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25 17:1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指导 毕业生 高质量就业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承诺。党的十报告对促进就业工作的论述中,最关键的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什么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呢?职业指导在其中具有何种作用和重要性呢?笔者从更高质量就业的涵义着手,分析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职业指导在推动更高质量就业中具有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什么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它有什么标准?国际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是先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一个社会整体成员或绝大多数成员失业,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体而言,就业质量也不能说是好的。我们过去一提起就业,更多强调的是就业数量。从全国到各省、各市县,各高校,每年都要求完成一定的就业率目标任务,现实都出现“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抱怨声。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还会滋生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

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就业的匹配程度方面理解,更高质量就业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更优配置,劳动者不仅得到工作的机会,而且从事的是自己喜欢或者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从而使其工作效率更高,产出更多。

从整体来看,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基本包括5个方面: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从个体来看,更高质量的就业包括:体面的职业、稳定的岗位、较高的薪酬、良好的发展前景、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从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以及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途径来看,这正是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所谓职业指导,就是指根据社会职业需求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合适的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从职业指导涵义来看,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正确地了解和认识自身现状,以及对方的需求情况,实现人职合理的匹配。职业指导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帮助求职者提高职业能力、明确就业目标,以实现求职者就业,并就业稳定,帮助用人单位了解求职者,分析岗位用人需求,制定招聘方案,提高招聘成功率,以实现用人单位招揽到合适的员工。职业指导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主要问题分析

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内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一)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经济相对脆弱,发展前景不太明确,存在下行风险。根据2013年7月世界银行在《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2013年全球增长仍将处在略高于3%的疲弱水平。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直接影响着已经融入世界经济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使得外向型出口企业发展困难,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各国为维护竞争优势,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些保护措施,对我国外部经济拉动就业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变缓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是发展速度变缓,“产能过剩”产生的升级转型,对原有的用人需求发生改变,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的增加,整体用人需求下降。

(三)就业人口总量压力大

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于2012年底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但是,20~59岁就业年龄人口仍然在增加,2020年将达到8.31亿峰值,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等,就业总量压力巨大。其中高校毕业生数量2013年增加到699万,2014年增加到727万,未来5年,学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

(四)结构性矛盾突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面临着大规模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带来用人需求的变化,从而造成一些新兴行业人才需求量大,中高级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行业都出现大批失业人群。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于2013年第二季度对全国104年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的统计分析,市场中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与2013年第一季度和2012年同期相比,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增加,而对初级技能人员有所减少。

就业难、就业压力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不时也有报道显示各地出现“用工荒”现象,主要原因是劳动者能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劳动力市场中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就业短期化现象突出。在全国就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重占到70.3%,大学以上学历仅为12.9%,统计全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每年达1200万个,而2013年教育部数据,全国高校毕业生接近700万人,网络上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引发的思考不是求职者找不到工作,最主要的还是如何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以及选择满意职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缺乏职业技能、信息不对称、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政策和形势认识不清、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没有建立起来等问题。

三、职业指导在推动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

(一)职业指导可以帮助毕业生在求职中合理定位自己

许多毕业生自身比较迷茫,面向社会时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眼高手低,挑三拣四,不知所措的状态,对于选择何种职业,从事什么工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职业指导主要是以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它可以帮助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质,将自己的人生资源与社会进行整合,将自己的职业梦想与现实进行整合,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后择业就业的过程中,面对繁杂的人才市场和社会环境,能够清楚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得到稳定就业。

(二)职业指导可以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

一些毕业生不能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职业的认识不清,凭感觉或自己所学的专业盲目选择职业,没有对职业进行系统的分析,甚至不了解职业的技能要求、职业的前景和未来发展,导致求职后频繁跳槽,难以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职业指导通过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探索,分析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提升毕业生对职业的了解;根据职业需求,通过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市场,掌握职业的区域分布情况和用人技能素质要求,以便在入职之前加强素质能力训练,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通过帮助毕业生从事职业实践活动,不断修正职业选择,可以提升求职者的实践能力和适用能力。

(三)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稳定就业

尽管整体国家提供就业岗位有限,每年1200万左右,但是很大一部分求职者并不是岗位少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对用人单位了解不充分,采取先就业后择业的权宜之计,致使就业后发现专业不对口、选择岗位和企业与自身期望不符等,又辞职,跳槽率高,就业短期化。如,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每年应届毕业生700万左右,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半年后毕业生就业率达9成,而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院校”是33%,其中跳槽(主动离职)率占到88%。

为了让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有明确的认识,在职业报告时做出正确决策,在就业时少走弯路,提高就业质量及稳定就业率,必须应对毕业生加强职业指导。

(四)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职业发展

成功就业并非一次性就业,一个人一生可能从事多种职业,可以说,职业贯穿整个人生,职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然而,许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人职是否匹配的重要性。往往会以就业形势严峻为由,抓住一个就业机会,就稀里糊涂地就业,茫然就业、甚至错误就业。

深入开展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求职者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清晰地完成自我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实现人职匹配,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人尽其才。如我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及职业指导和咨询工作,8年来,共有毕业生8000多名受益,2013年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70.12分、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62.95分、毕业研究生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76.85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平均分为96.67分。

(五)职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反映在招聘人员时,提供了大量岗位需求,都招不到合适的人,不少单位在与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并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之后不久,求职者提出辞职离岗。特别是就业毕业生群体,据查职业研究系统数据显示,毕业生主动跳槽的高达88%,这无疑给用人单位增加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浪费。职业指导通过对企业招工用人开展指导,运用劳动力供需信息资源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空缺岗位进行合理匹配,提高企业招工用人的效果;促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机构与企业的互动对接,共同培养技能性人才,推动人力资源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求职者难免会遇到很多挫折,身心要受到很多考验,这个时候,对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可以帮助求职者,明确他们的职业生涯目标,保证求职者的高质量就业,并且在促进求职者在提高职业修养的基础上,将个人和职业完善匹配融合,从而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同时,职业指导也有助于企业、人尽其才,合理有效地选人用人,促进企业的发展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新京报,2013-5-16.

[2]吴冬梅,张立付.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科技信息,2014,(3):74-75.

[3]关春燕.职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中国电力教授,2012,(32):130-131.

[4]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3年第二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2013-7-4.

[5]世界经济展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网.2013-7-9.

第2篇

关键词:质量监督检验 科技创新 产品质量 质检机构

产品的质量密切的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便成为了影响着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

一、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我国重要的技术执法机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能否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加大质检工作的科学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入市场的商品功能丰富、种类繁多,新型的生产工艺更是层出不穷,在这种大环境下,做好商品的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对保障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科技创新力度的意义

我国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决定了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只有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才能紧跟时展的脚步,提高质量监督检验的工作效率和检验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达到相关的标准。而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发展道路上,科技创新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创新是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发展的原动力

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质检工作科技创新的前进历程。质量监督检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面对新挑战的新探索,只有通过加大质量监督检验的科技创新力度,才能够推动质检工作的技术进步。因此,创新是质检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2.科技创新是提高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水平的基础

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水平的高低关系着质检工作是否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产品质量问题。加大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提高质检机构的综合实力,促进质检技术的发展,使质量监督检查的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能够及时的为行政执法提供了更加客观、公正的依据。

3.科技创新是质量监督检验工作解决突发事件的有力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只有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才能够让质检工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拥有良好的处理能力,快速化解面临的问题,让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

4.科技创新是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核心思想

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提升各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的促进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是维护我国市场秩序、保证我国社会安宁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加强质检工作的科技创新力度,有利于进一步促进质检工作的快速发展,是“科技兴检”战略的核心内容和中心思想。

5.科技创新是质量监督检验工作服务于民的重要手段

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服务于民,通过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达到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的目的。而质检工作的目的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才能确保实现,想要提高质量监督检查的工作质量,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需求,就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只有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才能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前提下,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高执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6.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科技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渐提升的今天,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已经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带动全社会发挥创新精神的良好保障,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友好型社会的前提条件。因此,加大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质检工作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对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乃至国家科技创新工作企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提高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

1.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质检工作科技创新的前提

想要全面的提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科技创新水平,首先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意识,推行科学的管理模式,建立专业的科研管理机构,来负责质检技术的研发、改进与推广,并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使科技创新形成结构紧凑的完整链条,加快科技创新工作向规范化与系统化的转变。同时,质量检验监督机构应该在政策上鼓励科技创新的发展,合理的对科研经费进行管理,并对科研课题进行全程的监督,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最后,质检机构应当加强科技创新与实际应中之间的联系,使新技术与新方法能够快速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有效地提高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重视人才的培养是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科技创新的保障

创新型人才是推动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才能真正的将科技创新落到实处,促进质检工作科技创新的发展。首先,应当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在质监部门内部形成重视科技创新的良好风气。其次,要重点培养优秀人才,根据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创新能力,制定重点培养的计划,充分挖掘优秀人员的创新潜力,使优秀人才成长为推动质检工作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

3.加大学术创新的力度是质量检验监督工作科技创新的基础

技术标准既是质量监督检验的基础,也是质量检验的法律依据,质量监督检验的工作水平和工作人员对技术标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检验机构应组织相关人员积极研究技术标准,必要时可向专家进行咨询,准确领会标准的实质,熟练掌握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检验步骤,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

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下,加大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创新力度,能够有效的提高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水平,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童玲.浅谈质量监督检验工作如何做好科技创新[J].广州化工,2010,(1)

第3篇

同志们:

刚才,赵淇同志已经就我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为顺利完成我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普查工作的重要性

四川省是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全国旅游资源普查试点省,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已列入省委、省政府2019年度重点工作安排。今年6月,市上召开了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XX书记强调要大力推动XX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就目前的现状来看,XX的文化和旅游在XX四县三区中并不占优势,正因为如此,大家更应该认识到此次普查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有利于摸清我区文化旅游经济的资源家底。在全域旅游时代,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将文旅产业做大做强,必须首先摸清家底,需要用全新的资源观和价值观重新认识和评价我区文化和旅游资源。

二是有利于客观评估我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通

过对文旅资源的科学量化和综合评估,摸清我区文旅资源的总量、规模丰度、品级品质、开发潜力等,明确我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和重点区域,为我区制定文化和旅游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能为我区文化旅游发展顶层设计提供支撑。2019

年是承上启下关键之年,我区即将启动全域旅游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文旅资源普查将为谋划全区未来文化和旅游发展、科学编制规划提供资源支撑。

四是有利于夯实我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基础。以文化

和旅游资源为基础,推动“旅游+”和“+旅游”,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拓展新空间、新产品、新业态,加快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落实责任,强势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各项工作

本次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一是要弄清普查内容和方法,严格执行普查流程和要求,按时上报各类资料。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强化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要明确责任和分工,组建普查队伍,吃透技术标准,确保普查成效。

第4篇

关键词:高质量 会计准则 会计信息 评价标准 体系 评价

一、引言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前主席阿瑟・利维特(Anthur Levitt)(1998)首次提出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三个标准:第一,要以公认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核心概念为基础;第二,准则必须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供投资者在不同期间进行公司业绩的分析;第三,准则必须严格地解释和应用,利维特的观点得到了普遍认可;随后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C)、管理会计师协会下属的财务报告委员会(FRC)、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ASEC)、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下属的财务会计政策委员会(FAPC)、财务经理协会下属的公司报告委员会(CCR)以及德勤国际会计公司合伙人约翰?史密斯(John T?Simth)分别就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纵观各种观点,一是提出的评价标准比较零散,二是基于不同利益出发提出的评价标准存在部分分歧。在国内,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相对较少,只有少数学者对此做过专门的研究。我国著名会计学者葛家澍教授(1999,2000,2002,2008)先后介绍了国外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动态并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做了研究,总结出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九个评价标准。我国学者魏明海教授(1999)在介绍了国外的评价标准后提出二类十二条标准。裘宗舜(2003)提出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制定模式和制定机制,并对我国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提出了初步建议。可见,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国外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动态并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做出初步的探讨,研究不够深入,评价标准缺乏系统性,特别是结合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去研究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并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质量作出评价的文献更是罕见。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G20华盛顿峰会提出了建立全球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再次引起了国际社会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关注和思考;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自2007年起在上市公司开始实施,全新的准则体系被认为是提高了一个层次,经过了3年多的实践检验,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质量究竟如何,是否达到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是我国准则制定部门、监管部门、会计准则执行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会计准则才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应是什么?本文在国内外已有观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构建以“高质量会计信息”为核心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体系,并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质量作出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提供参考。

二、高质量会计准则评价体系

( 一 )高质量会计准则核心评价标准――高质量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是会计系统的最终产品,是产品就有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是通过一系列质量特征来体现的。美国FASB在其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了系统阐述,其中重点强调了可靠性、相关性、透明度、中立性、可比性和一致性。我国在《基本准则》中也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作了要求,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而高质量会计信息是以可靠性和相关性为首要特征的,其中,可靠性又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最重要的属性,正如葛家澍所言“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尤其是财务报表内会计信息的灵魂”。可靠性是确保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的必要前提,不可靠的信息是不相关的,对信息使用者是毫无用处的。因此,会计信息若是高质量的,则首先必须是可靠的、相关的,当然也要符合其他质量特征。Auther Levitt曾形象地把会计准则比喻为照相机,而包括财务报告在内的会计信息是用照相机拍摄的,可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图像,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好比性能良好的照相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则是真实、清晰的财务图像。评价一部照相机的质量高低,关键是看所拍摄的图像是否真实、清晰,若所拍摄的图像失真、模糊,即使照相机的制造再科学、技术再高、材料再好、功能再齐全也都是枉然,只能判定此照相机质量并不高。同理,评价一项会计准则是否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关键是看在此会计准则规范下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是否为高质量的,若会计信息是高质量的,则此会计准则是高质量的;若产生的会计信息不可靠、不相关,即使会计准则的制定质量再高、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再强、与国际再趋同,也只能判定此会计准则质量不高。因此,产生并披露高质量会计信息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核心评价标准,其它评价标准都是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分析获得。

( 二 )高质量会计准则具体评价标准 以核心评价标准为基础,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可以细化为准则制定质量和准则内容质量两类标准。

(1)准则制定质量标准。要保证照相机拍摄的图像真实、清晰,照相机的制造必须具备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同理,要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环境、制定基础、制定模式、制定程序和制定组织等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可循。一是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一项会计准则对某个国家某个时期而言是高质量的,但对别的国家或其它时期却并不一定是高质量的,因为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其所处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首先,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是不同的,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经济业务的繁杂程度,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制定的详细程度;其次,会计准则执行者的整体情况如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实施;再次,会计人员的素质如职业判断能力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及实施。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考虑其所处的环境,否则,将会导致会计准则不能反映经济实质或可操作性缺失,从而使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可比性。可见,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否考虑到特定环境成为评价会计准则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二是制定基础。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制定基础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一个评价标准。利维特(1998)曾指出高质量会计准则必须以国际公认概念框架中的核心概念为其制定基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奠定财务会计基础并为其应用的基础概念所构成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未来的会计准则发展方向和技术取向,以及为解决实务中现有准则未涉及的会计问题提供指南。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制度创新,新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制定的会计准则能对新问题的发展留下空间,作出潜在的合理安排,为新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指导,这样才能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产生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三是制定模式。目前存在三种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一是规则导向模式,其特点是会计准则由详细的规则组成,优点是严密、完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缺点是挂一漏万,易为违反准则者寻找借口;二是原则导向模式,其特点是会计准则的内容上减少了对会计准则执行者的约束,在形式和过程上赋予执行者更多的职业判断自由,优点是能有效地减少违反准则者寻找借口的机会,并能孕育职业判断的氛围,缺点是可操作性较弱;三是目标导向模式,即以原则为基础的制定模式,目标导向不同于纯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特点:以经改进并一致应用的概念框架为基础、明确指出准则目标、充分的指南尽量减少准则中的例外情况、避免在实质上有可能规避准则意图的行为。目前三种模式中,原则导向模式和目标导向模式受到准则制定者的青睐。那么,究竟哪种模式下制定的会计准则才是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呢?笔者认为,需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去作出判断,若整体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职业判断能力较强、能较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准则,则采用原则导向模式制定;若整体会计人员素质较低、职业判断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把握和运用准则,则采用目标导向模式更为合适,有利于会计准则的实施,否则必然会出现各自判断、各自理解,最后核算的结果五花八门,有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四是制定程序。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出台,必须有一套公开、透明的应循程序,应循程序是保证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从立项到的必经步骤。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中必须贯穿透明度原则:要建立公开化、制度化的征求意见制度,从立项开始,到准则,都应公开广泛地征求意见;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应严格实行专家和群众相结合,力求准则制定过程公开化、民主化;要加强准则制定部门和相关监管部门的沟通,对准则的出台时间、基本要求、反馈意见等进行磋商与合作;准则、指南和解释公告都必须在执行前公开,不能变成内部文件;要公开更多已有相关知识,以便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及其相应的利益关系。总之,准则的制定和执行都不能暗箱操作,没有透明度,就不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法则,就不能确保会计准则的质量,更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透明度。五是制定组织。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需要有组织保证。一是准则制定机构的独立性,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一个多方利益者博弈的过程,只有当准则制定机构独立于相关利益者,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才能不偏不倚,保持中立。二是准则制定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应该广泛吸收实务界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吸收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相关代表、吸收监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及税务部门相关代表、吸收会计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去参与准则的制定。只有具有组织保证的会计准则所产生的会计信息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透明度。

(2)准则内容质量标准。要保证所拍摄图像的真实、清晰,除了要达到制造方面的标准,照相机本身的品质如零部件的质量、操作性、外形设计等也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同理,要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仅仅有准则制定的保证还不够,更需要会计准则内容上达到相应标准,如准则的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国际趋同性和经济实质性等。一是经济实质性。企业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并不总是一致的,只有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可靠的、相关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才是有用的。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种种标准,因此,必然要求会计准则提供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相关指南能够反映企业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方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二是可操作性。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必须有利于实务操作。因此,要求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考虑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判断能力,当职业判断能力不强的时候,会计准则的内容更强调可操作性。如果会计准则的制定采用原则导向模式,必须出台一些严格的解释和详细的指引,从而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缺乏可操作性的会计准则只会使会计准则的执行者在实务中难以应用,此外,由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参差不齐,将会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各有各的判断、各有各的理解,最后执行情况大相径庭,从而造成会计信息严重不可比。三是可理解性。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其内容必须是可理解的。仅当会计准则的内容容易被理解时,会计准则执行者才能正确执行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才能准确判断所审计的财务报告是否遵守了会计准则的要求,监管部门才能有效监督会计准则的执行。因此,首先,会计准则的语言表述必须简洁、明确,在不影响科学性的前提下尽量通俗易懂,不能含糊不清;其次,语言表达要本土化,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为实现国际趋同,往往有些准则直接或间接引用国际会计准则,在引用过程中要求会计专业人士与翻译专业人士共同意译而非直译,否则会计准则的内容将会出现模糊不清、语句不通、晦涩难懂的情况,连会计学术界专业人士都难于读懂,更难于去要求企业一般的会计人员读懂并加于运用,此时要产生可靠、可比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便无从谈起。四是国际趋同性。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是大势所趋。随着资本市场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投资机会,公司则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低成本的资本,然而,这一发展却遇到一大障碍,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因会计准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缺乏可比性,这使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上升,为此,亟需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以减少资本市场和公司发展的成本。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全面趋同,会计信息才能够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才有利于本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 三 )高质量会计准则评价标准体系图 综上分析,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个体系,如(图1)所示:核心标准是产生并披露高质量会计信息,以核心标准为基础可分析获得准则制定质量和准则内容质量两类九个细化标准,而每个细化标准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

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质量分析

( 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质量分析 经过3年多的实践检验,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是否达到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标准,其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以下结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评价标准及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予以评价,为我国准则制定者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指明方向、提供参考。(1)制定环境评价。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既考虑到了国际环境又考虑到了我国的特殊环境。首先,我国新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是制定过程中考虑国际环境的体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会计信息必须成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才能为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可比的财务信息,从而促进本国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然而,趋同不等同于相同,在制定过程中也考虑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如关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允许对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而我国考虑到很多企业将转回减值损失作为操纵利润的主要手段,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不得转回。(2)制定基础评价。高质量会计准则强调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制定基础。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是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取代,在作用上,基本准则是所有具体准则的基础,可用来指导、评估和发展具体准则,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为具体准则提供基本概念并指引方向;在内容上,除了包含国际会计准则及美英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外还有了一些突破,包含了会计基本假设、财务报告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定义、会计计量模式及财务报告;在地位上,基本准则不是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之外,而是融入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处于顶尖地位,不仅是法规,而且是比具体准则更重要、更基本的规范。因此,葛家澍认为“全部准则如不看表述的用语,而看表述的实质,已完整体现了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我国的基本准则,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努力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可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的。(3)制定模式评价。国际会计准则是以原则为导向,实现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现了原则导向的特征。原则导向最大的特点是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职业判断能力较差,对会计准则的一些原则性规定不能准确把握,会计职业判断不是很恰当,于是我国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作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为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先后出台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解释公告、专家工作组意见等一些详细的指导,同时也致力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如财政部2009年启动了企业类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着力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会计领军人才,其他各级财政部门也组织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培训,实践证明,新准则得到了平稳有效的实施。因此,笔者认为,虽然从短期看以原则导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我国准则采用原则导向模式是合适的、也是合理的。(4)制定程序评价。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强调公开透明。为制定新会计准则体系,我国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 7月颁布了《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规定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阶段,较之我国以前的制定程序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际会计准则公开透明的应循程序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开性不足,除了第四个阶段社会公众能够看到准则的正式外,前三个阶段都存在公开性不足甚至不公开的状况,公众只是偶尔能从有关领导讲话中了解到将制定哪些会计准则,至于准则的研究进展及起草情况,公众不得而知。其次,征求意见的范围过窄时间过短,征求意见稿的反馈主要来自于高校和部委以及各地财政局所组织的座谈会记录,来自于会计准则执行者的反馈意见很少见;另外,一项国际会计准则的征求意见的时间长达6个月,而我国从财政部公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到正式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只经历了短短8个月的时间,很显然,准则征求意见的时间是不足的。最后,缺少投票机制,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会在征求意见期满后通过投票最后决定是否通过并准则,而我国准则与否决定权在会计司,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仅仅是收集意见并提交财政部会计司,其成员没有表决权。(5)制定组织评价。在制定机构方面,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会计司代表政府制定的,一是考虑历史惯例,我国以往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制度均是由财政部代为制定,二是为了保证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但是,财政部会计司作为准则制定机构,其在形式上显然是不独立的,因为政府是会计准则的一大利益相关者,唯有在实质独立性上去弥补,若能有效去沟通政府与民间的关系,能有效去协调各方利益,最终也能制定出中立、不偏不倚的会计准则来。在制定人员方面,《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规定会计准则具体的制定工作由项目起草组负责,项目起草组原则上以会计司各处为单位组成并吸收相关人员参加,但对“相关人员”未作明确规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虽吸纳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参与,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员没有决定权,仅起到咨询的作用,因此,财政部会计司及其工作人员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占决定性地位,其代表性显然是不够广泛的,特别是缺少会计准则执行者中的代表,势必影响到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 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内容质量分析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经济实质性评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所有具体准则的制定必须以此为理论依据和指引,必须能够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以收入准则为例,准则规定了确认销售商品的收入的五个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往往实务中出现的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等一些交易,形式上看是销售行为,但实质上其并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条件,是不能确认销售收入的。(2)可操作性评价。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属于原则导向,其显著特征是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职业判断,如收入确认、资产减值、预计负债、债务重组、企业合并、公允价值计量等都涉及到职业判断,但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普遍较低,凸现出某些准则缺乏可操作性。以公允价值计量为例,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个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不同情形分别采用同类资产活跃市场报价、类似资产活跃市场报价和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但到目前为止,公允价值的确定在实务中仍是难于操作的一大难题:一是公允价值不易取得,我国市场经济的成熟度还不充分,部分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也无同类或类似资产的活跃市场价格,需要采用其他技术进行估值,评估价值又难以获得各方的共同认可;二是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值为基础确认的公允价值,如何确定其修正参数,也是一个难于操作的问题;三是目前仍有很多资产需要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但如何选择估值模型和相关参数假设等,新准则没有提供详细指导,存在较大的人为因素。公允价值计量缺乏可操作,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时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3)可理解性评价。为实现国际趋同,且制定准则的时间较为仓促,有些全新出台的准则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内容往往参照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直接翻译过来,一些条款句子过长,文字晦涩难懂,再加上有些经济业务在中国并不普及,导致会计准则执行者难于理解,也就无从在实务中正确运用。如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上市公司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难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导致会计处理出现偏差,有的公司将其持有的对上市公司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限售股权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新准则规定应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理,有些公司将本应归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分类为贷款和应收账款,最后必然会导致企业间会计信息的不可比。(4)国际趋同性评价。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同时致力于与国际上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等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2007年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会计准则实现了等效;二是经过多轮会谈和协商,中欧会计准则等效取得重要进展,2008年12月欧盟就第三国会计准则等效问题规则,规定自2009年至2011年底的过渡期内,允许中国企业进入欧盟境内市场时利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三是中美会计合作纳入双方对话议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已正式宣布允许外国企业赴美上市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为中美会计准则等效创造了条件。另外,实现国际趋同后,准则制定部门仍密切关注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去,促进国际会计准则更多地考虑中国的情况,并对我国会计准则作出相应的调整,为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持续趋同而努力。

综上可见,结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九个细化标准逐一分析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制定环境、制定基础、制定模式、经济实质性和国际趋同性5个方面是达标的,但是制定程序、制定组织、可操作性、可理解性四个指标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均不同程度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如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进而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核心标准――产生并披露高质量会计信息难于达到。因此,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与高质量会计准则仍有一定距离,准则制定部门仍需针对不达标的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向高质量会计准则努力迈进,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满足会计信息各方使用者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美国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讨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2]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业绩报告改进的新动向》,《会计研究》2000年第12期。

[3]葛家澍:《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2年第10期。

[4]葛家澍:《创新与趋同相结合的一项准则》,《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

[5]裘宗舜:《论高质量会计准则》,《上海会计》2003年第11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上海证券报》2008年7月1日。

第5篇

一、管理者高度重视是提高质量的思想保证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的思维、行为方式、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是全公司的风向标。员工重视质量常常基于领导的参与。当然,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人们可能没有高层管理者长远的眼光和全盘考虑局面的策略,但是产品的优劣却真真正正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主宰者。所以管理者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并要从组织制度、福利待遇、生产安全等方面给予员工稳定的保障,使他们后顾无忧地投入生产。在一切稳定地基础上向员工表达质量的重要性,强调质量观念。上世纪80年代初,张瑞敏的“砸冰箱”事件给员工上了“质量第一”的一堂课。紧着着员工中开始讨论工序之间的紧密配合,生产线上如何减少废品率,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就是这一砸使员工如梦初醒,并始终保持高度精神,以致砸出了世界500强企业。

二、员工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质量的基本保证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全面质量管理创始人菲根堡姆博士提出,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要把战略、质量、价格、成本、生产率、服务和人力资源、能源和环境学一起进行考虑。尽管全面质量管理是世界上做好的东西,但是如果把它作为理论束之高阁,而不是传达给员工,那再好的东西也是空中楼阁。加之大部分员工来自基层,受工作环境、工作层面、自身条件的限制,其对公司发展的着眼点也会有所局限。所以加强职工全局意识培训,不断进行质量意识、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采取集中授课、视频教学、案例研究、外培深造等方式,提升培训效果,使职工转变马虎观念。塑造质量习惯,细化生产流程,掌控工作细节,真正成为产品的主人,工厂的主人。高度决定速度,当他们掌握了解一些高层次的理论和知识后,回过头再看自己的本质工作将会是另一种心境,另一种感受。

三、质量目标管理是提高质量的制度保证

1954年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和目标控制”的主张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重视。目标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目标制定过程中“人人参与,层层分解”的管理制度,使得每个管理人员每个工人都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分目标了如指掌,更容易很好地完成工作,也易于企业对下级进行奖励和考核。质量目标管理亦是目标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国家经济政策、市场情况、企业规划等情况制定出企业的总质量目标,尽量使其具体化、数量化,在此基础上,按照系统要求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明确重点,便于检查考核和评比。在具体完成质量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质量的测量,用一些可视化图标来表示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利用PDCA循环法、成立QC小组,以保证质量分目标和总目标的如期实现。

质量目标管理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正确运用管理方法和步骤,并加以有效实施,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形成企业优秀的质量文化。

四、科学地绩效考核是提高质量的有效保证

除了制定质量目标,进行测评之外,科学的绩效考核也是质量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员工考核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工作差的员工的给予经济处罚,而是通过考核使员工找出差距,激励员工更好地开展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企业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第6篇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75-0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项目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关键。剧烈市场竞争环境下,医院要想谋求长期、稳定的生存与发展,其关键在与将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中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工作,不仅能够规范化整个财务账务的核算与操作流程,确保医院会计信息报表中所提供的各项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同时也能够针对医院各个部门机构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活动展开较为全面且深入的监督,对于确保整个医院健康稳定发展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笔者认为,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融合,推动整个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与完善。为此,笔者现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一、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主要内容分析

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内部控制作为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背景下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最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来说同样至关重要。在医疗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强化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对与现代医院的建设发展来说越发重要。内部控制工作在整个医院财务管理中的涉及范围也日益拓展。具体来说,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关系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医院各项财务费用支出方面的内控工作。药品支出作为整个医院财务费用支出的最关键构成部分,应当成为这部分内控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医院行政科室、门诊部以及医技科室在领用药品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及管理工作,以高质量的成本预算来有限控制医院医疗运营成本,兼顾高质量医疗服务供给与低成本医疗投入是医院财务费用支出内控的最终目标。

(二)医院各项实务资产方面的内控工作。一般来说,现代医院所涉及到的实物资产主要是指各类医用药品、医用物资、医疗设备以及各种医用零星材料。这些实务资产为整个医院医疗服务的稳健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医院内部控制工作需要以这些实务资产为对象,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资产运行计划体系,规范化医院各个机构部门对于这些实务资产的审批、采购以及消耗活动。在此基础之上强化这些实务资产的盘点工作,确保医院各项实务资产的库存实数能够与相应科目账户登记数目完全吻合。

(三)医院各项投资行为活动方面的内控工作。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大部分医院在面向市场的投资行为活动中呈现出了较为严重的随意性问题,是财务管理内控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进行投资行为活动之前针对被投资项目展开一系列的实践考察与调研,给出真实全面的可行性报告。不仅如此,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还需要强化这部分投资项目的预算编制与审核工作,确保项目预算编制所涉及到的各项资金数据真实可靠。内部控制还要求医院在投资活动中按照项目申请、项目管理、项目招投标等方式对整个投资活动进行区划,明确医院投资活动的各方参与者与责任人,形成一种相互分离与牵制的投资关系,进而最大限度的化解医院投资活动财务风险。

二、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针对上文有关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关键工作内容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内部控制工作已转变为医院达成财务管理目标的一种手段,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能够确保医院深入落实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机构的各项举措规定。国家相关政府部门机构针对医院所制定的各项举措与规定的最终目的均在于规范化整个市场中各级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式。从医院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看,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发挥相应的约束与激励职能,推动医院更为深入的践行各项举措与规范,进而获取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与完善。

(二)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能够确保相关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安全性。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标准化控制医院各项财务活动提供便捷,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资料以及数据的真实性与安全性,有效的控制各种失真问题并预防会计舞弊行为,进而为医院各项内外部财务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利支持与保障。

(三)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能够确保医院财产的安全与完整。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规范化医院相关部门机构在各项财务采购、登记、保管、领用以及验收等方面的具体工作,确保医院各项财产的利用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进而维护其完整性与有效性。

(四)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能够确保医院管理效益的最大化。简单来说,有效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协调医院各个部门机构,使其各司其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它能够使整个医院的业务流程更为明显与流畅,进而实现医院自身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内部控制一直都是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一大关键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财务监督方式能够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不断的规范各类型财务行为活动,推动整个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加大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工作的研究与探索力度也有着极为深远的作用与意义。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医院

参考文献:

[1]贾常荣.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07,36.

[2]孙国伟.李大力.完善经营成本控制强化医院财务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

第7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问题;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面对多发的自然灾害,人们对住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我们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力求建造出来的房屋建筑物能够满足居民对住房的要求,并使房屋能够在灾难来临时,起到保护居民的作用。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1.质量管理的思想不成熟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与其他一些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因而不仅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上我国的房屋建筑物与别的国家有差距,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的一些管理人员认为质量管理只是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达标的材料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但是这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认为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必须达到用户对房屋建筑的要求,否则就是不达标。

2.盲目地加大投资,建造高档奢华的房屋建筑

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的过程中,房地产企业对高质的房屋建筑物的理解出现偏差,有的企业认为只要加大对房地产开发的投资,那么生产出来的房屋建筑物的就是安全可靠的,不考虑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也不考虑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只是盲目地进行投资,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不能为企业赢得足量的客户,这样将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也不能为居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避难所。

3.忽视了质量的重要性

企业在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开发产品,并没有追求完美,而是允许出现一定的误差,导致开发出来的房屋建筑物无法与居民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达到统一,房地产企业忽视质量的重要性的这一问题将会使房地产企业失去顾客,无法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无法达到企业的提升。

4.房地产企业过分追求质量认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逐渐重视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因而一些房地产企业为了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利用各种方法来得到质量认证,得到质量认证之后,再使用落后的施工工艺和劣质的施工材料来进行建设施工,导致建设出来的房屋建筑物无法满足客户对房屋建筑物质量的要求。

5.质量管理的责任不明确

针对房屋建筑物的质量管理,房地产企业并没有对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导致当房屋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时,无法找到事故责任人。另外,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不清楚自己的责任所在,导致质量管理的失败。

6.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落后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也迅速崛起,因而在进行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中,任用的施工人员大多数是没有施工资质的,所以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无法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物的要求,导致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不能稳步向前,不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房屋建筑物。

如何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

1.提高房地产企业对质量管理的认识

在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之前,要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事前控制,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提高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单纯地依靠优质的材料,科学的施工工艺来完成建设施工,而是要以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为导向,生产出人们需要的房屋建筑物,只有这样,房地产企业才能向前发展。

2.利用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生产建设

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之前,房地产企业要对市场的需求进行调查,明确市场所需要的房屋建筑物的类型,切忌盲目投资,建设出市场不需要的房屋建筑物。对市场进行调查之后,明确房屋建筑物的类型,利用合适的资源来进行建设施工,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在建设的过程追求完美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事中控制,这就要求企业不能为了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而允许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可以适当地要求施工人员追求完美,提升房屋建筑物的标准,促进企业的发展,以便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房屋建筑物。

4.加强对企业质量认证的监管

监管部门在对房地产企业进行质量认证时,要认证负责,公平公正地对房地产企业进行评价,达到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5.明确管理者的责任

在施工的过程中,对管理者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能够督促管理者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达到控制房屋建筑质量的目的。

6.提高施工工艺水平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水平,以建设出高质量的房屋建筑物,达到控制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目的。

总结语

在进行建设房屋建筑物时,我们要加强对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达到提高房屋建筑物质量的目的,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物的需求,让人们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逸、安全的建筑物中,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购买房屋建筑物的欲望,才能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显斌.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存在的问题浅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24):111-112

[2] 徐连勇.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相关问题浅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24):120-121

[3] 王颖.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22):135-136

第8篇

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是学习调研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的内在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调查研究重要性的认识,高质量搞好调研,找准问题症结,为搞好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质量搞好调研,必须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工作实际。我们党历来就有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把基层情况摸透,把存在的问题找准,学习实践活动才会有现实针对性,突出实践特色才能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我们要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搞调研。要着重围绕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等展开调研;着重围绕如何更好地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发展和健全体制机制等展开调研;着重围绕如何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展开调研等。通过调研,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找准找好,把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关键环节和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症结找准摸透。同时,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撰写有内容、有见解的高质量调研报告,研究提出有效应对各种发展难题的思路和措施。

高质量搞好调研,必须深入群众之中,广纳民意民智。调研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工作中,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哪?答案通常就装在群众心里。只有尊重群众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热情,抱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诚心开展调研,真诚与群众沟通交流,才能掌握第一手基层情况。各级党员干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影响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真正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真话、察实情。要通过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个别谈心等多种形式,开门寻策,问计于民。既要认真听取广大群众在民生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意见,切实了解清楚群众的意愿和诉求;也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于推进科学发展和改善自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途径、发展方法的意见,为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提供智力支持。

高质量搞好调研,必须做到边调研边改进边见成果。通过调查研究,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形成一种求真务实的好作风,是我们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推向深入的有效途径。调研要突出实践特色,就必须防止形式主义、短期行为和“形象工程”,就要通过解决现实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要把亮出问题、解决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边调研边改进工作,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多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科学发展的实事好事。如结合调研活动,真心实意帮助企业研究制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走访慰问,开展送温暖、树形象、促和谐活动等。总之,要通过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把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学习实践的各个环节,落实到抓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中,推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第9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 政策选择 理论体系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遏制或降低企业对利润操纵的空间,另一方面又有可能为企业利润操纵开辟新空间。但从整体上讲,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更加规范、更加合理,更符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企业应当在充分理解和运用新会计准则理论的基础上,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新会计政策体系。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

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是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会计政策选择是由特定的主体来完成的,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目标。

宏观会计政策选择的主体是会计准则或制度的制定者,即会计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者。宏观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与会计目标是一致的,会计目标的确定过程就是宏观会计政策选择目标的确定过程。新会计准则的会计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受托层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所以,新会计准则的宏观会计政策选择目标就是制定出能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高质量会计准则。

微观会计政策选择(即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是上市公司在会计法规、准则、制度的约束下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是由企业管理当局负责执行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是多样化、复合型的,如有出于管理报酬、筹措资金、公司上市、公司配股、避免处罚和避税等目的选择会计政策。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应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高质量会计信息。所以在具体会计目标指导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是提供对决策有用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以满足各利益主体的需要,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会计政策选择原则

新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的第二章中提出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新要求,主要包括真实可靠性、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多个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符合企业总体目标的原则

会计政策作为企业生成财务信息的基本方针,当然应当体现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然而,企业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企业对其历史、现状的充分了解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恰当估计,特别是对其总体发展趋向的合理预期。也就是说,企业公允的对外揭示的财务信息应当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内在财务机理的恰当反映。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其发展目标应当是明确的,这不但是合理有效地组织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恰当选择会计政策的先决条件。在谋求长期发展和准备结束经营的不同情况下,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截然不同的。因而,特定企业从其总体发展目标出发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显然是顺理成章的。

2、适用性原则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经营业绩、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较好发挥的重要特征。会计政策的适用性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作出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新的适用性。所以当会计准则发生改变时,企业就必须重新选择会计政策。

3、决策有用性原则

新会计准则首次采纳了决策有用观,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报告的首要目标是:“为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使用者提供其做出理性投资、信贷和相似决策所需的有用的信息”。即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通过通用财务报告的形式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有用信息,以帮助其做出相关决策。决策有用性要求财务信息必须是真实公允的,因此,会计行为主体必须在了解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的基础上,恰当选择和调整会计政策,以便使财务信息在使用者决策过程中的效用最大化。

4、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必须在提高企业应付风险能力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方面有所作为。运用谨慎性的会计政策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报告不确定的损失,也并非完全排斥对能够确立的可能收入的预计,而是要求在会计计量中全面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后,慎重地选择会计政策以做出有科学根据的判断或估计。但是,无论任何情况,会计政策的选择都不允许以“谨慎”为借口,建立秘密准备,给人为地操纵会计计量留下空子。

5、重要性原则

如果会计政策的省略或差错会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进行的经济决策,则该会计政策就具有重要性,重要的会计政策既不能省略遗漏,也不能作错误的表达。重要性包括两个方面:计量重要性和披露重要性。计量重要性主要是指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采用什么样的计量尺度收集数据,对计量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成本效益原则衡量。披露重要性主要是指对所运用会计政策揭示的程度,由于附加揭示的成本微不足道,所以相关性成为判断披露重要性的首要标准。另外,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提供收益大于成本的会计信息;反之,就会提供成本大于收益的会计信息。

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政策的选择应注重实质,即应使交易或其他事项按实质和财务事实而不只是按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并不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因而会计政策的选择就必须以实质胜于形式作为重要原则。例如,会计核算上将融资注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并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上,就是因为从经济实质来看,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这样的会计政策选择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客观,更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三、会计政策选择机制设计

实证会计理论研究表明会计政策的选择权属于企业管理当局,这一理论基于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广泛分离,从而导致委托关系出现的现实。管理当局作为企业资源运营的实际操作者,具有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无法获得的信息优势。同时,会计准则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导致会计政策选择出现大量的机会主义,损害了企业各缔约主体的利益,也违背了会计准则制定的初衷。所以企业应根据会计所处的环境建立相应的会计政策选择机制。公司治理结构是执行会计政策选择内部环境的约束机制;而注册会计师、市场、司法和政府等外部人士与机构是会计政策选择外部环境的约束机制。

1、内部机制

公司治理是委托人、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的制度安排,它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公司治理主体是与企业利益密切相关的签约者,会计政策选择以剩余控制权的形式出现,是公司治理的对象,会计政策选择权应当归属于企业各个缔约主体,而不仅仅归属于企业管理当局。因此,公司治理结构是规范会计政策选择的关键力量,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必须明确体现内部约束层次,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决策、监督机构到具体执行机构,都应有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加以保障,能够通过正规、合法、科学的程序实施会计政策选择,以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董事会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代表组成,这些代表能够充分表达利益相关者的思想,并且享有会计政策选择的决策权力;监事会由各个缔约主体代表参与,享有监督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力;具体执行机构则是构建会计政策委员和周期审核小组,由其具体选择和审核会计政策。

2、外部机制

注册会计师审计、市场、司法和政府等外部人士与机构是会计政策选择外部环境的约束机制。其权利由一系列的正式契约所规定,这类契约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通用契约”,如《公司法》、《证券法》、《税法》、《消费者权益法》、《会计法》、《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其中会计准则是会计政策选择最直接的外部约束机制,它直接规定了企业可以或不可以采用某种会计政策。新会计准则的制定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留给企业较大的选择权。因此,应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注册会计师制度和提升投资者品质等来建立健全会计政策选择的外部约束机制。

四、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体系

会计政策选择权作为一种剩余权利应该属于企业各利益主体,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有足够的重视。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提供决策有用的高质量会计信息来满足各利益主体的需要,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保证此目标的实现,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坚持相应的会计原则,还要设计完备的内部机制,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当会计环境发生改变时,企业应当在新会计理念和规范的指导下,考虑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通过充分的研讨和实际调查,重新构建适合于企业自身需要的会计政策体系。本文在新会计准则理念指导下构建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理论体系,籍以为企业作出符合自身的会计政策体系提供参考意见。

总而言之,人类会计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历史,它受会计理论的指导和影响,又直接规范和制约会计实务,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第10篇

1.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助于内部审计活动增加价值、改善组织的经营状况。内部审计的目的就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可以防止偏差,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纠正,确保落实责任制,从而帮助组织达到预期目的。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审计活动的始终,将质量标准分解到每个具体环节,每个审计人员都应进行自我控制,并由审计执行主管进行监督。它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是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事中控制主要是审计程序的选择与应用、工作底稿的记录与复核、报告的编制与审批;事后控制主要是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工作的反馈意见。内部审计活动范围涉及组织内不同的层次和领域,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揭示风险管理漏洞和内部控制弱点,建设性地提出审计建议并跟踪落实,能够把组织的战略层、控制层和执行层上下左右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既支持战略层针对目前需要改进的项目做出科学决策,又合理保证执行层按预定方案进行操作、不偏离目标,最终改善组织的经营状况。

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满足顾客需求、维护自身信誉。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在做出战略规划后,迫切地希望得到处于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职能部门和基层管理者是如何具体执行的,执行效果和效率如何,存在什么风险,风险的严重程度,以便于进行分析判断,在加强指导、修订政策和接受风险之间做出选择,但是这些消息的来源必须客观、真实、可靠。而职能部门和基层管理者希望将操作流程中客观存在、自身难以解决、不敢或不愿反馈给上层领导的问题和建议通过一个可信的信息通道进行反应。建立在严格质量控制之上的内部审计活动可以通过对有关流程的内部控制进行扩大测试来发现和验证问题性质,在两者之间充当媒介,满足双方的诸多需求。同时,内部审计师通过出色的工作,能够得到服务对象的信任,进一步融洽审计与被审计、审计与高层之间的工作关系,进而维护自身信誉,逐步树立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权威性。

3.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师工作效率和专业技能。内部审计师工作效率表现为完成既定目标所耗费资源的多少。在每一个审计项目中,内部审计师都应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始终如一、全神贯注、精益求精地投入到工作之中,通过自我控制和审计主管监督,保证实施既定的审计步骤和审计程序,保证工作底稿充分支持审计发现、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内部审计师所必要的专业技能包括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程序和技术,理解管理原则,深入领会会计学、经济学、商法、税收、金融、量化方法和信息技术等。加强质量控制,可以促进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积累知识、寻找差距,明确学习目标和改进方向,通过接受持续教育、进行培训、参加资格认证考试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准,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总之,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既定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后,应及时对其进行补充修订,使之不断完善,从而使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1.内部审计在组织中定位的特殊性和工作性质的重要性有必要加强自身质量控制。内部审计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在组织中处于超脱地位。独立性要求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经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批准并在内部审计章程中做出规定,审计执行主管由董事会任命,并对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相关治理机构报告业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在组织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定位是定期评价并协助其他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但不负风险管理的责任。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工作中不与任何方面达成重大的质量妥协,不能把对其他事物的判断凌驾于对审计事务的判断之上。独立性和客观性是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但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有力保证,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只有持续地加强管理、改进程序、提高质量才能在组织中树立权威性,达到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被审计单位的认可和满意,从而融洽各方面的关系,更好地开展工作。

2.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遵循《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受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参考标准的约束,内部审计机构应促进职业领域内的道德文化发展,内部审计师应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履行应有的职业审慎性、作为道德倡导者。

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在要求。全面质量管理是根据组织向顾客提供最优产品或服务的原则制定的长期战略性措施,是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而实施的全部管理活动。它的主要原则是追求顾客的完全满意、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全员全过程地参与。

4.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银行内部审计监督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银行业务经营、内控管理、综合绩效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的优劣、高低,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和效果的有效发挥。

5.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是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内部审计部门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了通过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因此,衡量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各个方面的工作,归根到底还是要看内部审计质量及效果,而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作为内部审计服务的最基本、最有力的保证,自然也就成为评价和衡量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

6.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是树立内部审计人员形象的内在要求。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良好的内部审计形象是开展工作、履行职责的有力保障。内部审计人员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才能获得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及员工的认可,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和效果是最基本的支点。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底稿是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第11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的工序进行,进行合理管理,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减少施工中的风险,保证公路桥梁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对我国公路交通的安全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对公路桥梁的建设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保证高质量的道路桥梁建设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质量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当前道路桥梁施工现状

当前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造成质量问题的出现。特别是近几年在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发生的几次重大的质量事故问题,给国家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道路桥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道路桥梁种类繁多,施工的管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外道路桥梁的建设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增减了管理的难度。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施工计划要求较高的可行性,但是整个施工的周期比较长,持续的保持良好的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队伍专业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工程招标制定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出现一些依靠租借资质进行投标,这些导致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招标中出现转包的问题,对于工程质量存在极大的隐患。例如,有一些施工队伍,这些队伍中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通常都是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农民工组成,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因此造成道路桥梁工程质量问题严重。

(二)片面追求进度

当前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片面追求施工的进度,因为道路桥梁工程一般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这也就是道路桥梁工程常常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生活,改善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的广泛发展,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采用赶进度的方法,从而对一些施工环节没有进行仔细认真的核查,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马马虎虎,盲目的简化工序,最终留下了质量的隐患。

(三)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

当前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偷工减料在施工中是最难以控制的问题,加上在招标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的问题,导致施工的过程中的监督工作做的不严谨,这无疑对整个施工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是道路工程的基础部分,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如果原材料方面出现问题,那么直接导致施工现场出现瘫痪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的质量。常见的原材料的问题主要有:材料没有经过检验就进入施工的现场;钢筋水泥等重要材料没有保质的证书。施工过程中使用最多的混凝土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这些都将影响着施工的质量问题。

(四)施工的设计方案不够完美

任何一个工程,完美的施工设计方案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设计方案是保证施工工作的关键性的问题。一旦施工设计方案出现问题,那么将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严重的还会导致施工中断。一个先进严格的设计,通过先进的工艺和设计方案,配置好资源的配置,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保障。当前有一些道理桥梁项目由于前期存在着经费不足的现象,导致规划只能停留在相关资料的分析上,缺乏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性分析,特别是对当地的施工环境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勘查,致使施工的方案不够先进,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往往比较滞后,整个工期的工作不够扎实,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五)施工中的管理不合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缺乏施工监督管理机制,每一个环节不能做好及时交接,这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标准,同时也拖延了工期,造成很大的浪费。另外在施工现场存在着很多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高水平的管理型人才,对于项目的科学管理决策相对来说比较少,没有相关的技术支持,随意性比较大。通常一些道理桥梁项目主要是由地方进行集资,资金到位的情况比较差,致使整个工程的施工不能正常进行,往往产生延误工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施工的速度。

三、对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重要性的思考

(一)保证施工所用的材料的质量,有效的保证施工的效果

优质的建筑施工质量来源于优质的施工原材料。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产品是否经过检验、保管的方法是否得当都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要严把工程材料的质量关,切实抓好材料的进货、验收和保管工作,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时,要做好外观的检查,还要检查其质量证书和复检的数据,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方可进入到施工的场地。

(二)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对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加强管理能够保证整个道路桥梁工作的高质量,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最佳途径。在施工中由于工作人员的道德意识不同,造成整个工程的质量下降,因此加强对人工人员安全质量意识的教育,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高质量。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一般是在施工的现场,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进行施工的质量监控。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1、施工单位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2、在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出现违规的现象要及时的进行纠正。3、建立相应的质量反馈体系,健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性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使得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得到有效的监督,最终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这可以看出,加强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监督的重要性,能够切实保证施工的质量。

(三)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高质量

加强了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把质量工作做好。因此,应该经过大量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工程质量问题的认识,特别是提高有关管理人员在思想上的认识,让他们在头脑中加深对质量通病危害性的认识,要切实把握和防控质量通病,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要求施工的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熟练的技能,尤其是重点环节的工程一定要保证操作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能够灵活处理突发事件,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种,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才能持证上岗,所有的工序必须严格控制质量,宁可做到晚交工也不能出现质量问题。高素质的建筑管理人员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能够使用当代高科技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注重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建立一直业务技术强的施工队伍,这样更加有利于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质量监管的力度,保证整个施工项目的质量。通过对道路施工质量监督重要性的分析,可以得出有效的监管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提高了道路工程的质量,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供求关系;审计商品;信息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081-02

收稿日期:2010-01-28

作者简介:王长银(1982-),男,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审计市场结构研究。

就中国目前审计市场而言,低价竞争现象依然普遍,审计价格机制的信号传递功能仍然难以实现,审计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需求主体错位,供求关系失衡,矛盾突出。这些矛盾的产生,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审计市场的完善和功能的发挥,使审计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要想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必须先从理论上理清思路,从供需两方面入手,找出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一、前提假设

假设是在现实的基础之上所做的理论规范,是研究问题的范围框架。假设是无法或无须证明的理论前提,建立理论假设其实是规范一种运转机制,使所研究的问题按照特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假设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但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这种方式的假设在理论研究上是必要的,而最后又要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下指导现实。本文的前提假设有:

1.理性人假设。即参与双方均在自己所掌握信息基础上,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在此,自身利益,对于需求者来讲指最能帮助自己做出经济决策的审计报告;而对于供给者而言,则指给他们带来最大利润的审计报告。此假设规定产品需求方与供给方的价值观问题。

2.信息不对称假设。即审计市场是一个柠檬市场,需求方无法立即判别审计产品质量,因此,信誉和品牌极其重要。

3.垄断竞争市场。即市场上存在若干具有一定垄断势力的厂商,他们在市场份额、商品质量、社会信誉等方面均占有优势。与此同时,市场上还存在为数众多的小规模厂商,且进入与退出壁垒极小。这是根据现实所做的基础假设,说明了价格形成机制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二、审计产品供给分析

1.供给主体。审计报告作为一种商品,是由会计师出具的,因此,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构成了供给主体。

2.影响因素。(1)审计价格。审计主体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其提供审计业务的目的当然是获得利益,此时,价格作为一个信号导向尤为重要。按照中国目前的情形,审计业务根据工时数和涉及的业务人员来确定费用。审计费用价格越高,工作人员就越愿意付出更多努力,提供更高质量、更多的服务。(2)生产成本。审计业务同样适用于成本效益原则。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业务的成本包括工时费、出差费、交通费以及机会成本等。审计工作作为一项服务型业务,其很多成本无法直接用货币来计量。对此,我们可以以业务流程为导向,附加一定比例折现,估算其成本。显然,成本越高,其工作动机就越差,当成本超过所产生的收益时,事务所就拒绝受理该业务,也就是该生产成本与审计产品供给呈反向变动关系。(3)审计技术。审计业务技术的发展,对审计产品影响巨大。例如:从1844年20世纪初,独立审计以账目基础审计为主,即对大量的账簿记录进行逐项审查,耗时耗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与厂商数目的增多,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建立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可靠性基础上的内控导向审计逐渐取代了账目基础审计,使审计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进一步提高了审计效率。由此看到,审计技术与产品供给正相关。

3.区分两类供给产品。由于本文在现实基础上提出了审计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它的潜在含义之一就是审计市场产品质量的差异性。即一部分厂商提供高质量产品,而另一部分厂商提品质量较差(如图1):较高的S曲线代表对于高质量审计产品,只有付出较高价格才能得到;较低的s曲线表示对于一个较低的价格,依然存在大量的市场供给,或可解释为,在同一价格水平下,低质量的审计产品供给量总是大于高质量的审计产品供给量。

三、审计产品需求分析

1.消费者主体。审计产品存在多方需求主体,具体而言:(1)现实投资者。这是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由于两权分离,投资者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促使了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债权人。主要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及偿债能力;(3)内部管理人员。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诚实的管理人员将审计作为一种信号传递来安稳投资人;(4)政府管理人员;(5)社会公众。

2.影响因素。(1)产品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价格是指为得到此项信息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但目前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不太合理,即该价格实质是由被审计单位来支付,而作为主要消费主体的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都是无偿获得该信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价格反映市场需求的准确度。但在本文所讨论范围内,价格仍是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2)社会舞弊发生的概率。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委托人对人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随着舞弊的发生而更加深化。审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查错纠弊,如果在一个社会中舞弊时有发生,那么消费者对审计产品的需求度就会增加。

3.区分高质量产品与低质量产品的需求曲线。如前所述,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消费者无法立刻辨别审计产品质量。因此,消费者将对两类产品付出不同的价格(如图2)所示:D指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曲线;d指对低质量产品的需求曲线。D位于d曲线的上方,表示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审计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

四、均衡分析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审计产品提供者比消费者知道更多的信息。起初,消费者会猜想他们买到审计产品是高质量的可能性是50%,因此,在购买时,消费者就会把所有的产品看做是中等质量的,即为图3中的M曲线。它低于D,但高于d曲线,表示消费者在初次购买时只会按照中等质量的产品来出价。此时,将有较少高质量的产品出售,而售出的大部分商品均为低质量产品。

当消费者消费该产品,做出错误经济决策后,其意识到大部分审计报告均为低质量产品时,他们的需求曲线就会继续向左转移,这一移动会持续下去,直到低质量的审计产品售完为止。在这一点市场价格太低而不能使任何高质量产品进入市场出售。因此,消费者就假定,他们消费的任何产品都是低质量的,而市场需求曲线就会变成d,从而造成逆淘汰。

上述分析是一种极端情况,而且只是纯理论分析,市场可能在有些高质量审计产品出售时达到了某种均衡。

五、结论

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可能会出现逆淘汰问题,即低质量产品驱逐高质量产品,通过以上分析,以下结论可能是有益的:

1.品牌、信誉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极端重要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在初始选择审计单位时,可能得到一个低质量产品。但在长期中,高质量的产品提供者就会脱颖而出,继而形成一种品牌效应,使得未来消费者在初始进入时就对其产生一定的信赖,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的先行者优势,有利于维护并扩大其以后的业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