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3-07-25 17:1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1篇

       封面故事

        (6)十五年品质打造专业温室设计和配套设备引领中国温室行业发展的潮流 无

        特别关注

        (11)2012中国设施农业装备行业大事top10 无

        行业视点

        (13)周博士考察拾零(二十三)走进多伦——多伦温室发展现状与条件分析 周长吉 丁小明 鲁少尉 穆钰

        (18)荷兰温室园艺生产技术现场参观记 丁小明 魏晓明 蔡峰 张日新

        (25)宁夏设施果树发展现状分析 张国顺 关耀华 关耀兵

        温室与设备

        (28)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四十五 花卉幼苗移栽末端执行器设计与仿真分析 冯青春 王秀

        (30)一种国内领先的科研温室简介 吕艳

        (36)甘南州设施蔬菜不良环境因素发生与防治对策 陈广泉

        (42)浅析温室使用中的常见问题与日常维护 姚宝根 沈清

        (44)见赏凤梨温室栽培种植指南 李春华 李天纯 李柯澄

        (52)通化地区日光温室草本花卉育苗技术 伍艳萍 张武义

        果蔬栽培

        (58)新型无土栽培模式系列谈(二)多功能(lg—d)无土栽培模式及配套设施 汪晓云

        (62)日光温室草莓-番茄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王振学 王庆广

        (63)《温室园艺》杂志征订约稿启事 无

        (64)大棚里的盆栽韭菜走进家庭 苗全亮 王国梁

        (66)无公害杏日光温室生产技术 王秋萍

        (68)冬季异常天气设施栽培防灾减灾技术 吕丽英

        (69)寿光棚室蔬菜生产把握“五忌八注意”科学应对连续雾霾天 郎德山 亓延凤

        植物保护

        (72)李明远断病手迹(三十二)未定种名的茴香霜霉病 李明远

        (74)花卉害虫康氏粉蚧的综合防治 褚方钢

        (74)江西省投4亿元扶持“菜篮子” 无

        企业/人物

        (75)吉尼嘉的五层共挤技术 无

        (77)雾霾、农业 无

        (78)中国温室网会员一览 无

        (81)设施农业文摘 无

        (82)日先温室蓄能调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吕艳

        (83)2013年第一期priva经销商技术培训工作圆满结束 无

        (84)吉林榆树市棚膜产业科技含量高农民人均增收一千五百八十元 无

        (84)吉林白山市实施“菜篮子”工程让菜农钱包鼓起未 无

        (84)吉林通化市休闲农业有新突破 无

        (85)天津宁河“服务型政府”进大棚 无

        (86)天津市设施农业达60万亩带动40万农民

业 无

        (86)天津滨海新区汉沽设施蔬菜基地建成投产 无

        (86)海南省农业厅加强瓜菜产销对接 无

        (86)天津将实施七项举措 提速现代农业发展 无

        (87)陕西汉阴现代农业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无

        (87)陕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将实现“阳光操作” 无

        (87)2013年1月北京中荷园艺产业对接会召开 无

        (88)甘肃省供销社助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 无

        (88)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大棚里的别样年味儿 无

        (88)海峡两岸现代农业高峰论坛在厦举办 无

        (89)大力发展“棚室吊袋耳”推进东宁黑木耳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无

        (89)辽宁设施农业超常规发展面积突破1100万亩 无

        (90)“斗南亚洲花都”年底投入运营农博会将移师斗南 无

        (90)云南玫瑰大连“野蛮绽放” 无

        (91)广东万顷园艺世界拟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园艺基地 无

        (92)广州供大于求大花蕙兰价格跌近三成 无

        (92)名贵花卉蝴蝶兰湖南安乡落地生根 无

        (92)宁夏百万株露地花卉为首府添彩 无

        (92)荷兰“国王文心兰”来了羊城 无

        (93)山东平邑评估低温雨雪对设施花卉影响 无

        (93)山东滕州市花卉产业效益日益显现 无

        (93)违规使用燃煤锅炉花卉大棚被令整改 无

        (93)国内首创“无菌空杯”技术 泉州花卉“轻松”出国门 无

        (94)泉州跻身福建省三大花卉重点产区 无

        (94)海南儋州花卉市场15万株兰花出口新加坡 无

        (94)河南郑州花卉种植面积逾七万亩 无

        (94)贵阳气象经助大棚花木安全越冬 无

        (95)北京顺义国际鲜花港引进生产线自产鲜切花 无

        (95)北京昌平蝴蝶兰有了国际“绿卡” 无

        (95)天津滨海农业生态园推出新品蝴蝶兰 无

        (95)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符号 无

        (96)2013“中国温室网”会员温情回馈活动 无

第2篇

一、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成因

(一)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根据农业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很大的漏洞和缺陷。农户种植耕地上,政府部门还是采用原有的补贴管理机制和政策进行管理,未考虑行业中现有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局限性很大,不同省份的财政补贴机制、区域性补贴政策以及差异性补贴条款等,相差很大,非常不利于农业市场政策性保险的发展和延伸。因为农业保险费主要是由中央、省、市以及县四级财政共同承担,而对于财政资金相对薄弱的地级市、县城等负担这笔费用难度较大,这样,部分地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投入的力度就非常的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验工作也就难以展开和进行。

(二)政策性农业机制未形成就目前农业的发展形势而言,大多数省份的政府部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并未实施。从国家期初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开始,地方政府长期处于财政赤字,压力非常的大,同时,中央下发的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并未给予高度的明朗化,并未形成补贴和保障机制,一旦部分省份出现自然灾害等现状,当地的财政部门就会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拿出资金进行补助和支持,最终导致农户参保的热情和积极性降低,农业的风险系数持续不降。

(三)财政补贴未落到实处不同省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悬殊,对于县级政府部门,提供保险补贴能力极其有限,这就导致政府补贴很难落到实处。尽管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国家和农民都有利,但是落实到位就需要准备好相应的资金配套项目才行。往往某些财政力量薄弱的县级,财政补贴的力度就非常的有限,根本无法落实到位,最终导致农业保险也不能开展。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构建

(一)政策支持力度需要加大十明确指出,深入明确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把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放在首位,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实际中加大惠农富农政策,让农户真正感受到国家政策带给自己的利益和优势。根据国家现有的发展水平,加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脚步,强化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生产的安全和有效供应。坚持和完善农村基金的经营制度,构建专业型和集约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中央要根据地方的政策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加大财政补贴预算,扩大补贴比例,根据需要构建区域性、独特性的保险补贴。为了更好地落实保险补贴,在地方建立保险补贴扶持机制,维护农户的权利和义务。

(二)加大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业服务质量我国广大农村都不是很发达和富裕,信息来源严重受阻,部分农村对农业保险知之甚少,农民心中根本就没有保险意识,极大地制约着农村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和实施。为此,政府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强化自我意识,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不断培养和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使农民从根本上真正认识到农业保险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农村的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

(三)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对经营管理模式进行突破创新根据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想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是离不开的,各级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在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发挥其引导性的功能,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首先,政府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明确农业保险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的法规实施条例,协调好农业保险的经营规则和运行机制;其次,政府部门应根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调动农户和相应经营机构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国家对农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正在不断的向前迈进,相关部门就需要对农业的发展和延伸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划和改进措施,对目前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进行严格的把关和维护,构建合理高效的农业风险管理机制,提高农户风险意识,最终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市场需求供应。同时,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推动农户之间的协作,从整体上提高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进程,创造出高效、有序、有特色、可持续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和机制,保证农业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作者:孙丹石卓潼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快餐业;发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快餐业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30日

我国改革开放30年,餐业营业额增长200多倍,快餐已成为我国餐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有力地推动着餐经济发展。我国食文化博大精深,但中式快餐业在发展过程中,却领教了西式快餐强大的市场攻势。近日,一份《2009-2013年中国餐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餐业总体仍处于小、散、弱的状态,90%以上的餐企业为小企业。与国际知名餐公司相比,中国知名餐公司的企业规模、标准化、市场定位与国际化等差距较大,企业资本规模小,连锁化进程慢,呈现出产业化程度较低的不良发展态势。

一、中国快餐发展现状分析

(一)中式快餐发展由感性认识向理性积累阶段转化。现代中式快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快餐发展现状体现出了摸索性和冲动型的特点以理性积累为主的发展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发展思路更趋客观性,更加注重从客观实际出发,注重回报;第二,开店分布更趋区域性,大多企业先立足当地和区域扩展,取得实效;第三,内在积累更趋深层性,不断积累内在功力,追求和维系企业持久发展;第三,企业发展更趋稳定性,讲求稳扎稳打、稳步发展和不断提升。

(二)快餐的社会和行业地位得到确立,作用更加突出。现代快餐的操作标准化、配送工厂化、连锁规模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理念,经过从探讨到实践的深化过程,目前已被接受和认同,并从快餐业扩展到餐业,成为我国餐现代化的一个发展目标与方向。

(三)行业与企业规模继续扩大,发展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全国快餐连锁经营网点100多万个,年营业额可达1,500亿元,将分别占到餐业的22%和20%左右,快餐行业规模继续扩大。快餐行业在网点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的同时,品牌企业的发展实力和运营能力更趋看好,内在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发展质量日趋提升,发展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四)中西融合的趋势增强。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国际快餐品牌企业在我国迅速扩张,成为中国快餐以及餐行业的领头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体系建设和本土化理念基本完成,“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思想得到确立;中式品种的引入和营养内涵增强,中西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等。

(五)快餐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空间继续延伸拓展。从近年我国快餐业的发展看,快餐需求走向多样化,快餐企业经营空间不断拓宽,外延日趋扩大,服务领域更加宽广。首先,快餐连锁店持续发展,店态风格更加丰富,连锁经营稳步推进,团体供餐,专业公司异军突起,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其次,各地早餐工程纷纷启动,一批快餐连锁企业担当主力,而且送餐和外卖发展势头强劲,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再次,快餐食品加工发展速度加快,积极开拓面向家庭的需求服务,受到欢迎;最后,快餐的休闲、便餐色彩有所强化,企业开拓创新与延伸经营力度加强。

(六)相关行业间的联合更加深入,产业链接逐步形成。随着行业发展,快餐业的产业化进程迈出新的步伐,为快餐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保证。主要表现在:快餐企业的原料采购、种植养殖基地和配餐配送中心建设增多,连接农业生产、物流流通和工厂化生产加工与配送能力增强;企业与教育院校的联合已经启动;专业咨询和培训机构的服务能力和力度加强;企业通过资本运营为纽带,实施企业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开始起步;行业组织逐步建立完善。

二、中国快餐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标准化问题。截至目前,快餐业尚未形成一个真正的全国性的中式快餐品牌。除了环境质量、服务水平之外,标准化已经成为制约中式快餐做大做强的主要“瓶颈”。目前,多数的中式快餐业机械化、标准化、工业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制定自己公司的标准化手册,质量检测体系就无法健全。

(二)规模发展问题。快餐业的特点是毛利率较低,它必须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目前,我国快餐行业的发展规模依旧较小,导致利润少,力量弱,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较低,靠单店和店少生存难度大,在竞争中明显地显示出力不从心。另外,很多中式快餐也仅在大中城市经营市场,连锁经营的优势和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资金链问题。曾几何时,又一村从香港引进快餐生产设备,最辉煌时曾跻身国内快餐四强之列,但2006年除去食堂承包业务,又一村快餐外送收入仅200多万元。近几年,由于经营不善背负几百万的债务,乃至亮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金融债权催收公告,继而退守中山路总部,凭借政府关系和累积的资源继续经营;金太阳下属的“蒸有味华人”之前本打算在省内发展至40家门店,可也由于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放弃了这个计划。

(四)市场定位问题。目前,我国许多中式快餐企业显然在定位上很不明确,只能依靠自身的价格优势吸引中低收入或者在消费观念上属于理性消费群的中老年消费者。如对于上班族、学生族、休闲人群等巨大的市场潜力视而不见,没有对市场进行细分,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五)国际化战略问题。中餐对海外的消费者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中国快餐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快餐业生产技术已逐渐成熟,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日益加深,中国快餐企业已经具备了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条件。中国快餐业要想做大做强,国际化战略不容忽视。

三、中国快餐业问题对策分析

(一)标准化问题的对策。全球餐业巨头百胜集团2004年投资的第一家中式快餐“东方既白”在上海开业。“东方既白”在试开业期间就淘汰了“云吞”,就是因为“云吞”的非标准化操作导致经营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快餐方便快捷的要求。“东方既白”推出的45个产品种类都有标准化制作步骤,通过量化管理实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实现标准化操作是方向,品质的决定性和稳定性作用不容忽视,注重品种和经营管理的标准与稳定控制是企业扩张和走向规模的前提。面对市场的挑战,快餐企业要发挥规模效益,必须实行连锁经营的发展途径,依托标准化操作、工厂化配送、规模化经营和科学化管理为保证。

(二)对于规模化生产的对策。对于规模化生产,要形成规模经济。首先,要加强行业指导、政策环境、信息交流、咨询服务和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工作,营造快餐发展的大市场和大环境。加强企业联动效应和群体优势,创造良好的经营物质条件,共享规模优势和效应。其次,中式快餐业要转变经营方式。单店的小规模经营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化的需求和专业化的分工,这就要求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进行扩张,既形成跨地区的经营优势,又在许多地区门店的经营管理上保留自己的特色,从而实现销售规模连锁化、销售模式复制化、销售业绩几何化。可通过对企业平均成本曲线的研究来确定最佳生产经营规模。

(三)对于资金链的对策。中国快餐行业可谓是小而全的发展,这使得在资金投入和资金周转上的问题上捉襟见肘,因此,在企业发展初期、资本不足和需要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对避免规模投资风险是必要可行的。如果条件允许,也可通过规模投入摊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力。总之,企业要采取量力投入,要量力而行,对重点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好钢用在刀刃上”。克服盲目冲动,发展需要生存,扩张需要条件,要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和完善,来防止资金在企业发展中造成负担。最后,发挥产业联合、科学化管理体系和科技内涵的作用十分重要,是节约成本,提高利润的重要措施。

(四)对市场定位的建议。现代快餐的基本特征要求快餐企业要坚持大众基本消费的市场定位和自身特征,才能确立快餐的市场和需求价值,才能发挥需求容量大和市场空间广的优势。企业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了核心价值,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核心产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确定核心价值,品牌定位是关键。品牌定位包含功能性价值、情感价值、自我实现价值。企业要想创立好的品牌,就要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例如,麦当劳在中国设有麦当劳叔叔俱乐部,这便是相当成功的人口细分,抓住了该市场的特征与定位。

(五)对国际化战略的建议。对于国际化,首先,要确定正确的国际化经营理念。先在思路上与国际接轨,这是走向国际化的前提。企业所有行为都应着眼于国际背景,在国际化的领先理念下开展各项工作;其次,要确定合理的投资模式。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出口模式、对外直接投资和合资并购。快餐企业在采取国际化战略的时候应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最后,要有国际化的运营机制和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铭铎,张良胤.中国快餐业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9.

[2]杨铭铎,张良胤.对中国快餐业发展现状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0.

第4篇

关键词:食品检测;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231-02

0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近年来国内食品质量与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在当前日益重视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生产与质量控制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下,食品的检测与质量管理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重新构建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应用性。

1 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食品检测类专业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数量众多的食品类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其在质量检测、安全控制及管理方面的人才奇缺,且存在诸多缺陷,如基础知识不扎实,操作技能不过硬,行业背景不突出,综合素质不够高等。尤其是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保障食品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维护我国国民食品供给的安全性以及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性,需要培养大量的具有现代质量管理知识和分析测试技术的食品质量检测与安全控制及其管理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 人才培养与课程建设目标

食品检测与管理专业服务于食品行业,而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第一物质基础,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正处于由“吃饱”向“吃好”的转变进程,提高食品加工行业的整体生产与管理水平,确保食品产品质量与品质的稳定,优化食品生产管理,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要求,广大食品行业企业和相关单位面临的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3 食品检测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3.1 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课程体系构建时采取“倒推法”,建立了“三闭环”的反馈机制。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

3.2 以职业能力模块为核心进行构建课程体系

3.2.1 解构学科体系,设立课程模块 在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分别设立了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和专业综合知识模块,该三个知识模块之间互为补充,共同促进。

3.2.2 能力训练为重点,遴选课程内容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以能力训练为重点,充分体现应用的目的,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对理论内容进行精简,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突出理论知识对操作能力的指导作用。

3.2.3 以项目和任务为中心,优化课程组合 采用模块化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模块,对于不同阶段,结合能力要求,将设计分为若干个项目,同时将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将讲、学、练进行结合,逐步完成每一个任务、项目、模块,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最终提升能力。

3.3 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方案

3.3.1 搭建知识能力“双平台” ①“基础知识平台”:通过对法律法规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学习,进而搭建培养学生素质的平台。②“基本能力平台”:通过对化学基础与分析技术、微生物学、化学检验技能训练等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进而搭建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

3.3.2 建立专业能力和素质教育“三模块” ①专业能力教育模块:通过学习肉品、面制品、冷冻食品加工等课程,进而使得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②素质拓展教育模块: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专题,以及学习饮食与健康、餐饮文化等选修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③能力拓展教育模块:开设“食品企业生产运营”、“实验室建设管理”等课程组,学生通过选择相应的课程组进行学习,进而便于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3.3.3 实施“五阶段”专业能力培养过程 ①职业体验培养:在第一学年过后的暑期,安排学生到企业或检测部门参加生产、服务工作,进行职业体验,了解行业情况。②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在第一到第四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③入职实训培养:在第五学期,针对工作岗位的关键技术和常规技术,开展3周的专业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④顶岗锻炼培养:第五学期后半段,安排学生到食品生产、服务、管理一线进行顶岗工作,进一步锻炼专业技能。⑤就业磨合培养:第六学期全学期,学生结合自己的就业意向和去向,选择企业和本行业其他单位,入职顶岗,进行就业实习。

“双平台+三模块+五阶段”的培养教育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一是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先学好基础知识,学会基本能力,通过这两个平台,为下一步提高素质、学好专业技能打下基础;二是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针对面对的行业和岗位,通过五阶段的培养;三是充分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思想,培养过程与行业、企业融合,与职业资格考试对接。“双平台+三模块+五阶段”的培养教育模式如图2。

4 结论

为保障我国国民食品供给的安全性以及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性,通过改革食品检测类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不断提高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近几年的实践也表明,改革后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十分有利于培养大量具有现代产品安全专业知识,熟悉产品质量管理,熟悉各种质量管理体系运作和相关食品法律法规标准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毕业学生也受到了广大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贡汉坤,王尔茂,江建军.我国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设置的问题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8-30.

[2]岳晓禹,刘艳娟,李自刚,李欣.高职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1):61-62.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现状 趋势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的计算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各个行业中,并且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这主要因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不但给一些企业带来了优秀的管理系统,同时也促进了信息化技术的有效拓展,人们生活和工作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对计算机应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只有不断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一、计算机应用现状分析

(一)计算机应用的定义

计算机面世的初期,只是被定义为一种单纯的计算工具,但计算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飞速发展,却大大的出乎了人们的意料,因此它不再是单纯的完成高速率的计算的数据处理工具。

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计算机的应用是无所不在的,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国家科技事业的左膀右臂还是私营企业的拐杖助手,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计算机应用作为一门特殊学科,它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计算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等,使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融合,是整个计算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计算机应用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计算领域两种,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历程和前景

计算机的兴起要从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说起,在这一时期,计算机的应用仅仅是作为数据处理的工具,应用行业也只是国家的相关要害部门。

第二阶段,主要是计算机的应用得到拓展的时段,已经由最初的单纯性的数据处理工具向工商业事务处理、企业信息管理方向扩展。

最后要说的是70年代以后,计算机的应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普及,应用行业发展为经济、农业、军事、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研发等等行业,甚至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良好选择,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应运而生,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来说,无益于如虎添翼,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人们开创了最便捷的现代化的信息社会。

二、计算机发展现状描述

(一)应用领域

1.科学研究和计算

计算机作为数据处理工具这一职能,沿用至今,这是计算机诞生的初衷,并且计算机高运算速度以及逻辑判断能力,在应用的过程中还在被不断的提升着,甚而因其开创了很多不曾定义过的学科。

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于信号的自行检测,以及相关的后期处理的环节上,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检测系统。计算机检测系统随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不断的得到完善和推进,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引领工业企业自动化发展的重要依靠。

3.信息化管理

现代化社会,企业的运行都已经进入到无纸化办公时代,信息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保证,那么对数据资料的加工管理与操作的有效完成,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发展,在很多机构和生产企业中,出现了管理信息系统、制造资源规划软件、电子信息交换系统等几个新概念,这些新技术新元素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进一步加快了我国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4.智能技术的发展

科学家们在不段尝试将人工智能元素用于计算机的应用系统,使计算机系统年个女友具备人类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判断。

(二)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1.开创信息化社会

我国的计算机发展技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对整体的社会发展还没有显现巨大的作用,但基于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影响,人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其价值,因此,在我国相关部门和民众的支持下,计算机技术和应用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着。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在开发以及使用领域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2.增加了社会各部门以及民众之间的交往

相对于网络信息给人们带来的便捷相比,在实现信息化之前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只能通过信件,信件的特点就是用时长,容易丢失,并且容易误失良机,基于上述特点,人们使用信件的频率并不高。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推广以后,人们在时间上实现了实时通话,并且还可以通过视频等通信软件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自然而然,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增多了,有效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传递,在促使社会信息广泛传达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人与人之间亲密感,推动了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不仅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比如,在企业的工作当中,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召开网络会议;在学习方面,可以通过电脑实现远程教学。

(三)计算机应用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到如今,虽然发展速度快,发展的潜力大,但是在目前的现状来看还是有待提高的。一件事情从发展到完善,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应用的发展水平还不算高,在企业中的应用还没有达到十分成熟的程度,甚至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网民数量也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数字,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我们大力去普及。

2.计算机的应用在各个地区的相关领域内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相撞不平衡造成的,沿海地区相对内陆和西北等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政策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接受新事物方面的信息和接受程度上面也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

3.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发展所需的相关条件和政策力度不够。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相关部门的经济和政策方面的支持,而国家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发展的投入直接决定了其发展程度。目前来说在我国的大行工程和重要领域的应用系统,使用的都还不是我们自己设计研发的软件,因此如果要迎头赶上国外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就要求我们在软硬件研究以及技术开发上加大力度,国家政策方面做出更多的配合和支持。

三、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

(一)功能巨型化

计算机的初始功能―数据处理和计算,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增加存储量,增加其功能类别,在水平是赶超世界现有的水平。

(二)应用微型化

计算机的应用细化到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小型仪器设备的应用,是的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实现智能化操作,微电子技术会日益得到发展,对于人们来说,微型电子设备,掌上电脑,等先进的设备,渐渐为人们所熟知应用。

(三)网络化

在未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运行的诸多环节上,互联网应用将会无处不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得到全面化的普及,不论是银行系统、商业系统还是交通运输系统,互联网技术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智能化

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会得到进一步开发,计算机用于人工智能化的研究方向的出现,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万事万物以人为本,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以来亘古不变的宗旨,而人工智能的出现以及应用,无疑会把人类社会推向更高水平信息化的新时代。

四、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社会的必然,也是人们的众望所归,各个领域和行业的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计算机的应用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效率,让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社会充满期望,我们一定要加大力度,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相关的技术,让我们早日成为世界上计算机技术的高水平国家,为我们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进一步让我们成为世界强国。

参考文献:

[1]朗海艳.浅谈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纵览,2012.

[2]龚炳铮.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自动化博览,2003.

[3]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第6篇

一、黑龙江省农村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传统服务业平稳发展

近年来,我省农村服务业一直处于平稳发展状态,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我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分析来看。一是农村服务业产值快速增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保持平稳。2009年-2012年,农村服务业产值从28.7万元提高到43.8万元,年均递增14.9%;农村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4.2%提高到14.4%。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农村服务业就业的比例上升。2009-2012年,在农村服务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1280人增加到1533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从9.7%提高到11%。三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来源于农村服务业的收入所占比重逐年增加。黑龙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年—2011年,农民人均服务业纯收入由135.2元提高到255.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从2.6%提高到3.4%。

(二)农村新兴服务业正在崛起

目前,我省农村服务业包含了农村交通运输和邮电、批发零售贸易与餐饮、金融、保险、公用事业、社会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信息等多个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特别是与“三农”工作关系重大的科技信息和农民教育等一些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一是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我省目前已建成四级农业信息网络,各市、县、乡、村,以及各级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都设立了农村信息化服务机构或信息服务点,全省13个市(地)都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有7个市(地)、8个县(市)建立了“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服务综合平台,全省现有专兼职信息员达到13600人,农村信息化服务覆盖率达到97%以上。二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已全面实施。我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应对农业灾害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2012年举办各类培训班1.23万期、广播电视讲座2020期,累计培训农民360万人次,培训种植业专业技术人员3800人,举办科技大集723个,发放科技资料300多万份,科技人员下乡3.5万人次,开展科技咨询77万人次。

二、黑龙江省农村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城乡差距较大,农村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滞后

由于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差距较大,我省农村服务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偏低,消化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农民从服务业得到的收益不多。因此,无论消费层次还是消费市场,农村服务业都无法与城市服务业相提并论,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特征明显。以2012年为例,我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村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4.4%,不仅与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50%左右的水平相去甚远,而且与我省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

(二)缺乏总体规划,农村服务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长期缺乏总体规划,农村服务业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难以适应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宏观背景,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难以促进农村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必将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目前我省农村服务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仍不明显,始终存在行业定位不准、档次不高、效率低下、小而散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从我省现有农村服务业的总体情况看,经营项目仍以传统的第三产业为主,新兴的服务业不多,经营方式仍以单家独户的农户经营为主,而且经营规模小,没有形成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农村服务行业。

(三)缺乏配套政策,新兴行业难成规模

由于现行政策的不配套,长期困扰我省农村发展的融资渠道、农业保险、科技、信息、生产与销售服务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致使新兴农村服务行业发展困难。以从事融资服务的农村信用社为例,由于农户可供抵押资产有限,缺乏风险担保机构和个人,贷款“门槛”高,所以农民贷款难、贷款数额小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从我省农村固定观察点2012年数据来看, 年末借入款余额594299元,其中银行、信用社贷款余额133000元,仅占借入款余额的22.38%。

三、推进黑龙江省农村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上下联动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

目前,我省已经进入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各级党委、政府应该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出发,大力推进农村服务业发展。一要认真宣传发展农村服务业的重要性。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营造上下联动的发展氛围。二要切实加强领导。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建立农村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考核机制。三要构筑农村服务业发展平台。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按照城市带动农村的方式,实现城市服务业向农村的延伸和扩散。

(二)认真制订农村服务业发展规划

我省今后要重点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业,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全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调整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思路,提高农村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制订较为详尽的农村服务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制订和完善综合扶持政策,增加对农村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改变目前农村服务业小而散、产出低的状况。农村服务业发展规划,应分阶段确定主攻方向:近期要以扩大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面为主;中期要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档次为主;远期要以全面实现城乡服务业一体化为主。

第7篇

关键词 冷链物流企业 转型 生鲜电商

电商市场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庞大市场,而生鲜电商是电商行业一个新兴的重要市场,能够为居民提供大量高品质、新鲜、有营养的生鲜食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本应迅猛发展的生鲜电商却遭受冷链物流因素的严重制约,面临着自建物流玩不起也玩不好、第三方物流又存在着系统冲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冷链物流公司既具备先进的技术,又拥有庞大的基础设施。那么能不能让具备冷链物流基础的冷链物流企业来做生鲜电商呢?冷链物流企业能不能凭借自身的冷链优势来做好生鲜电商?生鲜电商的高毛利、巨额资金流能不能带动冷链物流企业提高自身的冷链物流能力,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企业在生鲜电商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一、行业现状

(一)冷链物流的现状

自1950年出现冷链物流的概念后,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便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冷链物流最初只是改造部分保温车用于肉食品外贸出口,而到了近些年,已经拥有了3万多辆保温车、7000余辆铁路冷藏车,先后投资建设了10多座总面积为800万平方米的气调冷藏库,且已初步形成全国配送网络。

然而,与设备快速发展相对应的却是我国目前冷链发展的严重滞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生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成为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给冷链物流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困难。目前,我国的冷链行业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现象在大型城市中尤为突出。

(二)生鲜电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十分火爆,被称为中国电商市场的下一个千亿市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相较于2013年的130亿整整增长100%。各大电商平台都发现了这个商机,纷纷采取行动,如京东7000万美元领投了“天天果园”,阿里巴巴投资了“易果网”,这已成为一个流行趋势。

尽管生鲜电商的市场前景一片大好,然而在生鲜电商的火热发展中,由于生鲜B2C冷链外包讲究品质、物流成本很高以及自建物流费用昂贵的问题阻碍了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

二、冷链物流企业转型生鲜电商分析

(一)生鲜电商中冷链物流的现状调研

通过查阅生鲜电商的行业现状以及行业中的冷链物流现状的资料,我们分别针对生鲜电商的核心客户及其购买力、生鲜电商的优势、目前生鲜电商存在的不足、人们对于生鲜电商的期望的调研和生鲜电商中的货物平均到货时间、顾客对于冷链物流运输的期望值、目前生鲜电商在冷链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两份问卷:生鲜电商的行业现状和生鲜电商中的冷链现状,采用线上通过问卷星等线上调查平台发放和线下选择了上海三个不同区域发放的方法进行问卷随机发放。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于生鲜电商的物流配送并不满意;送货周期太长,售后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是阻碍生鲜电商推广的主要问题;70%的受访者对于生鲜电商的建议都集中于物流上的改进;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有网购生鲜类产品的经历;目前的生鲜电商物流以常温配送为主,专业的冷链运输仅有少量;因为运输问题而导致生鲜产品变质的情况在目前的生鲜运输中普遍存在;目前的配送速度与客户的期望值差距较大;商品到达客户手里时的品质和配送人员的工作态度最受客户的关注。

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认R到:生鲜电商市场方兴未艾,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待发掘市场;生鲜电商行业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利润源,而且目前的生鲜电商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在冷链物流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果转型成功,不仅能够解决冷链物流的运输网络问题,生鲜电商会有惊人的经济效益产出,而且冷链物流企业具备生鲜电商平台渴望的物流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强大的物流优势,就可以在生鲜电商行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二)冷链物流企业转型的SWOT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冷链物流企业是否有转型生鲜电商的潜力与机会,我们选取了荣庆物流、领鲜物流、波隆物流、顺丰公司、郑明公司等几个冷链物流企业,对他们就转型生鲜电商做了SWOT分析。以郑明公司为主来深入剖析冷链物流企业向生鲜电商转型的可行性。

根据对多家公司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多家公司转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生鲜冷链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多先进的理念和大量资金注入保障生鲜冷链的发展;在生鲜冷链这一新兴的领域存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但并没有出现异军突起的状况,企业更有机会打开市场,扩大知名度;需要有雄厚的资本条件来应对初始发展期的生鲜冷链,在仓储、运输、配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改进;新《食品安全法》对于生鲜冷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企业可借此契机加快加大发展冷链物流,但自身应具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由表1对郑明公司的转型分析可得到:生鲜电子商务由于物流成本等不可抗力因素,价格相较于其他物流较高;生鲜电子商务竞争对手较多,想要占到一定的市场份额需要有自身出众的特点和优势;需要进一步利用冷链物流的技术来降低成本一类的价格因素;要有足够的成本支付能力来应对起步阶段的电商平台。

三、转型风险与收益问题

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固有领域,转型进入另一个行业,会有许多的未知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必然是因为利益所驱动。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收益为基础,那么企业从冷链物流企业转型成为生鲜电商能带来哪些收益?而多方面的风险预测是否能够进一步确定冷链物流企业向生鲜电商转型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困难?对这些风险与收益进行比较,才能从根本上看出现代冷链物流企业向生鲜电商的转型是否可行。

(一)转型收益

在冷链物流转型到生鲜电商的过程中,对于冷链物流企业有以下好处:目前生鲜电商行业没有绝对的领头者与巨无霸企业,虽然竞争对手众多,但竞争压力小;冷链物流所具有的传统企业的低毛利、大投资、资金回笼缓慢等特点可由生鲜电商行业高毛利、高现金流进行改善;依靠电商来聚拢资金发展自身的物流,而自身物流能力的增强又能增强自身生鲜电商平台的竞争力,形成良好的循环;目前的冷链物流企业大多陷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急需一个渠道来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可通过转型生鲜电商在快速发展中掌握更多的行业话语权。

(二)转型风险

第一,产品风险。虽然生鲜电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购买的产品质量缺乏保证;二是部分商品的配送周期太长;三是配送范围较小,这种吊胃口的方式确实只能让人望“生鲜”感叹。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淘宝聚划算上的遂昌猪、四大鲜果、巴美淖尔羊肉、双11聚海鲜、褚橙、柳桃等案例,向人们证明了想要做好生鲜电商保证产品质量是关键。但是,生鲜产品不可控因素有很多,它们都是生鲜电商存在的隐患,2013年初的死猪黄浦江漂流事件,即便它成全了淘宝的“遂昌高山散养猪”,也仍旧不能为生鲜电商的风险画上句号。对生鲜电商而言,任何的质量监管上的不足,都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第二,竞争对手风险。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相较于2013年的130亿整整增长100%。各大电商平台都发现了这个商机,纷纷采取行动:京东7000万美元领投“天天果园”;阿里巴巴投资“易果网”;有意思的是,亚马逊也公布了密谋多时的生鲜馆,包括我们熟悉的美味七七、21cake等。面对如此多的竞争对手,由冷链物流企业转型而成的生鲜电商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如此多的竞争对手中突出重围,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冷链企业如果利用好独特的冷链技术优势,竞争对手的风险会分散、转移到产品风险以及其他风险中,更容易取得转型的成功。

第三,法律风险。由于电子商务活动范围不受地域限制,一旦发生纠纷,如何确定司法管辖权以及所适用的法律成为难题,也使电子商务企业可能面临管辖权和适用法律超出其期的风险。应对这种类型的风险,公司可预先通过合同约定发生纠纷时管辖的法院和所适用的法律。我国《电子签名法》明确了其证据力,但由于电子证据容易被毁坏,公司可以在交易前预先约定符合可靠性、完整性等要求的技术标准,并可以通过专业人员对电子证据进行保存、提取,采取公证的方式对电子证据进行保全。与此同时,公司也应尽量利用商法自治性规范、通过合同的约定,规避由于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法律风险

四、转型建议

冷链物流行业的转型需要在充分考虑转型的风险与收益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产地、批发市场等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早日实现转型后的供应链运转的高效率与完整性。同时,高成本是阻碍生鲜电商发展速度的最大问题,却是冷链物流行I转型的最大优势。冷链物流行业在进入新行业的成本问题上应结合冷链物流的技术选择合适的运输包装来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产品风险,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同时,冷链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资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做好速动资产变化的对策,盘活企业资产。

五、结语

冷链物流企业转型到生鲜电商可以使冷链物流企业拥有绝佳的竞争优势,更小的竞争压力,并且增强自身生鲜电商平台的竞争力,更优地追求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追求更多的利益。面对行业发展滞后、利少投资大的发展瓶颈,冷链物流行业想要发展,想要突破自身瓶颈,要想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不落伍,只有正确认识转型中的生鲜产品风险、竞争对手风险和法律政策风险,做好转型细节处理工作,开展转型到生鲜电商的行动,就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使冷链物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上海电力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小婷.中国冷链物流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东北农业大学,2011.

[2] 郭荣村.电商生鲜冷链的五大难题[J].大众投资指南,2014(10).

[3] 吴镜.基于顾客视角的生鲜电商物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6.

[4] 赵冕.生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5.

[5] 福瑞集团. 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B/OL].百度文库,2015.

第8篇

关键词:特许连锁;对策;业态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特许连锁经营发展现状

(一)连锁商业持续高速增长,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连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从总规模看,近五年,100强企业的总销售规模平均增幅超过 4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 2002~2006年,分别为6.0%、7.8%、9.3%、10.5%和11.2%,五年内将近翻了一番。近几年,100强企业的门店规模、营业面积和员工平均增幅为41%、44%和39%。可以预见,连锁经营作为新型的流通方式,将在我国流通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特许连锁经营向多业态、多行业领域拓展。从业态看,有食杂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建材店、购物中心、厂家直销中心、电视购物、邮购、网上商店、自动售货亭、电话购物等17种业态迅速发展起来;从行业看从餐饮、家电专业店到家居建材专业连锁店、连锁药店、服装专卖连锁店、折扣店、休闲饮品店、IT专业店、烟草糖酒店扩张;从有形商品经营向服务经营扩张,几乎覆盖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可以预见,今后连锁经营会向更广的领域和行业发展。

(三)特许连锁经营更多地开始向城镇发展。连锁企业在城市市场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通过特许经营开始由城市向周边地区延伸,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胶东半岛等比较发达的地区,一些连锁企业有半数以上的店铺开在县级以下的乡镇,如上海联华超市、广东东莞美佳超市等,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通过特许连锁经营方式利用自己的商誉、经营技术及商品采购优势向周边地区扩展。

(四)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在所有制成分上,国有流通企业是连锁经营的主力,集体、民营、股份制、外资等其他资产主体的连锁企业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企业为主,集体、民营、外资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格局。同时,随着加入WTO国外连锁业巨头加快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国内国外企业在连锁领域合作、竞争、共存的态势日益加剧。

二、我国特许连锁经营发展中的问题

(一)我国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与品牌较少。从特许经营微观主体的发展可行性看,要发展特许经营依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支撑,没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就不能吸引到加盟者。我国名牌企业与名牌商品的数量较少,除一些老字号企业外,目前国内开展特许经营的企业大都新成立不久,自身被消费者接受尚有待时日,要得到加盟者的认可更需要有一个阶段和历程。

(二)特许经营企业总部的管理尚不成熟。由于我国连锁经营刚刚起步,而特许经营是连锁经营的高级形式,加盟总部必须要形成一套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之后,才可能以许可授权方式向外输出。而我国连锁经营尚处在初步阶段,许多连锁企业本身还在摸索之中,经营管理规范化呈现不高,许多企业还是家族式企业,规章制度尚未取代传统的经验管理,在本身管理不成熟的情况下,较早推出特许经营计划,加盟总部无法对加盟店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提供后续服务,极有可能导致特许失败。

(三)特许经营双方的道德问题。在特许经营发展初期,由于法律不完善及人们分辨力不高,很容易出现一些诈骗行为。如,加盟总部收取过高的特许费又不提供后续服务,或完全凭主观思想,未经实践的业务以特许经营方式出售,或分销一些粗制滥造、本无销路的商品等等;加盟者法制观念淡薄,不遵守合同约定,随意撕毁合

同的事例时有发生。这些都会对特许经营的顺利发展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特许连锁经营发展对策设计

(一)采取倾斜政策,扶植自己的品牌。为了推动特许经营的发展,在引进国外资金合资合作方面,应对本国名牌采取保护性措施,使之不至于被外国牌子所取代。同时,政府应采取倾斜政策,把经验、资金提供给有优势的企业,鼓励企业发展特许经营,形成中国特色的特许经营模式,让中国的特许经营品牌走向世界。

(二)必须强化连锁系统的总部功能。没有一个强大有效的连锁总部便没有连锁经营。连锁总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统一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经营理念是共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力量。连锁企业不仅要做到“有形”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形成这种“无形”的统一。与此同时,连锁企业要有统一的经营目标、经营战略,使连锁系统的每个环节、店铺明白自身的使命、方向和任务,以实现协同作战。如沃尔玛的“天天平价”、“诚实经营”、“顾客总是对的”、“一站式购物”等已成为企业的理念和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连锁经营“形”散而“神”不散。

2、要建立统一的决策、指挥和策划系统。没有统一化、一体化、计划化、整体化,连锁经营将是一盘散沙,无法产生连锁效应。因此,连锁总部对整个连锁系统应该统一进行经营定位、统一经营计划、统一开发网点和整体布局、统一门店形象设计、统一广告宣传和营销策划等。

3、推行标准化管理和科学化的业务流程。要按照连锁经营“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作业标准和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先后有序、井井有条的业务流程,并使这些标准、制度和流程手册化。只有进行手册化、标准化、简易化管理,才能方便连锁店铺的复制,加强连锁规模的扩张。连锁经营依赖于统一经营管理方式和价值链而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某一环节控制的失策和失误,整个连锁系统都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实行集中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4、组织人力资源的统一开发。特许连锁经营是一种流通业知识产权的许可,它涉及流通业、工业、科技、法律、管理甚至包括农业等诸多领域,需要一大批特许连锁经营的专门人才。虽说我国已经培养了一批懂知识产权的专门人才,但对知识产权、流通服务业等都精通的人才还不多。因此有必要培养一批既懂流通又懂法律的人员,必要时应选派专门人才到国外学习,以弥补这方面人才的欠缺。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并挖掘多种渠道,动员各方面力量举办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和研讨,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普及连锁知识。

(三)发挥政府的功能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保障特许经营健康发展。我国在引进特许经营概念、进行特许经营实践方面,应当吸取国外经验,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制定法规方面,对特许经营的定义、许可的范围、技术秘密的界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相互间的关系、交易的方式等进行规范,使特许经营有法可依,这是特许经营正常发展的有力保证。

2、完善市场机制。特许连锁经营的发展需要以健全的市场机制为基础,目前我国市场阻碍特许经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市场的条块分割状况相当严重。由于地区保护主义及狭隘的部门观念,我国许多企业都是按行业或地区组织起来的,地区封锁、条块分割的现象十分严重。特许经营要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条件就是实行规模经营,因此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职能,不要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而应着重在破除体制障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协调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给特许经营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发展特许连锁经营中介组织。一个行业的发展,中介组织是催化剂,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国外特许经营发展来看,中介组织能够缩短特许经营的开发周期,提高特许体系的成熟效率。通过中介组织可以减少特许人与受许人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中介机构是营利机构,主要包括:管理咨询公司、广告策划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专业评估机构,等等。

4、发挥特许连锁经营协会在特许经营中的作用。特许经营协会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潜在加入者提供了认识学习特许经营模式的平台。该协会应制定行业会规,积极进行交流、与高校流通领域加强合作,更多地进行一些理论的研究。同时,应建立特许连锁经营企业的数据库,对违规企业进行批评,同时也要对优秀企业进行报道,以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行业环境。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国际统计局贸易外经司课题组.我国连锁商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商贸经济,2003.5.

[2]李敏.我国零售商业连锁经营现状分析[J].统计研究,2004.11.

[3]陈高宏.中国特许经营步入新时代[J].中国商报,2003.8.

[4]杨丽.特许经营“特”在哪里[J].企业研究・策划&财富,2003.11.

第9篇

1.从国内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例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例逐步上升

在内蒙古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十五”以来,我区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全区经济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0年的22.8:37.9:39.3演进为2005年的15.1:45.5:39.4,农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下降,工业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服务业比重有所提升。200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进一步演变为13.4:48.6:38,非农产业比重又有所下降。

2.从第三产业经济总量变化看,第三产业增长迅速,规模不断扩大

自90年代以来,内蒙古经济总体快速增长,GDP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8.65%(见表1)。区内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直至今日第三产业仍保持着快速增长趋势,2003年到2005年三年均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其他各年份有高有低但仍以19.65%的平均增长速度上升。

3.从就业人员中三次产业比例变化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基本呈上升态势并趋于稳定

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来看,1990年三次产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5.75:21.78:22.46,到2002年这一比例达到50.85:15.99:33.1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上升10.7个百分点。2003年到2006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的较高水平(见表2)。从全国来看,这一比例由1990年的60.1:21.4:18.5改变为2002年的50.0:21.4:28.6,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上升10.1个百分点。全国三次产业从业人数构成变化呈现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三产业比例上升的变化趋势,内蒙古也基本符合这一变化趋势。

4.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传统第三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

2005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32.8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7%,比“九五”时期快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结构有所改善,2005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55.9%下降到54.7%,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见表3)。2006年,第三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增加值达到1818.77亿元,同比增长14.5%。

二、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繁荣发展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许多发展中的缺陷与不足。

1.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较低,总量不足

区内第三产业的产业活动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传统行业,因此,我区第三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目前也面临着低水平和低档次以及第三产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等深层次问题。从2005年西部12个省市第三产业的情况来看,区内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在整个西部地区排第八,而区内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全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更是甚微。

2.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传统行业居多,新兴行业较少

传统行业的兴旺并不是第三产业发达的标志,而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行业的发展水平才反映了第三产业的水平和档次。我区这些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要素、提升技术水平等却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内蒙古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还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一层次占的比重大,而信息服务、科技、金融、保险等非物质生产部门仅占第三产业的41.93%,差距还较大,因此需加快发展这些行业,适时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

3.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

从目前从业人员构成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构成比例还没有发挥出其吸收社会劳动力容量大的优势。劳动力多数停留在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其比例远远低于第一产业。从各盟市第三产业的从业情况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仍然占三次产业中的大部分,2000年到2005年只有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有所增加(见表4),其他各盟市均有所下降或者持平。

4.第三产业在产业发展的高度化、规模化、专业化等方面还表现出明显不足

首先,金融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其次,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落后,扩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方面需要进一步体制创新和观念创新,提升能级。第三,在知识服务业发展方面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合作能力欠佳,特别是与国际体系接轨的能力不强。

三、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服务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运用现代营销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经营方式的服务技术的应用,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提高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人业人员的比重,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

2.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开拓资本市场,拉动全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我区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合理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符合全区整体经济发展战略要求。一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用足国家信贷政策,用经济手段确保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有竞争力、经济效益看好的服务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二是要积极培育上市公司后备军,内蒙古现有的上市公司数量过少,必须大力推动企业上市,此举不仅会为企业带来极为宝贵的发展资金,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资源向内蒙古转移,从而加快全区经济发展的步伐。

3.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就业服务和劳动力市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应逐步推进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竞争择业,主体双向选择,城乡统筹协调,社会提供服务的劳动力市场的建设。通过竞争择业和工资杠杆促进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加强下岗人员的转岗、转业培训,逐步建立和形成安置分流下岗人员的专门渠道和机制,搞好人才开发、职业介绍、转业输送等服务工作。

4.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开发战略。从目前情况看,内蒙古“科教兴区”战略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脱节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科技落后、人才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自治区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5.要以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我区沿边和地跨“三北”区位优势以及地方特色,加速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改变目前全区旅游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长期低下,旅游业尚存在景点雷同等不利局面。应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及服务水平的建设,充分开发自然景点等旅游资源,组织有意义和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通过旅游业带动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等以旅游为依托的行业迅速发展,使其成为我区第三产业真正进入快车道的重要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张健仁.第三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张逸凤.贫困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分析[J].甘肃农业,2006,(12):112-112.

[3]阮文玲.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J].财贸经济,2000,(1):75-78.

[4]贺爱钟.中国第三产业的结构现状、问题及调整思路[J].科学经济社会,2001,(1):35-38.

[5]高玲侠,王锦.论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开发[J].财经科学,2000,(4):82-85.

[6]周靖,李艳纯.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2):120-126.

[7]吴晶英.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内部结构变动分析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40-44.

[8]付瑞利.内蒙古第三产业发展情况探析[J].内蒙古统计,2008,(1):14-15.

[9]赵丽.内蒙古第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内蒙古统计,2000.

[10]马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快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J].内蒙古统计北方经济,1997,(2):16-18.

【摘要】近年来,内蒙古经济迈向高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内蒙古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本文从定量的角度,多方面对内蒙古第三产业进行剖析,并对其主要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进而分析了内蒙古第三产业的经济结构。

第10篇

关键词:闽南;茶产业;环境法律问题;探究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闽南地区指的是福建南部的泉州、漳州、厦门等地。自古以来,闽南地区就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并逐渐形成了浓厚、影响力颇大的闽南茶文化氛围,广为人们所称道。当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在发展与竞争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从法律的视角对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以找到一条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高速发展之路,闽南茶产业也是如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清闽南茶产业发展需要遵循的政策法规,科学探讨闽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法律问题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对于闽南茶产业的再繁荣、再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1闽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闽南茶产业兴起于唐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闽南茶产业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形态、成熟的运作机制,无论从产业层面来说,还是从文化层面来说,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时至今日,闽南茶产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生产规模,从茶叶种植、采摘、制作、销售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机制,具备了较强的茶叶市场竞争力,茶叶销售遍布国内外,仅漳州一处有机茶年产值就可以突破1.5亿元大关,可谓是茶产业中的强者。从茶叶制作的科技水平上来说,闽南茶产业也没有落后,由于闽南地区多数茶企业都比较重视茶叶生产科技的提升,闽南茶产业目前的科技水平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在某些流程中达到了行业内的领头水平。从市场体系方面来看,闽南地区的茶叶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实现了合理化,闽南地区各茶企业在全国设立的茶叶销售办事处、茶庄、旗舰店不计其数,闽南茶产业市场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信息化、数字化的鲜明趋势,为闽南茶叶产品的宣传、销售、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产业链条方面来说,闽南地区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链条基本完善,生产效率较高,产品质量有保证,并基于稳定的茶叶生产、加工链条,构建出文化品位较高、文化氛围浓厚的闽南地区茶叶品牌,与品牌相关的茶产业周边产品、服务也在一并发展,发展势头较好。但客观来看,闽南茶产业当前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地区发展水平不均、地区茶资源利用不充分、创新性较差、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相关主管部门监管效果差等情况。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对闽南地区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2闽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需正视的环境法律内容

任何一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正视和遵循相关的环境法律内容,这是社会正常运作的需要,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于闽南茶产业来说,同样如此。在此,将闽南地区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正视和遵循的环境法律内容分析如下:

2.1中央对于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定

中国是茶叶种植大国,国内有数量众多的茶叶企业,因此必须有完善、有力的茶产业环境法律规定对行业发展进行约束、引导。在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定方面,中央一直颇为重视。2001年农业部陆续了《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853-2004)、《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NY5199-2002)等行业标准,对茶叶产地的水、土壤、空气等从源头进行了规范。2006年6月,国家质监局了《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对茶叶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环境等进行了细化,《细则》对茶叶的生产环境规定,茶叶企业生产场所应离开垃圾场、畜牧场、医院、粪池50米以上,离开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进一步对茶叶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做出了明文的规定。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中央对于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定是较为完善的,这是基于中国作为茶叶大国的基本现状,也是基于辅助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需求。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际对于茶叶产品评价标准的不断细化,对于茶叶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中央在茶产业的环境法律方面,还将会继续出台更多的、更细化的、更具有可行性的规定,以进一步提升国内茶产品的整体质量,提升国内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2.2地方对于闽南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定

对闽南地区来说,茶产业是极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是地方GDP的有力贡献者,因而闽南地区政府对当地茶产业的发展颇为关心,从政策、法律、资金、技术等方面,都给予了足够的倾斜和支持。为进一步规范闽南茶产业的体制机制,加强闽南茶产业各个运作流程的科学管理和严格约束,闽南地区政府公布了闽南茶产品的综合评级标准,要求各生产企业按照相关的茶叶生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杜绝质量低下、名不副实的茶叶产品流入市场,避免对闽南茶产业品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乌龙茶等闽南地区代表性的茶叶花色品种,政府出台了细化的茶叶产品质量认证标准,率先执行ISO和HACCP的产品认证体系,对现有的茶叶质量检测体系、检测技术进行了逐步的完善,力求通过标准化的执行策略,提升闽南地区茶叶产品的综合质量水平。为顺应食品行业发展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放心的茶叶产品,闽南地区政府重点推行了有机茶产品的管理标准,加强有机茶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从生产环节进入销售环节的所有闽南茶产品都是绿色无公害的。通过持续不断的环境法律摸索和构筑,目前闽南地区茶产业发展的环境法律法规、质量评价标准、检测检验制度已经较为先进,对于闽南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而这些规定、标准,都是相关闽南茶企业需要正视和遵循的。

3关于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机制的思考

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机制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闽南茶产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闽南茶产地对无性良种的推广,虽然提高了茶叶产品与品质,但是却导致了茶树资源的消失,许多传统的优质品种已经没有了初始的风格。与此同时,全球环境的恶化导致了闽南地区生态系统逐渐呈现出脆弱性的特征,而这给闽南地区茶叶资源的多样性带来了挑战。另外,在一些茶园的管理中,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以及掠夺式采摘方式,导致许多茶树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其次,闽南茶产业中的清洁生产问题。无论是茶叶种植地的环境还是茶叶的生产与运输过程中,都可能对茶叶形成污染。如茶园与茶厂周边的工厂、茶叶种植带来的农药残留、茶叶加工中的燃料污染、茶产品运输与存储中的卫生条件等,都会影响茶叶的清洁程度,而这也决定了闽南茶产业发展中必须构建起完善的清洁生产机制;最后,闽南茶产业出口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欧盟国家屡次提高进口茶叶的各项检测标准,是横亘在闽南茶产业出口贸易的“绿色壁垒”,需要闽南有关部门和茶企从源头抓起,严格审查各个环节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并一一提出解决方案。

4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的环境法律机制完善路径

法律所调整的,是权利义务关系,而环境法律所调整的,是相关环境开发主体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改善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环境法律调节的重点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约束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将对自然的破坏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最终实现可持续、健康的产业发展。在此,为进一步从生态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规范闽南茶产业发展机制,提出几点客观的、关于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机制的思考,供参考。

4.1闽南茶叶种植地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

从生物多样性的理论角度来说,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当中,无论物种的类型如何,也无论物种是植物还是动物,其生存环境都相对稳定,物种彼此产生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稳定联系,这构成了各个物种稳定存在的生态环境基础。将这一理论引入到闽南茶产业中,需要认清的是,闽南茶产业茶叶产品之所以质量稳定、产品特殊性长期保持,就在于长期以来闽南地区茶叶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未被显著破坏,基本的生态环境稳定性持续存在。因此,从环境法律的角度入手,未来闽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首要保护的就是闽南地区各类型茶叶产区特殊的生态环境,通过环境法律的强制约束力、高度警示性、积极引导性,保持茶叶产区的原生态面貌,杜绝现代化设施对于茶叶产地生态的破坏,维持其物种多样性、物种稳定性。其次,应当积极推进茶叶的生态栽培,开发地理位置优越的、环境面貌良好的茶叶产区,在保护周围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建设茶园、种植生态茶叶,以良好的自然状态、环境状态,为闽南地区标志性茶叶的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自然环境,并着力提升人们的茶叶种植生态意识。

4.2闽南地区茶产品清洁生产制度的建设

茶叶的口感与质量,是消费者选择茶叶产品的首要标准,而生产过程中加工流程、操作方式是否清洁、符合相关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茶叶产品的特殊口感。闽南地区茶叶的口感浓郁、自然、清香,为充分保持茶叶原生态的口味,就必须在清洁生产方法方面下功夫,构建一套与闽南地区茶产品生产现状相匹配的清洁生产管理制度,规范茶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一方面,要大力普及机械加工的茶叶生产方式,尽量避免人力加工对茶叶产品造成的污染,杜绝产品加工中粗制滥造、应付差事的行为,通过机械的可控性,提升茶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度。另一方面,要逐步完善茶产品加工过程中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在这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带头,在管理中积累经验、去粗取精,排除人力操作、不合格机械对茶叶产品的污染,逐步完善卫生管理制度。

4.3闽南茶产品出口贸易中环境法律问题应对策略

在出口贸易中,对于茶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往往更高,由于对绿色贸易壁垒认识不深、行业标准滞后等原因,闽南茶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容易受阻,这对于闽南茶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环境法律角度分析,闽南茶产品在出口贸易中,必须对绿色贸易形成更高一级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此作为产品出口导向,形成行业共识。此外,在茶叶产品种植和管理方面,应当积极和国际标准进行接轨,转变以往闭门造车的心态,搭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车,严格按照更高的、国际层面的茶叶产品检验标准组织生产,实施行业管理制度,对使用违规农药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和及时公开,维持良好的闽南茶产业经营秩序,推广与国际接轨的茶叶生态种植方式、科学管理策略,在保护原生态种植环境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意识、改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设备,让生态、自然、健康的闽南茶产品持续走进国内外的市场,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5结语

闽南地区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时至今日,闽南茶产业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中的影响仍然巨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产业与生态共同进步的发展理念下,闽南茶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为依托,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之路,重视相关环境法律问题,真正实现茶叶产品质量的提升、茶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这才是闽南地区茶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林艺珊,周巨根,蔡烈伟,黄国辉,王同和,叶秋萍,蒋芳市,李华钧.闽南茶叶产业化发展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茶叶加工,2010(2):9-11.

[2]张娴静,孙云.闽南茶史[J].中国茶叶,2012(1):29-31.

[3]彭强.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若干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

[4]张庆盈.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

[5]张露,冉景亮.产业低碳发展的环境法律规制与政策体系建构[J].前沿,2011(17):83-86.

第11篇

    内蒙古保险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保险业务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的保障作用日益增强内蒙古保险业恢复至今发展迅速,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显着的作用。内蒙古保险费收入从1980年的97.9万元发展到2010年2155372万元,总体增长22016倍;内蒙古保险密度和深度也不断增加(表2),这对人民生活安定和企业正常运作起到了重要的经济补偿与保障作用。(二)保险主体增加,市场竞争趋势加强1996年之前,内蒙古地区保险市场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独揽业务,到2010年底内蒙古保险市场主体已大幅增加。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5家、人寿保险公司家,并且新老公司都加快了向各盟市延伸的步伐。市场主体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保险网络覆盖面,拓宽了保险服务领域,市场机制逐步形成,竞争效应开始显现。此外,保险中介制度的实施初见成效。2010年底内蒙古有专业中介公司49家、保险兼业公司2914家。形成了种类比较齐全、遍布全区、布局合理、运作规范的中介市场体系。伴随着中介市场的不断发育,一个主体结构比较完善、初具规模与活力的保险市场,也已经在逐渐形成。(三)寿险、非寿险业务趋于合理化1996年按照《保险法》的要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实行产、寿险机构分设。这种严格的分业经营极大地刺激了寿险的发展,非寿险业务比重逐渐下降。1998年全区寿险首次超过财险业务收入。这表明业务结构已开始改善,市场适应能力加强,寿险营销业务全面展开,在整个业务的比重不断上升;产险公司也做调整,优化险种结构,降低高风险业务,增加了工程保险,责任保险等效益型险种业务。

    内蒙古保险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保险市场主体竞争能力不均衡2010年底内蒙古保险市场虽然有30家公司,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各盟市均有机构,其他保险公司大多只在呼和浩特市设有。并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凭借自身网点多、分支机构多的优势,几乎垄断了全区大部分的财产保险业务和人身保险业务(业务占比分别为44.99%和44.39%)。其他保险公司尚无法与之抗衡。内蒙古保险市场主体没有经过一个完善的发展过程,长期以来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两家国有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着重展业轻防灾、重规模轻效益、营业费用过高、管理不严、效率低、人情赔款、忽视服务的情况。经营管理方式的落后,必将制约内蒙古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二)业务规模偏小,与沿海城市相比尚存在差距保险业近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市场开拓只是刚刚开始,开发的力度仍然不够,与国内各地区比较也存在差距(见表3)。2009年保险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6%(见表1),全国排名倒数第三;保险密度为707.29元,全国排名21,且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内蒙古保险事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三)保险监管水平较低监管不力是导致市场非理性竞争和盲目追求保费规模的主要原因。在1998年以前,我国保险业的监管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由于人行保险监管人员缺乏、监管力度不够,区内保险公司无证经营、擅自提高保险费率和手续费的现象普遍存在。2001年中国保监会呼和浩特特派员办事处成立才使情况有好转,使监管工作得以加强。但内蒙古地域辽阔,国有保险公司分支较多,加之近两年新进入内蒙市场的机构如中国大地保险、中华联合保险等公司也加快了在盟市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内蒙古保监局监管人员的数量已出现短缺,跟不上保险公司快速扩张的监管要求。(四)保险中介人制度不够完善一个成熟的保险市场离不开健全的中介机构,内蒙古保险公司展业主要以个人和兼业为主,其他中介机构所发挥的作用很有限,虽然也委托银行保险业务,但业务并没有搞起来。在个人人展业中,由于个人人素质较低和保险公司缺乏必要的约束,尚存在误导投保人的现象。保险公司发展较快,可是各保险公司的资金状况限制了其业务拓展。(五)保险业务险种结构尚不合理目前,内蒙古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企业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而责任保险、农业保险处于较低的水平。内蒙古各家财产保险公司把业务重点集中在机动车辆保险上,必然会出现不正当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从而加大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在寿险业务中,内蒙古保费收入大部分来自普通寿险产品,而分红产品和健康保险所占比例却较低。说明居民对保险产品的认识还存在差距———寿险产品除保障和转嫁风险之外还带有一定的收益功能。

    加快内蒙古保险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保险产品创新,满足社会对保险的需求保险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既要借助于全国及国际经济大环境,又不能盲目跟随其他省、市,要依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把握住消费者的心理与地区特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占领市场份额,开发适合的险种,建立适应经济结构的保险市场。(二)完善保险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完善,包括保险人、保险中介人数量和结构的多元化。只有当市场上有足够数量的保险人、中介人时,市场机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保险监管部门应鼓励刚刚进入内蒙古保险市场的几家保险公司在全区各地、市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引导国内外保险公司涉足内蒙古保险市场,增加批准进入保险市场的保险主体,引入竞争机制,这样有利于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三)加强银保合作,使银行保险成为新的增长点内蒙古地区保险公司要及时转换经营意识,更新经营理念,要意识到开展银行保险业务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在银行保险的竞争中,谁行动早、落实快,谁就能抢占未来的较多保险市场份额。对此,保险公司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充分利用银行优势,在组织结构、人员安排、险种设计上下功夫,大力开展银行保险业务。(四)加强和完善保险市场监管体系要加强对保险人的监管。保险公司在选择保险人时,应该通过颁发《展业证书》的机会选择高素质的人员,通过《保险合同》明确双方的委托关系,发挥调整与被关系及约束彼此行为的作用。另外还要坚持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在运用监管机构进行监管的同时,应充实保险行业协会的力量,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利用制定公约或守则等形式对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自我约束,以增强保险公司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性。(五)实施人才战略我国保险业真正的竞争不是资产实力上悬殊,而是人才流失的隐忧。对于内蒙古保险业来说,要想在人才争夺战中稳住阵脚,必须实施人才战略———不仅要注重保险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逐步解决保险人才跟不上保险行业发展的问题。

第12篇

【关键词】我国经济;第二次转型;决定性时期

我国自建国以来经历了从公有制经济向计划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转变。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变化、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研究,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第二次经济转型。以我国经济转型为基础,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的强化。在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及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因及外因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满足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求,我国应建立以消费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战略,并通过经济第二次转型实现经济建设及发展目标。

1 我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现状分析

针对我国内外环境及条件的变化,我国现阶段正经历着第二次经济转型。新的转型时代正从传统加工生产向创新科技及低碳经济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确立了明确的转型及发展方向。随着“十二五”的到来,中央经济工作中明确了新时期经济转变的重要性。根据中央确定的经济转型目标,我国各企业也加快经济战略及会议讲话的解读,以此指导企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战略的科学性。针对“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现状,我国第二次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是要使我国成为经济强国。我国将从“十一五”的全球制造中心向“十二五”消费、创新大国目标发展,实现国力的增强、经济强国目标。

2 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趋势的探讨

2.1 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

我国在第一次经济转型期间,加快了生产能力的构建。利用国内人工、生产技术等优势,实现了出口大国战略目标,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动力、为经济资本的积累奠定了基础。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经济的发展,新时期经济转型正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国民经济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需求的提高,我国消费需求大幅上升,这为新时期经济转型提供了基础。而且,国内需求结构变化及外部需求的萎缩也表明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及经济转型工作的必要性。

2.2 工业化向城市化经济转型

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是我国新型经济发展方式扭曲的重要因素,造成了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及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我国经济结构改革需求,我国“十二五”期间是第二次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城市化经济的进程的重点。以城市化的自东向西发展、以城市化为主导扩大内需,以城市化经济主导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的改革。并通过城市化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方向转变,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基础。

2.3 传统资源消耗型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

在我国第一次经济发展中,针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工业化经济及加工型经济造成了资源的加速消耗、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发生。在世界各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也正向低碳型经济转变。通过科技密集型、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减少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及环境问题。新时期低碳经济发展的不仅包含传统意义的环境保护内容,同时其通过社会宣传与引导鼓励国民绿色科技的应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不能由于节能减排约束生产,而是需要通过创新技术及技改工作的开展实现节能减排。针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发达国家经验与问题,我国应在经济的第二次转型中加快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促进我国低碳经济转型工作的开展。

2.4 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在我国新型经济发展中,宏观经济失衡、地区经济失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失衡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环境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我国制订了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具体的实施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我国经济第二次转型中仍面临这诸多的问题,经济增长对净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消费率的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环境标准的强制执行、支持产权保护、经济能耗问题的解决等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第二次转型所面临的问题,需要我国经济发展中加快相应工作的开展。把握趋势、处理薄弱环节、控制风险,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

2.5 创新科技助力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科技创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全球视野为基础推动我国创新战略的实施。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才能,加快我国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及产业链的创新。在各地的经济发展报告中,我国各地区高新技术制造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第二次经济转型的发展。针对我国创新科技发展现状,我国必须做好统筹服务工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各地区特色科技的发展、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促进我国新时期经济转型活动的开展、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我国还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尝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脚步。国有大型企业需要加快技改工作的开展,实现行业引导及绿色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国必须加强宣传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及民众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促进创新产品的推广与应用。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助力我国第二次经济转型。

3 以无壁垒全国市场的构建促进我国经济第二次转型

受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我国国内企业对市场竞争仍缺乏足够认识。针对新时期我国经济第二次转型的需求,我国必须加快无地方壁垒的国内市场的构建,以此为基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作用,促进跨省企业及集团化企业的发展。以全国性市场的构建,制约垄断性行业发展,为新兴企业的经济发展、企业综合实力的强化奠定基础,为我国第二次经济转型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4 结论

我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是通过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引导,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以新的发展模式为基础,降低旧有经济模式下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能源等问题。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实现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以根本性的经济模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消费水平。并通过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结构及地域经济的和谐发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枫涛.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第二次转型[J].财经科技,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