:样本企业2002―2012年一直存在;剔除2002―2012年被ST、PT的公司;剔除资产负债率大于100%的公司以及关键数据缺失的公司。为了防止离群值的影响,本文对各变量在第1与第99百分位上进行缩尾处理(winsorize)。经过以上筛选后的最终样本为737家企业的平衡面板数据,包含8107个企业年数据,表1是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样本描述性统计

变量观测值均值中位数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

Cash810701580135010405280014

MB810716051339074250010921

Size8107218402169011082516019860

Liq81070114010802090632-0367

Lev810704900503017308290079

Cflow81070055005400770264-0179

Capex810700600043005602660

Div810706351048110

Med810701380130002902220081

四、实证结果

(一) 目标现金持有量

为了分析各变量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本文将现金持有量进行四分位,分别计算各个分位段每个变量的均值。由表2可以看出,企业特征变量与现金持有量之间基本上都表现出单调关系。其中,市账率、现金替代物、财务杠杆、现金流、股利支付与现金持有量呈正向关系,规模和资本支出呈负向关系。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静态模型(1)和动态模型(3)进行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最后两栏。可以看出,静态模型的回归结果中各变量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几乎都表现出统计上的显著性。在加入了现金持有量的滞后项并控制了年度效应后,市账率和规模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不再显著,但调整R2有显著提高。从模型(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现金持有量滞后项的系数为06868,由此可以计算出调整速度为03132,这表明样本公司在2002―2012年平均调整速度为3132%。

(二)调整速度的不对称性及金融危机的影响

表3是模型(2)、(4)、(5)的回归结果,回归方法采用OLS,目标现金持有量根据模型(3)的回归结果计算得出。

第一栏是模型(2)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到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量的调整速度为3132%,与用模型(3)估计的调整速度一致。

第二栏是模型(4)的回归结果,高于目标的企业向下调整,速度为3730%,低于目标的企业向上调整,速度为2397%,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这一结果验证了调整速度不对称性的存在。

第三栏是模型(5)的回归结果,一方面,向下调整速度为3915%,向下调整与金融危机交互项的系数为-472%,且在1%水平显著,也即,非金融危机期企业向下调整速度为3915%,而金融危机期则下降到3443%,说明高现金持有企业在金融危机期减缓了向下调整的速度,这一结果验证了本文的假设3,表明在金融危机时,企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大,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出于预防动机,更倾向于储备现金以保持较高的财务灵活性。另一方面,向上调整与金融危机交互项的系数为负,但在统计上不显著,说明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向上调整的速度没有显著变化。这一结果没有支持本文的假设3,其原因可能是,在不确定环境和融资约束加剧的情况下,现金持有不足企业虽然有加快向上调整现金持有量的意愿,但增加现金持有带来的增量价值仍未能超过金融危机期间严重的融资约束所引致的增量调整成本,致使企业加快调整的愿望难以实现。

表2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变量第1分位第2分位第3分位第4分位模型(1)模型(3)

Cash005301090168030306868***

(9375)

MB149015391609178200041**-00005

(243)(-042)

Size21970218802183021660-00032***-00004

(-293)(-059)

Liq000300630138025302449***01027***

(4240)(2418)

Lev052105160497042700396***00392***

(564)(805)

Cflow005000480049007503555***03550***

(2632)(3775)

Capex0070006400580048-00402**-01964***

(-215)(-1466)

Div059006040659068900080***-00041***

(376)(-279)

Med012701340140015006801***01781***

(2006)(731)

常数项00671***-00078

(275)(-046)

年度效应控制

N81077370

Adj-R20333206943

注:***、**分别表示1%、5%水平上显著。

表3调整速度不对称性及金融危机的影响

变量模型(2)模型(4)模型(5)

DEV03132***

(6142)

DEV×Cris

DEV×EXC03730***03915***

(4248)(3805)

DEV×INS02397***02482***

(2358)(1812)

DEV×EXC×Cris-00472***

(-347)

DEV×INS×Cris-00127

(-081)

常数项-0000000065***00063***

(-000)(641)(621)

N737073707370

Adj-R2033850344603456

注:***表示1%水平上显著。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对动态调整模型(3)采用控制年度的OLS进行回归,从而得到目标现金持有的估计值。由于OLS没有考虑样本企业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效应,无法解决内生性问题,许多学者认为利用系统GMM方法得出的结论更为稳健,更适合时间跨度较短、公司数目较大的面板数据,因此本文用系统GMM方法估计目标现金持有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模型(3),在得到目标现金持有量的估计后,再对模型(2)、(4)、(5)进行OLS回归,回归结果见表4。表4显示,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向下的调整速度为41%,现金持有不足企业向上的调整速度为2587%,并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向下调整与金融危机交互项的系数为-758%,在1%水平上显著,向上调整与金融危机交互项的系数为负,但统计上不显著。所以,利用系统GMM方法估计目标现金持有量,调整速度估计值有所变化,但调整速度不对称性以及金融危机对调整动态的影响结论仍然成立。

表4稳健性检验结果

变量模型(2)模型(4)模型(5)

DEV03415***

(5943)

DEV×Cris

DEV×EXC04100***04407***

(4112)(3747)

DEV×INS02587***02636***

(2265)(1729)

DEV×EXC×Cris-00758***

(-493)

DEV×INS×Cris-00056

(-032)

常数项-0000500061***00059***

(-081)(593)(569)

N737073707370

Adj-R2032390330203322

注:***表示1%水平上显著。

五、结论

本文选取中国上市公司2002―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向目标现金持有调整速度的不对称性以及金融危机对调整动态的影响。将企业按照实际现金持有量与目标现金持有量的偏离状态划分为超额现金持有企业和现金持有不足企业,构建现金持有不对称调整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加入金融危机虚拟变量,进一步分析金融危机对现金持有不对称调整的影响。

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游资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一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国外游资在中国投资的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2007年究竟有多少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计算。采用简单的计算,以外汇储备的增加值减去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2007年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的国际游资近800亿美元。800亿美元国际游资流入完全可以解释流动性过剩、房市与股市的泡沫和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现象。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存在,国际游资就不会抽走。人民币升值预期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实体经济还在持续增长,表现为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还存在,我国非贸易品的价格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国际游资现在急迫要做的是要继续抬高我国的非贸易品价格,并在适当时机抽逃,在羊群效应下引爆中国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资本再回来收购中国优质资本。

中国要能够有效地预防上述攻击性金融危机,首先必须严格控制虚拟经济的非理性发展,快速压缩楼市和股市泡沫,套住国际游资刺激实体经济的增长。套住国际游资有两种思路:一是由国际游资短期内获得暴利向长期内正常利润转变,降低使用外资的成本,让外资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是构建长期的心理预期,使外资留在中国;其中,很重要一点是保持中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增长。其三是有计划地减持我国的外汇储备,特别减少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外汇储备,把外汇储备转化为有形资产,实现外汇的保值和增值,并用外汇储备调控国际经济,使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加强跨境资本的管制,积极干预和监管短期国际游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黄晓龙.全球失衡、流动性过剩与货币危机—基于非均衡国际货币体系的分析视角[J].金融研究,2007,(8).

[2]徐明祺.国际货币体系缺陷与国际金融危机[J].国际金融研究,1999,(7).

[3]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2).

[4]宗良.对国际游资冲击金融市场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1997,(11).

第8篇

【文章摘要】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拉美金融危机的借鉴价值都是存在的。拉美危机是经济全球的产物,也是拉美国家金融市场不完善的直接结果。对我国而言,其警示意义在于,不论经济转型还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都要在缜密研究的基础上展开。

【关键词】

拉美国家;金融危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较大的区域性金融危机有拉美金融危机、欧洲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在本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最早爆发金融危机的地区是拉美国家,拉美国家也是美国倡导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块实验地。本文将从金融发展滞后的角度研究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 经济全球化对拉美国家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过程形成的国际分工具有暂时性,国际分工随着国际贸易的变化而变化,而国际贸易的变化较快,因而国际分工会经常的调整。但是,由国际分工形成的产业结构具有稳定性,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乃至一个长周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初期,随着实体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加快,可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金融业发展存在巨大的产业距。国际资本会按照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惯性,要求进入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然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在工业化之后(金德尔伯格)。因而在经济全球化初期形成两对矛盾:第一,国际分工的调整要快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实体经济一体化要快于金融一体化。国际贸易波动产生的结果是国际收支的波动,国际收支波动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汇率稳定,汇率波动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的情况下,他们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有限,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加大。

其一,贸易冲击。20世纪70年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传统产业转移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这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产品供求关系的均衡关系被打破,而且国际间的商品供求关系一直处于调整状态。20世纪70年代拉美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大规模向发达国家举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继爆发金融危机;20世纪 90年代的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崛起,这些国家采取“出口导向战略”,大批具备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材料的国家进入国际分工体系和市场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由于国际市场的竞争,拉美国家劳动密集型性产品和一部分资本密集型的产品都处于供过于求状态。究其原因,欧洲和美国对拉美地区的进口减少。欧美从拉美国家进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后发达国家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由于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货币被低估,这些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提升,不仅使拉美国家出口受阻,还不同程度冲击拉美市场。

其二,国际分工冲击。拉美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在区域内部分工,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虽然以美国为首签订了贸易自由协议,但是,美国贸易已经从拉美地区拓展到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因而,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使得拉美国家不论贸易还是投资,乃至产业都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国际分工正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方面比拉美国家更具有优势。国际分工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能过剩、产业升级受阻、盲目金融自由化。产能过剩是相对于国内需求的过剩,因为产能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满足国际需求,当国际需求发生波动,产能过剩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因而在不确定的前提下,产业结构调整就处于两难境地。正是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处于两难境地,过剩的产业占据着大量的资源,衍生出拉美国家产业升级的困境。产业升级困境导致拉美国家对外资的依赖,为了更好的利用外资,除了采取高利率吸引外资政策之外,还积极开放金融市场,盲目实施金融自由化。

其三,收入分配的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国际贸易部门和非国际贸易部门收入差距拉大,可参与国际化居民的收入和不可参与国际化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差距拉大激化了拉美国家的国内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

其四,金融全球化形成的冲击。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快速发展,电子货币、金融产品,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银行服务的界限,还使国内和国外金融体制在结构上的界限变得模糊,从而使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股票交易额,十倍乃至百倍地超过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速度增长。急剧膨胀的国际资本流动所形成的市场力量已远远超过了拉美政府控制市场的能力。

2 拉美金融危机存在复合型特征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到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前,拉美国家爆发三次较大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墨西哥1994年的金融危机;巴西1999年的金融危机;阿根廷2001年的金融危机。从拉美爆发金融危机的频次来看,金融危机爆发的周期较短;从影响范围来看,每次爆发金融危机都会导致区域经济的波动,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从危机的类型来看,这些已经和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不一样了,存在多种危机的复合型特征。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相继发生债务危机后,拉美国家逐步放弃进口替代战略,转为出口导向战略,进而改变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旨在形成自我积累的工业体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墨西哥政府采取开放政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但是过早开放资本市场的结果是,国际游资流入过多,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动,金融风险聚集,最终导致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后,不到一个月,比索兑美元的汇率就贬值了60%,股市几乎拦腰斩断。100多亿美元资金外逃,外汇储备减少了115亿美元。危机爆发后,墨西哥外债占GDP的比率增加了20%。墨西哥危机波及整个拉美地区,乃至影响到亚洲。

巴西1999年金融危机的根源也是在于金融自由化与金融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第一代金融危机理论认为,固定汇率制度容易遭受到来自国际金融资本的冲击。理论的解释是:金融资产价格本身受到人们预期的影响,对金融资产价格预期具有自我实现功能,在羊群效应下国际资本攻击一国的货币很容易成功。1999年1月6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政府决定在91天内暂不偿还联邦政府所欠的154亿美元的债务,州政府也无力偿还州政府发行的1999年2月10日到期的约1.08亿美元欧洲债券。政府此举引发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1999年1月13日,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宣布放弃“雷亚尔计划”,将雷亚尔对美元的汇率由1.12— 1.20雷亚尔兑换1美元调至1.20—1.32雷亚尔兑换1美元,本币雷亚尔贬值约8.5%。货币贬值导致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巴西两大股市暴跌,并引发了投资者纷纷在外汇市场上抢购美元的狂潮。为维持币值稳定,巴西央行抛售数十亿美元救市,但收效甚微。1999年1月18日,央行决定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政策。

20世纪90年代初,阿根廷实施了货币局制度,并实施了自由化的金融开放政策,这一政策有效地抑制了恶性通货膨胀。但是,受到拉美其它国家金融危机以及国内信奉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极端化改革的影响,内部经济失衡,政府债务增加。从1999年起,阿根廷经济进入衰退期,国内财政、金融形势逐步恶化。具体表现为:2001年12月1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从12月3日起限制提款,限制资金向国外转移;2001年12月5日IMF宣布拒绝向阿根廷提供13亿美元的援助贷款;2001年12月7日中央银行提出了存款准备金率,以遏止银行间转移贷款。2001年12月23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不再支付1 320亿美元的债务;此后国际资本外逃,外汇市场争相抛售比索,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货币当局被迫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

3 拉美危机的启示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拉美金融危机的研究价值巨大。目前一些研究把重点放在拉美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笔者认为中等收入陷阱实际上是金融危机的产物,目前拉美国家还没有找到化解金融危机影响办法,也没有找到迈入发达国家大门的梯子。国际资本游走不定使他们害怕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危机是他们害怕国内大的变革。就中国而言,拉美危机特征给予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第一,结构转型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要进行充分论证,把经济社会的承受能力作为重要变量。目前争论较多的是中国继续走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还是倡导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在投资拉动方面,我国经验丰富,但是不具有可持续性;需求拉动具有长远性,但是现实的经济增长乏力又是很难应对的。

第二,金融改革要掌控好节奏。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致力于去杠杆化,而我国却致力于金融创新,以此解决融资难问题。系列金融创新导致我国金融资产快速膨胀,而诸如,利率市场化、打破行业准入壁垒等金融改革呼声越来越高。也就是说,金融风险不断积累,金融改革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利率市场化和行业准入等方面的国内改革会不会加大风险,值得认真研究,不能像拉美国家那样草率行事,结果被拖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潭。

第三,对金融开放要有战略思维。害怕汇率变动以及盲目放开资本项目都不是正确的心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中国要摆脱传统思维模式,要进行战略规划,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不能屈从于利益集团的压力,这样会使问题越来越糟。

【参考文献】

[1]杨公齐.金融危机理论及危机拯救:一个比较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9(8).

第9篇

一、国际经济失衡

黄晓龙(2007)[1]认为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黄晓龙是国内较完备地从外部因素来研究金融危机的,然而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纵观金融危机史,金融危机总是与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相伴而生的。1929年爆发金融危机之前,国际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逐渐向美国和欧洲倾斜,特别是美国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趋势,这次国际经济失衡为此后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20世纪末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要快于经济全球化趋势,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使得拉美国家对美国经济的“蝴蝶效应”要比其他国家更为强烈。20世纪末的20年里,当拉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失衡时,往往以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表现出来。欧、美、日经济结构失衡同样是导致欧、美、日等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当区域的或全球的稳定经济结构被打破时,新的经济平衡往往以金融危机为推动力。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源于德国统一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打破了德国与美国以及德国与欧洲其他国家间的经济平衡。1990年的日本也是因为美日之间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在金融危机的作用下,才实现新的经济均衡。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从短期来看,在某个时点国际经济是相对平衡的,全球资本总量和需求总量是一定的,而当一国经济发生变化,会引起国际资本和国际需求在不同国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小国经济,它的影响只是区域性的,如果是大国则它的影响是全球的。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二、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徐明祺是国内学术界较早把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原因归结为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缺陷的学者。徐明祺(1999)[2]认为,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维持现状间徘徊的国际货币体系;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投资和债务方面的弱势地位;处于双重制约下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机的苦果,因而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也就是说国际货币体系在调解国际收支不平衡时遵循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理念,而各国在制定货币政策协调国际经济失衡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纪律性,因而现在的国际经济的失衡被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放大了,加剧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尽管欧元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作用逐渐增强,但是,储备货币的多元化并不能有效解决“特里芬难题”,只是将矛盾分散化,也就是说储备货币既是国家货币也是国际货币的身份不变。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依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势必会与世界经济或区域经济要求相矛盾,因而会导致外汇市场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动荡。实行与某种储备货币挂钩或盯住某种货币的国家,既要受该储备货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多个国家之间货币政策交叉的影响。储备货币之间汇率和利率的变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大为增强,使得外汇市场更加不稳和动荡,这种影响可以分为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鉴于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经济政策变动影响既可能是区域的,也可能是全球的。

以美元为例,美元的价值调整是通过美元利率的调整实现的。美联储在制定美元利率时,不可能顾及盯住美元或以美元作为储备的国家(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因而当美元利率调整时,往往会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和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或者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冲击[3]。首先,以美元为支柱的不完善国际货币体系,不论采取浮动汇率政策还是固定汇率政策,美国的经济影响着所有与其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及这些国家的货币价值变化。如果浮动汇率政策能够遵守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政策制订的纪律约束,那么世界金融市场上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投机性攻击,也不会出现由此造成的货币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由于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经济全球化相关性存在矛盾,因而目前的货币体系不能够保证美元在浮动汇率的前提下的纪律性,因而一个国家的宏观政策将会导致经济相关国家的货币市场动荡,在投机资本催化下爆发金融危机。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崩溃,但是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美元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依然会造成这些国家经济的强烈波动。美国经济繁荣时,美元升值会导致资本的流出;当美国经济萧条时,美元贬值会导致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强势经济体可以利用这样的体系转嫁金融危机和获取更多利润,而不需要承担过多的责任。

三、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经济失衡是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加剧国际经济失衡,然而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国际游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融危机离不开国际游资的攻击。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索罗斯通过保证金方式获取1:20的借贷,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通过卖空相当于70亿美元的英镑,买进相当于60亿美元的马克,迫使英镑大幅贬值,在偿还借贷后净赚15亿美元[4]。在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前,国际游资持续大量地进入墨西哥证券市场,在墨西哥所吸收的外资中,证券投资占70%~80%,但在墨西哥总统候选人遭暗杀事件后的40多天内,外资撤走100亿美元,直接导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5]。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国际游资首先攻击泰铢,低买高卖,并巧妙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获取高额回报。

根据IMF对国际游资的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的国际短期资本为3万亿美元,到1997年底增加到7.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0%。2006年末,仅全球对冲基金管理的资产总额就达1.43万亿美元,比1996年末增长约6倍。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卖空+杠杆”策略(市场中性基金),发展成为单策略型(包括套利型、方向型、事件驱动型等)、多策略型(包括新兴市场型、并购型等)、基金的基金等多种投资策略。其风险特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既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宏观对冲基金,也有低风险但收益相对稳定的市场中性基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显著特征是国际间的过剩资本流动造成了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巨额的国际货币资本必然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猎取利润。

国际游资为什么能够摧毁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众所周知,国际游资规模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响和缩短被攻击国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由繁荣到萧条的自然过程。当国际游资进入被攻击国家,它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利率和汇率变化,从而加快金融市场由理性发展向非理性繁荣转变[6]。按照金融市场的心理预期自我实现原理分析,当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一个国家时,即使这个国家经济发展表现一般,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也会带动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家掌握话语霸权的情况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夸大被攻击国家发展中的成绩或存在的问题,以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心理预期。从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先用“经济奇迹”、“新的发展模式”来吹捧经济成就,然后用“不可持续”、“面临崩溃”来夸大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国际游资有预谋进入和撤退,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崩溃。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是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后,国际直接投资(FDI)为什么会低价收购危机国的优质资产,形成新的经济殖民主义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预防攻击性金融危机之策

在中国股市由狂飙到暴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火爆到等待观望以后,中国的经济是不是进入由繁荣向危机过渡的转折点?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从经济表象来看,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依然表现为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等等;从经济本质来看,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和金融市场不完善等问题。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的特征较为明显,首先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时期,次级债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雪上加霜,而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其次,美元的发行泛滥导致美元对欧元和人民币持续贬值,致使其他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美国为了振兴经济采取降低利息的货币政策,美元对其他货币也在快速贬值。

中国从2005年开始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利差,2006年2月利差曾达到3%,境外资本流入后往往会兑换成人民币再放贷出去,其收益不能以存款利率衡量收益,而是以贷款利率衡量收益,1年期基准贷款利率是7.47%,如果每年人民币升值预期是5%的话,那么国际游资的回报就接近13%。如果国际游资不是采取放贷形式,而是直接投资中国房地产或股票,其收益率会更高,2007年投资中国房地产的利润不低于30%,该年度上证指数上涨了96.7%。

第10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简述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生背景

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相继引发了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经济衰退和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各国经济状态萎靡不振。从经济衰退时起至经济明显复苏回升之前的这段动荡时间,被称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其周期长短没有确切答案。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采取各项措施稳定本国经济,以期将金融危机的损害降到最低,从2009 年下半年开始经济下滑趋势受到遏制,一些国家开始出现经济回暖现象。

2.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在次贷危机后遭受了重创,很多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现象。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的体现在GDP 增长率。2007 年我国的GDP 增长率为13%,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 年GDP 增长率降至8%。尽管保持了8%的经济增长率是可喜的,但是由于我国具有较大的出口额,而且在当时的年度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占了贸易总额的很大比例。

虽然GDP 增长率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但依然不容忽视经济危机后出现的企业利润下降、外贸公司倒闭、就业率下降、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的情况。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依然是负面的,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缓解冲击,平稳度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重重困难,如何制定经营管理策略,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极大的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转变。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企业生产规模与经营情况不匹配、资金存在缺口、融资困难、生产设备低于国际同类生产企业水平、产品竞争力较弱、纯利润率较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1.企业管理方式较落后

我国企业尚未完成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过渡,因此企业在管理手段上依然明显低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在市场综合表现中企业呈现出竞争力不足、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差等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类问题集中体现,企业利润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停产、倒闭。

2.企业管理人才缺乏充足的人才储备

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其中就包括人才的竞争。企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都要依靠人才竞争来支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普遍暴露出优质人才的缺乏和使用不利现象。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我国经济也将随着发生变化。要想抓住宝贵机遇让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就需要企业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稳定性

对于金融危机来说,其产生原因不能单单归结到公允价值会计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金融专家在分析金融危机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时代的发展特点,通过全面分析查找危机诱因。这样,才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尽量降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金融稳定性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它能够提供透明化的信息,让人们对金融经济发展方向和特点加以明确。由此可见,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其只是产生了风险信息而已。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的应用

(一)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对于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公允价值会计会从自身寻找原因,也会发生很多信息不全的纰漏。在公允价值会计的计算当中,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作为产生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随着公允价值会计探索自身问题,我国会计行业应当监督和管理内部信息处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会计行为加以规范从而是会计行业的风气得到改善,避免发生危机。在反思过程中,公允价值会计的问题也得以暴露。在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计量价格难以达到公允标准。由于市场经济波动较大,企业经营难以浮动的与之相适应。因此,金融危机下的市场价格,难以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在企业发展中,没有准确估测产品价值,因而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影响因素就增多了。因此,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资金适应和经营模式加以改变。

(二)金融危机下的转变

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后,公允价值会计会具有较为不同的表现形式。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都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在此影响下,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衰退。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房价不断上升,使得很多购房者都无奈成为了房奴。由于大多数人的存款已经无法购买住房,因此,都采取贷款的方式,从而产生了很多的资产抵押。对于这些固定资产进行公允价值会计计算之后,都发生了贬值,使得人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公允价值会计所造成的。基于很多金融投资者和金融专家的不同意见,对于公允价值会计的权利,很多国家都进行了削弱,以期能够降低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对金融稳定性发展的影响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公允价值会计,主要是由于其能够引发周期效应,会对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产生影响。利用公允价值会计计算经济,在反映经济实际情况的同时,避免了对企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而如果经济发展下降,企业的收益情况就会受到公允价值会计的直接影响。因此,在经济发展中,一旦公允价值会计参与,都会伴随着经济损失的信息。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公允价值会计对于发展的平稳性也具有一定的贡献。它能够对经济市场波动加以反映,从而在同行业之间使金融市场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这样,对于缓解措施就更容易掌握,从而避免金融危机的影响。

二、金融稳定性情况研究

(一)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金融危机下的金融稳定性将会遭受极大的打击。主要包括金融管理、货币流通、银行监管等方面的因素。在金融危机的防范中,中央银行具有重要作用,其需要对金融平衡发展加以维持,降低金融危机的不良影响。货币流通应当保持畅通,从而缓解资金紧张的情况。中央银行应当加强对金融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动态及时掌握,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金融不稳定的情况。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金融稳定性,因此,中央银行应当针对金融市场交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金融发展状况,应当及时掌握。对于我国各行各业来说,金融危机都具有十分巨大的破坏性。人们应当积极探索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只有确保我国金融行业的良好发展,才能维持金融稳定性,从而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稳定性的维持

在金融危机下,金融市场应当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稳定性。金融危机改变了我国宏观经济,因此金融市场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宏观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于金融企业部门来说,创新金融产品有利于金融稳定性的维持,可结合现有的产品特征,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进行探索,从而推动经济的更好发展。创新金融产品有助于货币流通的畅通和交易过程的简化。对于经济的全面发展十分有利。因此,金融企业应当重视金融创新,提高业务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结束语

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金融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和破坏。对此,很多人认为是公允价值会计造成的。实际上,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更加全面的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重视其在金融危机下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确保金融稳定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忠,赵玉洁,周冬华.公允价值会计能否放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J].金融研究,2011,04:82-99

[2]康均,张蓉,喻莎莎,余秀春.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争论:文献综述[J].经济视角(中旬),2011,02:33-35

第1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危机 银行会计风险

2009年的一天美国股票交易市场上那一秒钟出现的跌幅,如果不是因为急救措施来得及时,全世界恐怕都很难预料到它所带来的影响有多么的大!那就相当于全世界1/2的交易市场突然失去了所有现金供应源,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宋鸿兵先生在最新的著作《货币战争3》中的一章里,如实并带有某些夸张、俏皮色彩的文字让人入木三分。不同意识形态、经济模式、发展现状下的国家,是否真的都会因为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而造成本国经济运转秩序的巨大缺失,我们不得而知。但实际情况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实事了:在美国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过去2年以后,中国的物价在继续飞涨,2009年下半年乃至2010年全年,中国人民更多关注的民生和社会问题,正是物价和房价两项严重超标的指标。

熟悉金融史的人都知道,金融危机在近两个世纪,爆发最严重的莫过于3次:1929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1997年由泰铢出现严重通胀而引起的亚洲金融风暴;2009年直接导致雷曼兄弟股份公司和AIG美国保险公司倒闭并使全球循环经济体都跟之遭受严重影响的美国第二次金融危机。相比之下,已过百年的历史中,1929年那场让全世界都刻骨铭心、让金融和经济的研究方针彻底进入了正史的研究视野的特大海啸已经渐渐远离了我们,切身的感受已经不再具有,而是还能从历史课本中找到相关的论文题目,让我们通过它清晰看到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远影响了。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力并不足够,中国在时任中央政府的有力领导下也很快平息了货币贬值带来的压力,此后10年多中国的物价水平依旧保持较为平稳的趋势,没有造成大面积经济秩序的瘫痪。但2009年的美国金融海啸影响之深、波及范围之大、控制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三个世界国家政府和人民纷纷加入了这场人类有史以来最恐怖的金融危机之中,力图从无法改变的客观因子中,挽救能够救出的财产。这也是时间最近的一次,值得后人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接下来,我们就将先以09年美国金融危机为主要背景,针对银行会计风险的应对措施,展开较为实质的讨论。

一、金融危机背景和概述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例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金融危机有呈现某种形式混合的趋势。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的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候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美国金融危机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 金融危机下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措施

根据金融危机的爆发特点和分析归类,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针对金融危机影响的领域和服务行业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空前的信用灾难和货币灾难在无形中吞噬了人的正常生活。在这里,我们将分别举出必要的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下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增减的必要讨论。

各层级会计人员应充分履职,提高制度执行力。对于整体的管理制度而言,执行制度、操作制度及完成服务项目的都是个体行为,因此要求会计人员自身做到充分履职,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慌乱,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恰当的分析和处理数据和第一时间信息,将变得非常重要。会计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时间、程序和性质进行有效的、针对性设计,已使从个体做起,完善整个体系的应对金融危机所结成的网络。

加强人员管理,防范道德风险。无论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人性的本质不会改变。金融危机下会有两个层面的暴露:私欲主义和集团主义的极端对峙。各层级会计人员充分履职是在整体的监察、监督和管理制度下能够掌控的,但是单个的个体永远是能动的,制度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所以对人员管理的加强,也就是监督体系在大的人为灾难面前的强化,也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出于隐性的考虑,道德危机也有可能在这个时候极端爆发。

加强服务管理,提高服务能力。在总体上造成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最大的就服务行业,而尤以银行业为最。在金融危机期间加强服务管理,用人为的智商控制隐性的灾难持续性危害就是最好的应对手段。

以上三点措施为防止、防范、主动改变三个层次的分析,也是我们从理性出发,能对金融危机所造成冲击的最好回应。

三、小结

金融危机的影响始终是持续性的,短期内可以消除其显性的社会经济影响,但长期为经济发展所背上的包袱是不能避免的。因此我们必须提高科技手段,用人类最杰出的智慧,应对同样由人类无知的一面所带来的严重人群后果。

参考文献:

[1]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D].财经科学.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