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语文教学的困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语教研工作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深入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对策,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强化理论学习,抓细、抓实教学常规的落实;着力建设好一批语文学科特色学校,逐步形成我区语文学科特色;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使我区小语学科教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钟楼基础教育事业的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联系实际,加强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积淀底蕴。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熟读牢记并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与行为。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看理论的学习或文章的撰写,更应体现在教师课堂教学的一言一行中。具体看是不是真正尊重学生,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不是体现了汉语言教学的本质与规律等等。在新学期里,我们将对这些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具体体现在以下工作中:
1、进一步加强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结合市小语会新一轮课题“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研究,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准确、深入、全面地理解和实践语文教学的“倡简、务本、求实、有度”。
2、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让一线的教师能听到学术水平较高的辅导报告,从教师的不同需要出发,采取“参与对话”“巡回讲学”“沙龙研讨”等多种学习和研讨形式,使各类教师得到发展。
3、组织全区骨干教师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课改年段的教学现状,总结经验,剖析时弊与暗忧,寻求相关策略,以《常州市中小学教学情境设计实录及评析》、《教育故事》等书的学习为契机,以典型引路,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同时,本学期将继续征集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故事,典型案例及评析,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4、加快信息技术学习进程,增强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更新维护好“钟楼教研之窗•小学语文教学专栏”,提供信息交互平台,优化语文教学资源,热忱为基层学校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
(二)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新形态,打造语文特色学校,逐步形成我区语文学科特色。
课程的生命在于课堂,“每堂课都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不重复于过去的发展和成长!”我们要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放飞思想、感受语文魅力的地方。
1、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引导教师结合课例冷静地理性分析,准确深刻地把握语文课标内涵,杜绝形式主义倾向,多研究“常态课”“常规”课,让语文教学走过浮躁、走出困惑、跳出误区,走向理性和成熟。使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呈现出清新朴实的面貌。
2、引导各校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形成各校独特的语文教学理念,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促进教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形成学校办学新亮点。
3、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多种专题和课型,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项研讨活动,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拓宽研究的受益面,让活动真正与有效链接,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语文教学能力。
4、进一步加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调整、完善《钟楼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稿)》,增强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多元性、开放性,最终形成修订稿,发挥好评价的导向功能。
5、认真参与全区有关课题的研究和管理,特别是省、市重点课题。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文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的课题将更多的关注。
(三)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培训,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培养一支从事研究型实践的教师队伍。
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教育家第多惠斯说:“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研究型教师群体的培养是所有教师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1、各学校可依据学校发展规划,调查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为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形象”发展进行设计,针对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分层培养、指导,梯队渐进、差异发展、共同提高,使钟楼骨干教师队伍日益壮大。
2、让书香与教师一路同行。要成为研究型教师,首先要成为爱读书的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尤为重要。各校要鼓励教师购书、读书,推荐可读性强的理论专著、教育杂志,让书香伴随教师一路同行。
3、有条件的学校可尝试导师制培养方法,让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与青年教师通过双向选择,为青年教师确定教学指导专家,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4、继续做好课改年级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定期开展教学研究,组织听课交流、讲座、访谈等活动,不断提高培训的效益和水平。
三、日程安排
二月份
各年级教材分析
三月份
1、全区二、四年级整班写字比赛
2、常州市级二、四年级整班写字比赛
3、五城区会课选拔
4、新文笔征稿
四月份
1、全市低段阅读、识字和写字教学经验交流会
2、课改年级教学培训和研究活动
3、参加五城区会课活动
五月份
1、参加常州市小学生“六、一”作文比赛
2、课改年级教学培训和研究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展现自身魅力,在吸收并借鉴多元化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更具生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围绕新课标理念,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优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使其充分展现自身魅力,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以此,不断促进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事业向前发展,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
1国学经典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一“大石块”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育中,特别重视字的教学,集中识字是采取的主要方法。在儿童入学以后,需要花费大概一年的时间来认识两千多个汉字,并逐渐成“三、百、千”那套,即《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刚好有两千多个经常使用的字。再加上“三、百、千”有着整齐的音节、押韵,有利于儿童记诵。为此,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三、百、千”是重要的教材,并对学生进行集体识字。而在新课标背景下,国学境地呢成为第一“大石块”。主要是因为儒释道三家文化便是中国文化精髓,儒家文化是其中的主流。就经典而言,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典范性。国学经典是由多种元素组合而成,比如,《弟子规》、《孟子》、《论语》。就“经典”而言,它折射出民族的智慧与灵魂,是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它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多样化的价值。可见,让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可以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在蒙童阶段,要更加注重孩子纯正无邪品质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具备良好的品德。在此基础上,读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的气质,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自“”以来,传统文化逐渐失落,在新课标背景下,对这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重新找回那些丢失的重要东西,重新构建全新的社会文明秩序。
2诗歌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二“大石块”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中,诗歌经典便是其中的第二“大石块”。有人说:中国文化属于诗性文化,而诗教便是中国教育的关键所在。在中国民间,五言绝句是孩子咿呀学语时候背诵的重要内容。《无言之美》是朱光潜的作品,其中提到对诗歌的认识,对于文学来说,诗词远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和散文相比,诗词所含的无言之美更加丰富。就散文而言,注重情感的流露,就诗词来说,更加注重含蓄、暗示,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来吸引读者,有着朦胧之美、意境之美。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想要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文学欣赏素养是首要前提。在此过程中,必须意识到诗词的重要性,为培养鉴赏无言之美素养提供利用的保障。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诗歌教学放在关键性位置。但在筛选小学诗歌的时候,需要坚持这样的原则,即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中心,以现代诗歌为辅。结合小学生已有的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小学一、二年级以历代经典绝句为主,大概有80首;三、四年级重心放在唐诗上,大概有80首,五、六年级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比如,《古诗十九首》、《诗经》,也有80首。就现代诗歌来说,要把重心放在名家短篇上,要结合小学生已有水平,选取中、外名家的作品,比如,泰戈尔、冰心,大概有60篇。借助这些诗歌经典,不断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气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儿童文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第三“大石块”
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面向的是历史,而儿童文学经典则面向的是现代、儿童。就儿童文学经典来说,主要写给儿童的,充分了童趣、童心以及想象力,符合儿童各方面的特点。《汉语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一文中,说道:文学教育具有其特殊性,是一种精神与思想教育,更是一种美学教育,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在学习不同类型文学作品中,学生相关方面的能力也能得到极大地提升,比如,创造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就儿童而言,是他们是天生的幻想家、作家、哲学家等,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素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推动小学文学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此,需要结合儿童文学特点,合理划分,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绘本阅读,在中、高年级学生中,以童话、儿童小说为主。此外,教师要全方位分析不同阶段学生各方面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名家名篇,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多鼓励他们自由、共享、亲子阅读,使其充分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化知识,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体系,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为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改革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至关重要,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形式,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体系,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周期较长,难度较大,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完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的同时,还需要围绕这“三块大石头”,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转换师生角色,增加师生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以此,促使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事业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道路。
作者:张海燕 段书平 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镇第八小学 安徽省淮北市临涣镇石集小学
参考文献:
[1]高贵忠,任京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困惑与转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01:38-42.
[2]蔡佐洁.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9:74-76.
关键词:舍去“滑行” 选择方式 整合板块
语文课堂容量大、密度高,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它作为评课的一条标准。事实上,我们走进大酒店享受饕餮大餐时会发现,菜上得越多,剩得越多。吃饭,我们可以倡导打包,可学习,我们的小学生还不会“打包”。课堂容量越大,还给老师的越多;而且,课堂容量大,嚼得就不细,吸收的就不多。李振村先生说,时下的公开课,精致、大气、丰富、繁华、深刻……犹如满汉全席,的确营养丰富,但吃多了,亦有腻口之感。名师的公开课在我们一线老师的眼中,就是标杆,就是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当下的公开课不光是腻口,更在于难以消化、消化不良,造成“脂肪堆积”。减“肥”是语文课堂的当务之急。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之所以“肥”,一是因为语文材料本身的丰富性,老师舍不得。有人说,语文是一杯酒,“杯中天地大,壶里日月长”,这一杯酒,酿造了五千年;有人说,语文是一盅茶,悠然见南山,坐观垂钓,卧看夕阳,弥漫着清香,润泽着肺腑;有人说,语文是一杯水,看似浅白,实则涵咏深长,于平淡中见真精神,于纯净中得大绚烂,于无声处颤栗于惊涛骇浪。语文是河,语文是山,语文无时无处都可见琳琅满目的美的光影,行走在语词的密林,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感悟与遐思。然而,“任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语文课堂需要大舍,无论是酒、茶、水,还是河、山、云、树、花……我们只能取一得一。
二是教学内容选择的不明晰,老师不知舍。王荣生教授在《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师有一个郁积于心而旁人却几乎没法理解的困惑:不知道教什么!一方面,不知道“是什么”,不知道“干什么”,不知道该教什么,不知道教了什么,不知道有没有教,不知道是不是学了;另一方面,又似乎教什么都可以、都无所谓、都会有什么说道。
三是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合理,老师没法舍。所谓教学结构,是教师为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对构成教学的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所设计的组合方式及运作流程,是实施教学过程的途径和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而我们却常常以一种工业化生产的节奏在展开我们的教学,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预设展开教学,点到即止,少了等候,少了安静,少了学生的实践与自我反思。
鉴于此,笔者认为,语文课堂要减“肥”,减“脂肪”,强“筋骨”。
一、舍去“表面向表面滑行”的低效对话
孙绍振教授曾满腔义愤地指出,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量充斥着的是无效的分析,围着外围打转,由表面向表面滑行,造成大量的庸人自扰。其实小学语文课堂也普遍存在着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
一位教师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萧红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从《童年》歌曲导入,然后聚焦在“趣”上:“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童趣呢?”学生自读课文后,逐个指名回答,每到一处,教师追问:“有趣在哪儿?”“哪个词语能看出来?”“你能读出有趣吗?用你的朗读读一读。”……渐渐地学生就兴趣索然。在课的末尾,教师拓展:“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趣事呢?”整节课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解读的是“一读自明的”、“课文内容说明式的”,这种“从表面向表面滑行”的解读,没有找到进入文本的核心触发点,文本语言的体悟自然活不起来,学生也就在平乏中厌倦。细读文本,此文核心价值在“自由”上,自然的自由和人的自由,课堂探究的应该是作者对“自由”的怀念和向往以及“自由”背后的“爱”,而不是表面的毫无张力的“趣”字。
语文课堂的“滑行”,还有不少表现在课堂导入上。公开课中,导入一环,教师为了先声夺人,常常煞费苦心,“导”不惊人死不休。或深情款款或幽默搞笑的课前谈话,或标新立异或花样翻新的课堂导入,成为阅读教学冗杂繁琐的痼疾。日常教学中,明明学生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了今天要学的内容,还要聊一聊、猜一猜,兜个大圈子,做一些无效的或是低效的功。特级教师沈大安就大声疾呼:课堂导入要快。
二、根据学情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反对接受式学习、摒弃接受式学习。有一些语文知识的教学是难以探究的,或者探究起来费时费力、得不偿失,教师直接告知是无可厚非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都有其适合的地方。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教例:
关键词: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以写促悟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内涵深刻,部分语文教师常常有这样的困惑:阅读课堂到底教什么?怎么教?仅仅抄写几遍生字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就够了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学生是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体,阅读是学生自主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解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审美视角来研读文本,引领学生在文本中走上几个来回,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振。
一、创设情境,触摸语言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的确,当学生处于积极的情绪体验时,思维活跃,自主阅读探究的效率就高。创设出真实、生动的情境,让阅读活动在向上的情感与优化的环境中展开,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演绎为具体可感的场景。学生的情感参与到认知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色彩与声浪并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营造出活泼、乐学的氛围,提高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与质量。例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时,新课伊始,可以依托文本内容,播放白衣战士与非典型性肺炎搏斗的视频,将学生引入特定的场景中。学生初步感受到医护人员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不由自主地与文本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产生了共鸣。借助于丰富的、感性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亲切感后,再走进文本,品读语言文字。
以情动人,以情启智。教学情境的创设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吸引力与感召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要,合理选择教学的方法。一段优美的音乐可以把学生带到新的世界;形象的实物、图片,充分挖掘出孩子们的想象力;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情境创设方法多样,贵在得法,促进阅读动机与场景之间的良性互动,能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服务。
二、联系生活,体验文本
生活教育理论研究表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孩子们一出生,首先认识的便是现实生活,接触最多的也是生活中的人和事。日常的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感受最为深刻的部分。语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语文课堂,必然会缺少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学生的社会生活有多广,我们的教育就有多宽,语文课堂的触角应触摸到生活的每个领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学生生活的重要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生活是阅读教学活动宝贵的资源。语文阅读教学应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上。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作者映子借助于“直奔医院”“布满血丝的眼睛”等细节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间的真爱。“茉莉花是如此的平淡无奇,为什么妈妈却说真爱就像茉莉呢?”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爱,而是缺少了一颗关注细节的心。与孩子一同回顾生活中的小事儿,捕捉生活中有关爱的画面。学生静静地思考后有了自己的收获,“爱是雨天妈妈送来的雨伞”“爱是犯了错后爸爸的责骂”“爱是老师提醒的眼神”……学生的生活中蕴藏着真爱,具体的细节中体现着真情。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孩子们明白了原来啊真爱常常像茉莉花一样,散发着缕缕幽香,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联系现实生活理解文本,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语言与内心世界,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
三、以写促悟,多维提升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应借助于多侧面、多途径来习得语言,让阅读活动变得立体而丰盈。读与写的结合,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语言的基本规律,习得基本的语言技能,陶冶情操,收获正能量;“情动而辞发”,有感而发,抒写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同时也巩固了阅读中所学的知识。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品读文本后,都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吐不快。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契机,巧妙运用读写结合的点,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以写促悟,多角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度。
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1后,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运用所学到的汉字来说话、写话。“春风怎么样?春雨怎么样呢?”有孩子说:“春风吹起来了,春雨下起来了。”也有的说:“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当聊到柳树、燕子、布谷、梨花、田野、小草、小朋友时,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想象得多好呀!接着,我让孩子们以“春天来了”开头,说几句完整的话。最后,鼓励孩子把刚才说的话写在本子上。孩子们都认真地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思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苏版教材;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16-02
引言: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因为语文学科性质有较强的"工具性"成绩同时又是学习小学语文需要掌握的基础。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契合这样的要求,就必须要对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研究,在如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1授课方式单一。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的桎梏,我国小学教育普遍都处于功利化的教学模式。加之小学语文基础化与工具化的特性,致使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掉以轻心,因此在教学中部分教师都没有以饱满的情绪进行教学工作。所以在教学模式改革上也没有深入的思考,依旧采取陈旧的教学方法,致使授课方式仍然沿袭"师本位"单一授课方式。
1.2教学资源利用效果不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但除此之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在现目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资源都是一般化的教材解析,而鲜有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
1.3师生间的缺乏一定的交流。在学习中有效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彼此都可以吸纳对方的优秀学习经验与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查落补缺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学习策略;而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其进行有专项的引导教学,并且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对现目前的教学方案做一定的改进。但还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依旧没有良好的交流环境与沟通机制,这显然是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
2.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2.1构建学习小组,增进师生交流。自古以来教与学都是双向的,即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须要通过学生的思考吸纳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学而不思则罔就很好的阐述了这个道理。因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就亟需改变以往"师本位"的教学模式,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提高其积极性和参与意识。现目前较为科学合理的操作办法是在教学中建立课堂学习小组,让各个小组进行积极的讨论。这样方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以来化学习题教学的效率就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譬如,在讲授《说勤奋》(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第16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构建学习小组进行探讨学习。在分组时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1小组成员的成绩多元化。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进行小组分组的时候也应该保证小组成员实力要有一定的梯度,换言之就是在一个学习小组中既要保证有优生又要有成绩稍微差强人意的学生,但是同时也要兼具中等水平的学生。这要做得目的是,在学习小组中能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营造出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建立默契和谐的合作机制。
2.1.2兴趣个性相似化。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诚然,具有相同爱好的学生在一起一定可以相处得其乐融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友谊。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随着了解程度不断深入,便可以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如此一来就能很好的提高学习小组的整体学习效率。
2.1.3学习小组成员角色的合理分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绝对不是优秀学生的独角戏,应该是每位小组成员都积极参加讨论相互配合的学习过程。为了避免优秀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大包大揽,就应该分配好学生各自的角色。如优等生可以作为组长引导小组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口齿伶俐的应该担任小组的答辩人负责小组学习情况及讨论结果的汇报工作,以此类推让各个成员在小组中各尽其能。
通过以上合理的分组之后,为了保证学习小组的讨论学习更加高效合理,教师还应该进行以下工作。(1)根据学生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的角色分配,如综合能力强的担当组长,口齿伶俐的担当答辩人;(2)提出问题,根据《说勤奋》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譬如:除了书本中介绍的司马光、童第周之外你还知道那些中外十分勤奋的人?(3)监督学习讨论(4)检验学习效果,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有答辩人汇报学习小组的讨论结果,但是教师也可以进一步提问,检验学生对问题思索的深度。(5)评价总结这就是学习小组开展的活动进程,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合理的穿插一些其他的教学环节,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2.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教学的既视化。多媒体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将图形、音频、视屏等一系列信息化产物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的一种辅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好的将原本受到限制的教学资源合理的运用到了课堂中。比如在讲《哪吒闹海》(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一课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将与"哪吒"有关联的影视作品或素材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更加清新的理解课文所传递的信息,由此更利于学生对所学所感在脑海中进行加工,从运用到写作或表达中去。
2.3搭建起师生互动的平台。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面对不懂的问题既羞于请教老师又碍于面子不肯向同学求助,只好不懂装懂。这样做的结果显而易见,最终问题像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大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搭建一个师生互动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和老师都匿名在线交流,畅所欲言,可以有效的缓解师生间交流的压力从而解决学生的困惑;并且在节假日,可以合理的安排一些值班的老师,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学生答疑,这样很好的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空界限,将学习效率提到最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命教育;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育;实施策略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考验,其中有些是非常具有危险性的。老师在课堂上要对这些给予重视和足够的认识,虽然有时不是太明显。有时规范和细则太多容易让生活变得无趣,人变得没有活力。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应健康地生活;在生活中要教导学生尊重客观规律,自由、快乐的生活;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积极地去生活;随时帮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有尊严的、有节奏地生活;深入挖掘青少年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学会在发展中生活,有创意的生活。
我们的教育由于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以人为主体的方面。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生命教育是以人的生命为主体的一种教育,其前提条件是重视人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其目的是促成完整的、全面的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语文学科的特点是人文性,这就决定了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其实质就是以语言文字作为媒介,充分的去展示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让人的内在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语文学科由于它尤其独特的特点,这就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和可行性。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为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作用,十分专注于对语文的概括能力、知识储备的强调,这让语文课程成为了训练课程,让语文的教学成为了类似于技术的培训课程。学生学习语文时,其语文能力会得到不断向前的发展,它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内涵、使生命变得更加完美。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要将语言与精神统一起来,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和能力,其情感和对社会的认知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是比较重要的。从生命教育的框架下去探索和思考语文教育能强化语文的内涵,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很好的一次尝试。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方法来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充分的体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生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对生命就要倍加的重视和眷恋。有篇课文叫做《生命 生命》,它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八册当中的一片文章,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所作(杏林子的这篇文章曾经打动和鼓舞了很多的人,这篇文章是她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所写,她在十二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疾病所带来的疼痛一直持续到她61岁,也是她去世的那一年),这篇文章对生命有着独特的感悟,是对生命的颂扬之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青少年时期,其会慢慢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怎么去很好的修饰自己以及自身的发展问题,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对生命的认识比较狭隘,大多数觉得生命只是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些司空见惯的生命现象以及一些很空洞的生命道理这一角度,所以,学生是很希望去了解有关生命的话题及其内涵的,进行生命的思考是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通过了解作者文章中讲述的以及作者自身的故事,去很好的体验自我生命的存在。
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生命的内涵不仅体现在对生命的认知和重视,也表现在对于生命的尊重上,既要重视和尊重自身的生命,也要敬畏和尊重别人的生命。
《跨跃海峡的生命桥》这篇文章中本文讲述了如下的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最终保住了小钱的生命,构建起了一座生命桥,这个生命桥是连接海峡两岸的,这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文章通过相当的笔墨描写了海峡两岸在同一时间的两个相异的场面:第一个是在杭州的某个医院的病床上,小钱躺在那,生命岌岌可危,他只能在病床上静静地等待来自台湾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李博士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正在寻找和抽取相应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不断的努力,最终找到了适合的骨髓。所做的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挽救处于生命危险阶段的一个只有18岁的大陆同胞的生命。海峡两岸距离虽相隔较远,但却心心相息。
选择这篇课文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们的真善美以及相互之间的美好情感;二是体会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是一脉相承、血浓于水的,当一方有难,另一方必鼎力相助。第三,让每个人都能重视生命,热爱生命并且珍惜生命。
三、欣赏生命,体验生命
生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不会一帆风顺,自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辛酸和困惑。它们与快乐、幸福既是矛盾的又是同一的,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好好的去欣赏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
孙国清校长说:“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教育的视野已经聚焦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聚焦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教育部颁布的《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了‘科目统整’和‘建立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发展联系’的精神和思想。在推进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我校挖掘校内外教育资源,尝试开展多学科主题合作教学活动,使学校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使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这一举措,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之举,而是多年来思考、研究、实践的必由之路。”
松隐小学的尝试给当今基础教育界带来了非常有价值的启示。
一、课程统整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2006年,松隐小学被命名为金山区民族精神教育试点学校,在推进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开展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指导体系架构与运行机制的研究”,并实现学科育德的突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老师们的视野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语文拓展活动,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他们提出了打破科际壁垒,实现无痕对接的策略,力求实现三类课程育人功能的整合。从两个方面入手开展研究。
一方面,围绕主题,设计系列活动。如,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册《梦圆九天》一文后,根据“国家自强”这一主题,结合金山区域的特点,设计了相关的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乡土教材《金山新农村――廊下的发展》,让学生从了解新农村变化,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又结合“新农村科技游”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我的家乡”系列主题班队会。
另一方面,结合主题,开展拓展活动。如,在小学语文第七册《花船》一文教学后,结合“人文传统”这一主题开展相关的拓展活动,指导学生调查了解本区域的乡土民间艺术活动:打腰鼓、打莲湘、滚龙、剪纸……同时,使学生知道腰鼓是本土的“一镇一品”特色项目。然后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观赏镇腰鼓艺术节的图片、视频资料,阅读乡土教材《亭林腰鼓的风采》,组织学生体验打腰鼓活动,感受家乡民间艺术的魅力。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发现,不仅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这三类课程需要整合,基础型课程中的各学科之间也需要整合。为此,他们借助“科技新农村,你我牵手行”开展了“立足课程整合,尝试学科合作”的活动,让教学从课内走向校园,从校内扩展到社区。各学科教研组根据主题确立了教学方案。如,结合新农村“摘草莓”活动,体育课设计了“摘草莓,看哪一组的速度快”的体育游戏;自然课设计了“新农村草莓的特点介绍,你想买哪一种”;数学课设计了“看一看,哪一组的分量最重的应用题”;品社课结合小组人数不同开展了“摘草莓”活动中公平性、遵守比赛规则的讨论;语文课则要求记录“摘草莓”活动的快乐和对新农村草莓的描写,让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长期以来,一个教师教一门学科,一门学科解决本学科的问题,是一种传统模式。多学科主题合作教学使多学科围绕同一教育目标实施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传统教学方法的一大突破,它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且改变了教学的技术方法,甚至还能以一种“新鲜的形式”有效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激发了教师的教学潜能。
金伟是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参与多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让他回忆起自己求学时代所接受的学习方式,两相对比,他深深感到,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有巨大的新鲜感和吸引力,这样的课堂,学生的热情完全被激发出来。平时的单学科与单学科教学之间除了与生活实际经验有关外,与其他的教学内容基本无关。但在多学科教学课上,各学科之间合作价值得到体现,教师围绕同一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各门学科都发挥着各自的优势,正因为各门学科所具备的教学方式不同,英语可以对话交流,语文可以欣赏文字的魅力,数学可以体会数字的力量,自然可以直观地感悟,美术可以充分地想象等,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效率更高。
年轻人适应能力强,特别是这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让他备受鼓舞,因此,虽然是一位教育岗位上的新兵,却很快成为教学一线的能手。
美术老师顾圣裔参加四个年级的活动,他更是感慨不已:“我参与了四个年级的多学科教学合作的美术教学。从一年级的树叶画、二年级的画画华严塔、四年级的设计腰鼓再到五年级的装饰母亲河。本次活动是一次实验,也是一种突破。作为参与其中的老师,我感到很荣幸。这样的多学科合作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知识,从动脑到动手,让学习内容从平面变成了立体,从而更易让学生掌握。作为‘小三门’的老师,特别是美术,我觉得与美术相关的课程内容越来越多,无论是语数英还是自然音乐等。如,语文的诗配画,通过美丽的画面更能让学生了解诗文的含义,而英语教学更是离不开美术,老师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掌握单词等。美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学生表达情感与想法的一种方式与手段。因此,教师也应当多充实自己,不光是自己所教的专业领域,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都要了解和充实。这样才能更加具体和全面地教授知识。并且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也能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真正达到‘寓教于乐’。”
二、课程统整改变了师生的教学方式
2011年开始,松隐小学选择了富有区域特色的树文化、羊文化、腰鼓文化、塔文化、水文化尝试开展更深层次的多学科主题合作教学活动,成为学校深化课程建设又一次新的探索。
学校从“指导思想、活动主题、组织领导、活动时间、实施步骤”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对全体教师进行解读。随后,从“多学科合作是什么”、“多学科合作为什么”、“多学科合作怎么做”三个纬度组织开展了全员培训。紧接着,学校又组织年级主任进行专题辅导,指导各组制定好年级活动方案。由于培训到位,指导有序,整个活动开展得有条不紊。
在此基础上,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各年级组根据活动方案,开展前期准备活动,组织考察,调查资料,制作课件,讨论教学方案。如,五年级组织学生考察了张泾河,拍摄了张泾河的视频,以张泾河资料撰写了“家乡的母亲河”教材,在年级组长牵头下围绕“教材”开展教学设计。四年级不仅组织学生观看了有关腰鼓的资料,还邀请部分家长演绎了真人版的腰鼓舞;二年级组织全体学生赴华严塔实地考察,并现场开展了“华严塔知识知多少”的知识比赛,为塔文化主题教育奠定了基础;一年级也组织学生参观了校园里的树木,由自然老师设计了考察记录表,使学生对树木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活动中,很多师生写下了参与活动的感受,学校组织了隆重的总结大会,对多学科合作活动给予今后的教学活动的启示及活动中有哪些还可以改进和深化的地方进行了反思,有效地提升了教师对多学科主题教学的认识。
多学科合作主题教学既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界限,又传承了原有的教学目的,突出了主题,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充分而合理地挖掘运用教育资源。其一,校内外教育资源的运用是多学科主题合作教学活动的基石,能否合理灵活地运用区域资源决定着活动的成效;其二,运用资源的过程本身也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创造了特殊的学习经历,很好地诠释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的意义,各年级都牢牢地抓住了关键问题,为有效实施多学科教学做好了铺垫。
其次是确立明确而有效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资源是多学科主题合作教学活动基石的话,那么,目标的确立则是多学科合作之魂,所以目标的正确定位非常重要。他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量:
(1)可替代性。多学科合作主题教育目标可以替代年级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主题资源可以替代教材。如,五年级在“家乡的母亲河”五门学科合作的教学中,他们确立的认知目标与教材的阶段目标是一致的,而情感目标的达成更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的认识能力,更能为学生认知目标、方法目标达成服务,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一年级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之间的合作教学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语文课借助树叶形状在学习儿歌的基础上创作儿歌;数学课计算各种树木的多少;英语课借助树下的活动展开教学,与本学科教学目标融为一体。
(2)系列性。多学科合作各学科之间的目标形成一个系列,一个系统。如,四年级在腰鼓文化展示中,语文拓展主要以了解亭林腰鼓为主,而数学则主要强调参与腰鼓人数,美术课则结合小学生特点描绘多彩的腰鼓形象。各学科目标既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形成系列。
(3)相辅性。多学科合作各学科之间目标相辅相成,不同学科发挥不同特点,为总目标服务。如,张泾河贡献大、参与腰鼓人数多,华严塔历史久,数学课最能发挥优势;而感恩情景音乐课的魅力最大,一曲感恩的心表演唱,使亲情得以升华;参观、考察最能发挥自然课的特点;展望未来,描绘前景美术课最拿手。
在多学科合作之间的各门学科准备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收集、取样、绘画、表格制作、社会考察、访问,同时,让单学科明确在多学科合作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自的优势,对今后的单学科教学起到指引性作用。
既然是多学科合作,接受研究任务后,分工协作显得尤其重要。组员中除了语文、数学、英语老师外,还有美术、信息、体育、探究、自然、音乐等老师,颇有“各民族大融合”之势。作为团队中的一分子,须“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无论板报书写,还是图片收集;无论创设游戏规则,还是电子图片设计,大家按照课题安排进行工作,积极投入,认真负责,一鼓作气,毫无怨言。每一位教师、学生都在活动中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四年级一位同学在学习腰鼓文化后这样写道:
在那节自主拓展课上,我了解了亭林的“一镇一品”腰鼓,了解了腰鼓文化、打腰鼓人数,还画了自己想象的腰鼓。有三个老师同时给我们上课,让我们感到非常新奇,虽然每个老师只讲短短的15分钟,但我有了巨大的收获。第一个15分钟是语文老师上的,我了解了腰鼓的由来,腰鼓的形状,还看了视频,真让我耳目一新!第二个15分钟,数学老师和我们一起统计了近年来打腰鼓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让我感受到腰鼓的魅力。最后一个15分钟是美术老师带领我们画自己想象中的腰鼓。我画的是亭林人民收稻谷的场面,我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五谷丰收。当我把我的腰鼓展示给大家看时,别提有多高兴了。这节课让我终生难忘。
三、课程统整让学校走向健康发展轨道
毫无疑问,课程统整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有力的抓手,极大地激发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天地间人是最可宝贵的”,人的因素发挥好了,其他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多学科合作的探索让松隐小学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各方面工作都上升了一个层次。
从开始时的疑惑到实践后的感悟,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在挖掘资源中教育渠道得以拓宽。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渠道是封闭或者是隔离的,即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科教学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整体。多学科主题合作教学是一次基于对家乡感情培植的实践,围绕着学生身边的“事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促进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对家乡的情怀,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感会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的源泉。
陆晓颖老师在活动反思中写道:“接受任务时我就想,数学课该怎样与腰鼓文化结合呢?后来,我查阅了有关介绍亭林镇腰鼓文化的资料,亭林镇打腰鼓人数发展的数据触发了我的教学设计灵感。我把亭林镇2006年到2010年打腰鼓骨干队伍人数的发展和统计知识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画折线统计图体会到打腰鼓活动在亭林镇地区正红红火火地开展,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鼓励学生为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丁老师在执教五年级“水文化”之后深有感触:“家乡的母亲河”主题合作教学材料取之生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对这样的教学充满兴趣。我们不仅只限于学生接受文本的学习,而且从接受到实践,让这种情感在学生身上不断延续、发展,达到教育最终目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第二,在合作分享中思维视角得以拓展。
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引领学生主动地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多学科主题合作教学打破了教学常规,突破了思维定势,扩展了思维视角,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执教一年级“树文化”的数学老师有这样的体会:在刚刚知道要结合“树文化”来给孩子们上一个10分钟左右的数学课片段时,虽然上课时间并不长,但还是感觉有点难度。怎么充分利用这10分钟,怎么让语数英三个教学片断更好的衔接,如何精致地设计内容,是个难题。最后决定让他们根据校园中树木的数量来编加、减法应用题,既能符合我们一年级的“树文化”主题,又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按照应用题的知识结构,创设情境,让学生的思维不呆板,不受拘束,具有创造性,想方设法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产生全新的思想。尽管在这样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但通过这一系列听、说的训练,学生看、听、说、想的能力有所提高,也为以后的应用教学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第三,在智慧碰撞中合作交流空间得以提升。
英国作家萧伯纳曾形象地比喻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张“自主、探究、合作”的积极学习方式,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多学科主题合作教学不仅关注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及学生同伴之间的合作形式,而且关注了教师间的教学合作交流,营造了智慧共享、合作共赢的氛围。
一年级“树文化”执教老师之一陶老师有这样的体会:由于学生们才刚刚一年级,他们会说的单词和句型还不是很丰富,所以,我很困惑,不知如何恰当运用以“树文化”为主题的英语教学小课堂。这时,组室长丁老师就给我出谋划策:“可以尝试教学生们树木的英语表示方法,再可以说颜色,算数量。”这真是很好的主意。“一年级已经学过了动物和动物的声音,何不以树下的活动为切入点,上一堂对话活动课?”同组盛老师的指点对我来说如沐春风,一下子感觉思路开阔了。于是,我马上着手去准备,并结合自己上课活泼生动的特点,搜集了许多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的生动活泼可爱有趣的图片。最后,学生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操练了对话,并且,他们爱上了树,爱上了树下的小动物,也爱上了大自然。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我参加了这次小学语文远程培训。这次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几位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透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我明白了阅读的真正好处,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的成长和生活。所以,阅读不应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就应具体地体此刻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就应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从书中来,历史、哲学的、自然的、科学的……我们都应有所涉猎。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理解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用心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课程中也说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而培养这种潜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就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超多的语文实践中直接培养潜力。可事实上,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新课改的真谛呢此外,老师也告诉我们:我们教师务必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带给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把学习的选取权真正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有了获得主动发展的前提。
作为教师,我们肩上的担子是沉重的,应对如此重大的革新,我们要做什么首要的是我们要更新观念,要敢于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条条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于创新。继而走上务实之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这也是我在阅读教学方面最大的感悟。语文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独特的个性,这就是语文的本。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本,从关注资料到关注语言,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传统教学中可取的东西。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面,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结合起来,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这一称号。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我有幸参加了xx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会议。会上,我们观摩了几位老师的展示课,并听取了两位教师的精彩讲座。这些课与讲座,浸润着她们对语文执著研究的心血。通过本次的学习,不仅使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也为我在以后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了一盏指明灯。下面就本次的培训收获略谈一二。
收获一,走进绘本,回归生活。在这六节公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第一堂执教的二年级《走进绘本》课。对于绘本,我只在电视中或图书馆里见到过,但没有想到它还能用于学生的学习教材。在课堂上,王老师能以绘本内容为载体,配以动情的音乐和教师生动的语言,将图片、文字精美的融为一体,烘托造势,营造出了一种浓浓的绘本故事的氛围,让孩子们全身心的完全沉浸在其中。一堂 课下来,孩子们有的早已泪流满面。她让学生连贯的读,对于情节的理解掌握有好处,深深的抓住孩子们的心,而这位老师的设问、旁白也很有讲究: 在故事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大树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为什么还会高兴呢?每个同学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却又是真实的……如此深刻的思想 教育,不但使孩子们深浸于爱的洗礼中,更让听课的老师感动、学习、思考。而这正是绘本的魅力所在。
收获二,写字教学新感悟。会上,听取了xx和xx两位老师关 于写字的讲座后,可谓受益扉浅。对于写字的训练,我在课堂上也经常指 导,可还是对孩子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有所堪忧,听完报告后,我才深知,原来写字教学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不光是一 年级老师的专属,它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阶段。 “师者,人之模也” ,而一 个语文教师的书写水平对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也会有积极的影响。都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每天孩子们有一半的时间与教师共度,教师的言行时 刻左右着孩子的成长。作为教师许多重要知识都需要用文字表述在黑板上,作业本上,教师自己的书写对学生而言无疑就是一块无声的样板,俗语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教师一手漂亮的好字必然对学生书写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写字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而普实的王老师 正是如此做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节语文课,她的字都端端正正的, 这无疑给孩子们的练字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另外,练字过程是个循序渐进 耐力持 久的过程,并非一年级练好了就可以了,这就需要教师的策略了,老师在讲座中还谈到要对学生的写字水平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因为只有 建立长效地评价机制,才会为学生的写字过程树立自信心,才会让孩子爱上写字,从而让学生坚持下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当然,这位教师的识字教学与另一位教师的的阅读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有一位老师所说,这次培训会,虽没有名师大家的亲临,却普实而深刻。这也正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的,它同样带给我沉甸甸的收获,带给我众多的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会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在自身的课堂上去实践研究,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在这炎热的暑假里,原本想好好睡上几天的我,却接到培训的电话,想到“偷偷懒”的计划泡汤了,心里很烦闷。不情愿的来报道,心里很不以为然。然而, 在这几天学习中,我的态度和思想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我庆幸自己荣幸的成为“民革.新纪元纳雍第二期初中语文教师培训”中的一员。
在这短短的五天里,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像一个无知少女在贪婪的吸收着知识的乳汁,使我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得到一次重大的洗礼,让我重新树立了未来的教育思路,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必须朝着多元化教育模式去发展。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地意识到,“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在积极地行动之上,而作为“领路人”的我们,要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以品质来塑造品质”,要用自身的精神品质来影响学生的精神品质;并让学生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学习才是硬道理”,要用“感恩”的心来面对社会,报答家人。
在培训中,朱老师的观摩课让我深刻领悟师资的基本品质——关爱和奉献的重要性。我深感内疚,我的爱太过狭窄,太过片面。我对学生,只是“用眼”去看,没有“用心”,应该说,“用心”的程度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会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心去感受我的学生;但,我又是自豪的,因为,我尽我的所能去帮助我的每一个学生,哪怕这帮助是微薄的!
在培训中,我感到惭愧,朱老师的观摩课让我发现,我不相信我的学生——虽然,我是出自对他们的爱——我担心他们不能很好的把握重点,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在传授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地替代了他们的发言,我把属于他们的课堂抢了过来,使他们成为了旁观者;我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却还责备他们为什么不会思考,我替代了他们思维的转动却责备他们懒惰。我在无形之中成为扼杀他们思维的凶手。想到这,我不禁大汗淋漓!庆幸,我非常庆幸,因为我及时的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因为我还来得及改正。
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首先,我要往自己的脑袋里装进更多的知识,要能够让我的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让自己的这桶水溢出来,渗到学生的杯子里。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其次,我要改变自己的常规教学,不再中规中矩,不再单一枯燥,要吸收更多的新的理念,要多元化发展,进自己所能给学生创造更宽更广的发展平台。用心去看学生、爱学生,把自己的因为课堂变成轻松、愉快地教学课堂。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转化学生。“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恩换恩”,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多思考。
第三,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飞翔。雄鹰的展翅飞翔来自于母鹰的逼迫,过多的担忧只能变成束缚,把课堂还给他们,那是他们的天空,应该让他们自己去规划、去发展,他们的未来让他们自己去把握!而我,则是他们未来的领路人,我所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迷惑、困惑、把握不住时的领路人。对于他们,我只能给予帮助或建议,没有指定权。
当然,这只是我在这今天里发现的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自己没有发现的以及在教学中不大注意的等等。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嘛。我相信,经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努力,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这,是我今后的奋斗目标!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4
我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我珍惜这次学习的每一天,不放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有关教育教学理念的讲座,还是走进课堂,听优秀教师给我们展示的常规课……自始至终,我都在努力地学习,力争做到不辜负学校领导的期望。在学习过程中我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贫乏与稚嫩,学习又逐渐地使我变得充实与干练。是的,在培训学习的每一天都能让人感受到思想火大学的撞击与迸发,整个培训的过程就好像是一次“洗脑”的过程,给了我太多的感悟和启迪!
同时又仿佛是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工作激情和留下了太多的思索!129、而如今的现实则是只要这群家伙能把球送过那条线,好让大伙儿都能拿到钱,那么没人会在乎运动员们被推来搡去,任意滥用,伤痕累累,最终丢盔卸甲,几乎半死不活地被丢在赛场上。在本次培训中有幸让我们听到了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激起了我内心中的心弦,触及到我思想的深处,我一次次禁不住问自己我该怎样做、做什么样的教师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作为一个学者,他们那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震撼!让我感染!学生教学管理如何做?几年来的辛苦探索,留下太多的茫然与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育教学的相关讲座,还是专业知识的授课,无论给我们上课的是知名教授,还是普通的老师,没有那一个不是兢兢业业的。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听取的报告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教师基本素质方面:
一、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内容特点
(一)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是以“对话核心主题”为中心点,以“对话分主题”为线索,以“对话依托点”为具体内容,“由点拉线、由线画面、由面及点”地构成一种主题鲜明、各环相融、对话引证式的课堂模式。该模式以“预习与交流----确定对话核心主题----引出分主题----借助对话依托点阐述分主----整合分主题回归核心主题”为基本框架。
1.对话核心主题
对话核心主题是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的中心,是“显性对话者”——“教师、学生”与“隐性对话者”——“作者和编者”借助教材这一载体,共同构筑的一个话题。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围绕这一对话核心主题进行对话的过程。
2.对话分主题
在对话核心主题的总体框架下,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他们会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这些在对话核心主题之下的主题就是对话分主题。
3.对话依托点
如果说“对话核心主题”和“对话分主题”是课堂对话赖以展开的中心,那么对话依托点就是阐释对话核心主题和分主题的“论据”。语文课堂对话的依托点包括文本的字、词、句、段、篇等不同层面的语言单位,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延伸的相关内容。
4.对话式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确定“点”。通过预习和交流,学生和教师共同确定“对话核心主题”。第二,由点拉线。在“对话核心主题”之下,学生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出示“对话分主题”。第三,由线画面。学生和教师围绕“对话分主题”,寻找各依托点,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生成相关问题、共同研究相关问题,同时,各依托点也可以互相批评、借鉴和补充,使单个的依托点成为整合的依托点群。第四,由面及点。学生和教师根据课堂对话情况,整合各分主题和依托点进行总结和提升,使“对话核心主题”有一个多方面、多层面的研究内涵。
(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内容特点
1.强调对话的核心主题
将整个语文课堂看成是一个浑然一体的对话场,始终围绕着一个对话核心主题展开对话。“对话”式语文教学强调对话的核心主题来自于学生和教师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还文学作品应有的完整性。所以,在教学一开始,就要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一个对话核心主题,对话核心主题或者从认知角度、或者从思想角度、或者从情感角度进行概括,根据不同文本的内容而确定。因此,对话式语文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心理感受。
2.力求还语文课堂最质朴的特色
教学本身是一件很朴素的事情,孔子培养学生,苏格拉底启迪青年,都凭借着最单纯的手段——语言,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影响了无数人的心灵,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烙印。然而,目前的语文教学,已不同范围和程度地陷入了“作秀”和“浮华”的怪圈。因此,语文课回归本质成了许多有思想的教师的追求。该模式在教学中有着最单纯的线索,即紧紧围绕着对话核心主题开展思考和对话,这就像是一棵大树的主干,在这一粗壮的主干上,通过各个依托点生长出繁茂的枝叶,撑起一片富有活力的语文天地。该模式下,教师的行为是组织大家对对话核心主题进行思考,使学生的认识不重复、语言具有个性、感情真诚,在围绕核心主题的对话中,充满着智慧。
3.将学生的预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
要产生对话的需要和动机,让学生有一种对话的冲动,就必须关注学生自主阅读时产生的阅读期待,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后获得的渴望与人进行交流和探讨的理解、感悟和质疑。为此我们强调开展学生预习和交流环节,在这一环节基础上,确定对话核心主题。一般情况下,可以以学生中相对比较集中的感受、疑问或建议为对话核心主题,有的时候也可以以个别同学的独特的理解作为对话核心主题。由于阅读中期待心理的原因,学生会非常希望自己的感受得到认可和支持,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这就使学生的内心形成了非常强烈的需要和动机,而这种强烈的需要和动机正是学生积极对话的良好心理基础。
4.强调“对话”方式的多样性
对话式教学关注将各种形式的对话融合在一起,动、静交替。这就涉及到对话的形式问题。其实,对话并非仅仅是出声的行为,在很多时候,个人对文本的默读和品味,也就是学生与作者、与作品进行对话的过程。因此,在这样的语文课堂对话中,一方面保留课堂中静态的心理紧张,同时也将部分静态的心理紧张转化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时间分配,学生处于动与静交替的状态,其注意力也呈现出张与弛结合的状态。
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活动过程
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积极地探究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活动过程。下面就以课题组的研究课——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①为例来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通过预习、谈话及书面反馈了解到,学生在理解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提出的较为集中、也较有深度的问题为: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为题目?课文用三个例子来写生命,有什么不一样?基于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把握,课题组在研究教材和教法的过程中逐渐明朗了本文教学的“对话核心主题”:即从对文章第一段“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一问的回答切人,以“生命是( )”为该课的“对话核心主题”。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以“生命是( )”作为引入和提升。
第一步:教师从身患癌症与死神顽强抗争的16岁少女张穆然的微笑、快乐、坚强、充满爱心人手引出该课学习的“对话核心主题”。
教师运用幻灯,首先呈现了带着灿烂笑容的张穆然的照片,将如此灿烂的笑容与身患绝症进行连接,从强烈的对比冲突中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说道:
张穆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她天真、可爱,充满梦想。然而,中学毕业后,她不幸患上了癌症。癌症剥夺了她上学的机会,剥夺了她正常的生活。面对着癌症,面对着死亡,张穆然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坦然地笑着。你们看(出示张穆然照片),这就是不哭的张穆然。崔永元听了她的事迹很受感动,专门录制了一期与她有关的节目,当这期专辑《感受坚强》播出的时候,张穆然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的亲人、朋友和所有爱她的人。在她人生的最后一段,她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舍不得你们!生命的长短不是一个量词,活得有价值就长,没有价值就短。”同学们,张穆然已经离开了,然而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话语)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勇气,生命是坚强,生命是坦然,生命是乐观接着,教师将关注点转移到课文《生命生命》,进行了这样的过渡,并引出了“对话核心主题”:
师:生命还是什么呢?有位台湾作家叫杏林子。她对生命也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在她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生齐读):“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杏林子写的《生命生命》。(生齐读题目:生命生命)。
师:那么,杏林子认为生命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好好地去读一读,然后想一想,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出示幻灯)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生命是( )
生命是( )
生命是( )
生命是( )
第二步:学生和教师围绕着“对话核心主题”
谈自己的感受,得出一个一个分主题,并运用课文(通过关键词句)或课文之外的各种依托点阐述自己的分主题。
我们首先来看下面一段课堂实录: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之后,觉得生命是什么呢?
生1:我觉得生命是勇气。因为在第一自然段,她说,一只飞蛾飞来飞去地骚扰着我,趁它停下来的时候,我伸手捉住了它,这时候只要手指稍微一用力,它就动弹不了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这足以证明它很有勇气。它挣扎,说明它很想继续活着。
师:很好!×××同学说生命就是“勇气”(师板书:“勇气”,并出示相应的自然段)他是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得出的。你认为第二自然段除了写出生命是“勇气”外,还有什么呢?
生2:我觉得生命还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求生的力量。
师: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求生的力量,你是从哪里特别感受到的?
生2:我是从最后一句感受到的。因为“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这只飞蛾用最强的力量在挣扎,要飞走,尽管知道自己只是挣扎,知道自己飞不走,但它还是要试一试。
师:尽管知道力量很小,但它还要试一试,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出来吗?
生2:“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师:还有吗?
生3:我觉得生命是坚强。飞蛾可能觉得自己要死,但它觉得一定要活下来,所以说不管自己能不能活下来,它都要挣扎。我从“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中看出,所以说也是一种生命的力量。
师:你是觉得不但可以从最后一句看出来,还可以从这一句看出来,是吗?很好!还有吗?
生4:我觉得生命是一种信念。如果说它没有这种信念的话,那它也就没有这种勇气。它知
道自己的弱小,所以它如果没有信念的话,它是绝对不会挣扎的。
师:是的。生命是一种信念,因为飞蛾具有这种信念,那就是要生存,所以它在不停地挣扎,鼓动着双翅在挣扎,是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转贴于
上面的实录很真实地反映了师生对该课题理念的实践,即在“生命是( )”这一“对话核心主题”的统领下,学生们提出了各个分主题,“生命是勇气”、“生命是力量”、“生命是坚强”、“生命是信念”,教师热情的肯定和充满期待的“还有吗?”一语,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真正实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本质。与此同时,学生们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结合课文中的词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说明和阐释,这些词句就是对话得以开展的依托点。当然,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以各依托点为切人口,通过体会语言文字和其他的手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通过“说课文内容”、“品关键词句”、“读相应语段”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当然,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一个先知先行者,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中一些重要的但学生尚不能发现的语言表达方式,以此提高语文能力。
第三步:教师通过总结,提升大家的认识,完成对对话核心主题的集体构建。在该课中,教师主要采用了三种方式提升大家的认识,完成对对话核心主题的集体构建。第一种,围绕第四自然段——作者用医生的听诊器听自己的心跳后得出的一句话“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进行辩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单单属于我的”_语的真正含义。对“不单单属于自己”,教师提升道:“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深爱我们、把我们的生命与他们的生命融为一体的家人;我们的生命还属于曾经关心过我们、帮助过我们的许许多多的人;我们的生命还属于祖国,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需要我们;我们的生命还属于这个世界,世界因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生命而丰富多彩……”对于“单单属于自己”,教师提升道:“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她,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她。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正像同学们所说的,生命是一种责任”。第二种,通过在对话即将结束的时候介绍杏林子的遭遇,强化对课文一开始所说的“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的回应,将学生的理解纳入到一个经历重大人生苦难的真实人生之中,强化对生命的理解。教师是这样引入的:“通过杏林子的这篇文章,我们思考了生命。与我们的思考不同的是,作者杏林子是常常在想,生命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她会常常想呢?”在介绍了其人生灾难后,教师又以“她会在什么时候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为问题,设计了一个个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的情境,比如在杏林子不能翩翩起舞的时候、在看到伙伴们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等,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再以杏林子战胜疾病与自我,不断地为慈善事业而工作的事迹以及“除了爱,我一无所有”的名言,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认识。第三种,教师呈现根据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而写的一首小诗,并让学生串联起学生自己理解得出的各个分主题,进行有感情朗读,从而得到对生命的整体理解,达成“活着的每一天都很美好”的人生观,真正起到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育人目标。整个课堂对话在学生慷慨有力、乐观向上的朗读中、在饱满而强烈的感情中、在整体内涵的提升中结束。综观这一课堂活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始终围绕着“生命是()”这一话题展开,而在展开的过程中,学生具有非常突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选择文本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感触最深的一点进行引发,包括字词、句、段、篇以及课外的内容,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发散性思考。从课堂结构角度看,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各个环节之间的紧密的逻辑联系,前后照应,具有思想和情感的升华与提高的作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了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和主题组织语言的能力。
三、成效分析与研究结论
经过分布在近十所中小学校的课题组成员近一年多的课堂实践尝试,实验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堂教学带给了学生全新的感受和突出的成效。
1.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
我们对两所不同学校的刚上完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的两个班级当场进行了问卷调查。80%以上的学生认为课堂时间过得有点快或特别快,这种时间错觉是由于对某项事情的兴趣程度所决定的,而兴趣又决定了其在课堂中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这种突出的兴趣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语文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的重要基础。该模式实行的是一种没有强制的教学。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而且对话核心主题又来自于学生,因此,学生有了对文本学习的感受和问题,这种感受和问题就使学生形成了迫切想与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愿望,这种愿望的达成成了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的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在对话中,教师的欣赏和鼓励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话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在该教学中,采用的对话形式并不仅仅是开口说话,而是包括个体品味等方式,这就使课堂很好地实现了“动”与“静”的结合,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因此,将近90%的学生是喜欢这样的课堂学习方式的。
2.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会学习是检验学习策略有效性的主要指标。一年多的实践初步表明,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第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对话是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之上的,实验班的学生在听别人说话时显得更为耐心、专注,更能客观地看待、把握对方的话语。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尊重每一个学生思考和发表想法的权力与机会。第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表达的能力。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给予了锻炼学生表达的机会。学生在倾听对方的话语之后,能迅速地作出反应,快速地整理自己的思维,理清自己的思绪,并组织好内部语言。第三,训练了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对话为学习策略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话题进行对话,此中有分析、有综合,有具体、有抽象,但是不管如何延展,学生最终都需要回到对话核心主题上来。这就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能否参与到对话中来、能否质疑、能否对问题进行评价,可以反映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缜密程度。课后当场调查表明,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有助于学生质疑问难、积极表达,有助于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对提问的优劣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在回答“今天这节课你觉得哪位同学提的问题最棒”这一问题时,对比班和实验班分别有27人次(占全班人数的44.3%)、11人次被同学提到(占30.6%)。在回答“你有没有觉得这篇文章什么地方写得不好?如果有,请写出来”这一问题时,有13人提出异议,占全班总人数的36.1%。
有7人认为生命不单单属于自己的,有2人认为“她”为什么要听自己的心跳,还有人提出写得太深奥,写得有些粗糙,有些地方容易让人误解,特别是没有杏林子的简介等不满意的地方。90%左右的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是“有点满意”或“很满意”,反映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是敏捷的、严密的,也反映了他们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能力。这种反思能力同样也体现在他们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学生们还针对“课上得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比班学生把它归结为细心(7人次)、对生命的理解(7人次)、幻灯等(6人次)、教师素质好(5人次)、方法好(8人次);实验班学生则认为是亲切(7人次)、微笑(8人次)、丰富的教具(18人次)、有趣(5人次)、方法好(8人次)。这也反映了学生对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能力的增强,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问题讨论和研究展望
首先,帮助教师思考公开课和常态课。公开课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和思想的展示,应也是提供思考和研究的范例,教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关注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则更多关注的是课堂表现,忽视内在知识和思路的完整性。常态课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课堂,更多是知识点的讲解和学生的全心参与,在时间和内容上更自由些。正如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话:“一个人写了一辈子小说,写得好不足为奇,写得不好才真叫奇怪呢。”教师品读教材也是这样。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常态课,成败的关键是把握思维的主线,怎样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比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下“方程”一课的教学中,准确地把握知识脉络的主线:从一年级1+( )=9,迁移到四年级s=tv,从字母表示数到寻找等量关系,从建立等量关系到解方程。教师怎样在熟知知识结构和全面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利用情境和问题串为学生搭建一个“建构―内化―解构”的循环过程,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实现从算数思维迈向代数思维。教师在品读教材知识的顺应、同化与迁移的过程中,以教材知识点的整体性、相关性品读教材,而不是割裂地看待知识的传授,只注重对教材的面面俱到。
常态课中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点的教学,忽视了知识的意义联结与整体建构。在教学上,每节课都有一根“思”线,那就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比如,语文教学中《一夜的工作》一课,这节课的重点是:从一夜工作的情景中,体会总理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品读教材、设计教学时,带着这样的问题“课文哪一句话概括地写了一夜的工作?”学生自然在文章的结尾找到了概括性的词语“简朴、劳苦”。在集体反馈、品读感悟环节“让我们再走进总理的一夜,看看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总理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劳苦”的。以此为“思”线,全文自然展开,接下来在品读中感悟,整节课教学水到渠成。
品读教材的“思”线还要围绕重点作必要的补充,以求课堂讲授内容具体、深入、明确,使重点更加突出、丰满。对于非重点的教学内容,则予以适当精简,概而述之。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始终保有“建模”的思想,把例题、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题串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例题重在通过画线段图协助学生理解题意(运动方向、同时出发、运动时间和速度等),两种解法沟通了与乘法分配律的联系,两种解法的异同实际上是看待事物的两种方式:分开看和整体看,但都是殊途同归。同时,“试一试”也有必要与例题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整理思路,初步建立联系――虽然运动方向完全相反,但基本的解题模式是一致的,然后再把“练一练”放进来进一步建模:把黑板上导入新课时的板书“路程=速度×时间”完善成“路程=速度和×时间”,就可以进一步建立新知与旧知的联系。原先学习的路程问题都是一个物体运动,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是两个物体以一定的方式运动,其基本模式就是“路程=速度和×时间”。接着,练习里的两道题都是相遇问题的变式,第1题是环形跑道,第2题是工程队开凿隧道,我们只要提问,这两题与今天学习的相遇问题有什么关联,放手让学生表达、比较、归纳、建构即可。这样,这节课就是一节思维丰满的数学课,这根“思线”就是数学“建模”的思想。
在品读教材把握“思”线的同时,还要分清主次,特级教师支玉恒说:“那种把教材所有内容无巨无细都钻得深而透之做法,并非聪明之举,如果进而把这些东西都放在教学环节当中,则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实面面不到。浅尝辄止,水过地皮湿式的教学,是绝对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要灵活调动教学内容,可以围绕中心问题合理变动顺序,力求从系统发展过程中突出中心环节,做到既有中心,又有重点,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一、喜之篇
(一)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效果的欣喜体验
我初次体验教育技术带来的喜悦是在从教半年后,从数学教学转任为同年级的语文教学,在上《小儿垂钓》这首古诗时,在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这一环境环节上,我运用了投影放映,当我把图中小儿的手“拉”动投影在屏幕上时,全班哗然,孩子们欣喜异常,并同时用了无比洪亮的声音,感情饱满地读出了“路人见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两句诗,之后的盎然情绪久久持之影响着整节课,而且以从未有过的速度背会了这首诗,并且记忆的牢固程度也让我吃惊。这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效果上的良好效能。
(二)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过程的欣喜体验
在以往的教育技术应用我们大多只局限于某一环节的重、难点或关键环节突破的技巧应用上,如运用投影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运用录音把关键重点知识突显化……我认为这些最多也只能算是教学环节的优化。而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还是在最近真切体验到的。那是我担任四年级科学教学,教材中第二单元是学习有关蚕的知识,对于我们这里的孩子们蚕最多也是只限于听说过,根本没有亲眼见过更不要说它的卵、生长等知识可以说是完全陌生,而且教学中所需要的实物标本,也是学校多年存留下来的,一点生动感也没有。正值此时上级为我校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我校地处山区农村,网络在这里家庭中很少拥有),课前我在网上搜集了有关蚕的课件信息、感性资料等,课堂上我让孩子们观看,整节课秩序严谨,除了孩子们的赞叹声外再没有一丝声响,没有一个做小动作、走神的,好像生怕一不注意就错过了精彩画面。我想如果当时是换作我来讲,我费尽心机、横沫乱飞也不一定能及此一半效果吧。整节课我轻松至极,甚至无需开口,课末检测重要知识点记忆理解竟达百分百,就连在我班基本被认定为“滞后生”的杜续都能对答如流。这样的教学效果让我对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深深折服。
二、忧之篇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直观绝不能代替学生的亲自动手实践探究
这一现象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更为明显。有一次听一位教师的观摩课《分数的认识》,其中有一环节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二份、分成三份、分成四份…分别能用分数几来表示,教师用课件展示给学生看了,当时学生也回答对了。但当后面做同样的练习时,大多学生又无从下手了。俗语说“眼过十遍,不如手过一遍”当即评课我就指出,如果把这一环节换作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拆一拆”“分一分”理解效果、记忆效果一定会比现在强。数学教学的“做中学”是新课改提出的理念,需要我们用行动来实践,教师们绝不能用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省事”地剥夺了孩子们的动手探究权利。
(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华而不实、先宾夺主
在一次教学中,因同一堂课中概念、定义较多,我就把重要的概念定义在电脑上制成了“幻灯片”格式,教学时放映在屏幕上。为了不让放映出的画面太呆板,我就在画面的右上角设置了一卡通动画,每次放映那个卡通动画都在不停地动。谁知一节课下来,听到孩子们议论的竟是那个卡通动画出现了几次,作了些什么动作等等的话题,概念定义的理解突显效果就不言而喻了,无形中造成了学生视觉、注意力的分散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观念误区
越来越多地享受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好处,渐渐地形成了这样的暗流:一节好课就必须要有现代信息技要的运用,没有教育技术的运用就不是一节好课。
有了这样的误区摆花架子、哗众取宠的教学案例就屡见不鲜了,教学中只是为了用现代教育技术而“用课件”对课堂教学根本起不到任何优化作用。记得有一次是在参加市级的教学竞赛,在紧张的准备中,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在我们心目中较能产生影响的老师好心地建议我,不管什么课一定要用到课件,否则不可能是一节成功的课。而我当时所选定的课是有关温度计的使用,在我的设计中根本无需制作课件,为此我苦思冥想,挖空心思很吃了不少苦头。也曾听很多同行诉苦为参加什么比赛,制作课件花费了多少多少心血,似乎没有课件就根本没有参赛的资格,从而使得多少教学竞赛变为了课件大展示。我曾有幸两次听到魏书生老师的两节观摩课,都是一盒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轻装上阵。听过后谁人能否认那不是一节优质课呢?他没有准备任何教育技术手段,但他却带来了储备丰富的大脑和高超纯熟的教学艺术,这样的课堂随时随处都可以上,从不需做足准备来演秀不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实课堂吗?
(四)困 惑
通过教育技术的大胆运用探索,我感受到教育技术的应用(如课件)在很大程度上固化了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程序化了知识内容呈现表达的方式和顺序及教学过程,教师只能按事先设定好的顺序结构进行教学,而对于课堂随机性、生成资源等只能视而不见,排斥了教师的临场应变和灵活发挥,相对来说教学处于被动的地位。
三、感悟篇
有了以上种种反复的喜忧体验,对于教学中教育技术的应用得到了一些感悟: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前提应由课堂教学内容决定。看是否有其使用的必要性。诸如需要突破重、难点;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较生疏的;能为学生拓展时空的等等。
第二、教育技术的应用要实在,要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个性化学习创造机会和空间的等。
第三、教育技术的应用一定要进行教学过程的研究,要把课前预见做足。这一点是就忧之四困惑反思探究的结果。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与预见可以让我们对于教育技术的运用“多备而无患”,让我们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随机地选用多套备用方案其中之一。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优化教与学的资源为任务的,这一点以形成共识。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教学过程的研究,用课前预见来突破“固化”这一枷锁,让信息教育技术也可以灵活化,让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更加合理与必要,促进其更好完成任务,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述职报告是干部工作业绩考核、评价、晋升的重要依据,述职者一定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陈述,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述职者在所在岗位职责的情况。对成绩和不足,既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教务处副主任年终个人述职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务处副主任述职报告1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又一年的教学工作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感慨颇多。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学校领导及各位同仁的支持下,我有幸担任了教务处副主任一职,主要工作是协助教务主任做好学校的各项教务工作。除此之外,这一年中,我还担任着班主任工作及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教研组组长,协助负责二年级的教学工作及一中学区名班主任工作室工作。一年来我常虑学校发展,忧思学生管理。面对身上担任的诸多工作,我负重而行,常恐有失众望,焦虑中的我常常是劳心忧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走来,不说成长,的确已让我感慨不已。现将自己这一年来的思想状况、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作以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做人,是我一贯坚持的做人做事的原则。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仅凭主观上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的。这一年来,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教育管理理念,我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学习,用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来激励自己,感染自己。业余不断学习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充实自己、提升思想。同时积极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反思自己工作,为自己的成长增加营养。
二、强化敬业精神,提升管理能力
作为教务处副主任,也作为一个刚走向管理岗位的新人,无论是业务理论水平还是管理经验都存在不足,因此我非常注重向领导请教、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向书本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因校制宜,换位思考,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各级领导及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进一步强化了我的敬业精神,更增强了“教书肓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意识,通过这一年的学习,我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工作中事物的处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
三、加强课改实践,推进道德课堂建设
新课程改革对学校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发展,要生存,必须要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就成为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大事、要事,这就要求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育、教学、教研等活动中来。为推进道德课堂建设,结合学校三六教学模式,在校长及教务主任的领导下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学习课改精神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践行。教研活动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师不但学习课改精神,而且教研组内积极观课、
- 1息,收取并报送教科研相关资料。
2、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协助任课老师组织好学生的各种竞赛、文娱活动等。
3、积极关注教科研动向,及时组织相关老师进行教科研论文及科技创新成果的撰写及申报工作。
公开课、汇报课方面
1、组织各教研组积极推荐优秀教师按时上好优质课、观摩课等,并及时进行说课、评课活动。
2、安排青年教师的汇报课,。
其他方面
1、协助教务主任,积极迎接上级的各项教育教学检查
2、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学校的招生工作
3、协助教学领导做好学校教师职称晋级的各项报送工作。
4、协助一中学区名班主任室工作,积极发展新成员,及时撰写教育案例,促进学校年轻班主任的成长。
五、反思自我,愤然而前行
反思自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做为一名中层领导,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管理方面,依赖性比较强,处理问题不够机敏灵活,对问题分析不够透彻,遇事不够沉着、冷静,易感情用事。在工作协调方面主动意识不强,缺乏与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课改理念不够充实,对课改精神理解的不够透彻。虽然一直关注教科研动态,但在教科研方面一直未能找到突破口等。面对以上不足,今后将继续学习,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教学研究,努力将工作做实做好。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回首这一年,忙碌、充实,但我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校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衷心地向各位道一声:谢谢。功过是非自由众人评,期待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能真诚的指出我的不足,促我进步!谢谢!
教务处副主任述职报告2尊敬的领导:
您好!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简要作一个汇报。
一、政治思想方面
1、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能认真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自觉遵纪守法。
顾全大局、服从安排,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会议。
2、能积极参加“____高效课堂”教改活动。
二、教学工作方面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落实“____高效课堂”课改同时,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地实践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
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认真纂写导学案。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积极开拓教学思路。课余,我还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及兄弟学校的同行讨教经验,试着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
3、坚持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认真记录好听课笔记,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做好后进生、学困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要有爱心,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学困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培养其学习的兴趣。
其次,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自由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正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学困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三、教务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教务处副主任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尽最大努力做好助手和参谋,为各位教师提供教学后勤服务。布置、落实、完成教研室、学校等部门的各项任务,开展好“____高效课堂”的教研教改活动。经常进课堂听课,吸取宝贵教学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发现到教师在教学常规方面存在的问题,能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教学常规检查方面,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好。发现问题及时地指出,帮助其改正。
在教研组活动考勤方面,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周二至周四到各教研组活动场所做好考勤登记和记录。
在学生学籍管理方面,能按照学校有关学籍管理制度,尽最大努力做好学生的转出、转入、借读、休学、复学和复读的登记,建电子档案、归类、存档;同时,也要做好学生的转出、转入、休学、复学和复读的审核工作,对学生本人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
负责八年级地理、生物综合科目会考方面,能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报名、填写准考证等工作。
在教务处内务工作方面,开学初做好分发教师的教材、教参、教辅资料等,收集、整理教师上交的教学计划、班主任计划、教研组计划等进行归类和存档;学期结束做好收集、整理教师上交的教学小结、班主任小结、教研组小结等进行归类和存档。同时,对各位教师、学生一年来参加的各级各类的竞赛、比赛的成绩和荣誉进行登记,复印件进行存档;协助做好学期结束的各种数据的统计工作。
四、遵守纪律方面
本人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平时,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对人真诚,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从不斤斤计较,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够,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
2、工作中还有急噪情绪,工作中的创新性还不够。
3、教学管理水平还有待很高。
此致
敬礼!
述职人:______
20____年__月__日
教务处副主任述职报告3各位领导及同事:
我叫____,任____中心校的教务副主任,担任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主要负责东花寨学校的教学工作,此外还担任东花寨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这一年,在校长的领导下,确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观念,探索“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以坚定的信心、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把“打造教育品牌,实施品牌教育”的思想体现在工作中。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帮助、支持下,我逐渐认为,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务副主任,应做到甘于奉献,勤于学习,善于研究,敢于创新,务真求实,团结协作。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有喜悦,也有困惑;现就本年度的工作述职如下,恳请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指导:
一、身正为范,给校长当好助手
俗话说:在其位、务其职、思其政。作为教务副主任,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正确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努力做好校长的助手。
1、重视合作意识。
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必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晓”,起桥梁沟通作用。在工作中,我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在校长的指导下,制订好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学校工作更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并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运作正常。
2、突出服务意识。
教学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教务处的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我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加固精神防线,弘扬正气;二是乐于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做到“三不”,即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叫苦,做的事情多不厌烦。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对工作尽一份责任,献一份力量。我不断告诫自己,要以身作则,赢得教师们的信任与支持。正所谓:“海纳百川”,在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做到,对待同志态度谦和,和教师建立起平等的合作关系,不勾心斗角,注重团结,容人容言,荣辱不惊,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努力营造安全的校园学习环境。
今年暑假,在校长的多方努力下,在村委会的大力协助下,维修了教室,修理了门窗、桌椅,使校园环境焕然一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求真务实,努力工作
一年来,紧紧围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这个中心,积极探索适合教师发展的管理形式,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以求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展开教务工作;按照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足开齐了课程,合理分解教学工作任务,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指导开展教研工作,协调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跟踪检查考核教学全过程,做到考核公正、公平;协调和指导教学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团结协作,服务教学
教务处的主要职责是为教学服务,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并为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实施相应的管理,逐步探索和修订各项管理和评价措施。做到学期前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每周有工作安排、大事有记载、活动有记录。每学期开学前,与各教研组长积极商讨、谋划教研活动主题与方式,在教研活动中,主动探究、积极实践。教研活动锻炼了一批老师,课堂教学中,他们大胆尝试,有思想,有观点,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待学术襟怀坦荡的态度,对别人存在的问题毫无保留地真诚指出,也对别人提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非常乐意接受。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足上好各门课程,有计划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中,老师们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也渐渐提高。
教学是一项需要爱心与智慧的工作,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虽然在教学上我可以算是一个老兵了,但我仍没有放弃对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带头上公开课,坚持训练普通话。
1、课堂教学方面。
多次担任校级公开教学任务,争取大家的评议。
2、辅导学生方面。
尽管教务工作占去了我很多的精力,但在教学工作和辅导学生方面仍不敢放松。
然而,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指导水平仍然不能适应时代,面对现实我时时提醒自己,要尽可能地善待自己,善待学生。
四、认真反思,努力改进
回顾两年的工作,我感觉在工作上我还经验不足。随着教学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即将实施,还有不少的困惑和不足亟待解决。主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是“深”字的体现上还不够。对各位教师的困难和需要了解少,超前服务、及时服务、细致服务的工作还不到位。深入课堂、指导业务的力度不够。
二是“实”字的体现上还不够。工作抓细、抓实、抓具体和“一竿子插到底”的实干精神还不够强。
三是“韧”字的体现上还不够。本人由于性格使然,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还不够有力,今后工作中要加以改进。
四是对新课程教学管理还比较模糊,有待于加强对课改的进一步了解。
两年的教务工作让我受益匪浅,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伟大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平凡的。教务主任的事业就是叶的事业,我将不懈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克服不足,把这叶的事业进行到底。
述职人: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教务处副主任述职报告420____年在不知不觉中即将拉上帷幕,回首的近一年来走过的路,还是留下了一些或深或浅的足迹,虽然其间有过忙碌,有过艰辛,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充实、是快乐、是收获的幸福。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个学年,学校的教学工作稳定有序、顺利开展,我的业务工作也在锻炼中和大家的帮助下,逐步成长。为了在新的一年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对一年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牢固树立教育是一种服务的意识,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真诚、热情、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能深刻认识到中层干部应做身正为范、做自觉遵守学校制度的表率,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校长吩咐的事,尽自己的努力去办好;教师需要解决问题,尽自己的所能去解决。工作从不推诿懈怠。以较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二、教学工作
本年度继续担任九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的教学任务,本人能牢固树立以教学为本的思想,时刻不忘我是一名教师,严谨教学是我的风格,追求教学优质、高效是我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我都精心设计,精心准备,经常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
三、学校管理工作
作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干部,能做到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工作认真负责,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办事公平公正,敢于承担责任,不计报酬,不计名利。本学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及时认真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如开学初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的整理、统计和上报;
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整理、统计上报。
2、、在校长的指导下,和教研组长制订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3、制订教导工作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检查考核制度,负责好教学工作的月常规检查,期中抽测和期终检测工作,为学校考评教师提供依据。
4、组织教师每月集中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做好学习记录。
5、组织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做好教研活动记录,虚心学习各位教师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6、每月月底对教师教学常规性的工作进行了大检查,检查包括:备课、听课、作业、教后反思工作等。
7、课堂教学是质量的关键,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本年度平时工作重点抓课堂教学,抓“聚焦课堂改革、促进教学高效”的实施情况。
每周至少听两节随堂课,通过看备课是否与上课一致,查备课的有效性。通过听课,看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11月份组织了课堂教学改革达标评审活动,有效地指导了学科教学。
8、关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安排好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好学生的各种竞赛活动。
9、顺利圆满地完成小六、初三的抽考、中考工作。
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全体初三教师的努力,今年我校初三取得历史成绩。
10、协助学籍管理员录入全校学生的基本信息和照相,顺利完成了与全国学籍联网工作。
11、认真组织六、九年级的月考工作,并狠抓考风考纪,以考风带学风,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四、反思自身的不足,促进自己再提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行的人也存在缺点和不足,更何况我们一名平凡的教师。一年伴随我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缺点和不足依然显得那样突出:
1、做为一名中层领导,管理能力、协调能力还存在一定不足。
在管理方面,依赖性比较强,缺乏管理手段和方法,处理问题不够机敏灵活,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对问题分析不够透彻,遇事不够沉着、冷静,易感情用事。在工作协调方面主动意识不强,缺乏与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包括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尤其是与一些在性格和观点不相投的同事之间,处理不得当。
2、自身的业务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的教学思想,课改理念不够充实,对课改精髓理解不够透彻,尤其是指导教学上,在某些时候,显得力不从心,业务上存在盲区。
比如:对部分小科教学理解掌握不够,以及在教学发展判断上不够准确,缺乏判断力。写作能力不够强,口语交际及变通能力急需提高。
3、主动学习欲望不是非常强烈,在某些时候存在懒惰心理,也有时候出现想法和行为脱节的现象。
主动参与学习提高的次数还少,且有时不能按需所取。
4、新的课改理念与教学评价模式有效衔接的理解上存在误区。
说白了,在教学时强调新理念、新手段,但最终的评价,也是最有效的评价手段确依然是考试。
5、进一步在“落实”上做好文章,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使每项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我想这些是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自己锤炼的方向,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能不断地加以克服,本人也将一如既往地尽自己的力量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述职人:
20____年____月____日
教务处副主任述职报告5尊敬的各位考核组成员,各位领导:
大家好!本学期我担任初三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初三1班的班主任工作,同时任教务处副主任职务。
半年来,在教务处我主要配合张主任负责初中部的教学管理,教学常规,教学督导等工作。初入六中我用九个字形容: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在工作中,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自觉做到“三不”,即工作时间长不计较,工作任务重不叫苦,做的事情多不厌烦。半年来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适应了新的角色。现就本学期的工作述职如下,恳请领导和同事们给予指导。
一、一丝不苟抓常规,常规不失落
常规工作约定俗成,是教学工作稳步推进的“必修课程,”在过去的半年里,教务处自始至终保持着常规工作的“本色”,在做好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让常规不失落,永葆常规工作的经常性、规范化。
一是抓好常规教学,由于敦促到位,检查及时,教师们均能按要求备够课,备好课,上好课,做好常规工作。
二是组织好初中部每周校级公开课,几乎初中部所有教师都能拿出一节或几节课供全校教师观摩,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迎接了教研室对我校初中部教学工作的听课调研。在领导的总体协调下,对当天的工作做了具体、详尽的安排和布置,所听的8节课绝大部分质量较高,受到教研室领导的好评。
四是配合电教中心做好教师每次考试教学成绩的积分计算并作为六横九纵考核的重要依据并督促教师做好试题分析,学生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
五是在全体初中部全体教师的配合下配合初中各年级组组织了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使的考试有条不紊,繁而不乱。考试结束后,对每次考试情况作了较详尽的质量分析。
六是与教科处成立联合督导组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研组活动情况等业务常规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督促。
二、持之以恒抓教研,教研不虚浮
学校的教研工作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本学期初中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工作,一是初中部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每周教研活动,在各教研组长的精心组织下,或指导、或交流、或评议,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二配合张主任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说课比赛,经过认真的筛选,初中部推举出高玉芳老师和侯秀芬老师代表本我校初中部参加市教育局的比赛,并最终获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三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认真研读、分析、总结初三语文教材,做好教材分析中考考等点总结工作,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肯定。四是协调教科处组织召开了赴杜郎口中学观摩学习汇报会,并组织赴杜郎口教师上了一节汇报课,效果较好。五是鼓励初中部教师积极或参加论文比赛,半年来多位教师论文在市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六是组织初中教师赴骈山中学,邯郸十中,高北中学等学校,参加学科研讨会,观摩会等。
三、理直气壮抓质量,质量步步高
学校的生命系于质量,质量的优劣在于课堂,本学期,依据开学初教学计划提出的教学工作要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思路,初中部做了一定的工作。一是依照教学工作计划,如期每周进行公开课活动,并带动,号召初中部教师都参与到听课活动当中,每周评出的课堂质量都较高,达到了活动的目的。二是积极鼓励引导初中部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真正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始终树立质量意识,利用周公开课活动,结合教研活动,深入教师课堂中,特别是对青年教师或刚进入初中的教师及时的进行交流和反馈,力争使每节课都达到听课有效,上者有提高的目的。四是协调和指导初三毕业班工作,确保教学,任务的全面落实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因地制宜抓活动,活动促发展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学校课程一个有益的补充,本学期,我组织了以下活动。一是配合初中语文教研组组组织初中部学生参加《语文周报》全国作文比赛,共有263人参加,截止目前共有124人获得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暑期还将角逐一等奖。二是配合初三年级组组织初三全体师生召开初三一模质量分析会,初三优生座谈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配合初二年级组,组织召开了初二教师期中质量分析会,配合初一年级组召开了初一教师调度会等。
此外,还从学校的大局出发,做好了其它的教育教学工作,由于时间关系,在此不一一说明。
存在的问题
一是本学期由于计划外活动的增加,使得本学期的活动显得较多,致使深入课堂,深入教师的时间受到的冲击,虽然一直秉持着,走进教师,走进学生,但实际走得不是很近,使得抓教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的计划做的不是很好。
二是对过程性的管理与指导检查做得不好,有忽冷忽热之感,很希望有计划性但没有做到计划性,使得有些环节放松。
三是对有些工作按部就班,没有很好的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也没有勤动脑思考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办法。使得有些教研活动氛围不浓厚,教师对待工作热情不高。
四是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开创性的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的意识和魄力。
五是本学期对初中部教师的高效课堂培训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克服不足,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