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时间:2023-07-25 17:17:40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第1篇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中国.com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第2篇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规划;城市群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城市网络中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当今世界城市发展已呈现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这一显著的变化趋势。正是为了顺应这种发展,区域一体化已成为我国规划界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产生和发展动因两个主要方面的研究,认为区域一体化规划是区域层面规划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并将对省域甚至是区域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我们深深感到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部署还有许多本质问题,方法问题、规划思路问题及区域层面的空间治理的重要影响问题等值得加深认识。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探索

联系国内外对于城市群、都市圈及同城化的理论探索,浅析在我国经济及城市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发展。

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群(UrbanAgglomeration)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集聚与城扩散的一种组团发育的高级现象(姚士谋、陈振光,2007)。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群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

都市圈仍然是一定尺度的城市群的概念。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都市圈作为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它的实质是城市的经济联盟,反映为“经济区”的概念(张正康,2002)。都市圈的发展与城市群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同一理论溯源的。

同城化是城市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模式,是指相邻城市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的地域过程与现象。同城化也是相邻城市产业发展相互协调、商品和要素跨区流动的额外成本逐渐接近于零的经济一体化现象。同城化更是相邻城市为提升综合竞争力而主动打破城市间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一种制度一体化现象(桑秋、张平宇等,2009)。总而言之,同城化是在两个城市或者多个城市的空间距离与产业结构互补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一种地域现象。

城市群、都市圈及同城化这三个学术概念在关于中心城市与其周围城镇的组合及相互关系方面的表述是一致的。目前,国际上对于区域一体化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与界定标准。笔者认为,区域一体化是城市群、都市圈及同城化现象的特别表征。区域一体化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限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而提出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从更广义的范围上来说,区域一体化表征一种超越行政区划的经济融合,强调经济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意味着高程度的区域合作与融合。

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一)国内部分区域一体化案例

通过对沪苏、港深、广佛、沈抚、西咸、长株潭等国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一体化案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指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驱动因素,从规划发展的角度提出区域一体化形成的基本条件以便更深入的学习研究,见表1。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基于以上对相关案例的归纳及了解,笔者认为区域一体化的驱动力的来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的条件支撑,见表2。

简而言之,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要素紧密联系,具有空间接近、功能关联、交通便利及认同感强等关键驱动因素。

四、结语

第3篇

摘要: 建国以来的不同时期我国实施了差异化的区域推进战略,从总体上看,是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模式逐步推进的,这些区域推进战略在东部沿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在东部沿海区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在中西部这一点更加明显。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做了整理,以图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分析我国的区域协同发展状况。

关键词: 区域协同;影响因素;机制;测度

0引言

对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分别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

1区域协同发展的含义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蒋清海(1995)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在各区域对内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区域间所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并且形成决定这种状态和过程的内在稳定的运行机制;①覃成林(1996)认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②徐现祥、舒元(2005)认为,省区协调发展的实质无非是使落后省区能追赶上发达省区,即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区域协调发展属于趋同的研究范畴。③这种观点实质上将区域协同发展理解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曾坤生(2000)认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空间系统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动态协调、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协调;④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⑤。

2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影响区域协同发展的因素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因素;另一类是新因素。传统因素主要包括资金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区位因素、文化和历史因素等。如赖明勇、包群(2002)认为资金因素尤其是FDI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并且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协调发展影响最大;⑥李亚玲、汪戎(2006)与李忠强等(2005)认为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⑦⑧陈国阶(1997)通过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研究发现区位对感受现代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差异是导致发展差距的根源;⑨李燕茹和胡兆良等通过研究中国历史战场的地域分布来探讨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现战场的分布规律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战场北方的黄淮海平原为现在的经济洼地。⑩

随着经济社会国际化的发展,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在我国区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铮(2006)认为信息化促进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西部地区工业基础相对优越的省区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对中部地区经济提出了严重的挑战;{11}吴传清、刘方池(2003)与孟令国(2004)认为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充分利用新技术革命所创造的各种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长远发展;{12}{13}赵景柱等(1999)认为生态环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受阻。{14}

陆大道(2003)认为在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的两类因素中,传统因素的影响力度正在下降;信息、科技、生态环境等新因素通过传统因素而发挥作用。{15}

3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

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更多的学者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进行的,即通过指标测定区域内的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和社会间的协调度。如毛汉英(1991),张晓东(2003)、张佰瑞(2007)等人分别基于县域、省域及全国空间尺度对经济中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了研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16}{17}{18}{19}李雪铭(2005)、余娟(2005)、李孝坤(2005)等分别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20}{21}{22}除此之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评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涉及三个基本指标体系:一是反映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的协调程度;二是反映人均可享有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协调程度;三是反映地区发展保障条件方面的协调程度。上述区域协同发展的评价研究内容各不相同,反映了对于协同的内涵的理解、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理解各不相同。从总体上说,现有的研究对于传统的资金及人力资本因素研究较多,而对于文化历史等新因素研究较少;且没有将协同程度与发展度有效的结合起来,所以得出的仅仅是孤立的区域经济协同的计算结果,而不能得出区域协同是否能促进全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及整体协同是否能促进区域的发展的结论。

4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

区域协同发展的机制的实现主要依靠市场、政府和企业三类经济主体,这一点在学术界有比较普遍的共识,但是怎样利用这三类经济主体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却存在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更多的强调市场在区域协同发展中的作用。如樊明(2006)认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制度才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中央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转移支付方面对某地区的倾斜以及地方政府设法多从中央政府得到这些方面的支持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表现。{23}

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视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如张庆杰等(2009)提出了完善我国区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基本原则,并对我国区域管理体制机制调控对象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此提出了在国家层面、行政区层面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思路和重点。{24}

第三种观点认为,政府和市场在协同区域发展中处于相当的地位。周叔莲、魏后凯(1998)着重研究了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全方位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25}刘普等(2009)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具有乘数关系,在此理论前提下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26}周绍杰等(2010)认为应该通过完善市场体制、促进跨区治理以及优化协调三个区域协同实现体制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改变当前以经济增长为主的晋升考核制度、鼓励区域经济合作、完善发展规划体制以及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27}覃成林(2011)认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由市场机制、空间组织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和治理机制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关系,每个机制既独立地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同时又通过相互联系而产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力。{28}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市场、企业与政府三方面的作用均不可忽视。如田扬戈(2000)认为,区域经济的三种协调机制即市场、企业与政府任何一种都不可能独立完成区域经济的协调任务,必须实现三种机制之间的合理分工。市场机制是起基础性作用的协调机制;企业机制是在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机制;政府协调机制则更多地侧重于保障上述两种机制的正常运作和克服市场失灵。只有协调好三种机制的关系,充分发挥这三种协调机制的作用,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系统的正常运作。{29}

5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应用型,故对于战略的研究在整体区域协同研究中占据了主要内容。而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总结:

第一:要素和商品市场化。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陈栋生(2004)认为通过跨区域人才、资金、劳动力以及技术流动,区际商品与服务贸易以及产业区际转移实现区域市场的一体化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30}胡鞍钢(2004)认为只有促进各种要素自由流动,发展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各地区才能从全国性、区域性市场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31}徐现祥、李郇(2005)通过对长三角的研究得出结论,市场分割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阻碍作用降低了近50%。因此打破省际边界,实现跨省区协调往来成为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目标。{32}

第二: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陈彦旭(2008)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最核心的内容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而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了区域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该研究运用古诺模型从纵向产业合作和横向产业合作两种形式分析了合作的效应,并得出结论只有加强对于引进技术的吸收才能更好的使得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33}吕政(2004)认为生产集中化趋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生产要素的集中化——产业集群的出现——生产要素地区配置不平衡性——区域不协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和产品。{34}周肇光(2007)认为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35}

第三: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陈栋生(2005)将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概括为“三大阶梯,四大板块,三驾马车,三类病灶”,主张在大范围的“区域政策覆盖区”的基础上,划分“政策点击区”,有针对性地解决区域问题。{36}赵改栋、赵花兰(2002)认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且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37}周民良(2000)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因为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市场发育和成熟程度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北方,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政府应该通过适当的区域政策,更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38}

第四:制度和政策措施。主要观点有政府应该实施区域政策与产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件和和社会保障措施,为市场运行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徐国弟等(1994)认为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保证完成、落实国家生产力布局任务的政策手段,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不可偏废。{39}刘英奎等(1997)认为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规范的产业政策,在全国形成合理的产业地区分工结构,各地区分工协作,互相促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在国内自由流动,各地区要素禀赋逐渐变化,区域经济差距将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将最终实现协调发展。{40}

注释:

①蒋清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5,(6).

②覃成林.论区域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纵横,1996,(1).

③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2).

④曾坤生.论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4).

⑤陈耀.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3).

⑥赖明勇,包群.开放经济中我国政府政策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1).

⑦李亚玲,汪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6,(12).

⑧李忠强,黄治华,高余宁.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地区经济增长:一个实证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5,(S1).

⑨陈国阶.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原因分析.地理科学,1997,(1).

⑩李燕茹,胡兆量.中国历史战场地域分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人文地理,2001,(6).

{11}王铮.信息化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

{12}吴传清,刘方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13}孟令国.信息技术革命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机遇.经济问题探索,2004,(5).

{14}赵景柱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15}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地理研究,2003,(3).

{16}毛汉英.县域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地理学报,1991,(4).

{17}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地理研究,2002,(4).

{18}张晓东.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资源科学,2003,(2).

{19}张佰瑞.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度的评价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7,(9).

{20}李雪铭,李婉娜.1990年以来大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经济地理,2005,(3).

{21}余娟,吴玉鸣.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估与分析.改革与战略,2007,(4).

{22}李孝坤.重庆大都市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探析.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2).

{23}樊明.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均衡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经纬,2006,(2).

{24}张庆杰,申兵,汪阳红,袁朱,贾若祥,欧阳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9,(7).

{25}周叔莲,魏后凯.论政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2).

{26}刘普,李雪松.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经济学动态,2009,(3).

{27}周绍杰,王有强,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28}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经济学家,2011,(4).

{29}田扬戈.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党政干部论坛,2000,(2).

{30}陈栋生.东中西协力联动 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4).

{31}胡鞍钢.中国走向区域协调发展.决策与信息,2004,(12).

{32}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12).

{33}陈彦旭.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经济论坛,2008,(8).

{34}吕政.对“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4,(11).

{35}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当代经济研究,2007,(6).

{36}陈栋生.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是重大战略问题.当代经济,2006,(6).

{37}赵改栋,赵花兰.产业—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财经科学,2002,(2).

{38}周民良.经济重心、区域差距与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2).

第4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作用;带动

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文章就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党十七大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提高国际文化软实力,就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强大的经济力量确实必不可少,但文化的力量也不可小觑。文化、精神文明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和灵魂,它可以影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会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

而区域文化则是体现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文化,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的形成得到了社会群体的一致认同,从而使其超越了个体存在的价值观念,且带有很大的地域性。

在我国古代就形成了江淮文化、燕赵文化等带有区域特点的地域文化。比如江淮文化处在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流的过渡地带,是连接中国南北文化的一种桥梁。江淮文化在古代,是随着大运河的开凿而发展起来的,是由发达的商业催生的。而燕赵文化与边外游牧文化关系密切,自十六国和北朝、辽、金、元、清等朝以来,一直处在胡汉交融的状态,为抵御外侵而形成了勇武好搏击的特点,具有悠久的武术传统。这些文化为社会带来精神食粮,也带动了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区域文化不仅为地域间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同时也为各地域之间相互融合创造条件,形成特定地域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使社会群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处处受其影响,遵循这一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区域文化的形成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在竞争、追求物质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对价值观的认同产生许多分歧。文化可以有助于我们把握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下去。

然而经济发展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支持,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着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类型、结构和有利因素。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各区域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文化物质产品和区域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这些资本的投入则依靠区域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文化要发展必须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区域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如果居民收入水平上不去,拿什么去消费文化,去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深度。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当地文化发展的投入也不同,只有快速发展当地经济,提高经济发展速度,才能使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才能保持一致。 区域经济发展从各方面都决定着文化的发展,带动区域文化的前进。

区域文化也具有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区域文化通过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思想、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源泉,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能动性,具有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和行动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第二,区域文化建设通过对现代制度构建的指导,实现队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良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第三,区域文化推广能促进人的思想境界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经济带文化,文化促经济,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从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模式等方面塑造现代人形象,提高个体的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多元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是构建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精神动力,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内化为个人基本道德品质,思想文化素质。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区域文化的培育融入到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所以,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互相提高,既能提高人们的素质,又能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文化与经济相互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丽.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经济视野, 2014(08).

[2] 王海霞.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关系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03).

[3] 彭宗平.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5).

[4] 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 2006(02).

第5篇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 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 政策梯度

[作者简介]安虎森(1952― ),男,吉林省安图县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李锦(1978― ),女,辽宁省盘山县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0)01-0073-0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整体上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东部地区继续高奏凯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的开发开放,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区”;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这种滞后不仅指增速的相对滞后,更严重的是实际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提升的绝对滞后。这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一直受到决策层的关注,中央1995年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时,就已经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主要的目标之一,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1999)、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中部崛起(2005)、滨海新区开发开放(2006)、成渝全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武汉和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等协调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举措。

一、目前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不足

学术界对中国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原因的探讨甚多。主要观点认为,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原因在于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下形成的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与许多地区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相违背导致的大量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中西部地区存在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如人力资本禀赋稀缺、市场扭曲和开放程度不足);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东西部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后可流动要素大量向东部转移、吸引中西部资金到东部的“虹吸效应”等。不同的观点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也有不同的主张。一些研究主张,各地应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应采取措施使得各地经济开放度和自由化程度相同,消除生产要素的流动壁垒;一些观点主张,扩大对中西部的转移支付,国家通过立法确定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专业化的区域发展机构,通过转移支付、政府投资、税收优惠等机制调节区域资源配置⑩,调整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改革税收制度;还有一些观点主张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认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是区域一体化,推动区域一体化依靠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引导和加快这一进程,通过对进取性投资进行补贴、对保护性投资进行征税以及加强地方政府间合作等途径实现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有赖于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

上述这些主张都富有见地,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目前的区域经济研究大都以新古典的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假设为基本出发点,但这种分析框架无法解释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根据规模收益递减规律,资本富有地区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低而资本稀缺地区资本的边际收益率高,因此,只要市场是开放的,则资本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趋同。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随着市场开放度或区域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资本、劳动力等可流动要素会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而不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要解释现实中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向,必须跳出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和完全竞争的新古典分析框架。

第二,任何经济现象都存在于时空中,但主流经济学只考虑时间维度而没有考虑空间维度,空间维度的缺失将导致许多经济现象的分析缺乏基本的理论依据。任何经济现象都是随时间变化的连续过程,因此,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世界是连续而平滑的世界。但现实世界并非是新古典描述的那种平滑而连续的世界,现实世界是由具有不同市场规模的块状区域所组成的块状世界,因为市场规模不同,不同块状体之间必然存在吸引可流动要素方面的差异,这种吸引能力的差异常常表现为一种聚集力,现实世界是包含聚集力的世界。在这种聚集力作用下,现实中许多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是不连续的,是会发生突变的。因此,在包含聚集力的世界中,各种经济现象的变化过程与连续平滑的世界中的变化过程完全不同。在这种非均衡力的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会向聚集力较大地区聚集,则将形成不断强化聚集力较大地区优势的循环累积过程,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差异。

第三,可流动要素转移遵循回报率规律而非梯度规律。许多人认为,可流动要素的转移是一种“梯度转移”,即可流动要素先向发达地区集中、后向欠发达地区扩散的过程(高梯度地区为发达地区,低梯度地区为欠发达地区)。可流动要素的转移现象是现实中经常观察到的现象,但它们在现实中的转移过程(市场力作用下而非政府干预下)并非遵循“梯度转移”规律而遵循“高回报率”或“低成本”规律,而现实中的高回报率地区或低成本地区并非是低梯度的欠发达地区。

第四,许多研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其实,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强调的是经济效率,区域协调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区际公平。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选项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提高区域一体化程度促进可流动要素自由流动,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种配置效率的提高对改善边缘区居民的福利水平有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效率的提高能否改善边缘区居民的福利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边缘区居民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的消费意愿,因为福利水平的改进是通过居民消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而实现的。而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消费意愿的强度又取决于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这意味着,如果边缘区或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很低,进而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的消费意愿很弱,就无法

购买所需的工业品和公共服务,从而也无法改善福利水平。其实,能够享用较多工业品和公共服务的地区是发达地区而不是欠发达地区。因此,除非中央政府采取某种强制性的措施把大量的经济剩余从发达地区转移给欠发达地区,否则区域一体化难以实现人的区际公平,因为它的选项是经济效率而不是人的区际公平。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

要解释现实中各种要素的流向,必须跳出规模收益不变(或规模收益递减)和完全竞争的新古典分析框架。而新经济地理学则采用了基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垄断竞争框架。如果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每个企业专注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产品的生产,因而,每个企业成了该产品生产领域的专业化企业,从而也成了该产品生产领域的垄断企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规模经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这就是说,规模经济必然促使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但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因而在专业化生产基地集中生产并且运到其他市场区消费时的成本超出分别在其他市场区生产该产品并在当地消费时的成本,则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此时可能出现分割的两个或多个市场,即各消费地分别生产、分别供应各自的市场。如果贸易成本很低,因而在某区位集中生产并运到其他市场区的成本低于在其他市场区分别生产该产品并在当地消费时的成本,那么在某区位集中生产并供给其他市场区是完全可能的,因而,也就可以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也就是,贸易成本很高时,市场是相互分割的,此时生产活动和人口也是分散分布的,此时的区域结构为对称结构;贸易成本很低时,将会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即在某一中心区位集中生产并向各市场区提供商品和服务是完全可能的,此时各种生产活动将高度集中在该中心区位,该中心区位也就成了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或核心区,此时的区域结构为核心一边缘结构。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区域结构的演变,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发生经济活动聚集的现象而形成经济活动的非均衡分布?

根据鲍德温(Baldwin,2003)的研究,理解区域结构演化过程的关键是,当贸易成本降低到某一临界值时,劳动力和企业必然向某一区域聚集,而这种聚集过程一旦开始,它将自行维持并不断自我强化,直到一个区域拥有所有工业劳动力和企业成为核心区,而另~个区域失去工业劳动力和企业沦为边缘区为止。这种聚集过程取决于“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两种效应相互作用产生的机制。“市场接近效应”也称“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厂商在选择生产区位时会偏好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而且由于生产区位接近市场区,还能节省贸易成本,因此,“市场接近效应”必然产生吸引厂商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集中的力量,也就是聚集力。“生活成本效应”也称“价格指数效应”,是指厂商的大量聚集会降低生活成本,因为在厂商聚集区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而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从外地输入商品要支付贸易成本而本地生产的商品不用支付贸易成本,因此本地生产的商品种类和数量较多意味着厂商聚集区的商品相对便宜,也就是商品价格指数较低因而生活成本较低,“生活成本效应”也必然产生吸引劳动力和厂商向厂商聚集区转移的力量,也就是聚集力。“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产生的聚集力,本质上来源于大规模生产和节约贸易成本的经济性。由于存在“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对于仅有市场规模不等的两个区域的经济而言,可能出现劳动力和企业(或资本)的转移行为,一旦发生劳动力和企业的转移,则会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的差异,形成一种循环累积因果链。先考虑初始两个区域对称的情况,即两个区域各占一半的资源禀赋,此时的均衡称为对称均衡。但假设发生了我们无法预测的某种偶然事件,结果初始的对称均衡遭到破坏,某一区域的劳动力数量多于另一个区域,即发生了劳动力的转移,哪怕只有一个劳动力从一个区域迁移到另一个区域,都将导致劳动力流入区域的消费需求以及市场规模变大,而劳动力损失区域的消费需求以及市场规模则相应变小,因为劳动力把自己的收入花费在自己工作的地方。此时,如果“市场接近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足够大,那么,上述劳动力转移就会进一步刺激劳动力向劳动力较多区域转移,这将形成循环累积过程,迁入使得劳动力较多区域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多,劳动力的增加扩大了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又提高了实际收入水平,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又导致更多劳动力的流入。如果没有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力量,那么这种转移过程将持续进行下去并不断得到加强,直到劳动力不再流动为止。这样,劳动力大量流入地区成为核心区,劳动力大量流出地区成为边缘区,新的均衡出现了,此时的均衡与初始时的对称均衡完全不同,我们称它为核心一边缘均衡。当然,也存在分散力,即抑制聚集的力量。当厂商高度聚集在某一区位时,厂商之间争夺消费者的市场竞争将趋于激烈,这种竞争会降低厂商的盈利能力,因此,厂商选择生产区位时会考虑竞争者数量因素,倾向于选择厂商较少的区域,这种效应成为“市场拥挤效应”,也称“本地竞争效应”。“市场拥挤效应”的强度,取决于贸易成本、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城市的拥挤成本或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等因素也影响“市场拥挤效应”。

根据上述讨论,当贸易成本下降或规模收益递增进一步得到加强时,将发生产业聚集和城市化过程,且原有的对称结构会向核心一边缘结构转变。这种贸易成本的下降导致产业聚集和城市化过程的结论,对那些开始步人工业化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对那些降低贸易成本的措施的研究具有直接的意义。同时,这种结论也解释了全球范围内城市化迅速发展、大都市大量涌现以及乡村人口大量减少等现象,在整个20世纪,不仅狭义的贸易成本(如运输成本)呈持续下降,广义的贸易成本(例如搜寻成本、交流成本)也大幅度下降,贸易成本的下降促进了全球城市化的迅猛发展。

三、循环累积因果聚集机制和区域经济的块状特征

现实世界各块状体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均衡力,这种非均衡力是由与“市场接近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相联系的三种力量所决定的,它常表现为一种聚集力。由于这种聚集力的存在,各种经济活动尽可能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活动将选择区内市场开放度较大区域,区内市场开放度较大意味着可以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当区域间市场开放程度很大时,生产区位不稳定,此时如果区域间贸易成本较小,则经济活动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转移。可以看出,聚集力的大小决定可流动要素的转移方向和强度,而可流动要素的持续转移会不断强化要素流人地区的优势,因而会形成不断积累强势地区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过程。由于这种不断积累强势地区区位优势的循环累积过程的存在,初始资源禀赋对称的两个或多

个区域之间会出现经济活动空间差异,并最终分化成核心区和边缘区、城市区域和乡村区域、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等。这种主张强调,循环累积因果链条件下各种要素的流入和流出、生产要素聚集或分散下的产业总量规模的变化决定区域发展差距,这是形成区域发展差异的核心机制。

区域经济系统内生力量导致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也就是说,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初始对称区域最终演变成非对称区域。根据新古典理论,如果提高市场开放度,则初始的区域非对称逐渐走向区域的对称。但现实经济表明,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增强要素流动性,而要素流动性的增强进一步加剧初始的差异,而不是缩小初始的差异,并且最终导致产业分布的空间差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由于形成了循环累积因果链,外生力量消失以后,这种不断强化强势地区优势的循环累积过程仍会持续,这意味着这种非对称过程是内生过程。这种主张强调了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内生机制以及这种内生机制是如何扩大区域差异的问题,这是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基本切入点。

提高市场开放度,初期劳动力和生产区位可能不会立即受到影响,但是如果市场开放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会启动循环累积过程,可流动要素加速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转移,这意味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某一特定时点上,经济聚集趋势会突然加速。对区域经济增长而言,与对称结构相对应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均衡增长模式,与非对称结构相对应的经济增长模式为非均衡增长模式,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某一特定时点上,经济聚集趋势的突然加速,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发生着质的变化,即由均衡增长方式突变为非均衡增长方式。因此,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之一,是要把握在何种情况下发生这种质变以及何种因素触发这种质变的问题。这种主张强调,在包含聚集力的块状世界中研究经济现象时,不仅要把握资本、劳动力等“惯常”要素的影响,还要把握“非惯常”要素及其作用机理,这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基本的着眼点之一。

在现实世界中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对区位粘性(即路径依赖)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如果历史上选择了某种增长方式,那么在较长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经济活动已经适应了这种增长方式,此时经济发展路径已经被锁定,这种特性称为区位粘性。由于这一特征的存在,当经济发展路径被锁定时,该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很难改变这种稳定的均衡状态,此时需要很强的外生冲击,也就是说,当处于路径依赖这种稳定均衡状态时,政策的边际变动或短期的修补性政策是无法改变现有的状态的,需要力度很大且持续的经济政策。这意味着,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之一是要研究不同经济政策的力度问题,有些需要力度很大的政策而有些只需要“边际调整”。这种主张强调,在包含聚集力的块状世界中研究经济现象时,不仅要研究“惯常”性的经济政策,还要研究“非惯常”性经济政策及其力度问题,这是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另一个着眼点。

当人们的预期或偏好发生变化时,人们将根据变化后的预期或偏好选择生产方式或经济增长方式。当人们选择生产方式或经济增长方式时,常采取从众的方法,即认为大多数人选择的生产方式是最好的生产方式,因而,也就选择此种生产方式,如果张三选择某种生产方式,李四也跟着选择此种生产方式,依次类推,最终把原有的生产方式推向另一种生产方式。此时,张三进行了一次生产方式的试验,同时也给出了一种示范效应。上述生产方式试验和示范效应为地方政府参与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主张强调了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可以选择某种产业或一些企业作为主导产业或重点发展的企业(示范作用),并根据当地的比较优势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方式试验),这也是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着眼点之一。

可流动要素选择区位时一般选择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因为在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聚集着大量的经济活动,而经济活动聚集能够带来聚集租金。可以看出,可流动要素对区位是有选择性的,而这种选择性主要以“聚集租金”为主要目标。这意味着,研究区域经济问题时,对产业聚集带来的聚集租金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因为存在聚集租金时,市场力作用下的产业配置进一步扩大区域差异。这种主张强调,尽管市场配置资源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它会扩大区域差异而不会缩小区域差异,因而,此时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这种有效干预不是指人为的区域壁垒或强制性分散,而是指区域之间的“政策梯度”,这是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的切入点。

总之,现实世界完全不同于新古典所描述的世界,现实世界是包含聚集力的世界。只有在这种世界中,我们可以正确地把握住区域经济的本质以及形成区域差距的基本机制,也只有在这种世界中,我们可以提出符合现实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选项。

四、“适度的梯度政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项

现实世界是块状世界,区域经济是块状经济。在这种不同块状体之间,由于市场规模的不同(这种市场规模是由先天的资源禀赋和后天的发展水平以及人口规模所决定),存在吸引力的差异,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吸引力大于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的吸引力。因此,一般来讲,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常常吸引可流动要素而市场规模较小区域常常损失可流动要素,而区域之间一旦形成这种可流动要素的得失过程,市场规模较大区域就会不断强化自身的优势,而市场规模较小区域会不断失去自身的优势,这一种循环累积过程会导致市场规模较大区域最终成为该经济体的核心区而市场规模较小区域最终沦落为边缘区。但在地区间不同吸引力下可流动要素能否发生转移,则取决于区域之间的市场开放程度或一体化程度;如果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一体化程度低,则各种生产要素不能转移;如果市场开放程度或区域一体化程度高,则可流动要素迅速转移。区域一体化程度是由经济系统总体的政策环境所决定的,这种政策环境是由产业政策、人力资本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财政政策等多种政策综合所决定的;如果不同区域之间所实行的政策是高度一致的,那么区域一体化程度很高;如果不同区域的政策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区域一体化程度很低。

如果区域市场规模差异较大且区域一体化程度很高,那么各种可流动生产要素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聚集,也就是劳动力和企业大量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集中,市场规模较大区域的产业份额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较小区域的产业份额进一步萎缩。如果我们假设核心区和边缘区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等(一般来讲,市场规模较大因而产业份额较大区域的人均工资水平总是高于产业份额较小区域的人均工资水平),那么边缘区所分得的国民收入只有工资收入,而核心区不仅分得更多的工资收入(因为核心区的工业劳动力多于边缘区),还分得资本收入,这说明国民收入的区域分配取决于区域产业份额,产业份额越大,则分得的国民收入份额也就越大。如果经济系统内不同地

区的生活成本相同,那么产业份额较大区域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高于产业份额较小区域的人均实际收入水平,这就形成了区域发展水平差异。

如果一体化程度很高因而可流动要素大量向市场规模较大区域(也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集中,则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因而,提高整个经济系统的经济效率。提高可流动要素的聚集度,进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率能否提高边缘区居民的福利水平,主要取决于提高整体经济效率所导致的边缘区居民收入水平变动情况和边缘区产业份额萎缩所导致的边缘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动情况,前者为正向的动态变动,后者为负向的静态变动;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提高边缘区居民的福利水平;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则降低边缘区居民的福利水平。然而,边缘区居民福利水平的动态变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边缘区居民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的支付意愿,因为通过工业品和公共服务消费才能享受经济效率提升所带来的福利改进;如果边缘区居民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的消费意愿较强,因而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的支出份额较大,则动态的福利提升大于静态的福利损失,整体效率的提高会改善边缘区居民的福利水平(家电下乡活动就是刺激乡村居民扩大对工业品支出份额的过程,因而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如果边缘区居民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的消费意愿较弱,则静态的福利损失大于动态的福利提升,整体效率的提高无法改善边缘区居民的福利水平。一般来讲,工业品和公共服务消费意愿较强的地区也就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品和公共服务消费意愿较弱的地区也就是欠发达地区。这意味着,对工业品和公共服务消费意愿较弱的欠发达地区居民而言,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无法改善福利水平。要注意的是,区域间贸易成本接近于零因而区域间不存在任何贸易摩擦时,区位对经济活动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区域一体化程度极高时,就可以实现区域趋同因而也不存在区域差异,但这些只具有理论意义。因此,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主导思想为整体效率而不是区域协调发展。

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职教;模式

区域之间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区域在全国分工中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的经济特征。经济特征不仅是划分经济区域和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和规划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层次和类型的主要依据。在我国,区域差异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社会结构和地理位势上,也表现在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区域职教发展模式的选择既不能脱离区域经济特征及其发展水平,也不能脱离区域职教自身的条件。只有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职教发展模式,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才能使职业教育走出困境。

一、区域经济特征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上。从全国看,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异和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东部地区具有较为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些地区大多或者沿海,或者靠近大江大河,或者毗邻铁路网,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而中部和西部处于内陆腹地和边远地区,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远远落后于东部。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较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矿山、木材等自然资源丰富,占主导地位的是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具有优势的行业。1997年,东部地区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9%,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8.8%和9.9%;东部地区采掘和原料工业所占的产值比重为24.6%,而中、西部地区分别为36.6%和36.5%①zj0085_0009_0。

东部地区城镇化速度较快,技术水平较高,人力资源比较丰富,而中西部工业化程度还较低,技术基础亦较差。从工业行业结构看,近年来东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增长迅速、加工层次较高的新兴产业来推动的,而中西部地区则主要是靠增长速度缓慢、加工层次较低的传统产业来推动的。从地区专业化的角度看,虽然近年来各地区部门内产品分工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过去长期形成的中西部资源开发、东部加工制造的传统地域分工格局并没有多大改变。199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东部地区为12.2%,中部地区为10.6%,西部地区为8.02%②zj0085_0009_1。从工业化进程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内地少数中心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大体处于高度加工化阶段,技术密集型的高新产业正逐步取代传统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处于早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向重化学工业过渡;西部贫困地区处于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特征的传统产业阶段。

从局部看,区域差异也较明显,如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阶梯状。1996年,苏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303.23亿元,苏中地区为2185.23亿元,苏北地区为1389.55亿元。苏南、苏中地区产业结构为“二、三、一”状态,苏北地区则是“一、二、三”结构①zj0085_0010_0。

区域经济特征对职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内职教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职教发展状况取决于区域经济为其提供多少社会剩余产品,提供多少受教育的对象和提供多少时间用于智力活动。区域经济总量水平使区域教育投入存在明显的差异,1997年,中、西部的人均教育经费只有165.29元和147.97元,分别占东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276.20元的60%和54%。199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校均学生数为509人,中部为503人,西部为381人②zj0085_0010_1。中西部地区高中阶段职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之比远远低于东部的60%,其中,青海为41.87%,甘肃为44.01%,宁夏仅为39.5%③zj0085_0010_2。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区域内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在农业占有很大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农民为主;在石油生产占有很高比例的地区,劳动力的类型必然以石油工人为多。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再次,区域技术结构决定了区域内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区域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沿海发达地区的技术水平较高,发展很快,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份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从而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明显高移,这也是发达地区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的动因。中西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地区还处于工业化早期,技术水平比较低,生产方式属于原始手工或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劳动密集型,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不高,因而,职业教育较落后,层次也较低。

二、区域职教的基本概念

区域职教简单地说是指一定经济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它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基础上,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并以密切联系为基础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适用人才或劳动者为目标的区域职业教育的综合体。区域职教是介于宏观职业教育与微观职业教育实体之间的职业教育。它的处延包括区域职教系统及其子系统(省、市、县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办学实体);它的内涵包括系统的目标、组织、结构、运行等,以及系统与外部的各种联系。区域职教有以下特点:首先,区域职教是根据经济区域来划分的,由于经济区与行政区有密切的联系,因而也可以把区域职教看作是职业教育在空间范围上的划分,其范围可大可小。从大范围来说,可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分为东部职教、中部职教和西部职教;从小范围来说,我国的国民经济由各省、市、县经济组成。因此,区域职教可以是小范围经济区域内的职业教育综合体。第二,区域职教具有综合性。区域职教不是一定经济区域内职业教育机构的简单联合体,而是经过整体规划,具有明确目标、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职业教育综合体。一定经济区域内的职教可以组成职教集团,整体规划,科学分工,资源共享。区域职教不论其包括的空间范围大小,都可以按产业、行业、部门进行分解。这样,区域职教不仅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构成结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域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第三,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基本吻合,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系统,地区之间具有独立性,区域职教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培养人才的。因而,属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区域职教在目标、层次、类型、运行等方面也具有独立性。

划分区域职教的目的是根据社会生产区域分工的客观规律,揭示各区域发展职教的条件和特点,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出发,合理规划区域之间在职业教育上的分工协作,为生产力的区域优化组合创造条件,以达到发挥各个区域职教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区域职教的功能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员和合格劳动者,提高劳动力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调整。因而,区域职教作为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一是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和矿产、森林、土壤、动力、水力等自然资源。自然条件既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区域职教专业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二是资产因素,包括区域拥有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量。资产因素是区域职教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区域职教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三是技术因素,技术水平是体现劳动区域分工类型的主要特征,它既影响了区域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区域劳动力的层次结构。四是人口和劳动力因素,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的区域差异是决定区域分工的主要因素,人口分布和劳动力水平是形成产品专业化经济区域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区域职教培养人才方向、层次和数量的主要依据。五是职教资源,包括物质资产、师资、管理水平、教育信誉等,它是区域职教发展的内在条件。

区域职教实体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认识其形式的差异是规划和管理区域职教的前提。一般来说,区域职教实体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城市职教实体。城市是指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在一定区域内逐步形成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中心,也是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的中心。城市职教作为区域职教的具体形式,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围地区的资源条件有密切的联系。不同区域和不同资源条件所形成的城市,其经济结构各不相同,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因而,不同区域的城市职教与区域经济应具有相应的特点。二是农村职教实体。农村职教是指为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实体,农村经济是一种重要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农村职教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力结构、科技推广、转移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三是学校职教实体,学校作为区域职教实体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校职教实体是指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某个职业学校;广义的学校职教实体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和行业培训等。学校是区域职教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发展速度和办学效益不仅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区域职教的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反映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此,在发展区域职教的过程中,要加快职教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重组职教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建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现代职教办学模式。

区域职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涵盖范围广,牵涉部门多。区域职教管理必须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管理体制,要充分利用区域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盘活职教资源。要建立由政府牵头,经济部门以及教育、财政、组织人事、劳动、计划、科技等部门参与的委员会管理体制。由区域职教管理委员会通过全面分析预测区域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幅度、劳动力总量与结构分布变化态势等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包括对人才需求的总体规模与发展速度的预测和对人才需求行业分布的预测等。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区域职教发展规划,从而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利于区域职教健康、有序、稳步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

三、区域职教发展模式

根据区域职教在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我们把区域职教分为三种发展模式:

1.“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我国发达地区在区域分工上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以加工工业为主,是原材料、燃料大量输入,制成品大量输出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以及科技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由突出工业化转向现代化,从突出经济总量的发展转向注重经济发展的“质”和“效”,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和优化,以高、精、尖、新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逐步代替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发达地区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原有的职业岗位不断分化而产生许多新的职业岗位,而且对人才的需求也明显高移。在经济发达地区实施“技术导向型”职教发展模式,旨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着重培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技术导向型”区域职教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是:①“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的目标不仅仅在适应上下功夫,而且要超前培养技术人才,主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区域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区域职教成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区域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②在办学层次上以全日制职业教育为主体,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加强对在岗和待岗人员的培训。在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拓宽区域职教的发展空间。③全国各地都采取了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加速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努力提高结构档次,推进技术产业化。因此,在专业结构上要切合区域产业结构,在培养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同时必然在第三产业上下功夫。④以加强职教现代化建设,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为主,不断提高区域职教的办学质量和效益。⑤农村职教围绕服务都市做文章,按都市农业的内涵和要求拓宽传统农业类专业的范围,开辟精品农业、观赏农业、休闲农业、园林都市建设等新的专业和方向,把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等一系列高科技兴农项目作为农村职教科技推广和示范的重点,为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农业多功能化和高智能化而努力。

第7篇

一、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

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是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理性的区位选择导致经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进行,其间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

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而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

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1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and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拉大。而发达国家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目标,把大量资源和要素集中投入到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果,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两极分化。

这种差距拉大和两极分化表明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已经很难解决所有的区域发展问题,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经济学家P·弗里德曼从国家角度提出“中心边缘理论”对赫希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进行补充。

与此同时,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总之,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成形。

二、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主要从规模报酬不变和不完全竞争出发来研究现实的区域经济问题,把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看成是一个外生变量。新古典经济理论模型中,要素流动是瞬间、无成本的,生产要素、商品和劳务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不完全可分性的存在,使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假设的矛盾无法解决。

随着建模技术的升级,一些原先被忽略的因素可以重新纳入到自由的框架中,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获得新发展。

目前,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最活跃的领域是新经济地理学。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模型为空间因素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新经济地理学由此产生。

广义地讲,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用新方法对区位选择进行再研究,二是以新方法为基础,用“空间”观点分析区际贸易。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Krugman)、藤田(Fujia)、莫瑞(Mori)、瓦尔兹(Walz)、马丁(Martin)、沃纳伯尔斯(A.Venables)等。

克鲁格曼试图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

1991年,他在总结哈里斯(Harris,1954)的“市场潜力”理论与普里德(Bred,1966)的以市场规模与区域产业范围间循环关系为基础的进口替代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的垄断竞争假设,把一个经济分为生产同质产品的农业和生产不同的可以替代产品的制造业,农民不能流动而工人可以流动,农业没有运输成本,制造业的运输成本与萨缪尔森的“冰山”形式存在(及任何之成品在运输过程中都有一部分丢失)建立了。

一个两区域两部门模型。他认为,收益递增的作用就是使每一种产品只有在一个地方生产才有利可图,其结果是不同地方就生产不同的产品,生产差别产品。当一个地区有劳动力流入时,它不是生产更多的现有产品组合,而是生产新产品。

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克鲁格曼还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地平面并不是稳定不变的,集中的区域环形分布会产生轻微紊乱的地平面,自发演化出一个或多个制造业集中。这样,制造业区域布局由最初的均衡发展到两区域集中布局,而这两个最终集中布局区域特征正好相反。

瓦尔兹(Waltz,1996)则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马丁(Martine,1999)研究了聚集经济条件下的区位竞争问题。他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在最初的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对其他企业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参与最初区位竞争的第一个企业虽然可以获得较大的财政激励,但随后的其他企业却能够从该区域的产业聚集形成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在区位竞争中获胜的区域而言,更重要的利益在于为随后进入的厂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同一区位的厂商数目会随着外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内生的聚集优势的增加而增加。

藤田和莫瑞(FujitaandMori,1997)研究了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他们(1996)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等级体系模型进行了修正,通过构建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后,发现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与古典区位论一样,这些研究都强调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对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所不同的是,克鲁格曼更强调由经济活动聚集带来的、与市场供求相连的金融外部性的作用。

在区际贸易方面,沃纳斯伯尔(Venables,1996,1999)把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作为区际贸易新类型的基础。认为,假定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制造业门类的区域能为中间性商品提供比较广阔的市场,使这些国家和地区趋向于区域一体化集中,从而使下游生产具有成本优势,并强化这种优势,循环往复。

他通过研究发现,在高收入的工业“核心”区与农业“边缘区”的分化过程中,市场规模扩大的驱动远远超过区域一体化增长的驱动力。此外,沃纳斯伯尔还把运输成本纳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model)的区际贸易模型,发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新贸易活动的区位选择相对于已有的贸易活动密度而言,依赖于要素密集和运输密集度。

巴德温和弗斯开尔德(BaldwinandForskild,1997)则提出了区域与贸易分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现有的区域分析方法应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内部。因为在各种区域模型分析中,循环过程不仅涉及到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且涉及到生产要素的积累,市场规模大的区域,投资额越大,又会进一步增大市场规模。

新经济地理学力图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通过把运输成本作为“空间”因素纳入区际贸易模型来解释贸易量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少,价格、要素报酬和行业生产率在不同区域间差异等与区际贸易问题。

此外,随着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知识社会的转变,经济中更多的有形投资流向高技术商品和服务,在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无形投资也越来越重要。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方面将技术进步当作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又假定技术进步是外生变量而把它排除在模型之外。为了更好地解释经济现实,一些经济学家直接把知识纳入生产函数之中,用于说明知识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作用,建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

阿罗(Arrow,1962)最早用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他假定整个经济体系内存在着技术溢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时的竞争性均衡是一种社会次优,均衡增长率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政策提高经济增长率,使经济实现帕累托改进。此后,罗默(Romer,1986)在其知识溢出形模型中,用知识的溢出效应说明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强调知识的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卢卡斯(Lucas,1988)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则认为整个经济体系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造成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技术进步内生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实际上,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即技术溢出效应,金融外部性则是与市场扩大相联系的外部经济)使要素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聚集和扩散,这样,规模经济就不再是一个外生的经济变量,而作为内生经济变量进入到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

规模经济内生化的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越来越大。巴罗与萨拉-艾-马丁(BarroandSala—I—Martin,1991)认为,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的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鲍莫尔(W.J.Baumol)从生产性角度研究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趋势,发现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的形成,新区域主义开始取代传统的旧区域主义。新区域主义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埃斯尔(Ethier,1998)总结其特征如下:鼓励世界区域贸易和多边贸易的自由发展,发展中国家放弃闭关自守、反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而代之以融入多边贸易体系的政策;区域协定往往涉及到深层次的一体化问题;区际贸易自由化是适度的;企业的区位、发展极、区域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随之发生变化。汉森(Hanson,199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经济一体化对各国生产的空间组织有重要影响,其中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大于发达国家。

三、评析

新古典经济理论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微观经济活动和宏观经济增长,把要素流动看成是瞬间的、无成本的,认为市场力量会使经济趋于均衡,当经济运行偏离了原有的均衡状态,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一种自我恢复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中不包含空间因素。

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区域经济增长的实际,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建立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基础上的传统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促使生产要素流向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活动聚集在某一区位会产生外部性,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的产生,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规模扩大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另一方面源于由于厂商外部性增长所带来的利益增长。后者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收益。

他们认为,单个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通过外部性可以汇总为总量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增,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和产业趋向于集中在市场潜力大的区位,而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往往又是经济活动和产业集中的地方,区位决策是内生的,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生产要素不断向优势区位和区域聚集,引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从地域空间来看,权衡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后,厂商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城市架构,为相互交错的六边形市场区提品。

传统的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假设某个区位或区域的要素供给具有高弹性,都意识到高弹性的要素供给对发展过程中的外部性形成十分重要。实际上,无论是微观的区位决策,还是宏观的区域总体空间均衡及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与规模报酬递增都起着关键作用。

与新古典经济学家不同,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研究者更强调金融外部性对规模经济形成的意义。在他们看来,单个厂商生产能力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性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聚集现象的出现。但他们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假设下提出的挑战,却因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理论上的不相容而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

从理论上讲,完全竞争假设与内生的规模报酬递增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新古典假设带来的难题,传统区域经济理论在坚持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把规模报酬递增当作外生经济变量,这样就可以在个体最优化和一般均衡的模型下研究区位选择。

然而,这种假设处理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无法从理论上解释生产活动地域空间聚集与扩散的循环累积性,使区域经济增长和衰落具有自我增强性思想停留在粗略的描述性阶段,使其难以融入主流经济学。而且受当时已有的建模技术限制,区域经济学家和发展经济学家们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时,无法把他们的思想用形式化的严谨的模型表达出来。

他们在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大多采用一种非数学的风格,没有意识到对形式的追求正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经济学朝着建立明确模型的方向发展。

此外,他们的研究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即他们在描述的假想经济中的竞争状况时,往往想当然地认为规模经济是欠发达区域工业化的一个制约因素,而未对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制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除了刘易斯的过剩劳动理论比较容易被模型化外,许多其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则很难被模型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发展与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不完全竞争模型的建立为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学家们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递增相容的模型,把区域经济活动聚集和扩散的内在机制用严密的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努力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不完全竞争模型为当代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理论就像新经济增长理论一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注意。

第8篇

【关键词】黄河晋陕大峡谷;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保护

一、引言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干流全长5464公里,总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其中97%的流域面积集中在上中游地区。黄河源头至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的上游河段,以及中游下端的河津禹门口至桃花峪,虽也有诸如龙羊峡、刘家峡和三门峡等著名峡谷,但它们都被一系列宽谷盆地分隔,唯有内蒙河口镇至山西禹门口,才构成了黄河干流上最长的连续峡谷――晋陕大峡谷。

黄河晋陕大峡谷,位于内蒙、山西和陕西三省区的交界区域,北起内蒙古托克托,南至山西河津禹门口,全长725公里。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晋陕大峡谷由鄂尔多斯高原挟势南下,在河套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黄河在此段急转为南北走向,在托克托县河口镇段形成黄河“几”字形弯的右半边,接下来的大峡谷穿过山西省保德与陕西省府谷两县,左带吕梁,右襟陕北,将黄土高原一分为二。谷深皆在100米以上,谷底高程由1000米逐渐降至400以下,河床最窄处如壶口,仅30至50米。黄河晋陕大峡谷沿线共有27个县市,面积达11.16万平方公里。

按照我国行政区域划分,黄河晋陕大峡谷流经内蒙、山西、陕西三省27县(市),传统的行政区域划分与实际经济区域往往存在着差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地方政府在追求地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刺激下,围绕经济发展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级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采取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形成了以行政区划为界限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的主要问题集中在:①排他性特征导致地区利益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乃至全国利益;②地方保护主义加剧了市场的分割;③重复建设对地区资源造成浪费,并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污染;④经济区域内部分地方政府对地区发展缺乏准确定位,与区域内其他地区发展缺乏整体协调分工。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经济区依然以行政区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各种矛盾使区域内难以形成统一的共同市场,导致该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本加大,增速放缓。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阶段,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弱化行政区域概念强化区域经济的概念,不断打破地域界限,减少行政体制障碍,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才能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要素,提高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当前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开始呈现出从行政区经济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转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能够形成整个区域的整体经济优势,给区域内各个地区和部门带来共同的利益,能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因此区域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向全球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就我国的区域经济而言,这种趋势在改革开放以后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成渝经济区等一批有影响的重要经济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得到了必要调整,要素流动秩序得到一定的改善,资本和资源等得到了较合理配置,已经带来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从实践中证明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与高效性。

(二)区域经济协调的原则

区域经济关系是不同区域间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经济关系。随着生产的发展,区域交往的增加扩大了各区域的市场与资源供给范围,进而推动了人类自身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协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原则如下:

1.区域经济协调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因此也是当代区域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区域经济协调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运行效率以降低成本。区域经济协调应该在此基础上以区域为整体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发展水平。

2.需要综合考虑包括城市、城镇和乡村等在内的多层次经济形态。

在经济一体化区域范围内通常城市、城镇和乡村等经济形态并存,这些不同经济形态之间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差异极大,区域经济协调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些差异,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原有不同层次和体系间的相对静态平衡将会被打破从而建立新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平衡,最终新的平衡将是适应区域经济系统化发展的不同阶层利益团体互动的产物。

3.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共享的同时要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经济的发展必然会造成环境的破坏,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经济发展过程说明未来人类的发展不应该继续以牺牲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应该充分考虑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要确保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发展。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区域传递;梯度推进;中心辐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1-0076-04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传递(interregional transmission)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中的某些因素相互影响、波及而使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在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的区域之间的互补,在互补中形成区域外部性的内部化和区域内部性的外部化,从而为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提供便利,缓解要素的稀缺程度,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在机制。

1.区域传递的空间组织形式

根据区域传递的空间特征,区域传递主要分为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两种主要空间模式。

1.1 区域传递的梯度推进模式

梯度推进模式源自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论。该模式认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存在着一种经济性梯度。较为发达地区属于高梯度地区,不发达地区属于低梯度地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应在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而传统产业应在低梯度地区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命周期的衰退,生产力在高梯度地区和低梯度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着动态的传递过程。

梯度推进模式主要通过等级极化、等级扩散,以及作为等级扩散特例的跳跃式扩散发挥作用。等级极化就是生产要素由规模较小的中心向规模较大的中心集聚和组合的过程。按照这种严格的等级体系,生产要素首先在某一区域内由低梯度区位向高梯度区位集聚和组合,然后再由低梯度区域向高梯度区域集聚,完成区域内等级体系的极化以及区域间等级体系的极化。在这里区域间等级体系的极化,是按照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进行的,它可以跨越距离的限制,在区域间吸纳能力差异最小区域中心的要素转移。等级扩散与等级极化相对应,是生产要素按区域中心规模等级由高到低逐步扩散渗透的过程,该过程也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因此,决定大范围区域间等级扩散的主要因素不是距离,而是区域间的梯度差。但是梯度差最小的区域往往不是相邻的,这时经济发展中的生产要素等就可以跨越区域间梯度差过大的区域,而向梯度差较小的区域扩散,形成所谓的跳跃式扩散或蛙跳式扩散。

以区域技术梯度为核心的区域产业传递是梯度推进的内在决定因素。区域间技术水平的梯度差异决定了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要素组合方式的变化,产业在经历创新、发展、衰退的不同阶段时,要素组合方式也经历了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变化过程。不同时期要素组合方式与区域技术梯度水平的密切耦合,形成了产业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的空间横向运动。因此,产业发展的时空变换构成了产业在区域间的传递,而这一传递的方向又是以技术梯度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梯度决定的。

1.2 区域传递的中心辐射模式

中心辐射模式是指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是以若干个中心为轴心,由此向周围地区扩散,靠近中心的是次发达地区,再远一些就是不发达地区。就辐射源地的空间特性,辐射包括点状、线状和面状的辐射。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作为一个双向的过程,中心与地区的辐射方式主要为向心极化和辐射扩散,该辐射的范围一般较小。线辐射通常以基础线状设施为辐射干线,向两翼或上下游地区推开,在这一辐射方式中的双向传递主要为轴线汇集与辐轴扩散。点辐射与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其结果就会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区域。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小城市连成一片,形成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辐射源,并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从而形成面辐射。波状极化与波状扩散成为面辐射的主要传递方式。波状极化主要发生在较大区域之间,特别是全国范围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生产要素逐步由向核心区域集聚,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较大范围的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由核心区逐步向区扩展的波状扩散过程。该扩散过程是经济发达区域对周边地区进行的资本、技术、人才、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传递,使后者经济发展速度得以加快,并逐渐向外推移,由此形成的扩散在时间上是渐进的,空间上则是连续的。

梯度推进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该理论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范围较广。其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在实践中人为限定按梯度推进,就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了,把差距进一步扩大了,使发达的地方更发达,落后的地方更落后。中心辐射模式符合区域传递距离递减的地域变化规律,由中心向进行的辐射在时间上是渐进的,空间上则是连续的,传递的区域间没有出现盲区,弥补了梯度推进理论人为划分地区梯度的局限。然而,中心辐射模式明显地受到距离因素的限制,由于中心辐射模式强调传递在空间上的连续性,从而限制了由中心向进行扩散的范围,即中心地区难以向更远地区发挥辐射作用。同时,中心辐射包涵纵、横两个方向的辐轴扩散,受到交通干线自身情况及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区域传递机制的作用,必须把梯度推进模式与中心辐射模式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补。

2.区域传递的主要方式

从区域传递的互补关系角度,区域传递可以归纳为三种方式:一是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二是产品互补式区域传递,三是产业互补式区域传递。

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是资源禀赋存有差异的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以资源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凡是对资源有需求而又不能在区域内实现优化配置的区域之间,都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比如,不发达地区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不足、技术落后,而发达地区资金和技术相对丰裕,但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不足。这两类地区最有可能发生资源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与资金、技术在区域传递中得到互补。对不发达地区来说,受到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波及而加快了原料、能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技术、资金引入,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因素发生蠕变。区域的外部性逐步内部化,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得到新的推动。对发达地区来说,对不发达地区的原料、能源、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技术、资金的溢出,使区域的某些内部性外部化,不仅推动了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引致发达地区区域内部性因素的某些蠕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在劳动地域分工条件下,区域间以产品为对象互补不足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由于区域差异的客观存在和比较利益的作用机制,社会生产客观地形成了劳动地域分工的区域格局,某些产品和生产就具有一定的空间集中度,而社会对产品的需求又是分散的,这样,生产的集中和需求的分散,必然会导致产品互补式的区域传递。区域间的产品互补表现为产品的流出和流入。对不发达地区而言,外部要素通过产品的互补而渗入,将引起区域内部性因素的部分蠕变,某些外部要素也就内部化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改良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培育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发达地区来说,内部性因素通过产品的互补向外部辐射,区域内部性的某些因素在辐射中逐步外部化了。但这种外部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倒逼机制”,反过来促使区域内部性某些因素的部分蠕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得到了加强,区域经济就会得到新的发展。

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变过程中,以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区域传递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演变过程,当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区域产业结构将会发生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产业演变。但是,一个区域的产业演变既受到其他区域的影响,又会波及其他区域,这样,区域产业演变也就形成并推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区域指向是产业层次较高的发达地区向产业层次较低的不发达地区的推移,这种推移虽由产业转移所引发,又会推动产业转移,显然,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也就形成了区域间的产业互补。对不发达地区来说,与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使外部性因素更多地渗入,区域内部性因素将会发生更深刻的蠕变,外部性因素在产业演变中内部化了,区域内部性品质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逐步得到改良,从而形成区域发展的内在新机制,区域经济就能进入起飞阶段。对发达地区来说,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互补使区域内部性在产业层次上外部化了,这种外部化在推动不发达地区产业演变的同时,形成了更有力的“倒逼机制”,反过来激发区域内部性因素的蠕变,推进产业结构的更高度化演变,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区域内部性的品质,增强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区域经济就会进入更新的发展阶段。

区域传递几种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资源互补是区域传递的初级形式,资源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发产品互补,而产品互补积累到一定程度叉必然会引发产业互补;另一方面,产业互补是区域传递的高级形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资源互补、产品互补,相反,在许多场合下还会带动和促进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产品互补。因此,缩小重庆市内部区域差距,应从重庆市内部区域差异的客观实际出发,既要遵循三种类型区域传递逐级发生的内在联系规律,在广泛开展资源互补式区域传递的基础上,推进资源互补向产品互补再向产业互补的演变,又不能拘泥于这种逐级发生的联系,而要以最高形式的产业互补式的区域传递为突破口,形成区域传递中的高级形式对低级形式的带动机制,加快发达地区的内部性外部化和不发达地区的外部性内部化进程,更为有效地培育缩小区域差距的区域机制。

3.区域传递的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是导致无法在区域间进行有效传递的根本原因,条块分割、主体缺位、文化差异等构成了区域传递的宏观梗阻、微观障碍和文化制约。

3.1 条块分割形成区域传递宏观梗阻

条块分割是我国的突出特点和一大弊端。所谓“条块分割”,是指在一定的地区或行业范围内,以合法的行政性架构为基础,以行政手段为主,并借助于经济和法律手段,限制本地区、行业稀缺性资源的流出,或限制其他地区、行业具有竞争力的商品流入,实行有利于本地区、行业的袒护性政策和行为。

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自身内部资源与要素的投入产出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借助于区域之间的互补和协作,建立良性的区域传递机制。在现代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割断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而独立存在和发展。但长期以来,中国各地方的政府习惯于行政区域的地理划分,这种人为制定的区划因素导致了各地政府在行使政府职能和经济调控时均着眼于地方利益,而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合作,因此在竞争过程中一旦出现不利于地方利益的经济活动,自我保护就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地区分割与地区封锁。其结果不仅造成区域传递无法进行,生产要素难以充分自由流动,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难以优化,而且常常出现区际经济摩擦不断、经济技术的梯度推进迟缓、地区商品封锁和垄断现象较重等问题。

3.2 主体缺位是区域传递的微观障碍

区域传递的实质是比较利益机制作用下的区域优势互补,促进要素充分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行动起来,适应经济社会化的内在要求,主动承担区域传递主体角色,发挥区域传递机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然而,多方面的原因使他们不愿或难以成为区域传递的主体,使主体缺位成为区域传递的主要障碍。

首先,地方政府无力担任或不愿成为区域传递的主体。区域传递要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资源利用、生产分工、产业布局、主导产业定位、市场竞争等方面不同区域要互相配合、互利合作。但由于地方利益的驱使,地方政府往往从本地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处理这些问题,争利益、推责任成为经常的现象。由于在区域传递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不均,得利少一方的更不愿意进行区域分工与合作。即使区域传递得到展开,一旦在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平等的区域主体之间,往往无力解决其中的问题与纠纷。

其次,企业本身难以成为区域传递的主体。区域传递要求不同区域和区域内部,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和多样化,在产业上互相影响互相带动,既有前连锁效应也有后连锁效应,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条。然而,企业从经济学意义上是作为“经济人”而存在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因而往往什么产品赚钱,大家就投资生产什么产品,什么产业利润率高就投资于什么产业,一窝而上,形成“羊群效应”。这就出现各个地方在产品上恶性竞争、在产业上重复建设的现象,加上地方政府短期利益驱使而缺乏长期规划,这些现象就愈演愈烈。因此,企业本身是很难成为区域传递的主体的。

3.3 文化差异阻碍区域传递机制的发展

“文化”是一个常见但又十分宽泛而复杂的概念。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新制度经济学代表诺斯把制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包括宪法、产权制度和合同在内的正式制度;另一类是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性和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制度,而后一类制度恰恰多属于社会学家们所认同的文化的内涵。

文化因素在区域经济传递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制度取向,区域传递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地域文化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区域传递的顺畅。由于区域传递的地域条件、成长机理和发展方向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评说哪个地方文化孰优孰劣,哪一种文化天生地完全适合于区域传递的发展。判别地方文化在区域经济传递发展中能否起到好的作用,关键要看两点:一是地方文化的历史取向和内涵中是否包含有利于区域传递发展的那些最基本因素,比如开放性、包容性、参与性和价值判断的效率取向等;二是地方文化在演进过程中能否融入有利于区域经济传递的时代内容,如与合作、网络的关系和减少不确定性有关的信任、协作精神,与创新和效率有关的学习和共享风尚,强烈的市场开拓意识和交易的灵活性等。

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区位如何,要推动区域传递发展,都必须在发掘和发扬当地传统文化积极成分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的、时代的各种文化中有益的成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兼容并蓄、整合创新,发挥本地文化在区域传递和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营造文化和经济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新格局。

4.区域传递机制优化对策

4.1 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

分权化改革使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导致地区分割和市场封锁,加上部门化管理所形成的行业垄断,造成生产要素无法向最优区位和优势产业集中,也不利于专业化水平提高和社会劳动分工深化,阻塞了要素和产业传递通道。培育区域经济传递机制,必须打破区域市场割据,消除贸易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展各类市场,特别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加快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疏通要素传递通道。

4.2 发挥制度和政策的替代作用

制度和政策具有累积性、加速性和报酬递增的特点,它促使受惠地区形成报酬递增机制,而延缓非受惠地区报酬递增机制的形成。因而,制度和政策差距是导致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制度和政策可以弥补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不足,强化经济发展内能,提高产业或地区经济竞争力,是加速要素传递的巨大杠杆。

4.3 加强部门和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协作

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和跨国企业战略联盟和企业集团,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流动和产业重组,实现经济一体化;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提高专业化水平,扩大产业间及区域间的分工,充分发挥分工的网络效应;加强不同区域的经济技术联合与协作,鼓励中心发达经济圈不发达地区投资。

4.4 加快科技开发应用步伐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创业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吸引生产要素向“极核”集中。发挥其对科技成果和人才的集聚、孵化和渗透功能,带动地区跳跃式经济发展;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建立新技术推广中介组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要把产业结构升级与科技进步结合起来,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技术装备传统产业,推动主导产业依次更替。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委托项目“重庆市经济增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07-WT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金良.跳跃式区域经济传递机制及其优化路径[J].当代财经.2004,(11).

[2]马海霞.区域传递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3,(3).

[3]马海霞.区域传递的两种空间模式比较分析[J]. 甘肃社会科学.2001,(2).

[4]曾德超.增长极理论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2).

[5]白彦壮.增长极理论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6).

[6]谢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七大矛盾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12).

[7]张治栋.我国条块分割成因及治理分析[J].岭南学刊.2006,(1).

[8]陈计旺.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3).

[9]胥小彤.西部地区增长极选择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6,(7).

第10篇

关键词: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33-03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之下,经济利益是市场经济的强大驱动力。企业生产也更加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取率,无论是哪个经济团体都更倾向于将生产资本投入到配置合理、生产高效的地区,希望以此带动整个生产环节的效率和效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适用于同样的道理,若想获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让不同区域的经济要件满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1]当下,广东省有四个经济区域,分别为珠江三角洲区域、东翼区域、西翼区域以及粤北山区。广东省是一个现代化进程起步比较早的国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历程的不断推进,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广东省告别了以往落后的农业大省局面,开始了经济大省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都比较乐观。虽然广东省的整体发展状态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态势,但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不仅成为广东省经济水平提升过程中的一个阻碍,而且也拉大了广东省地区的贫富差距,使得区域间矛盾不断深化,不利于广东省的地区稳定,违背党中央要求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当下,广东省各市以及地区并没有感受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利处,无法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各市以及不同的地区还没能够认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下整体进步的现实需要,未能积极地树立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并付诸于自觉积极的行动,这也是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2]

一、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

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不同方面共同造成的结果。广东省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理念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福利政策也各不相同,因此相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我们将借助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 需求牵引论:区域间缺乏相互协作的动力

广东省政府为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良局面,把广东省整合分为四个区域,四大区域并非严格的行政区划,没有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格局,造成了一种省里急、市里等的上热下冷局面。另一方面,四大区域之间没有形成一个不同情况不同标准的考核标准,而是采用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进行统一衡量,也并未形成一个评比各地区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的考核,无法激发各区域为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的动力,不同地区仍然各自发展,并且存在一定的误区,经济水平占优势的地区顾虑区域间经济发展会失去优质资源,经济水平占劣势的地区担心区域间经济发展会对本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更大的威胁。

(二) 输出基础论:主导产业缺乏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主导产业是带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元素之一,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越强劲,对地区的辐射带动范围越广泛,辐射带动效用也越强大,可以聚集其他相关产业迅速靠拢,不断支撑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3]目前,广东省除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发挥了一定的聚集带动作用之外,其他区域的主动产业的带动力存在显著不足,一方面三大区域内的主导产业数量较少,三大区域内的五大行业占全省的比重偏低,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行业更是无法发挥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缺乏规模宏大的工业企业。广东省有343家大型工业类企业,但是除珠江三角洲区域以外的三大区域的工业企业只有24家,远远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难以为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增长极论:核心区域缺乏辐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成功地运用了增长极经济理论,通过区位以及政策等优势让特区经济发展先行一步,随后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广东省并没有将核心城市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一方面,广东省的核心城市的城市影响力不断减弱,以广州和深圳为例,两大城市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降低。另一方面,从区域来看,广东省的东西北三大区域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扩张力,不仅没有形成经济增长极,反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不利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量的凝聚。[4]

(四)区域创新论: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应用性不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将科技成果不断应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对于商品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创造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竞争力,形成一个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法宝,只有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的技术以及应用理论应用到生产中不断优化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竞争优势。广东省的地西北三大区域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足,科研费用的投入远远低于全省2.3%的水平,无法为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应用的贡献。

(五)梯度转移论: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

梯度转移理论是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它主张让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优先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随后通过产业转移以及要素转移来带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提升。广东省的珠江三角区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但是三大区域并没有借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反而不断在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拉大差距,并没有形成后发优势。[5]虽然广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高,但是区域内难以形成后发优势,这对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和阻碍。

二、 促进广东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回顾历史,广东省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改革开放开始初期,广东省通过让少数地区先富起来的发展战略,首先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先富区域,带动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之后,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先期发展导致了四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地区间经济不协调发展的矛盾和弊端日益显露,广东省又通过增长极带动策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继续发展经济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的同时,积极采取有力的措施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6]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广东省面临着新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任务,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适时采取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广东省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美好愿景。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体系

广东省针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之所以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适合实际情况的考核体系。切实可行的地区考核标准是加强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方向标。地区考核标准的制定可以将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真正落实,不断加强区域之间的联合行动。考核体系的建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考核的标准,另一方面是考核的内容。关于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实行不一样的考核侧重点,不能使用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于经济发达的区域,需要鼓励其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需要偏重于考核它的人均水平以及环境保护状态,积极转变剩余劳动力,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对于考核内容,应该变革过去的考核项目,适时调整,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突出贡献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改变地区只顾自己,不顾大局,目光短浅,不顾未来的偏激想法与做法。[7]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合理进行资源配置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做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就是将两者放在一样重要的位置。在广东省资金投入、技术投入等资源配置上,立足于效率与公平的双重立场,从全省的整体利益以及长远发展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与选择。兼顾效率和公平可以有效地避免政府与市场失去主导问题的出现,是广东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法宝。[8]广东省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充分了解地区的阶段性状态,通过适时有效的政策,合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 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元素,市场作为主体地位,对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市场调节也存在了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容易造成地区的经济波动,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还需要借助政府的主导力量进行有效的调整。政府应该完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建立健全广东省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向制度化与法制化,树立全局意识,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进行全省统一规划,通过各种形式的政策支持,实现区域间的交流与联动。[9]只要将市场与政府这两大法宝联合运用,在遵循市场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进行有效的干预,那么广东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四)加强全省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实现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便捷的交通条件、畅通的信息网络、便利的服务设施等一系列的区位条件都是经济团体进行经济发展需要考虑的要素。[10]同时,这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经济团体经济发展的经营成本,更是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能否具有承载发达地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关键考核标准,为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奠定重要的基石。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对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善多项交通,构筑畅通快捷的交通通道,打通顺畅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区域建设一体化,统一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关联化,不断减小区域内的联系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省范围的自由便捷流动,增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交流,克服交通信息的一系列弊端,充分发挥成本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五)实行不同区域梯度错位发展战略

广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层次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扩散效应正在不断加剧。广东省应该从两方面着手克服严峻的形势,一方面,要不断打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长极弱化的矛盾,与此同时,还要避免出现集聚出现的不良反应。若想突破这一问题,兼顾大局。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定位,科学进行产业布局,最大限度降低同质竞争的存在,实行区域梯度错位的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高端的国际服务平台,其他三个区域要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注重地区环保等工作。不同层次的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增长极。逐步打破地区界限,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着重发展沿海地区,创建沿海地区经济带,最终构建成一个横向纵向相通的多极网络经济格局,为实现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三、 总结

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不同的时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因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结合最新的时代形势,把握时展的新变化,适时制定适合当下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站在全局的观念之下,秉承着科学的精神以及务实的态度,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政策法规,从上到下,树立全民意识,不断提升推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省应该贯彻落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计划,通过完善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机制,不断落实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将计划科学完善,将行动落实到位。唯有将一系列的战略选择落实成一项项具体可行的实施措施,全民多区主动参与,认识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付诸于有效的行动,才能不断推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步伐,最终为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走在路上,虽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相信经过全员共同坚持不懈的努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定可以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任军,张加恭.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6(03):9-12.

[2]周立坤.广东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3):62-64.

[3]朱继武.广东省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 2005(01):51-55,

[4]雷小清,易建华.广东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7(03):57-62.

[5]胡振宇,黄宁生.广东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结构性及人口因素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91-97.

[6]孙良媛,潘志刚.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1(05):62-66.

[7]薛声家,吴永新,陈浩.基于DEA有效性的广东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分析[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2004 (04):30-34.

[8]胡振宇,匡耀求.资源、人口与产业结构对广东区域经济的影响[J].热带地理, 2004 (02):134-138.

第11篇

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内涵

区域经济是在不断组合色发展的经济。区域经济理论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既有宏观区域经济理论,又有微观区域经济理论。仅就微观区域经济理论而言,区域经济是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并密切联系的地域经济,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因其不同的资源禀赋、人力资源基础与经济史,显现出鲜明的特色,使其具有发展的相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当前,区域经济趋向一体化,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区域经济在发展中不断组合,达到了更高发展层次。

经济区域是在特色经济发展中的不断组合。经济区域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经济特色突出、经济发展方向明确的地域,生产要素比较齐全,产业分布比较合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一定经济发展空间。这个区域既不同于自然区域,也不完全是行政区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区域已突破人为划分的地域和边界,冲破自然条件、地理交通、民族关系等影响,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获取竞争优势。经济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而且正朝着一体化、集团化、集群化、板块化方向发展。

经济区域的壮大得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经济区域能否在区域竞争中生存和壮大。经济区域的生命在于区域经济是否有活力。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不同经济区域的发展状况看,这种活力总是交替出现,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局面,两大经济区域不断壮大。要使欠发达的经济区域,迈向快速发展的经济区域,就必须拓展优势,突出特点,提速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正确把握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发展关系

区域统筹与区域协调。统筹区域发展充分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区域内经济运行规律和遵循区际经济运行规律,既能有效促进经济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也能有效促进各个经济区域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与组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个区域有了自身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既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也给区域经济统筹发展增添了新内容。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外大市场相互之间的竞争,需要区际协调发展,这既需要着眼于区内经济协调,也要着眼区际经济协调;而区际经济协调既是区内经济发展的条件,也是区内经济发展的结果。

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看,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经济合作,区际联系强度逐渐增强。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输送资金和产业,而中西部向东部输送劳动力和资源。同时从经济区域的发展看,区域竞争也是很明显的。区域之间的竞争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竞争中获得更快发展,打破了经济区域带来的障碍,人、财、物等各种要素更为快捷、更为自由、更为有效的流动,资源得到整合。伴随着区域经济的竞争,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地制定经济政策、扩大开放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在相互依存和互相竞争的经济大环境、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不可能封闭式单体发展。借鉴WTO的贸易合作和竞争平衡机制,建立一系列共同执行的政府行为准则和市场游戏规则,加快推进区域发展。

区域共性与区域差异。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既有区域共性,但也有各自的个性。一个发达的经济区域会吸引资本和劳动力流入,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分区推进的发展战略。培育优先发展的经济区域,形成了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的差距。沿海与内陆的差距、城乡的差距复合在一起,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突出。要通过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倾斜,有效地解决日益突出的区域差异问题,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

科学选择区域经济和经济区域的发展路径

走特色发展之路。区域经济本质上是特色经济,应大力培育突出当地特色的主导产业,扬长避短、突出特色,选择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区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规模化”的路子,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把产业链拉长,完善产业体系,避免区域间产业结构的趋同化,构筑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培大育小、扶优扶强,在各个特色产业中重点扶植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性品牌,营造竞争优势,为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

走集群发展之路。国内外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培育和加快产业集群的实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并逐步向开发区、工业小区集中,有利于共享公共设施、吸引优秀人才、获取市场信息、集聚生产要素、取得规模效应,从而释放发展潜能。一种是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这是由企业集聚走向产业集群。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并不必然带来区域竞争力的增强,只有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的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集群效应,促进区域生产力和竞争力的真正跃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第12篇

关键词 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原因;对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1-0322-02

1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属于区域性经济概念范畴,是一个县(市)范围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总量的总和。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尤其建制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经济。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3个方面:一是区域性。县域经济是按照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理界线,因此是典型的区域经济。二是综合性。县域经济具有一般经济体系的所有环节,同时涵盖所有产业部门,因此体现出很强的综合性。三是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区域经济,但是完全可以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在更广泛的空间内与其他地区和部门形成一个大的经济网络,来促进自身经济实力的壮大。

2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落后原因

2.1 人力资源整体素质较低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把生产要素转变为物质财富的最活跃因素,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创造力。人的创造力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素质低的人会浪费生产要素,无论是充裕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高明的管理手段,一旦其被低素质的人掌握,均会失去活力。因此,低素质的人群往往是造成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贫困县存在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二是因为保守势力的打压,即使有部分高素质人才愿意为发展县域经济服务,也受到种种限制,不能发挥自身的才能,最终离开;三是因为贫困县的整体人员素质低下还体现在思想观念的落后上,对于新生事物接收程度和速度都无法跟上时展进步的步伐。这3个原因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思想观念陈旧阻止了人类进取,导致人的素质无法提高,也使得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基础,最终形成恶性循环[1]。

2.2 基础设施薄弱

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交通设施和通讯设施的落后对工业发展造成巨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贫困县都集中在山区、高原区、荒漠区等交通条件和通讯设施都极其落后的地区。由于交通和通讯的落后造成物流和信息流动不畅,成本居高不下,抵消了这些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与此同时,交通和通讯条件的落后还造成这些地区无法及时接收新信息,对于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基础设施,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2.3 市场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大部分贫困县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观念未能在政府机构以及企业之中建立起来,计划经济的思想残余仍然困扰和束缚着贫困县的经济发展。国家拨款和投资仍然是大部分贫困县的经济发展主要形式,但是国家的资金毕竟有限,并且要统筹照顾大局,无法满足所有贫困县的经济发展需求。贫困县对于国家投资的使用率和回报率也很差,很多贫困县将扶贫资金用于改善办公环境或者填补财政亏空,未充分利用国家贷款发展地区经济。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生产出任何的成品就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极大地浪费国家投资。此外,政府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运作,使其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而逐步被淘汰。因此,贫困县要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强化市场观念,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市场规律为指导[2]。

3 改变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状况的对策

3.1 加快工业化进程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工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推动力,尤其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地区,都是依靠加快工业化进程逐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最终实现经济腾飞摆脱贫穷的面貌。工业化同样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对策。发展县域工业覆盖县域经济的所有产业部门,是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刺激生产力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县域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要改变贫困县县域经济落后的现状首先必须重视加快工业化进程。

3.2 推进城镇化建设

一是“三农”问题是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其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城镇化建设可以转移农村人口,发展现代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二是城镇化建设可以加快县域经济中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因为大部分贫困县的第一、第二产业比较分散,要适应现代经济集群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必要通过城镇化建设将县域经济的第一、第二产业集中起来提高其规模经济效应。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的可以进一步促进与工业化的互动,发挥城镇在人才、技术、资源和信息等方面的集聚作用,以城镇为载体促进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最终推动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3-4]。

3.3 大力发展私营经济

工业化是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但是受制于国家扶助资金的限制,完全依靠国家的帮助很难实现工业化。因此,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就成为推动贫困县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因为私营经济不受国家投资的限制,也不受贷款规模的限制,同时还能够大量培养专业管理人才,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发展贫困县县域经济应注意在培养国有企业的同时鼓励发展私营经济作为补充。

3.4 发展特色产业

大多数贫困县并不缺乏资源尤其是特色资源,造成其贫困的原因往往无法充分发挥这些特色资源的作用。因此,贫困县应该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正确认识和把握自身的资源优势,培养当地的特色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发展以农业商品化为催化剂的农业牵引型产业;二是创办城乡结合的现代工业催生型产业;三是发展向郊外或农村扩散、延伸的城市辐射型产业;四是以市场为依托,发展市场带动型产业;五是发展旅游开发型产业;六是发掘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促导型产业。

4 促进贫困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4.1 项目拉动模式

根据一般的经济学原理,项目就是生产力,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项目拉动是促进贫困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不同地区发展项目的基础不尽相同,可利用的资源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其共同点就是要探索项目拉动模式的基本途径和规律。从项目来源角度可以将其分为4个主要门类:一是国家投资项目。贫困县通过项目拉动模式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把握国家投资,这类项目往往投资额大并且由国家政策扶持,项目风险较低。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为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引进和争取国家投资项目创造了机遇。二是引进发达地区的项目。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开始,部分产业开始向西部地区转移,这也是贫困县引进项目的重要来源。三是来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项目。这种类型的项目具有科技含量高、开发成本低的优点,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帮助贫困地区提升技术水平,培养人才队伍。四是鼓励民间资本和投资民营经济项目。民营项目目前的发展规模还比较小,但是其未来潜力巨大。贫困县应根据上述项目的不同特点,多管齐下,在开展一批优质项目的同时还要做好长远发展的战略项目储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4.2 三化联动模式

“三化”联动模式指的是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相补充,共同推动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该模式的实施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4.2.1 突出工业化的主导地位。工业化是城镇化和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工业化可以提高贫困县的技术水平,并且可以集聚大量资金,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是其他2个方面的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因此,采用“三化”联动发展模式必须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

4.2.2 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有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可以为工业化进程提供充裕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城镇化建设的区位选择指明方向。

4.2.3 加快小城镇建设。城镇化有聚集人口、产业和商品三大效应,利用城镇的扩张功能形成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中心,可以转移农村劳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该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小城镇的建设,因为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接合部和交汇点,是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4.3 优势资源发展模式

优势资源发展模式就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县的优势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打造县域特色经济。因为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与资源总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对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的利用不善往往是造成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的开发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传统的开发模式已经不符合时展的要求,对于发展贫困地区经济也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优势资源利用模式也不能脱离工业化的主导方向,而是要在工业化的前提下,探索一条高收益、高回报、低投入、低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4 私营经济带动模式

私营经济具有投资规模小、门槛低的特点,特别适合在贫困地区推广,因此以私营经济打开贫困县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发展模式。以浙江省为例,该省在我国经济百强县中占有27个席位,县域经济实力可见一斑。但是浙江省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差,国家投资项目和大型企业的数量都没有任何优势,自然资源也并不丰富,在县域经济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是民营经济发挥了作用。统计数字显示,浙江省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达到48%,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收入超过总收入的1/2。私营经济的税收贡献率突破60%,工业增加值更是达到85%以上。相比之下,大部分贫困地区的私营经济规模和效益水平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对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小。因此,贫困地区在思想意识和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转变,真正放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5 结语

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贫困现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总结贫困县县域经济发展基本对策的前提下,提出了“三化”联动、项目拉动、优势资源和私营经济发展4种模式,实际上以上几种模式之间也有交叉和重叠,其根本还是对于贫困县的经济现状、优势和劣势分析,以期为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理论研究做出一定贡献。

6 参考文献

[1] 张水康.加速贫困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策略[J].湖南经济,1997(1):34-35.

[2] 张新.中部地区贫困县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J].经济世界,200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