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的发展阶段

经济的发展阶段

时间:2023-07-25 17:17: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的发展阶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的发展阶段

第1篇

内容摘要:本文重点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转型的路径,在“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并根据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将金融转型的路径划分为: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期、发展期和调整期)、进化发展阶段(危机期、后危机期和完善期)和高级发展阶段(参与期、共同期和直接期)。

关键词:中国金融 国际金融 转型路径

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这一历程伴随着金融转型的过程。从长期来看,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的问题,而中国经济则面临着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这些变化已经并正在对中国金融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从金融领域来看,全球银行业发生着深刻变化,监管机构也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为此,中国金融业不仅要关注宏观经济的新形势,而且还要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银行业监管变革和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整合。中国必须抓住全球金融转型的机遇,直面自身一系列瓶颈性难题,坚决踏上金融转型之路,以期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重点研究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转型的路径,在“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下,并根据中国金融的发展历程,将金融转型的路径划分为:初级发展阶段(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进化发展阶段(危机期后危机期完善期)高级发展阶段(参与期共同期直接期)。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初级发展阶段(从1978年至2007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扩张运行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间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支撑,过度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社会保障不健全,城乡两元结构的矛盾加剧,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利用缺乏可持续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等。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经济总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但充分凸显了“三大”:经济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金融转型取得了辉煌成就,也充满了曲折与争议。总体而言,中国金融业基本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金融业已上升为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要。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起步期发展期调整期。

1978年至1984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开始了制度调整的起步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和结构出现了变化,最主要表现在实行金融机构多元化,打破传统制度一统天下的组织结构,建立了二级银行制度的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制度变革的发生时期,新机构和旧机制并存,机构是新的,但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基本上是旧机制起支配作用。

1985年至1996年,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基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为金融市场建立了初步框架。显著特点是金融宏观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从单一的行政型调控向运用经济手段转变。资金管理从统存统贷转变为差额包干的基础上,继而推进到差额控制和实存实贷,由指标管理过渡到资金管理;金融调控也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直接调控向市场化运作机制调整,从开始的控制贷款规模,逐步启用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发展到以比例管理彻底取代贷款规模控制。

1997年至2007年,是我国金融体系变革进入市场金融体系框架的调整时期,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传统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总量相对过剩、需求不足的经济。显著特点是形成“一行三会”格局,银监会负责统一监管全国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证监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保监会则统一监管全国的保险市场。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履行一定的金融监管职责,并负责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充当最后贷款人,在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进化发展阶段(2008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调整运行的时期,是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转折期,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和发展模式再创新的一个关键阶段。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而且过去30多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的挑战日趋复杂和严峻。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度调整和寻找解决方法,积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动力。

从金融领域来看,这一阶段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结构调整的挑战。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危机期(2008年至2009年第一季度)后危机期(2009年第二季度至2010年)完善期(2011年至2015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

2008年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并导致全球实体经济进入严重衰退,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全球经济金融进入了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环境良好;金融改革成效显著,金融开放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不断加强;外汇储备继续保持增长,应对外部冲击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实际支付能力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发展,总体运行平稳;金融安全网建设继续推进,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

2009年无疑是中国金融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与风险并蓄的一年,第二季度以来,尽管失业率依然走高,但全球经济信心逐步恢复,经济先行指标PMI得到回升,工业实际产出开始回暖,金融市场利差指标恢复正常,消费者信心震荡回升,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全球经济金融逐步渡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在这个时期,金融业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国际金融市场逐渐稳定,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逐步巩固,但影响我国金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维护金融稳定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金融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而走向国际金融市场化的完善时期。“十二五”时期,只有继续贯彻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创造有利于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继续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业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发挥危机应急处置机制作用,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切实改善融资结构,提升金融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能力;改进金融监管制度和方法,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国际金融稳定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

中国金融转型高级发展阶段:当主要矛盾和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积聚了新的积极因素之后,进入高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成熟运行的时期。其显著特点是更多地体现出经济社会成熟发展的特征、成功的运行和卓越的成效,使中国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法律规范、社会文化、技术进步、管理理念等不但体现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典范。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会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金融转型的路径来看,这一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从中国参与建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及制定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的程度依次划分为参与制定期、共同制定期到直接制定期,这是中国金融转型路径达到高级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结论

虽然总的来说,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但它基本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是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初级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选择。事实证明,我国渐进式的金融体制改革,既保证了转型过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改革目标。

但是必须看到,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金融体制中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已开始日益凸显,阻碍着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亟待进一步解决。这集中反映在一方面我国金融资产规模迅速积累,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内部效率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衡量金融体制改革成就并不只是规模的扩张,而更重要的是效率的改善。只有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才能有效地动员资本、配置资本,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在结构布局、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固有的问题,阻碍了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功能发挥,从而难以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需要。中国的经济转型以“渐进”而闻名,金融转型更为渐进。但是这种过甚的渐进,实际上已经严重损害了效率,客观上要求提升金融转型速度。

参考文献:

1.巴曙松,谭迎庆,聂建康.建国60年金融转型的进程―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10)

2.国家统计局.大改革 大开放 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R].国家统计局,2008

3.许莎雯.“进化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展望[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4.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2009[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第2篇

【关键词】聚集经济 城市化

聚集经济一般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益或效用增加的现象。聚集效应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空间性。聚集效应是因为企业和居民在空间上彼此靠近而获得的。第二,外部性。聚集效应是空间上集中的企业和居民,通过外在因素在客观上互相为对方提供利益而使经济效果增加或费用减少的效应。第三,规模性。聚集经济效应以一定的规模为前提,通过微观主体的内在规模经济来实现,即只有取得自身的规模效益,才能使外在利益得以转化为现实的利益。因此,聚集经济的本质是由厂商或居民集中而带来的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聚集经济利益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城市化的决定性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行,生产要素逐渐按市场原则寻求最佳的行业组合和空间配置。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不仅原有的城市以其巨大的聚集优势吸引了大量生产要素的进一步聚集,扩大了规模,而且还在一些特定地点因人口、资源的聚集而形成新的城镇,聚集经济效应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根据图1显示出的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我国城市化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推进,在“重点建设,稳步前进” 方针的指导下,新建6个城市,大规模扩建20个城市,一般性扩建74个城市。从1949年到1957年这8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加523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9.07%,城市化由10.6%提高至15.4%,平均每年增加0.6个百分点。到1957年,我国非农就业比重达到18.1%,城市数量比1949年增加41个,总数为177个,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处于起步性的缓慢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60年城市化的“”阶段。1958年,在“用城市建设的来适应工业建设的”的号召下,城市工业大发展,城市数量与城市人口有较大幅度增加。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人口增加2352万人,年均增加784万人,年均增速达到7.31%,城市数量增加19个,平均每年有6个新城市出现,城市化水平由1958年的16.2%上升至1960年的19.7%,平均每年增加1.17个百分点,我国的城市化出现“”现象。

第三阶段,1961―1977年反城市化与城市发展停滞阶段。这一时期,由于粮食供应不足,再加上城镇基础设施紧张,我国各部门和单位纷纷精简在岗职工,并开展“上山下乡”活动,支援三线建设,沿海工厂大量内迁。这一阶段,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以1.95%的年均增速低速增加,年均增加247.6万人,但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总体下降,由1961年的19.3%降至1977年的17.6%,城市数量也由208个减少到188个,平均每年至少有1个城市在消失。

第四阶段,1978―1996年,我国城市化稳步推进阶段。1978年党的以后,全国的改革开放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国务院分别于1984年10月和1986年4月颁布了新的设镇规定和设市标准,小城镇迅速增加。此期间,我国的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1996年的666个,新增城市数量是前18年新增城市数量的8倍多。城镇人口以年均6.46%的速度较快增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增至1996年的30.48%,年均增长约0.7个百分点,而且在1996年首次超过30%,使我国的城市化步入中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我国的中小城市发展迅速,而我国的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增长速度较慢。1978年至1996年 18年间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总共增加了28个,而中小城市新增436个,占新增城市总数的91.6%(见图2),我国的城市化表现出明显的城镇化特色。

第五阶段,1997年至今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由于前一阶段城市建制数量的急剧增长带来了虚假城市化与大量优质耕地流失的负面效应,我国对城市数量实行较严格的控制,我国的城市化进入以开发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空间拓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城市形态区域化扩张为显著特征的大中城市规模扩张新阶段。这一阶段,我国城市数量虽然在总体上有所下降,但是我国的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854.25万人,年均增速为4.7%,城市化水平也以年均增加1.199个百分点的速度大幅提高,我国城市化步入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从以上城市化阶段划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基本上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即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为背景,政府在资源配置和城市化方向、速度、形式和战略安排决策中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化的经济动力逐渐成为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城市聚集经济效应引致的城市化日益显著,城市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30%-70%为中期阶段,70%以上为后期阶段。2006年,我国城镇总人口57706万人,城市总数656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3.9%,1997―2004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年均增长1.23个百分点,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呈现出较以往不同的发展特点。

1、大城市的发展趋势持续增强。 从城市规模来看(按市辖总人口分组),虽然我国在90年代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政策,但是由于国家在1998年后停止审批设立小城市,加上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的特殊聚集效益和吸引力,先进的生产要素不可阻挡地向大城市集中,同时,中等城市向大城市演进趋势加强,我国大城市发展势头良好,中小城市比重和绝对量均呈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2003年与1997年相比,人口在2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增加175%,人口在100-2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增加540.9%,人口在50-100万之间的大城市增加482.99%,人口在20-50万的中等城市减少16.1%,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镇减少89.53%。显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小城市大规模发展的趋势被大城市发展所取代。

2、地区间城市发展不平衡。从城市数量的区域布局来看,90年代由于经济基础、发展速度和投资倾向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增长明显快于中、西部,而我国中、西部城市数量则有所萎缩。进入21世纪,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在总数上比较稳定,东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在总数上依然保持着绝对数量上的优势(见图3);从城市规模的区域布局来看,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分布比率为0.495∶0.408∶0.097,东部地区的城市规模效益要于高中、西部,而西部地区的城市规模效益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大城市凭借其在区位条件、服务能力、交通运输、信息交换、设施水平、人口规模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对区域内的资源、资金、人才、信息、产业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促使区域内的这些生产要素向大城市集中。因此,大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从中小城市的发展来看,我国的中小城市有43.68%分布在东部地区,36.67%分布在中部地区,19.65%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发展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3、三大都市圈已建立。从城市群或都市圈的发展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京津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真正意义上的最大的都市圈。2003年,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渤海区的城市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5.5%、36.3%、35.1%、48.5%,这三大区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活动最为活跃、城市聚集力最高的地方,构成我国区域经济的主体。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像三辆马车带动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4、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差距逐步缩小。从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来看,一方面由于我国一直推行以分散化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政策的原因,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比重)一直滞后于工业化水平(非农就业比重)(见图4),我国城市化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乡村的推力,而非城市的引力,工业化(非农产业化)是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市聚集机制和聚集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快速推进,“棘轮效应”促使原有城市规模边界不断扩大,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正逐步缩小,这表明我国城市聚集效应对城市化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口、资源的流动与配置日益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从而在聚集利益调节机制下促进了原有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并导致了新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尽管一些城市政府已经开始主动地按照聚集经济的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但是也应该看到,传统体制的影响仍然相当明显,政府的决策仍然制约着资源的流向,进而对城市的聚集与发展仍具有强有力的影响,一些不利于城市聚集经济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结语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的动态过程,也是城市经济集约、高效的优势逐步显现和增强的过程,城市聚集经济利益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因。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聚集经济效应将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也必将为我国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充沛的动力。

(注:本文为湖北省教育厅科技处研究项目,项目编号B2007-

27006;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鄂教思政[2007]1号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谢文惠,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 吴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第3篇

【关键词】发展阶段发展模式购买力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5—0025—05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可概括为“要素集聚+劳动力输出”,即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凭借低成本及优惠政策集聚大量国际生产要素(如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并成为国际制造基地及出口基地。该发展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将本地廉价劳动力与国外高级要素有效组合,优化要素配置,提升要素效益。然而随着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及国内要素禀赋逐步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原有发展模式遭遇的问题及瓶颈约束日益明显,亟需加快发展模式转型。

国内外学者对开放型经济的研究,揭示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现象,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将呈现出动态优化的趋势;要素禀赋结构成为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可成为划分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应当与国内要素禀赋、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

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

开放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依托自身禀赋,通过融入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优化资源配置,以此带动国内经济增长。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开放型经济更加强调通过商品、劳务、资本、人员等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

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要素禀赋动态优化的角度,开放型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随着国内要素禀赋逐步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其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应相应升级,政策取向也应相应调整。

1.劳动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劳动为主,以低成本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主要以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出口,充分调动国内闲置要素,提升要素效率,加速资本积累。此阶段的政策取向包括:对利用外资实行优惠政策,发展加工贸易、建成出口导向型的产业结构;利用优惠政策鼓励扩大出口;低估的汇率政策等。

2.资本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资本为主,以购买力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主要以购买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基于内需能力的增强,积极吸引高质量外资,形成高级要素集聚;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海外投资及扩大进口,获取资源、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等稀缺要素,并进一步与本地要素结合,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此阶段的政策取向包括:扶植本土跨国公司、鼓励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以获取高级要素为导向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鼓励扩大进口尤其是稀缺要素的进口;正常的汇率估值(甚至汇率高估)等。

3.技术输出阶段。该阶段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是以技术为主,以创新优势为发展动力,其发展模式为主要以创新优势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技术优势掌握国际分工主导权、整合全球资源以巩固其技术优势,进而获取高额分工收益。此阶段的政策取向包括:鼓励扩大非核心技术的出口;鼓励以整合海外资源为导向的对外投资及产业转移;正常的汇率估值(甚至汇率高估)等。

因而,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其发展动力、发展模式是否与其发展基础(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而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包括优化结构、提升效益、转换动力等等,从理论上说,实质上是推动开放型经济向新的发展阶段演进,实现阶段性跨越。

二、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困局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资本、技术等高级要素在生产要素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要素禀赋结构逐步优化。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的资本劳动要素比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之,则是劳动(相对)丰富或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2000年以来,我国要素禀赋的资本密集程度显著提高,2010年我国的K/L达到3.72,但仍明显小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及韩国、墨西哥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略低于俄罗斯,属于劳动相对密集型;同时,与巴西、印度及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K/L更大,属于资本相对密集型。

在知识技术要素方面,国际上通常用每万就业者科技人员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要素的丰裕程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我国科技要素尤其是高科技人才增长迅速,2010年,我国每万就业者科技人员数达到21.4人,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属于技术相对紧缺型。

随着要素禀赋优化提升,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资本、技术密集度更高,劳动低成本优势不再。从发展规律来看,以技术要素为主导、以创新优势为动力的技术输出阶段是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方向,但通常由低成本优势的商品输出向创新优势的技术输出的升级不能一蹴而就,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正处于由劳动输出向资本输出过渡的关键阶段。

然而,在要素禀赋逐步优化的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仍未真正实现转型,面临的瓶颈约束愈来愈明显。首先,生产成本约束。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民收入、工资标准及劳动保障水平的逐步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断提升,与周边国家如泰国、越南、印度、印尼等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其次,资源环境约束。国际制造基地的分工定位,使得我国成为资源消耗中心及环境污染地区,土地、淡水、矿产等资源更为紧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更为脆弱。第三,国际市场约束。作为第一出口大国,中国出口产品尤其是纺织服装、IT、机电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但同时遭遇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加。在国际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面临的国际市场约束将更为明显。就实质而言,伴随着我国要素禀赋的逐步优化升级,开放型经济亟需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而以往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仍在继续沿用,以上种种瓶颈约束,是在原有竞争优势及发展动力减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条件下难以避免的问题。

因而,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调结构的问题,重点是发展模式的转型。顺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创新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寻求并培育竞争新优势,应该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此外,还得解决好几个难题:在原有优势日益减弱、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条件下,如何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避免经济大幅回落;在提倡扩大内需、政策资源向国内市场倾斜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内需与外需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如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要素禀赋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等等。

三、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一)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

发展开放型经济,实质是以自身要素禀赋融入全球化,通过国际分工充分利用优势要素获取稀缺要素,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因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应与其发展基础(要素禀赋结构)相匹配,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国内要素禀赋的优化及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升级。

近年来,以开放型经济发展为特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要素禀赋呈现出新特征:劳动不再便宜,资本不再稀缺,但技术仍然贫瘠。因而,现阶段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目标应为:进一步优化要素禀赋、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阶段的跨越,实现开放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的良性互动。

购买力优势应成为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深化发展的新动力。购买力优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即在资本要素充裕基础上,逐步形成强大的国内消费能力及对外投资能力,以此获取高级稀缺要素,并与本土要素有效结合,推动要素禀赋优化及开放型经济的阶段提升。需要指明的是,购买力优势与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并不矛盾,而是相互统一的关系。

首先,内需扩大是购买力优势的主要内涵及体现。购买力优势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强大的国内消费能力,而国内消费包括对国内生产商品及进口商品的消费;二是强大的对外投资能力,包括海外参股、并购等形式。

其次,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购买力优势是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途径。自主创新通常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模仿创新,在全球化条件下,集成创新与模仿创新正是借鉴外部技术资源进行自主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日本、韩国等后起国家的成功案例说明,充分利用科技、人才等高级要素全球流动的特性,通过外资技术转移、购买专利、技术许可和收购海外科技企业等途径,获取外部创新要素,并与国内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紧密结合,能有效推动国内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思路应为:在资本要素日益充裕的基础上,积极培育购买力优势,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国制造业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基础,拓展市场潜力,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大力吸引国内外人才、技术、品牌、管理等高级要素集聚。另一方面,依托内生增长能力的增强,选取重点行业,整合国内产业资源,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增强要素购买能力,利用发达国家面临深度调整、资产价值重估的契机,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进口力度,最大程度地获取能源、矿产、人才、品牌、技术及营销网络等稀缺资源。在此基础上,增强要素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的有效结合,实现自身要素禀赋的优化。需要指出的是,通过集聚与购买获取高级要素不是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推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融合,进而实现要素禀赋优化升级。

(二)我国开放型经济深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均出现实质性变化,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理论界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国内外需求环境的变化及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开放型经济已经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我国应当寻求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观点将开放型经济仅仅等同为外需,而且将内需与外需对立了起来。实际上,开放型经济绝不仅仅是阶段性的发展任务。开放型经济是在全球化条件下,通过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只要全球化趋势不变,就必定要求发展开放型经济。其次,内需与外需不是对立的,扩大内需与开放型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即使像美国这种国内消费为主的国家,开放型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事实上,美国之所以能长时间保持相对较低的物价指数和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美国主导着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和整合了全球市场及资源。

因而,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开放型经济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优势所在。在国内外新形势下,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出现显著改变,自身的瓶颈制约也愈来愈明显,但无论从经济发展规律还是从我国发展基础角度,开放型经济仍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绝不能因为发展道路的波折而动摇甚至否定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应推动发展观念的进一步转变。首先,开放型经济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五外”。外贸、外资、外经、外包与外智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要内容,但过度强调“五外”,容易产生重“外”轻“内”。割裂内外市场的错误导向。事实上,在中国与世界再平衡的发展背景下,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应该更多地强调内外平衡、内外协调和内外互动,在继续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国外市场的同时,用好国内资本,用足国内市场。其次,随着要素禀赋的动态优化,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应及时调整升级。一般而言,不同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条件下,应采用与之相应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发展模式与发展基础的错配将导致发展效率的低下。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亟需的正是发展模式的调整升级,应充分调动国内市场、国内资本,使之有效融入全球化,并与国内外高级要素有效结合,推动国内要素禀赋的优化升级。

2.构建综合环境优势,吸引高级要素集聚

在全球要素分工的背景下,资本、人才、技术、营销网络等高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效率。事实证明,哪里发展环境好、投入产出效益高,高级要素就往哪里集聚。因而,吸引高级要素集聚,关键在于营造优良的综合发展环境。

首先,应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端技术产业集群,营造规模优势。其次,进一步加快涉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开发区功能创新,强化开放优势。第三,进一步发展商贸流通业,繁荣商品流通,开拓市场消费潜力。同时,加强消费市场整治,健全流通领域市场监管体系,努力营造秩序优良、便利安全的消费环境。第四,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态环境,提升政府服务功能及水平,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软硬件齐全、功能完备的投资环境。

3.推动行业资源整合,打造本土跨国公司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作为高级要素的集合体,通过对外投资,整合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分工红利。在很大程度上,拥有跨国公司的数量及质量,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是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我国缺乏有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尤其是民营跨国企业,其主要原因首先是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沉淀的社会储蓄难以有效地通过各种金融工具转变为企业投资。其次是缺乏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第三是缺乏有效的行业整合,产业的地区同构现象严重。

为此,首先应积极完善资本市场,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居民将储蓄转化为实业投资而不是投机。健全完善金融市场功能,优化信贷投向,为优质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其次,应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鼓励民间创业,通过创造有效的市场制度、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市场中练就一批懂市场、善经营的本土企业家队伍。同时积极推动人才引进,通过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各类孵化器等载体,吸引海外创新创业人员回归。第三,依法消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在贸易流通、加工制造、工程承包等重点行业,确定一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品牌知名度、拥有营销网络、自主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企业,鼓励企业横向联合兼并,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本土跨国公司。

4.加快进口及“走出去”,获取海外高级要素

与吸引高级要素集聚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特征相比,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高级要素全球流动的特性,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往往能成为低成本获取外部高级要素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以获取稀缺要素为导向,充分运用进口贴息、优惠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等方式,积极扩大先进技术专利、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资源、原材料的进口。其次,积极开展以获取资源、技术、品牌及营销网络为导向的海外投资。鼓励优势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尤其通过并购在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获取前沿技术、管理及国际人才。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在境外设立或并购建设各类营销网点、售后服务网点和境外品牌,打造国外销售网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境外资源项目合作开发,在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获取利用国外资源。

5.促进内外要素融合,优化要素禀赋结构

国内要素禀赋的优化升级,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同时又成为推动开放型经济进入更高阶段的基础条件。然而,通过集聚、购买等方式获取国内外高级要素,并不等于实现自身要素禀赋升级,更重要的是着力促进外部高级要素与本土要素有效结合,以外部高级要素带动本土要素升级,实现自身要素禀赋的优化。

第4篇

【关键词】生命周期 产业金融 模式 资金导向

一、引言

金融和实体经济脱节问题是困扰世界各国经济的难题,尤其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实际而言,如何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率成为重大课题。产业金融这个名词虽提出较早,但其内涵较为陈旧,已经严重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而生命周期理论能有效地刻画产业从雏形到发展壮大再到衰退的全过程,在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下能跟踪产业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在需求导向的基础上来进行产业金融的设计,这不仅拓宽了产业金融的内涵,更有利于金融和实体产业的有机结合和共赢发展,使金融支撑产业发展的力度和效果大大增强。

二、产业生命周期视角下的风险分析

总体说来,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和后期企业融资风险较大,而在中期融资风险相对较小。在产业处于初始的种子阶段风险很大,因为在种子阶段资金投入量大而没有对应的资金回流,企业和项目也往往存在破产和失败的风险而可能导致种子阶段投入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损失。随着产业进入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风险逐步下降到最低,因为产业企业开始逐渐有了现金回流和收益,产业企业持续运营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发展阶段资金需求旺盛,持续扩大规模和生产,资金投入量大,而成熟阶段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由于有了资本积累和持续盈利,融资也较为顺畅,资本循环滚动发展。

三、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产业金融模式

(一)生命周期理论下的风险和资金需求

产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风险类型,这些类型风险在不同阶段有交叉但也有所侧重,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等风险的大小及随着产业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动情况如下图1;图2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模式简略图。如图1所示,各类型风险对于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均呈现开口较大“U”型,也就是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和末期风险较大,而在中期的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较小,在种子阶段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较为突出而在发展阶段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较大。

(二)资金需求导向下的产业金融

我们认为,产业金融就是产业与金融的紧密融合,在融合中加快产业的发展。而这种融合是基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金需求的,也就是说产业金融的核心问题是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金需求导向问题,而产业金融所要求的产业和金融紧密结合也必须是以产业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为前提的。资金需求导向下的产业金融,或者说生命周期理论下的产业金融不但能够促进产业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和共赢发展,更有助于金融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总体而言,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也就是种子阶段和发展阶段,投入资金面临较大风险,因此相关金融机构是偏好于高风险高收益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创投基金等,而政府投资基金作为扶持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和引导举措是必不可少的。而到了产业发展的中后期,由于产业日趋成熟,独立运营和持续收益带来自身融入资金能力增强,企业往往寻求银行贷款和诸如发行股票和债券等资本市场融资方式。

四、产业金融模式中产业企业各阶段融资模式分析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企业阶段性资金需求和对应的融资模式如下:

第一,新生期。产业企业在建立初期的风险导致了企业很难取得债券融资,新兴产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体现在创业者自有资金、政府基金和我国刚刚兴起的天使投资等几个方面,同时近年来得以快速发展的企业孵化器也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

第二,发展期。风险投资是适应产业幼稚期发展特征的融资方式,从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产业幼稚期的发展阶段是风险投资介入的黄金时期。

第三,成熟期。随着产业和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中后期,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项目运营已经稳定,管理也上了轨道。不仅许多金融机构愿意提供债务融资,而且债务融资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企业的融资渠道有了大规模的拓展。同时由于有了盈利记录,股票市场上市融资也变成了一种潜在的融资渠道,企业也可在一定的时期选择上市融资。

第四,衰退期。衰退期产业规模趋于缩小,产业内企业面临转型和技术升级换代。一方面,对于产业内企业依市场法则优胜劣汰产生部分企业破产,因而需要股权交易市场、不良资产消化和退市清算等金融机构介入。另一方面,技术升级换代和转型需要新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探讨在风险剥离的基础上新的投资基金注入的可能性。

第5篇

内容摘要: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集聚等基础条件,而且现代服务业集群对外部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使用更多,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更大。本文通过对典型CBD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过程的总结,提出了CBD现代服务业集群大致经历逐渐形成、快速集群、稳定发展和延伸扩散四个演变阶段,梳理出了CBD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特点,并命名为蒲公英发展模式。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CBD) 现代服务业 发展阶段 蒲公英模式

中央商务区(CBD)是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城市中综合经济活动的核心地区。由于其产业发展特性,CBD也成为国内外现代服务业集群高地。近年来,国内外CBD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在经历了逐渐形成、快速调整、稳定发展等阶段后,开始呈现出新的蒲公英式的发展特点。

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在市场自发形成CBD集群雏形后,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集群。其中,在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趋势愈发明显。在快速集群完成之后,现代服务业集群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该阶段,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产业促进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CBD功能区成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随着CBD内企业的增多和集聚不经济的出现,区内企业纷纷外迁,现代服务业集群开始出现延伸扩散现象,更大范围内的、多中心的CBD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将重新形成,并呈现出“蒲公英模式”发展现象。

(一)集群逐渐形成阶段

由于资源、区位、市场、人口等因素,使得集聚经济效应、供需因素作用和市场发展过程等要素共同促成了CBD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形成。

美国纽约曼哈顿CBD的发展肇始于18世纪末,曼哈顿岛因其特殊的港口优势为货运提供便利条件,早期的仓储业和批发业在此自然集群。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得为航运人员服务的金融保险业迅速发展。随后陆续有公司总部、专业服务事务所进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末建成巴特利花园城,强化了其作为金融和商务办公中心区的地位。

(二)集群快速调整阶段

现代服务业集群逐渐形成之后,一般要经历集群快速调整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关联企业数量的增减变动呈现出量变的过程,这一现象在CBD中多为市场的自发作用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刺激所致。一般来说,CBD现代服务业集群快速调整通常会呈现出相关企业数量大幅增减、集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政府通过引导政策逐渐发挥集群引导作用等特点。

北京CBD金融业集群目前尚处于快速调整阶段。2004年白领服饰有限公司宣布从CBD迁往亦庄,其后北电网络、LG、摩托罗拉、爱立信、惠普等高新技术企业也纷纷搬离。2006年2月,曾经迁出的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从广州回迁北京CBD。2008年,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北京代表处、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尔保证保险北京代表处等众多跨国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北京CBD现代服务业集群整体呈现出调整优化态势。

(三)集群稳定发展阶段

在CBD现代服务业集群的稳定发展阶段,集聚于CBD中的现代服务业数量仍在继续增长,但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停滞,原有企业继续分享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增值。现代服务业集群的辐射带来许多相联系的配套集群,形成较复杂的生态群落。

稳定发展阶段的特征是集群成员数量多,产业链基本完善,成员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集群内土地、能源、资源价格升高,服务企业间竞争激烈,集群呈现出特色鲜明的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状态。

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蒲公英模式

现代服务业在CBD内集群不仅会带来集聚经济的吸引力和推动力,同时也会带来集聚不经济的排斥力和约束力。在一定的规模下,集聚经济起到主要作用,集聚利益吸引着大量企业集中在CBD;但随着CBD发展和规模扩大,将会逐渐显现地价飞涨、交通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规模不经济现象。此时,CBD内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将会呈现出延伸扩散现象,呈现出蒲公英式发展特征,在更大范围内逐渐形成新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一)集聚不经济促使现代服务业集群延伸扩散

集聚不经济指社会经济活动由于空间过度集中所引起的额外成本费用或收益效用损失。CBD内因现代服务业集群而产生集聚不经济体现在交通拥挤成本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城市污染日益严重以及安全风险逐渐加大等方面。

伴随着CBD内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不经济效应,超出集群效应的规模适度递减,迫使一些现代服务企业将办公区迁往城市其他地区,而把企业总部设在CBD。从CBD内释放出来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将开始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开始新的形成过程,并逐渐延伸扩散成多中心式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城市现代服务业生态群。

(二)集群结构演变成多中心空间布局发展

结合西方发达国家CBD的空间演变历程,可以把CBD的发展总结为区位发展、结构演化、功能发展、国际渗透等四个阶段。不同城市的CBD空间发展模式也不相同。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来看,纽约CBD主要是继续保持曼哈顿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中心化密集发展;巴黎拉德方斯CBD和伦敦CBD的现代服务业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商务区的更新或扩展;东京CBD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则是以丸之内为中心,有新宿、涩谷、池袋、临海四个副都心共同组成的网络式多中心空间布局发展模式。

综合来看,CBD的空间演变呈现逐步向延伸或跳跃式扩展的趋势。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在扩散的过程中实现了分散和集聚,城市空间结构也由最初的单中心向多中心布局演变。从19世纪末至今,CBD先后经历了城市化、商业化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郊区化、商务化发展阶段(20世纪初期-20世纪70年代)和当前的多核化、集群化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当前,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现代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企业选址更加灵活。CBD已经开始从区位上脱离城市中心区,在具有相对区位优势的区域产生新的城市功能中心,形成城市另一个核心或副都心。较大规模城市或历史性城市,如东京、巴黎、纽约等地形成的城市副都心,是与CBD在空间上相呼应、功能上相补充,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次级商业商务中心。一个CBD与多个子CBD是共同构成城市服务业布局的主要网络。CBD新一轮的空间位移重新上演。

从我国国内CBD的发展情况来看,以北京市CBD发展现状为例,2008年5月,北京市金融办出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全力打造“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总体空间布局。截至目前,西城区金融街、朝阳区北京CBD、海淀区中关村西区、东城区东二环交通商务区、丰台区丽泽商务区以及海淀稻香湖、朝阳金盏、通州新城等金融后台园区乃至顺义区国门商务区等不同形式的商务区都正在推出CBD式的发展规划,在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连续刺激和国际现代服务业产业梯次转移的帷幕下,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延伸扩散发展。 上述CBD现代服务业经历的集群形成、调整、稳定发展和延伸扩散的周期性发展阶段,类似蒲公英生长、展叶、开花和撒播种子的过程。这种发展方式恰似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延伸扩散方式。蒲公英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在肥沃、疏松、湿润、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良好,也适宜于城市环境,这和CBD现代服务业占据第三产业高端、引领城市经济发展也有异曲同工之比。因此,本文以“蒲公英模式”来比喻概括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四阶段发展特征。

参考文献:

1.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2003

2.Richard Bearak.New York City’s CBD-Origi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2002

3.藤田昌久,雅克•弗朗科斯•蒂斯.集群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杰.中央商务区(CBD)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第6篇

    1.1 林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我国林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为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即林业传统发展阶段。解放初期,占据了林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在这个时期我国处在经济和文化都相对低下的贫困时期。在这个阶段林业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而木材的来源基本全部依靠于对国内森林资源的采伐。为了改变国家的经济环境,生产项目成倍增长,项目所需木材也随之增多。在这个时期,我国有大量的原始森林处在滥砍滥伐的状体。而且,当时的民众基本对于环境的保护没有概念和应有的认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在这个时期森林资源被过量采伐后的缺失。

    1.2 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

    我国林业发展的第2个阶段为林业的探索阶段,即林业的恢复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得到极大的增长和发展,人们对于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个时期林业发展开始强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对统一。虽然在这个时期国家已明确扶持林业,且加大了人工造林的力度。但是,森林资源总体增长依旧比较缓慢。

    1.3 林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阶段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国力日渐强盛,经济也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开始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这一时期我国现代林业发展逐渐步入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稳定阶段。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国家都给予了林业项目较大支持,加之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实施,林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如今,林业从一种单一的公益性事业,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为生态建设的主体。造林方式也由基本的以人工造林开始向按照经营目的造林,合理分配自然资源转变。

    2 我国林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在重视环境保护的同时,发展多功能林业,重视林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综合发展。同时,强调多功能林业的发展,合理进行森林形态和森林结构的建设是我国现阶段林业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其具体的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采育结合,加强营林、造林基础

    我国虽然森林面积处于世界较前的位置,但是森林的贮蓄量和人均拥有森林面积较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及时造林对于补充森林资源,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十分重要的。

    除了向社会宣传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外,我们还应考虑到林业管理物质利益方面的问题。要想加强我国的林业基础,势必要靠林农和经营单位进行造林活动。那么,如何调动林农和经营单位的积极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调动林农的积极性必须使他们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不合理的,或者是多出的,一些林业税收进行改革,一些不必要的收费要予以取消。对于林业的经费,要严格控制,规范用途。另外,将营造林项目的建设与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结合起来。对于造林工程要合理的计划,科学的确定树种。这些都对提高林业本身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林区综合开发与多产业协调发展

    我们还可以通过发展森林旅游,深林绿色产品,花卉园艺等多种手段提升林业的系统发展功能,以达到综合开发和多产业的协调发展。要通过产、供、销与服务的一体化,搞好林区的综合开发,推动林业内部产业的协调发展。

    2.3 提高林业的科技水平

    我国林业之所以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的匮乏。为了今后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林业生产技术水平是关键所在。在营造林的时候加强研究,用科学手段选择适应能力强的树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系统的自然科学研究我们就可以最大幅度的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通过科学手段真正提高营造林的经济利益。在加强产品开发,提高自身科技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和学习,我们可以有效的对于林业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进行近一步提升。

第7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研究分析 建议对策 问题现状

引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目的在于可以切实的增强农业生产以及工作效益,同时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工作对于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农业经济的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之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了传统因素的影响,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之中存在有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较为匮乏、功能以及结构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以及筹集困难等现状,在今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过程之中还应当着重的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力求以此为基础合理的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农业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之中。

1、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和基本现状进行集中性的分析,是实现新的创新及发展改革的关键点,故应当加以重视和深刻的研究。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是在长期的市场实践之中逐步发展建设起来的,同时由于我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当前农业经济的建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相当关键的发展阶段之中。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组织模式一直在革新,相对应的,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也相当迅猛。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农业经济的建设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目的在于可以切实的增强农业生产以及工作效益,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过程之中依然存在有较多的问题,诸如传统工作之中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较为匮乏、功能以及结构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以及筹集困难等现状,故在今后还应当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分析,以统筹性的思想具体的对问题进行解决,对基本现状进行探析,在今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过程之中还应当着重的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有效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迅猛发展,为更好的实现经济形势的持续改革以及组织结构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虽然我国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相当迅猛,但是从实际的角度加以分析,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过程之中存在有发展不均衡、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以及建设规模较小等现状,并且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之中,所以在今后还应当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力求以此为基础合理的推进我国现代化的农业经济进入到了一个平稳的发展阶段之中。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解决。

2、建议及对策

2.1、加强合作

首先应当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之中的相关分工以及合作,不断的强化加工以及营销等各个环节的相关工作。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新的格局,并且实现了规模化的经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经济效益的保障是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中的核心环节,故在实践之中还应当加强品牌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品牌的包装,加强相关网络以及营销渠道的建设,此外,还应当加强营销的管理,加强相关产业链的建设,从根本上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并且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状况实现对产品的多层次多规模需求,实现产业化的发展。另外,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工作对于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实践的工作之中还应当明确经济的发展核心方向,提升产品的利用效益,加强品牌的创建,各大部门和政府也应当有效的加强对产品的扶持和引导,加强对工作关注程度,为更好的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2.2、改善认识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人才缺乏。目前,人们还没有脱离农业生产是无文化的农民才从事的生产活动,还没有认识到农业生产是高技术、高产出和稳收益的产业项目。大学毕业生很少选择去从事农业的生产活动。为解决人才参与度低、人才参与人层次低和深入度不够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建议:首先,要从政策制度上进行完善,让农村的农业生产真正脱离小户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改革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探索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业生产大户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慢慢消除农村和城市的认识差距,让农业生产形成可以像城市一样的投资项目,并积极推销这些项目。其次,农业合作社要有激励相关人才参与农业项目的制度,提高农业合作社的效益,提高从事农业产业发展的工人及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提升农业项目人才的吸引力。

3、结束语

总的来讲,在现代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之中应当适时的引入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实现新的发展,正如上文所阐述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目的在于可以切实的增强农业生产以及工作效益,同时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工作对于保证农民的基本收入也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过程之中存在的基本现状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等进行集中性的研究,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应当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农业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从本质上加以分析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故应当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切实的思想实现新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黄胜忠,林坚,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机制及其绩效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3).

[2]黄祖辉,扶玉枝,徐旭初.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1,(7):4-13.

第8篇

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制造业的服务化,它是人们最早注意到的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现象,它是指在制造业领域中,服务性活动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制造业的服务化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制造业领域原有的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的制造业的服务化,我们称之为制造业的内生型服务化。二是由于被并入制造业领域的外部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而导致的制造业的服务化,我们称之为制造业的外延型服务化。在制造业服务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发生产业分化的可能性:当制造业企业感到将其部分服务性活动从企业中独立出去更为经济时,制造业企业便会选择逆服务化而动的导致产业分化的行为。

其次是硬件产品的软件化,它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又一个重要表现。如果说制造业的服务化是表现在经济活动方面的产业融合现象的话,那么硬件产品的软件化则是表现在产出结果方面的产业融合现象。它主要是指在制造业产品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控制、操作和应用性的软件系统,以至于这些软件系统的价值,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超过物质的部分。从制造具有较强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产业,到生产各种高端数控设备的产业,都表现出这种硬件产品的软件化趋势。

观察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主要表现,除了上述主要方面之外,还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值得关注:一是高新技术对传统第二产业进行改造所包含的产业融合属性;二是第二产业的企业从事资本经营活动所具有的产业融合属性。

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所展示的趋势,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总体趋势;二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各个表现方面的发展趋势。

从前一个层面看,处于工业社会后期发展阶段的北京市,产业状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分化与产业融合的并存。从后一个层面看,在北京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中,制造业的服务化不仅是发展最快的方面,而且也是影响最大的方面。但不同的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有所不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服务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也较快,而一般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服务化程度则相对较低,发展速度也较慢。从服务的内容来看,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服务化,更多地集中在技术研发和客户服务方面;而一般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的服务化,则更多地集中在产品营销、市场信息和经营管理方面。

与此同时,由于制造业来自产品本身的利润不断下降,北京市的劳动力成本又相对较高,城市的环保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所有这些都会进一步促进制造业的服务化进程。目前已经出现了以加工外包为主要特征的虚拟制造或部分虚拟制造的趋势;在制造业领域,尤其是高新技术制造业领域,产品制造基地外迁的倾向较为明显。

从硬件产品的软件化方面看,软件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意味着硬件产品的功能扩展和品质提升。

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趋势看,一方面,由于改造传统产业是高新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为提升竞争能力,也急需获得高新技术的支持。从长期来看,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具有不断融合的趋势。但从中短期的情况看,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应用高新技术究竟能够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多大的收益增量;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供求信息究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沟通。作为前者,不仅取决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持续成本,而且取决于政府的相关政策取向。作为后者,不仅取决于高新技术研发的应用导向,而且取决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对北京市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第二产业的服务化,尤其是制造业的服务化,使第二产业内部的服务性活动大幅度增加。这些服务性活动对于提高第二产业的产出能力,改善客户关系,拓展经营空间具有积极意义和较大影响。

二是在第二产业中服务性经济活动比重增加和在高新技术对传统第二产业改造的基础上,原有的第二产业,尤其是经过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第二产业,其产业层次和产出结果的技术含量明显提高,在北京城市发展目前所要求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政策环境中,能够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对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涉及生产业和流通业,它为这两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提供了机会。但与此同时,由于这种发展的机会都是以第二产业为服务对象的,必然依存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因此,北京市第二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制约生产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就北京市相关的产业政策取向来讲,一是明确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取向。按照一般的经济类型划分方法,当第一产业的比重超过50%时,被视为农业经济;当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50%时,被视为工业经济,而当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时,被视为服务经济。当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60%以后,便开始涉及经济的服务化问题。

北京市处于工业社会后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推动着经济的服务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并非经济的服务化程度越高越好,应该特别警惕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服务化陷阱”。因此,基于这一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取向,应该从“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排序”转变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鼓励产业融合,而不是鼓励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取向,在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的同时,促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是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流通业的政策取向。在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提出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流通业的政策取向,主要基于下述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在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中,北京、上海等地区的第三产业全面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服务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一些对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较低的服务业发展较快,甚至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而一些对人力资源的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较高的服务业,则发展较慢。因此,已经进入工业社会后期发展阶段的北京、上海等地区,虽然仍在继续推进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排序,但都已清楚地意识到第三产业内部的差异。因此,在自“九五”以来的跨世纪的10年中,这些地区都不约而同地对第三产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目标定位和规划安排。而人们通常所列举的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生产业和流通业这两个领域。因此,无论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角度考虑,还是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角度考虑,确定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流通业的政策取向都是必需的。

其二,在现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中,除了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服务化陷阱”,之外,还存在着认为第三产业可独立发展的误区。实际上,如果说消费业和公共服务业的发展分别取决于消费者的选择和社会目标的确定,那么,生产业和流通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包括第三产业本身在内的各产业发展的要求。而在工业社会中,第二产业的发展对生产和流通的需求,对于这两类服务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趋势,确定鼓励发展生产业和流通业的政策取向,有利于避免第三产业独立发展的误区和由此导致的地区产业“空心化”的倾向。

三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在我们使用的有关产业的定义中,传统产业是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的产业类型,它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产出结果方面的不同,而是产出方式的技术类型方面的差异。由于目前我国对属于高新技术范畴的技术类型已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基于高新技术的产出方式与基于传统技术的产出方式,是可以清晰界定的。

从北京市现行的产业发展政策来看,并非没有包含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而是现有的政策设计,缺乏相关的系统性和激励的有效性,难以取得这种政策取向预期的结果。

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角度考虑,至少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现阶段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不仅是转变产出方式的具体行为,而且是决定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的主要方面。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替代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是在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而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其次,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是一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传统产业借助高新技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高新技术的发展依靠传统产业提供的市场需求。但二者之间,作为需求方的传统产业居于主导地位,高新技术自我发展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

最后,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新技术改造是需要支付成本的,而且,在目前的发展阶段,这一成本还相对较高(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和非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在传统的产出方式尚存应用价值的情况下,产出方式转变的机会成本也相对较高。

四是支持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化共存并进的政策取向。在北京市未来的产业发展中,不仅要关注产业的融合,而且要关注产业的分化。在政策取向方面,既支持产业融合发展,也支持产业分化发展,以达到现阶段促进二者并进的目标。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波动;经济结构;增长动力;新常态

1.引言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包括两层含义:(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1]。中国在过去的近30年保持了增速较快的发展阶段,但是在近几年增速开始下滑。这些现象与经济增长理论和模型中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关,也与中国自身特殊的国情息息相关[2-6]。在下面,将逐步分析经济学的增长理论和模型的特点,并根据相应的经济学增长理论,分析中国近30年增速较快以及最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并给出展望。

2.中国近30年增速较快的原因

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一直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可以分别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增长核算方程的因素理论来加以分析原因。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在于总量资本增长、总量劳动增加以及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的范围持续扩大,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占有逐步重要的作用直到开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对外开放扩大了利用外资和台资、港资的资本,经济体制和结构上改革,建立和发展了金融体系,银行体系不断成长,证券市场确立和成长,货币投放不断增加,居民储蓄维持高位,这些都增加了总量资本,也为产业的快速发展、调整和从三大产业的不断增长以及动力转换提供了存量资本和动力[6-9]。在总量资本推动产业的发展中,工业化快速发展,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在过去30年,中国的总量劳动也快速增加,这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中,中国的人口总量继续增长,更多适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人口阶段,劳动力人口持续增加,总量劳动供给持续增加;同时,由于人口受教育年数的延长和大学教育从1998年的扩招,适应复杂劳动的高端劳动力总量增加,掌握专门技术和各种行业技能的人员的就业,也适应了中国劳动效率的提高,适应了工业化快速的推进;随着主导产业的转换,劳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工业转移,再进一步向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转移;这使得折合成简单劳动计量时,总量劳动供给数量十分巨大,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快速增长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在过去近30年,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也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得到了全面的反映,先进的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层出不穷,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制造业、城镇化、能源供应和利用、工业化、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广泛的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劳动效率提高的手段和新的工具,也使中国在过去30年基本变成工业国,并在东部沿海向后工业化阶段迈进,并大幅度提高了城镇化率。这三个方面是过去近30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我国在过去30年的技术进步、资本形成、劳动投入增加和建立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是我国过去30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8]。在核算理论中,产出增长率的提高也依据于资本增长的贡献、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和劳动增长的贡献。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为我国过去30年的产业结构转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资本以及劳动的供给增加和发挥作用提供了保障。在我国的资本形成与增长,技术进步和应用以及劳动投入增加以及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共同作用下,促进了中国过去30年的较快经济增长。

3.中国最近几年增速下滑或波动的原因

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可以分析原因。近几年,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东部地区进入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全国总体工业化进入中期或后期,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已开始超过农业和工业的占比,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下滑,是经济发展阶段转化和增长动力转换所致的[10]。我国的总量资本增长更多的是表现在货币进入房地产业、服务业、新兴产业和金融业;传统的工业化速度放缓,大量重化工业部门出现产能局部过剩,尤其是在钢铁、煤炭等领域产能过剩明显;受全球外部经济增长乏力的不利影响,出口乏力,内需消费的动力的成长还在过程中,投资增速下滑,新旧增长动力还在转换过程中;我国的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在东部已开始放缓;消费总需求增长放缓,储蓄率偏高;环保和生态约束提高使过去的粗放增长的企业进一步提高成本。这些方面是总量资本增长放缓以及经济结构问题导致的中国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在总量劳动增长和技术进步促进增长方面也可以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近几年增速下滑的原因。中国人口总量、劳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和老龄化的新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增速下滑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始于过去30年的人口控制政策的持续发力,中国人口的增长率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增劳动人口供应量持续放缓,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重,劳动力的刘易斯拐点在近几年已到来,这些不仅推高了用工成本,同时还降低了人口对国内住房和消费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经济在消费领域的消费能力,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放缓的作用。技术进步对传统工业产业的劳动效率的增长的贡献比重已降低,目前也无新的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突破带来某几个大体量的新兴行业的经济增长改变经济版图;虽然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但是还无法对冲传统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体量,导致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有限。同时,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看,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规律性。中国的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自然结果,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自我调整,是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表现。

4.中国经济的展望

对中国的经济的展望可以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做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内总量资本、总量劳动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效率的提高会深刻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率。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到十五年的时期会在很大概率上呈现出L型的增长率轨迹。我国的经济结构处于持续调整阶段,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超过工业占的比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将深刻影响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的未来结构将进一步变化,金融、服务业、消费、产业升级、高科技产业、城镇化、生态环保、基建、大健康和制造业升级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增长速度将会持续保持,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会继续优化;一直到与欧美日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差距趋于平衡或孕育新的技术革命突破和新的重大人类与社会需求的出现,中国经济在未来温和向好增长的趋势不会有大的波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前景和迈向中高端发达经济体的趋势是必然的。在未来,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并有着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

5.结论

通过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近30年的较快增长速率以及近几年的增长放缓进行了解释,并对未来给出了展望。中国经济近30年的较快增长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和技术进步的贡献推动了经济增长因素的持续加强呈正相关,也与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经济动力有关。近几年经济增速下滑是由于总量资本、总量劳动的下降以及结构转型、技术贡献率推动降低等因素的作用。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将会在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下持续增长,直到切换到新的平衡状态或获得新的强大增长动力,才会发生经济增长状态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蔡昉.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2013,(11):4-16/55.

[3]徐浩庆.对中国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再检验[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2):27-30.

[4]刘伟,蔡志洲.经济增长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学刊,2016,43(1):56-65.

[5]熊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对索洛模型的一个扩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8):25-34.

[6]刘长庚,张晓鹏.劳动人口占比对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索洛模型和中国数据的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3):60-65.

[7]唐末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经济研究,2014,(7):31-43.

[8]方福前,祝灵敏.人口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8):5-16.

[9]钟世川,毛艳华.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基于要素分配参数的讨论[J].统计研究,2016,33(9):22-29.

第10篇

关键词:主导产业 支柱产业 基础产业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是对应的,这种对应关系表现在产业结构将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经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产业的扩张速度以及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并非是整齐划一的。一些关键性产业往往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这些产业被称为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创新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二)主导产业的特点

第一,主导产业应该是能对较多产业产生带动和推动作用的产业,是前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度较大的产业。第二,由于主导产业的存在及其作用会受特定的资源、制度和历史文化的约束,因此不同的国家或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主导产业也是不一样的,它会受所依赖的资源、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演替。第三,主导产业应具有序列演替性。由于主导产业应能够诱发相继的新一代主导产业,因此,特定阶段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被新一代的主导产业所替代。第四,主导产业应具有多层次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问题,因此,处在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应该是一个主导产业群,并呈现多层次的特点,实现多重化的目标。

(三)主导产业的作用

首先,主导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部门,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关联作用,它的发展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其次,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迅速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加快经济的发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应著不同的产业结构,这无论是从一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纵向来看,还是从当今世界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所具有的产业结构的横向比较来看,都可以得到证实。世界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历史。因此,人们就有可能根据产业结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能动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转换,从而加快经济发展。由于主导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代表着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它在成长为支柱产业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并促进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概念的区别

除了主导产业的提法外,有人也把主导产业称为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我们从主导产业概念和特征的表述中,可以领悟到主导产业与这些产业概念的确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也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一)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1.支柱产业的含义

支柱产业,按照罗斯托的理论解释为: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吸收运用新技术快,处于供求关系的中心,规模大。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生产率高,附加价值大,使该时期国民收入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支撑者。

2.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联系

由于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在表象上的确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我们首先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1)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同属于产业结构体系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的产业。支柱产业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遭受到重大打击,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影啊。主导产业的重要性则体现在对其它产业的关联和带动作用。

2)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往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要求产业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因此构成支柱产业的行业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主导产业的序列更替性也与之相似,主导产业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主导产业,一旦条件发生变化,旧的主导产业就会弱化、消失,逐渐被新的主导产业所代替。

3)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有些情况下会发生重合。例如。我国一些以煤炭开发作为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会逐步形成一个人口集聚的经济区域。由于煤炭生产会产生一些煤炭加工和煤炭发电企业;还由于人口的集聚会逐步发展起餐饮、住宿及娱乐等服务性行业,煤炭生产作为主导产业的地位也就体现出来。

总之,两者确实存在相似之处。如果只进行表面分析,就很容易将两者混淆。

3.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

尽管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两者还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体现在:

1)两者在产业结构体系中重要性的体现方式不同。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扩散效应,也就是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度,能使产业结构高度化。支柱产业则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作用,而对其它产业增长并无直接影啊,且一般不能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2)有些主导产业很可能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但并非所有的主导产业都会成长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高增长率特性只是提供了其成长为支柱产业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发展主导产业的目的主要是发挥它的关联带动作用并不必然要求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达到很高。

3)有些支柱产业由主导产业发展而来。但并非所有的支柱产业最初都是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特征在于其的高比例性,而不在于其是否具有关联作用。例如有些由工业带动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本身不具有关联作用,但却可以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二)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区别

1.基础产业的含义

基础产业指的是在产业结构体系中为其它产业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并为大多数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一般包括生产基本生产资料的基础工业部门或提供基础设施的产业部门。往往位于产业链的起点,具有较高的有机构成。比如石油煤炭工业或交通运输部门。

2.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联系

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也存在着一些相似之处。

1)与支柱产业一样,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也都在产业结构体系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基础产业为与产业价值链的起点,发展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益。主导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关联性。

2)基础产业与主导产业都属于先行行业。基础产业必须优先发展以避免阻碍其它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应优先发展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3)在一些特定情况之下,可以选择基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现状、资源票赋和比较优势等来进行。在一定的特定条件之下,某些基础产业可能符合主导产业的特征从而充当主导产业的角色。例

如,日本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都曾选择基础性的电力煤炭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和发展,并取得了战略性的成功。

3.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区别

虽然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由许多相似之处,但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对其内涵作出严格的区分

1)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基础产业的重要性体现在自身得不到合理发展时对其它产业的制约作用。但是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产业――不论前向后向关联产业还是旁侧关联产业,即使没有主导产业的带动,也会按照规律不断前进,主导产业只是起了加速器的作用。

2)基础产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基础产业的地位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发生大的变化,基础产业的种类就是相对固定的。而主导产业的选择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有所差别。因此,主导产业的确定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也比较容易发生变动。除了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的提法,也有一些研究中提出了重点产业的概念。“重点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耍重点发展的产业。它的概念比较模糊,缺乏科学性。它可以涵盖以上所有产业概念。”

(三)区分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概念的意义

第11篇

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在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调整必须按照相应指标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交通运输结构处于合理状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交通运输业自身的技术经济特点对其结构调整同样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在交通运输技术经济特点确定的情况下,影响交通运输结构主要是外因,外因主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交通运输技术经济特点变化同样会对地区交通运输结构演变产生影响,我国交通运输业进行区位划分,其主要可分为华北、华中、华南、华东、东北、西北、西南等七个一级运输区域,按照区域性划分对每个地区的交通运输宏观指标进行核算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十二五”阶段我国重点需要对区域交通运输结构进行调整,完善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

?荩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其进行归纳,主要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因主要是指交通运输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其主要包括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生产关系等。内因主要受到交通运输内部经济技术特性影响。从自然条件角度看,自然条件的因素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项目的投入要素,自然条件好的交通运输项目投入要素比例较低,自然条件差的交通运输项目投入要素较高,自然条件还会影响到交通运输业对国民经济的运输需求结构,从我国的特点看,由于我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变化比较大,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因此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结构会有更高的要求,交通运输结构只有全面发展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看,自然条件因素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方式的需求,交通运输优势的充分发挥也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自然条件会对交通运输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十二五”阶段我国需要认真研究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结构的影响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计划,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经济与交通运输存在紧密的联系,经济状况主要是由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总水平决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布局不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会导致货流和产品特征不同,因此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运输结构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生活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之间结构变化处于相同状态,所以在经济运行的不同阶段,运输供给与运输需求之间存在对应性关系。供给最终的目的是满足需求,有什么样的需求必须要有什么样的供给,只有如此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平衡、协调发展,“十二五”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必须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调整好交通运输结构,促进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

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看,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要经历从单一化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发展模式的转变,运输方式从原始的运输方式向现代运输方式转变,技术层次从低级阶段不断向着高级阶段方面转变,这些方式方法的转变与科技进步有着紧密的联系,科技可以给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直接性影响和间接性影响,从直接影响角度看,科技可以促使新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同时促使运输装备的性能改进及运输结构的改善,交通运输在科技的带动下,各种运输方式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从间接性影响角度看,科技进步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交通运输结构会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各种因素作用下不断调整交通运输结构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业处于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十二五”阶段我国科技会不断发展,对交通运输业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应与科技发展协调起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两者相互协调同步发展。

?荩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综合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运输结构失衡和运输能力不足等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交通运输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处于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适应“十二五”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宏观评价指标进行系统化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交通运输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结构问题,才能建立符合区域交通运输发展需要的交通运输体系,才能实现交通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平衡。我国交通运输在能源利用、运输供给、区域合作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协调、不衔接的地方,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交通运输结构问题,才能促进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发展。

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存在一系列问题,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面临的第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幅员辽阔,现有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从运网密度角度看,还是从整个世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我国还处于落后状态,我国的公路、铁路、民航在总量和平均密度方面都落后于欧美等国家。从区位角度看,西部地区公路网技术含量低,行车条件差,综合实力较低,很难满足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二五”阶段我国需要加强对西部交通运输业的投入,从根本上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从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总体状况看,各区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通过对区域之间的大通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通道存在明显不足。西南、西北等区域高速公路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从初始状态看,交通运输流量较少,而华北、东北、华东区的路网建设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存在不协调现象,社会经济发展加快,但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交通运输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利。“十二五”阶段我国应该不断调整好交通运输结构,从根本上保证交通运输业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荩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措施研究

从区域状况看,由于区域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国家政策倾向不同,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当前我国地区之间交通运输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区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各个区域的优势没有很好的发挥。

“十二五”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依然需要保持一定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把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促使各区域交通运输结构协调发展,实现不同区域之间构建合理的交通通道,把交通运输系统整体结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第12篇

关键字: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特点;形势

一、当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特点分析

1、经济金融进入复苏和缓慢调整阶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持续进步,世界经济也处于逐步深化调整发展阶段,不同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成册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美国经济复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工业生产水平恢复较为缓慢,产能利用率依旧较低,私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失业率依旧较高。而欧元区受到债务危机的影响,其复苏的力度十分有限。新兴市场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普遍遭受了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2、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明确

由于国际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全球股市产生了相应的分化。世界经济处于复苏阶段,然而其复苏是不平衡的。而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趋向明显分化发展。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持续居高发展,市场发展缺乏支撑,在短时期内依旧需要宽松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支撑。然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的刺激作用十分有限,新颁布的货币供应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向。而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增长速度趋于缓慢,然而受到通货膨胀压力,较多国家需要颁布货币紧缩政策。全球流动性增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聚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通货膨胀管理的难度。货币升值压力增加,同时资产泡沫也有所增加。

3、经济再平衡难度较大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实现再平衡具有较大的难度。全球治理模式的变革处于长期的发展阶段,要缓解世界经济失衡现象,需要主要经济体消费、储蓄以及投资结构的推动以及调整。其关键以及核心在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超前消费以及透支消费结构体系的调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强制性调整,然而随着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要实现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难度。

4、宽松货币政策负溢出效益影响加大

主要经济体国家例如美国、日本、欧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当中,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给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太高资产价格,从而帮助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家庭资产负债表,降低利率以刺激国内投资以及消费,压低汇率以及拉动出口,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国际上具有十分明显的负溢出效益。一方面,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利益竞争,提升了资产泡沫;另一方面,流动性泛滥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最后,若是资产泡沫以及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为了应对经济发展的滞胀局面,则被迫进入加息通道,从而将逆转流动性过剩现象,充分暴露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对实体经济复苏产生影响,并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4、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对经济不平衡调整的冲击

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发展现象受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发展影响。这种经济不平衡,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其根本的原因可归结于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张以及追逐利益的结果,也是全球产业转移以及重新分工当中,国际资本以及发展中国家廉价要素的结合发展。在全球化趋势无法逆转的背景下,资本、要素的不对称分布,难以扭转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之下,将要求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市场,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增加较快以及明确的成本优势,则能在很大程度上对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进一步的强化。世界经济的在平衡发展需要调整各国的发展方式以及治理结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实现推动消费并且逐步摆脱过度依靠投资以及出口拉动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对经济利益的重要调整,需要大量的投入。若是不改变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家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依旧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调整发展阶段。

二、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

1、发达国家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为了有效应对债务危机而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使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为了有效推动经济的复苏发展,主要的发达国家将持续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2、增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管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可了解到,持续大规模的资本流动扩大是引发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国际资本流动利弊并存,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性的监督和管理,各国政府也应加速监督管理以及改革的发展进程,逐步完善金融框架体系,提高对资金流动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三、我国的应对策略

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较为严峻,宏观紧急面临调整。世界经济的内生动力依旧不足,发到经济体的私人需求乏力,美国依旧面临失业率增加困扰,并且欧元面临财政紧缩压力,日本则持续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增加。

要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趋利避害,则应抓住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机遇,首先,通过扩大内需,保证投资的合力增长,同时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尤其是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在推动城镇化以及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建立消费需求增长的长效发展机制。同时,还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对外发展战略,培养我国商品以及服务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尤其是通过体制改革以及政策的配套发展,持续形成我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 丁斗. 全球货币流动性泛滥与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J]. 国际政治研究. 2010(02) .

[2] 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 共克时艰推动经济复苏[J]. 中国统计. 2009(02) .

[3] 林新波,李小平. 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及其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