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7:1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影视文学;审美;语言
传统的文学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等,而如今在影视艺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影视文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逐渐后来居上成为能够与传统文学体裁相并列的新型文学体裁。那么何为影视文学呢?一般是指通过电影电视等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以结构情节、塑造人物、营造氛围、抒发感情为主要内容,给受众者以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影视文学在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文学,但是它又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不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种文学,但是由于它是以影视传播为媒介的,所以又带有影视媒介的特点。影视文学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文学与新兴影视媒体相结合的新时代的产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一、新时代影视文学形成的背景
影视文学与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要想分析影视文学,就不得不先来说说文学。文学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其过程和样式几经变迁,由简单逐渐趋向繁杂,但是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就是其表现手法,一直都是运用文字。无论是为了塑造形象还是抒感,都是以文学语言为媒介的。这种单一的表现手法一直针对的是欣赏者的视觉方面,在科技还没发展到更加进步的时代,这种平面式的接收与解读形式一直占据着百姓生活的主要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电子技术的发明,电影的表现形式从无声逐渐发展成为有声,电影才从最开始那种仅仅以活动影像的组合来反映现实状况的阶段逐渐脱离开,而新兴的蒙太奇式的叙述方式又很快地跟进,在地位上逐渐地取而代之,电影的表现形式才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电影新阶段的到来,为了顺应有声电影的发展,相适应的电影剧本也逐渐产生,这种为了供应电影拍摄而产生的剧本供应,慢慢随着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系统起来,最终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文学样式的新兴文学——电影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
电影文学,单从字面上看就能发现,它是融合了电影与文学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文学。传统文学往往只需要欣赏者去“读”即可,然而电影文学却是兼顾了“读”与“看”两方面的优势,几乎可以兼顾欣赏者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视觉上的效果还是听觉上的优势都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欣赏者获得全新的感受。几乎是同一时期,无线电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利用无线电波的信号,广播这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正如电波的发展催生了有声电影的出现,广播的广泛应用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主要作用于欣赏者听觉的“戏剧”——“广播剧”。广播剧是传统文学与广播相结合的产物,与此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广播文学与之前的电影文学一样,都大大丰富了欣赏者的娱乐内容。在后来出现的电视文学更是吸收和发展了电影文学的直观形象和广播文学的精彩对白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文学样式——电视剧本。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糅合,终于诞生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影视文学。
二、影视文学中符码转换的可能性
影视文学和影像艺术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向性艺术媒体,它们一个是以语言作为本体,一个是以视觉作为本体,但在发生学上又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语言的特点是抽象,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都是由一连串的抽象符号所组成的语言链;而影像的特点则是具体,我们平时面对的影像都是一组组活生生的具象物质世界。语言的特征是具有概念性和普遍性,而影像则是截然不同的形象性和特殊性。语言往往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生成意义,而影像则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过程,很直观的就可以展现出自身的意义。语言和影像之间没有交集。从根本意义上讲,语言和影像并不仅仅指的是语言(文字)和影像在我们的视觉中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物质存在状态,它们各自在两个相悖的维度上发展自身,实质上是词与物的对立性,这是一种来自哲学方面的阐释。
中外哲学史和美学史对于具象世界的不可言说性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佛教禅宗的“顿悟”说以及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等这类说法,都深刻地揭示了词与物之间的悖谬性。萨特强调的是作为“文艺对象”的具象世界,这个从根本上说来是用“静默”的方式来构成“词的对立物”的。这种对词物之间矛盾的概括的话语虽然听起来有些神秘感,但却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拓宽了理解语言与影像之间关系的视野。
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语言与影像、词与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对抗性,这是本质上的差异,不过也不代表着完全没有办法互译。因为视觉先于词语而产生,视觉艺术当然也就先于语言艺术,其相对应的物质存在自然也就先于语言存在。正因为图像比概念先产生,字来源于画,所以日常的语言交流才能成为可能,字与画之间的相互转移才有其存在的基础。中国古代经常有“诗画同源”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类的说法,这在符号发生学看来,说明二者是有共同的因子和一致的要素的,这也构成了影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而独立存在的首要决定条件。
影视文学在功能层面上来讲,有一个先决的基础条件,如果不能先达到“纸上看片”的审美功效,那也就失去了语言存在的根据;在这点达到之后,才能为影片的发展提供剧本基础。就好比语言和影像、诗与画之间永远是一种近似的互文。不过相对的,读与看的基本矛盾也就构成了一切剧本审美创造的悖论性因素。
三、影视文学中审美想象的一维性
影视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审美创造,它能够与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区别开来的最本质特征即思维的具象化,这也是影视文学最为独特的现象。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影视文学的审美活动是与审美想象之维作逆向运动,而与文字发生的原始之维作回归运动。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阐述了词语发生的条件,主要起源于具象的立体三维世界,那些概念性的词语最早的产生是具有其个性化意义的,随着人类的进化,心灵层面越来越趋于复杂和丰富的变化,才由最开始的具体向抽象化方面转变,由个别化转向一般化,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具有丰富内容、广泛含义的抽象化符号。维柯曾对语言的起源有过一个有趣的隐喻——“以己度物”,意思是说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往往根据自己视觉和感觉中那些个别的或者具体的东西来为对象命名,经过长久的发展演化最终就形成了能够代表同类事物的“想象性的类概念”,这一点在之后慢慢形成了文艺理论的典型化萌芽。举个例子来说,汉语文字的发生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形化过程,比如我们把“鹿”这个今天使用的文字与甲骨文中的鹿字相比较,就会发现创造文字的这一过程正是先民们对具象事物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由此看来汉字本身所具有的视觉艺术上的观赏价值就更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形成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的具象化的结果,中外语言文字的发生史表明,从原始时期发展到今天的交际符号,由最初文字语言的抽象性逐渐形成了一种更为概括化和信息化的语言载体,抛弃了文字的原始特征,转而成为一种更为适应时展的载体。语言主体作为存在本质的一种哲学表征,其自动性和非逻辑性同样值得我们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能即时地不假思索地说出或写下我们想要表达的意义,而用不着先进行一次“以己度物”的隐喻,然后等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之后再做表达。列维·施特劳斯认为语言是一种自有其根据的人类理性,是一种非反思的整合化过程,这个论点在他的论著《野性的思维》中被反复提及。按照他的这个说法,那么作为文学的语言就更是如此。影视文学的语言在创作思维上是延宕性的而不是瞬时性的,是推理的而非自发的。那些剧作家们为了使自己内心所想到的形象具体化,不得不努力让心中所想的那团闪烁不定的模糊心象在内觉的映照觉知下慢慢地清晰起来最终呈现在心灵之幕上。说到底,影视文学的首要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无定型的朦胧的内觉意象稳固化、具象化和个体化。以语言作为工具和材料从而进行视觉造型的浮雕,并形成与物质世界相对应的具象。审美思维就好像是显影液中感了光的一张白色相纸,时间就是晕染剂,在这个过程中上面的图像逐渐从无到有,由模糊到清晰,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则是蕴藏在诗学之中的情感与觉察感知的心理。这正好呼应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个“鹿”字的比方,是一种从现代文字向甲骨文字返璞归真的过程。由此可见,现代剧本的写作中文字描绘的对象已经由画册移植到心灵之幕上了,但是本质上依旧没有摆脱剧本初始期那种文字说明式的创作思维。
可是影视文学这种具象性思维的定式就像一条皮鞭一样,规范并且严格指引着审美想象这匹桀骜不驯的骏马朝着一定的具象物质世界前进,路线是既定的,不允许更改或者旁骛,这样的限制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也限制了影视文学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影视文学发展到今天虽然势头不减,却依旧未能像小说、诗歌、散文那样有令读者回肠荡气、掩卷深思的煽情效果。小说或者散文在其表现形式和词语选择上更加自由和随意,情感准备方面也更加充沛饱满,影视文学在这一点上则基本不存在这样的个案。
四、结 语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对影视文学的审美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目前中国影视文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剧作家们对影视剧法操控的熟练程度,也不是对市场经济下对影视动态的宏观掌控,而是以人文主题为内容,如何对关于崇高、悲剧、存在等一系列有关生命的命题上进行的追求和解答,对于生命这个宏大命题的追思和诠释是众多影视剧作人必须面临正视的重要命题。影视文学的发展推陈出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根本,但是也必须要遵从影视的句法及其规律,否则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如果只是停留于表面的追求,那么影视文学审美特性也必将局限于此,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的工具,成为真善美的载体,这才是影视艺术需要承担的最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责。将人文精神寓于影片中,并将这种精神弘扬发展,以积极正确的思想影响、指引受众者,杜绝那些低俗、消极的思想,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们,对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喜悦之心。这才是影视文学应秉承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廖艳霞.影视文学特点再阐释[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2).
[2]曾耀农.商业影视文学的审美品格[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05).
[关键词] 商业题材;影视作品;审美品格
所谓商业题材的影视作品,简言之就是描述或者表现与商业有关的、商战人物故事的一类影视文学作品。可以说这类作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传统意义上,虽然商业和艺术是有区别的,不可同日而语,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发现商业和艺术已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融为一体了。
在20世纪中后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文化艺术消费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开始对艺术有了强烈的需求和期盼,大家需要艺术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而影视艺术是深受大家追捧的一种大众艺术门类。于是商业影视文学便迅猛发展起来,并一发不可收拾。大量的有影响力的作品相继问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体验和思考。
一、中国当代商业题材影视作品的发展现状
当前,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流行的艺术传播形式越来越受到观众们的青睐。近年来,商业题材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其观众群体也慢慢细分,大致有两种类型,其一以男性观众为主流,一般喜欢关注剧中的商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其二以女性观众主体,则被剧中男女主角的纠结、剪不断、理不乱的感情故事深深吸引。商业题材影视作品的发展引导着观众审美品格的革新,同时观众的品味喜好也影响着作品的创作方向。如今中国内地出现最多的荧屏五大商业派系的影视作品有:
1以《红衣坊》为代表的浙商影视作品,平实、细腻、描绘浙商们精打细算,思想灵活,富甲一方商业神话。
2以《大宅门》为代表的京商影视作品,大气磅礴、华丽恢弘,展现出清朝、民国时期商人和官僚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政治、国家命运的时代经济大背景。
3以《大清徽商》为代表的徽商影视作品,全方位的呈现了在清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下,一代徽商的成长历史沉浮和人生命运变革的画卷。无论是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还是完全的虚构编织,徽商题材电视剧中的商业演义呈现出起点低微、艰难发展、辉煌成就以及悲壮谢幕的过程。
4以《钱王》为代表的滇商影视作品,描写云南马帮和滇商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个人奋斗史。
5以《乔家大院》为代表的晋商影视作品,小中见大,浓缩整个社会的命运于一个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历史变迁中的大院文化。
精彩的商业题材影视作品远不止这些,但都其共同意识形态和审美倾向。凝重的时代气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饱含的家国情怀是中国内地商业影视作品主要表现特征,而港剧则推崇讲述豪门恩怨情仇、个人是是非非故事。但是,它们作为相同的文化题材都有其相似或者相近的审美品格。独特的文化背景孕育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这种个性也正是我们文化的魅力,成为世界影视文化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二、华丽恢弘的商战场面
商场如战场,商战剧每次引人入胜最精彩的片段莫过于商战情节了。《大染坊》中从陈六子出道到后来的声名远播,我们一睹陈六子的发家史,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商场之战。华丽恢弘、气势壮观的商战场面,观后不经慨叹。其中好几场商战被孙子兵法称为商战中的巅峰之作。陈六子巧骗布匹,让我们看到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藤井买布,让我们领略了陈六子的才艺与聪颖。《首席执行官》中海尔人的团结合作、克难攻坚的奋斗,终于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故事让人冥想良久。一幅幅恢弘、壮大的商业场景随着时光的流转,历史的变迁,浮现在银幕上,让人心生壮美之情。
除了故事情节的曲折波澜之外,华丽、精美画面也是其主要特点,如何用影视艺术独特的光影变幻,营造故事发生的美妙场景,也是影视艺术家考虑的重要问题。蒙太奇作为影视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历来受到导演们的重用,每一个镜头画面的信息传递都依赖于光线的表达,观众从视网膜的生理转入形象思维的心理场,也是从光线上得到领悟的。利用光线对场景、人物的加工,同时通过音乐、音响、时空综合、视听综合、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打造视听盛宴、使其达到理想的审美效果。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影视艺术家大展拳脚、各出奇招。一方面,追求讲好引人入胜的故事,另一方面,耗巨资打造唯美壮丽大气、光怪陆离震撼视听的审美也是成为商业题材的追逐的要点。
三、多元化的人物性格的塑造
《乔家大院》剧中主人公乔致庸的塑造可谓独具特色,别有用心,弃文从商,极端情景、角色错位、在荆棘密布的商战上、死里逃生、南征北战、一生命运变化纠葛,经历了晚清时代的社会动荡、政治风雨、家庭变故、情感波折的种种磨难。与一般商人迥异的商业梦想,使一个个性风采张扬时代英雄又蒙上了几分悲剧的色彩的多元人生。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主人公,不是英雄,却不失民族气节,他更是一个人中豪杰。讲述了胡雪岩在那样一个复杂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是如何在极为短暂的时间里积聚万贯财富,又如何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化为乌有。胡雪岩短暂,但辉煌的生命旅程,蕴涵着生命的巨大能量。该剧导演并不侧重讲述经商历程,树立经商的榜样,而是在讲述人生的大智慧。他既是徽商的代表,也是浙商人,该剧重点挖掘了主人公的丰富内心世界以及人生命运的多舛,力求塑造一个多元形象,鲜活多重复杂的性格的他。
多元化的人物性格,其实就是也是商业题材人性特征真是反映,商海浮沉,有多少英豪不是冲出万难、几起几落的人生,又有多少仁人志士、不是沧海浮生、爱恨情仇的交织。历史是如此,今朝亦然。
四、娱乐与正能量同在成为收视的保证
商海浮沉、荡气回肠,剧中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当我们沉醉其中,就好像找到人生奋斗的真谛。娱乐与正能量同在,消遣学习两不误。也许商业题材的影视作品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这就是其中重要的缘由。好多经典的商战在我们生活中很具体,用得到。
在《大染坊》《首席执行官》《乔家大院》等一些影视作品中可以说是一本百科全书,尽其所有,有经济学的、管理学的、哲学的,教育我们经商、为官、做人、处世,学以致用。
电影《首席执行官》让我们懂得海尔公司蕴涵的企业文化。自信、创新、开拓、进取、不畏艰险,奋斗不止才能成就一番伟业。《乔家大院》中乔致庸的经商思想对公司的管理业有很好的启示。让人人享有股份,人人享有分红,企业的生存与大家的成长一起前进。股份制的前身在中国早就存在,但是没有好好培养和引导,没有发扬光大。乔致庸的“义、信、利”的商业精神也是值得称道的。不光是要做产品、做服务,更要讲诚信、讲责任,对比当今社会的虚假经营和欺骗消费者,让人深省不已。
影视作品中所含的正能量往往砥砺着很多创业者,成为企业家成长中的加油站,也许从这方面来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者可以从商业题材的艺术作品中汲取无尽的养分。娱乐与正能量同在也是我们时代对当下文化产品的期盼和要求。
五、真善美和高尚情操是我们弘扬的审美品格
当商业题材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审美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调查研究的问题。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物欲横流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物质的需求看得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惟一追求的、有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希金森如是说。
从《大国医》《大染坊》《白银谷》到《乔家大院》,商人、商道、虽然作品呈现在人们的大众视线中,无论艺术形式如何前卫、先锋,都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引导人们的文化消费。只有如此,才能促使该艺术成为寓教于乐,有益于社会的文化产品。假设影视艺术没有人文艺术的核心,其必然成为一种只满足肤浅的感情消费或者感官刺激的一种文化产品,失去它的应有的社会效应和潜在功能。其实,商业题材的影视作品是我们当前经济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特色产品,其良性发展对我们国家的商业文化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必将推动我们经济的快速发展。
影视艺术尽管来自国外,但其表现和中国传统美学遥相呼应,并促使中国的影视艺术独具艺术品格。影视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读图时代的来临,大众审美的巨变,必然要求我们艺术创作者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跟随着时代审美特征进行文化艺术创作。既有中国传统的诗意呈现,同时又具备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现代影视艺术需要继承传统,洋为中用,立足本土,表现当下,培养大众正确的影视艺术审美品格是新时代的课题。
从导演创作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创作根基,有些文学作品直接就是电视电影的剧本。影视艺术可以把承载着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的抽象文字巧妙地转化为形象的视听镜头,呈现给观众,但是自始至终文学都是灵魂所在。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门类,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它在塑造艺术形象、构建艺术风格、提升品位修养、审美多样化等方面有其独特优势。被大众已经接受认可的、非常明晰的艺术之路,它可以成为影视艺术发展的榜样,因此影视的审美品格的构建应该汲取其营养,经过不断思考、修正、实践、总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审美规律。严格的控制和引导是促进商业文化良性快速发展的保证。
商业题材影视作品作为一种新型影视作品类型是在中国转型期的文化生态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商业文化的挖掘与整理的结果,它在二十来年的发展中,在叙事方式、审美表达及其文化诉求上都发展出与众不同的独特表现的方式。作为一种中国自身传统文化的文化产物,商业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以“文化自觉”的成熟心态,对商业文化和儒家文化的自身特色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与领悟,并进行与时俱进的演绎和归纳,才能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取得从容、平衡,在主流形态与艺术思考之间找准自己的定位,也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制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才能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来满足广大受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 曾耀农,丁红.现代影视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曾耀农.商业影视文学的审美品格[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05).
[3] 王庆华.从《乔家大院》看晋商精神——电视剧《乔家大院》现实意义初探[J].当代电视,2006(08).
[4] 李准.电视剧人物塑造和《大染坊》的启示[J].电视研究,2004(04).
新近发生的典型例子要数对电影《孔子》和新版电视剧《三国》的批评。如张海鸥批评《孔子》没有严格遵循《论语》和《史记・孔子世家》,背离了史实;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鲍鹏山指证《孔子》在人物姓名、重要史实等六个方面存在错误;孔子在鲁国推行治国理念受阻,弟子颜回劝解道:“老师您不是说过,‘一个人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内心好了’。”遭到两位专家一致抨击:“孔子或颜回说过这样的话吗?”“这话是于丹说的啊,怎么变成孔子思想了?”[1]对新版《三国》的批评,焦点仍是不合史实。不过这“史实”已不仅限于《三国志》,连对小说《三国演义》和94版电视剧的改动,如拥刘贬曹的惯用视角被打破、桃园三结义被淡化、关羽由被杀改自刎等,皆颇受非议。易中天教授的说法颇具代表性:“如果根据《三国志》改编,就是‘历史剧’;根据《三国演义》改编,则是‘文艺片’。”“前者有‘忠于历史’的问题,后者有‘忠于原著’的问题。”[2]这不由让人感叹:当年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并未完全忠于《三国志》,虽说受到诸多批评,如清代章学诚指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但也只是提出“实则概从其实,虚则明著寓言,不可错杂”[3]而已,并没有完全剥夺作家的虚构权;而今人拍摄电视剧《三国》,若按易中天教授的要求,则不仅要忠于《三国志》所载史实,甚至还要忠于罗贯中的小说原著,导演创作的自由度不是比罗贯中的年代还要大大缩水吗?
历史题材影视剧为何会丧失虚构权?我以为,主要源于古代文史不分的文化传统。如被列为“五经”之首的《诗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等,都是同时被视为文学和史志的经典的。由于科技手段与传播途径的落后,上古时期的历史传承选择了诗歌等文学形式,使其更易于流传。既然文学中承载的是历史,自然必须忠于史实,不能妄加虚构。及至文字书写与传播途径有了长足发展,这一传统依然传续不绝,如《史记》、《资治通鉴》等,都是文史合一的典范。直到19世纪后半叶,俄国历史文化学派还“将文学研究从属于社会学,将文艺作品视为历史文献、文化实例和个人传记,将文学史等同于社会思想史,而无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规律的全部复杂性。”[4]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和沃伦也曾批评过文学研究被史学等毗邻学科“侵入”的现象:“这种研究无论如何不是文学研究”,“文学中引进了一些无关的准则,结果文学的价值便只能根据与它毗邻的这一学科或那一学科的研究所提供的材料来判定。将文学与文明的历史混同,等于否定文学研究具有它特定的领域和特定的方法。”[5]在文史不分这一传统背景下,对文学艺术独立地位的争取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外文学史。
不过当代的情形有所不同。欧美国家在经过20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轮番洗礼之后,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受到根本怀疑,在很大程度上被解构,这恰好歪打正着给文艺创作帮了大忙,使之从历史真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获得空前的创作自由。而在我国,还基本保持原有格局:一部分以历史为幌子实际上高度“戏说”的文艺作品,因其荒诞不经,与史实相距甚远,不至被误读为历史文本,受到宽容而得以生存,如《封神榜》、《七侠五义》、《唐伯虎点秋香》、《戏说乾隆》等;而那些取材于历史而创作态度又比较严肃的文艺作品,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的历史剧、电影《武训传》、的《》,到眼下的《孔子》和《三国》,因其承载历史的传统职能尚未成功卸载,其虚构权也就始终没有获得。这似乎已成为我们这块东方国土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
虽说文学曾被历史借用为传播载体,从而形成文史不分的传统,但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区分过诗与史的界限:历史记载已发生的事,诗歌描述可能发生的事。[6]19世纪初,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将“literature”一词第一次界定为“想象的作品”,这是西方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literature)概念。[7]到20世纪中期,韦勒克、沃伦更进一步阐明:文学艺术“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小说中的陈述,即使是一本历史小说,或者一本巴尔扎克的似乎记录真事的小说,与历史书或社会学书所载的同一事实之间仍有重大差别。”“‘虚构性’(fictonality)、‘创造性’(invention)或‘想象性’(imagination)是文学的突出特征”,并一锤定音下了断语:“文学的核心性质――虚构性”。[8]可见,虚构作为文学存在的本质属性,是不论何种题材与形式的文学作品都拥有的权利,而对历史题材影视剧中存在虚构进行这样或那样的批评指责,都是无视文学艺术本质属性、违背文学艺术规律的行为。
历史题材影视剧虚构权的被限制以至被剥夺,无可避免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最直接的便是对文学艺术本体的戕害:作家写作的自由度没有了,文艺作品失去了创造性和想象力,而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文艺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四大古典名著有三部取材于历史,我们假定抽取其中的虚构成分,使其完全忠于史实,那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一部对陈寿的《三国志》亦步亦趋的《三国演义》,还会有那么多人捧读吗?一部忠实于宋朝皇家正史的《水浒传》,还会有梁山好汉笑傲神州的英雄史诗吗?一部忠实记述玄奘西域取经历程的《西游记》,能塑造出千古一绝的孙悟空形象吗?结果只能是,名著魅力尽失,沦为毫无创造性的庸常之作。也许并非偶然,从近、现代文学史中,我们的确很难找到一部取材历史的文学作品可与这几部名著相比肩,这与历史题材文学创作被戴上越来越沉重的镣铐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呢?
文学艺术的目的不是复制历史。康德美学的“审美无利害”自律论学说,将审美规律视为文学艺术活动最重要的内部规律;人类学本体论文艺美学,则将艺术看做人类生存本体自身的诗化,看做人类重要的本体活动形式,审美既作为人类生存的动因,又作为人类生存的目的。[9]人类就是在这种审美活动中超越物质化生存而走向诗化或曰艺术化生存,并逐渐建构起非功利实用主义的大众艺术精神。然而,历史题材文学和影视作品虚构权的被限制与剥夺,文史不分传统的长久浸染根深蒂固,造成从专家到普通观者对文史界限的模糊,文学艺术与历史现实这两个本质不同的范畴被视同一体,混淆不清,其结果就是功利实用主义盛行,大众生存态度、生命追求停留于物质化生存状态,“审美无利害”的大众艺术精神总是处于艰难建构与不断被消解之中。近年来,黄炎培、梅兰芳、周璇、杨子荣、等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事被搬上银屏,然而名人后代因不满于情节虚构而接连打起名誉权官司,致使有的剧组干脆聘请名人后代当顾问,以免惹官司,[10]这便是大众艺术精神缺失的典型表现。把文艺作品中表现的历史当作正史或信史,把虚构的情节故事与现实的名誉利益结成因果链条,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大众艺术精神也就失去生存的土壤。
而在当代欧美国家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情形。1984年,好莱坞影片《莫扎特》以独特视角描写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与平庸善妒的宫廷乐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该片获奥斯卡八项大奖。莫扎特的后人对影片表现了莫扎特不甚光彩的一面并无任何不适反应。2006年,英国影片《总统之死》虚构了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于2007年被刺身亡的故事。影片在美国公映时,布什还好好活着。2008年布什又出现在影片《W.》里,该片讲述布什入主白宫的过程,片中涉及布什年轻时酗酒闹事、赌博、醉酒驾车被警察逮捕等内容。布什和他的亲属也没有对影片动怒而挑起讼争。[11]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艺术。
我们现在缺乏的正是这种艺术精神。其实中国文化曾经有过对艺术精神的初步建构。据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徐复观先生的研究,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源于庄子。庄子提倡的艺术精神“乃是要超越世俗感官之乐”,“使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放”,这种精神解放的条件就是“无用”,即摆脱功利实用主义,使对“物的观照”成为对“美的观照”。[12]这种艺术精神的内核与康德“审美无利害”的美学观本质相通。历代文艺家中都不乏庄子衣钵的继承者,但由于世俗功利实用主义与文史不分传统的强大合力作用,这种艺术精神只流播于少数知识分子中间,而没有普及成为大众艺术精神。
长久的理论误区与沉重的传统包袱,使得这种艺术精神的建构举步维艰。借用国外后现代主义与新历史主义的方法,对历史真实也来一次全盘解构,显然并不可取,因为那会导向。我以为,真正必须解构的是文史不分的传统,要从根本上进行一次理论反拨,划清文学艺术与历史的学科界线,赋予历史题材文学和影视创作虚构的权利,同时在大众中普及文学艺术常识,让大众掌握审美规律,了解审美距离,用审美眼光看待文艺作品中的历史故事与历史名人,摒弃功利实用主义和现实利害纠缠,充分领略文学艺术的美,体验艺术化生存,经过长期耳濡目染,最终完成大众艺术精神的建构。而眼下,需要找到的一个突破口,就是从理论上为历史题材影视剧的虚构权正名开始。
注 释:
[1] 参见张海鸥:《从看国学的缺失和文化的敬畏之心》,《电影艺术》2010年第3期;张世韬:《专家炮轰六宗罪 编剧陈汗回应》,《重庆商报》2010-01-17。
[2]参见龙玲、展娟娟:《专家点评新版 称英雄观势必多元化》,《潇湘晨报》2010-06-10。
[3]章学诚:《章氏遗书》外编卷三《丙辰札记》,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4][7] 姚文放:《“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8]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20-21页,25-27页。
[6]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8-29页。
[9]张婷婷:《文艺学本体论的建构与解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04期。
[10]参见李文:《名人题材影视剧绕不过“雷区”?》,《中国文化报》2009-03-27;朱玉:《名人题材影视剧成烫手山芋 名人之后纷纷不满》,《黑龙江日报》2006-03-01。
[11]夏榆:《到底应该怎么拍?――《黄炎培》引发的名人传记片攻防战》,《南方周末》2009-03-11。
关键词:历史背景 历史事件 古文学史讲授 深刻影响
引言
现代文学研究成果样貌是人们习惯将其编制成较为正式的富有体例化的史学著作,既然是史学化的成果式作品,其中势必会增加对文学现象评论性文字的比重,而稍微忽略了文学史著作中历史语境的相关构建。这在史学著作的书写体例中是无可厚非的,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现行的古文学史范本并不能完全贴切地满足当下大学语文教学实际对于古文学史的现实性需求。由于学生群体对于古代语境认知的相对陌生,再考虑到当下学生对于古时传统文化知识了解的匮乏程度,如若照搬文学史上的相关条框进行简单地讲授,教师预定的教授目标往往是无法实现的。打破这种僵态的方法是,在具体的古文学史的讲授过程中,适时穿一定的相关历史背景,在文学史讲解中增加文学自身内涵的厚重感、趣味性,并能对当下消费文化背景下,由智能化传播媒介所关涉的文学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谬误进行准确地纠错和厘清。
一、文学解读与历史语境的深层结合,是文学厚重化及其历史性生成的重要保证
文学产生的主要原因被最终定义在了劳动层面,文学和劳动化之间的密切关联,不仅印证了文学生存的物质性,还表明了文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特性。文学的发生是以再现生活、表现生活为最终出发点的,它的表现对象主要是原生态的人为事件,这也是文学得以生存的重要载体。
如若完整地对历史上某位作家的诗歌创作进行准确到位的体悟,首先在诗歌解析的过程中应多加关注其所生活时代的具体阶段,还要结合诗人当时的身份及地位等切实状况,甚至还要关注诗人彼一时的经济收入状况等,只有将研究的相应作品放进与其相关联的具体历史话语中,才能将一首诗歌或者一部作品的内涵进行全面地诠释。不论是李白抑或是杜甫,只有将他们的诗歌与对应的时代背景、个人的不同遭遇联系起来进行解析,诗歌本身所包含的内蕴才能得到合理全面的凸显。文学的研究需要借助一定程度上的历史语境衬托,其重要性之一即是可将看起来较为单薄纤弱的文学现象或者文学作品进行诠释层面上的丰富化,使广义的文学解读和讲授在学科的整体范畴上具备坚实的厚重感。文学厚重感的构建并不是人为地凭空思维拉扯,它的厚重首先无疑是文学历史性特征的彰显。文学在炎黄历史的翻滚长河中缓缓前行,其魅力不仅仅停留在对于历史自身的作家化书写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对于历史的表达和书写加入了作家的情感,这种历史化了的作家情感的有序列堆积[1],改变并深化了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单纯认知习惯,相应地发挥了文学与历史相结合并进而引领社会人思考生活、反省人生的重要性,由文学与历史的交集而产生的此种功能,更为文学与历史不可分离提供了坚挺有力的佐证。
二、历史语境的引入,大幅增添了文学史解读过程中的趣味性特征
文学知识的讲解及接受并不如自然学科那样,要求具备较为严谨的思路和运用不可变更的公式输入,它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充满人文感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说语文作为言语本体学科,其言语中蕴藏着丰富的学科内容和人文因素”[2],相应的课堂气氛理应是宽松的,这种宽松最重要的体现点就是文学课堂上的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当匹配富有弹性化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不仅体现在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上,更明显的效果体现还应通过具体的教授内容来凸显,语言和内容的双向结合才是促使语言文学的趣味性得以生动展现的科学手段。
如在讲解李白的诗歌创作时,就应联系李白当时在唐王宫内的生活境况对其创作环境和相关作品进行解读。组诗《清平调》的创作,史书记载诗人是在将醉未醉的背景下,聆听唐玄宗的感触后而生发的诗创情感。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诗创过程中的“龟年寻人”“力士脱靴”“国舅磨墨”等史载趣事进行适时性地穿插讲解,就可将这组诗歌的创作过程及其诗创意义在这些历史事件的表现下被衬托得愈加立体可感,诗人的个性化形象也会在这种历史语境的营造中获得较为充足的展现空间。诗人、诗歌、诗意在历史背景的串联下产生的紧密关联,使得文学史的讲解过程自然地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而作家的创作也因为以上所涉历史事件的支撑变得更为可感,历史趣事和文学史的有机结合既可生发出重要的趣味性效应,同时还可加深学生对于彼时整体社会状貌的深入了解,并进一步帮助学生厘清了李白这位诗人在他所生活的特定时期内的诗歌创作的丰富内涵的个人把握。
三、历史语境的集结运用使得文学现象变得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文学的审美性进一步得到加强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但凡取得较高文学成就的文学作品,它必定要深刻地表现某一时代人们对于社会建构的整体想象和不同社会人群对于作品所表现的社会图景的内心反映。从整体上来考察古代诗歌创作,可知其中的民歌创作是中国诗歌成就较为显著的诗歌创作实绩,从《诗经》到《南北朝民歌》,再到《汉乐府民歌》……为何产生于民间的歌体语言及主旨内容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究其原因,主要源于民歌中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表现和描写是以人类最为真实的情感价值为展现目标的[3],也即是说,民歌中彰显的虽是当时社会境况下较为普通的民众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下层平民的原生态的生活状貌,但它其中的书写却准确合理地验证了诗歌表现真实生活的这一重要特点,即诗歌凸显的真生活、真性情,这正是民歌能够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和民众认可度的重要原因。比如,讲授汉赋重要作家司马相如时,穿插他和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其中的“文君私奔”“文君当垆”“白头诀别”等均可视作作家当时生活场景的历史性事件的现时课堂的宣讲再现,这样的解读方式,不仅可以全方位地展现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较为生活化的一面,并且对于了解作家及其相应的历史生活过程,兼顾文学的严肃语境及作家生活场面语境的双重审美性的解读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
《诗经》中关于民间爱情的表现,主要是以较为含蓄蕴藉的手法展开的,其中对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场面的描写,于语言层面上并无太多优雅美仑的语词作为凸显主旨的特殊点缀,诗中对爱情主题的书写多借助于普通生活中的平常可见的一般化、自然化、熟知化的情形来展现,雨水、阴晴、昏冥、虫鸣等具有典型生活气象的景与物均被挪来作为表现爱情主题的载体[4],这既符合远古诗歌创作环境的社会心理构成,也更好地将彼一时期文学的最为真实真切的生活原生态状貌进行了展现,在表现诗歌的特定主题层面上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诗经》中关于青年男女情爱描写的众多生活化境况书写,正是远古“现实生活的原点”的集约体现。也正是由于远古历史性背景的此番衬托,才使得诗歌的生活气息愈加浓烈,也在无形之中平添了这段文学史讲授过程中接受者听授过程当中的生活气息感受,诗歌的审美特征同时也得到了充分彰显。这种感受能够引领学生迅速进入到相关诗歌的解析过程中去,并帮助学生从最为普通的生活化层面去深刻感知文学的审美性特征。
四、历史背景的穿插运用,可帮助学生澄清现有影视剧作品中对于文学史人物的谬解
现代传媒手段的多样化及“快餐文化”“消费文学”的出现并占据了绝对的现代文化场域,纸质文化的传播形态已经被逼至嫌弃的角落。“消费文学”或“快餐文化”的一个显著缺点即是传播知识的片面性,它对于知识的传播存在着一定的个体性猎奇心理,这就难免会造成接受者对于现行社会上所传播知识的断章取义和主观性取舍。严肃性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传播张力的影响下已消失殆尽,这种现象在“民间场域”内的表现[5]尤为严重。在当今社会所有的推动这种“消费文化及文学”迅猛前行的因素中,影视传媒发挥着较为重要的并充当此种文化形态的传播媒介的载体。由于历史人物在影视作品中的常规化出场,创作者重点考虑的是它在受众群体中的主流观照效果,历史的真实性就被想当然地搁置在了影视作品欲要表现的众多内容的次要位置,或是转而进行一种轻描淡写的提及式表现,以上两种对于历史真实的表现均是偏离其内涵的片面化表达,彻底忽视了“影像与语文教学的相容性”[6]特征,也就滋生了“演义性”“秘史性”“传说性”及“臆想性”等历史事件及人物的表现手法,更难以置信的是,这些非科学化的历史展现方式还成为了当下社会展现关涉文学层面历史事件的主要手段,大量的为人们所熟知的文学视域内的人物形象在上述这些表现手法的非常态的主观描述下,较为彻底地脱离了文学需要表现现实生活真实性的书写轨迹,这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得不说是一个严重的损伤过程。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求教师首先要以严肃文学的心理底线作为解析文学史的自我认知高度,并尽力还原文学视阈内历史人物的原生态个体形象。笔者曾经作过这样一次文史抽样调查,让大一新生谈他们对于唐代诗人唐寅的形象认知,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影片《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唐寅印象和其自身对于观影后的个人臆想作为认知及评价诗人唐寅的唯一依据。我们暂且不论影视作品自身特性及创作者的风格因素,单就学生对于文学人物认知渠道的片面性来分析可知,这样的历史人物品评结论如何能够和真实的历史视域内的诗人形象相匹配呢?历史背景在文学史讲解过程中的适当介入,无疑是解决学生对诗人进行准确认知的十分重要的历史维度依据,也是从侧面来端正学生正确学习观念的不可或缺的教学策略,是辅助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还原真切历史情形、展现真实历史状貌的必要条件。语
参考文献
[1]何英.试析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J].作家,2013(08).
[2]段双全.语文学科知识重构及其课程化教学化[J].语文建设,2014(11).
[3]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韩春燕.文字里的村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关键词] 钢琴音乐;发展;美学特征;美学表现;作用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音乐逐渐成为电影背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并贯穿于电影作品的始终。其中,被誉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位置,它具有音域广、音色美和丰富的表现力等特殊性能,特别是在对影片的故事结构、审美艺术及意境渲染等方面都存在着特殊的意义。在现代电影行业中,人们把钢琴音乐作为一种新的素材,与电影的画面、旁白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故被视为“电影中的璀璨明珠”。因此,将钢琴音乐融入电影作品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士喜爱和推崇,不仅因为它独具特色的音乐功能和美学特质,而且它所带来的美学意义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构建了更多无限的可能空间和想象。
一、钢琴音乐的发展及美学特征
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学科存在的音乐,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它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故事内在的含义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哲理合二为一,呈现出审美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中国音乐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是否具有丰富的感情内容和审美趣味,如果没有表现内心情绪的手法只是纯粹的声响,那么音乐便没有生命和内涵。钢琴音乐的历史是漫长曲折的,钢琴音乐能够主观自如地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现实美景的想象。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主要特征与演奏者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不可分割,钢琴音乐一生追求落在以情感人的角度上,不分国界种族,在钢琴音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不仅在描述主人公情感历程上有所发挥,而且在描述自然现实主义的方向上也堪称为最好的乐器。总而言之,钢琴音乐作为电影中的一种新体裁形式存在,在表现主人公的个人情感和创作意图,引发欣赏者的感情共振和艺术想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最终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而引起观众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也正因为如此钢琴音乐这种特殊的美学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电影作品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电影中钢琴音乐的具体美学表现
随着电影中音乐的出现,以钢琴音乐为主要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在这些影片中钢琴音乐的美学体现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钢琴音乐美学因素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分析它在电影作品中的具体美学表现,即起着抒发故事情感、营造背景氛围和提升电影艺术品位的作用。
1.抒情作用是音乐本身都具备的一种功能,特别是在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可以起到很好的抒情作用,提升电影的审美感受,钢琴音乐类型根据不同的背景有明确的限定,如紧张的情节应配以急促的音乐,惊悚的场合大多配以高低起伏的音乐等。但是,在任何场景下的钢琴音乐所抒发的情感都是清晰具体的、有所突出指向的,它特定的抒情功能被十分明显地体现出来,并极大程度地融入电影本身中去。在当今很多电影作品中,比如电影《立春》和《音乐之声》中,前者女主角演奏的钢琴音乐反映出她对于艺术的无上追求和崇敬,以及对于爱情的渴望和骄傲,而后者中的钢琴音乐完全展示出女主角积极的人生观念和性格特征,随着钢琴音乐的不同旋律也突出了她对于爱情的心理变化。
2.同时,钢琴音乐对于营造电影的背景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部优秀的电影,如果没有了声音元素的加入,电影也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比如《钢琴家》中钢琴音乐在营造背景气氛方面也发挥很好的功能,电影中四处躲藏的钢琴家最终能够逃生,发现他的德国军官并没有表现出纳粹刽子手的模样,当男主角躲进阁楼时,楼下传来了德国军官弹奏的《月光奏鸣曲》,琴声清冷悲伤充满了人情味,在此钢琴音乐努力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钢琴的运用为后面的电影很好地做了铺垫。又如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斗琴片段,主人公与爵士乐大师片中的三次钢琴较量让人为之惊叹不已,也体现出影片中的部分。此刻钢琴演奏的美学意义被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主人公的倾情演奏,钢琴曲时而舒缓低沉,时而急促高亢,钢琴唯美的曲调让观众进入到跌宕起伏的音乐中,而剧中的主人公也已经完全陷入到音乐的海洋,完全忽略了蓄意挑衅他的演奏大师。最重要的是观众在钢琴营造的氛围当中体会到主人公的内心孤独世界和美妙绝伦的音乐技巧,前两首钢琴曲子使观众在剧情中提出问题并想象结果,直至第三首钢琴曲完成,使观众放下紧张情绪而豁然开朗。此片中钢琴音乐同人物画面结合得淋漓尽致,声音在此贯穿到每个细节,让人不免感叹。
3.除了在营造背景和抒情之外,钢琴音乐在提升电影的艺术品位方面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在诸多的音乐中钢琴音乐是最具有高贵特质的音乐,也最为被观众所接受和熟悉。在电影中注入钢琴音乐,可以有效提升电影作品的艺术品位,在很多作品比如《钢琴课》《海上钢琴师》《天使爱美丽》等以音乐作为主题的电影中,钢琴在其中的取材比例相比其他乐器多出很多,因为电影中钢琴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对艺术上的享受盛宴。此外,钢琴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被运用在很多电影中使电影增色不少,而且影片中选择的钢琴音乐也多以肖邦、贝多芬、德彪西的钢琴名曲为主。钢琴自由的曲调可以让演奏者跟随自己心声完美展现出,使内心得到缓解和释放,电影中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在释放无尽的浪漫同时给观众带来优美的音乐享受,随着钢琴音乐的深刻演绎,电影的艺术品位也随之提升。比如在电影《钢琴师》中,非犹太裔大提琴演奏家的钢琴演奏片断,在她演奏巴赫的《G大调前奏曲》时,表情庄重内心却是十分悲痛,钢琴音乐让观众更加体会到主人公对纳粹的痛恨,而与她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形成深沉对比,这种深邃耐人寻味的艺术感觉直达观众内心,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
三、分析钢琴音乐在电影作品中的美学作用
在当今很多电影作品中,影片的内在之美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审美的主体所追求向往的一种美,观众从感官的接触、情感的共鸣逐步到达对电影深层内涵审美的理解,从而揭示出电影作用在审美主体的感官上、感情上以及心理上不同层次的美感效应。此外,钢琴音乐的魅力就在它特殊的声音,钢琴演奏比其他乐器更富于浪漫感,从美学的观点出发,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可以使观众更好地把握剧情和洞悉人物的内心情感,最后使两者达成思想上的共识,这也是电影中钢琴音乐的真正内涵。在《阿甘正传》一片中,影片开头一片缓缓飘落的白色羽毛和着背景音乐出现,随着悠扬缓慢的钢琴音乐,影片中的白色羽毛随同音乐起伏跌宕,最后羽毛落在主人公的脚下,故事开始。而故事结尾同样是悠扬的钢琴音乐,影片结尾主人公把儿子送上了校车,从他的书中落下了一根羽毛,又开始随风飞舞。钢琴音乐同整个故事完美融合为一体,不仅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深刻体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给人以美的视觉感受和心灵感受。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结合的现代影视艺术,其中电影音乐的创作在如今越来越被艺术工作者所重视,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和其中的音乐有着莫大的关联。钢琴音乐以其独到的艺术功效和美学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和重视,因为电影音乐直接影响观众在观看影片时的情绪与心理活动,钢琴音乐既能主导环境背景的艺术美感,给观众以艺术感染力和渲染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又能与电影有机相结合,达到“乐中有景,乐中有情”的效果,使观众得到“以情动情”的最佳艺术认知。在《海上钢琴师》中,从影片的开始部分一段欢快的钢琴曲开始,使观众感受到主人公心中的悲伤与孤独,直到在一次船房录音的时候看到窗外出现的女孩,使主人公真正感受到爱的真谛和潜藏的温柔,他的眼睛跟随她的脸,同时弹奏了一曲即兴的以爱为由的曲子,让录音师哗然。这时的钢琴音乐音调舒缓、清新欢愉,整个片段中钢琴音乐的曲调随着女孩的行为而变化,电影中钢琴音乐真实和细致地塑造出主人公的情感内心,不仅使电影画面感变得生动鲜活,也让欣赏这部影片的观众达到了情感上的共鸣,体现出美学上的真正价值所在。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不断变革,钢琴音乐的特殊美学效力在电影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揭示出它在电影美学中的效能是通过从审美感官过渡到审美感情再转化为审美理解这样一个逐渐深入的审美过程,它的流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反映了审美的动态性,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的一种审美现象。钢琴因素的运用表明了“美”永远是人们所追求的精神方向,而电影中表现出的意境美态仍然是许多审美主体在心底追寻的美好。因此,钢琴因素的融入将电影作品中的内在主旨与观众的内心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电影作品文化内涵和抒发电影美学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钢琴音乐的美学意义,钢琴音乐才会被广泛运用于电影中,以从根本上达到引起观众共鸣和使观众获得审美趣味的目的。
四、结 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钢琴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使得创作者更应该重视其功能和意义,在电影音乐中,钢琴音乐的本体和载体便是音乐和乐谱,钢琴演奏的画面一般是不会出现的。一部好的电影离不开好的钢琴音乐,它使得电影作品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和稳进,也使得电影中人物特点更加鲜明,电影画面更加丰富。从美学意义角度上看,钢琴音乐不仅丰富了电影语言的叙述和表达,而且有力地给观众带来新的感官享受和视听体验。同时,钢琴音乐在电影中有着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美学因素,这就使得它在营造背景气氛、抒情力和提升电影艺术品位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音乐在电影的艺术构成中展现了不同于其他艺术元素的美学功能。
[参考文献]
[1] 杜恩云.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美学特征[J].艺术研究,2006(01).
[2] 敖坤.美学视域下电影音乐的功能――兼评《钢琴师》的电影音乐[J].电影文学,2009(02).
[3] 李佳.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意义――以《钢琴家》《音乐之声》《海上钢琴师》等为例[J].电影文学,2010(17).
[4] 刘向阳.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J].电影文学,2008(07).
[5] 潘屹.电影《钢琴家》中钢琴音乐的美学意义[J].电影文学,2010(05).
[6] 杨彤.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美学因素[J].消费导刊,2009(08).
[7] 李锐.《海上钢琴师》的经典镜头分析[J].华商,2008(03).
[关键词]网络时代 审美教育 转变
一、 网络视觉时代的审美特征
毫无疑问,当下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互联网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已经深深影响到生活的所有角落。从审美与艺术角度来说,德国美学家本雅明提出的“文化工业”的概念高度概括了“机械复制时代”的审美方式的转变。[1]在以网络为核心的技术时代,审美与艺术的特征随之发生转变,艺术这种个体化特征非常明显的行为也真正成了工业的奴隶,可以大批量地、无休止地、标准化地生产,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网络时代的审美特征。
1.审美感知方式视觉化
从人类传播信息的媒介角度来说,印刷媒介是农业文明时期的主要手段,视觉媒介则是当下网络时代的主要媒介手段。通过互联网,任何信息都可以转化成为视觉元素,视觉影像已经介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视觉媒介利用直观的图像可以使人具体、方便、直白地看到事物,增加了事物的真实感,使受众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食物的特征。视觉化对应于人的感性思维,在这一点上与审美、艺术活动时的心理感受相仿。艺术的展现最终是通过形象化的感性的方式展现。网络视觉时代,通过“看”的方式感性的直观地传递信息,这种文化传播特征吸引了当下青年的眼睛,青年是视觉文化的主体,他们既是视觉文化的策划者、制造者,又是视觉文化的传播者、吸收者。视觉时代用形象传递信息,所以,视觉文化颇受青年的喜爱和青睐,成为青年追求时尚和前卫的文化形态。
2.审美体验方式虚拟化
利用网络世界,人们营造了一个一个虚拟的世界,并且虚拟的世界已经逐渐倾入到真实的世界。网络时代人们现实的生活也趋向于虚拟化,从虚拟的电子游戏到虚拟的电子支付,人们在网上精心构筑虚拟世界,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寄托于网络世界,人们通过虚拟的体验,完成了精神的满足,在虚拟化这一特征上,网络构筑的世界和艺术世界具有共通性。审美与艺术的世界也是一个超越现实的想象的虚拟世界,艺术家把自我的感受,无法在现实中得到的满足,无法实现的理想, 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展现给我们,文学艺术构筑的世界总的来说是一个想象的虚拟的世界。受众接受艺术世界的方式是通过审美体验的方式来完成,这种体验方式也是通过想象虚拟的体验,很多时候受众通过虚拟体验艺术世界当中的角色完成一次次精神之旅,在这点上,网络世界与艺术世界给受众带来的参与方式都是一致的,都是通过体验虚拟来感知不一样的世界。
3.审美情感的个性化与自由化
网络生活最大的特征就是可以自由展现地展现个性,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平等的进行表达,正是在这一点上,它延续了后现代所倡导的艺术精神。就审美和艺术而言,艺术的自由和平等的审美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有人说过,美是自由的象征,网络时代也真正实现了艺术自由和个性化的精神内涵,艺术的自由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艺术不再是任何外在的工具,任何人也很难把艺术为一种工具去利用和掌握。艺术成为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自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的情感表现,则成了艺术的根本性问题。艺术从产生起,就是种自我情感的表达形式。
二、 当下高校审美教育的缺陷
在网络视觉时代下审视高校的审美教育方式就会发现,传统的审美教育方式已经很难与符合当下的时代特征。
1.教学定位不明确
高校审美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以及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目前,许多高校开设的审美与艺术类课程趋于边缘化,学校开设类似“电影欣赏”、“文学欣赏”、“艺术欣赏”等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方式上课,说白了教学的定位是为了完成教育部门的检查,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选修类似课程并不是想获得审美相关的知识,而是为了凑学分。由于教学定位不明确,造成课程质量低下。而美术类、艺术类专业的审美教育又以纯粹的技能技法教育为主,偏重于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人文内涵的修炼,这导致学生产生了浮躁心理,很难感受到艺术真正的精神,体会到美术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只会是对美术一知半解、不懂欣赏美和发现美的庸才。
2.教学方式错位
我国的教育一直都是使用社会本位模型,传统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统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严重地制约着学员的积极性,使学员陷入一种机械式的学习和思维模式。当下高校中的审美教育方式大多为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封闭于教室的教学方式是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的。审美作为个体化、情感化、自由化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如果不开放环境,不让学生成为审美探索的主角,学生就无法理解文化内涵,无法摆脱思想的禁锢,无法达到老子所谓的“逍遥游”的境界。
3、教学内容局限
当下高校的审美教育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艺术教育,比如美术、音乐、电影等,实际上审美的范围极为广泛,除了门类艺术之外,自然美、社会美等内容都属于审美的范畴。高校审美教育必须积极拓展审美范围。以对大自然的欣赏为例,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都喜欢走进自然,在对自然美的体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启迪,从而激发出旺盛的创新能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2]庄子对于天地大美的言论是极为精当的。
三、网络时代的审美教育方式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困扰,严重抑制了学校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们把实施审美教育作为提高学校学生全面素养的切口,激发学生欣赏美的热情、创造美,有效的把美的欣赏、感受转化为对美的创造。
1.课堂教学的网络化
借助多媒体设备及网络审美教学资源为,组建网络化的课堂,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资源、网络文化资源等实践教育资源。尽可能的发挥课堂审美实践活动。这一部分教学实践可利用网络超链接功能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提供直观的图片、逼真的声音创造审美情境,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理解一件作品的内涵、创作技巧、背景知识、创作过程等。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哲学美学、艺术哲学、美学交叉前沿学科类的资源网址,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查询资料进行学习。另外,通过构建课程的专题网站,方便学生随时查阅浏览资料。
2.充分利用影像艺术
网络视觉时代,是一个影像的时代,影像艺术是现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结合的产物,本身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果,具有综合各类艺术的特点。在影像艺术中,集中了文学的情节与形象、绘画的构图与色彩、雕塑的形态与律动、音乐的节奏与旋律等等,可以说是传统门类艺术的综合,这种多样的综合艺术,较有利于培养人审美的感觉与审美趣味。另外,从接受方式来看,随着微电影等形式的流行,借助网络与手机等终端,随时随地的观看与欣赏,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3.课外教学的体验法
以课外活动作为审美教育的第二课堂,以校园文化作为审美为载体,指导组织各种学生社团活动,如文学戏剧社、影视鉴赏沙龙、音乐协会等;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展会,定期到艺术展、博物馆等场馆实地考察;组织文化创意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审美主体的协作交流与自由表达
审美教育的过程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中各类艺术类BBS、论坛、微博、微信,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与资源的丰富性,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各类资源;通过自由参与,在选择、评价、讨论等过程中,互相激发提高鉴赏能力,增加创作灵感。鼓励和指导有兴趣致力于创意产业创新的学生纳入创新创业体系,设计相关选题、指导、评审和奖励制度,并投入一定资金加以支持,着重培养学生理论转换世间的能力。
本论文为2013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课题“审美经济核心特征及美育转向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N095
[参考文献]
[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 (德) 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 (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 传承与变迁:影视作品中的社火文化 误读与沟通——对影视作品中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耽美影视作品中的异类文化与审美特征 传统文化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展示与体现 论影视作品中的情节与剪辑 浅析影视作品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流变 从影视作品中看民族舞蹈传承中的观察与视觉 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与文化传播 影视作品中的方言因素与影视用语的规范化 声乐作品在我国 影视作品中的运用与地位 浅论影视作品与古典文化的艺术结合 宗教与影视作品的结合 影视作品与高中写作教学的融合 神怪元素在影视作品与游戏中的造型变迁 如何看待方言与普通话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影视作品中植入式营销的概念与应用分析 影视作品中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浅谈场景与道具在影视作品中的不同寓意 李少红影视作品中的悲剧意识与男权批判 关于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在利用“非遗”时,应以有效保护为基础,禁止歪曲、贬损,并合理利用其开发文化产品和服务,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这实际上是指出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尽管关于“歪曲” “贬损”“合理利用”等的判断应该由谁作出,禁止的决定应该由谁执行和怎么执行等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都没有解决,但现实已然证明,刻意放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某些方面,将它们丰富的文化内涵简化为娱乐、吃喝和拉动消费,虚化其曾经显著的礼仪、教育和社会组织等其他功能,非常容易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缺少来自现实生活的的有力支撑。正如澎湃新闻网上关于春节的社论所言,作为汉文化圈最为重要的节日,其文化内涵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并反映着诸多东方礼仪文明, “若最后只剩下放鞭炮、吃喝、打麻将,实为一场真正的文化危机。”[12]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正在于此,社火文化的传承亦然。
不能忘记的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常八九”。文化需求的内容对于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的人来说,不可能只是娱乐和没有道德伦理标准的祈福,更重要的还有应对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办法、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和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认知。《狮王争霸》中的舞狮承载了厚重的家国情怀和中西文化的剧烈冲突,《花腰新娘》中女子舞龙展示出民族和谐的边疆及觉醒的女权意识;《阵头》其实常常被认为是一部雅俗共赏的青春励志电影。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社火的多重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不只是存在于学者“空洞”的论说中,也是“活生生”和可以引起社会关注的现实性存在。《狮王争霸》中展示了典型的清末岭南风情;《阵头》带有浓郁的闽南、台湾特色;《花腰新娘》充满了清新淳朴的少数民族气息;《社火情缘》则是更加体现出中国北方农村社火的传统风味。而为了充分挖掘、整理社火文化的内涵,将社火的多重文化价值、社会功能以更具观赏性、艺术性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在充分展示各地区域特色的同时,尽量减少由于文化背景差异等所导致的受众“文化折扣”,则必定需要社火传承人和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社区,以及来自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等领域的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协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谣俗蠡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冯小刚.最难的时候,早上起来就盼天黑[N].新京报,2012-11-30(C12).
[3]郭延冰,杨林.冯小刚谈《1942》票房问题,人民现在更需要娱乐[EB/OL]. (2013-04-16)[2016-07-31].http:///20130417/n373014230.shtml.
[4]姚朝文.黄飞鸿功夫电影海外传播路线及文化影响力分析[J].文艺研究,2010(7):99.
[5]谢明川,苏若可.黄飞鸿与醒狮及其21世纪的动态展望[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6-118.
[6]侠之大者.徐克的《黄飞鸿系列》三评论[EB/OL]. (2012-04-08)[2016-03-24].https:///review/5379572/
[7]杜京.100万重奖《花腰新娘》,云南电影引起中国电影界高度关注[DB/OL].(2005-04-15)[2016-03-24]http:///newscenter/2005-04/15/content_4070804.htm.
[8]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J].民族研究,2007(1).
[9]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2版.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9-30.
[10]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54.
关键词:文学;图像;文本;读图时代
I206
在读图时代,文学与图像之间的联系与冲突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话题。有人认为在这个时代,文学文本迟早会被日趋壮大的图像队伍所取代,也有人认为图像是对文学文本的亵渎,主张将二者截然分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让文学与图像发挥各自的长处来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审美能力、人文素养与思维能力,教师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学会吸取来自于不同媒介的养料,就具有了进行研究的必要。
一来势汹汹的读图时代
图像的产生是远远早于文字的。荒古人类遗留在岩石上的画面,已有四万年的历史了。而在文字产生以后,图与文就多数以各自独立的姿态对人类的历史文化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当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猛然发现图像以一种来势汹汹的姿态开始入侵和占领人们的生活。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似乎根本没办法逃离图像的影响,图片、照片、绘画、平面广告、电影、电视剧、动漫、网游以一种合围之势层层叠叠覆盖着我们的视觉。海德格尔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成为一种视觉文化。”[2]读图时代就这样悄然来临。
中文的“读图时代”这一说法,源自于《红风车经典漫画丛书》的序言中。早在1998年,杨小彦在该序言中写道:“构成二十世纪一个比较重要的景观就是视觉文化的出现,在这种情形下,阅读就变成种种不同的读图方式。先是摄影,接着是电影,再接着是电视,同时还出现了卡通,出现了数字化的成像方式的等等。这些事实说明,相比起文字而言,图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大有超过文字的程度。”在这里可以看到关于读图时代的最初阐释,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里将图像和文字相比较,认为图像对人的影响会超越文字。人大中文系金元蒲教授也认为:“以前,文字是占据主导地位获取知识的方式,现在视觉图像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样看来铺天盖地而来的图像正在挤占文字的领地,而以文字作为媒介的文学受到的威胁似乎是首当其冲的。难怪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不悲哀地无喟叹:“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文字文化的显著衰退期”[3]
二何去何从的文学
早在1915年,英国的教育家们已经开始把电影视为对文学的严重威胁。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演绎为电影、电视剧、话剧、戏剧、音乐剧、动漫甚至网游,图像与文学的纠结越来越深重了,那么图像对文学的影响到底是“图”代“文”还是“图”促“文”呢?先来谈谈图像的优势。
(一)让人沉迷的图像
图像,不仅是指静态的图画,还包括动态的影像。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的图像,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总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真实性。图片也好影视作品也罢,都是将对象的呈现于人的视觉,“视觉景象使事物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被看到的事物看起来,有时甚至感觉它们像是非介质传播的,即它们看起来像是直接传达给我们,而不是间接的交流,或者通过媒介的,如通过人或某种机器设备。这种对事物的真实性的信服扩展到了对事物图像的信服。与词语不同,根据经验,图像直接而迅速地被人接受和理解:在那里,完整、真实。”[4]罗伯特考克尔在这里说得很清楚,图像的这种直观性、真实性,能使人容易接受和理解对象。比如说,在讲到西方文学时,会提到《圣经》,对于成长在非基督教文化氛围中的中国学生来说,耶稣基督的的故事似乎是遥远而空洞的。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就可以辅以很多图像资料,比如格吕内瓦尔德的《基督受刑图》,画面中所有的线条和形体无不充溢着痛苦的色彩:基督的手指因剧烈的疼痛而痉挛伸张着,他的双脚抽搐般地叠交钉穿,猩红的鲜血正从趾缝间滴落流淌,身体如被荆棘刺穿般密密布满伤口・・・・・・这幅作品中,基督受刑后可怕的场景震慑撞击着观看者的心灵,耶稣流出宝血以救赎世人这一行为不再是个苍白无力的故事,取而代之的是直观而真实的传达。正是图像的这种直观性真实性将所表达的对象完整逼真的呈现,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
正是因为图像比起以文字为安生立命之本的文学文本有这些诸多的优势,所以不少文学作品以图像化的形式被大众所认知。于是有人认为,在读图时代,文学已然是多余的了。
(二)不可代替的文学
图像的确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文学也不是图像可以替代的。首先,文学阅读获取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如果以图片遮蔽文字,游戏取代阅读,获取到的知识将是片面的、片段的甚至是充满疏漏和谬误的。比如克劳德・洛兰的名画《帕里斯的评判》,表现的是帕里斯面对三女神各具诱惑的许诺,最终做出选择的那个瞬间。画作中以具有标志性的孔雀、长矛、丘比特来表明三位女子的身份分别是赫拉、雅典娜和阿芙洛狄忒。但是如果缺乏古希腊神话的文本阅读基础,尤其是没有看过《最美的金苹果》的故事,可能对于三位女神的身份都无法识别,更不要说对画作中表达内容的理解了。假如想要仅通过画面来获取完整的故事,系统的希腊神话,那是不可能实现的。
文学阅读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文学原著的内蕴、精髓、神韵都是需要对文本阅读的体味、咀嚼、沉思中去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必然要求思维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而图像阅读是一种浅显性阅读,长于形象思维而缺乏抽象思维,阅读过程是直观、感性、被动、非逻辑性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在看电视时的脑电波与人睡觉时的脑电波非常相似,这也从科学的角度说明看电视时是缺乏主动思考的,人只是在被动接受。如果忽略文学阅读会造成学生推理、判断、概括力的衰退,导致思维的贫乏。
在读图时代,伴随着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图像化的方式被传播,可以看到的是,一方面,图像是对文学的一种有效阐发,成功的图像作品会使文本原著成为文化关注的热点,它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将文学大众化了。另一方面,图像又在抢占着文学的生存空间,让人们忽略对文学的阅读而沉溺在充满视觉刺激的图像阅读盛宴中,将文学边缘化。如前文所述,两种阅读方式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都是鲜明的,既不能因为图像的吸引力就忽略文本本身,也不能害怕文学的边缘化就排斥图像阅读。新时期的文学课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一)视觉语言与文学语言相区分。这种区分,不是将图像与文本截然剥离,而是在对比参照中去理解不同艺术形式表现同一题材时,在艺术载体、艺术符号、结构方式、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比如,在讲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对于其中著名的情节“阳台相会”,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原作,看看文字是如何描述的,然后再看绘画作品如何以一个静止的画面来表现这个情节、电影如何以影视语言进行表达、动画片中又如何以现代的方式进行演绎,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不同艺术门类特质的理解。图像材料除了叙事、抒情还有结构、布局、透视、明暗、光影、色彩甚至声音等要素,这就需要对视听符号与视听语言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图像与文本的差异归根结底是艺术语言与艺术构思的差异,这就需要审美主体以不同的审美方式去面对,因此在文学课上将图像材料与文本材料作区分参照,能培养学生对不同艺术门类审美感受力,提高对艺术的品鉴与评价能力。
(二)视觉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再融合。这里的“再融合”不是回到第一个步骤的内容上的融合,而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艺术风格、艺术思潮、意识形态、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剖析。如:华人导演李安改编的《理智与情感》给影片加上了中国式的大团圆模式,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悲剧的传统。新旧《红楼梦》相差了23年时间,两部电视剧身上有着两个不同时代的鲜明的审美烙印。旧《红楼梦》有着更为浓厚的古典情怀;新《红楼梦》则是娱乐资本运作的一个结果,烙上了艳俗、热闹的消费时代审美特征。而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将一部哲学小说转化为了一个精彩的三角恋故事,这种改编符合通俗文化的审美需要,从沉重的哲学思考深度的意义追问到浅表化、娱乐化的可以引申到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进程与特征。
综上所述,读图时代的来临使文学课有了更阔大的视野。精当的使用图像资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文本本身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涉猎到艺术的不同领域以及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在文学课上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全面优化
[1]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99页。)
[2]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56页)
[3]哈罗德.布鲁姆;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中文版序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第1页)
一、引言
目前,艺术类的影视作品叫好不叫座,投资方望而却步,这让众多的导演很郁闷;能赚钱的影视作品又不是出于导演们的初衷,投资方兴高采烈,而导演却无可奈何。在多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如何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创作更加符合生活,贴近大众精神需求,符合主旋律要求,又具有艺术性、可看性、娱乐性的电视剧,需要创作人员贴近实际生活,钻研创作规律。因此,本文探讨了关于导演如何面对市场和艺术所产生的矛盾问题,阐述导演如何能使自己的影视作品即能满足市场,又能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
二、导演面对多种形式的市场
需求,要具备精品观念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一方面必须做到能够定位市场和具备立体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就是,必须具备一种精品观念。一部影视作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它是否能够获取比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影视作品市场的繁荣存在着它们自身的规律和定位以及趋势。笔者认为,作为导演,最为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准和理论水平的同时,应邀请文学界、美学界、社会学界、理论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来,从题材的策划和论证开始,就必须邀请相关人士的参与,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有利于增强影视作品的文化品位。如,笔者作为制作人、导演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寒夜》,是根据中国文学巨匠巴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在剧本创作中,笔者邀请了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巴金研究会的专家、学者,邀请了曾参与拍摄巴老作品《家》《春》《秋》的导演、编剧、策划等相关专业人士,还邀请了巴老的家属等共同参与剧本的创作,为电视剧《寒夜》出谋划策,使剧本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体现了巴老作品的精髓和内涵。剧本得到了包括上海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一致认可,并共同出资联合制作电视剧《寒夜》,并给了摄制组非常宽松的制作氛围。电视剧《寒夜》完成后,受到了上海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重庆市委宣传部、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巴金研究会以及巴老的家属的一致好评,并被认为是继电视剧《围城》后又一部能代表上海制作水平的精品力作。
三、导演面对多种形式的市场
需求,要具备创新思维笔者认为,精品的影视作品的创作和创新思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导演必须具备创造心态,能够做到转变以往的旧观念,大胆创新。从总体上来说,走向市场的影视作品大部分是“通俗剧”,然而,通俗却并不是庸俗。导演,一方面作为作品的创作者对作品进行整体创造,另一方面作为文化和文明的传播者,担任着弘扬优良文化和文明的光荣使命。通俗剧存在着其自身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魅力,它们的观赏性也会随着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也会随着时间和空间条件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了达到雅俗共赏的目的,这就要求通俗剧应该具备艺术的思想性和思想的艺术性的审美品格,必须能够和生活相贴近,在生活的前提之上来提炼生活,从而保证影视作品能够在源于生活的基础上,做到高于生活,只有这样,才可以提供给影视观众美的享受,提供给影视观众深远的启迪。又如,目前中国、韩国乃至欧美等国都普遍存在“啃老”的现象,为此笔者根据这种现象,采访了众多家庭,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作为艺术总监和制作人,拍摄了电视剧《啃老族》。电视剧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在上海卫视台作为全国卫视独家首播,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评,收视率节节上升。上海卫视台为此还邀请在上海市闻名遐迩的“老娘舅”柏万青女士为电视剧的每一集都做了点评,这在上海卫视台是首创。
四、导演面对多种形式的市场
需求,要具备长远的眼光导演固然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观念、经济观念、艺术审美观念,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多种形式的市场需求,导演也必须具备远大的眼光。导演所创作的影视作品对多元化影视作品市场的影响以及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选题和制作必须符合市场需求,这方面就要求导演具备长远的眼光。艺术创作在寻求新突破的同时,应立足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还要遵循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提倡科学的思维方法、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丰富创作的源泉,不要一味迎合市场,一味创作不着边际的东西,以博得所谓特定收视人群的追捧。目前,广电总局开始限制穿越剧、后宫剧、谍战剧等电视剧的拍摄,笔者认为是十分正确的。这些剧有的胡编乱造,有的过多宣扬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有的故弄玄虚。而笔者一直认为能真实反映家庭生活的现代剧是主流,是观众真正需要的,当然也要避免脱离生活的胡编乱造。为此,笔者将继续拍摄观众们喜欢看的现代家庭伦理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导演进入多元化影视作品市场进行了一些探讨。为了保证影视作品既符合市场的要求,又能够具备艺术性,切实使人民群众对影视作品文化的需要得到满足,还必须进一步去完善市场机制,这就要求导演以及相关的影视主管部门进行通力合作和努力。希望导演能够正确面对市场和艺术所产生的矛盾问题,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创作出更多的精神产品,以供影视作品观众欣赏和娱乐,能够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服务。
摘 要:上个世纪50年代,洪汛涛先生创作的《神笔马良》是传统儿童艺术的典范。2014年7月,依据原著改编的3D动画电影《神笔马良》在审美上却具有浓厚的后现代艺术风格。经典,尤其是儿童艺术经典,不适宜于后现代艺术风格的改编。后现代艺术解构、拼贴、游戏等审美特质,改变了经典儿童文学、影视艺术作品言语的方式,消解了其本应具有的温暖内涵与教育意义,对于经典文化的传承也毫无益处。
关键词:《神笔马良》;经典;后现代;改编
2014年暑假,钟智行导演的3D动画电影《神笔马良》上映,票房乐观,评价却更多是反对的声音。影片中有的是精美的画面造型、炫酷的3D技术以及令人捧腹的笑点,为何大众还不满意?“你竟然随便更改我的经典造型”,借用结局处泼墨仙人追着马良大喊的这句话或许可以解惑。泼墨仙人,应是得名于南宋擅长泼墨、写意的梁楷名作,从其乘坐“怪车”出场时悬挂的《泼墨仙人图》可以见出。泼墨仙人因此成为中国艺术史经典的写意形象,竟被无节制更改!影片这一结局仿佛主创者对影片改编的自嘲,原文本《神笔马良》亦是经典,而这一经典在影片中同样被“随便更改”了。是创作者颇有意义的创新?还是经典改编尺度的失衡?中国大众的观影评价早已给出答案。
洪汛涛先生的《神笔马良》代表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辉煌成就,积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儿时记忆,大众对之一直充满敬意。但改编后的影片与原作出入太大,从审美上讲,是从古典的美的作品向后现代的荒诞的作品的转变。这样一种风格的变化,对于原著的忠实读者与影迷来说,显然难以接受。且从经典的传承来讲,也是失败的。经典当然需要新说,但经典之所以能够被认可为经典,大众已经赋予了其“权威性”,“权威”意味着一定的内在稳定性。这就意味着在对经典新说的同时,不能一味求新,随意篡改。否则,只能是亵渎经典。
1 传统的艺术美
美、丑与荒诞,是人类审美历程中的三种典型范畴。通常,美主要被认为是古典的、传统的艺术风格,丑主要是现代主义艺术风格,而荒诞则主要是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总体上讲,古典艺术作品通常具有内容的确定性、意义的统一性、结构的整体性、形式的规则性等特征,现代艺术作品通常具有内容的确定性,意义的统一性,结构、形式的非常规性等特征,而后现代艺术作品在内容、意义上则呈现为不确定性,甚至虚无,结构上以分散、拼贴为主要特征,即形式上具有非常规性,甚至有废墟感。从审美经验上来说,古典、现代、后现代的艺术作品给人的审美感受分别主要体现为优美、丑与荒诞。我们也通常称之为传统的艺术美、现代的艺术美以及后现代的艺术美,当然,这里的“艺术美”美学内涵迥异。
洪汛涛先生的《神笔马良》,无论是其作为作家的文学作品,还是其作为编剧的美术片,都属于传统的艺术美范畴,属于古典的风格。“传统艺术有明确的主题和具体的表现技巧,有规范的美存在,有较一致的评价标准。艺术家要做的便是努力达到理想化的完美,将技巧尽可能地完善。传统艺术观念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追求,人们内心都有一个理想化的艺术家典范和共有的价值评判体系,艺术家有能力也有信心去创作整个社会都认同的艺术作品”,凌继尧先生这样描述他所认为的传统艺术的特征。
首先,从文本自身来说,《神笔马良》内容是确定的,意义是统一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有志气的穷孩子马良的故事。马良是个孤儿,热爱画画,他勤奋刻苦的学画精神感动了神仙,在梦中获得了白胡子老人送的神笔。有了神笔,马良从此专门为穷苦人画画,画出乡亲们所需要的东西:犁耙、耕牛、水车、石磨等,并通过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坏心肠的大财主和贪婪的皇帝。马良的故事对于中国人民,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发扬人性中勤劳、刻苦、善良、有志气等美好的一面,也祛除凶恶、自私、贪婪等阴暗的一面。在大众心目中,马良是个穷困,但快乐、勇敢、正义以及具有隐忍性格的少年,他是历史上中国劳动大众形象的化身,寄寓着劳苦大众美好的生活愿望与理想。其次,从受众的欣赏来说,大众具有共同的艺术家、艺术作品价值评判体系。洪汛涛先生被尊称为“神笔马良之父”,在中国儿童文学界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神笔马良》早已被公认为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儿童美术片的瑰宝与扛鼎之作,马良也成为中国儿童勤奋、善良、智慧、勇敢和正义的化身,成为学习的榜样与典范。该故事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获得过多次国家级大奖,在世界上也极具影响力,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并获奖。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介绍称:“洪汛涛的名字足以和安徒生、格林等排列在一起”,“人们尊称他为‘童话大师’。”而洪汛涛编剧的《神笔》美术片也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更是百年中国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部影片,先后获得意大利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八至十二岁儿童文艺影片一等奖、南斯拉夫第一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儿童电影奖、叙利亚第三届大马士革国际博览会电影节短片银质一等奖章、波兰第三届华沙国际儿童片电影节特别优秀奖等。再次,从艺术家的追求来说,洪汛涛先生在生前一直坚信自己的儿童文学创作理念,包括其家人,同样非常坚定地捍卫洪老先生创作的《神笔马良》,这才出现洪画千等向马楚成导演的真人版《神笔马良》出品方提出要求其“停止侵害版权、消除负面影响、赔偿损失”并对他和他的家人赔礼道歉等纠纷事件。对于艺术作品,艺术家甚至其家人,无不有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与责任感。这与六小龄童怒斥《西游记》的翻拍“简直是在糟蹋经典”,并决定自己再次作为主演,拍摄3D《西游记》系列电影,以表达自己对于经典的捍卫、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不谋而合!无论是已故的洪汛涛,还是奋起的六小龄童,都有着传统艺术家的情怀!
可见,以凌继尧教授的表述为参照,洪汛涛的《神笔马良》无论是从哪一方面,都属于传统艺术的范畴,具有古典的艺术美感。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泉根曾这样评价:“在世界童话的参天树林中,高耸着洪汛涛创作的《神笔马良》。百年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真能让人们记住的,为广大少年儿童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并不是太多,但其中就有手握神笔的少年马良”。神笔马良,已成为激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童话典型,是中国童话走向世界的标志之一。对于这样的经典,我们更需要做的,是传承。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静静地没有言语。
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呵,不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的轻轻地
从你那儿轻轻走过;
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象一只绯红的花朵。
一、作品整体感知
《蛇》是冯至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抒情诗。古往今来,抒发寂寞之感是诗歌的恒久主题。正如专家所论:“《蛇》所表现的也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然而却写得那样不落俗套,那样有色彩。
全诗分为三节,诗的第一节写恋人不在身边而感到“寂寞”。一个人一旦陷入痛苦寂寞的境地,常表现为无言的沉默。第一句很突兀,以一个奇特隐喻开始,将“寂寞”比喻为“蛇”,一是抽象的情感,一是具体的动物,两种事物的性质有很大的距离,然而,作为诗歌语言,这个隐喻将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产生了新的意义,提示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体验。写“蛇”的游走,取“蛇”的修长和无言的自然特征,“静静地没有言语”,既是蛇的特点(形体修长而冰凉无言),也是当心爱的姑娘不在身时“我”而感到寂寞的写照。表现抒情主人公深沉的相思,并祈求“姑娘”:千万不要因此而害怕。因为蛇会咬人、缠人,所以“我”紧接着告诉心爱的姑娘,万一梦到它时,不要悚惧。这里用“梦”字而不用“见”字,也显露了诗人的匠心:“梦”是姑娘在想念,而“见”则似乎只是“我”闯进了姑娘的眼帘;同时,这个“梦”字又与第三节的“梦境”相呼应,有着暗联的作用。
第二节写“蛇”的“相思”,取“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惯,说它想念的草原,就是姑娘头上的浓郁的乌丝。用这比拟“我”对心爱的人的乌丝的感情。借蛇的“乡思”,凸显“我”对姑娘的相思。这里用的是间接表现法:“我”的寂寞蛇;蛇栖息于草丛,它的乡思草原;草丛与姑娘的青黑的发丝近似姑娘的乌丝。经过三个转折才将“我”对姑娘的相思暗示出来。这一节,诗情、诗意、诗趣三者兼具。
第三节写“蛇”的归来,通过蛇的行动抒写了“我”的意愿。取“蛇”轻轻行走和只能以口衔物的特点,写蛇像月光般轻轻走过,同时为“我”衔来姑娘绯红的花朵般的梦境,姑娘的梦境,可以作多种
理解,如她的心境,她的爱意,她的希望,她的理想,甚至她对“我”的感情等等。“像一只绯红的花朵”,一方面是暗示姑娘心境、感情,另一方面也隐约地暗示“我”的意愿,“我”的企盼。这时,抒情主人公也就非常心满意足。这种写法,有诗情诗趣。把“我”的爱意,她不在身边时的寂寞的心,化成了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给人难忘的印象。
二、现代诗朗诵审美特征
从朗诵诗文本来说,抒情性和音乐性是它的基本属性。抒情性是就诗的内容来说的,音乐性是指诗的外在形式。诗歌只有从表达情感和安排组织字词的声音两方面出发,做到声情和谐、情声并茂,才能产生最佳的艺术效果。然而在多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受众需求也越来越高,朗诵诗经过舞台、影视和网络艺术的包装、排练、演出、传播,又具有表演性和视听性审美特征。
本人在舞台上进行诗朗诵正是在多媒体时代,融合音乐、舞台、灯光等多种元素,从而使得这样的一种诗朗诵的样式不仅有抒情情、音乐性、表演性,还有视听性等审美特征。笔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抒情情。
诗歌的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朗诵诗以直接抒情居多,但也有间接抒情的情况。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如在这篇诗朗诵中,“我的寂寞是一条蛇,冰冷的没有言语”一句,我是用直接抒情的方式,用虚实结合的声音、充分运用“内在语”、“情景再现”等表达技巧,来抒发感情,抒发出一种寂寞难耐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间接抒发诗人的感情。比如“它是我忠诚的伴侣,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一句,是间接抒情,用“蛇”作为一种思念的象征,我在表达时,要换一种情境,改变一种语境,间接地表达对姑娘的思念之情。
2.音乐性
诗歌本身就具有音乐性,在阴阳上去之间,在平平仄仄里,展现音乐之美。诗的音乐性表现为外在的音乐性和内在的音乐性。外在的音乐性,“主要指诗歌语言外在的格律、音韵、节奏、押韵等形式因素所构成的韵律”,即语音层面的韵律和节奏;内在的音乐性,“主要指读者从语音形式的韵律体验中上升到对诗歌内在情感和表现对象的理解、领悟,从而获得回味无穷的旋律感”,即语义或句式所呈现出来的心灵律动和情感节奏。二者的完美结合,使诗产生抑扬顿挫、往复回旋、轻重起伏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便于人们吟诵和歌咏。比如,在表现这篇作品时,我会注重一个节奏的变化。“我的寂寞是一条蛇”表达较平实,“冰冷的没有言语”,表达时语气稍重。“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用一种真诚的圆润的声音去表达。“梦”字突出一种音律美。“千万啊莫要悚惧”,这一句,我的字音拉长,轻重交接,表现出一种节奏感。
3.视听性
朗诵是通过听觉和视觉作用于广大受众的,受众在对语音、语义、情调、背景音乐的听的感受和对场景、表情、动作、形体、姿势的看的感受中,综合接受朗诵诗的艺术内涵。因此,朗诵诗是一种综合性的视听语言艺术。另外,朗诵艺术又是表演艺术的一种,它是独具特色融合表演艺术的一种艺术样式,因而也就必然具备着表演艺术的可视性和可听性特征。在舞台上,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也为了让朗诵本身多一些视听性,我也设计了一些肢体语言,作为辅助表达,比如,伸出手臂,凝望远方,仿佛在向远处的姑娘发出信号,诉说爱意。再如,“心里害着热烈的相思”一句,我用手捂住心口,用真诚的眼神传达感情,以求共鸣。同时,诗朗诵融入了配乐,让诗朗诵更有意境,意味悠长。
玄幻文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文学样式之一,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与读图时代的到来和网络文学的兴起密不可分。回顾玄幻类小说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既看到了新生代作者群体的日益成长,也感受到了90后、00后读者群体阅读习惯的嬗变历程。正是考虑到广泛阅读群体的存在,以及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形成的导向,玄幻类小说相继被改编成电视剧,成为我国当代电视剧产业链中重要的构成元素。根据玄幻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在继承其审美理念、表现手法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了东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幻想传统,从而融汇并提升了神话、志怪、武侠等文学元素。可以说,玄幻类文学作品是以文字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第二世界”的绚丽画面,而玄幻类电视剧则是以更为直观可感的方式涂写出“第二世界”的炫彩华章。应该说,玄幻类电视剧的发展滞后于玄幻类小说并表现出明显的本土化审美倾向。在推动玄幻类电视剧的诸多审美元素中,我们既要看到传统文化的血脉承继、西方魔幻主义的影响,也不能忽视音乐在电视剧剧情发展和人物形象塑造中的特殊影响力。由于玄幻类小说尚未得到主流文学的认可,根据此类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也没有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以中国玄幻类电视剧的音乐风格作为切入点,就学术界尚未关注的这一领域展开论述。
一、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承继
我国玄幻类电视剧融汇了中西方音乐的诸多特质。最为明显的标志之一,是玄幻类电视剧对中国传统音乐中萧、笛、筝等乐器的运用。以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为例,该剧根据同名网络游戏改编,其后又有相关人员创作成为小说。该剧的音乐伴唱有《仙剑赋》、《御剑江湖》、《织梦行云》等,从歌曲名称就能看出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影响。《仙剑赋》的体裁被界定为“赋”,“赋”原本是以楚辞为基础衍生发展而成的文学体裁,又由于“赋体物而浏亮”的文学特征而具有了“颂美”、“讽喻”的功能。该曲借鉴了传统赋文学的问答形式,并以一人一句的方式勾连起整部电视剧的人物,被视为整部电视剧的点睛之笔。在音乐旋律的谱写中,主创团队设定了两种不同的版本:其一是根据韩国电影《王的男人》中主题曲《姻缘》的旋律进行适度改编的早期版本,充分说明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玄幻类文学和玄幻类电视剧的渗透力;其二是由网络歌手根据歌词进行的二次创作,后一版本适度融入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笙、箫、古筝等伴奏乐器,更能展现玄幻类电视剧音乐创作中承继传统音乐元素的风格。玄幻类电视剧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主流文学圈对这一体裁多采取置而不议的态度。客观上是由于玄幻类文学的文化底蕴较为单薄,尚未接受较长时间的考验,其负面影响波及根据此类文学作品或网络游戏改编的电视剧作品。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玄幻类电视剧并非毫无文化根基,而是需要时间的打磨、文化的沉淀,才能成为真正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精品。
二、对西方音乐的借鉴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亚文化迅速崛起的21世纪,越来越多的西方音乐元素被中国音乐人以“拿来主义”的情怀纳入到视野中。这是因为,现实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任何时代的艺术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能动反映,是现实生活在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投射或缩影。身处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艺术家会把他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真切体验倾注于艺术创作中。对于生活在网络文化语境中的玄幻类小说、玄幻类电视剧的创作者们而言,他们的成长环境与西方文化保持着同步,而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也始终离不开西方音乐的影响。这不仅是由于西方音乐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理论体系完备、教学模式成熟的音乐系统,也由于西方以宗教音乐为基础的传统音乐和以流行音乐为构成要素的现代音乐所形成的情感表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J.R.R.托尔金创作的《指环王》系列小说为代表的魔幻题材,曾对中国玄幻类电视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指环王》系列电影中,苏格兰风笛、教堂管风琴和撒克逊地区民间小调等西方音乐元素得到了大量运用,在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故事背景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此类音乐风格也被中国玄幻类电视剧的音乐创作者所继承。以玄幻类电视剧《风云》为例,该剧的主题曲由屠洪刚主唱,气势宏大、情感真挚。该剧的音乐创作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将大鼓等打击乐融入其中,也灵活地混入了西方玄幻音乐的表现手法。《指环王》系列电影中宏大叙事型音乐也在《风云》中有所体现,但该剧并没有采取模仿西方音乐的方式,而是将用轻松音乐展现人物情感纠葛的方式纳入到电视剧音乐创作中,从而取代了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塑造人物形象的既定模式。这是中国玄幻类电视剧在自身的发展中,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为基本立足点,积极吸收西方音乐元素的表现方式而形成的独特音乐风格。玄幻类电视剧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萌芽、发展和壮大始终都是与当代人的审美心理保持紧密联系的。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必须建构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玄幻类电视剧也不例外。在促进玄幻类电视剧快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由主题曲、背景音乐和人物单曲等形式存在的音乐元素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它不仅是玄幻类电视剧与观众群体进行情感沟通的媒介,也是整部电视剧作为特定艺术表现形式的情感中介。
三、中西方音乐互渗形成的音乐风格
玄幻类电视剧是在我国电视剧创作走向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网络玄幻小说和网络游戏等外部因素是孕育、催化中国玄幻类电视剧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的出现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电视剧发展的新趋势,也拓展了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发展空间。我们分析中国玄幻类电视剧的音乐风格,不仅是为了探究其审美特征对电视剧整体艺术效果的影响力,更是为了强调音乐元素在电视剧创作中的特殊效应。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玄幻类电视剧音乐融汇了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是一种在相对自由的话语空间中生发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的音乐风格呈现出三大特征。首先,玄幻类电视剧是新兴的电视剧类型,它以新生代群体个性化的价值诉求和情感欲望作为主要表现方式,不以遵守传统文化的价值规范作为依归,因此,玄幻类电视剧较少采用传统音乐中既定的曲牌和旋律,而是根据已有的音乐表现方式进行二次创作,符合玄幻类电视剧以想象的方式将人生理想嵌入到虚拟世界的情感设定模式。在《仙剑奇侠传》的音乐中,《仙剑赋》中的“赋”并不是传统文学意义层面的文学体裁,而是宣泄情感的诗意表达。因此,它只是借用了“赋”的称谓和问答式的言说方式,从而孕育出一种全新的音乐样式,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其次,玄幻类电视剧的情景设定突出以个人的主观意志力去建构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理想化社会,剧情中的人物可以在凭借想象建构的世界中天马行空,但他们的想象并没有脱离传统文化的基本设定,而是以创造性转换的方式激发了传统电视剧题材的艺术表现力。《仙剑奇侠传》借鉴了还珠楼主在《蜀山剑侠传》中创造的武侠奇幻传统,而《风云》更是强化了仁义、信念、友情等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使得相对空疏的玄幻类艺术作品成为血肉丰满的电视剧作品。为配合此种风格,玄幻类电视剧配乐充分利用传统音乐的萧、笛、筝等乐器,试图与阅读者深层次的审美心理自然契合,产生一种异乎寻常的审美效果。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玄幻类电视剧尚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其基本的价值诉求和文化内涵还没有形成稳定的表现模式,这就为西方音乐元素的渗透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在《指环王》等魔幻题材影视作品的影响之下,中国玄幻类电视剧高度重视背景音乐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一方面,西方音乐的宗教化特征被中国玄幻类电视剧音乐的创作者过滤掉,仅留下风笛、管风琴等乐器,从而丰富了中国玄幻类电视剧的音乐表现方式;另一方面,中国玄幻类电视剧仍然存在着文化底蕴单薄的先天不足,这是仅凭西方音乐元素无法弥补的,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玄幻”寄托着世人的美好愿望,是无法摆脱现实束缚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托尔金所言:“第一世界是神创造的世界,即我们日常生活的那个世界。而人不满足第一世界的束缚,他们利用神给予的一种称之为‘准创造’的权利,用‘幻想’去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世界’。”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初步探究了中国玄幻类电视剧音乐融合中西方音乐的特质,也深刻意识到其自身存在的文化底蕴不足的缺陷。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玄幻类电视剧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它的艺术表现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作者:段轶轲 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