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目标,同时也是教师的义务和责任,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合作学习的应用、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成绩和提高教学质量。
1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首先,教师过于重视形式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程度有限,导致形式化现象严重。虽然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比较热闹,但是不少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所以教学效果一般。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能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反之则不然。过于形式化的合作学习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学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影响语文教学效果。其次,学生被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即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互相配合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过,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不懂分享,不利于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语文教师过于重视合作学习,但是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与学习习惯等差距明显,导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学习不积极,被动地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语文成绩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再次,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要充分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果缺乏一定的引导,过渡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就会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没有实效性。
2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但是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实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意识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或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体会到分享合作的乐趣,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信心,增加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从而增进感情。另外,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并且与其他同学之间互相分享交流。通过该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了解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给予指导和帮助,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创新力与想象力,特别是对于同一语文问题,学生应该进行反复思考,教师也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提出多个见解。另外,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考察,还能够发现自身在合作学习教学中的不足与问题,然后及时给予改进和解决,从而推动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2.3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对各类词汇等基础知识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是学习语文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合作学习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学生将来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语文教师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使用方法做笔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进而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各个学生所记录的笔记也不一定完全相同,为了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学生之间的笔记可以补充,使语文知识得以完整学习。
2.4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发展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心理成长和身体发育都处于发展阶段,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教师的评价、认可、肯定和鼓励十分在意。通过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总成绩表扬和赞许整个小组成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同时,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学会分享,成绩优异的学生将自己成功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在巩固自己语文知识的同时,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学习,共同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220-01
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运动能力能够完全通过作文表现出来。小学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与一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挂钩,同时也综合体现了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与组织能力。所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小学语文教育直接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个过程中的整体性进展,关系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纲领中也明确提出,提升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一项主要渠道就是展开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展开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
一、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因为小学生年纪不大,心智还不成熟,因此缺乏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等。所以针对小学生以上的种种特点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一旦树立起了学习兴趣,才可能真正集中注意力,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入到语文作文的学习过程。这样也才不会让小学生再认为语文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培养小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而在教学过程中,榜样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为小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这是因为小学生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要有效利用小学生对高大榜样的敬佩情绪,鼓励其多多阅读名人书籍,再从这些阅读的书籍当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就小学生而言,教师是其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并且教师对小学生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尽其最大的努力,利用课余时间陪学生一起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同时需要和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表现出其对课外读物的热爱,这样教师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这种情绪感染给学生,并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正所谓快乐的情绪更能够造就成功,成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习活动的生动开展。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为学生树立起榜样的形象,同时在学生在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或者写出一些优美的词句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而当学生说出一些其他学生不知道的知识的时候,教师也要大力表扬。这样荣誉感的教导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强化学生学习表达的自信心。
二、开展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学生需要积累的大量语言材料与作文素材。语言材料与作文素材一个是从生活中获取,另一个是从阅读中得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小学生每天 20 分钟的午间读报和自由组合的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的氛围环境下,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写读书笔记,勤做阅读卡片,同时对读书笔记做评议。评议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数量的积累,也要重视质量的积累。另外,教师要把最后的评定结构和学生的语文成绩联系在一起,把其看成是期末阅读成绩的一部分内容。这样做的目的不但能够有效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巩固阅读的成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课外阅读工作的不断推进。而且,写作并不是单纯的读书笔记写作,还包括和学生年龄相适应的体裁, 如儿童诗歌、童话故事、随笔等等。而要想写出有模有样的作品,是不能够离开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的。人脑的学习内存大小,决定了其是否有丰富的思维。如果一个人毫无知识储备,自然无法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
学生认真进行课外阅读,将自己喜欢的文字、内容摘抄并且收集起来,久而久之,就能够深化对阅读材料的印象与理解,不但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面,而且也培养了阅读能力的提升。材料积累的一项良好方式就是阅读,可以使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其实,作文写作过程也就是丰富的素材进行组成的过程。阅读能够有效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尤其是当下大肆宣扬减负的情况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自习时间,丰富其课外生活就显得特别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到课外阅读上,那么学生的课下就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了。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多了,写作过程中的底气也就更足了。
三、快乐作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自主写作轻松自在,深受学生喜欢。它是作文教学追求的一种最佳的理想状态,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自主不等于“放羊”,否则,就会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最后变成爱写不写,谁愿写谁写,从而使得作文教学无所作为,效果不佳。因此,要想让学生在享有充分自由的情况下自主作文,还必须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爱,使其对写作充满激情。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摒弃作文知识积累与作文能力的锻炼,需要将作文和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阅读是一种输入性方式,以语言文字为切入点,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表述方式;作文是输出形式,需要使用学生课堂学习到的各种方式进行语言表达,看清语言的共同点,并丰富学生的作文组成知识,就能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闫秀凤.“真情实感”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培养
一、现阶段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也是衡量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准。然而从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似乎总体程度较低,却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也就是说大部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还较低,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阅读训练的相关内容与教师进行互动。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认为这与小学生阅读知识储备不足、生活阅历不丰富、没有找好正确的阅读训练方法等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希望本文提出的建议能够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帮助。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情景渲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思路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在阅读篇章的展示中,学生最难达到的就是对文章情感的把握以及文章细节内容的分析,而这两点也就越来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认为如果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时,教师通过特定情境的设置,并加强感情的渲染,是能够起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阅读思路的效果的。例如,我们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匆匆》时,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文学大家朱自清写作之美的同时体会到“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这一思想感情,而早在三年级下册中就也包含了意思相近的阅读文章《和时间赛跑》,因此在对《匆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和时间赛跑》相比较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对文中的主题思想进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细节内容进行一一引导与启发。再如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火烧云》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渲染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火烧云”的美,火烧云虽然是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自然现象,但由于环境质量的下降,小学生户外活动量的减少,很多时候他们无法在生活中对火烧云景象进行观察,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火烧云的美,教师在此基础上就文章内容进行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知识扩展,鼓励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素材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少,阅历还不够丰富,因此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很多文章的深意都无法很好地把握。我们认为这与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如果小学生游览过长城、颐和园,教师在讲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长城》《颐和园》时就会容易得多,然而要求所有学生都去长城、颐和园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对课外阅读素材进行收集与整理,为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相关知识的扩展,增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体验,增加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阅读量。针对小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是给予鼓励的,对小学生阅读书目应该进行严格的筛选。因为从学生年龄的角度来看,阅读经典文学名著似乎要求过高,其中的深意也无法靠自行阅读来理解,而过于简单的阅读内容又无法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因此在阅读内容选择上教师要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
3.恰当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其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使其受用一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而读书笔记与读后心得的撰写就是一个较好的读书习惯,但很多学生往往将读书笔记与读后心得当成作业,甚至是繁重的作用来完成,丧失了撰写读书笔记与读后心得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撰写读书笔记与读后心得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读书笔记,在读书笔记中应该写些什么,转变小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意识。而在读书笔记对象的选择上,教师在初期也不宜提供过长、过难的阅读内容,而应该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读完以后能蛴谢耙说、有话可说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和进行读书笔记的填写。当学生渐渐形成这种意识和习惯以后,读书笔记就会成为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伴身之物!
文章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景渲染与引导,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集资料与素材,达到积累经验、丰富阅历的效果,与此同时,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更是长远而深刻的,同时也是受益终身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强化策略
众所周知,语文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从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为此,本文结合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出可靠建议,以供业内同行参考借鉴。
一、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主要原因
(一)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由于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过于重视形式,盲目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忽略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实际上,新课程更侧重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互动。然而,部分教师并未领会到该教学要求的真谛,不能坚持以启发式作为指导思想,未能实现各类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会受到各类条条款款的束缚,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
在过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过分强调讲授,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下听讲、做笔记,这一类填鸭式的教育完全没有给学生预留足够的自主思考时间。另外,学生本身对学习活动的认知存在误解,一味地认为学习知识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未发现学习知识还是一个不断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师教学缺乏灵活性,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也不懂得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为巩固所学知识,会给学生布置大量抄写作业,这些作业需要耗费学生大量时间,且意义不大,并不能实现精选精炼,长此以往,自然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局面。
(三)教学模式严重落后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过于追求教学进度,未对学生的学习特征与学习能力多加考虑,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塞入大量知识,也没有理会学生是否能够接受与理解。时间一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透彻,学习成绩自然无法提高。另外,教学模式严重落后也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普遍现象,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由于使用不当,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并没有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率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强化策略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为进一步强化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至关重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同时,要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的联系,制定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课堂活动。最后,教师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预估,提前设想出解决办法,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应清醒地意识到,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更强调的是教师能否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语文素养获得最大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应充分学习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置情境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积极性,使学生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另外,教师应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语言环境,避免盲目灌输教学知识,而是通过有效指导,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积极参与。
(三)布置有意义的课后练习
为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练习时,尽量少布置重复、枯燥的作业,作业内容应难度适中,作业量也应把握得当。要为学生的学习需求着想,以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使学生不再将作业当成负担。比如说,在学习词语的应用时,比起反复抄写,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造句练习,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词语应用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为语文素养的积累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合理借助先进的教学技术
为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需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所接受。针对学习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教师应为其预留更多的时间,鼓励他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取更多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针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练习,以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升。另外,教师应灵活利用各类先进的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投影仪以及计算机等技术,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调动学生大脑功能,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热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只有在确保学生语文能力、文化素养得以提升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教学资源的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强化。因此,为进一步强化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语文教师应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遵循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鹿丽丽,王玉.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21(08):41-43.
关键词:网络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 教师出路
一、网络教育的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对人类的生活、学习、教育等诸多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时代和教育的结合形成了网络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模式的特点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黑板、教材”的教学“三大支柱”。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技术成为了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图片、视频、幻灯片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此外,网络教育模式使教学走出课堂,从学校主导的模式,走向了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网络实现了跨时空、跨地域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育的特点是由教育的对象―小学生的特点决定的。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求知等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具有短时性、多变性,开放性的特点。首先,短时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尚处于较低级阶段,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小学语文教育的课时安排时间较短。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来。其次,多变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利用小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最后,开放性。小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求知欲强。因此,小学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设计开放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应该采用横向、开放性的模式,引导学生对问题以点的形式开始,逐步扩展到面;而不是以纵向,线性的模式开展,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未来小学语文教师的出路
网络时代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传统教育模式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总体来说,国家、社会、学校、教师都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现代教育模式。接下来,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师自身为出发点,从教师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教育模式和新型教育模式相结合,提出从传统教育模式走向新型教育模式的应对策略。
1.积极接受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
小学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理论,积极接受网络时代的新技术、新方法,用开放的态度对待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并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等,力求实现传统课堂的现代化。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内容,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总之,接受变化,适应变化,改变自我才是小学语文教师发展的途径。
2.深度发掘传统教育优势
虽然,网络时代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但并不代表传统教育模式一无是处。传统教育模式仍然具有数字技术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例如,传统教育中板书的重要性。现代多媒体教育要求学生听课,看PPT,记笔记同时完成,往往造成了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避免了上述问题。由此可见,在现代课堂上,教师应该把学生容易追踪、掌握的知识呈现在PPT上,学生不易掌握,或者需要长时记忆的知识以板书的形式呈现。
3.重视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面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传统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在哪里,现代教育的空白区在哪里,教育的哪些目标是现代教育所不能实现的。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现代教育强调人机互动、学生学习往往在虚拟世界完成,学生得到的反馈往往是计算机固化了的内容。很显然,计算机的反馈具有模式化,固定化的缺陷,因为它只能按照程序提供设定好的反馈,不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反馈。此外,网络教育的另一个弊端是网络教育执行的任务是由人事先设定的、由计算机来操作完成的,缺乏情感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极为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意识,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古籍的正确态度,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在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在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挖掘传统教育模式的优势,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实现学生学习最优化。最后,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总结
总之,传统教育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固有的弊端。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导的社会使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网络化教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乃至全球,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传统教育只有改变自身的不足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何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将传统教育模式与新型教育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构建适合社会现状的教学模式是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巨大问题。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加强自身建设,迎接新技术,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水平,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
语文是一门颇具生活性的学科,生活处处有语文。小学语文的教学要多多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小学语文关于作文的教学更应该贴近实际生活,作文需要的是真情实感,只有切实的感受,才有心灵的碰撞,除了真切地感受生活、解读生活,我们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提升作文水平,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课外阅读,让小学生积累掌握更多的写作素材,在写作时就不会太吃力,久而久之,写作可能就会游刃有余。本文是笔者从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总结所得,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策略。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1.缺乏生活实践,脱离现实生活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总是在强调要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没错,在生活中去写作,在写作中体验生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很少能够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表达得再清楚一些就是,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上,对学生们的实践活动组织的太少,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缺乏生活实践经验,下笔“无神”,空有一副笔墨,却无法将内心的感受书写挥洒。“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无法脱离实践,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多多带领学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魅力,为接下来的作文写作奠定基础。
2.素材积累贫乏,学生写作吃力
在积极参加生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很多学生仍然对写作感到吃力,这时也许就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的积累问题,写作素材积累的不够,也是无法很好地进行写作。生活实践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仅仅针对写作这项任务来说,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也是不可缺少的。当然,语文作文写作这项练习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吸引力不大,除了少部分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很多学生很难提起对写作的兴趣来,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课外阅读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教学引导。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积累大量写作素材,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是比较丰富的,很多编者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编辑了很多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丛书推荐,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上为小学生选择性地推荐部分课外读物,如《感动小学生的10部真情故事》《小学生必读的40本好书》等,在课上可以留给学生部分阅读时间,也可以利用自习时间,带领学生们去阅览室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图书阅读。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学生能够自行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摘抄等,这样有助于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随着印刷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学的不断进步,现代小学生阅读刊物也越来越丰富,小学生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自己感兴趣的刊物进行阅读。人教版语文同年级还配有课外读物,学生们可以在先阅读分发的课外阅读读物的基础上,有余力再去探寻更广阔的阅读世界。广泛的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3.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学生汲取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这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补充作用,如诸葛亮《出师表》所言:“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语文作文写作中来,大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也有助于其作文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南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改进措施
在新疆南部的农村分布着为数不多的汉族学校,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地域宽广,每所汉族学校覆盖的教育区域方圆几十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平时生活、工作和交流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差异,城乡间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南疆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应引起全社会对南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
一、南疆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亚洲教育论坛上说: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最主要的教学科目,不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人学会基本的认字、发音、写字、审美与创作。语言是我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的,为什么到了学校不知道该怎么教了。
1.教学理念滞后
当前我们全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相当严重,我们南疆也不例外,还存在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在我国,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重知识的学习记忆,轻实践操作方面的探究,教师习惯于传统模式的教学行为,恪守成规得井然有序,稳定且持久地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而无视糟粕。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南疆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法,在四十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教学模式仍然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大等特点,而这种教学方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最终会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3.师资力量薄弱
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南疆农村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普遍偏差,再加上工资待遇偏低,因此,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到农村任教,无法解决个人的一些问题,有能力的教师也考虑更好的前途或是调离农村,造成南疆的农村学校留不住年轻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就成了一个断层,老教师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步伐、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更新较慢,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性强、语言平淡、缺乏激情,新教师摸着石头过河,在没有很好的引路人时就按照自己小时候上学的模式进行教学,部分学科教师缺乏,有的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一致。上述情况在南疆农村学校非常普遍,频繁地更换教师会使学生的学习系统性和连贯性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与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改进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2.丰富教学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好奇心大,而且对同一事物很难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力,因此,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使学生走神,感到课堂教学枯燥无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学习法、自主探究式学习法等,使教学内容富有趣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配备师资
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农村学校师资待遇的投入力度,在物质条件下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要使农村学校的教师年龄结构更加合理,对各学科的教师都要配齐配强,以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以齐备的教师队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的强弱、基础设施的好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
4.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热爱教学工作。尤其是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更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致力于农村教育事业。农村教师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多下工大,要主动学习业务知识,在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学习多媒体技术,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使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总之,南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蓉.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7(8):68-72.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大多数作文习作能力都较弱,其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其知识储备较少,知识面窄,社会经历以及实践经验均较少,导致学生写作素材匮乏。因此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对课外阅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外阅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38-01
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重点也是难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对作文写作存在畏惧心理,总是感觉无从下笔、不知所措。这种现象存在的大部分原因在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依靠教师的传授讲解,再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语文能力写作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以至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下,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因此语文写作教学的模式必须要进行转变,应提倡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配昂学生作文写作能力,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一、课外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阅读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增长人的知识。课外阅读是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积极的促进学生理解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没让学生清楚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意义,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很多小学生都会对写作感到畏惧,认为写作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往往不知如何下笔。造成学生出现这样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宣教讲解,或者分段拆解的模式,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低下。然而如果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的丰富情节中进行语言知识及写作素材的积累,提升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运用能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种能力转化为精彩的故事,巧妙的应用到作文写作中,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提高作文的可读性。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而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取适合学生的能够启迪学生智慧、增长学生见识的阅读素材及名人名篇,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作文写作能力。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能仅停留在“阅读”上,需要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自认为有哲理的部分进行记录,这样通过长时间的累积从而形成丰富的写作素材,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外阅读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的特点,大多都比较贪玩并且爱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教师的传授说教很难使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孩子们会觉得语文学习、作文学习是一件极其枯燥乏味的事情,谈作文色变。但是课外阅读能够与生活实际啊相连系,将真实的生活情况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反应出来,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够培养学生辨别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并可以将这种习惯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同时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提升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教师在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推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由于在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哈克贝利・费恩也出现其中,教师让学生先进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阅读,再学习《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学生会在其中发现所熟悉的人物,上课过程中会更加认真投入的进行听讲,从而对文本内容及所涉及的知识更好的理解消化。
三、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
写好作文需要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与作文素材,语言材料与写作素材除了从甚或中摄取外,另一部分就是从阅读中获得,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例如,在小学生每天午间的读报时间,或是自由组合的阅读兴趣小组活动的氛围环境下,教师鼓励学生多级读书笔记,多进行阅读卡片的制作,同时对读书笔记进行评议,评议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的数量,还应注重质量的积累。最后教师要将学生的而评定结果与语文成绩相连系,将其化为期末Z文成绩的一部分。这样做不仅能够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情况,同时还能够巩固阅读的成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充分地调动起学生阅读热情,从而促进阅读的有效性得以提升。而且写作不单纯的拘泥于读书笔记的写作,还可以是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题材的写作内容,如,儿歌、童话故事、诗歌也或是随笔等等。若想写出好的文章是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的积累的。只有脑海中储备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才能够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好文章来。学生进行认真的课外阅读,将自己喜欢的文章、段落摘抄下来进行收集,长此以往,就能够深化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材料积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阅读,阅读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写作的过程就是将丰富写作素材进行整合的过程。阅读不仅能够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当下大力宣扬减负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自习时间,因此丰富课余生活便显得极其重要。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置于课外阅读上,学生在课下就会更加的丰富多彩,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知识的视域,写作中也会更有底蕴,写出来的文章会更加的具备可读性。
四、结语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重点。作文教学中注重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小学生写作兴趣、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总之阅读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作文知识积累写作能力的训练,通过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建立健全独特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国家社会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婉婷.试论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J].2014(33)
[2]周玉梅.探讨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教学论坛[[J].2014.(17)
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瓜州县岷县小学度过了我一个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
调查对象:三年级语文教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还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另外老旧的方法具有其独到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可是随时更改课堂内容的设置,这是先进设备所不具备的。从教学态度上来讲,小学的孩子都还未定型,心性不稳,不仅一个班里的学生语文成绩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单个人的不同时段语文成绩也有很大差别,小学语文老师们并不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他们一视同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语文学好,他们对所有的孩子都有耐心,他们极力想让孩子听懂,所以变换着方式让孩子感兴趣,并且看这些孩子的具体情况,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他们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老师也没有采取放弃的态度,他们认为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当然,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对于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对预习指导和字词教学工作很重视,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刚从低年级转上来,对没有标读音的课本一时还不大能适应,所以要确保他们认识字后才能开始课文教学。在作业要求方面,三年级的老师可以说是非常严苛的,这是为了让学生早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能更好的适应更高年级的要求。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我在实习期间上课时也曾经有这样的困扰,后来我也学习使用这种方法,课堂收效还不错。据了解,在现今小学四五六年级中,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不想学语文,他们认为语文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一直都在学,每天说的也都是母语,他们认为自己又不想成为作家,语文学的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况且自己考试时得分也不会太低。还好,这种现象在三年级里是不常见的,我想从学生方面说,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年龄还小,和语文的接触还不深,语文这门课对他们来说还是一门很新鲜的学科,对语文知识还有着浓厚的兴趣。当然这种现象和语文教师的教学也是分不开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四、实习体会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41
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的办学硬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加强,从校舍、教室,到学生宿舍,还有各种先进的教学条件。但是就农村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改革的推进程度比较来看,农村依然与城市有着无法比拟的弱势,两者的差距并没有因为硬件的改善而缩小,反而是越拉越大。其中农村小学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质量普遍不如意的问题尤为突出,我们可以轻易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内容、方法上可以看出。笔者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通过走出去横向对比,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年轻小学语文教师交流,深刻感受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果不彻底改变一些短板问题,并且根据农村小学实际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那么,我们现阶段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将让农村孩子们离未来越来越远。
1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交流,取他山之石树自己风格
硬件的改善不仅需要教师有配套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落后最根源的还是思想的落后,如果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照本宣科,停留在使用过时的教参,停留在一根粉笔、一个黑板、一本书、一张卷的低层次教学。那么对如今这个时代的孩子而言,无疑是悲剧的。时代的飞速发展,知识的飞快更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都迫切要求我们与时俱进,跟上潮流,所以学校和教师自身都要积极创造走出去的条件,多学习多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2 根据现状转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化劣势为优势
由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缘故,社会的城市化进程,近年来促使大部分农村小学学生数大量缩水,面对着逐渐空旷的教室,很多教师产生了消极懈怠的工作情绪。其实从另外一方面思考,这也是好事,这样使得小班化教育被动地成为了可能。就语文这个学科而言,我们就可以手把手地教授学生诸如写字、拼音等技能,能够较好地解决农村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欠缺的痼疾。小班化教学还可以改变教室摆设布置,形成圆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就可以创设更多的生活情境,让语文课情境完全融合,教师与学生交融,知识和体验交融,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度和谐,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课堂教学过程的推进需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农村的孩子心灵视野相对狭窄,这源于他们一直生活的环境影响,再加上近年来空巢家庭的增多,多数农村孩子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留守人士,他们缺乏家庭社会的有效监管和教育,这就造成他们学习目的性缺失,在小学这个生理年龄上,他们又无法自行激发调整的能力,语文学科对于这些基础本来就差的农村孩子来说又相对枯燥,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要着急在课堂上启动知识的传授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提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让他们自觉地接受这些知识,免得满满一桶水一滴都没倒进学生脑子。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单纯地把启发理解为课堂的导入和思想教育,而应该涵盖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的整个过程。
4 课堂处理需要灵活机动,重难点要做到适时微调
对待农村小学语文知识面较窄、阅读量太少、想象能力缺乏的问题,教师备生比备课更为重要,一定要找到教材与学生理解的差距,并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的表现进行微调。课堂中最忌讳教师失去耐心后直接给出答案,尽量换一些适合学生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引导,保证学生的思考空间,才能让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要避免纲要式的提问和回答,在探究环节使用符合学生心理年龄的语言,注重问题的本质,强化引导的实效,这样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教学目标要求。
5 改变传统作业观念,增强自学的方法指导
在传统小学作业观念上教师有两大法宝:一是抄,二是背。抄生字词、抄课文、抄笔记,而且抄十遍二十遍,更有甚者罚抄都是百遍。背诵不仅有课文,还有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甚至连一些赏析的模块都要求学生一字不差地背下来。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语文学习完全变成了机械的操作和刚性的记忆,语文这一学科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艺术美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失去了兴趣,更枯萎了语文的灵感。所以以后这样的学习方式必须得到转变,要强化学生自学的自觉性,花大力气指导学生自习的方法,科学细致地布置自习的内容,同时将部分刚性的内容转移到课堂来完成,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能够培养农村小学生最缺乏的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
6 充分挖掘农村元素,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
要充分利用农村当地浓厚的乡村元素,搜集整理与语文相关的、可利用的内容,结合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是建立在学生熟悉和认同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在内化的过程更为顺利,同时也使两者互相促进,所学的知识也更加根深蒂固。农村的习俗、农村的景色、农村的故事都是语文课堂很好的素材,有活水源头的语文,更富有生命力。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就会拓宽语文课堂的外延,增加课堂无限的精彩,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语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总而言之,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教与学这个问题上,还比较单调,很多诸如导读――自习――引导――总结等先进的教学模式还没被农村教师所学习和接受,学生依然被动地在吸收知识,教师没有太多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几乎难有作为。小学语文是学生终身知识的基石,其工具性和实践性更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创造、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教师需要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努力创新,才能适应新课改[1]。这意味着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上,调整课堂教学的架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贴近农村孩子生活,创造多彩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为了我们教师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和发展,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同样应该注重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
家庭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地位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学生家长给学生提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需要家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探究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特别强的学科,同时它对学生文学品位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大多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然而学生的实践经验还比较匮乏,因此学生对这些文化精髓的获取和吸收都需要语文教师的传教和指导,但是小学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比较有限,学习空间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学习和需求了。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成形成,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中有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再加上课堂教学的制约性,就使得小学生很难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有效获取并吸收这些人文知识。然而这些人文知识通常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这时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规范等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然而教学课堂上的时间比较有限,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的时间也很少,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家长跟学生一起阅读,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让家长跟学生一起阅读,这样家长在辅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也能更好地辅导学生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家长的社会经验也比较丰富,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行为规范,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拓展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它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所以小学语文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教学课堂上的学习是很难完成的。小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只是依靠学生的自制力是很难补充教学课堂上内容的缺失的。而小学生除了白天在学校学习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周末,以及寒假暑假,小学生在家里的时间就更多,所以,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有效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学生在其他一些领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更好地发现、探究、学习,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如家长周末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等去参观、展览,积极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在这些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这样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暑假、寒假的时间很长,家长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去旅游、参加一些拓展活动,从而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家庭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场所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家庭是小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家长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补充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课外辅导。课外辅导不仅包括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的辅导,还包括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很少,并且学校所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也比较有限,这样都会制约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在家庭中,小学语文的实践机会很多,并且家长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能有效理解并掌握一些语文知识。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进而促使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学生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并给学生做好榜样,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周末去公园玩耍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学生不能乱扔垃圾,要随手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并身体力行的去执行这些,还应该积极监督学生的一些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坐公交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要积极给老人让座等。家长只有积极为学生做好榜样,才能有效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总结
总之,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邓翠云 单位:吉林省汪清县大兴沟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赋予激情,对小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步。情感教育是教学艺术层面上的一个重要改革。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不够。因此,情感体验相应的也很少。但是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处于求知的年龄阶段,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实施必要的情感教育,发掘学生的情感思维。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一、为学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的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就必须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特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传统教学中,小学语文的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单一的课堂,教师一直在讲台上教,学生就在下面认真的听课、做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情感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反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发展。要想有效的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提高形成情感认识和情感体验的能力。小学语文课堂的设计是在于唤醒学生头脑中的情感认知系统,让学生与新知识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一定要争气》一文时,通过教学可以鼓励学生要向已故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学习,学习他“一定要争气”的精神,学习他不被困难吓倒的精神。通过这种教学,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学生不刻苦学习、不自觉、自恃清高等态度作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教育学生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刻苦学习,为国争光。
二、教师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在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中,教师要要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从内心真正的关爱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现在的小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内心比较孤独,渴望有很多小朋友和小伙伴。这要求班主任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对小学生的关注,注重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从内心把教师当做生活上的朋友,要经常与之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想其所想,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同时,对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教学教学方式,尽量做到少批评、多鼓励、多表扬,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中的自信心,促进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进步。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针对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自行阅读,自行体验,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小组辩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感悟知识将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三、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
情感体验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形成的,并不是通过灌输性的教育可以达成的。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可以形成情感认知,但学生形成的情感认知中,并不完全都是积极向上地。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情感认知的同时,要合理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如果在学生形成错误的情感认知之后,对学生进行责骂、批评,就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情感体验中,不敢积极地思考。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另一方面,小学生由于思维活跃,表现欲极强,非常看重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在他们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于教师而言,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简简单单的鼓励词语,都会让孩子感觉到很快乐和满足。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发表的看法和情感认知,教师都要学会巧妙地运用欣赏性、模糊性、鼓励性、幽默性的评价,充分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此外,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各展其能、各显其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起信心,从而达到实施情感教育的目的。
四、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为学生的情感教育埋下伏笔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实施情感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从语文文字到诗词歌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知识。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小学生也不例外。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可以用周围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小学生,促进小学生在实现情感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比如,在给学生讲解“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这一俗语时,可以通过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幸福生活都是都是无数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还要通过今天的不懈努力,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创造明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给予启迪,促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力和拼搏的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可以为学生的情感教育埋下伏笔。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已经被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为学生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合理对学生进行评价、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为学生的情感教育埋下伏笔等方面出发,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0,(4).
\[2\]雪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11,(21).
\[3\]王丽萍.让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升华\[J\].魅力中国,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