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2: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根本目的的实现需要经济、政治 、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各领域建设的全面发展为支撑。但当前,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失衡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大现实问题。
一、经济发展至上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抑制
对于在发展中过度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文化建设的现象,党和国家把“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作为当前文化改革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提出来,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GDP至上的意识根深蒂固,其影响在短期难以消除。这就导致了许多政府行为的企业化,把许多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功能推给市场、企业,并由此带来了政府功能的失效,公共事业的衰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并没有真正关心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求,没有真正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在这一背景下,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精神生活的缺少就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当前,这种只关心物质生活的丰裕而忽视精神世界的充实的现象却在许多地方地方政府那里成为一种常态,这无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技术主义的泛滥与人文精神的缺失
人的发展和解放受制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而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其生产力的发展却和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但与此同时,现代人也陷入技术主义的“技术陷阱”,在创造和受益于技术的同时迷失了自我,舍弃了自己的灵魂和信仰。技术的进步不仅没有带来现代人的真正发展和解放,却使人陷入一场新的奴役。对于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这种悖论,马克思早有所论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或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成为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具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可以说,马克思所讲的情况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现实。技术主义成为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成为包括人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构造者,一切社会问题都被转化为技术性问题,人则沦为技术意志的奴仆,被化约为实现功用和效益的手段,同市场上的商品一样完全丧失了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可以说,在现代工业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中,技术主义的泛滥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是一个突出的现象和面临的难题。对于正处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而言,这一现象和问题的出现也同样难以避免,而对于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迫切需求更加剧了这一现象和问题的存在程度。在这一背景之下,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时,固然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技术主义的泛滥,但确实也要求我们在坚持运用生产力的尺度的同时,更加自觉地确立并运用人的尺度,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这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现实任务。
三、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
社会主义社会是为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奋斗的,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涵义。这体现在文化发展中,就要求要努力做到让所有人平等享有创造文化成果的权利,平等享有消费文化成果的权益。但当前中国阶层、城乡、区域发展之间的失衡,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和物质生活中,在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中也非常严重。一方面,农村、偏远地区的文化生活水平很低,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文化贫困”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农村自身的文化造血功能也在衰弱。据有关统计,1995年到2003年间,农村文化专业户从20多万下降到13万,下降了约40%;民间的职业剧团从7000个下降到2600个,下降了约60%。通过什么切实可行的方式来满足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需求,怎样强化这些地区的文化内生机制,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文化消费很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还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城市、东部发达地区以及高收入群体凭借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凝聚了大量文化资源,也有着更强的文化生产力,从而享受着更丰富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而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民群众与之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是那些生活工作在城市中的“农民工”,因其特殊的身份原因也难以真正享受到高水平的城市文化生活。如何让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之间共享国家文化发展成果,如何真正落实“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如何真正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的现实挑战。
1、水资源和用水现状
华北地区水资源主要属于海河、黄河和淮河三大流域。根据1956―1973年水文气象资料进行的水资源评价成果,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8124亿m3,华北六省区当地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77.5亿m3,只占全国4.54%。水资源数量与这一地区居住着占全国19%的人口以及贡献了占全国24%的GDP极不匹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各省区水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
1994―2001年华北地区生产、生活总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重基本在13.5%到14%范围内变化(见表2)。用水结构变化情况是: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下降,工业用水比重是少许上升,到2001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城乡生活用水的比重出现快速增长的走势(见表3)。
2、供水水源构成变化情况分析
根据1994―1996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公报》和1997―2001年《中国水资源公报》的统计数据分析,华北地区供水水源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地表水的比重下降,地下水比重上升,特别是地下水供水中的深层地下水量增长了近一倍(见表4)。原因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大幅度减少,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水量增长的需要,便大幅度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3、华北社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的保障能力评价
(1)用水量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资源性缺水严重,按国际上对水资源利用程度评价标准,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比重大于40%的地区,就可能出现严重水危机。
据《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81%,其中海河北系84%,海河南系高达90%,海河流域当地水资源已没有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潜力。据《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成果,估算2000年黄淮海三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消耗率,海河为78%,黄河为72%,淮河为37%。华北实际用水量已超过了地区水资源可承受的能力,属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
1997―2001年华北地区年用水总量基本维持在750―760亿m’的水平。正常年份生产、生活用水能得到“基本满足”。所谓“基本满足”是指在经济用水挤占了部分生态用水,以牺牲部分生态环境为代价,勉强维持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的基本需要,遇到多年持续干旱,便出现严重的水危机。天津、北京和山东省的烟台、威海等城市,近年都出现了严重水源危机,如2000年和2002年天津两次引黄河水应急,2004年北京也开始动用了备用的应急水源供水。
(2)水资源开发严重超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华北地区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长期占用了大量维持生态环境基本稳定所必需的水量,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后果。如海河主要支流下游出现季节性断流,河流白净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河流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海河和黄河的人海流量大幅度减少,河口水生态环境恶化。黄河由于冲沙流量得不到保证,近年下游河床淤积严重出现了“二级悬河”,增加了下游防洪风险。大量开采地下水来弥补地表水量的减少已引发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如由于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导致了地面沉降、地表出现裂缝和建筑物破坏。在滨海区因超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地下水咸化,影响了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使耕地盐碱化。
二、2020年华北地区需水量与供水能力预测
1、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1)人口增长预测
2020年全国人口预测的高方案14.62亿人;中方案14.55亿人;低方案14.35亿人。2005年人口不超过13.2亿人,2010年人口不超过14亿人。据统计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年人口总数均占全国总人口的19%左右,估计今后20年左右仍可能基本维持这一水平。预测华北地区2020年总人口数高方案为2.78亿人,低方案2.73亿人(见表5)。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2020年全国GDP应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357768.8亿元,2000-2020年GDP年均增长7.18%。据统计数据分析,1980年以来华北地区GDP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从22%5曾至24%。2020年华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按占全国GDP的1/4估算,约为8.63万亿元到9.24万亿元左右。
2、2020年华北地区需水量预测
(1)按人均综合用水量推算
据有关资料统计,1997―2001年华北六省区人均综合用水量320―330m3,是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的72%一75%。预测2020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20―430 m’左右,华北六省区约为307―315m3。按2020年地区人口增长预测的中方案为2.76亿人计算,需水总量为848―869亿m’,仍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4%左右。
(2)按用水弹性系数预测
按可比价格计算,华北地区1995―2001年用水弹性系数为0.06。考虑“九五”期间属枯水期的因素,2001―2020年用水弹性系数由0.06提高至0.065,据此测算2020年用水总量为826亿m3,人均综合用水量300m3。
3、供水能力预测
华北六省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经处理的污水回用、微咸水和海水利用,以及引用黄河水和长江水等。供水方案组成原则是合理开采地下水,大幅度削减深层水开采量;增加长江供水量,压缩黄河供水量;增加污水处理回用量和海、咸水利用量。据2020年华北地区各种水源的供水能力的初步分析结果,组成以下三种供水方案,见表6。
方案一:地区总供水能力为799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78亿m’,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分别为55亿m’和5.5亿m3。
方案二:地区总供水能力为831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05亿m3,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比方案一增加5.5亿m3。
方案三:地区总供水能力为854亿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23亿m3,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替代淡水量比方案二增加5亿m3。
三、2020年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支撑能力
1、2020年水资源支撑能力情景分析成果
按照三种需水方案和三种供水方案,组合成九种水资源供需情景,分析结果详见表8。
(1)当需水量为826亿m3情景时,实施第一种供水方案可基本满足需要。
(2)当需水量850亿m’情景时,实施第二种方案或第三种供水方案可完全满足需要。
(3)当需水量869亿m’情景时,实施最大供水量的第三种方案,仍缺水14.8亿m3。
2、分析结论
(1)南水北调工程是华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安全建设的必要条件
华北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2020年GDP在2000年基础上“翻两番”,实施水安全战略是十分必要的。初步测算2020年华北地区总需水量826―869亿m’,人均综合用水量300―315m3。2020年华北地区当需水量826亿m3左右,维持人均综合用水量300m3时,需要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78亿m’左右。当需水量869亿m3左右,维持人均综合用水量315m3,南水北调工程引长江水120亿m3左右时,缺水率保持2%左右。
(2)2020年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将得到较大改善
在三个供水方案中,均较大幅度削减了地下水供给量,由2000年的440亿m3降至320亿m3,减少了120亿m’。另外,到2020年华北地区城乡生活和工业总用水量将达到300亿m3左右,废污水年排放量约200亿m3,扣除计人生产、生活用水供需平衡的污水处理回用量,还有110亿m3左右经处理的废污水用作河道内或河道外的生态环境用水。总体上看,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用水将得到较大改善。
(3)遇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需要实施应急方案
华北地区受中高纬度西风环流周期性变化影响,不仅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而且有丰水段和枯水段交替出现的规律。因此,制定遇连续枯水年的供水应急预案和对策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均应制定完备的遭遇连续枯水年的供水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建立备用应急水源、应急状态下确保重点供水的用水户排序方案、应急状态下压缩各类用户用水定额标准以及应急状态下实行浮动水价方案等。
四、对策与建议
华北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是解决华北地区供水安全问题的关键举措。
1、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已提出:“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种节水技术措施,发展节水型产业,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水型社会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用水效率,改善生态环境,重要的是可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各部门协调行动,共同进行推动和引导工作,在利用相关法律、政策、行政管理、经济杠杆等手段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同时,还要作好宣传教育、动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树立全民节水意识。
2、调整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
针对华北地区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今后应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替代”战略,解决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应下决心根据水资源分布和承载能力情况,调整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为地区逐步走上协调发展道路创造条件。实施“替代”战略是指通过地区产品生产的品种选择和商品交换,达到地区节约用水或“引进”水资源的目的。华北地区大力压缩或限制耗水量多的产品生产可以减少水量消耗,本地区需要大耗水量产品通过发展物流业由国内外市场商品贸易调剂解决。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互动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直接且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可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为此,必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区域经济,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技术教育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其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脚步。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社会尤其是当地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大批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职业技术教育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如电子领域、信息领域、生物领域、服务领域等。此外,职业技术教育还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强专业性及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第二,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职业技术教育所拥有的师资队伍往往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其还有先进的设备,储备了大量的最新信息,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及智力支持。如职业技术教育可将其科研成果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当中,或与企业合作进行职工技能培训等活动,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发展,以此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进行,提高了当地的人文水平,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活动,改善了当地的人文结构。此外,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可发现,要想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究根结底还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新设备新技术才能真正应用于企业的活动当中。职业技术教育则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成为企业劳动者再培训的重要场所。
(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基础,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目标方面也必然会做出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量也就越多,这就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学生的就业及发展。通常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越好,其可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而经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学生其就业机会也会不断增加,为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不管是要进行改革还是进一步发展,其在进行设备的更新、校舍的扩建、专业设置的改变等方面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若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佳,其很难给予职业技术教育足够的投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及发展就很难实现,自然教育质量也就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做出相应调整。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为此,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必须着眼于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在设置专业时需具一定的预见性,既要顺应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又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及新专业的更新周期。
第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一线生产人员,而且更需要相应的组织人员及管理人员,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还要求职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就需改善其教育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增强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为主。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现状
虽说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就贵州省当地而言,其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还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当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技术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贵州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为止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现贵州省的独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达30所,所涉行业包括电力、化工、交通、电子、航天等。办学层次多为大专,也有中职及高职,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仅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至2020年,贵州省的技能型人才问题需达90万人,其中高层次技能人才所占比例需达27.78%。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要达到此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职业技术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虽然贵州省近些年来不断扩招生源、增设专业课程,但其仍以授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模式较为陈旧,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还比较少,再加上缺乏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的沟通,故其还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降低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成果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就目前而言,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有很多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但其转化率较低,大量科研成果被闲置,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不能紧密联系实际应用,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研发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正确处理产学研的关系,一直以来,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的“产”、“学”、“研”都是独立的,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未能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服务作用,依然坚持传统的办学模式,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沟通甚少,甚至与企业生产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四)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提供支持
现贵州省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等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了解还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并未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各项资源。有些企业或单位虽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也只是形式,并未真正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此外,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很多地区给予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支持很少,导致职业技术教育规模难以扩大、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措施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只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区域只有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还是政府,亦或是企业和单位,都必须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一)改善教育模式,改变教育目标
为能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应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企业职业需求为方向,重建教学体系,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以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提供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从而加快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
(二)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培养“三师型”师资队伍
要想为经济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就需一支具有强专业能力及技术能力的师资队伍,即“三师型”师资队伍。“三师型”师资队伍是指将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及科研导师合为一体的教师模式。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是集“理论”、“实践”、“科研”为一体。近些年来,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虽有所提高,但仍缺乏“三位一体”的师资力量。为此,可与相关企业合作,让教师深入企业从事管理或技术类工作,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可聘请企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调整师资结构。
(三)倡导产学研合作
未能充分进行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主要原因,为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产业化,就必须倡导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及各单位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同担。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但可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且还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时还能为学校培养专业性人才提供最新、最灵动的信息,有利于改善学校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
现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其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还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改善培养模式、改变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利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深入企业研究其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为社会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高职业技术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经济及人文水平。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为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但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做出改变,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各单位给予经济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振超.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D].燕山大学,2010.
[2]张远康.湖南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张术.谈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区域经济互动[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4]杜雪莲.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若干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1(12).
以人为本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准绳
陈金龙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才能纠正发展的偏差,才能形成发展的合力,才能实现发展的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关注民生,把民生问题放在发展的首位。“增长度”、“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和谐度”、“幸福度”,应当成为衡量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归宿点。坚持以人为本的解放思想,才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解放,才有利于广东当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才能纠正发展的偏差。由于以往衡量经济社会发展采用简单的GDP指标,相对忽视教育、文化、卫生、环保、人的幸福指数等方面的考量,结果造成对GDP的盲目崇拜,导致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把经济发展这一实现社会富裕和人民幸福的手段,当作一切工作的唯一目的,而将群众福利、生活质量、人的尊严视为可以为经济发展让路和必须付出的代价。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尽管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趋紧,民生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有待提高。在广东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只有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念,纠正发展中出现的种种偏差,使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才能形成发展的合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需要人民群众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充分发挥。在广东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把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智慧集中起来,把社会各方面的意志凝聚起来,从而形成促进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以人为本,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是广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力量之源。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才能实现发展的目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条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广东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要求与发展道路,才能使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既有利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也有利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既有利于人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关系的丰富。以人为本,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发展的目的。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关注民生,把民生问题放在发展的首位。民生问题不解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就难以落到实处。在广东新一轮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要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生疾苦,切实解决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如通过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收入水平和保障水平的强烈愿望;通过提高公共福利水平,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解放,要求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体现以人为本;既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统筹兼顾;既有利于社会和谐,也有助于生态文明,“增长度”、“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和谐度”、“幸福度”,应当成为衡量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建立这种综合评价体系,才能确保以人为本落到实处。
总之,以人为本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准绳,也是促进思想解放的重要力量。
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是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要着力抓好的一个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思维定势影响着人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人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一经形成,便会习惯性地顺着已形成的思想观念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形势,要清醒地认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通过解放思想活动,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变革思想观念、思维习惯,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维习惯源于实践活动,又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破除了许多传统的落后的思维定势和习惯,积累了一套经验做法,形成了相应的发展理念。但是,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化改革涉及的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加快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困难的复杂程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们的一些经验做法、发展理念、思维方式已不适应新情况新实践的要求。比如,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片面追求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忽视质量和效益,显然是不行的。又比如,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谋划发展时,只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只注重当前发展、忽视长远发展;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建设等等,也是不科学的。可见,如果我们习惯于过去的做法,拘泥原有的经验,用老眼光认识新事物,用老经验判断新情况,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就难以应对新挑战,更谈不上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只有形成适应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才能够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突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阻碍我区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思维定势是在一定时期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方面,其积累的经验做法为人们迅速认识客观事物、解决问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又固化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破旧不易,创新更难。要坚持破与立的统一,以破带立,以立促破。破除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尊重市场规律、依法管理的理念;破除求稳怕错、不思进取的习惯,形成敢于变革、敢于创新的理念;破除坐等靠要的习惯,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理念;冲破唯书唯上习惯,形成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念。
思维定势在想问题、作决策、做工作中反映出来。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要求我们必须沉下身子,到实际中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广泛讨论,摸清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有哪些具体表现,深入剖析其原因,在实践中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只有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按照科学发展观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趋势,真正实现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解决诸如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分配关系不顺以及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等问题,激活全社会的民族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 方式 途径
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实现高校职能,从而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地方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其要求和相应的政策,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持一定的原则。
(一)准确定位原则
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形式,而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打造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准确定位的原则要求某区域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础。因此,根据泰州当前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状况,本地区五所高校短期内的定位应是: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要着眼于建设省内一流的教学实践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培养多层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长远来看,应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补充,建设以一所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多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补充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
(二)服务面向原则
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及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来规划学科建设,设置相应专业,开发对应课程,这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前提。在对地方高校宏观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谋划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有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微观举措前提下,才可有效避免出现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状况。泰州地区的高校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及化工产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强化机电、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物制剂、应用电子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会计、外贸、金融、外语、社会工作和市场营销等文科类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绝大多数行业领域。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五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一个,四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七个,三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九个。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教育应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具体可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研究型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则以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性高校应针对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分工合作,科学合理地界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生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根据这一目标,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清晰,为进一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切合,泰州市应积极引导高校定位,鼓励各校根据已有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由泰州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升格成的泰州学院应该着眼于未来泰州大学的建设,走教学研究型之路,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应当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通过对各个高校的正确定位促使其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促进泰州不同层次的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人才集中,设备齐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应借助其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客观理性的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往往面向当地中小规模企业,这类企业技术结构相对单一,非常需要技术服务,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时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地方高校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转变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坚持实际性和应用性,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自身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不仅为乡镇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同时还以项目为载体,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和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终身教育的平台
泰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泰州高校在为市民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方面大有可为,既可以提供业余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又可以为市民提供继续深造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习平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承担的泰州市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就是区域高校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之一,这一针对全市1000名左右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项目既有常规培训,又有学历教育,从实际效果来看,参加培训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不仅系统掌握了社区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实际工作的业务水平。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政校行企的有效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要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与政府、行业、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要对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技术需求、用人需求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政府、行业、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情况。只有政校行企有效合作,构建定期举办、多方参与的对话合作机制,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2012年,为了适应泰州市“双轮驱动”的战略,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组建职教联盟,各校之间希望通过抱团发展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打造“高校+行业+企业”的泰州模式,这无疑是政校行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建立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在明确了自身定位之后,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政策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体制方面,对校、院、系及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要清晰明确,在组织管理方面,对区域服务的组织管理应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在对服务区域的监督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服务活动尤其是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咨询服务的监督。
(三)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对地方性高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时,要把是否服务和贡献地方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以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泰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发科技服务项目,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在质量工程建设、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四)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地方高校要能够支持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市民提高生活质量,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它应当成为当地的终身教育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与社区的高度融合不失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美国较为流行的社区服务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将人与社区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的一种经验学习。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其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已有养老护理员培训的项目,但这一项目由校内教师担任主讲,市民参与培训。未来更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直接面对社区的服务对象,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更能为社区提供医疗、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
[2]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振助.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新趋势[J].江苏高教,2001(3).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社会服务 研究综述
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其宗旨和生命力在于主动并有效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比较重视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对高职院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以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为国内职教界的热点论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观点。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一、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职教性、地域性三大特征,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杨虹认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杜祥培认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他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存在价值之所在;二是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发展动力之所在;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标志之所在。
二、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与内容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的社会功能和角色,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以及直接为社会服务等。狭义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经常的、具体的、服务性质的活动。学者们对于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定位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定位。廖惠卿认为,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发展中的功能定位为:学校对接社会的纽带,教师水平提升的途径,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高维峰从高职院校与社会有效互动的角度,认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可分为实现基于资源互补的社会服务、扩展至校外教学的社会服务、推动人才养成的社会服务。(2)服务区域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张效民认为,普通高职院校的服务区域,或只为本地区服务,或最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兼顾全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区域则要广泛得多,大多在以服务本地区为主的同时还面向全国。(3)服务层次定位。以技术服务为例,在低层次技术、中间技术、高新技术三个层次技术中,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以提供中间技术服务和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为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可开展高新技术的开发和转化工作。(4)服务形式定位。霍丽娟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主要任务是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张效民认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成为上述“三个中心”之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一是超越了区域性的空间范畴,要求增强高职院校向区域外的辐射力;二是增加了新的社会服务内容,明确了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提供师资培训和促进区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等内容。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阐述得非常明确:“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学界据此进行了更广泛却也更具体的多元性阐释,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种观点:(1)三元说。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服务,二是技术服务,三是科研服务。杨光宇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为行业、社会开展各类培训服务;二是满足区域或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需求,为行业、企业提供各类应用技术服务;三是满足周边院校、中西部院校的发展需求,以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交流、服务,达到资源共享。(2)四元说。吴一鸣、哈满林认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院校的要求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供人才支撑;二是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促进地方教育协调健康发展。张琼、桑雷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责任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服务企业发展;二是服务社区建设;三是服务区域文化发展;四是服务新农村建设。仇雅莉认为,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二是开展职业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开展技术服务,为行业和企业解决应用技术难题;四是对口支援与交流,促进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3)五元说。苏文锦认为,高职教育社会服务职责的内涵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二是技术传播;三是技术推广;四是技术培训;五是技术服务。周世青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应该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专业服务,以调整学院专业结构,重组专业体系为重点;二是科技服务,以参与行业、企业的课题研发为重点;三是培训服务,以具有突出优势的岗位培训为重点;四是志愿服务,以顶岗实习、社会实践、行业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重点;五是文化服务,以参与所在社区、区域的文化建设活动为重点。
三、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1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刘志范认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七种:一是明确服务理念;二是调整专业结构;三是丰富办学模式;四是拓展服务内容;五是理顺运行机制;六是参与高新技术攻关;七是提供送教下乡服务。王一群对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一是高职院校要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共识;二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区域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三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四是推进高职院校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五是服务区域经济,实现教育培训资源社会共享。
2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刘锡奇、崔承刚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模式主要包括: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模式、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模式、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模式、校企合作联合研发模式。邱开金认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范式主要有:一是基地式服务型,就是以基地共建为平台,着眼新兴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与共建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二是项目式服务型,这是依据行业或企业的生产、研发之需要,学校发挥学科和专业人才的优势所开展的互助活动;三是教育集团式服务型,这是社会教育资源和高校教育资源高度整合并优化重组机制下的服务模式;四是活动式服务型,这是动态化、高灵活性的一种借助“活动”完成的服务方式。黄生文、张文波、张小平认为,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运作可采用:一是跨越式发展模式;二是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模式;三是企业办学或企业管理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职业教育与区域特点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五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模式。 转贴于
四、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王一群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不强,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没能充分利用,课程内容陈旧、科技含量低、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没有突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的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叶华认为,高职院校服务能力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服务方向的游离;二是高职院校服务群体和目的单一;三是高职院校服务深度和能力不足。周世青认为,高职院在社会服务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工作不够主动;三是联系不够紧密;四是服务不成系统。任君庆、王义认为,近几年示范院校的社会服务大多停留在技能鉴定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上,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项目不多。周世青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原因一是认识上的不到位,二是能力上的不适应,三是机制上的不完善。
五、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与途径研究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既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方美君认为,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措施主要有四条:一是转变服务观念,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主动性;二是明确服务定位,突出服务特点,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三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的有效性;四是加强法制建设,争取政府、企业支持,强化服务的规范性。祖天明认为,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明确培养目标,理清办学理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二是构建科学的课程和培训体系,打造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环境;三是进行“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为社会服务的人力资源;四是进一步完善校企共育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为社会服务的基地。顾丹霞从六个方面对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行了阐释:一是主动对接产业和行业需求,增强专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二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零距离对接;三是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加大社会培训力度;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牢记社会责任,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六是构建辐射网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六、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案例研究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贺修炎、欧阳培城总结和阐释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的“三位一体”模式、校企合作的科技服务模式、对口支援社会服务的“贵州模式”、课程班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和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学生社会服务模式等。
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陈建新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探讨了高职教育如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四个适应”即办学方向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专业设置适应区域发展需求、教学改革适应就业转型需求,“三个联动”即学院发展与区域发展联动、学院发展与城市建设联动、学院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联动,“两个承接”即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域工业化发展的科技创新重任,实现“一个打造”即打造高水平示范院校促进地方高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廖惠卿等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释了高职院校要走颇具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文中总结了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社会的实践经验和办学思想,“主动更新观念,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为社会服务的保障能力”“建立服务机制,营造为社会服务的内部环境”“拓宽服务内容,构建为社会服务的开放模式”,科学构建了“一依托三适应”即依托行业,适应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政府的开放办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了“产教一体、寓学于工”的人才培养模式,闯出了一条从订单培养到“教学工厂”颇有自身内涵特色的服务社会之路。
按照到202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地质工作正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探索,以便更加主动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了统一认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结合当前全局机构改革形势,谈几点浅见。
地质工作具有需求驱动特性和动态调整性,改革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地质工作在纵向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横向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方面,是一项随着时间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具有明显的需求驱动特性和动态调整性。地质工作的发展过程就是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完善、改革、创新、适应的动态过程。因此,地质工作必须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创新和改革,改革是地质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任何不敢改革、不愿改革、不想改革的做法和想法,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对地质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有害的。
国有地勘单位的主要问题在于内部管理。内部管理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管理模式的呆板,缺乏创新性。部分地勘单位还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老办法、老经验,吃大锅饭,得过且过,创新性的制度建设跟不上。真正能够用足事业政策、走活企业路子的单位不多。二是管理制度的老化,适应性差。一些单位管理制度与生产经营“两张皮”,或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或无制可依,根本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有些单位仍靠承包制、定管理费等老模式维持运营。三是现代管理人才的缺乏,能动性不足。这是影响地勘单位长远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现代管理人才就谈不上制度的建设和创新,更谈不上管理的现代化。地勘单位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市场化探索,但管理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和培育起来。重技术、轻管理;重生产、轻市场;重开源、轻节流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想方设法提升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鼓励地勘单位在内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地勘事业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地勘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第一要树立大地质的观念。首先做大做强地质勘查这个主业,这是地勘单位的立命之本;其次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
第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不是在形式上摆花架子,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应体现在地勘单位发展、管理、服务活动的各个过程与细节中。
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一项永恒工程,它没有止境。因此,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的说与行的过程中,要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此乃其一;其二是想办法、出实招、办实事,切实解决好大家关心的民生问题,让大家得到实惠;其三是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积极参与到为地勘事业发展出谋献策上来,形成联手互动的局面。
第三要坚持人才战略。国以才兴,政以才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问题是关系地勘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方面,地勘单位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另一方面,地勘单位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地质工作者为寻找宝藏付出了巨大代价,因而易造成人才流失的现象。如何解决好这对矛盾,让人才为我所用。对于地勘单位而言,只要有了好的政策,营造了好的环境,采取了有力措施,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以百倍的激情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四要坚持塑造单位形象。地勘单位形象是指地勘单位在社会公众意识中的认同程度。属地化之前,地勘单位作为驻地单位,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指令性计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属地管理的推进,地勘单位也在发生根本性的转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事业单位向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从单一地质勘查向主业以外多元延伸、从地质找矿向融入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无不从封闭走向开放。这种质的变革,促使地勘单位在社会中的重新定位自己,这关系到地勘单位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总之,实现地勘单位大发展,需要地勘单位解放思想,需要地勘单位锐意改革,需要地勘单位脚踏实地地去探索和实践。如此,地勘单位就会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阵地”,为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2014年,黑龙江省研究生招生205万人,毕业生207万人,在校生612万人。2015年,黑龙江省研究生招生213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总数为189万人。虽然,黑龙江省研究生招生规模与其他省份相比并不低,但体现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博士研究生人数总量却明显不足。2014年,黑龙江省博士研究生招生025万人,占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22%;2015年,黑龙江省博士研究生招生024万人,占研究生招生人数的115%,仅占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334%。黑龙江省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在待遇、发展空间与环境等方面仍存在差距,导致省内博士生存量与流量都明显低于沿海省份。因此,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博士生总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从而制约了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实现。
(二)高校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
长期以来,高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观念上存在种种偏差。这种观念偏差主要包括:第一,认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功利性的短期行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才是才是高校的主要职能;第二,高校扩招后,招生规模迅速增长,而教师规模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学生的增长速度,造成教师短缺,多数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还要进行科学研究,根本没有时间与精力进行社会服务;第三,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对改善高校办学条件的财政支持力度有限,教师从思想观念上对社会服务并不重视,而是更多的关注个人发展与福利改善,多数高校缺少进行社会服务的实验手段与物质条件。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使得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与层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同时,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越差,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就越弱,甚至会被边缘化,导致地方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扶持力度被继续弱化。如此循环往复,将无法实现高校与地区经济的共生发展。
(三)高校、政府与企业的联动效应较差
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需要考量技术可行性、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依据、行为边界、与市场的关系等诸多因素,这就需要高校、政府与企业的联合攻关,共同合作。目前,黑龙江省高校注重建设学科、专业、科技创新平台与创新创业基地,科学研究往往偏重于某一领域,忽略跨专业、跨学科整合学校的优质科研资源,造成了产学研合作缺乏平台与机制,难以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对政府的重大决策与重大科技创新进行联合攻关,难以使决策建议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对国家战略研究不够深入,培养的人才与提供的政策建议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以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领域实施的重大战略“一带一路”为例,国内外学者从大国关系、地缘政治、愿景与行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点、经贸合作等诸多视角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黑龙江省高校学者也开始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大量研究,但由于“一带一路”战略内容涵盖战略框架、路径选择、融资机制设计、贸易促进制度、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等诸多领域,同时又要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际相联系,多种复杂因素叠加增加了高校学者们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系统研究的难度,导致高校在黑龙江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作用等并不明确。因此,黑龙江省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规格、层次与提供的政策建议方面无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产学研合作缺乏有效?C制
在高等学校评价体系中,由于科研成果质量容易量化,便于纵向与横向比较,尤其是可以作为衡量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参考标准,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掌握实际情况并将其量化,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更是难以衡量。因而,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非常注重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略了对人才培养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传统发展模式下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追求数量与层次,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追大求全,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意识不强,与政府、企业没有真正构建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相互之间缺乏实质性合作,阻碍了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三)政府部门对高校财政支持不足,制约了高校可持续发展
地方所属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受地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虽然学杂费收入比较稳定,但仍不能满足地方高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制约了高校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与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同时面临着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效应叠加的结果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稳增长、调结构、稳步推进供给侧改革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心。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方面,虽然政府已逐年增加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黑龙江省高校软硬件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尤其是对高水平师资的引进难度更大,缺乏高水平领军人才也就无法形成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限制了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能的实现。
三、黑龙江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国家战略研究中心,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国家战略内容十分丰富,对其研究更应注重系统性,特别是不能忽略人才支撑这一核心要素。从目前情况看,各高校还没有明确在国家战略中的战略地位与如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发展定位,以服务于黑龙江省区域开发开放举措,融入国家战略,促进本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建议由省级政府部门牵头,组建国家战略研究中心,成员包括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代表性企业等各个层面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对国家战略及黑龙江省区域开发开放进行系统研究。依托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组建宣讲团与培训班,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进行宣讲;定期举办面向政府、高校、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班,有助于使其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明晰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定位。高校担负着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更要清楚认识到国家战略给高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深化改革,解放思想,以业绩导向为原则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进而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强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建立产学研合作有效机制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识不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教师更多关注于自身利益的得与失。教师是高等学校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主力军与中坚力量,但依据黑龙江省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设计,注重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尤其是容易量化的科学研究,直接导致教师对有利于晋升职称的事情就认真做,与晋升职称无关的事情就少做或者不做,不改变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恐怕将很难激励教师去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校要积极推动教育创新改革,实施人才培养创新。另外,政府应搭建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使政府、高校、企业真正建立合作机制,信息保持畅通,学者的政策建议能够有渠道递交到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参考,高校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破除传统思想的束缚,通过制度引导,提高高校教师工作热情与创业热情。
(三)加大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变传统考核方式,促进高校健康发展
[摘 要]统计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统计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同时统计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深刻,为此,如何正确理解、把握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对我们统计工作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关键词]科技;统计科学;发展
1 科技先行是统计科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1)必须坚持把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
(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具体讲就是求两个“真”:一个是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之真,即“求真实”;另一个是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即“求真理”。“求真实”是基础,“求真理”是关键,促发展是目的。
(3)必须坚持全面、科学、准确、及时。按照
4.2 抓协调提效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的任务也日益繁重。统计工作仅靠一家之力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树立“大统计”理念,构建大体系、大网络,才能提高统计工作效率。一是加强上下联动,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攀高比强、争先创优、共同奋进的浓厚工作氛围。二是加强左右互动,主动与相关部门衔接沟通,强化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对部门统计的协调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部门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统计制度,逐步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强内外齐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数据评估方法体系,确保各类数据客观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四是加强整体推进,强化与兄弟县(市)的交流沟通,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多方协调,形成合力,推动统计科学发展。
4.3 服务创品牌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是统计部门的根本宗旨。提高数据质量是基础,搞好优质服务是根本。只有提供优化统计服务、创立知名统计品牌,才能树立统计权威、提高统计地位、扩大统计影响、展示统计形象、实现统计价值。一是加强对宏观经济的预测、监测,全面跟踪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提出监测报告和对策建议。二是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态势,注重对“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进程中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究,撰写优秀统计调查分析,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三是全力以赴、尽心竭力做好人大、政协“两会”的统计服务工作。四是积极办好内部刊物,根据领导、部门和社会公众的不同需求,不断充实刊物内容,全力做好特色服务。
4.4 抓改革促发展
推动统计科学发展,提升统计服务科学发展水平,必须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部署,并结合区域实际,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指标体系设置在兼顾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加强人口、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信息的统计,逐步健全反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创新考核评价方法,将个性化内容列入奖励指标,使评价方法更全面、科学、务实;创新统计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尽可能为基层统计部门多方面提供支持,全力抓好落实。
[关键词] 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模式;实现途径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作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已成全世界的共识。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而服务经济社会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延伸。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演变过程,不同时期的高等学校实际完成着不同的社会职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承担此三项职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涵也同样有所不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生产知识的重要基地,高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站,其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发挥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密切相关,服务经济社会职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应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上面。而高等职业教育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直接为产业部门培养各类劳动力为办学宗旨,与普通教育相比,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加强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职能,是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实现模式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为此,各国纷纷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来突出和强化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能,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合作模式,以促进高校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其自身的特点,服务模式定位有别于普通高校。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模式进行探讨。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科技工业园区模式
科学工业园又称工业科学园、科研工业区、新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园区、科学公园和科学城。是一种以加速新高技术研制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服务于本国或本地区工业现代化以及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而设置的新兴产业开发基地。是以开发高新技术、开拓新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性基地。大都设在大学和研究所周围。其实质就是知识密集区和技术密集区。园内企业主要从事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政府在税收、金融等方面往往给予优惠待遇。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属科学工业园的性质。从其兴建的形式分析,该模式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企业组建型,如著名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区;政府组建型,如北卡罗来纳研究三角园(RTP);高校组建型,如硅谷。
2、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或行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包括教育行业,大中专院校等职业教育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抓好教育质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校企合作做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该模式因行业、地方和企业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具体合作方式,如“研发带动型”、“实体融合型”、“智力合作型”、“岗位培训型”、“订单融入型”、“继续教育型”、“双师指导性”和“借船出海型”等类型的校企合作模式。
3、学校、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是政府搭台,校企唱戏,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目标”、政府为“舵手”、行业、企业为“龙头”、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躯干”的综合性的“四驱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韩国、澳大利亚较为典型。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落实了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通过采取学校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制订行业岗位标准,密切双证融通教育;学校密切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使该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的专业水平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通过不断地深化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合作,创新了校企人才培养的模式。
4、高校服务社区的多样式模式
该模式是指高校根据区域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需求,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主要形式有:高校为政府或企业部门咨询,或者担任顾问,以及开展社区服务等。如:学校的体育馆、影视院、图书馆等一切设施免费或廉价对社会全面开放;向当地居民开设技术课程、扫盲等;鼓励学生参加社区公共服务,以此作为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提高学生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途径。高校开展社区服务是促进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一种双赢活动。一方面,高校可以赢得其所在区域的尊重,获得相关研究和发展的有用信息,以及为教师和学生创造相当多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社区公民的受教育机会和综合素质也可以得到提高。[1]
关键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梅州;三农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作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农业大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梅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根本问题。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梅州解决“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对解决梅州“三农”难题的意义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梅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一个特点是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存在二元分割。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在一定时间内有所缩小。但是,这种改革只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激发了农村经济自身的活力,并没有触动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基,也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分割的经济发展体系。随着后来的改革向城市延伸,加上国家财政收支、国民收入再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的使用及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向城市倾斜,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下降。使一度被掩盖的城乡矛盾、工农矛盾再度激化,出现了农村经济发展难、农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劳动力转移难等种种难题。
反过来,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增收困难,又严重制约着我国内需的扩大。这一结果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还影响到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严重损害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梅州的情况亦如此,一直以来的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加缓慢,也严重地制约了梅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推动梅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增强梅州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2006年,全国的人均GDP超过1800美元,广东是3500美元,而梅州只有区区900美元,不仅跟广东省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就是跟全国的平均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而的差距更加突出:农村居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以及水、电、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服务,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巨大差别。这种差距的长期存在,不但影响到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只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梅州农村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才能不断增强梅州的综合实力,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梅州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立足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城乡协调,共同发展。我国虽然在2000年总体已经上实现了小康,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差距特别是收入差距还较大,在相当部分的农村地区实际上还没有达到小康,甚至有的地方还没有脱贫。在梅州,情况亦如此。在八个县(市、区)中,仍有三个扶贫重点县,总人口超过两百万人,占梅州总人口的四成多。因此,要把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的协调发展贯穿在梅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国家必要的政策扶持下,鼓励贫困地区的广大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高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采取综合治理方式,集中力量改善贫困人口集中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要始终把最低收入的贫困人口作为帮助扶持的基本对象,把贫困人口集中的地区作为工作重点。只有实现了贫困地区的奔康致富,才能说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梅州“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为了解决“三农”难题,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其中就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这表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薄弱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社会安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梅州作为农业大市,目前有六成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条件异常条件下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加上梅州农村耕地的逐年减少、个别地方水资源的趋于紧张、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农副产品市场竞争的激烈等情况,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民收入下降的情况。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消除城乡壁垒,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进城和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统筹城乡发展与解决梅州“三农”难题的对策
(一)发展和壮大梅州的县域经济
梅州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县域经济。但是目前梅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多数市(县、区)经济实力弱,还有三个扶贫重点县。因此,要高度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这是梅州经济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从各地的发展上看,县域经济的壮大和发展,离不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撑和带动。从梅州本地看,市(县、区)工业企业并不多,特别是龙头工业企业更少,这种状况必须逐步地加以改变。否则,城乡二元结构无法打破,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牢固树立发展意识,营造良好的环境。借助目前梅州已经形成的招商引资的热潮,下功夫抓好投资软硬环境建设,降低门槛,放宽领域,改善服务,大量吸引外来客商投资置业,鼓励当地能人创办企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其次,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在项目审批、土地开发、税收、金融等方面给子更大的支持,充分调动各市(县、区)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
再次,县域工业的发展要突出特色。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竞争力才能有生命力。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条件,找准优势,认清前景,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发展自己的强项,打出自己的品牌。同时要从众多的中小企业中选择部分有潜力、有前景的企业,重点加以培育扶持,使之尽快发展成为县域工业的骨干和支柱。
最后,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梅州当地的实际来看,民营经济在各市(县、区)的经济发展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各级政府要从政策及体制上保护、支持、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使它们在推动生产的发展、提高地区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活跃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
(二)加快梅州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得到加速。但是,目前梅州的发展水平还较低,与广东省甚至全国的平均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要摆脱困境,就必须摆脱传统思维定式,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把加快工业发展,狠抓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用工业化理念大力推进梅州的农业产业化,重点抓好特色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业。要切实抓好农业企业的发展,培育龙头企业,使特色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加快工业化进程要与城市化相结合,充分提高小城镇的地位,发挥小城镇的作用,把城市化或城镇化与工业化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要更有力地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梅州农业产业化,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由于过去梅州的农业是“重生产、轻加工”的不合理发展,虽然当前农业产业化开发和经营有一定的成绩,但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产业链条还不完整,甚至有断裂。这就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某个环节取得突破后,应尽快把整个产业链条续接起来,完成“由一环突进”到“各环节连接”的跨越,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毋庸置疑,农业产业化是新形势下梅州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必将日益明显。因此,要制定和实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相应加工工业布局及发展的规划,以利于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以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以利于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以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四)多渠道安置农民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1、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通过发展本地的非农产业,如工业,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农产品的流通业,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等,可以大量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政府通过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可以减少劳务输出成本、提高劳务经济效益。
2、广开门路,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各地一定要将劳务输出作为本地区的产业来抓。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要有序地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和外地两个市场实现战略性转移。为此,各级政府一定要安排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村劳务输出、劳动力转移的业务培训和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做到条件许可的农户每户都有一人及以上投入到了劳务输出的大军中,这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增收的难题,也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梅州,也是全国广大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壮举,更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杰,翟瑞先.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经济论坛,2005(4).
2、陈承红.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