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22: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流行业的研究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6-96-2
引言
物流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新的经济形态下,物流行业应积极探索转型升级途径,变革发展模式,以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需求。因此,积极探讨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以及未来发展的有效策略,对实现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 “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方向
目前是信息技术全面覆盖的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都会逐步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必然朝着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信息化的物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物流企业内部的管理要实现网络化,要将各个部门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目的;二是指物流配送系统要实现网络化,即物流公司要和其他相关企业可以进行信息传递,信息共享。物流网络化的实现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所以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此外,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开放性与便捷性,方便物流企业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种信息的共享,并且网络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供应商、客户、物流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网络。物流活动双方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查询物流运输实况,减少物流运输中不必要的麻烦,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同时,物流企业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及个性需求,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 “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瓶颈
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物流模式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难以平衡目前多元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影响了物流行业的科学发展,具体表现在:①“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物流行业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行业内部协作程度偏差,分散性较高,导致“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无法准时准点地将货物送到客户手里,包裹损坏、丢失问题严重,物流服务态度偏差等,这些因素直接关系着物流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时,物流网点的布局是否合理对配送是否及时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农村地区,物流网点极少,使得农村地区无法享受便捷的物流配送服务。②供应链不畅通。物流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行业的联动,例如制造业、农业等。但目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过分依赖电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流业的持续发展,缺乏活力的物流行业极大地限制了其l展空间。③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匮乏。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多是中小型的,为了减少人力成本,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非专业或兼职,无法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另外,缺乏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物流专业人才,对于一些现代化的物流操作系统无法进行有效的操作,利用率偏差,难以发挥这些系统的作用。
3 “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行业发展策略
“互联网+”体现了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态势,其属于创新2.0形态下的产物。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必须结合自身的优势,优化升级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满足新时期的市场发展需求。
3.1 强化物流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就是信息化建设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丰富而全面的网络资源,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构建新的物流体系,实现物流行业集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系统和终端设备,合理、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准时、快速地配送货物,以良好的信誉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升物流行业的社会效益。物流信息化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系统,来实时、动态管理和监控整个物流过程,针对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防御方案,切实提升物流工作效率和质量。还有就是信息化的物流会拓宽覆盖范围,构建出网状的物流智能骨干体系(CSN)。通过结合物流仓储平台与基于大数据的物流信息平台,实时、动态、准确把握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向,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3.2 优化供应链
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运营模式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使用网络进行相关的交易,对物流的要求也日益精细化,突破了物流传统的运输服务,这就需要优化物流全供应链。物流行业应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云仓,并升级转型为以大数据为支持、以深度信息系统为神经的仓网格局,满足新时期的物流仓储需求,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实现物流行业的科学及持续发展。例如顺丰,布局了“仓网”,利用大数据支持的信息系统,转变了以往“多仓”模式,通过调拨全国范围内的转运能力,为电商商家提供“仓、干、配、店、柜”一站式全供应链解决方案。借助仓网可以减少自身仓库数量,通过“分仓备货”实现仓库全覆盖,并把库设置在消费者周围,缩短了配送时间,提高了配送效率,在全供应链上实现了成本最优。
3.3 加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现在各个领域发展的核心力量,市场竞争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物流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物流企业在选聘员工是要注重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者才能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另外,物流企业还可以加强与本地区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来有助于为物流企业培养更多对口且专业素养较高的物流人才;二来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为更多地物流专业人才提供工作岗位。校企合作办学可以共同开发适合物流专业教学的教材,使教材内容符合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为企业储备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物流企业还要注重培养企业内部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活动,还可以定期举办物流研讨会,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理念及技术,将培养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高层管理人才与提高员工专业知识及技能、经营管理理念并重,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有效促进现代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此外,物流企业还要强化员工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企业招揽更多的客源,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3.4 加大科技投入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往来日益频繁,我国物流行业既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为了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加大科技投入,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经济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流技术,构建涵盖区域内所有商业流通和仓储运输企业的网络平台,打造信息化物流企业,实现现代物流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物流行业必须正视自身发展存在的瓶颈,结合当下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加快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全供应链,并加强人才的培养,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支持,还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与经济的科学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薛劭节,韩飞,宋纪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库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
[2] 杨春霞.智慧物流下林安智慧商贸城建设的意义[J].铜业工程,2016(05).
[3] 郑昱,高明.打造商品数据生态系统 共享全球智慧――聚焦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J].条码与信息系统,2016(06).
[4] 彭景乐.论物联网中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6(22).
[5] 党红恩.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城市构建中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11).
【关键词】大数据 现代物流 发展 钢铁行业
在2016年7月20日,总理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对推进“互联网+物流”进行了部署,在会议中指出,“互联网+物流”是全新的一种物流模式,不仅满足了当前阶段中社会的需求,同时对当前阶段中供给结构进行了一定的变革,加强了我国当前的生产率,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一、大数据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特点
(一)数据来源的多元化
在当前阶段中,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论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大量的使用了网络,不仅对其工作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帮助,而且还会出现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就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且是大数据数量最多的来源;同时,在一些第三方平台中,可以根据网络用户的上网习惯,对其进行处理,也可以得到一些数据;而且在报纸、资讯等传统的新闻媒介中,也会出现一些数据。在数据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就使得物流行业的大数据具有了多样化的特点,信息中不仅包括了人们对物品的需求信息、喜好信息,还包括了商品的一些信息,在物流行业运行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利用这些信息来进行工作,使工作进行的更加有效率。
(二)数据结构的多样化
在物流大数据的结构中,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根据数据自身结构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以及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又称为行数据,指的是储存在数据库里面的数据,可以用二维表结构将其表达出来。半结构化数据指的是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对其进行扩充的数据,这一结构的特点为数据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如Exchange存储的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就是对不能使用二维表结构将其体现出来的数据,例如办公的文档、视频、图文等,这一类结构的数据占了大数据中的绝大部分;根据物流企业进行分类,可以将数据分为内部数据以及外部数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至于物流行业外部的数据,这一部分数据具有较强的公共性,例如客户的需求信息,市场的行情信息等。而物流行业的内部信息就是其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如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等,这些信息往往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商业机密性,因此,内部信息具有较强的隐秘性。
二、大数据背景下对物流企业产生的影响
(一)对物流企业资源要素产生的影响
(1)提高物流企业的结构资本。在物流行业中应用大数据,就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发展战略,将大数据有效的加入进去,将不同企业的不同组织结构进行一定的优化,能够使组织结构更加贴近发展战略,不论是组织内部的信息还是组织外部的信息,都能够进行顺畅的传输,使企业运行过程中更加的协调,使得企业内部的沟通更加的合理,不仅增加了对资源的管理,同时还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而且,对物流企业的品牌推广以及增强信誉等也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可以发现,大数据的使用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结构资本。
(2)增加物流行业的关系资本。物流企业在运行中应用了大数据,就会使内部的沟通更好的进行,加强了沟通的顺畅性,而且沟通的内容更加的外向,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更好的将共有价值观体现出来,使得物流企业建立出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更容易的表达出对工作人员的关怀。而且,在物流企业使用大数据之后,还能对业务模式进行一定的影响,使其不断的进行创新,一直使用良好的业务模式来进行与客户进行合作,增加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因此,就使得其关系资本得到了增加。
(二)对物流企业能力要素产生的影响
(1)提高物流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在物流行业中应用了大数据,就使得企业在决策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做出决策,不仅如此,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在不断地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还会对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带来一定的影响,出现全面的变革,使得企业的组织机构更加的合理,将决策权力进行了优化,决策制度的质量更高,决策流程更加的规范。同时,在决策的过程中使用大数据,还可以增加企业的洞察力,将企业中的一些不满以及偏见发现出来,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全面的消除,更好的把握住商机。
(2)加强物流企业的运作管理能力。在物流行业的运作过程中加入大数据后,就可以提高企业运行的可视化程度,将数据中的信息有效的进行传输,使企业内部都能够进行使用;并且,还可以对企业内部的资源使用状况进行了解,例如底层员工的工作情况,设备的使用情况,运输货物车辆的信息等,根据这些数据可以使企业对工作状况进行更好的了解,进行有效、合理的调度工作,加强了物流企业运营的效率。在钢铁行业的物流中,可以及时的了解社会需要钢铁的行情,开展定制化服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措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3)扩展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大数据能够有效的提高市场的研究效率,增加市场研究的可靠性,大数据能够有效的分析出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准确的定位消费人群,减少了企业在市场调研的成本,缩短了市场调研的时间,企业可以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及时制定和调整生产、销售计划,稳固市场优势地位,达到经济收益增长的效果。除此之外,大数据还能有效的扩展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随着企业在市场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才能达到扩大企业知名度的作用,通过大数据可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营销策略,逐步实现经济收益的增长。
三、大数据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
(一)缺少对现代化物流模式的有效创新
尽管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物流企业起步较晚,对于信息的整合能力还有待加强,另外,钢铁行业面向的消费群体过于单一,使得钢铁物流行业的发展过于集中,只是采用现有资源的利用,极大程度的抑制了钢铁物流运输企业自身规模的发展,同时也使得钢铁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与时代相脱节,不利于行业的升级。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物流运输大国,没有对现代化物流模式进行研究,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引入大数据,使得物流企业的经济模式过于陈旧,无法带动上下游行业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抑制了钢铁产量的提升。
(二)未能积极迎合现有市场环境的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于钢铁行业的需求逐渐增大,然而,传统钢铁行业的物流企业采用的运营模式是以物流中心为起点,向外发散物流运服务,尽管这种运行方式能够实现对区域内资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在实际的物流运输过程中,由于各大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收益的增大,会对物流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割,导致钢铁行业的物流表面形成一个整体,但是实质上却是各自为营,相互独立,如今市场环境要求了物流服务必须要高效、可靠,然而钢铁行业物流企业资源共享程度差,信息难以整合,导致物流运输效率低,无法满足于社会的需求。
(三)未能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信息平台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必定会实现跨区域经营模式,钢铁行业的物流企业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准确的预测出钢铁行业的发展走向,才能有效的促进自身的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然而,基于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却未能建立相应的反应机制,没有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信息平台,使得物流企业与电子商务、钢铁贸易商等的信息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物流企业未能实现与其他产业的有效衔接,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四、大数据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发展策略
(一)实现对现代化物流模式的创新
现代物流模式要求了物流企业不仅要实现对于商品的运输与配送,同时也要提供加工与宣传的服务,钢铁物流企业必须要加快转变自营的模式,通过建立钢业钢业物流区,来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加强信息的整合能力,另外要在物流企业内部实现统一的管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上的规范与高效,同时建立反馈机制,降低物流企业的市场风险,实现经济收益增大的同时,促进物流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迎合市场需求
大数据可以为物流企业准确的定位消费人群,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能够准确预测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及习惯,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商务模式,钢铁物流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销售渠道的扩大,创新营销方式,不断迎合市场的需求,达到经济上的收益。另外,物流企业还必须走专业化路线,提供个性化服务。
(三)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网络信息系统
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网络信息系统是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物流行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构建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网络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建立信息沟通平台的方式予以实现,要提高客户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保证信息的共享性,通过建立物流行业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物流的跟踪,增加了物流行业的可靠性,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安全保证。另外,通过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网络信息系统可以实时掌握物流企业发展动态,通过投放广告和线下活动提高物流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综上所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物流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与挑战,只有实现对现代化物流模式的创新、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迎合市场需求、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行业网络信息系统才能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文玲.我国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政策体系的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9,(01).
[2]夏丽娟.“冶金物流”与“钢铁物流”换名思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张家港市现代物流发展[J].中国市场,2009,(06).
[3]蒋红兰.寻找解决中国钢铁物流高成本的对策――物流信息化[J].经营管理者,2009,(21).
[4]赵婉华.钢铁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立法建议――以唐山钢铁物流产业园区为例[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3).
[5]崔英悦.我国钢铁行业物流及物流企业未来发展[J].消费导刊,2010,(03).
[6]戴时清.关于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7]魏国辰,赵明凤.我国钢铁行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质量研究[J].物流技术,2014,(07).
[8]李志伟.河北钢铁港口物流园区发展的对策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02).
【关键词】北部湾;产业集群;人才培养;高效管理
一、引言
物流产业集群指的是以物流企业为主导力量,集聚在相同区域范围内为其它行业提供物流服务的所有企业、机构群体的集合。物流行业的产业集群化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也可看作是物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有过战略性思考的学者及同行业友人们,对北部湾这个地名一定不会陌生,更有甚者,谈及产业集群背景下的物流行业,言必称“北部湾”。北部湾(Beibu Gulf,旧称东京湾),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
二、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在此略作剖析。
首先,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跟不上新经济环境下的发展需求。众所周知,传统意义上的的物流业是由仓储行业转型发展所致,故而对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较低,有些物流企业甚至只关注从业人员的体魄健康,是否愿意加班,从根本上缺乏现代公司管理机制对员工的约束理念。然随着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物流产业为核心力量的产业链环节逐渐丰益,加之第三方物流迅速崛起,第四方物流亦呈方兴未艾之势,凡此种种,无不对传统的物流行业机制带来冲击,触发了全行业内管理层人员的深度思考---人才选拔,管理机制的变革在此环境下显得迫在眉睫!产业集群背景下的物流行业急需一支受过专业岗前培训,由以体能为工作导向转向以专业技能为工作导向的生力军。
其次,物流业高素质人才的供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当今国内许多高校,其中包括不少国家211工程的院校,纷纷在本科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旨在吸纳和培养更多优秀的储备人才。遗憾的是,很多大学所在的大中型城市,因为各种原因,就业形势吃紧,人才招聘市场运作机制混乱,致使许多资质不错,又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物流预备人才在求职时未能得到正确的就业指导,也无从向对路子的岗位推荐自己,造成了企业找不到人才,人才找不到企业的两难局面。因此笔者认为一个更深入,更体系化的人才招聘机制至关重要,有了这个良好的开端,才能开展后续的人才培养工作。这个招聘机制包括合法劳务合同的拟定,岗前带薪培训,完善岗位权责制度等。
最后,笔者认为,鉴于北部湾有着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战略位置,那么培养物流人才的机构不妨就设在当地,最好能由当地政府扶持,配合相应宣传,在广西境内临近北部湾地区自行开设储备新型区域性物流人才的高职高专。参考西方发达国家蓝领工人的收入水准,就不难得知,这一举措不仅对物流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大有裨益,同时也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就业新方向带来福音。
三、产业集群背景下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的对策
放眼当下,北部湾地区正遭遇产业集群发展的转型期,换言之,物流业正在登上整个区域经济产业集群中的主导地位。反过来,产业集群也带动了北部湾地区物流产业的调整,使得物流产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1)汇集三方力量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产业集群背景下需要培养的,乃是应用型物流人才。将高等院校、物流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地方政府等结合在一起进行人才培养,各方力量互补,不仅可以使储备人才得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还可邀请行业内的资深人员开设讲座,现场答疑,从而能够尽快步入实操,节省教育培训成本。・
(2)重视英语的培训 和国际化物流体制接轨
北部湾的战略地位可谓有目共睹,在不久的将来,北部湾将不仅仅是中国的北部湾,物流产业集群下的北部湾,而理应是世界的北部湾。那么对于这个发展背景下的物流人才,则有必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跟上国际化物流管理的标准,在全行业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讲习,英语的培训工作也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口语培训和国际物流行业专用工作术语的培训。
(3)构建适应产业集聚背景下物流人才需求的测评机制
物流人才测评体系是物流企业人才培养的指向标。现代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复合型的物流人才,因此需要注重物流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要以这两种能力为依据构
物流人才测评体系。另外,产业集聚背景下,北部湾地区物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层次性,不同层次对物流人才的需也不同,因此,物流人才测评体系构建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不的人才分别进行规定。本文参照北部湾地区物流人才的培状况,借助相关理沦研究成果,主要选择物流人才的理论知、实践能力以及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测评物流企业人才的综合能力。
(4)为预备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北部湾地区开设物流相关专业院校,不妨借助一些物流实践教学设施去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通过构建一批实操基地,包括校内物流供货与采购基地、物流销售策划、物流与货运实践基地、北部湾港口物流集装箱配送管理实践基地、物联网信息技术实践基地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物流理论在最短的周期内应用到模拟实践中。此外,还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校企合作化发展,将学生派送到物流企业中去实践与学习,使学生的物流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真正得到提升。还可以通过物流沙盘模拟实验室等实训平台,使学生在模拟仿真操作进程中,提升知识面和技能。
四、人才培养的后续工作展望
北部湾产业集群成熟于2006年前后,该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在总体上呈现出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空间式集群规模日益壮大,然其中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产业集群机构不合理,其间内部的无序竞争倾轧,港口功能定位尚不明确,区域管理权责不明晰,产业层次有待发展,高科技产业力量薄弱,工业结构性问题突出等。简言之,整个北部湾产业集群结构略显虚化,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笔者希望看到这些大环境下的问题逐步通过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完善和解决,从而为人才培养提供稳定坚实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
本文对产业集群背景下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与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北部湾的战略地位以及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探讨北部湾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并进一步深人分析了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产业集群背景下北部湾物流人才培养的新方法若干,为北部湾地区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贡献个人的一点浅见,诚恳希望与各位前辈同仁共襄北部湾物流繁荣前景之盛举。
参考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1 人员流失的理论回顾
2 相关概念的描述
2.1.1 人员流失的概念
2.1.2 离职意向的概念
2.1.3 人员流失和离职意向的关系
2.2 国外人员流失的理论回顾
2.2.1 马奇和西蒙模型(March Simon)
2.2.2 普莱斯模型
2.2.3 拓展的莫布雷模型
2.2.4 Price-Mueller(2000)模型
2.2.5 组织平衡理论和展开模型
2.3 国内人员流失的理论回顾
2.4 国内物流企业人员流失研究回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中国物流行业人员流失问题分析
3.1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3.2 中国物流行业人员流失现状分析
3.3 中国物流行业人员流失主要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的现状分析
4.1 M物流公司经营状况.
4.1.1 M物流公司概述.
4.1.2 M物流公司经营现状.
4.2 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现状.
4.2.1 M物流公司存在的人员流失问题.
4.2.2 M物流公司离职员工的访谈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问题分析
5.1 问卷设计与制作
5.1.1 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
5.1.2 问卷的制作.
5.2 问卷调查
5.2.1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5.2.2 样本特征分布的基本情况
5.2.3 描述性分析
5.2.4 差异性分析
5.2.5 相关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改善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现状的建议
6.1 从市场环境角度对改善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问题的建议
6.1.1 提高市场竞争力,削弱外部就业机会的威胁.
6.1.2 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降低员工对流出行为的预期.
6.2 从企业组织角度对改善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问题的建议
6.2.1 改进工作条件,增强企业文化活力.
6.2.2 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6.2.3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持对员工的长期激励.
6.2.4 加强员工素质培训,拓宽员工上升通道.
6.2.5 推进人本化的管理,消除员工组织疏离感.
6.3 从行为个体角度对改善M物流公司人员流失问题的建议
6.3.1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为员工工作压力减负.
6.3.2 体恤特殊家庭员工,体现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6.3.3 充分发挥员工专长,提升员工工作热情.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创新点及总结.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企业;成本控制
在我国电子商务经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物流企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物流企业的参与,物品在消费等经济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流通速度变得更加高效与便捷,不仅大大减少了在物品流通上所花费的成本,还更好地满足了人们消费购物中的多元需求,助推了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从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还是运营状态的好坏来看,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增长空间处于不断压缩的趋势,这与成本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控制概述
(一)供应链视角下物流成本相关理论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点集中到物流领域,很多学者都开始就现代物流管理展开研究。物流企业在自我复盘经济效益与经营状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发展难题,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原本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占据的市场份额也不断被挤压,极大地冲击了物流企业的稳步发展。从供应链视角看所开展的物流成本控制需要在充分做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基础上向外延伸视角,关注到物流产业链的上游与下游环节,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基本行为准则,兼顾供应商与分销商的利益,实现共赢。站在供应链视角研究物流企业的成本,主要可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指的是产品从商家到达消费者手中需要花费的成本,这项成本需要物流企业在成本控制中重点关注,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的发展根本,具体来说,运输成本会涉及装卸、运输、中转等不同环节,相对比较复杂。
2.仓储成本
通常消费者购物后,商品无法立即送达消费者,而是需要先从存库中提货,在产品运输中转过程中也需要空间进行货物存储。产品销售过程中除了普通的库存外,可能会遭遇一些无法预知的意外事故,因此商家还需要设置应急库存来有效应对突况,这都属于仓储成本,是物流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交易成本
为了确保企业与外部信息保持同步,及时获取来自外界的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策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付出相应的交易成本。
4.物流管理成本
物流企业开展的成本控制还需要控制好管理费用,通常规模越大的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付出的管理费用也会越多,需要施以更严格的控制。
(二)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可以说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物流企业得到不断成长的重要基础,单独就物流企业管理理论来说,我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企业间快速运输产品成为可能,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中。但是就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很多企业虽然配备了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但是却没有充分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有效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由于物流企业并没有充分去了解供应链成本控制,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无法综合开展成本管理。物流企业要想提升成本控制水平可以实施供应链物流一体化,能够切实解决很多传统成本控制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基于供应链下开展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能够实现在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物流行业成本。
二、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成熟的成本控制理念
现阶段物流企业管理层大多认为成本控制仅仅只能在企业内部开展,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全方面覆盖的成本控制理念来指导成本控制工作,对于供应链视角下成本控制的认识也非常浅层面,受到认识层面的影响,物流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依然将管理的范围画在内部,并没有重视全面开展成本控制体系建设。事实上供应链系统下的成本控制全面覆盖了物流链的各个方面,将整个产业链视为一个整体,没有将其分割为单一的物流活动。而在实际成本控制中,管理层没有在宏观认识层面对成本控制进行统一部署规划,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无法落到实处。落后的成本控制理念是桎梏物流体系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原因。在这个因素影响下,物流企业无法应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过大的成本投入下,很多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恶性循环影响下,物流企业成本越来越大。
(二)物流领域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与控制制度
目前在物流企业开展的成本核算由于方式还非常粗放,很多成本控制不足的问题都或多或少暴露出来。通常在物流企业中成本核算都是由财务部门负责,后续在成本核算表中进行反映,事实上这种方式并不能准确核算出企业的实际物流成本。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中虽然制定了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却没有明确成本核算,无法指导财务人员进行成本核算,一旦遇到问题,依然还是由相关工作人员凭借过往的工作经验进行解决,无法保障成本核算的科学准确性。
(三)欠缺科学高效的成本控制方法
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的,物流运输相关理论成型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针对物流行业成本控制方法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有限。虽然很多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培养了一大批物流专业学生,但是由于高校理论培养没有充分对接物流专业相关的岗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进入物流企业后,由于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和物流企业采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不匹配。很多物流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依然是传统方法,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先进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理论还没有得到有效运用推广。正是由于科学方法的缺失,供应链成本控制系统的优势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不能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确保企业成本控制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企业间信息共享与合作欠缺
物流企业各种设备的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发达的水平,但是企业内部各种信息往往都只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共享,不同物流企业之间无法达成合作。鉴于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进行信息交换的网络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物流行业的效率,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一般来说衡量物流企业效益的标准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结构的掌控程度、业务流程的优化程度等,要求物流企业保持不同环节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效果,这意味着物流企业之间要站在宏观层面推进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建设。但是由于部分物流企业不能正确认识供应链成本控制,看不到物流行业的发展大趋势,也就无法充分配合物流行业发展促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无形中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成本。
三、影响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因素
(一)技术因素
现阶段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建设资金上缺乏来自政府的支持。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打造出一个更高效、更便捷、更科学的区域物流领域与运输系统,在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之间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虽然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但是整体上还不是非常发达,针对现代物流开展的研究还比较少。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过程中一直需要在配送上耗费很多时间,并且无法提供高水平的货物运送服务,在物流企业中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还比较缺乏,从事物流行业工作人员学历普遍不高。正是由于运输供应链的不完善,运输环节过于烦琐复杂,造成运输过程中的成本大大增加。
(二)发展理念因素
我国各行各业中应用到集约化与组织化的数量还比较少,在物流领域,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无法完全替代公司内部的物流,很多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依然注重大与全,无论是生产运作体系还是规定都区别不大,这种大环境造成物流在市场中不管是供给还是需求都存在不足。正是由于我国不同企业与部门之间缺乏完善的协作基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表现出散、多、乱、小、差等特点,经过统计,物流企业的运载车辆平均到每一个企业后仅仅只有2.5辆,配设的行车路线与硬件设施科学性不高,运行中经常出现车辆空载问题,资源得不到更好的调度,无论是对物流资源还是道路等公共资源来说,都是一种资源浪费。很多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缩减成本时仅仅局限于解决物流运送领域,没有全面对待成本控制,忽视了供应链的整体性,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
(三)体制原因
我国还没有针对物流领域进行整体规划与发展完善,现存的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河运等物流方式都是由不同的部门管理,每一个部门都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与规则。这种背景下无法更合理地调度各种物流资源,各种政策无法灵活应用,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现代化的物流网络,依然只采用传统的物流发展方法,将不同的物流方式对接需要耗费非常大的成本,为了减少在物流变换时投入的装配成本,很多物流企业都更倾向于选择一种物品运输。
四、供应链视角下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对策分析
(一)做好事前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与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与此同时,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进行市场走向的科学预测,切实指导物流企业不断调整优化经营目标;其次要做好成本预算。合理的成本预算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全面地了解自身运营中支出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成本控制规划,确保资金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成本预算要充分结合市场变化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二)做好事中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要控制好订单成本。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要确保订单信息能够及时传达,保障交流的畅通性,避免出现发货延迟的问题,用最快速度完成客户的订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其次要控制好运输成本。对物流企业来说,货物运输是大头,除了人力成本外还包括车辆、燃料、设备维护等费用,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能否正常运营,企业要加强运输成本控制,结合不同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最后要控制好库存成本。根据自身实际科学规划,避免出现库存积压或者商品积压损坏等现象。
(三)做好事后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要立足于客户需求控制成本。要充分满足用户合理需求,维护好客户关系,为企业长远发展维持稳定的客户群。其次要立足于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物流企业运营中常常需要跨区域运转,离不开内部协作,要在运营中加强监督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优化。最后要立足于财务控制成本。物流企业成本涉及非常多的方面,需要构建一个专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充分发挥财务作用,加强对资金的监管。
(四)不断完善物流行业成本控制制度
目前我国成型的物流成本控制制度大多是针对单一的企业的,适用范围比较小,成本控制方式非常有限,制度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供应链视角下物流企业开展的成本控制不仅需要能够应用到某一个企业,还要立足于整个供应链的需求,充分照顾到不同阶段中企业之间的协同效用,确保最终能够达到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成本控制的目的。物流企业要积极参与到不断完善物流行业成本控制制度的进程中去,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建立适用于整个物流行业的成本控制制度,在此基础上由各个物流企业根据自身运营实际情况,形成适用于各个企业的供应链成本控制战略,让其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五)重视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节奏非常快,只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就能够成立一个物流企业。最开始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比较低,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必要进一步提升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更高水平的物流工作人员队伍才能够确保供应链物流成本控制体系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协同合作,保障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得到有效落实。
(六)搭建供应链合作联盟及其信息平台
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需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而其合作对象主要是分布在供应链上的各个供应商,需要物流企业积极寻求对外合作,联合上下游企业搭建起一条完整的供应合作链,从整体上来降低物流行业成本,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企业外部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企业与各方的协同发展。
五、结语
信息技术持续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物流行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成本控制是物流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物流成本水平还是物流系统质量都是影响物流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需要物流企业立足于自身长远发展,高度重视物流成本控制管理,不断提升物流发展环境,对外积极寻求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优化物流资源,将现代物流成本控制技术创造性的应用到物流企业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1]陈蓓蕾.互联网经济背景下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20(12):125-128.
[2]兰芳.做好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环球市场,2020(7):111.
[3]何雁.“互联网+”下物流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商情,2020(15):16.
[4]杨桦.基于供应链视角的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分析[J].纳税,2019,13(1):271+274.
[5]吕宗霖.供应链视角下的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解析[J].中国市场,2019(24):174-175.
种种迹象表明,在众多物流公司之间,百世物流无疑最受“霸道总裁”马云的青睐,如今年双11的剁手舞,背景呈现的是百世物流的上海仓库货架。
百世物流,是6年前马云、郭台铭、周韶宁三个老友一顿饭局商定的IT化新型商业模式。目前,百世汇通董事长周韶宁又在忙着融资,据业内人士透露,百世物流已经走在上市的路上,这次和上次额度接近,均达几亿美元。而这一模式,及马云控股的背后,亦是其想借百世物流颠覆传统物流的设想。
那么百世物流是如何牛起来的?相比其他同类型公司它有何过人之处?在网购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它又有何招数来面对越来越大的物流量?
第一招:摸清市场需求
在成立百世物流之前,周韶宁的简历甩出来绝对能让人纷纷跪舔:他是上世纪90年代贝尔实验室少数华人高管之一;他是这家峰值时年销售额达到25亿美元的中国通信企业奇迹的缔造者之一;他是谷歌中国核心管理团队的三驾马车之一。遥远的路程和昨日的梦,都融化成今天的重新上路。在2006年呈给谷歌总部的离职申请里,他只陈述了简单的理由:个人创业冲动。于是,履历里的第四家公司,周韶宁选择回到浙江,从零开始,这次他选择了物流业。
读计算机与电子工程专业,后来从事通讯以及互联网行业多年的周韶宁最终却进入看似非常低端、传统的物流行业,并非多数人理解的“有钱,任性”,周韶宁有自己的考虑:“物流是一个社会基础行业,中国缺少专业、规范的物流公司。”周韶宁看好物流行业潜力所在,其信心,还来源于一份权威调查,“全球最受尊重的40家公司,有两家是物流企业”。
周韶宁知道,一件快递包裹,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漂流路径,背后暗含着多少市场密码。
截止到今年5月,我国的网购人群已经达到3.1亿,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5.6万亿元。这5.6万亿的货物,不在装修豪华的实体店里,它们在你看不到的郊区庞大的仓库里。当一个网购消费者点下鼠标,货物就开始奔跑。
中国的物流网络,不仅投入巨大,而且要求信息化、自动化程度高――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效率,仅靠人工是难以实现这种高效。
“未来,企业很难将线上与线下物流供应链完全分开,也无法独力完成全网全境的供应链垂直整合,柔性外包给中立、共享的第三方电商物流基础服务商,是大势所趋。”周韶宁坚信,“百世”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依托信息系统与物流模式的创新变革,使得物流行业突破瓶颈,真正成为商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招:技术范儿
其实,周韶宁选择进入物流行业还有一个小故事。2004年,周韶宁在国内出差,回来的路上被两辆大卡车堵住了,周韶宁发现,两辆大卡车不仅严重超载,而且还冒着浓浓的黑烟,不仅不安全、带来交通拥堵,还对环境有较大污染。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周韶宁感到很奇怪:“这都什么年代了,为何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马路上。在国外,高速公路上卡车跑得比小汽车还快,货车堵路不可想象。”随后,周韶宁通过研究发现,物流行业其实非常大,但是行业又呈现小而散、劳动密集、缺乏技术支撑的状况,技术出身的周韶宁坚信技术可以改变这个行业,立志将物流行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逐渐打造成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行业。
周韶宁仔细研究了美国物流成本在近30年中从16%下降到9%的走势曲线,其中仓储费用占比从45%下降到了15~20%,运输成本也略有下降,这得益于开放协同社会化分工背景下的大规模外包、服务的标准化、行业的快速整合以及信息技术的大范围使用,包括UPS、DHL等第三方物流企业持
换个角度说,那些带有“技术范”的物流卖水人将获得更多的市场青睐。以女装淘品牌茵曼为例,在业务快速增长过程,时常会遇到发货延时、销退处理迟缓、库存准确率等问题。物流服务的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茵曼核心业务的发展,于是茵曼找到了百世,把线上多渠道零售的订单生产环节和配送管理整体外包给百世物流,并一举在2012年“双十一”大促中日订单生产量突破6万单。
这背后的秘密武器是一套名为“优库”的电商仓储管理系统,它内含了大数据分析、全程RF作业、作业策略优化算法、智能订单波次创建等关键技术,订单生产过程可以实现边拣边选、标签拣选、销退缓存品的优先拣选等创新模式。
这套“优库”系统还支持异地分仓协同作业货物拣选、验货、货品包装、订单履行反馈等全流程,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产品订单属性与仓库硬件条件采取不同的作业策略,并利用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策略模板。
此外,百世还研发了一套名为“优派”的电商配送系统,每一批次的货品包装完以后,系统会根据买家的地理位置,以及快递公司的可到达率、服务质量、报价、历史派件记录等信息,系统自适应推荐最优的快递公司,并全程跟踪包裹的配送与签收。
“物流行业不应该只是人力密集型,更要是科技密集型产业,这样才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粗放状态,才能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周韶宁称。
第三招:跟苹果取经
2006年时,周韶宁就开始关注苹果公司,他最关心的事情在于,苹果如何将数量庞大的资源为己所用,从而在硬件制造之外另创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他最终总结出了两条平台公司的成功经验:一是做好最难做的事情,将平台核心掌握在自己手中,苹果正是通过对iOS操作系统、工业设计、芯片设计、触摸屏技术等领域的大举投入,树立了在产业链中牢不可破的金身;二是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将通信社交、应用商店、娱乐游戏、支付等一系列服务融合起来,将“因简单而伟大”的产品思维发挥到机制,使得用户获得最佳的使用体验。
周韶宁也逐步将苹果的平台哲学嫁接到百世的扩张与创新中来,他将百世定位为“中国物流行业最有价值的物流社区平台”,其运作方式就如同一朵覆盖国内全境的物流服务云,包括百世供应链(综合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与实施)、百世汇通(快递配送)、百世快运、百世电商(电商物流服务)以及百世软件等五大核心业务是平台核心,而遍布全国的物流运输及服务网络通过信息系统形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平台和社区。
目前,百世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运作中心、仓库和转运中心,运营面积超过一百万平米,但多用合作建仓或者租赁的方式,而百世遍及全国的运输配送车辆与配送团队则多采用加盟方式,加盟商数量已经过万。同时,百世还构建了一套成熟的物流服务标准,向大大小小的加盟商输出系统和管理,并提供第三方咨询、培训和审计服务,以此确保服务标准的一致性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人才培养;改革
全球经济在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时期,在信息时代,我国物流业随之迎来了新的发展以及战略机遇。中职类院校作为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迎合党的精神,立足于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现有社会发展需求,解决学生就业等问题。
一、1+x证书培养制度的内涵
1+x证书制度模式是基于国家的职业教育情况提出的,其中是为了满足中职类院校物流专业培养目标多元化,综合素质大幅提升,从单一技能操作发展为一专多能,进一步解决国家现有的结构性就业问题。目前该制度在一些应用型的院校进行试点,在一些中职类院校开始普及。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是在学生完成基础学业课程上,再进一步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就业提升自身综合水平。其中该制度为毕业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平台,也为相关就业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参考凭证。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更是能够代表就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能力[1]。
二、1+X证书制度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推行的优势
(一)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1+X证书是以学历结合专业技能水平为结合,将专业技能融入到学校人才培养中,有利于提高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发展,适应产业的转型速率。解决现有教学培养人才的单一化途径,让单一化发展转变为多元化发展,为飞速发展的物流业提供优秀的高素质人才[2]。
(二)推动课程优化升级
在物流业发展的今天,中职类院校需要适应物流企业相关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添加相关适合就业的实践操作。对于人才培养而言,1+X制度能够很好地推动课程的优化升级,在打造相关专业课程时将理论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并且对物流专业的相关基础操作配有详细的说明。具体体现在物流专业的业务操作的注意事项、物流行业标准、结合具体的操作实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相应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打破课堂与就业的界限,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统一,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理论与实践课程共同进行,此举能够解决传统职业教学的一些弊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就业。在课程开展时,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其专业的相关动态以及行业标准,以此为目标,提升自身的岗位技能[3]。
(三)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是现如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一环,对于高度发展的物流业而言,其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作为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同中职类院校在实践方面加入了教育资金的投入一些物流企业在1+X制度的推行下,积极响应与中职类院校的深度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了解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其细节深入到物流订单、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方面。这一认知弥补了理论知识的单一性,更灵活地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不仅如此学校可以开设企业家讲座,激励出学生的实践热情。在1+X制度实行的课证融合背景下,以企业发展方向为实践问题引导学生对以后的就业方向进行多方位思考,做到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4]。
三、1+X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物流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为了满足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院校通过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从而满足物流市场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根据1+X证书制度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分析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缺乏调研,不与时俱进
职业院校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教学过程中,老版教学资料和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教学资料过于老旧,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学内容与物流市场情况不符,所学内容过于老旧,无法符合当下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就业后无法适应物流企业工作方式,甚至难以就业。同样,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满意的人才。
(二)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
物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将结合。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践经验值要高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职业院校物流实践实施设备专业器械稀缺,没有专业的师资基础,没有指定的实践教学场地,因此物流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简化相关实践课程,无法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弱,在物流企业实习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物流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操作能力。
(三)缺乏有效教学评价机制
职业院校在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培训时,需要在实际实践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并且需要制定针对性的评价机制方案。另外,由于职业院校在目前没有具备完整的物流教学课程管理方案以及物流教学管理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迷失学习的方向感以及目标感,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操作能力。
四、1+X制度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措施
(一)打破物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界限
职业院校为我国物流企业培养一批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首先,物流专业人才需要获得职业学院学历证书,并且在职业院校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知识点:(1)需要掌握物流业务基本操作流程的相关理论知识;(2)在物流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需要了解掌握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要求学生对人员设备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人员设备作业;(4)要求学生在物流业务操作过程中,及时对突况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和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物流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反应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学习效率,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另外,职业院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岗位实习,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学习,从而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物流业务操作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职业院校大力培养复合技能型物流人才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大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专业人才将是物流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部分。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AR智能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在物流行业中,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了解物流企业中高层管理制度,还需要了解物流企业所涉及到的货物种类、相关设施设备等。因此,职业院校不仅仅需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还需要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物流专业人才不仅仅具备物流业务操作相关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相关其他方面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技能。例如: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需要培养AI、AR等相关智能信息技术,从而有助于物流企业工作过程中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范畴以及工作效率。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为了培养出专业型人才,投入大量的资金构建一套完善的物流实践教学操作系统,并且通过采取校企合作方式,让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实习、学习,并且在物流订单处理、订单配送、客户售后服务等过程中熟悉物流企业相关的业务流程,从而使学生积攒实践经验,提高操作能力。在物流企业实习过程中,对学习到的物流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学习。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邀请成功的物流企业家来学校进行演讲,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新设企业教学交流课程,企业安排专人来学习进行讲解,并且对物流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实现职业院校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的目标。
(四)加强教师实践培训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物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对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培训,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联系过程中了解到物流企业发展情况以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熟悉物流企业相关业务流程等工作,并且加强培训学生实践教学内容。教师在与企业管理人员交流学习中,将培训内容规范做记录,并将培训内容编制成物流实践教材,从而有助于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提高学生整体教学质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积极配合物流企业开展合作项目,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项目完成情况以及项目进展情况。学生在教师的配合下不断优化改进项目计划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物流业务流程工作效率,教师还可以采用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总结。
五、结论
近些年来,随着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提高,职业院校逐渐完善物流专业人才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式。本文主要在1+X证书下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性的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利用校企合作方式,不断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院校通过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优化物流专业实践的设施设备,为物流企业、社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炫梅.智慧物流时代,中职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以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广东教育,2020(01):62-63.
[2]尚书山.“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2020(07):28-30.
[3]邓小乐.新疆中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优化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1(05):15.
[4]戴英姿,吴凯.基于物流管理“1+X”与“教,学,赛”创新融合理念《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12):0271-0271.
关键词:物流定性;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2;D923;D922.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对物流业的定性
物流业涵盖了从原材料到商品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物流不仅涉及到包装、运输、存储、搬运等一般过程,而且涉及到信息处理、劳务纠纷、商运保险等环节,再加上国际间物流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拓展,物流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事务相对较广。对物流供应链上的所用环节进行定性是判断物流领域相关法律适用的前提。物流业的定性主要有以下特征:
1.服务性与综合性
物流业从本质上讲属于有偿的服务,它是以运输为核心的集成了储藏、包装、搬运、配送等环节,以现代化信息手段为重点的服务过程。由于物流行业的环节众多,涉及的法律事物相对复杂,对物流整个行业进行规范相对困难,而且物流行业涉及的法律事物又体现在国家法律、地方法规、国际惯例等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因此物流业在法律领域也表现出综合性的特征。首先,国家法律、地方法规和行业性的操作标准都与物流有直接的联系。其次,物流涉及到众多的不同身份的参与者、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经营管理人员,其法律适用的范围更有综合性特征。第三,不同法律法规只能调整部分与物流业有关的事物,在客观上造成了物流领域的法律法规的多样性,影响到物流法律的适用范围。
2.延展性与多样性
物流领域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多、交通工具多,物流活动的行政管理部门也相应的较多,首先,这使物流业既适用于民事法律有关的运输合同、仓储合同、保管合同等特殊法律合同等规则,也有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例如,物流市场准入法律法规,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与操作法律法规,物流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等,使物流领域的法律法规有极大的延展性。其次,物流交易行业交易行为较为复杂,涉及的人员众多,物流服务通常与多方建立了复杂的关系,例如,多方企业和个人约定的物流合同,物流合同的电子化,物流支付缴费领域纠纷等等,这些多种复杂关系和多种矛盾使物流业领域适用不现的法律,因此表现出物流领域法规的多样性。
3.国际性法律特征
跨国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增多,使物流法律适用范围已经超出了我国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大量区域性和国际性的物流纠纷不得不使物流领域法律适用问题拿到国际的大背景下。首先,物流业务的国际性特征带来了国际立法与各国法律适用的平衡问题,大量国际公约成为我国国际物流领域的适用范例。其次,物流业的法律问题超越了国家的界线,全世界通用的标准正在成为定性国际物流纠纷的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这使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向着国际技术标准化与操作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4.技术性特征
与普及法律法规不同,物流行业与技术紧密相关,技术是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核心。目前整个物流行业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商务运行过程。首先,物流业的运行始终都伴随着复杂的高技术含量特征,物流业的法律法规必然涉及到大量的与技术有关的行业标准与操作规范。其次,技术性的规范必然成为物流领域法律适用的焦点,物流法律与物流技术紧密相联,这是从法律角度对物流业进行定性的又一重要特征。
二、我国物流法的适用存在的问题
1.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用于调整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散见于与物流行业的相关的交通运输、贸易、电子商务以及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当中。由于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物流法缺乏系统性,导致我国物流行业调整中存在冲突现象,致使物流法律法规的适用也不明确,这不仅弱化了物流法律法规的调节裁判作用,而且也不利于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物流纠纷难以有效适用某款法律条文。
2.F有法律法规规范性较差
由于我国物流法律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导致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的调节性较差,法律效力也相对较小。首先,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较差,很多由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实施的法律条件的局限性过大,地域保护性较强,执行层次较低,法的适用范围也相对较小。其次,这些散乱的法律条文在执行过程中不具有操作性,从而不利于积极的调整法律主体之间的利益。第三,由于物流法长期得不到根本上的完善,从而导致物流法无系统性可言,也使物流法缺乏国际话语权。
3.物流法的真空状况明显
由于物流法律法规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特别是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散见的法规条文常常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这导致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常常有真空地带存在。首先,不少物流业的法律冲突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进行调整,不少新出现的问题都不能找到必要的法律法规来适用。其次,新物流技术发展较快,过时的行业标准文件与行业操作规范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由于技术标准的要求不同导致的纠纷,常常使物流法律法规调整陷入被动。第三,各个地方政府执行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不同,从而导致物流业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业的进步。
4.难与国际物流法接轨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理应在更宏观的视野上进行顶层设计,在微观的细节上加调控。但是,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发展较慢的现实,使我国物流法律还不能完全脱离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首先,我国物流法律法规体系难与国际物流法有效接轨,使我国物流业难以适应现代国际物流业的竞争。第二,我国物流法与国际物流业的行业标准要求不一致,迫使我国物流法律法规必须考虑做出相应的修改,以转变当前在国际物流法律实务中适用性不足的问题。
三、结语
研究物流法律法规的适用问题应当从物流行业的定性入手,从而找到建立我国物流法适用的前提与基础。由于物流业具有的服务性、综合性、科技性、国际性等特征,使我国物流法的适用也充分暴露出了物流法律法规缺乏整体性、有效性、完善性和国际性等问题,因此需要我国物流法加快修整与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小班化教学物流实训课一、研究背景
1.我国物流行业仓储作业发展的需要
物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代,仓储设施作为物流节点也越来越重要,在物流行业仓储作业中业务量比较大,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而物流实训课结合小班化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物流行业仓储作业人才的需要,培养工作者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物流行业仓储作业的发展需要。
2.学校实训教学与企业接轨的需要
小班化教学能够为物流实训课提供给就业学员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增强学员的物流实践经验,小班化教学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针对性强的教学影响学生,结合企业需要规范学生管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使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推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这是与企业接轨的需要。
3.物流专业毕业生适应工作的需要
物流毕业生刚毕业,对于工作上的实际操作技能及运作方式还并不清楚,参与小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物流实训课,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专业技能,采用小班教学的方法进行物流实训课,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使得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丰富实践能力,成为高技能人才,做好充分准备,为从事物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目标
1.建设完成仓储作业项目的操作规范与流程
物流仓储作业项目有固定的流程和相关的操作规范,在物流实训课小班化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其作为重点,紧紧扣住仓储岗位的基本设置,认真向学员讲解,使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深入浅出地引领学习者走进物流仓储管理。
2.形成我校一套仓储作业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物流教学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物流实训课建设与改革则是提高物流学习质量的核心。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需要结合现实情况,应打破传统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形成一套创新“职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完成仓储作业项目。
3.通过校企交流合作,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提供新途径
通过校企交流合作,可为行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并把社会需求引入到院校,院校根据社会或行业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学生。企业为学校提供高效的实训基础条件专业实践环境与装置或培训课程,毕业生能有实习的单位,以更方便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发展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对学校来讲,学生专业培养和就业问题能得到较好解决途径,对于专业发展仍至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也是一项很好的“口碑”效应,由此这样的学校、这样的专业会越办越好。
三、实施步骤
1.合理规划实训室,软硬件配置尽量达到工业级标准
由于物流实训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在实训室的设计上既要有软件的安装试调、也需要对软件的选择、安装、学习等进行规划。同时,实训室需具有通用性、可升级性、可扩展性,要建设多种实训手段和方式,并采用高质量的配饰设施,聘请专业性强的项目管理人员,组成团队,科学规划管理方法,从而建立符合要求的实训室。
2.开发本校实训教材,根据场地规划对实训项目进行合理整合打包
实训教材应结合场地规划,描述的实训内容与当今物流领域的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并从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一个个取材于真实物流企业的具体物流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等管理能力发,涉及库存控制理论、物流项目的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及信息化管理技术等的应用与实践知识,可以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教材实训内容丰富,还涉及各类实践问题。
3.“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步骤
首先,企业应开设专门的物流实训课班,组织一些教学者,而学员人数上每次参与人数限制在二三十人左右。其次,培训教师,深入研究小班教学的方法,教学者需注重教学的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法,对参与课程的人员实行等距离教育,重视课堂里的每一个人,为课堂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多配备些教学方案。最后,按步操作,循序渐进。
4.“小班化教学”应用后的效果与反思
实行小班化教学,使教师与每一位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合作、帮助机会,增加了上课人员的动手动脑的机会,使教育面向每一位学习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活动和提问,使学生的想象力、动手动脑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及团队意识都逐步加强。对于小班教学还应当加强每一个教育者的责任意识,认真向每一位学子负责,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较慢的学生应加以重视,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
四、存在问题
1.多个教师各自上课的进度问题
由于课程内容繁重,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的教学设置了多个不同的老师,小班化教学方式中老师们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但是不同的学生学习状况是不同的,有的学的快,有的学的慢,老师们为了更好的配合学习较慢的学生,放慢了课程进度,因而导致上课进度存在问题。
2.适应企业的滞后性
由于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缓慢、并未提出企业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知识经济教育"未成命题、教育没有紧贴竞争等,企业存在教育滞后性问题,物流效率也不高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而物流实训课需要结合企业的情况进行教学,便需要适应企业的滞后性,这也会影响到物流课程的进程。
五、结束语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未来物流产业将会有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做好小班化教学工作,将小班化教学融入物流实训课教学,为物流行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让物流工作者更加明确其责任,了解工作内容,增强其专业技能,促进物流行业走向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华.小班化教学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3,(09).
\[2\]周智慧.小班化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形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02).
关键词:供应链;模式创新;投融资
1.基本概念的界定
1.1投融资模式
按照一般的定义,投融资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筹措资金与运用资金,以保证生存和发展的资金需要所进行的活动。从行为表现来看,投融资包含着两个过程,即投资和融资,这两个环节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投资项目需要稳定的融资渠道,资金融通良性循环也要项目投资的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投融资错配的情况并不少见。而对于“资”的理解,当前也不仅仅是资金,还应该包括各种社会资源、资本、资产等等,在界定范围宽泛的时候,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才会有更广阔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产业投融资领域,投融资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很多从事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的人,认为“投资就投人”,这个观点笔者也很赞同,因为任何产业、行业和企业都需要人来经营和发展,即便是纯机械化,也需要技术人员来维护和管理,人的因素毋庸置疑。但笔者认为,人是非稳定性因素,存在风险和不可控制性,相比较人的因素,投融资模式则更为重要。这里的投融资模式涵盖投资项目的商业模式、融资的交易结构两个层面,好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提高资金的收益并降低资金的风险,最终总是能够体现为获得资本和产品市场认同的独特价值。好的融资交易结构则有助于保障项目投资和投资后经营的稳定和顺畅。本文论述的物流业投融资模式创新,重点就是从供应链角度探索好的商业模式和融资交易结构的创新。
1.2供应链与物流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历经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分销、零售等各环节,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构建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资金流是一种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交易,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的价值。与此相对应,物流是一种追加的生产过程,它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阻碍,提供有效的、快速的产品的输送和保管等服务来创造产品的效用,主要包括实物流和信息流。
产品物流[2]是围绕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各个环节的物流,包括产品生产物流和产品销售物流。物流环节包括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各个方面。一般来说,社会物流又进一步划分为产前物流、产中物流和产后物流。产前物流涉及生产资料物资的采购、运输和储存等,是原材料供应商和生产企业的物流活动;产中物流涉及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所涉及的物流;产后物流是产成品到销售端的物流。
1.3物流投融资
出于研究目的,本文给定一个专有名词,即物流投融资,专指物流行业内投资和融资行为。物流投资大致有三个方面:其一是物流行业内的股权投资;其二是物流领域内或非物流领域但用于物流作业的基础设备和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其三是基于物流环节开发的金融产品投资。物流融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因物流投资所需要建立的融资渠道,比如贷款、信托、基金等;其二是基于物流环节所衍生的融资手段,比如动产质押等。后者就是通常所指的物流金融。物流金融[3]中涉及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等三个主体,选择以市场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要求的产品向银行抵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进行结合,向公司提供融资、结算等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促使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本文主要探讨基于物流环节开发融资产品和投资行为的物流投融资。
2.物流投融资引入供应链理念的理论分析
供应链管理理念应用于物流投融资业务模式创新的理论可行性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物流行业是充分竞争性行业,单纯物流服务的投资收益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只有进行供应链上下游整合才能提高投资收益率,使得投融资处于良性循环状态;其次,供应链上物流与资金流相融合,但物流与资金流往往不是同时发生的,资金流相比较物流的快慢造成了资金的短缺和富裕,也就促成了投融资行为的发生;第三,供应链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差异就在于核心企业的整合能力,核心企业的出现也就确立了投融资行为的主体。
2.1供应链整合是物流投融资良性运转的必然选择
投融资良性运转则需要如下前提:第一,融来的资金投到项目上,需要项目产生投资回报,并且满足出资人的预期回报;第二,只有当出资方、融资方和投资方的共同需求全部满足时,投融资循环才会顺利进行。而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来源,主要是储存收入、运输收入、装卸收入、简单加工收入,也有一些其他的附加值收入,但和前者相比,收入所占比重目前还不高。从行业本身的特性来看,物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入门槛较低,完全充分竞争,甚至会出现无序竞争,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处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底部,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了不断扩大的物流市场份额被越来越多的进入者所分薄。因此,在物流行业的产业现状下,要想提高投资回报率,除了选择高端、专业化、专属化的物流细分市场外,更重要的就是让物流行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发挥作用,通过业务模式创新、资本投入和服务提升,整合供应链资源来提高物流业投资回报率。
一般来说,供应链管理可以通过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手段增加物流的服务价值,还可以充分发挥物流业对实物控制的特征增加资本价值。根据货币产生的政治经济学解释,随着贸易的发展,原有以物易物的方式,转换成通过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来完成,即从本质上来说,货币与有价值的物品是一样的。在这个原理基础上,不难证明,当物流进入供应链后,物流业对实物的控制,可以在内部完成实物和资本的转换,产生类银行的业务模式。当资本出现收益的时候,投融资业务模式也就自然出现了。
2.2供应链上物流与资金流错时发生引致投融资行为发生
供应链是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融合。然而,不同的贸易方式和结算方式导致了资金流和物流往往错时发生。比如,先产生了资金流,后产生物流,财务上称之为预付款;再比如,先产生了物流,后产生资金流,财务上称之为应付款。如果这种错时发生的资金流和物流放在整个供应链上,则就变得略有复杂,也就会造成投融资业务模式设计方案的差异。
可见,情形1是:销售商向制造商付款,制造商再向供应商付款,物流后发生,占用销售商的资金,此时针对销售商的物流投融资业务模式可以是货物采购和物流服务模式,以及在库产成品的质押监管融资和物流服务模式等;情形2是:制造商先付款给供应商,生产产品后,先交付产品,再获得销售商对制造商的付款,占用制造商的资金,此时针对制造商的物流投融资业务可以是在库原材料和在库产成品的质押监管融资和物流服务模式等;情形3与情形1正好相反;以此类推。由此可见,当资金流和物流错时发生时,就会存在资金缺口和富裕,为开展物流投融资业务创造了可能性,即产生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借助于对物流的控制,将物流服务和资本投资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物流投融资业务模式。具体描述请见本文第三部分案例分析。
2.3供应链上具有整合能力的核心企成为投融资行为主体
供应链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差异就在于核心企业的整合能力,核心企业的出现也就确立了投融资行为主体。核心企业若能在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分销、零售等环节发挥作用,就需要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加以控制,而物流服务提供商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假设将供应链简单划分为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三大类,不难发现,只有物流服务贯穿着整个链条,物流既连接供应商和生产商,又连接生产商和销售商。因此,物流服务提供商在提供物流服务的时候,完全可以直接参与到资金流服务层面。
按照金融在现代物流中的业务内容,物流服务商的资金流服务层面可以包括物流货品的资金结算服务、仓单质押和动产抵融资服务、货品应收账款管理的类金融服务。在提供资金流服务的时候,可以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资金结算服务包括代收货款、垫付货款、承兑汇票等业务形式;仓单质押和动产抵融资服务类似于融通仓融资和保兑仓(买方信贷)等业务形式;类金融服务,可以在金融机构给予信用额度基础上物流保理等业务。
由此可见,那些具备物流服务能力、信用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物流企业,可以承担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作用,通过对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和结合,针对有物流和资金需求的供应链条上的企业,应用和开发各种物流和金融服务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以满足物流参与方的资金需求。
3.供应链开展物流投融资业务的案例分析
本文选择了某大宗建材行业开展供应链上的投融资业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业务开展为钢材生产企业、钢材交易市场、钢材经销企业和钢材最终用户提供物流和资金流服务。
3.1背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与工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钢材生产企业产量逐年增大,钢材供应链下游的经销企业和终端用户需求不断放大,带动了各地钢材市场的迅猛发展。
目前国内的钢材销售,除个别超大型钢材企业自营渠道占主导外,大部分钢材生产企业是采用中间商渠道形式来完成钢材销售,而钢材这种商品单价较高,钢材经销商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阶段性进货,钢材生产企业为了减少风险及资金压力需要经销商买断货物,钢材经销商背负着沉重的资金垫付压力,仅靠自有资金难以扩大经营规模。银行为了减少风险(货币政策调整)不愿为经销商提供贷款,致使有些中小贸易商很难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在诸多商业诉求之下,需要一个独立第三方担负起串联各方利益及需求的角色,将钢材商贸投融资业务顺利完成。物流企业的进入成为了可能。
3.2模式分析
针对供应链上的钢材生产企业、钢材市场、钢材经销企业和钢材终端用户的不同需求,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创新物流投融资业务模式,积极提供资金流服务。本文选择了三种业务模式进行阐述和分析。
3.2.1回购保证模式
这种模式产生的背景是,钢材生产企业要扩大产能和销售,就需要资金支持,属于下游经销企业先支付资金流再获得物流的情况;而钢材经销企业则资金不足,无法全部采购钢材生产企业要求的供应量,属于先获得物流再支付资金流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某物流企业设计了回购保证模式。此种模式的大致流程是钢材经销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支付保证金,第三方物流企业向钢材生产企业支付货物采购款;生产企业发送货物至第三方物流企业指定的仓库,同时开展仓储和监管业务;钢材经销企业可分批赎回货物,若到期全部或部分没有赎回货物,钢材生产企业承诺回购。
3.2.2动产质押模式
这种模式产生的背景是,钢材经销企业主动或被动扩大储存量,大量库存会占用流动资金,影响业务发展;当预期钢材价格上涨,钢材经销企业会大量采购钢材;但钢材价格和交易量低迷时,钢材经销商被动增大库存量。针对这种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设计了动产质押模式。此种模式的大致流程是钢材经销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抵押的钢材库存,第三方物流企业向钢材经销企业释放流动资金,钢材经销企业根据销售分批赎回货物。
3.2.3采购模式
这种模式产生的背景是,钢材经销企业主动扩大储存量,需要向钢材生产企业支付大量现金,属于先获得物流再支付资金流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第三方物流企业设计了采购模式。此种模式的大致流程是钢材经销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支付保证金,第三方物流企业向钢材生产企业支付货物采购款;生产企业发送货物至第三方物流企业指定的仓库,同时开展仓储和监管业务;钢材经销企业可分批赎回货物。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中论证了将供应链引入物流投融资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从事物流投融资工作的同仁们提出一些建议:第一,物流行业是充分竞争性行业,单纯物流服务的投资收益率较低,在进行物流行业投资时需要综合考虑供应链上的资源整合,可以提高投资收益率;第二,在利用供应链管理理念设计物流投融资业务模式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供应链上物流与资金流的流动状态,确保模式设计的适用性;第三,物流企业在提升服务、资本、信用等能力后,可以在供应链中发挥核心企业的作用,通过对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控制,不但可以实现自身企业价值的提升,还有助于促进全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士宁,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与风险防范[ J ]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7 .
[2] 林惠丹,第三方物流[M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物流行业 增值税改革 税负
一、物流行业背景与现状
源源不断的货物正由物流公司通过高速扩张的运输网络送至全国各地。受益最大的首推高速公路,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从2000年的16,300公里猛增至2010年的70,000公里,公路运输占总货运量的份额同期从11%上升至30%。政府对铁路和内河水道的投入也大幅提高,特别是在2008年政府推出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场已经并将继续积极改造,但大部分改造着眼于客运而非货运。
然而,这些庞大的数字掩盖了中国物流成本过高这一事实。虽然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而言,中国的运输成本占中国GDP的18%,比许多经济发达国家都要高出很多。但值得一说的是,这一比例在不断下降,虽然比较缓慢,2004年的这一比例是18.8%。高成本首先冲击的是最终用户。对厂家来说,物流成本可以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对于需要配送货物的企业而言,他们面临的挑战是不得不与众多规模较小的运输企业打交道。同时运输公司也处于效率降低及无法将高成本转嫁给用户的困境。
物流成本高的原因首先是存在多环节收费罚款、高涨的油价、进城配送费用超过长途运输费用。其实是物流企业内在管理方面。我国物流业较为松散,货物运送到全国各地的过程可能需要外资、国企和民企等多方参与。运输及物流公司所面对的挑战,是要赶上工业转移及本地需求增长的步伐。
基于上述诸多不利因素的存在,增值税改革的进行将会对物流行业在成本方面产生一定量的影响。
二、物流行业政策支持与增值税改革
政府非常支持物流业的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2009年2月中国政府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目的在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包括:建立技术标准、加快并购步伐、支持物流人才培养和通过对研发和物流新技术应用的投入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国务院又在2011年6月颁布了八项物流业配套政策措施。总而言之,中国国内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及各类企业的雄心壮志必将促进物流业在今后十年的转型;但变化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的。
在2011年10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从2012年1月1日起,在部分地区和行业,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在经济发达的上海,中国将先在该市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试点,条件成熟时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同时,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
三、增值税改革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毕马威中国合伙人王镇华认为,即将于明年1 月1 日率先在上海试行的增值税改革,将会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运输及物流业将会是率先试行的行业之一。部分公司会因改革而受惠,但部分亦会因此令利润受压,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则取决于公司的业务模式,未来如何还要看今后数月这一试行的发展。
这一次增值税改革被认为最重要的是理顺了税制将物流行业中重复征税的问题予以解决。营业税种重复征税的问题在运输、配送、仓储租赁等领域尤为突出。具体来说,一是物流企业外包业务引起重复征税;二是物流业务对代垫费用的处理不当引起重复征税。
尽管从05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先后确认了七批企业为试点物流企业,确定为试点的企业可以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的政策,确认为试点的企业可以享受营业税纳税的政策。但是由于税收试点企业的选拔多数为大型物流企业,一些小企业无法获得税收优惠,生存相当艰难。不过,增值税改革之后,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要求会比较高,一些小企业可能会因为不具有会计核算能力,仍要按3%的税率纳税,无法享受到增值税改革的好处。
尽管增值税改革消除了大部分物流企业重复征税,但是大多数物流企业认为,11%的税率偏高。目前对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装卸运输等适用的营业税率为3%,对服务业业、仓储业、租赁业等适用的营业税率为5%。则物流企业的流转税税负则应当是介于3%与5%之间。
我们假设企业的增值额为ΔX,物流的价格为A。
即增值率约为27.3%至45.5%之间或者更高水平,企业才能获得与税改前相当的利润,否则在税改后企业利润将减少,达不到减轻物流行业税负的目的。
因此,增值税改革是否能减轻物流行业的税负,这与企业自身的业务模式有关。具体一点来说,这与企业业务中,属于交通运输业的业务与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业务的比重有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冷链物流企业 转型 生鲜电商
电商市场是我国乃至世界的庞大市场,而生鲜电商是电商行业一个新兴的重要市场,能够为居民提供大量高品质、新鲜、有营养的生鲜食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本应迅猛发展的生鲜电商却遭受冷链物流因素的严重制约,面临着自建物流玩不起也玩不好、第三方物流又存在着系统冲突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冷链物流公司既具备先进的技术,又拥有庞大的基础设施。那么能不能让具备冷链物流基础的冷链物流企业来做生鲜电商呢?冷链物流企业能不能凭借自身的冷链优势来做好生鲜电商?生鲜电商的高毛利、巨额资金流能不能带动冷链物流企业提高自身的冷链物流能力,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企业在生鲜电商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一、行业现状
(一)冷链物流的现状
自1950年出现冷链物流的概念后,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便得到了飞速发展。我国的冷链物流最初只是改造部分保温车用于肉食品外贸出口,而到了近些年,已经拥有了3万多辆保温车、7000余辆铁路冷藏车,先后投资建设了10多座总面积为800万平方米的气调冷藏库,且已初步形成全国配送网络。
然而,与设备快速发展相对应的却是我国目前冷链发展的严重滞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生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成为必不可少的一大环节,给冷链物流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困难。目前,我国的冷链行业发展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的现象在大型城市中尤为突出。
(二)生鲜电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生鲜电商行业发展十分火爆,被称为中国电商市场的下一个千亿市场。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相较于2013年的130亿整整增长100%。各大电商平台都发现了这个商机,纷纷采取行动,如京东7000万美元领投了“天天果园”,阿里巴巴投资了“易果网”,这已成为一个流行趋势。
尽管生鲜电商的市场前景一片大好,然而在生鲜电商的火热发展中,由于生鲜B2C冷链外包讲究品质、物流成本很高以及自建物流费用昂贵的问题阻碍了生鲜电商行业的发展。
二、冷链物流企业转型生鲜电商分析
(一)生鲜电商中冷链物流的现状调研
通过查阅生鲜电商的行业现状以及行业中的冷链物流现状的资料,我们分别针对生鲜电商的核心客户及其购买力、生鲜电商的优势、目前生鲜电商存在的不足、人们对于生鲜电商的期望的调研和生鲜电商中的货物平均到货时间、顾客对于冷链物流运输的期望值、目前生鲜电商在冷链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两份问卷:生鲜电商的行业现状和生鲜电商中的冷链现状,采用线上通过问卷星等线上调查平台发放和线下选择了上海三个不同区域发放的方法进行问卷随机发放。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于生鲜电商的物流配送并不满意;送货周期太长,售后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是阻碍生鲜电商推广的主要问题;70%的受访者对于生鲜电商的建议都集中于物流上的改进;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有网购生鲜类产品的经历;目前的生鲜电商物流以常温配送为主,专业的冷链运输仅有少量;因为运输问题而导致生鲜产品变质的情况在目前的生鲜运输中普遍存在;目前的配送速度与客户的期望值差距较大;商品到达客户手里时的品质和配送人员的工作态度最受客户的关注。
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我们认R到:生鲜电商市场方兴未艾,是一个充满潜力的待发掘市场;生鲜电商行业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利润源,而且目前的生鲜电商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在冷链物流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果转型成功,不仅能够解决冷链物流的运输网络问题,生鲜电商会有惊人的经济效益产出,而且冷链物流企业具备生鲜电商平台渴望的物流优势,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强大的物流优势,就可以在生鲜电商行业具备强大的竞争力。
(二)冷链物流企业转型的SWOT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冷链物流企业是否有转型生鲜电商的潜力与机会,我们选取了荣庆物流、领鲜物流、波隆物流、顺丰公司、郑明公司等几个冷链物流企业,对他们就转型生鲜电商做了SWOT分析。以郑明公司为主来深入剖析冷链物流企业向生鲜电商转型的可行性。
根据对多家公司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多家公司转型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生鲜冷链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多先进的理念和大量资金注入保障生鲜冷链的发展;在生鲜冷链这一新兴的领域存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但并没有出现异军突起的状况,企业更有机会打开市场,扩大知名度;需要有雄厚的资本条件来应对初始发展期的生鲜冷链,在仓储、运输、配送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改进;新《食品安全法》对于生鲜冷链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企业可借此契机加快加大发展冷链物流,但自身应具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由表1对郑明公司的转型分析可得到:生鲜电子商务由于物流成本等不可抗力因素,价格相较于其他物流较高;生鲜电子商务竞争对手较多,想要占到一定的市场份额需要有自身出众的特点和优势;需要进一步利用冷链物流的技术来降低成本一类的价格因素;要有足够的成本支付能力来应对起步阶段的电商平台。
三、转型风险与收益问题
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固有领域,转型进入另一个行业,会有许多的未知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必然是因为利益所驱动。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以收益为基础,那么企业从冷链物流企业转型成为生鲜电商能带来哪些收益?而多方面的风险预测是否能够进一步确定冷链物流企业向生鲜电商转型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困难?对这些风险与收益进行比较,才能从根本上看出现代冷链物流企业向生鲜电商的转型是否可行。
(一)转型收益
在冷链物流转型到生鲜电商的过程中,对于冷链物流企业有以下好处:目前生鲜电商行业没有绝对的领头者与巨无霸企业,虽然竞争对手众多,但竞争压力小;冷链物流所具有的传统企业的低毛利、大投资、资金回笼缓慢等特点可由生鲜电商行业高毛利、高现金流进行改善;依靠电商来聚拢资金发展自身的物流,而自身物流能力的增强又能增强自身生鲜电商平台的竞争力,形成良好的循环;目前的冷链物流企业大多陷入了一个发展瓶颈期,急需一个渠道来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可通过转型生鲜电商在快速发展中掌握更多的行业话语权。
(二)转型风险
第一,产品风险。虽然生鲜电商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购买的产品质量缺乏保证;二是部分商品的配送周期太长;三是配送范围较小,这种吊胃口的方式确实只能让人望“生鲜”感叹。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淘宝聚划算上的遂昌猪、四大鲜果、巴美淖尔羊肉、双11聚海鲜、褚橙、柳桃等案例,向人们证明了想要做好生鲜电商保证产品质量是关键。但是,生鲜产品不可控因素有很多,它们都是生鲜电商存在的隐患,2013年初的死猪黄浦江漂流事件,即便它成全了淘宝的“遂昌高山散养猪”,也仍旧不能为生鲜电商的风险画上句号。对生鲜电商而言,任何的质量监管上的不足,都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第二,竞争对手风险。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260亿,相较于2013年的130亿整整增长100%。各大电商平台都发现了这个商机,纷纷采取行动:京东7000万美元领投“天天果园”;阿里巴巴投资“易果网”;有意思的是,亚马逊也公布了密谋多时的生鲜馆,包括我们熟悉的美味七七、21cake等。面对如此多的竞争对手,由冷链物流企业转型而成的生鲜电商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在如此多的竞争对手中突出重围,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冷链企业如果利用好独特的冷链技术优势,竞争对手的风险会分散、转移到产品风险以及其他风险中,更容易取得转型的成功。
第三,法律风险。由于电子商务活动范围不受地域限制,一旦发生纠纷,如何确定司法管辖权以及所适用的法律成为难题,也使电子商务企业可能面临管辖权和适用法律超出其期的风险。应对这种类型的风险,公司可预先通过合同约定发生纠纷时管辖的法院和所适用的法律。我国《电子签名法》明确了其证据力,但由于电子证据容易被毁坏,公司可以在交易前预先约定符合可靠性、完整性等要求的技术标准,并可以通过专业人员对电子证据进行保存、提取,采取公证的方式对电子证据进行保全。与此同时,公司也应尽量利用商法自治性规范、通过合同的约定,规避由于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法律风险
四、转型建议
冷链物流行业的转型需要在充分考虑转型的风险与收益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产地、批发市场等物流节点的冷藏设施建设早日实现转型后的供应链运转的高效率与完整性。同时,高成本是阻碍生鲜电商发展速度的最大问题,却是冷链物流行I转型的最大优势。冷链物流行业在进入新行业的成本问题上应结合冷链物流的技术选择合适的运输包装来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降低产品风险,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同时,冷链物流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资金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做好速动资产变化的对策,盘活企业资产。
五、结语
冷链物流企业转型到生鲜电商可以使冷链物流企业拥有绝佳的竞争优势,更小的竞争压力,并且增强自身生鲜电商平台的竞争力,更优地追求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追求更多的利益。面对行业发展滞后、利少投资大的发展瓶颈,冷链物流行业想要发展,想要突破自身瓶颈,要想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不落伍,只有正确认识转型中的生鲜产品风险、竞争对手风险和法律政策风险,做好转型细节处理工作,开展转型到生鲜电商的行动,就可以更好地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使冷链物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上海电力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小婷.中国冷链物流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东北农业大学,2011.
[2] 郭荣村.电商生鲜冷链的五大难题[J].大众投资指南,2014(10).
[3] 吴镜.基于顾客视角的生鲜电商物流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浙江理工大学,2016.
[4] 赵冕.生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15.
[5] 福瑞集团. 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B/OL].百度文库,2015.