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时间:2023-07-25 17:17: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

第1篇

一、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议与反应

(一)美国证交会(SEC)主席的演讲

高质量会计准则问题是由SEC主席Authur.Levitt提出的。他在1997年9月29日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一个主题: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注:这篇演讲,后来以“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为题发表在1998年3月的《会计瞭望》(Accounting Horizon)第12卷第1期上。)。作者在文章中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根据美国的经验,要建立发达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必须有效地保护投资人,使投资人能够得到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的真实、完整、公允并具有透明度的财务图象——那就是公司通过财务报表所披露的信息,他说:美国SEC自1934年成立以来,就始终要求上市或者发行证券的公司必须不间断地披露信息。这些信息应当公允而充分,防止误导,以利于投资者据以作出自己的决策。作为规范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什么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呢?Levitt没有下定义,但他举例说:“按良好会计准则产生的财务报告,要使应在本期报告的事项,既不提前,也不滞后;不提过多预防意外的准备;不确认递延损失;公司的经营业绩实际上在各年是起伏不定的,财务报告不应进行所谓的‘平滑’;不人为地粉饰一个似乎前后一致的、稳定发展的假象”。总之,要根据会计准则来表现经济真实。而表现企业的经济真实才是投资人所需要的信息披露。

十分明显,要使企业的财务报告达到高质量,就外部条件来说,必须保证会计准则的高质量。

第二,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全球化。人们不仅要求本国准则高质量,而且要求有一系列在世界范围内能够普遍接受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Levitt明确指出,国际会计准则要获得普遍认可,必须符合以下三项目标:

·准则必须包括现有的会计文献中普遍接受的、综合性的会计基础概念中的核心部分。我认为这应当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准则必须高质量。Levitt把高质量理解为“能够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利用这些信息,投资人在公司的不同会计期间能够有意义地分析公司的业绩”。

·准则必须严格地加以解释和应用。如果会计准则满足了这样的目标——“不论交易或事项是在何时、何地发生,凡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均按照相似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全世界的审计师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就应按照一致的口径严格地予以解释和运用。否则,可比性和透明性就会受到损害。

把上述三项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以财务会计基本概念为基础,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披露并在应用时进行严格的、统一的解释。这就是Levitt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全面要求。

第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它是适应投资人和资本市场的需要变化不断修订、完善的结果。因此制定一项高质量的准则是需要花费成本的,而且不可能一劳永逸。衡量准则的高质量,归根结底是看它是否有利于投资人的投资决策。

Levitt发表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重要性”的演讲后,在美国会计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997AAA&FASB(12月)财务报告研讨会上,许多与会者围绕“什么是高质量会计准则(High Qua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的属性(Attritutes)或特征(Characteristic)”这样一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二)美国会计学会的意见

美国会计学会是通过“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FASC)发表意见的。FASC认为,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能够促进财务报告提高其使用者作出投资和信贷决策的能力。它应当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新会计准则是否能够指出财务报告中的薄弱环节?

第二,新会计准则是否通过提高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投资和信贷决策的能力来纠正已经觉察的财务报告的缺陷?

第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否使预期效益超过预期成本?

要评估上述三个问题中的每一个,FASC认为:

第一,如果学术界的研究是相关的,那么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当按照学术研究的结果来形成并与研究结果取得一致。学术界可以既通过经济因素,又通过经验证据去评估建议中的准则,学术界的研究可以:(1)指出财务报告模式中的缺陷;(2)提高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投资与信贷决策的能力;(3)使经济利益超过经济成本。

第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与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相一致。

(三)美国投资管理研究协会的意见

在美国,美国投资管理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InvestmentManagement and Reserch,AIMR)是最有影响的、代表投资人利益的团体,而其所属的财务会计政策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Policy Committee,FAPC)则是它对财务会计准则的发言机构。FAPC提出,高质量会计准则应当达到以下六项最重要的标准:

第一,新准则应该改善对投资决策者有用的信息。

AIMR的成员经常进行财务分析和投资评估,他们需要大量及时相关的信息。但是信息收集要花费成本,因此要求信息带来的效益必须大于成本。FAPC还认为,最有用和最重要的会计准则是那些能够提供外部使用者原来不能够估计到的最相关的信息的准则。

第二,新准则产生的信息应该与投资评价相关。

FAPC提出,

①应取消一些与投资评价无关的信息。他们主张立即注销未摊销的商誉。因为投资者关注的是能带来未来现金流量的资产价值。而商誉则相反—它是由未来现金流量所产生,已经不能再形成任何价值(注:当然这只是代表投资分析机构的意见商誉是否属于资产在会计界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②公司财务报告中大部分的定性描述是无用的,需要改进。

③有些信息,只需要在报表以外进行披露。严格地讲,会计信息无论是在表内或者表外披露,两类信息都是重要的。

第2篇

(一)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会计准则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和成果,是基于会计准则需求者的需求标准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对需求者满意的一种预期。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一环,人们对它的预期是,通过指导和规范会计行为以使会计信息达到高质量,即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应该是,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

上述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制定会计准则的指导思想,也是评价会计准则质量的标准,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应围绕该目标进行。但是,该目标只是会计准则质量的评价标准,而非会计准则的质量。会计准则的质量应体现在会计准则的之中,是能使会计准则实现其质量目标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通过会计信息的质量体现出来。

(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质量特征

1、会计准则内容的适应性。首先,对环境的适应性。当然,会计的国际环境是会计的国际化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我国会计准则是否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但是,在我国特定的、、、文化环境同国际环境存在重大差异的情况下,毫无原则地追求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同样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因此,会计准则的内容既要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又要适应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环境,这才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现实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可能并不容易,但却是我们在制定、修订和评价会计准则时必须考虑的。其次,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特点的适应性。会计准则是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因此必须适应交易和事项的特点。一是要能全面反映交易和事项,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二是要有普遍的适应性,以保证信息的可比性;三是要兼顾不同行业和特殊交易、事项的特点,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最后,会计准则既不能滞后,也不能过分超前。

2、会计准则能否反映经济实质。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并不总是一致的,只有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信息。因此,会计准则的内容必须能体现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

3、会计准则中可选择范围的恰当性。由于企业经济交易和事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单一的确认、计量基础和难以满足会计实务的需要,并可能导致某些会计信息失实。因此,在会计准则中对某些交易和事项规定一个确认、计量基础和方法的选择范围是追求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做法。但问题是,过宽的选择范围同样有许多弊端:一是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二是给企业通过变更会计选择操纵会计数据提供了条件和借口。因此,如何在会计准则中确定既能适应经济交易和事项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又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可比性的可选择范围,是准则制定者和会计研究者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选择范围可按如下指导思想确定:在满易、事项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只选择那些使会计信息最相关、最真实的会计方法;如果难以区分哪一种方法能导致更真实更相关的信息,或者现有方法对经济交易、事项都适用,且难以区分哪一种方法能导致更加真实相关的信息,则应尽可能只选择那些操作较为简单、程序性较强、依据充分的会计方法。

4、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会计准则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实施质量,并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强的会计准则要求其内容及其表达应该清晰、明确,通俗易懂,具体表现为:概念及其定义必须准确;确认、计量原则、方法的含义、适用范围及操作程序应当明确而不含糊;准则的语言表达应通俗、清晰,便于理解;对准则的解释性说明应详细、具体、明确、惟一。

5、会计准则内容的全面性和严谨性。现实的会计实务中,企业常常通过伪造交易,滥用会计政策等手段操纵财务状况和利润。企业之所以能够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准则制定者对复杂的现实情况考虑不周,准则的内容不够全面、严谨所形成的漏洞所致。因此,会计准则应尽可能兼顾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情况,其内容尽可能涵盖所有现实的和可能的交易与事项,并且表述尽可能严谨。

6、会计准则的评价能力。评价能力是指会计准则是否能对会计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做出准确或明确的判断与评价。现实中,有些会计行为非常明显地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实,但会计准则对此却没有明确禁止。这样的会计准则应该说是质量不高的。

上述所说的适应性、实质重于形式、选择范围的恰当性、可操作性、全面而严谨性就是会计准则的质量特征,其与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一起构成了会计准则的质量体系。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就是要使会计准则在上述方面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评价会计准则质量的高低,则是要具体现行的会计准则是否达到了质量目标的要求。

二、影响会计准则质量的因素

会计准则是否能达到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影响会计准则质量的因素的现实状况。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准则制定主体的人员构成。会计准则制定人员的单一构成(如政府官员)将到会计准则的质量。因为同一类人的知识结构、经历基本相同,利益或倾向基本一致,而无论从会计准则的实质上看,还是从上看,单一成分的人无法满足要求。从实质上看,会计准则具有“后果”,不同的或有差别的准则规定将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或会计数据,从而影响到各利益相关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同一类人一般只代表或更倾向本集团的利益,即使他们有公平的思想和意识,也很难真正和完全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因此从实质上看,会计准则的制定人员由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构成才有助于保证会计准则的质量。从内容上看,会计准则主要来源于会计实践,是对会计实务的和规范;同时,会计准则又是技术规范,其制定过程要受会计的指导。会计准则内容上的实践性、技术性和理论性要求制定者既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或充分了解经济活动和会计实务现状,又要具备很高的会计理论知识水平。不同来源的人在这些方面就具有互补性。

2、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是否正当对保证会计准则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正当的准则制定程序能够有效地控制制定主体的权利并实观广泛的参与权。正当的程序具有公众参与性、过程公开性以及因角色分化所带来的抗辩性和交涉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能使公众有机会通过公开的方式对会计准则发表自己的意见,以防止制定者滥用权力。其次,正当的程序能保证准则制定者所做的选择符合合理的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选择过程,而选择总是与程序联系在一起的,正当的程序有助于保证准则制定者的选择行为趋向合理化、规范化,有助于使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被发现和纠正,有助于使各种观点和方案得到充分考虑,实现优化选择。

3、关注和参与程度。社会有关方面如果能广泛地关注会计准则,并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对制定中的会计准则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对已实施的会计准则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使会计准则制定者能够获得并充分考虑各种观点和方案,发现和纠正错误,不断提高准则质量。

4、对会计准则基础理论的和构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准则制定机构的经验已经证明,一套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质量有重大影响。若没有一套理论的指导,制定的会计准则就可能缺乏针对性和前后矛盾,从而难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

5、的限制。“遵循法律(主要指税法)”的会计准则与“真实、公允”的会计准则相比,其质量被认为是低的,因为“遵循法律”的会计‘准则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和国家需要,而不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信息需要,这与会计的目标和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如果税法不允许会计准则与其相背离,或对会计准则的内容设定限制,将会影响到会汁准则实现高质量。

如果以上因素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将会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提供重要的条件保障。

三、努力使我国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处在快速建设和时期,已具备了使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的某些条件,但有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我国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已具备的条件主要有:(1)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他们精通会计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熟悉国内的会计实务现状、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及国家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国际会计惯例、会计准则的发展、国际现状及发展动向;会计界已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学术气氛,具备了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从而能为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提供有力的支持。(2)经过了十几年的会计改革尤其是近十年的会计制度改革和会计准则的制定实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使会计准则达到高质量的经验。(3)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的分离使得会计准则不必过多考虑国家税收征管的要求,从而使得会计准则追求的目标与股东、债权人等的需要趋于一致。(4)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为我国准则达到高质量提供了有益的。

第3篇

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首先要弄清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样的会计准则是高质量的。即: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衡量标准是什么。美国FASC将这个标准定为:(1)能及时弥补财务报告模式中的明显不足;(2)能改进报告信息整体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包括国际可比性),促进财务报告信息价值最大化,增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投资和信贷决策能力;(3)能改善资本分配决策有效性,并且新准则实施的效益应大于成本。

我国著名学者葛家澍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衡量标准:(1)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应当运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在全世界范围内基本达成共识的那些概念,如财务报告以决策有用性兼顾受托责任为目标;(2)高质量会计准则原则上应当符合所有的质量要求,而最重要的质量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公允性与充分披露;(3)可靠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最重要的属性,公允性与充分披露是可靠性的组成部分;(4)能够提供新的信息;(5)要便于理解,具有可操作性;(6)要正确处理表内确认与表外披露的关系;(7)要在确认和计量方面做出实事求是的规定。

一、加强概念框架研究

我们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谈起。裘宗舜教授认为,这一基本属性就是准则的制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逻辑严密的、综合性的、总括性的会计基本概念及其框架,即准则的概念依从性。上述所提的概念框架是一部,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关联的,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可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所以,概念框架的功效是为准则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为尚未有准则规范的、特殊的及新近出现的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的框架,确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边界。

在众多高度评价概念框架的文献中,以FASB的观点最具代表性:(1)它能够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和评价会计准则时提供指南,以保证会计准则的一贯性和系统性;(2)在缺乏权威性文件的情况下,它能够为人们分析新的或正在出现的财务会计和报告问题提供参考依据;(3)在编制财务信息时,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理论依据;(4)由于概念框架能够促进会计准则的一贯性与会计实务的合理性,它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促进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了解并增强使用者的信心。所以,建立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首先要建立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只有这样,才能为准则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我国学者李玉环指出:《基本准则》中规定一些经济业务的确认与计量标准也与其后制定的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规定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基本准则》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与当前的会计改革不完全相适应,也难以起到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也指出:“制定中国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时机趋于成熟”。

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1)系统、完整性原则;(2)一贯性原则;(3)立场中立原则;(4)相对稳定性原则;(5)国际化原则。遵循上述原则,借鉴西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三项内容。在充分考虑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的情况下,会计目标对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都受会计环境的影响。会计假设由客观环境所决定,会计对象来自于财务会计的客观环境,会计目标则反映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受制于财务会计的主观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处于同等地位,因此,它们均构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受基本假设的制约,考虑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便具体化为财务会计的要素。为了实现会计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计信息应具备规定的质量特征。为正确地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必须坚持一般原则。

第三层次,包括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财务报告四部分内容。根据确认与计量的概念和标准,把应由财务会计系统处理的数据产生于过去的各项交易和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特征,分别当作不同的会计要素及其所属的账户来计量、记录,并通过会计报告等手段,转变为有用的会计信息,传递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这就是财务会计的最终要求。因此,这一系列的会计处理过程构成了财务会计概念的第三层次,也是最终层次。

基于以上认识,我国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绪论。具体包括制订宗旨、适用背景和范围,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与报表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等。(2)财务会计基本假设和核算原则。(3)财务会计要素的定义。(4)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5)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6)财务报告。

二、需要一个完备的准则制定模式

在准则的制定上,一直有原则导向的观点。它拥有最高的抽象性、最广泛的实用性和最低的可操作性。鉴于我国目前会计从业人员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此方法并不十分适合我国的国情。而规则导向则会使准则提供大量细节性的描述。市场交易创新是个不断涌现的过程,准则过于细节性描述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从而使准则经常滞后于市场创新,不能满足及时性要求。

以上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把两者综合起来。这样,它既涵盖了“纯原则”的全部,同时又吸收了“规则基础”的优点,在“度”的控制上恰到好处。此种制定模式,以一贯运用的概念框架为基础,使每个准则的制定都要根据内部一致的概念框架进行。它明确说明准则的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这使公司管理当局想绕过会计准则本来意图而进行财务操作的可能性减至最小。而且它提供适量的细节描述以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

三、完善准则的制定机构

由于我国现阶段准则的制定权仍在财政部,它更多地照顾国家的利益,对有关各方的利益还关照不够。准则的制定机构应由高质量、高水平,代表各方利益的专家组成。在准则制定机构中应广泛吸收来自工商界、金融界、职业界、学术界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代表,设立一个广泛代表各方利益的日常咨询机构,增强所制定准则的广泛代表性,从实质上提高准则的权威性。此外,财政部还应与证券管理部门紧密联系,相互沟通。原因在于证券管理部门在证券市场管理方面具有充分的行政权威,如果会计准则得不到证券管理部门的认可,那么,它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力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这就会降低准则的质量。

四、准则的制定力求与国际准则相协调

加入WTO,使我国企业与国际的商业往来更加频繁,这必然要求提高会计准则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比性。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协调提供了条件。国际会计准则是当今公认的国际惯例的代表文献,各国的会计准则要努力与它协调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这种协调一方面可以改善一国的投资环境,从而提高吸引国际资本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它也可节省准则的制定成本。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说:准则转变后有可能造成财务信息的纵向可比性下降;不同准则中所包含的文化、心理和传统因素等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互冲突,造成新准则得不到完全执行等。因此,我国在准则制定过程中,要坚持这样一条原则:只要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相矛盾,中国经济实务一致或者相近,在实务操作上可行,就大胆的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

五、准则的制定程序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只有公开、公正、透明的制定程序才能保证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我国在准则的制定程序上可以借鉴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充分程序”的做法,提高准则制定过程的公开性,并尽量多发动社会力量,加以评价,从而使最终所制定的准则,更好地考虑到各方的利益。

第4篇

关键词:高质量学徒制;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

2008年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国。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经济增长缓慢,大量青年缺乏与劳动力市场相匹配的技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欧盟国家的平均青年失业率超过20%,而现代学徒制开展得较好的瑞士、德国、丹麦、荷兰等国的青年失业率均控制在10%左右。其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已经推行了学徒制,然而效果并没有德国那么显著,普遍面临着质量问题。2015年6月15-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国际中心(UNESCO-UNEVOC)举办了以“高质量学徒制”(Quality Apprenticeships)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采取网络论坛(e-forum)的形式,旨在探索现代化、正规化“高质量学徒制”(quality apprenticeships)的特征,分析现代学徒制所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发展所需的种种条件。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的229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男性62%、女性38%)参加了此次会议[1]。经过为期12天的讨论,UNESCO-UNEVOC形成并了本次会议的最终报告――《高质量学徒制: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Delivering TVET through Quality Apprenticeships)。

一、何谓“高质量学徒制”

现代正规的学徒制旨在提供优质培训机会,使学徒、培训企业、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系统整体上实现多赢。“高质量”的概念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引入,并得到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G20)多边及双边合作伙伴在内的众多机构、组织的广泛支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工作和培训条件的质量――尊重劳工权利、培训企业的相关条件符合安全标准,学徒受到社会保障计划保护并可以得到工资或津贴。第二,培训标准和内容的质量――培训项目要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使年轻人学习到就业所需的全部技能。第三,证书的质量――支持学徒在全国范围从事培训岗位性质的工作。第四,学徒制所有参与方多赢局面的质量――培训企业受益于获得额外劳动力,可以将学徒制作为招生策略;学徒学习职业知识,获得职业技能,领取工资,得到有效的证书以及获取工作经验;培训学校受益于与劳动力市场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社会和经济受益于劳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劳动力市场更加平衡,以及青年就业率的提高。[2]

根据ILO的一项研究,学徒制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以下4个要素:一是政府、雇主代表、工会之间的对话关系,以明确关于学徒制系统中的所有问题;二是各层面所有行为主体具有清晰的角色和职责定位;三是融资机制,参与各方拥有清晰、合理的成本分摊标准,并确保财政支持的有效性;四是立法,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实施运作的框架。

二、会议目标及范围

本次网络会议为期两周,总体目标是增进与会者对学徒培训,特别是正规“高质量学徒制”的理解。会议旨在共享各国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经验,同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供与会者提出问题,关注其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分享个人、机构和国家的实践经验。具体目标主要包括4个方面:加深对学徒制,特别是现代“高质量学徒制”的理解,明确不同国家正规或非正规学徒制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发展的有利条件,力图发现当前“高质量学徒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差距。[3]

根据与会者的兴趣及研究领域,基于网上讨论所提出的问题,本次会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12个议题。鉴于各个议题关注度及讨论程度不同,报告所涉及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份报告总结了与会者主要的讨论情况及研究结果,包含与会者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问题、建议以及常见的挑战,同时对如何深化理解学徒制并推广成功经验给予了相关建议。

三、议题总结

报告共涉及12个议题。其中,“议题八:记录先前的工作、学习经历”仅有涉及,并未充分讨论。

(一)议题一 :定义“学徒制”,将“质量”的概念引入学徒制

学徒制是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形式。与培训、实习等不同,它是一种工作场所学习形式。基于讨论结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徒制作出如下区别和分类(见表1)。[4]

从所有建言献策来看,与会者对现代“高质量学徒制”的特征有着一致看法,公认学徒培训,无论是正规或非正规、基于企业或基于学校,都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效果。关于“质量”的概念,讨论主要围绕传统和非正规学徒制的质量缺陷展开,参与者提出了众多需要改进之处,如恶劣的工作条件、较低的社会地位、不安全的工作环境所导致的工作事故、工匠师傅或公司培训负责人的工艺和教学技能水平低、缺乏高质量技能培训、缺乏监管和实施机制等。指出问题的同时,与会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多数人提出应该将非正规学徒制整合为正规TVET,规范学徒制。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在正规TVET体系中实现校本培训,提升非正规学徒制的质量,使非正规学徒制毕业生的技能得到官方认可,为其未来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更多路径。其他必要的措施还包括进行专门立法规范学徒制,建立合理的资助机制支持低收入学徒群体等。

(二)议题二:创新学徒制以及学徒制的替代形式

在创新学徒制的应用方面,与会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在农村地区发展学徒制以培养农业人才,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在学徒制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帮助特殊残障青年康复发展;开发大学学徒制等。在学徒制形式方面,与会者认为传统的学徒制模式的力量是有限的。比如,很多现代职业中的技术领域需要工作者拥有大量理论背景知识以执行复杂任务,简单的“边干边学”方法对学徒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配备富有教学、培训、辅导和指导技能的专门培训师十分必要。学徒制“混合”其他工作场所学习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例如,与会者提到的新西兰的经验,即许多学徒参加夜校学习,通常一星期一次,以补充理论训练。在一些行业中,安排“流动”导师对学徒进行每月一次的辅导,帮助学徒学习行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这种安排有助于学徒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良好衔接,强调学徒“反思”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学徒的学习完成率。

(三)议题三:学徒制的资助问题

与会者普遍认同政府应该对学徒制系统进行资助,为企业积极参与学徒制提供有效激励,引导更多年轻人学习行业技术。各位专家及实践者普遍接受的观点之一是发展学徒制从长期来看是有益的,企业也应共同资助学徒。例如,瑞士的企业在提供学徒制培训的第一年会有一些资金损失,主要是源于支付学徒工资和学徒较低的生产率,然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随着学徒生产力的提高,其对企业的贡献会大为增加。另外,政府在对学徒制进行资助时要注意向企业补贴学徒工资造成的企业对学徒的虚假需求――一些企业提供学徒培训并不是因为想为未来的招聘做准备,而是希望得到政府资助。

(四)议题四:学徒制技能需求的预期和识别

关于此议题所提出的问题是,考虑到正规学徒制所授技能通常来自于企业的需求,而企业又主要根据行业需求进行学徒培训,那么学徒制体系是否还需要进一步预期所需技能?一般来说,学徒制自身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使劳动力的供给与企业需求相匹配。正如来自菲律宾的一位与会者所说,在菲律宾,“技能不匹配现象非常常见,公司如果不需要工人就不会参与学徒制”。然而,大多数受访者指出,对教育制度和TVET机构来说,这种预期是必要的,可以准确确定培训计划和项目的重点,尤其在劳动力市场条件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更加重要。预期还可以为扩大学徒制和确定新学徒计划提供有效信息,特别是新兴职业。技能预期使学徒制培训更具可持续性,以下三方受益于此:学徒,向其持续提供工作机会;企业,促使其制定可持续的人力资源规划;TVET机构,开发相关课程,使学徒更符合劳动力市场要求。

(五)议题五:将各行业企业纳入学徒制

报告中,许多与会者在发言中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将各行业纳入学徒制?所有人都认为各行业的参与能够对学徒制产生有效影响。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的方法包括提高企业生产力,以及降低学徒制劳动力成本。瑞士的研究表明,企业从学徒制中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此外,当企业把学徒制看作员工规划和人才招聘的机会时,便会迫切需要对学徒进行培训。虽然如此,现实中更多的情况并不是企业不参与学徒培训,而是企业所提供的学徒岗位数量有限,无法惠及所有需要技能培训的学徒。另外,也有一些因素阻碍企业参与学徒制。首先,并非所有企业都做好了接收学徒的准备,某些企业由于其工作环境或内部组织能力有所局限,难以吸纳新人接受培训和监督。其次,企业培训人员不情愿传授或共享他们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这是由于一旦学徒掌握了相关技能,便有可能取代企业员工。最后,缺乏政策支持也是阻止企业充分参与学徒制的可能因素之一。目前,许多国家就此问题展开积极社会对话,包括政府、雇主和国家工会代表之间的三方对话,力求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学徒制之中。

(六)议题六:学徒制的课程开发

菲律宾、巴西和博茨瓦纳的学徒制课程开发步骤遵循一些共同的原则。首先,这些国家遵循统一的参考标准或指导原则来开发课程,包含不同行业领域的内容、技能和预期结果。其次,这些标准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能力标准或单位标准(competency or unit standards),上述国家都是采用能力标准的方法开发课程。最后,多方参与课程标准的开发。在巴西和博茨瓦纳,包括政府代表、教育专家、行业协会、雇主组织、工会等在内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均会参与开发并制定课程标准。

(七)议题七:学徒的辍学

发展中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均存在学徒辍学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的低收入群体中,年轻人在学徒期完成之前就想挣“快钱”的诱惑似乎是一个重大问题,对行业理解的缺乏也使这个问题雪上加霜。这一问题与学徒和企业都有关系:一方面,学徒缺乏就业指导、职业意识,而且个人的工作态度可能会影响其承担义务;另一方面,企业可能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选择合适的学徒。此外,培训者教学技能的缺乏也是导致学徒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八)议题九:学徒制的社会形象和吸引力

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是,与学术教育和研究相比,学徒制的社会形象通常被认为更加低等。比起主流的、基于学校的TVET,学徒制常常被低估,且被看作对“学术天分欠缺”或在学校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青年人的职业培训。针对这个问题,报告提出了很多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第一,利用媒体向公众广泛宣传学徒制的优势,塑造学徒制的正面形象。第二,从普通教育开始就塑造积极的学徒制形象,不仅针对学徒,还需包括有可能影响学徒选择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在内;此外,向政策制定者、企业雇主宣传学徒制的优势。第三,提升非正规学徒制质量,这本身便是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学徒制需要尽可能直接地与工作相联系,从而激发各行业之间形成有效的伙伴关系。

(九)议题十:企业内部的培训和培训师

企业内部的师傅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影响企业培训的关键因素。然而,在现有的企业培训中,师傅的职责局限于实践知识的传授。由于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的相对欠缺,师傅难以独立承担学徒的全程培训,即对学徒进行指导、支持、监督、跟进,这就引出了“企业培训师”的概念。区别于企业的师傅,企业培训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技能,可以为学徒进行系统的讲解,负责跟进学徒工作,为学徒介绍不同的任务和技能,观察学徒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监督其学习进展。此外,企业培训师还会提供额外的理论背景知识,甚至会提供一些与公司内部学习相关的实践训练。企业培训师与师傅一起为学徒设计整个培训项目,也和TVET学校的教师及指导人员保持联系。不同国家的企业培训师的来源不同,有些来自企业内部,有些则是学校的教职工,他们在各培训学校之间流转,以跟进学徒的学习进展。在许多国家,企业培训师掌握教育学知识,在对学徒进行培训和监督之前,他们还需要获得相关证书并定期更新技能。

(十)议题十一:学徒制成功的要素

第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他们之间达成的共识与承诺。如果缺乏共识,学徒制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纸上谈兵。因此,需要在商业、公共部门及社会领域寻找强大的合作伙伴;形成一致的理解或达成共同的目标;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角色;每个利益相关者相互承诺、达成一致;逐渐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并达成合作伙伴共识。第二,职业指导,确保年轻人更好地进行职业选择,避免出现毕业生大量失业的同时企业缺乏合格的技术员工。第三,教育系统的渗透与衔接,保证学徒可以直接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或建立与高等教育的联系,得到专业发展机会,避免学徒制发展成为缺乏前景的“死胡同”。

(十一)议题十二:进一步的研究领域

报告的最后讨论了未来可以更好地理解、管理和改善学徒制系统的研究领域。例如,什么类型的学徒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非洲农村地区就业问题,从而减少人口迁移现象?如何将相关资格框架(通用能力)与学徒制成果联系起来?什么是评价学徒制效益有效且可靠的工具?如何在培训提供者(职业学校等)中引入现代教学方法?

四、结论

这份报告呈现的12个议题集中体现了世界各地的专家、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关于学徒制的兴趣及承诺,发展“高质量学徒制”的有益之处得到公认,尤其能够帮助大批未能充分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掌握职业要求的更高技能,很大程度上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此外,正规化“高质量学徒制”是一个多方利益相关者系统,需要不同参与方和机构的充分安排、达成共识和作出承诺。质量问题是发展学徒制所必须面对的,学徒制培训质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无论是学校的教师和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导师和培训者,都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和技能,以履行各自的职责。纵观各国学徒制的实践情况,尽管发展的程度、水平不一,但都越来越将“质量”置于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德国、瑞士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其学徒制发展较为成熟,更多地是针对提升学徒制质量进行微调,建立“高质量”的学徒制体系;另外一些诸如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学徒制发展相对不足,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高质量”是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进行大刀阔斧的深入改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通过完善学徒制模式,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培养高水平学徒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健词:地方普通本科院校 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陕西省高等教育在盲目追求外延发展与迫切需要内涵式发展之间显现出诸多矛盾。这些矛盾集中反映了在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在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行政与学术权力、质量与创新之间的不协调;反映了教育硬实力迅速增强与软实力之间发展的不统一。

一.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意义

“内涵”是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基本特征的界定,“学校的内涵发展是一种以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选择。它关注的是学校长远的发展、合理的发展、科学的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和高校综合实力提升的焦点。”

高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本为先导,以提高质量为特征,以转变办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强大学软实力建设和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学校的资源配置和发展规模、办学质量和和发展速度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2010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达到78所,比2005年增加6所,独立学院12所,成人高校19所,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0所。其中,大部分为省属普通院校。地方院校是陕西省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1.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探索特色办学道路,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

探索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不仅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第二条关于“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中对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地方院校在现有发展资源的基础上,走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2.地方院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是发挥高校三大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直以来,高校肩负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任务,地方院校更是担负着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纵观发展环境,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推进实施以及陕西省实现经济转型、推动自主创新、引领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普通地方院校担负着特殊而崇高的历史使命。这类高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在我省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大推动下,在教育投入大幅增加的保障下,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为建设教育强省输入文化水平高、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过硬的高质量人才。

三.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讨

1.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正确处理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正确的发展观决定了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科规划、服务领域、发展规模等等。在出色的完成为地方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科学研究两大任务外,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培养我省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因此,我们要主动的转变办学观念,树立科学全面的质量观,在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协调发展的前提下,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发展目标。地方院校应该以提高质量为出发点,推动治理体系现代化、主动调整学校结构,明确办学定位、深挖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将学校的发展模式由外延向内涵上转变,使地方院校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2.积极培育优良校园组织文化,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理奠定基础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上的共识和行为习惯上的一致,贯穿于组织活动的全部,影响组织的全部工作,决定组织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竞争力。为此,我们要建设开放兼容、传承创新的精神文化;构建科学规范、激励自律的制度文化;建设开放创新、自由和谐的学术文化;建设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环境文化,通过优良组织文化的培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和凝聚作用,构建和谐校园,为全面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

第6篇

在讨论分析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利与弊时,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何为“会计准则?”何为“趋同”?

会计准则是“一般通用的会计规则的公共合约”,是“为实现财务报告目的而约定的一种技术手段”,还是“政治程序的产物”?会计业界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财政部王军副部长在全国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新会计准则培训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从三个递进的层面上分别精辟地阐述了“什么是会计准则”:“第一,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专业技术标准;第二,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游戏规则;第三,会计准则是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生活甚至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他赞同西方学者所提出的“会计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政府外部监管,是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的论断。

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正式提出了“趋同”(Convergence)的概念。“趋同”意指趋近同一,也就是一体化,即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王军副部长在第六届中、日、韩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会议上的发言中,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四项原则,是对“趋同”概念的最佳解释:

第一,趋同是进步,是方向。任何一个不想游离于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市场之外的国家或组织,都不能无视国际趋同这一发展大势。

第二,趋同不等于完全等同。各国在经济环境、法律制度、文化理念、监管水平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忽视各国国情,忽视会计发展阶段和环境特点的等同是难以实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第三,趋同是一个过程。各国国情的差异决定了合作自愿性,需要积极且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努力追求符合国际需求、效率和全球多样性发展要求的趋同机制。同时,在当前一个时点上的趋同,在今后某个时点上又可能产生新的差异,因此,趋同是动态平衡,趋同需不懈追求。

第四,趋同是一种互动。趋同并不意味着单向运动。它是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各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之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各区域性会计组织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借鉴,相互认可,共同提高的一种双向、良性互动。遵循它,就能更好前进;违背它,就可能事与愿违。

从以上会计准则及趋同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是必要的、可能的,但趋同过程中也必然存在着差异。

一、从会计准则的概念层面看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一)会计准则本身的专业技术性决定了各国会计准则趋同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既然会计准则是一种“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专业技术标准”,那么,会计准则所计量的不过是经济活动的结果。相对于同一经济交易与事项,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会计准则计量,其反映的结果应是一样的,而不应因发生交易与事项的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背景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不管交易与事项发生在什么地方,会计准则反映出同一交易与事项的结果应是一致的,这才是公允的表达。从这个层面看,会计是没有国界之分的,作为一种技术标准,衡量计量同一经济活动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因此,从技术层面上讲,各国的会计准则很有必要统一起来,也就是不管在什么国家与地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同一的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准则的技术标准性也使会计准则在理论上有可能统一,即从会计目的出发,确定会计要素定义及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对会计要素确认时点、计量方法等从理论上加以归纳、阐述并予以确定,从而形成国际公认的会计标准,以此准则反映的经济活动结果、形成的财务报表数据是公允可靠、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各方均能接受并能据以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各国会计准则需要趋同,也有可能趋同,这是会计目的本身的必然要求。

(二)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政治性决定了各国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从会计准则概念的第二层面看:“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游戏规则”。既然是“游戏规则”,那么它就是人制定的,含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在一场游戏里,游戏规则往往是强势一方制定的,反映强势一方的利益,但它往往又要取得游戏各方的公认,经过游戏各方的认可并自觉遵守,才能成为“游戏规则”。因此说会计既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又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必须具有公认性、普遍性、权威性,是一种公认的国际会计惯例。

那么,目前的国际会计准则是这样一种各国都“公认的国际会计惯例”吗?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形成过程来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是从它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发展而来的。一直以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及后来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都致力于编写一套“从公众利益出发、高质量、易于理解并具强制性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但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各不一样,目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有14位委员,其中5位来自美国,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FRS)不是全世界共同定出来的,而主要是由美国定出来的。作为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国际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反映了美国的利益,以至于德国、法国等国均埋怨国际会计准则过于“美国化”。这是国际会计准则目前尚未能取得各国一致认可、成为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对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差异决定会计准则趋同中存在差异的必然性

从会计准则概念的第三层面看,“会计准则是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生活甚至国际经济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会计作为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有它生存的环境,包括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对一个国家而言,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必须体现本国利益;在国际大环境中,实施不同的会计准则就涉及利益在不同国家分配的问题,不同的经济环境因素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差异。比如,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以财政部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作为国家经济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执行,否则就属于违规行为。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签署了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趋同的联合声明,表明中国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要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但中国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也考虑了中国法律和经济环境等特定因素,在公允价值的计量、关联方关系的确定以及资产减值损失不允许转回等少数几个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着实质性差异。

因此,如果能“建立一套全球统一公认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那么,国际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将给采用会计准则趋同的各国带来很大的利益。

二、各国会计准则趋同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分析

(一)趋同的利益分析

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对各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将有相当大的益处:

1.趋同可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促进各国企业的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的发展

随着各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如果各国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达到投融资所在国的要求,企业必须花大量人力和财力去折算或重新调整会计处理方法,这样必然会降低会计的时效性,同时也增加了交易成本与投融资成本。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各国迫切需要有一套公认、一致、科学的会计标准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确保生成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为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会计准则的趋同可消除不同会计实务生成信息的商业语言障碍,不同地域的企业可顺利地交流信息(包括财务信息),评估客户的实力,促进资金有效流动,避免无效投资和资源浪费,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的国际经贸交流和投融资活动的发展。

2.趋同可促进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各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国际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具有统一、协调、高质量的特征,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公司按照这样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可以减少跨国发行证券的上市成本,有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用,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从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动各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和发展。

3.趋同可以提高跨国公司的管理水平,推动各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跨国公司经营活动需要有一套统一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可比的会计和报告体系。不同子公司所在国的会计准则如存在差异,不仅使跨国公司内部报表的合并、分析和利用产生诸多障碍,增加了公司内部报表折算与合并的处理费用及经营成本,而且直接影响跨国公司的管理。趋同则有利于降低跨国公司信息转化成本,促进其发展。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体系需要高水平的企业管理相适应,一个国家投资于跨国公司,引进高水平管理经验并加以创新吸收,将大大有利于促进其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4.趋同是各国会计服务中介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随着跨国经营活动的迅速发展,各国的会计服务将趋于国际化。西方国家的会计服务中介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在多个国家设立了办事处或分所,开展会计服务业务。而加入WTO的国家,一般会承诺放开会计服务市场,WTO专业服务工作小组(WPPS)制定的GATS第10条(紧急保障措施)、第14条(一般例外)和第14条附则(安全例外)等特别条款不允许缔约方各成员利用《会计服务业相互承认协定或安排指南》这一特殊条款保护国内会计服务市场。在WTO框架内,各国国内的会计服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面对国际同行的竞争,必须同样学会运用国际会计惯例、提供国际标准化的服务,才能保住自己的客户资源,在会计服务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5.趋同能统一会计标准,充分披露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在全球范围内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各国为了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必须对本国原有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进行全面梳理和显著改进,从而创建较为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对会计信息披露时间、空间、范围、内容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可以大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效维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从而推动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健全。

既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如此大的利益,那么,为什么各国并没有一致同意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呢?如前分析,国际会计准则所依据的背景是类似于英、美等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监管较为完善的国家,是以这些国家为主导制定的资本市场游戏规则。从全球会计趋同的情况看,部分市场经济国家选择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模式,比如欧盟、澳大利亚、韩国等。但是,各国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其特定的法律基础、经济环境和文化特色,如果不考虑其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的差异,对国际会计准则不加区别地完全认可,则趋同也可能给这些国家带来诸多弊端。

(二)趋同的弊端分析

1.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的经济特性决定了盲目趋同可能损害国家及企业的利益。由于会计准则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在不同的环境中依据相同的会计准则也可能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会对企业、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企业利益关系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影响其利益团体的利益,这就可能使一些方面受益而另些方面受损。不加区别的盲目趋同很可能导致国家或企业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因此,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应认真度量自身的利弊得失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不是盲目趋同。

2.国际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使趋同国家加大了准则实施的成本,影响其税收体系,增加了税收成本。IFRS复杂冗长、难以掌握,如果趋同的国家缺乏强有力的会计职业团体和必要的指导,没有能力及时、通畅地将IFRS翻译成本国语言,则其在实施国际会计准则中将陷入困境;而相对于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的国家来说,准则理念的改变、准则的培训及实施成本相当大,新旧会计标准衔接转换风险大、成本高。而且,有些国家会计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税收体系服务,体现为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规定的高度统一。而IFRS的主要目的则是服务于资本市场,采用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方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会计准则体系,将使这些国家的财务会计记录与税收会计记录相分离,需要纳税调整的项目众多,税务部门无法从会计报表及账簿中直接确认企业是否及时足额纳税,从而加大了其税收成本。

另外,不同国家之间现有会计实务的差异以及政府、企业、会计人员更改会计惯例的不情愿情绪等都会给会计准则的趋同带来一定的麻烦。

从以上分析得知,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有利有弊,我们常说“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利大于弊,因此,趋利避害,,积极趋同,是各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应有的积极态度。

三、趋利避害,,积极促进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如今,建立全球统一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为世界资本市场提供一套为投资者信任的全球化的会计准则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各国已付出了诸多努力。

2002年10月29日,FASB与IASB

的合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双方正式达成协议,朝着全球会计准则趋同的目标合作。IASB主席David・Tweedie在为与FASB的合作而欢呼的同时指出:“这是我们与国家准则制定机构合作实现一套真正全球化会计准则进程中的又一至关重要的步伐。尽管我们意识到前方会有很多挑战,但我还是十分坚信我们能够消除国家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同时,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美国GAAP和IFRS以及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世界资本市场将会拥有一套为投资者信任的全球化的会计准则。”

(一)积极争取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话语权

各国从本国利益出发,应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制定,反映本国的特殊环境,了解新的发展动向,尽可能从源头上掌握制定国际会计准则的主导权或话语权。

(二)充分了解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协调与本国的环境差异,提供遵循适例并解释适用上的疑义,减少准则实施成本

尽量将国际会计准则复杂、冗长的条文表达转化为国内会计实务界能够了解与操作的符合本国会计人员思维习惯的条文,并提供应用指南,尽量减少复杂的国际会计准则带来的弊端,使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成为可能。

(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立资产评估制度、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政府外部监管,为会计准则的趋同实施创造条件

第7篇

【关键词】 财务会计准则; 制定基础; 制定主体; 制定程序

一、引言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更确切地说是“公认会计原则”出现之后),迄今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七十余年。值得注意的是,综观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发现财务会计一经产生,就与财务会计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管制如影随形(葛家澍、杜兴强,2003)。会计准则作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追求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就已经开始研究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我国自1951年起,开始推行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术语,在我国教科书中消失了近3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会计界重新开始讨论会计原则(葛家澍、刘峰,2003)。刘峰(1996)较早地通过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多种标准来界定,诸如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归属、制定机构的选择、制定内容的详简、制定人员的来源构成、制定过程的公开独立性等。但一般而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涉及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三方面内容。

二、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

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也被称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涉及了在会计准则范围内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所以该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实务界等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国外,倾向性的观点是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Mason、Gibbins(1991)认为,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从总体上优于规则基础,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的,那些期望在会计准则上获取自我利益的组织,就有了可以进行“对策”的目标与方式(Lys、Vincent,1995)。1997年12月的“AAA/FASB研讨会”上,美国会计职业界的代表John Smith首次提出了“以概念为基础的准则”(Concept-based-Standards)的说法,并且认为概念基础的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准则(Rule-based-Standards)。Engle(1999)阐述了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形式规避经济交易实质的行为,他的研究发现,管理者通过虚构交易将本应确认负债的项目确认为权益,因此产生了43亿美元的成本。

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值得一提的是:Nelson等(2002)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Dye(2002)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lson的观点,认为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因增加了管理者操控会计报告结果的机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Nelson(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Webster和Thomton(2004)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

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葛家澍(2002)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他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按美国制定公认会计原则(GAAP)所遵循的详细的“规则基础”,还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所遵循的简明的“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

关于“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例如,平来禄、刘峰、雷科罗(2003)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每个自利的经济人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总是设法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由于以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尚未在美国付诸实施,预测该方法的有效性程度为时尚早,可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路德明、邱昱芳,2003;裘宗舜、李栗,2004;林钟高、韩立军,2005;张美霞,2005),他们认为,目标导向的准则需要财务报告编制者、注册会计师、审计委员会等实施适当的职业判断,孕育职业判断氛围;需要变更与财务报告和审计有关的法律框架体系;需要解决准则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问题,SEC提出的“目标导向”为最优的制定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核心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准则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从会计监管的视角,洪剑峭、娄贺统(2004)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基础的变迁应该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环境相适应。在会计监管相对较弱的环境中,选择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基于政治学视角,张力、陈许高(2007)分析了美国2002会计改革法案的政治机会主义倾向,并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三、会计准则制定主体

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者,结构合理的制定者有利于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国外的研究倾向于支持由会计职业界来制定会计准则。Carey(1969)认为,美国早期对铁路和公用事业会计的政府管制并未导致更可靠的财务报表,而未受管制企业的会计实务却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因此,其反对将上市公司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这个政府管制机构。以GeorgeMay为首的,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专门委员会(Aspecial Committee on Co-operation With Stock Exchanges)1932年向股票上市委员会提交了一封信,该信建议纽约证券交易所应要求上市公司遵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当由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律师、会计师等的专家委员会经过研究后确定(Zeff,1972)。Nolan(1972)认为,众多的规则必须由像FASB这样的机构来制定。Most(1986)提出,会计准则应该由一个研究型组织制定,一个合适的研究型组织应该包括学术界的优秀人才,并得到职业界和产业界的资助。当然,这一研究型组织制定出的会计准则应该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支持或否决。

我国关于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完全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按照“无知之幕”的要求:准则制定者应该是毫无自身利益要求的无利益关系人(薛云奎,1999)。陈冬华、陈信元(2003)以世纪星源案例,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基于博弈分析,林钟高、韩立军(2005),高筠燕、卢锐(2005)指出,政府在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配置应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助的结合方式。綦好东、杨志强(2003),吴联生(2004)的实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都赞成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社会各方广泛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准则公正性的基础。王建新(2001;2005),张嘉兴、张俊民(2006),宋英慧、高铭(2007),李宁(2007),李桂荣(2007),林钟高、徐虹(2007)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视角、游说视角、创造性会计视角、熵理论视角对会计准则制定主体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益相关者应该更广泛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

但是梁爽(2005)运用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具备权威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政部会计司)是一种有效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结论。刘浩,孙铮(2005)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出发,对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归属提出经济解释,为了遏制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政府拥有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经理仅拥有了在会计准则框架内作出会计判断的权利。

四、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指会计准则的应循程序,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如果能够遵守一套完整、充分、严密、稳定的程序,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就能够得到保证。我国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进行讨论,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效地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中,以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在借鉴FASB和IASB的会计准则应循程序的基础上,2003年7月10日,财政部颁发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从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阶段。但是,有学者还建议对此进一步完善。遵守公开的应循程序,对拟立项的准则公开讨论意见稿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的问题、原则和方法、相关理论等全部加以公开,在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各利益集团参与并发表意见(裘宗舜、韩洪灵,2003)。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有着保密性的特点(陈萍,2006),我国会计准则起草拟订的整个过程对普通公众而言都是保密的,缺乏多次征求意见的环节,对于准则制定过程中背景材料和讨论情况也很少向外界披露,这使有动力参与准则制定的利益相关者被拒之门外。因此,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适当公开准则制定程序,方便大众加入制定讨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林钟高、徐虹(2007)提出,建立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系统,让会计准则制定能够更多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向利益相关者公开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程度仍然不足。

五、结论及研究思路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要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是财务会计研究永恒的主题。虽然国内外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诸多研究成果,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会计准则能够提供完美的财务会计报告,这就说明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还要继续。

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势必要求会计准则随之演化,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以原子论和机械力学为隐喻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并不能真实地表现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主体、程序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能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因此,使用传统制度经济学方法很难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动态分析。演化经济学理论是针对动态过程的演化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研究将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订[J].会计研究,1996(2).

[2] 路德明,邱星芳.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基础还是以规则为基础[J].财经论丛,2003(1).

[3] 洪剑峭,娄贺统.会计准则导向和会计监管的一个经济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4(1).

第8篇

一、会计准则全球化的内在动力:资本计量功效

会计准则用于规范会计信息的生成与传输,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充当信息变换器的角色,它可以将有关交易或事项的原始数据变换为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财务、成本信息。会计准则是资本市场的一个基础性构件,其功效就是资本的度量衡,用以度量资本运动的健康状况及其成果。所以说会计属于一门计量的,会计准则就是其计量的标准。在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与资本全球流动所引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标准的全球化:一是商品技术标准的全球化;二是资本技术标准的全球化。,在商品的技术标准全球化方面已是卓有成效,典型的代表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制定的ISO9000系列,任何希望形成国际竞争力的商品都必须遵循这些标准,否则将不具有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然而,对许多企业而言,其产品的技术标准非常先进,可以通过国际市场;但其财务报表不是按国际通行的资本技术标准编制和分析的,而是遵循本地区、本国的会计准则报告,因而根本无法进行跨境融资。这就引发了关于资本技术标准即资本计量标准的全球化问题。作为资本计量标准的会计准则逐渐走向全球化的进程,是资本运动从较小范围的经济合作秩序扩展到全球范围时所发生的必要沿革之一。资本计量的标准化程度总是与资本流动的范围相一致,当资本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时,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亦必须予以全球化。从这一意义上看,会计准则的发展中就是一部资本计量标准不断协调化、标准化的,会计世袭遗产的国际性深刻地映射了这一结论,会计与从来就是随着贸易活动的扩展而传播。

为满足资本运动、资本化和资本运动全球化的实质性要求,需要真实、可靠、可比、透明的会计信息,从而为跨境的投资者、融资者以及跨国收购和兼并企业消除贸易往来、资本流动中的商业语言障碍。作为资本营运计量的会计准则实现全球一体化,还可以节省或降低为了理解财务信息进行换算、折算以及重整的交易费用,从而促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目前的国际资本市场之所以不是一种高度有机统一的国际市场,而是由各自为政并吸收外国公司上市的各国资本市场所组成的一种国际拼板市场,就是因为作为资本计量标准的会计准则尚未实现全球化,从而割裂了国际资本市场。全球会计准则对于国际框架和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明确,正如新任IASC托管会(Trustees)主席Paul.A.Volcker指出,全球会计准则反映了会计职业界最好的想法,这些准则将不是最低的、一般水准的、单纯寻求协调的,凭藉它们具有最高的职业素质的长处,能获得世界普遍的支持;单独搞一套竞争性、敌对性的区域会计准则显得没有意义,其结果将是导致投资者花费不必要的成本去理解不同区域会计准则所造成的差异。

此外,会计作为商业语言不仅具有人类语言所具有的一般功能与特点,而且还同样地存在着语言翻译的不可译义性现象,单靠外币报表换算只能解决商业语言中的货币名称的转换,不能转换其的实质,因为两者的资本计量标准是不一致的。外币报表换算只是用另一种文字和货币对其进行重新表述而已,而非重新确认与计量,重新表述后的会计数据背后所隐含的经济实质仍然不能被国际投资者所准确理解。比如,我国关于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允许将显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价格作为入账基础,只是不确认利润而已,这与国际会计准则背道而驰。尽管许多人人为,目前的会计准则(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已大同小异,但他们的比较是以所的条例来衡量的,而非建立在其本质精神的比较上。就像目前这两种准则在公允价值判断方面的不同,在整个准则体系中看起来只有一点不同,但这一点就决定了两者在本质上的难以真正趋同。因此,必须对因资本计量标准的不一致所引发的商业语言的不可译义性现象给予足够的关注。

二、会计准则全球化的主要障碍:经济后果

如前所述,会计准则的功效是资本计量,它本身并没有利益倾向性。然而,会计信息作为资本计量的度量结果,会对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产生,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其他人或团体的利益,被认为是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尽管从实质上看,资本计量功效是会计准则的内在属性,经济后果只是它的外在表现,正如其它的度量衡标准一样,人为的调节可以使某些集团受益而另一些集团受陨。但自20世纪70年代斯蒡芬。泽弗提出经济后果学说后,会计准则的经济影响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会计准则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执行会计准则所输出的会计信息作为资本市场的控制工具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另一方面是执行会计准则所输出的会计信息具有对财富的分配功能。

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第一方面(即宏观经济后果)看,全球会计准则在总体上是一种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特别是通过统一跨国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的标准和质量,有助于降低现代国际资本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然而,在现行的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体制下,尽管有诸如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这样的机构积极推动全球资本市场监管标准的一体化,但是会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基于主权国家政府行为的产物,带有浓厚的经济管制的考虑色彩。各国政府通常从化程度、通货膨胀率、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文化传统等方面考虑会计准则全球化所带来的利弊得失,并将会计准则建设纳入国家宏观政策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协调活动面临“众口难调”的境地,大大地延缓了会计准则全球化的进程。事实上,各国政府对会计准则全球化的经济后果的考虑,是在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下“市场的无界与政治的有界”这一对基本矛盾的体现,强调会计准则的本国特色表明的是人类目前仍然未摆脱自由的国际资本市场与国家经济监管相结合的这一理念。因此,会计准则全球化进程中的宏观经济后果问题也许是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政治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否则就难以真正产生像全球会计准则这样的全球性治理机制的有效工具。为避免这一缺陷,目前许多国家在信息披露一体化上采用了如下两种变通方法:一是相互适用(Reciprocity)原则;二是普遍适应(commonality)原则。前者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其监管体制较为相似、经济依存度较高,在这些国家之间可以相互承认对方国家监管体制下的信息披露标准,如德国政府就曾向美国提出“相互承认”的建议;后者是指在不同的国家这间针对具体的、关键性的一些问题而制定统一的标准,其参与国家都要根据这个标准修订自身的规则,如欧盟所的第4、7、8号指令。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宏观经济后果使得全球会计准则要在区域会计准则协调化的基础上曲折前进。

从准则后果的第二方面(即微观经济后果)看,会计信息被广泛地于收费管制、税收征纳、债务契约和经理报酬契约,因此作为会计信息加工标准的会计准则对不同的相关利益集团具有不同的经济后果,那些可能会承担会计准则不利经济后果的利益集团,必然会干预或寻求各方干预准则制定,迫使准则制定机构改变可能对其不利的准则规定,从而使他们通过会计寻租活动获得非生产性利益。这种对准则制定程序的广泛关注就直接发轫于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第二方面,即会计准则的财富分配功能,从而使准则制定成为一种程序。准则制定的政治程序性质,使得各国的证券监管机构在准则全球化上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左顾右盼。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基于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资本尤其是国际资本终将确定自己在国际框架中的会计信息标准。

三、我国应如何对待全球会计准则的未来

重组后的IASC在章程上所规定的目标是:(1)本着公众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并具有强制性的、全球性会计准则,这套准则将要求在财务报表和其它财务报表中提供高质量的、透明的且可比的信息,以帮助世界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其他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2)促使这些准则得到严格的执行。(3)促使各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得到高质量的趋同。

显然,重组后的IASC在目标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它在立场上和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1992年老的章程所表明的目标在总体上还只是“协调”(Harmonization)的思想,即:协调意味着不同观点的调和,尽可能协商调整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达到国际间相互沟通、理解,减少障碍和矛盾。然而,2000年新修订的章程中有关目标的表述却有了革命式的嬗变:明确界定了国际会计准则将是一套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具有强制性的单一全球会计准则。它第一次在章程中使用了“全球会计准则”这一概念,而且指明这一全球会计准则是具有强制性的、可实施的,这表明IASC在战略上已经从协调到标准化甚至统一化的倾向。(2)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作用表述上也显得很自信:国际会计准则是高质量的,使用国际会计准则可以提供可比的、透明的和充分反映的会计信息。(3)强调了国际会计准则应该得到严格的应用和执行,不允许偏离曲解。这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在1992年的国际会计准则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国际会计准则不同于当地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成员应该劝说相关的机构(主要是准则制定机构)与国际会计准则协调的好处”。这里隐含了这样的一个推定:IASC自己就认为有可能因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不一致而不遵循国际会计准则。(4)正式提出了“趋向”(Convergence)的概念,趋同就是标准化、一体化,亦即无论交易或事项在何处发生或披露,其会计处理和披露应该是相同的,在世界不同的司法管辖区相同的经济交易事项都应该使用一致的会计处理。

第9篇

对我们企业来说,要生存要发展,和质量管理休戚相关。首先只有好的产品质量,才能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所以说质量是企业竞争的基础和保证。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竞争是企业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哪种产品只是由一个公司生产或提供的,同类产品的竞争不可避免,而影响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质量。质量管理所追求的高质量,就是要促进高效利用资源,绿色工业、低碳经济,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

我们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脚轮的工厂,年产脚轮上亿只,广泛应用于家俱、工业设备、医疗器械上,产品远销欧美,工厂自创建以来,就把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放在首要位置,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力,质量管理就是企业的核心任务。 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是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是我们制造企业的核心工作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改进方法是质量管理中最早关注的领域,也是研究最多的领域。首先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和素质对质量管理工作有一定影响,产品的形成过程和流程对产品的质量影响更大,必须充分用分析、评价、设计、控制、改进质量的各种方法与工具,并定量分析质量的形成规律、过程和发展趋势,尽可能利用一些可直接计量的指标来进行衡量,通过数据定量分析,达到理想的产品质量。这些内容其实就引申为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为中心,由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建立产品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客户满意的产品。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企业一切活动都围绕质量来进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场竞争中长期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来进行质量管理 。

全面质量管理最早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费根堡姆提出来的,他指出:一、质量管理仅仅靠数理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和事后检验是不够的,还需要一整套的组织管理工作。二、质量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而不能只考虑狭义的产品质量。三、产品质量是同成本连在一起的,离开成本谈质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应强调质量成本的重要性。四、产品质量体现在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中,因此质量管理必须对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而不应只对制造过程进行管理。五、质量涉及企业内各部门和全体成员。他的理论全面阐述了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全一多',四全是指全员参加、全过程控制、各部门参与及经济效益的全面性,一多是指多种多样的方法。为此我们企业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分部门、分工种让全体员工懂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时时刻刻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自觉地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认真工作,产品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获得客户的好评。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质量管理越来越多地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信息技术主要分为相对稳定的信息和实时信息。相对稳定的信息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化,不需要实时集和监控,而实时信息一般时效性比较强,需要及时地集和处理,如加工数据、各类质量检测数据等,所以不仅从管理方面入手,还从工序质量控制方面入手,以及从设备的自动检测与控制方面入手。随着生产发展,我们越来越觉得,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有高质量的生产设备是必须的,为了能更好地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质量,我们自行研制设计制造了自动化设备,通过内部网络系统,利用数据库技术,建立质量信息中心,及时了解产品质量,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都由计算机控制,进零件和出成品有自动检测功能,这些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质量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这样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我们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为我们企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企业在管理好产品质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质量成本的概念,质量成本管理旨在探讨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企业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质量成本的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控制,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高质量以及和质量相对应的低成本产品历来是成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标志,质量优势和成本优势是最终赢得市场的关健。因此,如何在质量和成本之间,寻求最佳结合,是我们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国内许多企业或因质量平庸无特色缺乏竞争力,或因盲目追求质量技术指标导致质量功能过剩而脱离了消费者的实际需要,或因资源投入不足而影响了质量,或因资源过度消耗导致成本上升从而影响了价格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忽略了质量的适用性和经济性,未能将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和经营发展目标很好地协调和统一。因此质量成本管理也是我们企业的一个工作重点。质量成本管理发生在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之中,只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才能实现有效控制。要建立质量成本责任制,对每项质量成本实行归口分级管理,根据归口和分工的原则,划清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对质量成本费用应负的责任和控制权限,把质量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并及时评价质量成本控制的成效,增强有关部门和员工这方面的质量意识。

管理好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毕生的事业,我们在探索中前进,争取让更多的客户满意我们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韩福荣主编「现代质量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龚益鸣主编「现代质量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0篇

关键词:供给侧 改革新能源汽车 提质增效

自2015年底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成为各行业“照镜子、洗洗澡”的标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理解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对我国汽车行业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和“互联网+”计划,大大增强我国汽车产业内发展动力,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采用创新供给模式,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供给侧结构改革对汽车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契机,改革的目的在于使我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增长发展。

1.新能源汽车“产品+服务”供给模式

提高产品的质量,重视材料选用。在满足车身碰撞能力的情况下,进一步研发环保型、复合型、可回收型和低成本的车身材料。提高产品创新和供给质量,为市场提供高水平供给,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新需求,同时为企业拓开盈利及至生存空间,促进新能源产业结构性调整。构建新能源汽车相应配套服务设施,可以由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选用发展较稳定、资金较富余的企业强强联手,在政府牵头下,统一规划并共同建设全国联网充电桩,解决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困难问题,增加城市充电站,提高电动车使用等便民服务。

2.智能汽车“互联网+技术”供给模式

目前,智能汽车发展非常快,而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汽车技术研发当中最热门的领域。无人驾驶、智能互联系统、智能科技配置等新颖技术争奇斗艳。从跨国集团到中国的自主企业,引领的智能网络概念,产出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创新产品,也是将来汽车发展的新领域和主流技术方向。

我国汽车企业应当借助供给侧改革机遇,加强与互联网企业、供应商企业密切联系,构建众创、众筹、互助等平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建新的合作体系模式。

3.采用“融资租赁+分时租赁”商业供给模式

融资租赁供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一次性付大额资金的压力。例如:出租公司选用纯电动汽车E6作为出租车,通过与金融机构签订合同方式,由金融机构出资购车,出租公司租赁使用,大大降低出租公司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资金压力。根据企业或个人用车需求,可采用分时租赁供给模式,按小时、天数或月份来给消费者进行租赁并收取租金,既能解决客户用车需求,降低用车成本,也能对供给侧改革当中“去库存”有一定帮助。

二、借助众力平台,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

1.借助网络交易平台,促销售量

目前,互联网是全球最具有影响力的平台,用户流量大、传播信息快,流通环节成本低。再加上近几年网购模式备受消费者青睐,更多商家选择建立电商促进交易。例如:北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不断开拓电商平台销售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该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时起到较好宣传效果。借助网络平台发力宣传推广产品,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开拓有较大的帮助。

2.借助全球化发展平台,走进国际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走出国门,踏上国际化道路是中国国企成为世界级汽车企业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的影响力加快开拓海外市场的步伐,借助全球化发展平台,打造我国自主品牌,向跨国公司进军,提升我国品牌的影响力。

三、去短板,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发展

第一,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是依靠消费补贴政策培育。如果长期依赖这样政策,企业会松懈,行业会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造成产量过剩。因此,应当建立能够推动新能源汽车向“市场化”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质量。对此短板问题,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曾提出:一是提高技术门槛;二是落实好补贴政策退坡,倒逼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三是健全监督监管体系,明确责任主体,堵住骗补的漏洞。所以,补贴减少,准入门槛提高是新能源汽车将来发展趋势,激励企业快速生长,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第二,原始创新技术和核心技术匮乏。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缺乏大而强的核心零部件产业体系和关键零部件领域的配套能力,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技术研究投入较少,管理效率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因此,应重视人才引进与团队,建立具体创新精神、较高技术水平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方面投入;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将创新能力、质量水平等作为绩效考核目标当中,鼓励企业加强管理、开拓创新、补齐短板、提质增效,研制出高质量高性能的产品。

四、精益求精,打造品牌工匠精神

去年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摒弃浮躁,精致专一对产品进行精心打造和制作。我国汽车行业当前缺乏工匠精神。我国产品品种很多,但从质量、工艺来看,还有很多地方不如德国、日本。由于在追求利益的同时,缺乏对产品研发周期长的坚持、追求和积累,往往忽略产品的核心灵魂――质量,造成我国自主品牌成长之路坎坷,创新艰难。工匠精神是对我国制造的期望,是对汽车行业创造产品的指引,也是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期待。所以,我们必须要锻造出具有中国品牌特色的专注、执著的工匠精神,才能使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走得更远、更高。

“淘尽黄沙始到金”,供给侧结构改革道路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及时去产能、补短板,才能满足客户的新需求,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迎来新能源汽车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李丹敏,宋结.供给侧改革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6(24).

[2]筱梅.高强钢运用效益显现―“提质增效、车辆产品供给侧改革”研讨会成功召开[J].专用汽车,2016(7).

[3]于永初.“供给侧”改革将对汽车产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J].汽车工艺师,2016(10).

[4]徐和谊.探寻汽车强国梦,创新是核心[J].时代汽车,2016(6).

[5]彭斐.新能源汽车“野蛮生长”之后的新格局[J].汽车与配件,2016(37).

[6]李子渝.抓住供给侧改革机遇,引领专用汽车市场需求[J].专用汽车,2016(1).

第11篇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心理 奢侈品品牌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

奢侈品这种特殊的产品已渐渐从贵族独有的状态中走进人们的视线,它本身蕴含了不仅仅是珍稀的物质性,更是赋予使用者与别不同的象征性,因此人们对它趋之若鹜,不惜千金一掷。奢侈品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仅仅停留在被产品的魅力吸引,而是追求心理的满足。

一、奢侈品的概念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色的消费品。它是一种被各自在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相对普遍商品而言,奢侈品的价值与品质之间的比值很高,正是高价造就了奢侈品尊贵的形象。它价格之所以远远超出其实际品质,是由于奢侈品本身隐约地蕴含无法以金钱衡量的价值,它在满足消费者基本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多的是,其品牌长年积累的品牌价值所代表的品牌魅力和社会价值。这些造就了奢侈品高高在上、不落俗套的上层地位,它是工艺、文化与品质集中演绎的代表。

二、奢侈品消费者心理分析

奢侈品消费者对奢侈品爱不释手,并享受这些代表人类物质最高水平的艺术。他们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受不同的消费观念支配产生不同的消费心理。

为了显示地位、身份、权贵心理。奢侈品一直的高贵、高质量使奢侈品的购买者有了自身形象外化象征。尤其是奢侈品一直为贵族所有,使得它成为一种身份、地位、权贵的符号,它使富裕阶层通过拥有与使用奢侈品满足其表现自身价值与实现社会认同的心理需要。他们认为通过购买稀缺、高昂的奢侈品可以快速地散发关于身份、财富、地位魅力,并利用这种高级消费表明自己所处于的社会层次与实现自我优越感。

也有是为了追求高雅品位。奢侈品是产品性能顶级之作,它具有卓越的品质、精湛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一群对生活质量追求心切的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他们以购买这些优质的产品实现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追求。他们认同奢侈品的文化、艺术,以此来享受高标准生活方式与高质量生活体验,追求优雅的生活品位,体验奢侈品于生活的更上层的内涵。

或是模仿崇拜。他们有是对明星、偶像、超模的模仿,也有是对亲友、同事群体的模仿。他们以这种借鉴的行为表达对崇拜群体的喜爱和获得与他们感觉上的接近,以及获得亲友认可和降低误判品质的风险及与流行产生共振,他们用这种模仿行为取得安全、满足和快乐的感情需要。

更有是为了追求卓越,追求完美。奢侈品具有经典的设计,精心挑选的材料,精益求精的工艺,追逐其卓越超群品质的特性。这些消费者对质量的追求达到极致之地步,他们喜欢跟随这种近乎挑剔的卓越品质,达到心灵的的共鸣――对自身的完美追求。

三、奢侈品品牌分析

国际奢侈品牌如卡地亚、爱马仕、路易・威顿、迪奥和香奈儿等,都是大家所追捧的品牌。曾在法国最大女性时尚杂志Madame Figaro授权合作的中文版时尚杂志《虹》中列出了25件女人一生必须拥有的奢侈品,可以想象奢侈品魅力之大,影响之广。我从爱马仕品牌中探究奢侈品的魅力。

爱马仕品牌定位于奢侈、尊贵,它的产品上笼罩着高价、高质量和坚守高端与细节的“爱马仕文化”的光环。爱马仕让我们看到了在纯手工制作已不多的精品界中,用最好的材质与最精湛的传统手工艺创造出卓越品质的完美产品。它以订做打造独特的产品,把精品制作期定为三年,置消费者于漫长等待的渴求之中。因此,所有人认识爱马仕,但实际拥有它的只有少数的群体。此外,爱马仕还为每个顾客提供个性化、体贴入微的服务、以一对一的专属服务与沟通打造顶级的高端的产品购物体验。我们从爱马仕身上看到了这些奢侈品品牌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奢侈心理而提供优质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四、奢侈品牌的设计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从最初的穿暖发展到穿好,从穿款发展到穿牌。今后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多的人以上层人士的身份产生奢侈消费欲望,而在这一种奢侈欲望驱动下,他们的消费观念将会往穿高质、穿独特方向发展。我们必须从国外奢侈品牌中学习,并以它们的经验与特点来构建奢侈品牌。奢侈品牌的设计必须基于奢侈品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以设计与制作为他们创造购买的理由与动机。

奢侈品由于它本身蕴含着卓越的物质性和优越的心理性,使得奢侈品牌的设计必须从物质享受和心理需要两方面来规划如图(1)。首先,在提供物质享受方面,应着力把产品打造成高质、不可挑剔的商品,以生态的手工打造非凡的品质,以精湛的手艺与复杂的工艺产生精心制作和个性强烈的产品。奢侈品选用原生态材料,加工程序复杂考究,这是奢侈品得天独厚的原因。而精心制作而得的卓越品质,更是奢侈品不得不提的优越保证。其次,为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本能需求,以优越的产品质量为基础把产品设置为稀有的、高价的高端消费品,提高产品的贵族感,并且以高质的服务展示品牌内涵,其中最重要的是积累深厚的文化内涵。奢侈品最让人追捧的莫过于它背后的文化底蕴,它们经历史文化的浸润,赋有了特殊的艺术文化品质。奢侈品的建立必须以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品牌影响,以此来吸引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消费心理和动机。图(2)示。

图(1)奢侈品牌的设计规划图 图(2)奢侈品牌建立模式示意图

从国外的奢侈品牌我们看到西方的奢侈品消费者已不再是为浮华、炫耀而消费。此时他们更多是从自我需要来决定个人物品的购买,而不是为了他人的认可。他们是以追求美与品质的体验消费,更多是出于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而中国现今正处于奢侈消费是为面子、为社会的商品消费的炫耀财富阶段。我们知道西方的经济比我国发展得早,我们可以把今天西方经济现状视为我国他日之发展。那么,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奢侈品消费者会由社会炫富心理需要到达自我实现需求。当中国奢侈品消费者以自我实现目的进行消费时将更关注品牌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的构建是需要长时间历史沉淀与长时间品牌文化管理。那么,文化已成为当今建立奢侈品牌的前瞻性措施。根据法国马赛高学院教授,国际著名奢侈品研究专家Michel Gutsatas的理论:奢侈品是由厚重的文化底蕴,精湛的技艺和时尚的表皮组成。在建立奢侈品的时候除了手工、科技等打造精湛的技艺,及以明星代言、广告投放刻画品牌时尚的表皮外,更应该注重建立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项长时间的工作。对于奢侈品牌建立,文化管理至关重要。Michel Gutsatas认为中国最少需要30年来建立一个奢侈品牌,这要求正是对奢侈品特殊的品牌管理能力的培养,所以以品牌管理的角度设计奢侈品牌文化积累进程显得举足轻重。因为在奢侈品消费者心理需求超越炫耀的未来,象征更高的生活内涵及文化积累将成为奢侈品唯一的标识。这是中国奢侈品牌将来必须经历的转折。

五、结束语

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炫富心理将会慢慢褪去,人们将进入以文化、艺术要求为主的文化发展时期。奢侈品的象征意义不再是表达面子性质,而是以体验文化内涵为首要因素而存在。这是我国奢侈品消费未来之发展,因此,沉淀与明日趋势相吻合的文化底蕴为现今设计奢侈品牌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Michel Gutsatas.中国会有自己的奢侈品吗?泸港经济刊,2011

[2]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梅琼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第12篇

关键词:教育质量;基础教育;国际教育改革;中国大陆;教育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2)05—0063—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质量已成为国际教育讨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无论是“质量教育”、“质量教学与学习”,还是“质量保障”、“质量监测”,类似的话题不断传递出人们对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期冀。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政府的多项文件中亦重视教育质量,将其作为与教育规模、效益同等重要的指标加以强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更是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全球脉络下,审视我国当前保障教育质量之实践,并为国家质量标准之建构提供可能的路向参酌,日益受到理论与实践界的关注。

一、教育质量:一个存在争议的概念

在教育议论中,“质量”的概念正像“艺术”、“宗教”、“民主”等词语一样,是一个存在着根本争议的概念。就“质量”本身而言,它既有描述性意义,也有规范性意义。质量可能是个人或机构的属性或内在特点;也可能指地位或相对的价值程度。在教育改革中,对质量的讨论大部分是从规范性角度进行的,人们基于不同的价值系统、伦理典章及行为标准,阐述着对质量的各异理解。

如在不同的教育思想流派中,质量的内涵不尽相同。人文主义中,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意义建构,重视学习活动对学习者处境的回应。与之不同,行为主义下的教育质量,则以标准化的、外部界定与控制的课程及目标为特征。批判传统、本土教育传统、成人教育传统中,亦有对“有质量的教育”的不同阐释。

从质量与社会基本结构的联系观之,可区分出宏观、中观与微观质量。按照质量指向于未来还是当下,亦可区分出进攻式的质量与防御式的质量。前者是未来导向的,具有风险性、创新性,可接受重新定义。与之不同,後者关注的是对既存的有限标准之依从,反对变动与实验。单从教育活动的投入、过程、产出三个角度切入,亦可有不同的教育质量理解。

基于此,有研究者总结到,指向于教育活动展开的质量用法至少包括六种,即质量作为声誉;质量作为资源与投入;质量作为过程;质量作为内容;质量作为产出与结果;质量作为“增值”。

综合考察,教育质量实为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复杂动态体系,其中包含着各因素的互动、调适与平衡的持续过程。基于此,尼克尔和劳(Nikel&Lowe)指出,可将教育质量理解为一个纤维模型,它由有效性、效率、公平、回应性、相关、反应性、持续性等七个维度构成。实践中这些维度会相互作用并形成张力。教育中的质量,是基于教育特殊背景进行的不断调适过程,旨在促进各个维度间达到效果最佳状态。

二、全球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建构

虽然在教育质量界定这一点上,持不同价值观及不同质量视角的人们难于达成一致意见;然而,在实践中,伴随新自由主义思潮席卷全球,教育质量保障在各国政策层面上却表现出趋同状态。

(一)教育中的质量保障

通常情况下,质量保障指的是采取系统的管理与评价程序,旨在确保达到一定的质量或提升质量,并使关键的持份者对质量管理及其结果持有信心。质量保障的理念与实践源于工商业领域阻止缺陷产品、提高企业效益的尝试与努力。

在教育的行业术语中,质量保障并不是一个通用词组;但它所传递出的观念在教育中却有相当长的历史。如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便出现了基于课程评价与问责两种途径的质量保障实践。英国自1833年成立教育部,设置两名督学以督导受辅助学校之经费运用及办学成效,可视为基于督导以保障质量之肇始。就我国而言,晚清政府设立的视学官、劝学员,亦标志着官方正式保障教育质量的初步尝试。

但是,直到最近,教育中类似的检查与平衡方式才被冠以“质量保障”之名。在某种程度上,当前的质量保障正是建基于传统的检查与控制方式之上的;而从另一方面看,由于其不同于以往的实现方式,现时的质量保障对于教育系统来说又是全新的。其演进,从宏观层面上讲,教育质量保障的产生与发展与经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就教育本身而言,人们对质量的关切不断提高亦推动了相关实践的发展。

(二)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演进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面临经济的危机,以强调自由市场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全球经济改革中走到历史前台。与此种经济理论相伴,政府改革运动也同时掀起,以取代既往的官僚一专业模式对个人与团体创造性的压抑及由此导致的行政低效。新管理主义鼓励在公共部门中引入激励机制,通过合约缔结、准市场与顾客选择等方式,促进行业内部的高度竞争。支持者认为,类似的私立部门管理实践可以促进系统效率的提升,增强问责,并由此推崇一种顾客核心。

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1973年石油危机以後,教育系统与教师一直被认为是导致经济不景气的原因之一。批评者认为,学校与教师未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的纪律观念亦每况愈下,因此众多毕业生难以成为适应全球技能变化的劳动力。在批评的同时,诸多国家的重要报告中,又将学校教育看成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正如加斯里与基斯特(Guthrie&Kirst)所言,“学校教育既是问题的一部分,也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