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2: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全球化的前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历史与现状
世界发展史显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曲折、持续发展的过程。据美联储和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发表的报告,近两千年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第一波浪潮出现在两千年前的罗马帝国时期,由于交通网络的建立和共同语言、法律、货币等的出现,英国与中东地区之间的贸易获得了大发展。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6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拓了海上通道,推进了欧、美、东亚地区的贸易。随着这些地区的贸易后被英国、荷兰的贸易公司所控制,欧洲国家内部出现了反对声音,国际贸易扩张受挫,全球化发展一度陷入停顿状态。第三波浪潮出现在1815年一1913年间,国际贸易再次大幅扩张,金融资本和劳动力加速流动,新技术成为推动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轮船、火车、电话、电报的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运输和通讯成本。比较优势理论问世并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不是零和而是双赢的理念。科技发达和资本丰厚的欧洲,特别是英国成为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中心,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土地的国家则已成为其外围。制成品、金融资本及熟练的劳动力从“中心”流向“外围”,自然资源和农产品从“外围”流向“中心”,形成了互补互利的交换格局。在这一时期的大多时间里,各国政府对贸易、资本流动和移民实施开放政策。但由于来自“外围”地区的廉价谷物进口使“中心”地区的地主收入面临下降压力,19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不少欧美国家相继提高关税。后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相继发生,第三波经济全球化浪潮进入低潮并出现倒退。
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时期,并持续至今。与以往相比,第四波全球化浪潮发展具有新的特点。
首先,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发展。世界贸易迅速增长。按2000年美元计算,世界出口额从20世纪60年代初1万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10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约5.5%,高于同期世界CDP增长率(约3.1%);同时,世界投资大幅度扩大。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额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100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9160亿美元。目前,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占全球GDP的25%,FDI占全球CDP的21%,而1913年仅分别为8%和5%。随着中国、印度、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规模空前扩大。
其次,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劳动分工和资本流动已突破了“中心”与“外围”的格局。过去发达国家出口制成品、购买大宗初级产品,现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有能力生产并出口包括高科技在内的制成品。更重要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出现重大变化。19世纪世界最大经济体英国拥有经常项目盈余并对外输出资本,而当今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出现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并从新兴市场经济体输入大量资金。据联合国报告,2006年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资金达7630亿美元,这种资金倒流现象已持续了几十年。
第三,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生产过程布局达到了新水平,高新科技开发和应用,不仅使发达国家企业将制造业生产流程转移海外,也将服务业部分业务流程外包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经营成本。服务外包使可交换的服务范围迅速扩大,从而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世界服务出口额从1984年的3578亿美元增至2004年的20093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服务出口额从541亿美元增至3953亿美元。
第四,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加强。目前全球资本流动总量扩大,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过去国际证券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等少数领域,而现在投资者把投资范围扩散至众多部门的债券、股票及其他衍生金融产品。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提高金融开放度,西方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全球经营规模,有助于新兴经济体金融部门发展,但也带来较大风险。
第五,劳动力全球一体化水平提高。近20年来,随着中国、印度和前东欧国家与世界市场联系增加,全球有效劳动力(经出口加权计算的劳动力)扩大了3倍。发达国家通过进口最终产品、将中间产品的生产外包到境外以及吸收外来移民等,利用这些不断增长的全球劳动力供应。劳动力的日益全球化提高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劳动力报酬。
二、动力与阻力
第四波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政府开放政策及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三大动力。
第一,科技进步导致运输与通讯成本大幅度降低,航运、水运技术的改进及通讯、电脑、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不仅降低了运输、通讯成本,而且改进了全球供应链条的管理,加快货物、资本、技术及人员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
第二,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开放政策。二战结束前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后来制定的一系列经贸规则,为全球化深入发展奠定了机制基础。近几十年来贸易自由化的持续进展,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多轮谈判取得了成果,较大幅度降低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支持全球化发展的政策。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已增至15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降到目前近10%的水平。
第三,人口众多的东亚、南亚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为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二战后历史表明,向世界经济输送廉价、勤奋和较高素质劳动力是一些亚洲经济体通往繁荣的重要路径。专家认为,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已走过这一道路;如今中国、印度等规模宏大的新兴经济体也正沿着这一路径发展,并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中、印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成功转型,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成功的发展范例。
然而,经济全球化发展也遇到不少阻力,突出表现为三对矛盾。一是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的矛盾。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迅速流动,但自由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受制于一国国内政治力量特别是国内政治意向。全球化发展需要国家政府支持,而政府决策需要国内政治支持,缺乏民众支持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化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美、欧一些国家受国内政治气候的影响,贸易政策正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西方国家社会和政界对经济开放的反对声音在增加,经济民族主义、经济孤立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二是全球自由贸易机制与双边、区域优惠贸易安排的矛盾。美、欧在农业补贴政策方面的分歧导致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困境。与此同时,美国却热衷于双边及次区域自由贸易谈判。目前,世界范围已达成的双边和区域自贸协议多达数百项。三是经济全球化的近期结果与长期效益的矛盾。从理论上看,经济全球化将惠及所有国家和群体,但眼下的现实是不少国家和群体并未或甚少获益,他们对全球化采取反对或不支持的态度。
总之,经济全球化这一列车仍将不停顿地前进,因为其动力仍大于阻力。迄今为止,经济全球化从战争、大萧条、疾病恐慌、自然灾害、金融危机、股市泡沫破灭、恐怖袭击及能源危机等重重磨难中挺了过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韧性。在可见的未来,第四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仍不会重蹈上一波全球化浪潮倒退的覆辙。
三、前景与趋势
未来较长时期经济全球化将持续的前景得到了一些重要国际经济机构的认可。
去年3月,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情报部和美国思科公司发表“展望2020年经济、产业和公司趋势”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未来15年经济全球化发展将可能出现四种前景(见表格1),其中出现“有管理的全球化”的几率达65%,而出现停滞、倒退和无限制发展的几率分别为10%、5%和10%。在“有管理的全球化”情况下,世界开放程度和速度不一定高于上世纪90年代,但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是毋庸置疑的。
去年底,世界银行在《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驾驭新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报告,预测未来25年经济全球化将出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全球贸易扩张、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扩散效应增强和国际移民持续进行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性和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未来25年全球化进程很可能将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尽管降低农产品和服务贸易壁垒仍困难重重,贸易保护主义还可能以新的面目出现,但未来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仍十分强劲。据估计,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将从2005年的10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7万亿美元,出口占世界GDP比重将从2596提高到34%。
其次,在全球化推动下,世界经济可望长期保持较强增长势头,更重要的是,发展中国家将从世界经济的外围走向中心,逐步成长为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未来25年,世界GDP年均增长率将达3%,高于过去25年的增长率。按2001年美元计算,世界GDP将从2005年35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75万亿美元,其中.增长的近一半来自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抓住全球化机遇,实现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GDP将从2005年的8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24.3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比重将从23%提高到33%。
第三,在全球化增加总体收入的同时,收入分配将可能更不平衡,世界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未来25年,世界有高达三分之二的国家面临收入分配不均问题,全球赤贫人口(每日消费低于1美元)分布将出现重大变化:东亚和南亚所占比重显着下降,而非洲和拉美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摘 要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对当代世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它指的是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分配、消费环节的全球趋同化趋势,是生产能力存量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活动。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基础的企业,如何应对入世后新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如何在今后更加广阔、更加复杂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要的现实问题。本文着重分析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煤炭企业 发展中图分类号: F242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20年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进程显著加快。一、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根本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经济都被纳入到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战后科技革命造成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了生产国际化的扩展,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物质条件。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世界经济和国际形势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具有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特点和重要标志:世界经济的信息化;世界经济市场化;世界经济自由化;跨国公司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巨大作用,但是,也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利益受损和经济安全更趋严峻。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
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并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企业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大大提高,这一方面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获利机会增多,另一方面也使中国的国内市场成为各国企业纷纷抢占的制高点。经济全球化既有正面的积极作用,又有反面的消极作用。在看到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机遇,并敢于抓住这个机遇,使我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它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挑战。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的机遇
(一)有利于我国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境外资本竞相流入。自1992年以来,我国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外资吸引国,与发达国家比,也仅次于美国。1996年我国的外资流入额高达375亿美元,约占流向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外资总额的58%,世界总额的12%。根据1998年10月7日《经济日报》报道,至1998年底,全国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29。69万家,经过重新登记,扣除那些已终止的企业,实有外商投资企业23万家,已开业的4.5万家,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44亿美元。尽管1997年亚洲遭受了金融危机的打击,我国吸引的外资仍然达到了创记录的450亿美元。1998年,继续保持45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仍居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的首位。1999年,略有下降,但是404亿美元仍是一个不小的数额。巨额外资持续流入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进入21世界以来,外资在华投资继续高升,在煤炭行业我国吸受外资和运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将有利于我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深化我国企业改革,对于我国企业组织方式的革新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从国际生产的角度来说,实际上就是新的国际分工的过程。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的跨国公司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一体化的生产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经济战略的组成部分,成为跨国公司的国外生产基地,成为其整个国际生产线中的一个环节和国际销售网络的一部分。这样,跨国公司的经济利益通过其在我国建立的合资企业与我们的利益联系起来,它们才有动力不断地提供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方式,我们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壮大我们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从而建立和发展我们的新技术产业,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有利于我国煤炭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中国国家发改委正式煤炭工业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目标是中国煤炭产能达到41亿吨/年,煤炭产量则控制在39亿吨左右,并鼓励煤炭进口和煤炭企业"走出去"。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条件。三 、我国煤炭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煤炭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到来了挑战与压力。国外跨国煤炭企业进入我国煤炭市场,凭借其成本和质量上的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冲击我国煤炭生产和经营。我国煤炭企业要眼睛向内,练好内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针对煤炭企业整体缺乏竞争优势的现状,适应经济全球化,提高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增强煤炭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煤炭工业走出困境的关键。我国煤炭行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将会呈现“强者逾强”的局面,煤炭企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会越拉越大,这既是我国的产业政策所决定的,同时也是整个煤炭行业为迎接挑战必然要作出的调整。(一)国家经贸管理方式必须加速改革。由于我国已经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策调控的范围会相对缩小,政府对煤炭企业的干预也不如往常,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调节。在一定时期的过渡期间,我国有必要对现有的煤炭企业进行产业结构的改革,以优化我国的煤炭企业构成。(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将经历更多的曲折。我国要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遵守已有的国际条约、协定和惯例,而“国际游戏规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我们不得不大量的变革国内的经济贸易体制。尽管目前我国的经济法制与国际游戏规则之间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点,即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很脆弱,我国政府机构管理市场的经验还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管理经验的成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与其他国家因体制差异而产生的震动、冲动和摩擦是避免不了的,这有可能恶化改革的内外部环境,从而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更多的曲折。(三)国内煤炭市场面临国际竞争者的侵占、挤压。经济全球化后,伴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煤炭出口将不再实行由个别国有公司垄断经营。国外的贸易公司,包括跨国煤炭公司、煤炭进出口国的贸易公司、会直接参与我国煤炭市场竞争。某些外国公司还会与国内的企业成立合营公司,共同从事煤炭的销售活动,这样就给国内煤炭企业造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四)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给我国煤炭的出口带来挑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煤炭出口带来了不利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煤炭市场,受到巨大压力。首先,我国煤炭的质量与国际其他煤炭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劣势,并且运输成本高于其他国家企业。其次,我国的外贸体制不断和国际接轨,国内的煤炭企业面临被国际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压制,这些经济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对我国煤炭企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我国煤炭出口创汇的减少。四、结束语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煤炭企业必须全面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灵活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全面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能力。要抓住机遇,并敢于迎接挑战,煤炭企业必须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向规模要效益,同时应调整产业结构推行管理创新,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才能更好地适应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使我国煤炭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 参考文献:[1]李和毅.浅谈如何应对来自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乡镇企业. 2002(10) [2]周志忍.经济全球化挑战与政府观念. 中国行政管理. 2001(01)[3]王庆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面对全球化挑战的创新与抉择. 镇江高专学报. 2001(03)[4]张幼文.全球化的新挑战与理论创新的新主题.世界经济研究. 2004(01)[5]江锦凡.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 世界经济. 2004(01)[6]张燕生,毕吉耀.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 世界经济. 2003(04)[7]程东全.煤炭企业发展战略定位.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8]王李娜. 2011年煤炭行业前景分析.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1(06)[9]魏巍,何飞.略论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跨国经营 我国企业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2
1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经营含义
(1)“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全球化这种超越国界的经济活动,通过对外贸易、资本及人力资源流动、技术转移等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2)企业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国际需求为导向,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为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为企业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和收益。
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影响
2.1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首先,经济全球化现实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各国企业能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创造了可能,因而为其跨国经营创造了条件。其次,经济全球化使各国联系日益密切,了解日益深入,沟通更加广泛,为各国经济的发展与融合构建了广阔的平台,使得各国间贸易政策、竞争规则出现趋同的倾向,贸易摩擦逐渐减少,为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创造了良好外部政策环境。(2)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经验。我国企业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方式,借鉴,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使企业的素质不断提高。
2.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上述积极作用的同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产业发展升级、加速我国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和国外跨国公司制约我国经济的可能性等的负面影响。
3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路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内企业自身起步晚,像发达国家那样拥有绝对优势后跨国的企业数量有限。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我国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加入WTO后企业对外的经营自是逐步放开并逐步到位的。就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条件尚不成熟。在选择“走出去”和“怎样走”的战略问题上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在充分了解国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采取先贴牌生产后创立自主品牌,先贸易后实业,先合资后独资等循序渐进的方式。(1)先贴牌生产后创立自己品牌。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沿海的很多企业利用国内劳动力丰富,成本低等优势,为国外企业作代工,进行贴牌生产,赚取了第一桶金。但是这些企业家们不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加工费,他们通过为国外知名品牌进行贴牌生产,了解国外客户的需求,熟悉产品设计和国外销售市场,创立自主品牌,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获得的丰厚的利润。例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内地品牌服装“LILY”贴牌加工的销售净利率仅1.8%,而在法国中高级百货店和专卖店销售自己品牌的服装时,销售净利率能达到60%左右。(2)合资合作。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的关注。我国许多企业抓住战略机遇,利用自身市场优势,主动出击,寻求与国际著名企业的合资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借鉴并吸收国外企业先进的企业管理和技术,迅速追赶并达到国际同行要求和水准,树立自主品牌,成功地开拓了国际市场。(3)在海外建立独资企业。我国一些有能力的大企业,在海外建立独资企业,直接在国外当地市场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开拓国际市场。例如海尔集团,通过直接在日本、美国等国家建立自己独资家电生产工厂,使海尔的白色家电快速进入了这些国家的市场。(4)兼并或收购国外企业。我国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资金的优势对国外企业进行收购,从而获得国外企业的销售网络或资源优势,迅速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源或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例如:我国中海油以151亿美元成功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尼克森,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极大地帮助中海油公司打开美洲及欧洲的能源市场。
关键词:金融风险传导 风险防范 经济全球化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金融市场的边界日趋模糊,世界经济贸易、资金流动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贸易顺逆差的出现和积累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对于我国来说,随着金融体系的开放性的进一步增大,我国金融体系受到全球经济影响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欧债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分析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国际金融风险传导和应对机制对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风险的国内传导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虽然经济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障碍已经减小,但是金融体系内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在我国金融体系内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相对垄断地位使得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为严重,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地位会导致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之间的不信任,并且容易诱发委托结构中经常出现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都会导致金融市场上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的震荡和不稳定波动,从而增加金融系统内的风险。
鉴于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往往存在较为明显的羊群效应并且我国金融市场的参与人员的非理性因素较多,我国的金融市场的服务和产品价格往往会因为一些非理性的扰动而过度偏离商品应有的均衡价格,并且这种偏离存在自增强效应。例如证券市场的大幅下跌会导致股民恐慌性抛售手头股票,增加股市抛压,形成证券市场整体的非理性下行。这种非理性预期导致的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性容易因为市场上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的恶化趋势而变得更加趋于非理性,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给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营迅速地带来破坏性较大的金融危机。综上,在我国,经济全球化中的金融风险的国内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
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传导自国外的金融风险主要通过汇率机制进行作用。在国外的金融系统发生风险事件或危机时,其内在的风险因子通过汇率制度反映到我国对应的经济部门和经济变量上,并由此阻碍和干扰我国金融体系的科学发展和国家外汇储备的有效管理。因而,为了制定针对商业银行中国金融风险的问题,本文认为具体分析来说,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我国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机制主要有:
心理预期传导机制。在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环境下,金融危机在一国产生之后,会首先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影响他国,尤其是与之存在频繁经贸和金融交易关系的国家的经济预期,从而降低其对经济前景的期望,并引发市场的悲观情绪,而这种悲观情绪往往会反作用在本国的资本市场和相关金融交易市场上,引发的资产价格下跌又会转变为另外一种悲观信号被传导至相关的国家,从而形成一种自加强的恶性循环,导致危机的蔓延和深化。近期欧债危机使得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大量市场人员对外贸出口形势持悲观预期,而这种悲观预期又会因导致中国市场的经济指标普遍下滑而引起他国对经济复苏的悲观期望。
这种心理预期传导机制除了引发国际间对于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恶性循环以外,在国内市场上也会引发悲观预计的蔓延从而放大金融风险的国际传导效果。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金融市场内部大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对于国际间经济悲观预期的感知能力较强,因而当金融风险和金融悲观预期从国外传导到国内时,这些机构和大型投资者的风险规避活动会引起资本市场价格的悲观变化,而由于羊群效应的存在,市场对于这些悲观操作将会做出较为偏离平衡结果的反应,从而在金融风险从国际间传导到国内传导的过渡中放大这种风险预期,进而深化经济全球化环境中的金融风险因素对国内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营状况的影响。
资本互动机制。他国金融风险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还通过资本的互动加以传导。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资本在各个国家之间流动的成本和障碍较低,因而国际上的外汇交易十分频繁。由于在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我国金融市场的部分开放性,加上金融体系监管机制的漏洞,大量的游资在各个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间游走的同时也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资本流动以及国际资本的逐利本质,国际游资可以迅速的从其他国家转移到我国内地,也可以由我国内地迅速流出,从而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一些难以控制的影响。
贸易收支机制。由于我国经济属于外向型经济,经济增长的推动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外贸易的发展,当国际上与我国经济贸易往来较为密切的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其需求的减少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经贸的发展,从而冲击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目前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使得我国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变化,他国经济危机的出现会使人民币汇率因为国际贸易的萎缩而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影响我国的对外出口状况,这种风险引致的波动将给我国外向型出口企业的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波动,从而引起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规划难题,引发库存积压、缺货赶工等生产问题,进而影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活力,阻碍我国经济的提升和金融风险的应对。
经济全球化下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对策设计
(一)推动全面金融市场改革,逐步实现汇率市场化机制
关键词:中国 东亚经济合作 路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体制趋同,并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活动等方面呈现高度依赖、合作、竞争与融合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的普遍转轨,世界经济在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时代正式到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具有一定地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某种条约或协定,拟定共同的行动准则和协调一致的政策,形成相互之间协作与支持的经济制度和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出现,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迅猛发展,其中自由贸易区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是世界各国尽可能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既渴望通过自由市场竞争获益,又担心自由市场竞争给自身带来伤害。这种矛盾性使得各国一方面加强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市场竞争,使全球性经济网络逐步形成,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特征;另一方面寻求与同处一个区域的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联合与协调,确保本国经济利益能够得到区域经济组织的保护,使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正因如此,大量国家采取既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又积极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的“两条腿走路”方针,这显然是理性而明智的选择。在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运作良好、成效显著,与此相比,东亚缺乏一个能真正代表东亚经济的区域经济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已明显滞后,这对东亚经济的发展不利。中国作为东亚经济大国,理应在东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与东亚经济合作,使中国既能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又能应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组织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提高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在更高层次上发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日韩三国和东盟都意识到了加强东亚经济合作的客观必要性。尽管东亚经济合作处于初级阶段,尚无明确的区域一体化规划,但区域内国家已在积极探索合作途径。就目前来看,除了继续加强双边合作、东盟内部成员多边合作外,主要有“10+3”模式、“中日韩经济合作”、“10+1”模式三条路径。“10+3” 模式是指东盟与中日韩三国的合作。“中日韩经济合作”则构成了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主体。“10+1”模式是指东盟与中日韩其中一国的合作。
“10+3”模式涵盖了东亚的主要国家。如果这条途径可行的话,就可以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但由于东亚地区涉及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各国在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同时,也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经济矛盾、政治矛盾、民族矛盾和历史恩怨,而且各国在东亚经济主导权和核心作用问题上心态不一,这使得许多现实障碍难以在短时间内克服。因而,“10+3” 模式将有一个协调各方利益的艰辛历程,目前只能作为东亚经济合作的长远目标。
中日韩三国的东亚经济大国地位确立了东北亚经济在整个东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三方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是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日韩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但区域经济合作起步较晚、基础较差、水平较低,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政策差异明显,政治互信度有待提高,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缺乏良好的基础。因此,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尚需时日,需要中日韩三国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合作力度。
与“10+3”模式、“中日韩经济合作”相比,“10+1”模式较易推行。“10+1” 模式以具有一定规模的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作为基础,只涉及两个谈判主体,面临的阻力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10+1”模式可以实现“10+3”模式的分时进行,促进“10+3”实施条件的不断成熟。从现实可行性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应在发展“10+3”模式、“中日韩经济合作”模式的同时,并重点发展“10+1”模式。
在三个“10+1”模式中,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优势明显。优势之一:优越的地缘关系。地理邻近国家经贸往来便利,不仅运输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可节约大量时间成本。陆路接壤、江海相连使中国同东盟合作相比日本和韩国具有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优势之二:优势互补的经济。中国经济与东盟经济存在一定的竞争性,但更多地表现为互补性,而且这种互补性在扩大,因而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数据表明,中国与东盟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双边贸易年均增长20%,预计到2005年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将达到630亿美元。优势之三:交相辉映的文化交流。中国同东盟国家早在汉代就开始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东盟国家不仅是海外华人最早移居的地区,并且是海外华人数量最多的地区。中国传统文化同东盟国家文化相互影响、渗透,交相辉映的文化交流成为了中国与东盟高效率合作的“剂”。优势之四:日益改善的政治关系。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中国与东盟的共同利益和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同东盟所有成员国建立起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对于南沙问题这一影响中国和东盟关系的最大障碍,中国在坚持立场基础上,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赢得了东盟的信任。现在,中国已同东盟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双方高层间往来频繁,政治关系不断深化、巩固,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由此可见,中国参与东亚经济合作,应在“10+3”模式、“中日韩经济合作”、“10+1”模式三条路径中,重点发展与东盟的“10+1”模式。当前,中国与东盟实现经济一体化的时机逐渐成熟,发展前景看好,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中国的战略选择。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已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培育中国成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力量,有利于推动中日韩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培育中国成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核心力量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经验看,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需要一支能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力量。欧盟的核心力量是法国和德国,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核心力量是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与缺乏这样的核心力量有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在经济方面将使中国对东盟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显著增加,投资与金融活动更加便利,由此可带动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在政治方面将使中国更有条件解决同周边国家的政治争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的不断增强,中国成为亚洲经济最主要推动力量的条件将趋于成熟,并进而使中国实现由东亚一体化潜在核心力量向现实核心力量的转变。
有利于推动中国与日本及韩国的经济合作
东亚经济包含东北亚经济和东南亚经济两大部份,其中以中日韩经济为基础的东北亚经济实力相比以东盟为基础的东南亚经济具有绝对优势。东北亚经济中,日本经济最为强大,韩国经济实力不容忽视,因此东亚经济一体化绝对不能缺少日韩二国。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障碍较多的情况下,率先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形成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1408万平方公里土地、近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这对日本和韩国经济无疑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和渗透作用,使其加快与中国及东盟的经济融合,有效推动中国与日本及韩国的经济合作。
有利于中国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中国赢得周边国家的信任与支持,减少经济发展中的摩擦和阻力;有利于中国经济制度安排日益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并在贸易、投资及市场准入等方面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应对能力。总之,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和我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相辅相成的,它不仅使中国能从容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更为中国积极利用经济全球化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有利于中国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参考资料:
1.蔡鹏鸿,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J],世界经济研究,2003,(3),第26-30页
2.周中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其影响[J],学术论坛,2002,(6),76-79页
3.(英)弗兰克-于尔根・里希特、马家敏,亚洲的重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 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035-0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是指一国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趋势和过程,是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其基本内涵有四个要点:一是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二是各国都要积极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的丰富资源;三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主动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四是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意识,具有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样既给各国教育创造发展的机遇,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研究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准确把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受益分析。
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的留学生输出和输入国,新兴工业化国家和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转型国家是重要的留学生输出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留学生输出与输入的整体流向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与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流向基本一致。大学生在不同国家间流动,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形式。因此,发达国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大受益者。据专家估计,在OECD国家注册的外国大学生用于学习及相关费用每年至少为300亿美元。2000年美国就获得了102.8亿美元,英国为37.58亿美元,分别占这两个国家整个服务出口的3.5%和3.2%。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现留学生流动的不对等性。发达国家不仅从接受留学生过程中获得巨额利润,而且导致发展中国家因留学生学成未归,而使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投入流失。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一些经济状况不佳的发展中国家“血本无归”。长期以来留学生学成不归,困扰着发展中国家的政府。
二、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加入WT O后,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比以往更大的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自由度,大批外国高等教育机构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和人员也跨出国门办学或求学,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比以前大大加快。这给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形成冲击。
(一)中国与发达国家争夺高智能、高学历人力资源问题。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下,中国有许多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外语功底好的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被西方发达国家挖走。例如,近20年来仅美国就从中国掠走了15万本科以上的各种专业知识人才,其中约有5万人属于顶尖级人才。加入WTO后,出国留学人员大幅度增加,导致资金和人才的大量外流。这对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本土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争夺中国高等教育市场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凭借其资金技术、人才以及良好的国际声誉纷纷在我国设立合作办学机构以抢占我国教育市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因特网教育有着服务方便、容易和自由的特点,同时也有可供选择的空间,因此易被青年学生接受。它突破了传统的国界,使我国传统的封闭式教育体系受到冲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远程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数高校在进行试点。我国加入WTO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大学和各种网络大公司凭借其技术装备优势抢占中国的网络高等教育市场,以扩大他们国际教育的功能和覆盖面积,这会对我国高校的优秀生源造成一定影响。
(三)本土高等教育与国际高等教育的衔接问题。国际高等教育输入我国,将会带来教育输出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投资方式和教育管理机制等。高等教育是一门科学,有着它自身的发展规律性;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文化信息创造传播的中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与外界交换信息并不断自我更新的特点,这对我国基础相对尚浅的高等教育无疑是一个机遇。如何借助国际交流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广泛的领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西方的价值观、政治观等西方文化将会贯穿在课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这将会增加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难度。
三、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对策分析。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应该由以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主的表层型国际化向以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主的深层型国际化转变,要改变高等教育国际化仅仅局限于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合作研究和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活动的状况,把培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世界通用人才及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目标。因此,我们至少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改革,采取对策:
(一)面向经济全球化全局,开放高等教育市场的同时应加强管理和指导。越是在大批国外教育机构涌入国门之际,越是要加强管理把握好办学方向。一些西方强势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通过教育文化输出,兜售他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理念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清优劣的同时,做到既能够引进国际办学资金和办学经验、教学师资以及优秀教材等,又能够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不偏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此,应该有一种机制来评估到中国办学的外国学术机构,而且评估内容应包括该机构在本国的地位。中国学者或国外一些比较客观的专家组织起来将会有助于评估一些潜在的外国合作者。同时必须重新考虑机构的动机、条件以及和国外机构达成的一些协议。外国机构提供了他们最好的专业和教师吗?有合适的绩效责任制度吗?教职员工和学校发展是否是协议中的一部分?外国人的“商业规划”是什么?经常反思这些问题,可以保证本国机构和学生最大程度地从中受益。另外,国家政府至少是省级政府应该有权去评估海外项目,当然评估过程应尽可能透明。20世纪80年代,美国许多低水平高等教育机构曾试图进驻日本但却得不到学生的青睐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而主动退出的教训值得汲取。总之,一个好的合作者能够带来新的观念和高质量的教育,一个无效的合作往往会使本国机构花费很多,学生却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和服务。
(二)树立高等教育的国际意识,从全球的角度和层面来考虑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如经济全球化中的人才全球流动问题,对我们的高等教育领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子。加大力度吸引国内外高级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以往也有“走出去”、“引进来”的说法,但人数不多,形不成规模,人才争夺战将是一场持久战。又如,要在肯定本土高等教育正确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吸收国际上前沿理论学术成果和精品国际课程,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科学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化高等教育前瞻性。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加强基础学科研究的同时,紧跟学术理论和科技方面国际前沿的发展步伐,甚至领先于国际发展水平,只有这样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不至于被高速发展的社会所遗弃。为此,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培养国际型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使我们拥有一个高素质的民众基础去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全球竞争。
(三)加快高校产学研集群化建设,积极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在全球的市场化转化。现在是高等教育在全球渗透的经济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要通过高校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的建设,推动高校产学研集群化,加速科技成果在全球的市场化转化。“从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的历史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等学校产生的。每个世界著名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都是依托于一所或几所研究型大学,如美国斯坦福科技园,俗称‘硅谷’,它是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办的,从此开创了高新技术园区的先河。日本的筑波科学城、加拿大卡尔顿高科技区、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区等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崛起,均得利于周边的大学林立。”我们应发挥我国高校拥有庞大人才库的优势,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献策献力,以产业经营的理念来推动高校产学研集群化,从而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带动高科技企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现在有高教背景的上市公司已经有几十家,相信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产学研集群化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发挥奥运精神,通过有效的改革步骤和措施,提高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竞争力,总有一天中国也会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 OECD.教育政策分析2002[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P101.
[2] 李聪明.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
基于以上对经济转轨和经济全球化的理解,我们对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可以在许多不同层次上进行,如在全球范围的、国家的和企业的层面上分析。这里,将以经济转轨大国俄罗斯作为研究客体,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关系是受各类复杂因素影响的,既有国际环境的因素,也有国内条件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因素又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本文侧重分析政府的经济转轨政策是如何使经济转轨和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使经济全球化因素作用于经济转轨过程的。
预期与现实
20世纪的最后10年,既是世界上大多数原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又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期。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反映了经济转轨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向市场经济转轨,就是要使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调节由原来的计划机制转换成市场机制,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在现代经济中,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在一国范围内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为此,经济运行机制的市场化转轨内在地要求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也实行市场化趋向的体制转型,由封闭经济的体制转变成开放经济的体制,使国民经济运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才能利用国际市场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所以,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层面上,表现为国内经济转轨与对外经济体制转型在目标模式上的一致性及其相互联系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形成国内经济转轨与国际接轨之间的互相配合和互相促进,对外经济开放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与此同时,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紧密关系,还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因素作用于经济转轨过程的机制方面,进而反映在经济实际运行方面。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从而利用世界市场为目标的对外经济体制改革,和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国内经济转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旧制度下无法得到的潜在利益,提高全国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制度性基础。因此,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的良性关系,就国内经济运行的效果看,应该表现为经济转轨所带来的国内经济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并为本国经济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基础;而开放型对外经济体制所创造的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经济交往关系的扩大和优化,又对本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各种积极的促进效应。
俄罗斯在转轨初期,正是出于对经济转轨和经济开放的美好预期,采取了所谓“休克疗法”的激进方式,同时进行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市场。它在迅速推进国内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的同时,也立即摧毁了阻隔俄罗斯与世界市场联系的几乎所有藩篱和障碍。这一转轨战略的实际效果是众所周知的,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制度转换和经济实际运行两个方面都没有取得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预期效应。在建立市场经济制度方面,尽管私有化任务已基本完成,价格和市场自由化程度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应的立法也在积极进行,一般说来,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但是,无论在国内经济制度还是对外经济关系的制度方面,都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进展极不顺利。而且,在整体上,很难发挥市场经济体制应有的经济效应。所以,至今,许多俄罗斯经济学家认为,俄罗斯的市场经济是“扭曲的”市场经济,甚至是“假市场经济”。
经济转轨与融入经济全球化之间是否实现了良性互动,最终还是反映在经济运行的业绩上。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融入经济全球化,出现了这样两个反映经济运行不良的趋势: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对外依赖的程度明显增强(参见表1);另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参见表2)。
附图
资料来源:[俄]A·伊拉里奥诺夫:《原料部门占重要地位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策》,载《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第6页。
附图
资料来源:[俄]A·伊拉里奥诺夫:《原料部门占重要地位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政策》,载《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第5页。
俄罗斯在转轨开始时,立即大幅度减少甚至取消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实行经常项目下的卢布自由兑换和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使国内市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外开放,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急剧上升。转轨头5年,在国内的消费品市场上进口品所占比重上升了一倍,超过50%。以后3年这一比重略有下降;在1998年8月危机后卢布大幅度贬值,导致进口品相对价格急剧上涨,使1999年进口品在国内零售商品流转额中的比重下降为1/3。但是,随着卢布贬值所引起的国内产品对进口品的替代效应逐步耗尽(通过国内的通货膨胀和进口品平均价格下降),进口品在俄罗斯市场上的地位又有所加强,它们在零售商品流转额中的比重已经达到将近40%。(注:[俄]В.А.奥列什金娜:《俄罗斯的对外经济综合体》,载《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1年第5期。)经济学家认为,这不仅严重威胁国内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
同时,俄罗斯在经济转轨时期加快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俄罗斯是世界人口和资源大国,曾是世界第二大国苏联的一个最大的共和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21%~30%;90年代的经济下滑,使这一比例下降为10%~14%。俄罗斯工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比较,从90年代初前者为后者的30%下降为末期的19%;在高技术部门,俄罗斯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3%~5%。(注:[俄]Л.勃良赫曼、М.克罗托夫:《改革维度的全球化与产业政策》,载《经济学家》,2001年第9期。)预期与现实的严重背离,引发俄罗斯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关注和探讨。
良性互动的机制和条件
(一)在制度变迁和创新方面
转轨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对外开放,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它们的经济转轨。在制度变迁和创新方面,对外开放对国内经济改革的直接牵动效应和间接示范效应,是促进经济转轨的重要因素。国内市场的开放和进入国际市场,要求迅速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改变价格严重扭曲现象,这是推动国内价格改革、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企业运行机制转换的有力的外部因素。至于示范效应,则在引进外资特别是国外的直接投资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外资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经营管理及其良好的经营业绩,成为转轨国家企业如何进行市场取向转制的现实样板。转轨国家建立的各种对外开放的特区,更向全国提供建立市场体系、改进政府管理等多维度的新鲜经验,可以发挥综合的示范效应。
当然,国内经济的持续转向市场化运行,是本国经济运行体制与世界经济运行体制逐步接轨的基础。这既是转轨国家经济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加强与国际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信息市场联系,进入全球性生产和销售体系的必要前提,又是国内经济制度与国际经济制度在市场化基础上一定程度的融合,这一过程本身就构成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
(二)在经济运行方面
融入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转轨的影响,还通过对转轨国家的经济运行作用于这些国家的经济转轨,其中最基本的渠道是国际贸易。出口通过乘数作用对一国经济产出的促进作用,是人所共知的;出口部门和出口企业往往具有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技术和经营管理,这些对一国经济还有积极的溢出效应。在进口方面,进口设备和技术的产出率一般高于国内供应的设备和技术,进口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对于经济转轨国家同样是极其重要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改革时期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走高。例如,利用扩展和改造过的费德模型来研究1969年至1999年间贸易与上海市GDP增长的关系,可以看到,1977年以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极不稳定的,有的年份甚至出现负相关;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出口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以及进口的产出效应的总和均为正值,并持续上升;特别是在1992年以后,贸易对上海市GDP增长的贡献率已提高为10%~15%。(注:陈智远:《贸易与增长经验研究》,载《世界经济文汇》,2001年第5期。)更值得注意的是,转轨国家必须利用动态比较利益,通过国际市场用国内富裕、廉价的资源生产的产品,换取稀缺的、国内相对价格较高的生产要素,促进本国经济结构的提升。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之间互动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渠道是国际资本流动。资金严重短缺是所有转轨国家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积极引进外资,弥补资金缺口,在转轨初期对缓和资金供求矛盾有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借入外资的正确利用,可以在较短时期内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在转轨时期争取经济加速增长,它所形成的生产能力为以后偿还本息提供可能性。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在转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以及在经济改革方面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更是不可忽视的。跨国公司在转轨国家的经营和发展,使国内企业学习到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吸收、消化和创新,有可能将积累的“默会性”市场经营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成转轨国家企业特有的比较优势,从而在一定时期后出现对外直接投资甚至向发达国家投资的有利条件。
融入经济全球化对转轨国家经济运行的这些积极效应,将使经济转轨能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可有较多的资源用来补偿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转轨成本,包括新制度的实施成本和新旧制度交替的摩擦成本。同时,国内经济体制的顺利转型,是对外开放能够对国内经济运行产生积极效应的基础性制度条件。企业的市场化趋向改革不断进展,才能产生和扩大接受国际市场的信号并做出正面的行为反应的经济主体,使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经济交流中积极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具有越来越广泛的载体;国内市场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机制的逐步确立,使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得以在国内正常地比较充分地传导。这样,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具体表现即对外开放与经济改革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转轨国家在转轨时期保持改革、开放、发展、稳定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趋势。
总之,融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不论在制度变迁和创新方面相互促进的牵动效应,还是在经济运行方面相互作用的产出效应和溢出效应,都不会一步到位的。而且,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良性互动趋势的出现和保持,也不是单独依靠市场力量就能实现的。世界经济中各种经济主体所能得到的信息极不对称,市场结构又是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的,转轨国家政府作为新制度的主要供应者和宏观经济的调控者的作用不可或缺,它的正确决策是形成上述良性互动关系的必要条件。
国际分工中地位的“边缘化”
国际贸易仍是转轨中的俄罗斯融入全球经济的主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下滑,但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使相当大的一部分国内生产总值要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实现。出口对国内经济的产出效应是明显可见的:出口部门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出口支持着一系列工业部门的生存,并缓和了转轨时期的经济、社会矛盾。
不过,出口部门的积极效果是十分有限的,燃料和原材料部门的片面发展和出口,不能发挥应有的技术上和体制转型上的溢出效应。因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出口严重依靠燃料和原材料,而这些部门的技术设备是在改革前建立的,转轨时期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改造;同时,这些部门大多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没有走在非出口部门的前面;而且,出口的目的主要是依赖对丰富资源加紧开采和输出来维持国内急需的外汇收入。由于70%的设备已经陈旧,依靠不断增加燃料和原材料出口的“边缘化”国际分工方式难以为继。据俄专家估计,要在今后避免国内市场出现燃料短缺,需要对燃料经济综合体增加50%的投资或者至少减少15%~20%的出口。(注:[俄]В.奥波列斯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俄罗斯经济》,载《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2001年第3期。)
为了使贸易对转轨国家经济产生持续的产出效应,其进出口必须具有溢出效应,才能够实现动态的比较利益。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内产业长期处于封闭的被保护的环境中,缺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转轨开始时,资源密集型产品在俄出口结构中占主要地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消极地适应在国际市场上静态的比较利益,而不着力进行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的提升,将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边缘化”,不仅使出口的增长越来越困难,而且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制于极不稳定的燃料和原材料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学家往往将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走势作为预期俄罗斯经济进程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不能在利用国际市场实现动态比较利益方面有所作为呢?这就必须考察它的转轨模式和政策。俄罗斯经济学家认为,实行俄改革模式所形成的“伪市场经济”,使国家在世界经济迅速全球化的20世纪90年代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已经是没有任何异议了。(注:[俄]Л.勃良赫曼、М.克罗托夫:同前引文。)提出,俄决策者出于对资本主义的教条主义理解,以为市场经济=经济活动的自由化+所有资产的私有化+对社会需求的严格限制政策,从而在转轨初期立即实施进出口贸易的自由化,使国内有望在近期内经过改造提高竞争能力的产业,在国外产品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的冲击下,迅速减产并濒临崩溃。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政府是否应该实行必要的产业政策,在俄罗斯一直是有争议的。有人直到现在还认为,这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过,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政府对企业过多的直接行政干预是有害的,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国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却是后进国家实现赶超任务所必需的。连西方的新古典经济学家都不否认后进国家对幼稚产业保护的必要性。在现实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尽管比较利益仍是国际分工的基础,但拥有比较优势的后进国家,并不能无条件地在国际市场上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而获利。因为在现实的世界经济中,不像斯密和李嘉图所假设的那样,只有两个比较优势不同的国家,而是有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个后发国家要在国际市场上出售具有比较利益的产品,不仅必须与比较利益互补的国家而且与比较利益相似的国家进行竞争,因此,这种比较优势必须转化成绝对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得以真实地实现。不断地将本国具有潜在比较利益的产业转变成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产业,是一个实现动态比较利益的过程。在后发国家利益动态比较利益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和不断变化的;随着产业的成长,政府和企业的相对地位不断发生变化,政府的规制和扶助作用逐渐淡出,企业的主导作用逐渐完善(见表3)。
表3后发国家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市场的过程
进口替代阶段加速出口阶段对外直接投资阶段
竞争优势状态在要素水平从要素到产品处于相对
上创造转移稳定状态
政府作用引导与保护促进与帮助放弃控制
企业地位跟随与协商平等合伙人主导力量
俄罗斯的经济转轨却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立即放弃政府在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必要的调控,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仅限于资源采掘部门和资源密集型的原材料加工产业,连按功能/成本比的劳动力优势都无法得到实现,大量食品和消费品以及机械工业产品长期依赖进口。开始转轨的1992年,进口几乎完全是免税的。1993年以后,俄罗斯历届政府开始承认过早开放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试图在政策上进行调整,但由于扭曲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使调整的意图无法得到落实,收效甚微。
在控制进口方面,政府的调节余地极其有限。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经济的宏观环境极不稳定;为了使失去控制的物价上涨水平有所收敛,俄政府规定了卢布与美元汇率之间保持一定浮动幅度的“汇率走廊”。尽管对进口重新设置了关税,但是卢布的贬值速度赶不上国内的物价上涨速度,使外国商品大量进口仍然有利可图。而且,走私活动猖獗,更加剧了国外商品冲击国内市场的势头。
在鼓励加工程度较高的制成品出口方面,俄罗斯政府不断提出要求,但难以见效。例如,1996年初,政府曾经通过发展出口的联邦计划,规定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增加出口和提升出口产品的结构。计划提出将对商业银行向出口商的贷款提供政府担保;并积极参与有前途的出口项目的建设。同时,对出口通过税收优惠进行奖励;并提供信息、市场和咨询等服务。结果,该年的总统选举花费了大量预算资金,而出口发展计划在资金支持上被置于次要的地位。当年,按计划应在出口鼓励方面投资9亿美元,实际上只投入了严重贬值的1.1亿卢布。以后几年的预算,再也没有为鼓励出口拨出过专用的资金。(注:[俄]В.奥波列斯基:同前引文。)
政府政策不力,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俄企业也缺乏积极增加出口的动力。据俄罗斯经济学家提供的资料,在“伪市场经济”体制下,俄全国注册的非国有法人企业共有250万家,其中股份公司430家、商业银行1300家,还有几十家交易所;但是,一半以上的企业(150万家)是虚构的,它们没有决算报告,所提供的创办人是不真实的,并且不缴纳税收。(注:[俄]Л.勃良赫曼、М.克罗托夫:同前引文。)许多企业热衷于合法和非法的投机活动,对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既缺乏动力,也没有实力。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后期,只有5%的企业进行了设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注:[俄]Л.勃良赫曼、М.克罗托夫:同前引文。)这样的企业当然对政府的政策引导(即使政策是正确的)不能做出积极的反应。
引进外资和债务负担
俄罗斯进入转轨时期后,每年资本引进的流量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它在缓和俄罗斯资本供求矛盾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开放政策的不当和国内市场环境的扭曲,其应有的积极效应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且,造成严重的债务负担,甚至爆发金融危机。
引进外资对东道国经济的效应,是与外资结构和外资用途相联系的。在俄罗斯引进的外资中,直接投资的比例较小,以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提供的贷款等间接投资为主。2000年初,在俄罗斯引进外资总额中直接投资只占43.6%;一半以上为间接投资。并且,大量资金,尤其是以间接投资形式借入的贷款,被用于弥补预算赤字,或用于金融投机领域。在行政部门和货币金融部门占用的资金,到2000年初,仍占引进外资总量的32%,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部门(见表4);投资于实际经济部门的数量有限。引进直接投资的规模只占全球直接投资总额的不到1%。而且主要投向资源开采的燃料工业以及投资报酬回收较快的食品工业,这些部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大。至于作为国民经济技术装备部门的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只使用了外国直接投资的4.2%。因此,引进外资在提高俄罗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方面尚没有形成有力的促进因素。外资企业在东道国出口中的贡献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种作用,1996年外资企业产品出口占俄罗斯出口总量的比重不超过6.5%,而其进口额却占了进口总额的11%。
表4俄罗斯外资的用途结构(2000年初的资料)
部门外国投资其中直接投资
总额总额
(百万美元)%(百万美元)%
全部29252.9100.012757.3100.0
行政和货币9353.632.07.40.3
金融领域
燃料工业4258.814.92210.317.3
食品工业3166.110.82568.620.1
通讯业2673.89.12243.417.6
商业和餐1794.16.11312.910.3
饮业
机器制造1513.35.2533.14.2
和金属加工工业
运输业922.13.2682.75.3
保证市场700.92.4385.23.0
功能的商务活动
森林、木材678.32.3496.33.9
加工和造纸工业
有色金属642.72.2279.52.2
工业
资料来源:[俄]В.安德里阿诺夫:《外国资本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载《社会与经济》,2001年第1期,第93页。
俄罗斯引进外资偏重间接投资及其非生产性用途,即使直接投资部门也缺乏溢出性效应,使得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不能借助于国际资本流动而得到提升。严重依赖燃料和原料资源的出口格局,制约着出口规模的扩大,到了转轨的中后期进入国外贷款的还本付息高峰期,必然出现沉重的债务负担。目前,俄罗斯为此每年将向西方债权人支付数百亿美元,无疑加重了俄经济恢复过程中的资金困难。
而且,俄罗斯的外资结构中还有相当多的间接投资是以购买俄企业股票和各种证券的形式引进的。仅1997年一年的流入量就达6.8亿美元。(注:[俄]В.安德里阿诺夫:《外国资本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载《社会与经济》,2001年第1、2期。)这些资金在俄罗斯的资金市场上兴风作浪,进行投机性炒作。它们在市场行情出现某些不良征兆时立即大量撤出,成为引发1998年严重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导火线。
【关键词】GMR;应用前景;推广策略;分析研究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机遇。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鼓励科技创新。磁产业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经济全球化也对它有了深远的影响。而东方微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微磁)主要生产磁电子产品,GMR又是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它的发展对于磁产业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东方微磁GMR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国内GMR的发展现状,并就GMR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及推广策略研究,旨在为促进东方微磁乃至国内GMR的发展。
1 GMR发展现状
就目前而言,现在很多领域内都在使用霍尔元件。而随着GMR的出现,它的性能比霍尔元件更好,集成度更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逐渐使用GMR来代替霍尔元件。目前GMR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通过GMR衍生出来的各种二次产品比如远距离磁开关,用于测速的磁转轴,用于定位的磁感应器件等。而东方微磁主要生产巨磁电阻芯片薄膜,通过芯片加工成其他的二次开发产品,公司GMR的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2 GMR现状分析
2.1 GMR在技术层面的现状[4]
通常,每个产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过程。而东方微磁对于GMR巨磁电阻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公司拥有GMR的核心技术,对于GMR的生产薄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2.2 行业企业的经济形式[3]
对于东方微磁来说,公司GMR的生产技术方面已经处于成熟阶段,但是由于公司成熟生产才将近一年,经济方面才刚刚起步,它的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而且对于这个产业来说,国内这样的公司很少,能够掌握GMR这个产品核心技术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就目前在国内来说,公司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磁电子公司,前景一片大好。
2.3 技术创新上的突破
对于技术创新上的突破,首先,是东方微磁公司自主研发生产GMR的核心技术。其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实现了将7万多个GMR芯片集成在一张光盘大小的薄膜上。这是他们产品上的创新,其次是工艺上的创新。为了满足他们产品的高集成度,他们从美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引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创新方面不断与其他国家的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工艺,实现产品更好的生产。
2.4 社会的认可度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人们许多潜在的消费需求。众所周知,汽车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汽车各方面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GMR对于汽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配件。汽车内部各项指标的检测都离不开GMR,汽车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拉动了巨磁电阻的需求量。而现在人类也迈进了信息化的社会,各种信息的采集都涉及到巨磁电阻,GMR逐渐取得了社会上的认可。
2.5 国内外趋势研究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于磁产业,国内的磁产业才刚刚起步。而东方微磁生产的GMR在国内虽然是一枝独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能仅仅只是和国内的产业作对比,而是应该和全球的产业作对比。尤其是对于东方微磁来说,公司才刚刚起步,与国际接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3 GMR未来的应用前景预测
3.1 GMR的市场估值
随着人们对GMR效应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自旋子学逐渐兴起起来[1]。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提出:自旋子学科的发展及应用将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就意味着GMR将会对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将会不可限量。相比霍尔元件而言,它的性能较霍尔元件好,集成度也比霍尔元件高,这就使得GMR很受消费者喜欢,它的市场价值将会无法估量。
3.2 国内同行业竞争情况[2]
东方微磁于2015年磁产品才投入生产,而同行业的公司国内仅有几家,以中巨磁能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2015年11月成立,公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善,产品种类也较少,这就使得东方微磁在国内同行业地位就非常重要。而公司在技术层面上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目前生产的二次开发产品主要用于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工业控制及消费电子领域,而这一切也都基于GMR等磁传感器,这就使得生产的产品种类比较局限。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磁产品也将会随之大力推广。可以预测到,公司未来将会大力推广其他二次开发产品,拓宽磁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从而让公司走向世界前列。
4 GMR的推广策略
4.1 增加宣传方式[5]
由于东方微磁创立不久,企业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大。公司目前的宣传方式主要是线下宣传,而线上宣传方式很少,仅仅只能通过公司网址才能了解公司。公司今后可增加一些线上的宣传方式如微信、微博平台对其进行宣传,也可通过广告宣传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其二次开发的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方微磁,了解GMR巨磁电阻传感器。
4.2 采用公司品牌联合推广方式[6]
东方微磁目前虽正处在成长期,但国内生产GMR产品的公司数量不多,公司产品基本上垄断了国内同行业市场,若让其品牌GMR与其他品牌组成协作联盟,通过两个公司的品牌联合宣传,就能让两个公司的品牌更多的人了解它,这样也让两个公司实现了双赢。
4.3 进行销售促进
东方微磁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全资投入的,公司可与政府机构联合举办技术说明会、演示会等,这样可以让公司的一些产品效果得到直观呈现,可以引起潜在客户兴趣,同时通过所处行业专家的推荐来证明产品性能是最有效的广告,这样也可以间接宣传公司以及公司产品。
4.4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由于东方微磁运营时间较短,企业自身建设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等。企业需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公司制度,建立企业自身文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去购买产品,从而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松青,杨渭.巨磁电阻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15.
[2]孙岳军.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现状与前景分析[J].复旦大学,2009(10):23.
[3]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4):1.
[4]辛春来.行业分析的方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2005(5):2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社会交往人的发展
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过程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除了生命本质外,还有社会本质。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人的各种潜能获得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不断完善,人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发挥,人的社会关系不断趋向和谐完美,人的个性不断彰显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呈现不同的阶段。当前,人类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新的时代使社会生产、社会交往等都具有不同特点,也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一
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着,“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一切社会关系不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的概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交往”(Verkehr)有较全面的概括。就一般意义而言,交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互相沟通、相互作用、彼此了解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过程,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
马克思把交往与生产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揭示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因此,一个人若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和世界范围的交往,就会同无数其他个人甚至同整个世界进行普遍的交往,使个人摆脱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
交往的方式和水平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程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交往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必然推动人的发展进程。人们的交往形式同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相适应。当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改变,原有的交往形式必然或迟或早地得以改变,从而形成了有一定特征的交往形式的序列,“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的发展的过程性、上升性。人类的交往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交往。“虽然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较明显的人的关系,但他们只是作为某种[社会]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交往,如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农奴等等,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交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交往充满了物化、异化情形,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商品货币关系表现出来。市场经济又使社会交往日益普遍,伴随着普遍的物质交换,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关系得以丰富,为实现人类真正的普遍交往创造了条件。然而,商品经济时代又是产生“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第三个阶段是真正的自觉的普遍的自由的交往,是人类理想的交往形式。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普遍性“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是人的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总之,社会交往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也反映了人的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
二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将历史划分为民族的、地方性的历史和世界性的历史,而且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所导致的普遍交往的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而“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他们总是站在全球的高度来思考社会生产、社会交往和人的发展。
社会交往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交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社会交往包括交往主体、交往内容、交往手段等方面较之以前都有很大不同。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交往主体多元化。有社会主体、民族国家主体、集团主体、个人主体;有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有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交往除了个人之间、组织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还有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民族、组织与组织、民族与国家、国际组织与民族或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交往,等等。总之,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交往主体更加复杂化。同时,经济全球化使社会交往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全球化由经济交往拓展至政治交往、文化交往,还有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交流与碰撞。
而且,人类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使人类的交往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进而使得人们的交往范围、交往方式、交往水平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为全球性社会交往提供了实质性的基础,从而把人类的交往实践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了。长期以来,时空一直是限制人们交往的主要障碍。信息社会消除了具体的时空等天然的物质屏障,将不同时段、不同行业、不同民族国家的人们带到电子空间里进行交往,人类交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尼葛洛庞帝说:“在广大浩瀚的宇宙中,数字化生存能使每个人变得更容易接近,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心声。”而且,人们的交往方式进步了。以前,人们受时空限制只能进行直接交往,而且只能是近地空间的即时交往。信息化时代,人们可以凭借高科技特别是网络技术,克服种种限制,一个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而“随心所欲”地进行交往,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的交往。
总之,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天然的时间地域的限制,客观上造成了罗兰·罗伯逊所说的“世界的压缩”、安东尼·吉登斯所说的“时空压缩”、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保罗·维里利欧所说的“地理终结”等结果。由此,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依赖和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人们即时地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的交往,人也就从封闭走向了开放。
然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交往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交往中具有不平等性。目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控制着强大的资本和交往的主动权,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发达的高科技,一直占据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往往处于边缘和次边缘的地位,无法摆脱贫困处境。而且,经济全球化也加剧了世界政治单极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想借助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实现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治野心。同时,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与融合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推行文化霸权主义。
再如,网络交往有其负面效应。由于网络空间是一个人化而虚拟的空间,不存在时空限制和现实利益冲突,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倍感压力的人们就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网络虚拟交往中,这是不利于人的社会关系的正常发展的。因为,“作为人,我们需要可接触的存在来建立完整的联系,我们需要看到彼此的脸和手势,闻到彼此的呼吸”。“但是,简单的连线不会弥合任何东西,我们可以架设我们想要的任何桥梁,但如果我们不穿越它们并四处摸索,这样建立起来的联系将没有任何意义。”
三
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是双重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冲破了狭隘的民族地域的局限,使人从地域性的存在转变为全球性的真正普遍的存在,大大加速了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进程。“世界历史性个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普遍交往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为经济基础的。在前市场经济阶段,人类生存于彼此隔绝的狭隘空间,人的普遍社会联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的社会关系也没有真正丰富起来,人的发展受到狭隘人群共同体的局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和交换的扩大,人的活动的普遍性、独立自主性才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人在其现实性上才具有了世界性普遍联系的类特性。同时,普遍交往是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特征,也是人的有效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径。因为交往体现的是人与社会、群体与群体、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往,人们就可获得不同的社会关系。而且,不同的交往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特性怎样发展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们超越地方的局限性还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决定于世界交往的发展,决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区在这种交往中所处的地位”。只有开展普遍交往,人才会拥有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普遍存在,人们逐渐摆脱了民族文化的局限,在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中接触、了解甚至吸收各民族文化,使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人是文化的动物,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而且,“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塑造自身,用不同的经历来拼凑他们的身份特征,他们依赖的不仅是自己本民族的,而且包括他们从大千世界获得的知识、体验及对他们有用的信条”。
其次,经济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在积极推进人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的生存发展困境。拉兹洛认为:“我们慢慢地接受了发生在我们周围的那些引人注目的不公正,而这些不公正不可避免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因为,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普遍的全面的经济联系的同时,造成了具有异己性的物化社会关系的全球扩散,这种异己的物化关系是支配人、控制人、统治人的强大力量,导致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泛滥,造成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在当今世界,货币拜物主义盛行。在资本主义社会,货币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唯一纽带,成为生产的唯一目标,成为物质财富的唯一代表。
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世界,其负面结果则是人生活在一个“网络虚拟社会”中,人们只是借助于抽象的数字、符号建立起各种社会联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与这个现实世界的真实联系,导致人的抽象化。而且,信息的变动性,人际交往的间接性也将使人们在心理上体验到新事物的强烈易逝性和瞬间性,历史感随之淡漠或消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化,情感逐步淡漠。
而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普遍的经济联系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有均等的受益机会,贫富悬殊使得每一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处在不平等的起点上,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的发展空间与机会明显要大于发展中国家的民众,而有些人因此而成为“边缘人”,即使在今天,在某些经济落后的民族国家,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一些人尚未从饥饿和贫困中摆脱出来,其基本的生存问题都得不到解决,他们的发展问题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个体、群体与类之间的关系复杂化。经济全球化使个体自主意识大大增强,也使整个人类的科技实力、生产能力、交往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有根本性的提升,而且使个体与类具有强相关性。在当代的全球化阶段,个体与类直接相关,加强了个人与整个世界的互动关系。个体已经开始跨越群体的中介,直接地和整个世界的人们直接发生着关系。特别是在网络世界里,个体的能力、个体的主体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个体对类的影响力增强、局部事件对社会整体的影响力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个体与类之间的复杂关系中包含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问题。由于个体的行为使类遭受的危害加大,并且难以预知。而且,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个人发展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增强了,人们的命运得极其不稳定,似乎有瞬息万变之感,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往往使人很容易迷失自己。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四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交往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顺利推进经济全球化,使历史顺利地向世界历史发展;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消除群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个人发展的畸形局面,人们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社会交往的水平。
第一,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品质和能力。
社会交往品质是人的品质表现之一,是人们对于社会交往内涵、实质、地位、作用等方面认识和实践程度的根本所在。交往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的交往思维和交往实践水平的高低。为了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水平,开展积极的自觉的交往活动,抑制消极的自发的交往,必须提高人们的社会交往品质。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在社会交往中才有可能,而且,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人们应充分认识到社会交往的重要性。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运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们之间的交往方便而快捷,社会的普遍交往已成为一种趋势,任何个人、组织和民族国家都无法也不应该阻挡它,因此,应主动地参与到普遍交往中来,在普遍交往中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遇。同时,要有正确的交往理念,如:在各民族、国家、集团之间的交往中要培育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意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如何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使人类朝着共同发展的目标前进,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任何国家要想生存和发展都无法拒绝经济全球化。而且,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民族、国家、集团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共同利益日益增加,人们的活动具有了极强的相关性,人类真正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霸权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都不利于全人类的和平共处,不利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更不利于本国的发展。由此可见,正确的交往态度、交往意识、交往理念都能体现人们较高的交往品质,都能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创新社会交往规则。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规范。适应全球性社会交往的需要,原有的规范和准则体系已经不可能发挥正常的功效了,必须实现变革创新。因此,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规则创新,无论是对各个国家而言,还是对人类社会整体来说,都是需要引起注意和重视的问题。规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也是一定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类交往实践活动有了质的飞跃,这就需要有新的规则来调控。
当前,由于不公平的经济规则,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交往中矛盾和冲突加剧。因此,同志指出:“国际社会应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努力营造长期稳定、安全可靠的国际和平环境。各国应加强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改变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经济全球化达到共赢共存的目的。”目前国际社会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不仅影响着全球交往的顺利开展,而且也表明全球交往规则存在着很大漏洞。当然,全球性的规则创新已经开始了。如多种多样的国际公约不断产生,纷繁复杂的国际规则不断制定,各集团之间的条约不断增加,各国内部的制度改革不断进行,等等。国际规则无非是国家间游戏的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游戏规则是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与游戏参加者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国际规则的调整势在必行,不仅包括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规则,也包括信息世界的规则。如: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如果各地区、各民族都只遵循自己特有的习惯和规范,网络信息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人们必须构建彼此都能理解并遵循的规范,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信息社会,也才能真正对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发展中国家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政治哲学;民用航空;全球化
政治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哲学的方式关注人类的政治生活,追问的是政治事物的内在本性,探究的是政治事物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政治事物的好与坏、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反思获得真正的知识。政治哲学历来是作为规范理论而与认知理论相区分的。作为规范理论,它的核心是讲“应当”[1]。政治哲学要探寻判定政治事物的价值标准,或者说为寻找这种价值标准提供最终根据。
自20世纪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范围内的政治以及与政治密不可分的经济生活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世界经济体系理论和结构主义观点来看,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在本质上是国际劳动分工模式的变化,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冲突的结构性变革的历史过程[9]。由于种种理论上的和历史上的原因,政治哲学在一系列事关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生活之根本的问题上还缺乏系统而有力的理论[2]。因此,建构起一种适应现今政治经济生活的政治哲学理论,不仅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非常重要,也对指导当今中国民用航空企业的全球化战略非常重要。
一、政治哲学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建构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以政治的方式体现出来,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存方式。更为重要的是,20世纪下半叶以后,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速,与以往的时代相比,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最具历史意义的时代特征[10]。在这样一个社会生活急剧变动和各种问题相互交错的历史时期,人们迫切地需要有为社会整合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政治理念的政治哲学,去发挥它对社会的导向和规范作用。政治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复兴无疑会波及变革中的中国社会[4]。因此,作为中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的灵魂和指导思想的哲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进行一个同这一伟大社会工程的需要相适应的哲学理论变革,其中就包括政治哲学的重建[11]。
1.政治哲学关于全球化的思想没有偏离认识论轨道
政治哲学是在人类解放的主题下展开的,其立足点是社会化的人类[1]。政治哲学的实质就是政治价值观念的建构,政治哲学要为合理的社会秩序的建构提供理念基础。中国当代政治哲学就是要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秩序的政治建构提供理念基础。当代中国社会的最深刻变化主要就是由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造成的。因此现在需要建构的就是一种同全球化和市场化相适应的社会秩序,这种秩序包括外在的社会秩序和内在的心灵秩序[4]。外在的社会秩序就是要建立和实施一种全球化的战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结构和效率的优化。内在的心灵秩序,就是要适应全球化的趋势,具有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维。政治哲学就是要探讨如何建构全球化政治经济生活新秩序,以及建构这种新秩序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正义原则?我们将如何获得这种正义原则?其核心就是探寻一种能够引导和规范新生活的正义理念[7]。
2.新的全球化思想已与过去传统的政治哲学有所区别
对于极端流派而言,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通过资本输出在全球的胜利,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5]。而对于怀疑论流派而言,现在所谓的全球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它最多表明当今的世界经济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在区域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化只是意味着自由主义预言的全球化正在终结。而对于西方一些变革论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彻底改变世界的变革力量,它从根本上导致了社会、经济、治理的制度以及世界秩序的变革[12]。
从世界经济体系理论和结构主义观点来看,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在本质上是国际劳动分工模式的变化,全球化只是国际劳动分工模式在来自贸易的收益、市场竞争的收益以及技术创新的收益驱动下不断扩展和深化的必然产物,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富有冲突的结构性变革的历史过程。因此,全球化的本质特征不应当是简单的贸易的全球化、生产的全球化或市场的全球化以及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而是一种建立在国际分工不断扩展和深化基础上的结构变革[6]。
二、世界民用航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特征
1.全球民机市场已形成基本稳定的竞争格局[3]
(1)干线飞机市场双寡头垄断
世界民用飞机的垄断态势正在不断得到强化,尤其是在干线飞机领域,全球干线飞机市场几乎被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这两大巨头瓜分。目前在国际民机市场上,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占有绝对垄断地位。近年来的数据看,两家公司占有着全球近70%的民机市场份额和近乎100%的大型干线飞机份额,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的产品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系列。俄罗斯图波列夫和伊留申联合体研制的图-204和伊尔-96等干线飞机主要市场被局限在独联体国家范围内。
(2)支线飞机市场酝酿新格局
目前,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庞巴迪公司已经成为支线运输机领域的“双雄”,其中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90-100座级的支线飞机中占有45%的份额。它们的产品在技术与市场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中国、俄罗斯、日本提出了支线运输机计划,以期打入世界运输机市场。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在其干线飞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也有意进入大支线飞机市场,这将导致这一市场段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2.全球民用飞机产业发展呈现众多新的演变趋势
(1)民机制造已高度专业化和国际化
目前,全球民用航空产业逐渐形成以特大型企业为核心,主系统承包商与分系统承包商和部件供应商关系更为紧凑的航空产业体系。其特点是:民机整机制造企业高度集中,呈现寡头垄断态势;机身、机翼、起落架等机体结构件,发动机以及重要的机载设备等大部件和系统供应商相对集中,呈现国际化分工;其他机载设备和零部件配套企业相对分散;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合作;系统集成商将主导产业转移,成为决定商用飞机新产品研发的重要力量。
(2)主制造商逐步优化业务结构
上世纪末以来,世界航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民用航空制造业继上个世纪90年代大整合后又一轮的结构性调整正在进行。世界顶尖飞机制造商逐步优化业务结构,“弱制造、重服务”的趋势日趋明显。主制造商不断出售自己属下的制造生产单元,甚至不再保留这部分制造能力,自身承担的制造生产工作量越来越少,同时不断扩张服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服务在全部业务中比重正呈现越来越重。同时,飞机配套的采购也逐渐由单个产品向完整系统交付方式转换,从电子到机械甚至材料领域,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家转变为系统级供应商。这种主流的“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超出以往“主机与配套”模式的关系,更加强调双方商务契约内涵的变化。
(3)产品开发模式日趋成熟
从民用飞机研发组织看,民用飞机工业已经形成了分工协作的产业格局,采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全球合作模式开发产品。在这种模式下供应商既要承担风险,也将分享利润;而项目的发起者则抛弃了传统的飞机制造商的角色,变成“大规模供应链集成商”,将一个全球分散的设计和制造商团队整合成一个高度复杂和组织严密的系统,通过网络和系统集成商处于一种实时交互环境中,在不同的时域共同设计飞机的各种分系统。这种模式的产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民机制造业投入大、周期长、资金密集等高风险的特征应运而生的,在民用飞机产品开发中广泛应用。
三、世界政治经济大环境下的中国民用航空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融入全球经济,有利于中国民用航空企业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发展民用飞机汇聚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等优质资源创造条件。一是我国经济总量已占全球7%以上,外汇储备占全球储备近三成,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中国民用航空企业发展民用飞机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二是我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有利于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和适航壁垒,为民用飞机项目开展国际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我国经济发展催生国内航空运输市场快速增长,众多全球知名企业与我国开展民用飞机国际合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将有利于国际资源、要素、人才向我国民用飞机产业聚集。
1.实施市场化建设方略
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有效配置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着力培育技术创新、资本运作、成本控制和长期竞争等能力,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在市场中形成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实施集成化建设方略
要通过集成化发展,注重在原始创新的基础上,集成国内外先进技术、成熟产品和优势资源,注重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突破制约大型飞机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主制造商应有的核心技术和能力;整合公司内部资源,创建精干高效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运用系统工程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公司管理效率。
3.实施产业化建设方略
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开发民机系列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向上下游延伸,形成民用飞机设计集成、总装制造、客户服务、金融租赁、维修改装、转包生产等较为完整的业务链,实现产业化发展。
4.实施国际化建设方略
要与国际市场接轨,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和设计制造手段,按照国际通行的适航管理要求开展适航取证工作;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特别是在市场、供应商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注重利用和集成国内外成熟产品和技术;塑造自主品牌,增强企业信誉,争取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四、结语
一般而言,政治哲学是对于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在政治生活发生重大变化时期,这种哲学反思尤为重要。在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用政治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政治经济大环境作深入的哲学思考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哲学思考可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民用航空企业及时准确地把握世界经济大潮,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与时俱进,更好地实施全球化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岩.政治哲学-理性反思与现实求索[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张庆伟.以技术创新推动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Z].2010.
[4]王南.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Z].2009.
[5]吴晓明.政治哲学与社会现实[Z].2004.
[6]黑格尔.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7]王卓娅.全球化背景下的政治哲学与中国研究[R].中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11-09.
[8]孟锐峰.马克思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的超越.
[9]刘元春,李煜.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一种结构主义的观点[Z].2009.
[10]乌・贝克,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11]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营销,企业
一、绪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将纳入全球经济之中,全球将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中国在新世纪里的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取得了重大成就。
目前,中国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自1978年以来,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己达30多万家,实际利用外资2500多亿美元,引进外资对弥补我国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和经济发展都十分有利。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正把传统工业和技术成熟的部分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即使是某些高技术产业,也力求扩大和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大量吸引和利用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另一方面,遍布全球、发展迅猛的跨国公司日益成为我国与西方大国进行经济合作的载体,我们可以利用它扩大出口,把中国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加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负面影响,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发达国家已经在经济、科技、金融、贸易等领域占巨大优势,并力图维护不合理、不正当的世界经济竞争秩序,这必然会使发展中国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伴随着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不断壮大,发展中国家成本不断增加,也伴随着发展中国家付出沉重代价,这些代价包括发展中国家因对外贸易的不平等条约而蒙受的损失,向发达国家支付的外债本息,为取得科技成果和其它知识产权而付出的代价,以及发展中国家因世界资本市场的动荡而遭受的损失等等。要想消除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市场的微观主体企业就应该保持活力,而市场营销无疑是保持企业活力的重要手段,市场营销是企业为将其产品或服务以营利的方式出售给它的顾客所采取的所有方法,因此中国企业要回应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在全球性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实施全球化营销。
二、全球营销的相关概念解释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扩大与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2.国际营销
国际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国内营销和国际营销定义的唯一区别在于国际营销活动是在一个以上国家中进行的。
3.营销全球化
所谓营销全球化,是指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的营销战略,强调需求的相似性,忽略需求的差异性,认为生活在不同国家的居民具有大致相同的消费者倾向与偏好,更乐于接受相同的产品,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实施标准化的营销管理。其特征可以简要归纳为:市场需求无差异、目标市场与资源配置全球化、营销决策集中化、产品生产标准化、营销策略组合统一化、营销绩效考核全球化。
4.营销本土化
所谓营销本土化是指企业在跨越本国国境在多个国家乃至全球开展营销活动时,按照地理位置、国籍、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等标准来细分国际市场,重视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努力适应各国的市场环境。它奉行“多国设计、多国生产、多国销售”的新营销思路,其特点是:采取目标市场多国化差异性战略、营销决策的分散化、产品生产的差异化、资源配置的当地化、营销策略组合的差异化、营销绩效考核的当地化。
三、中国企业实行营销全球化的必要性
1.经济主体合作和竞争共存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此时的竞争日益纵深发展,竞争主体将日益国际化、集团化,中国企业不仅要面临本国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外国跨国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大型的跨国公司。但同时,加入WTO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将在更深层次上于潜移默化中给中国企业灌输市场运作的观念,学习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中国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此外,加入WTO还有利于强化中国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中国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由于中国企业面临的外在竞争压力大大增加,这将强化竞争机制,激发企业的竞争意识,促进国内企业注重研究开发和加大品牌的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还会加速企业改制、重组、兼并、联合进程。总之,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此外,中国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和跨国公司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关系,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是中国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全球的销售网络的一个捷径,不同跨国公司合作,中国企业就很难在全球的经济主流、主要的销售渠道、主要的生产环境当中占据自己的地位,这是一个大战略,也是一个大环境。因此中国企业应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竞争新路子,而竞争和合作应多层次,既有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也有国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既有横向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合作与竞争,也有纵向的同一行业内上下环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信息化使世界成为地球村,WTO使各国相继撤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经济进一步自由化。同时,企业借助兼并、合并等方式,使资本进一步集中,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更为广泛。集中后的企业更注重自身综合利益,不以击败对手为目的,更何况,击败对手并非易事,往往可能两败俱伤。因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竞争,将体现互惠互利,共存共荣,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当然,是在竞争基础上合作。
2.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
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适应并引导着市场需求,决定着企业的业务流程体系和产品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赢得市场份额的根本所在。而企业技术优势的发挥离不开企业管理上的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根据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根据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和优化企业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过程。下面侧重从营销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两方面探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据美国国际电信联盟和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互联网上的交易额1996年为30亿元,1997年为134亿元,1998年为313亿元,预计1999年将达到710亿美元,2000年将突破2230亿美元。到2010年网络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值将达到42%。网络营销极具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企业营销的主流。在我国,网络营销起步较晚,直到1996年,才开始被我国企业尝试,但它已逐渐改变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传统的营销管理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厂商理论,即企业利润最大化,实际的决策过程是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反向营销控制,这样一个单向的链,没有把顾客整合到整个营销决策过程中,它实质是将厂商利润凌驾于满足消费者需求之上。而网络营销却与之相反,网络的即时互动性使顾客能够参与到营销管理的全过程,在确保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使得卖者与买者的界线逐渐模糊,把消费者真正整合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去,并使得营销策略中的4P组合将会有很大的改变: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淡化、宣传和销售渠道统一到网络、减少了中间环节进而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因此为了适应Internet这一迅猛的发展形式以及带来相应的变革,网络营销开始建立在4Cs之上: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consumer' s wants and needs),满足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所需的成本(cost to satisfy wants and needs),顾客购买方便性(convenience to buy),顾客与企业的沟通(communication)。因此网络营销的兴起,使得传统的营销组合发生改变,它越来越受到营销者和顾客的青睐,标志着市场营销的重大突破。
此外,加入WTO以后,随着外国企业大量抢滩和登陆中国市场,外国企业对本土人才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它们必将会引进许多高素质的人才,这样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将会十分激烈。外国企业为员工和管理人员提供优厚的工作报酬,良好的工作环境,唯才是举的提拔制度,随着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中国企业原来有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许多优势如住房分配职工福利及医疗保险等不复存在,这种双重压力将会使我国企业在这场人才竞争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
3.经济安全和法律法规的制约
加入WTO以后,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一方面国际惯例将成为约束与规范行为的重要依据,对于企业来说,遵守国际惯例不仅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与国外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基础,而且也是规范企业自身行为,充分获得国际市场利益的保证;另一方面遵守有关协定和条约,例如,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协定,中国企业必须确定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以任何形式出现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都将受到课以罚款,责令退出国际市场等严重惩罚;再有一方面,中国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依法经营观念,企业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不仅要遵守本国法律,而且要遵守相关国家法律。此外,经济全球化使世界所有国家(地区)共同处在机遇、竞争、风险的环境中,由于全球的经济、政治、民族、宗教、,人口、军事等等复杂因素的变动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包括我国在内的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直到现在,金融危机在中国人心目中仍然有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因而从现在到以后比较长的时间内,中国市场的金融安全、技术安全、产品安全、劳务安全等等方面必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冲击。
四、现行中国企业全球营销存在的问题
2000年3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就明确地提出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十五”规划提出,扩大内需仍然是今年五年内的重要任务,并且把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这就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发展市场营销,必将有力地促进市场发育,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当我们以跨世纪的眼光去注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时,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仍是薄弱环节。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从观念、管理体制到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有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地存在着,不能适应跨世纪市场营销的内在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日益激烈的竞争。
1.市场营销观念落后 不少企业仍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这些企业主要致力于扩大生产,寻找资本和资源,提高效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即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他们把企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销售范围上,却忽视这样一个道理:以生产为导向,在一个时期可能会成功,但从竞争角度来讲,脑子里装着市场观念的企业,才能长期占领市场。此外,一些企业的合法经营者由于未实施企业改革,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自主权没有落实到位,其行为常常受到各种非市场因素的干扰和制约,致使部分企业思路不宽、活力不足,没有强烈的市场营销意识,生产经营存在困难,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薄弱环节,还有一些企业经营者甚至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在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素质上下功夫,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先进、科学的市场营销观念,不能充分、灵活地使用经营白主权,在全球市场竞争中显得极为被动.
2.缺乏市场营销战略意识
国内不少企业没有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此类企业容易过度多元化、在行业内大打价格战,这是一个埋葬自己的短视行为。企业的经营者忙于事务性工作,疏于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战略。这样的企业往往缺乏生命力,没有发展前途。发展市场营销,必须从战略上关注营销环境、观念、行为的变化发展,就是要有大市场营销谋略。但是不少企业及经营者不注重了解市场信息,看不到市场的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小生产意识浓厚,只满足干本地狭小市场,缺乏主动开拓的精神,还有一些企业和经营者无视国家宏观调控,无视法律法规,无视市场发展变化,一味贪求“做大做强”,短期内迅速膨胀,但因缺乏科学的整体营销战略与决策,最终萎顿而亡,招致损失,还有很多企业不是利用市场营销战略去统领企业的产品开发、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整体形象塑造,而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广告宣传、推销产品的压面上。
3.盲目实行营销战略
有些企业虽然也考虑发展战略,但其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内外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之上,而是喜欢效仿别人。尤其是在企业进入新产业的问题上,缺乏独立判断,市场调研没有被充分重视,市场预测缺乏量化分析和动态分析,营销计划和决策缺乏科学性,总在亦步亦趋,致使许多同行业的企业发展战略极度雷同。一些企业对货源供应、销售渠道、国家行业政策和消费需求的过去、现在和趋势都不甚了解,只凭经验、感觉或领导的好恶来投资、投产、购销,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一些企业在经营指导思想上,对市场形势没有科学评估,容易固步自封,不注重科技进步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经受不住市场波动,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其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不够合理和科学,不适合国情。最典型的是许多企业不顾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脱离实际,追求目前条件尚不具备、不适用的高技术,其实高科技同时蕴含着高风险。企业战略是基于特定企业的战略,要因时因地、因企业而变化,不能盲从。
4.营销道德观念淡薄
法制意识不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市场竞争缺乏规则和秩序,是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突出问题。一些企业无视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无视法律法规,在政策空隙中展开种种“寻租”活动,侵占国家利益;一些企业和个人唯利是图,毫无营销道德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一些企业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经营非法产业和项目;利用各种非法手段如虚假广告等从事经营活动,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声誉;一些行业的企业利用特权进行垄断经营或强制性销售,以欺行霸市手段操纵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所有这些,严重损害了正当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五、中国企业实行全球营销的对策
1.树立企业全球营销观念
全球化的观念就是保持全球视角,企业营销管理者应突破人性上的“闭”,在企业战略导向上从“母国中心导向”转变为“世界中心导向”,企业应该将全球市场看作一个市场来对待,以相同的市场营销原则来分析和对待这一市场。经济全球化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界限日益淡化,它将国际市场“搬”到了国内,企业虽没出国,却同样面临国际产品的压力,国际对手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在充分考虑成本、自然资源、法律、竞争、销售等多种影响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营销决策,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具有全球视野。我国企业若树立全球市场营销观念,将视野由全国扩大到全球范围内,将发现更多的市场机会,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因此,我国具备实力的企业应是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并重,当今世界的生产能力,从总体上来说是相对过剩的,我国这些企业必须着力占领国内市场,同时主动“走出去”,了解国际技术的变化,国际产品的变化,国际消费者的变化,国际竞争手段的变化,以拓展国际市场。为此,我国企业要树立全球市场营销观念,从市场延伸观念转变到全球营销观念,正确对待本国优势和外国优势,跨国公司的核心市场不再是本国市场,也不是某一个国家市场,不应将外国市场看作本国市场的延伸,进入外国市场不再只是为了解决剩余的生产能力,公司选择进入任何一个市场都是为了战略上配合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设计一个高度开放、面向全球的营销组织,并且能够完成三项任务:一是完成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任务,能够利用各地资源为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营销效益服务;二是完成占领多个目标市场的任务,能够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在多个目标市场上稳步快速发展;二是完成多种方式进入目标市场的任务,适应出口贸易许可合同,国外直接投资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2.全球目标市场定位和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同样是公司开展市场营销的开端和核心,公司国际营销计划的标准化或者本土化程度最终决定于选择怎样的目标市场。营销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的重要性,采用适合公司经营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细分方法,根据公司的内部资源、竞争策略、战略目标和各细分市场的特点、该细分市场中的竞争状况等条件选择适合公司的全球目标市场。公司的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确定依赖于公司得到的市场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全面正确的了解市场和理解市场才能有效地利用市场和开发市场,所以有力的全球市场调查研究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基础。正确和全面的市场调查和研究不止有助全球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而且在之后的营销活动中有助于营销计划的当地适应性调整,从而避免了营销计划的错误。选择全球目标市场则是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应采取的一个重要步骤。全球目标市场是在全球市场细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的,全球市场细分战略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全球性市场细分战略。这是通过人口统计指标,消费者购买习惯与变动,寻觅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以此基础划分为需求相同的细分市场,这种需求的相同是建立在各国文化的趋同化基础上;二是国别性的市场细分战略,主要依据各国地理位置、国籍、各国文化的差异性将国际市场细分成不同需求的国别市场;三是全球混合型的市场细分战略,既根据各国需求的共性,又依据各国需求的差异性市场细分,针对全球性市场细分战略。可选择的全球目标市场战略亦存在三种:一是全球目标市场战略。诸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公司便是依据各国消费者需求的共性,以全球为目标推出相同的产品及实施相同的营销战略与策略;二是国别目标市场战略。
3.创新企业营销模式
企业应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有选择地创新营销模式。现在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运用成熟的营销模式主要有: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品牌营销、文化营销等。网络营销是借助联机网络、电脑通信、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网络整合营销不仅强调 “多种工具,一种声音”,而且强调顾客的整合,以“顾客为中心”实行目标管理;另外它还强调企业与顾客的互动 (即顾客主动参与营销过程,企业积极与顾客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将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商务交易,在经济活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自己的网站,提供在线服务。企业还可将网络营销和品牌营销结合起来,如企业可以通过网页的设计,突出品牌宣传,树立整体的企业品牌形象,建立顾客忠诚度,实现市场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网络营销和品牌营销结合的同时,也要渗透进文化营销的理念,把企业的活动上升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从产品的文化营销到品牌的文化营销,最后到企业的文化营销,企业不是卖产品而是卖企业的文化。此外,如今环保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美、日、新加坡等国环保法规日益完善和严厉,绿色壁垒应运而生。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不断提高。我国企业应当引进绿色营销的理念,将绿色营销贯穿从开发、定价到促销的每个环节。绿色营销就是企业根据绿色市场需求和其它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因素,制定并优化营销组合方案,它不仅要企业对人、才、物、信誉形象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到重要位置,使三者有效结合产生绿色效益。
4.加大我国企业品牌建设
当前中国企业的部分产品产量在全球产量的份额不断增大,质量也有所提高,因此我国产品主要不是质量问题而是品牌问题。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我国企业要加速国际化进程、拓宽发展道路就必须创建自己的国际品牌。我国企业培育国际品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强化品牌创造意识是根本。我国企业品牌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品牌意识淡薄,因此品牌建设首先要解决意识问题,要在企业全体员工中树立创品牌保品牌的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以此观念指导并监督企业的各项活动,同时树立品牌第一利润其次的信念,不为短期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做到坚持不懈创品牌维护品牌扩展品牌。 品牌定位突出特色与个性。目前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日益增多,而且品牌林立,企业必须赋予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以某种特殊性,使之与其他品牌与产品明显区别开来,从而被消费者认知并接受。实现品牌本土化。目标市场风云变幻非常复杂,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和市场特征就不同,有时甚至差别很大,所以,实现本土化首先要对目标市场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前提下,采用适当变量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使产品从外观设计到商标设计,从内在质量到外在功能都适应当地市场的需要。此外,还需要培育国际品牌。事实上,跨国公司也正是凭借其全球知名度品牌牢牢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消费者。而对全球竞争,中国企业需要建立和维护一个强有力的品牌,更需要可以到国际市场上一比高低的世界级品牌。国际化品牌战略的实施是国内企业击败竞争对手,走向全球的关键。
六、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我国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首先必须是观念创新,因为观念意味着思想,意味着行动指南,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只有这一环节处理好了,市场营销其它方面工作才能做得更出色更有实效性。当然,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同类型的企业不要盲目片面地追求营销模式的创新,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创新营销模式。但是,经济全球化牵涉面广,情况复杂多变,所以文中提出的对策不可能解决我国企业市场营销中所有的问题。随着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定会有更多的营销理念和模式出现,我国企业应始终以创新的精神来解决市场营销中所出现的问题,这样企业才能得以永久生存。
参考文献
[1J张香兰.面对全球竞争的企业营销对策[J].经济师.2002(3)
[2]袁红林.营销悖论:全球化?本土化?[J]当代财经.2001(10)
[3] 杨宇.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和对策[J].经济视角.2005,(05)
[4] 田旭.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企业营销观念体系的重构[J].商业研究.2004,(21)
[5] 郑宏.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营销战略的探索和思考[J].数控机床市场.2005,(09)
[6].邹再华,华莎巨变时代的企业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7]. 闫玉娟.浅谈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企业营销创新[J]. 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关键词】贸易模式;适用性分析;国际产品
世界范围内的产品生产越发标准化以及生产技术的进步,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成为可能,即中间产品的生产或加工可以单独进行。这使得生产者能在更广阔的空间内选择生产地,更灵活的安排生产计划。
另一方面,世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交通和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大降低了世界市场的贸易成本。这使得在部分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生产中间产品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促使生产者愿意并且希望在这些国家进行中间产品的生产,来获取更高额的利润。
上述两点使得中间产品生产外部化成为趋势,使得国际产品内贸易逐渐兴起与蓬勃发展。国际产品内贸易可以在不同国家的企业间进行,也可以在跨国企业内部进行。前者主要的形式是外包,后者主要形式是海外直接投资。
那么,国际产品内贸易模式(产品内分工)有何影响呢?
(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在海外直接投资的形式下,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为了改良其所投资的生产工厂的技术,会直接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且会对其所雇用的员工进行培训。在外包的形式下,发达国家一般会对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中间产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通过这些质量标准,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大量的技术信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也需要对外包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进行培训,以便更好的进行中间产品的贸易。所以国际产品内贸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的制造工艺和生产技术,以及良好的管理经验和组织形式。
(二)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品内分工,发达国家可以把生产同一最终产品的劳动密集的生产区安排在发展中国家,而只在设本国进行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这样在世界范围内更有利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身竞争力,有利于其追求经济的持续增长,获取更高额的利润。
(三)有利于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及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产品内贸易提高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性,为各国减少闲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是拉动世界经济总量的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密切了各国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
基于上述有关产业内贸易的成因、内容和影响的描述,下面再来分析一下该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
近年来,国际产品内贸易在中国逐步兴起,由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看出:中国的产品内贸易额逐年上升,从1981年的几乎为零发展到2007年的超过万亿美元,并且其中出口额的比重逐年增加。这说明国际产品内贸易在中国蓬勃发展且前景较好。而中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呈现出在波动中逐年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加工贸易的贡献度几乎赶超一般贸易,其贡献率与一般贸易越来越相近。这说明加工贸易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工贸易的作用越来越不能被忽视。
如此广阔的前景,那其对中国的积极作用又是什么呢?
(一)符合中国国情,拉动经济增长中国主要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到国际产品内贸易,发达国家或以FDI的形式在中国直接投资,或以外包形式在中国生产中间产品,无论以哪种形式,都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放在了中国,从要素禀赋理论(引入里昂惕夫函数之后)来看,这非常符合中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即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现实条件。这不仅解决了中国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贫富差距,并将其转化为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为中国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促进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融入经济全球化。产品内贸易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国以加工贸易的形式参与到产品内贸易是以贸易摩擦最小,参与程度较高的一种方式参与国际分工,融入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
(三)有利于中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为了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直接带来先进的技术,或对发展中国家生产的中间产品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并且会对其所雇用的员工或者与之合作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
最后,探讨一下针对中国产品内贸易的若干争议的看法及合理性建议
(一)产品附加值过低。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主要是以加工贸易的形式,而加工贸易以模块零部件生产和组装为主,由“微笑曲线”理论可以知道这两部分都处于微笑曲线的底部,利润空间小,即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时,总是在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但是,产品附加值低不代表利润也过低,但另一方面,我国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产业结构调整过快,必定会造成大量人员失业。而且,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也无法承担投入研发、设计、销售和售后服务的高额成本。
综上,加工贸易的产品附加值虽然低,但却是符合我国现状的最优选择。所以,短期内国家应该鼓励加工贸易,大力发展国际产品内贸易,如此可以扩大贸易顺差,维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势必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等不利因素的压力。所以,长期来看,我们仍然需要产业升级,政府需加大教育与科研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产品内贸易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移动。
(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国在进行加工贸易时所需的原料、能源等均来自国内,并且,一些外国企业将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高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这些都会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需要禁止或限制加工贸易。因为,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这种消耗和破坏是否可控制,是否可修复,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并且,也可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限制外国企业的恶意产业转移行为。
参考文献:
[1]卢峰.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04,4(1).
[2]曾卫锋.国际产品内贸易的理论与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