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7: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作文教学的开展能帮助学生运用和掌握语文综合知识。初中作文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小学语文知识的一个检验过程,同时也为高中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对现在语文作文中教W的困境,怎样对其解决就是接下来要研究的课题。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相对来讲不够有吸引力的环节,但是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经过笔者多年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作文教学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作文教学的创新意识有待提高。现阶段,初中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模式化现象严重的情况,这从根本上讲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联系。在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一般都会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作文,让学生将其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记录,以便为今后的写作提供素材。这种方式虽然能帮助学生掌握大体的写作方向,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写作向着固定化发展,因为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就会对相关的素材进行反复利用,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会慢慢地形成固定的模式,没有新意。因此缺乏创新意识的作文必然得不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写作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二)作文写作中的理论和现实存在较大差距。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写作同样来源于生活,但是创作不能脱离生活,一个文章如果脱离了生活现实,就像是老鹰失去了翅膀,纵然有多大的本领,也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一直以来,我国初中生的写作都是为了应对考试,因此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作文和生活的联系,在运用素材的时候也并不切实际,所以初中语文教师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作文中废话很多,缺乏生命力。在重视教育改革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还要让学生具备独立性思想,这样学生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表达正确的思想或是主旨。语文作文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存在差距,写作时素材和作文无关联或是素材不足都是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困境。
二、解决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对策
(一)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的师资力量建设。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不足是影响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困境在本质上讲其实是传统教学方式对教师的影响比较严重,一些初中语文教师,特别是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很难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没有及时将思想进行转变和更新,因此更难完成创新。相比之下一些没有太多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还没形成自身的风格,因此很难灵活的对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掌握和运用。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初中学校就要加强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科学化的师资力量培养,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教师还是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都要使其具备更好地创新意识,并且将其正确的运用到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在实际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学校也应该注重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丰富的教师要在年轻教师身上学习创新的精神,同样年轻教师也要在经验丰富的教师身上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达到二者共同进步的目的,全面提升语文作文教学的质量。
(二)重视生活细节,加强对写作素材的积累。生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对学生生活细节的重视,或者是从生活入手,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经验,再进行写作。
比如在写作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春游,其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游戏,比如集体跳大绳、寻宝,通过这些游戏的开展,学生将对春游有更深刻的记忆,之后回来在课堂上再安排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学生才能将春游中的趣事或是学习到的东西进行创作。由于每个学生对春游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也将有着很大的不同,是学生生活的一种真实反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生活细节将会引起更多的关注,同时也积累了相关的写作素材,有助于学生提升写作兴趣,对作文教学的开展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文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虽然现阶段作文教学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困境,但是相信通过本文的研究,将对今后我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也希望我国的作文教学水平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元化 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
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角度来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化教学主要是在语文教学环节中,通过不同方面和不同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的语文扩展教学,从小学语文知识层面而言,初中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读写背诵,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强化学生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各项素质。多元化可以说就是思维的多元化。具体而言,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而让学生们掌握多种思维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跃,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深度。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现状,在把握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有效提高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所谓教学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对语文教学方式设计层面,还具体包含对语文学科的基木性质、思维形式以及教学方式的清晰定位,按照不同角度对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多元化教学方式合理科学安排为基础,创新语文教学系统,进而从根木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造成很大的阻力,所以从这一层面来分析,通过对学生开展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缓解当前语文教学压力,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从促进教师发展角度来分析,初中语文利用多元化方法开展教学,能够促使语文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性系统的学习,有助于教师团队开展教学研讨,让更多教师能够通过自身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来开展工作,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更加趋于规范化和多元化。由此可见,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显著特色,其方法可行性很高,值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特点的学科,需要在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渗透,由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概率不高,所以在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发展中要注意促进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在读写模式的基础上,促进语文知识面的更加广阔,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都有所帮助。另外,按照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语文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对学生人格索质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学索养以及情感因索的培育,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要合理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才能更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思路的开阔,进而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措施
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多元化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实际,从教学思维、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更好进行多元化教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一)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
由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是对语文知识进一步深化的阶段,应保持学生思维的拓展和丰富,所以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应用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且不容易纠正。实施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现状精心安排,结合当前初中语文相关课程内容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合理设计教学方式,进而有效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教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有效保障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充分肯定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对于新问题新知识的进提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感知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学习热情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们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有效保护学生们的学习情绪,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促进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巩固提高。结合以往语文教学经验和最新的教学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观点,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能将教师自己作为教学主体而是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才能更好保持学生们积极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语文写作等课程中,要注意脱离课堂束缚,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带领学生进行实践采风,帮助学生增强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写作水平。
(二)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讨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教师针对语文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可以将其放在教学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让大家进行分组讨论,进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语文问题的独立思考,进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出发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语文能够从多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具体而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讨论教学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环节,从课程设置来分析,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语言表达能力层面上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讨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多设定一些多元化的讨论题目,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践,才能更好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让学生保有积极的学习情绪。同时在分组组织辩论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有效避免学生能力不一情况的发生,有效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现状,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由于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因此在对学生们进行指导点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观点拨,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景点拨和联想点拨,可以有效提高指导效果。
通过言语鼓励或者行为激励,让学生联想到教师指导点拨的深意,从而激励学生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能力的提高。当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确保学生理解这一部分内容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知识内容的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内容就是分析和理解语文课文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多元化教学的要求,可以在教学方式层面对学生的思维、情感、想象力等能力进行着重培养。比如在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可先进行文章分析让学生们从内容上理解,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内容,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针对同一个观点进行全方面的内容理解,甚至还要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分析。比如在语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思维多元化方式,从不同角度合理引导学生科学看待问题,甚至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个题目都会存有不同的观点,这些都需采取分析、指导、讲解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写作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实施多元化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还可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得到广泛重视,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但是一些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仍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发挥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将多元化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黄盈.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小作家选刊,2015(26):146-147.
[2]徐独佳.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4(10):7.
[3]钱英.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课外语文(下),2015(04):43.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背景音乐;现代化教学手段;角色扮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既是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一、利用背景音乐,渲染课文情境
音乐作为一种诉诸人类听觉感官的艺术,能够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也能触动人的心弦。所以,身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将音乐与文学进行和谐沟通,即在教学时,引入一些与文章内容情感表达类似的音乐作为背景,这样,学生就会随着音乐特有的节奏,肆意地展开自己的想象,并迅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去。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古诗词时,我就给学生播放了由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这首歌,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苏轼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和“千里共婵娟”的孤独感,这样,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马上就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并且深刻理解了这首诗词所表达的幽深意境和丰富内含。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现课文情境
如今,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始走进各学科的教学课堂――即多媒体技术。它集文本、声音、图形、图画、视频等于一身,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可以将语文教材中枯燥、抽象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并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语文知识学习活动中。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14课《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了大量有关故宫的图片和介绍故宫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形具备的方式了解故宫的位置、布局和艺术风格。这样,当我们正式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就能正确把握故宫的平面结构,了解课文介绍故宫的脉络,教学效果也会达到理想的状态。
三、利用角色扮演,体验课文情境
初中生具有好奇、好动、表现欲望强烈的性格特点,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所蕴含的情趣,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教师在一旁进行精心点拨和指导,帮助学生揣摩各个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使学生将故事情节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课《曹刿论战》时,因为属于文言文,学生一般都对文言文具有很大的抵触和抗拒心理,教学效果也常常不尽如人意。所以,我在课前根据这篇文言文大意将其改编成了小型短剧,剧中设有不同人物角色和语言对白,然后,我在班里选取了几名学生对剧中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如曹刿、曹刿同乡、庄公等,在我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将这几个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而且深刻体会到了曹刿铁肩担道义、衷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在正式学习这篇文言文时,也就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学生也会对文言文枯燥呆板、深奥难懂的印象加以改观。
以上就是我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的几点建议,在此将我的想法抛出,希望可以给广大语文教学同仁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问题上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课时安排最多的学科之一,且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花费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可是收获却不尽人意。究其根源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他们自身的需求以及潜力的培养,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为此,我们要如何做,以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 构筑全新的语文教学观
初中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放下权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思考,大胆展开想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教师一起去探究、去创新。当我们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课文的要求,除了掌握课文的字词以外,还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以及有哪些地方存在疑问,并反复进行阅读,这样学生不仅对全篇课文的思维能有整体感悟,而且上课时学生也就能集中疑难问题重点听教师讲解。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树立威信去影响学生,同时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当的评估,哪怕学生犯错误,教师也要耐心引导,这样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事实上,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构建一个积极健康的世界观,学会情感的体味与表达。因而教师应当意识到,语文教学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本,不应当让学生的学习淹没在沉重的压力与负担之下,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语文课堂学习中来,进而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学习。
1.有效的导入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通过提问导入、故事导入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激活他们的语文思维。
2.情境创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也开始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而恰当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仅能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创造出语言无法实现的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文章的意境,也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其由感性变为理性思考、由单方面变为综合思考,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声声慢”时,学生由于缺乏过多的人生体会而无法全面理解整篇文章,对此,教师可以在教授文章前,播放相关的视频或者音乐来启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将“满地黄花堆积人憔悴,黄昏梧桐更兼细雨而人独守”这一意境设计成具体的画面,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以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思绪,从而达到真正理解文章的目的。
三、 合作是进步的阶梯
合作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合作,通过创建学习小组,来让学生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1.创建学习小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坏,并不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如何,讲授了多少知识作为评判,而是以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作为评判标准。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什么。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没有真正燃起学习热情。而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今天,教师的真正作用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并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强化学生学习,从而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因而,创建学习小组就成了合作的重要载体。学习小组大概以“6或7”人为一组较好,组内学生的性格、成绩应互补,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互帮互学。
2.合作探究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合作探究型学习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而且能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这样充满了竞争与合作的学习小组氛围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例如,学生在学习情感丰富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习小组作为整体来表演整个文章情景,从而让学生对课本描绘的情景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不仅能使得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综上所述,课堂是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当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样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满乐趣,学生学习时才能乐在其中,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方式逐渐走进了语文课堂。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的运用能够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给学生更好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享受,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举个例子来说,辛弃疾《西江月》一诗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白居易的“举出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诗句充满了情趣和生命力,为了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搜集一些视频资料并制成课件,让学生观看,这不仅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舒缓了教学氛围,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艳.启发式教学的理论来源及实践略论[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4).
2.刘晓玉.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四个转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3).
3.沈静.浅谈教学反思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与应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1(04).
一.参与式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1、概念。参与式教学是随着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经验的总结而出现的,它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建立融洽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最后由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成绩。事实上,该方式满足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顺应了教学的实际需要,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2、特点。作为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参与式教学有着自己显著的特点,具体来说,这些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相应的情况,注重课堂提问,让学生参与到讨论当中,增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互动水平和参与程度。最后,参与式教学的授课形式实现了多样化,具体表现为小组学习、课堂讨论、研究成果展示等等,改变了单一的由老师讲解课文内容的情况,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正是因为参与式教学具有上述特点,满足了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参与式教学。
二.参与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了促进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任课老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当中学习,进而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更加敢于表现自己,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2、注重学习资料的收集。运用参与式教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初中语文教材,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更好的开展课堂讨论和学习。学生需要注意收集相关的数学资料,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中。例如,在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之前,可以让学生收集熟悉的成语“讳疾忌医”等资料,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在讲课的时候,从成语入手,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好学生讨论和发言,或者向学生提问,促进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参与式教学法需要老师关心每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惑,对学生学习出现的疑问,教师要耐心讲解,也可以调动班上同学进行讨论,以活跃课堂氛围。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朋友,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好的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例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将唐雎不辱使命的情景搬到课堂上来。通过表演等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初中语文知识。
4、创设相应的参与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全文的思路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不先讲自己的梦想?这样安排文章结构的优点在哪里?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不仅能够促进教学有序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探究能力。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辩论、表演等方式创设参与情境,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5、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学校要重视对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的引进工作,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注重引起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以便更好的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促进参与式教学得到更好的运用。另外,要注重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访问、进修、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初中语文老师的综合素质,更好的推动初中语文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运用。
总之,参与式教学适应了现代教学的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并不断积累经验,进行探索和创新,以促进参与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李广宽,教师,现居山东郓城。
关键词:问题;改革;兴趣;创新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方法过于落后,在学科定位、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都存在一定问题。第一,教学的思路出现错误。教师把自己当做教学的主体,将自身的思想过多地融入到教学体系当中,认为自己的思路能够代表学生的思想,只要把自己的教学思想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就算是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事实上,当学生的思路与教师的思路不相符合时,就会出现学习上的断点,而教师又不加以变换思路,还是以自己为教学中心,使得学生盲目跟从,学习索然无趣,学习效果便十分不理想。第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某些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单一,只是单纯地讲授传播,缺少对教学方法的探索,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使得学生面对语文的教学内容难以全面理解,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样也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传统的思想进行大胆的取舍,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大胆进行改革,在教学理念、思维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上不断进行探究和创新;其次要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喜好和接受能力进行充分的研究,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自学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树立应用型教学的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二、对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索
(一)兴趣教学法
兴趣能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源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真正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产生依赖,自觉主动地将注意力放到语文学习中,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里爱上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转变原来高高在上的观念,放低身段,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对他们的个人性格和学习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初中生感性较强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方法,渲染课堂氛围,利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下感受语文教学的乐趣,将学生带到语文的课文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为语文教学的有效展开铺平道路。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金色花》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清楚《金色花》这首散文诗的主旨,是根据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出家庭的温暖。有些学生对于散文诗的学习很难入境,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散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一下什么是金色花,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同时再对作者泰戈尔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他一生创作的作品非常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也对文章要表达的内容和思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以采用分组赛读的形式,对整篇文章进行朗读,这种方法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通过对散文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体会,达到对文章内涵的有效解读。
(二)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性地探索教学的设计,精心创造出富有创意的教案,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本身具有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有目的地引导、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案,改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其次,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展开对课文的有效阅读、思考、讨论和练习,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没有重点的教授和分析,留出时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独立式有重点、有层次的探究性学习;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让学生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以达到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总之,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需要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对其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相信学生,善于引导学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情境、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实现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铭金.《初中语文教学“激趣”手段》.《教学世界・上》.2009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法运用研究
1.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与传统的模式固定、结构单一的教学方法不同,多元化教学方法更具多样性和趣味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语文水平等多方面情况入手进行分析,以学生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为参考,制定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案。在完成教材上的基础知识教学之外,还必须要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语文学习。另外,在初中语文多元化的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道德情感、结构体系、文化素质,全面的增加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并在学习过程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全面的加强对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先进案例和理念的关注,及时的根据本班级的情况引入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其有效的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体系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更加契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显著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
2.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措施
2.1利用提问教学导入课堂
在以往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的备课内容仅限于语文教材。在教学时,往往是利用单刀直入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并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状态转换和思想过渡的时间。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往往很难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除了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收集一些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元素之外,还必须要引入一些与实际相关的案例和事件,将三者进行有机融合之后,全面的融入和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然后,再根据教学主题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逻辑性的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快速打开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路。例如,在进行“背影”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朱自清或者本文写作背景有关的资料,也可以了解罗中立创作的美术作品《父亲》,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然后,结合课文主题提出问题:“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作者为什么忘不了父亲的背影?”、“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背影,分别代表了什么?”、“文章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来进行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来解决相关问题,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分析能力。
2.2构建良好语文教学情景
教师首先要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总结,保留其中与多元化教学方法相适应的部分。然后,全面的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声音、视频、文字、图片等的元素,为学生构建多元化语文教学情境。以良好的视觉体验和听觉体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巧妙利用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深刻内涵。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向学生播放水墨动画短片《桃花源见》,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结合课文注释来疏通课文。然后,在进一步的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渔人的踪迹: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再访桃花源,引导学生以此为线索来进行讨论和学习。在这过程当中,到时还可以利用PPT课件进行一些古今异义和文言常用于词语的讲解,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来进行分析。在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水平的同时,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作者借世外桃源所传达的社会理想。
2.3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但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班级当中学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特点,有针对性的将全班同学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将层次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划分为同一语文合作学习小组,科学的为小组学生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及时的根据学生的语文思路和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引导。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交流讨论过程当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6~8个学生划分为同一个小组,要求小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与叶圣陶和苏州园林有关的内容,并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然后,教师根据小组学生的社会特点安排相关的探究任务:“文章结构是什么?”、“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文章怎么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本文结尾有什么特点?具有怎样的内涵?”,引导小组学生根据问题来进行阅读和思考,并让学生也说说自己的不同意见和看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文章的组成逻辑顺序。在教学完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小组学生自主搜集一些与中国古代园林有关的知识,或分别的了解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庙园林,选择自己喜欢的园林景象,参考本文来进行写作。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和体会我国中国传统园林的建筑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三结合;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出发,从以下几方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做一探讨。
一、结合课型,改变阅读法
1.积累法
初中课文课本中,自读课文一般为15篇,均是情文并茂的美文,对于这些课文,如果让教师讲析,也许说了好半天,学生仍是不好理解文意,因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通过扎实的课前预习,多读、多写、多背,这未尝不是一种较直接的学习途径。一般说来,词不达意的病源是词汇太贫乏或者是缺乏语感,为此,我让学生在阅读自读课文时,摘抄并记忆文中的格言名句以及学生感悟颇深的优美篇段,用来充实他们的写作语言,陶冶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寻求生活指南,塑造完美自我形象。此外,还可以利用办手抄报、开展读书笔记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养成爱看书、勤动笔、多积累的习惯。
2.精读法
对于教读课文,除了教师本人认真研悉教材、备好教法之外,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时,不要每篇每页不偏不倚,平均使用“兵力”阅读,而应把课文中对自己启发最深、关系最密切的部分,细嚼慢咽,精心细读,反复品味,并能够深思文中的精妙之法,自己设疑质问自己,如此下去,当教师研析新课时,学生也会心领神会,并能在以后的习作中,借鉴其写法,使自己的文章“下笔如有神”。
二、纵横结合阅读法
1.对比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不会融会贯通。对比阅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较好办法。在教学中,我把不同类型的文章内容让学生进行纵向、横向比较阅读,例如,同一体裁文章我是这样比较阅读的,譬如同属散文体裁,杨朔的《荔枝蜜》与郑振铎的《猫》抒情方式则不同,感情线索则相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则能初步揣摩散文的构思方法;还有用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对比阅读,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这位作家和他的作品,这样,边比较、边学习,用时少,阅读效果佳。
2.迁移法
教师在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时,应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的迁移,引导学生去学习和探索语文阅读方法,例如在教学冰心的《纸船》时,我先让学生阅读体会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抒情技巧。在归纳《纸船》的构思技巧时,我指导学生阅读了泰戈尔的《纸船》,这样,引导学生把知识横向的迁移;其次,我又从《纸船》的托物抒情写法,让学生回顾杨朔《荔枝蜜》的托物喻人手法,让学生区别这两种抒情方式的异同点,如此阅读方法,何愁学生阅读能力不能提高呢?
3.激趣法
积极创设情境,营造阅读教学氛围。所谓情境,并非是游离于学生学习之外的一种单纯的教学环境,而是一种具有教学功能的课堂因素。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生命体验。只有从多维的视角认识情境的激情功能,才能使学生真正从情境中得到学习的东西和源泉,唤醒学生的情感,实现学生的生命感悟。语文教学实际与生活是最紧密相关的,很多材料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我们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条件。
4.质疑法
鼓励质疑提问,引导学生科学探究。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没有问题的情况,这对语文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鼓励学生提问:一是从阅读教学材料中的矛盾处寻找问题。学生如果发现了矛盾提出问题,就可以顺藤摸瓜、开展讨论,直到得出合理的答案,也就完成了此文的学习。二是从阅读材料中的从反常处提出问题。
三、课内外阅读法
互补法。这次新编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每册语文教科书还另配套一本《初中语文阅读》(简称《读本》)。《读本》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为我们教师在培养学习科学的阅读方法时找到了比较恰当的方法。平时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配合的《读本》中的选文。
教师平时讲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实际应用。因此,平时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结合比较紧密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使学生“课内课外”相结合,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宜“活授”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一堂成功的初中语文课应该是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不但要注重知识传授的科学性.而且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性。新时期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在课堂教学中爱学、乐学。
“活”是新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更高标准。要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与责任感外.还要在业务提高上做文章。首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备课设计中。教师除了要钻研新课程标准与课本以外,还要了解具体教育对象,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采取针对性教育教学方法。其次,要充分使用好课堂45分钟。课堂教学要提高教学效率.一节成功的初中语文课要繁简适当.需要语文教师在总体上把握课本的框架,形成体系.不是将教学搞成“大杂烩”。还要注意的是教学过程中要克服夸夸其谈的空洞教法。教师在讲台上大谈特谈文章深刻的寓意以及完美的艺术性.学生听起来海阔天空。用起来却茫然无措.不知该从何处下手。
二、初中语文教学宜“启发”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的程度如何。和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启发引导程度密切相关。而教师有效启发、引导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启发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节点.是开展探究活动的“眼”。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眼”.整堂课就“活”。初中语文教材中,每单元都编排了讲读课、指导阅读课、自读课等内容.课后练习编排也很具体.在泾渭分明的语文教材面前.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理清教材脉络.把握框架,深刻领悟教材编排目的.从教学的要求出发,立足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认知能力.找出课堂教学的“眼”.开展启发教育。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初中生年龄大多处于13~17岁。在这个发展时期,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如果将其引导到语文学习当中.将会对语文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推行合作探究教学方法.按照优秀生、中等生与后进生各占一定比例的原则.把全班学生编为多个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将教学目标以探究题的形式揭示出来。引导学生对照要求开展分组思考、讨论、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对后进生提供必要的辅导.为其他学生进行思路的点拨.这种点拨是画龙点睛式的.起思想引导与思路启发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获得知识。摒弃“满堂灌”的陈旧教法。
三、初中语文教学宜“扎实”
初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实效.那种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听得昏昏沉沉的教学活动效率低下。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要避免这种无效劳动.要认真搞清语文课堂教学以谁为主体的问题.“扎实”的要求要落实在学生学习中。教师课上讲得再生动.学生不听、不记、不写,学习效率也是低下的。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该学生动脑的、动口的、记忆的、书写的一定要求他们认真完成,充分利用学生的耳、脑、眼、手等感官开展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语文教学过程不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也不是来看戏的,教师讲得再透彻,如果缺少了学生的配合学习.成效也无法提高。例如在古典诗词、优秀散文等内容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进行朗读背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明确提出学习目标。该当堂完成的一定不要拖到课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推行“过关式”考核方法.不要等到一个单元内容全部讲解结束以后再进行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将考核的中心前移。在每一课讲解结束或每一个重要知识点讲授完成以后。都要开展及时的考查,将语文学习的基础打扎实,及时发现学生哪些地方学得不到位。查漏补缺。要注意的是及时考查不等于肢解语文知识.要注重灵活运用与全面考查。
四、初中语文教学宜“生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思考,从而快速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各种疑惑,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所解决的首要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加以详细阐述。
2 教师要注重课堂的引导
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能够使课堂有一个较好的开端。比如:教师在讲解《童趣》课时,可以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表演《童年》这首歌。如果有人不会唱,教师可以跟着学生一起唱,从而让学生事先感受到童年的快乐,进而再进入到文章主题,这样一来,又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良好的课程导入是一节语文课成功的一半,同时又能够使学生集中经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更多时间与经历放在语文课堂学习中。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教师要尽量缩小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尊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比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要求学生多朗读,从而积累更多关于文言文的知识。特别是在朗读方面,利用多种形式,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学生朗读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点评,对及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教师在完整的为学生朗读一遍,在完成朗读之后,学生也可以给教师进行点评,提出相应意见,这样一来,就会使学生听得非常认真。在完成朗读之后,学生便开始进行讨论,从而激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4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现如今,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生动、形象的情境,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使学生进入文章描述的情境中,重在突出文章的中心,不仅陶冶学生情操,而且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此外,又能够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例如:在讲解《观潮》一文时,学生会感觉文章内容比较平白,难以想象到观潮的情景。因此,教师在课前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个课件,如:观察大海来潮视频,这样一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此外,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带有观潮声音的音频,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这样一来,便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此文章的气势。
5 合理设置悬念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作者经常要在情节设置上留下悬念,在想要探个究竟的时候便戛然而止,也或者是套用“预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语句,从而吸引读者。例如:在讲解《背影》课时,作者在开头便写到作者和父亲有两年没见,但是,最难忘记的就是父亲的背影。在朗读到此处时,教师可以设置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作者为什么要说难以忘记父亲的背影?等,这样一来,学生会在下面的朗读中深入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创新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教学发展的趋势,传统的语文教学暴露出了诸多弊端。语文教学尤其是在文言文、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或轻视学生理解性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拓宽初中教师理解性阅读的教学思路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方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 从初中语文理解性阅读的教学现状看创新教学思路的重要性
(一)传统的“填鸭式”阅读教学模式导致阅读教学缺乏灵活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向学生灌输固定的阅读技巧,甚至利用类似于数学中所运用的公式,让学生将其生搬硬套地用在各种不同的文章中。这种灌输学习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只是将教学过程也只是看作单纯的教学而已,不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学活动也大都是要求学生背诵文章,按照固定的格式解析相关词句的大意,来达到阅读理解的教学效果,然而对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文章,对文章有何独特的感悟和不同的见解却并不看重。所以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可迁移性太差,对学过的文章还可以理解,但对于陌生的新文章依旧不知道如何分析、如何理解,因此传统的“填鸭式”阅读教学根本就谈不上任何创新。
(二)阅读形式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是传统教学所缺失的重要部分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视角去阅读、去理解。但如今的语文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视角看文章。教师总是带着学生理解文章,带着学生寻找常见题型的答案,这样做固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认知,但却不能提高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无益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独立性非常重要。阅读和理解文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应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使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对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但根据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只是强调固定知识点的传输,而轻视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枯燥的教学活动和固定的阅读模式、解题模式已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活动中形式化的阅读脱离现实生活
艺术虽高于生活却来源于生活,但应试教育让学生和教师的视野都变得狭隘,功利主义造成了阅读教育形式化严重,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常常脱节,学生在日常的阅读理解中,缺乏具体的意象,课堂也变得枯燥无趣。教师应该把看似被束之高阁的名家之作与学生能接触到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阅读中融入生活,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兴趣,便于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达到阅读教学中情感的转移。
目前中国的考试机制和其他人才选拔方式造成了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不够重视,数理化和英语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根本没有课外阅读的机会。阅读量少就导致了学生阅读技巧生涩,阅读能力弱。同时,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只是一味地应付语文作业和考试中的阅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把自身的感受同阅读结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使他们真正做到理解性阅读。
二、拓宽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的创新方法
(一)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僵化决定了我们应增加教学活动的灵动性,使教学模式变得多样化
首先要求确立学生在理解性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珍视学生的个性见解,不应给学生设置条条框框,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感受、去领悟。探究性和自主性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改革中格外重要。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理解性阅读,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不断积累下来,并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够灵活运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带领学生找答案的方式,而应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有目的地对文章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样带着问题精读文章更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效率,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性阅读。
(二)教师应尽可能丰富教学方式,达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学生对语文阅读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传统阅读教学内容相当枯燥,课堂死气沉沉,没有阅读的良好气氛。因而教师不能照搬教学指南等,应在不偏离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阅读的文章和章节进行合理的筛选,使文章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满足学生和教育的需求,要注重提高学生理解性阅读技巧的运用。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要求教师在布置阅读任务的时候避免文章主题的重复,应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并且需要不同阅读技巧的文章。这样不仅避免了学生的阅读疲劳,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阅读技巧,能够使学生自如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提高了学生理解性阅读的能力,对语文知识具有重要的积累价值。
(三)以教材为原点,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阅读的教学
传统教学总是点到为止,教师的教育观念总认为把课本上的东西教给学生就够了,从而忽视了课外的拓展性阅读。然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素材应不仅是课本上的内容,还应该着眼于课本外的优秀文化作品。如此不但便于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深入讲解,也有益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教师应致力于改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创新性研究,拓宽思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性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单宗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J]. 科技文汇,2012.(03).
2.迟国庆.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 散文阅读,2011.(08).
关键词:语文教学 基础 发展 提高
一、创新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强,但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这时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描绘的情节、场景、画面,通过提问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描写的意境中去,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1.把握课题,引入情境。初中语文教材中,其作品有较大的时空跨度,包含古今中外,许多课程内容并不是学生生活阅历中的。在新课教学中,怎样将学生引进语文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缩减学生同教材的时空距离?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探究,把握文章的写作环境,体会文本的情境,找出文章的情感闪光点。对作品写作环境进行导读或简单介绍时,应将作者的人生体验或作品的感人情境予以生动描述,以便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如教学《水浒传》时,教师叫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点评朗读者,或让学生观看相关影片。这样,学生便能置身情境中,把握文章内容。
2.当我们在鉴赏语文作品时,必须发挥想象,通过文字体验作品的美感。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加强情感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发挥联想与想象,把握作者的心境,并与之相契合。如教学《风筝》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亲情的含义进行感悟,感受文中深深的手足之情,并学习鲁迅知错必改与严于自省的情操和美德。
3.绘声绘色,优化情境。在语文作品中蕴含着各式各样的情与意。而情境教学正是以情作为纽带,通过教师的“情”对学生心灵的“情”进行拨动。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很多是为时而写,为事而著,不管是叙事写人还是抒情议论,均蕴涵着作者无限的情思。与影视文学相比,语文教材并没那么直观,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点拨,渲染氛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飞翔于知识海洋。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想象的启发,同时应用讲述的方式,将教材语言转为自己的语言,将文章故事情节展开绘声绘色的表述,让学生在情感中感受到语文艺术的熏陶,从而开阔思维,提高文学修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交往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苏联学者列德涅夫在《普通中等教育内容的结构问题》一书中正面提出过这个问题。交往能力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交往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是“天生”的交往教育课程。人只能在交往中学交往,在运用语言工具的言语活动中学语言,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获得言语交往能力,有了言语能力才能获得人文、科学知识。因此,列德涅夫将语文课归位于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而语文教育作为一种过程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存在,需要在人们运用实践、理解欣赏、交流对话中不断发展完善。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性便决定了进行合理的初中语文教学交往的必要性。因此,语文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运用语言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教给他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受、情绪等,借助于语言这个载体传达给对方”。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语文课程集人文性与工具性为一体。其中,工具性即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与实践能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将语文知识的学习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这要求教师构建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从课内至课外、从学习至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
三、组织交流探讨,领悟语文知识魅力
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的单一传授知识,更应是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使他们在探究与合作中动手动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应创造性地把握与运用教材,设计具有价值的问题,指导他们通过实践体验学习。设置的问题不但要紧扣课本、具有探究性,还应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而交流方式应多样化,如:师生间、生生间或分组合作或分组辩论等,同时教师应以鼓励、肯定的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进步与努力进行激励,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四、结论
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实际与学生自身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总结,让学生纷纷参与语文学习,提高其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之友(b版), 2007,(03)。
[2]黄桂华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硅谷,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