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对航天事业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文作者:赵鸿天工作单位: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科技期刊的文化历史渊源
生产文化与精神文化相伴而生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可以发现生产与精神文化是相伴而生的。远古的人们在求生存的捕猎活动中,发明了各种简单工具。在生产分工、相互合作及交流中,逐步形成了语言,提炼和总结出了种种知识和经验并传播、传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铜器。商代中期以后青铜工具的使用和社会分工进一步实现,促使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甲骨文、金文随之出现并逐步发展。使中国进入了有文献可考的历史时代,文明程度得以大大提高。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耕农作和小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阶段之后,终于迎来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电力、电子和信息时代的先后到来,使人类的想象力像插上翅膀一样,在大自然中矫健地翱翔。理论的系统化、学科的多样化,知识的普及化、组织的社会化为期刊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学术思想的争鸣、交流和对文献与记载的需求也促进了期刊的应运而生。期刊的出现是学科文化发展的标志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进入17世纪后,以书籍和通信为媒介的科学交流方式逐渐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和要求[3]。图书的不便之处在于它不能及时地发表实验和观察的结果,因为出版一本著作往往是在实验者积累了若干研究成果之后才能考虑的。科学著作的出版除了费时长以外,耗资巨大、效果有限。而当时通行的学术通信方式虽然比较及时,但它毕竟是一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这样,就使得许多科学发现、有价值的学说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发表而湮没。因此,需要有一种新型出版物媒介来完成科学交流的使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术期刊应运而生。1665年1月法国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本期刊《学者周刊》;紧随其后,1665年3月英国出版了《哲学汇刊》[4]。不久,在意大利、德国、荷兰、丹麦等国也相继出现了一批科学期刊。到17世纪末,大约有30多种各学科期刊在欧洲各地出版发行。在中国,18世纪末,乾隆年间,随着苏州地区手工业逐渐兴盛起来,使得那里人流密集,各种讲学活跃。当时许多名医,以医会友,聚于一堂,各抒己见,析疑赏奇。我国最早的期刊——《吴医汇讲》也随之而生,对当时江南一带中医学术经验交流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5]。1900年,一本以化学学科为主的期刊——《亚泉杂志》在上海出版[6]。同样,这反映出当时上海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情况。它紧跟世界化学界的动态,致力于国人化学基本知识的“扫盲”,积极介绍化学前沿发现,为近代化学在我国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航天文化对航天期刊发展的影响
给与航天期刊深厚的底蕴目前,仅由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主管的公开发行的航天科技期刊就达50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20世纪70、80年代创刊的,这也客观地反映出航天事业在那个时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70年代初最早创刊的《飞航导弹》、《宇航工艺材料》、《空间电子技术》、《导弹与运载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微电子学与计算机》、《强度与环境》、《现代防御技术》等一批专业期刊随着航天科技的崛起,就像雨后春笋一般纷纷问世[7,8]。应该看到,他们的诞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1956年航天事业创建到第一种航天期刊的诞生走过了10几年的漫长道路。创业初期,伴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科学试验的进行,科技人员需要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科研院所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定期的交流材料和内部出版物,即正式期刊的雏形。它们的出现本身就散发着航天文化的特殊气质,那就是后来被人们总结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9]。在排除了的干扰之后,航天期刊终于正式登台。创刊初期,从整体上看,办刊条件艰苦;专业编辑人员匮乏;编辑排版手段落后。但是,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赋予了航天期刊强大的生命力。伴随着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上天,中国航天开始为世人瞩目。紧接着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回收,地球同步卫星的定点成功,各种战略和战术防御型导弹试验成功等航天成果的不断涌现。在航天成就的鼓舞下,编辑人员不畏艰苦,以航天精神为动力,努力创造条件办好航天期刊,不仅使其发挥出发表文献与交流的功能,同时也形成了航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文化。许多老专家亲自为期刊撰稿,他们实事求是的严谨学风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一线科技人员也踊跃在期刊上发表实验成果,学术交流蔚然成风。实践说明,正是这样的总结和交流,使得航天科技与管理日臻成熟起来,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纵览航天期刊,可以将它的文化本质概括为以下几点。(1)科学实践的结晶,理论历练的熔炉,知识与经验的记载。(2)航天精神的体现与见证。(3)企业文化传播与倡导的园地。(4)与外界交流合作的平台。给与航天期刊鲜明的特色深厚的航天文化底蕴使航天期刊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以鲜明的特色呈现在世人面前。外表朴实无华,内容主题鲜明;航天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在航天期刊的编辑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20世纪70、80年代,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办刊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科研经费十分紧张,仍然拿出一些经费来办期刊,就显得十分珍贵。编辑们懂得,绝不是为了办刊而办刊,而是要让期刊为科研攻关、系统管理服务,要用有限的经费来办出高质量的期刊。为此,编辑们想尽办法。例如:有的期刊封面常常是全年一次印刷,然后每期套印刊期号。这样,既保持了封面统一庄重,又节省了每期分次印刷的费用。还有,为了在有限的篇幅内发表更多的文章,编辑要求作者语言简洁,直述主题。来稿后,编辑认真审读,精心编排,尽量杜绝那些繁赘的文字表述。长此以往,航天期刊逐渐形成了一种朴素而简明的学术风格。内容充实丰富,专业分工明确航天事业是综合的大系统,涉及的领域之多,学科之众,造就了航天期刊的多样性。在50多种期刊中很少有专业学科重叠的现象,即使是相同的领域,而侧重面又有所不同。它们分布有序,覆盖面宽泛。从科学技术到工程材料,从综合管理到质量标准,从军民两用到科普宣传,从国际交流到未来决策,应有尽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航天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和新兴领域不断涌现。例如:在空间碎片研究、深空探测等方面都是国际航天界越来越关注的领域。目前,我国尚没有这些方面公开出版的专业期刊问世。航天期刊的丰富得益于航天事业的发展,随着航天领域的不断拓展,航天期刊方阵还会不断发展壮大。学术水平较高,撰稿与编辑严谨航天事业是充满高科技和高风险的事业。航天人在科研实践中培养起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质量问题归零的工作作风和方法也体现在期刊工作中。撰稿人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学问,以《宇航学报》为代表的一批学术、技术类期刊,载文水平较高,交流价值较大,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编辑工作者严格把关,在编辑过程中严格执行编辑规范,对于拿不准的技术问题,反复与作者沟通,保证不留差错,不留遗憾。
航天期刊对于航天文化的贡献
航天期刊是体现航天文化的园地文化本身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概念,她需要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来表现。人们的传统习俗,需要以某种仪式或节日来传承,像清明节、黄帝陵祭拜仪式等等;文学艺术,需要适当的表现形式来体现,如戏剧、音乐、诗歌。作为航天文化的组成部分——航天科技思想,在科研生产实践中,以图纸、方案、标准等形式得以体现;航天系统的管理理念则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例等形式来实现。航天期刊在固化科研与管理成果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例如《:航天标准化》作为专业期刊,定期刊登有关标准的制定、与实行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时规范和指导这方面的工作,而有关研究、探讨的文章又不断发展和丰富标准化的思想;《航天工业管理》作为管理层阐述管理理念,探讨管理机制的论坛,发表了大量领导讲话、各种规章以及相关的探讨文章,对于系统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上水平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航天期刊成为传播航天文化的重要渠道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不仅工业界的朋友关注,普通百姓也十分关心,都想多知道一些航天方面的情况与知识。一旦有新的型号发射,航天常常成为人们炙热的话题。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出于合作愿望也想多了解中国航天。为了向外界宣传中国航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原名为《世界导弹与航天》的期刊于九十年代初更名为《中国航天》并增加了英文版。这体现出航天期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开放的姿态。此后,航天人不断推出新刊或调整出版专业方向,填补航天学科在期刊上的空白。为了更好地普及航天知识,培养青少年对于探索宇宙的兴趣,接受航天文化的熏陶《,航天》杂志更名为《太空探索》。随着神舟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航天员》杂志应运而生,使航天期刊方阵中增添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杂志。航天文化的传播通过期刊的渠道深入到千家万户。航天期刊是记载航天文化的档案航天期刊作为连续出版物,不仅能够及时报道最新的动态和当前的进展,为读者提供信息和决策参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它可以把历年的文献资料像档案一样保存下来。每年一个合订本,久而久之,一卷卷合订本成为后人查阅历史资料的重要线索。特别是在网络不发达的时期,搞课题研究的人们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常常在资料室、图书馆一呆就是数天,从这些文献档案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即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随着期刊电子化,它仍然是研究工作不可或缺的有力助手。而且变得更加便捷、高效了。科研工作如此,管理工作也如此。航天期刊承载了诸多的文化因子,是航天文化的宝藏。
深化航天期刊改革,书写航天文化新篇章
深化改革,做大做强航天期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中央对于出版工作提出了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三改一加强”要求。[10]报纸期刊在国家宏观指导方针的指引下,加快改革步伐,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形成更加有利于增强竞争力、融合凝聚力、扩大影响力的出版传媒集团[11]。在深化改革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航天期刊的特点,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方案,切实收到实效。航天事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就拿载人航天工程来说,就可分为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着陆场等七大系统,每个系统又包含了许多不同专业学科,与之相应的航天期刊也分布在这些系统学科中,而编辑部都分散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或者军队机构中。由于许多期刊专业范围比较窄,读者对象则相对固定,发行量也很有限。面对这样的实际,简单的市场化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在深化改革中必须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务实态度,探索和尝试新的模式,因势利导,着力体制机制的转变。同时,还要借鉴其他行业期刊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稳妥地推动改革向前发展。4.2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创造更多的航天精神财富航天期刊是航天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学术期刊、技术期刊,还是综合性期刊、科普期刊,都要以航天精神为指引。首先,要树立大局观,以爱国主义为动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来编辑,以严谨务实的态度来把关,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来工作。让每一本航天期刊都闪烁出航天文化的底蕴。这样,我们才无愧于中国航天这样的名字。让航天事业在不断取得物质上的发展和飞跃的同时,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航天期刊——一个充满航天人智慧的宝库。与其他媒体形式共存,扬长避短求发展卫星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传统的书本式媒体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影响主要有几个方面:(1)新传媒快速、及时的信息披露,使期刊对新闻类报道的功能更趋弱化;(2)电视台、网站开办起专门频道,可以让网友随时查看相关内容,对从期刊获得相关知识的依赖性减弱;(3)视频的实时专题采访形式生动、鲜活,使期刊吸引读者的难度加大。那么,期刊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呢?回答是;扬长避短,不断创新。学术论坛航天期刊要明确定位,坚持走专与深的道路。首先,利用自身的地位优势聚集业内专家、学者,请他们为期刊撰稿、审稿、提建议,把刊物办成行业的权威媒体。以高学术水平来提高期刊的被引用率,提高读者对它的信任度和依赖度,使读者把期刊作为他们求证真理、辨别伪科学的利器。其次,要顺应时展潮流,积极开拓期刊的网络版或建立自己的网站,培养读者网上阅读习惯,想方设法提高电子期刊的点击率和阅读量;在此基础上适当减少书本型期刊的印刷数量,降低成本压力。第三,充分发挥期刊的连续出版特性,注重整体规划,使其文献性更加突出。如果读者把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期刊合在一起,就是一套比较完整的学科发展史。这样,期刊的价值就会成倍地增长。提高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对航天期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办好航天科技期刊,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支“文武双全”的编辑队伍。要求编辑不光懂得编辑业务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关航天专业基础知识。如果可能,最好从有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中选拔一批既懂航天专业知识又擅长文字表达的人,经过编辑专业培训来从事编辑工作。如果是文科毕业生,一定要给他们到科研生产一线实习体验的机会,以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同时,要提高编辑人员的劳动回报和学术地位,确定合理的绩效挂钩关系,使他们安心于编辑工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走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航天人在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过程中,航天期刊以崭新的面貌承担起航天文化赋予它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刊传统:在学术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编辑上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在风格上力求创新的时代风范。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编印手段的最新应用,网络期刊的开通,编辑队伍稳定健康地成长,作者群与读者群的进一步拓展等一系列有效举措,使航天期刊做大做强。可以说,航天文化的巨大原动力为航天期刊开拓出了前进的道路;航天期刊的发展又为航天文化不断增添新的篇章。
9
月3日,天安门广场迎来举世瞩目的阅兵,大量国产新型装备亮相。这些装备科技含量高,信息化程度强,代表了我国军工产业发展的新成绩。
长期以来,受军工领域保密性、高度政治性以及国防特性的影响,军工企业往往给人神秘、封闭的印象。但是随着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大幕拉起,军工企业也面临着一场全产业链的升级变革。
“产业升级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而言,不亚于一场新的。”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表示,这不仅需要企业在现有基础上重新规划技术路径和发展模式,还需要重新整合相关资源,甚至重新改组企业、改造产业、重构产业生态等等。其中最难的是企业转变经济发展观,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协同共享新要求。
众所周知,航天科技工业是以系统工程技术与管理为特色的高科技行业。作为主力军之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目前在履行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使命方面承担着诸多重要任务。例如,“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航天科工将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如何以增强适应能力为主线,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高红卫,详解中国“航天梦”背后的创新之路和科技战略。
“航天梦”的战略支撑
《财经国家周刊》:曾经说过,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毕业你就进入了航天系统,可以说是一名“老兵”。请谈谈对“航天梦”的理解?
高红卫:对于“航天梦”,我个人理解至少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利用航天技术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不断增强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和统一,巩固和拓展国家利益保护边界,为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作出中国人的突出贡献,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
第二,发展地球近空间和临近空间轨道与亚轨道飞行技术,发展载人航天事业与空间基础设施,为空间科学研究与国民经济服务,推动中国空间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走向世界一流,促进我国国际空间技术交流与合作能力及地位提升。在和平开发与利用地球近地空间与临近空间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第三,发展深空探测技术(包括月球探测、太阳系行星探测、太阳系以外空间探测等),深入探索宇宙起源及物质世界的基本运动规律,为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以及探索宇宙奥秘作出开创性理论与实践贡献。对人类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发展产生历史性影响,获得国际社会的崇高声誉。
《财经国家周刊》:虽然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世界上已经小有名气、某些领域甚至领先于世界,但是不可否认,我国航空航天技术和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对于美、俄和欧洲等技术先进的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你如何看待这种差距?
高红卫:1959年1月苏联的飞行器第一次成功探访月球,1964年11月美国发射水手4号火星探测器,1965年7月到达火星大气层,之后人类进行了100多次外空星球探索,获得了数千万倍于之前人类对于太空和太阳系的知识,而中国在21世纪才开始做这些事情。人们经常感叹在原始创新方面中国人不如美俄欧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却不反思我们在非功利性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探索方面作了多少努力,不反思我们的起点在哪里。
的确,我们和欧美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航天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在先进材料与先进工艺方面,在试验设施与试验方法方面,在总体设计与任务规划方面,在动力总体性能与燃料性能方面,在探测控制与通信技术方面,以及在研究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财经国家周刊》:认识差距、承认差距都是为了追赶,你认为如何才能缩小这种差距?
高红卫:这少不了当代人以及以后若干代人的持续努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望在今后十至二十年内能够追上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实现某些超越。
如何才能缩小差距呢?我理解主要靠“三创新”:科技创新、运行模式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只有踏踏实实地开展“三创新”,才有可能实现航天事业进一步缩小差距,甚至实现超越的奋斗目标。
“五个新一代”和“四项基础性支撑技术”
《财经国家周刊》:航天科工将采取哪些行动实现中国航天事业的目标?面对“十三五”有什么战略性安排?
高红卫:当前,参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力量大致上有这几个方面:在政府和军方的统筹下,主要由航天两大集团、科学院系统、教育部系统、电子科技以及其他行业的配套单位承担相关任务。
作为主力军之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目前在履行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使命方面承担着诸多重要任务,“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航天科工将致力于展开以“五个新一代”和“四项基础性支撑技术”为代表的创新工作。
《财经国家周刊》:请具体谈谈 “五个新一代”和“四项基础性支撑技术”?
高红卫:“新一代”的定义是:性能相同,成本降低50%以上;成本不变,性能提升50%以上;导致业态重构的原始技术创新;导致产业颠覆的跨界技术创新。满足上述四条之一方可称为“新一代”。
五个“新一代”具体包括:新一代的导弹武器技术、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新一代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新一代材料和工艺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商业化,核心是技术和管理要适应商业模式的变化;而新一代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的核心,一是自主可控,二是安全好用;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其基本要求是资源的深度共享和制造能力的高度协同;新一代材料和工艺技术是另外四个“新一代”发展的基础。
四项“基础性支撑技术”包括微系统基础技术、自主可控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制造基础技术、智慧产业基础技术。这里我稍微解释一下:
其中微感知是指利用微加工技术与微电子、微惯性器件、微光电器件等实现感知产品的微型化,具体涉及射频微感知技术,光电微感知技术,惯性微感知技术,力/热/声/磁微感知技术等。 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的主要
特征是商业化核心是技术和管理要
适应商业模式的变化。
微处理是包括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以及数模混合集成电路、可信接入及度量等相关软件,具体涉及数字信号及信息处理、信号调理及转换、软件工具及开发平台等。
微控制主要涉及片上系统实现综合控制,以及系统中各类微驱动、微执行机构的实现等,具体涉及各类微系统控制算法IP,微泵/微阀/微继电器等。
微传输是指微系统内部的信息传输及利用微系统实现的宏观系统间的有线/无线信息传输,具体涉及各类传输控制协议IP,微光电连接器等有线传输以及射频/光电/声信号收发等无线传输。
微对抗是指用于电子对抗、信息安全等的多功能芯片及微小型射频组件,具体涉及干扰和抗干扰等对抗策略/算法IP、微对抗执行装置等。
微集成是指实现微感知、微传输、微处理、微控制、微对抗等功能并使其融合形成微系统的集成制备技术,具体涉及用于生产微部件及微系统产品的不同工艺类型生产线、微组装线及芯片封装线等。
上述微系统技术六大基础领域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微感知、微处理、微控制、微传输的创新性成果共同构筑起微系统技术体系及产品构架的基础,而微对抗、微集成的能力形成则提供微系统面向服务的运行平台与应用支撑。初步的实践证明,微系统技术的作用绝不仅仅是减轻重量、降低功耗、节约成本、提高性能,更重要的是开阔技术创新思路,可以探索全新的总体技术路径,实现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大系统创新目标。
自主创新战略
《财经国家周刊》:中央多次提过要大力加强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防企业,航天科工如何对待自主创新?
高红卫:我们认为,现阶段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方面,当前主要是构建集纯国产化的计算机系统、网络、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为一体的实际应用系统。涉及的基础技术主要有:系统架构规划与标准、系统迁移技术、应用软件功能迁移开发平台,以及嵌入式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等;其中涉及的安全算法、安全策略、安全芯片以及安全防护实现等方面虽然自主可控,但是信息安全的基础技术还需加强。
国内第一个涉及数万台计算机的自主可控安全网络已在航天科工开始试运行。这个领域发展机会很好,发展空间很大,但在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安全方面还需要一批技术创新核心骨干做出独立的探索性研究,硬件和软件全国产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必须在信息安全基础技术研究上有独到的核心技术,才有可能构建出具有更高安全度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
《财经国家周刊》: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它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人们正广泛享用着航天技术的成果,如气象观测预报、卫星导航定位、地球资源普查、生物育种、材料制备、医药合成等。航天科工是如何落实自主创新战略的?你能举个例子吗?
高红卫: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航天科工隐隐约约地意识到,全球经济发展观已经过时,导致相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然会出现新的经济发展观和相应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原有的经济发展观和发展模式。
作为第四届专家委的新晋委员,杨海成加入专家委的时间并不长,却令他“收获很大”。“航空航天是我国高新技术的集中地。能够把航空航天的发展和信息化密切结合起来,对我来说是最好的人生机遇。”
航天是一生的选择
杨海成是目前国内研究两化融合最权威的专家,几乎每一场演讲都座无虚席。很多人却不知道,杨海成对两化融合的理解来源于他所深爱的航天事业。
年轻时的杨海成下过乡、插过队,以知青的身份考上大学,一步跨进了航天事业。“我们这代人没有资格谈选择,只想有一个学习的机会。一旦进入到这个行业,就是热爱、投身其中。”
1990年,杨海成获得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两年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杨海成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并于1998年起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
如果没有进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杨海成的人生可能是另一种轨迹――走在校园里,迎面而来的学生尊敬地称他“杨校长”。
2003年,杨海成放弃了副校长的职位,来到航天科技集团。从理论研究到工作在第一线,面对这样的转折,杨海成只是形容“非常自然”。
在负责航天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杨海成组织推动了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信息化、院所设计制造过程数字化、航天软件产品产业化进程。作为主要成员之一,杨海成重组成立了神舟航天软件公司,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舟AVIDM数据管理软件和神舟OSCAR数据库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
“航空航天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一生的选择。”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念,杨海成一直在为国防科技、国民经济重大关键技术、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和产业化孜孜不倦。“十五”期间,作为863/CIMS、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专家组组长,他致力于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全面推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加入专家委无疑是杨海成的又一次转折和飞跃。“专家委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让我可以为更多关注航天发展的专家介绍经验,促进航天在各个领域影响力的扩大;我也可以把航天多年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传播给更多行业。”杨海成说,专家委能够了解当前国内外各个领域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和主流观点,并学会站在国家高度进行思考、提出建议,这对他而言又是一次全面的提升和蜕变。
拨开两化融合的迷雾
在专家委中,大部分专家来自信息产业,工业领域的专家并不多,深谙工业领域、又熟悉信息产业便成了杨海成的标签。
在杨海成看来,我国目前还处于两化融合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不断改造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
为此,杨海成一直在为“两化融合”不知疲倦地呐喊着。以专家委委员的身份,杨海成承担了关于推动制造业两化融合战略对策的研究,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的重要批示;两化融合实验区、调研、评估体系,几乎在全国各地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会议上,都能看见杨海成站在讲台上的身影――最晚一班飞机到,第二天演讲完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很多人不知道,由于患有气管炎,杨海成很容易咳嗽,为了不影响演讲,他常年出差都带着中药。
“虽然总是忙忙碌碌,但我却乐此不疲。因为我对两化融合寄予了很大期待,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推动感。”杨海成这样说。
一直以来,业内对两化融合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困惑,众说纷纭,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信息化专家认为,两化融合是IT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部门则希望将信息化纳入到工业中,变成其中一部分。到底信息化能否带动工业化,工业化又如何促进信息化,一直众说纷纭。
关键词:校本课程;物理学史;航天物理学;万有引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6)3-0049-3
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校本课程成为了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所谓校本课程,指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设计制定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大力实施校本课程,能够使学生在基本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拓展学科视野,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物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自然科学课程之一,现有的课标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已经相当完善,但还是以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讲授为主。因此,将物理校本课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既能扩大学生的物理视野,又能提升学生的物理基本素养。在此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物理学史角度为例,设计了本章的校本课程。为一线物理教师设计校本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课程题目
“航天物理学发展史”
2 课程分析
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和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难得的好材料。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第谷布拉赫的观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生动地体现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1]。牛顿根据前人的发现进一步总结,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进一步放眼宇宙说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是圆周运动在航天中的应用,包含着丰富的物理学史。教师在本章教学过程中将物理学史渗透其中,不仅能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意义所在。
3 学生分析
本校本课程针对的学生群体是普通高中的文科实验班学生。这类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良好的感性思维,认识事物与理科生相比较感性。
2)基础知识扎实,对知识有良好的接受能力,所学内容的知识面可以更宽泛一些。
3)多数文科生对物理学科不感兴趣,这就需要加强兴趣的培养。
4 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为我们校本课程的制定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本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物理学史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富有兴趣地学习物理概念与规律。另一方面,物理学史是培养学生科学本质观的重要手段。通过了解科学家探索物理学科未知领域的过程,突出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科学事业的多种本质属性,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学科魅力和人类艰苦卓绝的不断努力[2]。同时,本课程的物理学史介绍有多处留白,这能够让学生自己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整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5 课程内容设置
本校本课程共设计了4节的内容,均是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教材内容为依托,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物理学史。具体目录的设置如表1所示。
校本课程目录与教材课程目录相对应,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时,需充分挖掘与航空航天有关的物理学史,并将这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渗透到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对应章节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能体会到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每节目录下对应的课程内容设置如表2所示。
6 时间及教职资源分配
校本课程实施时间安排在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在学习完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后开设,时间为一个月,授课时数为5课时。
教职资源分配可以按照以下两种方案进行:
1)各个班级的物理专业老师进行授课。
2)学生课下自主阅读,上课时师生互相交流。
7 注意的问题
在实施该校本课程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物理学史与社会发展的融合,将物理学家曾经的航天探索与如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简单的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通过物理学史激发学生未来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精神。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内容抽象性太强,学生不容易理解;还有的内容不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等。在这里,需要教师在进行该课程教学时要把握好文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遇到抽象性太强的内容可以通过列举示例将其形象化,将多媒体教学与课程内容充分地结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洪云.物理科学方法在卡文迪许扭秤设计及实验中的妙用[J].物理教师,2015,36(2):15―17.
“不管我国的军队在什么地方,也不管本公司要花多少成本,我们一定让每个军人只花5分钱就能买到一瓶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伍德鲁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云密布中,忽然找到了无限的商机――让可口可乐成为美利坚的国家象征,在战火纷飞的一线成为美国士兵的必需品。
成为正能量的化身
这一事件营销的效果远超伍德鲁夫的想象。五星上将巴顿把一地窖可口可乐当作必需品,无论他转战何处,都要技术观察员跟着他搬迁装瓶厂。巴顿有次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应当把可口可乐送上前线,这样就不必用枪炮去打那些混蛋了。”
可口可乐的事件营销的高明之处在于:首先,事件选取得好。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与和平”无疑是当时全球所有人最关注的话题。其次,可口可乐以国家的名义开展了事件营销,成为“正能量”或“时代最强音的”的文化输出,无论是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抑或北非战场,“国家、责任、荣誉”无疑最能激起所有美国人乃至整个人类灵魂的最强音。而可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家的象征。
法国人德托克维尔注意到美国人将“上帝,祖国和资本主义”合为一体的倾向。可口可乐,则成为这三者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一部可口可乐史就是美国史的缩影。战后,可乐和美国大片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走遍了全世界。
无独有偶,韩国三星是另一个成功者。三星创立之初,并没有核心技术,最初曾经靠模仿生存,甚至一度成为廉价商品的代名词。三星和韩国其他企业一样,生存艰难。不过,三星迎来了机遇,1988年汉城奥运会,三星作为奥运会国内供应商,让全球认识了三星,三星当年收入大增27%,其后数年均保持快速增长。1997年,三星虽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但依然花巨资取代摩托罗拉成为奥运会TOP赞助商。在赞助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一年内,三星的电信产品销量增长了44%,与之前相比,知名度提高了30%。可以说,从悉尼到伦敦,连续四届TOP赞助商,三星完成了一个从三流品牌到全球顶尖品牌的完美蜕变。
当然,支撑三星品牌的是其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按照郎咸平的说法“三星的垂直整合能力很强”,但三星的国家营销同样功不可没――三星不仅用品牌诠释了奥运会精神,而且推动和见证了韩国的国家崛起和“汉江奇迹”。这使得三星伴随韩国经济的崛起,迅速跻身世界一流品牌之列。
新日:事件营销的实践者
今天,随着媒体碎片化时代的深入,传统的广告模式费效比却越来越低,相比之下,公关是更加有效的品牌塑造手段。里斯认为,公关第一,广告第二。几乎所有成功建立起来的国际品牌都主要是公共关系的胜利,而不是广告的成功:如星巴克、红牛、Google、哈里・波特等。广告并非无用,但是其作用并不在于创建新品牌,而是在公共关系成功地塑造品牌之后来维护品牌。
数据显示,在欧美国家,借助媒体进行事件营销,其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1:6,在中国这个数字为1∶20。战略性公关下的事件营销已经成为性价比最好的品牌打造方式。
2008年,新日成为奥运会赞助商。从此,新日开始走一条近似事件营销(体育营销)的路线,此后,新日又成为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赞助商。近段时间,新日又成为中国航天赞助商。
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公关活动背后却有一条格外清晰的主线:战略性公关和国家营销。无论奥运会、世博会还是世园会,都是中国崛起的里程碑事件,具有不可复制的特征,而新日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赞助商则是国家营销的延续。“航天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组网”到“嫦娥奔月”,从无私奉献到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事业不仅仅令亿万中国人为之自豪和骄傲,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国家名片和产业名片。新日成为航天事业赞助商,不仅与数以亿计的公众的爱国情怀实现共鸣,而且传递着新日品牌的终极价值观。
新日事件营销的灵魂是一种终极价值观――21世界最伟大的事件是中国崛起(黄色文明拥抱蓝色文明)。从文化输出的角度而言,新日的国家营销就是通过见证和推动中国崛起中的里程碑事件,与全国人民一起骄傲和自豪,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的品牌建设通常遵循这样的层次:渠道品牌区域品牌产业品牌全国性品牌国家品牌。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2―0065―01
一、积极挖掘各种航天资源,让幼儿感悟航天魅力
1. 调动人力资源。改变以往只局限于教师生成、建构、实施课程的观念,将目光投向相关人员,积极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服务于“航天”课程开发,在课程开发观和评价观上将调动所有与课程有关的专家、W者,让家长、教师、幼儿、航天工作者均来参与课程的开发与评价。激活所有可利用的人力资源,不同的年龄班可以灵活利用这些人力资源,生成相应的主题活动。
2. 组织实地参观。幼儿期是感知觉发展的重要时期,感知觉的发展需要幼儿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主动参与观察、分析、整理、总结等过程获得发展。幼儿园应克服一切困难,根据“航天”课程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发射场、问天阁、场史馆等),增强幼儿对航天城的认识。
3. 捕捉热点资源。航天事业作为举世瞩目的一项伟大事业,备受人们关注。我们从不错过这样的教育契机,总是及时将其作为最好的“航天”课程让幼儿进行观摩,幼儿的爱国情结油然而生。
二、以课程背景为依托,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1. 特色活动。教育者要将一切视点放在幼儿身上,倾听幼儿的心声,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将幼儿的生活实践和航天文化环境相结合,并将这些资源进行挖掘、筛选、整理,设计出适合幼儿特点的特色活动。
2. 主题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从小认识自己生活的航天城的自然、航天文化、环境,使幼儿真实地感受到自己与航天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培植幼儿对航天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感受、实践操作等来正视航天文化的价值。
3. 故事讲述。教育者要为幼儿创造一切机会让幼儿通过语言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让幼儿利用语言表达感受、见解、愿望,倾诉自己的感情。航天文化内容能丰富幼儿的语言环境,增长幼儿的见识,扩大和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三、以内涵挖掘为基点,体现航天特色
1. 在学科教学中挖掘航天课程资源。由教研组落实渗透航天科技教育的具体内容,要求教师将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艺术领域活动《我设计的火箭》、科学领域中的《飞起来了》等等都属于航天特色的课程。
2. 构建主题网络,自主开展航天课程。对于航天特色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选择建构主题网络,应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班级建构具有多样化、生活化和本土化的活动内容。
四、以园为本,提升航天文化
1. 以幼儿园为本,创设体现园本特色的精神文化。“以园为本”的目的在于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和办园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及思想也一定是幼儿园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而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追求。航天城的幼教是伴随着航天城一起成长起来的,航天文化价值,就是幼儿园赖以生存的精神文化。
2. 以幼儿为本,创设充满童趣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以幼儿为本,要有足够的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幼儿可以将自己的建议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从中学习社会交往;环境的创设尽可能满足幼儿对自然的向往,不管是材料的投放还是活动室的布置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应该让孩子参与环境创设,让他们有主人翁感。
3. 以教师为本创设人文关怀的制度文化。制度是园文化建设的产物,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一种规范。在制定规章制度中,可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把航天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精神境界。
五、以多元化活动为途径,提升幼儿、教师文化素养
“期待能够第四次、第五次走入这个大厅”
记者:你已经是第三次来到这里。我想知道过去五年你一直怎么去面对作为一个航天员必然要面对的选择以及这样的一种心理上的挑战,而且你将担任执行“神七”任务的指令长,今天坐到这里之后,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触?谢谢。
翟志刚:第三次进入这个大厅,应该说心情更加平静,同时,更增强了一份责任和动力,我更加期待能够第四次、第五次走入这个大厅。谢谢。
面对记者的“刁难”提问,曾三度入选两度落选的翟志刚没有被难住,他一连用三个“更加”,简洁而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感触:“心情更加平静”说明了自己经过前两次的历练,心理素质更好;“更增强了一份责任”说明自己有责任有信心完成这次飞行任务,“更加期待能够第四次、第五次走入这个大厅”表明自己愿再次飞行、多多飞行,为中国航天事业继续奋斗的想法。
“有能力在太空走出中国人的第一步”
记者:我们知道2008年很不平凡,从抗震救灾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现在举国关注的“神七”任务发射在即,请问此刻你的感想如何,想对全国人民说些什么?谢谢。
景海鹏:我相信全世界人民都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29个大脚印记忆犹新,而这次“神舟七号”飞行任务,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在太空走出中国人的第一步。谢谢。
面对记者的问题,景海鹏马上联想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是中国体育事业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同样,“神舟七号”飞天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一步,也标志着综合国力的重大提升,也是震撼世界的。正因为如此,景海鹏把它们放在一起说,点明了此次航天行走的重大意义;而且,奥运会开幕式上的29个大脚印,拉开中国成功举办奥运的序幕,景海鹏向全国人民表态,奥运的“脚印”与在太空行走的“脚步”一样,预示着此次航天行动将会像北京奥运会一样成功。
“最重要的是责任和自信”
记者:成为一名优秀的航天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
关键词:外包过程;质量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0.前言
从过去5年中的统计结果来看,外包产品质量问题在问题总数中所占比重较高,已经超过了半数,这对于航天事业的发展是较为不利的,因为外包产品质量管理一直以来都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出台的加强质量管理要求等相关规定,我们公司在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外包过程中面临的质量管理风险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合适的控制措施,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满足顾客需求,促进航天事业整体顺利发展。
1.外包过程中面临的质量管理风险
现阶段,我国的航天产品行业已经积累了不少针对外包过程的质量管理经验,其中涵盖了:提前检查供方资质;对外包产品生产进行监督;按期对产品进行验收;每年年末对供方进行综合评估等。不过,从外包产品近期不断增加的质量问题数量和对供方研制过程的监督结果来看,外包产品在质量管理方面还面临着不少风险。
1.1某些供方管理模式达不到航天产品要求
某些供方只是通过项目组的形式来承担航天产品的研制任务,在供方单位相关职能部门缺少参与的情况下,其研发活动更多是以敷衍了事、走过程为主;某些供方研发队伍流动性大,经常出现人员变动或人手不足的情况,与航天产品研发周期长的特点是相悖的;某些供方会根据习惯,把系统外产品列为横向产品实施管理,降低了质量控制的严格程度等等。上述的这些问题都是造成航天产品研发质量低、可靠性差的主要原因。
1.2任务双方对产品需求理解不够明确
(1)任务方没有把对产品质量管理的要求按时传递给供方。任务房关于产品研制任务要求的传递内容,通常有重任务技术指标、轻管理等情况,这样会使得供方在研发产品过程中单纯地注重产品功能达标,忽视质量管理。同时,任务提出方一般是在研发过程的节点,甚至是直到验收时才将质量管理要求都清晰地告诉供方,这样对于供方来说,许多需要在研发过程中就进行控制的质量要求,包括强制检验点、风险分析、元器件选择等内容,被迫延后,在研发工作结束后才能进行。
(2)供方对航天产品质量策划太粗糙。供方对航天产品质量管理不够重视或是不够了解,因此其产品策划中往往没有针对航天产品详细的、可行性强的产品质量保证要求,从而造成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对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要求太过宽泛,缺少针对产品特殊性的相关要求。同时,外包产品策划过程中也没有详细、清晰地展示怎样有效地达到这些要求,从而导致空有一纸文书要求,却无法有效落实。
1.3供方分散带来风险
(1)供方承担较少的航天产品面临成本风险。在研发航天产品过程中,由于产品的科技含量高、研发周期长、投入成本高,因此供方通常需要有足够的基础设施、确定并严格执行特殊的管理要求、培养合格的人才队伍等,例如某单位的电装生产线与航天产品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出入,防静电、洁净度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达不到航天产品生产的严格要求,就需要供方自行投入资金,以升级基础设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不过从实践来看,有些供方供应的产品合同数额太少,对于研制方的研发任务难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样,就形成了两难局面。
(2)培养供方投入成本提高。按照型号研发的实际需求,近期以来,合格供方数量有着逐渐扩大的趋势,而任务方为了培养供方所付出的时间、精力、资金也不在少数。从相关统计结果来看,承担整机研发的新选供方至少需要有着整体产品研发周期的磨合经历,才可以真正掌握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要求,积累足够的经验,确保下次合作的顺利进行。而每次新选供方的磨合经历,都是任务提出方耐心指导,提供相应的帮助,这样对于任务方而言无疑是较大的成本支出。
1.4对供方的监督手段不够丰富
一直以来对供方的质量监督以验收时的结果为主,方法太过简单,不够丰富,对于大多数的供方监督是缺少威慑力的,这也是近些年来外包产品质量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竞争机制,因此供方单位为了争夺外包机会采取了诸多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搅乱整个市场的秩序。所以,这就要求任务提出方、供方、政府监管机构以及社会舆论等共同对供方的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进行监督,通过明确的经济手段,包括在合同中加入质量保证金、细化质量要求等方法,来加大对供方的监管力度。
2.应对外包过程质量管理风险的手段
2.1明确供方入场资质
对于供方准入需要明确量化门槛,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整机研发单位需要通过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认证产品范围包括拟承制产品。(2)整体研制单位需要通过国防武器装备保密资格认证,同时认证级别和拟承担任务的密级相契合。(3)外包供方的专业技术水平、实际生产能力等需要达到所申请任务的最低要求,检测不合格者被立即淘汰。对供方准入的具体要求不但需要符合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的通用要求,还需要结合产品质量保证大纲中的具体规定,在了解产品情况和研发过程的基础上确定需要关注的检查项目,包括电装生产过程、元器件的采购、试验过程等内容,在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检查后再对供方资质进行合理评估。
2.2关注产品策划
在产品样机在得到验证以后,需要对供方产品的研发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一起认证,加快工作进程,减少工作步骤。同时,把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要求编制成合格的文本,添加到合同中,并明确地告知供方,要求供方按照合同严格执行。在产品策划阶段就对供方进行质量监管,能够及时地督促供方加强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在产品研制以前就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
2.3任务双方加强沟通
(1)按时召开供方质量会议,对于产品的研况及时地实施质量分析,通过明确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对于优秀合格的供方需要进行鼓励,从而激励其他供方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此外,按期、积极地实施质量管理培训,从而让研发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上下一心,评估产品研发风险,加强相互沟通,促进彼此合作。
(2)任务双方建立并完善信息快速传递系统。任务双方需要先确定项目负责人以及质量管理、计划和技术工作者等相关人员,在确定了彼此的工作人员后再开展信息传递工作,确保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对方手中,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加强产品研发时的质量监管工作。
结语
本公司通过实施上述外包管理实践工作,分析了供方质量管理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外包单位应按照质量保证、可靠性、维修性、标准化等大纲要求,结合本单位产品特点制定工作要求或实施细则,并纳入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为加强型号外包任务的质量管理,需对外协单位的质量监督检查、质量体系建设、工艺过程控制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打分,从而有效地控制外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李纪元.谈谈特殊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及其对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11):18-19.
[2]李雁君.对航天产品二次外协开展质量管理的认识[J].质量与可靠性,2012(1):39-41.
关键词:温故;知新;复习
“温故”如何“知新”?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完善认知结构,这是“温故”。但这不是终极目标,复习课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也就是“知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之最高技巧所在。”
一、复习目标
1.知道物质的多样性,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区分;明确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联系、区别;运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并进行相关简单计算。2.将零散的微粒知识汇总梳理,提炼出物质的微粒观。3.积极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二、复习策略分析
本专题较多地涉及物质构成的概念,抽象繁杂又枯燥无味。如过分偏重于对概念的解析,将某些概念(如分子和原子)作机械的比较,学生很容易疲劳,产生思维迟钝,学习化学的兴趣势必会减弱。因此,教学中重在引导,通过创设生动、丰富的情境,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体验学习的方法。
三、案例描述
引入:“神舟八号”飞天与“天宫一号”对接,为我国建立空间活动站打下了基础,这是全中国人的骄傲。
活动一: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火箭燃料的推进剂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通过该化学式,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通过对化学式含义的分析,师生共同构建出本章的知识脉络图:
活动二:从偏二甲肼的化学式中能得到很多定量的信息,也就是可以进行化学计算,你能就此出哪些计算题呢?
学生自主出题,选择自己感觉最困难的一题完成,并相互交流点评:
1.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偏二甲肼分子中各原子的个数比是多少?
3.偏二甲肼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4.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5.加注偏二甲肼430吨,相当于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6.若偏二甲肼样品中含氮量是45%,该样品的纯度是多少?
活动三:偏二甲肼由C、H、N三种元素组成,若再增添O元
素,四种元素可组成多少种你已经学过的物质呢?请书写化学式,并将其分类。
师生分别从由一种、两种、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来书写所学物质的化学式,并分别分析物质所属类别,从而完善物质分类观。(提示:分类的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
结语:我们由偏二甲肼引发了对物质构成奥秘的回顾复习,该主题内容多而杂,但只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如分析、归纳、对比、实验、联想、综合、分类等,善于把知识连成线、织成网,就一定有利于将新的知识纳入我们原有的知识体系,并加以运用。
偏二甲肼用于航天事业功不可没,但它对水体污染的问题一直备受重视,污水处理能耗高,安全系数低,二次污染种类多,毒性大,成本高,这还是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化学,让化学趋利避害,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反思
课始情境,不仅是为了引入,而是以此为生长点,贯穿全课的始终。以火箭燃料偏二甲肼为对象,引领学生以研究者的角色运用本单元的知识对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认识新物质的过程中自主回顾,以旧孕新,把独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所学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教学面孔全新,学生很感兴趣,会调动所有的智慧投入学习,研究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跳一跳”自己也是可以解决的,在“温故”的过程中实现了“知新”,效果相当不错。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兴趣观察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掌握该事物的可能性就有了重要保证。教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利用实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从实践开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其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利用正规仪器做好演示实验外,还要在适当时机,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表演一些妙趣横生的小实验,以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教师在讲“动量定理”时,可将一支粉笔从某一高度自由落到水泥地面上(粉笔摔碎),然后在地面上放一黑板擦(毛面向上),让粉笔从同样高度自由落到黑板擦上,粉笔会完好无损,引导学生得出“物体动量的变化不仅与其受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力的作用时间有关”的结论;又如:教师在讲“摩擦起电”时,可将钢笔杆在头发中摩擦几下,笔杆便能吸引起碎纸屑。再如:讲“光的干涉及衍射”时,可让学生伸开手掌,四指并拢,面对光源,从指缝中观察光的衍射条纹,等等。
二、讲授时尽量联系生活实际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科学,它与工农业生产、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给物理教学联系实际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身边,我们的衣、食、住、行往往都离不开物理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动能与势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过山车的例子,因为过山车在开始运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因此它能够继续沿着轨道行驶的唯一动力就是引力势能,它是在引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而后动能又逐渐转化为引力势能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沿着轨道行驶的。又如:讲“磁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生活中的具体磁应用,如:银行磁卡、公交磁卡、超市的防盗磁装置、磁写板、磁擦窗器、冰箱门上的磁封条、核磁共振、鸽子认家等。
三、适当插入科普知识
在紧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几分钟时间介绍一些科学趣闻或科普知识,能够使学生开阔视野,寓知识性、科学性于趣味性之中,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之一。
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与航天”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讲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以及它们各自的任务;还有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奔向月球,成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我国流传上千年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从此梦想成真了,这标志着我国在航天事业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一些重要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四、积极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必要补充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认为:“中国学校过多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明显不足。”杨振宁教授也曾把中国留学生与美国学生加以对比:“中国留学生的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10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在于美国学生的思维活动、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比我们强。”
教师有组织地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实验和制作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有时还要帮他们准备制作材料。教师要注意表扬制作得好的作品,或在校内举办小型展览会,将学生的成果公开展出,让学生相互观摩、相互学习,看到成果,鼓舞信心。
五、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
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同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从对认识物理现象本身的兴趣转向认识它们内部规律的兴趣,逐渐由直接兴趣转向间接兴趣。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抓住这个特点,重视从创设物理图景,展现物理现象和过程入手,适时地转向物理学内部规律的探究,使学生巩固兴趣,深化兴趣。
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今载人航天技术的兴起,则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摇篮而到达浩瀚无边的太空,开始了“太空文明”的新时代。距地面100千米以上的太空是继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外人类的第四个生存环境,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它比地球上可利用的资源要多得多,其中包括太阳能、强辐射、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高远位置,以及月球、火星、小行星上的地球稀有矿藏等,开发它们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不断努力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其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
为了开发太空资源,人类现已研制和发射了两大类航天器――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1957年10月4日,人类在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谁曾想到50多年后的今天卫星会有如此广泛的用途,它已成为当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这近60年的发展程度超越了过去几百年的发展。
航天是人类对未知的探索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由于载人航天器可以由航天员直接操作,所以它可以开展复杂、多变的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航天活动的效益,大大扩展航天器的功能和用途,对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例如,利用人的敏锐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机动灵活能力,可更有效地进行“观天看地”活动,它远胜于遥感卫星的能力;利用人所具有的灵活操作能力,可完成航天器在空间的装配、拆卸、检测、维修、更换部件、实验操作和对接控制等复杂任务;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随机应变能力,可避免和减少航天器发生事故,排除故障,化险为夷;利用人的智能与高度思维能力,可在太空进行有效载荷的实验研究,无论是航天医学和生物学实验,还是生产、制造药物与器件,大都离不开人的照料与操作,并要求有人来随时观察、记录、分析与处理数据,修改程序,处理意外情况和进行样品的补给等。
简言之,航天员在太空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5个:飞行监控、装配维修、研究探索、太空生产、相互支持和照料。另外,航天器上有人,还可实现人与自动化的结合,相互取长补短,这比单纯自动化在工作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都会取得明显改善。
载人航天技术持续的开拓性和高度的综合性,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新颖,思路开阔,涉及学科、专业广泛,从而使它有高层次、多途径和全方位的渗透性,对各种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裂变反应”比比皆是。载人航天技术与其他科技互相渗透后又可产生不少新的交叉学科,扩大了其应用范围。例如,形成了空间生物学、空间材料工艺学等新的边缘学科。其应用效益不能单纯以产品销售收益来衡量,而应主要体现在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开拓出新技术、高效益产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等方面。
所以,中国在航天技术、综合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于1992年9月21日正式开始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该工程对中国的国计民生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例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和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因为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等诸多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它已经成楹饬恳桓龉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国现已先后把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一壮举也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拥有“两弹一星”一样,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注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国际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带动了中国科技的全面、快速发展。因为中国载人航天技术集中体现国家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发展程度,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实施以来,在组织实施13次航天飞行任务、突破和掌握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的过程中,取得了近千项国家级发明专利,推进了中国航天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国航天科技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并辐射带动了上述科学领域和工程技术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前期着重于高远位置资源的利用,各种人造卫星均是利用高远位置资源有效地为人类社会服务,而在微重力等其他太空资源的利用上考虑得不多。1992年开始发展的中国载人航天主要是利用微重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改善地面生产工艺,为人类创造新的财富。中国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内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的基础物理、空间天文、微重力流体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和地球观测等许多学科的研究,也能取得不少在地球上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获得的科研成果。
航天与每个人的生活都不遥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促进了太空资源的开发,为人类造福。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过程中创造的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知识等,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岗位。这些新技术还广泛得到二次应用,或叫间接应用,即把用于中国载人航天器的热控制、环境控制、遥测遥控、太阳电池、航天服等技术分别用于地面通信、能源、医药、运输和消费品等相关的行业中,从而取得了很高的效益。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天文学 航天知识
2012年浙江高考理科综合卷的第15题,考查学生用物理知识和天文航天知识,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同样的,浙江2011年的第19题,2010年的第20题和2009年的第19题,考的都是这些知识和能力。其他省份和全国卷也都存在这一现象:天文和航天知识在物理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这表明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和考试题型都紧跟时代的发展,反映现代科技的进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增加物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把枯燥的物理理论和当代高新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特别是天文学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这些内容。
一、物理学与天文知识、航天技术的关系
天文学在物理学中扮演着一个很特殊的角色。它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占据了物理学中一个相对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是极其曲折而又激动人心的,每一次进步都带动了整个物理学界的巨大变革。而物理学界里程碑似的成绩无不有与之相关的地方,无不有其应用的地方。哥白尼的日心说带来了天文学的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之后导致了天体物理学的自诞生以来最为飞速的一次发展,其中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给天文学家解释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最有力的论证。
航天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是很多现代科学和技术成就的综合集成。航天技术的设想来源于基础物理学中的力学和热学,而其发展主要依赖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的发展。而这些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如没有电磁学的发展,人类就无法使用电能,也无法生产电子产品,其他的高新技术就更加无法实现了。
二、扎实掌握高中物理基础知识
1.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
与天文、航天联系的物理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力学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如: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洛伦兹力等知识点。如2009年浙江理综卷第19题,“关于太阳和月球对地上相同质量海水的引力”,考查的就是万有引力定律。2010年浙江理综卷的第20题“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考查的就是圆周运动与航天知识,以及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011年浙江理综卷的第19题“探测X星球”,考查的也是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体现了理的实用性。
通过认真理解题目信息,联系所学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模型,就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轻松解决这类问题。这需要学生全面、完整、系统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具体有开普勒的三大行星运动定律: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包括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定律公式,引力常量及其测定G,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计算地球质量、中心天体质量和发现未知天体。宇宙航行章节中的三个宇宙速度及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都需要扎实地掌握。
2.补充天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有高中物理中,在介绍万有引力定律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巨大作用,我引用了这样两个事实:哈雷应用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彗星的回归和勒维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对海王星位置的推算。这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而且是物理学和天文学互动发展的有力例证。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补充一些天文常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如:中国为何远古就有“金木水火土”五行说呢?虽不科学,但也并非完全不科学,因为太阳系中唯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用肉眼能观察到的,其他都要用望远镜才能观测到,而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此有了记录,作为后辈的我们更要鞭策自己不断努力了。
再比如金星,又名太白金星,它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所以一眼就能看到它。它又叫启明星,每天天快要亮时,它出现在东方,很明亮,太阳出来后消失。它又被叫做长庚星,因为傍晚太阳落下不久,最早在西方天边出现的星星就是它。由于它的明亮,西方人把它叫做“爱神之星”。木星,体积最大的行星,它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也较早呈现天空中,西方人把它命为“众神之父”。
三、关注天文学的热点和新发现
宇宙大爆炸理论,黑洞,中子星这些都是天文学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也是高考的热点。如果学生平时对这些知识有所关注,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题意,正确解答出来。
如2009年安徽理综卷的第16题,先给出宇宙大爆炸理论,假如真是这样,要求学生选出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t的关系图像。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很简单,就是对运动图像的分析,看懂题目,准确了解题意,选择正确的图像并不难。
2009年江苏高考物理第3题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之一的“最小黑洞”为背景,紧跟国际新动向。但此题考查的仍然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虽然知识点非常简单,但是具备相关的天文知识,却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解题。尤其是其中计算结果精确到数量级,是天文中常见的估算法的运用。
2009年四川6月的高考,引用的是当年4月底美国的天文发现:代号为2009HC82,与太阳系其他行星逆向运行的小行星。可见高考对天文上的新发现的关注程度。
四、关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当我国重大天文和航天事件发生时,物理高考中常常会联系这些问题。比如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卫星,全国卷和天津、广东卷都考了;又如和平号退役,神舟2号、神舟4号、嫦娥一号等重大科技事件的发生,也在当年的高考中体现出来。如2008年的广东卷第12题的“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北京卷第17题“嫦娥一号”卫星,2009年福建理综卷的第14题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2009年重庆理综题第17题都以“嫦娥一号”为背景,考查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的知识点。
2010年安徽理综卷第17题,虽然考查的知识点依旧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却是以“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为背景,时代感很强。可以预见,火星探测器项目还会随着今后航天技术的发展而在未来的高考题中成为被高度关注的对象。
在今年的高考中,江苏高考物理第8题也考到了我国航天的最新发展:2011年8月,“嫦娥二号”成功进入了环绕“日地拉格朗日点”的轨道,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该点的国家。如图所示,该拉格朗日点位于太阳和地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一飞行器处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则此飞行器的(?摇?摇?摇)
(A)线速度大于地球的线速度
(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
(C)向心力仅由太阳的引力提供
(D)向心力仅由地球的引力提供
该题并不难,考查的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但了解一定的航天知识对学生题意理解和考场发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发展。同时也引导学生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关注我国天文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对物理学在实际科技生产中的应用有更深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