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7: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不高。
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部分高校还将该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纳入了教学大纲之中,但是对课程的质量要求普遍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多数都是兼职教师,主要是哲学教师、社会学教师以及心理学教师等等,还有一些则是院系的辅导员,这些兼职教师并没有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展开调查,也不具备相应业务水平,课程与学生生活关联性不大,学生对该课程没有兴趣;二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教学重点不突出,无法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达到同一水平;三是课程的考核方法不科学,多数学校采取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考试只能考核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1.2心理健康教育仅停留在课程与心理咨询层面。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仅停留在课程与心理咨询层面,并非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之中。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由于害怕隐私被暴露,很少主动的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向老师寻找帮助,更不会在课堂上展露出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会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表面出现。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并未渗透到这一层面,无法对他们的错误想法与行为进行纠正,进而导致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越来越极端。当然,这一问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解决的。
2、对策探讨
2.1开展心理普查工作。
曾经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此,想要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为了拿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第一手资料,高校必须要每年都对新生开展一次心理普查工作,并且为他们每一个人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心理调查问卷在学校的网站上,要求学生填写该问卷,并发送到指定邮箱,学校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对这些问卷进行处理:一是将这些问卷整理入档,以方便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二是发现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便可约请访谈,这样就能够有针对性的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个别同学解决心理问题;三是提炼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将解决措施纳入到心理课堂体系之中,从而帮助大部分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的危害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学校报刊、学校门户网站以及校园橱窗等媒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活动。比如在校报上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的辩论赛、知识竞赛;邀请心理学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心理健康讲座,针对大学生活、人际关系、情感困惑以及就业等方面进行讲座;在新生入学时,向新生发放宣传手册,向他们介绍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学习心理咨询中心的位置以及心理咨询的程序与注意事项,从而使学生们知道如何有效咨询与解决。
2.3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要把握这一机遇,推动自身建设的进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信息化,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的专业化;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比如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来发送或回收心理咨询问卷,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用计算机对学生的心理档案进行管理与储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空间;使用心理测试软件,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建立心理咨询群,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问题;建立远程心理求助系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实时解答;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等等。
3、结论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设计策略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合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即要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意见》的出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教学模式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内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概念
活动教学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根据活动教学的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可以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概念界定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心理健康知识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主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通过活动教学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社会发展和变化能力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我们要在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开展课堂活动教学,需要准确把握课堂活动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的区别。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构组织指导,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比较以上两种概念,我们认为,与学生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课堂活动教学。课堂活动教学是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性活动,发挥课堂教学最大教育功能的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意义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个课程从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管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恋爱心理、人格健全、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角度出发,遵循“预防为主、矫治为辅、发展第一”的基本原则,沿着“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问题调适——心理素质优化”的基本思路,力图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发展三大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模式将活动有效纳入教育教学视野,“以活动促发展”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展开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其秉承“教学即活动,活动即教学”的理念,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通过学生小组讨论、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全面、多样的课堂活动模式,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矫治、发展三大功能,促进他们的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依据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高校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正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教育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实现的一种教育模式。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来说,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丰富的情感等都是影响活动教学模式的重要因素。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大学生处在社会化发展的末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且处于“转折”时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在“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他们更多地要求通过更为主动的自我体验来进行自我意识转化。因此,课堂教学就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参与、合作、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提供自我体验的途径。另外,随着知识越来越丰富,大学生的抽象思维也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能够辩证地对待周围的一切,所获得的抽象概念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同时,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已经基本成熟,充满青春活力,其情感体验日益丰富,因此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课堂活动来增加情感体验。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遵照相应的教育理论,构建更具可操作性的课堂活动教学模式。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的三个阶段
相对来说,活动教学更重视过程,而活动过程组织者是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实施阶段包括“创新教材使用,开展理论教学”“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实操教学”三个阶段。
(一)创新教材使用,开展理论教学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所有活动都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而心理健康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基础。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阶段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他们往往缺乏心理学理论基础。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做到“活化教材”,将理论知识融入课堂活动,通过组织活动,引发学生参与到理论知识学习中。
(二)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课堂大、人数多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教师面临着怎样将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善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等小组教学活动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中先进带动后进的效应,避免课堂教学中出现教育漏洞。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大合唱”“小组唱”相互配合的活动方式,大力开展小组活动和配对活动,以提高个体参与率,不断改善课堂气氛,保证各种活动有效进行。
(三)提高实践能力,开展实操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一门课程。教师除了要传递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还要强调一种观念——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取决于个人,也就是传达大学生自助的观念,即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认识、体验情感、实践行动来实现自助。因此,在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操活动,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来思索、感悟,使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改变自己,最终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
总之,活动教学是一种系统的教学活动,有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了充分发挥活动教学的作用,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需要把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活动来促进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德立,梁宝勇.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心理科学,2006,(6).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长效机制
0引言
大学生由于受到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以及大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均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各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定要十分重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发展。以下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行简要探讨。
1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不少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开始进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高校领导和教师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的效果仍然不足。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高校安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专业水准方面有待欠缺,这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第二,高校一般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为课程设置方式,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主要为一学期一次或者两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契合度并不高;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建立不够完善。虽然部分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但是会主动来进行心理问题咨询的大学生并不多,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形同虚设,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当代大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就业压力问题、学习压力问题以及私人感情问题等等,这些压力问题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的变化,最终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应该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切实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首先要求高校能够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际问题出发,建立了多样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也就是说,要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需要高校能够以多种形式如讲座、专题报告、课程教育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高校应该要专门整理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类别的书籍,引进国内外最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书籍,让学生在接受教师健康教育的同时能够实现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如,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要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先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如95后学生特点),然后结合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和了解,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
2.2要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学校能够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让大学生随时能够主动接受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实现心理调节。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每位学生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不同的,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解决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各校应该要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主动找咨询机构内部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立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安排了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决了不少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和内容,尊重学生的隐私,同时也能够一对一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加强对学生的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需要教师重视提高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采用较为生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逐渐放松自我,在课堂结束后也能够自发向师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抑郁,从而使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工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各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参考文献
[1] 佘少华,李姜南. 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01):34-36.
[2] 赵君,王灿平,李真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70-172.
[3] 董炯华. 生命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2):83-85.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对策与方法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起步晚,加上办学特殊性和自身的局限性,决定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更为严重和突出。因而,探索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途径,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众化进程,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谐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特别是在独立学院的学生中还存在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等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问题。
1.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倾向
(1)自卑。独立学院的学生因社会评价、自身评价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在独立学院学习与生活产生了自卑感,认为在独立学院学习成为了“三本”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存在压抑性、自我体验的消极性、自我情感的失控性和自我实现的自卑性等弱点。没有看清自己应有的定位,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很茫然。
(2)敏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处处表现为敏感。在这里就读的学生有的家庭条件较好,有的比较困难,对学习和生活都有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因此,产生了同学人际关系适应中的敏感和嫉妒,宿舍之间的人际交往、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来进行人际交往。
(3)忧郁。在独立学院中,大多数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要求和考核,在学习上目标定位不准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绝大部分同学只为了混一张文凭,有的同学学习时很茫然,时常表现出忧郁的情绪。在对自身的性健康和与异往过程中产生的性问题困惑也较多,这在心理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4)狭隘。因独立学院的教育体制与管理体制等原因,心理健康知识难以得到全面的普及,学生获取这方面的知识途径比较单一,对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一知半解或知之甚少,心理健康意识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狭隘认识,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讳疾忌医,在许多心理问题形成的初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任其发展,以致变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2.独立学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心理咨询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独立学院大都建立了以专职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但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较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是独立学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实际上,很多独立学院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只作为选修课开设,但都没有列入教学计划;有的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品德课或健康教育课中中,只作为其中的一个章节,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3)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些教师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的工作,与他们无关,以致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靠心理教师势单力薄地开展着。有问题就让学生找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没有形成一个广大教师都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
二、影响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学生个体因素
对于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虽然有机会跨入高校大门接受高等教育,但高考对很多人来讲都是一次失败的经验。未能考入理想的大学而进入独立学院就读,很容易产生较强的自卑和焦虑心理。此外,严重的自我中心,抗挫折能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的欠缺等这些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在独立学院学生身上也有更为明显的体现。
2.外部因素
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而言,从其踏入校门开始,围绕着“三本”所带来的社会评价就跟随着他们的大学生活,一方面,进入大学生活的他们希望生活有一个新的开始;另一方面,围绕着“三本”带来的社会评价,又让他们内心体验着复杂的情感,或内疚或羞愧。独立学院的高收费和较低的社会认同度,对许多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让独立学院的一部分学生生活、学习压力增大。
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如果他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和正确的疏导,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极易导致偏激行为和走极端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独立学院校园的和谐和稳定。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三、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探讨
1.建立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实现全校学生为目标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一个必需的途径就是让心理学走进课堂。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规化、专业化。在教育部2001年签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咨询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其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以全校学生为教育对象,分不同专题、不同时间举办各种心理健康讲座,同时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
2.建设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针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应在大学生中进行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学习、择业与心理健康,性、恋爱与心理健康
3.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的。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学校应主动做到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及时与家长沟通,全面反馈学生状态,共同商讨学生成长计划,特别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加大关注力度,及时与家庭共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这是减少不良事件、科学育人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义红,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07,(6).
[2]刘贵岩.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系统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147-0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1]。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已经逐步确立了以学生心理发展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形成了以学生工作系统为基础、以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院系为依托的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局面。虽然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途径有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程的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的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机构的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等,但是这些途径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目前所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形成虚设,很少有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因此,新形势下高校如何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和干预,已成为高等学校当前学生管理和人才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出现偏差。目前,很多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是下设于学生管理部门的,很多工作是由学生管理部门分管和领导的,所以出现了完全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把二者的概念混淆,而且在高校里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基本都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多是简单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根本没有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独特的学科性和实践主体性[1]。还有一些高校把心理咨询或心理干预工作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任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身上,所以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停留在补救性目标层次上,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2]。
2.师资人员多元,专业素养较低。目前,高等学校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学方面的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配置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师资力量不足较为普遍,配备多元,结构复杂,而且兼职人员相对较多,专职人员缺乏。屈正良等人调查我国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师生比约为1:10985,即平均每个专职教师要面对1万多名学生[3]。二是缺乏具有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大多是由其他专业背景的人员转型而来的,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少专业资质,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质量。
3.课程教学随意,忽视学生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公共课形式开设,课时少,覆盖面窄;任课教师多为非专业教师;课程内容设置随意,缺少针对性,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切身感受,而且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大学生的需求。
4.机构机制不完善,运行效果不理想。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大多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同时,仍然存在一部分高校还没有成立专门的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校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没有建立起来,学校的教育与咨询工作机制不完善,责任和分工不明确,工作经费、专用的团体训练室以及团体辅导和培训设备得不到有效保障,工作内容和形式多是走过场,覆盖面窄,缺乏针对性,以上种种原因,造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和学生心理发展需要。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适应新媒体的发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方法和途径。经过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总结得出,只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和系统化,才能提高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
1.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需求。当前高校里几乎都是“90后”大学生,他们早早接触到了网络,熟悉网络操作,能够灵活运用网络,所以很多人也依赖网络。他们的上网行为对其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到2013年7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人,网民中年轻和高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但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到4.64亿,手机是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较2012年底增加4379万人。在当前网络普及和发达的前提下,网络也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平台。大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接受这种学习的模式,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及时运用网络开展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扩展了宣传和教育覆盖面。传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主要依赖于发放心理健康图书资料、印发宣传纸质材料和开展心理咨询,利用广播站、电视台、校刊校报、橱窗、宣传板等媒体,这些宣传方式会受到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限制。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应时展的必然,是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它是新形势下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4]。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和博客等网络载体具有覆盖面大,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特点,扩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阵地和覆盖面。
3.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发挥学生自主预防和自我调适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每一个学生才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真正主体,因此,自我调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电子刊物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推行,以方便、快捷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学会有效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达到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要遵循不同时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存在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和治疗。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讲授、课外知识宣传和咨询中心干预的被动状态,实现了网络宣传、网络教育和咨询的心理健康教育局面,不仅对传统教育方式是有益的补充,而且促进了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
1.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有助于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等学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层策略,即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性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浮在表面,应该面向在校的全体学生,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高校要严格执行“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成立专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级主管领导工作小组和二级院系主管领导工作层面,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对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统筹领导,明确各级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反馈机制。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危机预防工作体系以及“发现、监控、干预、转介、善后”五大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系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2.规范心理委员管理制度,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朋辈辅导作用。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型模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5]。在大学生中间朋辈心理辅导的开展主要依靠班级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委员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较少的重要补充。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需要规范和完善心理委员的选拔、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心理委员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相结合,考核可以从自评、班级考评和辅导员评议三方面进行,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认可度,促进心理委员工作的主动性。
3.做好心理委员和宿舍长培训,扩大培训面,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中纳入学生宿舍的宿舍长,可以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链。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是建立在舍友之间,他们同吃同住,彼此深入了解,相互倾诉,建立信任关系。因此,宿舍长扮演着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倾听、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的角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应加强对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心理档案的建立、朋辈辅导的技巧、沟通技巧、心理问题识别、心理危机干预流程等。通过定期对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培训,提高了心理委员和宿舍长的胜任力。其次,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长要应用各种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基层力量作用,契合自身生活实际与班级同学心理状况,以班或宿舍为单位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团体辅导、心理剧等活动,建立班级心理档案,并实施动态信息更新等。
4.构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导航系统,注重新生入学教育,实现自助与互助。入学教育除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应借此机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意识。生活环境的变化,教学模式的不同,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让大一新生很容易产生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新生入学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时机。通过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穿插关于人格和生命教育,引导新生以积极态度去应对艰难和困苦,消除悲观消极的态度,避免产生轻生自杀念头,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新生自主调节多种心理问题,如人际交往问题、情绪调控问题、学业困惑问题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导航系统的建立,使新生在参与系列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自助与互助的成长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2] 余秋梅.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3).
[3] 屈正良,易玉屏,夏金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6(6).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和实践,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总结经验、提升水平、构建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2010年,在多年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的基础上,承担了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经过三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建设,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与发展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探索并建立了适应大学生特点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测评、心理活动为手段”的立体交叉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健康、系统、全面、有效地开展。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构建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应着力于“1+5”教学模式,即课堂讲授+心理游戏+个案分析+心理测试和心理训练+课堂讨论+结课论文。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通过心理游戏,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趣味性;通过心理个案分析,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理解,提供切实可行的调节、治疗方法;通过心理测试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在此基础上,使自我认识从感性步入理性。通过心理训练,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通过结课论文,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仅靠课堂教学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够的,要想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起来,全方位、多渠道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
1.进一步搞好大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将大学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来,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形成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心理普查,有效地扩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影响,同时为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和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了有力支持。建立班级、学院、学校三级预警网络,保证预警信息的畅通。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启用转介机制,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的治疗。
2.以专业心理网站为平台,实现面谈辅导与网络咨询紧密结合
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辅工作,为满足学生调节心理困惑和自我成长的需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站,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既展示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又在第一时间传递心理学的最新信息,为咨询人员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多项心理交流平台,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实现面谈辅导与网络咨询的有机结合,以实时性、灵活性、隐蔽性的方式很好地弥补面谈心理咨询的薄弱和不足,全天候、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以团体心理训练为突破口,实现咨询和自助紧密结合
团体心理训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心理成长又受学生普遍欢迎的心理教育方式,它能成功实现心理咨询与心理自助的有机结合。通过团体心理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对于在训练中暴露出来的、学生又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不仅可以获得团体成员的支持,还可以得到及时的专业心理辅导和帮助,使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心理自助能力。
4.以心理协会成员和学生骨干为支点,实现专业指导与趣味活动紧密结合
大学生心理协会成员和学生骨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他们不仅能在学生中很好地传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是学生心理动态变化的一线“观察员”,密切关注和及时通报学生中的心理信息,将有利于形成一个上下联动的有机整体。因此,要定期对各班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成员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培训,使他们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心理咨询技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积极开展如校园心理剧大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寓于活动之中,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关注和热情参与,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5.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项工作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和党政工团干部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基本掌握有关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区分开,及时主动地与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合作,给予及时的辅导和帮助。学校医疗保健机构与学校心理健康机构相结合,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共青团、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还可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臧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科课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程,通过传授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1]。一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为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两种。
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教学计划之内,通过课堂来开展的正式课程。根据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学习、人格、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学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意识,并掌握一些心理调节的方式。课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用的教学手法有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和心理训练法等[2]。在课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组织中,可以分为预热过程、教学过程和总结过程三个步骤。预热过程即暖场,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多媒体等手段引出教育主题并澄清课程目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以客观、尊重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引导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团体动力学原理以将教学效果最大化;总结过程既是对课堂活动的回顾与检讨,也是对未来行动的计划与展望,帮助学生理清课堂感悟,从而指导实际学习生活[3]。课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主要有班级活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
2 心理咨询与辅导
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分为个体咨询与辅导、团体咨询与辅导两种,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近来朋辈辅导也受到重视和推广。
2.1 个体咨询与辅导
个体咨询师与辅导是通过咨询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互动来实现的专业性活动,比较常用的方式有一对一咨询、电话咨询、邮件咨询、QQ咨询等。个案研究是针对个别学生(通常是一些特殊学生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所产生的一种相对深入、时间较长的个别辅导方式。它要求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客观地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初步分析的结果来拟定辅导方案,以帮助学生走出困境[4]。由于个体咨询与辅导能跟学生一对一,因此个体咨询与辅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导方式。
2.2 团体咨询与辅导
团体咨询与辅导也称小组辅导,是指一组学生在辅导教师指导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来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团辅人数4-40人不等,其成员可为同专业、同年级或是同部门的学生,并且有相类似的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适合团体咨询与辅导的条件是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有相似性,团体成员愿意在团体中讨论自己的问题。
2.3 朋辈辅导
朋辈辅导,是指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或具备相关能力的年龄相近者,对身边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朋友进行心理开导和支持的辅导活动。朋辈辅导的最大优点是有助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因为朋辈辅导员也是学生的一员,一般是班级干部或心理委员,他们在寝室、班级活动中与同学们朝夕相处,对身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可以及早发现、帮助或向心理辅导教师求助,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朋辈辅导在建立咨询关系上具有其它咨询辅导形式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倾向于向朋友倾诉,由于同辈之间具有类似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情感体验,往往能够快速良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容易形成信任、稳定的咨询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咨询效果。朋辈辅导的实施更加灵活,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严格限制,只要咨询双方的条件允许,即可实施辅导,个别对话、团体互助、心理沙龙、网络聊天、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都是具有朋辈辅导特点的心理辅导形式。
3 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延伸
[关键词]自我调节 团体心理训练 危机干预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97-02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呈多发多态的趋势,可以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已经影响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开发学生潜能,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注重传授心理保健技能,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为此绝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计划、比较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使他们了解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大学生活各个阶段自身心理特点,通过知识的灌输以及依靠个别心理咨询和“热线电话”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大学生只要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心理就会健康起来。但结果并不是这样的。其实,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健康知识课,而是使大学生心理变得健康起来的课。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讲清楚道理,而且更重要的还应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大学生自己去感受健康心理与人格的各项要求,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增强抗挫能力,学会人际交往,学会有效学习,学会恰当选择。所以,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传授心理保健技能,以此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随着自我调节能力的增强,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
心理保健技能主要包括如何识别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如何干预自己的心理问题两大方面,其中要侧重于心理调节的方法。心理调节的方法有许多,如自我激励法、自我暗示法、自我宣泄法、自我训练法、自我放松法、移情转移法、顺其自然法等。这里的关键是在课程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能够多说、多想、多做,真正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实现自我体验、自我启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学生是参与、完成心理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协助者和提供建议,因此应注意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心理保健技能的练习来促进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
二、运用团体心理训练方法,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
团体心理训练是在策划者的精心安排之下,采用团体成员一起做游戏、进行各类竞赛、自由畅谈等团体活动的形式,对参加者的人格(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结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在欢乐愉快之中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的一种心理科学方法。团体心理训练相比较于个体心理咨询、电话咨询或网络咨询等咨询方式,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效果容易巩固和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等优势。近年来,很多高校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效果很明显,深受大学生的欢迎。
大学生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浅,人生道路基本是一帆风顺,而且在中小学所接受的应试教育和传统“家长式”教育的影响,许多人个性懦弱、缺乏自信、孤僻内向,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因此,他们心理素质相对较低,人际交往不协调的比例较大,尤其是面对就业的压力、完成学业的压力以及恋爱情感方面的困惑更突出。开展团体心理训练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它重在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实践性强,重在参与,形式多样,生动有趣,适用面广,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外活动、班级和团队活动都可应用。团体心理训练活动的主题名称和训练内容越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就越能够真实地反映他们当前生活中所关注的问题,参与训练活动的大学生的反应就会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会越有效。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训练中,让大学生进行现场的面试,让其他同学来发现问题,共同研究,共同提高。还有社交技巧训练营、自信增强小组、做情绪的主人团体训练、压力处理工作坊、领导才能拓展小组、耐挫能力训练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欢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训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能力,增强信心,锻炼胆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点,以达到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
三、健全心理危机干预网络,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帮助
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同时也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也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同时担负着心理危机干预的任务。健全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不仅可以有效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还可以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苗头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从各高校实际出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围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可建立骨干工作层、专业工作层和专家治疗层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
骨干工作层,是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部分。主要由学生和心理辅导教师组成,每班可根据学生人数设立一定数量的心理委员,心理委员由辅导员教师推荐,该生必须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能力。其任务是,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重大事件中的心理变化特点,发现和适时报告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异常问题;关注同学的心理动态,特别关注有自杀倾向,行为反常,异常孤僻的同学;并对出现较轻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做好相应的疏导和调适工作,引导大学生自主缓解因学习任务和人际关系不良等带来的心理压力,努力使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反应降低到最低水平,使心理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
专业工作层,是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主体部分。主要由本院(系)专兼职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构成。其任务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评估,建立和管理大学生心理档案;对各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随机指导,辅助心理委员和辅导员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实施危机干预以及疏导治疗,防止心理问题加重;对短时内难以治愈、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发生心理疾病的学生,及时输送到学院的医院和相关心理卫生机构进行诊治。
专家治疗层,是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高校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构成。其任务是,对专业工作层无法完成的重度心理异常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使其恢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同时,负责对院(系)心理危机干预的技术支援,定期深入各院(系)巡诊,并对遇有重大事件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四、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充分融合,共同发挥育人功能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54
1 微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遇
微信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化、社交化网络应用服务,每个人不必为沟通手段繁琐而烦恼,极大为多方交流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平台,教育者可利用这种简便灵活的方式加强对教育者的舆论引导与沟通。微信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无需受场所和时间限制,及时为大学生指导和服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微信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消除当面交流的弊端,增强双方交流之间的信任,达到好的效果[1][2]。通过微信交流能够满足大学生这阶段个性心理发展的需求。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是他们想要获得成人感和独立性,希望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参加各种活动,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微信这种全新的通信手段,为大学生表达思想和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微信大学生们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和谁来当自己的人生导师。
2 微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
微信形式和内容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能够用虚拟的身份发表言论,所以他们发表内容的真实性难以量化。通过微信的交往使人们之间产生人际信任危机。社会经验还不甚丰富的大学生可能会影响现实人际交往,影响自己与他人在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微信技术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使用新技术是一种新的挑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微信技术这一新的信息互动和交流手段的熟悉和运用,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微信的使用效率。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成为微博、微信等新鲜事物最早的接受者和使用者,而心理健康教育者由于缺少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却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提高微信的使用技能是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
微信等新鲜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将使负面信息的传播脱离了传统教育工作等权威的了解和控制。网络信息的负面及虚假信息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年青人思想上困惑。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进行分析。
3 大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3.1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实现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一家言”的权威式教学模式,让大学生主动探索和尊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及时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培养大学生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的能力,教与学双向流通,构筑起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3.2 微信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效发挥微信的使用效率和实效性,发挥朋辈辅导,学生中自发地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安慰和心理调整,达到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目的。从心理专业角度来看,一方面,建立心理知识学习交流的微信朋友圈,指导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大家一起解决,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自己的知识经验,同时获取感兴趣的心理知识。另一方面,利用对讲功能,可以通过语言在微信上进行心理咨询。由于微信的信息流通可以仅限于“好友”之间,具备了一定的私密性和可控性。保证了针对个人的心理咨询具备了一定的私密性和可控性[5]。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巡诊微信号、心理按摩微信等。
3.3 掌握使用微信的度,防止过度使用微信
大学生微信使用时间最好在学习之余,使用微信应在需求范围之内不能影响学习与正常活动,闲暇时间应尽量选择如运动等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总之,微信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合理有效地使用微信有利于心理疏导和心理调整。防止过度使用微信,过度依赖微信则会导致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和障碍[3][4]。
参考文献:
[1]刘翔平,周俊华.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5).
[2]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3]解析网络微博控之三大心理[N].新京报,2011-3-15.
[4]高翔.探析受众微博使用心理[J].青年记者,2010,(35).
关键词: 生态校园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目前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的发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远比一般人群高,且有上升趋势。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构建生态校园的影响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大学,构建生态型校园,是多数农林类院校共同的建设目标。生态型校园的“生态”内涵,不仅要求校园环境要达到生态要求,低耗能、低排放,环境优美,有可持续的校园生态环境,而且需要从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等方面达到一种生态,包括人事关系、制度文化的和谐,也包括广大师生关系的和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建立在校园稳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要构建生态校园,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广大在校学生拥有了优良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生态校园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校园的稳定和发展。“非稳定状态”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集聚,在这一时期,校园秩序容易被打乱,学生心理容易失衡,心理满意度、快乐感降低。如果控制不力则易引发系列问题,如学生行为发生偏差,自伤、自杀甚至违法犯罪,从而影响校园的稳定、破坏校园的和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成才与学校构建生态校园的基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构建生态校园所必需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构建生态校园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承载了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适应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经验,学业、经济、人际交往、情感及就业压力等矛盾造成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过重,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新生入学的适应性、人际关系和学习态度等问题;二、三年级学生自我发展、人际交往、学习等问题;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去向、考研问题和情感等问题[1]。因此,要构建生态校园,培养身心健康的“生态人才”,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预防和克服不同阶段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形成生态、健康的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到校园生态文化中。
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竞争的激烈,人际关系的复杂,知识的不断更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都给学生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心理异常或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自卑感和孤独感,不能从集体中吸取力量,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往往一遇到困难便自暴自弃,而难以树立远大的理想。面对新形势下生态校园的构建,必须保持学生心理的健康,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为学业、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发展,制约着学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要构建稳定、生态的校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三、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生态校园构建的几点建议
(一)认清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程。
当前,不少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在预防、减少少数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异常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治疗方面。这实际上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与矫正、治疗心理异常混为一谈了。依照这种认识,必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身上,从而丧失了对多数学生的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多数高校只开设了一些公共选修课,许多学生接触不到心理健康知识,也认识不到心理咨询的作用、意义,以致于当产生心理问题时,不会主动进行甚至回避心理咨询。
就学生个体而言,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面向全体学生,一切教育活动都要顾及全体学生。在此基础上,再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采取面向全体、重视个别的行动策略。
因此,我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一门以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作为在校生的必修课程,着重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学会心理疾病的预防。
(二)重视管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建设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与途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记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反映学生现有的心理面貌,能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学生入学后,学校应及时建立他们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内容设计上可以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可以设计登记表和参考学生学籍档案等方式进行搜集,应包括:(1)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姓名、专业班级、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兴趣爱好、教育简历等。(2)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构成,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家族疾病史等。(3)学生本人身体健康状况。包括:学生以前有无重大疾病、慢性病、传染病及现在的健康状况等。(4)既往心理健康状况。包括以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进行过心理咨询或治疗、有无创伤史等[2]。
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特点的资料。这部分资料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获得,在国内使用较多的有: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大学生人格问卷(简称UP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等,可根据侧重点不同进行选择。
通过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可以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状况,透视出学生心理状况的共性问题,为在全校范围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还可以筛选出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后继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确保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治疗,使部分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经建立,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并确保心理健康档案得到合理地利用,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三)壮大专业队伍,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
随着学校的发展,高校学生数量日益增多,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的大学生进入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也随之增大。针对这个现状,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还满足不了在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仍然缺乏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对辅导员的专业培训,来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构建生态校园提供保障。
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有其优越性:熟悉学生,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心理素质好。但也有不足,容易受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束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与心理咨询员的角色会有冲突,影响心理咨询的质量,这就需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辅导员加强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技能、时间、精力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四)多种干预措施相结合,降低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度。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有效沟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问题,表现为社交回避及苦恼、害羞、社交焦虑等。人际关系不良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存在障碍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3-4]。所以降低人际关系敏感水平,带来的不只是人际关系的改善,同时也会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了,才有利于和谐、生态校园的构建。
我认为,团体心理咨询、人际关系工作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及个别心理咨询这四种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均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其中,人际关系工作坊与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效果更明显,这两种方式效果相对明显的原因可能是:(1)成员间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学生在团体中一起参加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交往。(2)在人际互动中体验到相互接纳、相互支持,改变了对人际交往的歪曲认知。(3)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相互关注、畅所欲言,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各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上一直在不断探索,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成立,到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增设,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较好的平台和条件。在农林类院校构建生态校园的背景下,认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健康发展,为生态大学的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明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科教文汇,2007,(7):26-27.
[2]隋丽丽,杨秀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方法[J].兰台世界,2007,(8):25-26.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
1.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关于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界定较为广泛。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是这么定义的:“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指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到最佳状态。”通常,我们理解的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概括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校园文化活动、心理辅导与咨询,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一类教育活动。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现在,心理健康已成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扰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都面临着一个需要去重新认识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从高中封闭的学习环境一下子变换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环境,很多大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周围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语言、生活习俗各不一样。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变得自我封闭,对同学不信任,不愿意与同学交往;有的同学有很深的自卑感,对自己没有信心;有的同学只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别人的感受,等等。
2.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
从中学过渡到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在发生着改变,很多大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去面对和适应。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发挥失误,没有考入理想的学府,对学校的环境和生活会产生失望的心理;有的学生对所读的专业毫无兴趣,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学生不能适应集体宿舍生活,时常与同学发生矛盾和摩擦,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有的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没有了家长的唠叨和老师的督促,丧失了学习目标等。这些方面,都会引发大学生出现焦虑和不安的心理。
3.情感问题的处理不当
在高校,大学生谈恋爱是很普遍的事情。有的学生是为了填补寂寞的时光,有的是为了要面子。大部分都不能理解爱情的真谛,缺乏经验,不能正确处理恋爱中的矛盾。有的为了情感纠葛,引发厌学、烦躁甚至报复的心理。
4.就业产生的巨大压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压力。有的学生只依赖家人和朋友,不愿意自己去找工作,对未来不知所措,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产生恐惧的心理;有的学生在多次面试失败后,对未来产生不安、焦虑情绪。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
在课堂教学上,要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案例、活动、心理辅导等方面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适当地加入一些人际交往、学习方法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机构,与那些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有压力的学生谈心,特别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治疗;开学初,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建立心理档案,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对发现有心理障碍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进行密切关注,有效地辅导和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大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的辅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保证这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去。在高校里,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有一定的号召力,容易沟通。一方面加强辅导员自身的学习和心理、思想政治素养,要学会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将心理健康教育融进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培训,增强辅导员处理学生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
3.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积极参加一些运动会、市场调查、文艺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浓厚的兴趣,增长见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促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4.构建一个社会、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相互影响。社会和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则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首先,高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特别是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应该加强关注度,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共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其次,大学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和谐的校园环境,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最后,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大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诚信正义、安定团结、民主和平的社会环境。
5.开展以网络为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 体育活动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排除心理压力、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研究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能否在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优化体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运动不仅仅能强身健体和预防疾病,而且能够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精神、磨砺心智,为锻炼和重塑健康的心理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身为体育院校学生,不论专业是什么,都应对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的相互影响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而正确认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这也是实施“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网查阅相关资料,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与分析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通过对体育老师和大学生进行访谈,从多角度、多层次了解体育运动在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功效。
3.逻辑分析法。通过对搜集的文献资料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合所得进行逻辑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对心理健康的理性认识
心理健康是个体的持续性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在对待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的表现出积极倾向。如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心态,使心理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等。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具体的表现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中。体育锻炼不仅具有锻炼身体发展的功效,而且具有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二)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活动的意义和做法
1.增强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按照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约束和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良好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中,更好的落实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体育活动。学校也要有针对性的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
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优化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教师的个人行为可以直接影响课堂心理环境。教师心态积极、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一种愉快而活泼的夥罩醒习和锻炼。相反,教师情绪波动过度,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为此,体育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我修养,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3.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选择要做到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在他们体育兴趣的同时,也要满足现实的体育需要。尽可能扩大选取范围,增加一些选项课、开放式教学课。相较于训练,学生们更喜爱游戏项目,因此体育教师要借助游戏,设置趣味性环节,锻炼学生的思想、智力、意志、体力,特别是对那些有自卑感和孤僻的学生,多让他们参加集体竞赛的游戏活动。促使学生间的感情交流,克服一些不良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4.利用多种途径,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提高体育活动娱乐性。体育的教学要从传统教学中开发快乐教育的因素,打破体育教程平淡枯燥的形象,使其变得丰富有趣,符合新时代的特点。并且在遵守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保证合理运动量、运动密度和强度。学校要创造有利于实施体育活动的大环境,如支持创办体育社团,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实施自我锻炼。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桥梁作用,对大学生改善情绪、培养意志、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认识正确、行为适度和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都起着一定的影响。2.正确认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涵,这也是实施“健康第一”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途径。3.体育课中师生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
(二)建议
1.作为学校方面,要有针对性的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增强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2.作为体育教师,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在教学方面,要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最后,要利用多种途径,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提高体育活动娱乐性。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16.
[2] 臧瑞.大名县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施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